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思想汇报 > 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寄语

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寄语

2016-01-24 08:38:3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寄语篇一《正阳小学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表9》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寄语》,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寄语篇一
《正阳小学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表9》

班级: 姓名:

备注: 优秀

良好 一般

班级: 姓名:

备注:优秀

良好 一般

班级: 姓名:

备注:优秀

良好 一般

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寄语篇二
《特殊家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特殊家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人们的思想意识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渗透到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使学校教育面临着新课题。本文就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谈了一些看法和见解,希望能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字:特殊家庭 品德 教育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的主要工作就是学生工作,而在学生工作中,特殊家庭的学生工作是最令人头疼的,的确,由于父母离婚、再婚、父母一方因为疾病、车祸死亡、因刑事违法、吸毒等原因造成家庭结构特殊,形成了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父母行为缺失的家庭、寄养关系家庭等特殊的家庭;这些家庭的子女,由于生活环境与氛围不同于一般的家庭,受到的影响非常复杂,因此他们有着非常特殊的心理特点;给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进行及时教育和引导,这必然给学校教育带来许多困难,必然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甚至导致一些社会问题。因此,作为学校,必须关注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下面结合几年来的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特殊家庭的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特殊家庭的学生主要表现为:抑郁、孤僻、自闭、烦躁、冷淡、性格较倔强,易发怒、易烦躁,情绪低落、不合群,学习退步、逃学旷课,结交不良的朋友、听取他人的意见,深夜不归,甚至于数天不归家在外流浪,不接受父母与老师的教育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走向社会的港口,对一个人的影响最大,影响时间也最长。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生活中的种种原因,离婚率不断上升,再加上车祸、疾病等非自然死亡因素,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是一个有缺陷的家庭,它对家庭每一个成员都会产生一种残缺感,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不少单亲家庭的子女,受家庭不良影响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产生心理异常,行为表现让人难以理解,形成所谓的“后进生”。单亲家庭学生的行为主要表现:衣着不整洁或者奇装异服,不讲卫生,易冲动,好幻想,

经常逃学,经常撒谎,不交作业,经常到网吧。造成这些原因主要有:

1、家庭原因:父母的争吵、打骂,在子女的供养、教育等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互相推委、扯皮造成养而不教、放任不管。孩子失去家庭的温暖,得不到完整的家庭的父母之爱。这样的家庭不但对孩子的教育无力,而且孩子精神上承受沉重的打击因而变得孤僻、性格忧郁、意志薄弱,破罐破摔、自由散漫、无进取心。

2、社会原因:社会上极少数坏人的教唆、一些不健康文艺作品、封建愚昧落后的社会现象,对于单亲家庭子女心比一般家庭的子女更有吸引力,在他们孤独的心灵深处看来,社会上处处都有他们的“老师”:电视机、录像机、游戏机、麻将室、台球室、OK厅等地方的这些“老师”,比讲台前的老师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有更大的影响和作用。

有一部分学生家长常年四季在外做生意和打工,一部分学生有的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有的寄养在亲戚家,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只能是“电话教育”和“遥控教育”。这样的学生的表现:自制力差、意志薄弱、喜撒谎、欺骗、畏缩、懒散,作业马虎,抄袭别人,有的甚至干脆不做。在花钱上大手大脚,贪图享受。

二、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培养一个人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是学校的主要职责。

特殊家庭的学生心理脆弱,教师的一言一行,均会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这种特殊的社会群体,老师首先应彻底转变观念,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落到实处,同时应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且给予特殊的学生以特殊的关爱,真正成为学生尊敬和信赖的良师益友。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家校协作,共同为孩子创设一个关爱的环境。

家校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的心里问题,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待特殊家庭学生存在的问题,除教师要给予帮助和关爱外,还利用学校每学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学校领导与家长进行协商对学生的教育,并对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进行指导;要求离婚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双方不要

相互破坏形象,当着孩子的面,使用污辱性的语言,一味指责对方,这样会使亲子关系疏远,要求双方要经常保持和孩子的联系。

同时,由于父母的离婚必然产生对孩子生活和心理影响,有的家长感到对不起孩子,通过物质的形式对孩子进行补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百依百顺。我们要求家长对孩子没必要百依百顺,对待他们的生活,要像对待正常的孩子那样。

2、要求班主任、教师要多给予特殊家庭的学生理解、尊重和关爱。

特殊家庭子女处在初中阶段,处在青春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事情,他们在情感上敏感,渴望被关注和爱,超过对知识的追求。为此,我们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要爱学生,让学生读懂老师的爱,感受老师的爱,通过主题班会等方式,弥补因父母离异而失去的爱,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爱,对学校的爱,重新地学习和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求班主任要细心观察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行为表现,对于孩子情感的宣泄、行为上的改变,教师要给予理解,采取宽容的态度。教师的关心和爱能淡化孩子的消极情感,还可以教给孩子转化消极情绪的办法,引导孩子想一些高兴的事情或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使原有的消极情绪逐渐被转化。总之,教师要谨记自己任何粗暴的斥责冷嘲热讽都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而加剧问题行为。对于孩子家庭的事实教师不宜在班上张扬,也不要针对性地提及对方。在集体中教师要一视同仁,以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情绪感染他们,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恢复对感情与生活的感受。为孩子创设融洽和谐的心理环境,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及早帮助和矫治学生的不良行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建立特殊家庭学生管理档案,并对特殊家庭学生教育问题进行探究。 从初一新生入学起就开始建立特殊家庭学生的个人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把对学校家庭社会配合教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校长、政教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等组成的课题领导小组,制定特殊家庭子女教育方案。要求班主任通过查阅资料,家访等,了解特殊家庭子女的情况,建立特殊家庭子女个人档案,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特殊家庭子女进行跟踪教育。我们根据特殊家庭子女所处

的家庭生活环境和他们所形成心理问题,进行分类研究,对症下药,全面地教育和呵护,极大地提高了转变效率。

4、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对学生学习与生活上给予帮助。

一是班主任定期阅读学生的文字日记或周记,写上寄语或建议,实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二是批改作业的时候,老师除了作业的评价,还根据学生的情况写上评语,使各科教师与离异家庭子女的沟通密切,实现全员育人。三是建立家校联系制度,让老师与家长通过电话、校访、家访等形式能经常保持联系。四是对贫困的特殊家庭的学生优先享受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学校在尽力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帮助。

5、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加强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

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村民委员会与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由政府、教育局牵头,请教育专家给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对教育子女重要性的认识和教育水平,发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作用。

6、提高监护人的育人水平。

特殊家庭子女的监护人在与老师共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逐步端正了教育思想,增强了责任感,尤其在下面几个方面得到了共识:一是离异留给子女的危害实在太大,要想办法关爱自己的孩子,能给孩子一个安全生存感。二是自己的孩子还是要尽可能自己带。三是爱孩子但不能溺爱。

三、存在的问题。

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毕竟是教育中一个难题,表现在:1、稳定教育艰难。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很容易随着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氛围影响,产生思想情趣的波动;2、跟踪教育艰难。一些离异家庭子女生活环境不稳定,跟踪教育十分艰难;3、协调教育艰难。一些离异家庭子女的监护人没有责任心,使孩子流离失所,极易被坏人所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协同教育有待加强。

总之,对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任重而道远,殊家庭子女出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学校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尽快寻找合理的教育方案,才能有效的把学校落到实处。

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寄语篇三
《喜神小学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表A》

喜神小学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表 (低年级)

班级:

姓名:

喜神小学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表 (中年级)

班级: 姓名:

备注:优秀

良好 一般

喜神小学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表(高年级)

班级:

姓名:

备注:优秀

良好 一般

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寄语篇四
《——校本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的研究》

以评为载 绽放精彩

——校本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的研究

内容摘要:每个小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他们之间的个性普遍存在着差异,为了顾及各个层次学生的品德素质发展,在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上必须进行改革,做到评价及时、客观、针对性强,评价者参与面广,使不同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各自的最适宜发展的层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就可能顾及不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让学生的童年绽放精彩。

关键词:小学 思想品德素质 评价

由于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也建立了一些诸如《守则》《规范》之类的规章制度。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前的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制度已不完全适应当前学生发展的要求。于是,全国有不少学校着手研究如何改革传统德育评价机制,如在小学推行“等级分”和正面鼓励评语等考评制度改革。但这种做法仍存在着这样的缺陷:一是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二是评价的时间间隔太长,难以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出现波动性和反复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评价的效度;三是教师从印象出发,使评价往往带有明显的主观性、随意性;四是评价指标多而繁琐,操作性不强,指向性模糊。总之,对如何评价教育对象,还缺乏一个崭新的、系统的、科学的、具有发展性的客观标准和评

价方式。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院前小学也作了国家级“十五”课题《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研究》的研究,它虽对甄别与选拔功能做了改进,也注重了发展与激励功能,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等。但其研究仍是一学期评价一次,只注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忽视了老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家长的参与,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仍欠及时、客观、针对性。而目前我市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的评价还沿袭多年前的评价制度,对学生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全面性、发展性评价。虽然近年来我市莞城中心小学也作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的研究,但它主要是针对其小班教学与学业之间的评价。为此,我校正积极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借此发挥评价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绽放每个学生的精彩。

一、以评为载 搭建多元平台

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确定评价内容,将小学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阶段设计:小学低年级(1—3年级);高年级(4—6年级)。各年级指标体系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指标的设计受社会需要及品德结构的制约,个性指标的设计受学生年龄特征的制约。

经过不断试验、研讨,评价指标具体内容有反映学生对国、对家、对集体感性认识的“爱国爱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行为文明”;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有益活动的“公益活动”等三大项一级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是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小组、老师和家长多方参与评价。我们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如下图

爱国爱民、行为文明这两项每个月评一次,公益活动一个学期评一次。每次评价教师做出相应指导,让学生自评和互评之后,再让学生带回家让家长评,然后教师统计每项指标平均分,算出总分,最后做出相应的星级评定,或撰写评语。

另外,结合 “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即每月单项获5星的学生,该单项可获相应的如“行为文明之星,爱国之星”等奖励,并在校园宣传栏、班级展示栏等进行表彰。让每个学生都有绽放精彩的机会。

二、以评为载 学生绽放精彩

(一)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夫,需要长期地、多方面地进行教育与培养。为此,我们采用了学生、同学、家长、教师多元化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评价方法的确能很好地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自评自省,激发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实际上讲的是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学生在自我评价时,有较强的约束作用,学生通过对自己行为的反馈,迫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提高的作用。这样,学生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积极的因素,抑制自身消极的方面,有意识地克服抵制不良行为,主动按照正确的要求去做,从而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2、互评互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在自我评价中由于自我评价能力不强,往往估计过高,有时故意掩盖自己的过失,导致评价不够准确、全面。而许多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反而比较客观、全面。要想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依赖于别人的评价与自己对别人的评价。因此,引进同伴互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评价水平,而且使评价更客观、更全面,真正起到互相督促的作用,有利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3、家长助评,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许多孩子往往在教师面前一个样,在家长面前一个样。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家长参与评价至关重要。并且孩子在家长身边的时间远远超过呆在教师身边的时间。孩子在家长面前往往是最真实的。家校共同沟通、共同参与教育、共同参与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家长们言行的自律与示范性。

4、教师引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为了让学生在遵规守纪、学习、礼仪、劳动、自我保护、卫生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除了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以外,教师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教师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期终根据每一项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写出具体的书面评语。

总之,多主体参与评价,能促使学生不断挖掘自身积极因素,懂得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善恶观。能很好地约束学生预防和克服不良习惯,促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学生的午餐情况看来,我校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大有好转,全校水电费与课题开展前同期对比减少了13.1%。

(二)激发学生的成长内驱力

在传统学生评价实践中,学生作为被评价者,没有任何权利,只有被动接受的义务。现在,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强调评价过程的人文因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让被评价者主动、愉快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而且在评价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通过对自己表现的回顾、反思,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并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及时对自己进行自我调整,从而促进自身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寄语篇五
《——校本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的研究》

以评为载 绽放精彩

——校本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的研究

内容摘要:每个小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他们之间的个性普遍存在着差异,为了顾及各个层次学生的品德素质发展,在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上必须进行改革,做到评价及时、客观、针对性强,评价者参与面广,使不同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各自的最适宜发展的层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就可能顾及不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让学生的童年绽放精彩。

关键词:小学 思想品德素质 评价 由于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也建立了一些诸如《守则》《规范》之类的规章制度。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前的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制度已不完全适应当前学生发展的要求。于是,全国有不少学校着手研究如何改革传统德育评价机制,如在小学推行“等级分”和正面鼓励评语等考评制度改革。但这种做法仍存在着这样的缺陷:一是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二是评价的时间间隔太长,难以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出现波动性和反复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评价的效度;三是教师从印象出发,使评价往往带有明显的主观性、随意性;四是评价指标多而繁琐,操作性不强,指向性模糊。总之,对如何评价教育对象,还缺乏一个崭新的、系统的、科学的、

具有发展性的客观标准和评价方式。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院前小学也作了国家级“十五”课题《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研究》的研究,它虽对甄别与选拔功能做了改进,也注重了发展与激励功能,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等。但其研究仍是一学期评价一次,只注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忽视了老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家长的参与,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仍欠及时、客观、针对性。而目前我市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的评价还沿袭多年前的评价制度,对学生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全面性、发展性评价。虽然近年来我市莞城中心小学也作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的研究,但它主要是针对其小班教学与学业之间的评价。为此,我校正积极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借此发挥评价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绽放每个学生的精彩。

一、以评为载 搭建多元平台

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确定评价内容,将小学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阶段设计:小学低年级(1—3年级);高年级(4—6年级)。各年级指标体系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指标的设计受社会需要及品德结构的制约,个性指标的设计受学生年龄特征的制约。

经过不断试验、研讨,评价指标具体内容有反映学生对国、对家、对集体感性认识的“爱国爱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行为文明”;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有益活动的“公益活动”等三大项一级评

价指标。

评价方法是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小组、老师和家长多方参与评价。我们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如下图

爱国爱民、行为文明这两项每个月评一次,公益活动一个学期评一次。每次评价教师做出相应指导,让学生自评和互评之后,再让学生带回家让家长评,然后教师统计每项指标平均分,算出总分,最后做出相应的星级评定,或撰写评语。

另外,结合 “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即每月单项获5星的学生,该单项可获相应的如“行为文明之星,爱国之星”等奖励,并在校园宣传栏、班级展示栏等进行表彰。让每个学生都有绽放精彩的机会。

二、以评为载 学生绽放精彩

(一)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夫,需要长期地、多方面地进行教育与培养。为此,我们采用了学生、同学、家长、教师多元化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评价方法的确能很好地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自评自省,激发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实际上讲的是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学生在自我评价时,有较强的约束作用,学生通过对自己行为的反馈,迫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提高的作用。这样,学生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积极的因素,抑制自身消极的方面,有意识地克服抵制不良行为,主动按照正确的要求去做,从而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2、互评互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在自我评价中由于自我评价能力不强,往往估计过高,有时故意掩盖自己的过失,导致评价不够准确、全面。而许多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反而比较客观、全面。要想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依赖于别人的评价与自己对别人的评价。因此,引进同伴互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评价水平,而且使评价更客观、更全面,真正起到互相督促的作用,有利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3、家长助评,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许多孩子往往在教师面前一个样,在家长面前一个样。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家长参与评价至关重要。并且孩子在家长身边的时间远远超过呆在教师身边的时间。孩子在家长面前往往是最真实的。家校共同沟通、共同参与教育、共同参与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家长们言行的自律与示范性。

4、教师引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为了让学生在遵规守纪、学习、礼仪、劳动、自我保护、卫生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除了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以外,教师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教师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期终根据每一项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写出具体的书面评语。

总之,多主体参与评价,能促使学生不断挖掘自身积极因素,懂得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善恶观。能很好地约束学生预防和克服不良习惯,促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学生的午餐情况看来,我校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大有好转,全校水电费与课题开展前同期对比减少了13.1%。

(二)激发学生的成长内驱力

在传统学生评价实践中,学生作为被评价者,没有任何权利,只有被动接受的义务。现在,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强调评价过程的人文因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让被评价者主动、愉快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而且在评价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通过对自己表现的回顾、反思,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并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及时对自己进行自我调整,从而促进自身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在实施评价实践与探索过程中表明,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小组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等等,班主任结合各项评价对学

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寄语篇六
《思想品德《祝福青春》活动课设计》

1:选择思想政治学科的某一内容,做一个活动课设计,并进行相互的交流和研讨。

《祝福青春》活动课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周雄伟

课程标准内容目标:

1、“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2、“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

具体学习目标:

(一)知识

进一步加深对青春涵义的理解,感受青春的幸福、青春的美好。

(二)能力

1、通过学习从容面对青春的变化,珍惜青春。

2、培养和提高开发学习资源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表达感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青春的幸福,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愿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青春的到来。

课前准备:

㈠学生分析:

目前,初一的学生可能比较早熟,生活条件相对比较优越,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①升上初中开始有种长大的感觉,有初步辨别分析事物的能力。 ②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他们受到特殊的关爱甚至一部分学生家庭条件太过优越,导致学生生活毫无目的,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自己所拥有的幸福没有深刻的认识,不明白拥有青春其实是一种幸福,有一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

③学生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可能会出现的烦恼,忧愁,挫折或失败,甚至少数学生在遇到家庭发生变化,如父母离异、患重病时,无法正确面对产生自弃心理,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向,不懂得青春是不怕失败,拥有青春,一切就可以重头再来。

㈡教材分析:

1、“祝福青春” 一框在学生学习了“走进青春”和“感悟青春”,对青春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第三框题包括“青春的幸福”和“寄语青春”两目。在前面已经对青春的内涵全面把握的前提下,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体验青春的幸福,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彼此祝福,突出欢乐的主题,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青春的到来。

2、本框依据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部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活动”。

3、本框重点不在于对知识点的把握,而是学生产生拥有青春就是拥有幸福的感觉,因此在处理本课的过程中适应运用各种活动让学生去体会,去感觉,教材中的活动可以充分开展,并留足时间给学生谈体会。只有让学生说出真实的感受,自己去对比幸福,才能达到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㈢相关资源分析:

本框题一个重要的资源是学生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包括他们的父母,长辈,同学;还有比他们小的儿童。这些资源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获得,教师在课前要引导学生主动搜索这些资源。资源的形式包括新老照片、访谈的记录等。

另外,一些文字资源也是能让学生在阅读时产生感悟的重要资源。例如郎费罗的“青春是多么美丽:发光发热充满了彩色与幻想,是书的第一章,是永无终结的故事”、加里宁的“青年是一个美好而又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等有关青春的明言警句,以及有关青春的文章,如郁达夫的《我的梦,我的青春!》等。这些有关青春的文字材料可以由老师提供部分引导阅读,通过阅读产生感悟;更可以让学生自己搜索这类资料,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获得这些资料的途径。让学生在搜索过程中也得到能力的提高。

教学策略

1、教学理念

指导本课教学的是教育心理学的现代认知学习观和人本主义学习观。 本课的教学过程强调学生的发现、“顿悟”,强调学习的过程是积极主动的过程。

2、教学媒体

多媒体平台课室,实物投影

3、教学方法

访谈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等

4、课时安排

1课时

板书设计

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寄语篇七
《——校本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的研究》

以评为载 绽放精彩

——校本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的研究

内容摘要:每个小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他们之间的个性普遍存在着差异,为了顾及各个层次学生的品德素质发展,在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上必须进行改革,做到评价及时、客观、针对性强,评价者参与面广,使不同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各自的最适宜发展的层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就可能顾及不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让学生的童年绽放精彩。

关键词:小学 思想品德素质 评价 由于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也建立了一些诸如《守则》《规范》之类的规章制度。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前的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制度已不完全适应当前学生发展的要求。于是,全国有不少学校着手研究如何改革传统德育评价机制,如在小学推行“等级分”和正面鼓励评语等考评制度改革。但这种做法仍存在着这样的缺陷:一是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二是评价的时间间隔太长,难以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出现波动性和反复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评价的效度;三是教师从印象出发,使评价往往带有明显的主观性、随意性;四是评价指标多而繁琐,操作性不强,指向性模糊。总之,对如何评价教育对象,还缺乏一个崭新的、系统的、科学的、

具有发展性的客观标准和评价方式。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院前小学也作了国家级“十五”课题《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研究》的研究,它虽对甄别与选拔功能做了改进,也注重了发展与激励功能,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等。但其研究仍是一学期评价一次,只注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忽视了老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家长的参与,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仍欠及时、客观、针对性。而目前我市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的评价还沿袭多年前的评价制度,对学生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全面性、发展性评价。虽然近年来我市莞城中心小学也作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的研究,但它主要是针对其小班教学与学业之间的评价。为此,我校正积极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借此发挥评价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绽放每个学生的精彩。

一、以评为载 搭建多元平台

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确定评价内容,将小学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阶段设计:小学低年级(1—3年级);高年级(4—6年级)。各年级指标体系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指标的设计受社会需要及品德结构的制约,个性指标的设计受学生年龄特征的制约。

经过不断试验、研讨,评价指标具体内容有反映学生对国、对家、对集体感性认识的“爱国爱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行为文明”;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有益活动的“公益活动”等三大项一级评

价指标。

评价方法是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小组、老师和家长多方参与评价。我们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如下图

爱国爱民、行为文明这两项每个月评一次,公益活动一个学期评一次。每次评价教师做出相应指导,让学生自评和互评之后,再让学生带回家让家长评,然后教师统计每项指标平均分,算出总分,最后做出相应的星级评定,或撰写评语。

另外,结合 “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即每月单项获5星的学生,该单项可获相应的如“行为文明之星,爱国之星”等奖励,并在校园宣传栏、班级展示栏等进行表彰。让每个学生都有绽放精彩的机会。

二、以评为载 学生绽放精彩

(一)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夫,需要长期地、多方面地进行教育与培养。为此,我们采用了学生、同学、家长、教师多元化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评价方法的确能很好地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自评自省,激发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实际上讲的是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学生在自我评价时,有较强的约束作用,学生通过对自己行为的反馈,迫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提高的作用。这样,学生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积极的因素,抑制自身消极的方面,有意识地克服抵制不良行为,主动按照正确的要求去做,从而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2、互评互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在自我评价中由于自我评价能力不强,往往估计过高,有时故意掩盖自己的过失,导致评价不够准确、全面。而许多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反而比较客观、全面。要想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依赖于别人的评价与自己对别人的评价。因此,引进同伴互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评价水平,而且使评价更客观、更全面,真正起到互相督促的作用,有利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3、家长助评,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许多孩子往往在教师面前一个样,在家长面前一个样。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家长参与评价至关重要。并且孩子在家长身边的时间远远超过呆在教师身边的时间。孩子在家长面前往往是最真实的。家校共同沟通、共同参与教育、共同参与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家长们言行的自律与示范性。

4、教师引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为了让学生在遵规守纪、学习、礼仪、劳动、自我保护、卫生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除了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以外,教师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教师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期终根据每一项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写出具体的书面评语。

总之,多主体参与评价,能促使学生不断挖掘自身积极因素,懂得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善恶观。能很好地约束学生预防和克服不良习惯,促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学生的午餐情况看来,我校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大有好转,全校水电费与课题开展前同期对比减少了13.1%。

(二)激发学生的成长内驱力

在传统学生评价实践中,学生作为被评价者,没有任何权利,只有被动接受的义务。现在,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强调评价过程的人文因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让被评价者主动、愉快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而且在评价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通过对自己表现的回顾、反思,正确认识自己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并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及时对自己进行自我调整,从而促进自身不断完善和提高。

(三)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在实施评价实践与探索过程中表明,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小组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等等,班主任结合各项评价对学

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寄语篇八
《——校本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的研究》

以评为载 绽放精彩

——校本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的研究

内容摘要:每个小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他们之间的个性普遍存在着差异,为了顾及各个层次学生的品德素质发展,在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上必须进行改革,做到评价及时、客观、针对性强,评价者参与面广,使不同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各自的最适宜发展的层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就可能顾及不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让学生的童年绽放精彩。

关键词:小学 思想品德素质 评价

由于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也建立了一些诸如《守则》《规范》之类的规章制度。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前的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制度已不完全适应当前学生发展的要求。于是,全国有不少学校着手研究如何改革传统德育评价机制,如在小学推行“等级分”和正面鼓励评语等考评制度改革。但这种做法仍存在着这样的缺陷:一是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二是评价的时间间隔太长,难以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出现波动性和反复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评价的效度;三是教师从印象出发,使评价往往带有明显的主观性、随意性;四是评价指标多而繁琐,操作性

不强,指向性模糊。总之,对如何评价教育对象,还缺乏一个崭新的、系统的、科学的、具有发展性的客观标准和评价方式。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院前小学也作了国家级“十五”课题《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研究》的研究,它虽对甄别与选拔功能做了改进,也注重了发展与激励功能,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等。但其研究仍是一学期评价一次,只注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忽视了老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家长的参与,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仍欠及时、客观、针对性。而目前我市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的评价还沿袭多年前的评价制度,对学生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全面性、发展性评价。虽然近年来我市莞城中心小学也作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的研究,但它主要是针对其小班教学与学业之间的评价。为此,我校正积极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借此发挥评价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绽放每个学生的精彩。

一、以评为载 搭建多元平台

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确定评价内容,将小学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阶段设计:小学低年级(1—3年级);高年级(4—6年级)。各年级指标体系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指标的设计受社会需要及品德结构的制约,个性指标的设计受学生年龄特征的制约。

经过不断试验、研讨,评价指标具体内容有反映学生对国、对家、对集体感性认识的“爱国爱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行为文明”;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有益活动的“公益活动”等三大项一级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是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小组、老师和家长多方参与评价。我们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如下图

爱国爱民、行为文明这两项每个月评一次,公益活动一个学期评一次。每次评价教师做出相应指导,让学生自评和互评之后,再让学生带回家让家长评,然后教师统计每项指标平均分,算出总分,最后做出相应的星级评定,或撰写评语。

另外,结合 “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即每月单项获5星的学生,该单项可获相应的如“行为文明之星,爱国之星”等奖励,并在校园宣传栏、班级展示栏等进行表彰。让每个学生都有绽放精彩的机会。

二、以评为载 学生绽放精彩

(一)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夫,需要长期地、多方面地进行教育与培养。为此,我们采用了学生、同学、家长、教师多元化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评价方法的确能很好地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自评自省,激发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实际上讲的是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学生在自我评价时,有较强的约束作用,学生通过对自己行为的反馈,迫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提高的作用。这样,学生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积极的因素,抑制自身消极的方面,有意识地克服抵制不良行为,主动按照正确的要求去做,从而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2、互评互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在自我评价中由于自我评价能力不强,往往估计过高,有时故意掩盖自己的过失,导致评价不够准确、全面。而许多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反而比较客观、全面。要想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依赖于别人的评价与自己对别人的评价。因此,引进同伴互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评价水平,而且使评价更客观、更全面,真正起到互相督促的作用,有利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3、家长助评,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许多孩子往往在教师面前一个样,在家长面前一个样。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家长参与评价至关重要。并且孩子在家长身边的时间远远超过呆在教师身边的时间。孩子在家长面前往往是最真实的。家校共同沟通、共同参与教育、共同参与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家长们言行的自律与示范性。

4、教师引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为了让学生在遵规守纪、学习、礼仪、劳动、自我保护、卫生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除了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以外,教师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教师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期终根据每一项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写出具体的书面评语。

总之,多主体参与评价,能促使学生不断挖掘自身积极因素,懂得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善恶观。能很好地约束学生预防和克服不良习惯,促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学生的午餐情况看来,我校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大有好转,全校水电费与课题开展前同期对比减少了13.1%。

(二)激发学生的成长内驱力

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寄语篇九
《——校本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的研究》

以评为载 绽放精彩

——校本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的研究

内容摘要:每个小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他们之间的个性普遍存在着差异,为了顾及各个层次学生的品德素质发展,在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评价上必须进行改革,做到评价及时、客观、针对性强,评价者参与面广,使不同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各自的最适宜发展的层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就可能顾及不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让学生的童年绽放精彩。

关键词:小学 思想品德素质 评价

由于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也建立了一些诸如《守则》《规范》之类的规章制度。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前的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制度已不完全适应当前学生发展的要求。于是,全国有不少学校着手研究如何改革传统德育评价机制,如在小学推行“等级分”和正面鼓励评语等考评制度改革。但这种做法仍存在着这样的缺陷:一是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二是评价的时间间隔太长,难以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出现波动性和反复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评价的效度;三是教师从印象出发,使评价往往带有明显的主观性、随意性;四是评价指标多而繁琐,操作性

不强,指向性模糊。总之,对如何评价教育对象,还缺乏一个崭新的、系统的、科学的、具有发展性的客观标准和评价方式。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院前小学也作了国家级“十五”课题《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研究》的研究,它虽对甄别与选拔功能做了改进,也注重了发展与激励功能,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等。但其研究仍是一学期评价一次,只注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忽视了老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家长的参与,对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仍欠及时、客观、针对性。而目前我市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发展的评价还沿袭多年前的评价制度,对学生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全面性、发展性评价。虽然近年来我市莞城中心小学也作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的研究,但它主要是针对其小班教学与学业之间的评价。为此,我校正积极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借此发挥评价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绽放每个学生的精彩。

一、以评为载 搭建多元平台

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确定评价内容,将小学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阶段设计:小学低年级(1—3年级);高年级(4—6年级)。各年级指标体系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指标的设计受社会需要及品德结构的制约,个性指标的设计受学生年龄特征的制约。

经过不断试验、研讨,评价指标具体内容有反映学生对国、对家、对集体感性认识的“爱国爱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行为文明”;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有益活动的“公益活动”等三大项一级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是以学生为评价主体,小组、老师和家长多方参与评价。我们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如下图

爱国爱民、行为文明这两项每个月评一次,公益活动一个学期评一次。每次评价教师做出相应指导,让学生自评和互评之后,再让学生带回家让家长评,然后教师统计每项指标平均分,算出总分,最后做出相应的星级评定,或撰写评语。

另外,结合 “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即每月单项获5星的学生,该单项可获相应的如“行为文明之星,爱国之星”等奖励,并在校园宣传栏、班级展示栏等进行表彰。让每个学生都有绽放精彩的机会。

二、以评为载 学生绽放精彩

(一)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夫,需要长期地、多方面地进行教育与培养。为此,我们采用了学生、同学、家长、教师多元化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些评价方法的确能很好地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自评自省,激发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实际上讲的是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学生在自我评价时,有较强的约束作用,学生通过对自己行为的反馈,迫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提高的作用。这样,学生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积极的因素,抑制自身消极的方面,有意识地克服抵制不良行为,主动按照正确的要求去做,从而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2、互评互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学生在自我评价中由于自我评价能力不强,往往估计过高,有时故意掩盖自己的过失,导致评价不够准确、全面。而许多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反而比较客观、全面。要想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往往依赖于别人的评价与自己对别人的评价。因此,引进同伴互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评价水平,而且使评价更客观、更全面,真正起到互相督促的作用,有利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3、家长助评,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许多孩子往往在教师面前一个样,在家长面前一个样。为了让学生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家长参与评价至关重要。并且孩子在家长身边的时间远远超过呆在教师身边的时间。孩子在家长面前往往是最真实的。家校共同沟通、共同参与教育、共同参与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家长们言行的自律与示范性。

4、教师引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为了让学生在遵规守纪、学习、礼仪、劳动、自我保护、卫生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除了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以外,教师的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教师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评价,期终根据每一项的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写出具体的书面评语。

总之,多主体参与评价,能促使学生不断挖掘自身积极因素,懂得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善恶观。能很好地约束学生预防和克服不良习惯,促使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学生的午餐情况看来,我校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大有好转,全校水电费与课题开展前同期对比减少了13.1%。

(二)激发学生的成长内驱力

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寄语篇十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学生自信心培养》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学生自信心培养

自信,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有助于成功。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正是这个道理。那自信是什么?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能激励人们积极行动,追求一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认为可达到的成就。有自信,我们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没有自信,我们一定不会成功。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促进其主动参与、大胆探索、活泼进取的良好个性形成。为此,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特点,结合这个年龄段中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学生的兴趣点等方面,我对培养学生自信心进行了尝试。

一、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的学生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途径。活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引发他们参与的欲望、信心。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充分展现,为自信心培养、发展创造条件。根据教学内容不能让学生过多处在静态中被动学习,而要让学生的兴趣、需要作为活动“中心”的特点,教师可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情境。教师应创设各种锻炼机会,使学生在锻炼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教学“排解不良情绪”这一内容时,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动画,讲述了一个孩子遇到了困难,他非常沮丧,逃避面

对困难。然后,我问学生如果是自己遇到了困难该怎样面对。学生一下子活跃了起来,积极讨论着方法。最后,学生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不急于求成,慢慢找解决的方法。(2)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或看自己喜欢的视频,缓解沮丧心情,然后再寻找解决方法。(3)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寻找他人的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自信心。而且,学生在今后遇到困难时,也不会束手无策了,而会深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从而用积极办法去克服困难。

再如《祝福青春》这一框题中关于“寄语青春”教学内容,根据目标要求,要求学生为自己、为伙伴送上青春的祝福话语。学生们意识到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青春你好”、“青春快乐”等语句来表达的。它要求用精炼的字词表达出学生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快乐心态。考虑到这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有些难度,教师在课前搜集一些浅显易懂的、又是由当代青年学生写的关于青春的佳句佳段,以供学生在课上阅读参考。眼看学生参与的积极心有所提升的时候,教师当堂吟出送给同学们的“青春寄语”,并用投影仪打出。这时班上学生蠢蠢欲动,教师顺势推舟,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纸片,每人写上一句青春寄语,要求学生不要署名,叠好后投放于教师准备好的纸盒。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细细推敲字句,惟恐写得不够出色。同时教师播放悦耳动听的轻音乐,以激发学生的灵感。而在其后的抽签朗读寄语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当寄语被抽到的同学,那种幸福的情感百分百地融化在他(她)们绽放的笑容里。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又强有力地佐证了

上一教学内容“青春的幸福”。教师在课堂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愉悦的情景里进行活动,同时将各种教育要求渗透到活动中,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二、 激励评价,让学生感受快乐,培养自信

训斥只会使人产生沮丧,而表扬才会激励人不断进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如在《我爱我师》这一活动课中,在制作感恩贺卡过程时,个别男同学面对满桌的制作材料却不知从何下手,只是呆呆地坐着。我不是指责他们,而是鼓励他们:“动手试一试,你的好朋友不会在意你做地是好是坏,再说贺卡并没有固定的款式呀!你也可以请周围的同学帮助你。”如果那时,我说:“你看你,连张小小的贺卡也不会做,真笨!”他们一定很伤心,很有可能再也没有勇气和信心去完成制作。也许会从此对制作产生惧怕的心理。而我的鼓励性语言则坚定了学生尝试制作成功的信心。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不要吝啬使用激励,尽量找学生活动时的闪光点进行表扬,用些非语言性的及语言性的激励,如用目光微笑地对视、点头,“再试一遍会更好!”“你的手真巧,下次一定会比这次更好!”等等。同样,在“寄语青春”的学生活动中,很多同学在模仿他人的基础上,能很好地写出自己寄语,甚至有些同学还要求多写一两句,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在课堂上给予赞同与表扬。但也有个别学生的的笔尖一个字也流不出来,与前面的情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更加重了个别学生的心理压力。“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是这一核心理念

的表现之一。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对于那些学习效果不明显的同学进行耐心的辅导,与他们共同分析、利用投影打出的青春语句,由此启发他们参照某一形式进行简单地、独立地模仿,并告诉他们并不一定要写得很富有诗意、句子也不用太长,一个短句也同样可以的。课堂结束前每个学生都非常自信地拥有了自己的“心语贺卡”。 这些活动可极大满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使他们更加自信。

三、设置磨难,让学生体验挫折,增强自信

在实践中,学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正确对待自身成功或失败,也是形成学生自信心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根据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设置适度障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磨练。如在展开“排解不良情绪”这一教学内容时,我大致地向学生描述了我不久前痛失好友的悲痛心情,并向他们提出需要帮助的要求。学生们三五一组的讨论开了,有的学生小声安慰我,有的则自告奋勇地向我提出了种种调节情绪的方法。如:请假到远方作次长途旅行,回忆这位好友生前的不足之处,上网聊聊天,多交些新朋友,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哭一场,别去想她,找其他朋友倾诉一下,等等。他们的某些方法尽管幼稚但无不充满了关怀之意,我由衷地感谢了他们并表示接受他们对我的帮助。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经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教师给予鼓励(表示接受),他们感到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了成功的体验。经过不断

培养,逐步增强学生抗挫的信心,今后遇到困难,就不会束手无策,而会深信自己有能力,用积极办法去克服。当然,教学活动中障碍磨难的设置一定要适度,使学生抗挫折信心有所提高,又有继续尝试的心理。

总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着力诱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克服困难的同时克服自身缺点;在提高智力、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个性;在不断领略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中,增强积极进取的自信心。 自信,是信心的源泉,是做人的基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作为我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放面抓起:

一、信心来源于老师有效的表扬

学生需要表扬,需要鼓励,表扬坚定了学生的信心。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我采取多表扬勤鼓励的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回答问题答案准确,朗读课文通顺流利,勇于举手发言等,我都会积极肯定,及时赞赏。这样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教学效果明显有了改进。就拿初一、二班的学生王鑫来说,他是个学习差的学生,缺乏自信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是耷拉脑袋没精打采的坐在那儿。一次,在课堂我给王鑫提了一个问题,他回答问题的声音我一点都听不见,只有走到他身边才能听见声音,他居然把问题答对了,此刻我表扬了他,看见他脸上绽露出欣慰的笑容。从此以后,我有意多提问过他几次,并鼓励他自己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他不但能举手回答问题,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寄语》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小学生品德与生活寄语 思想品德寄语 家长成长寄语思想品德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寄语”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给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寄语"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sixianghuibao/16760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