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图形相似反思

图形相似反思

2016-01-10 17:33:5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图形相似反思篇一:9下27 1《图形的相似》教学反思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图形相似反思》,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图形相似反思篇一:9下27.1《图形的相似》教学反思

27.1 图形的相似(教学反思)

“相似”这一章所研究的问题是在前面研究图形的全等和一些全等变换基础上的拓广和发展.本节从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出发,引出相似图形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相似多边形的特征.其中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的性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后面继续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基础. 本课设计从兴趣入手,抓住学生注意力,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足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围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或疑惑,教师不包办,让学生自己发现、纠正和解释清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学会了判断两图形是否相似,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探索相似图形的性质特征,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过程,在思维能力,兴趣与动机,态度与习惯方面获得充分发展.

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本课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学会观察、发现、归纳等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利用三角板和量角器去度量探究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深入探讨,认真挖掘,并让学生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相似图形”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教学过程中以数学知识发生为依托,设计数学情境.从欣赏三幅相似图片入手创设问题情境,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对“相似图形”的有意注意.以题型变换为手段,设计数学情境.围绕知识点,在本课学生训练的题型中,有填空、选择、开放题,形式有别,知识相通,避免了训练的单调.借助多媒体.根据本课内容特点,运用色彩斑斓的图片展示及形象生动的小动画,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和改善学习的乏味心理,促进学生的心理由潜伏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

本节课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抽问和练习抽查等.教学中随时观察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表现,如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情感的参与和行为参与的情况;通过提问和练习,评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程度,如对学习内容的思维反应是否积极;课堂练习、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练习的正确率等等.为了使评价更有

效,不能只按少数学生的反应作出判断,应注意收集不同信息.通过收集的信息,对学生的问题作出及时的矫正和评说,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作适当的调控,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图形相似反思篇二:画相似图形一节教后反思

对《画相似图形》一节再教的设计

燕子砭初级中学 成永明

从事数学教学已十四年的我,但对华东师大新教材的教学也仅仅三年,虽然新教材已开始实施六年了,我校从2005年的初一开始使用,而我是2007年9月才刚刚接触到,2009年11月在教学《画像似图形》一节时,我是刚刚接触到这一节,且这一节在原来的教材中是阅读材料,对它的重视也不够,在教学这一节时,我直接开门见山,由课本中先介绍一种特殊的画相似多边形的方法,先告诉学生如何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并在黑板上演示,然后学生练习,最后告诉学生位似的概念和位似图形的性质,特征,然后学生继续练习画图,可以说,一节课学生的练习也不少,但最后在学生的作业,以及以后的一些练习,复习中,发现许多学生还是不会操作,或者不会,这使我感觉很困惑。

今年,我又一次教《画相似图形》这一节内容,面对上学年的困惑,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并比对了华东师大,北师大对位似图形内容的处理,结合本节的教学实际,对本节的教学又进行了重新设计,先用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一些位似图形,让学生观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用多媒体出示了五组各不同的位似图形,每组中都有两个相似的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1B1C1D1所组成,让学生观察图形的特征,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交流后总结出特征,告诉学生位似图形的概念,位似中心,位似比。接着多媒体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练习,判断是不是位似图形,在学生对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位似比都比较熟练后,让学生继续观察思考,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与位似比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思考,论证后得出结论,位似图形的对应点和位似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它们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在此结论上,让学生进一步练习。最后,转入利用位似画相似图形。到此,水到渠成,不用老师多指导,学生已有了画相似图形的方法和想法,就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了,老师只需要再做适当的点拨和纠正即可,我发现学生都在兴高采烈的动手操作,就连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也画的相当不错,而这一班学生比我上学年教的学生成绩差,但掌握的效果却非常好。

本节课,虽然在探索位似图形的特征,性质方面占时较多,学生的练习虽然较少,但学生有了画相似图形的思想和方法,就能自己准确的去作图了,这会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更深。通过本节教学,我认识到,在上学年,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到位,仅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现有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在备课时,要精心准备,要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同一知识点的处理,要收集不同教师对同一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方法,观点,而选择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能真正传授给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方法,让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获取知识,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图形相似反思篇三:相似27.1-27.2.3全部课后反思

27.1图形的相似 教学反思

我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吸引学生的眼球

为了使学生能对相似图形有一定的了解,准确识别相似图形,我从网上搜集了生活中大量的相似图形的图片,并且不断地进行位臵变换,既使大家认识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又使同学们认识到相似图形与位臵,大小无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时间和机会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生活中存在大量相似图形的例子,除了用课件展示外,我尽可能多地提问,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与讨论的机会,同学们七嘴八舌,兴趣高涨,尽管有些回答不完美,不准确,但从他们的发言中,我能感受到他们积极思考的状态。而这些,也正是新课改下我们要努力达到的方面。

三、注重学生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画与已知图形相似的图形是本节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缩短授课时间,对于学生动手操作的问题,我总是轻描淡写,在今年的教学中,课堂上,我安排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在后面的格点图中,画相似多边形,我发现,在学生画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对应边成比例,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四、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是认识事物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在本章内容中,如何从比较复杂的图形中辨认出相似图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从本章开始,我就重视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努力找出图形的异同点,并让小组充分讨论,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五、加强知识拓展,注意学以致用

相似是图形的基本变换之一,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进行美术图案或宣传广告图画的设计时,经常运用相似放大或缩小图形,以达到设计要求。为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不单让学生通过课件欣赏,还让学生自己动手,这一环节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上好一节课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有老师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做到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更美,更有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教学反思)

思,必有所得.

本节课主要探究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引例,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探究”的过程,先让学生利用刻度尺、量角器等作图工具作静态探究,然后教师再应用“几何画板”等计算机软件作动态探究,从而给学生以深刻的实验几何的数学学习体验.此外,本课教学设计在引导学生知识重构的维度上重视应用“比较”“类比”“猜想”的教学法,促使学生尽可能进行“有意义”的而非“机械、孤立”的认知建构,并在这一建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现根据教学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反思.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本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课前学生自己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整理.对自己能够阅读理解的知识进行自主预习,从预习反馈来看这样不仅让学生复习了所学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逐渐学会反思、总结,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上定理的探究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操作—探索发现—科学论证” 获得知识(结论)的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从课堂情况反馈看,有一些学生自主能力较差,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才能打开思路.这方面在以后的课堂上要继续引导学生尝试自主探究,通过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索方案,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

二、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共同研究者.本课节教师在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学生关注过程,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创新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有时对学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或幼稚的想法都要给予热情的赞扬.以后的教学中更加要注重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相长.

三、 提升学生课堂关注点

本节课学生在体验了“实验操作——探索发现——科学论证”的学习过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单纯地重视知识点的记忆、复习变为有意识关注学习方法的掌握,数学思想的领悟.在定理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小结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学生在探究预备定理时也能有意识地把解决特殊问题的策略、方法迁移到解决一般问题中去.但这种迁移能力有些学生还比较弱,需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学习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在以上三个方面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的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宗旨是: 一般情况下,按照教材上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只在关键处点拨,补充,尤其是在几何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力。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知识回顾。(小黑板出示)

1.我们已学过了哪些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2.在△ABC与△DEF中因为∠A=∠D=45°,∠B=26,°∠E=109°.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二、动脑筋

鼓励学生动手画图,认真思考书中问题,引导同学们讨论得出判定定理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指名说一说:这个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各是什么?关键处是什么?

同桌完成课本上的说一说。然后指名在班上说。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三、出示例题7.要求学生尝试完成。不会做的自己看书,然后再做。师行间辅导,适时指点练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最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出示课本的动脑筋。

要求学生凭眼睛看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再通过计算他们的对应边是否成比例。有一个角对应相等吗?他们相似吗?同桌讨论各自的心得。从这个例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指名说。

五、出示例8。要求学生先自学,再试着做一做。最后师规范板书全过程。

六、启迪学生除这种解法外,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证明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

七、引导学生归纳解题所得。

八、总结整堂课内容。

九、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练习1、2题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课前对旧知识的回顾,以防止负迁移现象,特别是第二题的设计注重了相似三角形中对应元素的训练,为潜能生设臵了一个障碍,以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力。

2、整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的点拨很到位,对定理的剖析突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规范板书,为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

3、课间辅导对提高潜能生有很大帮助,同时充分利用有利资源,以优帮劣,及让优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潜能生,何乐而不为?

4、作业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做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不足之处:

1、课间辅导时未顾及到全局,关键是时间太紧。

2、时间分配不够合理,运用定理解题时间花的太多,导致作业不能当堂完成。

3、教师语言不够精炼,重复话较多。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不断改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的: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本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课前学生自己对比例线段的运用进行整理。这样不仅复习了所学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逐渐学会反思、总结,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上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操作—探索发现—科学论证”获得知识(结论)的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解决问题时学生自己提出探索方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课后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挖掘题目资源,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观察运动中的“形异实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共同研究者,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学生关注过程,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创新,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或幼稚的想法都给予热情的赞扬。备课时思考得更多的是学生学法的突破,上课时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在不足时补充。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相长。

3 提升学生课堂关注点

学生在体验了“实验操作——探索发现——科学论证”的学习过程后,从单纯地重视知识点的记忆、复习变为有意识关注学习方法的掌握,数学思想的领悟。如在原问题的取点中教师小结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学生在探究矩形的比值时就能意识地把解决特殊问题的策略、方法迁移到解决一般问题中去。在课堂小结中,学生也谈到了这点体会,而且还感悟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数学学习方法。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主要介绍了三种方法以及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 ,从上下来的结果来看,不是很 理想,绝大部分学生对定理的应用不是很熟练,特别对于"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不能灵活运用,夹角也不能准确找到.我想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图形的认知不深,对定理的理解不透,一味死记结论.不能理解每个量所表示的含义.我想在下一阶段中应培养他们认识图形的能力,合情推理的能力,争取这方面有所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的: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本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课前学生自己对比例线段的运用进行整理。这样不仅复习了所学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逐渐学会反思、总结,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上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操作—探索发现—科学论证”获得知识(结论)的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解决问题时学生自己提出探索方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课后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挖掘题目资源,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观察运动中的“形异实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共同研究者,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学生关注过程,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创新,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或幼稚的想法都给予热情的赞扬。备课时思考得更多的是学生学法的突破,上课时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在不足时补充。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相长。 3 提升学生课堂关注点

学生在体验了“实验操作——探索发现——科学论证”的学习过程后,从单纯地重视知识点的记忆、复习变为有意识关注学习方法的掌握,数学思想的领悟。如在原问题的取点中教师小结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学生在探究矩形的比值时就能意识地把解决特殊问题的策略、方法迁移到解决一般问题中去。在课堂小结中,学生也谈到了这点体会,而且还感悟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数学学习方法。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主要介绍了三种方法以及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 ,从上下来的结果来看,不是很 理想,绝大部分学生对定理的应用不是很熟练,特别对于"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不能灵活运用,夹角也不能准确找到.我想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图形的认知不深,对定理的理解不透,一味死记结论.不能理解每个量所表示的含义.我想在下一阶段中应培养他们认识图形的能力,合情推理的能力,争取这方面有所提高。

图形相似反思篇四:图形的相似说课稿

《27.1图形的相似》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

第一节《图形的相似》.我将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三个方面予以说明:

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接触相对完整的图形变换,是义务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 本章是继“图形全等、轴对称、平移、旋转”之后集中研究图形形状的内容,不仅是对图形全等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而且是对图形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一课时,力图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相似图形,归纳抽象出数学概念,呈现出有关内容,体现了数学与现实之间的必然联系.教材从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出发,引出相似图形的概念,进而研究相似多边形的特征并进行运用,另外,学习了本节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描述物体的形状,同时也为下一步《相似三角形》以及高中段“图形与空间”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引导归纳得出相似图形的概念;经历探索相似多边形特征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理解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并灵活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类比、归纳、反思等多方面能力,体会类比、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品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所以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的探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九年级学生虽已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完善,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还不熟练,所以类比全等图形性质的运用,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初步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

二、教学过程: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教学流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分六个环节: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观察归纳,引出新知;实践探索,感受特征;综合运用,拓展提高 ;回顾小结,整体感知 ;课后作业,巩固加深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根据九年级课程内容设置,为了让学生能从代数到几何进行快速的思维转换,首先我特意用动画演示了全等图形,让学生回顾全等图形的相关内容,明确图形之间的的关系.为后面观察图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类比全等图形归纳得出相似图形的概念作铺垫.我个人认为这样处理是比较恰当的,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观察归纳,引出新知

这节课的重点之一是观察归纳得出相似图形的概念并能理解概念的本质.

首先让学生观察5组图片,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结合全等图形,归纳得出相似图形的概念.紧接着让学生联想生活实际,举一些相似图形的例子,对相似图形的本质进行初步认识(播放视频,举例).在学生举例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相似图形中既有平面图形,也有立体图形,而且图形的相似与图形的颜色、位置、大小无关,提醒学生注意形状相同是相似图形的感官判断的唯一要求,并指出图形的相似,可以看成是一个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可以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解释相似的概念.很自然的,我拿出放大镜,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感受和对比平面镜,很容易得出全等是相似的一种特殊情况,建立了新知与旧知的联系,不断深化巩固相似图形的概念的本质.同时,根据学情需要,我举出一些相似的几何图形的例子,并类比全等将相似符号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数学符号的简单美,为后面探究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打好基础.

针对学生认知的实际,我将教材的两个练习做了适当调整.把寻找相似图形的练习放在首位.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相似图形的概念.大多数学生能很快得出正确答案.而将放大镜下的三角尺的问题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相似图形的对应角的关系.为了更好的达到效果,我特意为学生准备了学案,将此问题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猜想、验证得到放大镜不改变角的度数,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 实践探索,感受特征

根据从特殊到一般的的知识发展规律,由放大镜下的角的关系过渡到放大镜下的正三角形和原来的正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的关系.在充分观察、猜想的基础上,让学

生交流讨论,探索利用正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得出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对于相似的正六边形,类比已得出的相似正三角形的结论,让学生自己猜想验证,再把这个结论推广到一般的正多边形.

紧接着提出问题,这个结论还能推广到一般的相似多边形吗?由正多边形相似问题,自然向一般的相似多边形过渡.此时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对照着学案,按照已熟悉的猜想验证方法进行操作,体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活动中,由于图形是放置在方格中,大多数学生想到了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度.正当我遗憾学生把最简单的测量法忘了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大胆的提出来了,我很高兴的将两种方法和学生们分享.通过比较,体现了在验证中数学计算的优越性和准确性.(播放视频,猜想验证)学生通过探索、体验、感触,得到相似多边形的特征,不仅加深了对特征的理解,也避免了机械的记忆.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由学生总结归纳出来: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学生获得了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学生齐读性质定理加深印象,并明确了相似多边形的判断方法和相似比的概念,将全等和相似用相似比统一起来.然后引导学生直接运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决课本上的例题. (播放视频,学生讲解例题)通过学生和教师的换位,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综合运用,拓展提高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问题竞猜活动,将四组练习分别以四位名人的图片相对应的方式呈现出来,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播放视频,问题竞猜)在四组练习中,我有层次的设置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解答题,将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的应用贯穿其中,让学生整体感知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在分组交流和小组竞赛中,学生的情绪高涨,积极举手发言,充分体验到了获得知识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为了突破难点,我适当引导学生采用独立思考、动手计算,画图解决、互相交流、小组竞赛等形式顺利解决了问题,再一次的提高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初步应用.

总的来说这个环节中学生活动很充分,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我预想的要好. 回顾小结,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和疑问.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点、思想方法上的收获,建构起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后作业,巩固加深

为面向全体学生,作业安排如下:

课后先让学生回归书本,巩固新知;接着利用课本和补充的习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课外的动手操作,让学生从游戏中获得新知,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三、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的来说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的总体参与度还不错,气氛较为活跃.整个课堂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较大发展.

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提问时语言不够精炼,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及时平衡;在最后的问题竞猜活动中,由于时间略显仓促,没能对竞猜的优胜组给予评价和奖励,这是我的遗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在教学语言的锤炼、时间的合理分配和课堂的高效掌控等方面不断加以改进,争取更大进步.

最后,让我对各位的倾听表示感谢.

图形相似反思篇五:图形的相似教案

24.1 相似的图形

教学目标:

理解相似形的概念,了解相似形是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由于需要的不同,要制定出大小不一定相同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能通过观察,识别出相似图形,

难点;在格点中画出相似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24。1。1和24。1。2,看看这些图片有什么异同点?(这些图片大小虽然不一样,但形状是相同。)

二、讲解新课

1、相似图形的概念: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称为相似形

2、同学们你还能说出哪些相似的图形吗?

3、观察教材43页图24。1。3和24。1。4,哪几组的两个图形相似?

想一想:放大镜下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相似吗? 你看过哈哈镜吗?哈哈镜中的形像与你本人相似吗?

还有一些图形,看起来有点相像,但它们不是相似的图形。 为什么有一部分图形看起来相像,但不相似呢?这就是数学上说的相似图形还有其特征,就是这章要探索的内容。

三、例题讲解

例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同一版的8开中国地图与32开中国地图相似。

B、小刚4岁时的照片与16岁时的照片相似

C、用放大镜看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似

D、所有的图形都相似

例2、如图,左边格点图中有一个四边形,在右边的格点图中画出一个与该四边形相似的图形,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怎样画既快又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练习:1、完成教材43页试一试,看谁画得又快又好。你能否画出两个或更多的相似图形?

2、在线35页当检和36页7题。

四、小结

形状相同而大小不一定相同的图形称为相似形,相似形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

五、作业

课 P44 习题 1、2。家作:在线36页课后作业。

24.2 相似图形的特征

第一课时 相似图形的性质(一)

教学目标 :

1、掌握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其性质。

2、会求线段的比及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

3、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线段的性质解决问题,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重点: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以及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 难点:用引如比值K的方法,探索比例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用厘米作单位,量一下你的课本的长与、求出长与宽的比;改用毫米作单位,求出长与宽的比,所得的两个比相等吗/

二、问题探究

问题1、线段的比

如图矩形ABCD与矩形 A′B′C′D ′中,AB=50,AD=25, A′B′

问题2: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比例线段的概念

1、 比例线段的概念

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a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b=d(或a : b=c :

d),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注意:比例的项a、b、c、d,

比例外项:a、d 比例内项;b 、c

第四比例项:d(这里可不给学生讲)

另外四条线段的比是有顺序关系的。

2、 例题讲解

例1 判断下列线段是否成比例。

(1)a=4 b=6 c=5 d=10 ( 2) a=2 b= c=2 d=53

分析:把四条线段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然后求出较短两条线段的比和较长两条线段的比,如果这两个比相等就成比例。否则不是。

课堂练习;在线37页例1,课本47页练习1题。

问题3:比例的基本性质 a如果b=d,那么ad=b c

如果ad=bc (a、b、c、d都不等于0),那么b=d。

你能证明这两个结论并说名这两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吗?

ab例题2证明:(1)如果b=d,那么b=d

(2)如果b=d,那么ab=cd

教师分析师生共同完成。

三、练习

1课本47页练习2、3题。

2、在线37页当检2题。

四、小结

同学回忆

1、什么样的线段成比例线段?

2、线段成比例与线段比有什么区别?

3、比例有哪些性质?

五、作业

课作P51 习题2、7、8

家作在线P38 课后作业1、2、3、6、7、8

图形相似反思篇六:27.1图形的相似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1图形的相似(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事物的图形的观察、思考与分析,认识理解相似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增强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图形的相似在现实世界中的存在与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图形的相似、形成图形相似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图中有用同一张底片洗出的不同尺寸的照片,也有大小不同的两个足球,还有一辆汽车

和它的模型,给我们什么样的印象?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相似图形的概念

用多媒体展示上述导语中所列举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认识上述图形相互之间的特征.

思考:这些图片相互之间的形状是否发生变化?

[结论]这种形状相同的图形说成是相似图形.

2、两个相似图形之间的关系

每组中的两个图形的大小之间有什么联系?(或者说:将每组中的第一个图形适当缩小是否可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适当放大是否可得到第一个图形?)

[结论]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1.判断

图27-1-6中图形(a)—(g),其

中哪些是与图形(1)、(2)、(3)相似

的.

东丰县小四平中学 王玉华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1.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1)形状相同的图形是相似形;(2)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

作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

2.观察下列各个图形,找出其中相似的图形.

五、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东丰县小四平中学 王玉华

27.1图形的相似(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以及运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归纳、类比、反思、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交流合作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难点 应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下图中的△A1B1C1是由正△ABC放大后得到的,观察这两个图形,它们的对应角有什么关系,对应

边呢?

A1

A

BC B1C1

图中两个相似的正六边形,你是否也能得到类似的结论?

学生以组为单位研究、思考得出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反过来,如果两个多边形满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对应边得比叫做相似比.

比例线段:如果四条线段a,b,c,d,其中两条线段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

acadbc,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 bd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1、下面三个矩形的长、宽如图所示,则相似的两个矩形是( ).

A.(1)和(2) B.(1)和(3) C.(2)和(3) D.没有

东丰县小四平中学 王玉华

2、已知1

2三个数,请你再添上一个数,写出一个比例等式__________. 3如图,四边形ABCD和EFGH相似,求角α、β的大小和EH的长度x.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1.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反过来,如果两个多边形满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2.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对应边得比叫做相似比.

3.比例线段:

五、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东丰县小四平中学 王玉华

图形相似反思篇七:第24章:图形的相似全章教案

第24章 图形的相似

24.1 相似的图形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相似形的概念,了解相似形是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根据不同需要,能作出大小不一定相同的图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相似图形概念,会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形状相同”的含义并画出相似图形。 教学准备:白卡纸、大小不同的同底照片、图片、电子白板 课 型:新授课

教学时间:2012年下期第 周 星期 教学班级:2013级 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挂上大小不一样的中国地图两张及两张大小不同的内容相同的图片,供同学观察,并看课本第42页的图,提出问题:这几组图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这些图片大小虽然不一样,但形状是相同。 二、讲解新课

由于不同的需要,我们用同一底片冲洗、放大得到的相片有1寸的,也有2寸的,也有更大的,这些大小不一样的相片,其形状是相同。同学们想一想,在毕业证书贴的相片与学籍卡片上的相片、学习证的相片大小不一定一样,但形状相同,如果不相同会有什么后果呢?

大小不相同的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其形状也是相同的,只是由于需要的不同,印制成大小不一的图片。对于某一地区,也经常会绘制成各种大小不同的建筑物、山岗等所处的位置都是相同,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两张地图(同一地区)的形状不一样,那就会给我们许多错觉,就会产生许多麻烦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许多这样形状相同,而大小不一定相同的图形。在数学上,我们把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称为相似形。同学们你还能说出哪些相似的图形吗?

(同学们思考、讨论、交换意见)国旗、国旗上的五角星。画一个图形放在投影机上映射到屏幕上的图形与原图、平面镜上看到你自己的像等。如图所示的是一些相似的图形。

想一想:放大镜下的图形和原图形相似吗?

你看过哈哈镜吗?哈哈镜中的形像与你本人相似吗?

还有一些图形,看起来有点相像,但它们不是相似的图形。

为什么有一部分图形看起来相像,但不相似呢?这就是数学上说的相似图形还有其特征,就是这章要探索的内容。

三、课堂练习:课本第43页试一试,你能画出两个或更多的相似形吗?

四、小结:形状相同而大小不一定相同的图形称为相似形,相似形在生活中经常碰到。

五、作业:P44 : 1、2。 六、板书设计:

七、反思及感想:

24.2 相似图形的特征 第一课时 成比例线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意义,会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

利用比例的性质,会求出未知线段的长。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解题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逻辑推理的魅力

教学重点: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及直接运用 教学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探索比例的其它性质 教学准备:白卡纸、作图工具、电子白板 课 型:新授课

教学时间:2012年下期第 周 星期 教学班级:2013级 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挂上两张照片,问: 1.这两个图形有什么联系?

它们都是平面图形,它们的形状相同,大小不相同,是相似形。

2.这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为什么有些图形是相似的,而有的图形看起来相像又不会相似呢?相似的两个图形有什么主要特征呢?为了探究相似图形的特征,本节课先学习线段的成比例。 二、新课讲解

1.两条线段的比

(1)回忆什么叫两个数的比?怎样度量线段的长度?怎样比较两线段的大小?

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 AB∶CD=m∶n,或写成分别叫做这两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

如果把

mAB表示成比值k,则=k或AB=k·CD. nCD

ABm

=,其中,线段AB、CDCDn

注意:在量线段时要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

(2).做一做

量出数学书的长和宽(精确到0.1cm),并求出长和宽的比. 改用m作单位,则长为0.211m,宽为0.148m,长与宽的比为0.211∶0.148=211∶148

只要是选用同一单位测量线段,不管采用什么单位,它们的比值不变. (3).求两条线段的比时要注意的问题

①两条线段的长度必须用同一长度单位表示,如果单位长度不同,应先化成同一单位,再求它们的比;

②两条线段的比,没有长度单位,它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 ③两条线段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

问: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有没有关系?(学生讨论) (答:线段的长度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 2.成比例线段的定义

你还记得八年级上册中“变化的鱼”吗?如果将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那么用线段连接这些点所围成的图形的边长如何变化?

ac

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那

bd

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3.比例的基本性质

ac

两条线段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如果a,b,c,d四个数满足=,

bdac

那么ad=bc吗?反过来,如果ad=bc,那么=吗?与同伴交流.

bd

ac

如果=,那么ad=bc。

bd

ac

若ad=bc(a,b,c,d都不等于0),那么=.

bd

4.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区别和联系

ac

线段的比有顺序性,四条线段成比例也有顺序性.如=是线段a、b、c、

bd

d成比例,而不是线段a、c、b、d成比例. 三、例题讲解

例题1:在某市城区地图(比例尺1∶9000)上,新安大街的图上长度与光华大街的图上长度分别是16cm、10cm.

(1)新安大街与光华大街的实际长度各是多少米?

(2)新安大街与光华大街的图上长度之比是多少?它们的实际长度之比呢?

例题2:如图,已知例题:3:如果吗?为什么?

acabcd

=3,求和; bdbd

acabcd=k(k为常数),那么成立bdbd

四.探究延伸,拓展思维(想一想再回答)

acabcd

成立吗?为什么? ,那么bdbd

aceaace

成立吗?为什么? (2)如果,那么

bdfbbdf

(1)如果

acabcd

成立吗?为什么. ,那么

bdbd

acmacma

成立吗?(4)如果=„=(b+d+„+n≠0),那么

bdnbbdn

(3)如果

为什么.

(小组讨论完成上面的问题) 五、课堂练习

1.已知

acabcdabcd

和,=成立吗? =3,求

bdbdbd

eacaceace

,求:(1;(2; ==2 (b+d+f≠0)

bdfbdffbd

2.已知(3)

a2c3ea5e

;(4).(小组讨论并上黑板)

b2d3fb5f

六、课时小结: 1、注意点:(1)两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2)讨论线段的比时,不指明长度单位;(3)对两条线段的长度一定要用同一长度单位表示. 2、比例尺:图上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

3、熟记成比例线段的定义;2.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七、作业 :P47 :1、2、3;P51:2、3. 八、板书设计

九、反思及感想:

图形相似反思篇八:图形的相似教学课例点评文字稿

评 课 稿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益。

冯老师这节课总的来说,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流畅,学生认真、积极,课堂气氛良好。以下是我总结的三个亮点。

第一个亮点:首先整节课的过程很清晰,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教师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常见相似图形中,引出我们数学中相似图形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从直观形象的相似图形中,进行内化与升华,从简单、特殊的两个正三角形、两个正六边形相似而存在的对应的边成比例及对应角相等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一般的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这一性质。这个过程,使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又从特殊到对一般,得出图形的性质。同时,通过适当的例子与练习加深学生对这一性质的认识与提高学生运用性质的能力。

第二个亮点:教师善于利用多媒体中的电子白板的功能,对图形进行缩放,对边、角进行测量。整个过程直观形象,使学生很容易了解研究对象的一些特点以及真实的数量关系。从而顺利地解决这节课中相似图形对应边成比例的这个难点问题。这种做法,我们从心理学的统计和研究结果中知道,这样的视觉映像很容易给人的大脑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个亮点:按照最新的课程标准,“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冯老师已经能够做得很好了。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能看到,学生学习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教师通过适当的问题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抓住图形的特点,进行主动探究,找出图形的边与角的数量关系等等。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认知的建构过程来看,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突出,使学生能很好地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建构新的知识。

图形相似反思篇九:10.3相似图形教案

10.3相似图形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1.了解形状相同的图形是相似的图形;

2.理解相似三角形、相似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反思、交流的过程,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2.通过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进一步体会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认

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3.通过几何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从直观发现到自觉说理的过渡,培养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欣赏相似图形,提高审美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定义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 请欣赏图片

2、 议一议:你们刚才欣赏的图片都有些什么特征呢?----形状相同

归纳:像这样,形状相同的图形是相似图形。

交流:(1)你能举出生活中所见过的相似图形吗?

(2)全等图形和相似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3、找一找:下面各组图形中,哪些是相似图形?哪些不是?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操作:(小组合作)

(1)度量课本第90页放大镜中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对应的角

和边,你发现了什么?

(2)放大镜中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形状相同吗?

它们相似吗?

2、归纳:各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数学表达:如图,在△ABC和△A′B′C′中, ∠A=∠A′,∠B=∠B′,∠C=∠C′;

ABBCCA k, A'B'B'C'C'A'BC

则△ABC与△A′B′C′相似。记作

'△ ABC∽△ A′B′C′,

其中k叫做它们的相似比

注意: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反之:若△ABC与△A′B′C′相似,

则∠A=∠A′,∠B=∠B′,∠C=∠C′; B'

C'ABBCAC k A'

B'B'C'A'C'。

3、尝试:下面每组都有两个三角形相似,请把它们表示出来,并说出它们的相似比.

1. B

C'

B'

△ABC∽ △ A'B'C', △ABC∽ △DEF,

△ABC与 △ A'B'C' 的相似比为________ △DEF与 △ABC的相似比为_________

△ADE∽△ ABC, △AOB∽△ COD

△ADE与 △ ABC 的相似比为________ △AOB与 △ COD 的相似比为_____

4、思考:

如果相似比 k=1,这两个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

-----------全等

5、探索:(类比思想) 我们知道:各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假如把三角形换成四边形、或者五边形,甚至多边形呢?

E

1

归纳: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角对应相等,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例1、如图D、E、F分别是△ABC三边的中点。△DEF与△ACB相似吗?为什么?

BC

例2、如图△ABC∽△A′B′C′,求∠α、∠β的大小和A′C′的长

四、巩固训练,加深记忆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B、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C、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D、所有的矩形都相似 AB22、若△ABC∽△ A′B′C′ ,则△ABC与△ A′B′C′相似比A'B'

是 ,△ A′B′C′与△ABC的相似比是 。

注意: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具有顺序性。

3、 △ABC的三条边的长分别为6、8、10,与△ABC相似的△A′B′C′的最长边为30则△A′

B′C′的最短边的长为_______。

五.课后训练,拓展提高

4、 如图,判断下面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简单说明理由;若相似,写出相似三角形对应边

的比例式,求出相似比k。

F

20

C8

5、在图中的△ABC内任取一点M,连结MA、MB、MC,分别取MA、MB、MC的中点

A′、B ′、C ′,连结A′B′、B′C′、 C′A′,△ABC和△ A′B′C′相似吗?为什么?

五、总结反思,自我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A

图形相似反思篇十:图形的相似

教 学 设 计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图形相似反思》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图形的相似教学反思 相似图形教学反思 相似三角形教学反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图形相似反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图形相似反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2206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