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说说 > 80后说说

80后说说

2016-01-27 09:41:1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80后说说篇一《80后的你来说说你的80后偶像》 ...

80后说说篇一
《80后的你来说说你的80后偶像》

80后的你来说说你的80后偶像

80后的你来说说你的80后偶像,LZ说的是商业偶像,娱乐偶像之类的可以pass了,毕竟我们都是奔三的人了,追星的事情还是交给下一代吧。

有的人喜欢王小豪,看看他的微博就知道了,各种无节操;有的人喜欢杨惠妍,轻轻松松当土豪,还能嫁个好老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来扒一扒LZ的偶像吧。

LZ也是俗人,喜欢的也是土豪,各位轻拍。但是这位土豪还是和别人不太一样,工作起来忙到吐血、飞到抽筋。广外外校毕业后去澳大利亚上大学,后来后加入圣地集团,一步一步走到总裁的位置,虽是富二代,但是凭借的不是父辈的光环,而是自己的努力勤奋,被人们亲切的成为“智二代”。做好企业的同时热衷于社会事业,给大家列下他的名片。

2012年度广东省企业文化建设十佳先进人物、2012年度广东省时尚文化建设十大杰出贡献人物、亚洲中小企业“博鳌奖——2012年度经济人物”、2012年“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产业升级贡献奖、中国皮界“十大风云人物”, 中国市场学会商品批发市场发展委员会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理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皮革协会市场流通专业委员会会长、广州市政协委员会委员、广州市花都区政协常委、广州市工商联合会执委、广东省批发市场行业协会副会长、广州专业市场商会常务副会长、广州市花都区工商联合会副主席、香港广佛肇联谊总会常务会董、2010年广州亚运会火炬手。

坚持自己的理念,严谨创新的思维使他成为中国皮革皮具三大基地之一的基地掌门人。现在的圣地·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总规划130万平方米,是集皮革原辅材料市场、皮具总部基地、皮具成品专业市场、六大产业中心、时尚购物、休闲、饮食、娱乐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皮具产业综合体。狮岭拥有深厚的产业经济基础,40多万从业人员,每天制造200万件皮具,市场份额占全国箱包市场55%以上,占欧美大众流行箱包市场70%以上,产品

远销世界136个国家和地区。

当褚时健的褚橙上市的时候很多人惊呼,人的一生是需要几个土豪朋友的,也正如林总所说人的生长过程中,圈子很重要,你要学习,就要有学习的圈子,你要打篮球,就要有打篮球的圈子,你要工作,就要有属于你的工作的圈子。

80后说说篇二
《说说80后PPT模板》

80后说说篇三
《说说》

先说说骂政府,骂官员这事。网上喷子和不理智的人很多,这是时代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和汽车出现以后产生司机这个职业,产生车祸是一个道理在说说谁有资格骂政府骂官员,从法理上讲,任何人都不能用侮辱性语言对待单位或个人,但请观察下整个网络,大多是抱怨,批评或者对政府官员表达不满,没有用侮辱性语言,更没有鼓动暴力那些一直谩骂鼓动暴力的人就是大家常说的反动派,任何国家都存在这样的人,从古到今都存在,不可能被消灭再说说谁有资格批评抱怨政府,表达不满,答案只有一个----纳税人纳税人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从本质上来将,只要你创造过价值,那么国家机器就会强制从你创造的这些价值中抽取一小部分用来帮助你创造更多价值,或者让你创造价值的过程更容易,更方便。这段有点装逼,下面将讲有意思的你有了吃糖的需求,就找甲买了一块糖,并支付了一块糖的钱(价值),买回来才发现这是一块盐,可能是甲给你拿错了又或者他卖假货但是这事怎么解决呢?这时乙出来了,告诉你说,我有办法,你和甲都觉得他有办事能力,于是就同意让乙评判,乙说,我尝一口就知道了到后来,你每次买糖都要请乙来评价一下,可使都买糖时人家乙也有自己的事情啊,不能每次都按时来啊,恰好有很多人都有买糖需要鉴别需求,于是大家决定,没每人都拿出买糖的钱当中的一小部分给乙,让他专门给大家评判是不是真糖这样,乙就叫公务员,是所有人雇佣了他帮大家办事的,处理的是公务。乙所采取尝一口糖的方法就是他的政策,他说咸的是盐,甜的是糖,这就是法律,你们交给他让他养家糊口的钱就是税收过了一段时间来了一个丙,他说他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帮大家,那就是从来源判断,他说从海里晒出来的是盐,从水果甘蔗中提取的是糖。这时有人觉得这种办法比尝一口好多了,于是都愿意把钱交给丙让他评判,这样找丙评判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选丙不选乙,这就叫选举,而然而天下有很多丙和乙,他们组成各自的团体争取更多的支持,这就叫党派这么多的乙和丙方便了大家买糖,他们组成的团体就叫政府,但是后来发现他们经常搞错,于是每搞错一次大家就但到他们家门口喊一声,告诉他他犯错了,这就叫监督可后来出现了了一个叫丁的,他说他看见乙和丙经常偷偷收甲的钱,帮他造假,并告诉大家,丙和乙的方法都不靠谱,他的方法更好,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是糖,和硝酸银溶液产生沉淀的是盐甲偷偷给丙和乙送钱就叫行贿,丙和

乙的行为就是受贿了,明白了的一部份人每天都到丙和乙家门口骂他们,还经常殴打乙和丙以及他们的支持者,在丙和乙和他们支持者的眼中,这些人就叫反动派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丁的方法好,但是丙和乙不同意,就纠结自己的支持者和丁的支持者打了一架,结果丁胜利了,这就叫革命后来丁不但把大家交给他的钱用来养家糊口,还给大家修路,方便大家拿盐和糖到他家做鉴定,他修得路就叫基础设施,但是他修路没从我家门前过,我很生气,就每次过他家门口都喊一声,搞得大家都能听到,表达不满,这就叫抱怨政府丁也觉得有点对不住我,就告诉我每年送我一颗糖,这就叫优惠政策维稳靠站了,休息下,下面说说屁民眼中做官的,先说说现在的背景吧,现在上网的大多是80后,抓住了这部分人的心理啥事都好办了,举个例子,杨达财的手表这官员最倒霉了,他是在不该被查的情况下被查了,原因居然是因为笑了一下,我也是八零后,总觉的现在同龄人有些蛋疼,不为车祸事故中的死者哀悼,偏偏关心人家为什么笑,戴了什么表,然后被聚焦,挖出一大堆腐败证据你也可以说有幕后推手,到这件事的起因就是因为那张笑的照片,所以领导真的很难做,这也恰好应了为官的要求,要宠辱不惊,你做不到宠辱不惊,就举步维艰,一不小心就栽了拿我们身边的某官员挡车纠纷来说,这哥们明显没有做到宠辱不惊,结果搞这么大的事,至少我专门还搜了一下他的信息,对他的映像一下差了,且不说他的领导是否看到了,对他处理事情的方式是否认可,对他的仕途是否有影响再来说说形象树立和危机公关再来说说咱们身边的官员形象,在我眼中甘肃形象最好的官员不是省委书记和省长,我连省长省委书记是谁都不知道,但是我眼中有两位形象比较好的官员,一个是成县的李祥,一个是卫生厅厅长刘维迎?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人是我能接触到的,有事的时候能在微博上马上得到反馈,虽然不能得到解决,但能得到反馈,这样的官员如果在回复下面有人喷,我绝对喷回去,坚决支持官员

80后说说篇四
《80后精神》

80后精神:让我们拥抱人性、人生与人权吧! 《新平民精神》序!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然而我所服务的锡恩公司,几乎大部分员工却是80后。真的要感谢上帝,让我有机会与这一代人一起奋斗,让我有机会见证这一代人行走在路上。

我常与妈妈发生争执,妈妈不与我居住在一起的时候,时常想她,时常梦到她,时常回想起妈妈把我们几个孩子,拉扯长大的岁月往事。然而每当把妈妈接来与我居住,每当我回到老家与妈妈居住在一起,却又有太多的争执与怨气。

我想,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矛盾:父母与子女之间解不开的情感债务,而这一切深深根植于中国文化中。在我攻读社会学博士的时候,就曾经深深体会到一种无望:父母把孩子当成延续生命的希望,把太多情感与梦想赋予孩子,结果孩子在父母面前就成了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如果你觉得长大了,可以独立了,但在父母眼中你仍然是孩子,那就将是无何止的争执与怨气。

所以,我们可以在电影中看到中国若干功成名就的英雄豪杰,见到父母的第一件事,就是跪在父母面前抱头痛哭,这也被誉为“孝道”。可我从来没有看到,国外哪一部片子中有这种动人情景?!

锡恩有一句话:关键不是对与错,关键是对的时候,我们获得什么?错的时候,我们获得什么?

所以,当80后这一代人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他们也正在改写

家庭关系,改写“长大”这个词的定义。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在锡恩内部的新项目经理训练营上,要求他们去星巴克体验小资生活,要求他们去北京的CBD大街体验财富,去高档商店燕莎体验奢华,然后把这些写给家人,去与家人沟通他们新的感觉系统。

这就是这本书的由来!

这本书是写给我们自己的,目的是见证我们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锡恩的使命是:致力于中国成长型企业的正规化,国际化,持续化,而对于我们自己来说说,那就是致力于弘扬中国80后这一代人的人性,人生与人权!

请尊重财富,尊重奢华:消灭了差别,就消灭了市场经济!

过去我们对奢化或者奢侈,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反感或抵触,我们把它解释为一种罪恶,一种浪费,一种阶级的剥削或压迫,但是到今天我们突然发现,在这种情绪背后,是我们对财富对市场经济的一种本能反应,而这种反应又深深根植于我们的父母的教育中。

可问题是,当我们把最奢华、最腐朽的这一部分消灭的时候,我们也把所有的梦想消灭了,也把所有的动力消灭了,最后这个世界就变成平均主义,变成某些特权人的天地,最后我们全部变成了穷人!

好在80后这一代来了,他们以自己自私,自利,自强的精神,重新解释着街上跑的宝马、奔驰,看洋房、美酒、咖啡、雪茄。。。。。所以,当他们以自己全部的收入去买一部IPOD的时候,我觉得我看到了另一种理念,一种市场经济的天然理念。

而我,以他们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就会发现财富与奢化在发出着一种信号,正是这种信号构成了我们奋斗的动力!如果我们消灭了这种差别,我们就消灭了这种动力,就消灭了我们内心深处赖以奋斗的源泉。我想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恰恰是这种奢侈推动着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为无数的人都想要汽车,要洋房,要名贵的香水,要在花园中翘着二郎腿抽雪茄,为了这个梦想他们可以少睡觉、多学习,为此他们可以在烈日下接受暴晒。

而所有这一切无非他们心中有一个梦想:我也要享受奢华的生活!

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更是一种人生,人性与人权!

只是这一切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机会的公平!

也就是说,我们只要不把这条路堵死,不把每一个平民通向精英,通向富豪的路堵死,只要机会是均等的,贫穷就不可怕。没有人害怕贫穷,因为我们害怕的不是贫穷,我们害怕的是不可能摆脱贫穷!

在机会均等的背后,在支撑穷人通向富人,贫民通向精英的道路上,有一种伟大的制度叫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下,生产这些奢华的企业就是这个世界上是最伟大的企业。

不对吗?在最昂贵的车的背后是伟大的宝马公司、奔驰公司,是伟大的法拉利公司。他们在用极高的利润给我们这个社会弘扬着商业

榜样――最优秀的企业应当获得最高的利润,最优秀的人享受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财富。

而80后这一代人正是市场经济下的蛋!当这一代人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我们也就从这一代人身上看到最伟大的市场经济精神,那就是人生,人性,人权的“三人精神”:

人生精神――人生最可怕的不是贫穷,最可怕的是不想摆脱贫穷。

人性精神――人性中最可怕的不是自私,最可怕的是不懂如何自私!

人权精神--人最重要的权力,就是生长的权力,而生长的权力,就是追求与别人不一样的权力!

这就是锡恩这家公司的使命,因为我们在保护着平民心中的梦想和奋斗,我们不怕贫穷,这一辈子不行,下一辈子来,下一辈子不行,再下一辈子来!总之我们要奋斗,我们要努力,我们要向着美好的生活奋进!

捍卫与尊严:我们要让“公共汽车”的门永远打开!

非常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在享受着市场经济好处的人,都在保护着这种制度。也并不是所有在享受奢华的富豪都在尊重这种制度。非常可悲的是,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人对待财富就像对待挤公共汽车一样,当他们在挤车的时候他们要公平、要开放、要竞争。但是他们

一旦他们挤上车之后,就要把车门关上,让所有的人都进不来!

业绩背后是团队,团队背后是文化,文化背后是心态!在每一个出问题的企业的背后,一定是这样“公共汽车门关上”这种思维在起作用。因为很多人都忘了当年是如何奋斗来获得财富的?

那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做的是告诉这些车上的乘客,如果你不打开车门迎接挑战,你这辆车就可能要翻车,因为路是平民替你挖的,没有路哪有车?

在路上:生命若不是现在那是何时!

我一生中最恨的事,就是有人在浪费上帝赋予他的青春与才华!而在我们这本锡恩80后员工的家书中,相信大家会看到80后是如何弘扬上帝造人的荣耀:这一代人是如此自私却又如此灿烂,这一代人是如此自恋却又如此阳光!

这使我联想到我女儿,她非常喜欢看动画片,每当碰到困难的时候,她就会学着片中的小鲤鱼高喊:我心如铁,坚不可摧!然后继续做她想做的事!从她的喊声中,我一下领悟到了上帝送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那就是爱与意志!

我们因为坚信对这个世界的爱而使人生如诗,人性如画!我们因为坚信上帝(规律)的意志而坚不可摧!

生命很短暂,生命也很精彩,有幸在锡恩与这样一批80后的同事们一起共事,一起分享上帝带给我们的光荣与梦想,一起体验生活

80后说说篇五
《80后的生活感悟》

80后的生活感悟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哦,我是80后的一员,先来说说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希望各位朋友也能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分享,谢谢!

我们处于双核驱动器同时运转的时代,你可以选择不要“房”,但你不能丢掉心房,因为那几乎是你生命的全部,喜怒哀乐随它而出;你可以不要“钱”,但你不能随心所欲,停止前进的脚步,因为我们需要生活,需要资本,就不得不行动起来;你可以不选择“车”,但你能否找到一种可替代轮子在“路上”前进的速度,因为我们需要科技,我们需要随着时代奔跑,不得不加快前进的脚步。

以前总以为人生如画,画如人生,可是后来才发现人生比画更具有渲染价值。国画被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这六种,可有谁知道人生可以分为几种呢,或许只有数学家清楚,因为他们心中永远有一个“X” 。

现在才发现人生也许就像一列火车,或长或短,有的条件好,有的速度快、效率高,当然也有反之。当火车到达第一站的时候,还要继续加油、前进,才能到达终点。每到一个站点,都会有上下旅客,那就是你人生中这个阶段要认识的朋友、亲人等,也许有人在这个时候上错车或者下错站,请谨记:沿途的风景是最真实的收获,目的地坐船也可以到达。即使是遇到了最舒适的列车或者最懂礼貌的乘客,那么你也只能祈求他们能安全的抵达终点,不要留恋,不要沮丧,坦然面对,以后可能还会重逢。

途中的风景让人各有所感,有鲜花般的灿烂,有河流般的静谧,

有海洋般的浩大,偶尔会出现黄河般的咆哮,但也有石头般的寂寞。

当寂寞的时候,想想随自己流过的溪水,嘻嘻哗哗;想想傲立挺拔的

森林,坚强威武;也许上帝会送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礼物。你身边的

朋友姐妹是多么的快乐,你的父母是怎样的艰辛,抬头仰望天空,你

会发现小鸟的生活是自由,可它们也要继续寻觅食物,俗话说:早起

的鸟有虫吃,看来没有什么事情是轻而易举的。不要伫立原地,要着

眼于未来,要不怎么会出现未雨绸缪呢?

前两站我们已经马马虎虎的过去了,现在已经快到达第三站了,

你可做好了上下旅客的准备,有没有哪位旅客是达到终点的,哪位旅

客是最真诚的,哪位将在下一站就要下车了,能否对他们说点什么?

你是否知道第四站的站点,有计划了吗,途中的应急措施怎么样,你

想过没有呀?

最后,我要说:沿途的风景固然值得欣赏,但欣赏的同时不能影

响神经中枢的运转。祝所有的朋友们,人生旅途愉快!

你们的朋友:欧阳晓月

2012年10月01日

80后说说篇六
《论80后文学》

论“80后”文学作者:江 冰

“80后”文学无疑成为近年文坛最为瞩目的文学现象。所谓“80后”,简单说来就是指一批出生于1980年代、正在尝试写作的文学爱好者,他们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最年轻的力量。“80后”在写作领域里崭露头角的,约有百十人,经常从事写作的大约有千余人,他们有一个专门的网站“苹果树中文原创网”,签约作者近两万人。据北京开卷图书研究所近两年的图书市场调查表明,以“80后”为主体的青春文学书籍占整个文学图书市场份额的10%,而现当代的作家作品合起来,也就占有10%。对于受众如此之多、影响如此之大的写作群体,怎能熟视无睹,不予关注?

一、“80后”文学的命名

不必讳言,美国《时代》周刊对“80后”的命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后“80后”不但成为圈内圈外的焦点,而且成为一个正式取代其他称呼被广泛使用的命名。

2004年2月2日,北京少女作家春树的照片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成为第一个登陆该杂志封面的中国作家。同期杂志还把春树与另一位1980年代出生的写手韩寒称做中国“80后”的代表。这一明确命名与定位,引起人们对1980年代出生的一代文学写手(简称“80后”)以及他们的写作行为与作品的关注,关注迅速地从网络、从圈子上升至读书界、文学界。

二、“80后”文学的三大文化背景

以下文化构成当下“80后”文学的三大文化背景——

1.网络文化:自由表达的生长空间

很难用几句话来估价和表述网络对于1980年代生人的深刻影响,也许“影响”这个词仍意味着一种外在的进入,真实的情况或许更像“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在网络中的融合,1980年代生人正在这一空间中成长。在80后写手那里,网络就是文本,文本就是网络,他们的精神呼吸、欲望表达、思想观念如茂盛的野草,随时随地在网络的土壤里丛生。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网络对“80后”文学的推动至少有两个表现:一是“零进入门槛”;二是“交互式共享”。

在传播障碍消失,“守门人”隐退的同时,文体的边界,道德的规范,观念的限制也随之松动,“80后”文学因此获得较传统纸介文学更大的自由度。“非主流的声音”频频出现,“众声喧哗”迅速形成浪潮。但在“个人的宣泄和表达”无约束的同时,文学中一些属于内核的东西也在被稀释、忽略乃至抛弃,文学作品在高速写作的同时,既出现了新质,同时也出现了“一次性消费”的“失重”。更值得深究的是由网络传播所引发的“80后”文学写手们艺术观念的变化,文学接受者阅读观念的变化,最终导致文学观念的变化。这些变化已对传统主流文坛,以纸介媒体为正统的主流文学构成挑战。

2.青年文化:“裂变”的价值观念

观察“80后”文学的青年文化背景,使我回想起20年前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陈村的《少男少女,一共七个》,以及由这批作品所带动的一种属于青年文化的创作倾向。但由于青年亚文化群落尚未形成,故而那次创作冲动极为短暂。 相比之下,“80后”文学显然拥有较深厚的青年文化基础。由于处在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年代,1980年代生人的青年文化正是以精神层面上的某种“断裂”以及价值观的全面“裂变”为标志的。在1980年代生人的青年文化中,全球化、现代化、后现代、网络化、消费化、大众化共同构成一种真正的“无主题变奏”。

让我们回到“80后”文学,对“新概念”大赛的作品作一次文本分析——

上海《萌芽》杂志2004年第3期,公布“中华杯”第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名单,并列出复赛赛题《我所不能抵达的世界》,以及刘强、刘宇、刘宁三人的同题作文,另有两位一等奖获得者的文章:章程的《飞翔》、李正臣的《凌波微步》。

五篇作品给我一个整体印象:在作者的内心独白中透出强烈的诉说愿望和苦闷压抑下的激情释放,文字无一例外地才华横溢,介于抒情与说理之间,有西方文论的理性色彩,也有先锋小说的流风余韵。兼具象征意味、虚拟空间、意识流动,迷茫中的内心挣扎,质疑中的一份自信,思索、探询、叩问。少年作家落笔成文,倚马可待的才气,在华丽词藻中回旋自如,在古今中外的历史空间中游刃有余。

倘将五篇作品视为“80后”文学的一个标本的话,不难看出以下几个特点:属于自己的青春书写;敢于质疑并评点一切的自信和狂放;写作资源的丰富和庞杂;无视文体规范和边界的洒脱。当然,我们也可用一组相反的词语进行概括:肤浅浮泛的青春书写;怀疑一切的相对主义;知识的拼盘与背景的庞杂;对传统文体的肆意颠覆,等等。

看待“80后”的文化背景,有两个结论可以明确:

一是1980年代出生的一批青年已初步具有属于他们自己色彩的青年文化,这种文化由于同1950、1960、1970年代生人存在明显的“代沟”而凸显,还必须承认,所谓“裂变”,是因为在全球化的网络时代,整个“语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是“80后”精神层面出现断层,而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出现了裂变。“80后”青年文化因此也拥有了较20年前“骚动与选择的一代”更为普遍和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

二是“80后”文学的文化背景,是一种丰富庞杂的文化,是一种在全球化语境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态发展的青年文化。可以看出,“迷惘”是他们前行探索的动力,“庞杂”和“共享性”的资源,则是青年文化色彩斑斓而又个性突出的原因所在。

3.大众消费文化:书写一种欲望

现在被我们统称为“80后”的一代作家,由于价值观念的“裂变”,原有社会所提供的“青春读书系列”供给线也戛然中断。依据惯性前行的青少年文学读物已无法对接1980年代生人“精神断层”后的阅读期待,“80后”开始自己经营自己的精神家园。

1998年3月——网络上出现了台湾大学生蔡智恒(网名:痞子蔡)的长篇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无数次的“亲密接触”由此发端,网络写作一发不可收拾。1980年代生人终于在中国网络中造就了一次关于“青春书写”的文学运动。

这种“自我书写”直接满足了1980年代生人的“阅读期待”——

春树:寻求“边缘化”的个人生活圈子的情感需求,以“另类”姿态张扬自我; 韩寒:表达现存教育制度压抑下个人精神自由的渴求,以叛逆行为抵抗社会; 郭敬明:明丽的“青春忧伤”与亲情渴望,强烈地表达一种青春期的情感诉求; 张悦然:青春的迷惘与成长的疼痛,在美丽而迷幻的境界中讲述伤感的故事。

所有上述表达都十分贴切地叩响了成千上万青少年的心扉,为“青春期阅读”提供了生理的快感、审美的愉悦,以及成长的答案。

网络上追捧“80后”写手的庞大网友群,出版物上百万的发行量,连续数月居于榜首的畅销书,“80后”的文学创作很好地形成了自己独立而完善的循环系统。“80后”写手们书写的“青春欲望”在某种意义上与“市场欲望”汇合,构成了21世纪中国社会的一道奇异景观。

三、“80后”文学的三个派别

1.“偶像化”写作

自“80后”文学浮出水面,“偶像”字眼如影随形,从网站写手的偶像化包装,到大小媒体的明星式运作,直至“偶像派”命名的出现,其存在已无可置疑。

就文学形态看,我们试图从以下几点描述“偶像化”写作的基本特征——

(1)追求形式的甜美。“偶像化”写作,形式往往大于内容,优美轻灵的文字,奇幻飘忽的感觉,浪漫主义的风格,不求深刻但求动人的青春话语„„所有这些都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广告文案的创作公式,“KISS公式”,即英文Keep It Sweet and Simple,直译为“令其甜美并简洁”。在“80后”写手和身后的市场策划者那里,作品被作为一件可意的商品,精心的包装向消费人群昭示:“多么甜美动人呀!”打动人心也是偶像化作品传播的第一要义。(2)“青春偶像”的装扮。“80后”文学之前,中国的作家并非没有成为偶像的可能,但在此之前,必须有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多年艰苦写作→作品巨大反响→作家出名→渐成偶像。即便成为偶像也大多在相对狭窄的领域,因为文学作品在媒介中较之文艺、体育并无传播优势。但“80后”写手在网络崭露头角之始,就已自觉地装扮成“青春偶像”,从而大大缩短了出名的距离。

(3)扣住“青春”的书写。偶像化写作的内容,大都属于青年题材,并具有强烈的时尚色彩,作品主题多定位在当下青少年的“青春遭遇”。“偶像化”写作的一个关键点是紧紧扣住“青春”。因为扣住青春,也就扣住了人心;扣住了人心,也就扣住了阅读市场的命脉;扣住了市场命脉,也就扣住了“出名”和利润。

(4)商业化运作。在每一个成功的现代商业故事后面,大多有一个精心的策划。“80后”文学的迅速成长至少已是一个商业成功的范例。其成长的背后始终站着一批老谋深算、用心良苦的商业策划高手。他们的策划从一开始就成功地跳过理念,按照市场运作的规律,在鲜明的商业意识的指导下,一步步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80后”文学的写手中,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三人的“偶像化”程度最高。

2.“实力派”写作

2004年著名作家马原,当年先锋派的骁将,拍马出阵,亲自操刀编了名为《重金属——80后实力派五虎将精品集》一书,并在序言中,逐一评价了这五位的作品。李傻傻的暗示意味、胡坚的智性写作、小饭的先锋意识、张佳玮的“意识流”以及蒋峰的文字精准,马原认为他们在各个角度上都达到了“80后”作家的最高水准。此书在“80后”文学发展历程中几乎成为正式宣告两派分流的标志性产物,意义非同小可。更为重要的还在于“重金属”书名所暗含的价值取向,明褒实力,暗贬偶像,依然是艺术主流价值的观念在发挥潜在的作用。

让我们把目光回到文本。

先看李傻傻的《红×》(花城出版社,2004)。

作品描写一个乡村少年到城市求学的生活虽真切,但整体上看缺乏一种“对立面”的对抗,整体感觉琐碎、平庸,少了生命的紧张和焦虑,从而走向作品精神的平面化与娱乐化。 再说蒋峰的《维以不永伤》(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精心设计的故事结构,冷静的叙述,简练的笔法,自如的控制,显示出一种为小说而写作的职业才能。青春期不顾一切的自我宣泄在这里已被某种洞察给化解,作品似乎在昭示:蒋峰是把小说当做人生使命来完成的小说家。然而,如此较高的评价恐怕只能限制在小说家的敬业精神上,因为深究下去,《维以不永伤》仍是一部可读但不耐读的作品,是一部技巧胜过内涵的作品,苛求一点说,主题不免流俗,艺术难有回味,更难论精神高度了。

最后说说张佳玮的《加州女郎》(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这部15万字的小长篇给人的感觉像一杯稀释的果汁饮料,全书247页,但读至100页,尚未真正展开故事,作者的思绪仍停留在对一条手机短信的“无限感慨”中。太淡,太薄,缺少长篇小说应有的分量:紧张、冲突、人物、情节、环境、心理„„所谓“看齐大师”也只停留在自我标榜的表层,缺

少生命的体验,缺少心灵的沟通,其实是无法进入大师的精神殿堂。

上述分析,也许近于苛评,但作为以看齐大师为口号的实力派,应当承认,他们远没有超出前辈。再苛求地说,他们距离中国当代主流文坛的核心地带尚有不小的距离。

3.“另类派”写作

“80后”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不同于传统主流文学的多种创作观念与作品形态,作品普遍具有别于主流文学的“另类”因素——

一是“焦虑”。凡带有自我倾诉型的作品,大多透露出一种出于生命体验的深深的焦虑。春树的两部长篇最为典型,《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显然带有自传性质,春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然承认。作品女主人公在失学后的生活中,几乎时时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之中,生活漂游,精神彷徨,无所事事,青春日日虚度。

二是“自由”。尽管80年代生人并不一定清楚自由的概念到底是什么?但他们借文学倾诉表达向往自由、渴望理解、寻求慰藉的强烈欲望。他们也有幸找到了最适合方式——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和新渠道。

三是“崇尚品牌”。“新贫贵族”的主体是一群生于1980年代的年轻人,在崇尚品牌的他们看来,重要的是建立属于自我风格的“LOOK”,消费的不仅仅是T恤、牛仔裤、鞋、包、手机乃至越野车,而是这些品牌后面的文化。从青年文化的角度看,物品是一个隐喻,年轻人以“另类”的形式表达自己。顺乎逻辑地,“80后”文学也具备了游离于中国传统的“另类”品格。

四、“80后”文学需要超越的三大标杆

标杆一:青春资源的成功转换。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曾表述:少年时代的记忆往往影响人的一生。因此,青春资源是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小说家一生写作的重要资源。目光回到“80后”作家,青春资源更是他们重要乃至唯一的写作资源,假设删去此项,就很难想象他们靠什么作为作家的经验支撑!青春资源既是“80后”作家的强项和特点,也是他们的弱项和软肋。从正面说,80年代生人的青春经历与心理经验确与前辈有某种断裂性的区别,这是“80后”存在的理由,也是“80后”迅速自成格局的主要原因。从负面说,当青春资源成为“80后”作家写作的唯一资源时,他们的视野也可能因此被限制。当“80后”作家在网络上一再宣布他们的文学只能是他们自己圈子里的事情时,一种夸大自恋、自我局限、闭关自守的状态就有可能于有形和无形中形成。事实亦是如此,诞生并勃兴于网络的“80后”文学,已然通过网络这一既虚拟又现实的“小世界”形成他们自己的平台和“王国”。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恐怕很难用非此即彼的方式评价,因为“80后”已不单纯是一个文学现象。我想要表达的仅在于:“80后”作家能否实现青春资源的成功转换,将是决定其能否真正留在文学史上——以其作品成就,而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现象——的前提所在。 标杆二:都市生活的深刻体验。

可以说,对都市生活的体验是“80后”作家的强项。1980年代生人的成长过程,正是中国大陆城市迅速成长的过程,人与城市共同经历了“青春发育期”。感同身受的“80后”,具有其他时代作家完全不同的生活经验,他们身在其中,恰如游动在城市中的一条自由的鱼。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形态也印证了从乡村走向城市的历史过程。

“80后”作家显然拥有对现代城市完全进入的天然优势,因此,能否将对现代城市生活的个人经验转换为一种更具典型性、普遍性和深刻性的文学体验,既成为“80后”作家的机会,也成为他们是否能取得更大创作成就必须跨越的标杆之一。

标杆三:网络空间的精神的超越。

作为期望取得更大创作成就并加入文坛主流的“80后”作家们,显然需要谨慎对待网络对文学的正负双面的影响,在自由共享的网络精神大肆张扬的同时,延续几千年的文学精神是不是也在被消解和解构。比如:

——文学中的游戏心态,导致核心价值的消解与玩世不恭的游戏人生,从而放弃文学对于苦难、怜悯、爱心、善良、坚强、坚守、坚持等人生状态的关注;

——文学中的自恋心态,导致以个人为中心的自我膨胀,博客等小圈子可能形成的自我封闭,使得社会视野随之狭窄;

——万花筒式令人眼花缭乱的状态,导致文学体式的变幻不定,即时快捷的发挥替代处心积虑的精致刻画,图像型、马赛克式、非连续性的艺术思维替代通过文学的再想象,重构现实人生图景的艺术追求;

——宣泄式、口语化的语言表达消解了作为语言艺术细致入微、曲折委婉的无穷魅力; ——互动式、零碎化的文学创作进行式,造成文学作品艺术“整体性”的解构,“碎片化”趋势进一步明显,口语简洁灵动效果所带来的结构松散、抒情泛滥的负面效应,似乎失大于得。

上述这些由“80后”文学所表现的网络特征也许还不是最重要的,对文学传统致命一击的还是对于文学本质意义的漠视与放弃。说白一点,“80后”文学作为青春化写作,在获得同代人认可和市场回报的同时,也可能使自己“堕落”为一种消费性的类型写作,在媒体炒作与市场销售额的“双重谋杀”下,“80后”的文学生命有可能终结于此。这,才是致命所在。?筝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摘自《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原文约16000字)

80后说说篇七
《80后员工的心态》

80后员工心态 后员工心态主讲:王念山 现在的潮流人群60年代登上舞台 70年代继往开来 80年代………..还在等待 时代背景 1980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 年 月五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决定 月五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决定, 提出的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提出的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由此开 始了沿海城市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始了沿海城市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对于向来忌讳谈"性 的中国人来说 的中国人来说, 对于向来忌讳谈 性"的中国人来说,1988年在北京中国 年在北京中国 美术馆举行的"油画人体艺术大展 油画人体艺术大展"是一次强烈的心理震 美术馆举行的 油画人体艺术大展 是一次强烈的心理震 天内参观人数超过20万 憾,18天内参观人数超过 万,创该美术馆参观人数的 天内参观人数超过 历史最高记录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自此,经过近 年勘测、 年 月 日 三峡工程正式开工。自此,经过近40年勘测 年勘测、 设计、研究论证的三峡综合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展开, 设计、研究论证的三峡综合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展开,工程进行将 长达17年 其主体混凝工程量、发电机总装容量、双线船闸出水、 长达 年。其主体混凝工程量、发电机总装容量、双线船闸出水、 垂直升船机等工程规模,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 垂直升船机等工程规模,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1997年11月8日, 年 月 日 第一期工程--大江截流完成 大江截流完成。 第一期工程 大江截流完成。 成长经历: 成长经历 政治观点的改变光荣的少先队员这个时候大家都是 一样的激动一样的 心情 成长经历: 成长经历 政治观点的改变啊!还要交团费? 交来干嘛? 成长经历:时代的声音 成长经历 时代的声音长大了我要做谁 70年代人说:我要做雷..孔..焦..黄.. 丘..董..赖.. 80年代人说:我要做李..张..乔.. 长大了我想做什么 60年代人说:我要做一个光荣的军人 70年代人说:我要做一个科学家,发明家 80年代人说:我要做大老板,黑客…. 成长经历: 成长经历 谁来陪我玩我是独生子女,谁来陪我玩 我就是家里的小皇帝所以,自私不是我的错 没有团队精神不是我的错 藐视权威是因为我就是老大 他们的爱好: 他们的爱好从三组音乐说起……… 他们の爱好 书籍 他们の爱好:书籍七大类的书籍 动漫 神话/西方魔法 科幻 网游小说 都市异能 武侠 言情-----(诗歌,散文,杂文) 他们的个性张扬 爱表现 无厘头 搞笑 整蛊 谁见过这样造句的…… 谁见过这样造句的如果——罐头不如果汁营养丰富。 天真——今天真热,是游泳的

好日子。 十分——妹妹的数学只考十分,真丢脸。 从容——我做事情,都是先从容易的做起。 人参——老师说明天每个人参加大队接力时, 一定要尽力。 棉被——小玉的卫生棉被偷了。 便当——小明把大便当做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 要做的事。 他们的个性: 他们的个性 藐视权威你成绩好又怎么样 我家比你有钱 我比你帅 我体育比你好 ……. 不管怎么样,反正我BS你~~ 他们的个性:胆大妄为 他们的个性:胆大妄为 他们的个性:胆大妄为 他们的观点:从走路开始说起 他们的观点 从走路开始说起…….. 从走路开始说起(但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走自己的路,穿别人的鞋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他们的观点:时代对比 时代对比艰苦朴素VS什么最好我用什么 情感保守VS性的泛滥(找处女要在哪里 去预定?) 从一而终VS闪婚 不出风头VS想唱就唱 相信永恒VS相信奇迹(机会的故事,牛顿, 西门,你我) 积蓄救急VS月光族,啃老族 尊重传统VS颠覆传统 后现代主义的社会里充斥着什么1 主体消失。 在后现代文化氛围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 级制度被颠倒了,现代主义中的个性和风格被 消除得一干二净,主体成了某种破碎的幻象。 后现代主义的社会里充斥着什么2. 深度消失。 现代主义艺术总是以追求乌托邦的理想、 表现终极真理为主题,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则放 弃了作品本身的深度模式,不再具有思想,不 再提供解释,拒绝挖掘任何意义,仅仅追求语 言快感。 后现代主义的社会里充斥着什么3. 历史感消失。 历史永远是记忆中的事物,而记忆永远带有 记忆主体的感受和体验。现代主义艺术因追求 深度而沉迷于历史意识,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 历史仅仅意味着怀旧,它以一种迎合商业目的 的形象出现。 后现代主义的社会里充斥着什么4. 距离消失。 在现代主义艺术看来,距离既是艺术和生 活的界线,也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界线,它是 使读者对作品进行思考的一种有意识的控制手 段。后现代艺术中,由于主体的消失,作品失 去深度和历史感,仅仅具有作用于人感官的刺 激性,而没有任何启发和激扬的功能,换言之, 它强调的只是欲望本身。 后现代主义的社会里充斥着什么 80后现在的处境 讨论 后现在的处境: 后现在的处境工作不上进 经常跳槽 家里有后盾 自己经常很郁闷 感情生活很混乱 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不知道该怎么做 提出的思考我们跟80后怎么沟通? 哪些是我们坚持的,哪些是我们可以为80后的 员工做一些改变 如何让80后去改变 管理手段的更新:和 后做朋友

管理手段的更新 和80后做朋友 管理手段的更新:和 后做朋友 管理手段的更新 和80后做朋友 管理手段的更新:规矩与方圆 管理手段的更新 规矩与方圆企业文化不能变 公司制度不能变 奖罚制度不能变 你的承诺不能变 ------------------------------这是规矩 管理手段的更新:哪里才是炼钢炉 管理手段的更新 哪里才是炼钢炉观看冲出亚马逊 管理手段的更新:规矩与方圆 管理手段的更新 规矩与方圆试着不要那么严肃的训话 因为80后很反感老师领导式的严肃 试着改变一下沟通地点 因为他们不喜欢站办公室 试着去赞美他们 因为人都喜欢被赞美 试着幽默一点 就算你不幽默,你也要试着去理解幽默,至少要笑一笑 管理手段的更新:规矩与方圆 管理手段的更新 规矩与方圆试着以朋友的身份参加他们的聚会 最好是AA制 试着组织他们运动一下 你也要参与 试着把他们当老师 学学时尚 管理手段的更新:哪里是炼钢炉 管理手段的更新 哪里是炼钢炉我一直 坚信是 军队 打破常规的思路从四只猴子开始讲起再说说发射火箭的故事 12个题目的销售组织 12个题目的销售组织 管理思维模式测试 01. 上级对每一个销售人员都应该一视同仁 02. 经理应该用多的时间去关心优秀销售者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经理主要时间应放在紧急又重要工作上 经理对下属最大的影响力在于诚信方面 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持员工工作尊从有序 产生优秀业绩不一定是照标准方法操作 管理者能力高低对低业绩者的影响最大 销售者产生好业绩主要是靠其性格决定 对性格怪异的销售人员我们很难去影响 销售人员的业绩低下销售经理要负全责 销售管理就是对上负责对下实施管理权 选拔销售人才时天赋比态度经验更重要 记分标准: 记分标准:1 凡是单数的题目按照正常记分 2 凡是双数的题目按照反方向记分, 凡是双数的题目按照反方向记分, 分记1 分记2 即:5分记1分;4分记2分; 分记3 分记4 分记5 3分记3分;2分记4分;1分记5分。 3 将你所测试题目的得分全部相加 汇总得出一个总分; 汇总得出一个总分;将总分除测试 的题目数,最终的出你的平均分数。 的题目数,最终的出你的平均分数。 你的平均分数值应该在1 分之间。 你的平均分数值应该在1分—5分之间。 关于销售人才问题A.销售人才的选拔应该根据他们的智力, A.销售人才的选拔应该根据他们的智力,经验和决心 销售人才的选拔应该根据他们的智力 B.销售人才的选拔是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要看运气了 B.销售人才的选拔是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 销售人才的选拔是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 C.选拔销售人才时, C.选拔销售人才时

,应该重在选才干或者天 选拔销售人才时 而不仅仅是经验决心. 赋.而不仅仅是经验决心. D.销售人员的态度决定了一切, D.销售人员的态度决定了一切,只要态度端正或者 销售人员的态度决定了一切 有决心者就可以培养. 有决心者就可以培养. 关于销售导向问题A.提出要求时,一定要规定正确的销售步骤. A.提出要求时,一定要规定正确的销售步骤. 提出要求时 B.提出要求时,重在界定正确的结果.而不是 B.提出要求时,重在界定正确的结果. 提出要求时 正确的步骤. 正确的步骤. C.销售人员只要按照标准化的过程操作,就会 C.销售人员只要按照标准化的过程操作, 销售人员只要按照标准化的过程操作 有优秀业绩的保障. 有优秀业绩的保障. D.制度是用来防止销售人员犯错误的, D.制度是用来防止销售人员犯错误的,它并不 制度是用来防止销售人员犯错误的 能保证优秀业绩的出现. 能保证优秀业绩的出现. 销售人员的进步问题A.激励人时,重在帮助销售人员识别和克服弱点. A.激励人时,重在帮助销售人员识别和克服弱点. 激励人时 B.激励人时,重在发挥销售人员的个人优势,而不 B.激励人时,重在发挥销售人员的个人优势, 激励人时 是克服弱点. 是克服弱点. C.销售人员的业绩提升空间在于对自身缺点的不断 C.销售人员的业绩提升空间在于对自身缺点的不断 改进,并且要经常性地防范他们的弱点. 改进,并且要经常性地防范他们的弱点. D.如果销售人员的弱点是由自身性格问题造成的, D.如果销售人员的弱点是由自身性格问题造成的,我 如果销售人员的弱点是由自身性格问题造成的 们的改进计划就要考虑如何调整来避开其弱点. 们的改进计划就要考虑如何调整来避开其弱点. 销售人员发展问题A.培养销售人才时,要帮助员工学习和获得提升. A.培养销售人才时,要帮助员工学习和获得提升. 培养销售人才时 B.因才适用培养人时,他们重在帮助他寻找最适合 B.因才适用培养人时, 因才适用培养人时 发展位置.销售人员可以在同一岗位持续发展. 发展位置.销售人员可以在同一岗位持续发展. C.优秀销售人才的的发展空间在于成为销售管理层, C.优秀销售人才的的发展空间在于成为销售管理层, 优秀销售人才的的发展空间在于成为销售管理层 这样他们可以不断地复制和带领更多的销售明星成 长. D.销售管理者必须是业务的高手才有可能带领团队. D.销售管理者必须是业务的高手才有可能带领团队. 销售管理者必须是业务的高手才有可能带领团队 主管常犯的错领导多于辅导 权力大于权威 集权多于授权 奖

励多于激励 命令多于启发 任务多于支持 个体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任命多于晋升 打破常规的思路 柔性管理员工的客户是客户,你的客户是员工 建立你的非权利影响力 不要强迫你的想法给他,你可以引导他来 想出你的想法 打破常规的思路柔性管理 执行上我们去看结果导 向,流程的关注以激 励的方式来代替巧警 钟 团队的精神,让每个人 都能彰显自我 一定要放轻松~~~~~ 最后的一点建议多看一些80后喜欢的电影和书籍,至少你要去 了解 郁闷时候去蹦迪,去慢摇 不要说你以前怎么样 上班是领导,下班是朋友 引导他们找方向 谢谢各位

80后说说篇八
《罗辑思维 夹缝中的80后》

这一期罗辑思维我们聊一聊80后的处境问题。先从我一个多年之前的一个切身体验入手。那个时候我还在当记者,有一次采访结束。大队人马收拾行李。从一个小城市的机场准备回北京。那个机场估计平时旅客也不多。所以机场只开了一个安检口。所以导致当时的那个队伍排的老长。机场方面一看也不是事儿啊。所以工作人员就又开了一个安检口。然后有一个女孩出来招呼大家,说来来来,到这边来排队。

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的队伍当中,人的心态就变得特别有意思了。排在队尾的人二话不说,一个箭步冲上去递了行李冲到前面排在第一位,快排到的人原来这个队伍里的。他们是不会动的,为什么?既得利益者嘛。快排到了嘛。最倒霉的就是排在队伍中间的这一批人,他不是行为不敏捷,而是心态上发生了一刹那的犹豫。等他犹豫结束的时候,发现两边他都只能排在队尾。

其实这就是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的结构。三十年来中国发展非常快,大家都看得到。可是每个人的境况改善并不是平均改善的。他改善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是随着社会机会窗口的渐次打开,抓住那些机会窗口的人,境况会超乎寻常的发生改善。

比如就说八十年代早期,第一拨人可能劳改释放犯啊,返城知青啊。反正是找不着工作的人,被逼无奈去抓住了第一个机会,去当了个体户。要不了几年于是成了万元户,这就是抓住机会的人。

那么回到今天的话题,讲80后,80后多多少少就有点我刚才描述的,这个队伍中间人的状态。他掉进了社会发展的两代人夹缝当中。当然这也是一个对比吧。主要对比就是我们70后,就是我这一代人。当然我说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没有任何优越感。因为对于70后来说,一个我认为啊,一个优秀的70后最重要的一个思维特征,就是一定要抓住80后和90后跟他们混在一起,向他们学习。因为时代在发展嘛。我们必须揪住青春的小尾巴,我们才能向前奔啊,对吧。所以我去谈80后的这种困境我是感同身受的。我没有任何的优越感,再次声明啊。

70后我们这一代人,虽然好像小的时候我们过的比80后穷啊,对吧,甚至吃的我印象非常小的时候,那个吃的穿的和80后其实是没法比的。为什么我还要说70后有优势呢?我觉得这个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呢就是说数字鸿沟。我们70后这一代人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正好赶上了互联网爆发的第一个时代。我还记得当年我去央视工作的时候,那个栏目组墙根儿那儿排了一排电脑,一排打字员小姑娘。因为那个栏目组那么多上百号记者,几乎没有会用电脑的,所以领导就不得不雇了一群打字员,给大家把手写稿变成计算机里的稿件。而我进到单位之后我自己就会用电脑。我直接写稿子就是用电脑。然后我会发电邮,我会从新浪上、搜狐上来直接获取信息。

仅此一个小小的区别,基本上在信息结构上,我就把比我年长的那些先辈,虽然在很多技法上他们比我先进,但是信息获取的渠道我比他们先进。所以要不 1

了几年我们这一代人的优势,就显现出来。所以70后这一代人,我说的是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到工作单位之后,很快的就会被重用。

但是80后就没有这个机会,他们既不是第一波赶上数字鸿沟这一个岸边的人,他们也不是像90后那样是生下来,就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的。他们80后是什么啊?是数字时代的移民。我打听过身边很多的80后的朋友。基本上都是初中或者高中,才会拥有第一台电脑,他们写字原来也是拿作业本抄的,不会直接从iPad或者电脑上开始学习知识的。所以他又是数字时代的移民。所以他正好处于夹缝当中。

我们现在来看中国第一个传统的单位,你会发现当权的、大一点的官儿往往都是60后,中间一点的人是70后,而80 后就会变得特别尴尬。因为他们和70后相比从知识获取渠道上他们没有任何优势。但是从年龄、经验、人脉、技法的这种积淀来说,他较70后相比相差就比较大。所以对于80后来说,如果他们出人头地,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组织内等待70后退休,而那个时候80后已经快50了,所以这真是夹缝中悲催的一代。

还有另外一点就是70后这拨人啊,赶上了中国近十年来的财富大爆发。70后的人也很穷啊,我当年也很穷的一个人。比如说非常渴望拥有一个BP机。现在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BP机,就是寻呼机。我还记得当时凑了一千块钱买了第一个寻呼机,别在腰上很神奇。我还记得那是个大冬天,满北京的大雪。我出去结果摔了一跤。自己摔晕过去了。我又胖嘛,对吧。醒来之后第一个反应不是腿折没折,而是呼机有没有坏。因为渴望那个东西渴望的太久了。当时就想啊,我什么时候能够拥有自己的第一台手机啊,结果第二年就买了。有了手机之后又想什么时候我能有自己的车啊,没过几年又有啦。哎呀,有了车之后说,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房啊,那房太贵了。我记得大学毕业的时候,跟我一个同学跑到北京的一个郊区,叫回龙观的地方一起看房。看房的时候看到那个价格是3000多啊,气得我们俩在售楼处门口跳脚大骂,这个房地产商太黑心了。北京的房价太不像话。跟现在的90后,骂北京三万、五万房价的心态是一模一样。

但是我们这一代人,毕竟赶上了那个财富大爆发的时候,只要自己省吃俭用一点,然后眼光稍微超前一点,然后蹦一蹦、够一够家里再支持一点,我们还是能够得着那个房价的边儿。可是85、87年出生的这一批年轻人,父母也没有攒下很多的财产,这一点和90后也不一样。你让他们面对现在中国北上广深的那个房价,他掏出草稿本算,怎么算都算不出自己现在的收入,可以足够买一套房。所以这又是一个财富爆发的鸿沟。

80后这一代人从总体上,我们不说个案啊。从总体上来讲他就是一个中国机会的夹缝一代。夹缝一代迎来的就是一场很悲催的人生。所以面对悲催的人生,你一定要有非常的方法。否则就很难摆脱这种命运。

本段内容参考文章《冬吴相对论》第224讲《困境中的80后》梁冬 吴伯凡 著

2

下面就该说说80后这一代应该怎么办了?还记得有一次我到一个大学去讲课,然后我就随机做了一个调查。我说都是大四啦。咱们班同学谁找着工作了。一堆人举手。我说都加入什么样组织啊。有考公务员,有进入大公司。我说啊,你们这些找着工作的还真别看不起那些到现在还没找着工作的同学。没准十年二十年之后,你们混得不如那个找不着工作的人好。大家说你这是心理安慰,我说还真不是这样。为什么呢?

因为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存活,往往以一个独立的手艺人的方式存活,比加入组织要好得多。这也是我想今天提出来的,供80后的朋友参考的第一个生存困境解决方案。

我自己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人啊。我其实现在也没有单位。我自己的口号是,我是什么?U盘化生存。U盘嘛,我总结了十六个字,就是: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其实你看苹果公司,他们的产品刚开始都不是主机啊。做主机的什么戴尔啊、联想啊,这些都是做主机的。可是苹果公司他斜刺里杀出来。你看他做的是什么?那种可以随时插拔的外设,外部设备。比如说苹果公司刚开始的iPod,还有后面的iPad,刚开始其实都是外设。只不过随着整个计算机的生态系统发育成熟之后,这些外设自己可以独立成主体。这也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今后很可能会出现的一种模型。就是这些自由插拔的外设,最后可能是最光辉的一些个体。

其中的原因何在?这跟我们的社会结构的变迁是相关的。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和人的协作变得更加自由。那么衡量一个节点的价值的方式,这个时候就出现了非常重要的变化。请问在一个组织内部,无论你是在公务员组织、政府机关组织,还是在一个公司组织内部,衡量你的价值尺度是什么?就是领导啊。一个人干得好不好,讨不讨领导喜欢这是关键。一年干下来关键就是领导那个评语,他的喜怒哀乐、他的个人的偏好,都对你的市场价值会产生最致命的影响。而一个个人的喜好,老天爷啊,这个东西不确定性就非常大啊,也许他就是看你不顺眼,那你这一辈子可能有几年就要被蹉跎掉。

可是作为一个手艺人,作为一个插件在市场当中,你面对的衡量你价值的整个环境就不一样。所以我说市场是一个最公道的价值评价体系。你可能从来没有做过生意,扛着一筐萝卜进了农贸市场,你就应该有这个自信。只要你的定价对,你这个萝卜是一定可以卖得掉的。因为市场会给你一个公道的价格,因为市场是靠无数节点和你联系的,然后对你形成一种定价机制。

比如说我多年之前我家装修房子,我就认识一个小木匠。他刚到北京的时候,也是举目无亲啊。他只好投靠他们村长的儿子,在北京的一个包工队。那个村长的儿子就是他们的包工头。他只能加入这个组织,然后他挣多少钱,接多少活儿,加多少班,都由那个包工头说了算。这就是组织内的处境。

可是一旦到了大城市,一旦进入互联网社会,他的命运就在发生一点一滴的改变。比如说我就觉得这个小木匠的活儿做的真好,活干的也认真。我后来我的一些朋友啊、同学啊装修,我就把他推荐过去了。推荐的方式非常简单,把他的 3

呼机号、手机号、QQ号、微信号,跟朋友一介绍就可以啦。他作为一个节点,他就不是只跟这个组织的上线发生联系,评价衡量他的价值的标尺就不只是一把。所以木匠他就可以以一个手艺人的方式,以一个插件的方式,以一个U盘化生存的方式,随时插拔到各种系统上。然后你可想而知,这个小木匠的价值衡量,就不是那么僵化。所以据我所知,我的这个木匠朋友,现在每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六千、八千,甚至最好的月份能达到一万块钱的收入。

其实现在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你去看一看,真正的社会底层已经不是几十年前,我们社会偏见当中看到的那些人,什么扫地的啊,什么临时工啊,什么收破烂儿的。要知道在北京收破烂儿这个专业,他们也是一些U盘啊,他们也是一些自由职业者啊。月收入达到两万已经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事情。甚至经常跑到你们家敲门的,那个跑快递的小伙子,你不要看他工作非常累,实际上他的收入不低的。像顺丰这样的快递公司,甚至传出消息来,他们跑的最好的快递员,月收入也能达到一万到两万啊。

这个社会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我们已经发现活在社会底层的,往往是在那些5A级写字楼里面,每天上班打卡、中午吃盒饭的,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白领。为什么?因为评价他们价值的标尺只有一把,那就是他的长官他的上司,他的领导的眼光。而自由职业者评价他们的标尺,则有很多把。而借助互联网社会,这种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机理,他就可以获得更为公道的价格。

其实这样的一种机理在历史上上就有啊。比如说在《水浒传》里面,《水浒传》里面到最后我们都知道,宋江被招安之后嘛,活的最舒心而且都有比较好的下场,是什么人啊?不是宋江、李逵啊。这两个人最后是服毒自尽的啊。因为宋王朝不需要他们了啊,你是异类啊。活的最好的是这么几个人,一个是大夫,一个是兽医,皇甫端。大夫就是那个所谓的神医安道全对吧,还有一个刻字将叫金大坚,还有一个会写字的叫萧让,还有一个会唱歌的叫乐和。这几个人你看他都是手艺人,这几个手艺人都分别投靠不同的部门呐,或者大官老爷那儿。因为他有技能嘛,技能就有点像U盘。他没有特定的用处,他有一个独特的社会节点的价值。他插到哪儿都可以运作。所以,到最后《水浒传》里面,一百单八将活的最舒心的、结局最好的,是这么几个人。

这也是我的一种人生主张,就是在这个社会,你要学会用U盘化的方式,以一种手艺人的精神,来和这个社会进行协作。那样市场会给你一个公道的价格. 其实我们再从更长的历史跨度去看。一个人在什么组织内真的那么重要吗?一个人留给历史的背影,往往真的不是组织内的身份。比如说杜甫这个人,我们都知道是一个震古烁今的大诗人,所以提起杜甫他的第一个称号是什么?诗人杜甫,而不是什么工部员外郎对吧。所以历史上真正想明白的人,不会把组织内的身份看得那么重。

比如说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他死后他的墓碑上墓志铭上写着说,这是独立宣言的起草者,这是弗吉利亚大学的创始人,杰弗逊埋葬在此。他绝口没提他是所谓的美国第三任总统。

4

中国人有一个叫吴梅村的,也就是那个著名的《圆圆曲》的作者。他死后只留下一块墓碑,这块墓碑上写着诗人吴梅村。

我们留给历史的背影往往是一门手艺,而不是某个组织内的一级官衔。所以80后想要活得好,学会这种U盘化生存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如果我今天的讲述还不是那么完整的话,建议你去读一本书,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那里面有更详尽的理论推导。

本段罗胖力荐书目《专业主义》大前研一 著

可能有的80后朋友说了,你这是出馊主意,我好不容易家里帮忙、朋友帮忙,我才找到一工作。你现在让我脱离组织,去跟你一起当U盘去跑江湖去,可能吗?我答应我爹妈还不答应呢。我也理解你们这种处境。但是如果你真的不能脱离组织,那不换生存方式你就得换思想。

这个怎么换?就是玩穿越。当然不是说你去摸一下电门啊,然后穿越到清朝陪四阿哥去。我的意思是你要摆脱代际环境对你的影响。然后完成要么回到70后的状态,要么回到90后的状态。完成这样一种生存环境的穿越。

其实人类历史上有这种穿越能力的人是非常多的。几乎所有的杰出人士都是这样,最著名的就是齐白石老人,画画的那个大胡子那个。他老人家七十八岁的时候,完成了一件创举,生孩子。他的夫人叫宝珠。宝珠夫人生孩子。七十八岁,老头觉得这可能是人类的一个大创举了吧。然后他给孩子取名叫良末,齐良末。那意思这是最后一个了。但是故事没有完,老人家在八十三那一年,又成功的让夫人怀孕。当然这个事情有点悲惨,因为宝珠夫人这一关没过了。因为难产而逝去了。

但是这边夫人刚死,老头又开始活动心眼,闹着要参加非诚勿扰,要结婚,要相亲。结果又有人就给他介绍了协和医院当时一个女护士长。跟她又在一起老人家又特别高兴,直到九十岁的时候,老人家还闹着要去结婚。我记得看《新凤霞回忆录》的时候,新凤霞嘛,女演员很漂亮。然后去看望老人家,老人家看美女进门,那个神色那个眼神大放光彩。上一眼下一眼的看,搞的老人家的这个旁边的这个朋友、家里的孩子啊都看得很不过眼。说你别看了,说你看人家姑娘漂亮你就老这么看。新凤霞跟她丈夫吴祖光一起去的。吴祖光还说,哎呀,没关系没关系,他当演员的嘛就是让人看的嘛。最后不得不大家让新凤霞拜了齐白石老人当干闺女,这个尴尬的场景才解决。

你看对于一个老年男子来说,这可能就不能称之为好色了,我还觉得这有一丁点可爱。这一种好色其实正是生命力勃发的一种象征。

当然穿越自己年龄,也不光体现在这方面的能力。比如说我们现在中国有位经济学家叫成思危。曾经当过我们中国的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国家级领导人。他有一个特点,就是终生好学不辍。他六十七岁那年居然干了一件事儿。他开始 5

80后说说篇九
《说说心里话》

《说说心里话》如今的孩子们整天就忙着学习、做作业、应付考试。哪有时间去跟父母沟通并了解他们的想法呢 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跟父母说说心里话沟通一下,让父母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心声,我们也得了解父母心中的想法。  所以,在我们没有时间去跟父母说心里话,即使有时间,父母也会让我们去学习的情况,我要在这里把我们众多学生的烦恼说出来:  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孩子们快乐地享受短暂的童年生活呢?所有人的童年应该都是金色、快乐的,但我们这群80后、90后却不尽然。看着窗外的小朋友们正在尽情的玩耍,想到更多的孩子们还在埋头苦读,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这就是我对家长们说的心里话——我最大的烦恼。  沟通,是唯一能够架起父母与孩子心与心的桥梁,作为孩子的我们,应该好好抽出一些时间,去主动地找父母、沟通、交流、说说心里话,相信你只要用一种心平气和的沟通方式与父母交流,父母一定会理解你的,因为他们曾经也有过童年。  沟通是重要的,让我们跟父母说说心里话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还我们一个金色的,快乐的童年!

80后说说篇十
《80后要过怎么样的生活—一点指导》

我在名牌大学毕业后的经历

我是82年出生的,大学毕业3年5个月。现任职于一家大型市场咨询公司,自己带一个组,月薪16000,未算其他收入与分红。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白领打工仔。在北京,有一套房,80平,按揭,有一辆车,丰田RAV4。

说说我的经历吧。

我毕业于全国最好的学校(那两所为人耳熟能详的学校之一),学的却是一门偏到除了留校读硕读博几乎没有其他选择的专业。大四将毕业时,我发现考研对我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我在校园里混了整整4年,GPA不足2.5。更关键的是,那时的我早已找不到一颗作为学生的静谧的心。在经历了500强、四大、国字委的应聘失败后,我决定出国。04年的6月,同学们或是留校,或是拿着新鲜的三方合同步出校园,我拖着行李回到了家乡——长三角的一座大城市,和我一起回去的还有档案关系和曾经妄想留在北京的户口。那时的我是心灰意冷的,我羞于在任何一个亲朋面前提起我是XX大学毕业,那是一个在4年前让我身披无数光环的名称。

一年的时间,我失业在家,一个XX大学毕业的无业游民,我开始准备出国。GRE,TOEFL,烦琐无比的申请,一趟趟地回学校开材料。成绩单上那一门门红色的挂科和蓝色的重修无疑在嘲笑我混过的4年,也无疑是我4年来星际、CS、WC3、篮球、燕京、小二、旷课、迟到的完美脚注。赴美的申请是成功的,一所3流大学给我发来了offer。于是,小康的家庭开始为我凑钱——没有奖学金的留学消费是巨大的,尤其是换算成人民币。然而签证没有通过,05年的美国签证远没有现在这么好拿,3流大学的offer在签证官面前像空气一样被无视。而这时,雪上加霜,与我在一起五年的女友提出了分手。(打到这句话时,恰好看见她的MSN上线,心里竟是一痛)我同意了,她是北京的孩子,同校,同级,我们大一时便在一起了,那时的我们,都是初恋,她算是全系最漂亮的女生吧,舞蹈出身。毕业后,她去了四大,工作虽然很累,但不限专业的招聘,不菲的基本工资(毕业生,4850/月)和高额的加班费(正常上班8小时以外,3倍),对一个迷茫的毕业生来说,四大就是天堂。

毕业的一年后,她想买房,并有能力支付房款首付,而我无业,分文不名,出国梦断。 她与我坚持了五年,她的父母也早已将我当儿子看待,可我们最终还是分了,当她向我提出分手时,是以商量的口吻建议:我们先分开一段时间吧……我同意了,那时的我,自卑得无以复加。而她身边,围绕着太多成功的男人。

我心灰意冷,于是母亲在家乡为我谋了个银行的差事。我便开始了自己短暂的出纳生涯。

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金融的人,在银行里跟着柜员们学习本票支票电汇,为他们打起了下手,连自己的办公桌和电脑都没有,更没有人知道我曾就读于XX大学。

05年的我,竟能如此放平心态,这或许是我今天回首那段往事,唯一值得自傲的地方——拿着极其微薄的工资,为银行的柜员们打杂,甚至其中的几个,是比我低了一届的大专生。我没有椅子,每天打游击一般,站在他们身后看他们出票入票,一站就是一天。穿着廉价的白色衬衫,在那些穿着工服打着领带的出纳身后,或许是很碍眼的,而那时的我,最大的梦想竟是有一套那样的工服,现在想来,觉得很可笑,又有点凄凉。我或许是已经被挫折完全击垮了,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我顺利得让人瞠目结舌,小升初的保送,初中升高中的免试,又直接保送到了XX大学,再加上运动能力好,身高186,加入任何一个团体都是篮球队的主力小前,长相也还算不错……那时的我不明白,什么叫福兮祸之所依。上天给了我整整22年的无以复加的优越,该还了。现在,我特别信这个。

一个电话拯救了我,我在毕业前海投的简历中,竟有一份在一年半后被某位世界500强的跨国集团公司的HR拿到了桌面上,并浏览了起来,于是,我得到了这样一个工作的机会,欣喜若狂,欣喜若狂。我回到了北京,有一份月薪2500(试用期)的工作,在全世界同行业的最牛B的公司,项目执行。我到公司的第一天,就开始出差,3个月的项目,公司去了一个team,6人,我是其中的项目支持。压抑了1年的浊气 在这里似乎得到释放。

500强公司的待遇是无与伦比的,直到现在,虽然我已经换了很多公司,坐过无数不同的办公桌,有过难以记数的出差经历,职位也是一升再升,可单从出差待遇来说,都无法与我在500强公司做项目执行相提并论。那3个月的差,我们辗转了全国17个城市,每人每天都有较高的打车额度与吃饭额度(各200),住四、五星酒店,单人大床,一人一间,航班只坐国航,每天11点才开工。这对一个刚从挫折中爬起来楞头毕业生来说,是怎样的冲击?我瞬间迷失在其中。

现在总是想起母亲对我说的一句话,当时我躺在希尔顿的大床上,接到了家中的电话,母亲得知了我的近况,在我的洋洋自得里,只是对我说,你其实什么都不是,因为你什么都不会。你还没到享受的时候,也没到自得的时候,你现在需要学习。可是,我真的太自得了。这也注定了我第一份正式工作的惨淡收场。

我的性格中总是有那样纵容自己的因子,我现在已经学会了收敛它们,可那时的我不会,在灰暗的一年后,环境的变化在一瞬间天差地别,那是一种爆发户的冲击,我觉得自己终于摆脱了背运,于是我纵容自己吃喝玩乐,在关键问题上与team leader相悖。回想来,那时的我是多么的可怕,没有起码的职业素养,对不起自己拿的薪水,对不起公司提供的优渥待

遇,更辜负了这个想要培养我的平台。

毫无意外地,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我出差回来后,就夭折了——我没有通过试用期,无论我的直接领导怎样向VP争取机会,我还是被直接扫地出门。事实上,我在公司的办公室里一共也没有坐满过一周。

第一份工作,因为玩忽职守而未通过试用期,500强公司,这是我所有挫折中最大的一次,直到现在,我也没有让任何一位认识我的人知道这番经历,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向他们透露,这是我25年人生里最为黑暗的一条深隙,深不见底。

我被打回了原形,于是我开始颠沛,像所有北漂一样在北京漂着,档案被fesco扔了出来,我把它放在了北京人才。我不能告诉父母我被解雇的事,我告诉他们我在北京很好,工作条件很优越,每天都能学到很多东西。可事实上,我已经三餐难以为继。我不能去找我在北京的朋友,我的哥们,我的同学,因为我不能露出我窘迫的现状,而工作一年多的他们,早已小有经济基础,出来聚会的灯红酒绿我没有可能消费得起。我退了原先租的房子,找到了北四环外一处600的两居合租,我住小间,没有暖气。住大间的是一对刚毕业的学生,直到现在我也不愿再想起我的生命中出现过这样两个人,他们就像这段时光一样是我永远不愿放上记忆桌面的东西。

我开始找工作。05年的11月,天已很冷,我像大部分无业游民一样,像大部分二三流大学失业毕业生一样,涌进人才市场。没有电脑,天天在网吧投递简历,3个月的薪水很快就被我花光了,于是我开始向家里变着法的要钱,理由繁多,如一次要交半年房租,钱不够。

有一些简历得到了回应,而更多的简历如石沉大海。一个非应届的、没有工作经验没有专业特长的毕业生,很难有公司眷顾。而回应我简历的,则基本是一些小公司。我去面试了,这让我见识到了无数千奇百怪的、窝藏在居民小区里的作坊式小公司,那是我在大学时代所不敢想象的工作。当然,我也见识到了骗子公司,打着招演员、招演艺人员名义行行骗之实的公司。还有保险推销员,我险些踏入那一行,我也直面了一个人的尊严是如何被另一群人踩在脚底的过程,脚下的那张脸上却依然满是倍儿真挚的笑容。

有一家很大的local公关公司对我表示了兴趣,他们想把我培养成一名文案。应聘的程序严格而繁琐,我通过了笔试,英语笔试,英语口试与AD的面试,我意识到,距离爬出深隙只有一步之遥。可这一步最终却没有迈上去。总经理提出要和我谈谈,她姓韩。我坐在她宽大的办公室里,她只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你对于公关行业有什么看法。我茫然,这个问题如果今天再问我一次,我甚至可以不用构思的立刻提笔写下2000字以上的评论,可是,两年前,对这个问题,我的脑袋里只有空洞的空白。韩总留给了我一份作业,让我回去用ppt

写一份proposal,关于一个简单的新闻发布会。

我在网吧里奋战了整整一天,按照自己的想法拼凑了一份ppt,那是一份在今天我无法想象的业余的东西,毫无条理的乱七八糟,不存在任何可行的细节逻辑关联。可那时我是那样满意地就把“杰作”发了出去。我想,韩总收到那样一份 ppt,大约感受和现在的我一样吧。我的面试又失败了。

我再也扛不住了,卡里只剩下不到300块钱,我绝对不能告诉家里任何自己的真实情况。于是,当有一家小公司答应录用我时,我竟是如此感谢上天给了我一份工作。我在网吧里,泪流满面,至少,这是一家在写字楼里办公的公司。按他们副总的说法,XX大学已经算是通过面试的钥匙了,oh my god… 月薪3000,无四险一金,无工资卡,无工资条。我开始了我的第二份工作。

这是家做网站的公司,经营着一个高尔夫球网站,主要的赚钱方式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向大款高官们出售各个球场的优惠卡,养着一群装扮媚俗却又花枝招展的销售,不用想也大致知道她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优惠卡推销出去的。而我,就在这个公司担任所谓的“活动频道”的主管。11月的北京,草黄,没有人下场打球,更不存在什么活动。我便每天给网站更新些新闻信息,顺带着看看网页,打打游戏。

我在论坛上总能看到许多80后的朋友抱怨小公司那种混日子的生活,斤斤计较的同事,欺上瞒下的leader。我只想说,千万别慢慢沦陷在这样的公司里,在多年后渐渐发现自己开始习惯那样的生活,成为那样的同事。我痛恨那里。

我是个爱笑的人,即使是现在,作为一个部门里一个小小的头目,也常常被下面的那帮兄弟笑称为阳光男孩。可是,我永远也记不起我在那个网站公司笑过几回,每天与同事相对无言,看着彼此的扑克脸,再把目光移回自己的屏幕上,各干各的,沉默。

那时找工作依然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之一。网站公司是我维持生计的依靠,但决不是长期的泊位。在那段混迹于小公司的日子里,大学时代的女友找到了我。她从大学同学那里打听到我在500强公司(我被解雇的事无人知晓),我们出现了和好的可能。初恋,迈入结婚的殿堂,五年的风雨分合,何等的浪漫。可现实却残酷,我回绝了她。我像沦陷在一条漆黑的甬道里,前方看不到哪怕一点点光亮,我害怕她找到我,看见我深陷绝境。因为我明白,以她的性格,她绝不会袖手旁观,可那会击碎我最后一点小小的自尊。

我告诉她,我已经有女朋友了,现在就睡在我的身边。(这是当时电话里的原话,虽然有些像粗制连续剧的情节,大概是我也深受那些泡沫剧的影响吧)她不相信,哭。因为不想让大屋里的那一对听到并引为谈资,我跑到楼下,穿着单衣在寒风里冲她大吼,我已经不喜

欢你了!!然后挂上了电话。我那点可悲的自私的自尊。我在寒风里戳了很久,然后上楼,睡觉。

前不久,她在MSN上对我说,收到你中秋祝福的短信了,我的父母也收到了,谢谢!我爸爸还说,再也没有人陪他喝酒了。我心酸,因为已经无可挽回地伤了两位老人的心。两位一直把我当儿子一样看的老人,两位逢年过节只要我在北京就会把我接到家里全家打边炉的老人。

06年的2月,经过3轮面试,幸运再次眷顾了我,我被一家世界可以排上前十的会展公司录用了。06年是狗年,本命年伊始,有一个完美的开始,对那时的我来说。大逃亡般的辞职,我走出那家公司的大门,的确有这样的感觉。崭新的一切在等待着我,这是我所能把握住的最后一次机会了,我对自己这样说。我相信上天不会将机会卡无限次的派发给同一个人。

做过会展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虽然十大最累的行业里面没有这一行,但并非因为它不够累,而是因为它比那些行业累得多。会展在中国一直没有受到过重视,只是把它作为市场营销或是公关的一个附属品对待。而我,就在这样的一个夹缝行业中起步了。

公司的人手奇缺,可项目着实没少接,每个AE身上起码都背着五六个项目,有发布会,有晚宴,也有展台搭建。我就在一窍不通中背上了4个项目,那是一段没日没夜的时光,每天忙到深夜两三点,手机随时待命。一场最简单的新闻发布会,需要筹划场地斟选、场地租赁、现场摆台、流程、设计、搭建、道具、人员安排、表演、主持人台本、AV灯光音响、软件视频、摄影摄像、网络直播、礼品购买与包装、记者媒体、新闻通稿、媒体车马费用、接送飞机、嘉宾邀请、安排车辆、酒店入住、嘉宾台本、甚至是盒饭、停车证等等等等无比繁琐的事物;一场最简单的新闻发布会,仅仅落在电脑上的各种ppt、excel与word就有数万字之多,更别提前期各方面的沟通与修改。确切地说,只要客户方面有一点点修改,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会展人员做出最及时的各方面协调,而前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根AV数据线在现场没有到位,也足以使整场精心策划好的会议砸锅。而那时,我竟身背4个项目,与不同的客户周旋,与数十家vendor协调。而我甫入行,一窍不通。

刚开始的项目,我几乎做一个便砸一个。我意识到,做会展,需要有惊人的统筹力,规划力,沟通斡旋能力,需要你反应迅速,为人强硬却又进退有度,同时能说善写。当然,绝对要有无穷的精力体力和脑力。而我,似乎除了英文还不错,其他一无是处。我能不能撑过试用期,这是我当时唯一的想法,那时,GM经常把我叫到他的小屋里,告诉我,XX客户又投诉你了。我低头,不知如何应对这样的诘难。


80后说说相关热词搜索:今晚80后脱口秀 老婆大人是80后 我的老婆大人是80后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80后说说”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80后说说"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shuoshuo/18191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