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2015-07-16 15:42:17 编辑:chen15372000260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案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文档频道与你分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制作者:林海燕
 

 
 
目  录
 
 
教学概况………………………………………………………………………3
教学目的………………………………………………………………………3
教学重点………………………………………………………………………3
教学难点………………………………………………………………………3
授课对象………………………………………………………………………3
教学方法………………………………………………………………………3
课时安排………………………………………………………………………3
课时分配………………………………………………………………………4
教学过程…………………………………………………………………5--30
教学内容设计……………………………………………………………5--30
板书设计………………………………………………………………7.19.25
参考文献………………………………………………………………………31
课后作业………………………………………………………………………32
习题训练………………………………………………………………… 4、32
教学小结………………………………………………………………………33
教学经验………………………………………………………………………33
教学效果分析 ……………………………………………………………… 33
改进措施………………………………………………………………………33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教学概况:
 
教学目的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教学重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4)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之间的关系?
(2)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异化?
关键词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 社会基本矛盾 人民群众
授课对象 全校本科各个专业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案例教学、讨论、提问、答疑、习题训练
课时安排 详见课时分配表-附表
 
 

课时分配表: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9课时)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5课时)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5课时)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1.5课时)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1.5课时)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0.5课时)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2.5课时)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课时)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5课时)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5课时)
历史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5课时)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习题训练:(1课时)
每章结束后,根据教材要求提炼出相当的复习题,让学生练习,具体方式如下:以班级为单位分为2-3小组,各小组分别派代表进行抢答并计分,并根据累计得分获得相应的平时分。其中,获胜组可以对落后组进行惩罚,如表演等。通过适当的习题让学生在抢答比赛活动:一方面加强、巩固基础知识,以便减轻期末复习的负担,另一方面改变上课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上课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二、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案例导入:十个中央“1号”文件
200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改革开放30周年。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事业,发端于农村。回顾10个“一号文件”,对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轨迹和未来走向有着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
1982年:肯定“双包”;1983年:全面推广联产承包
1984年:家庭承包可以15年;1985年:取消统购派购
1986年:培育农村市场;2004年:促进农民增收
2005年:多予、少取、放活;2006年:建设新农村
2007年:发展现代农业;2008年:城乡一体发展
教师提示,引导学生思考:
1、党中央为什么要连续下发十个“1号”文件?
2、十个“1号”文件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3、十个“1号”文件与同学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名言导入: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梁启超‘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马克思‘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生活中反复追问社会,试图理解社会的本质,解释社会历史上发生的种种现象。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社会历史绵延不绝,对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思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总会对包括人的行为在内的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总体思考。如世事变幻,其间有无规律? 人生如梦,
提问第一、二章内容有助于学生简要回顾,教师归纳并进入第三章教学
 
 
 
 
 
案例:通过PPT显示十个中央“1号”文件的关键词,以及引入名言,教师概括说明,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当中有无命运?各种社会现象的出现根源何在?历史的演变有无规律?人生,是命运的安排,抑或上帝的指令?人是自由的吗?等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解答,这些解答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社会运动规律理论。这一规律的揭示解开了人类社会历史之谜,这个谜只有在马克思创建唯物史观,提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范畴之后,才有了全面而彻底的解答。……”
下面,我们就从社会现象的二元划分一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讲起,看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如何回答这些问答的。”
由此导入第三章历史唯物主义教学。
 
通过名言将学生的思路引入第三章的教学内容
本章教学定位:本章在全书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重点)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含义   教材P96
1、社会存在:         地理环境——含义与作用
内容    人口因素——含义与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含义与作用
      2、社会意识:  含义 教材P96
结构  
      3、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辨证统一。决定作用与反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三表现”
当代中国,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4、两者辩证关系的意义:一个“第一”,两个“划分”;两个“归结”
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重点)
1、含义 教材P101
(一)生产力: 
                2、构成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劳动者
(二)生产关系:   1、含义(广义与狭义之分)  教材102
2、构成   
   (三)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辨证统一的。决定作用与反作用
   (四)两者的矛盾运动规律:人类社会由低向高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第一次”、“重要依据”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重点)
(一)经济基础:1、含义  教材P106  
★ 1)、经济基础的实质;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的内在联系
(二)上层建筑:   含义  教材P106
   构成:  观念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    
(三)国家:起源→实质→职能
(四)国体和政体及其关系
(五)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决定作用与反作用
(六)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一定要适合”的含义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难点)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教材P110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含义
2、二者的辩证关系
(三)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含义、
2、二者的辩证关系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含义、
2、二者的辩证关系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3、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的根本变革。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的含义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①、地理环境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但地理环境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如果片面夸大地理环境的作用,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一切,就会犯“地理环境决定论”( 孟德斯鸠)的错误。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特别提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②、人口因素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状况、数量、素质、结构等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加速或者延缓社会的发展。
人口因素尽管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不起决定作用。如果片面夸大人口因素的作用,认为人口决定社会状况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就会犯
 
第1节:5课时
 
 
 
 
 
 
 
 
PPT:社会存在结构示意图
 
 
 
PPT:播放视频资料:《工业污染温室效应》,《环保宣传片》,揭示生态环境的严峻性,分析并讨论: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人口决定论”( 马尔萨斯)的错误。
结论:应该走一条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方式),是人类为了获得物质生活资料而从事的生产劳动。一定的生产力和一定的生产关系就构成了特定社会的生产方式。
首先,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其它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再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发展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更替。
结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劳动发展史。马克思正是从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2、社会意识及其结构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②、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③、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其根源却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
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
PPT:播放视频资料:马寅初《新人口论》,阐释分析: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的必要性
 
 
 
 
 
 
 
 
 
PPT:社会意识结构示意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这就是社会意识的本质。
4、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这里有两种情况:
第一,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第二,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第三,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 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建设。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在根本上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因此,在当代中国,发挥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就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
 
PPT:播放视频资料:《皇帝戏热播》、《新西游记》,说明荧幕上的皇帝戏热、翻拍经典该“降温”的必要性,揭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PPT: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图片呈现中华文化:书法等。
PPT:呈现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创新,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高文化软实力,特别是增强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实例:奥巴马回答记者提问关于中国崛起的问题。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马克思) 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使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安置在它的真正基础之上。
(2)、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原则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由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这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思想,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补充:正确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充分认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和复杂。西方发达国家和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千方百计进行“分化”、“西化”和“和平演变”等,是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要特点。
 
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规律。在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含义及其构成
 
具体阐释马克思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有助于学生理解
 
 
 
 
帮助学生理解、把握这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思想
 
 
 
分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1)、含义: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合社会需要的力量。
(2)、构成: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中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在现代,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构成
(1)、含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所以马克思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分析生产关系必须透过“物”看到“物”后面的人与人的关系。
(2)、类型
生产关系,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为两种
 
 
PPT: 生产力结构图
 
PPT: 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科学技术的科学论断
PPT:播放视频资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袁隆平:一粒种子改变世界》、《钱学森》
 
 
PPT: 生产关系结构图
 
 
 
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并可以引申到第四章的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一个过程,表现为两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原理是我国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哲学理论根据。
 
PPT: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分类示意图
 
 
 
PPT: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示意图
 
 
 
 
 
 
PPT:背景音乐:《春天的故事》,提问歌曲1979、1992春天的内涵,图片呈现改革开放前后中国面貌变化,揭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分析说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十八大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基本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
(1)、含义:经济基础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注意两点:①、实质: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种居支配地位的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②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关系。
2、上层建筑
(1)、含义: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首先,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3、国家及其职能
(1)、国家同原始氏族组织不同,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PPT:播放视频资料:维护和平的力量:人民军队,中国和平崛起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3)、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
4、国体和政体及其关系
(1)国体和政体含义
(2)关系: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3)在当代,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首先,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再次,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规定其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的历史地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是极为复杂的。
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应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痛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其二,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
PPT: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十八大
案例:惩治贪污
PPT:十八大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分析并与学生讨论:民主政治建设:公平、正义,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PPT: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
其三,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
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2)、正确理解 “一定要适合”的含义: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原理是我国当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哲学理论根据。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人类社会发展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1、含义:
2、构成: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统一性:五形态
2、多样性:具体国情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PPT:播放视频资料:《家庭联产承包》
案例:《非公有制经济36》横空出世;专业协会:引领农民闯市场,揭示“一定要适合的”重要性。
PPT:背景音乐:《老爸老妈》,图片呈现《二十四孝》与《新二十四孝》,分析讨论孝道、养老问题
说明“一定要适合的”重要性。
 
 
 
 
 
 
 
 
 
 
PPT: 社会形态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①含义
②根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2、历史选择性: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实践活动的幅度、空间。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结论:历史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仅仅依靠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PPT:播放视频资料:《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以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重点)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1、阶级含义:
2、阶级斗争的根源: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四)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五)、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1、含义
      革命      2、根源
                3、实质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含义
      改革     2、重要性
               3、社会主义改革
四、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难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
是什么力量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是精神的力量,还是物质的力量?它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由此导入教学内容: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改革和科学技术构成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具体表现,构成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社会革命和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两种基本方式,前者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手段和重要环节,后者是同一社会形态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正确认识和利用科学技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二)、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
第2节2.5课时
 
注意:讲社会基本矛盾时,既讲物又讲人,克服见物不见人的倾向,不能把两对基本矛盾讲成机械运动,两对基本矛盾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的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再次,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1、阶级的定义: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经济范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2、阶级斗争
①、含义:
②、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马克思对于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
1)、马克思的新贡献在于他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的社会根源及其历史地位。
2)、阶级斗争的动力作用
①、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阶级社会各个具体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
②、阶级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先进阶级和被压迫群众所主
导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③、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④、阶级斗争受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片面否认或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
 
 
 
 
 
 
 
 
 
 
引申并与学生展开讨论:阶层固化问题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1、阶级分析方法:
(四)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1、社会革命的根源和实质
1)、社会革命的实质:
2)、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五)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
首先,它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其次,它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最后,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注意:马克思主义重视革命的伟大作用,同时也不否认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为争取劳动者境况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反对改良主义。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1、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
2、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都曾经采取过一定的改革措施。
★ 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
恩格斯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PPT:播放视频资料:《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案例:“中国改革第一村
PPT:播放视频资料:华西村发展变化,揭示改革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近代以来,曾经发生过几次科学技术革命。
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
结论: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能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取,就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事实表明,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推荐国建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
 
提问:学生学习生活中享受到了哪些科技成果或者由科技发展而带来了那些变化?
 
 
 
 
 
 
PPT:播放视频资料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神舟发射成功》
案例: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开幕。
PPT:图片呈现“蛟龙”号潜水艇,“天河一号”、中国拥有的世界上计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等
阐释十八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
高社会生产力和综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展,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另一种情形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系。如霸权主义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它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时代为其在人的理智发展中所取得的进步而自豪。••••••当然,我们一定要注意,切不可把理智奉为我们的上帝;它固然有强有力的身躯,但对于目的和价值却是盲目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补充知识:对科技的作用的不同认识:“技术决定论”的观点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乐观主义技术决定论和悲观主义技术决定论。
案例:人机大战;克隆风暴;人肉搜索案;爱因斯坦的忠告给我们的启示
分析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2、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英雄史观
3、英雄史观的根源:认识根源
                   社会历史根源
阶级根源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1、“现实的人”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坚持了以下原则:
1、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2、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3、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重点)
1、人民群众含义:历史范畴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⑴、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⑵、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⑶、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经济条件;生产关系(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五)、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
1、什么是个人?
2、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历史人物   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三)、从必然性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历史人物:   必然性
偶然性
(四)、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问题导入 :究竟是谁创造了人类历史?
自从有文字的历史产生以来,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就一直存在着。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2、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英雄史观
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否认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主要表现为两种基本形态。
1、唯意志论
2、宿命论
唯意志论和宿命论的共同点:
(1)都否认历史有自己的客观规律;
(2)都把人民群众的作用排除在历史之外,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都是英雄史观。
结论: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一切旧的历史观基本上都属于英雄史观。
3、英雄史观的根源:认识根源
                   社会历史根源
阶级根源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1、“现实的人”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坚持了以下原则:
第三节1.5课时
 
 
 
 
 
 
 
 
 
 
 
 
 
 
 
 
 
 
 
 
 
 
 
注意:教材通过对“现实的人”的分析,揭示人的本质,进而揭示出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首先,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其次,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最后,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把被颠倒了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彻底否定了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重点)
1、人民群众: 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主体,都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劳动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⑴、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⑵、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为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精神生产创造了物质前提。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任何有价值的精神财富都来源于社会实践。
③、劳动人民直接参加了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活动。
⑶、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毛泽东同志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经济条件;生产关系(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
 
 
 
 
 
 
 
 
 
 
 
 
 
 
 
 
 
 
 
 
 
 
 
 
 
PPT: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社会制约性示意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五)、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
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他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 、“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解群众之所忧,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
1、什么是个人?
2、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PPT:播放视频资料:《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分析抗震救灾,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提问:在几次抗灾中中国政府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讨论:“以人为本”需要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PPT:视频资料:《食品安全问题》
阐释十八大:改善民生:教育、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体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案例:飞天航天员:翟志刚等人的成功
 
教学内容 教学方案设计

(1)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2)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3)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三)从必然性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1、必然性 “时势造英雄”

2、偶然性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2、阶级分析方法

 
 
 
 
 
 
 
 
 
 
 

案例:邓小平评价毛泽东

       

阅读文献:
1、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第一卷第一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列宁:《国家与革命》第一章、第五章,《列宁专题文集  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节选),《列宁专题文集  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课后作业:
思考题:
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8页)这段话蕴含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2、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需要协调好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根据对科技的社会作用的理解,在利用科技方面如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及”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3、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嘛?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6、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习题训练:
提炼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集》李毅、杨谦主编,法律出版社,第三章P95-136
 
 
 
 
 
 
 
 
 
 
 
教学小结: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的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的揭示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1、教学经验
(1)、认真备课,深入研究教材精神,精心准备每一次课。
(2)、通过教学充分展示唯物史观的魅力,让教学内容进学生头脑。
(3)、从整体的高度把握教学内容。基于本章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应将本章内容同教材前后章节内容贯穿起来作为统一地整体进行教学。
(4)、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把本章内容同现实生活切实联系起来。一方面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加以联系,另一方面从社会生活实加以联系。如:联系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神舟发射成功等实例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联系几次抗灾以彰显中国政府始终是 “一切为了人民”的服务型政府,帮助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联系十八大所提出的“五位一体”等是唯物史观在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具体运用,使得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把握十八大精神,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和平崛起。
(5)、丰富课堂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案例、视频、习题训练等多种方式结合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认识,着重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教学效果分析
(1)、通过课堂讲授,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
(2)、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并用,改变了相对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并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能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收到了教学互动的良好效果。
(3)、通过案例分析,视频展示等教学,呈现贴近学生生活的人和事,更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唯物史观的认识,也懂得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
3、改进措施:
(1)、加强相关学术理论研究,充分吸收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国情,掌握大量案例,使教学更具有现实性、生动性和说服力。也可组织学生参观周边的思想教育基地,增强学生的切身体会。
(3)、采取更加灵活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更多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学习。
(4)、推进本课程考试改革,从多层面考核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而不仅限于一次期末考的考核。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相关热词搜索:闽南 马克思主义 概论

1、本教材采用的是科学出版社王长永主编的高职高专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它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工程建设监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项国平《工程建设监理概论》说课稿(2015-07-16)

2、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艺术类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在深入的进行中,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注重不同门类艺术、不同学科间的渗透艺术概论课程标准 适用艺术系全体学生(2015-07-16)

3、1、课程作用:使学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项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适用专升本教案 (2015-07-16)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441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