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黄鲁直随遇而安 陆游

黄鲁直随遇而安 陆游

2016-01-14 10:21:2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黄鲁直随遇而安 陆游篇一《41 黄鲁直敬重苏轼》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黄鲁直随遇而安 陆游》,供大家学习参考。

黄鲁直随遇而安 陆游篇一
《41 黄鲁直敬重苏轼》

黄鲁直随遇而安 陆游篇二
《(备战中考)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专练 黄鲁直敬重苏轼》

黄鲁直敬重苏轼

鲁直①晚年县东坡②像于室中,每蚤作,衣冠荐香,肃揖甚敬。或以同时声实相上下为问,则离席惊避曰:“庭坚望东坡,门弟子耳,安敢失其序哉?”今江西君子曰“苏黄”者,非鲁直本意。

(选自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注释]①鲁直:即黄庭坚,字鲁直,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②东坡:即苏轼。

[文化常识]“江西”及其他。上文有“今江西君子曰”,其中“江西”并非指江西省,而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长江由西向东,但自九江至南京,其流向为东北方向,因此出现了“江西”、“江东”的现象。“江西”古指长江以北的安徽、江苏一部分地区;“江东”指长江以南的安徽、江苏及浙江一部分地区。由此可知,古人说的“江西”不等于今之江西省。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县 ②门 ③耳

2.翻译:①每蚤作,衣冠荐香,肃揖甚敬 ;②安敢失其序哉? 。

3.“或以同时声实相上下为问”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有以把谁上谁下问黄鲁直;②有人认为黄、苏两人的声望其实不相上下;③有人问两人在当时谁高谁低;④或者说在当时两人地位不相上下。

【译文】

36.黄鲁直敬重苏轼

黄鲁直晚年把苏东坡的画像挂在家中,每天早晨起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点上香,很供敬地作揖施礼.有人认为苏黄二人的声望其实不相上下,黄鲁直惊慌地离开座位说:“庭坚对于东坡而言,不过是学生罢了,我怎么敢搞错师生的次序呢?”现在江西诸君子称“苏黄”齐名,并非黄鲁直的本意.

【参考答案】

36.黄鲁直敬重苏轼

1.①同“悬”,挂②门生,即学生③罢了 2.①每天早晨起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点上香,很尊敬地打躬作揖;②怎么敢搞错师生的次序呢? 3.②

黄鲁直随遇而安 陆游篇三
《文言文练习》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

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_______________) ..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_____________)(辟:______________) ..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_______________) .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_______________) .

⑤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_______________)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答题(5分)

①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___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___论证的方法,

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

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

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

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2分)

答:

21、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3)必先苦其心志 ( )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

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

19.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2分)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7.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

转为 。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2分)

例题 (2004年青海省湟中县实验区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2分)

①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③由是感激 ④遂许先帝以驱驰2. 第①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两汉的历史教训?并在选文中用“ ”划出相应的句子。(2分)

3.第③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四个四字短语回答。(2分)

4.诸葛亮受命以来怀着怎样的心情并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来报答先帝的?(用原文回答)(2分)

心情:

。 行动: 。

5.请你用白话文写出第②段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原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诸葛亮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有关问题。(6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2分)

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2) 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2分)

九、阅读《陋至铭》,回答1~5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①有仙则名 ②惟吾德馨 ③往来无白丁 ④无案牍之劳形 .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孔子云:何陋之有?”这句话。(2分)

我的翻译:

3. 全文的文眼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2分)

我的理解:

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形容“陋室”不“陋”的?(3分)

我的归纳:

5.联系本文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和情操?(3分)

我的畅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5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2分)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十一、阅读《核舟记》选段,回答1~5题。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2分)

①其两膝相比者 ②佛印绝类弥勒 ...

③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④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2分)

①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 “核舟”中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东坡”“黄鲁直”,“佛印” ,作者详写船头三人的神情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我的理解:

4. 《核舟记》的结尾处详尽地说明了核舟上所刻的人物、事物和文字的数量。清人林嗣环的《口技》一文的结尾处也有这么一段:“撤屏观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两文均用数字结尾,作者的意图相同吗?为什么?(3分)

我的理解:

5. 文言文使用数量词和现代文有所不同,试根据本文比较一下,不同在哪里?(3分) 我的比较:

读李白《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①“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答: ②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分)

答:

黄鲁直随遇而安 陆游篇四
《期末总结2》

一、 填空。

1、宋四大书:《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文苑英华》 《太平广记》

2、张先 :一乃与东坡先生游,东坡推为前辈,诗中所谓‘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能为乐府,外号‘张三影’者。”

3、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州案庆湖遗老诗集自序录“越人”, 强村丛书本东山词作“山阴贺铸”人。居越之湖泽所谓镜湖者,本庆湖也,故铸自号庆湖遗老。贺鬼头

4、(了解)朱敦儒,字希真。河南人。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避乱客南雄州。 “词俊” ,“洛中八俊”

5、(了解)张元干(1091-1160后),字仲宗,三山人,太学上舍。绍兴中,坐送胡铨及寄李纲词除名。自号芦川居士《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6、(了解)岳飞(1103-1141),字鹏举,谥号武穆,相州汤阴人。《满江红》

7、南宋政论散文:“在南宋卓然为一大宗”(《四库提要》)。

以经史之学为基础,并能从实际出发,提出政见,分析细密而有条理,语言简朴而厚重有力。

作家及作品:胡铨字邦衡,庐陵人,《戊午上高宗封事》。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叶适字正则,温州永嘉人,《上孝宗皇帝札子》(作品了解)

8、南宋笔记散文

丛残琐记——著作形式

读书心得,生活琐事,世情风习,风景名胜,朝政掌故,历史传说,名人轶事

作家及作品:罗大经与《鹤林玉露》(罗大经(1196—1242)字景纶,号儒林,又号鹤林,南宋吉水人。)、洪迈与《容斋随笔》(洪迈(一一二三~一二○二),字景卢,号容斋,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陆游与《老学庵笔记》(“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

9、朱熹(1130—1200),字元晦,婺源(江西婺源县)人。侨居建州(福建建瓯县)。

10、(了解)严羽,字仪卿,邵武(福建邵武县)人。宋末隐居不仕,自号沧浪逋客。南宋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以诗歌理论专著《沧浪诗话》闻名。

11、(了解)《沧浪诗话》:

“诗辨” “诗辨”的内容是阐述古今诗的艺术风格及诗歌的学习和创作等问题,归结于以盛唐为法。 “诗体” 《诗体》主要论述诗歌风格体制演进变化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线索和轮廓。

“诗法” 《诗法》着重阐明作法和技巧方面的要求

“诗评” 《诗评》举例评析汉魏以来诗歌,进一步阐明汉魏盛唐诗为第一义的理由。 “考证”(一作“诗证”) 《考证》是对某些诗篇的作者、分段、异文等的考辨。

12、(了解)“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

词、理和意兴

词是外形构造,是语码范畴;

理是内在构造,是内质范畴;

意兴相对形式与内容而言,是美学范畴,体现为一种审美趣味或者审美取向。

13、严羽对宋诗的三句评价:宋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14、(了解)姜夔字尧章,鄱阳人。萧东夫(德藻)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居吴兴之武康,与白石洞天为邻,自号白石道人。

“清空骚雅”

“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白石词如《疏影》、《暗香》、《扬州慢》„„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词源》)

15、(了解)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人。

16、(了解)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

17、(了解)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金代最伟大的作家,曾官至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后不仕。筑“野史”亭于家,从事著述。

二、

简答。

1、“白体”:在北宋开国之后的四十余年时间里,一批诗人学习唐代的白居易“闲中取适”、 浅切清雅的晚期诗风,以创作官场应酬的唱和诗为主,形式上多为近体。所形成的诗风称白居易体,简称白体。主要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

2、“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晚唐体诗人诗歌创作特点上主要表现为“刻意苦吟”、“冥搜物象”、“工巧精致”、“长于五律”、“清雅有味”五个主要方面。

3、西昆体: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宋初,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于宫庭内编纂《册府元龟》,他们把在编书之余所写的酬唱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其诗多崇尚晚唐诗人李商隐,以运用故实,雕章丽句著称,一时影响很大,代表了宋初诗坛的倾向,被诗家称西昆体。

5、欧阳修的革新理论

(1)肯定道对文的决定作用,同时强调文学的独立价值。

(2)强调文章和社会习尚的关系,追求文学的平易自然之美。(欧阳修大力推崇平淡自然之美)

6、“王荆公体”:也被称为“半山体”。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向唐诗的回归。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王荆公体”或“半山体”。

7、江西诗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8、诚体斋

 ,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是道也,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知是者,则可以与语活法矣。谢玄晖有言:‘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此真活法也。”(吕本中《夏均父集序》)。

 特点:①善于巧妙地摄取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动态。并用拟人的手法加以突出,使之生动而饶有风趣。②幽默诙谐。③语言平易浅近,自然活泼,适当选择、熔炼俗谚口语入诗,这是“诚斋体”的又一特点。

9、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10、格律词派:也就是骚雅派,是指以骚与雅为自觉追求的词派。其代表作家为姜夔、吴文英、史达祖、高观国、张炎、王沂孙、周密等。他们在文学主张上大力倡雅,反俚俗、反浅薄、反直露、反柔媚、反浮艳、反狂怪、反豪放 。在构思与表现上多以主观的心理感受为线索,很少对社会背景、事件经过、人物活动、景物特征作客观的描写。

11、永嘉四灵:指的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字灵芝)、翁卷(字灵舒)。他们的诗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描,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

“资书以为诗”——“捐书以为诗” 。长于五律,少用古体

12、江湖诗派:江湖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代表人物主要有姜夔、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狷者” :姜夔

“狂者”:戴复古、刘克庄

13、南宋的四六 文

(一)汪藻和南宋初期的四六

 在欧、苏的影响下进行写作

 运散入骈、多用长句

 灵活多姿、便于议论的应用文体

代表作家:汪藻(1079~1154)字彦章,饶州德兴人,《皇太后告天下手书》

《建炎三年十一月三日德音》。陆游《祭雷池神文》。杨万里《除吏部郎官宰相启》

(二)南宋后期的四六

 艺术技巧上追求细密工巧

 风格趋于流丽妥帖

 代表作家有李刘、李廷忠

代表作家:李刘《贺丞相明堂庆寿并册皇后礼成平淮寇奏捷启》,纤弱靡丽的缺点

真德秀的四六未染当时的浮靡之风,高华典重,卓然名家。 刘克庄的四六雅淡清新,笔致流畅。文天祥《贺赵郎月山启》,陆秀夫《景炎皇帝遗诏》

词伟气壮,慷慨激越,一扫晚宋四六的衰弊之气。

14、(了解)1、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齐之历城人。

辛弃疾的一生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一)在北方度过的青少年时期(1140-1162)

“登高望远,指画山河。”

“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

(二)南渡后第一个十年为官时期(1162-1172)

《美芹十论》

《九议》

“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鹏翼垂空”)

(三)南归后第二个十年为官时期(1172-1181)

“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金印明年如斗大”(〔满江红〕“笳鼓归来”)

“更乞鉴湖东”(〔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四)隐居带湖、瓢泉时期(1182-1202)

铅山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

“鹅湖之会”

(五)晚年重新起用时期(1203-1207)

15(了解)、“散句”或“散文”概念的出现。

叶适《水心集·播芳集序》:“昔人谓„„黄鲁直短于散句”.

罗大经《鹤林玉露·文章有体》条:“山谷诗骚妙天下,而散文颇觉琐碎”。

三、 分析题。

(一)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色:

欧文在艺术上有鲜明的独创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风格平易流畅。

第二,艺术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且颇多创新

第三,无论写景、抒情还是说理,都能引人入胜,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欧阳修的 “诗穷而后工”的诗歌创作理论:出自他的《梅圣俞诗集序》一文,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思想。他原有的含义是指一个诗人仕途不通达,社会理想受到压抑或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忧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作。诗人进一步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提出了诗人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比较纯粹的审美关系,而探其郁积的感情,有助于诗人兴怨刺,抒写更为曲折而入微而带有普通性的人情的见解,这对前人的思想深入发展和对后人的启发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梅尧臣的诗歌思想特征:

1、追求诗歌的“平淡”美。

2、要求诗歌形象的鲜明突出,也要求意境的深远含蓄。

(四)王安石散文艺术特色:

王安石的散文是政治家的散文,内容与社会政治有紧密关系,比较重视理论的说服力,较少注意酝酿气氛,描摩物象,从感情上打动读者,因此他的散文一般立意超卓,具有较强的概括力与逻辑性,语言简练朴素。

(五)柳词艺术成就

1、大量使用长调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主的传统,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使铺叙、白描手法进入词中。

2、大量吸收俗语入词,使词向着通俗化方向发展,更接近下层人民,从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日常口语和俚语

3、拓宽了词的题材,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发展。

“春女善怀”——“秋士易感”

4、采用了许多新曲调,使词与当时的流行音乐结合得更紧密。

柳永一方面从《敦煌曲子词》和《教坊曲》中继承优秀的词牌,一方面又改变调整前人已成的词牌,他自己又自创自制了诸多词牌

(六)苏轼散文的艺术特色

从内容来说,苏轼的散文几乎涉及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前根本不能写入文章的很多内容,均能在苏轼的散文中找到。在艺术上,苏轼散文不仅文体多样,而且如他的诗歌一样,触处生春。议论时,能像王安石一样,鞭辟入里,发人所未发,写景时,能像欧阳修一样,以寥寥数语,写出景象的特点,营造出富有诗意的意境。并且极善于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自然而不露痕迹。总之,苏轼的散文变化多端,没有固定的程式,充满活力,毫无陈腐气,且有特殊的情韵,确为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珍品

(七)苏诗的艺术特色

1、善于通过巧妙妥帖的比喻、出人意外的联想等造成新颖微妙的趣味。

“妙”是苏诗特有的趣味

2、诗歌结构完整,脉络清晰,且富于流动感。

在结构方面,苏轼继承了梅、苏、欧以来宋代诗人讲究意脉贯通的特点,诗篇的构成,或以主体的情绪变化为脉络,或以主体所感受到的时间流驶、景物移转为脉络,文理自然。

但他的诗比之前人更少些拘谨,流动感更强,往往在跌宕起伏中,把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3、清新明快、触处生春式的诗歌语言。

理论上推崇自然平淡——创作中的神采飞扬

4、以文为诗,多发议论。

苏轼诗也很喜欢发议论,古体长篇最为突出。

(八)苏轼如何做到“以诗为词”的?

①用题序。

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

②融铸散文式、口语式的语言入词。

③运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入词。

(九)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点

生新瘦硬

1、声律奇峭,用典广博。

“峭刻生新”、“深析透辟”、“老辣硬涩”

“黄庭坚体”、“山谷体”

2、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一是化陈为新,重新升华提炼;

二是袭用前人诗歌中已有之意而换一种手法或语言加以翻新。

3、注重布局,讲求章法。

将散文的章法引入诗歌中,使诗歌的谋篇布局都很讲求章法。

4、有一种独特的幽默诙谐感

(十)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

1、严谨完备的章法结构

长于铺叙、顺叙、倒叙和插叙错综结合,时空结构上体现为跳跃性的回环往复式结构 。

2、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

3、音律和谐,并长于自度曲

擅长用拗句,在拗怒中追求音律的和谐统一

(十一)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1、善于表现细腻的内心情感变化

她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

2、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创造出淡雅清疏的审美境界 。

3、将书面语和口语融为一炉,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雅俗共赏式的文学语言。

4、词风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李清照是公认的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但她的创作并不局限于婉约。南渡以后,随着生活经历和变化,她在创作上开始呈现出出多样化的特点。李清照后期的创作兼有豪放派之长。 李清照的词因为其独特的风格被称为“易安体”。

(十二)范成大田园诗特色

《四时田园杂兴》和《腊月村田乐府》

浓郁的乡土气息

将景色的描写和对封建剥削的揭露结合起来

(十三)陆游爱国主题诗歌的特征

陆游诗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部分是那些表现爱国思想的诗。

内容博大,思想精深,感情真挚

1、思想的明确性。

2、题材的广泛性。

热情讴歌北伐战争

3、塑造了自己的爱国形象。

首先是抒发了对恢复事业的高度热情和不断追求以及理想破灭后的沉痛悲愤和矛盾心情。 其次是信念的坚定性和一贯性。

再次是表现的随意性。陆游的爱国思想渗透到各种题材之中。

 辛词的艺术成就

⑴豪放词风的树立

①善于塑造鲜明、生动、虎虎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

“马作的卢飞快,弓似霹雳弦惊。”(《破阵子》)

②他善于运用跳跃、顿挫之法,增强时空的跨度和感情的起伏,尤善于将最凝重的感情熔铸于开头、结尾之中。

“醉里挑灯看剑” 、“可怜白发生”

③辛词的豪放风格往往是通过各种形式加以表现的。

“正而能变,变而能化,化而不失本调,不失本调而兼得众调”。(胡应麟《诗薮》)

1、善于寓刚健于温柔之中。2、善于寓悲愤于闲适之中。

淡笔写浓愁

轻笔写重压

闲笔写大志

3、善于寓庄严于谐谑之中。

⑵对词的表现手法的发展

以诗为词——以文为词

①喜用典、善用典。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②喜议论。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善用比兴、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段。

④善用精美的文学语言,又善用通俗的口语;善用散文句式入词,又善于点化前人诗句成语入词,在语言表达上也取得了集优汇萃的成就。

⑶形成独特的词体“稼轩体”

(十四)姜词的艺术风格

(一)善于提空描写。

从空际中摄取神理,点染情韵

黄鲁直随遇而安 陆游篇五
《杜甫》

杜甫诗名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兵车行》

6、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

7、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1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1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1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

16、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2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2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2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

24、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27、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8、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赠化卿》

2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3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客至》

33、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

3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蜀相》

3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37、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

38、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

40、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佳人》

43、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曲江二首》

4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曲江二首》

赞美杜诗的诗

1.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

2.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3.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 ----黄鲁直 《题浣花醉归图》

4.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 ----韩愈 《题杜工部坟》

5.纵为三十车,一字不可捐。 ----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因成一千言》

6.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

纵使字字寻得出处,去少陵之意盖远矣。----《老学庵笔记》

关于杜甫的文章

还在小学时,我读到了杜诗《江畔独步寻花》,从此开始一位叫杜甫的诗人就进入了我的视线。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杜甫和李白不同,李白在世时已经扬名天下,而杜甫在他过世一百余年后才为人们所知。他的“死而后生”源自韩愈、白居易等文人的赞赏与宣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诗风有很大影响。后来,他被王安石、苏轼、陆游等人所崇拜,文天祥甚至以杜诗作为爱国精神的典范学习。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杜甫出生在信奉儒家学说有为官传统的书香门第,是当时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他7岁开始写诗,15岁小有名气。也许这样的早慧也注定了他日后不太顺利的生活,他的诗风因而沉郁顿挫、悲壮愤慨。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年轻时杜甫与李白相遇,当时他们两人都在漫漫游历之路上漂泊,“诗意的栖息”恐怕也不过如此。当“诗圣”遇到“诗仙”,他们欣喜异常,痛饮狂歌,互相切磋,但不久后便永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二十岁以后杜甫像杜家的祖祖辈辈、所有保守着中国人传统思想的人们一样走上了“学而优则仕”的必然之路,但他多次应试从政均未成功,只能穷困潦倒地待在好称“歌舞升平”的故都长安。此间他不断地投献权贵,为了走上仕途,他曾经连续六年应试科举却没有结果,就这样,直到多年后“安史之乱”前一个月他才得到了一个很小的职位。从政的失意和生活的苦闷使他深切地体会到了平民百姓的疾苦,这段时间里,他写出了很多政治讽刺诗,例如《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名篇和大量流芳千古的名言警句。这一时期他写了大约100首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4岁,杜甫开始了流亡生涯,当时正值安史之乱的高峰。杜甫在国家危机中创作出很多诗作,因而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去灵武投奔肃宗,但不料半路被俘,半年后才得以脱身。这样,他与长安永别。一系列的事件令杜甫对世态炎凉的认识更深刻了,写出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价值很高的名作。后来,他不再对仕途报有任何希望,他辞了官,又开始了流浪生活。

“世乱怜渠小,幼女问头风。”

与众多为人高傲的诗人相比,杜甫是平易近人的,他写了很多赞美爱情的诗给他所爱的妻子,歌颂她高洁、智慧的美。他爱子女,常常与他们一起玩耍。他爱邻里,写了不少幽默生动地诉说友情的诗。他是一个会爱的、广博的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在杜甫人生最后的十一年中,他写下了1000多首诗,是他诗歌创作量最大的时期,他欣赏“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行文风格,他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善长用最精练、最生动的语句将它们表达出来。

同时这段时期也是杜甫充满悲剧性的一生中最贫困的十一年,他在四川住了八年,成都城中至今仍然有他建的草堂,并在那里居住了五年。尔后他漂泊在湖南、湖北,有相当多的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与他一生牵挂的知音李白一样,他伟大的灵魂最终在充满了灵气却有点悲凉的水流之上走向了天堂。

读《杜甫传》后有感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江汉》中这两句诗是对于杜甫一生最好的写照:独立于茫茫宇宙之间,诗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独和无力,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诗圣杜甫博大的胸怀以及对世事不能如愿的惋惜。

杜甫,这样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让我们铭记于心的缘由何在?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

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走进杜甫

走进,走进你的精魂.走进你的诗胆豪气,走进你遗留下斑驳的残碑,还有走进你那诗中拓出的崇高爱国精神。那一句句、一行行千吟不衰的诗句,是你不小心放进日子里的吧!你可曾知道你酿成的诗酒又醉倒了多少炎黄子孙?

读书与漫游时期,你飘生吴越,闲情四射,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游齐赵,其间初绘泰山,一首《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即以突现出泰山的宏伟与你人生的抱负。继而遇李白、高适同游于梁、宋结下深厚的友谊.正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啊!。

黄鲁直随遇而安 陆游篇六
《材料》

《桃花源记》翻译 晋朝太元年间,在武陵这个地方有个以捕鱼为职业的人,有一次,他沿着一条溪水划船行驶,忘记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一棵杂树,散发着清香的草又鲜艳又美丽,落下来的桃花瓣散乱在地上。渔人感到很奇异,就再向前行驶,想走完这片桃树林子。 桃树林的尽头,是溪水的发源地,一到就看到一座山。山脚下有个小洞,好像有点发亮。渔人就弃船登岸,从洞口摸进去。开始极狭窄,只能通过一个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感到开阔明朗。只见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那里有肥沃的土地,优美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到处可以听到。众来来往往,耕种操作,男男女女的服装,完全和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孩子全都愉快的自在逍遥。他们看到渔人,就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有人就邀请他到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请他吃喝。村里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上代因为逃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们来到这块和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就此同外面的人断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居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渔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件一件地全都给他们说了,他们都惊奇感叹。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的家里去,都拿出酒饭来招待他。渔人在洞里停留了几天,才告辞回去。洞里的人嘱咐他说:“不能对外面的人讲这里的情形呀。”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经过的路,处处做上标记。回到郡里,渔人就到太守那里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去,寻找先前做好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不能再找到那条道路。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个清高的人。他听说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去寻找,没有实现,不久,他就患病去世。以后就不再有去寻找桃花源的人了。

《陋室铭》翻译: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音乐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它们虽然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爱莲说》翻译: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核舟记》翻译: 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起看一幅书画横幅。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横幅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

手拿着横幅的末端,右手指着书画横幅,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关联。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肢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篆文图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窗户八扇;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刻有船桨,刻有炉子;刻有茶壶,刻有书画横幅,刻有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大道之行也》翻译: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

《三峡》翻译: 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到了夏季,大水漫上两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断绝了。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飞翔,也没有如此迅速。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奇特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清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索,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声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翻译: 山河的美景,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赞叹的。巍峨的山峰高耸入云,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早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了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傍晚夕阳将要落下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

两个这样的闲人 。

《观潮》翻译: 江汹涌的海潮是天下间最壮观的。从每年的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这期间海潮最盛大。当海潮从远方海口出现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过了一会儿慢慢逼近,白浪高耸就像白玉砌成的城堡、白雪堆成的山岭一般,波涛好像从天上堆压下来,发出很大的声音,就像震耳的雷声一般。波涛汹涌澎湃,犹如吞没了蓝天、冲洗了太阳,非常雄壮豪迈。杨诚斋曾在诗中说:“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市;钱塘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就像这样一般。 每年临安府的长官到浙江庭外检阅水军,巨大的战舰数百艘分别排列于江的两岸,一会儿全部的战舰都往前疾驶,一会儿分开;一会儿聚合,形成五种阵势,并有人骑着马匹耍弄旗帜标枪,舞弄大刀于水面之上,就好像步行在平地一般。忽然间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物一点点都看不见,水中的爆破声轰然震动,就像高山崩塌一般。过一会儿烟雾消散,水波平静,看不见任何一条大船,只有演习中充当敌军战船的军舰被火焚烧,随着水波而沉于海底。 浙江一带善于游泳的健儿数百人,每个人都披散着头发,身上满是刺青,手里拿着十幅长的大彩旗。大家奋勇争先逆着水流踏浪而上在极高的波涛之中,忽隐忽现腾越着身子,姿势变化万千,然而旗尾一点点也没有被水沾湿,以此来夸耀自己的才能。而有钱的巨富、尊贵的官吏,争先赏赐银色的彩绸。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手饰与衣裳的观众,车马太多,路途为之阻塞。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价格高出一倍。而游客租借观赏的帐篷,即使容纳一席之地的空间也没有,非常拥挤。

《湖心亭看雪》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黄鲁直随遇而安 陆游篇七
《初二语文文言文翻译》

陋室铭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核舟记

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起看一幅书画横幅。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横幅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末端,右手指着书画横幅,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关联。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肢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篆文图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窗户八扇;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刻有船桨,刻有炉子;刻有茶壶,刻有书画横幅,刻有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大道之行也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望岳

泰山是什么样的面貌?青翠的峰峦,齐鲁大地都能看到。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南北两坡一面昏暗,一面明亮,截然不同。 山间层云升腾令人襟怀激荡,双目圆睁凝视着入巢的归鸟。

终要登上泰山的巅峰,才能遍看群山的矮小。

春望

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

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

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石壕吏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家里

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天亮了,我登程赶路,只能同那个老头告别。

三峡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悬崖,排排峭壁,如同屏障一般,遮蔽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到了夏天水涨,漫过小山丘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航行,有时皇帝的命令急需传达,这是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及它快。

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影子,极高的山峰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松柏,悬泉和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每次到了天刚晴下霜的早晨,山林清凉,山涧寂静,经常听到在高山上的猿猴在长声鸣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怪异,在空荡的山谷传来猿鸣的回声,声音低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渔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答谢中书书

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脱衣准备安睡,看见月色射进门来,很高兴地想出去走走。考虑到周围没有什么人能够一起领略月夜乐趣。于是就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溜达。

庭堂下面的月色好像积满清澈透明的水,水里面各种水草交错纵横,那是竹子和柏树影子啊!

哪天晚上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没能清闲的人像我们俩而已。

观潮

浙江海潮,是天下宏伟的景观。每月从十六到十八这三天海潮最为盛大。当潮水刚刚从远远的海那边过来的时候,仅仅像一根根白色的线;不久,渐渐的近了,就像玉砌的城墙积雪的山岭一般,接着从天边汹涌而来,潮水声如雷鸣,震撼激荡,淹没天日,气势雄壮极了。杨万里诗里所写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正是这种景象啊!

每年京城的长官到浙江检阅水军,数百艘战舰分列在江边;不久就演习五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各种变化,还有士兵在水面上乘马、耍旗、举枪、舞刀,就好像在平地上操练一样。忽然间四处冒出滚滚黄烟,人和船一点都看不见了。水炮爆炸,声响轰隆,好像山崩一般。等到浓烟散去,水波平静下来,江面上一条船的踪迹都没有了,只剩下被烧毁的“敌船”,随波漂流,逐渐远去。

几百名善于游泳的吴中健儿,都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举十面大彩旗,争先恐后的迎着潮水游去,在阵阵巨浪中翻腾出没,忽隐忽现,但手中的旗帜却一点都不被潮水打湿,他们以此来自己的高超本领。

江岸上下十几里间,满眼是带着首饰的妇女,穿着华丽衣裳的游人,车马堵塞了道路,吃的、用的东西都比平时贵了一倍,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下来。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初更(晚上八点左右)后,我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撑着船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有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点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里,有两个人铺好了毛毡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在烧酒,酒炉里的水烧得滚沸(烧酒时,应用炉子灌些水再把酒壶放在里面用火煮)。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快地喝了三大杯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下船的时候,船夫小声说到:“不要说相公您痴情于这雪景,还有像您一样对这雪景痴情的人呢!”

归园田居(其三)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使至塞上

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渡荆门送别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游山西村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黄鲁直随遇而安 陆游篇八
《人教版八年级上五单元文言文翻译》

桃花源记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花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于是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而不能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那条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因病而终。后来就再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陋室铭》

[原 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或陆地上的草木及花,受人喜欢者特别的繁多。东晋陶渊明偏爱于菊;自李唐王朝以来,世上的人都特别的喜欢牡丹;可是我独独喜爱莲花的出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的高洁,它经过清水的洗涤,显得纯净而不妖媚。它内心通达而外形刚直,不像藤蔓四处蔓延,也不像枝干四处纵横。香气远而清纯芬芳,亭亭玉立如在水佳人,只可以远远的欣赏而不可以肆意的亵玩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之人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之人也。而莲花呢?是花中的君子也。噫!(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爱菊之人,陶渊明死后很少听到。爱莲之人,与我同样所好的又有几人?(几人又作何人)而爱牡丹之人呢,适合于大多数人也。

核舟记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译文】

明朝有个特别手巧的人名叫王叔远,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粒黍子左右。中间高起并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有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起看一幅书画横幅。苏东坡用右手拿着书画横幅的右端,用左手轻按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末端,右手指着书画横幅,好像在说什么话。苏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个膝盖,各自隐蔽在书画横幅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关联。佛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肢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篆文图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刻有窗户八扇;刻有箬竹叶做的船篷,刻有船桨,刻有炉子;刻有茶壶,刻有书画横幅,刻有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石壕吏》

【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史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

傍晚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来捉人。老翁翻墙逃走,老妇走出去应对。

官吏喊叫的声音是那样凶,老妇啼哭的情形是那样凄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最近刚战死了。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家中再也没有什么人丁了,只有个吃乳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条完好的裙子。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允许我跟丛您夜归。 赶紧应付河阳需要的劳役,现在还赶得上做早炊。”

入夜说话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但好像听到低声哭泣抽咽。

天亮后我继续赶前面的路程,只能与逃走回来的老翁告别。

大道之行也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相关热词搜索:黄鲁直随遇而安 黄鲁直随遇而安翻译 黄鲁直随遇而安文言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黄鲁直随遇而安 陆游”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黄鲁直随遇而安 陆游"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3528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