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抗日战争 材料解析

抗日战争 材料解析

2016-01-10 16:14:4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抗日战争 材料解析篇一:抗日战争材料分析题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抗日战争 材料解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抗日战争 材料解析篇一:抗日战争材料分析题

抗日战争 材料解析篇二:抗日战争(复习 材料解析题两例)

13.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对付长期的作战,当将以前对华处理办法明确修改……攻占汉口、广东(州)作为行使武力的一个时期。然后,主动地指导新中国的建设,特别防止急躁。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在其内部进行基本工作——恢复治安……治安地区大体包括从包头连接黄河下游、新黄河、庐州、芜湖、杭州一线以东的地区。为……了迅速达到治安的目的,当固定地配备相当的兵力……除上述以外的占领地区,则作为作战地区。……根据敌我形势而配备的兵力,要限制在必要的最少限度内。……亲日政权的扶植,特别是有关亲日政权的统一,其主要目标是使之逐步稳健地发展。

——摘自1938年12月日本陆军省、参谋本部

《昭和十三年秋以后对华处理办法》

材料二 日军在当地独立生活的必要物资,及属于物资动员范围之物资,特别是对地下埋藏资源,帝国对华要求数额之全量应如数取得。 在取得上述以外的一般物资时,只要治安情况等现时形势许可,则避免通过压力取得,而尽量尊重中国的习惯和原来的经济组织,通过正常的经济手段,圆满且恰当地取得之。同时应避免过分压迫民需,特别是食品资源,以资收揽民心,且便于我之长期取得。

——摘自1941年1月日本《对华长期作战策略要领》

材料三 每当学校举行朝会或逢到日本什么纪元节、明治节、天皇诞辰纪念日的时候,全部学生被命令向太阳旗致敬,唱日本的国歌,向天皇所在地方的东方遥拜,并听“日满不可分”、“日满一心一德”、“民族协和”以及“忠君”、“服从”等反动训诫。……在伪满的修身教科书上,日寇尽量赞美与宣扬中国封建时代一套吃人的旧礼教,如什么“尊孔”、“忠君”、“以服从为伦理的第一要件” ……

——摘自l943年9月《解放日报、东北沦陷十二周年纪念特刊》

(1)分析材料一,概括归纳日本对华作战方针政策与战争初期阶段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材料二体现了日本怎样的侵略方针?它强调通过“正常的经济手段”取得一般物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实际情况如何?

(3)材料三揭露了日本怎样的侵华政策?日本大力宣扬儒家思想的目的是什么?

(4)你如何理解上述日本侵华方针政策的内在联系?对此你有何认识?(5分) 解析 第(1)问,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战术变化及对国、共两党策略的变化。第(2)问,回答经济掠夺方针和具体方法。第(3)问,点明奴化教育或文化愚民政策;从日本侵略者的利益角度看目的。第(4)问,归纳不同侵略手段的相同侵略本质;联系日本的帝国主义特征进行认识。 答案 (1)变化:速决战改为长期作战;集中兵力进攻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扶植傀儡政权。

(2)方针:以战养战。原因: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反抗斗争。情况:实际上都是通过军事手段强制加以实行的。

(3)政策:民族同化和文化愚民政策。目的:强迫学生接受封建奴才思想,培养对日本绝对效忠服从的年轻一代,便于进行殖民统治。

(4)内在联系: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把中国沦为殖民地的手段。认识:日本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成性,手段野蛮而又残酷。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

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影响。第(1)问,结合所学史实回答即可,诸如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等。第(2)问,从材料我们可以归纳出美国因素(海军、原子弹)、苏联因素、综合因素等,材料显然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即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关键作用。第(3)问,主要理解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对于中国历史进程客观上的推动作用,这两次战争分别是中日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

答案 (1)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

(2)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全面。忽视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作用。

(3)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抗日战争的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 材料解析篇三:(新课标)201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伟大的抗日战争章节测试(含解析)

伟大的抗日战争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右图是一幅美国人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漫画,标题为《一块一块》。它

反映了 ( )

A.美国操纵日本控制中国的意图

B.日本占领中国的意图

C.美日联合共同侵略中国的意图

D.中国被列强共同瓜分的局势

2.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

A.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3.右图为1946年12月12日东北解放区邮电管理总局发行的《双十二纪念》邮票。

以下关于此邮票发行的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双十二”事变的发生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②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到顶点,民族危机深重

③当时的国民党军队正在重点进攻东北解放区

④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内战政策的不满

A.①②③④

C.②③ B.①③④ D.①④

4. “中国共产党愿当此时机,向全国同胞提出我们奋斗之总的目标„„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首先须切实地迅速地准备与发动民族革命抗战,以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之完整。”中国共产党提出上述奋斗目标,是为了 ( )

A.团结各阶层力量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实现民族团结抗击日本侵略

C.实现民族团结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D.团结各阶层力量反对蒋介石

5.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 )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6.“1938年3月底到4月初,他们(日军)遇到了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伤亡达三万人之众。这是自南京沦陷后中国方面的第一个大捷。”此“大捷”应是

( )

A.淞沪会战

C.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D.枣宜会战

7. 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 )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有力声援了学生的一二·九运动

C.杜绝了亲日派的投降行径

D.鼓舞了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8.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创办了《新华日报》。当日,人们从该报了解到的新闻可能有 ( )

A.南京大屠杀

C.百团大战战况 B.中共七大召开 D.淮海战役战况

9. 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签发命令说:“我军应积极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的计划,创立显著的战绩。„„为打破敌之囚笼政策,决定乘目前青纱帐和雨季时节,利于隐蔽及不利日军机械化作战,争取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路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破袭正太路。”按照上述命令要求发动的战役应是 ( )

A.太原会战

C.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D.淮海战役

10.1942年初,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在长沙会战中取得了长沙大捷,打死打伤日军约六万人。英国《泰晤士报》称:“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下列有关长沙大捷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

B.标志着抗日战争已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C.长沙会战时,中、美、英三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

D.说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重要战场之一

11.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分析认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材料说明正面战场

( )

A.是抗日主战场

B.在相持阶段积极抗日

C.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实行全民抗战

12.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

A.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C.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

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蒋介石在南京市国民党党员大会的讲话

(1933年9月23日)

材料二 和平未到最绝望期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唯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系,全系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卢沟桥事变)的解决。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材料三 (民国)二十七年(1938)三月间,总统(蒋介石)明作战方略,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上持久之胜利,尤以积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为要。

——张其昀《中华民国史纲》

材料四 “我们的战略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

——毛泽东《论持久战》(1938年5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蒋介石当时的心态。(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蒋介石对卢沟桥事变后的中日局势持什么态度。(8分)

(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抗日战略的异同。你认为是哪些共同因素导致二人采取这种战略?(10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1930年),日本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从国民党政府手中相继夺去大部分重要城市,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 500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从关内骗招到东北的劳工被残害致死的不下200万人,此外,还有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

学战。按1937年的币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 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 000亿美元。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一页。

材料二 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要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必须首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民主政权,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6分)

(2)依据材料二,谈谈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的理解。(10分)

(3)结合材料二,抗日战争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10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20世纪30年代,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再到“卢沟桥事变”,是日本从局部侵华上升为全面侵华的时期,故答案为B。

2.【解析】选C。由材料中“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可以看出处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美国肯定了国共合作下的全国人民的抗战。此时期处于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选C。

抗日战争 材料解析篇四:2014年考研政治考前分析题预测:抗日战争

2014年考研政治考前分析题预测:抗日战争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划分尘埃落定,中日“钓鱼岛”争端进一步升级,原因在于日本右翼势力不顾国内外的反对声音,一意孤行推行所谓“钓鱼岛”的主权之争。习近平指出,对于领土主权之争,中方的立场是“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2013年5月26日,李克强参观位于德国的波茨坦会议旧址。李克强指出,波茨坦会议旧址对世界和中国都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波茨坦公告》向世界宣示正义的旗帜。《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台湾等岛屿必需归还中国。所有热爱和平的人,都有责任维护战后和平秩序,不能破坏、否认这一胜利果实。所以,“抗日战争”是2014年考研政治命题的热点。文都网校在深入研究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精神和大纲解析的基础上,预测一道关于“抗日战争”的材料分析题,希望能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带来帮助。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和游击战理论,是指导抗日战争一步步走向胜利的指南。正是由于这一光辉的军事思想、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才在世界的东方导演出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人在争取中国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善于将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相结合,通过民主革命充分发动和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进行人民战争,所以能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使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并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光明。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先后在华北、华中及华南等19个省区,建立了19块抗日根据地,面积达10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亿;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的主力部队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发展到260余万人。敌后抗日军民共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0余万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民族解放战争的一次伟大而成功的实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整个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创造。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诉人们,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斗争,抗日战争就不可能取得全面、彻底的胜利。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2

2013年5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观了位于德国勃兰登堡州的波茨坦会议旧址。参观结束后,李克强冒着小雨发表讲话。李克强说,波茨坦会议旧址对世界和中国都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在这里发表的《波茨坦公告》向法西斯势力升起正义的旗帜。更重要的是向世界法西斯势力发出了最后通牒。人们不会忘记,正是在向日本法西斯发出最后通牒20天后,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李克强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也作为中国人民的代表,我要特别强调,《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确指出:《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等岛屿归还中国。这是用几千万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也是二战后世界和平秩序的重要保证。所有热爱和平的人,都应该维护战后和平秩序,不允许破坏、否认这一战后的胜利果实。

李克强指出,历史是客观存在,也是一面镜子,中国古语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任何否认或企图美化那段法西斯侵略历史的言行,不仅中国人民不能答应,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正义力量都不能接受。中国愿同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携手,维护二战后确立的和平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

——摘编自《外交部网站》( 2013年5月26日)

(1)结合材料1回答,为什么“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诉人们,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5分)

(2)结合材料2回答,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有哪些?(5分)

【考查考点】

史纲——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答题思路】

这道题是关于“抗日战争”的材料分析题。日本在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唆使下,日本官方持续作出“钓鱼岛”的主权之争的错误言行;2013年5月26日,李克强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他强调指出,《波茨坦公告》是向世界宣示正义的旗帜,《开罗宣言》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台湾等岛屿必需归还中国。所有热爱和平的人,都有责任维护战后和平秩序。所以,“抗日战争”是2014年考研政治命题的重点。

回答第一问分为四点回答,第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

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抗日战争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关键句子:“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分;第二,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是走向抗战胜利的一面旗帜。关键词:“抗战、团结、进步”。1分;第三,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关键词:“统一战线”。1分;第四,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关键词:“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敌后战场”。1分;第五,中国共产党人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关键词:“爱国主义”、“民族先锋”。1分。

回答第二问首先要总述,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关键词:“解放战争”、“重大事件”。1分;然后,分别论述,第一,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捍卫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关键句子:“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1分。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键句子:“中华民族的觉醒”、“精神和组织上的进步前所未有”。1分。第三,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关键词:“民族大团结”、“民族精神”。1分。第四,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树立以弱胜强的范例,显著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关键词:“维护世界和平”、“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1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表现在:第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分)第二,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走向抗战胜利的一面旗帜;(1分)第三,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1分)第四,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1分)第五,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1分)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

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1分)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1分)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分)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即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1分)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1分)

以上是文都网校预测的2014年考研政治关于“抗日战争”的材料分析题,同时对考查考点、答题思路、参考答案做了详细解析,希望广大2014年考生予以借鉴。祝各位考生复习顺利!

抗日战争 材料解析篇五: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解(人教版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 Word版含答案

第16课 抗日战争

1.(2015·江苏单科·10)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考点】抗日战争——七七事变、正面战场的抗战

【解析】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与题干时间不

符,故A项错误;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但“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是抗战防御阶段,且“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指正面战场,故B项错误;“武汉失守”反映了在抗战前期,中国军队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故C项错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5·重庆文综·7)“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

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 )

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B.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C.联合政府的早日成立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考点】抗日战争——中共联蒋抗日

【解析】国民革命运动发生于1924—1927年,不是材料强调的抗日战争时期,故A项错误;

材料“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敌对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可看出日本帝国主义扩大局部侵华战争,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共倡导全民族抗战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中国境内的一切抗日力量结成统一战线抗击侵略者,与联合政府的政治诉求无关,故C项错误;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开始于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与材料反映的是1935年中共发表的《八一宣言》,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

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国民政府的持久防御作战

【解析】国民政府布置的防御工事主要侧重于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与防范各

地兴起的反蒋运动不符合,故A项错误

;1933—1937年间,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不断上升,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实质上反映出,其

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故B项正确;国民政府“围剿”红军的区域集中在南方,与豫北、晋北、绥东等城市无关,故C项错误;沪杭是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加强此地的防御工事,与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4.(2015·北京文综·18)表1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

该是( )

表1

A.五四大潮的洗礼

C.上井冈山 B.长征 D.重庆谈判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重庆谈判)

【解析】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应该远在“二十”之上,故A项错误;长征发生在1934

—1936年,应该在“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之前,故B项错误;上井冈山时间大约是1928—1934年,在长征之前,故C项错误;重庆谈判发生于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1940年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提出后,在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前,故D项正确。

【答案】D

5.(2015·安徽文综·16)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

“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

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B.推动国民大革命

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考点】辛亥革命;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解析】据材料,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辛亥革命三十周年”则是1941年,当时处于

抗日战争时期,而且辛亥革命以求民主求民族

独立为目标,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故A项正确;国民大革命发生于1924

年到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土地革命发生于1927年到193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目标,故D项错误。

【答案】A

6.(2015·天津文综·7)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

“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

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

C.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考点】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中美合作抗日

【解析】由图片“GO YEARS OF ‘LEADING THE WAY’”“WORLD WAY”内容可知该图

片内容涉及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至1945年),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1946至1949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此题与美国发动侵略战争无关,故B项错误;

从美国特种兵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可知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故C项正确;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体现了中国和缅甸,但是没有体现美国,故D项错误。

【答案】C

7.(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对华经济侵略

【解析】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津、鲁、豫等地相继被日军占领,“国统区”与史实不符,

故A项错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实行的侵华政策是以战养战,故可知其发行“联银券”、“军用票”是为获得中国的物资维持战争,故B项正确;流通“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敌占区,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流通的货币,没有体现对物资的管理,故D项错误。

【答案】B

8.(2015·福建文综·38)(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四 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摘自《周恩来政论选》

(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阐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10分)

【考点】(4)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甲午中日战争;侵华日军的罪行;中日邦交

正常化

【解析】(4)注意题干要求“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从日本方面,根据材料四“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作答;从中国方面,应该吸取教训,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等等,只要言之有理。

【答案】(4)日本:甲午战争及三十年代的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6分)

中国:甲午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分)

9.(2015·天津文综·1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尊严。

——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3)材料三中,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4分)

(4)综上,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影响国家外交地位的变化?(2分)

【考点】(3)抗日战争——日本投降;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影响国家外交地位变化的因素

【解析】(3)第一小问依据,根据材料三中“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可知,依据为日本投降书受降国签字顺序;第二小问分析,主要从抗日战争的意义,尤其是世界意义角度考虑。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一体现了综合国力;材料二中体现了国际环境;材料三体现了对世界贡献的差异决定了国家在外交中的地位。

【答案】(3)依据:日本投降书受降国签字顺序。(2分)

分析:中国的抗日战争为打败日本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贞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分)

(4)因素:综合国力,国际环境,对世界的贡献等。(2分)

10.(2015·重庆文综·14)(3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 材料解析篇六:2012届高一历史同步解析与测评:4.7《抗日战争》(人教版必修1)

第16课 抗日战争

标准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知道与了解

1. 知道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

2. 知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

3. 知道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列举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几次重大战役,知道中国军民坚持敌后抗战等史实

4. 搜集反映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等侵华日军罪行的史料

5. 列举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史实

理解与应用

1.分析日本全面侵华的原因

2.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

3.比较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

4.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5.理解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深刻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它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通过观看影视作品、书籍、参观纪念馆等方式感受抗日,体会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民族自信心

重点解析

1.本课学习要领

【解析】抗日战争史应该说是学习的重点。学习时要注意与世界史结合起来进行复习,做到知识的上拓下连:如台湾的失与得的国内、国际背景。日本两次侵华的背景,一个腐败的政府、内乱的国家给外来侵略提供了机会。日本的认罪态度,德国的态度,我们应有的认识。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等。

2.揭露日军侵华的暴行

【解析】日军侵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1)军事上:不断扩大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2)政治上:实行“以华制华”政策,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3)经济上:野蛮的经济掠夺。(4)文化教育上:推行奴化教育。这里学习的关键是要结合事例对日军侵华的暴行进行深刻的揭露,如南京大屠杀、细菌战和毒气战。要把南京大屠杀作为揭露日军暴行的学习重点。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对于这段史实,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战后中国在南京、上海、北京等十个地方成立的审判日本战犯法庭均认定:侵华日军在南京对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进行了疯狂屠杀。总计被集体屠杀者19万人,被分散屠杀者15万人,被害总数30万以上。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不断发现的大量史料一再证实这两个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件判决的正确性。然而日本右翼势力却全然不顾事实,一再制造事端,妄图掩盖军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右翼否认侵华历史也总是从否认南京大屠杀做起。其卑劣手法有二:一是以质疑三十多万被害者人数来否定大屠杀本身的存在;二是以战争中有伤亡乃天经地义、日本人也有伤亡为由否认屠杀罪行。如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称:“东京审判认定日本军队在1937年日中战争中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大量中国民众。关于这一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有许多疑问点,有各种各样的见解,现在还在持续争论。”该书通篇渲染日本士兵和平民的伤亡人数,对亚洲各国的巨大损失和伤害情况却只字不提。

3.综述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经过

【解析】(1)背景:日本侵华战争逐步扩大,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2)方针制定: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底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3)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4)正式建立: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实行自卫抗战,国共两党协议改编红军和红军游击队,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注意:日本侵华经历了一个由局部到全面的发展过程: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中国抗战也经历了一个由局部到全面的发展过程:抗日民族运动兴起→国民党内部分化→中共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解析】(1)原因:①中国方面(主要因素):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国共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②国际方面:中国的抗战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和配合;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和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加速了日本的投降。(2)历史地位:①它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②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③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④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难点突破

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突破】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因为:①它在地域上是真正的全国战争。在前线,军民坚决抵抗日军进攻;在后方,掀起了全国性的救亡运动;②全国各个阶级、阶层都参加了战斗。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有部分地主买办、海外华侨和宗教界人士,都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本侵略者;③全国各党派,都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了分裂对抗的局面,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④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都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⑤共产党努力发动和组织了广大群众,使抗日战争有了极大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注意:两大战场的抗日状况:(1)正面战场(国民党):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2)敌后战场:路线:(洛川会议)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战场:敌后抗日根据地。中枢和总后方:陕甘宁边区。结果:粉碎了日军的“扫荡”“蚕食”和“清乡”;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

2.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突破】抗日战争是世界上开始最早(1931年9月18日)、结束最晚(1945年9月2日)、历时最长(近14年)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从局部逐步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测评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次事变,这一谬论化为了关东军的实际侵略行径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距今已有70余年,当年日本发动战争的借口是

A.柳条湖事件 B.皇姑屯事件 C.征服满蒙 D.一名日本士兵的失踪

3.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其军事上的价值突出表现在

A.杀伤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提高了部队的实战水平

C.迟滞了日军侵略进程 D.唤起了民众的抗战热情

4.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5.2007年12月13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70周年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是

A.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抨击右翼势力,反对篡改历史 D.牢记血泪苦,勿忘民族恨

6.抗战时期,八路军领导下的地方抗日武装,有根据地的县大队、区小队、村民兵小组等。这些“土八路”的出现是毛泽东关于什么思想的实践体现?

A.根据地建设思想 B.土地革命政策

C.人民战争思想 D.统一战线主张

7.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战役时间

1940年8—12月 指挥者 彭德怀 组织兵力 100多个团 破坏交通线 2 000多千米 摧毁日伪军据点 近3 000个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淞沪会战

8.1942年春,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

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败俄国。”在这段话中罗斯福

A.提示澳洲、印度、俄国将面临日本更大规模的侵略

B.肯定了中国战场对抗击日本法西斯起了重要作用

C.试图说服政府尽快对日宣战

D.对中国抗战作出的重大牺牲表示同情

9.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其意义包括

①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②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④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0.(镇江试题)阅读下列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几段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抗日战争 材料解析篇七: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

抗日战争 材料解析篇八:抗日战争单元过关试题及答案

单元过关题(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事件发生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②"七·七"事变③"一·二八"事变

④华北事变⑤南京大屠杀⑥"八·一三"事变

A.①③④②⑥⑤ B.③②④⑥①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①③④⑥⑤

2、右图反映的是发生在73年前中国历史上的

一场震惊中外的大事件,这一事件在当时所导

致的影响在于

A.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B.国共两党正式合作并建立了统一战线

C.中共取得了全国统一抗战的领导地位

D.促使日本帝国主义停止了对华的侵略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

B."八·一三"事变爆发

C.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D.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4.抗日战争爆发后的首次大捷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忻口阻击战 D.台儿庄战役

5.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战果最大的一次胜利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6.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是在

A."八一宣言"中 B.瓦窑堡会议上

C.中共抗日通电中 D.洛川会议上

7.下列关于战略防御阶段对国民政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承认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B.对日本继续采取妥协、投降政策;推行片面抗战路线,被迫自卫抵抗

C.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次大规模会战

D.挫败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企图。

8.抗日战争中相持阶级开始的标志是1938年秋日本占领

A.北京、天津 B.上海、南京

C.北京、南京 D.武汉、广州

9.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对国民政府所实施的战略方针是

A.集中主要兵力进攻 B.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C.持久战略 D.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10.下列有关百团大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百团大战是由彭德怀指挥的大规模对日作战

B.百团大战是相持阶段中正面战场上发动的大规模作战

C.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D.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

11.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洛川会议 D.中共"七大"

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革命统一战线的不同点是

①通过国共合作的形式,具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进步性

②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③合作的目的是驱除日本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④通过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了对国民党的改组

A. ①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②③④

13、1942年1月丘吉尔在转致参谋长委员会的电报中指出:“缅甸如丧失,那就惨了。那样会使我们同中国人隔绝,在同日本人交战的军队中,中国军队算是最成功的。”文中的中国军队是指

A.八路军 B.新四军 C.中国远征军 D.北伐军

14、1942年春,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会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和德国配合起来,„„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在这段话中罗斯福

A.提示澳洲、印度、俄国将面临日本更大规模的侵略

B.肯定了中国战场对抗击日本法西斯起了重要作用

C.试图说服政府尽快对日宣战

D.对中国抗战做出的重大牺牲表示同情

15、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B.日本侵华战争是非正义的法西斯侵略战争

C.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了原子弹

D.苏联红军对日作战

二、读图题

16. 右面的是我国的两座著名纪念馆图片,仔细观察

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判断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哪一纪念馆的图片,

并说明你判断的依据。

(2)简要叙述与两个纪念馆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大体经

过。

(3)我国设立以上两个纪念馆的目的是什么?

17.观察下列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的人物在1936年发动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在当时的中国有什么重大意义?

(2)图二中的“彭大将军”正在指挥哪一次重大战役?这次战役有什么意义?

(2)请说出图一和二两幅图反映的史实与图三情景之间的关系?

(4)通过学习以上图片内容,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三、材料分析题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告不能不听,忍辱方能负重,小退以图大进,不可不慎!‛张学良咬紧牙关,声音颤抖地向东北军发布命令:‚不能打……我方当忍辱负重,勿使事态扩大,静候中央的外交干涉。‛

材料三: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材料四:原东北军将领张学良逝世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向张学良的亲属发去唁电,高度评价他的历史功绩,称他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并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他表示深切的哀悼。 请回答:

(1)材料一这份电文是谁下达的?材料二是谁下达的命令?

(2)材料一这份电令说明对日什么态度?“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这份电令的后果是什么?

(3)如何评价材料二所说的这件事?

(4)材料三中“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张学良为什么会“彷徨无策”?

(5)与材料三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6)根据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能谈谈张学良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的原因吗?

19.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松花江上》

材料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大刀进行曲》

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重大事件?东北人民是何时“回到可爱的家乡,欢聚一堂”的?

(2)材料二歌曲的创作与日军发动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导致“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与哪一重大事件有直接关系?该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请举出三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例。

(4)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通过重温以上经典歌曲,从中会受到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作为一座饱经战争创伤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人民渴望和平、热爱和平,我们将以更大的热忱投入到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的实际行动中去,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坚决反对战争暴力,反对恐怖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危及平民生命和财产的非正义行为。我们呼吁把屠刀化为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悲泣,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一切爱好和平的团体和人士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和平、和谐、和解的新世界而共同奋斗!

──《南京和平宣言》

材料二: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隈丸优次在本月10日、11日亲访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对纪念馆和南京市政府相关负责人提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展示的内容反复强调了日本人的残虐性。这样的展示让我们担心会给前来参观的中国人造成对日本人的反感和仇恨,希望中国方面能够调整展览的内容‛。

──《朝日新闻》

材料三:总有一天,当解放军的皮靴踏上本州岛,解放军的战机飞过富士山,曾经繁华的东京变得像当年的南京一样的时候,我们才算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个世代仇视中国的民族。

──来自互联网

请回答:

(1)南京是一座饱经战争创伤的历史文化名城。请举中国近代的三个例子说明。

(2)材料中的“我们呼吁把屠刀化为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悲泣,让战争远离人类”,是针对哪一重大事件而发出的感慨?

(3)针对日本要求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内容作出修改,不要过分强调日本侵略“残虐性”的一面的做法对不对?请说明理由?

(4)请你谈谈你对材料四的看法。

抗日战争 材料解析篇九:材料解析题汇总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汇编

班级 姓名 学号

1、“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在巴黎签定,法国元帅福熙听到合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

(1)《凡尔赛和约》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2分)

(2)该条约在中国引起了一场什么事件?(2分)

(3)福熙将军的预言和判断正确吗?请用史实说明(4分)

2、中国诗人黄遵宪对19世纪中期的日本做过这样一段刻划:“承平以来二百年,不闻鼙鼓闻管弦。呼作花主齐下拜,至夸神国尊如天。芙蓉(鸦片)毒雾海漫漫,我自闭关眠不动。一朝轮舶炮声来,惊破看花众人梦。”

(1) 材料中“芙蓉毒雾海漫漫”指的是在中国的什么事件?(2分)

(2) 材料中“一朝轮舶炮声来”指的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什么事件?(4分)

(3) 根据所学内容回到日本在“梦破”后是如何做的,从而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价值贬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的纳税能力则已降低;各级政府都遭到了严重的收入减少了,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严重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

——1933年3月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

(1)材料中描写的是什么事件?其特点又是什么?(4分)

(2)罗斯福为改变这一现象,实行了什么政策?并举出有关农业与失业问题的解决方法。

4. 有人说,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又有人说,拿破仑是一个反动的军事独裁者,他的对外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独立,你同意上述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如果你对上述观点都不同意,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拿破仑?

2、材料:①1946年1月19日成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经过两年多的审判,最后宣判25名日本甲级战犯有罪,对东条英机等7人判处绞刑。

②2005年5月28日电:日本厚生劳动省政务官森冈正宏5月26日在自民党议员会上妄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是单方面的审判;又称:甲级战犯“在日本国内已经不是罪人”。

③日本首相小泉最近为参拜靖国神社辩解时声称,参拜靖国神社与甲级战犯的罪行无关。

④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细田博之26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森冈的言论只是一个议员的个人想法,与政府的见解不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为什么要对东条英机等人判处绞刑?(1分)

②森冈正宏和小泉的说法对吗?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2分)

③结合材料、政史地科目以及课外知识,你认为日本想如何处理中日关系?(2分)

④你认为日本的作法有什么后果?我们中学生对此应有怎样的认识和作为?(3分)

3、材料:①1958年《人民日报》的报道:青海蹇什克农场亩产4282.5千克;广西环江县红旗农业社亩产65217千克。 ②肥猪赛大象,只是鼻子短。全社杀一中,足够吃半年。

③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产20%,亩产可达650公斤被称为“东方魔稻”。到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面积的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千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①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现象?(2分)

②材料一、三从内容上说有什么关系?是什么原因呢?(2分)

③三则材料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和发展状况,试简要分析两个不同时期农业发展上的举措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例2: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评述各阶段中重大事件在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中国近代化最终未能真正实现,其根源是什么?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化的阶段特征。从题型看,属于归纳式概括题。解答此题首先要对有关史实分类,然后对史实进行特殊到一般的抽象,上升到‚学习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复杂历程的理论高度,最后作史论结合式概述。

参考答案:

(1)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2)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维新运动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从此中国近代化历程由经济技术阶段进入政治制度阶段,是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

(3)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运动,运动中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成为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根源:中国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再加上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中国近代化屡遭挫折而没有真正实现。 试概括中国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主要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用西方思想武器反封建的斗争;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都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基础。(3分) 不同点:

(1)直接斗争对象不同:第一次为外国侵略者,第二次为清政府,第三次为北洋军阀政府及儒家思想。(3分)

(2)领导力量不同:第一次为维新派,第二次是革命派,第三次是激进派。(3分) (3)主要内容不同:第一次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希望走君主立宪道路;第二次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希望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第三次是民主科学思想,希望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3分)

(4)作用不同:第一次为戊戌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次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次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6、我市某校计划赴陕西开展“寻访抗日足迹”活动,请在西安事变旧址、中共七大会址、大生产运动陈列馆三处中向他们推荐一个你认为最应该参观的地方,并说明理由(包括该事件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和今天寻访的现实意义)。

答:答案一推荐西安事变旧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预示了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历史证明,国共合则民族兴,国共进行第三次合作,实现中华民族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心愿。

答案二推荐中共七大会址,中共七大的召开,有利于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重温七大肉,使我们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不平理论为指导,完成现代化建设的任务。 7、美国内战对美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林肯政府取得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美国内战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原因:南方的叛乱行为不得人心;北方拥有较强的经济军事实力,林肯政府采取措施激发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林肯总统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

8、材料一 “犯罪的不是这个日本人,或者那个日本人,而是整个的日本皇军。它是一副正在开支的野兽机器”。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期间犯下了许多骇人听闻的罪行,这是第二世界大战中极端残暴的法西斯兽行。-------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德国)的大规模钳形(夹击)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指前苏联)同外界的联系 -----------------------美国总统罗斯福

材料三 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深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胜利,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中国历史>>(第四册)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请为材料一的观点提供一个具体例证。

答:南京大屠杀、日军731部队用活人做实验、使用生化武器等。 (2)材料二中罗斯福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答:中国坚持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中国的抗战,日军无法实现更大的侵略目标;中国牵制了大量的日军;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等。

(3)国际社会曾为材料三结果与中国积极合作,其中为台湾顺利回到祖国作出明确规定的国际文件是什么?

答:<<开罗宣言>>或<<波茨坦公告>>

(4)抗日战争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关于抗日战争你已经了解的或者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答:A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科技强军;维持安定团结的和平局面;落后就要挨打;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防止霸权主义,恐怖主义;走法西斯道路,只会自取灭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日本法西斯极端残暴,警惕日本右翼势力等。 B已经了解的问题:如日本侵华原因;抗日战争的经过;日军在中国的暴行;抗日英雄;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等。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抗战期间广西的沦陷历史;战后日本对中国的赔偿问题;日本对战争罪行的反省问题;日本右翼势力猖獗的原因等。

9、下课后,初二(1)班的同学围绕历史课上的内容展开了讨论:

小强:我觉得毛泽东不应该去重庆,因为他最终没有阻止内战的爆发,此行简直毫无意义!

小明:虽然没能阻止内战的爆发,但我认为他的此行还是有意义的。

请推断他们谈论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这件事发生在哪一年?你同意谁的观点?并请说明理由。

答:重庆谈判;1945年;同意小明的观点,理由:毛泽东此行虽然没能阻止内战的爆发,但却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表明了共产党尽力争取国内和平的诚意,赢得了民心。

10、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从6月3日开始。历史的这一天,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领导人民取得了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请回答:

(1)请这位民族英雄是谁?请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说明他为什么力主禁烟?

答:林则徐;当然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贵族、官僚、地主吸食鸦片后,更加腐败;士兵吸食鸦片,军队战斗力削弱了。

(2)吸食毒品已成为当今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请结合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吸毒对青少年、对社会有何危害。

答:凡答出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不利,对社会稳定造成危害这方面即可。

(3)为支持“禁毒宣传教育月”活动的开展,请针对青少年设计一打宣传标语吧!开支脑筋,最好不要照搬现成的哦!(要求主题鲜明,文字简洁,富有感染力,不超过15个字)

答:如: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11、材料一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公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缶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摘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2003年第21期<<读者>>)

材料二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认为,日军在1937年南京攻克战中,杀害了20多万名中国民众。但是,根据当时的资料,南京的人口那时只有20万,在日军攻占南京一个月后,人口增至25万。除此之外,这个事件的疑点很多,其争论持续至今,因为在战争中即使杀了一些人也不算大屠杀。”

--------日本政府审订通过的由右翼学者编撰的教科书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的“第一个老师”是谁?日本在古代史上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学习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说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及其意义。

答:中国;大化改新,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材料一中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指什么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指什么条约? 答: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3)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是什么?材料二歪曲了该事件的历史真相,请你详述该事件当时的实际情况。

答:南京大屠杀,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拼刺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以上。

(4)结合材料一和有关时事(如日本首相小泉今年又参拜靖国神社),谈谈你对材料二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感想。

答:A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B我们要勿忘国耻,更要努力学习,为国家强大而奋斗男C当今社会,我们仍要提防军国主义的复活和法西斯的威胁,争取世界和平。

12、在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评价,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中“香港回归祖国”是提出的什么构想的成功实现?这一构想最初是为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答:一国两制;台湾

(2)回顾中国近代历史,写出有关香港被英国割占所签订的条约的名称。 答:<<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3)简要谈谈你阅读上述材料后的感受。

答:中国百年耻辱得以洗雪,作为炎黄子孙感到振奋、骄傲、自豪、高兴等;近代历史是一段屈辱史,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功地收回香港,使我们更加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香港能够成功回归,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13、19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遭受了两大规模的军事侵略。(1)请写出两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答: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2)写出在两次反侵略战争中涌现出的英勇抵抗的将领及相关战役各一例。

答:邓世昌------黄海海战 李宗仁------台儿庄战役 彭德怀---------百团大战

(3)这两次侵略战争的结果对中国历史各产生了深刻影响?

答:第一次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第二次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4)从这两次战争的结果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民族振兴之路;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同时又是一部抗争史;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抵御外侮,报效祖国等。

14、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要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1776年7月4日 请回答:

(1)材料具体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答:北美大陆会议发布<<独立宣言>>,宣告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独立。 (2)简要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

答:北美英属殖民地经济发展,初步形成统一市场;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英国竭力压制北美殖民地发展。

(3)材料体现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答:平等自由精神;反抗压迫的精神。

15、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日本侵略军纷纷举手投降 图二 侵华日本总司令风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1)上面两图反映什么历史现象?

答:抗日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投降。 (2)该现象标志着什么? 答: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3)这次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有着怎样不同的结果?

答: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抗日战争中国胜利。 (4)这次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答:抗战胜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作出了重要贡献。 16、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日本先后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一次为________年爆发的甲午战争;另一次为1937年全面爆发的侵华战争。这两次战争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请结合下面图片及所学知识从历史的角度用史实说明日本军国主义是怎样侵略中国的。

图一甲午战争中,日军屠杀旅顺居民近两万人 图二抗日战争中,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

答:1894年;能将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联系起来,并结合其他内容描述且史实准确。 (2)中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百年来反帝斗争第一次完全胜利,请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答:A国共两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B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抗战。C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抗战。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持。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如今它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但是日本右翼势力不顾亚洲人民的反对,篡改历史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日本首相先后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对此,请你谈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中日关系。 答:A对日本否定战争的行为坚决反对B与日本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正常交往。 17、阅读材料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摘自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

(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近代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注:必须按顺序来答)

(2)“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

答:无产阶级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

(3)概括指出“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得以完成的最主要原因。

答: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8、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政治主张有何明显不同?试举例简要事实说明,孙中山与时俱进的精神有哪些突出的重大表现?(事实至少说出两件) 答:(1)维新派不主张推翻清王朝,而主张用改良办法,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遭拒绝。从而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专制,才能挽救中国;1894年11月,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开展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保卫辛亥革命成果;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一大”,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只答出其中两件即可给分)

该条文共有282条,刻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其中一条规定:“自由民藏匿宫廷……所有之逃奴于其家,而不依传令者的命令将其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 根据以上史料回答:

(1) 该条文的内容出于什么文件?(2分)

(2) 该文件是谁颁布的?大约何时颁布的?(2分)

(3)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部文件?(4分)

20.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

收授。—《田令》646年颁布 根据以上史料回答:

(1)《田令》是哪个国家在改革中实行的政策?(1分)

(2)这次改革又被称为什么?(2分)

(3)同时进行的政治方面的改革是什么?(2分)

(4)该变法打击了谁的势力? (1分)

(5)此次改革使该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1787年宪法作出了哪些重要规定?林肯总统在美国历史上作出的重要贡献又是什么?

28、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二: 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阅读材料后回答:

(1)、材料一发表于何时?由何机构发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什么思想原则?(3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保守性表现在哪里?

(3)、结合所学知识对1787年宪法做出客观评价。(5分)

抗日战争 材料解析篇十:伟大的抗日战争

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

(09年各地试题精选)

整理人:连城二中 罗春旺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年1月上海市黄浦区高三期终测评17题)日本右翼势力认为: “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下列各项有力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 ( )

①“九一八事变”后,侵占东北为殖民地 ②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③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占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④进行南京大屠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B 注意题中时间:1937-1945年。①是在1931年,②是在1895年。

2.(2009年1月淮北市高三一模6题)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格中能够得出下列哪一历史结论?

——摘自《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 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解析】B表格中提供的数据是国民党军队的阵亡情况,对应的只能体现“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结论。

3.(2009年1月山东乳山市高三期末20题)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

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他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他深谙历史知识 B、要依靠军队和士兵

C、放弃炮马,亦战亦和,能扭转战局 D、中共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解析】D结合1940年中国正在进行的抗战和周恩来的立场,可知D是正确答案。B是国民党的抗战路线。

4.(2009年1月山东乳山市高三期末21题)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

下列各项中,属于纯观点表述的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B、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C、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D、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解析】D ABC均为史实。

5.(2009年1月福建高三质检11题)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创办了《新华日报》。当日,人们从该报了解到的新闻可能有( )

A. 南京大屠杀 B.中共七大召开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淮海战役战况

【解析】A 南京大屠杀指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和提干中时间相吻合。

6.(2009年1月江苏镇江第三次调研9题)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展中,呈现了如下一幅地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其研究成果的主题围绕着( )

A.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就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C.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日 D.解放区的发展和扩大

【解析】C 题中所给各根据地的主要区域是在黄河流域。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6年10月,长征胜利完成。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华北地区、黄河流域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成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7.(江苏省无锡市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9题)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下图是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就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有如下议论,你认为完全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一致

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D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故①错误;国民党坚持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故③错误,由此可知答案为D项。

8.(2009年1月上海浦东新区高三质检22题)据统计:1931年欧美在华投资中,有42.8%集中于上海,1937年上海则集中了欧美在华投资的79.2%,不久上海还一度成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唯一中心。导致欧美列强对上海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红军战略转移完成,占领了广大农村地区

B.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

C.苏伊士运河开通,欧美与上海的距离缩短

D.列强在上海成立了“工部局”投资力度加大

【解析】B 结合欧美列强在上海投资所占比重的上升趋势,并利用题中所给的时间,尤其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的时间)即可判断。

9.(2009年1月上海浦东新区高三质检25题)观察右

图,这幅漫画所反映的政治立场指的是:

A.日本 B.苏联

C.中国国民党 D.中国共产党

【解析】A 借助漫画中的“重庆政府”可知此漫

画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内容,日本侵略者希望见

到“国共内讧”的场面。

10.(山东省聊城市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15题)1936

年11月至12月,刘少奇在《火线》第65期、67期上

发表《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一文,着重阐明了领导权问题是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问题。这主要是针对( )

A.国民党政府抗战态度动摇

B.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共同拥护的党

C.国民革命运动中的深刻教训

D.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解析】C国民革命运动中年幼的中共犯了“右”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因此选C。

11.(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11题)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解析】C 从材料中“华北”“一百团人”可以判断此战役为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依此判断,可排除A、D;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战役,排除B。

12. (2008全国著名重点中学领航高考冲刺广东模拟卷六6题)“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下列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各项史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载评论

C.新版日本历史教科书 D.当代日本政客的相关言论

【解析】A.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这是来自现场的第一手原始史料,比较准确可信,是驳斥否认侵略史实的最有力证据。而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有诸多谬误。

13.(江苏泰州市2009届高三第2学期期初联考14题)以调查、访问、回忆等形式为特征的口述史学正在悄然兴起。当前,下列主题最适合我们以口述史方式进行研究的是

A.“巴黎公社”的诞生 B.“戊戌政变”内幕

C.“台儿庄战役”详情 D.“辛亥革命”的情景

【解析】C 口述史指的是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等方式收集、整理口

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的历史研究方法。由于口述史料的直接性,从时间上说是现当代史的研究更易接近真实。将四个选项比较,“台儿庄战役”距今时间最短,故选C项。

14.(2009年2月山东济南市高三一模13题)“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解析】D第一手资料是研究历史的最可靠的资料,它是历史真实的再现,“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就属于第一手资料。

15. (2009年2月福州市高三质检7题)观察右图,此文献的发表

( )

A.表明国民政府实行妥协的对日政策

B.标志着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C.建立起全民族合作的抗日统一战线

D.标志着国民政府正式进入抗战阶段

【解析】D 由图中的“民国二十六年”的信息可以判断,这一

年应为1937年,再由“八月十四日”可知,这是蒋介石国民政府是

在八一三事变后的第二天发表的自卫宣言,表明了国民政府抗战的

决心。

16.(2009年2月宁波市高三八校联考11题)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

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解析】C 西安事变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17.(2009年3月江苏历史单科模拟12题)某本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林彪在一次遛马时,被国民党一士兵误伤,阎锡山命令将林彪送到山西最好的医院去治疗,还把这件事向延安做了解释。该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C 从题目中“误伤”,“向延安解释”,可知该场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

18.(2009年3月山东省淄博市一模16题)“高梁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东洋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八国联军侵华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解析】B 从材料中的“九月十八”“东洋兵”“沈阳城”等信息,可以看出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九一八事变。

19.(2009年3月山东省淄博市一模17题)1942年1月2

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

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美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A.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部分

B.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C.中国军队接受美国人的领导

D.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

【解析】A 注意1942年这个时间信息,这个时期正处于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材料表明中美联合抗日,中国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A正确。中美联合抗日不能简单说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故B错误,C、D的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

20.(2009年3月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11题)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是因为

A.人民武装力量在抗战中发展壮大 B.国民党统治力量遭到严重削弱

C.社会各界和平建国呼声日益高涨 D.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解析】A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武装力量不断壮大,这为取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21.(2009年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一)13题)2008年10月13日《中国青年报》登载《延安精神与改革开放30年》一文指出,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为延安13年“扭转乾坤”奠定基础的事件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全面抗战路线的提出

c.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成熟 D.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解析】A西安事变是在中国工农红军刚刚完成长征、中国革命力量严重削弱的困难睛况下发生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国共两党的对峙局面,为中国共产党重新聚集和壮大革命力量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后中国革命力量迅速发展。

22. (2009年3月汕头市一模22题)沈同衡作于1938年《"武运"岂

能长久》的漫画反映了 ①日本统治者企图以武力征服世界 ②日本民

众存在厌战心理 ③日本侵略面临失败境地 ④日本法西斯是中日人民

共同敌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D 注意1938年的时间限制。日本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

侵华战争,1945年失败。

23. (2009年3月福建龙岩市高三质检12题)1937年2月,中国共

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建立

B. 中共将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C. 中共党内出现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D. 中共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解析】D 材料主张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这反映了中共积极倡导国共第二次合作。

24.(2009年3月广州市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11题)1937年7月17日,

蒋介石在《对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抗日战争 材料解析》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抗日期战争电视剧大全 简单抗日日战争手抄报 日产抗日剧反思战争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抗日战争 材料解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抗日战争 材料解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2058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