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思想汇报 > 教育案例分析范文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教育案例分析范文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2015-11-14 11:35:14 编辑:ruan18650468816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案例分析 范文 周一早,方老师早早来到学校,忽见讲台上放了两盒精致的生日蛋糕,心情为之一振。盒子用红丝带细心地捆扎着,上面还附了刀叉等。看来,这是位细心的家长,不知是哪位...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解析一节晨会课

  周一早,方老师早早来到学校,忽见讲台上放了两盒精致的生日蛋糕,心情为之一振。盒子用红丝带细心地捆扎着,上面还附了刀叉等。看来,这是位细心的家长,不知是哪位同学周日过生日了。待老师问明,得知是班上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昨日过十岁生日。了解这一情况,她立即用愉快的口吻祝他生日快乐。并把这份迟到的祝福送给他。

  接下来,我们以为方老师会将蛋糕拎到办公室,让我们自行瓜分。因为按照我们以往的经验,这两盒蛋糕多数是“奉献”给我们教师的,因此老师们通常是直接拿到办公室里“瓜分”掉。学生们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可是,我们想错 了。只见,她把这位学生喊来,问这名学生这两盒蛋糕打算怎么处理的。他用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缓缓道来:“我妈妈说了,这两盒蛋糕,一盒送给老师,一盒送给同学们品尝。”幸亏没有武断行事。方老师慎重地点了点头。待下课后,她把一盒蛋糕拿到办公室,还有一盒蛋糕留在教室里,大概是准备瓜分给学生们。

  评析:新的教育体制下,教师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从人的角度来审视,教师与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都有着独立的思想与个体,因而,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孩子虽小,但他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中存在的一员,他也有自己的主意与思想。这位老师正确的做法在于认真听取了这个孩子的意愿,并尊重了孩子的想法,没有武断行事,擅作主张。否则,不但辜负了学生的一番美意,“平等”二字也是无从谈起。只有切切实实把学生当作一个个独立的平等的“人”来看待,尊重孩子的思想,重视孩子的意愿,从每一件细枝末节的小事上平等地对待学生,才是对“平等”二字的真正诠释。

  晨会课铃一打响,学生们个个小眼放光,蠢蠢欲动,期待着老师的进一步动作。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猜的出来。只见方老师摇身一变而为主持人,学着电视剧里的样子,“表演”了起来。“大家都知道,我班袁成伟同学昨天度过了他的十岁生日,老师和同学们到今天才知道这一情况。现在,让我们为袁成伟同学唱一首生日歌庆贺他,将这一份迟到的生日祝福送给他好吗?”远远的,教室里传出了悦耳的生日歌。孩子们用中文唱了一遍,还觉不过瘾,又用英文唱了一遍。个个小眼里闪着晶光,脸上漾着兴奋的笑容。袁成伟的眼睛里更是熠熠生辉。方老师接着“表演”:“袁成伟同学,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我的心情很激动,我很快乐。”“陶醉在幸福里的袁成伟同学没有忘记我们,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还给我们带来了甜美的蛋糕呢!同学们,你们说,这第一块蛋糕应该给谁呢?”方老师循循善诱的样子挺可爱。答案可想而知,方老师将最大的用鲜奶做成的“老鼠”挑给了袁成伟,并祝他像老鼠一样机灵可爱。这孩子的嘴上沾满了奶油,他擦擦嘴,腼腆地笑了,同学们也善意地笑了。笑声过后,是热烈的掌声。这掌声里有祝福,有激动,有期待,也有羡慕。

  评析: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被骄宠的一代,是家里的“小皇帝”。在他们身上确实体现出了新教育体制下的释放而鲜活的个性,但同时,他们不懂得替人着想,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唯我独尊是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缺点。课上老师问同学们,这第一块生日蛋糕应该给谁,其实是含蓄地提醒学生应该学会照顾主角。通过这个举动,可以让学生初步地认知到聚会和宴会时的社交礼仪,懂得照顾主角,并学习如何祝福别人。

  接下来,就要瓜分蛋糕了。方老师持刀在手,班上的同学个个眼睛紧盯着老师手中的那把刀,不知老师该如何切分呢!刀下是几朵用鲜奶做成的精美的鲜花,十分精致,十分漂亮。真不忍心动手呀!我们正胡乱寻思着,老师已在班上征询起了意见:“这蛋糕上这么多朵鲜奶做成的花,切了太可惜了,大家说咋办?”立即有学生提议,将“花”挑给同学们吃。“可是,花只有几朵挑给谁吃呢?”方老师继续循循善诱。本来,班上举起的一片小手瞬息又放下去了。短暂的沉默过后,有学生提议:“给女生吃吧!”“这是个好主意。”老师随即附和,并夸赞那位提建议的男生好涵养。稍后狡黠地问班上的男生:“你们有意见吗?”“没有。”有了前面的好涵养的男生作为榜样,班上男生众口一词。方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并趁热打铁:“这叫女士优先。男孩子肚量要大些,要学会照顾和礼让女生。”学生们个个睁大了眼睛。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班上扭怩的女生中有几个胆子稍大一些的上前来接受了老师的借花献佛,还跟孩子们开了几个玩笑,气氛更是融洽。“把嘴张大些,祝你像花儿一般美丽。”女孩子只顾着吃蛋糕,还没领会老师的意思。方老师继续含笑地盯着她的眼睛,重复了一遍“祝你像花儿一般美丽。”下面聪明的学生已经沉不住气地作提示了,她如梦初醒,害羞地笑笑,说:“谢谢老师。”方老师笑笑,回答:“不用谢。”这样的议程重复了七八遍,直到把“花”全部献完。在这个过程中,方老师尽量做到用不同的语言来祝福每一位上前接受蛋糕的女生。几位女生都是一幅意犹未尽的样子,我想,这应该是一节初显端睨的社交礼仪课。

  评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要面向社会,并投入社会。将来,我们的孩子都会慢慢地长大,独立,要融入社会,要与人交往。与人的交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温文尔雅而又自信谦让地与人交往,是一个人自身素质与个人魅力的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礼仪之邦的国度,让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就学得交往之道,懂得谦让,懂得赞美,懂得大方地接受并感谢赞美,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明修养的具体体现。面对教育,这位老师没有空洞地说教,而是将社交礼仪知识渗透到吃蛋糕这一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于不知不觉间愉快、轻松地习得了一些礼仪常识,并让学生初试牛角,也锻炼了学生对于社交场面的应对能力。

  接下来,才终于轮到正题,切蛋糕了。稍做沉思,方老师给学生讲起了切蛋糕的方法。先横向对切,将蛋糕分成一样大小的两半,再竖切,围绕中间的点均匀地将蛋糕切成许多份……瞧!这位老师竟把从电视上学到的切蛋糕的方法转卖给了学生。同学们个个看的津津有味,入神的还在下面小声地附和着。接下来,方老师又提前跟学生们打了招呼:“老师的手艺不太好,可能切的大小不一,马上分配给你们各位的也可能会大小不一,不要紧吧!”说完,还狡黠地眨了眨眼睛。孩子们非常大度地表示“不要紧的。”“吃的是快乐,不在于大小。”老师趁势给学生拍起了“马屁”。接下来,每位学生都吃到了大小不一的蛋糕,但没有一位同学上前争抢,没有一位同学抱有怨词。特别是男生,表现的更是风度俱佳,礼让再三。同时,方老师适时地给每位学生都送上了一份祝福,每位学生都知道礼貌地回说“谢谢”。班级内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等到每位学生都吃好蛋糕了,老师又善意地提醒他们要保持环境整洁,将刚才用来垫蛋糕的纸叠好扔到纸篓里,别丢地上了。孩子们自是照做,还有一位男生受了启发,主动要求将讲台上整理干净,方老师非常用心地感谢他并夸奖他。那位男生脸上乐开了花。

  评析:教育是不分场合与内容的。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是教育。切蛋糕是一门常用的手艺,难道这样的手艺非要等孩子们长大后到蛋糕店里去学习吗?难道我们的晨会课上就只能讲尊敬老师,爱护国旗吗?其实不然,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学习兴趣的培养的,就可以大胆地一用。这位老师成功地借切蛋糕之事调起了学生对晨会课的浓厚兴趣,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一次环境卫生的教育。这样的效果好过教师百般的说教,学生对于要保护环境的意识会有更深刻的记忆。教育应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这节课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对学生生活技能及环境卫生的教育。可能存在的缺点在于,如果老师对于切蛋糕的手艺不很精通,或者操作不规范的话,可能会误导学生。如果将这一问题又转抛给学生,问问学生们是否有什么好办法?或还有更好的办法吗?这样可能会更好地激起学生的探求意识与创新热情。

  “零零零”,晨会课下课了,蛋糕吃完了。在这节课中,孩子们“吃”掉的不仅是蛋糕,还有切蛋糕的手艺,为人处世的方法,社交礼仪等综合知识,更有渗透在蛋糕里的各种教育。这不像一节晨会课,更像是一节综合课。无疑,这样的综合课是深受学生们欢迎的。教育需要创新,教育需要进步,愿老师们多尝试这样的综合课,使得我国的教育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更快地走向恰当,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案例1]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分析]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2]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分析]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3]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分析]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4]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分析]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案例5]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分析]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案例6]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分析]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案例16]在课堂组织教学方面,大多数教师主要关注两方面:一是将课堂纪律组织好,让学生进入“听讲”的状态;二是把学生的思维“组织”到教师的思维之下,使每个学生能顺利“接收”老师所讲的内容。而有的教师则努力把思维推向自己的反而,促进学生在听课时对教师保持一种怀疑和警惕的状态。在上述两种不同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发展会有什么差异?[分析]第一种教学方式是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置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被消减,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第二种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探究者的位置,不断的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通过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案例17]该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分析]1、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察;2、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笔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评价手段和方法;3、从评价主体看,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4、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5、从评价重心看,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采用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我认为,作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工作者,应该积极改革评价学生的方式: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2、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作为收集学生发展的证据,教师应该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3、把量化和质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4、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案例:教学生字的时候,因为不少字都是以前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听读、自读之后,我就说:有的同学已经认识的生字,能不能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有位同学在教大家“鞠躬”两个字时,边比划边说:“大家看嘛,躬,把身体像弓一样弯曲下来,就是鞠躬。媚,女人的眉毛弯弯的,很漂亮,就是媚。”我马上表扬他:“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这样的好方法,老师还没想到呢!”其他孩子听了也都笑了,接下来跟小老师起劲地读着,比刚才认真多了!在小老师的启发下,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也随之蜂拥而出,花样繁多,形式新颖活泼,充满童趣,学生的识字兴趣大增。

  分析:赞赏是一种由衷的真情的表扬。在语文课堂中许多教师碍于脸面, 吝惜赞扬之词,即使学生回答得完全正确,也只是用“说得不错”“对”等稍作肯定。须知,学生与教师原有的知识基础差异较大,在小学阶段更是如此。所以 , 对待学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朗读、独到的想法教师应该给予出自内心的赞赏,这可能对学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

  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案例:教学同一课文,学生分别展示自己朗读的成果时,我指导学生也像老师刚才那样评一评同学读书的情况。经过一番指导,学生也不再用模糊性的语言“很好”、“不太好,声音有点低。”等对同学进行概括性评价了,学生的评价也变得具体、贴切起来,有的同学说:“XX,你读得真不错,像真的哭了一样。XXX,你就差一点,大声喊的语气还没有读出来。”……慢慢地,我觉得学生由拿着放大镜给同学找缺点逐步地向客观的评价甚至是欣赏同学方面努力了。

  分析:学生互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非常频繁,学生的评价语言要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而不要过于系统。在这一点上,需要教师耐心地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评价水平,而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学生一步到位。还应该注意的是,学生评价时不是面对着老师,而是应对着被评价的同学,用第二人称“你”而不用“他(她)”,因为学生彼此之间是平等的、互动的主体,而不只对着教师谈自己的感受。被评的同学在评价之后也有所表示(道谢或坚持自己的看法),教师再从孩子的参与度给孩子一个评价。这样的评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爱护了每个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符合新《课标》积极提倡的评价理念。

  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案例:同样一课,教师读课文前,我用征求的目光巡视了一下全班同学,诚恳地说:“老师要读课文了,读完了,要请同学们来评一评,好吗?”孩子们很认真地听着。我读完后,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老师读得很好,很有感情。”“老师的声音很好听。”“从老师的朗读中,我听出了关爱。”“老师,你有一个地方读错了……”我对学生点点头,微笑着说:“谢谢同学们,我再读的时候一定注意。”接着,我又充满感情地读了一遍,学生高兴极了,他们有的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有的竖起了大拇指!因为老师真的听从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和自己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了!

  分析: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柔和剂。小学生渴望同学之间的平等,也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学生在欣喜、“受宠若惊”之余,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地表现一番。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一、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请简要阐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5分)

  2.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5分)

  3.说说“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内涵的区别。(5分)

  4.说说语文新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什么?(5分)

  二、论述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1.依据新课程理论,写出下列案例的分析。(15分)

  师:课文最后一节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到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生:(读)“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在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生:这里的“痕”字用得好。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电线在远处,又有点高,看不清楚。

  师:说得很好。但是意思还没表达完,还要补充一句。

  师:要相信自己,要有信心。

  (许多同学举手,要求说)

  师:我们相信她会把意思说完整。

  生: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了一丝痕迹。

  师:说得多好!大家看,她笑了,这是胜利的微笑。(教室里充满了愉悦的气氛)还有吗?请看那个“嫩”字。作者形容天空为什么不用“蔚蓝”,而用“嫩蓝”?

  (一时无人举手)

  师:妙不可言,是不是?

  生:“嫩”是不是说颜色浅?

  生:因为刚下过雨,天空有透明的感觉。

  师:是颜色浅?是蓝的透明?是春天的天空也充满着活力?是,但又不全是,里面更多的是作 者的情。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的魅力!大家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由你们自己去体会。

  (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指名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美,很有味道,这就行了。

  2.结合你的教学实际,举例谈谈自己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具体做法。(15分)

  教学设计部分(50分)

  请依据新课程理论,对《爸爸的咳嗽》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50 分)

  爸爸的咳嗽

  自从我家搬进新居以后,不知怎的,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有时咳得厉害,有时咳得轻些,有时却又像没病似的。

  后来我发现,每当我家朝南的窗户打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咳得厉害。难道爸爸咳嗽 和东南风有关系吗?我悄悄地记着观察日记:

  2月22日 阴天 北风 不咳嗽

  3月 8 日 晴天 东南风 咳嗽厉害

  3月10日 雨天 北风 咳嗽轻了

  4月19日 多云 南风 有点儿咳嗽

  4月21日 阴有雨 北风 不咳嗽

  4月22日 晴转多云 南风 有点儿咳嗽

  5月 1 日 晴天 东南风 咳嗽厉害

  啊,果然如此!

  有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去。走出家门不远,一阵东南风吹来,我们闻到一股呛人的气味,爸爸突然咳嗽起来。我抬头一望,远处硫酸厂的烟囱冒出的烟气正随风飘来。我猜测着,爸爸的咳嗽,大概就是这烟气造成的吧?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医生伯伯。他说,爸爸得的是过敏性支气管炎。硫酸厂排出的是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一闻到它,咽喉就过敏,引起咳嗽。爸爸就是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我为替爸爸找到了病因而高兴。

  从此,只要刮东南风,我就把朝南的窗户关紧。这样,爸爸就不咳嗽了。但是,我多么希望治理好环境污染,就是开着窗户,爸爸也不咳嗽呀!

  走进新课程知识竞赛(理论试题)

  1、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同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和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极大的反差。第二,传统的应该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5、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各国的课程改革表现出以下一些共同趋势。第一,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第二,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三,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6、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速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8、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9、什么是课程结构的均衡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10、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第二,设置综合课程。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11、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什么特点?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位的转向。第二,在课程内容上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12、这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1)《品德与生活》(1——2年级);2)《品德与社会》(3——6年级);3)《科学》(3——6年级);4)《历史与社会》(7——9年级);5)《科学》(7——9年级);6)《艺术》(1——9年级);7)《体育与健康》(7——9年级)

  13、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一,知识的锁碎化问题。第二,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第三,管理的问题。

  14、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内容?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须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15、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什么?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16、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第一,整体性。第二,实践性。第三,开放性。第四,生成性。第五,自主性。

  17、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不家务事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再者,即使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18、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任务是: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第三,加信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19、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能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20、怎样理解“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21、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2、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一、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二、突破学科中心 三、改善学学习方式 四、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弗的操作性 五、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23、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一是根据本学科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划分具体的划分具体的学习领域。二是根据本学科的内容特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划分学习水平,这种学习水平不一定与学年水平相重合,在不同的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三是在各学科课程目标的陈述方面,使用明确的行为动词,以精确表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表现出来的学习结果。四是确立了恰当的评价系统。

  24、为了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遵循哪些原则?第一,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之间的关系。第二,要恰当处理学校结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之间的关系;第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第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第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第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25、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再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26、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一、学生是发展的人。二、学生是独特的人。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7、怎样理解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8、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9、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作。

  30、新型师生伦理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去努力?第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第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第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31、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第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不家务事学习的促进者。第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第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第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会型的开放的教师。

  3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内涵是什么?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不家务事人生的引路人。

  33、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第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第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第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第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4、教师尤其应该尊重哪六种学生?1)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2)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3)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

  35、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努力?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2)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36、尊重学生,怎样才能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1)不体罚学生;2)不辱骂学生;3)不大声训斥学生;4)不冷落学生;5)不羞辱、嘲笑学生;6)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37、怎样赞尝每一位学生?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2)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3)赞赏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4)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38、怎样帮助学生?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7)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39、自主学习具有哪些特征?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制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3)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40、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

  41、什么是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4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运行机制包括哪些内容?1)提前进入情境的“预演”机制。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

  43、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一、主动性;二、独立性;三、独特性;四、体验性;五、问题性。

  44、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弊端?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第二,以“章”为本,形式广义泛滥。第四,以“权”为本,权立至上。

  45、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46、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一、重视发展,淡化化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人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元化。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47、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一)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二)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三)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四)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五)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48、新课程提出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49、新课程提出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50、新课程提出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51、新课程提出考试的改革重点是什么?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推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五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52、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情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趋势。(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53、实施发展性评价有哪些建议?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思想,可遵循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工作。第一,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了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与新理念。第二,组织有关人员,开展讨论。第三,反思已有的教育平价工作,寻找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思想相一致的地方,进行经验总结。第四,采取行动,具体实施在讨论和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新评价工作计划。第五,进行阶段性评价,采用多方面信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丰富、补充和改进评价工作方案。

  54、在课程评价改革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要善于从以住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与教训。2)要善于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3)有效选择工作的突破口,分层推进评价改革工作。

  55、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56、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1)道德品质。(2)学习能力。(3)交流与合作。(4)个性与情感。

  57、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第一,促进“全面发展”不等同于追求“全优发展”。第二,评价技术的有限性和教育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58、新课程倡导质性的评价方法,有哪些意义?(1)质性的评价方法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个分数,不仅具体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较好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这种评价方法对于新课程倡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因为质性的评价方法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即可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那么,质性的评价方法无疑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评价手段。因此,质性的评价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59、对成长记录袋进行评分,应注意哪些问题?(1)评分者的选择。由教师评分,还是由学生评分。(2)评分方式的选择。把成长记录袋作为整体来评分,还是将各项目单独评分,然后计算平均分。(3)评分结果报告与交流。

  60、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界产生了哪些影响?首先,它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其次,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再次,多元智力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61、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四个工作环节?一、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二、设计评价工具。三、收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的资料和证据。四、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

  62、反映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些内容?(1)职业道德;(2)了解学生,尊重学生;(3)教学设计与实施;(4)交流与反思。

  63、如何开展教师自评?(一)帮助教师对自评及其价值建立正确的认识,创设具有支持性的教师自评氛围。(二)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自评方法。(三)慎用自评结果,不宜与奖惩挂钩。(四)与他评结合,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

  64、推行学生与家长参与教师评价的重要原则是什么?重要原则之一,学习信任学生和家长。重要原则之二,学习分析看待评价结果,珍惜相互了解的机会。重要原则之三,校方应综合分析多方信息,不要草率地下结论。重要原则之四,学生、家长参与教师评价时需要引导。

  65、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变化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首行,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其次,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再次,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

  66、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原则是什么?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67、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是什么?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把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第三,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第四,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和尚未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及素质并据此确定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第五,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第六,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68、怎样理解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的开发主要是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制定各个领域或科目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的主体部分,涵盖的课程门类和所占课时比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比是最多的,因而在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69、怎样理解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70、怎样理解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71、怎样理解课程资源的含义?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例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

  72、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有哪些?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士资源等。

  73、课程改革为什么要强调课程资源的作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不仅设置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而且强调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教学模式。这些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状况。对于学校教师而言,不仅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课程资源的支持,而且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离不开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特别是像综合实践活动,它虽然是国家规定课程名称和课时、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但具体实施的内容和形式则完全要由学校来决定,是在实践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这就需要对课程资源有充分的认识和便捷的获取途径。否则,课程改革的许多目标就会落空。

  74、开发和利用教学活动资源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2)确定学生的现在发展基础和差异;3)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6)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7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验证、修订并正式颁各学科课程标准。2)形成教材编写,审定和选用的有效机制。3)形成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4)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5)初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6)促进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

  76、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1)具有明确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2)具有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机构。3)具有钻研精神和专业技能的教师队伍。4)具有科学的课程评价体制。5)具有基本的办学经费和必备的教育设施与设备。

  77、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及设计流程是什么?第一项,成立校本课程发展委员。第二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依据。第一,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指导性文件;第二,学校教育哲学或办学宗旨;第三,学生需求的评估;第四,社会学校课程资源的评估。第三项,校本课程总体目标。第四项,校本课程总体结构。第五项,《课程纲要的撰写》。

  78、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是什么?第一,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弥被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第二,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第三,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第四,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79、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具体方式有哪些?1)课程选择;2)课程改编;3)课程整合;4)课程补充;5)课程拓展;6)课程新编。

  80、校本课程实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2)校本课程的试验;3)选择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4)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

  81、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的制订包括哪些方面?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

  82、怎样理解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主要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83、学校课程管理的原则是什么?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2)坚持权利与责任相统一。3)正确处理好三类课程的关系。4)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

  84、学校课程管理的目的是什么?1)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2)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3)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85、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体,学生、教师和学校成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主要考察对象,因此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包括: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2)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3)促进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解析一节晨会课

  周一早,方老师早早来到学校,忽见讲台上放了两盒精致的生日蛋糕,心情为之一振。盒子用红丝带细心地捆扎着,上面还附了刀叉等。看来,这是位细心的家长,不知是哪位同学周日过生日了。待老师问明,得知是班上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昨日过十岁生日。了解这一情况,她立即用愉快的口吻祝他生日快乐。并把这份迟到的祝福送给他。

  接下来,我们以为方老师会将蛋糕拎到办公室,让我们自行瓜分。因为按照我们以往的经验,这两盒蛋糕多数是“奉献”给我们教师的,因此老师们通常是直接拿到办公室里“瓜分”掉。学生们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可是,我们想错 了。只见,她把这位学生喊来,问这名学生这两盒蛋糕打算怎么处理的。他用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缓缓道来:“我妈妈说了,这两盒蛋糕,一盒送给老师,一盒送给同学们品尝。”幸亏没有武断行事。方老师慎重地点了点头。待下课后,她把一盒蛋糕拿到办公室,还有一盒蛋糕留在教室里,大概是准备瓜分给学生们。

  评析:新的教育体制下,教师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从人的角度来审视,教师与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都有着独立的思想与个体,因而,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孩子虽小,但他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中存在的一员,他也有自己的主意与思想。这位老师正确的做法在于认真听取了这个孩子的意愿,并尊重了孩子的想法,没有武断行事,擅作主张。否则,不但辜负了学生的一番美意,“平等”二字也是无从谈起。只有切切实实把学生当作一个个独立的平等的“人”来看待,尊重孩子的思想,重视孩子的意愿,从每一件细枝末节的小事上平等地对待学生,才是对“平等”二字的真正诠释。

  晨会课铃一打响,学生们个个小眼放光,蠢蠢欲动,期待着老师的进一步动作。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猜的出来。只见方老师摇身一变而为主持人,学着电视剧里的样子,“表演”了起来。“大家都知道,我班袁成伟同学昨天度过了他的十岁生日,老师和同学们到今天才知道这一情况。现在,让我们为袁成伟同学唱一首生日歌庆贺他,将这一份迟到的生日祝福送给他好吗?”远远的,教室里传出了悦耳的生日歌。孩子们用中文唱了一遍,还觉不过瘾,又用英文唱了一遍。个个小眼里闪着晶光,脸上漾着兴奋的笑容。袁成伟的眼睛里更是熠熠生辉。方老师接着“表演”:“袁成伟同学,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我的心情很激动,我很快乐。”“陶醉在幸福里的袁成伟同学没有忘记我们,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还给我们带来了甜美的蛋糕呢!同学们,你们说,这第一块蛋糕应该给谁呢?”方老师循循善诱的样子挺可爱。答案可想而知,方老师将最大的用鲜奶做成的“老鼠”挑给了袁成伟,并祝他像老鼠一样机灵可爱。这孩子的嘴上沾满了奶油,他擦擦嘴,腼腆地笑了,同学们也善意地笑了。笑声过后,是热烈的掌声。这掌声里有祝福,有激动,有期待,也有羡慕。

  评析: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被骄宠的一代,是家里的“小皇帝”。在他们身上确实体现出了新教育体制下的释放而鲜活的个性,但同时,他们不懂得替人着想,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唯我独尊是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缺点。课上老师问同学们,这第一块生日蛋糕应该给谁,其实是含蓄地提醒学生应该学会照顾主角。通过这个举动,可以让学生初步地认知到聚会和宴会时的社交礼仪,懂得照顾主角,并学习如何祝福别人。

  接下来,就要瓜分蛋糕了。方老师持刀在手,班上的同学个个眼睛紧盯着老师手中的那把刀,不知老师该如何切分呢!刀下是几朵用鲜奶做成的精美的鲜花,十分精致,十分漂亮。真不忍心动手呀!我们正胡乱寻思着,老师已在班上征询起了意见:“这蛋糕上这么多朵鲜奶做成的花,切了太可惜了,大家说咋办?”立即有学生提议,将“花”挑给同学们吃。“可是,花只有几朵挑给谁吃呢?”方老师继续循循善诱。本来,班上举起的一片小手瞬息又放下去了。短暂的沉默过后,有学生提议:“给女生吃吧!”“这是个好主意。”老师随即附和,并夸赞那位提建议的男生好涵养。稍后狡黠地问班上的男生:“你们有意见吗?”“没有。”有了前面的好涵养的男生作为榜样,班上男生众口一词。方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并趁热打铁:“这叫女士优先。男孩子肚量要大些,要学会照顾和礼让女生。”学生们个个睁大了眼睛。在老师的再三鼓励下,班上扭怩的女生中有几个胆子稍大一些的上前来接受了老师的借花献佛,还跟孩子们开了几个玩笑,气氛更是融洽。“把嘴张大些,祝你像花儿一般美丽。”女孩子只顾着吃蛋糕,还没领会老师的意思。方老师继续含笑地盯着她的眼睛,重复了一遍“祝你像花儿一般美丽。”下面聪明的学生已经沉不住气地作提示了,她如梦初醒,害羞地笑笑,说:“谢谢老师。”方老师笑笑,回答:“不用谢。”这样的议程重复了七八遍,直到把“花”全部献完。在这个过程中,方老师尽量做到用不同的语言来祝福每一位上前接受蛋糕的女生。几位女生都是一幅意犹未尽的样子,我想,这应该是一节初显端睨的社交礼仪课。

  评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要面向社会,并投入社会。将来,我们的孩子都会慢慢地长大,独立,要融入社会,要与人交往。与人的交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温文尔雅而又自信谦让地与人交往,是一个人自身素质与个人魅力的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礼仪之邦的国度,让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就学得交往之道,懂得谦让,懂得赞美,懂得大方地接受并感谢赞美,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明修养的具体体现。面对教育,这位老师没有空洞地说教,而是将社交礼仪知识渗透到吃蛋糕这一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于不知不觉间愉快、轻松地习得了一些礼仪常识,并让学生初试牛角,也锻炼了学生对于社交场面的应对能力。

  接下来,才终于轮到正题,切蛋糕了。稍做沉思,方老师给学生讲起了切蛋糕的方法。先横向对切,将蛋糕分成一样大小的两半,再竖切,围绕中间的点均匀地将蛋糕切成许多份……瞧!这位老师竟把从电视上学到的切蛋糕的方法转卖给了学生。同学们个个看的津津有味,入神的还在下面小声地附和着。接下来,方老师又提前跟学生们打了招呼:“老师的手艺不太好,可能切的大小不一,马上分配给你们各位的也可能会大小不一,不要紧吧!”说完,还狡黠地眨了眨眼睛。孩子们非常大度地表示“不要紧的。”“吃的是快乐,不在于大小。”老师趁势给学生拍起了“马屁”。接下来,每位学生都吃到了大小不一的蛋糕,但没有一位同学上前争抢,没有一位同学抱有怨词。特别是男生,表现的更是风度俱佳,礼让再三。同时,方老师适时地给每位学生都送上了一份祝福,每位学生都知道礼貌地回说“谢谢”。班级内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等到每位学生都吃好蛋糕了,老师又善意地提醒他们要保持环境整洁,将刚才用来垫蛋糕的纸叠好扔到纸篓里,别丢地上了。孩子们自是照做,还有一位男生受了启发,主动要求将讲台上整理干净,方老师非常用心地感谢他并夸奖他。那位男生脸上乐开了花。

  评析:教育是不分场合与内容的。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是教育。切蛋糕是一门常用的手艺,难道这样的手艺非要等孩子们长大后到蛋糕店里去学习吗?难道我们的晨会课上就只能讲尊敬老师,爱护国旗吗?其实不然,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学习兴趣的培养的,就可以大胆地一用。这位老师成功地借切蛋糕之事调起了学生对晨会课的浓厚兴趣,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一次环境卫生的教育。这样的效果好过教师百般的说教,学生对于要保护环境的意识会有更深刻的记忆。教育应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这节课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对学生生活技能及环境卫生的教育。可能存在的缺点在于,如果老师对于切蛋糕的手艺不很精通,或者操作不规范的话,可能会误导学生。如果将这一问题又转抛给学生,问问学生们是否有什么好办法?或还有更好的办法吗?这样可能会更好地激起学生的探求意识与创新热情。

  “零零零”,晨会课下课了,蛋糕吃完了。在这节课中,孩子们“吃”掉的不仅是蛋糕,还有切蛋糕的手艺,为人处世的方法,社交礼仪等综合知识,更有渗透在蛋糕里的各种教育。这不像一节晨会课,更像是一节综合课。无疑,这样的综合课是深受学生们欢迎的。教育需要创新,教育需要进步,愿老师们多尝试这样的综合课,使得我国的教育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更快地走向恰当,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案例1]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分析]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2]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分析]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3]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分析]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4]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分析]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案例5]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分析]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案例6]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分析]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案例16]在课堂组织教学方面,大多数教师主要关注两方面:一是将课堂纪律组织好,让学生进入“听讲”的状态;二是把学生的思维“组织”到教师的思维之下,使每个学生能顺利“接收”老师所讲的内容。而有的教师则努力把思维推向自己的反而,促进学生在听课时对教师保持一种怀疑和警惕的状态。在上述两种不同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发展会有什么差异?[分析]第一种教学方式是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接受者的位置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被消减,思维和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第二种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探究者的位置,不断的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通过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案例17]该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分析]1、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察;2、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笔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评价手段和方法;3、从评价主体看,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4、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5、从评价重心看,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采用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我认为,作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工作者,应该积极改革评价学生的方式: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2、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作为收集学生发展的证据,教师应该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3、把量化和质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4、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案例:教学生字的时候,因为不少字都是以前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听读、自读之后,我就说:有的同学已经认识的生字,能不能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有位同学在教大家“鞠躬”两个字时,边比划边说:“大家看嘛,躬,把身体像弓一样弯曲下来,就是鞠躬。媚,女人的眉毛弯弯的,很漂亮,就是媚。”我马上表扬他:“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这样的好方法,老师还没想到呢!”其他孩子听了也都笑了,接下来跟小老师起劲地读着,比刚才认真多了!在小老师的启发下,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也随之蜂拥而出,花样繁多,形式新颖活泼,充满童趣,学生的识字兴趣大增。

  分析:赞赏是一种由衷的真情的表扬。在语文课堂中许多教师碍于脸面, 吝惜赞扬之词,即使学生回答得完全正确,也只是用“说得不错”“对”等稍作肯定。须知,学生与教师原有的知识基础差异较大,在小学阶段更是如此。所以 , 对待学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朗读、独到的想法教师应该给予出自内心的赞赏,这可能对学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

  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案例:教学同一课文,学生分别展示自己朗读的成果时,我指导学生也像老师刚才那样评一评同学读书的情况。经过一番指导,学生也不再用模糊性的语言“很好”、“不太好,声音有点低。”等对同学进行概括性评价了,学生的评价也变得具体、贴切起来,有的同学说:“XX,你读得真不错,像真的哭了一样。XXX,你就差一点,大声喊的语气还没有读出来。”……慢慢地,我觉得学生由拿着放大镜给同学找缺点逐步地向客观的评价甚至是欣赏同学方面努力了。

  分析:学生互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非常频繁,学生的评价语言要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而不要过于系统。在这一点上,需要教师耐心地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评价水平,而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学生一步到位。还应该注意的是,学生评价时不是面对着老师,而是应对着被评价的同学,用第二人称“你”而不用“他(她)”,因为学生彼此之间是平等的、互动的主体,而不只对着教师谈自己的感受。被评的同学在评价之后也有所表示(道谢或坚持自己的看法),教师再从孩子的参与度给孩子一个评价。这样的评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爱护了每个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符合新《课标》积极提倡的评价理念。

  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案例:同样一课,教师读课文前,我用征求的目光巡视了一下全班同学,诚恳地说:“老师要读课文了,读完了,要请同学们来评一评,好吗?”孩子们很认真地听着。我读完后,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老师读得很好,很有感情。”“老师的声音很好听。”“从老师的朗读中,我听出了关爱。”“老师,你有一个地方读错了……”我对学生点点头,微笑着说:“谢谢同学们,我再读的时候一定注意。”接着,我又充满感情地读了一遍,学生高兴极了,他们有的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有的竖起了大拇指!因为老师真的听从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和自己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了!

  分析: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柔和剂。小学生渴望同学之间的平等,也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学生在欣喜、“受宠若惊”之余,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地表现一番。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一、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请简要阐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5分)

  2.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5分)

  3.说说“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内涵的区别。(5分)

  4.说说语文新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什么?(5分)

  二、论述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1.依据新课程理论,写出下列案例的分析。(15分)

  师:课文最后一节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到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生:(读)“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在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生:这里的“痕”字用得好。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电线在远处,又有点高,看不清楚。

  师:说得很好。但是意思还没表达完,还要补充一句。

  师:要相信自己,要有信心。

  (许多同学举手,要求说)

  师:我们相信她会把意思说完整。

  生: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了一丝痕迹。

  师:说得多好!大家看,她笑了,这是胜利的微笑。(教室里充满了愉悦的气氛)还有吗?请看那个“嫩”字。作者形容天空为什么不用“蔚蓝”,而用“嫩蓝”?

  (一时无人举手)

  师:妙不可言,是不是?

  生:“嫩”是不是说颜色浅?

  生:因为刚下过雨,天空有透明的感觉。

  师:是颜色浅?是蓝的透明?是春天的天空也充满着活力?是,但又不全是,里面更多的是作 者的情。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的魅力!大家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由你们自己去体会。

  (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指名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美,很有味道,这就行了。

  2.结合你的教学实际,举例谈谈自己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具体做法。(15分)

  教学设计部分(50分)

  请依据新课程理论,对《爸爸的咳嗽》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50 分)

  爸爸的咳嗽

  自从我家搬进新居以后,不知怎的,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有时咳得厉害,有时咳得轻些,有时却又像没病似的。

  后来我发现,每当我家朝南的窗户打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咳得厉害。难道爸爸咳嗽 和东南风有关系吗?我悄悄地记着观察日记:

  2月22日 阴天 北风 不咳嗽

  3月 8 日 晴天 东南风 咳嗽厉害

  3月10日 雨天 北风 咳嗽轻了

  4月19日 多云 南风 有点儿咳嗽

  4月21日 阴有雨 北风 不咳嗽

  4月22日 晴转多云 南风 有点儿咳嗽

  5月 1 日 晴天 东南风 咳嗽厉害

  啊,果然如此!

  有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去。走出家门不远,一阵东南风吹来,我们闻到一股呛人的气味,爸爸突然咳嗽起来。我抬头一望,远处硫酸厂的烟囱冒出的烟气正随风飘来。我猜测着,爸爸的咳嗽,大概就是这烟气造成的吧?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医生伯伯。他说,爸爸得的是过敏性支气管炎。硫酸厂排出的是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一闻到它,咽喉就过敏,引起咳嗽。爸爸就是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我为替爸爸找到了病因而高兴。

  从此,只要刮东南风,我就把朝南的窗户关紧。这样,爸爸就不咳嗽了。但是,我多么希望治理好环境污染,就是开着窗户,爸爸也不咳嗽呀!

  走进新课程知识竞赛(理论试题)

  1、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同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和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极大的反差。第二,传统的应该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5、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各国的课程改革表现出以下一些共同趋势。第一,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第二,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三,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6、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速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8、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9、什么是课程结构的均衡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10、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第二,设置综合课程。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11、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什么特点?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位的转向。第二,在课程内容上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12、这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1)《品德与生活》(1——2年级);2)《品德与社会》(3——6年级);3)《科学》(3——6年级);4)《历史与社会》(7——9年级);5)《科学》(7——9年级);6)《艺术》(1——9年级);7)《体育与健康》(7——9年级)

  13、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一,知识的锁碎化问题。第二,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第三,管理的问题。

  14、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哪些内容?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须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15、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是什么?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16、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第一,整体性。第二,实践性。第三,开放性。第四,生成性。第五,自主性。

  17、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不家务事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再者,即使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18、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任务是: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第三,加信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19、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能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20、怎样理解“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21、我国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22、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一、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二、突破学科中心 三、改善学学习方式 四、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弗的操作性 五、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23、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一是根据本学科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划分具体的划分具体的学习领域。二是根据本学科的内容特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划分学习水平,这种学习水平不一定与学年水平相重合,在不同的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三是在各学科课程目标的陈述方面,使用明确的行为动词,以精确表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表现出来的学习结果。四是确立了恰当的评价系统。

  24、为了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遵循哪些原则?第一,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之间的关系。第二,要恰当处理学校结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之间的关系;第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第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第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第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25、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再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26、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一、学生是发展的人。二、学生是独特的人。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7、怎样理解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8、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9、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作。

  30、新型师生伦理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去努力?第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第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第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31、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第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不家务事学习的促进者。第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第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第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会型的开放的教师。

  3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内涵是什么?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第二,教师是不家务事人生的引路人。

  33、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第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第二,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第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第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4、教师尤其应该尊重哪六种学生?1)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2)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3)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

  35、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努力?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2)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36、尊重学生,怎样才能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1)不体罚学生;2)不辱骂学生;3)不大声训斥学生;4)不冷落学生;5)不羞辱、嘲笑学生;6)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37、怎样赞尝每一位学生?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2)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3)赞赏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4)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38、怎样帮助学生?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7)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

  39、自主学习具有哪些特征?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制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3)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40、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

  41、什么是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际社会生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4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运行机制包括哪些内容?1)提前进入情境的“预演”机制。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

  43、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一、主动性;二、独立性;三、独特性;四、体验性;五、问题性。

  44、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弊端?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第二,以“章”为本,形式广义泛滥。第四,以“权”为本,权立至上。

  45、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46、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一、重视发展,淡化化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人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元化。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47、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一)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二)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三)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四)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五)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48、新课程提出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49、新课程提出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50、新课程提出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51、新课程提出考试的改革重点是什么?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推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五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52、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情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趋势。(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53、实施发展性评价有哪些建议?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思想,可遵循行动研究的方法开展工作。第一,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了解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与新理念。第二,组织有关人员,开展讨论。第三,反思已有的教育平价工作,寻找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思想相一致的地方,进行经验总结。第四,采取行动,具体实施在讨论和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新评价工作计划。第五,进行阶段性评价,采用多方面信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丰富、补充和改进评价工作方案。

  54、在课程评价改革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要善于从以住的工作中总结经验与教训。2)要善于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3)有效选择工作的突破口,分层推进评价改革工作。

  55、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56、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1)道德品质。(2)学习能力。(3)交流与合作。(4)个性与情感。

  57、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第一,促进“全面发展”不等同于追求“全优发展”。第二,评价技术的有限性和教育追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58、新课程倡导质性的评价方法,有哪些意义?(1)质性的评价方法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个分数,不仅具体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较好全面反映了学生发展的状况。这种评价方法对于新课程倡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因为质性的评价方法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即可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那么,质性的评价方法无疑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评价手段。因此,质性的评价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59、对成长记录袋进行评分,应注意哪些问题?(1)评分者的选择。由教师评分,还是由学生评分。(2)评分方式的选择。把成长记录袋作为整体来评分,还是将各项目单独评分,然后计算平均分。(3)评分结果报告与交流。

  60、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界产生了哪些影响?首先,它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其次,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再次,多元智力理论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61、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四个工作环节?一、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二、设计评价工具。三、收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的资料和证据。四、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制定改进计划。

  62、反映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哪些内容?(1)职业道德;(2)了解学生,尊重学生;(3)教学设计与实施;(4)交流与反思。

  63、如何开展教师自评?(一)帮助教师对自评及其价值建立正确的认识,创设具有支持性的教师自评氛围。(二)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自评方法。(三)慎用自评结果,不宜与奖惩挂钩。(四)与他评结合,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

  64、推行学生与家长参与教师评价的重要原则是什么?重要原则之一,学习信任学生和家长。重要原则之二,学习分析看待评价结果,珍惜相互了解的机会。重要原则之三,校方应综合分析多方信息,不要草率地下结论。重要原则之四,学生、家长参与教师评价时需要引导。

  65、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变化对我国现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及其相关的教学管理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全新的启示。首行,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其次,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再次,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

  66、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原则是什么?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67、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是什么?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把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第三,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第四,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和尚未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及素质并据此确定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第五,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第六,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68、怎样理解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课程的开发主要是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制定各个领域或科目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的主体部分,涵盖的课程门类和所占课时比例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比是最多的,因而在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69、怎样理解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反映基础教育的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70、怎样理解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71、怎样理解课程资源的含义?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例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

  72、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有哪些?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士资源等。

  73、课程改革为什么要强调课程资源的作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不仅设置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而且强调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教学模式。这些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状况。对于学校教师而言,不仅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课程资源的支持,而且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离不开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特别是像综合实践活动,它虽然是国家规定课程名称和课时、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但具体实施的内容和形式则完全要由学校来决定,是在实践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这就需要对课程资源有充分的认识和便捷的获取途径。否则,课程改革的许多目标就会落空。

  74、开发和利用教学活动资源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2)确定学生的现在发展基础和差异;3)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6)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7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验证、修订并正式颁各学科课程标准。2)形成教材编写,审定和选用的有效机制。3)形成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4)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5)初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6)促进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

  76、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1)具有明确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2)具有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机构。3)具有钻研精神和专业技能的教师队伍。4)具有科学的课程评价体制。5)具有基本的办学经费和必备的教育设施与设备。

  77、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及设计流程是什么?第一项,成立校本课程发展委员。第二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依据。第一,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指导性文件;第二,学校教育哲学或办学宗旨;第三,学生需求的评估;第四,社会学校课程资源的评估。第三项,校本课程总体目标。第四项,校本课程总体结构。第五项,《课程纲要的撰写》。

  78、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是什么?第一,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弥被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第二,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第三,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第四,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79、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具体方式有哪些?1)课程选择;2)课程改编;3)课程整合;4)课程补充;5)课程拓展;6)课程新编。

  80、校本课程实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2)校本课程的试验;3)选择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4)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

  81、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的制订包括哪些方面?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

  82、怎样理解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主要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83、学校课程管理的原则是什么?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2)坚持权利与责任相统一。3)正确处理好三类课程的关系。4)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

  84、学校课程管理的目的是什么?1)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2)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3)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85、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体,学生、教师和学校成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主要考察对象,因此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包括: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2)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3)促进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


教育案例分析范文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相关热词搜索:案例分析 范文

1、德育 案例分析 范文 “唐佳龙,说一说刚才老师问的是什么问题?”一位小男孩站起来,满脸通红,一语不发。“请把你手里的东西拿过来!”他把手中的两粒瓜子给了我,低着头。经过课下询小学德育案例分析范文(2015-11-12)

2、思想汇报 范文 党员 为了帮助毕业生党员以良好的心态迈入社会,总结过往的学习生活,细数自己的进步成长,畅谈毕业后的人生规划。管理学院第 2015年党员思想汇报经典范文(2015-07-08)

3、思想汇报 范文 敬爱的党组织: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从递交入党申请书起,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深入的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章》、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2015年入党思想汇报范文一篇(2015-07-09)

4、思想汇报 范文 经典 2008年,我们将迎来北京奥运和改革开放30周年 三月份,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学习两会入党思想汇报经典范文一篇(2015-07-09)

5、随着现代医学生物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以及“改造老疫苗、开发新疫苗”的全球儿童疫苗计划的实施,我国的计划免疫工作要与WHO提出的EPI以及CVI相适应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护士的实践体会 论文范文(2015-07-27)

6、​ 三个星期的护理临床见习结束了,有些释然,因为对于我们这些“深”在课堂的学生来说,初尝了临床工作的疲惫。特别是在悠长的寒假之后2015医生护士消化内科实习心得 范文(2015-07-27)

7、时光如水,光阴似箭,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二OO二年既将过去,通过上级领导的帮助指导,加之全部十多名同志注重合作,注重协调,在汗水和智慧的投入中,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办公室职员述职报告范文 集锦 大全(2015-07-27)

8、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入党积分子培训班的学习。我感到通过学习,自己的收获很大,感触很深,尤其是思想开阔了许多,我在思想上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心得体会及学习收获 范文(2015-07-27)

9、我认为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一个有志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当代青年,必须增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加强个人修养。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015-07-28)

10、200年前日本江户时代的人以捕渔为生,在渔船上狭小的空间生活久了,往往习惯地抛掉不需要的东西,以追求环境的整洁及空间,这套生活管理哲学应用于今日,成为企业管理的『5S』。后来在学习6S管理心得 范文 模板(2015-07-28)

11、 我叫,19XX年X月X日出生于 省 市的一个家庭,1999年加入共青团组织,并于2007年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就读于 ,为人正直,根正苗红。2015普通大学生党员优秀的入党自传 范文模板(2015-07-28)

12、【篇一】:2013年党员思想汇报范文100篇(精选)2013年党员思想汇报范文100篇(精选) 2013年11月入党思想汇报范文:爱岗敬业,做群众的楷模 党员思想汇报范文(共9篇)(2015-08-31)

13、我是去年从xxx毕业分配到武警工作的,对武警部队的了解非常有限,遇到好多工作都无从下手,再有就是没有在基层工作过,对部队人士积极停留在书本上,这次代职给了我一个认识武警部武警部队党员思想汇报范文(2015-09-27)

14、语文教学 范文 论文 习作讲评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及时反馈习作的指导结果与提高批改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学生完成习作并经过教师批改后进行的,是对学生一次作文训练的二次指语文教学论文范文(2015-10-28)

15、教育论文 范文 小学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问题受到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关注,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学教育的传统观念,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然而要想小学教育论文范文(2015-10-29)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教育案例分析范文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教育案例分析范文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sixianghuibao/5730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