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环保科学研究院罗宏简介

环保科学研究院罗宏简介

2016-01-11 10:36:5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环保科学研究院罗宏简介篇一:21世纪的工业理念:生态工业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环保科学研究院罗宏简介》,希望能帮助到你。

环保科学研究院罗宏简介篇一:21世纪的工业理念:生态工业

【原文出处】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原刊期号】200301

【原刊页号】51~55

【分 类 号】F3

【分 类 名】工业经济

【复印期号】200307

【 标 题】21世纪的工业理念:生态工业

【英文标题】Eco-Industry: Mainstream of China's Industry in 21st Century

Liu Xifeng[1], Luo Hong[2], Zhang Zheng[1]

1.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100083, P. R. China;

2. Environmental Planning Institute,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标题注释】长沙黄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项目、深圳市龙岗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项目。

【文章日期】2002-09-30

【 作 者】刘喜凤/罗宏/张征

【作者简介】刘喜凤,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罗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规划研究所

张征,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刘喜凤,女,1976年生,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科学,生态工业规划。电话:010-62390871 Email:liuxifeng76 @ sina.com 地址: 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内容提要】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可逾越的阶段。生态工业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是一种新兴的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该文从介绍生态工业基础理论和国内外研究、实践现状入手,经全面分析后认为生态工业是中国21世纪的主流工业,着重指出了中国在生态工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摘 要 题】产业与环境

【英文摘要】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n indispensable way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industrialization can't be omitted in China's modernization. Based on ecology and eco-economics as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eco-industry has been a kind of new model of industr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ies and status quo in its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eco-industry, holds that eco-industry is the mainstream of China's industry in the 21st century, points out particularly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s eco-industry practices, and puts forward proposals on China's eco-industry development.

【关 键 词】生态工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工业园区

eco-industry/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industry zones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X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16(2003)-01-0051-05

工业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仍采用以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虽然刺激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由于是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因而导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快速的工业发展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如不能够及时解决,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超过其正面效益。

以往对这种情况采取的是末端治理方式。这种传统的环保战略,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割裂开来,已被证明不能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无奈和短视的行为[1]。这种治理方式耗资巨大,美国1990年用于污染治理的费用就高达1 200亿美元,占GDP的2.8%,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沉重负担。我国在“七五”、“八五”期间,环保投资(主要是污染治理)分别占GDP的0.69%和0.73%,“九五”期间有所提高,接近1%。这已使许多政府部门和企业感到很大的经济压力,有的甚至不堪重负。

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90年代,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建立的生态工业理念便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兼顾环境与发展的模式,是全球可持续发展在工业方面的具体体现。它标志着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即由传统工业发展模式转向生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种工业模式对于人口众多、资源贫乏,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期的中国,尤为重要。

一、生态工业的基础理论

生态工业的理论基础是工业生态学。虽然工业生态思想产生得较早,但将它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还是近十年的事情。1989年9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究部副总裁罗伯特·福罗什和负责发动机研究的尼古拉·加劳布劳斯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了题为《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的文章,其中正式提出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2.3]。同期,Ayres介绍了工业新陈代谢的概念。这些创新想法汇集到一起,就形成了工业生态学这门学科。我国学者肖焰恒、陈艳指出,所谓生态工业是指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变工业排泄物为原料,实现循环生产、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工业生产体系[4]。

工业生态学理论的主要思想是把工业系统视为一类特定的生态系统。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工业系统是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特定分配,而且完整的工业系统有赖于由生物圈提供的资源和服务,这些是工业系统不能或缺的。工业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使工业体系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则,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形态,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是当今环保战略的三个主要发展方向。三者有共同之处,又有各自明确的理论、实践和运行方式。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都是以清洁生产为前提的。这三者的共同点是提高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同时冲击和突破了传统工业模式和环境保护观念。Braden R.Allenby提出,一个理想的工业生态系统应包括资源开采者、处理者(制造商)、消费者和废料处理者。由于集约再循环,各个系统内不同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远远大于出人生态系统的物质流[3]。这种循环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 理想工业生态系统示意图

二、生态工业实践

(一)生态工业园区实践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一些学术论文和会议报告中开始出现了“生态工业园”的概念。它是工业生态系统实实在在的体现,也是工业生态学理论的具体实践之一[5]。美国RPP公司首席科学家、Indigo发展研究所主任Emcat Lowe教授对生态工业园下的定义为: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由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的群落[6]。生态工业园区的定义说法不一,但无论人们如何给生态工业园定义,都是将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工业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之中,同经济效益建立紧密联系。生态工业园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企业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企业与自然环境间的作用。对生态工业园主要的描述是系统、合作、互相作用、效率、资源和环境。1996年10月17日,美国可持续发展总统委员会在维吉尼亚召开了生态工业园的工作会议,就生态工业园的定义、建设原则、美国生态工业园实践情况作了研讨[7]。

尽管生态工业园区的定义繁多,但其研究和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外工业生态学理论的实践中,最为成功的范例该属丹麦卡隆堡工业共生体,它也是生态工业园区的雏形。该园区的经验得到全世界同行的关注。在卡隆堡工业体系中,不同的企业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以贸易的方式,通过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工业共生体。该园区以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厂四个厂为核心企业,把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另一家企业的投入或原料,通过企业间的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群落关系,建立“纸浆—造纸”、“肥料—水泥”和“炼钢—肥料—水泥”等工业联合体。发电厂以炼油厂的废气为燃料,其它公司与炼油厂共享冷却水;发电厂煤炭燃料的副产品可用于生产水泥和铺路;发电厂的余热可为养鱼场和居民住宅提供热能。该园区以闭环方式进行生产的构想,要求各个参与厂家的原料和产品相匹配,形成一个连续的生产流,每个厂家的废物至少是另一个合作伙伴的有效燃料或原料。目前,卡隆堡的工业共生体仍在不断进化,它成功地揭示了这种人为创造的副产品交换网络的可能性。另外,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规划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泰国、印度尼西亚和纳米比亚等发展中国家也正在积极兴建生态工业园区[6.8-11]。

在我国,生态工业园被认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的第三代产业园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较成功的范例是广西的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作为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区,贵港工业园区以蔗田、制糖、酒精、造纸、热电联产、环境综合处理六个系统为框架,通过副产品、废弃物和能量的相互交换和衔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闭合工业生态网络。园区形成的“甘蔗—制糖—酒精—造纸—热电—水泥—复合肥”这样一个多行业、综合性的链网结构,使得行业之间优势互补,达到园区内资源的最佳配置、物质的循环流动、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并将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大大加强了园区整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此外,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也在提出“清洁生产”发展战略的同时提出了“生态工业园”目标[12-14]。

(二)推行清洁生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清洁生产定义为: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防预性的环境策略,以减少其对人类及环境可能的危害。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从生产过程和产品两方面对这个定义进行了详细阐述。由此可见,清洁生产是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标志。清洁生产要求尽可能接近零排放的闭路循环方式,尽可能减少对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建立极少产生废物或污染物的工业技术系统。清洁生产对工业生产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末端治理”,而是贯穿整个生产过程。从清洁生产的定义和内容不难看出,清洁生产实质上是一种“生态化”或“绿色化”的工业生产模式,它是生态工业的具体实现途径。《中国21世纪议程》已将清洁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其中,并开始实施[4]。

(三)实施工业企业绿色管理

实施工业企业绿色管理的本质,就是要求把工业经济系统的运行与发展转到严格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办事的轨道上来。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而且要遵循生态规律的要求,由效益最大化原则向可持续发展转变,自

觉协调工业经济环境的发展关系。工业绿色管理须通过正确处理工业企业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工业企业内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各种关系,使工业生产、技术、生态、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协调发展。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工业公司——杜邦公司任命了专职主管环境事务的经理,负责指导协调全球各分公司的排泄物回收清理工作,并计划在未来30年内,逐步减少并最终停止排放有害物,同时利用废旧产品为原料生产新产品[4]。

三、中国21世纪的工业理念——生态工业

(一)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中国资源总量丰富,但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综合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中国资源利用水平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以矿产资源为例,钢渣、粉煤灰、煤矸石和石油化工废渣等综合利用率分别为83.7%,47.9%,38%及45%,尾矿利用率不到10%,城市垃圾很少利用,再生资源回收水平低。我国共伴生矿利用率不到20%,总回收率只有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30个百分点,从国外的实践看,生态工业园中的企业实行的资源减量化、再循环、回收利用及废物的再资源化等措施能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消耗。生态工业园内地域毗邻的企业群相互利用废弃物,使物质与能源再资源化,达到合理利用[15]。

卡隆堡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的形成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是在商业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园区内所有企业都通过彼此利用“废物”而获得了好处,通过“从副产品到原料”的企业间的合作,产生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据资料统计,在卡隆堡工业园区发展的20多年时间内,总的投资额为7 500万美元,到2001年初总共获得16 000万美元经济效益,而且每年还在继续产生约1 000万美元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实施生态工业,在带来环境效益的同时,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6]。

(二)转变现行工业发展模式,实施生态工业是发展的必然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基本上仍然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投入大量的资源,产出一定量的产品和大量的废弃物为特征的线性工业模式。这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且使发展本身难以持久。目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它必将对未来工业发展模式带来巨大的变化。生态工业涉及的是工业体系长期发展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这样就为从根本上解决工业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矛盾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转变发展战略,建立生态工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是中国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最终决策,也是防治工业污染问题的根本措施。

(三)发展生态工业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关键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转变生产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生态工业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转变生产方式,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一直遵循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即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模式。结果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 000~3 000美元时出现的环境污染,中国在人均300美元左右就出现了[17]。这种低收入与工业重型化结合的产业结构被称为“超常结构”,这种结构下产生的污染,专家们称之为“结构性污染”。显然,这种不合理的工业结构,加剧了环境污染。

不合理的工业布局也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重要原因。我国工业布局随意性大,往往不顾地理、环境特点,不顾城市区域功能,盲目建厂,导致一些城市和工业区工业过于密集,污染负荷超载。尤为严重的是在城市的上风向、水源上游、居民文教区、风景名胜区建设重污染型工业,给大气环境和饮用水的供应带来很大危害。因此,建立科学的生态工业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关键[17]。

(四)发展生态工业,与国际接轨

长期不合理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形成了目前明显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受剥削和掠夺,不得不靠开发本国的自然资源和低价出口原材料来求得自身的发展。这些国家生产的附加值低、污染严重的初级产品,造成了环境资源的掠夺性经营和环境破坏的进一步扩大。加入了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必将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而不合理的国际经贸秩序一时又难以改变,其结果必然是使我国的环保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被动地位。要促进我国工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加强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体系是必然选择。

四、中国生态工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参与生态工业实践缺乏主动性

在生态工业的实践活动中,企业参与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工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企业缺乏主动性。主观上,企业员工特别是领导层成员因长期受传统发展模式的思想束缚,习惯于抓各项经济指标,轻视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客观上,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阶段,为适应国内国际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很多企业不得不进行技术改造、转产,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而有些企业将面临停产甚至倒闭。这种情况下建“链”困难,同时有可能中断,导致以副产品为资源的企业生产不稳定。同时,因为我国尚未对使用原始原料和废物原料的产品作出价格规定,势必造成使用不同材料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

(二)生态工业实践相关政策、法规缺乏完整性、系统性

按照生态工业思想,工业园区不再盲目地限制污染性项目进入园区,只要污染性项目与园区内已有的项目之间能够形成“工业链”的,都可以引入。世界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等,均对循环经济或工业生态园的建设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法规,虽然在环境保护法和其他资源法中有关于节约资源(能源)、废物综合利用的原则性规定,但都不系统、不完整。

(三)生态工业体系科学构建缺乏实践经验,技术支持不足

由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向生态工业发展模式,是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涉及从纵向科学向横向科学、从高新技术向系统适用技术、从单一经济产业向复合生态产业转变的革命。但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对于生态工业体系的构建研究,都处于初期阶段。从技术方面讲,实现循环和废物的最小化有时是很难的,比如在当今还没有一项综合技术可将具有放射性的废物转化为有用物质。要真正实现工业生态化,还必须有生态工业特定的技术作为支持。这些技术包括信息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循环技术、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和网络运输技术等。

(四)工业园区选址不科学

国外科技城的设想,旨在使未开发地区凭借先进技术的东风提高地区产业结构的层次,促进地区振兴。美国的硅谷,建立在西海岸的旧金山以南,原为一片荒凉的圣克拉拉山谷。后来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建立的硅原,在丹佛建立的硅山,在佛罗里达建立的硅牧场,以及在犹他州建立的仿生谷等,都是在未开发地区建立起来的。日本1980年公布了建立科技城的设想,最后所选定的19个候选地区都是避开工业发达地区,远离中心地带的地方[18]。

相反,中国建设工业园区的地点往往是原来的各大工业和科研中心地区,或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或是山清水秀、有丰富水源的地区。人们被有些高科技产业的假象迷惑了,例如半导体工业,看似清洁行业,实际上却是大量使用300多种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有毒成分原料的化学工业。中国工业园区在选址问题上背离了科技园区原有的宗旨。

虽然我国已经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但区域发展中政策因素的影响仍然很大,工业组织具有很强的刚性,迁移和改变的灵活性不够。因此,新兴的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五)园区建设缺少专业的景观生态规划

缺少专业的景观生态规划是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和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在国土整治、资源开发与管理、土地利用、自然保护、城乡建设和旅游发展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景观污染指不适当的人为干扰导致的景观生态整体性和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景观结构破碎化、景观功能受损、生态风险增大和审美价值降低等。人类受经济利益驱动导致的短期行为,尤其是薄弱的景观保护意识,极易造成景观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在各种工业园区建设中已初步体现了景观生态规划,但是在绝大多数园区,景观生态规划只是一个点缀,专业含量低。对生态工业园区进行景观生态规划,不仅可以保持园区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性,避免摊大饼式工业园区的出现,同时能促进工业结构的提升和合理工业布局的形成。

(六)各种工业园区一拥而上,科技水平低

我国工业园区存在着很多弊病。各地由于环保意识薄弱,项目审批过于简单,因而往往不顾实际条件,一哄而上。而且大多数工业园区项目规划不具体,功能与环境保护要求不明确,因而出现功能不全、布局不合理的现象[19]。再加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有些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资金严重短缺,项目匮乏,这样使一些技术含量低、工艺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的项目进入园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这些现象都严重违背了建立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如不及时整顿将会严重影响生态工业园区在我国的发展。

五、结语

生态工业引起了学术界、环保主义者乃至各行各业极大的兴趣。无论是从社会经济发展,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生态工业都将是21世纪的主流工业。但是由于生态工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初期阶段,因而生态工业的实践活动,比如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疏漏,甚至工业模式转换过程中的脱节。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工业的发展,应注意:

(1)加强生态工业的宣传和交流。国际经验表明,推行生态工业还存在一个障碍,即宣传和信息交流问题。大部分企业对实行生态工业的价值、策略以及费用和效益等都缺乏认识。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把生态工业理念融入企业的“组织文化”和内部激励系统中,使企业树立生态工业的新概念、新思维。

(2)积极开展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工作。工业园区选址应与西部大开发相结合,以促进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要避免在人口密集、水源地、上风向和河流上游等地建设工业园区。在规划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整体规划,包括景观和环境规划,形成良好的园区布局,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节减不必要的运输费用,减少可避免的污染的发生。

(3)严格执行ISO14000系列环境标准,稳定发展秩序,避免良莠不齐,提高园区内的科技含量。同时有关方面要注重专业教育、培训,在项目规划上要有长远眼光,避免盲目上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段宁.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J].环境科学研究,2001,14(6):1~8.

[2] 杨文举,孙海宁.发展生态工业探析[J].生态经济,2002(2):56~59.

[3] Suren E.工业生态学——出乎自然的工业[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4] 肖焰恒,陈艳.生态工业理论及其模式实现途径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3):100~103.

[5] 邓南圣,吴峰.工业生态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4~61,136~142,342.

[6] Edward C.设计生态工业园:美国经验[J].UNEP产业与环境(中文版),1997,19(4):14~15.

[7] 耿勇,武春友.利用工业生态学运营和管理工业园区[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1):12~15.

[8] 罗宏.国外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J].环境导报,2001(1):48~50.

[9] 范志杰.国外环境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1990(4):47~48. [10] 刘力,郑京淑.产业生态研究与生态工业园开发模式初探[J].经济地理,2001,21(5):620~623. [11] 王兆华,武春友.基于工业生态学的工业共生模式比较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2):66~69. [12] 周欣华,赵旭.西方工业生态园区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2001(2):63~64,68. [13] 杨咏.生态工业园区述评[J].经济地理,2000,20(4):31~35. [14] 瞿剑.关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的分析[N].科技日报,1999-06-26. [15] 易成栋,谢海燕.建设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2(4):21~23. [16] 段宁,孙宁.关于推进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和建议[J].环境保护,2002(2):41~42. [17] 林涵,李正山,张晔,等.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1.119~140. [18] 金淞,李金昌.论高科技污染的环境政策[J].管理世界,1996(6):182~187. [19] 贾春明,盖新杰,汪春学.我国开发区环境问题及对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7,10(2):60~62.

环保科学研究院罗宏简介篇二:2014 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附件

2014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项目编号

获奖等级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完成人

KJ2014-1-01

清华大学、北京国电龙源环

燃煤电厂烟气催保工程有限公司、江苏龙源化脱硝关键技术催化剂有限公司、重庆远达研发及应用催化剂制造有限公司、四川

华铁钒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俊华、郝吉明、刘汉强、汪德志、黄锐、王兰武、于崇德、樊永生、路光杰、彭悦、胡新平、刘红辉、肖雨亭、常化振、刘伟

KJ2014-1-02

水中As(III)和As(V)一步法去除技术及应用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曲久辉、刘锐平、王洪杰、兰华春、张高生、吴鹍、徐伟、巩文信、张可欣、李涛、沙净、吴亚、吕心阳、白义杰、李永秋

一等奖

KJ2014-1-03

我国湖库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郑丙辉、金相灿、谢平、高俊峰、王圣瑞、王雨春、王丽婧、姜霞、贺彬、张利民、张斌、张永春、孔海南、方红亚、陈灿

KJ2014-1-04

於方、王金南、王灿发、

环境污染损害鉴曹东、张红振、牛坤玉、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政

定评估技术体系刘倩、潘文、赵越、

法大学、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与应用研究谢光轩、陆军、袁春湘、

曹国志、赵学涛、彭菲

KJ2014-1-05

我国流域水环境基准技术方法体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刘征涛、闫振广、孙成、朱琳、祝凌燕、周俊丽、杨绍贵、姚庆祯、张亚辉、李梅、冯剑丰、刘红玲、钟文珏、郑欣

—2—

获奖等级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完成人

KJ2014-1-06

一等奖

KJ2014-1-07

区域生态资产评估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吉林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

高吉喜、李文华、谢高地、范小杉、陈雅琳、田美荣、张彪、吕世海、陈艳梅、肖玉、冯朝阳、王小亭、鲁春霞、王艳萍、吴楠杨诚、丁孟贤、付饶、张国慧、王健、赵国东、刘建国、滕仁岐、刘斌、孙飞、杨飞、杨军杰、林书君、卢晶、逄媛媛程迪、李鹏、马文静、周宁、李利敏、欧云川、张立君、孙宇明、刘艳

聚酰亚胺纤维的研究与应用

KJ2014-2-01

典型农药、染料生产废水中有毒污染物治理新技术及工程应用气载放射性污染物长距离迁移辐射后果评价系统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改进和完善研究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KJ2014-2-02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普立泰科仪器有限公司、青岛崂山电子仪器总厂有限公司

陈晓秋、岳会国、李冰、姚仁太、胡江凯、乔清党、陈莹莹、林权益、徐向军柴发合、薛志钢、王淑兰、陈义珍、段菁春、张新民、李红、张凯、高健

KJ2014-2-03

二等奖

KJ2014-2-04

痕量优控污染物监测质控技术与装备陈吉平、付强、倪余文、滕曼、卢宪波、景传勇、楚宝临、王斌、黄祖旭

KJ2014-2-05

水生态系统修复与水质净化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自然保护区天-地协同监测体系及业务化应用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吴振斌、贺锋、徐栋、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深周巧红、成水平、邱东茹、圳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付贵萍、刘碧云、梁威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

王王屈

桥、刘晓曼、王昌佐、智、万华伟、李静、冉、高彦华、徐网谷

KJ2014-2-06

KJ2014-2-07

胡华龙、任立明、程春明、赵向东、孙绍锋、刘科、邱琦、姜雨生、罗庆明

—3—

获奖等级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完成人

KJ2014-2-08

典型类型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实用化示范高效混凝剂制备及耦合生物法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汽车尾气净化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长三角大气复合污染前体物排放清单与空气质量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区域电力生态系统优化技术与应用研究无镉铅酸蓄电池多阶段内化成工艺水中几种新型污染物检测、健康风险评价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及业务化应用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山大学

同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贵州黄帝车辆净化器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林玉锁、张胜田、郭书海、蔡信德、巩宗强、宋玉芳、李培军、吴波、许振成

KJ2014-2-09

李风亭、宋永会、郑怀礼、张冰如、王洪涛、吉芳英、周亚洲、刘畅、王美静鲍晓峰、胡京南、黄黎敏、解淑霞、李孟良、黄利锦、纪亮、李凯、毛欣陈长虹、李莉、黄成、黄海英、张钢锋、陈明华、程真、王红丽、楼晟荣柴发合、罗宏、吕连宏、李明亮、王淑兰、张美根、杨占红、文联合、袁永权赵文超、刘孝伟、陈体衔、张绍辉、郭永榔、周龙瑞、王勇

李君文、屈卫东、邱志刚、郑唯韡、金敏、谌志强、王霞、丁文兴、尹静李海生、梁鹏、李时蓓、赵晓宏、陈爱忠、李飒、丁峰、王庆改、卢力王业耀、张建辉、董贵华、何立环、王文杰、刘海江、李宝林、齐杨、万华伟

KJ2014-2-10

KJ2014-2-11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KJ2014-2-12

二等奖

KJ2014-2-1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KJ2014-2-1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复旦大学

KJ2014-2-15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KJ2014-2-16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KJ2014-2-17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

突发环境事件预

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

测预警和模拟仿

学院、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

真技术研究

监测技术中心

林奎、杨大勇、黄顺祥、刘晓文、向元益、姜国强、杨剑、赵坤荣、李文丹

—4—

获奖等级

项目编号KJ2014-2-18KJ2014-2-19KJ2014-2-20KJ2014-2-21

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完成人

燃煤电站PM2.5控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

制关键技术研制

公司

与工程示范农药生态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技术研究三维非对称氟醚复合滤料关键技术及应用环境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中国基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研究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舒英钢、郦建国、姚宇平、吴泉明、杜宇江、陈招妹、罗诗凯、许铨安、遇彬周军英、姜辉、单正军、程燕、卜元卿、袁善奎、韩志华、孔德洋、周艳明蔡伟龙、罗祥波、郑锦森、郑智宏、乐世平

付红彬、张志敏、梁谦、林垦、杨斯远、赖张辉、彭海清、钟海林、彭爱华

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环境信息中心

KJ2014-2-22

二等奖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王金南、曹东、刘兰翠、蔡博峰、周颖、张战胜、燕丽、赵学涛、张红振

KJ2014-2-23

人工湿地净化污染河水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城市湿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理论创新

山东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张建、卢少勇、陈庆锋、

院、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

林国栋、谢慧君、刘建、

东省鲁化环保产业发展中心、

徐景涛、范金林、王跃昌、

北京远浪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陈云浩、蒋卫国、侯鹏、宫兆宁、朱琳、李京、李晓兵、杨一鹏、蒋金豹

KJ2014-2-24

KJ2014-2-25

垃圾焚烧厂渗沥北京林业大学、北京金泽环境孙德智、张国宇、杨军、液处理技术研发能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北京张立秋、王艳芳、叶杰旭、与工程应用高安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王炳胜、党岩、薛怡亭畜禽粪污生态处理成套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固定污染源烟气低浓度颗粒物手工采样技术、设备及质控方法研究

北京农学院、东北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刘克锋、张颖、李艳霞、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农牧郑文堂、王红利、王顺利、业局、天津双象航宇科技发赵永志、胡宝贵、杨为民展有限公司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青岛崂山电子仪器总厂有限公司、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KJ2014-2-26

三等奖

KJ2014-3-01杨凯、王强、周黄祖旭、田一平

刚、

—5—

获奖等级

项目编号KJ2014-3-02

项目名称智能化深槽匀翻技术与设备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电磁环境特性及试验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完成人

北京中科博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易可富特基质肥料有限公司

高定、陈俊、孙百超、黄超文、李永久

KJ2014-3-03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张建功、万保权、张业茂、干喆渊、谢辉春

KJ2014-3-04

污染土地信息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集与国家污染场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地档案建设心、广州创德科技有限公司铬渣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再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输变电工程周边电磁环境现状及预防性政策措施研究清洁汽车涂装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工程超低浴比高温高压纱线染色机-重大高效节能节水低碳环保染色技术南湖水系引水工程运行与水质保障耦合关键技术及示范

侯丁红、李发生、余立风、琼、陈逸龙、

KJ2014-3-05甘肃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兰州大学张兴林、王嘉盛、白许冬梅、曾育魁、

亮、

KJ2014-3-06

三等奖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复旦大学倪镭、江建华、李杨新村、杨凌辉

睿、

KJ2014-3-07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山东汉克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王修春、李圣波、魏军、潘喜庆、李庆刚

KJ2014-3-08广州番禺高勋染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萧振林、黎嘉球

KJ2014-3-09

黑龙江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马叶云、李晶、潘保原、珍、左彦东

KJ2014-3-10

燃煤机组烟气脱

硝实时监控及信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息管理系统炭素生产沥青烟气捕集治理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张斌、孙虹、曹文勤、孙栓柱、华伟

KJ2014-3-11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刘瑞、王悦铜、陈长声、包崇爱、周国景

—6—

环保科学研究院罗宏简介篇三:2014 年度环境保护科技奖拟获奖项目公示名单

2014年度环境保护科技奖拟获奖项目公示名单

获奖等级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

清华大学、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江苏龙源催化剂有限公司、重庆远达催化剂制造有限公司、四川华铁钒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政法大学、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完成人

李俊华、郝吉明、刘汉强、汪德志、黄 锐、王兰武、于崇德、樊永生、路光杰、彭 悦、胡新平、刘红辉、肖雨亭、常化振、刘 伟 曲久辉、刘锐平、王洪杰、兰华春、张高生、吴 鹍、徐 伟、巩文信、张可欣、李 涛、沙 净、吴 亚、吕心阳、白义杰、李永秋 郑丙辉、金相灿、谢 平、高俊峰、王圣瑞、王雨春、王丽婧、姜 霞、贺 彬、张利民、张 斌、张永春、孔海南、方红亚、陈 灿 於 方、王灿发、曹 东、王金南、张红振、牛坤玉、刘 倩、潘 文、赵 越、谢光轩、陆 军、袁春湘、曹国志、赵学涛、彭 菲 刘征涛、闫振广、孙 成、朱 琳、祝凌燕、周俊丽、杨绍贵、姚庆祯、张亚辉、李 梅、冯剑丰、刘红玲、钟文珏、郑 欣

高吉喜、李文华、谢高地、范小杉、陈雅琳、田美荣、张 彪、吕世海、陈艳梅、肖 玉、冯朝阳、王小亭、鲁春霞、王艳萍、吴 楠 杨 诚、丁孟贤、付 饶、张国慧、王 健、赵国东、刘建国、滕仁岐、刘 斌、孙 飞、杨 飞、杨军杰、林书君、卢 晶、逄媛媛

KJ2014-1-01

燃煤电厂烟气催化脱硝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KJ2014-1-02

水中As(III)和As(V)一步法去除技术及应用

KJ2014-1-03

我国湖库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

一等奖

KJ2014-1-04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研究

KJ2014-1-05

我国流域水环境基准技术方法体系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KJ2014-1-06

区域生态资产评估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吉林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

KJ2014-1-07

聚酰亚胺纤维的研究与应用

二等奖 KJ2014-2-01

典型农药、染料生产废水中有毒污染物治理新技术及工程应用

气载放射性污染物长距离迁移辐射后果评价系统 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改进和完善研究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程 迪、李 鹏、马文静、周 宁、李利敏、欧云川、张立君、孙宇明、刘 艳 陈晓秋、岳会国、李 冰、姚仁太、胡江凯、乔清党、陈莹莹、林权益、徐向军 柴发合、薛志钢、王淑兰、陈义珍、段菁春、张新民、李 红、张 凯、高 健

KJ2014-2-02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KJ2014-2-03

KJ2014-2-04

痕量优控污染物监测质控技术与装备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

陈吉平、付 强、倪余文、

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滕 曼、卢宪波、景传勇、

北京普立泰科仪器有限公司、

楚宝临、王 斌、黄祖旭

青岛崂山电子仪器总厂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吴振斌、贺 锋、徐 栋、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深周巧红、成水平、邱东茹、圳大学、河南师范大学 付贵萍、刘碧云、梁 威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王 桥、刘晓曼、王昌佐、王 智、万华伟、李 静、屈 冉、高彦华、徐网谷

KJ2014-2-05

水生态系统修复与水质净化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 自然保护区天-地协同监测体系及业务化应用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KJ2014-2-06

KJ2014-2-07

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

胡华龙、任立明、程春明、

品管理技术中心、北京金隅红

赵向东、孙绍锋、刘 科、

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邱 琦、姜雨生、罗庆明

北京市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山大学 同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贵州黄帝车辆净化器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徐海根、刘 标、卢长明、张大兵、雒珺瑜、路兴波、肖能文、赵建宁、王戎疆

KJ2014-2-08

转基因植物成分检测技术与生态安全研究

KJ2014-2-09

典型类型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实用化示范

高效混凝剂制备及耦合生物法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 汽车尾气净化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林玉锁、张胜田、郭书海、蔡信德、巩宗强、宋玉芳、李培军、吴 波、许振成 李风亭、宋永会、郑怀礼、张冰如、王洪涛、吉芳英、周亚洲、刘 畅、王美静 鲍晓峰、胡京南、黄黎敏、解淑霞、李孟良、黄利锦、纪 亮、李 凯、毛 欣

KJ2014-2-10

KJ2014-2-11

KJ2014-2-12

长三角大气复合污染前体物排放清单与空气质量保障关键技术研究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陈长虹、李 莉、黄 成、黄海英、张钢锋、陈明华、程 真、王红丽、楼晟荣

KJ2014-2-1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气

中国酸雨沉降机制、象科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输送态势及调控原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理 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

究所 基于区域产业结构和物质流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共性技术

区域电力生态系统优化技术与应用研究

无镉铅酸蓄电池多阶段内化成工艺 水中几种新型污染物检测、健康风险评价及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研究及业务化应用 突发环境事件预测预警和模拟仿真技术研究

燃煤电站PM2.5控制关键技术研制与工程示范

农药生态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技术研究

三维非对称氟醚复合滤料关键技术及应用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青岛新天地固体废物综合处置有限公司、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王 韬、柴发合、徐晓斌、张晓山、王自发、李 巍、白郁华、王淑兰、丁爱军

KJ2014-2-14

王 琪、黄启飞、左 华、韩清洁、尹凤福、李会泉、刘 玉、杨玉飞、杨子良 柴发合、罗 宏、吕连宏、李明亮、王淑兰、张美根、杨占红、文联合、袁永权 赵文超、刘孝伟、陈体衔、张绍辉、郭永榔、周龙瑞、王 勇

KJ2014-2-15

KJ2014-2-16

KJ2014-2-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李君文、屈卫东、邱志刚、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郑唯韡、金 敏、谌志强、复旦大学 王 霞、丁文兴、尹 静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李海生、梁 鹏、李时蓓、赵晓宏、陈爱忠、李 飒、丁 峰、王庆改、卢 力 王业耀、张建辉、董贵华、何立环、王文杰、刘海江、李宝林、齐 杨、万华伟 张剑鸣、林 奎、杨大勇、黄顺祥、向元益、姜国强、杨 剑、赵坤荣、李文丹 舒英钢、郦建国、姚宇平、吴泉明、杜宇江、陈招妹、罗诗凯、许铨安、遇 彬 周军英、姜 辉、单正军、程 燕、卜元卿、袁善奎、韩志华、孔德洋、周艳明 蔡伟龙、罗祥波、郑锦森、郑智宏、乐世平

KJ2014-2-18

KJ2014-2-19

KJ2014-2-20

KJ2014-2-21

KJ2014-2-22

KJ2014-2-23

KJ2014-2-24

环境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基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研究 人工湿地净化污染河水的技术研发与应用

城市湿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理论创新

垃圾焚烧厂渗沥液处理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

畜禽粪污生态处理成套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固定污染源烟气低浓度颗粒物手工采样技术、设备及质控方法研究

智能化深槽匀翻技术与设备

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电磁环境特性及试验技术研究 挥发性氯代有机物污染地下水环境修复新技术研发及应用

污染土地信息采集与国家污染场地档案建设

铬渣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再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广东省环境信息中心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付红彬、张志敏、梁 谦、林 垦、杨斯远、赖张辉、彭海清、钟海林、彭爱华 王金南、曹 东、刘兰翠、蔡博峰、周 颖、张战胜、燕 丽、赵学涛、张红振

KJ2014-2-25

KJ2014-2-26

山东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张 建、卢少勇、陈庆锋、

院、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

林国栋、谢慧君、刘 建、

东省鲁化环保产业发展中心、

徐景涛、范金林、王跃昌、

北京远浪潮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环境保护部卫星应用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金泽环境能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

陈云浩、蒋卫国、侯 鹏、宫兆宁、朱 琳、李 京、李晓兵、杨一鹏、蒋金豹 孙德智、张国宇、杨 军、张立秋、王艳芳、叶杰旭、王炳胜、党 岩、薛怡亭

KJ2014-2-27

KJ2014-2-28

KJ2014-2-29

北京农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刘克锋、张 颖、李艳霞、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农牧业郑文堂、王红利、王顺利、局、天津双象航宇科技发展有赵永志、胡宝贵、杨为民 限公司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青岛崂山电子仪器总厂有限公司、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北京中科博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易可富特基质肥料有限公司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卓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杨 凯、王 强、周 刚、黄祖旭、田一平

三等奖 KJ2014-3-01

KJ2014-3-02

高 定、陈 俊、孙百超、黄超文、李永久

张建功、万保权、张业茂、干喆渊、谢辉春

KJ2014-3-03

KJ2014-3-04

李 辉、林匡飞、杨 洁、刘勇弟、黄沈发

KJ2014-3-05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

侯 红、李发生、余立风、

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丁 琼、陈逸龙、

广州创德科技有限公司 甘肃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兰州大学

张兴林、王嘉盛、白 亮、许冬梅、曾育魁、

KJ2014-3-06

KJ2014-3-07

输变电工程周边电磁环境现状及预防性政策措施研究 清洁汽车涂装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工程

超低浴比高温高压纱线染色机-重大高效节能节水低碳环保染色技术 南湖水系引水工程运行与水质保障耦合关键技术及示范 燃煤机组烟气脱硝实时监控及信息管理系统

炭素生产沥青烟气捕集治理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种养殖废物高效生物制气关键技术设备研究及集中供气应用

锆化涂装工艺及中水回用技术 化学污染物去甲基化健康风险评估新技术

印钞擦版废液综合处理和回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旋汇耦合湿法脱硫除尘装置的研发及应用

RPIR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技术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应用 金属矿山塌陷区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复旦大学 倪 镭、江建华、李 睿、杨新村、杨凌辉

KJ2014-3-08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王修春、李圣波、魏军、潘

山东汉克表面工程技术有限

喜庆、李庆刚

公司

广州番禺高勋染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KJ2014-3-09

萧振林、黎嘉球

KJ2014-3-10

黑龙江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马 云、李晶、潘保原、叶珍、左彦东

张 斌、孙 虹、曹文勤、孙栓柱、华 伟

刘 瑞、王悦铜、陈长声、包崇爱、周国景

KJ2014-3-11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KJ2014-3-12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KJ2014-3-13

北京化工大学、青岛天人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三益能源环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大连九合表面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李秀金、郭冰瑜、时 军、刘研萍、袁海荣

KJ2014-3-14

曲丰作、吴爱华、王大鸷、张绍印、张 宏

王先良、王小利、钱岩、吕占禄、王菲菲

KJ2014-3-15

KJ2014-3-16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潘 涛、杨问田、李安峰、北京印钞有限公司 贾百延、骆坚平 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KJ2014-3-17

张开元、刘学滨、刘英华

KJ2014-3-18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陈福明、刘淑杰

吴海锁、吴云波、田爱军、黄 娟、孙兆海

胡建军、余 斌、唐怀志、谢 源、吴 鹏

KJ2014-3-19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承德铜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信安科技术有限公司

KJ2014-3-20

环保科学研究院罗宏简介篇四:2014年环保领域获奖名单

2014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公告名单

获奖等级

项目编号KJ2014-1-01

项目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清华大学、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

燃煤电厂烟气催化程有限公司、江苏龙源催化剂有脱硝关键技术研发限公司、重庆远达催化剂制造有及应用限公司、四川华铁钒钛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

KJ2014-1-02

KJ2014-1-03

一等奖

KJ2014-1-04

KJ2014-1-05

KJ2014-1-06

KJ2014-1-07

李俊华、郝吉明、汪德志、黄锐、于崇德、樊永生、彭悦、胡新平、肖雨亭、常化振、刘伟曲久辉、刘锐平、水中As(III)和As(V)兰华春、张高生、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步法去除技术及徐伟、巩文信、郑州自来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应用李涛、沙净、吴吕心阳、白义杰、李永秋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

郑丙辉、金相灿、谢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

我国湖库生态安全高俊峰、王圣瑞、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北京大

保障体系建设关键王丽婧、姜霞、贺学、南京大学、环保部南京环境

技术及应用张利民、张斌、科学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孔海南、方红亚、陈灿

研究院

於方、王金南、环境污染损害鉴定曹东、张红振、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政

评估技术体系与应刘倩、潘文、赵法大学、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用研究谢光轩、陆军、曹国志、赵学涛、彭菲刘征涛、闫振广、孙朱琳、祝凌燕、我国流域水环境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

杨绍贵、姚庆祯、准技术方法体系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李梅、冯剑丰、钟文珏、郑欣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高吉喜、李文华、区域生态资产评估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范小杉、陈雅琳、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彪、吕世海、究河北师范大学、安徽省环境科学肖玉、冯朝阳、研究院、鲁春霞、王艳萍、吴楠

杨诚、丁孟贤、付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

张国慧、王健、聚酰亚胺纤维的研司、吉林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

刘建国、滕仁岐、刘究与应用公司、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华

孙飞、杨飞、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

林书君、卢晶、逄媛媛

KJ2014-2-01KJ2014-2-02KJ2014-2-03

典型农药、染料生产废水中有毒污染物治理新技术及工程应用

气载放射性污染物长距离迁移辐射后果评价系统

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改进和完善研究

痕量优控污染物监测质控技术与装备水生态系统修复与水质净化关键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自然保护区天-地协同监测体系及业务化应用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典型类型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实用化示范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普立泰科仪器有限公司、青岛崂山电子仪器总厂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河南师范大学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山大学

程迪、李鹏、周宁、李利敏、张立君、孙宇明、刘艳陈晓秋、岳会国、李姚仁太、胡江凯、陈莹莹、林权益、徐向军柴发合、薛志钢、陈义珍、段菁春、李红、张凯、高健陈吉平、付强、滕曼、卢宪波、楚宝临、王斌、黄祖旭吴振斌、贺锋、徐周巧红、成水平、付贵萍、刘碧云、梁威王桥、刘晓曼、王智、万华伟、李屈冉、高彦华、徐网谷胡华龙、任立明、赵向东、孙绍锋、刘邱琦、姜雨生、罗庆明林玉锁、张胜田、蔡信德、巩宗强、李培军、吴波、许振成

KJ2014-2-04

KJ2014-2-05KJ2014二等奖

KJ2014-2-07-2-06

KJ2014-2-08KJ2014-2-09KJ2014-2-10KJ2014-2-11KJ2014-2-12

高效混凝剂制备及李风亭、宋永会、同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耦合生物法污水处张冰如、王洪涛、院、重庆大学

理及回用技术周亚洲、刘畅、王美静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贵州黄帝鲍晓峰、胡京南、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车辆净化器有限公司、中国汽车解淑霞、李孟良、研究及示范应用

技术研究中心纪亮、李凯、毛欣

长三角大气复合污

陈长虹、李莉、黄染前体物排放清单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黄海英、张钢锋、与空气质量保障关

程真、王红丽、楼晟荣

键技术研究

区域电力生态系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粤柴发合、罗宏、优化技术与应用研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李明亮、王淑兰、究气物理研究所杨占红、文联合、袁永权

KJ2014-2-13KJ2014-2-14KJ2014-2-15KJ2014-2-16

无镉铅酸蓄电池多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阶段内化成工艺

赵文超、刘孝伟、张绍辉、郭永榔、王勇

KJ2014-2-17KJ2014-2-18KJ2014-2-19KJ2014-2-20KJ2014-2-21KJ2014-2-22

KJ2014-2-23KJ2014-2-24KJ2014-2-25

水中几种新型污染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李君文、屈卫东、物检测、健康风险评

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复旦郑唯韡、金敏、价及控制关键技术

大学王霞、丁文兴、尹静

研究与应用

李海生、梁鹏、环境影响评价基础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赵晓宏、陈爱忠、李数据库

丁峰、王庆改、卢力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王业耀、张建辉、学研究院、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

价技术体系研究及何立环、王文杰、源研究所、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

业务化应用李宝林、齐杨、万华伟

应用中心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

突发环境事件预测林奎、刘晓文、所、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

预警和模拟仿真技黄顺祥、向元益、环境保护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

术研究杨剑、赵坤荣、李文丹

中心

燃煤电站PM2.5控舒英钢、郦建国、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

制关键技术研制与吴泉明、杜宇江、司

工程示范罗诗凯、许铨安、遇彬农药生态风险评价周军英、姜辉、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

与风险管理技术研程燕、卜元卿、所

究韩志华、孔德洋、周艳明三维非对称氟醚复

蔡伟龙、罗祥波、合滤料关键技术及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郑智宏、乐世平

应用

付红彬、张志敏、梁环境地理信息服务

广东省环境信息中心林垦、杨斯远、平台

彭海清、钟海林、彭爱华

中国基于第一次全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石油和

王金南、曹东、国污染源普查的化学工业规划院、冶金工业规划

蔡博峰、周颖、2007年二氧化碳排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

燕丽、赵学涛、张红振

放核算研究总院、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山东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人工湿地净化污染张建、卢少勇、院、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

河水的技术研发与林国栋、谢慧君、刘省鲁化环保产业发展中心、北京

应用徐景涛、范金林、王跃昌

远浪潮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湿地生态环境陈云浩、蒋卫国、侯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综合评价体系理论宫兆宁、朱琳、李环境保护部卫星应用中心

创新李晓兵、杨一鹏、蒋金豹垃圾焚烧厂渗沥液北京林业大学、北京金泽环境能孙德智、张国宇、杨处理技术研发与工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北京高安张立秋、王艳芳、程应用屯垃圾焚烧有限公司王炳胜、党岩、薛怡亭

KJ2014-2-26

KJ2014-3-01KJ2014-3-02KJ2014-3-03KJ2014-3-04KJ2014-3-05KJ2014三等奖

-3-06KJ2014-3-07KJ2014-3-08KJ2014-3-9KJ2014-3-10KJ2014-3-11KJ2014-3-12

北京农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北

畜禽粪污生态处理

京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呼伦

成套技术研发及产

贝尔市海拉尔区农牧业局、天津

业化应用

双象航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固定污染源烟气低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青岛崂山电

浓度颗粒物手工采

子仪器总厂有限公司、湖北省环

样技术、设备及质控

境监测中心站

方法研究

北京中科博联环境工程有限公

智能化深槽匀翻技

司、北京易可富特基质肥料有限

术与设备

公司

特高压交流输电工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

程电磁环境特性及

科学研究院

试验技术研究

污染土地信息采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与国家污染场地档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广州案建设创德科技有限公司铬渣无害化处理及

甘肃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兰州

资源再利用技术研

大学

究与示范

输变电工程周边电

磁环境现状及预防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复旦大学性政策措施研究清洁汽车涂装技术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山

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东汉克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

超低浴比高温高压

纱线染色机-重大高广州番禺高勋染整设备制造有效节能节水低碳环限公司保染色技术

南湖水系引水工程

运行与水质保障耦黑龙江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合关键技术及示范燃煤机组烟气脱硝

实时监控及信息管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理系统

炭素生产沥青烟气

捕集治理技术研究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及推广应用

种养殖废物高效生

北京化工大学、青岛天人环境股

物制气关键技术设

份有限公司、北京三益能源环保

备研究及集中供气

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

刘克锋、张颖、郑文堂、王红利、赵永志、胡宝贵、杨为民杨凯、王强、周黄祖旭、田一平

高定、陈俊、黄超文、李永久

张建功、万保权、干喆渊、谢辉春侯丁

红、李发生、琼、陈逸龙、

张兴林、王嘉盛、白许冬梅、曾育魁、倪镭、江建华、李杨新村、杨凌辉

王修春、李圣波、魏军、潘喜庆、李庆刚

萧振林、黎嘉球

马叶云、李晶、潘保原、珍、左彦东

张斌、孙虹、孙栓柱、华伟

刘瑞、王悦铜、包崇爱、周国景李秀金、郭冰瑜、时刘研萍、袁海荣

KJ2014-3-13KJ2014-3-14KJ2014-3-15KJ2014-3-16KJ2014-3-17KJ2014-3-18KJ2014-3-19KJ2014-3-20KJ2014-3-21KJ2014-3-22KJ2014-3-23KJ2014-3-24KJ2014-3-25KJ2014-3-26

大连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

锆化涂装工艺及中

究院、大连九合表面技术有限公

水回用技术

化学污染物去甲基

化健康风险评估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技术

印钞擦版废液综合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

处理和回用技术研

京印钞有限公司

究与应用

旋汇耦合湿法脱硫

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

除尘装置的研发及

限公司

应用

RPIR快速生化污水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处理技术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的理论与应用金属矿山塌陷区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

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数据管理系统框架结构研究

城市尺度VOCs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方法研究与示范

曲丰作、吴爱华、张绍印、张宏

王先良、王小利、钱岩、吕占禄、王菲菲

潘涛、杨问田、贾百延、骆坚平张开元、刘学滨、刘英华

陈福明、刘淑杰

吴海锁、吴云波、黄娟、孙兆海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承德铜兴矿

胡建军、余斌、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信安科

谢源、吴鹏

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江苏省环境李国刚、付强、监测中心、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翟崇治、胡冠九

聂磊、李靖、潘

王敏燕、樊守彬郑东晟、王建军、郭吉春红、朱东华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MF+RO双膜法集成

蓝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工艺及工程应用平原河网地区畜禽规模养殖污染减排技术与管理体系研究及其应用

《燃煤火电企业环境守法导则》研究与应用

VOC零排放、高效节能绿色凹版印刷机研发及产业化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沈根祥、钱晓雍、农业科学院王振旗、付融冰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中国环境朱法华、王圣、科学研究院李辉、师华定

中山市优威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新优威印刷装备科技有限刘洪生公司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

火电机组脱硫效率

研究院、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李振海、宋国升、陈

诊断与提升技术研

验所、河北省火力发电节能环保杨杰、闫维明

究与应用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环保科学研究院罗宏简介篇五:2013 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附件

2013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获奖等级

项目编号

项 目 名 称

完 成 单 位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移动源污染控制研究基地、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交通大学

完 成 人

陈吉宁、李天威、任景明、金凤君、刘 毅、李 巍、刘 洋、黄沈发、韩保新、李彦武、王亚男、高 晶、李小敏、段飞舟、刘小丽 鲍晓峰、李昆生、陆红雨、丁 焰、龙 军、岳 欣、刘双喜、李 凯、解淑霞、艾 毅、尹 航、杜建波、纪 亮、葛蕴珊、王鸣宇 林卫青、付融冰、刘立坤、卢士强、朱南文、孙远军、邵一平、陈义中、余 江、顾珏蓉、矫吉珍、艾丽丽、朱永青、杨漪帆、刘 芳 张 统、万 全、李志颖、侯军祥、杜 博、董春宏、王守中、谢思桃、钟 铖、刘士锐、方小军、侯瑞琴、马 文、王开颜、朱安娜

1

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研究

2

一等奖

中国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3

苏州河底泥污染评价、疏浚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4

军事装备废水处理及资源回收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海军北海工程设计院

— 2 —

获奖等级

项目编号

项 目 名 称 完 成 单 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浩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完 成 人

席北斗、岳东北、张 益、李鸣晓、霍守亮、姜永海、文一波、于家伊、祝超伟、聂永丰、何小松、苏 婧、诸 毅、贾 璇、王世平 康 宇、丁 焰、王子磊、洪顺坤、张玉钧、尹 航、虞 统、李宏斌、卓邦远、赵 越、季海波、胡 峰、奚宏生、王 永、张士巧 宋乾武、王之晖、代晋国、温志良、吴 琪、李 志、白 璐、赵秀芹、刘 飚

吴忠标、莫建松、官宝红、程常杰、王海强、夏纯洁、盛海强、徐卫平、倪伟敏

李风亭、张冰如、吴一楠、王洪涛、徐 冉、乔俊莲、滕敏敏 年跃刚、黄建军、宋英伟、闫海红、殷 勤、聂志丹、雪 梅、刘玮静、刘晓燕

5

一等奖

6

生活垃圾分质资源化与二次污染控制技术、装备

固定式汽柴一体化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

1

东莞运河水环境修复技术体系设计与实践研究

电石渣石膏法烟气脱硫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功能化多孔纳米吸附材料及其在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

基于水平流复氧与生物膜联合的景观水直接净化技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浙江天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二等奖3 同济大学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佳业佳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4

5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李捍东、李 玲、田自强、周志祥、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无锡正一生源科技有限公司、

李 霁、刘凤娟、王建涛、李宝田、

卢龙县环境保护局、茌平县环境保护局

赵 宁

— 3 —

获奖等级

项目编号6

项 目 名 称

基于人核受体超家族监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新技术及应用 纯聚四氟乙烯覆膜滤料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反应器式生物传感器BOD快速测定新方法及仪器研制

高效袋除尘在水泥窑头除尘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平原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前置库技术研究及应用

完 成 单 位 完 成 人

王子健、马 梅、饶凯锋、李 剑、李 娜

黄斌香、黄 磊、陈观福寿、陆妹华、苏韵芳

王建龙、王业耀、胡 俊、陈 灿、冯叶成、李俊峰、赵 璇、章一心、普利锋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7 上海市凌桥环保设备厂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北京清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同和涂装机械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8

9

王 健、穆璐莹、吴 刚、施 勇、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杨 飞、张金栋、周永安、于光民、

安徽天之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徐祖文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扬州大学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顺义大龙城乡建设开发总公司、东南大学、北京西山新干线除尘脱硫设备有限公司

中南民族大学、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武汉森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张毅敏、张龙江、唐晓燕、田 猛、高月香、席北斗、刘 超、胡孟春、张永春

薛达元、高吉喜、李迪强、徐海根、马克平、张惠远、杨庆文、吕世海、武建勇

高洪瑞、徐海涛、马瑞彬、魏春旺、沈 凯、周 友、张凤全、周长城、侯蔚然

杜冬云、孙 杰、王 勇、杨文斌、段小六、曹龙文、叶恒朋、李敦顺、易求实

二等奖

10

11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和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制

12 工业锅炉烟气尿素SCR脱硝技术装备

13

硫酸和制药行业典型难处理废水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 4 —

获奖等级

项目编号14

项 目 名 称

固体废弃物立式旋转热解气化焚烧技术与装置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烧结机烟气湿式镁法脱硫及副产物资源化技术

完 成 单 位 完 成 人

浙江泰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刘玉山、聂永丰、鲍海明 朱 彤、宋宝华、王中原、周 欣、何文双、王昕竑、赵文峰、于 方、李玲密

李 冰、吴海锁、王 水、周家艳、曲常胜、宛文博、黄夏银、高 鸣、田 颖

王凯军、邵 凯、俞其林、汪翠萍、左剑恶、李彩斌、俞林明、高志永、俞金海

苏亿位、赵二军、冯振秀 李发生、颜增光、杜 平、曹云者、杜晓明、周友亚、郭观林、李丽和、许端平

许振成、李 远、曾凡棠、林 奎、曾 东、王振兴、赵学敏、虢清伟、丘锦荣

张春晖、何绪文、秦 强、章丽萍、王春荣、王建兵、于 妍、罗 宏、彭应登

15 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6

沿海区域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17

二等奖

18

城镇污泥处理处置关键技术创新、装备产业化及区域解决方案示范 辫带式水处理填料

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

清华大学、浙江环兴机械有限公司、北京中持绿色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河北益康针棉织有限公司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西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9

20

华南典型流域水环境风险控制技术体系研究及其应用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暨南大学、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1 高浊度矿井水井下高效过滤系统

— 5 —

获奖等级

项目编号

项 目 名 称 完 成 单 位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鸿昌农工贸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工业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环境监察总队、中电投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南阳天益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完 成 人

22

半干旱风沙区牧草植被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持技术研发

河南省燃煤机组二氧化硫减排保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关键政策研究与能力建设项目

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成效评估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体系

污泥机械脱水化学改性成套技术与应用

淡水池塘养殖污染生态工程化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油田压裂废液综合处理与再利用技术研究

北京市噪声污染防治战略研究与规划

三峡工程175m试验性蓄水对重庆库区支流饮水安全影响研究

吕永康、何秀院、何 敏、王 锐、黄俊发、师华定、范宝芸 朱莉娜、董雪峰、王 晓、周晓湘、汪永威、刘全山、马建伟、周新利、蓝晓村

任 勇、田春秀、李丽平、冯相昭、陈洪波、杨宏伟、尚宏博、冯升波、郑 艳

23

二等奖

24

25

付 强、李国刚、高丽荣、吕怡兵、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滕 曼、胡冠九、罗财红、杨三明、

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杨 婧 武汉大学、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研究所长庆油田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侯浩波、周 旻、蔡俊雄、孙 琪、张维昊

刘兴国、徐 皓、谢 骏、张根玉、吴 凡

周立辉、朱国君、冀忠伦、任小荣、蒋继辉

张 斌、户文成、宋瑞祥、魏志勇、王世强

尹忠武、张 惠、柯学莎、刘 琰、付 青

1

2

三等奖3

4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5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6 —

环保科学研究院罗宏简介篇六:2013 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附件

2013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获奖等级

项目编号

项 目 名 称

完 成 单 位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移动源污染控制研究基地、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交通大学

完 成 人

陈吉宁、李天威、任景明、金凤君、刘 毅、李 巍、刘 洋、黄沈发、韩保新、李彦武、王亚男、高 晶、李小敏、段飞舟、刘小丽 鲍晓峰、李昆生、陆红雨、丁 焰、龙 军、岳 欣、刘双喜、李 凯、解淑霞、艾 毅、尹 航、杜建波、纪 亮、葛蕴珊、王鸣宇 林卫青、付融冰、刘立坤、卢士强、朱南文、孙远军、邵一平、陈义中、余 江、顾珏蓉、矫吉珍、艾丽丽、朱永青、杨漪帆、刘 芳

1

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研究

一等奖 2

中国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3

苏州河底泥污染评价、疏浚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2 —

获奖等级

项目编号

项 目 名 称 完 成 单 位 完 成 人

张 统、万 全、李志颖、侯军祥、杜 博、董春宏、王守中、谢思桃、钟 铖、刘士锐、方小军、侯瑞琴、马 文、王开颜、朱安娜 席北斗、岳东北、张 益、李鸣晓、霍守亮、姜永海、文一波、于家伊、祝超伟、聂永丰、何小松、苏 婧、诸 毅、贾 璇、王世平 康 宇、丁 焰、王子磊、洪顺坤、张玉钧、尹 航、虞 统、李宏斌、卓邦远、赵 越、季海波、胡 峰、奚宏生、王 永、张士巧 宋乾武、王之晖、代晋国、温志良、吴 琪、李 志、白 璐、赵秀芹、刘 飚

吴忠标、莫建松、官宝红、程常杰、王海强、夏纯洁、盛海强、徐卫平、倪伟敏

李风亭、张冰如、吴一楠、王洪涛、徐 冉、乔俊莲、滕敏敏

4

军事装备废水处理及资源回收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海军北海工程设计院

5

一等奖

6

生活垃圾分质资源化与二次污染控制技术、装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浩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固定式汽柴一体化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

1

东莞运河水环境修复技术体系设计与实践研究

电石渣石膏法烟气脱硫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功能化多孔纳米吸附材料及其在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二等奖

2 浙江天蓝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3 同济大学

— 3 —

获奖等级

项目编号

项 目 名 称 完 成 单 位 完 成 人

年跃刚、黄建军、宋英伟、闫海红、殷 勤、聂志丹、雪 梅、刘玮静、刘晓燕

4

基于水平流复氧与生物膜联合的景观水直接净化技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佳业佳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5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基于人核受体超家族监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新技术及应用 纯聚四氟乙烯覆膜滤料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反应器式生物传感器BOD快速测定新方法及仪器研制

高效袋除尘在水泥窑头除尘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平原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前置库技术研究及应用

李捍东、李 玲、田自强、周志祥、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无锡正一生源科技有限公司、

李 霁、刘凤娟、王建涛、李宝田、

卢龙县环境保护局、茌平县环境保护局

赵 宁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王子健、马 梅、饶凯锋、李 剑、李 娜

黄斌香、黄 磊、陈观福寿、陆妹华、苏韵芳

王建龙、王业耀、胡 俊、陈 灿、冯叶成、李俊峰、赵 璇、章一心、普利锋

6

7 上海市凌桥环保设备厂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北京清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同和涂装机械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8

二等奖

9

王 健、穆璐莹、吴 刚、施 勇、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杨 飞、张金栋、周永安、于光民、

安徽天之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徐祖文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扬州大学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张毅敏、张龙江、唐晓燕、田 猛、高月香、席北斗、刘 超、胡孟春、张永春

薛达元、高吉喜、李迪强、徐海根、马克平、张惠远、杨庆文、吕世海、武建勇

10

11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和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制

— 4 —

获奖等级

项目编号

项 目 名 称 完 成 单 位 完 成 人

高洪瑞、徐海涛、马瑞彬、魏春旺、沈 凯、周 友、张凤全、周长城、侯蔚然

杜冬云、孙 杰、王 勇、杨文斌、段小六、曹龙文、叶恒朋、李敦顺、易求实

刘玉山、聂永丰、鲍海明 朱 彤、宋宝华、王中原、周 欣、何文双、王昕竑、赵文峰、于 方、李玲密

李 冰、吴海锁、王 水、周家艳、曲常胜、宛文博、黄夏银、高 鸣、田 颖

王凯军、邵 凯、俞其林、汪翠萍、左剑恶、李彩斌、俞林明、高志永、俞金海

苏亿位、赵二军、冯振秀 李发生、颜增光、杜 平、曹云者、杜晓明、周友亚、郭观林、李丽和、许端平

12 工业锅炉烟气尿素SCR脱硝技术装备

北京市顺义大龙城乡建设开发总公司、东南大学、北京西山新干线除尘脱硫设备有限公司

中南民族大学、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武汉森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泰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3

硫酸和制药行业典型难处理废水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固体废弃物立式旋转热解气化焚烧技术与装置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烧结机烟气湿式镁法脱硫及副产物资源化技术

14

15 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6

二等奖

17

沿海区域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城镇污泥处理处置关键技术创新、装备产业化及区域解决方案示范 辫带式水处理填料

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

清华大学、浙江环兴机械有限公司、北京中持绿色能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河北益康针棉织有限公司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西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8

19

— 5 —

获奖等级

项目编号

项 目 名 称 完 成 单 位 完 成 人

许振成、李 远、曾凡棠、林 奎、曾 东、王振兴、赵学敏、虢清伟、丘锦荣

张春晖、何绪文、秦 强、章丽萍、王春荣、王建兵、于 妍、罗 宏、彭应登

吕永康、何秀院、何 敏、王 锐、黄俊发、师华定、范宝芸 朱莉娜、董雪峰、王 晓、周晓湘、汪永威、刘全山、马建伟、周新利、蓝晓村

任 勇、田春秀、李丽平、冯相昭、陈洪波、杨宏伟、尚宏博、冯升波、郑 艳

20

华南典型流域水环境风险控制技术体系研究及其应用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暨南大学、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鸿昌农工贸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工业与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环境监察总队、中电投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南阳天益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21 高浊度矿井水井下高效过滤系统

22

半干旱风沙区牧草植被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持技术研发

河南省燃煤机组二氧化硫减排保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关键政策研究与能力建设项目

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成效评估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体系

污泥机械脱水化学改性成套技术与应用

淡水池塘养殖污染生态工程化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23

二等奖

24

25

付 强、李国刚、高丽荣、吕怡兵、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滕 曼、胡冠九、罗财红、杨三明、

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杨 婧 武汉大学、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侯浩波、周 旻、蔡俊雄、孙 琪、张维昊

刘兴国、徐 皓、谢 骏、张根玉、吴 凡

1

三等奖

2

— 6 —

环保科学研究院罗宏简介篇七:中国环境科学院2012年招生简章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

 环科院院况简介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78年12月31日,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作为国家级社会公益非营利性环境保护科研机构,中国环科院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创新性、基础性重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致力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决策提供

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科技支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与咨询需要,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理念

按照“自然和谐、厚积薄发”的理念,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国家科技成果,为国家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制定环境保护技术法规和标准、开发污染防治技术、制定生态保护对策措施,以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才队伍

目前,中国环科院形成了18个科技创新基地、5个科研事业单位、2个技术服务单位的机构设置体系;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1500余台(套)先进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具备培养高学历科技人才的良好的科研平台。科研队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正高级科研人员83名,副高级科研人员179名在内的近400人的科研队伍。全院共有博士248人,硕士112人。多个学科研究方向(如水、大气环境以及环境安全和生态等领域)的专家、博士研究员学术造诣深厚(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及部级奖),已为我国环保科研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具有良好的施教能力和道德风范。 科研成果

作为国家的环境保护科研中坚骨干力量,中国环科院承担了大量国家环保项目课题,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主持项目4项、课题8项、子课题3项;国家高新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主持重大课题、一般课题、子课题和探索导向类共14项。此外还承担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支撑计划、环保公益性科研专项等大量国家级环保科研项目。在全院师生的努力下,中国环科院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近20项,省部级一、二等奖100余项,为环境保护中心工作、重大任务提供了技术支持。

2011年,我院《环境一号卫星环境卫星应用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变化观测的关键技术及其系统应用》、《我国二氧化硫减排理论与关键技术》三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其中,孟伟与柴发合院长分别获得《陆地生态系统变化观测的关键技术及其系统应用》、《我国二氧化硫减排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个人二等奖

学科特色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共拥有4个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生态学、生物学)和1个二级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硕士学位授予点,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并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硕士生导师70名,在读

硕士研究生51人。博士生导师30名,在读博士研究生41人,博士后科研人员50人。二十余年来,共培养研究生200余名,90%的毕业生在国家机关、科研院所、基层组织等各个领域仍服务于国家环境保护事业,有些甚至已成为相关学科领域的带头人、科研骨干力量,在国内环保科研领域享有盛誉。

新时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研究生教育基本规律,结合院所发展的目标定位与人才规划,坚持“为国家环保科研事业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培养质量的首要地位,努力构建环保领域研究生的重点培养基地。

 导师简况

研究生导师名单

 招生计划与报考信息

环保科学研究院罗宏简介篇八: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_柴发合

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

柴发合 罗宏 裴莹莹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是世界面临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发展低碳经济是

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措施。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及温室气体排放大国,面临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压力,急需探索出适合我国发展的低碳之路。在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的基础上,从管理机制、低碳技术、城市试点三个方面概述我国目前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一步指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国特有的管理体制,对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向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健词:低碳经济;管理机制;低碳技术;试点示范;发展战略

文献引用:柴发合,罗宏,裴莹莹. 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J]. 生态经济,2010(11):89~93,97.中图分类号:F205;F062.2 文献标识码:A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Low Carbon Economy

CHAI Fahe, LUO Hong, PEI Yingying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 China)

Abstract: The different attributes of the objective things that have entered labor process unceasingly, and transformed the resources to meet the people need and generate use-value chain. In this conversion process's, each kind of abstract labor forms the value chain correspondingly. The use-value chain's i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that takes the resources highly effective production and the fair disposition as the essential feature, and to promote the socie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low-carbon economy; management mechanism; low-carbon technology; pilot demonstr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最早提出减排低碳概念的是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1]。而最早系统的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的,是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在这份白皮书中,详细地阐述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同时也勾勒出低碳经济所包含的要素和框架。低碳经济是一种经由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碳排放量不断减少的发展过程而实现的可持续型经济形态,同期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高度协调发展。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

[3]

[2]

环境安全受到极大威胁[5]。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在我国已成为共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是我国“十二五”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发展低碳经济的驱动力

1.1 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以“巴厘路线图”为标志逐渐进入实质性阶段,新的国际气候制度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初步达成,以延续即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所取得的成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承担形式不同且程度各异的温室气体减排限排责任,形成全球性的制度安排。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温室气体排放也随之上升,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温室气体排放最大国之一。国际能源署(IEA)《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2009》报告显示,2007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60.7亿吨,占全球排放的21%,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与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国,具体见图1。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必须承担国际义务,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

如今,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人们所接受的概念,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4]。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资源瓶颈、环境约束问题越来越突出,经济安全、能源安全和

基金项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中国低碳标志认证制度框架研究”(2009KYYW17)作者简介:柴发合(1955~ ),男,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大气环境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

因此,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与国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脉相承,同时也是作为“负责任大国”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举措,更是对未来的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的战略部署。另外,我国应当抓住气候变化国际发展的历史机遇,逐渐影响和塑造有利于国家中长期利益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新规则。

1.3 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可被视为我国在近期发展低碳经济的一项具体行动,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然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2006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当中,只有北京市实现了年度单位GDP 能耗目标,这说明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严峻的挑战,面临巨大的压力。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基本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迎来资源能源消耗和人口数量的高峰,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整体环境形势的重要转折时期,是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需要实现节能减排的关键时期,减排目标的实现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需要从战略高度发展我国的低碳经济,为我国的节能减排奠定良好的基础。

1.4 国际贸易

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关注的日益加深,掌握着先进能源技术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之间

图1 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前10位的国家排序

形成相对完整的低碳经济体系,并通过多种机制和手段,其中包括征收碳排放边境调节税等,将该体系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框架延伸到其他国家,对今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和减排机制产生重大影响[6],这也将发展成为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在世界经济和贸易领域,我国越来越重要的国际贸易地位、高额贸易顺差的现状和高碳排放强度,使我国备受争议。因此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将处于所有关于气候变化,乃至气候相关的贸易谈判的中心,面临着巨大的国家贸易压力。为了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们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建立与国际通行惯例接轨的低碳制度,减少潜在的绿色贸易壁垒,正确引导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并保护长期的国家利益。

1.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属于资源高度密集型,需要以资源供给不断增长的方式来维持,而资源部门的快速扩展主要依赖非再生能源资源的生产,这样的形势一方面造成资源能源过快消耗,另一方面加剧了生态环境破坏。近年来,我国能源生产总量持续小于能源消费总量,1992年我国能源供需出现缺口0.191亿吨标准煤,至2007年缺口达到3.014亿吨标准煤,自给率也自1987年的105%下降至2007年的89%,供需缺口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详见图2。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0 0005 000

0-5 000-10 000-15 000-20 000-25 000-30 000-35 000

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发展低碳经济高度重视,我国政府建立了相关管理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及推广低碳技术,并且选择城市作为低碳城市试点,在低碳经济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1 管理机制方面

在管理机制方面, 2004 年,我国国务院原则通过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5 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2007年,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8年,

图2 我国1987~2007年能源总量、原煤和原油

的产消差及自给率变化

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09年,明确提出我国的碳减

排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此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成为我国开展节能减排、优化能源消费、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保障。

同时,国家不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应对气候变化司、环境保护部气候影响研究中心、国家节能中心等机构,组织拟定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

同时,世界自然基金会计划与保定(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保定高新开发区联手,打造“太阳能示范城”和新能源制造基地,建设可再生能源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网络,促进可再生能源产品的投资与出口[8]。

除了两个城市的试点外,发改委还计划在十几个省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试点示范,包括北京、广东、香港等发达地区,也有合肥、吉林等二线城市。低碳成都建设战略性规划也正在开始进行,准备在青白江区开展试点示范。

3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整体而言,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在制度、技术和能力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2.2 低碳技术方面

发电技术方面,我国已经初步掌握电力行业中煤电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热电多联产技术等。近几年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发展迅速,超临界机组已经基本完全国产化,超超临界机组国产率超过80%,这使得我国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制的成本大大低于国际同类机组。目前世界上新增机组中60%的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都在我国[7]。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技术方面,目前通过技术合作和独立开发,我国对大型风力发电设备、高性价比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生物质能技术及氢能技术等处于商业化应用前期,虽然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也还有不小差距,但是有望在2010年后实现商业化。

对于冶金、化工、建筑等领域的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方面,正在开发中的技术及新工艺包括:工业领域的碳捕获和封存(CCS)技术;建筑部门的超高效电器,同时热泵,太阳能热水和采暖系统以及分布式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加上储能系统都是目前我国研究的热点方向。

3.1 制度尚不健全

一方面,缺乏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和监管制度。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算与统计制度,难以准确核定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以及对企业碳排放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管。

另一方面,我国还未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在碳预算、低碳产品标志认证等政策建立与实施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严重影响到相关行业、企业的生产向低碳转型,也无法对于低碳经济发展提供管理支撑。

3.2 技术相对落后

一方面,我国能源技术和工业生产技术发展缓慢,在能源开采、供应与转换、输配技术、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终端使用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另外,先进技术的严重缺乏与落后工艺的大量存在,造成重点行业落后工艺所占比重仍然较高,部分产品单位能耗远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

另一方面,缺乏低碳核心技术与先进技术,尤其在碳减排技术、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碳固定技术和碳替代技术等领域技术落后,造成我国能源效率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

2.3 试点示范方面

在城市试点方面,2008年1月28日,国家发改委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京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共同选定了上海和河北保定作为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分别代表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和污染比较严重的中小城市,在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等领域等方面,寻求低碳发展的解决方案,并总结可行模式。

世界自然基金会计划与上海市建设与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对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从办公楼、宾馆、商场等大型商业建筑中选择试点,公开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能源审计,提高大型建筑能效;同时,对公共建筑的物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节能运行的能力。此外,世界自然基金会还将与合作伙伴一起推进生态建筑发展的政策研究,选择具体的项目进行示范[8]。

3.3 能力建设薄弱

一方面,基础科学研究不足。现有的研究中对低碳经济的概念性和解释性研究太多,对碳排放潜力及碳排放核算这类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性研究太少,而缺乏这些基础性研究,便难以准确的定量评估温室气体的排放现状与控制成效,难以对低碳经济政策机制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另一方面,低碳经济的高科技人才匮乏。低碳经济涉及多个学科,极其复杂,目前我国从事低碳经济领域研究的人员较少,缺乏有效的人才保障机制,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难以展开深入的科学研究。

4 对策及建议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走低碳道路也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低碳发展战略要在我国现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行动规划、方针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优先的战略发展目标和我国社会的自身特点,针对发展低碳经济存在问题,从制度建设、技术探索和实践摸索等多层面积极展开,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订《低碳经济促进法》草案,并进行立法研究;同时,对于涉及能源、环保、资源等的法律需要作进一步修改建议,增加低碳经济的内容,强化低碳经济的法律地位[10];另外,还需要积极拟定碳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制订低碳城市评估标准及建设规划技术指南等,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4.3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避免重工业过度发展带来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高等问题,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建立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产业。

(1)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促进企业对传统生产工艺进行生态化改造,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材料制造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2)通过行业内部结构和产业结构,降低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高能耗行业的比重,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3)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物流、旅游、文化、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降低GDP的碳排放强度,推进低碳工业化进程。

4.1 建立碳排放考核制度和监管体系

碳排放强度建立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与监管体系是温室气体减排的工作基础,是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的有力保障,是进一步制订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的基础。

(1)建立比较完善的温室气体综合监管体系,制订碳排放统计和监测办法,建立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及碳排放统计数据库,确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温室气体的动态监测。

(2)建立碳排放核算技术体系,明确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技术体系与非二氧化碳类温室气体排放估算技术,制订碳排放量核算原则和基础方法学,构建国家、区域、行业、企业等各类碳排放核算模型,明确各个产业、各个区域的碳排放量及其可能的变动趋势。

(3)建立碳排放强度评估技术体系,研究制订不同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考核任务分配和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登记和监管制度,探索将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与指标纳入到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4.4 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

低碳经济有效的实现形式是合理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开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传统能源替代品,对确保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1]。

(1)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含碳能源的开采,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研发技术,大力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新能源,逐步提高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推进太阳能利用,开展生物质能示范项目建设,适度发展地热能,推进水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商业化进程。

(2)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结合我国资源禀赋和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措施,提高资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水平。重点加强煤炭的集约、清洁和高效利用,大力发展超超临界和整体煤气化循环等先进燃煤发电技术,大力推进热电、热电冷联供等多联产技术,切实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4.2 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体系

评估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健全综合性的法律机制和制度体系,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保障前提。运用适当的政策手段,对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行动加以引导和鼓励。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如下:

(1)完善低碳经济政策,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灵活利用补贴政策,鼓励发展低碳工业并对低碳技术实行补贴政策,支援低碳消费者或生产者;积极构建碳权与碳市场,开展国内自愿性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另外,还要建立碳基金、碳汇生态补偿机制、投融资机制等。

(2)完善低碳消费政策,加强公众参与意识。大力推广我国的低碳标志认证制度,鼓励企业生产低碳型产品,把温室气体减排同商品销售的竞争挂钩;制订和完善主要工业能耗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家电、机动车等能效标准,强制淘汰耗能产品;另外,还要在“政府采购”中加入低碳采购的相关标准等。

(3)完善低碳强制性政策,加大政府保障作用。拟

[9]

4.5 研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

技术进步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定性力量,必须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国不仅需要大力发展先进低碳技术,更要注重科技创新和低碳技术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低碳化。

(1)促进节能和高能效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淘汰高耗能的产业和生产工艺,在家用电器、照明设备、工业电动机和工业锅炉等领域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热的有效利用和提高能源转换效率[12]。

(2)加快对碳减排技术、碳固定技术和碳替代技术的研发,形成技术储备,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碳减排技术,包括先进的烟道脱硫脱硝技术,燃煤高效发电技术、高性能电力存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煤制氢技术等;碳固定技术,包括碳汇、光生物合成技术等;碳替代技术,包括新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替代技术等[13]。

(2)明确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成本效益,比较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单独控制和协同控制两种不同策略下实现减排目标的可达性,制订我国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的目标、方式和策略,选择重点城市进行试点,制订城市开展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策略。

4.8 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示范

总结已有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与教训,根据低碳经济发展的不同内容和目标,选择不同的试点进行探索研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1)开展重点区域试点示范。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加强建筑节能和能源管理,增加碳汇建设,开展低碳省、低碳城市、低碳工业园区以及低碳社区等试点示范,逐步摸索全社会低碳发展的规律,制订低碳省、城市等评估标准及建设规划技术指南等。

(2)开展重点行业试点示范。围绕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三大着力点,选取重点行业和企业,在大力推广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示范研究。

(3)开展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的补贴政策及其他环境经济政策试点,制订重点行业温室气体减排技术试点方案,推动温室气体与其他污染物协同控制的研究试点。

4.6 推进碳汇生态建设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我国拥有增加碳汇、减少碳源的基本潜力,因此,以加强土地利用管理和增强碳汇潜力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1)结合生态保护与建设,通过植树造林、草原修复、湿地保护、农田保护和海洋管理等措施保护自然碳库,利用植物和土壤吸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清除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有效增加碳汇、保护碳贮存和减少碳释放。

(2)借鉴国际碳汇发展经验,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逐步完善现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对全国的碳平衡状况进行统计,从而使生态受益区在享受生态效益的同时,拿出享用“外部效益”溢出的经济效益,对生态保护区进行补偿。这实际上是将碳源排放空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碳汇吸收能力作为一种收益手段,利用我国区域间碳源和碳汇拥有量的差异,通过有效的交换形式,形成合理的交易价格,使生态服务从无偿走向有偿[14]。

4.9 加大宣传教育及公众参与力度

只有通过宣传教育,让民众了解和认可低碳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转变他们的行为意识,逐步达成关注低碳消费行为和模式的共同意识,从根本上和长期上实现低碳经济。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宣传,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为国际合作打好良好的基础。

(1)充分利用已有的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加大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力度。制订国家宣传教育计划和行动,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增强公民绿色消费意识,引导公众可持续的消费方式,鼓励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15]。

(2)充分宣传我国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各项努力和工作成效。我国完全能够成为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走低碳发展之路,对全球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张坤民. 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7.

[2]谭丹,黄贤金. 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与比较[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54~57.[3]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7.

[4]Kawase R, Matsuoka Y, Fujino J.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O2

(下转97页)

4.7 谋划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策略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两者具有一定的同源性,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两者协同控制的主要渠道。研究表明,以二氧化硫为主的污染物减排对温室气体减排有明显协同作用,推进污染物减排,可促进污染物与二氧化碳的协同控制,是减少碳排放与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因此,谋划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策略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

(1)应加强电力、钢铁、化工、冶金、水泥等工业生产部门传统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的技术研发,建立温室气体与局地污染物从源头控制、过程削减到末端治理的全过程联动协调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协同放大效应。

环保科学研究院罗宏简介篇九: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难点与关键问题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难点与关键问题

罗 宏,吕连宏,何美梅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与经济研究室,北京 100012)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途径。在分析国内外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难点主要包括典型发展模式、定量评估与平台建设和制度设计等方面。要建设低碳城市必须制定科学的低碳城市规划,摸清低碳城市的演化机理,从城市系统结构低碳化、功能低碳化、能量流低碳化、物质流低碳化四个方面入手,在城市规划中全面贯彻低碳经济理念。

关键词:低碳城市;结构;功能;能量流;物质流

Difficulties and Critical Problems of Low-carbon City Plan and

Construction

LUO Hong,LV Lianhong,HE Meimei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 Economy,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 China)

Abstract: 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ic is an important option to integrate climate change factors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city is the key way of realizing low carbon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ow-carbon city plan an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ifficulties including typical development model,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 are put forward. To construct a low-carbon city, a scientific low-carbon city plan must be formulated and low-carbon city evolvement mechanism must be understood, the low-carbon concept should be applied in urban planning through following four aspects: city construction, city function, the energy flow and the material flow.

Keywords: low-carbon city, structure, function, energy flow, material flow

能源短缺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低碳高效的发展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并逐步被社会各界所广泛认可。城市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载体,突出的能源消耗、热岛效应和环境污染等诸多资源环境约束已成为区域发展的瓶颈,使得城市成为区域碳减排并实现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节点。我国涵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现代化进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我国区域经济与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问题将成为支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 作者简介:罗宏(1964—),男,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环境与经济、环境规划与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协个

人会员登记号为S110003144M;Tel: 010-66556649,E-mail: songzh@acca21.org.cn

1 低碳城市的内涵

1.1 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

低碳经济作为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1],目前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内涵尚未有明确的界定。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2]。低碳经济归根结底是一个发展问题,贫穷落后与限制发展不符合低碳发展的理念,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作为基础。低碳经济是一种经由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碳排放量不断减少的发展过程而实现的可持续型经济形态,同期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高度协调发展。

低碳社会的理念由日本提出,倡导在低碳排放和气候安定的条件下建设一个富裕、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并于2007年和2008年分别颁布了《日本低碳社会模式及其可行性研究》和《低碳社会规划行动方案》[3]。日本低碳社会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在所有部门减少碳排放;提倡节俭精神,通过更简单的生活方式达到高质量的生活,从高消费社会向高质量社会转变;与大自然和谐生存,保持和维护自然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的本质追求。

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的内涵各有侧重,低碳经济侧重于生产领域,强调生产方式的转变,而低碳社会则侧重于生活方式的转变,但二者都是从政策和技术两个层面出发,强调各个行为主体的共同参与,以促进温室气体减排为最终目标。

1.2 低碳城市

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是工商业高度发展的产物,聚集着全球绝大部分的生产与生活等活动。城市生态系统是人为改变了结构、改造了物质循环和部分改变了能量转化过程、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一类开放型人工生态系统,其组成包括生物要素、非生物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能量流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温室气体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互交织、密切相关,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的城市消耗了全球能源的75%,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的80%左右[4],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全球低碳发展模式转型的首要措施。

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及其外沿区域空间内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并重,实现城市结构与功能、能量流与物质流的全面低碳化,在保证满足社会需求的经济发展速度的基础上不断降低碳排放量的可持续型城市形态。

2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现状

2.1 国际经验

国际组织、学术界和各级政府于2007年开始关注“低碳城市”的概念。英国的伦敦、利兹和布里斯托尔,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韩国的首尔,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等城市先后开始了低碳城市的建设。

目前,国外低碳城市多为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或是以生活区为主的居住性城市,侧重消费性碳减排,

,同时低碳城市的建设由政府主导,并强调企业、公众的参与和支持[35]。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注重推进企

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试图建立新的出口导向性工业,在碳排放、水消耗和水管理方面制定相关政策,采用太阳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循环使用废水等策略推动建筑节能,提出了要在2020年将城市的碳净排放量控制为零的目标。英国的曼彻斯特也发布了低碳城市的计划,在2020年为达到每年消减100万t二氧化碳的目标,控制城市各个环节的能源供给和消费,并在商业、家居和交通三个主要领域制定了分解目标。

另一方面,国外学者对低碳城市的基础理论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包括区域碳平衡计算[6]、城市碳排

放核算[78]、城市低碳经济情景分析[9]、城市结构与交通碳排放[10]等。

这些国际低碳城市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经验将为中国开展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

2.2 国内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开展了“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等城市称号的规划、认证与审查工作,充分显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国内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些称号的内涵或多或少包含了与低碳城市有关或相近的内容,但并未明确提出低碳发展的理念。2008 年初,建设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选定了上海和保定两市为低碳城市试点,北京、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四川等多个省市也纷纷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的想法和初步计划。

在低碳城市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学者在低碳城市发展的方向与路径[11-13]、低碳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5,14]、低碳城市规划技术方法[15-17]等领域开展了初步的研究。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于2009年10月对外公布了《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18],从居住环境、土地利用和交通出行三个准则层面探讨性地提出了关于低碳城市规划的指标评价体系框架。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3月公布了低碳城市标准体系,包括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四个层面的12个指标。

迄今为止,虽有若干低碳城市的试点在国内开展,但总体而言,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与理论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所需关键技术尚不明晰,以致国内低碳城市建设工作流于表面、难以深入,而低碳城市的规划发展因缺乏科技支撑也存在盲目性,相关部门也很难进行有效的引导、管理和评价。

3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难点

3.1 低碳城市典型发展模式

低碳城市的建设涉及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和形成必然有深层的驱动力和发展机制。目前,学术界对低碳城市的形成机理及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还都较少,从而无法阐明城市的低碳化发展模式和路径图。再加上由于不同城市的定位、类型与功能不同,其城市低碳化建设必然采取与其结构类型、性质、结构、功能定位、文化特征和规划发展方向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因此,典型的城市低碳化发展模式对于引导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需要涵盖城市能源、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技术发展等主要方面,符合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现代化进程,以期为城市低碳化发展提供基本的理论支持。

3.2 低碳城市定量评估与平台建设

城市低碳化的定量评估与低碳评估技术平台建设,是中长期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必然要求。低碳城市定量评估涉及到几个关键问题:碳排放测算技术方法、城市碳排放数据库建设、低碳城市评估标准与指标体系与城市碳预算方法。

3.2.1 低碳城市碳排放测算技术方法

测算城市碳排放状况,能够为有效控制城市碳排放提供依据。传统城市规划研究在量度碳排放方面工作相对较少,因此亟需建立一个碳排放测算技术体系,以便在低碳城市规划的编制流程中使用。城市碳排放应该通过全过程量化分析城市系统内主要经济社会部门能量流、物质流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性,结合城市性质、结构和功能研究,运用城市经济社会系统部门分类思想,对城市系统内部的经济社会部门进行分解,将碳排放就各部门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审计,建立适合在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流程中使用的碳排放测算评估体系,使相对应的低碳经济策略和行动计划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2.2 低碳城市评估标准及其指标体系建设

目前,低碳城市评估方法尚处于探索当中,中国至今还没有任何正式或官方的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评估标准,阻碍了我国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监督管理。

低碳城市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的建设中有几个关键点,首先是城市碳排放核算的基础上,通过全面收集城市系统内部不同层次和级别的各经济社会单元碳排放相关的数据,建立可及时更新的城市碳排放数据库;其次需结合国家计划确定的减碳目标于具体城市发展定位,明确城市减碳总体目标;第三是需要分部门、分地区确定低碳城市发展标准,建设涵盖城市能源、建筑、交通等部门以及城市生活消费在内低碳城市评估指标体系,为低碳城市规划发展、管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3.2.3 城市碳预算技术方案

科学合理的城市碳预算方案是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和实践的依据。低碳城市碳预算技术方案研究需结合城市经济社会形态、性质、结构和功能分析,量化分析城市主要经济社会部门碳排放现状及演变趋势,核算城市主要经济社会部门碳减排成本,参考国内外碳预算研究成果,结合城市不同经济社会部门碳减排动力机制,评估城市碳减排潜力,在对比分析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和我国应对策略的基础上,选取参数及指标构建适合城市性质、结构和功能的碳减排预算技术体系,研究城市碳减排配额优化方案,提出城市碳预算技术方案,并针对碳减排预算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城市碳预算的具体难点包括:城市主要经济社会部门碳减排动力机制、城市主要经济社会部门碳减排成本核算、城市主要经济社会部门碳减排配额优化技术方法等。

3.3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制度设计

城市发展向低碳转型需要实现生产与生活两个层面的低碳化转型,政府应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和政策供给者,同时协调社会各方包括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公众的共同参与,制定完整的低碳城市管理政策,全面促进城市低碳化转型。

制定低碳城市的管理政策体系,必须首先从低碳城市内涵、低碳城市评估标准、低碳产业发展模式、低碳生活发展模式等层面明确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制定强制性、激励性和自愿性三类政策。强制性政策可能包括法律法规、考核制度、总量控制和技术标准等,激励性政策可能包括税费、交易、补贴和投融资等,自愿性政策可能包括消费引导、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

4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问题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复杂巨系统,仅仅依靠节能、低碳的技术手段远远不足以解决城市低碳化发展中面临的各方面问题。要实现建设低碳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科学的低碳城市规划必须摸清低碳城市的演化机理,从城市结构低碳化、功能低碳化、能量流低碳化、物质流低碳化四个方面入手,在城市规划中全面贯彻低碳经济理念。

4.1 城市系统结构低碳化

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有长期的、结构性的作用,一旦城市规划的城市空间结构、物质环境确立之后, 它所决定的交通形式将很难大幅改变,这就是城市规划的锁定效应。另一方面,城市结构主要分为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以低碳化理念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而空间结构不仅是经济社会结构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结构。因此,城市空间结构需受到重点关注,以期通过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优化城市经济社会结构。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技术革新并不能改变由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所带来的交通出行及其相应的能耗与排放,而城市交通所需要消耗的能源及碳排放相对较高,再加上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机动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国情, 如果不采取战略性的低碳城市规划策略,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化发

展都将受到制约。因此,低碳城市规划的核心和主要任务之一,正是在于通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适应和促进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为低碳城市发展助力。

城市结构低碳化规划需要通过调整城市扩大方式来控制城市的无序扩张,探究城市发展的密度、形态与低碳目标实现的关系。分析城市在形态结构,特别是土地利用中的低碳化调控方法,通过城市结构、功能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来实现城市低碳化发展。形态上合理的城市结构需要有合理的交通结构体系支撑,因此城市的交通系统是低碳城市建设规划的重点之一。

4.2 城市系统功能低碳化

一个城市的具体功能不但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会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求改变。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的经济功能上升到主导地位,通常认为包括产业结构在内的城市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城市的功能(主要是经济功能)及其性质。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要求下,城市作为聚集中心,其功能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功能区划是城市规划的核心,也是城市空间类专项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

低碳功能分区需要依据低碳经济发展的理念将城市中各种要素组成一个互相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低碳经济功能分区的合理性与否不仅关系到城市的低碳化转型,更关系到城市的持续发展。在推进低碳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个地区的城市化、低碳化的发展程度不同,主体功能定位不同,因此也应该有不同的低碳发展道路,对于不同的城市主体功能区,应规划不同的、适合各自特点的低碳发展主导模式。如完善与主体功能区相配套的政策体系,优化城市规模,走集约发展等,都是低碳城市规划中可以进一步研究并开展的内容。

4.3 城市系统能量流低碳化

与城市低碳化相关最密切的就是城市的能量流动。能量在城市系统中呈现单向流动性,较低的能量利用效率,将会对城市的低碳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能流分析正是用来评估能源使用效率的方法,它对环境-经济系统中能量的投入和产出进行量化分析,同时通过能量统计,对能源的初级输入、能源转换、最终能源使用、能源输出等过程进行结算[19]。在能流分析中,分析的对象主要包括生物质(燃料)、化石燃料、能源产品、电力等。通过能流分析,跟踪城市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评估与这些流动相关的城市系统变化,从而分析低碳化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是低碳城市规划中的重点之一。

城市的能流低碳化规划技术,需要综合研究城市的能源代谢机制和城市能源系统的运行规律,全方位和多层次地辨识城市系统能量流动及行为特征,从能流角度研究城市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人居活动等方面的时空演变规律。规划需要结合城市重点节能环节,根据工业、交通、商业、生活等不同类别的用能单位,分析城市碳减排效率及潜力。进而结合城市节能目标责任,从城市能源安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入手,研究如何通过城市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节能等环节的低碳化转型来影响城市能量流动的变化,分析重点节能减碳环节,以期在城市层面实现从能量源头到最终消费整体过程的低碳化。

4.4 城市系统物质流低碳化

从生态系统角度看,城市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城市系统初始投入的物质几乎完全依赖系统之外,而其终端的废物流主体上也向系统外输出。研究城市物质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阻滞与耗竭,是城市系统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如果从物质循环的角度考虑,低碳城市的特征之一应该是物质流效率较高,城市碳输入、碳消耗和碳输出都较低的城市。

城市系统物质流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城市看作一个整体系统,基于物质守恒定律,研究城市系统中物质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输入、输出关系[20]。城市物质代谢分析可通过系统解析和度量城市系统的物质通量、分布及其机制,研究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调控策略。城市低碳化规划可以通过分析城市中物质流动与资源消耗,揭示不同城市系统的物质代谢特征以及规律,分析城市系统运行机制及互动规律,研究其中多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剖析其

环保科学研究院罗宏简介篇十:中国环境咨询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0*

产业与市场

中国环境咨询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0’"+-,0"-%12(#30%(’"()+$

/%,(-"$3(45(.,-)063(/73(+

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摘要新时期中国环境咨询服务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因此,提出如下对策及措施:制定环境咨询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完善环境咨询服务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环境咨询服务业的市场化建设;创建多元化的环境咨询服务业投资环境;培育环境咨询服务骨干企业;积极参与环境咨询服务贸易谈判。

关键词环境咨询服务环保产业!"#对策

环保产业是为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提供物资基础和技术保障的新兴产业。由于环保产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环境咨询服务水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环保产业市场的发育状况。随着经济全球化、环境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环境咨询服务业正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本文将从环境咨询服务业的概念、中国环境咨询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近期发展重点、对策及措施等几个方面来阐述。

的方式获取收益,环境咨询服务改变过去治理环境污染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局面,社会资本踊跃进入环保领域,环境治理已经朝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环境技术发一般来说,环境咨询服务业包括以下几类:展,包括用于污染控制和监测的各种设备和仪器的研发,污染(,)环境技术服务,包括环境影响评控制技术与设备商业化等;

价、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工程设计和设备安装调试、环保设施(*)运营与维护等;环境咨询服务,包括环境政策咨询、环境管理咨询、环境技术咨询、环境工程咨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清洁生产咨询、绿色产品咨询、环保信息咨询、环境监测咨询等&(()大专项;环境服务贸易与销售服务,包括环境技术与产品贸())易、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境信息服务,包括各类出版物以及综合或专业的环境信息网站等。

8环境咨询服务业的概念

环境咨询服务业作为一种智力型的服务行业,是运用多学

科的知识和经验、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遵循独立、科学、公正的原则,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团体提供有关环境保护项目的咨询、研究和信息,以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对环境咨询服务业的定义,是指那些通过服务收费的方式获得收入同时又对环境有益的活动。环境咨询服务市场中的环保技术咨询、环境信息、环境工程设计服务、环境投资风险评估等服务,具有投资相对较少、经营灵活和本身发展风险较小的特点。环境咨询服务业已经从以污染控制与净化活动为重点发展到了包括更大范围的环境治理、治理设备的技术以及资源管理行为,因此可以在更加广泛的基础上提供服务。环境咨询服务正越来越多地与环境技术和环境产品相匹配,成为解决环境问题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包括环境产品与服务业)收入%&&’年全球环境市场整体

为()*+亿美元,其中,环境咨询服务业,,&+亿美元,所占份额略多于%-,。在这些服务中,主要是固体废物治理与水处理服务,分别为%+,+亿美元和’)+亿美元。按地域讲,美国、西欧和日本共占世界市场的./0。美国在%&&(—%&&&年中,环境咨询服务产值份额占据了整个环保产业的半壁江山,始终维持在服务对象广泛。发达国家由于通过向服务对象收费),0左右,

9中国环境咨询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在中国,发展环境产品生产就是发展环保产业的思路,曾

直接阻碍了环境咨询服务市场的发展。经过摸索与实践,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环境咨询服务业的重要性。尽管中国的环境咨询服务业的起步相当晚,起点也低,但近期发展迅速。9:8

8;;<年的调查情况

根据调查,在%&&/年,中国环保产业年产值),,亿元,其中环境咨询服务业的年产值达’,1.亿元,占%,0,年利润达有*)*/家企业和机构从事环境咨询服务业,其中企.1*亿元;

业和机构的数量各占总量的一半,共有,(+++多人在该行业工作;该调查将环境咨询服务业分为(类,环境技术发展和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是其主要部分,这两类的年产值占整个环境(见表%)。调查中对于环境咨询服务业的咨询服务业的/(1(0

定义不包括基础服务,如污水和住宅垃圾的处理等,所以环境咨询服务部门的实际市场份额要大于现有的统计数据。

环境技术发展:包括对各种污染控制设备、环境监测仪器

产业与市场

&’()*+,-.’(/.,01+

表!!""#年中国环境咨询服务业的基本构成

类别机构数量"个职员数量+&)(年产值"亿元年利润"亿元环境技术发展#$%#,$*&’,#-,&-环境技术服务&’’(),*%%,’),.’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

环境产品销售’*(’,%-&),.),*#

总计.,’’%’#-(,#*-,.(不包括环境工程项目土建费

图!

$&&&年环保产业产值结构

和设备的研发。研发工作的产值((/来自于污水处理设备,’*/来自于空气污染控制设备,&%/来自于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来自于噪声控制设备,&/来自于环境监测设备。

环境技术服务:产值的%)/来自于环境影响评价服务,’-/来自于环境咨询,&./来自于环境监测。由私人企业进行环境设施运作的市场已经显现,但尚未形成规模。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机构主要是环境研究院所、高等教育部门。至今,中国还没有给任何的国外机构或个人授权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从事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家机构中大部分机构也从事其他商业行为。从事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加。但是,适当的、针对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的管理系统还未建立起来,这就产生了许多问题,譬如不正当竞争。

环境产品销售:处于初级阶段,专业化人员的队伍还未建立起来。从事环境产品销售的机构大多数是国外技术和产品的代理商。在中国,许多国内的环境企业是根据销售量来决定其生产的;同时,环境产品也是由生产商直接销售的。$%$

$&&&年的统计情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环境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环保产业领域不断扩大,特别是环保咨询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其服务领域不断扩大,由过去以技术咨询服务为主发展到工程总承包、专业化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以及投融资及风险评估等领域,近来还出现了一大批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专业化环保设施运营企业,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中国环保产业具有如下特点:环-)))年的调查统计表明,

“三废”保产品生产和综合利用构成环保产业的主体;环保咨询(洁净)服务业和低公害产品的生产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自然生态保护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截至-)))年底,全国环保产(产品)业总产值&).)亿元,其中,环保设备产值’))亿元,占资源综合利用产值*.)亿元,占*’,)/;环境咨询服-#,./;

(见图&)占$,-/务产值&))亿元,。$%’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中国环境咨询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环境咨询服务业起步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环保题是:

产业中所占比重还较小,发达国家环境咨询服务业已占环境产(-)环境咨询服务整体业产值的%)/,而我国仅占&%/左右;水平不高,总体来说仍属幼稚产业,服务质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造成许多环保服务设施运转效率较低,同时存在着

(’)自发、盲目、小规模、低水平重复等问题,市场竞争力较弱;环境咨询服务若干服务领域还未涉及,信息咨询服务的规模和技术手段与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大差距,咨询公司和各种中介(()环境咨询服务机构服务网络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业市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低。

’中国环境咨询服务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加快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步伐的重

要时期,环境咨询服务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中国加入012后的市场全球化,使环境咨询服务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发展目标与战略措施推动环境咨询服务市场的不断发育,为环境咨询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加入()&为环境咨询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012的职能已由传统的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服务贸易总协定》(3415)成为012的基&$$’年&-月达成的

本法律文件之一。环境咨询服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国入世有关法律文件,特别是《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第二部分关于环境服务的承诺,对照中国政府关于对外开放服务贸易的承诺和联合国中心产品分类系统关于环境服务具体内容的规定,不难看出,中国承诺对外开放的环境咨询服务贸易范围几乎覆盖了环境咨询服务的各主要领域。另《关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外,对照中国有关部门发布的《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设备(产品)和目录》的规定,环境咨询服务的范围又几乎覆盖了环保产业的各主要领域。对外开放环境咨询服务贸易市场,符合中国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和污染治理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向,符合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方向,同时也对中国的环保产业形成了竞争与压力。!"#"$

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中国加入012后,环境咨询服务业面临的发展机遇是:加快环境咨询服务业市场的法制建设;加快环境咨询服务业的技术进步,提升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形成开放有序、统一的环境咨询服务市场;通过提高环境咨询服务企业利用外资的水平,增强企业研发、引进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的自觉性,迫使企业进行改制、重组,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环境咨询服务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环境咨询服务业将全面与环境咨询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总协定》

&’()*+,-.’(/.,01+

产业与市场

对国外开放,国内市场国际化,市场竞争加剧,这将使中国弱小的环境咨询服务业市场面临更为激烈严峻的竞争形势,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相关政策体系,扶植国内一批环境咨询服务骨干队伍,淘汰一批水平低、素质差、规模小的环境咨询服务单位,使中国的环境咨询服务业队伍整体水平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相抗衡。!"#

发展目标与战略措施推动环境咨询服务业的发展“十五”《中国绿色工程规划》(第二期)中国环境保护计划、等相关计划或项目的实施将会有力地拓展中国的环境咨询服《中国绿色工程规划》(第二期)务产业市场。重点规划了"#项(投资需求近$%%%亿元)具有显著环境效益的重大工程项目。“十五”占同预计期间,中国将投资&%%%多亿元用于环境保护,期’()的"*#+,形成#%%%亿元左右的环保产业市场需求。预计到$%%,年,我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率将超过",+,总产值将达到$%%%亿元,其中环境咨询服务产值达,%%亿元,占是$%%%年的,倍。总之,环境咨询服务业将大有作为。$,+,!"#"#

经济结构调整为环境咨询服务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点,其任务之一就是将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的产业结构,向技术水平高、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且对环境影响小的产业结构转变,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结构调整要求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因而为环境咨询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环保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环境咨询服务能力建设当前,我国环保科技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之中,相当一批现有环保科研机构将通过转制、重组、分流的方式,组建成企业性的环保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建立较完善的服务于政府和社会的环保科技中介服务机制,进一步推动环境咨询服务能力建设。如从-./"0%%%认证工作来看,中国环认委和环注委在其认证指导委员会的领导和监督下,按照国际导则建立起认可和注册规范,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机构认可和审核员注册工作也正在健康有序地进行。目前,全国已有咨询机构"",家,认证机构$"家,不仅推动企业的-./"0%%%认证工作,同时也推动了经济开发区的-./"0%%%认证工作以及-./"0%%%国家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环保目标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十五”

与生态保护相关的规划咨询、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0)究报告、项目评估等工作;加强环境工程建设管理,严格环境工程设计资质,逐步建立环境工程注册工程师制度和建设项目《环保设施运营资质认可管理(,)出台环境监理资质认可制度;

办法》,进一步促进环保设施运营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近(1)期重点做好污水集中处理和垃圾处理处置的社会化工作;进《环境影响评价法》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尽快出台,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咨询服务市场,逐步开展战略环境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估;探索污染源监测的社会化服务,逐渐建立与国际接

(产品)(2)建立环境技术的评估与认证轨的监测系统管理体制;

制度,建立完善环境技术转移、推广咨询服务的网络,建立环境技术的孵化器,推动环保产业园区与基地建设。

%

%"&

对策及措施

制定环境咨询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战略

为了全方位地适应34/规则与经济全球化浪潮,尽快发

展中国的环境咨询服务业,中国必须制定出环境咨询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使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环境咨询服务业尽快步入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中国环境咨询服务业应当与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年远景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明确环境咨询服务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近期、中期和长《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目录》期规划;应当重新修订,增加环境咨询服务的内容,或者建立一套环境咨询服务的指导性发展战略,其中包括环境咨询服务业发展指南。%"#

完善环境咨询服务业的相关政策法规

中国涉及环境咨询服务业及其开放贸易的政策法规,基本包含和体现在第三产业政策、对外贸易与引进外资政策、综合环境政策法规以及环保产业政策,其内容分散,缺乏协调,现行的政策法规中有些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应当制定一些政策法规来管理和规范企业的投资和经营行为,尤其应加强外资企业的环境管理,如制定外资环境咨询服务企业管理措施或办法等,从而使环境咨询服务业对外开放建立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基础之上。%"!

加强环境咨询服务业的市场化建设

加快环境咨询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运用政府统筹规划、综合决策的作用来指导和规范市场行为,扩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性投资来启动和刺激市场。与此同时,通过实施各种有效的经济政策来刺激环境咨询服务市场的发育,诱导和鼓励国内外的投资者在环境咨询服务领域投资,开拓国内外环境咨询服务市场。

目前,中国环境保护设施运营的市场化运营状况普遍较“谁污染谁差,问题突出。因此,应以市场化运营为突破口,按照付费”的原则,由独立法人来承担环境污染治理的社会化服务,形成一批专业化污染治理公司,从而形成具有竞争机制的运营服务市场,由此推广到环境咨询服务业的其他领域。%"$

创建多元化的环境咨询服务业投资环境由于服务市场的不发达,社会资本一直

%下转第&’页(

$中国的环境咨询服务业近期发展重点

今后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环境咨询服

(")积极推行务业的市场潜力逐步显现,其发展重点是:

($)环境标志等环境认证,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0%%%、

进一步推进清洁生产工作,包括已建成且效益欠佳、污染严重企业的清洁生产,新建、改建、扩建和效益较好企业的清洁生(#)积极推进环境工程咨询工作,建立产,乃至区域的清洁生产;专业化的环境工程咨询队伍,为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工程项目的决策与实施提供全过程智力服务,其重点是做好环境

&’()*’+(,-’+./012+’3)+’45--6)*+(,-’

国际合作与交流

社会公众利用公共交通设施是节约交通能源的有力措施。

采用可替代的汽车燃料在提高交通能源效率利用方面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但却是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可替代的汽车燃料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生态燃料,这些都能够极大减少交通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目前这方面已经开展了许多项目,尤其在公共交通领域。如比利时在/01’234和5467730首都区域使用的天然气公共汽车;丹麦将公共汽车全部改为燃烧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法国推广使用以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的电力汽车;匈牙利在5621(37-全部淘汰旧的柴油引擎的公共汽车,代之以压缩天然气引擎的公共汽车。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主要是针对公共交通而言。良好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为城市或公共交通设施及其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节约能源的外部条件。相互协调配合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对促进公共交通提高能源效率有积极的贡献。很多国家都纷纷制定政策和措施重视这方面的协调发展。如法国要求人口在8#万以上的城市必须制《城镇规划法》“城市旅游计划”定。德国8++9年8月开始实施加强交通条件的改善。英国则重视综合交通和土地利用的一体化规划。$"$

自愿遵守

与其他环境和资源管制方式不同:在实施能源效率战略方面:许多国家采取自愿遵守。自愿遵守通常通过自愿遵守协议和自愿遵守计划实行。

自愿遵守协议(;<=>?@ABC1DBEEFE?@G:;1G):是政府为了(如H.*削减排达到其制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特定目标放),与工业企业签订的、企业自愿承诺采取行动达到政府或社会预期的目标协议。自愿遵守协议本身是约束企业的行为规则,往往包括对违反协议的制裁性规定,具有法律约束力,本质

上看它是一种行政合同。它的行政性的表现是企业单方承诺履行某种义务,它的合同性表现在企业单方承诺履行义务还是建立在企业获利为前提的自愿遵守的基础之上。自愿遵守协议的形式包括产业合同、协议、守则、行动章程、生态合同和自愿遵守的技术标准等。属于这类自愿遵守协议的:如荷兰,对商用、教育和健体的建筑和设施实行%项长期协议,大约有8*##个工业企业参与这项覆盖了+#$主要工业能源消费的协议。前述德国、加拿大、美国等在交通能源效率利用方面的汽车行业的企业与政府的遵守约定,日本经济组织联合会制定的“环境自愿行动计划”,挪威工业能源效率网等,都属于这类协议。通过这类自愿的遵守协议,一方面政府帮助企业预测并制定提高能源效率的可行目标、具体行动,提供有效的指导和辅导;另一方面企业对这种量体裁衣而制定的行政义务,主观上愿意接受,自愿履行的效果也很好。

自愿遵守协议实施中还有两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监测“工业和报告,它们同时也是独立的两项措施。在爱尔兰实施的自我审计年报和能源会计报告”,就是一项主要运用监测和报告机制的自愿遵守协议。

,由政府设定能源效自愿遵守计划(;<=>?@ABC(B<DBAFFEG)

率的行动目标并组织实施的普及能源效率的公共计划。它比自愿遵守协议在目标针对性和法律约束性方面都更具弹性,属于公众开放性参与的计划。这类自愿遵守计划,如加拿大的新建住“4—*###家庭计划”房能源效率水平的和旨在提高商用建筑能源效率的“能源创新者利导”。卢森堡对民用和商用建筑实行自愿的能源审计。美国为了加速采用高效率的建筑产品、设备和系统已经实施许多自愿遵守计划,开展得比较成功的有“重建美“绿灯”“能源之星”国”、和等计划。葡萄牙正在着手制定关于新建和改建建筑能源消耗的自愿守则。

"

############################################################################################

!上接第"#页$不愿进行环境保护投资。据统计,目前环保投和国际竞争力。!"#

积极参与环境咨询服务贸易谈判

《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基于的环境服务贸易谈判,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严重不足。迄今,关于环境服务贸易新一轮谈判的建议,加、西欧等发达国家,发展+#$以上的建议案均出于美、中国家迄今只有哥伦比亚一个建议案。发达国家为输出本国环境咨询服务和占据他国环保市场,已经提出了关于环境咨询服务贸易新一轮谈判的建议案。中国过去主要集中力量于加入未能跟踪服务贸易的谈判,也无法深入参与有关,-.的谈判,

因此有关主管部门有必会议和谈判。中国已经跨入,-.门槛,要积极准备,结合国内有关政策法规和其他影响环境咨询服务的行政措施规定,以及中国关于环境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承诺,充分掌握和研究其他国家关于环境服务的谈判建议,并根据国情提出中国关于环境服务贸易谈判的基本立场和有关双边谈判要价,以便更有效地参与有关环境服务的谈判,维护国家的环境权益和拓展环保产业的发展空间。

"

入的"#$是由政府进行的。而目前我国民间储蓄达到%万亿启元,大约占&’(的)*$。需要通过制定一些市场刺激政策,动民间投资参与环境咨询服务业,并与国外投资者进行合作,形成多元化的环境资本市场。

为了较大幅度地启动民间投资,近期内可以较多地发展以国有控股为主要形式的股份制经济,发展各种形式的股份制服务企业,引导民间资本的进入,促使国有服务企业建立起新的企业治理结构,在制度变革中增强竞争力。!"!

培育环境咨询服务骨干企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培育若干优势企业,扶植一批环境咨询服务骨干队伍,组建相关企业集团,使其与国外公司相抗衡;积极引导中小型相关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为大企业和总承包公司提供配套服务;培育优秀的企业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效益,才能增强环境咨询服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环保科学研究院罗宏简介》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安徽省环保厅罗宏 浙江省环保科学研究院 环保部环境科学研究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环保科学研究院罗宏简介”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环保科学研究院罗宏简介"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2633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