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冀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教案

冀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教案

2016-09-23 11:39:32 编辑:zhangyanqing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知道什么是全等形,什么是全等三角形。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 chinazhaokao 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冀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教 ...

  知道什么是全等形,什么是全等三角形。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冀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冀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教案

  第11章《全等三角形》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相关概念、性质,能够准确地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会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难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教学过程: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

  2)全等三角形性质:

  (1) 对应边相等 (2)对应角相等(3)周长相等 (4)面积相等

  例1.已知如图(1), ≌ ,其中的对应边:____与____,____与____,____与____,

  对应角:______与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与_______.

  例2.如图(2),若 ≌ .指出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若 ≌ ,指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

  (图1) (图2) ( 图3)

  例3.如图(3), ≌ ,BC的延长线交DA于F,交DE于G, , ,求 、 的度数.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 两个三角形全等 ( SSS )

  2)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

  3)、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ASA )

  4)、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AAS )

  5)、 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H L )

  例1.如图,在 中, ,D、E分别为AC、AB上的点,且AD=BD,AE=BC,DE=DC.求证:DE⊥AB。

  例2.如图,AB=AC,BE和CD相交于P,PB=PC,求证:PD=PE.

  例3. 如图,在 中,M在BC上,D在AM上,AB=AC , DB=DC 。

  求证:MB=MC

  例4.如图,AD与BC相交于O,OC=OD,OA=OB,求证:

  例5.如图,梯形ABCD中,AB//CD,E是BC的中点,直线AE交DC的延长线于F

  求证: ≌

  3.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 到一个叫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例8.(2006 芜湖课改)如图,在 中, ,

  平分 , ,那么 点

  到直线 的距离是      cm.

  例9.如图,已知在Rt△ABC中,∠C=90°, BD平分∠ABC, 交AC于D.

  (1) 若∠BAC=30°, 则AD与B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2) 若AP平分∠BAC,交BD于P, 求∠BPA的度数.

  4.尺规作图

  (1)、尺规作图是指限定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为工具的作图。

  (2)、尺规作图举例

  例1.(06长沙)如图,已知 和射线 ,用尺规作图法作 (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例2. 如图,Rt△ABC中,∠C=90°, ∠CAB=30°, 用圆规和直尺作图,用两种方法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且其中一个是等腰三角形.(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教案

  课 题:12.1全等三角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怎样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了解全等形,了解全等三角形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体会图形的变换思想,逐步培养动态研究几何意识。初步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围绕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这一中心,。设计一系列问题,给出三组组合图形,让学生找出它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进面引入本节问题的主题,强化了本课的中心问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经历理解性质的过程。,体会图形的变换思想,逐步培养学生动态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学生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进行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提供学生发现规律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寻找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诱导,实例探究,讲练结合,小组合作等方法。

  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学了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后的一节课、只要实际操作不出错、学生一定能学好。

  课前准备 :全等三角形纸片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问题:各组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特点?

  一般学生都能发现这两个图形是完全重合的。

  归纳: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学生动手操作

  ⑴在纸板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ABC,并剪下,然后说出三角形的三个角、三条边和每个角的对边、每个边的对角。

  ⑵问题:如何在另一张纸板再剪一个三角形DEF,使它与△ABC全等?

  3.板书课题:全等三角形

  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全等”用“≌”表示,读着“全等于”

  如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记作:△ABC≌△DEF

  二、 探究

  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1. 问题:你手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但是如果任意摆放能重合吗?该怎样做它们才能重合呢?

  2.学生讨论、交流、归纳得出:

  ⑴.两个全等三角形任意摆放时,并不一定能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重合到一起(或相同的边重合到一起)时它们才能完全重合。这时我们把重合在一起的顶点、角、边分别称为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

  ⑵.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这样便于确定两个三角形的对应关系。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观察与思考:

  寻找甲图中两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它们的对应边

  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用几何语言表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如图:∵∆ABC≌ ∆DEF

  ∴AB=DE,AC=DF,BC=E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A=∠D,∠B=∠E,∠C=∠F(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探求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找法

  1.动画(几何画板)演示

  (1)图中的各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怎样改变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位置,使它能与另一个三角形完全重合?

  归纳: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经过一定的转换可以重合.一般是平移、翻折、旋转的方法.

  (2)说出每个图中各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归纳:从运动角度可以很轻松解决找对应元素的问题.可见图形转换的奇妙.

  2. 动画(几何画板)演示

  图中的两个三角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才能重合?用式子表示全等关系.并说出其中的对应关系.

  3. 归纳:找对应元素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1)从运动角度看

  a.翻折法:一个三角形沿某条直线翻折与另一个三角形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b.旋转法:三角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能与另一三角形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c.平移法:沿某一方向推移使两三角形重合来找对应元素.

  (2)根据位置元素来推理

  a.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b.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

  c.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

  d.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边是对应边,最小的边也是对应边;

  e.两个全等三角形最大的角是对应角,最小的角也是对应角;

  三、课堂练习

  练习1.△ABD≌△ACE,若∠B=25°, BD=6㎝,AD=4㎝,

  你能得出△ACE中哪些角的大小,哪些边的长度吗?为什么 ?

  练习2.△ABC≌△FED

  ⑴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⑵图中线段除相等外,还有什么关系吗?请与同伴交

  流并写出来.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全等的概念,发现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探索了找两个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并且利用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找对应元素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一)从运动角度看

  1.平移法:沿某一方向推移使两三角形重合来找对应元素.

  2.翻转法:找到中心线,沿中心线翻折后能相互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3.旋转法:三角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能与另一三角形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二)根据位置元素来推理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三)根据经验来判断

  1. 大边对应大边,大角对应大角

  2. 公共边是对应边,公共角是对应角

  五、课堂作业

  必做题:课本第38页1、2、选做题:第3题

  六、板书设计 12.1 全等三角形

  一、概念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三、性质应用 例题

  四、小结:找对应元素的方法

  运动法:翻折、旋转、平移.

  位置法:对应角→对应边,对应边→对应角.

  经验:大边→大边,大角→大角.公共边是对应边,公共角是对应角。

  【教学反思】

  课 题 :12.2.1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通过对问题的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享受良好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难点: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诱导,实例探究,

  讲练结合,小组合作等方法。

  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学了全等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后的一节课、只要实际操作不出错、学生一定能学好,根据之前的学情、学好这一节课有把握。

  课前准备 全等三角形纸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 回忆前面研究过的全等三角形. 已知△ABC≌△A′B′C′,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

  [生]图中相等的边是:AB=A′B、BC=B′C′、AC=A′C.

  相等的角是:∠A=∠A′、∠B=∠B′、∠C=∠C′.

  [师]很好,老师这里有一个三角形纸片,你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吗?怎样画?

  [生]能,先量出三角形纸片的各边长和各个角的度数,再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边、角分别和已知的三角形纸片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这样作出的三角形一定与已知的三角形纸片全等.

  [师]这位同学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来作图.请问,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1.只给一个条件(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下列条件做一做.

  ①三角形一内角为30°,一条边为3cm.

  ②三角形两内角分别为30°和50°.

  ③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4cm、6cm.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探索、归纳,最后以组为单位出示结果作补充交流.

  结果展示:

  1.只给定一条边时:

  只给定一个角时:

  2.给出的两个条件可能是:一边一内角、两内角、两边.

  可以发现按这些条件画出的三角形都不能保证一定全等.

  [师]那么,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吗?

  [生]四种可能.即:三内角、三条边、两边一内角、两内有一边.

  [师]在大家刚才的探索中,我们已经发现三内角不能保证三角形全等.下面我们就来逐一探索其余的三种情况.

  二 、探究:做一做: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6cm、8cm、10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剪下与同伴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它们全等吗?

  学生活动:

  1.讨论作法.

  2.比较、验证结果.

  3.探究、发现、总结规律.

  教师活动:

  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制作与讨论中,及时发现问题,因势利导.

  活动结果展示:

  1.作图方法:

  先画一线段AB,使得AB=6cm,再分别以A、B为圆心,8cm、10cm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记作C,连结线段AC、BC,就可以得到三角形ABC,使得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B=6cm,AC=8cm,BC=10cm.

  2.以小组为单位,把剪下的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发现都能够重合.这说明这些三角形都是全等的.

  3.特殊的三角形有这样的规律,要是任意画一个三角形ABC,根据前面作法,同样可以作出一个三角形A/B/C/,使AB=A/B/、AC=A/C/、BC=B/C/.将△A/B/C/剪下,发现两三角形重合.这反映了一个规律: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师]用上面的规律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所以“SSS”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一个依据.请看例题.

  三、例题

  [例]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结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

  求证:△ABD≌△ACD.

  [师生共析]要证△ABD≌△ACD,可以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对应相等.

  证明:因为D是BC的中点

  所以BD=DC

  在△ABD和△ACD中

  所以△ABD≌△ACD(SSS).

  生活实践介绍:用三根木条钉成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而用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它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所以日常生活中常利用三角形做支架.就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屋顶的人字梁、大桥钢架、索道支架等.

  四、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索得到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发现了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一个规律SSS.并利用它可以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P43页习题12.2中的第1,选做题:第2题

  六、板书设计 :

  课 题 : 12.2.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的条件.掌握三角形全等的“SAS”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运用“SAS”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全等三角形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规律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条件.在探索全等三角形条件及其运用过程中,培养有条理分析、推理,并进行简单的证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图、思考、探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了解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开拓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难点: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诱导,实例探究,讲练结合,小组合作等方法。

  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学了全等三角形的边边边后的一节课、將中间的边变为角探讨、学生一定能理解,根据之前的学情、学好这一节课有把握。

  课前准备 全等三角形纸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上节课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三角形中只给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给出三个条件时,有四种可能,能说出是哪四种吗?

  [生]三内角、三条边、两边一内角、两内角一边.

  [师]很好,这四种情况中我们已经研究了两种,三内角对应相等不能保证两三角形一定全等;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今天我们接着研究第三种情况:“两边一内角”.

  (一)问题: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一内角,那么它有几种可能情况?

  [生]两种.

  1.两边及其夹角.

  2.两边及一边的对角.

  [师]按照上节方法,我们有两个问题需要探究.

  (二)探究1:先画一个任意△ABC,再画出一个△A/B/C/,使AB= A/B/、AC=A/C/、∠A=∠A/(即保证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把画好的三角形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

  探究2:先画一个任意△ABC,再画出△A/B/C/,使AB= A/B/、AC= A/C/、∠B=∠B/(即保证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

  学生活动:

  1.学生自己动手,利用直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出△ABC与△A/B/C/,将△A/B/C/剪下,与△ABC重叠,比较结果.

  2.作好图后,与同伴交流作图心得,讨论发现什么样的规律.

  教师活动:

  教师可学生作完图后,由一个学生口述作图方法,教师进行多媒体播放画图过程,再次体会探究全等三角形条件的过程.

  二 、探究

  操作结果展示:

  对于探究1:

  画一个△A/B/C/,使A/B/=AB,A/C/=AC,∠A/=∠A.

  1.画∠DA/E=∠A;

  2.在射线A/D上截取A/B/=AB.在射线A/E上截取A/C/=AC;

  3.连结B/C/.

  将△A/B/C/剪下,发现△ABC与△A/B/C/全等.这就是说: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为“边角边”或“SAS”).

  小结 :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边”和“SAS”.

  如图,在△ABC和△DEF中,

  对于探究2:

  学生画出的图形各式各样,有的说全等,有的说不全等.教师在此可引导学生总结画图方法:

  1.画∠DB/E=∠B;

  2.在射线B/D上截取B/A/=BA;

  3.以A/为圆心,以AC长为半径画弧,此时只要∠C≠90°,弧线一定和射线B/E交于两点C/、F,也就是说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形满足条件,而两个三角形是不可能同时和△ABC全等的.

  也就是说: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所以它不能作为判定两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归纳总结:

  “两边及一内角”中的两种情况只有一种情况能判定三角形全等.即:

  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边角边”或“SAS”)

  三、应用举例

  [例]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结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结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结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为什么?

  [师生共析]如果能证明△ABC≌△DEC,就可以得出AB=DE.

  在△ABC和△DEC中,AC=DC、BC=EC.要是再有∠1=∠2,那么△ABC与△DEC就全等了.而∠1和∠2是对顶角,所以它们相等.

  证明:在△ABC和△DEC中

  所以△ABC≌△DEC(SAS)

  所以AB=DE.

  1.填空:

  (1)如图3,已知AD∥BC,AD=CB,要用边角边公理证明△ABC≌△CDA,需要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中,已具有两个条件,一是AD=CB(已知),二是___________;还需要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可以证得吗?).

  (2)如图4,已知AB=AC,AD=AE,∠1=∠2,要用边角边公理证明△ABD≌ACE,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中,已具有两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可以证得吗?).

  四、练习

  1. 已知: AD∥BC,AD= CB(图3).

  求证:△ADC≌△CBA.

  2.已知:AB=AC、AD=AE、∠1=∠2(图4).

  求证:△ABD≌△ACE.

  五、课堂小结

  1.根据边角边公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要找出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三个条件.

  2.找使结论成立所需条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包括给出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等),并要善于运用学过的定义、公理、定理.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P43——44页习题12.2中的第3,选做题:第4题题

  七、板书设计

  课 题:12.2.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角边角、角角边.三角形全等条件小结.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全等三角形条件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操作、归纳获得数学规律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图、探究、归纳、交流,使学生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已知两角一边的三角形全等探究.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证明.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诱导,实例探究,讲练结合,小组合作等方法。

  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学了全等三角形的边边边、边角边后的一节课、有全面的学习经验、探讨出 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学生一定能理解。

  课前准备 全等三角形纸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1)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包括哪几种情况?

  三个角、三个边、两边一角、两角一边.

  (2)到目前为止,可以作为判别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几种?各是什么?

  三种:①定义;②SSS;③SAS.

  2.[师]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的四种情况中,我们研究了三种,今天我们接着探究已知两角一边是否可以判断两三角形全等呢?

  二 、探究

  [师]三角形中已知两角一边有几种可能?

  [生]1.两角和它们的夹边.

  2.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

  做一做: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80°,它们的夹边为4cm,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吗?将你画的三角形剪下,与同伴比较,观察它们是不是全等,你能得出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自己动手操作,然后与同伴交流,发现规律.

  教师活动:检查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活动结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将所得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发现完全重合,这说明这些三角形全等.

  规律: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师]我们刚才做的三角形是一个特殊三角形,随意画一个三角形ABC,能不能作一个△A/B/C/,使∠A=∠A/、∠B=∠B/、AB= A/B/呢?

  [生]能.

  学生口述画法,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学生加深对“ASA”的理解.

  [生]①先用量角器量出∠A与∠B的度数,再用直尺量出AB的边长.

  ②画线段A/B/,使A/B/=AB.

  ③分别以A/、B/为顶点,A/B/为一边作∠D A/B/、∠EB/A,使∠D/AB=∠CAB,∠EB/A/=∠CBA.

  ④射线A/D与B/E交于一点,记为C/

  即可得到△A/B/C′.

  将△A/B/C′与△ABC重叠,发现两三角形全等.

  [师]于是我们发现规律: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这又是一个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生]在一个三角形中两角确定,第三个角一定确定.我们是不是可以不作图,用“ASA”推出“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呢?

  [师]你提出的问题很好.温故而知新嘛,请同学们来验证这种想法.

  三、练习

  如图,在△ABC和△DEF中,∠A=∠D,∠B=∠E,BC=EF,△ABC与△DEF全等吗?能利用角边角条件证明你的结论吗?

  证明:∵∠A+∠B+∠C=∠D+∠E+∠F=180°

  ∠A=∠D,∠B=∠E

  ∴∠A+∠B=∠D+∠E

  ∴∠C=∠F

  在△ABC和△DEF中

  ∴△ABC≌△DEF(ASA).

  于是得规律:

  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四、例题

  [例]如下图,D在AB上,E在AC上,AB=AC,∠B=∠C.

  求证:AD=AE.

  [师生共析]AD和AE分别在△ADC和△AEB中,所以要证AD=AE,只需证明△ADC≌△AEB即可.

  学生写出证明过程.

  证明:在△ADC和△AEB中

  所以△ADC≌△AEB(ASA)

  所以AD=AE.

  [师]请同学们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做一个小结.

  学生活动:自我回忆总结,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补充.

  有五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边边边(SSS)

  3.边角边(SAS)

  4.角边角(ASA)

  5.角角边(AAS)

  推证两三角形全等,要学会联系思考其条件,找它们对应相等的元素,这样有利于获得解题途径.

  练习: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五、课堂小结

  我们有五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判定定理:边边边(SSS)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P44页习题12.2中的第6,选做题:第11题

  七、板书设计

  课 题 :12.2.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斜边、直角边”.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斜边、直角边”.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图、探究、归纳、交流使学生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诱导,实例探究,讲练结合,小组合作等方法。

  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学了全等三角形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边后的一节课、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特点、探讨出 “HL”.学生一定能理解。

  课前准备 全等三角形纸片、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复习旧知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 、 、

  2、如图,Rt△ABC中,直角边是 、 ,斜边是

  3、如图,AB⊥BE于C,DE⊥BE于E,

  (1)若∠A=∠D,AB=DE,

  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

  根据 (用简写法)

  (2)若∠A=∠D,BC=EF,

  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

  根据 (用简写法)

  (3)若AB=DE,BC=EF,

  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

  根据 (用简写法)

  (4)若AB=DE,BC=EF,AC=DF

  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

  根据 (用简写法)

  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如图,舞台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工作人员想知道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但两个三角形都有一条直角边被花盆遮住无法测量.(播放课件)

  (1)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

  (2)如果他只带了一个卷尺,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1)[生]能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用直尺量出斜边的长度,再用量角器量出其中一个锐角的大小,若它们对应相等,根据“AAS”可以证明两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

  第二种方法:用直尺量出不被遮住的直角边长度,再用量角器量出其中一个锐角的大小,若它们对应相等,根据“ASA”或“AAS”,可以证明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可是,没有量角器,只有卷尺,那么他只能量出斜边长度和不被遮住的直角边边长,可是它们又不是“两边夹一角的关系”,所以我没法判定它们全等.

  [师]这位师傅量了斜边长和没遮住的直角边边长,发现它们对应相等,于是他判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你相信吗?

  三、探究

  做一做:

  已知线段AB=5cm,BC=4cm和一个直角,利用尺规做一个直角三角形,使∠C=90°,AB作为斜边.做好后,将△ABC剪下与同伴比较,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自主完成后,与同伴交流作图心得,然后由一名同学口述作图方法.老师做多媒体课件演示,激发学习兴趣).

  作法:

  第一步:作∠MCN=90°.

  第二步:在射线CM上截取CB=4cm.

  第三步:以B为圆心,5cm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于点A.

  第四步:连结AB.

  就可以得到所想要的Rt△ABC.(如下图所示)

  将Rt△ABC剪下,同一组的同学做的三角形叠在一起,发现这些三角形全等.

  可以验证,对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样的规律.

  探究结果总结: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和“HL”).

  [师]你能用几种方法说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呢?

  [生]直角三角形也是三角形,一般来说,可以用“定义、SSS、SAS、ASA、AAS”这五种方法,但它又具有特殊性,还可以用“HL”的方法判定.

  [师]很好,两直角三角形中由于有直角相等的条件,所以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只须找两个条件,但这两个条件中至少要有一个条件是一对对应边才行.

  四、例题:

  [例1]如图,AC⊥BC,BD⊥AD,AC=BD. 求证:BC=AD.

  分析:BC和AD分别在△ABC和△ABD中,所以只须证明△ABC≌△BAD,就可以证明BC=AD了.

  证明:∵AC⊥BC,BD⊥AD

  ∴∠D=∠C=90°

  在Rt△ABC和Rt△BAD中

  ∴Rt△ABC≌Rt△BAD(HL)

  ∴BC=AD.

  [例2]有两个长度相等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两滑梯倾斜角∠ABC和∠DFE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析]∠ABC和∠DFE分别在Rt△ABC和Rt△DEF中,已知条件中这两个三角形又有一些对应的等量关系,所以可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到对应角相等,显然,可以看出这两个角不相等,它们又是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是不是互余呢?我们试试看.

  证明:在Rt△ABC和Rt△DEF中 又∵∠DEF+∠DFE=90°

  ∴∠ABC+∠DFE=90° 所以Rt△ABC≌Rt△DEF(HL)

  ∴∠ABC=∠DEF

  即两滑梯的倾斜角∠ABC与∠DFE互余.

  五、课时小结

  至此,我们有六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边边边(SSS) 3.边角边(SAS)

  4.角边角(ASA) 5.角角边(AAS) 6.HL(仅用在直角三角形中)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 课本P44页习题12.2中的第7,8,选做题:12,13题

  七、板书设计


冀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教案相关热词搜索:上册 三角形 教案

1、【范文】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61早教网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扫墓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 【范文】幼儿园春游主题教案(2015-07-07)

2、代数式 版图 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能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求出代数式的值;初一数学《代数式的值》基础教案版图(2015-07-09)

3、模版 教案 教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和了解,让学生 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 文化的意义;音乐教师面试经典教案模版(2015-07-09)

4、教案 模板 格式 团总支宣传部找来了这么一些小小资料,大家一起分享哦~   方法 步骤   1 一 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 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教案怎么写?教案模板、教案格式又有何要求?(2015-07-09)

5、 小学数学中有各种各样的应用题。根据它们的结构形式和数量关系,形成了一些用特定方法解答的典型应用题。比如,和倍应用题、差倍应用题、和差应用题等等。和倍应用题及答案教案(2015-07-14)

6、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使修学者全面了解先秦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对先秦时期诗歌和散文等文学样式、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有较深入的认识,培养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能力。第一编第一分编 先秦文学教案(39课时)(2015-07-16)

7、1、知识方面:  识记: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现状和作用 2、能力方面:  ⑴理解能力:通过对三个国际组织的含义的学习,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高中教案(2015-07-16)

8、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201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2013秋季人教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册教案 1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15-09-23)

9、一年级分与合教案【一】:一年级分与合教案 类别:2013年“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评选参评论文数学一年级上册三单元《分与合》 一年级分与合教案(2015-09-23)

10、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一】:教科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平安回家 教学目标 认识:1、知道社会上有伤害儿童的坏人,知道坏人欺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2015-09-23)

11、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12~2013(一)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 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2015-09-23)

12、一年级美术大眼睛教案【一】:大眼睛美术教案一年级上册《大眼睛》教案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了解人类眼睛的形状、特征、色彩 一年级美术大眼睛教案(2015-09-23)

13、一年级语文上册ijqx的教案和反思【一】: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汉语拼音1教学目标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 一年级语文上册ijqx的教案和反思(2015-09-23)

14、三只蝴蝶教案【一】:三只蝴蝶教案《三只蝴蝶》教案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熟悉和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初步学会三朵花和三只蝴蝶的对话。2、引 三只蝴蝶教案(2015-09-23)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冀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教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冀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教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64985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