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说说 > 人生如此说说

人生如此说说

2015-12-23 00:39:4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人生如此说说篇一《人生如此》 人生如 ...

人生如此说说篇一
《人生如此》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缘生缘死,谁知,谁知?情终情始,情真情痴,何许?何处?情之至! 这原本是李碧华的《青蛇》 ,被徐克搬上荧屏之后感觉变了很多,李碧华的书是华丽的, 徐克的电影除了华丽还给了人一种虚幻飘渺的感觉, 本人很是喜欢这样的感觉, 电影的开头 在加上黄霑那首简约到及至的歌曲,拉开了故事的序幕。 我想对于青蛇这部电影大家都应该很了解, 因为白娘子的故事在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就已 经从大人的口中得知道,可徐克却告诉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主角变成了小青,小青徘 徊在法海和许仙之间,为的只不过是要知道情为何物。 在老版本的故事中我很讨厌法海, 因为他无缘无故的拆散别人的家庭, 所以小时候每次吃 螃蟹都会要大人给我看躲在螃蟹壳里的法海, 然后在用力的把他捏碎。 可徐克电影里的法海 我却没那么讨厌, 可能是因为法海那俊朗的外貌让我对他的好感有点提升, 徐克把法海定义 成了一个狂妄,自大,以自我中心的角色,一开始他就告诉了我们这些,法海冷眼的看着人 们在杀生,在打斗,却不制止;看见了心地善良的老蜘蛛精,一点情面都不讲的把他收服, 因为在法海眼里,人就是人,妖就是妖,妖就是要收服的,可他却放过了那 2 条蛇,天意? 孽缘? 许仙是个极度懦弱的男人,沉迷女色,而且爱完一个又想爱另外一个。从遇见到相爱,一 切的一切都是白素贞一手安排的, 一前年的道行就陪了这个傻傻的书生, 到最后还让为了他 付出了生命,是因为爱?或许就象她自己说的那样:“我只知道去明白人情世故,依足所有 做人的规矩,如果这样都是错,那我前年的道行真不知道是为什么了!”许仙和白素贞的纠 缠是宿命?还是白素贞选择的错误? 小青,好似一个懵懂的孩童,跟着姐姐后面努力的学习,学习一切做人的规矩,可是她又 是痛苦的,那种不能宣泄的情欲压抑着她,她只能跟在姐姐后面,看着姐姐和许仙之间一切 的故事,一切的情欲。她始终不理解为什么要做人,最后和白素贞的打斗她问了:“为什么 我觉得做蛇好的时候你觉得做人好?现在又说做蛇好?”因为她始终不知道做人有太多的规 矩,从开始的走路,到后来的说谎,最后的分离,都是做人的规矩。 法海和小青斗法的那段我觉得是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地方, 小青他们盗取灵芝救许仙, 法海 答应如果小青能乱他定力就放她走, 小青本来就对这个竹林的和尚很有好感, 可姐姐告诉她 这个和尚没凡人的感情,和许仙不一样接近不得,这个机会小青求之不得,她开始勾引这个 和尚,亲吻,抚摩,这是小

青第一个男人,第一次动情,只可惜,这个男人和他一样没有凡 人的感情。 当小青有了眼泪的时候终于明白了姐姐话,“等知道了你就痛苦了。”小青在金山寺里帮姐 姐寻找着许仙,终于流出了泪,被小青寻到的许仙什么都说不了,什么都看不到,看不到他 的娘子,小青用剑刺进许仙胸膛的时候,许仙是解脱的笑容,他为了保全他的娘子和小青皈 依了我佛,极不情愿的皈依是对佛祖的亵渎,小青的那剑让他彻底解脱,对小青的情欲,对 白素贞的背叛,对佛祖的亵渎,在这一剑下去之后全部都没有了。 那个嚎啕大哭的孩子是许仙和白素贞爱过的证据, 也是法海认错的证据, 那个和他斗法的 不在是妖,而是人,一个懂得人情世故,懂得付出的女人,只可惜这个女人已经死在雷锋塔 下。 小青坐在木鱼上,看着一地的死人,“我来到世上,被世人所误,你们说人间有情,但情 为何物?真可笑,你们世人都不知道,等你们弄清楚,也许我会在来。” 是啊!她们不过是 2 条蛇,500 年前在紫竹林里修炼,互相依偎互相安抚,到人间只不过 为了知道情为何物,依足了一切做人的规矩,可到头来还是错了,谁说妖就无情,五百年的 感情就不是情吗?明明有情,何苦在来人间寻情? 情终情始,情真情痴,何许?何处?情之至!

人生如此说说篇二
《关于人生的说说心情短语 个性是你一生中最可贵的品质》

1. 如你赢不了,至少你可以给予你的对手一个微笑。2. 如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成功就应该是成功之祖母。3. 不要总为一件不开心的事情耿耿于怀。4. 什么时候都不要像蜜蜂那样,把整个生命都拼在对别人的一蛰中。5. 不懂得宽容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过分的宽容得到失去自己的自尊。6. 不要等到下雨的时候,才想起忘记带了雨伞;不到万不得以,也不要在下雨时,向别人借伞。7. 有什么好的想法,尽可能的用笔记下来。8. 错误犯过一次,尽可能的不要再犯第二次。9. 个性是你一生中最可贵的品质。10. 有的时候一句古诗要比一个外语单词有用的多。11.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12. 你打个碗,妈妈可以原谅;你要是说谎,绝对不行。13. 妈妈不是总统,你的要求大多是不能够满足的。14. 我不仅仅是你的妈妈,更是你的朋友。15. 坚信健康是快乐的源泉。16. 想哭的时候就哭出来。17. 懒惰是对身心的一种伤害,拖拉永远是一种恶习。18. 如果你不知道从哪里来,那么你就不知道到哪里去;19. 要敢于质疑自己认为不相信的事情,并追究其中的道理。20. 读书是学习,阅读自然,了解社会是更重要的学习。21. 做事情尽量要主动,主动就是没人告诉你,而你在做着恰当的事情。22. 不被别人打败的唯一法宝就是比别人学的更快一步。说说心情短语23. 不要试图什么都争第一。24. 不要试图交到一个完美的朋友,也不要试图交到很多朋友。25. 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强大起来。26. 小毛病往往可以导致大麻烦。27. 每天多做一点,并坚持下去。28. 在任何时候都要坚信:“方法会比困难多一点”。29. 信念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30. 美丽的心情永远比美丽的外表重要一千倍。31. 谦虚诚实和勤奋是摆渡人生从此岸到彼岸的三件法宝。32. 一切都开始于迅速的行动。33. 懂得感恩,感谢帮助你的每一个人。34. 尽可能的开心地活每一天,就好比今天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35. 学会合作,合作是一种深刻后的美丽,因为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够激起美丽的浪花。36. 永远记住:“你说话语气比你讲的话的内容要多的多”。37. 不要忘记:“一份耕耘乃至九份耕耘,你得到的收获依然是零,惟有十分的耕耘,你才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38. 你的成就将永远不会比你的自信的高度高出一厘米。39. 生命假如给予你的是一颗柠檬,不要抱怨,下工夫把它

榨成一杯柠檬汁吧。40. 不要为失去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就会因此而失去月亮。41. 永远不要试图嘲笑那些有缺陷的人。42. 学会用真诚的简单,对付虚伪的复杂。43. 考上大学,你是我的女儿;你扫马路,更是我的女儿;只要保持高贵的人格,扫马路也可以扫出一个光明纯洁的世界。44. 学校里的考场上可以有分,人生的考场上决不允许不及格。45. 美德是这个世界上惟一不会凋谢的花朵。46. 爱情是一朵美丽的浪花,然而你生命的航船却要绕开它小心翼翼的行驶,因为你稚嫩的双桨运载不动神圣的职责。47. 不管怎样,你都是要学会培养自己有一项业余爱好或特长。

人生如此说说篇三
《30条富有人生哲理的经典说说》

30条富有人生哲理的经典说说

1.对未来真正的慷慨,就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2.在陌生人那里受到的委屈,却在爱人的身上发泄出来。这是不对的,要改。

3.出去走走,看看不同的风景,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你会发现,你的烦恼原来是那么微不足道。

4.你的人生不会辜负你的。那些转错的弯,那些流下的泪水,那些滴下的汗水,全都让你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5.别在意那些在你背后说三道四的人,那只不过说明你走在了他们的前面。

6.对别人要求松一点,就不会总失望;对自己要求严一点,就不会总沮丧。

7.这个世界上最不开心的,是那些懂得太多和想得太多的人。

8.非让现实给你一巴掌,你才知道社会有多虚伪;非让所谓的朋友把你伤的什么都不是,你才知道人心可畏。

9.你疼过,便懂得了;你跨越过,便成熟了。你总是要失去了什么,才学会珍惜什么。你总是要碰了壁,才会学会改变什么,放弃什么。

10.一辈子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才会快乐。

11.有些烦恼,丢掉了,才有云淡风轻的机会。

12.不要向任何人解释你自己,爱你的人不介意,恨你的人不会信。

13.不要把自己的伤口揭开给别人看,世界上多的不是医师,多的是撒盐的人。

14.如果我用你待我的方式来待你,恐怕你早就离开了。

15.这一辈子,我最骄傲的,就是爱上了一个应该去爱的人。

16.人阿,就是没什么想要有什么,有什么不珍惜什么,失去什么才明白什么,明白什么也挽回不了什么了。

17.不要害怕说“对不起”。对别人的真诚致歉往往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磊落的胸怀是快乐人生的源泉。

18.别说我变了,直接说你厌了。

19.当你被人栽赃诬陷的时候,那个对你说“我相信你”的人,是你这辈子值得用心交的朋友。

20.忍气吞声说声没关系,不如优优雅雅说句操!!!你是什么货色,我就是什么脸色。

21.以后的以后少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自知之明。

22.对我不满意,请直接来给我说,别到别人那里去宣泄你无处安放的情绪。

23.忍让,第一次叫气度,第二次是宽容,第三次就变成了软弱。

24.不珍惜我的人就证明你是个有眼睛的瞎子。

25.现实会告诉你,不努力就会被生活踩死。无需找什么借口,一无所有,就是拼的理由。

26.我爱你,你爱她,她爱他,我们都爱着别人,唯独不爱自己。

27.还没死,就别把自己当废物。还活着,就好好地过活。

28.不要只是看到成功时辉煌灿烂,却无视成功背后的挫折艰辛。一次成功是由无数次的失败堆积出来的。

29.为了未来好一点,现在苦一点有什么。

30.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人生如此说说篇四
《人生如此现实》

人生如此现实

从福利院回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着智障的小女孩,一种悲痛的感觉从心中涌起。

也许很多人会说,她是一个智障的人,不会知道什么是痛苦,更不懂得人家对她的关心。可我不这么认为,虽然她的脑子有问题,但她的心和我们是一样,她会感觉到我们对她的好,也会知道在这里有她的存在。

身为孤儿的她,本来就已经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了,可上天还不舍得怜悯她一下,而是让她成为了一个智障的人,在福利院里,一道铁门无情地将她与同是孤儿的小孩隔开了,看着里面那些穿着整洁、穿戴漂亮的孩子们,我不禁想要批评一下这些好心的收养者,难道就因为她是一个智障的孩子,她就没有权利和别的孤儿一样,接受应有的照顾吗?

我不能理解她的父母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可怜的孩子扔在了这里。母亲,十月怀胎地把她生下来,是身体上掉下的一块肉啊!既然把她生了下来,为何又要把她抛弃,让她一个人面对着这个残酷的世界呢?

人的一生,谁能够保证长命百岁,试问一个智障的小女孩,没有人的照顾,她能不能自理自己的生活,当我看到她的时候,她吃不下那碗又硬又冷的饭,当我们一口一口地喂她吃的时候,她还是咽不下去,看着这瘦弱的身体,我们的眼睛都不禁湿润了。

智障的孩子已经很可怜了,如果社会还要把她抛弃,试问人心就只能是如此的现实吗?中国有13亿人口,哪怕只是每人献出自己少许的爱,对于这些可怜的人来说,我们的举手之劳或许就可以改变他们的一生。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心本来就是善良的,我们不呢不能让自己失掉了善良的本心。从小,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间学校,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将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假如将孩子扔下了,没有得到适当的教育,将来对社会又有什么贡献呢?所以说,我们奉献了爱给这些被遗弃的孤儿,就等于贡献了社会,而对于这些残疾的人,我们就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

生命的轮回即将让爱轮转,献出一点爱心,轮回的世界将会获得别人的爱!?;

人生如此说说篇五
《18句人生格言,原来人生如此简单》

18 句人生格言,原来人生如此简单 句人生格言,. 1.Pain past is pleasure. (过去的痛苦就是快乐。) [无论多么艰难一定要咬牙冲过去,将来回忆起来一定甜蜜无比。] 2. 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有生命就有希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 Wisdom in the mind is better than money in the hand. (脑中有知识,胜过手中有金钱。) [从小灌输给孩子的坚定信念。] 4. Storms make trees take deeper roots. (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感激敌人,感激挫折!] 5. Nothing is impossible for a willing heart. (心之所愿,无所不成。)[坚持一个简单的信念就一定会成功。] 6. The shortest answer is doing. (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干。) [想说流利的英语吗?那么现在就开口!心动不如嘴动。] 7. 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 (凡事必先难后易。)[放弃投机取巧的幻想。] 8. Great hopes make great man. (伟大的理想造就伟大的人。) 9.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助自助者。) 10. The tongue is boneless but it breaks bones. (舌无骨却能折断骨/人言可畏) 11. Knowing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of something. (通百艺而专 一长。) 12. 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 (东好西好,还是家里最好。) 13.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4. Good company on the road is the shortest cut. (行路有良伴就是捷径。) 15. 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 (滴水穿石。) 16. Nothing great was ever achieved without enthusiasm. (没有热情成就不了伟业。) 17.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行动比语言更响亮。) 18. Better late than never. (迟做总比不做好;晚来总比不来好。)

人生如此说说篇六
《人生如此美丽》

人生如此说说篇七
《人生如此自可乐.doc》

人生如此自可乐

作者:眭达明

来源:《历史学家茶座》2010年第01期

唐朝著名诗人孟郊虽能苦吟,却不善考试,直到快五十岁才考取进士,其大喜若狂自不待言,于是写了一首《登科后》抒发自己既得意又兴奋的心情:“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全唐诗》卷三七四)

此诗直抒胸臆,感情真挚,一种抑制不住的欢快之情溢于言表。

读了孟郊这首诗,自然会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古代读书人只要考取了进士,似乎铁定有官做,前途一片光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以唐朝而言,读书人即使已经及第,不论进士、明经,也无论等第高下、名次先后,朝廷都不负责安排工作。只有再经吏部铨试合格,方称释褐,正式进入仕途。如韩愈连续四次参加礼部进士考试,好不容易取得功名,却在此后的三次吏部铨试中被淘汰,一直得不到官职。韩愈困顿长安近十年,没有俸禄和家庭依靠,完全靠求人度日,心中极为焦灼,深感受命运作弄。他就像栏中的一匹骏马,渴望驰骋,却得不到任何机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才在贞元十一年(795)正月二十七日到三月十六日不到两个月时间内,连续三次上书宰相,陈述自己的窘迫之状:“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九品之位其可望,一亩之宫其可怀。遑遑乎四海无所归,恤恤乎饥不得食,寒不得衣。”(《韩昌黎集》卷十六)当时高居相位的是赵憬、贾耽、卢迈等一班庸人,韩愈的恳求当然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上书犹如石沉大海,无声无息。 对韩愈的处境和遭遇,我们虽然深表同情,但对他定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的执著,却不敢苟同。因为唐朝的做法,是特许地方军政长官聘请这些被铨试刷下来的及第者,到幕府担任巡官、推官、掌书记等文职僚佐,先解决就业问题。他们虽然不属于国家正式干部编制,却可以熟悉政策法令,锻炼实际才干,积累从政经验,以后再参加吏部铨试就更容易通过了。因为唐朝的铨试颇似现代的公务员考试,内容分为身、言、书、判四项,其中身看体格相貌,言听口语表达,书、判两项,就是看你能否写几篇书法端正、文理优长的应用性公文,所以,回答问题老练且有从政经验和实际才干者,铨试时要占很大的便宜。即使你很背时,后来还是通不过吏部铨试,那也不要紧,因为你面前还有一条路子可走:依制度,只要在地方军政幕府做满规定年限(一般为三年)的及第者,就可经幕主的奏荐,由朝廷授予州县的主簿、县尉等职务而获得告身;运气特别好的,还可经由幕主的直接引荐或随其入朝工作,成为朝中正式官员,然后飞黄腾达。这样的事例在唐朝可谓车载斗量,不可胜数。韩愈自己最终也是通过这条道路进入仕途的:贞元十二年(796),宰相董晋出任宣武节度使,表署韩愈为观察推官;三年后董晋病逝,韩愈改投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后来由张建封奏荐朝廷授职。韩愈考取进士后如果不做“京漂族”,明智地放弃“公务员”考试,直接进入地方幕府工作,不仅仕途履历要丰富许多,个人生活能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而且也不会因为向达官贵人投书而给人留下“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的不良印象。

以韩愈的聪慧睿智,当然不是不懂此路不通那路通、条条大道通罗马的道理,他之所以甘愿困顿京城,非到黄河不死心,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连续数年参加吏部铨试,是因为在唐人眼中,幕职待遇虽然非常丰厚,干得好同样很有发展前途,但不可把握和预知的因素毕竟太多,名望地位也始终不如朝官,只有通过铨试进入仕途,才最被人看得起,如果能够一步到位,当然最为理想。还有一个情况可能是:除少数名声很响的进士、明经人才自有幕主找上门来争相聘请外,多数及第者都要通过其他关系和门路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没门路的,或是嫌路途太远、条件艰苦的,或是拉不下面子四处求人而又不愿意回乡“守选”的,就只有像韩愈那样漂泊京城求发展,年复一年等待吏部铨选了。

韩愈是出于什么原因没有早些进入幕府工作,我们当然不必深究,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由于韩愈做“京漂族”白白流失了好几年大好时光,所以他的仕途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在官场上自然会丧失一些升迁资历。如永贞元年(805)变革新政时,年近四十的韩愈仅为江陵府法曹参军,比他晚一年考取进士的刘禹锡却已是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刘禹锡的聪明之处,就是考取进士和博学宏辞科之后,没有待在京城被动等待政府分配工作,而是“从事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典记室”。由于刘禹锡“精于古文,善五言诗,今体文章复多才丽”,所以杜佑对他“尤加礼异”。后来杜佑入朝为官,刘禹锡也随其来朝工作,成为国家正式干部。(《旧唐书·刘禹锡传》)

像刘禹锡一样,考取进士甚至制科之后,积极投身幕府,先在地方上做几年掌书记,既可得到更快的升迁机会,又能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然后入朝为官,担任知制诰或翰林学士,成为朝廷官员,这样的事例不知有多少。限于篇幅,本文只将与韩愈同时代的几个著名人物作简要介绍: 崔元翰,博陵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状元及第。此后又连续参加博学宏词科、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考试,都得第一名。崔元翰此时虽已年过五十,但当北平王马燧慕名聘请他到太原做掌书记时,他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贞元三年(787),崔元翰入朝为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几年后改任知制诰,所写公文言辞温厚,庄重得体,有典诰之风范。然而他生性刚烈,不为世俗所容,做知制诰不到两年即被降职,不久病故。(《旧唐书·崔元翰传》)

高郢,字公楚,祖上渤海人。考取进士后又荣登茂才异行科,授华阴尉,后改咸阳尉。郭子仪节制朔方,辟为掌书记。李怀光节制邠宁,奏为从事,累转副元帅判官、检校礼部郎中。李怀光被诛后,马燧又聘请高郢为掌书记。不久入朝为官,先后担任主客员外、刑部郎中,中书舍人。贞元十九年(803)冬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高郢从事文字工作多年,却从不保留底稿。有人问他:“前辈皆留制集,公焚之何也?”他回答说:“王言不可存私家。”时人重其缜密。(《旧唐书·高郢传》)

令狐楚,字壳士,弱冠应进士,贞元七年(791)及第。李说、郑儋、严绶相继镇太原,令狐楚一直在太原幕府工作,由掌书记至节度判官,深受历任节度使的赏识和器重。令狐楚五岁“能为辞

章”,成年后“才思俊丽”,文章写得十分漂亮。他于“笺奏制令尤善,每一篇成,人皆传讽”。唐德宗李适也爱好文章,每次阅读从太原报来的公文,都能“辨楚之所为,颇称之”,可见令狐楚的公文写得很有水平和特色。贞元十八年(802),令狐楚被征召入朝,历任右拾遗、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职方员外郎、知制诰等职。唐宪宗元和九年(814)以后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后因党争原因被罢为华州刺史。元和十四年(819)回朝任职,被提升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旧唐书·令狐楚传》)

杨炎,字公南,凤翔人,擅长文学,文章辞藻华美,在汧州、陇州一带很有名气。唐玄宗天宝年间他出任河西节度使掌书记。唐代宗大历年间,杨炎入朝工作,历任司勋员外郎、礼部郎中、知制诰,后又升任中书舍人。他与常衮共同负责朝廷文书工作,两人的文笔都很优美,“言诏制之美者,时称常、杨焉”。唐德宗即位后,杨炎被任命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唐书·杨炎传》)

以上四人,崔元翰、高郢与刘禹锡一样,都是考取进士又有了其他科名之后,才进入地方军政幕府担任文职幕僚的;令狐楚则是考取进士后直接应聘幕职;杨炎的情况有些特殊,新、旧《唐书》都没有写他是什么出身,只称他一参加工作就被河西节度使吕崇贲聘为掌书记。从这些情况来看,当时应聘幕职的条件不是很严格,相对来说比较宽松,关键就看本人有没有名望和本事,人家愿不愿意聘请你,这就为许多有才能的读书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这些人到地方军政幕府工作一段时间后,各方面都得到锻炼和提高,也建立了一定的人脉关系,这就为以后进入朝廷工作,担负更重要的职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中晚唐以后,许多高级官员都来自幕府,或说幕府为朝廷输送了大批高水平干部,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韩愈却转不过弯来,循于资历,讲究出身,宁愿扭曲身段向达官贵人“摇尾乞怜”,哀叹自己“九品之位其可望”(连当个九品小官也成了奢望),却不愿意离开京城,主动投身幕府,到基层锻炼和提高自己,确实让人感到不解和遗憾。

韩愈最终转过弯来,离开长安投身幕府,到基层谋求发展,始于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这一年韩愈29岁。就在当年七月,汴州发生动乱,宰相董晋出镇大梁,任宣武军节度、汴宋亳观察使,韩愈被聘为试秘书省校书郎、观察推官,随董晋到了汴州。这是韩愈第一次为官。三年后董晋去世,韩愈携家离开汴州,辗转到了徐州,在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府做节度推官。节度推官比观察推官地位要高些,所以韩愈所带朝衔也从试秘书省校书郎升为试太常寺协律郎。说明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到韩愈的收入待遇问题。

韩愈最后虽由张建封奏荐朝廷授职,但在徐州幕府工作时间并不长,因为两年后他就回京待选,离开了徐州。贞元十八年(802),韩愈终于当上了四门博士。这虽然只是个七品芝麻官,但他总算正式走上了仕途。

韩愈在汴、徐两地做幕僚,时间虽短,职务也低,却是他一生中比较安逸和富足的一段时间。

韩愈由汴至徐,还没有正式进入张建封幕府工作之前,曾写了一首《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其中说:“箧中有余衣,盎中有余粮。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离开徐州回京待选途中,他又写了一首《山石》诗,其中一句写道:“人生如此自可乐。”在《与卫中行书》一文中,他甚至跟朋友说:“始相识时,方甚贫,衣食于人;其后相见于汴、徐二州,仆皆为之从事,日月有所入,比之前时,丰约百倍,足下视吾饮食衣服,亦有异乎?”(《韩昌黎集》卷十七)从这些诗文中可知他当时的心情十分平静和自得,生活也过得相当闲适和满足,远非几年前在京城漂泊求官时的躁急可比。 五

韩愈能够迅速摆脱困境,由“乞丐”成“小康”,自然得益于中晚唐幕僚那相当丰厚的待遇。据有关资料和文献记载,像韩愈担任的这种幕府推官,如果所带外官职务为校书郎,每月俸料钱是三万文,如果所带外官职务为协律郎,每月俸料钱是四万文。按当时物价,一匹绢值八百文,一斤盐值四十文,一斗米值五十文,韩愈每月固定收入能买多少绢、盐、米,一算就清楚了。所以说,韩愈做幕僚时的固定收入确实很不错,完全可以过上较高水平的生活。

相比之下,同级别的朝官,收入就寒酸多了。还是以韩愈为例来说话。如果他不去幕府任职,而是在京城做校书郎和协律郎,每月俸料钱分别为一万六千文和两万文,差不多只有幕职的一半。正因为朝官收入比幕职收入低许多,所以他们一旦到朝廷任职,生活水平就会急剧下降,甚至重新陷入贫困境地。韩愈担任四门博士之后,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自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担任四门博士,到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再为国子博士,十一年间韩愈还担任过监察御史、连州阳山县令、江陵府法曹参军、国子博士、河南县令、职方员外郎等多种职务。论级别,这些职务都比韩愈在幕府工作时所带朝衔高,但这一时期韩愈的生活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大大降低甚至显得贫穷,这从他留下来的大量诗文中就能明显感觉到。

因为养家困难,韩愈做了四门博士后,不得已又恢复了求人资助的行为。他曾给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写信,其中说:“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韩昌黎集》卷十七)在《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一诗中,他说自己“酸寒何足道”。在《祭郴州李使君文》中,他又说“虽掾俸之酸寒,要拔贫而为富”(《韩昌黎集》卷二十二)。韩愈写这些诗文时,或在赴江陵途中,或为江陵府法曹参军,可见他当时的生活状况的确很糟糕。

后来韩愈先后几次担任国子博士。国子博士是正五品官,属于中高级干部行列,但他的日子似乎仍然不好过。《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就是写于这一时期的作品,其中说:“有时未朝餐,得米日已晏。”在著名的《进学解》里,以至学生都嘲笑他们的先生“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身为国立大学的著名教授,韩愈的日常生活居然如此捉襟见肘,真让人难以置信。

韩愈最终结束苦日子,是元和八年(813)升为比部郎中之后。此时的他不仅官高俸厚,而且靠写碑铭能够获得许多额外收入。他晚年留下的诗文中,再也没有提到过贫寒,原因就在这里。

韩愈除了做“京漂族”十年完全靠求人度日不算,此后为官近三十年,他的生活明显表现为两头富,中间穷。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中晚唐的幕职待遇的确非常丰厚,只要愿意并且能够进入地方军政幕府工作,个人生活就会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这对鼓励青年士子到基层工作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事实上这也是当时许多著名文士(包括不少考取进士又有了其他科名的人)纷纷涌入节度使、观察使的幕府做巡官、推官和掌书记之类文职幕僚的主要原因。

中晚唐幕职待遇丰厚,除正常固定的俸料钱之外,往往还有优厚的杂给。因为中晚唐以后,地方官吏除法定俸禄之外,其他不载于法令而可以作为正当收入者,为数远在中央官吏之上。这个问题因为比较复杂,需要花费不少笔墨才能说清楚,所以只能点到为止。

但下面这个问题不能不详细介绍一下。

除俸料和杂给外,中晚唐幕职还有一笔收入也相当可观,那就是幕主正式下聘书时送去的聘金。这种聘金主要用于两项开支,一是路费,二是置办必要的行装。

幕主送聘金给幕僚,作为聘礼,史料中常有记载。杜牧《唐故灞陵骆处士墓志铭》说:“至元和初……相国杜公黄裳在蒲津,相国张公弘静在并州、大梁,浑尚书镐在易定,潘侍郎孟阳在蜀之东川,司徒薛公苹在郑滑,皆挈卑词币马至门,曰:„处士不能一起助我为治乎?‟”(《樊川文集》卷九)文中写到的“卑词”即聘书,“币马”即聘金和马匹。

唐宪宗元和年间,杜黄裳、张弘静、浑镐、潘孟阳、薛苹等五位高官要人先后将聘书和聘金送上门来,恳请这位骆处士做幕僚,态度确实够诚恳,礼遇确实很隆重。这一方面说明骆处士确实是个高人,另一方面也表明送聘金这种做法,在唐代早已有非常久远的传统,是当时最合乎古礼的聘请幕僚之礼。

李商隐《上河东公谢聘钱启》一文,不但写到幕主送的聘金为数不少,而且特别提到这些钱是给应聘者“备行李”之用的:“某启:伏蒙示及赐钱三十五万以备行李,谨依荣示捧领讫。伏以古求良材,必有礼币。”

这是唐宣宗大中年间李商隐被河东公柳仲郢聘为剑南东川节度判官,收到“三十五万”聘金后,亲笔所写的感谢信。三十五万可是一笔相当大的钱财。

前面写过,朝官校书郎和协律郎每月俸料钱仅为一万六千文和两万文,李商隐尚未上任工作,就收到幕主柳仲郢一次性送来的三十五万聘金,几乎等于当时一个校书郎和协律郎一年半到两年的工资总收入,数目确实大得吓人。那么大一笔钱,上任时的路费和置办行装是无论如何花不完的,完全可以用来补贴家用,大大改善全家人的生活品质。如果不想大手大脚花掉,则可将余钱存进银行吃利息。李商隐上任后,每月还有丰厚的俸禄收入,可想而知他的经济状况是非常之好的,绝不至于像他许多传记所说的那样“生活潦倒”。所以,李商隐的“潦倒”,应当不是指生活上的贫困,而是说他官运不济,一辈子沉沦幕府,没能“升于朝廷”,在仕途上取得更大的发展。

人生如此说说篇八
《如此写作,如此人生》

如此写作,如此人生

“眷村子弟”林青霞观看赖声川的话剧《宝岛一村》后,写下这样的观后感:“看得我如醉如痴,时而感伤,时而欣慰,时而大笑,时而哭得抽泣,泪还没干又破涕而笑,还没笑完又哭将起来。这是什么样的一出戏?把我弄得像个傻子一样。”

在潍坊随同刘同贵老师写作“潍坊教改纪略”系列报道的稿子,我也有同样的感受:如醉如痴,时而苦闷不已,时而欣喜若狂。烦躁时,甚至想砸掉笔记本电脑;有点滴突破后,又觉得自己参与了一场了不起的转型和变革。

这段经历,颠覆了我过去对记者采写的认知。

2012年中秋节后,我连续三个月参与到对潍坊教改的报道中。那时,仅潍坊坊子区的教育改革,就有近一万五千字的初稿,以时间顺序呈现了改革的历程。由于“放权”的核心思想隐藏得过于靠后,文章缺乏可读性和跳跃性。

面对如此宏大的题材,我一开始措手不及,刘同贵老师告诫我一定要深入下去,走进这场改革大戏中所有“导演”和“演员”的心里,才会有突破。在此过程中,我不打招呼,径直到联盟学校蹲点采访,加深对改革的体会,几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结构扭转。 刘同贵老师和我都是自由的,报社对采写这篇报道也没有硬性的时间限制,但我感觉比以前受管束的时候还要累——脑子每天都要高速运转,不仅要想着通过什么形式记录,更要思索为这场改革贡

献何种理念。到了晚上,不管多晚都要把一天的进展记录下来,可以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到10月下旬,我变得焦躁不安,无数次想象报道见报后的样子,但稿件修改几乎到了无法推进的地步。刘同贵老师的情绪阴晴不定,始终无法将注意力放在稿件上,每天若有所思,像是发现了什么,但又一时无法说出口——显然,出问题的,并不是稿件本身。 直到11月初,我才彻底明白参与式写作的含义。8年时间,刘同贵老师是潍坊教改的记录者,更是推动者,被人戏称为市教育局的“刘书记”,自然拥有一批忠实的拥趸和挚友。有些话,校长、老师们不会告诉教育局长,但一定会向刘同贵老师吐露心声。

在写作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作为潍坊市教改的重要经验——公开透明的督导制度,存在巨大弊端。督学演变成了督材料,材料造得好,评价分数就会高。仿佛在验证1931年梁漱溟对官办教育之弊的分析。

刘同贵老师带着我和通讯员秦纪鹏,从几所学校拿到很多关于督导与自主办学忤逆的鲜活材料。有一个例子:市区一个学校校长为迎接督导,一个月内加班准备材料,以至于晕倒在办公室门口。 还有一件事:两位年轻女教师,为了迎接督导,顾不上吃饭,连夜准备材料至凌晨两点,她们没车,家又远,半夜打不到车,只好在办公室凑合了一晚上。

管得越少办得越好。如果督导不改变,文章不就失实了吗?之前,他就多次提醒我:我们的稿件一定要高度真实,对每一句话都要负

责任。更重要的是,这些饱受督学困扰的老师,让他挂念不已。 他写不下去了,11月4日开始,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后来,据刘同贵老师自己回忆,为教改的事情,彻夜不眠的情况,至少有100回。

如果是普通记者,涉入这场改革的程度,没有如此之深,这些事例大抵是听不到的。因为通常采访,校长肯定将督导夸赞一番了事,谁都不想惹上麻烦。但他们信任刘同贵老师,也深知这件事,通过他有可能得到解决。

11月5日晚上,轮到我失眠了。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张国华,和我们坐到了一起。面对刘同贵老师的“咆哮”,张局长一开始并不愿意承认督导有太多问题,相反,他认为这是“维护学生利益和评价学校的有效手段”。

我已经多次见识过刘同贵老师的这种近乎吵架式的言说。两个小时后,“咆哮”未曾停歇,张局长不得不承认督导存在一些问题,但并无立即改弦更张的意思。理由是:督导牵扯到各科室利益,打破既得利益的改革需要时机。

此事,刘同贵老师一边缓和关系,一边有意感叹:“恐怕你藉此借口拖延啊!”

好在张局长也是一个真心干事业的人,他笑着说,“你总得给我一块遮羞布,这事我一定办,明天就解决,但不要对外讲了。”其实,我充分理解他,因为自己否定自己,是多么难的一件事,何况这是

他主抓了多年的“政绩工程”。

那天夜里,我发了一条短信给张局长,对其从善如流的境界表示敬意,他回复说:“媒体的监督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我知道,8年来,他和刘同贵老师在争吵中增进了友谊,越吵关系越好,一段时间不见不吵了,反而会倍加挂念对方。

尘埃落定,刘同贵老师到我住的酒店洗了澡,全身松弛下来,几夜未眠,他要回去好好睡一觉。临走时,他拉着我说:“你送送我吧,我怕在半路上突然晕倒了。”

醒来,他找到主管督导的潍坊市教育局副局长韩光福,怒目圆睁,指着对方的鼻子说:“你再不改督导,就成为人民公敌了,(那样的话)我就跟你豁上了。”

这是他第二次与韩局长发生激烈争执。另外一次也是因为督导,关于坊子区。

“潍坊教改纪略”的第二篇讲的就是坊子区,坊子区用了5年时间进行人事、分配、管理、投资和评价制度的改革,步子迈得最大,有专家甚至称教育的“小岗村”在坊子。但2011年,市教育局对各区县督导考核,创新发展一项,坊子只有62分,在全市排倒数第一。只讲投入、几无改革的高新区却因为材料造得好,得了99分。他气不过,一定要为坊子争取公道。

我写了一篇文章,名为《潍坊教育督导之怪现状》,将校长们谈如何被逼造假材料的长篇采访录音整理出来,这些后来都摆到了市教育局的会议桌上。

11月11日,市教育局下发了改变督导内容和方式的文件。潍坊的校长和老师口耳相传、额手相庆,有的竟不敢相信教育局敢于自己否定自己。对于潍坊的教育改革,这是一个里程碑,虽然最终体现在稿件中只有寥寥数语。

8年来,潍坊教育改革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原潍坊市委书记张传林破题,前潍坊市教育局局长、现北京十一中学校长李希贵奠基,现在的张国华局长继承和完善,而贯穿始终,锲而不舍地跟踪、记录和推进的,是刘同贵老师。刘同贵老师为此读了多少书——仅我知道,就有几百本;积累了多少材料——仅我知道,整理录音的花费达到了几万元;听了多少课——仅我知道,全国各地最好的课他听了1000多节。

2012年,市县党政官员换届后,坊子区新一届的领导,一开始对教育改革理解并不透彻,出现了否定改革的苗头。刘同贵老师同样坐立不安,他找到新任市长刘曙光,详细陈述了改革的重大意义。教师节那天,市长提出哪里也不去,就去坊子看望校长和教师。座谈会上,他说:“有人说坊子是教育的‘小岗村’,我看此言不虚。”得到市长的认可,坊子改革避免了逆转的局面。

写作的过程,更是推动改革的过程。我们做了大量访谈,比如说前坊子区教育局副局长、教研室主任、现尚文中学校长张国钟,他是教研能手,原来的角色是指导老师如何教学生考出高分。这场改革将其裹挟其中,颠覆了几十年来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

一个人的脱胎换骨,折射坊子教育改革的内核。看了四十多页的

人生如此说说篇九
《《天水围的日与夜》--人生如此 浮生如斯》

《天水围的日与夜》,个人认为今年最好的华语电影。 好电影大抵有两种,一种在百十分钟内的时间里,极尽精练,包含最多的内容,天马 行空,令观者体验一种前所未见的人生。另一种则只是不急不缓,静静将生活还原于你的面 前,恰如塔可夫斯基所说的“雕刻时光”,《天水围》属于后一种。 对于许鞍华, 这大概也是她真正返朴归真, 洗尽铅华的一部电影。 它没有 《千言万语》 、 《投奔怒海》那样宏大的政治命题,没有《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那样的悲喜剧,超现实,以 及隐藏的对历史愤怒的质问,甚至连《女人四十》、《目露凶光》那样戏剧性较强的故事也 没有,它就是生活,生命本身。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忽然想看胡金铨后期的那些作品。许鞍华真的是胡金铨的弟子, 两人晚年的心境差不多是殊途同归的,胡金铨的武侠世界空山灵雨,超然禅意,而许鞍华的 俗世生活夜以继日,宁静致远。 一切都是克制的,淡然的,但又如此余意未尽,引人思考。如对于我,看这部电影便 恍如回到十年前,少年时代所生活的时光。 家安母亲和阿婆购物 50 元去抽奖, 肯定抽不中的, 说, 果然抽不中——普通人的人生, 大抵如此。没有惊喜,一切如常。 日复一日的烧菜吃饭,母子间的相处,没有欣喜,没有争执,没有高深,没有娱乐, 一切都是平淡的。 家安死去父亲的牛仔裤,多年后家安穿不了了,母亲拿去楼下丢掉,想想又拣出来, 叠好希望留给需要的清洁女工。然而抚摸着仔裤,于是想起了过往。我们就随着镜头就在一 边隔着半道墙静静的看着, 那一刻平时被琐碎的生活压制的孤寂与思念重又涌上心头, 而生 命与时间就这样静静的氤氲在空气之中。 个人最喜欢两人回家看儿孙时在车上拍摄的那段空镜,车窗前的路延伸下去,犹似几 十年的人生,就这样波澜不惊。 命运,命运是什么?少年人不信命运,因为一切都有可能。老年人信命运,因为命运 已经发生。我们在中间的,大概两者都有感触。 在这个适者生存,人人争作人上人,甚至为此不惜把他人踩在脚下的社会里,我多么 感动于电影里的这些乐于平凡的人—— 家安的母亲,一个超市里的女工。从旁人的讲述中,我们知道她是一个如《我这样过 了一生》中杨惠姗的角色一般的,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她的几个兄弟都是她供养读书 的,但自己却没有读,现在几个兄弟的生活都很好,子女都送到国外读书,只她还过着平凡 的生活,但她从未念及于此,仍然乐观淡定的生活着。 只有家安的舅舅最后说,考不上学的话,就出国读书吧,钱的问题你不要担心——这

里让我们看到他对家安母亲的感激。 多么典型的善良的中国女性,家安的妈,买报纸都要惦记着赠送的纸巾,但对别人又 多么大方,钱物都可以随便送人,从来没有小气过。 那个阿婆,买个电视,70 块钱的运费都舍不得,3 块钱的差价都要犹豫,但为了还人 情, 却可以送几百块的东西, 金首饰可以买几个送给儿孙, 送给自己喜欢的朋友。 喜欢家安, 家安帮她搬电视安灯泡, 她便感动到将家安视为己出, 看家安的眼神那么温暖。 见孙子不到, 便动情的说,将来我死了,也要保佑家安读书好…… 这里有中国人对于人情,面子的在意,但更多的,是骨子里的善良和温情。 我见到很多人就是这样生活的,比如我妈是,我很多好朋友的母亲也是——好的人都 是一样的。 我想这种心境,会越来越少吧。比如我们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心里有多少时候, 会想到别人。我自己,平时有多少会想到别人。 每个小人物都那么可爱,像家安的婆婆,病了就想家人来陪她说话,像小孩儿似的耍 小心眼儿。女儿好久不来看,生气,见了两句好话,立刻忍不住笑。 最后她在病床上说,做人真是好难的。 家安母亲笑答:有多难啊? 那一笑,拍的真好。境界全出。 说难就难,说不难,也容易得很。 最后,已经 60 岁的许鞍华,在超市安排了家安和徐老师的一段对话。 家安:我怎么辅导别人?不被别人辅导就不错了。 徐老师:我觉得你很成熟啊,很懂得控制自己情绪。 家安:没事发生就没有情绪了。 徐老师:人一生怎么会没事发生呢?家庭的,读书的。你看怎么去看待这些事了。就 像考试,有的人不当一回事,有的人却为它跳楼。 很感动这段话,差不多可以看作是全片的总结,不只片中人,我们也是如此,也值得 为此思考。比如我们平时所争所斗的,是否真的那么重要。是不是不争不斗,即使少得到一 点名利,而换来的心灵的平和与宁静,反而更加可贵呢? 电影以中秋节做结束,这是中国人举家团圆的日子,阿婆、母亲、家安在桌上吃着柚 子,楼下,过节的人们点满了蜡烛,这一刻充满了世俗的人情,却又有着宗教式的神圣感。 这是中国电影最温暖的画面之一。中国人重视感情,渴望岁月静好,虽然人有悲欢离合,此 事古难全。

人生如此说说篇十
《人生格言经典说说:人生有两种境界》


人生如此说说相关热词搜索: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 人生说说 经典说说人生哲言

1、人生选择说说篇一《关于人生的说说心情短语 个性是你一生中最可贵的品质》 人生选择说说(2016-01-26)

2、人生目标说说篇一《人生目标规划内容》 人生目标说说(2016-02-11)

3、人生如植物发说说篇一《关于人生的说说心情短语 个性是你一生中最可贵的品质》 人生如植物发说说(2016-02-13)

4、人生理论说说篇一《体育教师人生经典说说:曾经那么轰轰烈烈的爱》 人生理论说说(2016-02-15)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人生如此说说”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人生如此说说"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shuoshuo/7881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