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思想汇报 >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思想感情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思想感情

2016-01-26 09:46:5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思想感情篇一《从《倾城之恋》看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思想感情》,供大家学习参考。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思想感情篇一
《从《倾城之恋》看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从《倾城之恋》看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摘要 张爱玲小说下的女性以其孤独无力的苍凉而存在着,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倾城之

恋》中的女主角较其张爱玲的其他作品而言稍显“亮色”,毕竟白流苏与范柳原还算是“圆满”的结合。可是正如张爱玲自己所说,若非香港陷落的成全,又有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呢?整个小说贯穿其间的没有所谓的恋爱喜悦,有的只是白流苏心中的孤寂、无所依靠。生于乱世的白小姐期望寻求一份安全感,然而女人挣脱不掉的是对男人的依附,对经济的依赖、对婚姻的依靠,因此这种期望一段婚姻来解救自己的切入点,就注定了女性的孤寂和束缚。这样一曲凄凉的爱情传奇故事,就平添了一层孤独凄绝的人生基调。而小说反复提到的“墙”的意象,也表现了一种末日意识,和张爱玲及白流苏“倾城的孤独”体验。

关键词 女性 孤独 悲剧色彩 家园幻梦 末日意识

From the little love see zhang ai-ling's novels tragic consciousness [Summary]Eileen chang novel, the woman alone in the desolate, and there was the tragedy, the city's love of the heroine of a eileen chang works in the other a little , after all, and shine Bailiusu Fanliuyuan was in the union. But as she said, according to the hong kong did not grant, who knows what is because, what is the fruit? the whole fiction through which no such thing as love, there is only the loneliness of white, depend on. Miss white was born in the world to find a safe, but she wriggled out of a man clinging to the economic dependence, for marriage depends on, so this is expected that a marriage to relieve himself, he was destined for women. Such a tragic love stories, but with a very lonely of life. the novel have mentioned the "imago" the wall, but also an end, and according to the city and Bailiusu"lonely" experience.

[Keywords] Women Lonely Tragedy Their dreams End of the century

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她的小说大多写的是上海没落淑女的传奇故事,她把自己的小说集也命名为《传奇》,而她的身世本身也是一部苍凉哀婉而精彩

动人的女性传奇。

这个经过豪门家变的冰雪聪明的女子,在面对一度偏安的十里洋场的崩裂,她感到的是世事对人无情的压力。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常常透露出人的孤独无力感,和世情的苍凉。婚姻与恋爱几乎都是张爱玲作品的中心题材,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这样说:“我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认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恣的”。【1】

一、《倾城之恋》——孤独凄绝的爱情传奇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为数不多的稍显“亮色”的爱情作品。一位生于没落贵族,却经历了不幸婚姻的白流苏,阴差阳错与风流男人范柳原之间展开的一场相互猜疑,尔虞我诈的爱情故事。当两人的爱情即将毁灭的时候,恰遇香港大战的爆发,成全了这对平凡的夫妻,谱成一段倾城之恋。毕竟是算得上由爱导向婚姻的一个较为“圆满”的收场。可也正如张爱玲自己所说,若非香港陷落的成全,又有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呢?在流苏与范柳原的恋爱过程中,可谓是步步为营,互相猜忌,斗智斗勇,贯穿其间的哪还有什么恋爱的喜悦,有的只是流苏心中的那份孤寂和无所依靠。在这样一曲凄丽的爱情传奇故事中,平白涂抹上一层孤独凄绝的人生基调。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身上虽沐浴着些时代的光亮,意识却认为男人所控制和支配。正犹如张爱玲自己喟叹:“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2】同张爱玲一样出生贵族的白流苏,拥有同张爱玲一样的气质,一样的冰雪聪明,一样的遭遇了爱情的不幸。若不是战争来了,白流苏不过是范柳原的情妇,在地位上始终不牢靠。范柳原追求白流苏,选择与之同居,是为了寻求爱情的浪漫,然而经历了人生冷暖,看透了人情世故的白流苏却没有浪漫的条件。白流苏步步为营地回应着范柳原的调情,因为眼前的这个男人带给她生存的希望,一个没有技能,没有金钱地位的女子,只能寻求一个男人作为依靠。在范柳原和白流苏的尔虞我诈,各怀鬼胎的爱情角力中,白流苏首要关注是寻找一张长期饭票,她需要婚姻的名分,以便逃离在娘家的难堪地位,有无爱情倒是其次,因此想尽办法让范柳原娶她。流苏以冰清玉洁的美貌和没落贵族的家世作为资产,吊足范柳原的胃口,小心不让自己爱上这个男人。而范柳原则相信爱情比婚姻更重要,他用种种激将法比她主动示爱,因为无爱的婚姻等于“长期的卖淫”,很显然他反对这样买卖式的婚姻关系。这样看来,不得不说流苏并非独立的新女性,但她庸俗的看法却是封建礼教压制下的不得已。这正是张爱玲看到的白流苏以至那个时代的女性悲剧的自身根源。

二、张爱玲的生活哲学造就了《倾城之恋》的悲剧主体

张爱玲创作选取的切入点是她本人的战争经验,尽管其描写的中心是上海和香港两城市民的日常生活,但在其中都涉及到战争等重大灾祸,尤其在《倾城之恋》中,战争成了小说的关键因

素。张爱玲自身似乎并不想过多地探索战争的政治或意识形态涵义,但不得不说战争的震惊性体验为她洞悉人性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窗口。张爱玲敏锐地察觉到,人们在战争的惊惶中,丢掉了对于精神价值的追求,剩下的仿佛只有饮食男女这两项,而这就是张爱玲觉得生活中不加掩饰的真相。张爱玲认为在这种情形下,只有在世俗中生存下来的人才配得到褒奖,从此“适者生存”自然而然地登上了价值序列的最高宝座,张爱玲的话可谓一语中的“可是世上有用的人往往是俗人”。 【3】

张爱玲从小才华出众,6岁入私塾,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就开始小说创作。1927年,7岁的张爱玲随家回到上海,不久,母亲回国,她又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张爱玲对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极为敏感,她曾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看了一张描写穷困的画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场,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4】。因此,张爱玲笔下的女人都是怕穷的,为了不过穷日子,在当时女性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婚姻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式和目标。

在那个时代,在那个高扬革命、民族解放、个性自由的年代,张爱玲的生活哲学似乎是上不了台面的。但她并没有这样的顾忌。因此她一贯拒斥着理想主义。而《倾城之恋》便是对理想中的男女之爱作了无情的颠覆与嘲谑,洞悉了那个时代的男女之爱的悲剧意识。

单从标题“倾城”来看,让读者自然地联想到,小说将描述一个男子追求绝色女子的传奇经历。因为“倾城”在汉语言里,常与“倾国”合成一个成语,指绝色女子的意思,她能使男人为之甘愿将一切置之度外,古代君王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典型例证,证实了它是一种情感至上的状态。然而张爱玲虽用了这样一个字眼作为标题,这种男女之间无条件的爱却在她笔下消失得无影无踪。白流苏和范柳原“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人,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 【5】,他们之间在香港浅水湾所作的只是一段高级调情,使两人粘合到一起的,是特殊的生存境遇,并没有炽热燃烧的情欲。那只是一段“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

张爱玲自身似乎是认同日常生活的,她通过对政治与社会问题的规避,默认了现实世界的既定秩序和法则。她是认同白流苏范柳原的最终结合的,在张爱玲看来,这就是现实生活,就是生存法则。虽然她认同这个事实,但也不否认它的内在悲剧性。

张爱玲说“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其实也说明了张爱玲以“倾城之恋”为题的真正内涵——建立在废墟上的爱情。这种废墟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寄寓的一面。它既是因战争而破坏的城市废墟,也是指人心灵的废墟。人在无法操控自己的命运又毫无生活希望时往往会作出无奈的选择,选择这种无爱的婚姻。可以说在《倾城之恋》这部作品中,张爱玲虽然以圆满的结局作为收

笔,但丝毫没有消弱小说的悲剧性,反而显得更加浓重。

在普通人里找传奇,在传奇里找普通人,这就是张爱玲远离主流价值观,描写小人物的意义之处。而《倾城之恋》正是普通人中传奇的典型。

三、张爱玲的家园幻梦

无论从时代氛围还是个人身世,张爱玲都是无“家”可归的,她拥有一份破碎不堪的家园感。从她的精神世界来看,可以说从孩提时代开始就充满了一种孤独感、恐惧感、无家可归感。她曾经在散文中较为详细地追溯了她的家庭历史并反反复复表达了她对家的感情,“乱世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正的家” 【6】。张爱玲8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她隋父亲一起生活,起初父亲对她还有一点点的喜欢,对她的才气感到很骄傲,很快父亲便听信于继母的谗言毒打她,甚至将她监禁在空房子里长达半年之久,甚至重病也不给她医治,让张爱玲小小年纪便触及到了现代人对死亡的恐惧。张爱玲曾试图走进母亲的家,但最终发现无法融入,于是张爱玲便始终是家庭生活中的边缘人,寂寞与孤独是她的生活体验,安全感的匮乏是核心。

张爱玲的家园幻梦意识自然也构成了她小说悲剧意识的一部分。不得不说《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仿佛有着张爱玲自己的影子,身上流着高贵的血统,却是生活在一座空虚的城堡。在所谓的“家”里面,没有一丝丝人情和温暖,有的只是世态炎凉。在流苏出嫁之时,哥哥嫂嫂表明不愿出钱风风光光办嫁妆,婚后流苏不看前夫虐待离了婚,回到家里受尽白眼,七八年后前夫一死,哥哥便希望她回去奔丧,搬出三纲五常说她“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无非是他玩股票用光了她的钱,想撵她回去罢了,嫂嫂更刻薄地对她辱骂。所以流苏其实是无家可归的,在白公馆也不过是寄人篱下。流苏的经历同样加深了生存意识,而淡化了她的情感需求。她要的是一个能让她不为三餐温饱担忧,不必遭人遗弃的家园,而不是精神世界的慰藉,不是爱情。

在读者看来,虽然白流苏如愿以偿与范柳原结合,看似解决了生存问题,但又不得不思考,他们之间因香港沦陷而结合,这样的婚姻到底能维持多久呢,当有一天世界恢复了平静,城市恢复了兴盛,范柳原还会不会安于婚姻的束缚,或许会有第二个白流苏出现在范柳原身边,抢走她的丈夫和家庭。原本柳原追逐自由恋爱,不欲结婚,对于无经济能力的流苏而言,则她仍是被柳原宰制的。特别是当时中国世俗价值观不认为女人拥有身体自主性,她嫁给柳原遂成了他豢养的女人。柳原可以堂而皇之追逐别的女人,而她只能守著他一人,且时时担心被抛弃“没有婚姻的保障而杨长期抓住一个男人,是一件艰难的、痛苦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7】而小说由始至终,张爱玲都将两人的真心掩藏起来了,没有直接表达过到底两人的爱有多深,多纯,我们只是看到两个情场高手的过招,最后谁都没有赢,只是大环境的促成了这段传奇姻缘。仅此而已„„然而这一切的看似冥冥之中的命运,其实都是张爱玲自己的一种期待,她为流苏安排的命运正是

自己种种经历的艺术写照,悲剧是必然的。

四、悲剧意识之世纪末爱情

阅读张爱玲的作品,不止感受到其间时间的停滞,还有她对文明幻灭的深重隐忧和由之而生的无法消解的虚无绝望。可以说,在张爱玲身上,真正具有了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末日意识”,因为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是不存在这种整体性的末日意识的。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原是清末的著名大臣,而她的祖母李菊耦则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之女。可到了她父母一代,家道已然完全败落。父亲属于遗少型的少爷,母亲则是一个时髦的新女性。3岁时张爱玲随父母生活在天津,有一个短暂的幸福童年。受父亲风雅能文的影响,张爱玲从小就会背唐诗,给了她一些古典文学的启蒙,鼓励了她的文学嗜好。同时也受母亲向往西方文化的影响,生活情趣及艺术品味都是西洋化的。然而好景不长,父亲娶姨太太后,母亲不但勇敢地冲出了家庭的牢笼,而且更勇敢地与姑姑一起出洋留学,而年幼的张爱玲,则在失去了母爱之后,还要承受旧家庭的污浊。因此,张爱玲后来在文学创作中总是以"衰落中的文化,乱世中的文明"作为文化背景。

之所以说《倾城之恋》表达着张爱玲“倾城的孤独体验”,就在于它除了表现女性为了生存保障拼尽全力抓附婚姻的孤独无依的处境外,还最典型地表现出文明毁灭后,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无所依傍的孤独处境。

注释

【1】 张爱玲 自己的文章 [M] 页47京华出版社 2005年10月版

【2】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J].张爱玲散文全编[M],页39.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6月版.

【3】 张爱玲.必也正名乎[J].张爱玲散文全编[M],页46.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6月版.

【4】 张爱玲.天才梦[J].张爱玲散文全编[M],页45.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6月版.

【5】 张爱玲.倾城之恋[J].张爱玲文集[M]第2卷,页82.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版.

【6】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J].张爱玲散文全编[M],页112.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6月版.

【7】 张爱玲.谈女人[J].张爱玲散文全编[M],页69.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6月版.

【8】 张爱玲.天才梦[J].张爱玲散文全编[M],页3.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6月版.

参考文献

[1] 关鸿:《永远的张爱玲》 [M] 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3

[2]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 [M] 京华出版社 2005

[3] 王安忆:《寻找上海.世俗的张爱玲》[M] 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6

[4] 张爱玲:《精编张爱玲作品集——倾城之恋》 [M]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8

[5] 余斌:《张爱玲传》[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思想感情篇二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倾城之恋作者:张爱玲主要目录:一、古典豪门与现代都市二、荒谬飘摇的爱情三、灵动的感悟与平实的细节1 、灵动的感悟2 、平实的细节《倾城之恋》(1943 )也是张爱玲的重要作品。作品仍然是一个爱情故事,仍然是在爱情中书写人生的荒凉,比《沉香屑第一炉香》其荒凉意味更强。甚至,主人公的性格也和《沉香屑》有相似之处。但是,其题材、写法,韵味,又有所不同。一、古典豪门与现代都市小说的题材很特殊,故事存在着两个环境:一个是现代大都市,一个是传统古典贵族的大家族内部。这个传统贵族大家庭是在上海。故事中的人物又到香港。前边写大都市里衰败、破落的大家族生活,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后边却是写贵族小姐与现代浪子在香港相爱,豪华饭店、宾馆,灯红酒绿。衰败古典贵族大家庭与现代都市的结合,是张爱玲在题材上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在其他小说中,也有这样的二重结合。《花雕》《茉莉香片》《金锁记》等。这种题材的作品,在现代文学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把这样两种特殊的生活组合在小说中,具有很特殊的美感。张爱玲强调一种参差的对照之美。这也是一种对照。这种对照也存在着一种苍凉、荒凉的美感。大家族在现代城市里,失去了古典时代的威风,日益衰败、破落。给人一种毁灭感。同样是荒凉的意味。张爱玲家庭本身就是这样的大家族的。二、荒谬飘摇的爱情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葛薇龙命运是不断下滑、沉落,最后她的自我消失在欲望之中。但是,这里,主人公白流苏的爱情却有一种上升的趋势。白流苏是一个衰败的贵族大家庭的小姐。这个大家庭整天过着那种乌烟瘴气、勾心斗角的生活。白流苏因为是小老婆所生,特别是有过离婚的经历,所以,在家庭中格外受排挤。他的哥哥、嫂子都欺负她,看不起她。但是,她并不是软弱的人,所以,仍然怀着自己生活渴望。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华侨富商子弟范柳原,经过一番所谓的曲折艰苦的高级调情以后,在香港沦陷的炮火中,他们各自感到了对方的真情实意,宣布结婚。在这种爱情中,白流苏有两个动力:一个是大家庭的压力,一个是对生活渴望。在大家庭中,她由于自己地身份、地位和不幸的婚姻经历,总是被排斥。精神格外痛苦。她只能往前追求自己的生活,就是选择一个好丈夫,过着自己的生活,远离这个龌龊的大家庭。没有任何退路。她是怀着赌博、冒险的心理去到香港见范柳原的。张爱玲的人物往往是感情冒险主义者。但是,范柳原却仍然是乔琪一样的人。虽然对她很欣赏,却也是只给她欢乐,而不给她婚姻的。白流苏感到,范柳原对于她就是高级而文雅的调情。范柳原是个虚无感很强的人,他似乎觉得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一切都是游戏,都是玩乐。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所以他什么都不信,一点正经没有,总是调侃的态度。范柳原说:“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我们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所以,范柳原在他得到白流苏以后,就自己离开香港到英国去。他还是把白流苏当作和他玩过的别的女人那样对待。但是战争爆发,范柳原没有走成。在战争的死亡面前,两个人都感到了真正的爱情。于是范柳原宣布和白流苏结婚。这种爱情或者婚姻,不是他们之间感情,而是借助偶然的战争的外力促成的:“香港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她只是笑吟吟的站起来,将蚊香踢到桌子底下去。”这里就意味着,这种爱情是建筑在一种不可理喻的荒谬性之中。世界是荒谬的,不可理喻的。没有任何秩序。人在这样的世界中,没有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他们表面上好象获得自主性,其实不过是世界无形的巨手拨弄的结果而已。这里的爱情,在这样的背景中,爱情也变得荒谬、飘摇不定。作品这样说:“柳原从来不跟她闹着玩,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张爱玲说:“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这里,仍然显示出苍凉的韵味。

三、灵动的感悟与平实的细节张爱玲小说的叙述方式,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1、灵动的感悟就是善于对描写对象进行一种很深刻感悟,然后通过一具体形象把这种感悟到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实际是意象或者意境。不是空洞的说教,或者抒情,而是在形象中暗示。这种写法的好处是深切,灵动。让读者去体味。作品开头两段: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

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胡琴上的故事是应当由光艳的伶人来扮演的,长长的两片红胭脂夹住琼瑶鼻,唱了,笑了,袖子挡住了嘴……然而这里只有白四爷单身坐在黑沉沉的破洋台上,拉着胡琴。这里,由“时钟”到唱歌,再到“胡琴”,然后是光艳的伶人。它们组合在一起。把白公馆的惜日的繁华,今天的衰落的那种苍凉传达出来。还有白流苏在屋里:朦胧中可以看见堂屋里顺着墙高高下下堆着一排书箱,紫檀匣子,刻着绿泥款识。正中天然几上,玻璃罩子里,搁着珐琅自鸣钟,机括早坏了,停了多年。两旁垂着朱红对联,散着金色寿字团花,一朵花拖住一个墨汁淋漓的大字。在微光里,一个个的字都像浮在半空中,离着纸老远。流苏觉得自己就是对联上的字,虚飘飘的,不落实地。白公馆有这么一点像神仙的洞府: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可是这里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因为每天都是一样的单调与无聊。这是对流苏在白公馆里的心情的描写。不是直接述说,而是借着环境描写和感悟去写。白公馆的败落,陈腐,阴郁而流苏的苦闷都暗示出来了。白流苏和范柳原在夜色中到了浅水湾,流苏内心情感、欲望是这样写:到了浅水湾,他搀着她下了车,指着汽车道旁郁郁的丛林道:“你看那种树,是南边的特产。英国人叫它„野火花‟。”流苏道:“是红的么?”柳原道:“红!”黑夜里,她看不出那红色,然而她直觉地知道它是红得不能再红了,红得不可收拾,一蓬蓬一蓬蓬的小花,窝在参天大树上,噼里扑噜燃烧着,一路烧过去,把那紫蓝的天也熏红了。她仰着脸望上去。柳原道:“广东人叫它„影树‟,你看这叶子。”叶子像凤尾草,一阵风过,那轻纤的黑色剪影零零落落颤动着,耳边恍惚听见一串小小音符,不成腔,像檐前铁马的叮当。2、平实的细节张爱玲小说虽然也讲究故事性,但是,她并不靠情节魅力。而是靠细节的爆发力。无论多大的场面,她一般都不进行宏观整体地扫描,而是从小处开始。一点一滴的去写,在细节的精雕细刻。张爱玲酷爱细节的作家。她在评论《红楼梦》《金瓶梅》时说:“只有在物质的细节上,它得到欢悦……仔仔细细开出整桌的菜单,毫无倦意,不为什么,就因为喜欢――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张爱玲本身受《红楼梦》影响很大。张爱玲写人、景物等都是在细节上苦心经营。可以从二个方面看张爱玲小说的细节:(1)以小写大张爱玲要确定全篇的感情基调的时候,笼罩全篇氛围、感情。往往都是从一、二个小处着眼。不是宏大叙述。比如,开头作品是写大家庭晚上一个大生活场景。从时钟开始写,然后是白四爷拉胡琴。用这样的意象,写出苍凉的大韵味。(2)从小处写起。张爱玲喜欢写大的生活场景,比如说大家庭的生活,别墅里的酒会、宴会等等。但是,她不喜欢从宏观上去写,不从宏观上想描写那种整体的氛围,而是从细节开始,一步一步地写出大场景。细节都很平实,好象没有什么惊人的东西,但是构成一个整体的生活,人物性格、场景、故事就都被写出来了。作品开始就是晚上白公馆的很大生活场景。却主要几乎都是人物具体对话和简单动作,没有任何概括性的,笼统的叙述语言。每个人的话都很长,都是他们性格的体现。正是对话中,人物很微妙的心理都写出来了。三爷和四爷对话。内容是白流苏原来的丈夫死了,三爷想让白流苏去奔丧。实际上是排挤白流苏,想赶她走:白流苏坐在屋子里的一角,慢条斯理绣着一只拖鞋……这时她便淡淡的道:“离过婚了,又去做他的寡妇,让人家笑掉了牙齿!”她若无其事地做她的鞋子,可是手指头上直冒冷汗,针涩了,再也拔不过去。她偶然遇到范柳原的那个晚上,别人都骂她不要脸。但是她却暗自得意。一是对别人是报复,二是内心有一种喜悦。流苏蹲在地下摸着黑点蚊香,洋台上的话听得清清楚楚,可是她这一次却非常的镇静,搽亮了洋火,眼看着她烧过去,火红的小小三角旗,在它自己的风中摇摆着,移,移到她手边,她噗的一声吹灭了它,只剩下一截红艳的小旗杆,旗杆也枯萎了,垂下灰白蜷曲的鬼影子。她把烧焦的火柴丢在烟盘子里。今天的事,她不是有意的,但无论如何,她给了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他们以为她这一辈子完了么?早哩!她微笑着。她一歪身坐在地上,搂住了长袍的膝部,郑重地把脸偎在上面。蚊香的绿烟一蓬一蓬浮上来,直熏到她脑子里去。她的眼睛里,眼泪闪着光。中国文学欣赏中国文学欣赏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思想感情篇三
《张爱玲《倾城之恋》作品分析》

张爱玲《倾城之恋》作品分析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07中文四班 张露 072003040110

摘要:《倾城之恋》是一个动听的而又不近人情的故事。文章简单的介绍了作家张爱玲的生平简介和《倾城之恋》的故事梗概,通过场上海白公馆、香港浅水湾分析了主人公白流苏和范柳原的这场爱情游戏的起因、经过直到尾声。《倾城之恋》里,从腐败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没有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柳原和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但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最后通过这些理解进一步的分析主人公白流苏和范柳原的人物形象性格。从而达到作品分析。

关键词:张爱玲 倾城之恋 环境分析 白流苏 范柳原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一部经典的中长篇小说。“倾城倾国”一词,语本《汉书·外戚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而《倾城之恋》中,战争,摧毁了一座城市,却也成就了白流苏的幸福。在倾城之恋中的“倾城”的意思上:则是倾覆、倒塌,沦陷,这个意义。

作者简介:张爱玲,原名张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作家。也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作家。1921年出于上海一个没落的官宦世家。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末锋头极劲的清流人物,其祖母则是洋务重臣李鸿章的女儿。显赫但又日渐颓败的家境,让张爱玲自幼就饱尝了人间冷暖。童年时在北京、天津居住,1929年迁回上海,中学毕业后到香港读书。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发表了《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 她23岁与胡兰成结婚,抗战胜利后分手。1955年旅居美国,在美国与作家赖雅结婚,过着“隐居”生活。1995年卒于美国洛杉矶自己的公寓,享年七十五岁。然而张爱玲名字的由来,则是在她十岁的时候,母亲主张把她送进学校,父亲一再大闹着不依,最后母亲像拐卖人口一样硬把她送去了,因为已经有相当 基础,所以进黄氏小学四年级插班就读,在填写入学证的时候,因为“张煐”这两个字嗡嗡地不响亮,她想给自己重取一个名字,一时踌躇着不知填什么名字好,支着头想了一会,说“暂且把英文名字胡乱译两个字罢”,这个词描述她当时的心情:ailing,意为烦恼。张爱玲这个普通的名字只是母亲烦恼心情的随意表达,后来却响彻了整个文坛。母亲一直打算替她改而没有改,再后来,爱玲不愿意改,也没必要改了。[1]

《倾城之恋》讲述的是上海一个旧式家庭之女白流苏与丈夫离婚后带着一些家产回到娘家居住,所带的那点家产被哥哥们间接的用完光再无可用之财之后受尽了他们的冷嘲热讽,看尽了人生的世态炎凉。之后在妹妹的相亲会上认识了富家花花公子范柳原,迫于在家中的无奈,于是决定把自己当赌注,跟随徐太太去了香港,之后毫不意外的在香港浅水湾饭店与范柳原的相遇,为了自己以后的婚姻地位和无忧的生活,与范柳原展开了一段“勾心斗角”的爱情拉锯战,本以为这场斗争是白流苏输了,范柳原打算离开香港一段时间,但恰在这时香港发生了战争,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返回浅水湾寻找白流苏,在这生死未知的期间两人相依为命,并产生了心心相惜的情愫,最后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香港的沦陷成全了流苏,使得她成功的嫁给了范柳原。本文通过张爱玲《倾城之恋》的绚丽的文辞描写,从小说双城的场景和主角人物的性格的分析来对作品进行分析。

一、环境分析

(1) 上海白公馆

白公馆是流苏从小生活的地方,出嫁,离婚,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带着少许离婚分到的家产和受伤的心回到了这个有着亲人的家里,但是结果却是意想不到的。小说开篇就写到:“上海为了‘节省天光’,将所有的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然而白公馆里说:‘我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仅这一句,一方面说明了白公馆的人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外面的世界都在变化着,而他们却也不愿去改变他们百年如一日的生活。别人都在忙碌着,他们却还在悠闲的计较着。另一方面则是暗指他们这个老贵族在这个时代已经逐渐步向衰败、没落。

胡琴咿咿呀呀拉着,渲染出白流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张爱玲营造的梦魇般的氛围与情调,笼罩着小说中的人物和周围的一切,从小说的一开始就充盈着苍凉,抑郁而哀切的胡琴声。[2]与伶人扮演的热闹场景相比,四爷独自在黑沉沉的破阳台上的身影就显得凄凉多了,更显示出了白公馆的冷清和衰败的气息。从这胡琴声中引出了白公馆的一件稀罕儿事——徐太太来“报丧”所引起的一场风波,也正是这场风波让白流苏明白了她的家人是一群怎样的人。也是在白公馆里上演的一场大戏。白家兄嫂在得知流苏的前夫去世之后,都想着让流苏回去为前夫守寡,表面上都是为了流苏好,其实都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把流苏赶出去这个家,他们也好有点利可图。特别是三爷,刚开始还是好言好语,一副为人兄长,为妹妹打算的口气,让她回前夫家过继个前夫的侄子过来,名为流苏有个依靠,其实是想让流苏把前夫的财产也一并过继过来,让他们以后也有点好处可捞。见流苏不同意,便又说:法律呀,今天改,明天改,我这天理人情,

三纲五常,可是改不了的了!你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用这样的话来说服流苏。在被流苏说出三爷把她带回来的钱花光的真相后,三爷面子就挂不住了,直接说开了,接着四奶奶,三奶奶也都说开了,意思就是流苏在这个家闲着吃他们的,住他们的,现在物价贵了,他们养不起他这个闲人了,其实最主要的是流苏这个妹妹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兄嫂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流苏气极,颤抖着,抓住了四爷,但四爷却也认为三爷说的对,最后流苏想到了白老太太,让自己的母亲为自己说句话,可是当流苏跑到白老太太的身边时,得到的却是白老太的一番避避重就轻的话,说到最后,也就是让流苏回到前夫家去,白老太的一番话无疑把流苏打入了谷底,连这个家,连最后的依靠也没了,这就是生她养她的地方,这些就是她的家人,她的心就这样被她最亲的人撕裂了,就连绣鞋的针也扎了手,也全然不知。小声道:这屋子里可住不得了!······住不得了!这句话包含了流苏太多的辛酸、失望和痛苦。

这些就是白公馆的人,透露了她们对亲情的淡漠,对流苏的冷情,只为了自己的利益,显示出了他们的冷酷无情。白公馆的衰败也是必然的,他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封建的腐败的贵族观念,他们只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无论外面的世界怎么变,他们的观念也还是腐朽的老思想,他们家的女儿的命运就是为了保住白家的名声找个有靠山的人家出嫁了,一带女儿嫁出去了,另一代女儿又顶替上来,百年来不变,任然是由父母来掌握、安排自己的人生,他们的思想任然停留在女子要遵从“三从四德”的礼教下。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流苏的命运注定了是悲惨的。所以最后她决定听从徐太太的话用自己作为赌注勇敢的选择了离开了这个封闭、落后、没有人情味的家。

(2)香港浅水湾

香港浅水湾是一个繁华、新时代气息浓烈的地方,流苏在妹妹的相亲会上认识了潇洒多金的富二代范柳原,在那次相见后,范柳原对流苏有了意思,于是通过媒人徐太太邀请流苏离开家来这个地方,而流苏也在那个家受尽冷嘲热讽后,于是决定为了自己的未来出来闯一闯,于是她跟随徐太太来到了这个地方。正是在这个地方,改变了流苏的命运。也展开了流苏与范柳原的一场感情拉锯战。

来到这个地方,正如流苏所料,富二代公子范柳原早已等在了这里,是有意抑或是无意,流苏在浅水湾饭店的房间争好相邻,他们带着各自的目的开始了“谈恋爱”。白流苏与范柳原从一开始交往就在互相较劲,双方你来我往,攻杀战守,逗引埋伏。在白流苏眼中,范柳原“虽然够不上称作美男子,粗枝大叶的,也有他的一种风情”,而在范柳原眼中,白流苏是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他尤其喜欢她身着旗袍、低头不胜娇羞的模样,因而有心勾引她,但又无意娶她,最多愿意让她做个情妇。白流苏洞察范柳原的心机,因而给他亲近自己的机会,但绝不

让他占有自己的身体。因为她深知,“既然他没有得到她,或许他有一天还会回到她这里来,带了较优的议和条件”。这就意味着,白流苏的“守身如玉”并非理想贞女式的重德轻欲,对白流苏来说,贞节就是她与范柳原婚姻交易中的砝码,这和她“不愿寻了个低三下四的职业”而失去其“淑女的身份”一样,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身价,以达到让范柳原明媒正娶她的目的,而不是偷鸡摸狗的玩玩。范柳原知道白流苏要什么,但他固执地不愿承认。白流苏不知道范柳原要什么,但她知道自己要什么。[3]

在流苏去到浅水湾饭店见到范柳原之后,他们之间就达成了一个共识,在彼此身上各取所需。流苏想依靠范柳原让自己以后的生活好一点,在范柳原身上得到一个名分,在婚姻上有个地位,而范柳原觉得流苏是个有挑战性的女子,既有中国式女子的婉约,却又比一般女子来得有性格,想要征服她成为自己的附属品,他的情妇。于是,在浅水湾,他们一个演戏,另一个配合着,就这样开始了这场爱情游戏。在他们第一次去香港饭店,流苏与范柳原的拉锯战就正式拉开了帷幕,范柳原看似无意却是有意的对流苏诉说着萨黑咦妮公主的身世和遭遇,说明了他也想过那样自由的生活,没有婚姻的束缚,之后他们去丛林散步,范柳原对流苏说:“我自己也不懂得我——可是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可是他自己也清楚的知道,流苏不懂得他,这让他有些失望。在这之后,范柳原与流苏常常一起出双入对,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看电影,浅水湾饭店的人都误以为他们是夫妻,都叫流苏范太太,而范柳原听了也不否认,也不给流苏机会否认,因为他想要就是这种结果。他深知流苏的经历,背景。因为她是一个中国式的女子,自然就有中国式女子的思想,虽然他们自己知道他们什么都没发生,但是在别人看来他们整天出双入对,肯定已不再纯洁。在人言可谓的旧思想里,流苏自然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然而流苏却让未让他如了意,流苏的固执也不是一般女子所有的,尽管在别人看来他们之间已经亲密无间,但她任抱着她的那份矜持,因为她把戏知道这是她最有价值的筹码,只要范柳原还没得到她,就不会对她失去兴趣。就是这样,范柳原跟流苏玩起了欲擒故纵,若即若离的把戏。他与萨黑咦妮公主亲热的来往,在流苏面前与萨黑咦妮举动亲昵,对流苏的态度爱理不理,想让流苏吃醋,最后让她妥协。可是流苏偏不让她称心,尽管她枉担了范太太的虚名,但范柳原却没有真正的得到她,她句还有价值,还有砝码。于是她决定回上海,范柳原听她说了之后也并没有反对,并说送她回家。在送流苏回家的路上,范柳原的态度也还是冷冷淡淡的,他坚信流苏走不出他的手掌心。过了一个秋天,流苏已经老了两岁,这时候范柳原发了电报让流苏回香港浅水湾,并且船票已经买好,她的母亲也让她回去,她伤心的哭了,因为她的家人、亲戚朋友们早就认定她已是范柳原的情妇。并且已经两年了,她禁不起老了,但她也清楚的知道这一

去,她便是默认了做范柳原的情妇,无奈之下,她再一次回到了浅水湾饭店。还是相同的房间。流苏做了范柳原的情妇。在两人的一番勾心斗角之后,流苏最终还是没逃出范柳原的掌控。但是为让人预料到的是战争的爆发,让本来打算去英国的范柳原没去成,反而成就了流苏一开始的心意。战争爆发了,流苏自己在他们租住的房子里面担惊受怕、饿了几天,眼前没有希望,没有明天,有的只是没有止境的炮声,当看到战乱中来接自己的的范柳原时,她绷紧了好几天的神经终于断了,以前的矜持没了,有的只是眼前的范柳原,而范柳原也是,在这战乱中,有的只是与流苏的相依为命,不离不弃,这让他感动了,也让他们明白了眼前的相依是多么的可贵,这时候的他们没有了勾心斗角,有了坦诚相见,两人的感情在这场战争中迅速的升温,那是真心对真心,彼此珍惜的感情。战争结束了,他们也在这混乱中接了婚。

在这浅水湾,开始了他们的故事,却也结束了他们的故事。开始了他们的爱情游戏,却也结束了他们的爱情游戏。在这里,他们经历了很多,见识了他们的勾心斗角,也见证了他们从贪恋爱到恋爱的过程。

二.人物性格形象分析

(1)白流苏

从她的第一次婚姻开始,到离婚,在家受到家人的冷嘲热讽,到毅然决定离家,之后与范柳原展开的一系列争斗都无不展现出了流苏的勇敢和聪慧。在这个封建的大家庭里,他们的思想是封闭的,接受的仍然是女子的“三从四德”,认为女子嫁人以后,就一定要待在丈夫身边,向来只有男子可以休掉女子,女子却不能先甩掉丈夫,丈夫就是女子的天的教育,而作为一个封建家族中的女子,在出嫁以后,便也是“嫁出去的女儿,抛出去的水”。流苏违反了这个常态,与丈夫离了婚,勇敢的跳出了这个火坑。带着离婚得到的一点家产回到了她唯一可以依靠的家,但是回到家以后的遭遇却又把她推向了另一个深渊,所谓的家人让她彻底的失忘,生养她的母亲却让她更是绝望。她与丈夫离婚是为了寻找新的希望回到家以后,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望,甚至到绝望,眼前一切的亲情关系,都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时候的流苏是无奈的、软弱的,因为被家人抛弃是痛苦的,这让流苏很难接受。对未来的路充满了迷茫,自己该何去何从,继续留在家里,只是作为一个没有自尊、多余的、让人厌恶的人存在着,要是离开,外面的世界对于自己来说是完全陌生的,离开了家,自己又改如何生存,对于未来,流苏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而媒人徐太太的道来正好给了她一个逃出升天的机会。这就好比是一个在苦苦挣扎快要沉溺的人,抓住了一根漂浮的救命稻草。在妹妹的相亲上,流苏结识了妹妹的相亲对象范柳原,然而因为她所受的教育和她的经历让流苏在婉约的小女人中又透露出一点张扬,也因为他家曾是贵族,让她也养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思想感情篇四
《由_倾城之恋_看张爱玲小说中的爱情观》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思想感情篇五
《关于张爱玲倾城之恋的论文》

有关张爱玲倾城之恋的论文张爱玲小说的中心思想:在女奴时代谢幕的今天,女性角色的归属所在,张爱玲否定当时女性的生存方式,希望女性能挣脱文化的,历史的,生理的,心理的等等诸多枷锁般的桎梏,成为自在的女性优美的生存。 张爱玲是富家小姐出生,她的外婆是小妾。裹着小脚。她的母亲和父亲离婚了,父亲娶有小妾并且和小妾吸食大麻,最后败坏家产。母亲离婚后去欧洲。张爱玲的父亲几次说要杀死张爱玲,张爱玲从父亲那逃到母亲那,母亲对张说:“要么嫁人用钱打扮自己要么用钱来读书。”爱玲缺乏父爱,因此有恋父情结。这也是以后她和汉奸胡兰成恋爱的原因之一。 别人都说张爱玲是富家小姐,张爱玲却说“我是靠自食其力的劳动人民。”张爱玲三岁便把唐诗三百首拿下,七岁时开始写自己第一部小说。她曾经犹疑是要做一个钢琴家还是画家。她是一个天才。但生活的琐碎中她的自理能力却可以说是个白痴。后期帮香港电影公司做编剧,并且参加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家。一生作品无数。 张爱玲的自传中说到自己创作的《倾城之恋》拍成电影后,好多女人喜欢。原因:人都说二八年华,而《倾》中的女主人翁白流苏年近三十还能找到一个有钱又帅气又风流倜傥的男人范柳原,这给了很多女人一个梦。而流苏也在看不起自己的家人面前出了口气,又给大龄单身或离婚过的女人们“争一口气”。但张爱玲自己说, 《倾》并不是个好的圆满结局。 流苏的家人嫌流苏是个离婚大龄女人,处处刁难流苏。 家里一片的女儿,把小的宝络嫁给从国外回来年轻有为的富豪范柳原成了家人的首要事情。 而最后范看上的居然是流苏。窥见上海这家子的生存法则后,从故事一开始到结束这就是个悲剧。柳原不想让任何女人束缚住自己,包括他爱的流苏。 柳原不要婚姻,他惧怕婚姻。而流苏有脑子,她要的就是名份。但流苏也不想成为其他那些太太那样无所事事,整日吸食大麻。在男女主人翁斗智斗勇几回合后,发生了香港沦陷,身处在战争的爱情,在历经考验后,柳原终于在危难之际害怕失去真情,害怕失去流苏,也怕自己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终于娶白流苏当了正式的太太。要是没有了香港沦陷,也就没有这“圆满”的结局。“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 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她只是笑吟吟的站起身来,将蚊香盘踢到

桌子底下去。”张爱玲说了,两人都不是在大时代中的英雄,他们没有去参加反抗侵略。而流苏和她的家人以婚姻做生存的理念只会成为妇女永远的悲剧。 《连环套》和《金锁记》就直接凸显了旧社会没有文化女人靠婚姻生存的悲惨结局。《连环套》中的霓喜从小被卖给个印度商人做妾,为了做正室,几经波折,最后被丈夫雅赫雅赶出家门。之后又找了几个男人跟他们“完婚”,有的是有结婚,有的是没结婚。“汤姆生两手按着桌子站立着,茫然看着她,就像是不记得她是谁。霓喜忽然觉得她自己的大腿肥唧唧地抵着写字台,觉得她自己一身肥肉,觉得她自己衣服穿得过于花哨,再打扮些也是个下等女人;汤姆生的世界是浅灰石的浮雕,在清平的图案上她是突兀地凸出的一大块,浮雕变了石像,高高突出双乳与下身。她嫌她自己整个地太大,太触目。汤姆生即刻意会到她这种感觉,她在他面前蓦地萎缩下去,失去了从前吸引过他的那种悍然的美。”当女人认为肉体是自己的本钱的时候,她也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她笑道:‘发利斯比我小呢!年纪上头也不对。’那印度妇人顿了一顿,微笑道:‘年纪上是差得太远一点,他的意思是……瑟梨塔……瑟梨塔今年才十三,他已经三十一了,可是他情愿等着,等她长大。你要是肯呢,就让他们订了婚,一来好叫他放心,二来他可以出钱送她进学校,念得好好的不念下去,怪可惜的。当然弟弟妹妹也都得进学堂。你们结了这头亲,遇到什么事要他帮忙的,也有个名目,赛姆生太太你说是不是?’霓喜举起头来,正看见隔壁房里,瑟梨塔坐在藤椅上乘凉,想是打了个哈欠,伸懒腰,房门半掩着,只看见白漆门边凭空现出一只苍黑的小手,骨节是较深的黑色——仿佛是苍白的未来里伸出一只小手,在她心上摸了一摸。霓喜知道她是老了。她扶着沙发站起身来,僵硬的膝盖骨咯啦一响,她里面仿佛有点什么东西,就这样破碎了。”女人老了也就没人要了,她的女儿还是可以利用的。 《金锁记》中的七巧悲惨的一生就被她名存实亡的婚姻所控制,不单害了自己,还连带去害自己的子女们。七巧也是个瘾君子, 大麻是她生存下来唯一感觉到幸福快乐舒心的溯源。七巧是无知的,是典型的旧社会婚姻奴隶,被婚姻的大锁锁了一生,即使离开争夺财产的婆家那所宅门,她也被锁得紧紧的,世代锁下去。 《花凋》和《琉璃瓦》也是两部有相似之处的作品。作品中的女主人翁们被家人要求找婆家分别经历了不同的命运, 揭露了丑恶的旧社会当时民众的生活艰难以及想靠攀附资产家庭的可悲现象。《

琉璃瓦》中的家庭偏偏生的都是女儿,父母张罗女儿们一个一个嫁了“好人家”,偏偏到了小女儿心心这儿,来了个“不听话”,玩上了自由恋爱。 《红玫瑰和白玫瑰》中的男主人翁佟振保也还算老实,出生草根,凭借自己的努力有个好工作。但人家的艳福也不浅,有着红玫瑰和白玫瑰,还有其他灯红酒绿的地方各式的花朵们。女人们最后都是老了,都会腻的,男人却仍可以在社会的宽容下继续猎奇。当然,为了不辜负社会对他的期望,振保结果还是选择重新做个好人。 《色.戒》是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写照了。《色》是张根据一个真实的事件改编创作的。一个爱国的,要杀汉奸的女大学生王佳芝却被“汉奸”俘虏了心,临杀老易时放他一马。而汉奸易先生却为了自己的生存选择了杀掉女大学生王佳芝。在杀易先生的路上,佳芝一直在想老易是不是真心爱他。而老易“她临终一定恨他。不过“无毒不丈夫”。不是这样的男子汉,她也不会爱他。”“虽然她恨他,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男人在感情上是理智而又自私的,女人在理智下,还是会为了感情而自我毁灭的,这是男女对待感情的一个不同。也是女人“劣根性”的一种。 没有特别,最爱的还是《十八春》,又名《半生缘》。《半》中的女主人翁顾曼桢是迄今为止我最佩服的女人之一,在旧社会的种种“陋习制度”下她决不屈服,靠自强自立,一天做三份工养家,也决不步姐姐顾曼如的后尘做舞小姐。而最后嫁给祝鸿才也不过又是女人的“劣根性”作祟,她误以为赵世钧已经和翠芝结婚了,她就故意把自己毁掉,“自杀”嫁给祝鸿才,做了生平最错的一件事。后来就费尽周折和祝鸿才离婚,自己带着儿子继续独立。曼桢也是少有的不虚荣的女人,一点也不怎么打扮,自然清新。而翠芝作为一个富家出生的小姐,读大学也是为了嫁给个门当户对的富家少爷。因为作为一个富家女,决不能出来抛头露面工作。翠芝也曾说过羡慕曼桢那样在外面做事,能够自己独立,充实。而翠芝和世钧结婚后整天就是和无知的富太太们攀比财富、打扮和奢侈的消费,世钧也从来没爱过翠芝这样的女人。最能和曼桢对比的是姐姐曼如。曼如是个可恨又可怜的旧社会产物,她为了维系自己赖以生存,但又摇摇欲坠的和祝鸿才的婚姻,居然设计让妹妹曼桢被姐夫鸿才强暴并关押起来产下儿子。故事最后,鸿才还是没改恶习,并没对曼如好。旧社会牺牲了曼如,曼

桢成为鸿才这类人的玩物,牺牲了世钧和曼桢这对情投意合的男女的真爱,我每每看《十八春》都要哭,在曼桢那悲惨的命运中好像和她一起在经历这种撕心裂肺的惨痛人生。 姐姐曼如为了婚姻,取悦丈夫祝鸿才,去牺牲自己的妹妹曼桢的终生幸福,让人替曼桢唏嘘不已之余,对万恶旧社会女卑男尊的社会制度、地位感叹。 张爱玲的小说中很多都会有一夫多妻的段落,而这样的家庭面临的都是没有真爱,而只能又是为家产争夺而最后酿成悲剧。现实中,张看得太多了,自己的父母也是旧社会婚姻的牺牲者。 《流言》和《传奇》是张爱玲的名著,而张爱玲自己本来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段传奇呢? 胡兰成就是在一次看到张爱玲的《封锁》后想认识这个女孩。张爱玲旺盛的创作时期都是在她十七,八岁的时候,另人诧异一个少女会有如此的思想。她被誉为鲁迅之后又一个追寻人类真谛的人。她的曾祖父是清末大臣李鸿章。后来胡兰成抛弃了她。她第二任丈夫是美国的赖雅。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思想感情篇六
《张爱玲倾城之恋解析》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思想感情篇七
《对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解读》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思想感情篇八
《张爱玲小说人物心理刻画与解读_以_倾城之恋_为例_李志富》

张爱玲小说人物心理刻画与解读———以《倾城之恋》为例

李志富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河北宣化

075000

[摘要]《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成名作,作者对小说中的人物描写细腻而真实,通过对人物心理特征进行研究与解析,

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了人性的复杂,也对张爱玲小说的内容特点及思想内涵有更深刻的认知,从而对于文学作品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倾城之恋;心理特征;心理小说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与成名作。小说塑造了白流苏和范柳原两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在兵荒马乱的旧上海,这一对无比现实的男女,却阴差阳错被命运安排在了一起,在这种奇妙的相处与经历中,彼此居然也品味到了夫妻间的真心。张爱玲对于白流苏和范柳原的人物特征描写得细腻而真实,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故事情节生动而令人扼腕。尤其是小说人物的心理描写,将作者对世间人情的冷暖及讥讽感叹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白流苏与范柳原这两个人物深深地印在人们心中,他们的出现不仅向人们展现出人性的弱点,同时也将旧上海的社会现状得以真实再现。人们在被这一双男女的故事吸引的同时,也不得不感慨世间的冷漠与无奈,这也是张爱玲小说的一贯作风,她的作品基调总是带着苍凉的意味,在这种情感之下的女性形象都是悲哀的,她并非刻意如此,却是乱世造就的对于女性绝望的慨叹。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矛盾的冲突所在。

在小说中,张爱玲所塑造的白流苏与范柳原都并非是当时社会的标准人物,白流苏有过一次婚姻,几乎是走到哪里都有败家的嫌疑,而范柳原出身大家,理所应当在家人的期盼下寻一个大家闺秀匹配,却不想他却看上了白流苏这样一个非传统意义上的标准女人。可见,范柳原的爱好与当时封建的社会思想极其格格不入,也使白流苏的人物形象更加引人关注,她一定是有着某种独特的魅力,能够吸引别人,对于那些大家闺秀们来说,这样一个身份的女人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不小的打击,也是一种讽刺。白流苏与范柳原的出现,使人们看到张家玲对于人物的塑造并不是完全简单地分别开来,也不带有强烈的道德指向,而只是以一种非常真实的描写手法,对人物进行塑造,这种真实的手法带着现实的朴素与冷静,完全是一种旁观者对于事物的评判与意见,其中不乏对世间冷漠的感慨与讥讽,对于人性的分析也更入木三分。这也是张爱玲所独特的写作手法,是一种极具个性的全新的创作风格。

小说中的主人公白流苏与范柳原是两个极具特点的人物。张爱玲在塑造他们时,也对二人的心理特征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刻画,从而为人们展现出极具个性的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李志富,河北省张家口市(1966-),所在单位:宣化科技职业学院,职称:中学高级教师,毕业院校:张家口师范专科学校,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本人担任过文学欣赏课程和汉语言课程。

(一)白流苏的心理特征1世俗性

白流苏是封建社会下的女性,所以他的思想深受传统道德的影响,虽然她与前夫离了婚,似乎跨出了反传统的一步,使她始终难以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架。对于一个女人,她把自己的一切都依靠在男人身上,她对于男人的依附感极强,将男人看做自己的战胜品。即使后来他离婚与范柳原在一起,她的期望仍寄托在男人身上,并期待有一天可以终成正果。在封建思想的渗透与影响下,女子以结婚为最终追求仍是白流苏所期待的最好结果。在小说中曾写道:“今天的事,她不是有意的,但是无论如何,她给了他们一点颜色看看。他们以为她这一辈子已经完了么?早哩!她微笑着。宝络心里一定也在骂她,同时也对她刮目相看,肃然起敬。”作者对于白流苏这种心理描写,正是将白流苏的得意之情表露了出来,她虽然出身不高,但仍能得到范柳原的爱,所以看到别人羡慕嫉妒恨的表情,她感觉非常得意。白流苏始终觉得,女人只有得到男人的爱,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白流苏始终难以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一个女人最终的一切都依附于男人,白流苏把范柳原当成自己的战胜品加以炫耀,可见,她对人生最大最美好的追求仍然是与一个男人结婚,只有身边的男人地位越高、越对她好,那么这个女人的未来才就会越幸福。

2妥协性

白流苏与范柳原之间的感情并非十分纯粹,但是对于白流苏来说,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之下,一个女人最好的出路只有依靠男人,所以,对于与范柳原之间的相处,她更多的是妥协,这与白流苏的娘家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离婚从夫家回到娘家,起初有钱的时候家里人还欢迎她,等到钱用完了,她又成了不受欢迎的人。小说中母亲的一段话也代表了家人对她的态度,“倒是回去是正经。领个孩子过活,熬个十几年,总有你出头之日。”可见,娘家对于白流苏来说并非一个长久之所,当她意识到这一点时,她也明白,自己不能再依靠任何人,哪怕是后来的范柳原,对于他的真心也不能完全确定,所以白流苏只能靠自己,但是任何一个工作对一个女人来说,都不如找一个男人来的可靠,这对身处当时封建社会的白流苏来说只是无奈之举,于是她对范柳原始终还存有一丝期望,所以为了能够有一天实现和他的结婚梦,白流苏不得不先忍着,她非常清楚自己的情况,她已经不再年轻,终有一日会老去,加上娘家给她的压力,她不得不妥协,就像范柳原提

语文建设

yūwénjiànshè

2013.

3

学术

文化纵横

·

文学

语言教学关注

34

出要她抵港,她虽不情愿却也照办,心中的想法永远赶不上对于范柳原所提出的要求来得重要。可白流苏的这些妥协带给她的并不是她期望得到的一切,反而更增添了她内心的凄凉与无奈,这也是当时封建思想下的女人的典型心态。

3缺失的安全感

白流苏与范柳原之间的感情始终都没有百分百的付出,范柳原要求白流苏回港,而白流苏虽然按照他的要求做了,回到了香港,可是整个人却始终无法真正安心下来,面对空无一人的房间,一切都是那样的空虚,对于空间的描写恰恰与白流苏的心境十分相符,她期待有人陪伴,是因为内心始终处于一种恐慌之中,这种缺失了的安全感使她无法继续这样的生活,直到香港沦陷,这对于白流苏来说居然成为了她实现愿望的途径。范柳原对于白流苏来说,并不算一段真正的感情寄托,她理解男人的思想,知道这段缺少爱情的婚姻是很难持至天荒地老的,所以,她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既迷茫又无奈,对于一段毫无可知的未来,白流苏自己也不清楚会是什么样子的,或许是沉默,任由他人安排,或者是疯狂地做些什么,而无论是哪种结局,都令她感到害怕,这也是由她心底最真实的一种安全感的缺失而造成的。当一个女人缺少安全感时,她的行为会变得不按规则来进行,这也是张爱玲笔下女人物最具独特之处的特点之一。

(二)范柳原的心理特征1玩世不恭

范柳原出身大家,身边不乏青春貌美的女子,为何他独独看上白流苏,也许看惯了一成不变的大家闺秀,更容易被这种特别的女子所吸引。范柳原对于白流苏而言,是一种期待依靠的人,而范柳原对于白流苏的感情,也并没有深刻到不顾一切的程度,这从范柳原的台词中很明显可以感觉得到,他期待与白流苏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而不是与之白头携老的婚姻。所以,对于范柳原来说,他内心深处怀揣的是一种对新鲜事物的猎奇心,而并非以认真的态度与白流苏相处,作者对于范柳原的内心世界做了很细腻的刻画,为的是将他身处封建社会大家公子的一种玩世不恭的心理特征真实地展现出来。

2戒心和防备

范柳原虽然愿意和白流苏发展一段感情,但对于他个人而言,对任何人都具有极强的戒心和防备,这也与他的家庭所处的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当家人对他的决定吃惊并反对时,当他得知白流苏接近他也并非因为感情时,他的内心会产生一种失落感,自信心也会因此受挫,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对白流苏也产生了防备,尽管他欣赏白流苏,但这并不妨碍他产生戒心。

3迷失的悲哀

处于封建社会的范柳原看惯了人情冷暖,对于任何人都难以以一颗真心去待人,这是一种社会的悲哀,也是范柳原的悲哀,他并不想这样做,但却又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他找不到一个可值得信赖的人,也没有人愿意去真正地理解他。当他遇上了白流苏,他期望白流苏可以理解他,虽然他对人情事故早已不抱希望,但仍希望白流苏能理解他,给予他真正的情感。范柳原曾说过一句话:“我要你懂得我。”对于他来说,他对白流苏寄于很高的期望,这是他内心深处最真情感

的表达,但对于感情,他又不懂如何才是真正的交流,所以对于范柳原来说,他始终处于一种自我的迷失中,这也是这个人物的悲哀之处。

白流苏和范柳原的故事发生在乱世的香港,他们为了彼此的需要而相互依靠着。白流苏期待给自己寻得一个好的依靠,范柳原则是想找一份不寻常的刺激。这一对男女所追求的目标很明确,但是却只是一场人生的赌注而已。白流苏期待与范柳原结婚,重新过上一种幸福稳定的生活,即使最终不成,也不过还和从前一样。范柳原期待一种与非常规女人的恋爱,不需要负责任,即使输了,也不过是一场失恋罢了。二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盘算,不谈感情,只谈目的,张爱玲将二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个不同的心理变化都描写的细致入微,尤其是二人感情纠葛时候的心理特性更加传神。比如,范柳原:“你不爱我,你有什么办法,你做得了主吗?”“我不至于那么糊涂。我犯不着花了钱娶一个对我毫无感情的人来管束我。那太不公平了。对于你,那也不公平。噢,也许你不在乎。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范柳原与白流苏之间的谈话,实际上却将他最真实的心理描写得很深刻,范柳原所要表达的除了他认为白流苏并不爱他,还有一点是,他们之间的婚姻是他们无法做主的。虽然这是范柳原在找一个借口的话,但也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思想表白。最后,这一对男女之间谁也没有料到,彼此的一场算计,竟然坚持了如此长久的时间,使二人之间竟然真的产生了一丝感情,最终真正走入了婚姻,这种结局正是一种真实而踏实的东西。

香港的沦陷使得白流苏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为了范太太,而范柳原却不再将她视为恋爱的对象,将调情的本事用到了别的女人身上,将一个男人本来的面目完全显露出来。虽然有了婚姻,但白流苏始终无法拥有一段真正的感情,这使得她再次陷入了一种悲凉与惆怅中。自己在婚姻中的得与失也只有白流苏自己最清楚。

对于小说的结局来说,张爱玲始终没有以大团圆结束,而是仍带有一丝悲剧的色彩,这也是白流苏与范柳因为以功利开始所以到最后不可能得到幸福的原因。通过对白流苏与范柳原这两个人物的心理特征的描写与分析,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封建社会带给人们的悲凉与无可奈何,以及人性并不都是完全的,而是有缺陷的。香港的沦陷无法改变二人的特性与生活习惯,这也是人性最本真的特点。所以在白流苏与范柳原的心中始终带有一种无比的悲伤之情,这也是张爱玲最真实的内心表达。

对于张爱玲来说,她独特的自我的思维方式在作品中真实的再现出来。《倾城之恋》对于世俗社会的人与事都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与描写,以至于读所看到的正是亦远亦近的世间百态,这也是作者对人性审读的一种特点。小说中的人物在通过不同的心理描写之后,变得丰满而生动,使普通人的生活也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使读者对于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倾城之恋》极具特色的心理描写在为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为其他文学作品创作理论提供了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向丽华.一样的倾城

异样的人生————《倾城之恋》与《另外一个女

人》之女主人公形象比较[J].南华大学学报,2007(06).

[2]杨泽.阅读张爱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5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思想感情篇九
《从《倾城之恋》解读张爱玲》

从《倾城之恋》解读张爱玲

文法学院 10级文秘三班 李孟娟 20104426

【摘要】张爱玲在二十世纪横空出世,以她的小说给辗转在战火中的人们讲述一个个发生在旧式 大家族中的传奇,成为当时文坛上的一支奇葩。从创作主体心态的角度来看,张爱玲早年的身世影响了其人格心理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她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她那孤独、敏感的内省个性,对人对事的否定性情绪,使其习惯于以审慎怀疑的态度注视着周围的世界。所以有人说,她的创作中无不透露着较为浓厚的苍凉意蕴。

【关键词】 苍凉 悲悯意象 爱情主题 理性形象

【正文】

张爱玲的小说,看不见像冰心那样歌颂“爱的哲学”,更找不出如冯沅君、苏青那样追求婚恋自主、个性解放的创作宗旨,她像一位洞悟人生而又难以接近的“巫女”,以冷峭、阴郁甚至有些刻薄恶毒的眼光注视着社会与人生,揭示了人性阴暗的一角。《倾城之恋》为张爱玲小说中唯一一篇结局完满的小说, 但在这看似圆满结局的背后, 却充满着苍凉的色彩,传达着作者本人内心底处的那份对现实的人性的 “吟唱”。

传奇而苍凉的身世和坎坷多难的经历使张爱玲用其特有的方式把男女之间的爱变得透彻起来,平凡男女曲折、跌宕的悲欢离合成了构成了生命底蕴。亲情、爱情的失落,成为她的小说表现的主要内容。她于轻描淡写中,勾勒出人性的本质,透露出作品中较为浓厚的苍凉意蕴。苍凉的意蕴表现在人的生存境况的尴尬,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以及人性的虚伪丑恶,集中体现在爱情与亲情的消解上。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对《倾城之恋》进行分析从而解读张爱玲。

第一,书中的悲壮的情调和意象

张爱玲曾这样说过:“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壮则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是它像葱绿配红桃,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张爱玲在小说的主题表现上,较多写的是家庭、婚姻中千疮百孔的感情。在对亲情、爱情描写的同时,也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受,探寻人物内心世界,透过剖析他们的行为,演绎了一幕幕人性遭受摧残的悲剧。因而她的小说中,始终笼罩这这样的基调:苍凉。而且她往往以繁华的都市和大家族为背景,透过这些传奇的繁华的背景,我们总能感受到她心中隐隐的悲哀和作品中挥之不去的苍凉。可以这么说她的小说世界更多的是近似于《红楼梦》繁华衬托下的荒凉,是再现日常生活细节后,对失去繁华的一声叹息。在她眼中“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的,引入入胜,而主题永远悲观。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的观察却指向虚无。”张爱玲始终远离激烈的政治斗争,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她的笔去回忆过往的繁华,生活也在她对细节的琐屑描绘中显示出巨大的感动力。因而,她的作品也就在繁华的衬托下显示出人生的悲哀和苍凉。 张爱玲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一些颇具悲剧意蕴的典型意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是象征女性沉浮的月亮,她把旧小说的情调与现代趣味相统一,善于捕捉各种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感官现象,使意象常新,努力发掘月亮这一象征符号所积淀的文化内涵。张爱玲从月亮的阴晴圆缺对女性的命运、性格及多重本质,予以重新体认,感悟与思索。月亮是女人命运的镜子,她描写了一个又一个月光下的悲剧。月亮在与女性叠印的同时,与爱情婚姻发生密切的关联。月亮为烘托小说的氛围、刻画人物的心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一个是镜子意象。镜子正是这个时代与悲剧的一个映衬物,镜子的冰冷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人际关系,流苏与白家人的那种因为金钱而牵扯的利益里的亲缘关系,冰冷但还是有些许余温。易碎象征着流苏与柳原那似有似无的爱情神话,在那个战争年代苟且的断断续续的维持着。镜子还具有相隔的特性,镜子的两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镜中人与镜外人始终

保持着距离,他们始终是相隔的,不可能真正成为一体,镜里的它永远不是真正的彻底的自我,镜里镜外的两人既是那么真实,又是那么虚幻。镜中人与镜外人是相隔的,两人的心也未必不是相隔的。这就如流苏和柳原两人的感情,各怀不同心思的俩人就那么的亲近着。镜子还具有虚空的特性。镜之产生也许与水有关,水之特性及其形态之多变恰与镜照之虚空相通,故有“水月镜花”之说。镜本身虚空明亮,镜中之像似真为偶然的战争的外力所促成。所以,镜中的流苏似乎从范柳原那里得到了真实的爱,但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得到。镜子是虚空的,流苏的心更是虚空的:“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 正因为镜子的这种变形、冰冷、易碎、相隔、虚空的特性所以使得它成了表达男女之间苍凉情感的很好道具。

第二,书中的情殇易逝的爱情主题

张爱玲的小说中没有英雄的人物和悲壮的主题,有的只是些不彻底的人物的生存琐事— —爱情,婚姻以及家庭生活。他们没有脱俗的思想,没有过人的理性,没有超人的毅力,没 有超凡的美德。他们只不过按照世俗的要求,按照自己的常识处世行事,好与坏都被性格的 平庸限制着,干不出惊人的事情,只配领略平淡无奇的生活。唯其普通,体现在这些人身上 的人性在张爱玲看来才带有普遍的意味,在他们这些普通人身上才可以咀嚼出浓稠的人生况味,窥探人生的苍凉本相。和五四以来许多表现恋爱婚姻的作家相比,张爱玲独树一帜的地方就是她一走上文坛,就带着她对爱情幻象不屑的冷嘲。张爱玲曾借小说中人物之口说出“生死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现实比起虚幻的理想要残酷得多,“生在这世上,没有哪种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爱情也不例外。于是在她的笔下,没有一桩爱情是完美的。男女间无真情,他们都在玩着“爱情”的游戏,进行着玩世不恭享乐主义的精神游戏。可以说她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她曾说过:“如果我最常用的字眼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种惘惘的威胁。”她的作品处处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营造了一个个荒凉的世界,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变态,在其笔下一览无余;情爱的虚假、无爱的婚姻、生命的残酷与脆弱,在其作品中处处可见,似乎整个创作渗透着悲凉的阴气。

《倾城之恋》其中透露着张爱玲的世俗爱情观。它表现的是爱与残温的主题:乱世中“爱”的残存。胡兰成在回忆录《今生今世》中曾说道,张爱玲“破坏佳话,所以写得好小说”。但似乎《倾城之恋》是个例外。这部小说描绘的是一对男女有血有肉的、充满现实情感的爱情故事。是一个绝世的“传奇”,然而这场“传奇”却有着“一场倾城的战与恋”的过程,“兵荒马乱”贯穿着一个名叫“白流苏”的女人,所遭遇的像一场冗长的战争,惊心动魄;所遭遇的亦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情、婚姻与人生经历着各种嬗变。可是无论如何,加上“倾城”二字方休。

从诉说苍凉的胡琴开始,道出白流苏,一个离婚女儿,寄人篱下,受尽兄嫂冷嘲热讽。备受煎熬的白流苏饱尝着辛酸,在家中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她,包括母亲,她的人生苍凉的继续着,看不到今后的路。在这一战场之上,她要与太多的人搏斗,个中滋味说不出言说。回想张爱玲的童年,家庭生活的冷落和凄凉曾给予敏感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痕,过早积累对世界的敌意与恐怖,小说白流苏的遭遇也依稀透露着张爱玲自己的影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也许不经意间就擦肩而过,但是为了逃离娘家的嫌弃,寻觅一位有钱的支持下半生的男人,白流苏抓住了机会。徐太太的出现,一次见面,远赴香港,再归上海,又返香港。来来回回,范柳原一个世故而狡猾的男人开始若即若离的暧昧不清在流苏身边。矛盾的恋情等待着一场倾城的战争来解构这个无解。“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是啊,范柳原在思想上没有传统的背景,只是容身于浪荡浮华的空彀里。对于他的描写,作者没有大量铺陈,几乎全是侧面描写,于是乎,他便成了看不清的人,究竟如何难以一言蔽之,这便是小说人物塑造的高超。“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

白流苏如是说,可见她也不看好这个男人,只是自私地勾勒着属于自己的蓝图。当她发现那晚已不在是梦,躺在这个或许能依托人生的男人的怀里时,他第二天告诉她,“他一礼拜后就要上英国去。”而且要留她在这,安顿好要她等上一年半载。流苏独自尝尽空虚与寂寞,然而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战争正悄悄袭来。

一场倾城的浩劫的来临,也带来了一场倾城的恋情。说是绝望也并不完全,至少濒临死亡的流苏正经历生命的挣扎,这时候范柳原开着卡车把她带到了浅水湾。战争中“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一场战争反而豁达了俩人的自私,为对方担心。因此,说战争成就了在地老天荒的困境中对人类家园的想象性回归也不为过。战争把范柳原的人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唤醒,流苏也有了看待婚姻的转变。也许没有香港的战乱,极其偶然地成全了白流苏,那么她最好的结局不过是成为范柳原长期而稳定的情妇。小说将更为悲剧,也要乏味而平淡的多,就是在白流苏的生命所经受战争的同时出现了这次真正的战争,才使得结局完满些。

在小说的结尾,作者还是安排他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也许这便是张爱玲对爱情的一点依稀的寄寓,或许就是对爱情透彻之后的一点宽容。这正如张爱玲自己所言“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倾城之恋》的题目看上去,人们会认为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然而极具讽刺的是,范柳原对白流苏的追逐,更多的带有调情的成分,而并不希望有婚姻的约束,所以他将“生死契阔,与子成说,”说成“生死契阔,与子相悦” 。而白流苏从一开始就有清醒的盘算,在她与范柳原的调情背后是生存的焦灼与无奈,她的目的是能够“成说” ,能有一直婚契。作为女性的流苏,功利的成分是远远大于爱情的,流苏对这场情感游戏本来毫无把握,最后的结局确是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她真的与范柳原结成了夫妻。倾城在这里已与传统意义上的美色无关,而真的是现实中一个城市陷落了,正如书中所说“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从这个角度来读,《倾城之恋》虽有圆满的收场,但传统的大团圆结局的骨子里,仍然是一个苍凉的故事。张爱玲用这样一个故事对“倾城之恋”的阐释,不能不说是对古往今来男性文本建构的爱情神话的嘲讽。

第三,书中倾注了自己的理想中的很多形象

同是写“家”的蛀虫,张爱玲推出了一系列萎琐无能、昏庸懦弱的遗老遗少。在张爱玲笔下,“父亲”头上的神圣光环已不复存在,所剩的是丑恶、堕落与孱弱。展示家庭本身的缺陷,寻找内部的“裂隙”。在传统文化中,父亲是个不同寻常的概念,不仅表现一个男人在家族血缘中的位置,还意味着在社会文化中所拥有的特权:对家庭的主宰、对女性的占有。

另外想到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然而胡兰成没有能真正懂得,所以,他终不能慈悲。张爱玲也终于默默隐退、渐渐枯萎。胡兰成曾评《倾城之恋》时说范柳原:“他和她好,但不打算和她结婚。这样的人往往是机智的,伶俐的,可是没有热情。他的机智与伶俐使他成为透明,放射着某种光辉,却更见得他生命之火已经熄灭了。结婚是需要虔诚,他没有这虔诚,他需要娼妓,也需要女友,而不要妻。”其实说的是自己,只是更冠冕堂皇点罢了。 “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小说最后并没以皆大欢喜结束,它带给人想象的空间,今后的生活又当如何„„挥不去,拂还来。

小说在极其深刻的心理勾勒中,把人物潜意识深层心理的洞幽烛微发掘出来,细腻真实的环境营造,叙事上贯注一种苍凉的生命体验与人生启示。但是,对于,流苏“没念过两句书”的情节构置似乎有点不合情理,一个内心精神分析厚重的人,居然是一个文盲,多少有些背离现实性。

作者在她的很多作品中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来塑造自己的生活现实中所留存的人和事,来表现自己的那份真实的情愫,对爱情、对婚姻、对家庭、对男人的依赖等等,都在自己的作品中真实的再现了,这就形成了张爱玲作品的自己独有的特色与很多的不足之处。张爱玲的作品适应“五四”以后的平民文学,又对“左翼”文学保持很宽的心理距离。她的作品主

要表现对中国传统文化悲剧化的感悟,表现中国文化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下的尴尬,并表达了对现代文明的荒凉与毁灭的焦虑。张爱玲的小说在艺术上的缺憾与不足题材偏窄,技巧饱和,给人以“繁富为累”的感觉。其作品是一个灰暗苍凉的世界,没有崇高,没有光亮,也没有希望,充满了“淡漠的贫血的感伤情调”,对人性的脆弱邪恶似乎多了一份无奈的认同。过于创新:单凭着丰富的想象,逞着一支流转如踢踏舞的笔,不知不觉走上了纯粹趣味性的路。最无谓的俗事用繁华、典雅的语言来描述,不免繁缛累赘,枝蔓过多,文胜于质。过于袭旧:对于旧小说语言、套路的袭用,更是几乎陷入“俗套滥调”之中。人物的对白,情节安排,描写过于受《红楼梦》的影响。过于狭窄的题材,很少变化的古典风格:张爱玲小说创作的题材狭窄使作品有重复、雷同感。

【结语】“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这句话从一个侧面暗示了本文的苍凉之基调。封建没落的白家实际上只是那个时代封建思潮与新思想的冲击下的一个牺牲品。在那样的背景下衍生出来的这么一个“倾城”的爱情传奇,我们其实可以预见它的结局的,可是我们还是得到了意外的惊喜,惊喜中却留存着对张爱玲的爱与同情。张爱玲的那抹为人们所欣赏的忧与真还是时时的牵绊着我们的心。

【参考文献】

张爱玲《传奇》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3 年

夏志清: 《中国现代小说史》 ,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 1979 年,

刘峰 杨杰 于泽通 《张爱玲的意象世界》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6 年出版

杨泽《 阅读张爱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出版

胡兰成《今生今世 》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5 年出版

相关热词搜索: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 倾城之恋张爱玲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后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思想感情”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的思想感情"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sixianghuibao/17780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