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野草 鲁迅好段

野草 鲁迅好段

2016-01-13 10:04:4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野草 鲁迅好段篇一《关于鲁迅《野草》》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野草 鲁迅好段》,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野草 鲁迅好段篇一
《关于鲁迅《野草》》

鲁迅曾对人说过,他的哲学全在《野草》里。《野草》所表现的正是作为孤独个体的鲁迅的种种生命体验和认识。传统文化被冲击后与西方文化的交融构成其独特的思想基础;在极其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找不到希望的绝望;独自面对死亡而体验到的生命的荒诞和虚无„„。把主观心理体验作为思考的中心,并以此为出发点探求个体存在的意义。《野草》是鲁迅最个人化的著作。《野草》是鲁迅心灵的诗,揭示了鲁迅的个人存在,个人生命的存在,文学个人话浯的存在,相对多的露出了鲁迅灵魂的真与深。《野草》只属于鲁迅自己。曾在作者心中酝酉良10年之久的《过客》,又可以看作是《野草》的“主将”。《过客》熔铸了鲁迅个人生活的痛苦经验和独异思考。鲁迅后来把这种永远向前走的过客精神概括为“反抗绝望”。

我对他的散文曾研究过,是浅的那种,一直处于朦胧感觉,但总感到鲁迅的笔像刀,锋利的刀,那东西不是写出来,是雕出来的,是刻出来的。无疑,他那激励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赢得了人们的热爱和尊重。

《野草》是鲁迅精神世界的集中体现。第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学是鲁迅的精神内核。第二部分 ,鲁迅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存在主义作家。第三部分 ,鲁迅理解的进化论是怎样的 ?鲁迅在理智层面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在内在意识又主要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那么进化论与历史循环论形成了鲁迅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中求出路的状态。鲁迅并没有根本肯定西方主流文化 ,这样 ,鲁迅既不可能根本上从中国文化中寻出路 ,也进入不了西方的信仰之路 ,这样发展到极端时 ,就处于一种分裂状态。那么《野草》中的分裂表现出来的虚无感有从佛教的虚妄向存在主义的虚无过渡的可能性。佛教的虚妄的灵魂与儒道主体的那种复合体所达到的虚无边界与存在主义的虚无有一定的相通处 ,这样鲁迅的生存体验就有一种存在主义的特色 ,但鲁迅没有进入存在主义的语境之中。这样鲁迅的进化论是一个没有找到真正出路的死结。鲁迅的精神世界没有跳出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大循环结构 ,于是产生了鲁迅那种黑暗 ,孤绝的灵魂。

鲁迅的《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最早散文诗集之一,构思奇特、新颖,形式多姿多彩,思想深刻。作者的思想重要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寓意深远,感情浓郁。由于当时的环境,很多意思难于直说,是采取了隐晦的表现手法,读起来比较难懂。

一.《野草》的产生。

薄薄的一本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先生送给中国新文学的一份厚重的礼物。《野草》在文学界始终被认为是鲁迅创作中一部最美的作品。它有如《呐喊》、《彷徨》那些叙事书写作品所没有的幽深性、神秘性和永久性,它在整体上有一种难以破解而又可以永远引人沉思的艺术美的魅力。对《野草》从20世纪二十年代最初产生的零散浮泛的感言,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众说纷纭的理论诠释,人们都可以做言无不尽的论说,而又觉得言犹未尽。一些难懂的晦涩篇章和抒情的意象、语言,至今很难做出无可辩驳的解释。但有一点却是大家公认的:到现在很难有人敢言,我已经把一本《野草》都说清楚了。可以这样说,《野草》已经成为鲁迅全部文学创作中留给后人的一个世纪性的“文学猜想”。

《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

京,《题词》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

《野草》于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五年后,鲁迅曾经这样说明自己写作《野草》时孤独寂寞而又不断求索的心境:“后来《新青年》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自述,包含了关于自己的《野草》、《彷徨》与他那时“荷戟独彷徨”心境之间的关系,它们所产生的思想情绪的根源,也说明了散文诗《野草》里那些小感触,隐含着怎样一种沙漠里走来走去的孤军奋战者的痛苦与沉思,它们是与叙事书写不同的内在情感世界哲理化了的结晶,一种深层情感意识的艺术凝聚与升华。《野草》将五四时期产生的哲理性美文提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它比《呐喊》、《彷徨》更深邃、更神秘,也更美。它展示了一种接受者必须具有驰骋猜想力才能探寻的文学心理空间。

二.《野草》的生命哲学。

我过去的“现代文学”老师川岛先生,是鲁迅的朋友,《语丝》杂志的创办者。他告诉过我:那时他常到鲁迅家里去取写好的《野草》稿子,很幸运是《野草》各篇的第一个读者。但对于《野草》许多篇,读起来觉得很美,可是大家看不懂,但又不好意思一篇一篇去问鲁迅先生,只好不懂装懂。《野草》区别于鲁迅其他创作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它隐藏的深邃的哲理性与传达的象征性。不满足于当时一般闲话或抒情性美文来传情达意,而将从现实和人生经验中体悟的生命哲学赋予一种美的形式,创造一种特异的“独语”式的抒情散文,是鲁迅先生写作《野草》时的一个非常自觉的追求,这里先讲哲学性。

这是70多年前的一条很有趣的材料。鲁迅的《野草》在《语丝》上还刚发表了11篇,经常出入鲁迅家里,并为《语丝》同人的章衣萍,通过《古庙杂谈(五)》无意之中给我们透露了两个重要的信息,一个是读者的反映,对鲁迅先生的《野草》,人们普遍都说不懂;一个是作者的自白,“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了。由此,鲁迅自己是毫不遮蔽他对于《野草》生命哲学承载的创作追求与传达意图的。

因为大都是针对不同缘由而各自独立写成的“小感触”,写作时间又拉得比较长,就很难说有一个什么统一不变的内涵,可以成为笼罩全书支配性的命题,比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韧性战斗的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向麻木复仇的哲学和爱憎与宽宥的哲学等等,这些生命哲学,都是属于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与显现,它构成了《野草》中鲁迅作为一个孤军奋战的启蒙思想家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韧性战斗的哲学,主要是指对于旧的社会制度与黑暗势力,对人和人性摧残压迫所采取的生命选择和心理姿态。基于对改革中国社会艰难的深刻了解,对于五四以后青年抗争黑暗势力过分乐观和急躁的观察,鲁迅以一个启蒙者独有的清醒,提出坚持长期作战的韧性哲学。

他说他佩服天津青皮的“无赖精神”。他主张同敌人战斗中,要坚持“壕堑战”,尽量减少流血和牺牲,他告诉人们:“正无须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韧性的战斗。”《野草》第一篇〈秋夜〉暗示的就是这个思想。

《过客》中,具有这种韧性战斗精神的枣树,变成了一个倔强的拔涉者的动人形象。对于过客的形象,在他心里已酝酿了十余年的时间,用短小话剧形式写的《过客》,一致公认是《野草》的压卷之作,这里包含了鲁迅自辛亥革命以来,所经历所积蓄的最痛苦、也最冷峻的人生哲学的思考。在写完《过客》的两个月后,鲁迅在一篇文章里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

《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或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或是愤慨于“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的声音,也都能在具体现实斗争事件的关注与介入中,进行诗性的想象与升华,抒发和赞美了一种永无休止、永远举起投枪的生命哲学。

与前面韧性战斗哲学联系的,是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是鲁迅转向自己内心世界进行激烈搏斗的产生的精神产物。所谓“反抗绝望”并不是一个封闭世界的孤独者自我精神的煎熬与咀嚼,而是坚持叛逆抗争中感受寂寞孤独时灵魂的自我抗战与反思。它的产生与内涵,都与现实生存处境有深刻的联系。

《影的告别》是《野草》中最晦涩、最阴暗的作品。假托影与形的对话,它最痛苦也是最痛快的选择,是在黑暗中无声的沉没。《乞求者》抒发了在冷漠无情的社会里,对奴隶式求乞行为的厌腻、疑心与憎恶。《希望》是将“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表现得最充分也最直接的一篇。

复杂的人生哲学,是鲁迅出于改造国民性思想而对于麻木群众一种愤激批判情绪的升华与概括。鲁迅在《野草》里连着写了《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文诗,将这一人生思考传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创作的目的,前者是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后者是有感于先觉者与群众麻木之间可悲的隔阂。

文学家对生命哲学的倾诉并不等于哲学家、政治家的哲学理论的阐发。它没有理论哲学的系统性与严密性。

三.《野草》的象征艺术

《野草》这部作品运用了一种与《呐喊》、《彷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这就是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创造者的独特追求造成了艺术传达的幽深与神秘美,同时也造成并加大了作品与读者接受之间的陌生感。

有一篇散文诗《颓败线的颤动》,里面写了“我”的两段梦:第一个梦,是一个年轻的妈妈怎样忍着羞辱与痛苦,靠出卖自己的肉体养活自己两岁的女孩。妈妈看着女孩,欣慰于今天会有烧饼给自己的女儿吃了。她同时却为自己付出的代价时而“无可告诉地一看着破旧的屋顶以上的天空”。“我”被沉重的空中的旋涡呻吟着压醒了。“我”在一间紧闭的小屋里接着再续着残梦,但这已经是隔许多年以后了,屋的内外已经这样整齐,里面是一对青年夫

妻,一群小孩子,他们都怨恨鄙夷地对着一个垂老的女人。男的气忿地说:“我们没有脸见人,就是因为你,你还以为养大了她,其实正是害了她。倒不如小时候饿死的好!”女的说:“使我委曲一世的就是你”,还指着孩子们说:“还要带累他们哩!”。最小的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玩着一片干芦苇叶,这时便向空中一挥,大声说道:“杀”,那个垂老的女人,口角痉挛,登时一怔,接着,冷静地骨立的石像似的站起来,迈步在深夜中走出,遗弃了背后一切的冷骂和毒笑。

比较流行的观点,如李何林所说,这是一篇现实主义的散文诗,同《祝福》中祥林嫂一样,它的旨意,是在描写中国下层社会妇女命运的悲哀。我在重读中发现,这是一篇典型的象征主义的散文诗。这个故事在一定的氛围中展开了一个多义性的象征世界。作者对于忘恩负义这种人类丑恶道德行为的愤激批判与复仇,才是这篇象征散文诗的最核心的意旨所在。

《野草》中的24篇作品,并不能说都是象征主义作品。但就其大多数来讲,就其整体艺术追求而言,它是一部运用象征主义方法创造的杰作。这种象征主义方法,主要通过以下形式体现:第一,通过象征性的自然景物的意象和氛围,构成象征世界、暗示作者的思想和情绪。如《秋夜》、《雪》、《腊叶》等;第二,通过编造幻想中的真实与想象纠缠的故事,构成象征的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哲学,如《求乞者》、《复仇》、《复仇(其二)》、《好的故事》、《过客》等;第三,完全用非常荒诞的现实中不可能发生或存在的“故事”,传达或暗示自己的旨意,如《影的告别》、《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死后》等,这一部分作品由于过分怪异和晦涩,往往难以弄懂。

鲁迅很早就接触过西方象征主义文学思潮。20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学等院校讲课,又讲过并翻译了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里面就介绍和提倡广义上的象征主义。鲁迅还接受了波特莱尔、屠格涅夫的一些象征主义散文诗的影响。80年代初发现了他在1919年发表的一组小散文诗,可以说在五四新文学发生时期,鲁迅创造新的现代散文诗的文体意识,是非常自觉的。鲁迅自觉而不留痕迹地借鉴西方散文诗的艺术方法,吸收中国寓言或短小散文传统的营养,不仅使他的这本薄薄的《野草》,成为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开山性的珍贵果实,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个艺术珍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现代象征主义散文诗中一座难以超越的喜玛拉雅山峰。

野草 鲁迅好段篇二
《野草_鲁迅》

野草 鲁迅好段篇三
《鲁迅《野草》》

当前位臵:网站首页 > 学术论文全文数据库 > 现代文学研究

形象大于思想:鲁迅《野草》的言语范式研究

【作者】郭晓鹏

【内容提要】

以言语范式的角度对鲁迅的《野草》进行解读,就是把鲁迅的整个

创作活动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言语活动,把鲁迅的创作行为本身看作是

言语行为本身(包括言语物理,言语心理和言语生理),把鲁迅的《野

草》看作是语言形式,从而就三个方面建立言语和语言的内在关联以

阐述言语活动的多义性:即,以感觉抵御遗忘,以记忆确立时间(存

在);以语词的两极对立形成悖论,以语词的平行重复建立存在;焦

虑的情绪,邃密的表达。

【关键词】 鲁迅 《野草》 言语范式

一,引言,或本文的方法论概述

鲁迅先生的《野草》已成为一个历史存在,但其本质的彰显却有

待时日和学人的进一步挖掘。

对部分学人的《野草》研究文章进行分析可以得知:他们大都将

视点聚焦在文本的深层意蕴,即文本的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和审

美意味层。以北大教授孙玉石先生为例,他在《现实的和哲学的:鲁

迅<野草>重释》一书中说:‚我那个时候,虽然零星地看到了,也论

述了鲁迅的一些人生哲理思想怎样融进他创造的艺术形象,也为找到

鲁迅对章衣萍说的‘我的哲学都包含在我的野草里面了’这句话感到

非常地高兴‛。[1]于是,孙氏和与孙氏合辙的诸多文评家将《野草》

视为哲学的《野草》而非文学的《野草》,他们关注鲁迅所生存的社

会形势及其生活感受(或文本的历史内容层),进而努力挖掘其哲学

思考的深层内涵(或文本的哲学意味层)。其实,他们忽略了另一个

重要的历史文献,而这一文献和孙氏所发现的彼一文献恰如一枚硬币

的两面。鲁迅在1934年10月9日致萧军信中说:‚我的那一本野草,

技术并不算坏------。‛可见,我们有必要对鲁迅野草的技术进行关照,

但又不能孤立地关照,否则就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淖。对文学文本的

完整关照应该是连续,递进的过程,脱离基石的虚以拔高是荒谬的,

凝滞于基石做圆心运动而无辐射之张力又是拙劣的。作为文本基石的

便是文本的话语层面,即‚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

的具体话语系统‛。‚这是由作家选择一定的语言材料,按照艺术世界

的诗意逻辑创造的特殊话语系统。‛[2]这种话语系统的个性创设或编

码诞生了独特的文学形象从而又衍生出无尽的文学意蕴(即文本所蕴

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那么以何种方法将诸多文本层面贯穿

于整个文学审美活动而不是孤立于形式或意味呢?换言之,应如何研

究一部文学作品呢?或如何将形式(即文学话语与文学形象)与意味

(即内容与思想)的交融性和纯粹性集于一体呢?而这个方法的实施

过程又必须是文学回归自身的过程而不是文学被呵斥为文化皂隶的

过程,也必须是一个形象大于思想的实践过程。我将自己建构的这种

研究范式(或方法论)称为言语范式。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曾对言语和语言进行了区分,他认为:‚在

我们看来,语言和言语活动是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中一个

确立的部分,而且当然是重要部分。整个看来,言语活动是多方面的,

性质是复杂的,同时跨着物理,生理和心理几个领域,它还属于个人

领域和社会领域。相反,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原则‛。

[3]其著名的公式为言语活动=语言+言语。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

作为活动,就是一种单称的言语活动。它由两个板块组成:言语和语

言,而且这两个板块在文学活动中应形成相互渗透,依存和作用的整

体性关联。作家言语活动的动态过程可用如下图式描述:

1.言语活动(含读者的世界) = 语言(作品) + 言语(作家的世

界)

2.言语世界=社会领域+个人领域

3.言语作品=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4.言语环境=言语物理+言语生理+言语心理

如上图所示:言语指言语活动中除却语言载体(概念或音响形象)

外作家具体的行为,这种行为关涉到作家本人所处的彼时的物理环境

(可泛指社会环境),生理特点(如梵高的精神疾病与艺术之关系)

和心理特点(作家应对事务的心态和所采取的艺术策略)。语言指作

家言语行为的工具或载体,可称为作品,是以组合和聚合两种形式存

在的,它本身就是一种形式,是文本的话语系统。言语活动总体来说

关涉个人领域和社会领域,这样的关涉使它成为有个性的体验和人类

的共同经验,从而具有一种深层意蕴。作为言语范式的方法论就是立

足语言,探索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关联以及由二者所构成的言语活动的

多义性。鲁迅《野草》的形式和意味正好符合作为言语范式分析的范

本,下文即是对其的具体分析。

二,方法论的实践,鲁迅《野草》重释

鲁迅《野草》的创作作为自己的言语实践,其言语行为本身莫不与彼时的物理环境,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有关。就物理环境而言[4],我们可从《题辞》中获取信息。‚《题辞》写于1927年4月26日,最初发表于1927年7月2日北京《语丝》周刊第138期,是《野草》的23篇散文诗完成之后,鲁迅经厦门到广州,整理这组作品,准备出版的时候,为之写的一篇序言性的东西。因为当时鲁迅在一种特殊的境况下,政治风云的凌厉变化,使他有些话更加难说,而这一组散文诗又需要一个高屋建瓴的笼罩全书情绪与哲理的说明,这样一篇普通的序文也就成了充满现实与哲学的一首深邃优美的散文诗了。‛[5]鲁迅《野草》的其他诸篇,如果大多是从真实的人生经验中抽出来的随时的小感触,不一定都有一个具体的社会事件作为写作背景的话,(《淡淡的血痕中》除外),那么,这篇《题辞》就有所不同了。它是在非常特殊的环境下写成的。我们对这种环境进行解读并结合鲁迅作品的内省性和连续性就可推知由此诞生的物理环境了。鲁迅于1927年1月18日从厦门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他开始还比较乐观,很想在那里联合新的战友,造成一条新的战线,更向旧社会进攻。但通过他政治敏锐的直感,很快地发现,这个有很多革命新贵聚集的革命中心,实为‚红中夹白‛的地方,它依然是军人和商人主宰的国土。在表面上轰轰烈烈地反对军阀统治的北伐声中,‚反革命的工作也在默默地进行‛。同时,1927年4月26日这个日子离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四一二‛政变,开始对共产党人和民众进行血腥地屠杀,只有十四天;离广州的‚四一五‛反革命事变,实行白色恐怖只有十一天。在广东,当时被杀害的共产党人和工人在两千名以上。鲁迅任教的中山大学就有四十多名学生被捕。这是一个震惊世界和人心的大事变。鲁迅的改革中国的思绪与生命存在的哲理思考,自然不能避免受到这一事件的冲击和影响。

从而,这种外在的物理环境投射到鲁迅特有和惯有的品性(性格,思想,逻辑)上即生成为:愤激,悲伤,不安,颓唐,抗争,空虚,疲倦,苦闷,孤独,希望与失望,理想与幻灭,生与死,杀戮与文明等诸种心境与思考。正如鲁迅在1934年10月9日致萧军信中说:‚-------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至于《野草》篇章文字较隐晦,据鲁迅后来解释:‚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6]而对于生理的影响,鲁迅也有所默认。其在1925年3月18日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两地书﹒四》)对于作为鲁迅言语活动的工具或载体即文本而言,鲁迅独特的,涵盖了彼时的物理,生理,心理等因素的言语行为与其发生了必然的关联,这种关联形成了《野草》的技术,形式或形象。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以感觉抵御遗忘,以记忆确立时间(存在)

‚文论家普鲁斯特曾说,像空间有几何学一样,时间有心理学。人

野草 鲁迅好段篇四
《谈谈鲁迅_野草_的生命哲学》

拓展

本栏邮箱:ywjsxln@163.com

·文学视阈·

  开栏语: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文学视阈栏目终于如期推出了。文学是语文教学绕不开的内容,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直接影响着文学教育的效果,本栏目的宗旨是沟通文学界与中学语文教育界,把文学创作和研究的成果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大家深入了解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动向、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鉴赏文学艺术的能力,进而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些专业的参考。

谈谈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

□ 北京大学中文系 孙玉石

《野草》是一本很薄的散文诗集,加序言一共是24 篇,大概在鲁迅著作里是最薄的。虽

YUWEN JIANSHE文学视阈

虽然《野草》不存在一个统一不变的内涵,不存在一个笼罩全书的支配性的命题,如果提出其中几个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方面,描绘一种关于整部《野草》丰富复杂内容的客观事实,还是应该允许的。我想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或者更多一些:韧性战斗,这属于鲁迅生命哲学的思考,追求一种韧性的斗争的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向麻木复仇的哲学;关于爱憎和宽恕的哲学;等等。这些生命哲学都属于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和显现,不是西方那种形而上的纯粹哲学的思考;是一种生命体验的哲学,不是抽象的形而上的玄学的思考。它有很深的现实感和自己的一些生命感悟。这些构成了《野草》中鲁迅作为一个孤军奋战的启蒙思想家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下面

第一是关于韧性战斗的生命哲学。主要是指对旧社会、旧制度和黑暗势力,对那些对于人和人性的摧残压迫所采取的生命选择和心理姿态。这种思想的产生,主要基于那种对改革中国社会的艰难的深刻了解,那种对五四以后青年抗争黑暗势力过分乐观和急躁的反省观察。鲁迅以一个启蒙者特有的清醒,提出了长期作

然薄,但它可能是鲁迅先生在其一生文学活动中,送给中国新文学的一份最厚重的礼物。长时期以来,《野草》被认为是鲁迅创作中最美的一部作品。最薄的书最有分量,主要是因为它很深刻而优美。它比《呐喊》《彷徨》这类用叙述方式书写的作品,更具有一种幽深性、神秘性,也有一种永久性。整体上看,有一种难于了解却又永远引人沉思的审美的艺术魅力。对这么一本薄薄的书的研究成果,仅专论和专门的论文摞起来就很厚。然而,对其中一些晦涩的篇章和一些有争议的抒情意象、语言,到今天还很难说都做出了无可辩驳的解释。不像杂大家都可以阐释,而且大体上可以互相接近,《野草》是很难做出公认的解释的。

《野草》里大多都是针对不同缘由各自独立写成的小感触,而非系统的、结构的、一气呵成的抒情作品。从开篇到结束,写作时间拉得比较长,所以《野草》里传达的生命哲学,就很难说有一个一成不变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哲学追求和

文中的一句话或小说中的一个故事、一个形象,分三个方面来谈。

56内涵,甚至可以成为笼罩全书的支配性的命题。战的韧性的精神思考,成为一种哲学的思考。

在《娜拉走后怎样》里边,鲁迅讲了这样一段很精辟的话:“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可以说《野草》里边好多篇都暗示地传达了这样一种思想。

无非想多留下几个战士,以得更多的战绩。”“对于社会的战斗,我是并不挺身而出的,我不劝别人牺牲什么之类者就为此。”《秋夜》所传达

YUWEN JIANSHE2009.1

的思想,正是他同一时间写给许广平的信里所

《秋夜》是《野草》里的第一篇。在这里面,说的这个意思:一方面要战斗,一方面要保护

《野草》中一些作品的内涵,如果他急于要告诉青年的,就是这样一种韧性的战自己的力量。

斗的思想。这篇散文诗,用秋天的夜色和氛围,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我觉得基本上符合鲁迅所

暗示了两种势力的对峙与斗争。他描述了在一要传达的他思考的核心性的生命哲学。个充满寒霜与严寒的秋夜里的一种“奇怪而高的天空”,这天空象征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强大的、不可战胜的黑暗势力。它以无比的威严统治着大地,任意摧残蹂躏着那些可怜的野花和

《过客》在《野草》里是压卷性的一篇,一篇用戏剧形式写的散文诗。在《秋夜》里面所传达的象征韧性战斗精神的枣树,到《过客》里变成了一个倔强跋涉者的动人的形象——过

文学视阈

“过客”的形象在他心里已小草。“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客。鲁迅自己说过,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两株枣树经酝酿了十余年的时间。因此可以说,这里面的意象,抒发了鲁迅与黑暗天空抗争的一种情感。这株枣树,脱尽了满身的叶子,落尽了满树的果实,身上还带着打枣的竹竿所带来的皮伤,但是,它以不屈的姿态,向“天空”挑战了:“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天空

包含了鲁迅自辛亥革命以来生命经历所积蓄的最痛苦也最冷峻的人生哲学的思考。他在这里是想告诉人们,自己和一切清醒的启蒙者拥有一种永不疲倦的探索精神。那个过客,走得已经很疲倦了。他三四十岁,黑须乱发,眼光阴沉,困顿倔强地一直在荒原上走着。他遇到了

害怕了,要逃离人间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一个小土屋,那里住着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一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个小女孩。他问往前是怎么一个所在,他们说一意要制他的死命”。鲁迅用扑灯的、最后死掉的小青虫与做着好梦的小粉红花形成一种对

不知道。老人说是坟墓,小孩说有许多野百合、野玫瑰。过客问:走完了那坟地之后是什么呢?

比,枣树是即使对手逃了自己还要坚韧战斗的,他们都回答不上来了。他们劝过客留下来,因这里写的小粉红花、小青虫,就是鲁迅在《呐为他走得太累了,脚也流血了。小孩给他一块喊·自序》里面讲的“做着好梦的青年”。它们是暗示。一种是做着未来的好梦,一种是做着无谓的牺牲,追求光明最后很快就死了。作者自己最后坐在屋子里抽烟,默默地祭奠那些青翠的、精致的英雄们。编制这样一个幻想世界里的故事,是要告诉人们什么呢?它实际上

布,让他包包伤,他拒绝了这种象征布施的关照,也拒绝了这种好意的挽留,继续向前走去。全篇就这么一个故事。这里包含了鲁迅从辛亥革命以来,对千万人付出了生命代价的那种最痛苦、最冷峻的现实的人生思考。他不愿回归那充满驱逐和牢笼、充满皮面的笑容和眶外的

是想告诉那些年轻人(或者做着好梦的年轻人,眼泪的旧世界,也不畏惧坟墓和死亡,只是为或者轻易就献身的年轻人),不要靠幻想过活,了一个新的希望,永远地向前跋涉。这里隐含不要拿生命做无谓的牺牲。鲁迅给许广平的信里,就有这样的话:“在青年,须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亦自卫,倘荆棘非踏不可,固

的是一切启蒙者应该拥有的那种永不疲倦的探索精神,是人生道路上最可宝贵的韧性战斗的精髓。鲁迅写《过客》的目的,我想就是突出这

57

然不得不践,但若无须必践,即不必随便去践,样一种精神传达、一种生命哲理的思考。所以

在《过客》的主人公身上,凝聚了这就是我之所主张‘壕堑战’的原因,其实也我们可以说,

鲁迅自己和许多启蒙者的那种最辉煌的精神特征,他们从生命开始就和世界决裂了,他们再也不会“回转去”,因为那里到处是“名目”,是“地主”,到处是压榨和虚伪,他们憎恶它,绝不回转去! 他们和旧世界彻底决裂,向新世界做永恒追求,为此他们走了许多路,“ 脚早已走破了,

草》中最晦涩也最阴暗的作品。人的“影”要向“形”来告别,并诉说自己告别的原因,明显带着绥惠略夫式的挑战一切的虚无观念。“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然而你

有许多伤,流了许多血”,但是他们绝不停下来。就是我所不乐意的。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影既不愿意被黑暗吞没,也不甘心《野草》里另外的篇章,像《这样的战士》我不愿住。《淡淡的血痕中》等,都表现了那种永不休止的抗争、斗争的精神,都包含了鲁迅这样一种生命哲学的思考。

迅转向自己内心世界,进行激烈搏斗时的精神产物。但是有一些研究者把这个现实性很强的精神现象过分抽象化了,变成了哲学上的存在主义的哲学思考,我不太赞同。我觉得它还是坚持进行反叛抗议中感受到的、孤独寂寞的灵魂的自我抗争和思考。它的所有这些思考都和现实生存处境有深刻的联系,而不单纯是一种在哲学层面上的抽象的运作。1981年新发现了当时一个青年读者给鲁迅的一封信,这位读者刚刚发表一个月以后,这位读者来信问鲁迅《过

文学视阈YUWEN JIANSHE

因光明而消失,甘愿彷徨于明暗之间的境地,以黑暗和虚无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拥有。它最痛苦也最痛快的选择,是在黑暗里无声地沉没: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影宁肯自己全部沉没在黑暗里,也不希望别人再经过这样黑暗的境地。影以自己的沉没向虚无和黑暗做最后的悲壮的抗争,显得更为勇猛,更为悲壮。在《影的告别》里这种心情非常沉痛。《求乞者》比较好懂。“我”在北京的大街上走,满城到处是灰土,大家都各自走路。有小孩子向自己乞讨,我拒绝施舍,“我不布施,疑心,憎恶”。甚至向他们投以蔑视的眼光,抒求乞行为的厌腻、疑心和憎恶。他不是没有爱心,不是没有钱物,但是对于那种以求乞为职业,甘愿屈服于自己奴隶地位的人,他是表示蔑视的。鲁迅很早就有一种对于奴隶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他认为,不知道抗争的一味求乞,是奴隶和奴才的界限。因贫穷而做奴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任何反抗精神的甘于做奴隶的那种奴才。

《希望》表达的是鲁迅内心深处双重的寂寞感:一个是寂寞于青年的消沉,一个是寂寞于希望破灭之后自我的虚无。身内的青春飘逝了,身外的青春怎么样呢? 难道它也飘逝了吗? 他寄希望于身外的青春,但是“身外的青春”也多逝的、缠绵的、悱恻的调子倾诉了自己这种发自心

第二是关于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这是鲁“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

叫赵其文。1925年4 月11 日,也就是《过客》我无布施之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予烦腻,客》什么意思,鲁迅回答了自己“反抗绝望”发了自己在冷漠无情的社会里,对于奴隶式的的思想命题,鲁迅原话是这样的:“《过客》的意思不过如来信所说那样,即是虽然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但这种反抗,每容易蹉跌在‘爱’ 感激里,所以那过客得了小女孩的一片破

布的布施也几乎不能前进了。”在这里,鲁迅讲了一个思想,即“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走”的“反抗绝望”的生存意志和生命哲学。明知绝望而不放弃,自觉悲壮而更加追求,鲁迅的这些说明,非常清楚地揭示了《过客》中思考的生命哲学和精神内涵。而这种鲁迅独有的生命哲学给他的作品带来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具体地说,这种反抗绝望就包括了《野草》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他用一种无可奈何

58

中那些心灵自剖性的作品。《影的告别》是《野

灵深处的痛苦:“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哪里呢? 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 鲁迅用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发出了抗争绝望的声音,这可能是《野草》中把自己反抗绝望的心态表达得最极实际上正是“反抗绝望”的代名词。

鲁迅的反抗绝望的哲学,并非来自存在主义的影响或形而上的抽象思辨,而是来自现实体验和生命的感悟。鲁迅自己说过:“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

全身,捏着利刃,然而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拥抱或杀戮之意。他们俩这样地至于永久,以至于干枯。路上的看客们,觉得无聊钻进

YUWEN JIANSHE2009.1文学视阈

他们的毛孔,又从毛孔爬出,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慢慢走散,甚至于觉得自己也干枯到失了兴趣。他们两人,仍然干枯地立着,“以死人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戮”。后来,关于这篇散文诗的构思过程和主旨,鲁迅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竞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他把自己这一篇作品的主题,说得非常清楚。《复仇(其二) 》用了《新

端的一篇散文诗。这篇散文诗的题目是“希望”,曾在1934年给郑振铎的信里说:“我在《野草》

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约全书》里耶稣受难的故事,很详细、很细致地颓唐得很了。不过我却又怀疑于自己的失望,描写了耶稣被送到山上,被钉死的过程。第一篇因为我所见过的人们,事件,是有限得很的,《复仇》写群众做“戏剧”看客的麻木,第二篇这想头,就给了我提笔的力量。‘绝望之为虚妄,《复仇》不仅写民众一般的麻木,而且写了民众正与希望相同。’”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的麻木到了怎样自私残忍的程度。他们甚至比那自序》里,他把这种心情用一种理性的形式表示出来,而在《希望》这篇散文诗里,则是用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也是这几年鲁迅研究中谈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

第三是复仇的人生哲学。鲁迅出于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对群众的精神麻木抱有一种激愤批判的情绪和思想。为此,他在《野草》里连把对社会精神现象的人生思考传达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他自己曾先后直接或间接地说明了散文诗的创作意图,前者是“因为憎恶社会上的旁观者之多”,后者则是有感于先觉者与群众麻木之间可悲的隔阂。

《复仇》完全是作者臆造的一个虚幻的故事:一男一女,裸露着全身,手持着尖锐的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他们俩将要拥抱,或将要杀戮……无聊的路人从四面奔来,相信会有事件发生,拼命地伸出颈子,要鉴赏这拥抱或杀戮。但是,他们两人,就在旷野上对立着,裸着

些抓住耶稣的巡抚彼拉多、祭司长们更主张把耶稣处死,而且欣赏耶稣受难时候的那种痛苦,残欲望”的快乐,表达的是孤独的先觉者对于社会上麻木庸众的复仇哲学与愤激情绪。鲁迅在这里把《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中写的那种对于劳动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或“一苏格拉第也,而众希腊人鸩之,一耶稣基督也,而众面的、“复仇”的、哲学的深层思考。鲁迅血统里或者思想里的这种复仇思想是非常深的。这两篇主要是对麻木群众的复仇的哲学思考,鲁迅自己说“较永久的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他甚至认为“暴君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其实在鲁迅小说里边写群众麻木的很多。《药》是一篇。最直接写的是《示众》。对着这两篇散文诗去看《示众》就看得更深刻。在中国“戏剧的看客”里边,在麻木的民众的眼睛里边,什么都是新鲜的,像《示众》里一个孩子喊的“热的包子刚出屉的包子”一样。鲁迅在

59

一种形象的方式,传达出这种反抗绝望的思想。暴地以替自己谋幸福的先觉者的牺牲为“渴血的

着写了《复仇》《复仇(其二) 》两篇散文诗,犹太人桀之”的激愤思想升华为一种超越具体层

小说里用《示众》表示了对麻木群众的批判和复仇。这种思想在鲁迅的生命哲学里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他写《铸剑》也是这样的,关键在于他表现了复仇。鲁迅杂文里写这个东西很多,显示了他对国民性的深刻而痛苦的观察。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文学家的生命哲学的倾诉并不等于哲学家、政治家的哲学理论的阐

关联的;第三,我们的分析是出于讲课需要所作的理论归纳,而实际上它的各种思想都是交织、融会在一起的,很难分清楚这一篇固定讲什么,另一篇固定讲什么,更不必去刻意探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系统,而一定要去梳理出一些意象、概念的确定内涵,有些研究宁肯模糊一点而不要太清晰了,过分的清晰可

发。最近几年在鲁迅研究里把这个问题弄混了,能是历史的丧失。

我们的读者有兴趣就读一读《野草》吧。已好像一定要从文学家的叙述里归纳出什么理论性的哲学的体系。我觉得这不现实也不符合学术研究规律。鲁迅这些论述里没有理论哲学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应该认识到:第一,散文诗《野草》仍然是艺术想象的表述而不是用形象传达的哲学教义;第二,这些生命哲学并非哲学家的理论哲学而是文学家的生命感悟,是一种思想的形象的升华,对《野草》所具有的意义的开掘都是和鲁迅的现实经历、人生体验密切

(上接第46页)

YUWEN JIANSHE文学视阈

经读过的,可以再重新咀嚼一下。我们作为教师,在接受各种各样的作品的同时,在提高素养方面,应多读一些复杂的、深层次的、美的作品,努力扩大自己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并且把这种感受能力的培养传达给自己的学生。这是我这些年做鲁迅研究、新诗研究的一点使命感吧。我们要通过我们的多年努力,使我们的文学作品、文学教育融入我们民族素质的提升里面去。

式是不一样的。如同是以荷花为叙写对象(或涉及荷花),对《荷塘月色》《荷花淀》《爱莲说》《芙蕖》等进行比较,学生就会明白:《荷塘月色》是抒情性散文,作者是借景抒情;《荷花淀》是小说,作者写荷花是为了烘托背景,渲染气氛;《爱莲说》是议论性散文,作者是借荷花表达深刻的哲理;《芙蕖》是说明文,目的是介绍有关荷花的知识。由此可知,即使是同一则材料,写作目的不同,文章的体裁就不同,材料的呈现方式也就不同。

同一体裁承载不同材料,材料的呈现方式应由体裁决定,因为文章的语体风格是由体裁界定的。换句话说,什么样的体裁,就以什么为主要语体风格。如说理类文章,应以说理为主,虽然也要叙事抒情,但它们终究只是一种辅助的表达方式。

学生通过训练明白了材料与主题、体裁、语体风格之间的关系,作文时就能根据写作目的和主题,确定恰当的文章体裁,从而运用相应的语体方式呈现材料,为主题服务。中学生作文之所以出现“失体”的现象,正是因为没

有正确认识上述关系。

达到考纲作文评分标准所言:“材料丰富,内容充实。”例如表现“奋斗”这一主题,理性材料可以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等;事象性材料可以有“苏洵晚有成就”“班超投笔从戎”“祖逖闻鸡起舞”“托尔斯泰年轻时自省”等。不同的材料指向同一个中心主题——奋斗,文章自然就笔意充盈了。

同一则材料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出不同的内涵,从而为不同的主题服务。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我们感悟到: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倒霉的人、不幸的人、可怜的人,而没有意识到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比起海伦·凯勒来,我们有多少个“三天”是在瞌睡之中、在胡思乱想之中、在闲聊之中度过的?因此海伦·凯勒的事迹可用于珍惜时光、生命宝贵、幸福的含义、生命的价值等不同主题。

2.同一材料用在不同体裁中,同一体裁承载不同材料。

同一个材料用在不同的体裁之中,呈现方60

野草 鲁迅好段篇五
《野草 鲁迅》

野草 鲁迅好段篇六
《【鲁迅与野草】》

野草 鲁迅好段篇七
《鲁迅野草研究》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论《野草》的革命性

野草一词,原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著名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被人广泛引用,形容不屈不挠,顽强坚韧的精神。

鲁迅的《野草》是一本散文诗集,其中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做散文诗23篇,包括《秋叶》、《影的告白》、《复仇》、《墓碣文》等。1927年由鲁迅本人作题辞后发表于世。书名之所以定名“野草”,鲁迅先生在题词中写道:“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言下之意,用野草这一形象象征坚贞的革命精神。此外,鲁迅先生在题词中还有一句: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看似矛盾的一句话,结合当时五四运动的背景,实则深深的表达了作者对54运动结束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顺利的烦恼。那时的心情很烦恼颓废,沉默的时候心里满是事情,涨涨的,所以才会觉得充实,而要开口了,却不知道说什么好,明明有如此多的话想说,对当时的事情也好,对实况的感慨也好,可发现却不知道如何说出来,革命不顺,反动政府到迫害先进知识分子,自己感到了空虚,那是一种没有知己,没有志同道合在身边的人,失望的心情,同时也体现了鲁迅先生渴望彻底的、完全的革命。至此,鲁迅先生短短几百字的题辞便奠定了《野草》全书的革命性。

《野草》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野草》一书中,颇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大量艺术上的象征手法的运用 , 深刻地多层次地揭示了鲁迅内心深处的许多难于直说的苦闷, 渲泄了对社会的愤慈与对国民的哀怨, 反映了鲁迅在人生追求中的徘徊与困惑, 也透露出“希望”的光泽。其中《死火》、《秋叶》、《复仇》、《过客》等文,通篇贯穿着象征主义手法。如《死火》一文,讲述了一个虚拟的不可能发生的故事。鲁迅用死火这一形象象征一种惨遭迫害但永不屈服的战士情怀,歌颂了一种身处人生逆境但永不沉沦的的奋斗精神。文章一开始便写道“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我忽然坠入冰谷中”,此处用冰山冰谷、形容当时社会的黑暗、与革命的孤立无援。而死火与“我”的对话,则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先进革命分子内心的斗争,但是最后还是在冻灭和燃尽中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燃尽,寓意人生活于黑暗的世界中,与其坐着被动地被黑暗冻灭吞噬,但不如迎着黑暗力跃燃烧的昂扬气质。此文充分显露了鲁迅对身处逆境备受摧残但仍在不断进取的勇士的鼓舞与激励。

而《秋夜》同样也是以象征手法抒情,通过描述两刻枣树遍体鳞伤却仍直指天空这一意象形容当代革命者抗击黑暗,不克敌战不止的韧性战斗精神。并且文中用“鬼睱眼”一词形容天空,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的被压迫,从而使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凸显彻底革命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野草》的革命性和战斗性

北京大学教授孙玉石先生曾经针对鲁迅《野草》的战斗性说过这样一段话:韧性战斗的哲学,主要是指对于旧的社会制度与黑暗势力,对人和人性摧残压迫所采取的生命选择和心理姿态。基于对改革中国社会艰难的深刻了解,对于五四以后青年抗争黑暗势力过分乐观和急躁的观察,鲁迅以一个启蒙者独有的清醒,提出坚持长期作战的韧性哲学。他说他佩服天津青皮的“无赖精神”。他主张同敌人战斗中,要坚持“壕堑战”,尽量减少流血和牺牲,他告诉人们:“正无须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韧性的战斗。”

鲁迅看到了中国革命者软弱性,所以他在《这样的战士》一文中描绘了一个战士的形象,他写道“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他终于不是战士,但无物之物则是胜者。”他以无物之阵比喻反革命势力,因为革命者的软弱,禁不住这种无形的压力,最终导致了革命的流产。鲁迅借此文提醒革命者们提防反革命分子的糖衣炮弹,并敦促他们坚定革命决心。

另一篇文章《过客》,全文由三个主人公的对话构成,过客、老翁、小女孩,三个不同的任务设定,不同的性格。小女孩懵懂无知、老翁半途而废,只有过客,坚定的向着前方行进,无论一路有都么艰辛,尽管对前方的道路一无所知,但仍然一直向前、永不停歇。鲁迅刻意塑造了这么一位过客,或许是用来自喻,或者是象征某些革命者,但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永远坚定信念,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哪怕前方荆棘丛生,却依然不抛弃、不放弃。这篇文章更多笔墨放在了对“过客”的歌颂上,相对浅白的文字,更多的表达了一种真情实感,歌颂革命者的坚定与执着,从而呼吁更多知识分子投身革命事业,为中国的未来而奋斗。

在写完《过客》的两个月后,鲁迅在一篇文章里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

《野草》一书从头到尾无一不表露着鲁迅本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革命的期盼以及对“光明”的渴望。文中充斥着大量歌颂革命精神、批判现世黑暗的文字。在那样一个黑暗并且残酷的时代,革命者不断被迫害、被打压,鲁迅也对中国出路深感迷茫,但是,他深知,革命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彻底的推翻反动政府,进行彻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才有希望,人民才有未来可言。

《野草》中的文章大都写于鲁迅最苦闷的时期,鲁迅曾在1934年10月9日致萧军信中,写道:“我的那本《野草》,技术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研读《野草》, 我们仿佛是走进了一个鲁迅精心营造的苦闷的世界, 一个生命力被压抑后, 喧嚣、骚动、抗争与进击的世界。

野草 鲁迅好段篇八
《鲁迅《野草》的语言艺术》

鲁迅《野草》的语言艺术

摘要:鲁迅作品思想深刻,语言犀利而不乏诙谐,富于浪漫气息。时代造就了鲁迅,鲁迅也以他独特的风格刻画了时代。《野草》展现了鲁迅的生命张力和人格魅力,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这是一部诞生于特殊时代的作品,无论从文体上还是从内容上,它都承载了特殊的、不可磨灭的意义。本文意在研读《野草》,穿越时空与鲁迅对话,与鲁迅所在的时代对话,探究《野草》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鲁迅《野草》深刻思想 语言艺术

引言

《野草》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伟大的白话文著作,二十三篇散文诗中每一篇都有鲁迅先生深刻的思想在里面,而这些深刻的思想是通过独特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可以说鲁迅先生的语言艺术和他的深刻思想是分不开的,这是《野草》研究者们的共识。若要读懂《野草》中的思想,首先要探究《野草》的语言艺术。

野草是具有深刻思想的散文诗。

国家的衰弱,外族的欺凌和自身的痛苦遭遇等种种原因使鲁迅一直在追求和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他怀着一种努力但并不苛求结果的精神寻求对现实社会的审美。这是《野草》深刻思想的根源。是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时代决定了他要作为一个斗士,不断的自我抗争,实现自身的价值。《野草》对“韧性战斗”、“反抗绝望”及“复仇哲学”等的描摹,既是鲁迅“个人精神的开掘和显现”,也是具有深刻现实感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感悟。[1](p50-55)在笔者看来,是一个个看似分散的思想碎片构成了《野草》的灵魂,这些篇目看似分散,实则不然,因为鲁迅先生的呐喊,奋斗,斗争,抗争,对自我价值的追问,对社会的追问,对家国天下的深刻思考,从始至终,一以贯之。林语堂说鲁迅“与其称文人,无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 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应该可算是鲁迅张扬个性、顽强斗争的“一副活形”了。[2](p16)如果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站在今天看鲁迅,他的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就像我们的国歌一样,无论他历经了多少沧桑,他的灵魂依然存在并且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鲁迅先生一生都在抗争,都在追求,抗争黑暗,追求真理。他把他的感受,他的情感,他的抗争,他的关怀

都通过一种完全不同于前人的语言形态表达出来。这也就决定了《野草》这部作品是最能表现鲁迅先生精神世界的作品。汪晖认为:“鲁迅正是在人生的挣扎、奋斗、困扰、死亡的威胁、悲剧性状态中体会到了生命的存在和意义,深沉地把握了‘此在’。”[3](p104)

诗是一种很适合形象思维的文体,诗化的语言表达了个体独有的情感和感悟,这种表达是含蓄的而不是直白的。诗的本意并不在于说教,所以诗不用太清楚明白,所以诗的审美要求之一便是朦胧,指出对象无异是把诗的乐趣四去其三,如果真的把诗的对象指出来,说明白,那么诗的四分之三的乐趣便丢掉了。而《野草》的创作无疑是暗合了这种思想,所以诗这样的体裁也成就了《野草》的思想审美。有人说《野草》这样的诗读起来很晦涩难懂,这是因为鲁迅先生语言和思想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需要用心去感悟。这才是诗真正的美所在,也是鲁迅先生《野草》的美所在。鲁迅先生的文学语言具有塑造意象的独特美感,而正是这些意象道出了作品的动机,“《野草•题辞》中已经用一系列相对的意象和概念总结了这部作品的主导性动机:空虚和充实,沉默和开口,腐朽与生存,死与生,暗与明,过去与未来,绝望与希望。这些动机在互相对立的循环中不停地相互作用:腐朽导致了生存,但生存又造成了腐朽;死证实了生,但生又指向死;充实屈服于空虚,但空虚又能变为充实。这便是鲁迅的对立逻辑:爱与憎,友与仇,欢喜与痛苦,吸取与删除,静穆与大笑。鲁迅的这些相互冲突的感情的两极对立建立起没有逻辑结论的悖论漩涡。这是绝望与希望之间的心理困境,它隐喻式地反映了鲁迅在他现象学还原之后对存在的基本理解”。[4](p168)

鲁迅先生在《野草》中既表现自己又隐藏自己。这是他最喜爱的作品,鲁迅对自己的作品很少有这么高的评价。《野草》是用意象象征的手法创作的,具有诗的朦胧甚至晦涩。晦涩到了解读《野草》的人对野草的观点都众说纷纭,有人说《野草》表现了鲁迅的探索、斗争精神,有人说《野草》是对封建糟粕文化和麻木的国民性的批判,还有的人甚至觉得《野草》表现了鲁迅的人生哲学,甚至有的人认为这是鲁迅与许广平恋爱的见证。有人说《秋夜》里的两棵枣树分别象征了鲁迅先生和许广平,也有的人说另一颗枣树象征朱安。《影的告别》里影向形告别的话中的形有人认为是朱安,有人认为是许广平。二十三篇作品中表达的主题不同,但体裁相同,所以在研究《野草》时不能一概而论。野草的每一篇都体现了作者特定的体验和情感,政治的,社会的,包括爱情的都有。

《野草》的语言特色。

《野草》中大量使用了白描手法。这样的手法具有凝练传神的效果。《野草》的语言往往为数不多的几笔就能能展现出一幅丰富完整的画面,这与鲁迅先生的文学底蕴和丰富的生活阅历是分不开的。

于是只剩下广漠的旷野,而他们俩在其间裸着全身,

捏着利刃,干枯地立着;以死人似的眼光,鉴赏这路人的干枯„„

——《复仇》[5](p177)

她赤身露体地,石像似的站在荒野的中央,„„ 她

于是举两手尽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

所以无词的言语。当她说出无词的言语时,她那伟大如石像,

然而已经荒废的,颓败的身躯的全面都颤动了。

——《颓败线的颤动》[5](p210-211)

一静一动的两幅画面,就像两尊大气磅礴的雕像,对麻木的人们,进行讽刺和批判。“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6](p439)

又如:《死后》[5](p215)中,我听到的周围人们的议论。

“死了?„„”

“嗡。——这„„”

“哼!„„”

“啧。„„唉!„„”

虽然只有七个字,而且还都是拟声词,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看客们麻木的神态却被充分的展现出来,这场面可以很鲜明的呈现在眼前,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又如: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

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

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雪》[5](p185)

一动一静的描写,再加上声音和颜色,会让读者进行无限的遐想。

东,是几株杂树和瓦砾;西,是荒凉破败的丛葬;其间

有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一间小土屋向这痕迹开着一扇门;

门侧有一段枯树根。

——《过客》[5](p193)

对《过客》中的场面描写,只有几句话便交代了一片凄凉的景象。现实是困难的,但是过客并没有畏惧,也没有退缩。

《野草》的语言,基本上都不是直白的表达,酣畅的宣泄,而是于含蓄中透露出质朴,让人有一种“意在其中”的感觉,他的语言很质朴,给人以天然的,不加修饰的感觉。鲁迅先生对于《秋夜》的描写并没有尽情的宣泄或直白,他用多组场景把人们带到一个沉郁冷静的情境中去,这使诗文给人的感觉精密,引导读者充分咀嚼。他用枣树这个意象表达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和水深火热的社会现实下人民的抗争精神,坚强不屈。他同情“小粉红花”似的弱小者的处境和梦想,祭奠那些为革命而牺牲的青年们。作者通过细腻的语言、形象而深远的意境给读者暗示了一切。《颓败线的颤动》中含蓄的语句鲜明的刻画出母亲孤独无告的悲伤与愤怒,于是她不得不痛下决心离家出走。接下来是一种变形的刻画,写老女人“颤动的身躯”在荒野里“全面都颤动”的恐怖景象:这颤动点点如鱼鳞,每一鳞都起伏如沸水在烈火上;这明显是一种变形的艺术画面,生活中是不会有这样的场景的。作者运用了一种以反常的画面作象征的表现手法,夸大地诉说这样颤动越来越强烈,表现了老女人内心的痛苦与不服在不断加剧,最终到达崩溃,穿梭放浪于凄凉的荒野。在精神层面上,她这是对忘恩负义的女儿的控诉和指责。这个象征性的画面,既是将老女人激烈的反抗与强烈的控诉的状态具像化,也是作者本人对生活的强烈感受的鲜明表达,作者曾经便有过多次痛苦的经历。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复仇》中一男一女手持钢刀,对峙的场景,《这样的战士》中的“无物之阵”《失掉的好地狱》中地狱的场景等,阅读这些片断,我们便会深刻体会到那一字一句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歌语言的美,并不是对自然美的单纯地讴歌和临摹。鲁迅用美妙的语言描绘自然画面,是为了含蓄地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美的事物的理解和追求。鲁迅的作品,语言风格朴实无华,清雅素淡,天然无饰,给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受。鲁迅抒写了大量质朴的对话,话语中闪耀着哲理的光彩。如《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鲁迅先生用极为朴实而简练的语言,勾勒了一个不觉悟的鲜明的奴才形象。这段对话在质朴的外表下隐藏着作者机警而深刻的战斗激情。奴才是一个被压迫的不觉悟的形象,他不懂得反抗,也没有胆量反抗,除了“叫苦”没有一丁点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连其他的“想法”也没有。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屋子了!”[5](p222)

这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奴隶的嘴脸!鲁迅先生对于这样的形象进行了毫不留情的讽刺和毫无保留的批判。这既是富含诗意的对话,也可以说就是对话形式的诗。

通观《野草》全书,里面类似于悲凉之类的词出现的时候很多,这些沉郁深刻的词传达出了一种悲切,一种压抑,一种沉重,让人觉得喘不过气来。这些词其实表现的是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社会黑暗的愤恨、悲痛、伤心,而这些词将这种情绪放大烘托到了极点。无论是《影的告别》还是《求乞者》甚至《希望》,《野草》的用词都有沉郁的影子。据初步统计在《希望》中,第一段有“寂寞”;

第三段“颤抖”,“苍白”;第五段中“血腥”,“毒”,“报仇”,“空虚”,“奈何”,“自欺”,“抗拒”,“袭来”,“暗夜”,“耗尽”;第六段中“逝去”,“僵坠”,“不祥”,“渺茫”,“啼血”,“悲凉飘渺”;第七段中“寂寞”,“逝去”,“衰老”;第八段中“空虚”,“暗夜”,“蛊惑”,“牺牲”,“弃掉”;第九段中“悲哉”,“可悲”;

第十段中“可惨”,“暗夜”,“茫茫”;第十二段中“偷生”,“虚妄”,“悲凉飘渺”,“消灭”,“凋零”等,研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悲”和“凉”系列词的使用频率明显偏高。鲁迅的语言艺术特色,不仅仅是在语言技巧层面,更重要的是鲁迅先生对社会生活深切地体验,对人物性格准确地把握.正因为如此,鲁迅先生才能在文字上做到如绘行文,一语道破,造成神情灵动、惊心动魄的魅力,给读者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神妙理妙的美学享受。

《影的告别》中多次使用然而,这些然而构成了不停的转折,而这些转折传达出了鲁迅先生的内心矛盾,影的沉重是精神的沉重,鲁迅曾说:“我常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7](p466-467),不停的思想斗争,不停的挣扎,这是表达的需要,所以读起来并不觉得赘余或冗繁,恰恰与此相反,我们能通过这些语言来感受到鲁迅先生语言的独到之处,别有洞天。《野草》语言音律很和谐。《希望》中多用单词和短句,时读时顿,忽急忽缓,给人以明快的感觉,好似看到了光明的到来。而“虽然”之后戛然而止,节奏和韵律由明快转为了沉重。总体上来说有抑有扬,抑扬顿挫,所以这也是《野草》的语言的独特性的表现之一。鲁迅《野草》的语言深刻的原因,是鲁迅先生内心思想的外在反应。这种风格具体表现在:“不知何故兮”——《我的失恋》[5](p173-174),“不知何故兮”使句子显得诙谐,对当时盛行的虚伪的失恋诗进行了嘲弄。

我绕到碣后,才见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即从大阙口中,窥见死尸,胸腹俱破,中无心肝。—《墓碣文》[5]

方式很有节奏感。

《野草》中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里面遍布着深刻的哲理,含蓄委婉,生动传神。《野草》描写了大量场景和形象,这些场景和形象都是象征性的。自然景物比比皆是,雪、枣树、天空等形象都表现出了象征性,具有深刻含义。枣树深深的知道同黑恶势力斗争很漫长很艰难,但是它却没有退缩,无所畏惧,他刺向(p207),此句凝练简洁,“才”,“且”,“窥”,“俱”等词使得句子准确而紧凑,勾画出一幅阴森恐怖的画面,四字一组的排列

野草 鲁迅好段篇九
《【鲁迅与野草】》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野草 鲁迅好段》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野草鲁迅 鲁迅野草赏析 鲁迅野草全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野草 鲁迅好段”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野草 鲁迅好段"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3238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