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案 > 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

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

2016-09-27 15:08:1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共5篇)...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希望能帮助到你。

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一)
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

高一历史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王世霞 使用者: 时间:

第 1 页

第 2 页

高一历史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王世霞 使用者: 时间: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二)
必修二全册同步精品学案【岳麓版】

目 录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13)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2~3)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4~5)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6~7)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8~9)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10~11)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12~13)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14~27)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14~15) 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16~17)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18~19)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20~21)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2~23)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24~25)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26~27)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28~35)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28~29)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30~31)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32~33)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34~35)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36~43)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36~37)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38~39)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40~41)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42~43)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44~51)

第23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44~45) 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46~47) 第25课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48~49)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50~51)

1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2

3

5

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三)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

【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二校区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新课导入】

党和政府历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村农业好形势。农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而且这种重要性从古到今都是始终如一的,你想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吗?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目标呈现】

应掌握农业的起源、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设施的完善、灌溉工具的改进、耕作方式的演变。

【自主学习】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一、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1.种植业:

①起源:原始农业是从______________经济向__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而来的。

②格局: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形成规模,北方以旱地

的_______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 _______生产为代表,形成______________ 格局。

原因:气候不同

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协调发展。

2.家畜饲养业:

①五谷:黍、稷、麦、稻、菽或黍、稷、麦、稻、麻

②六畜: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思考1:我国古代形成了怎样的农业格局?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二、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1.生产工具的进步:【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

①农具材质的更新:

原始社会、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耕作形式是______________ ,主要劳动工具是

______________ ;商周文明时代,主要农业生产工具是______________ 。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农具使用

②耕作工具的发展:

西汉中期:发明了______________,推动了牛耕的推广。

唐代:在长江下游出现______________ (又叫______________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③灌溉工具的发展

重要的灌溉工具有曹魏时期马钧发明的______________ 和唐代的______________。

2.生产技术的进步:

①农用动力的变革:

借用牛力耕田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______________ ,牛耕开始出现,是我国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②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原因:a.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b.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c.水利施工技术的提高

概况:

a.内地:原始社会______________;春秋时期的____________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____ ;

西汉的______________ ;东汉______________ 治黄。

b. 边疆:西汉时期,在西域出现地方特色工程______________ 。

三、“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1.千耦其耘

①原因: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农具大多原始而粗糙,只能靠奴隶的集体劳动。

②特点:大多采用______________ 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2.自耕农经济

①原因:春秋时期,随着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的进步,使个体农耕有

了技术的支持;______________ 的出现又使个体农耕有了物质基础。

②产生:产生于春秋时期,并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③评价:

优点:自耕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因此生活稳定;农民是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

弊端:a.小农经济规模小,“男耕女织”的简单性别分工,使它很难扩大再生产,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对手工业发展和商品经济的需要有限,也会逐渐阻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后期,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b.自耕农经济承受风险的能力差,十分脆弱。

【目标深化】

思考探究:

1. 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2. 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工具的演变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3. 小农经济成长的有利因素。

4. 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这一特点?

【目标再现】

组织学生展示成果,及时组织评价反馈。

【目标拓展】

1.精耕细作

是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采用较先进技术措施,进行细致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内容包括:生产工具的进步;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耕作方式的演变。

2.千耦其耘

是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奴隶在田间集体劳动。《载役》说:“千耦其耘”,描写的就是这种劳动场面。监督劳动者劳动的是“田畯”,有时主人也亲自来检查。如《甫田》说:“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3. 自耕农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的条件

首先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这样的环境少战争战乱之苦,才能为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其次是没有天灾,统治者也要重视水利的兴修。

三是统治者的剥削要适度,轻徭薄赋,给人民以休养生息的空间等。

这说明小规模的自耕农经济承受力十分脆弱,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有限,风险较大,因此有较多的不稳定因素。

【课时训练】

1.关于我国古代原始农业产生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 条件和地理环境②生产工具的发明③先民创造性的劳动④自耕农的贡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形成规模是在

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

C.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D.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3. 文明、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上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

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A.谷物种植 B.房屋建造 C.陶器制作 D.牲畜饲养

4.牛耕出现后,很长内时间使用并不普遍。下列为牛耕的普遍推广提供了可能的技术革新是

A.冶铁技术的产生 B.犁铧的使用 C.犁壁的安装使用 D.耧车的创制

5.“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是下列那一工程的巨大功效

A.都江堰 B.白渠 C.郑国渠 D.漕渠

7.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

A.“千耦其耘”的大规模简单协作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大规模分工合作

8.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男耕女织”式 ②包括盐铁在内自给自足③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④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关于农业工具使用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青铜器制品已出现,但主要的农业工具还是木石材料制作

B.大约在战国中期,牛力犁耕开始出现,但并不普遍

C.搜粟都尉是汉武帝时期主管农业生产的官员

D.三国时期,马钧创制的翻车是中国古代引水机械的重大发明

11.自耕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式,下面对这一经济形势认识正确的是①自耕农经济是社会进步的表现②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③自耕农经济形势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④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04全国一1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14.(05全国二12)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推动了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该水利工程位于【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

A.成都平原 B.河北平原 C.渭河平原 D.淮河流域

16.(08年广东单科,4)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四)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二校区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标解读】

应掌握农业的起源、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设施的完善、灌溉工具的改进、耕作方式的演变。

知识梳理】

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一、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1.种植业:

①起源:原始农业是从______________经济向__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而来的。

②格局: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形成规模,北方以旱地

的_______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 _______生产为代表,形成______________ 格局。

原因:气候不同

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协调发展。

2.家畜饲养业:

①五谷:黍、稷、麦、稻、菽或黍、稷、麦、稻、麻

②六畜:中国古代农民饲养的家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思考1:我国古代形成了怎样的农业格局?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二、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1.生产工具的进步:

①农具材质的更新:

原始社会、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耕作形式是______________ ,主要劳动工具是

______________ ;商周文明时代,主要农业生产工具是______________ 。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铁农具使用

②耕作工具的发展:

西汉中期:发明了______________,推动了牛耕的推广。

唐代:在长江下游出现______________ (又叫______________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

基本定型。

③灌溉工具的发展

【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

重要的灌溉工具有曹魏时期马钧发明的______________ 和唐代的______________。

2.生产技术的进步:

①农用动力的变革:

借用牛力耕田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______________ ,牛耕开始出现,是我国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②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原因:a.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b.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c.水利施工技术的提高

概况:

a.内地:原始社会______________;春秋时期的____________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____ ;

西汉的______________ ;东汉______________ 治黄。

b. 边疆:西汉时期,在西域出现地方特色工程______________ 。

三、“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1.千耦其耘

①原因: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农具大多原始而粗糙,只能靠奴隶的集体劳动。

②特点:大多采用______________ 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2.自耕农经济

①原因:春秋时期,随着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的进步,使个体农耕有

了技术的支持;______________ 的出现又使个体农耕有了物质基础。

②产生:产生于春秋时期,并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③评价:

优点:自耕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因此生活稳定;农民是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弊端:a.小农经济规模小,“男耕女织”的简单性别分工,使它很难扩大再生产,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对手工业发展和商品经济的需要有限,也会逐渐阻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后期,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b.自耕农经济承受风险的能力差,十分脆弱。

请思考2:评价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

知识拓展】

1.精耕细作

是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采用较先进技术措施,进行细致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内容包括:生产工具的进步;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耕作方式的演变。

2.千耦其耘

是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奴隶在田间集体劳动。《载役》说:“千耦其耘”,描写的就是这种劳动场面。监督劳动者劳动的是“田畯”,有时主人也亲自来检查。如《甫田》说:“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3. 自耕农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的条件

首先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这样的环境少战争战乱之苦,才能为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其次是没有天灾,统治者也要重视水利的兴修。

三是统治者的剥削要适度,轻徭薄赋,给人民以休养生息的空间等。

这说明小规模的自耕农经济承受力十分脆弱,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有限,风险较大,因此有较多的不稳定因素。

【课时训练】

1.关于我国古代原始农业产生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 条件和地理环境②生产工具的发明③先民创造性的劳动④自耕农的贡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形成规模是在

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

C.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D.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3. 文明、文明的意义只有在历史上的长时段中才能凸现,站在今天,回顾人类从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转变过程,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

A.谷物种植 B.房屋建造 C.陶器制作 D.牲畜饲养

4.牛耕出现后,很长内时间使用并不普遍。下列为牛耕的普遍推广提供了可能的技术革新是

A.冶铁技术的产生 B.犁铧的使用 C.犁壁的安装使用 D.耧车的创制

5.“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是下列那一工程的巨大功效

A.都江堰 B.白渠 C.郑国渠 D.漕渠

7.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

A.“千耦其耘”的大规模简单协作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大规模分工合作

8.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男耕女织”式 ②包括盐铁在内自给自足③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④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关于农业工具使用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青铜器制品已出现,但主要的农业工具还是木石材料制作

B.大约在战国中期,牛力犁耕开始出现,但并不普遍

C.搜粟都尉是汉武帝时期主管农业生产的官员

D.三国时期,马钧创制的翻车是中国古代引水机械的重大发明

11.自耕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式,下面对这一经济形势认识正确的是①自耕农经济是社会进步的表现②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③自耕农经济形势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④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04全国一1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14.(05全国二12)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推动了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该水利工程位于

A.成都平原 B.河北平原 C.渭河平原 D.淮河流域

16.(08年广东单科,4)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

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五)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学案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

课标要求:简述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预习反馈:看看我自己学会了哪些?加油!

1、洋务派官办的企业有哪几个?

2、早期的民族工业代表企业是哪些?它们的发展情况如何?

自学导引:相信自己一定行!

一、鸦片战争前后经济结构的变化

1、鸦片战争前:,在中国一直占统治地位。

2、鸦片战争后:(1)在外国开始解体。

(2)中国逐渐 ,沦为 附:鸦片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而且使 发生了变化, 成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

二、19世纪五六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洋务企业

1、洋务运动的概念:(时间),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

的重要性,发起了一场旨在 的洋务运动。

2、洋务企业:

(1)军用企业:代表:a、

b、

性质:

(2)民用企业:代表: 作用:

3、评价: 思考:1、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与传统官办有何不同?

2、官办军用企业有何弊端?

3、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三、19世纪70年代前后——20世纪初,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1、民族工业的产生:

(1)时间:

(2)原因:

(3)代表企业: 、 、

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时间:

(2)原因:a、 ;b、 c、;d、

(3)著名实业家:

3、特点:(1)

(2) 思考:1、除了教材中提及的条件之外,你认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出现还有其它的原因吗?

2、为什么民族工业最早出现在东南沿海一带?

3、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能力提升:动动脑,锻炼锻炼吧!

清朝晚期,中国出现哪些新式企业?它们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各起什么作用?

反馈练习:小试牛刀,瞧我的!

1、洋务派提出“自强”口号的本质目的是:

A 镇压农民运动 B 挽救清王朝的统治 C 抵抗英法联军侵略 D 挽救民族危机

2、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概念其中“近代”的实质含义是:

A 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 不是手工劳动而是机器生产

C 受外国企业刺激和洋务运动诱导而兴起 D 完全由民间私人投资兴办

3、以下企业性质完全不同于其它三个的一个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安庆内军械所 C 开平煤矿 D 继昌隆缫丝厂

4、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A 允许民间设厂 B 清政府设商部 C 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 “实业救国”的思潮

5、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 自强新政 B 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 发展资本主义 D 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6、对外资企业与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的相互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 对产生有促进,对发展有阻碍 B 其着巨大的阻碍作用

C其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D 促进和阻碍作用并存

7、有人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中国小农经济的解体,因此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也有人说,西方列强把中国强行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使中国处于屈从地位,并从中国掠走无以计数的财富,从而造成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畸

形。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岳麓版历史必修二 岳麓必修一导学案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必修二全套学案【岳麓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jiaoan/66013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