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夏洛蒂勃朗特名言

夏洛蒂勃朗特名言

2016-01-25 10:02:4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夏洛蒂勃朗特名言篇一《夏洛蒂·勃朗特》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夏洛蒂勃朗特名言》,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夏洛蒂勃朗特名言篇一
《夏洛蒂·勃朗特》

夏洛蒂勃朗特名言篇二
《夏洛蒂勃朗特文献综述》

夏洛蒂勃朗特研究在中国

笔者查阅了国内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检索到关于夏洛蒂勃朗特的文章59篇。相较于其他一些西方作家而言,可见关于夏洛蒂的研究在中国略显冷清了一些。纵观这些研究资料,笔者暂将其分为介绍性文章、作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简略的讨论。

一.介绍性文章

关于夏洛蒂介绍性文章在数据库中并不太多,但是既然有所提及,便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存在。一位作者的人生经历必然会影响其文学创作。通过对夏洛蒂生平的介绍,会对其文学作品的研究产生很大的导向性,更为研究者理解夏洛蒂创作的深层情感提供便利。

杨建民在《夏洛蒂美丽孤单的相思》一文中提及了夏洛蒂对于自己文学教师黑格教授那一份炙热而又令她痛苦万分的爱情,这一段切肤之爱对夏洛蒂著名巨作《简爱》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或许, 正是这样长时间的蕴蓄力量, 使得夏洛蒂, 一个家境贫寒,身体瘦弱的英国女子, 在一年之后,完成了她的传世之作《简·爱》。在这部长篇中, 我们读到了主人公最坚定、顽强努力的意志, 见到了简·爱对罗契斯特长久而强烈的心灵感应。这中间, 我们有理由相信, 包含着大量夏洛蒂自身的切肤感受, 这, 在那几封信中已表达无遗。从这个角度去看, 夏洛蒂长期忍受的精神痛苦,正帮助了她的灵魂升华, 使她可以为人类文化宝库, 奉献一朵珍贵奇葩, 这应当是夏洛蒂有所宽慰的。”

《夏洛蒂•勃朗特的匿名写作》一文通过对夏洛蒂匿名写作原因的深探,展现出了夏洛蒂内心深处女性独立意识觉醒的强烈愿望与当时社会现实的激烈冲突。表现出了夏洛蒂坚强执着的个性,在她之后的作品中更是将这种内心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夏洛蒂她并不是真正想隐匿,她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能像男人那样去见识社会、体验生活。这是一种女性意识的表现。她‘意欲在将来的某一天,让一个像我那样的乡下姑娘也去见识一下某个领域,了解了解文明开化的人类。’夏洛蒂不甘心也不屑于只蜗居于封闭的房子里,她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体验不同的人生。既然当时的社会不允许女性像男性那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夏洛蒂只有通过自己的笔来实现这种愿望。她借简·爱的口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女性文本的命运正是作家本人的命运,边缘的社会地位使她们缺乏男作家那样的生活范围和社交机会,幽闭式的生活反过来更强化了社会地位的边缘性。她们要想在男性建立且为男性所辖治的文学园地中争得一席之地,就得戴上男性的假面具。”

《夏洛蒂勃朗特的书信》《勃朗特姐妹的世界》两本书通过对夏洛蒂书信的摘录以及勃

朗特三姐妹的生平,作品等等的介绍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夏洛蒂。她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接连失去了弟弟和两个妹妹,痛苦会激发个体追求的欲望,在绝望之中是写作拯救了夏洛蒂内心的苦寂,“孤独如我,若不是天赐我勇气去从事一个事业„„我会像那只乌鸦,倦于观看洪水,却找不到归栖的方舟”。

二.作品研究

关于夏洛蒂作品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个人作品研究、作品比较研究。

(一)个人作品研究

个人作品研究此大类又可分为以下三个小类:人物形象研究、作品意识理论研究、写作技巧研究。

1.人物形象研究

在此类研究中最多的便是《简爱》中的人物形象,在《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夏洛蒂·勃朗特及简·爱的内在精神世界探究》和《论简爱性格的两面性——从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看简爱》两篇文章中,两位作者都认为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内心充满了矛盾的角色,既自尊叛逆,又隐藏着自卑的情绪。简爱的这种双重的性格也是作者夏洛蒂经历的一种折射。在反抗舅母一家的欺凌中萌发了最初的平等的意识。即使被送进劳伍德学校,受到折磨,她也不愿逆来顺受。在成长的过程中,她自尊、自强、自爱。“穷、低微、矮小、不美”是简爱自卑根源所在。常因自己的出身和外表自惭形秽。一个矛盾重重的角色才显得真实,并在自我矛盾的内心冲突中引发出一系列外部冲突。在关于《简爱》的人物形象研究论文当中,也有个别的学者将目光放到了《简爱》中的疯女人伯莎梅森的身上。《论<简· 爱>中的疯女人》的作者认为夏洛蒂·勃朗特不仅塑造了受过教育的女知识分子的形象,且曲折地塑造出了另外一个以更强烈方式反抗男权的复仇女神———伯莎·梅森。作者认为疯女人伯莎·梅森这一形象反映出夏洛蒂·勃朗特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所感受到的社会对妇女的压力以及她的双重性格在《简·爱》中的曲折反映。“夏洛蒂·勃朗特在自觉和不自觉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双重性格赋予了简和伯莎。简是她呈现人前的一面,而伯莎是她极力压抑的一面。在无意识中,夏洛蒂·勃朗特甚至是害怕那个爱激动的自我,而简和伯莎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实际上也是夏洛蒂两个自我之间的冲突。”最终,夏洛蒂还是扼杀了心中另一个疯狂的自我,她在《简·爱》中精心设计了隐藏于文字背后的伯莎的故事,又煞费苦心地用两个极端的女性形象来使这部作品忠于事实。以上几篇文章都是通过联系作者自身性格经历的方法来分析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而在《浅议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家庭女教师形象》一文中,作者跳出了这个圈子,而是单纯地对夏洛蒂笔下的家庭女教师的形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无论是未能得以出版的

《教师》中的弗朗西丝·亨利,还是《简爱》中的简爱和《维莱特》中的露西,她们均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外表上她们都不出众,在经济上她们都不依赖男人,在学识上她们都有着不浅的造诣,在精神上她们一反传统女性的温顺柔和,敢于向不平抗争。夏洛蒂笔下的这些女性教师形象已成为西方文学史上不可或缺,散发着光芒的角色。在一系列研究夏洛蒂笔下人物形象的文章中更多的关注《简爱》,而关于夏洛蒂另一部作品《维莱特》的单独的研究在中国却远不及《简爱》火热。浙江大学杨红霞的《再谈露西·斯诺和她的女性同伴》就显得尤为珍贵了。无论是波琳娜还是贝克夫人都不可能与露西成为朋友,这既是因为露西孤独冷清的性格,也缘于另两人的性格因素。波林娜虽和露西一样有着独立意识,但波林娜内心深处却是乐于并甘于受制于男权的,而且作为一个千金小姐,她的傲慢也难以放下。而对于贝克夫人来说,虽然她与露西一样靠自己赚钱,但是,在贝克夫人的眼中只有利益才是她的朋友。最后作者谈到无论是简爱还是露西斯诺都是夏洛蒂生平的写照,简爱是夏洛蒂“诗意的生平”,而露西则是其“真实的生平”。

2.作品意识理论研究

在研究夏洛蒂的期刊文章中,涉及其作品意识理论的研究占了很大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文章又多为研究其女权意识和两性和谐的思想。《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意识》一文中指出夏洛蒂的女性意识核心、本质可以概括为推崇女性人格的独立和尊严,实现自身存在价值,寻求平等意义上的两性关系和谐。《试析夏洛蒂·勃朗特对两性关系的探索》一文认为,夏洛蒂·勃朗特是比较早、比较自觉地意识到女性的关注、焦虑、体验、自我价值期待的,推崇女性人格的独立和尊严,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寻求平等意义上的两性关系的和谐。并多方面对夏洛蒂对于两性关系的探索做了论述。在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男性审美价值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体系中, 现实与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都表现为男性向往的产物——内向、无私、温顺。十八世纪的英国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从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出发, 向传统的父权社会挑战, 以女性话语为中心, 塑造了一个个相貌平常但个性独立的女权主义的女性角色。夏洛蒂的写作可以说是在女性视阈下关注着社会公众事物,在女性特质掩盖下进行着颇具政治化的阐释;她的从边缘向中心挺进的故事模式,彰显了处于边缘化的阶级成员在社会结构中的反叛和抗争;第一人称叙事构建了作者抑或人物与读者的同谋关系,显示了夏洛蒂作为女性作家处于亚文化群体地位的自身焦虑。纵上所述,夏洛蒂是试图通过她的女性文本和阴性书写突破女性自身的内囿和父权制的历史语境,抵抗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边缘化和在语言、意识上的漠视,这是夏洛蒂的吊诡,同时也是夏洛蒂的无奈。部分学者也对夏洛蒂《简爱》中所透露出的宗教思想做了一定的研究,《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宗教观》一文就各

方学者关于夏洛蒂的宗教观争论而引出自我的观点。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意象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作者认为简爱所信奉的宗教是一种合乎人性的宗教,她既不想否定对宗教的热忱和献身精神,同时也不想否定人性的合理存在。从侧面体现出了夏洛蒂矛盾的宗教观。

3.写作技巧研究

对于一位作者的研究自然不可忽略其写作技巧的研究。《看似多余的章节》一文中,作者由夏洛蒂的小说《维莱特》前四章看似多余入手,进行评析。这些看似与整部小说脱节的章节反而体现出了夏洛蒂的独具匠心之处,以此来揭示当时社会传统狭隘的理想妇女观。为露西妇女意识的形成与提高、命运的选择打下伏笔。《夏洛蒂勃朗特的叙事策略》分析了夏洛蒂叙事写作的各类技巧。夏洛蒂由《教师》的平铺直叙改变为《简爱》中的浪漫幻想,悬念设置,增加了作品情节的曲折性和生动性。夏洛蒂的小说还使用了反哥特的手法,借用哥特小说的外壳,骨子里却渗透着浓厚的写实情怀。一些貌似诡异奇特的情节都可解释清楚。夏洛蒂写作的成功还在于其作品真实与诗意的结合。展示出了独特的浪漫与激情。《月亮与火的宗教意象之美》则是就《简爱》一书中的火与月亮意象来剖析夏洛蒂的写作高妙。《简爱》中多次出现了月亮与火的宗教色彩的描写,以多侧面、多角度的方式预示着主人公爱情的命运,从而为作品增添了神秘朦胧的色调。月亮与火这两个现实的物化体也在月亮的清冷与火的炽热中尽情地舒展着爱情的激荡与超越,诠释着现实与理想,地狱与天堂的希冀与升华,揭示着男女主人公受难—追寻—获致幸福的主题。从而在浓厚的宗教色彩的重幕下构成小说的主题意象,令作品意义更为厚重,拥有永恒魅力。

(二)作品比较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期刊比较少。《女权主义文学的代表形态: 平权与霸权》将夏洛蒂勃朗特和弗吉利亚伍尔芙两位女性作家的进行了比较研究,虽然二者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是因为同为具有强烈女权意识的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弗吉利亚伍尔芙都深味到作为女人在男性政治中心的社会中生存的困境。但同时二者的思想又有所不同,夏洛蒂向往的是一个男女平等的“平权”女权主义、而伍尔芙主张女性不但要起来与男性作斗争,争得女性应有的权利,还要与之对抗,获得比男性更优越的权利,可称之为“霸权”女权主义。这类比较研究对于国内女性文学比较、批评研究都有极大的引导性。西方的女权主义并非只有单纯的如伍尔芙般的激进派,更多的学者则忽略了女权主义文学中的温和一派。而另一篇文章,《浮世中的生命情怀》,则是将视角放到了夏洛蒂和一位中国女作家张爱玲的身上。二者都长于用女性独特的眼光来审视青年男女浮世中的羁旅情怀,孤标傲世的生命意识是她们共同的审美追求。当然,中西文化观念的差异也必然造成两人不同的审美趣味:张爱玲俯瞰红尘男女欢

爱,冷艳清高略带苍凉;夏洛蒂身居情场悲欢离合,热烈悲壮而又自矜自持。女性作家的独特魅力跃然纸上。

三.结语

夏洛蒂勃朗特一生坎坷曲折,她的创作为世界文学史画上了绚烂的一笔,为女性文学创作树立了丰碑。关于夏洛蒂在中国的研究,个人认为,中国学者对于夏洛蒂的研究视野还有待拓展。对于其诗歌的研究还差强人意。在研究其作品时,更多的人则偏重于《简爱》一书,往往容易忽略夏洛蒂的其他作品。如《维莱特》在中国的声名不如《简爱》响亮,研究较为匮乏。在西方文坛它却是一部受到推崇之佳作。同时,正如笔者在上文中所提到的那样,在关于夏洛蒂的比较研究方面,仍有待提高。最后,研究层次也有待提高,在全文数据库中关于夏洛蒂的核心期刊仅有7篇,而且缺乏博士论文,国内仍缺乏蕴益深刻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建民.夏洛蒂美丽孤单的相思[J].世界文化 ,2007(03).

[2]蔡文芳;邵狄青.夏洛蒂·勃朗特的匿名写作[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04):1005-3638.

[3]杨静远译.夏洛蒂·勃朗特书信[M].三联书店出版社.

[4]简·奥尼尔著;叶婉华译.勃朗特姐妹的世界:她们的生平、时代与作品[M].海南出版社,2004.

[5]杨娇霞.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冲突[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6]王文惠.论简·爱性格的两面性[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01):1008-2638.

[7]龚文莉; 王竹英.论《简·爱》中的疯女人[J].经济研究导刊,2009(04).

[8]王菊香.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意识[J].绥化师专学报,2003(02):1004-8499.

[9]王菊香.试析夏洛蒂·勃朗特对两性关系的探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2).

[10]蔡文芳.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宗教观[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02):1005-3638.

[11]刘卫红.看似多余的章节[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05):1000-2952.

[12]冯茜.夏洛蒂勃朗特的叙事策略[J].名作欣赏,2005(20):1006-0189.

[13]王文惠.月亮与火的宗教意象之美[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03):1004-5856.

[14]王珂.女权主义文学的代表形态:平权与霸权[J].青海社会科学,2001(06):1001-2338.

夏洛蒂勃朗特名言篇三
《夏洛蒂勃朗特》

夏洛蒂勃朗特名言篇四
《夏洛蒂勃朗特》

夏洛蒂勃朗特名言篇五
《夏洛蒂·勃朗特》

夏洛蒂勃朗特名言篇六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本人的写照》

简 爱: 夏洛蒂勃朗特本人的写照

[ 摘要]本文从外貌、家庭背景、寄宿生活经历、家教经历、婚姻爱情观及女性独立意识六个方面分析了夏洛蒂勃朗特和她所塑造的人物- 简爱之间的相似点, 从而进一步指出: 简爱这个坚强、独立的女性实际上是夏洛蒂# 勃朗特本人的写照。

关键词]夏洛蒂. 勃朗特; 简爱; 相似; 写照

夏洛蒂勃朗特( 1816- 1855)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女作家[ 1 ] 。她的代表作简 爱一进问世后, 便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在十九世纪以第一人称/我的自述方式写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 描述了女主人公简爱的一生, 震撼了人们的心灵, 令人赞叹不已。这部作品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生活道路曲折, 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女性, 这个形象非常深入人心。然而这么一个形象作者是如何构思出来的呢? 在我们了解了夏洛蒂勃朗特的一生后, 便会得到答案) 简爱实际上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简 爱的身上有着作者的影子, 是作者一生的写照。

一、作者及主要人物简介

11夏洛蒂# 勃朗特的一生

夏洛蒂 勃朗特出生于1816年英国约克郡索恩托镇的牧师家庭, 排行第三, 前面有两个姐姐, 后面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姐弟妹一共六个。四岁时举家迁移到一个名叫哈渥斯的小镇。1821年夏洛蒂# 勃朗特五岁时母亲去世, 留下一大群幼小的孩子。父亲不得不在1824 年把夏洛蒂 勃朗特和她的姐弟都送进由慈善机构创办的寄宿学校。寄宿学校的生活非常艰苦。不久, 肺病流行起来, 夺去了夏洛蒂# 勃朗特两个姐姐的生命。夏洛蒂# 勃朗特的父亲便把她和弟弟接出来, 1831年把他们送进了离家不远的罗赫德寄宿学校, 在这里夏洛蒂勃朗特生活得十分愉快。1835年夏洛蒂勃朗特返回罗赫德任教。1838-1842年, 夏洛蒂# 勃朗特与妹妹们辗转各地, 以当家庭教师为生。1842年夏洛蒂勃朗特为了获得办学资格, 在姨妈的资助下, 赴布鲁塞尔一所学校短期进修德语和法语, 同时执教英语, 并住进了教师埃热夫妇的家里, 但最后办学校的愿望没有成功。与此同时, 父亲的健康江河日下, 颇有才气却缺乏自律的弟弟染上了酗酒和吸毒的恶习, 沦为废人。在生活的重压下夏洛蒂# 勃朗特和妹妹开始了写作。1854年, 夏洛蒂# 勃朗特与时任副牧师的尼古拉斯成婚, 却在几个月后散步时遇雨得病, 于1855年3月31日故去, 年仅39岁。

21 简爱的一生

简爱自幼父母双亡, 被姑妈收养。但在姑妈家里, 简# 爱受尽凌辱。随后, 姑妈把她送进了罗沃德寄宿学校。在罗沃德寄宿学校的生活同样使她在肉体上和心灵上都受尽了摧残。但她并没有沉沦, 而是不断奋发进取, 结果不但学习上飞速进步, 并且也取得了师生们的理解。随后, 她留在了这所学校做老师。但她并不甘心这样的生活,于是应征做家庭教师。于是简# 爱便到了桑菲尔德府做家庭教师, 开始了她的新生活。在这里, 简爱认识了罗切斯特) 桑菲尔德府的主人。在简爱和罗切斯特相处的日子中, 两人不知不觉的相爱了, 并决定结婚。但当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已经结过婚, 妻子发疯了这个事实时, 简爱毫不犹豫的离开了罗切斯特。她去了摩尔屋, 在这里她又认识了品行端正, 拼命追求她的圣约翰。但简爱还是拒绝了圣 约翰。最后当她得知罗切斯特在大火中拯救发疯的妻子而不幸双目失明, 躯体严重致残, 而同时又妻亡财毁时, 她又重新回到了罗切斯特的身边[ 2] 。

二、夏洛蒂. 勃朗特与简爱两人之间的相似点

11相似的外貌

通过一些对夏洛蒂勃朗特本人描写的资料和她的照片(见图1), 我们可以了解到夏洛蒂#勃朗

特本人相貌平平, 长得比较瘦小, pla in and little是对她的外貌的最好的描绘。夏洛蒂# 勃 朗特的第一个传记作者加斯克尔夫人在对她的最初印象中写到: 她又瘦又黑; 柔软的棕色头发, 不很黑; 眼睛很好, 富有表情, 坦然直接看着你。在小说简爱里, 作者对简爱的外貌没有详细的、直接的描述。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书中间接的了解到简爱的外貌。在简爱与罗切斯特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 她发现自己爱上了罗切斯特时,简爱自言自语提醒自己: / Listen, then, Jane Eyre, to your sentence: tomorrow, place the g lass before you, and draw in cha lk your ow n p icture, faithfu lly, w ithout so ftening one defec,t om it no harsh line, smooth aw ay no displeasing irregu larity;w rite under i,t / Portra it o f a Governess , disconnected, poor, and pla in

[ 3] . 0简爱认为自己长相平平、一无所有, 罗切斯特不可能爱上自己。这里, 作者用了/ pla in0来间接描述简爱的外貌。/ pla in的意思是/ 相貌平常的或相当难看的。除此之外, 书中还有一处对简# 爱的外貌作了间接描述。当简爱与罗切斯特准备结婚, 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已经结过婚, 有一个发疯的妻子时,她决定离开罗切斯特。罗切斯特哀求她留下来,简# 爱说道: / . . . Do you th ink , because I am poo r, obscure, pla in, and little, I am soulless and heartless?. . . / [ 4] 在这里, 作者用了/ p lain and li-tt le来描述简# 爱的外貌。这说明简# 爱不仅相貌平平, 而且身材矮小。由此可见, 夏洛蒂. 勃朗特是以自己为原型来塑造简爱这个人物的。图1 夏洛蒂勃朗特

21 相似的家庭背景

我们在了解了两人的一生后, 不难发现: 两人都出生在牧师家庭, 并且都自幼丧母。夏洛蒂# 勃朗特出身于1816 年英国约克郡索恩托镇的牧师家庭, 在她五岁时母亲去世。而简# 爱的父亲也是位牧师, 母亲是盖茨赫德府的小姐。不过她自幼父母双亡, 被姑妈收养。 31 相似的寄宿生活经历

夏洛蒂勃朗特有两次截然不同的寄宿生活经历。第一次是: 1824年, 她和她的姐弟被送进了当地慈善机构创办的寄宿学校。这里的生活非常艰苦, 夏洛蒂勃朗特的两个姐姐被传染上了肺病而早早的离开了人世。第二次是: 1831年, 夏洛蒂勃朗特的父亲把她送进了罗赫德寄宿学校。寄宿学校的老师和蔼可亲, 在这里夏洛蒂勃朗特生活得十分愉快。而简# 爱同样也有一段寄宿生活的经历: 简# 爱十岁时被姑妈送进了罗沃德寄宿学校。她在这里的生活同样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她刚进罗沃德寄宿学校, 这里生活条件艰苦, 她在肉体上和心灵上都受尽了摧残。第二阶段是: 简爱逐步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理解, 在这里愉快的生活, 并且留在这所学校做老师。由此可见, 简# 爱在罗沃德寄宿学校第一阶段的生活是夏洛蒂勃朗特在第一所寄宿学校生活的写照; 而简# 爱在罗沃德寄宿学校第二阶段的生活是夏洛蒂# 勃朗特在罗赫德寄宿学校生活的写照。

41 相似的做家教经历

夏洛蒂# 勃朗特在1838- 1842 年与妹妹们辗转各地, 以当家庭教师为生。而简# 爱同样也 有一段做家庭教师的经历, 也正是由于这段经历才使她认识了小说中的男主人翁) 罗切斯特。简爱在报上登了做家庭教师的广告, 得到了费尔法斯太太的回信。于是她便到桑菲尔德做家庭教师。

51 相似的婚姻爱情观

夏洛蒂拒绝好友的哥哥的求婚给好友的信中写到: 我对他没有, 也不能有愿为他牺牲性命的强烈爱恋; 假如我要结婚的话, 必须用这样崇敬的眼光看待我的丈夫[ 5] 。

她曾对她的姐妹说: 我要使你们看看, 一个像我自己一样矮小不美的女主角, 同你们所写的任何一个女主角一样引人人胜。她所写的简# 爱就是如此。不过她说, 简爱并不是她自己。但简爱对爱情的态度明显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初到桑费尔德庄园, 简爱不因出身低微、相貌平平而自惭形秽, 乞求怜悯。而是敏锐、自尊、倔强,像捍卫生命一样地捍卫自己的尊严。在富有、傲慢的人面前没有一丝媚态, 始终不卑不亢, 落落大方。当主人罗切斯特命令简# 爱

跟他多说话以博得他高兴时, 她坚定地回绝了。简# 爱以她的勇敢、坚定和忠诚博得罗切斯特的爱, 而这种爱是以完全平等的地位、独立的人格为基础。罗切斯特对她平等相待, 尊重她的人格, 满足她的自由要求时才能接近她, 赢得她的爱。简# 爱不顾门第观念, 大胆与罗切斯特相爱。在与圣约翰的交往中,简爱也争取自由、平等、独立, 毅然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简# 爱极力反对那种庸俗的以貌取人的爱情观; 也反对以金钱地位为标准的功利主义的爱情观, 表示了她要求主动追求爱情的平等思想, 体现了作者心中追求的美好爱情是平等、互爱, 没有门第观念的[ 6] 。作者通过简爱体现了自己心中的婚姻爱情观。

61相似的女性独立意识

夏洛蒂. 勃朗特在生活中是个很独立的女性,她经历了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她出生在一个经济困顿、多灾多难的家庭, 居住在一个远离尘器的穷乡僻壤, 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她和姐妹们曾在专为牧师的孩子开办的慈善性质的学校学习, 两个姐姐离开学校不久就去世了, 然后她又送走了两个才华横溢的妹妹。为了生活, 她曾经在罗赫德学校学习并在这里当教师, 也做过家庭教师。但是这些苦难并没有把她击倒, 她变得更加坚强。简爱形象体现最多的思想是女性的独立意识,这一思想贯穿全书的始终。简# 爱形象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简爱反抗性格的刻画上, 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她出世不久父母就相继离开了人世, 她不得不来到舅妈家, 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 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 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 她没有绝望, 没有自我摧毁, 没有在侮辱中沉沦; 相反, 她却是坚强不屈、勇敢地走了过来。如果说简爱在舅妈家萌发了反抗性格的话, 那么到了孤儿院, 在罗渥德学校, 她的反抗性格则得到进一步发展, 她更加独立了。刚到罗渥德学校, 简# 爱曾热切地希望在那里开始新的生活, 然而在这所标榜惩罚肉体以拯救灵魂的人间地狱般的/慈善学校里, 她目击和亲身体验到种种非人的待遇, 在这里简爱受到了肉体上的惩罚和心灵上的摧残。学校的施主罗可赫斯特不但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诋毁她, 而且把她置于耻辱台上示众, 使她在全校师生面前丢尽了脸。但简# 爱仍坚强不屈、努力学习,赢得了师生们的理解, 她更加独立了。而简# 爱独立性格的最后完成是在桑费尔德庄园。简爱离开孤儿院来到桑费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 在这里她陷入了爱情的旋涡。在爱情上她仍然保持着独立精神, 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 她认为她和罗切斯特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 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她在桑费尔德庄园的一举一动都保持着女性的尊严, 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 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 使得罗切斯特深深地爱上了她。后来, 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已有了妻子, 她毫不犹豫地离开了他。最后, 简# 爱得知, 罗切斯特为了救妻子不幸双目失明, 成残疾, 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 而同时又妻亡财毁, 简# 爱再次投入了他的怀抱。这时, 简# 爱的独立性格刻画才完成。总之,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 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独立的有尊严的生活, 从没想去依附谁。如果没有简爱的独立, 她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 如果没有她的那份独立, 她也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 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

结语

俗话说的好, 艺术来源于生活, 但又高于生活。简爱这部小说是作者夏洛蒂# 勃朗特一生的写照, 但它同时又不仅仅是写照, 它还反映了作者对/独立和/ 真爱的渴望及对自由、平等的一生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 1]罗经国. 新编英国文学选读[M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 2] C lareW est. 简. 爱[M ]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 3]黄源深. 简. 爱[M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 4]夏洛蒂# 勃朗特. 简# 爱[M ] . 祝庆英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

[ 5]蔡雪岚, 郑英玲. 浅析简爱形象的时代意义[ J] . 鸡西大学学报, 2006, 12.

[ 6]王文惠. 简爱的双层文本读解[ J] . 外语研究, 2006,( 1) .

夏洛蒂勃朗特名言篇七
《夏洛蒂 勃朗特》

夏洛蒂勃朗特名言篇八
《夏洛蒂 勃朗特》

勃朗特家三姐妹

1847年,《简·爱》、《呼啸山庄》及《艾格尼斯·格雷》在英国先后出版。这三部作品的出现,引起了文学界强烈的轰动;而这三部不朽的名著竟出于名不见传的勃朗特三姐妹之手,更成了英国文学史上的佳话。这三姐妹就是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和安恩·勃朗特。夏洛蒂的《简·爱》因题材的新颖和感情的真挚立即引起当时评论界的重视,而艾米莉则凭着《呼啸山庄》这部有着奇想象力的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安恩的《艾格尼斯·格雷》对“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社会现实,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和抗议,也受到了很高的重视。然而人们没有想到,这三姐妹的成功却源自她们那孤独、苦闷和不幸的生活。

1845年秋天,她偶然读了妹妹艾米莉写的一些诗,突然想到她们三姐妹可以合出一本诗集。于是她们商量之后,每人拿出一些诗合在一起,用当时已去世的姨妈留下的一些钱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她们没有署真名,而是分别用了三个假名:柯勒·贝尔、埃利斯·贝尔和阿克顿·贝尔。尽管她们的诗写得很美,却没有人注意,出版后只卖掉了两本。但是,不管怎么说,诗集的出版对她们来说总是一件大事。她们的创作热情受到了激励,于是三姐妹又开始埋头写小说。这时,夏洛蒂已三十岁。她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写成一部长篇小说,取名《教师》;妹妹艾米莉和安妮则分别写了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她们把三部小说一起寄给出版商。不久,出版商回复她们说,《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已被接受,但夏洛蒂的《教师》将被退回。这对夏洛蒂来说可是个不小

的打击。但她没有退缩,反而憋着一股气又开始写另一部长篇小说。这就是《简·爱》。《简·爱》中的人物和情节,大多是她在生活中经历过或者非常熟悉的,再说她又充满了激情,所以写作进度很快,不到一年就脱稿了。稿子交出去后,令出版商大为惊喜,通宵不眠地审读。最后,出版商认定它是一部杰作,决定马上出版。就这样,两个月后,《简·爱》(1847)就问世了,而两个妹妹的作品此时还在印刷之中。 不久,三姐妹的三部作品全部问世。当时的英国文坛大为震惊,因为三姐妹的三部长篇小说都非常出色,尤其是夏洛蒂的《简·爱》(初版时作者署名为柯勒·贝尔),更是引起轰动,大街小巷里都在谈论这部小说,人们还到处打听和猜测,作者到底是谁?勃朗特三姐妹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功,给勃朗特一家带来了极大的欢乐。但是不久,家里就发生了一连串不幸事件。1848年9

月,她们的弟弟患病去世。三个月后,艾米莉染上结核病,相继去世。夏洛蒂担心小妹妹安妮也会染上,不巧事情正是这样。安妮得病后拖了5个月,也离开了人间。夏洛蒂深受打击,她只有全身心投入写作,才能暂时遗忘内心的悲痛。她埋头写长篇小说《谢利》,于1849年8月完成,10月出版。《谢利》使她再一次获得巨大成功。这之后,她便去了伦敦。在伦敦的几年里,她结识了不少作家,其中最有名的是萨克雷和盖斯凯尔夫人。萨克雷对她的作品评价很高,而她则把《简·爱》第二版题献给萨克雷,以表示对这位著名作家的敬意。盖斯凯尔夫人成了她的挚友,两人过往甚密。 她还完成并出版了长篇小说《维莱特》,并于一八五三年十一月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爱玛》。

夏洛蒂勃朗特名言篇九
《夏洛蒂·勃朗特》

夏洛蒂勃朗特名言篇十
《夏洛蒂勃朗特作品》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夏洛蒂勃朗特名言》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斯蒂芬·威廉·霍金 夏洛蒂勃朗特 夏洛蒂勃朗特的名言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夏洛蒂勃朗特名言”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夏洛蒂勃朗特名言"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lizhi/17466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