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钱学森传批注

钱学森传批注

2016-03-12 10:36:2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钱学森传批注(共5篇)19《钱学森》教案修改19、《钱学森》【教材简析】本文生动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们国家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发射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钱学森传批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篇一:《19《钱学森》教案修改》

<六年级语文上册 郭彩红>

19、《钱学森》

【教材简析】本文生动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们国家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发射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和方法目标:

抓住“钱学森热爱祖国”这一主线,运用结合背景、查找资料、角色体验的方法读懂人物语言,从而体会钱学森的爱国情感。初步感知倒叙的写作顺序及其作用。(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钱学森为了祖国宁愿舍弃一切的爱国热忱。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钱学森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

【语言文字训练点】

1. 第四自然段: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

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很穷,但是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我们

应当回去的。

2. 美国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

他离开美国!”体会钱学森的价值,对于国防建设的意义。

【需学习的表达方法】倒叙的写作顺序及其作用。

【资料补充】钱学森的介绍

【拓展阅读】搜集其他关于钱学森的文章,读一读。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至少三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找出读不准、不会写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小组内进行认读、检查。

3.思考:为什么说钱学森是中国的导弹之父?

第一课时

预习设计:

1.自读课文,5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找出读音和和书写容易出错的记下来,并多读几遍,多写几遍。

3.思考并笔答:通过读书,钱学森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并在感触最深的地方写批注。

4.查阅资料(钱学森在美国的生活、待遇;冯.卡门;钱学森回国的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主持人:同学们好!今天课前三分钟由我和大家分享我积累的语言描写的段落,请看大屏幕,我来背给大家听。

1.主持人背诵

2.齐读一遍。

3.学生谈语言描写的作用及提示语的写法。

4.再读一遍,能背过的就背诵。

5.小结:今天中午积累在本子上,争取全部背过。希望大家继续积累优美词句,相信日积月累大家一定会收获丰富的。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使中国的航天事业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他为中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这个人就是——钱学森,让我们一起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书写他的名字! 齐读课题。

下面把时间交给生字小组。

二、生字词主持人:大家好!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生字词版块。下面给每个小组2分钟时间,把本课的生字、二类字读会、写会。

(对诗,安静下来)

1.交流易错音:【预设:袒露的“露”。】

2.交流易错字:【预设:“裕”的偏旁,“恳”要与“垦”区分开。】

3.好,现在,我来考考大家。(出示PPT)

我们来开火车,一人读一个词,如果他读对了,同学们就齐读一遍。(提问方式多样化:可以开火车读,跟读;可以指名读;也可以一人读一行。)

(主持人应随时评价,如: 读得真好,发音标准,读音正确,说明预习很充分等等。)

【预设:多音字“露”是难点,教师可随机补充。口语中读lòu,如;露底、露怯、露马脚、露一手;大多数情况读lù.如露天、暴露、露水、

4.师:看来生字是没什么问题了,下面我们来听写。

把笔轻轻放下,同位交换批阅。

全对的举手,小组全对的奖励一个大拇指。错的纠错三遍。

改完的同学练习朗读课文。

(对诗安静下来)

5.师小结:从刚才情况来看,大家生字词预习情况很不错,下次要加油!希望在满分同学的队伍里看到你的身影。

下面有请林璐同学来和大家一起来进行“课文朗读”环节,大家掌声欢迎!

三、朗读课文

在开始检查之前,我们先看一下读课文的标准。(屏幕展示朗读标准)

1.正确。即做到“四不”: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不读破句子。

2.流利。

3.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擂台赛的规则是:选几个小组接读课文进行PK,其他同学带着这几点标准认真听读。(中间其他人直接起来说发音错误)

(全部读完后)

大家来评一下谁读得好?好在哪里?那么林璐小组可以得到大拇指,其他小组不要气馁,多多努力,相信下一次你们也能得到。

师:读课文环节到此结束。下面把时间交给谭圳同学。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全体学生集体参与,共同提高。

四、课文内容

主持人:大家好,下面由我与大家一起交流本课的主要内容。

我先来考考大家:这篇文章是写人还是记事?(写人)

1.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这篇课文用哪种方法比较好?(要素串联

法)

2.小组交流、评选优胜者并集思广益进一步修改,达到小组一致。

3.全班交流:那么哪位同学能上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智慧的结晶?„..

屏幕展示,全班修改。

(上来交流) 谁来评价一下他概括的主要内容?

生:说到点子上了!怎么修改?

生:说的真不错。那么,我们就把这句话删掉,这样,这句话就简洁了。

大家都随堂改了吗?

(根据实际情况,再找人找问题,并修改,方法同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主持人:同学们好!今天课前三分钟,由我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积累,这是我搜集的语言描写的片段。请看大屏幕,我来背给大家听。

1.主持人背诵

2.齐读一遍。

3.交流提示语是从哪些方法写的。

4.再读一遍,能背过的就背诵。

5.小结:今天中午积累在本子上,争取全部背过。希望大家继续积累优美词句,相信日积月累大家一定会收获丰富的。

二、复习导入

1.听写:富裕、诚恳、袒露

三、提出主线问题,学生完善感受。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钱学森是一位身在国外却心系祖国的爱国人士。

2.请同学们再次走入文章的字里行间,默默地读,静静地思,细细地品,你从哪些词句也感受到了他的爱国之情?请认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整理并完善预习时所做的批注。

【设计意图】让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句子,联系实际,批注体会,教师巡视指点。

四、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按平日要求在小组中分享你的读书收获。要求:小组内学习最弱的那个同学先说,其他同学补充;小组成员间要相互包容,耐心帮助学习吃力的那个同学;交流时要学会

倾听,组长适时组织成员进行记录、修正,使组内意见达成一致

五、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可以侧重一个自然段来谈体会,其他同学补充。)

预设学生会交流到如下句段:

语段一: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点拨提升:

师:1.这个句中的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生:“魂牵梦绕”和“多么、不是、而是”理解钱学森归心似箭的心情。

师:你能把这些词给你的感觉读出来吗?

3.让我们一起把钱学森急切回国的心情读出来。(齐读)

语段二:“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老师根据情况,适时点拨:

师:你是从这句话的哪些词感受到钱学森虽身在国外,但并没

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并时刻准备为祖国做贡献?

学生谈:我是中国人。一切、准备、多做点事。

师:“同学们,看看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番话?迅速浏览第2自然段。

根据学生的回答屏幕出示:

(1)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2)钱学森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师:“仔细读读第一句话,透过这个背景,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抓住“优厚的 富裕的 优越的 ”感受钱学森在国外的生活很好。

3.交流资料,加深体会:钱学森在美国的待遇到底有多优厚?查过资料没有?读书的时候,遇到疑问查资料。

交流资料:钱学森所在的研究小组每人每年大约的薪水是五万美元,相当于咱们12万元人民币,而那个时候的中国科研人员一年大约4000元,如果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再奖励3000——7000美元,并且还有专门的公寓,专门的车辆。

交流完后,教师问:想说什么?

学生说“他生活太好了可她还想回来。”

教师:带着你的体会再读读。

篇二:《第19课《钱学森》》

苏教版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

19 钱学森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规范书写5个一类生字,重点书写“裕、恳”等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生活体验,推想文中 “魂牵梦绕、劈波斩浪、诚恳”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品读钱学森留美期间和在中秋之夜对留学生说的话,感悟钱学森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3.结合课文和相关资料,以“钱学森爷爷,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或为钱学森制作一张名人卡片 。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以及钱学森留美期间和在中秋之夜对留学生说的话进行品味朗读,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抓住人物语言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以及运用倒叙写法的好处。 难点:

体会钱学森冲破阻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的精神。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遵循先学后教原则,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观察、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情况,做到以学定教,顺应学情。

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几次读词语,读出了词语的味道,把语言训练的痕迹隐藏在自然流淌的对语言文字的咀嚼之中。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移情体验、感情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抓住钱学森的语言,重点词句,通过联系生活、想象画面,从而理解文本,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评价。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借助拓展练笔,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

钱学森传批注

四、教与学的准备

教师准备:

1.设计预习单

2.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完成预习单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激情导入,突出爱国情

1.教师深情地叙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并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深情的朗诵文章的第一段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初识钱学森时,就对钱学森充满了好奇,这个日夜想着回国的人到底是谁,为什么这么焦急?……一连串的问题在学生心中形成了强烈的阅读期待。】

2.板书课题,齐读

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板书课题:钱学森)让我们响亮地呼唤他的名字(齐读课题)。刚才老师给大家朗诵的那一段,就是钱学森回国时的情景。

3.初步了解,走近钱学森。

(1)默读对钱学森的评价。(课件演示)

钱学森

中国航天之父

中国导弹之父

火箭之王 (2)过渡:

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下面就让我们走进

课文,去了解钱学钱学森传批注

森。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识与写

(1)同位根据预习单交流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

(2)展示预习单上学生对难写生字的书写,并由该学生指出书写的难点、关键点。(提醒“裕”:左边是“衤”,不要写成“礻” ;“恳” 下面是“心” ,不要写成“土” 。大家共享学习收获,并针对书写难点进行书写点评。)

2.检查生词认读情况

(1)同位交流你自学到的生词。

(2)比赛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

词语的时候要想想它大概的意思)

②请你来读这些词语。(读得有感情,学生自发鼓掌)

③老师告诉你们:把词语放到句子当中去,就能读出味儿来。

谁来把我们刚才读的词语选一些填进这段话中(课后习题2),课件出示:

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华威

号”客轮正(劈波斩浪)驶向上海。一

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

地(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啊!

我就要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了!”

他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

小诗:“赶车,赶船,一踏上故土就

满眼春天„„”

④ 谁来读一读。(读出了这些词语的意思,真不简单!)

⑤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得多有味啊!)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几次读词语,从学生有板有眼、声情

并茂的朗读中,听者感受到了一种“味道”——读词语的 “味道”。把语言训练的痕迹隐藏在自然流淌的对语言文字的咀嚼之中,隐藏在学生不知不觉地和课文、作者感同身受的情感的“场”里面。词语的含义也在这别具匠心的“读”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3.检查课文正确、流利朗读情况。读错的随时帮助纠正。教师针对难读的句子适时加以指导、强化。

(三)整体感知,理清课文条理钱学森传批注

1.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以钱学森名字为题,写了他的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能找到相关提示吗?

交流: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

在文中快速圈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提示:关注有没有更简洁明了的时间顺序。

(2)概括每部分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期间时刻不忘祖国。

第三段(3—4自然段):写新中国诞生,钱学森和十几位在美国的留学生感到格外兴奋,钱学森渴望早日回国。

第四段(5-6自然段):写钱学森克服阻挠,在周总理的关怀下,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第五段(第7自然段):写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钱学森虽然赴美留学,但心系祖国,回国后,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事。表现了钱学森拳拳爱国之心,赞颂了钱学森高尚的爱国情怀。)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因此学生在理解课文大意,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后,理清了文章的顺序,让学生对全文有一整体的认识。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把文章读“薄”,同时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阅读探究,感悟爱国情钱学森传批注

1.指导学法,布置学习任务。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表现来体会人物的特点。人物的表现包括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这篇文章中,钱学森的什么表现最能体现他的爱国心?(语言)

(出示)自学提示: 。

【设计意图:所谓“阅读”,首先要突出一个“阅”字。就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读书,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独立探究、积极感受。学生充分自读,是有效开展语文学习的基础。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细读探究课文,在书旁作一些小小的批注,实际上是一种智慧的生成和知识的建构过程。】

第二课时钱学森传批注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阅读探究,感悟爱国情

2.交流体会

过渡:文中钱学森的哪些话、哪些做法打动了你?为什么?

(1)出示第一句: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

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

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诵读中领悟,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他要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

引导: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篇三:《19钱学森》

19钱学森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文中钱学森说的三段话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通过人物语言,体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 三、课前准备:钱学森的资料、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播放音乐(《我的中国心》)

2.导入:这首歌体现了华夏儿女无论身在何方都心系祖国,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就深深地感动了所有的中国人,在2007感动中国颁奖词中,有这样一段话:(出示)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齐读)

3.你知道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谁吗?(钱学森)哪句话知道的?(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4.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了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随机:钱学森是中国中国导弹之父。(板书:中国导弹之父)什么叫中国导弹之父? ( 中国第一个研制出导弹的人。) 你们还知道哪些之父?(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世界童话之父是安徒生。 音乐之父是贝多芬。世界炸药之父是诺贝尔。) 6、出示简介

二、检查预习情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我们已经预习了,请看屏幕,我这里有一组词语,谁来读一读: (出示)前额 富裕(富的意思) 诚恳(与垦比较) 贡献 赴美留学(赴怎么记,什么意思?—到)

卓越 袒露 眺望 运载火箭 屈指一算

魂牵梦绕 广阔无垠 劈波斩浪 水天一色 (指读)

2、出示填空: 在( )的大海上,“华威号”客轮正( ) 驶向上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 )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 ( )的故乡了!”他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赶车,赶船,一踏上故土就满眼春天……” 谁来把我们刚才读的词语选一些填进这段话中? 出示答案,还可以怎么填? (如辽阔无垠\乘风破浪\凝望\朝思暮想等)

3、钱学森风尘仆仆,满怀激动之情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轮船,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同桌互相练说)

4、交流(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时时刻不忘祖国,新中国诞生时,他渴望早日回国,为建设祖国出力,后来,他克服种种阻挠,在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回到了祖国,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中国导弹之父”。)

三、精读课文,读出15天和5年,体会钱学森时刻不忘祖国。

1、过渡:钱学森的一生波澜壮阔,功勋卓著,课文选取了钱学森的什么事例来写? 板书:回国

2、钱学森,一个有着传奇经历的中国科学家,因为他的回国,牵动了无数根神经,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也引起了世界的瞩目。 那么,他的这条回国之路走了多久?请从文中找一找。 交流: 15天,这是他在海上航行的天数。

五年,这是等待回国的五年 分别板书:15天,5年

(一)读懂15天

1. 钱学森的回国之路与这两个数字密切相关。我们先来研究这最短的15天。自由读这是怎样的15天? 2. 出示第一段

(1)眺望、已经:漫长„„

(2)多么希望„„不是„„而是„„:漫长、激动、兴奋、归心似箭。 (3)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

4. 听了他的朗读,仿佛听到他怦怦的心跳,仿佛能够触摸到他那颗滚烫的心。 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感受他激动、迫切的归心。 (二)读懂5年

1. 15天对归心似箭的钱学森来说,都显得太长了,那么5年呢?认真读课文4、5、6自然段,仔细体会这是怎样的5年?

2. 交流:备受煎熬,饱受折磨,受到阻挠、迫害„„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出示第5段 (1)“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回国之路受阻)

(2) 一个师有多少人?猜猜看。

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是多少人?

至少25000人啊!钱学森至少赶得上25000人!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力量无比的人!伟大的人!了不起的人!不可多得的人!打着灯笼难找的人!神奇的人!)

怪不得海军的高级将领说―――(齐读)这就是人才的价值! (3)无论„„都„„(你看出了什么?):真正的人才,到哪里都是人才。 (4) “绝”字什么意思? (坚决不允许。没有商量的余地。)

读了这句话,你还知道了什么? (是说钱学森是个难得的人才,坚决不能让他回到中国,这样美国的损失就大了。) (5)他们会怎么留?请你想象一下。

(他们会给他涨工资,给他更好的别墅,更高档的轿车。还会给他升官。 (6)他们如果劝说不行,利诱也不行,可能就要来硬的了。比如抓起来,拷打他。会派人监视他,把他软禁起来,不允许他外出、打电话、通信等。控制他的自由。 实在不听话,不为美国做事,他们有可能对他下毒手,秘密杀害他。)

(7)是啊!同学们想象的都有可能。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出示资料)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份小资料。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慌,后来又非常的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后来还卑鄙地找了个借口把钱学森抓了起来。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30磅(约合27斤)。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

(8)长达五年,行动没有自由。受到如此的折磨,而钱学森一心不忘祖国,坚决渴望回到祖国,建设伟大的祖国。

3. 此时的钱学森多么需要支持,可他身边人的态度呢?

出示“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A 你准备怎样读来表达这种态度?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B 而他现在的生活呢?

4、这五年,钱学森承受着难以想象的阻力和压力,却依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 经历了这样漫长的5年,在周总理的关怀下,钱学森终于可以回国了。 6、 让我们再来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体会他那颗迫切的归心。(看书) 四、总结:

同学们,钱学森在美国求学,怀揣一颗赤子之心,拒绝美国优厚的待遇、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毅然决然地回到当时贫穷落后的祖国,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在他说的几段话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下节课再细细品味。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齐读课题) 2、听写词语

前额 富裕 诚恳 贡献 奔赴 卓越 眺望 稳健

运载火箭 屈指一算 魂牵梦绕 广阔无垠 劈波斩浪 水天一色 二、精读课文,读懂钱学森说的两段话,体会钱学森时刻不忘祖国。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15天,5年,对于我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钱学森来说,虽然是那么漫长、艰辛、曲折,但是钱学森一路走来执着而坚定,我们不禁想问,是什么支撑着他? 2、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

(出示)请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钱学森说的话,体会这些话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以做做批注。 3、 出示:“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 出示句子 引导:钱学森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你可以看出什么?(在美国深造学有所成,受到重用)

(2)冯•卡门是个怎样的人呢?(空气动力学奠基人,能成为他的学生,就是一种无上的光荣)出示资料

如果在冯•卡门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什么?(金钱、财富、地位、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更早地获得成功……)

出示: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用“虽然但是”练说)

可钱学森是怎么说的?谁来读?(再出示:我是中国人。„„) (3)他想要干什么?(回国)这又意味着什么?(放弃这一切,)

(4)尽管在美国有着恩师的器重,过着安逸的生活,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引读他说的话)

小结:我们的祖国虽然贫穷、落后,但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虽远隔万里,却心系祖国。【板书:报国之志】

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心声(齐读) 4、还有哪句话,支撑了他回国的决心。 出示:“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钱学森的第二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三四自然段。

谁来交流?(中秋之夜,钱学森和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秋节)是的,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海外游子分外思念自己的祖国。

谁还想补充?(新中国已成立)这意味着什么?(中国人需要科技人才建设祖国,只有这样,祖国才能强大)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那就是:(出示:早日回到„„)

可当时祖国刚解放,情况怎样?(很穷)这意味着什么?(搞科学研究,困难大)

可钱学森却诚恳地说(出示:我们日夜盼望„„)

a钱学森说“这一天”指的是什么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一天) b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出示填空:

是啊,因为他坚信祖国现在虽然贫穷,但只要中华儿女们共同努力,我们的祖国一定会从( )走向( ),从( )走向( )。 钱学森既答复了留学生们的劝说,又表白了自己的心迹。

想一想,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是怎样的心情?(激动 诚恳坚决 果断)

——练读

小结: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的真情流露。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

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板书设计:

19钱学森 (中国导弹之父)

15天 回国之路

5年 报国之志

20年 爱国之情 拳拳爱国之心 一生 强国之梦

板书:爱国之情

5、读了钱学森的这两段话,你觉得他有一颗怎样的心? (板书: 拳拳爱国心 ) 五、总结

1. 读到现在,你是否发现,钱学森不仅是用15天、5年、20年走一条回国之路,更是用他的一生(板书:一生)为着一个梦想而奋斗,那是他的强国之梦。 板书:强国之梦

2. 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他和一大批热血青年纷纷回到国内,报效国家。正是因为有了他,有了他们和无数华夏儿女的无私奉献,才有了今天强盛的中国! 3、课文学完了,你有哪些收获?(课文内容、人物形象、倒叙的写法) 出示填空:虽然留在美国,钱学森可以享受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但是,钱学森

尽管,其他的留学生再三劝阻钱学森,叫他不要回到贫穷落后的中国,然而,钱学森 尽管,美国政府千方百计阻扰钱学森回国,钱学森在美国受尽折磨,度日如年,然而,钱学森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的第1自然段应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这是倒叙写法,文章先写钱学森站在巨轮上归心似箭的那一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设置了悬念,读者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样写,增强了表达效果。) 六、作业:

1、完成大小练习册剩余题目;

2、请你收集钱学森这位世界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资料,仿照前一篇课文后面的“作家卡片——巴金”,制作一张“科学家卡片——钱学森”(有时间可以在课上指导完成)科学家卡片---钱学森

钱学森,中国现代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 他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1956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钱学森生前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

篇四:《钱学森传读后感》

我们都知道有个着名的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是我比较崇拜的一位知名学者,就凭他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关注钱学森。高考结束后,我首先阅读的就是美籍作家张纯如编着的<钱学森传>,事实上我和他之间还存在一些历史的渊源,钱学森是浙江杭州人,儿童时代是在杭州长大的,他的祖先还重建了西湖边上的保俶山上的保俶塔。我的整个童年(包括幼儿园和小学)也是在杭州度过的,是喝着杭州西湖的水长大的,而且当时我们家就住在的保俶山脚的保俶路上,儿时的我也常常爬上保俶山眺望西湖,或围绕着保俶塔玩耍。

钱学森在大学学习阶段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图书馆,闲暇时光大半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喜欢阅读科学期刊,而且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我曾经看过一段描写钱学森的视频,其上叙述了钱学森将新婚的妻子蒋英女士(一位着名的歌唱家)带到了美国的波士顿住所后,吃完早饭就去上班了,直到晚上才回来,把新婚的妻子孤零零地留在了住处;吃完晚饭,他泡了杯茶,和妻子道别后,又将自己反锁在书房里,开始了专注的读书生活,而且这种晚读成为了他多年的读书习惯,当然这也为让他成为世界着名的学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对钱学森的崇拜最主要就是他的读书习惯,我渴望自己也能够在一个完全独立的空间中,静静地、忘我地、全神贯注地读书,旁边只有一杯淡淡的清茶,我渴望成为钱学森式的有重大贡献的学者(不需要知名)。现在我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完全可以过这样的生活,令自己在学识上和精神上真正强大起来!这将是我未来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就是在积极锻炼、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多看一些自己喜爱的、能提升自我的、有教育意义的生物、教育、历史、健康等方面的书籍,做一位爱读书、有思想同时又有一定生活情趣的人!

在阅读<钱学森传>的过程中,对过去的中国教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庚子赔款在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留学生中的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还有对二战之后的航空、火箭、导弹等领域的发展以及钱学森在其中的作用等内容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钱学森在治学方面外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的地方,比如,他的爱好广泛,擅长画动物、流水和花朵;能拉一手小提琴;喜欢听交响音乐团演奏的古典音乐。


钱学森传读后感(二)

最近,我看了<钱学森传>,钱学森是我国导弹、火箭以及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人们心中的“科学圣人”。钱学森传读后感。他的爱国之心、坚定信念和创新精神,使我心怀崇敬、感触良多。

钱学森身上有着中华民族浓厚的传统美德。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他的艰苦朴素,还有他的高尚品格,无不令人敬仰。其中给我最深的触动是他爱国主义者的情怀,书中讲述的爱国主义情怀是贯穿他整个生命的主旋律,当他身在异国他乡,羁绊难归时,在美国法庭上大声宣告:“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囚禁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还顾不上洗去一路的风尘就立刻投身到了新中国的科技建设中,以一个普通科学工作者的姿态积极工作。在条件艰苦的荒漠,成功研发了“两弹一星”,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爱国,这两个鲜红的字眼,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里。它激励我把祖国放在心间,以祖国利益至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向上,为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了爱国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如何将它的能量发挥出来呢?钱学森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的创新力量。钱学森28岁时就与导师一起完成“卡门钱近似”公式,创立火箭与航空领域中的若干重要概念,开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两门学科,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展现了科学的力量和价值。在21世纪的今天,对于正在崛起的当代中国,学习钱学森的爱国奉献精神极其重要,而对于我们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可能没有什么高科技,甚至平凡,但是我们一样会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爱国、敬业、创新、奉献的精神。

从现在起,我们会树立远大的世界观、人生观,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动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我相信,只要我们像钱学森先辈一样,用严谨的人生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钱学森传读后感(三)

读完<钱学森传>后,感触很深。让我记忆很深的地方是五、六章——“永别美国”和“我回来了,北京”。可能是有一点同感的缘故,读完了这两章后,我思绪万千,可为师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钱学森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钱学森受困美国这段时间内,他一直都没有放弃回国的希望。在它回国之前的5年时间里,他在美国的房子的墙边始终放着3个轻便的箱子,随时准备拿上箱子乘飞机回国。这使我十分惊讶——经过美国当局无休无止的折磨后,他回国的意志依然坚强,他至始至终都坚持着“我要回国”的信念,时刻不肯松懈……

当美国当局把钱学森关在特冰那岛的拘留所里,这个牢房被铁蒺藜网围着,外面是滔天的海浪。室内潮湿阴暗,令人窒息。每天晚上每隔10分钟就开一次灯,用强光刺激他的眼睛,妄图用这种非人的这么摧垮钱学森的精神防线,或是取得对他们有用的“口供”,或是消灭他回归祖国的信念,或是屈从他们的强权。但他始终没有屈服,这便可以看出钱学森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有多么强烈了!

当美国特务吧钱学森家监视起来,控制住钱学森的电话,他不得与外人接触,一家人被完全限制住了!但他们仍然没有放弃回国的信念,坚持着这信念,始终不肯松懈!

我非常地敬佩钱学森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与他所遇到的困难相比,我们这些生活在蜜罐、摇篮的孩子们所遇到的一点点的挫折相比,我们所遇到的挫折好比是沙滩上的一粒碎沙一样不起眼!当我们遇到了一点点的数学“难题”时,总是喊轻松地放弃了,转而问家长,问老师去了。可是,这一点点的挫折与钱学森所遇到的那样多而且十分艰难的挫折相比,自己的哪些挫折有能算些什么!所以,我要学会钱学森那样坚持不懈的顽强精神!

我们要向钱学森学习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努力克服一切挫折,勇往直前!

篇五:《钱学森读后感300字》

<书信>展现了钱学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研究、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过程,同时,又以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丰富、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在<书信>中反复地强调指出这些理论要点,深刻地阐明了这些理论要点的科学内涵和实施要求。这就在时代背景中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和重要特征,也为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应循的原则。

<书信>更加突出了钱学森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治学风格。钱学森读后感300字。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综合吸收现代科学的前沿成果,分析、继承中外文明的优秀成果,认真总结国内外研究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中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和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体系以及总体设计部等现代科学方法论。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学者在世界科学前沿领域中独具特色的探索、创新,而且对推进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钱学森读后感300字(二)

读了这本<钱学森>,我觉得钱学森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

在美国留学时,别人都嘲笑他,嘲笑中国。但是他没有服输,他努力学习,在回国的路上他被美国关进了监狱、移民局抄了他的家,整天没完没了的折磨他,可是他仍然没有服输,没有向美国低头,想尽办法让中国知道他现在的情况。最终,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美国飞行员作为交换,1955年8月4日,钱学森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钱学森读后感300字。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回国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途。

回到了祖国,再制造原子弹的时候,那是没有计算机,怎麽办?钱学森他们也没有向困难服输,他们用算盘一个一个的算。最后,中国的原子弹、卫星也造出来了。

他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钱学森读后感300字(三)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叫<钱学森>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吧

钱学森在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来就到再美国留学,1949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回国,他是世界着名的物理学家,1958年担任我国的火箭核导弹研制的和航天的组织领导者,被称为我国的“中国航天之父”。

在美国,他是冯卡门最得意的学生喝醉得力的助手,在闷锅,钱学森的待遇逢场德高,但是,他一刻也没有去忘记自己的祖国,1949您,当新中国在隆隆的的礼炮声中诞生的时候,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每逢佳节倍思亲”。钱学森埋藏在心底的愿望越发强烈的想起来,他对中国的一个留学生所:“我终于可以回去了因为他想回国,()终于,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他回国了。

在我国,他做出了作乐的贡献,被成为”中国航天之父“。


钱学森读后感300字(四)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钱学森>,它令我感慨万分。

刚刚36岁的钱学森在美国已经被聘为终身教授,参与机密的导弹研究工作。身处美国的钱学森时时刻刻都不忘记祖国。1949年10月1日,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很高兴。就在此时,钱学森决定:返回自己的祖国,用自己的专长改变中国人的命运。回国的工作一切已经准备好了,可是美国政府阻扰了回国计划。突然,钱学森又被无理由拘捕,受着无休止的折磨,可钱学森就是不向美国政府低头。最后,在正直人士们的强烈抗议下,终于,美国被迫释放了钱学森,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

被聘为终身教授,权力、名誉、金钱都有了,这是多少年轻人的梦想。可是钱学森呢?却放弃了这一切,一定要返回自己的祖国,为祖国做出贡献。看看钱学森的回国计划,一波三折,受到折磨,但就是不向美国政府低头。

后来,钱学森获得了”两弹一星“的功勋,为祖国的导弹技术做出了巨大贡献。人们感谢钱学森对祖国的巨大贡献,但更赞扬他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钱学森传批注》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钱学森传10个批注 钱学森批注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钱学森传批注”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钱学森传批注"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29581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