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读道德经的感悟

读道德经的感悟

2016-01-16 09:42:1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读道德经的感悟篇一《读道德经有感》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读道德经的感悟》,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道德经的感悟篇一
《读道德经有感》

读道德经有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读道德经,开卷第一句话就让自己有

很多感悟....

常追寻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策划未来.多少美丽的风景在被现实冲破的心烦意乱...现在才知道,自己太固执,太僵硬,为了不存在的轨道而伤心无力.真正的轨道,真正的未来,不能强求,只能用心去感受,在"常道"中,慢慢体会,慢慢品位,

让自己微笑对自己说:原来如此!

曾经可以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名字,抱怨着,苦思着,只不知道自己无时不

在变化,为了一个名字绑住自己,我是不是太傻了?

也曾可以追求心中所爱,为她欢喜为她忧,现在才发现自己有多轻率.庆幸的是,我没有鲁莽,去破坏我与她之间的友情.能说出来的爱,也许并非是永恒的,并非是我心中的真爱.也许有一天,一个女孩默默的站在我身边,从我眼里读出默

契,和那会心一笑.呵,当然也许也是我痴人说梦.

说不得,一切都说不得,能够表叙的,正在表叙的,也许都不是真理,不是真实的.年轻而轻狂的自己,向多少人夸耀过自己,而那些曾经让我骄傲的,都惨白

无力的衬托出我的无知与空虚.

曾经看很多商界领袖的访谈,相对于那些志得意满侃侃而谈的人,他们大多都言语不多,即使是在主持人一再诱导下,他们也仅仅是点到为止。在道与不道之间,名与可名之中,不失一种坦城,留守一份从容。虽然说话简练,但是很有分量。光是他们坐在那里你就能感受到一种力量。那种力量来自哪里,我不得而

知。但是那种悟道的境界的神气让我惊叹。

道德经的文字不是很生涩,很多字认过一遍就能上口,而且每一篇都不是很长的几句话,非常适合在学习学累了或是在睡觉之前来上那么几句。呵呵,记得我在宿舍朗读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摇头晃脑,抑扬顿挫之声很自然的就流露出来。感觉就好象吃火锅就应该光着膀子,吃西餐就该温温尔雅一点,读古文就该读的饱满,这样才有味道。刚开始每次我读的时候,宿舍兄弟们都说,唉~又来了。不过,读上了那么几次,大家都觉得能听的有点收获。甚至有几次,我忘了读了他们都提醒我说, 哎,给大家整两句! 呵呵,虽然这阵子忙着考试好久没读了,不过每当我一个人静下心来得时候,总是不自觉的去想里边的话。

象“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

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上 士 闻 道 , 勤 而 行 之 ﹔ 中 士 闻 道 , 若 存 若 亡 ﹔下 士 闻 道 , 大 笑 之 。 不 笑 不 足 以 为 道.故 建 言 有 之 :明 道 若 昧 ﹔进 道 若 退 ﹔夷 道 若 颣 ﹔上 德 若 谷 ﹔广 德 若 不 足 ﹔建 德 若 偷 ﹔质 真 若 渝 ﹔大 白 若 辱 ﹔大 方 无 隅 ﹔大 器 晚 成 ﹔大 音 希

声 ﹔大 象 无 形 ﹔道 隐 无 名 。夫 唯 道 , 善 贷 且 成 。"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

制不割。”

"江 海 之 所 以 能 为 百 谷 王 者 ,以 其 善 下 之 , 故 能 为 百 谷 王 。是 以 圣 人 欲 上 民 , 必 以 言 下 之 ﹔欲 先 民 , 必 以 身 后 之 。是 以 圣 人 处 上 而 民 不 重 , 处 前 而 民 不 害 。是 以 天 下 乐

推 而 不 厌 。以 其 不 争 , 故 天 下 莫 能 与 之 争."

"善 为 士 者 , 不 武 ﹔善 战 者 , 不 怒 ﹔善 胜 敌 者 , 不 与 ﹔善 用 人 者 , 为 之 下 。是 谓 不 争 之 德 ,是 谓 用 人 之 力 ,是 谓

配 天 古 之 极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信 言 不 美 , 美 言 不 信 。善 者 不 辩 , 辩 者 不 善 。知 者 不 博 , 博 者 不 知 。圣 人 不 积 , 既 以 为 人 己 愈 有 , 既 以 与 人 己 愈 多 。天 之 道 , 利 而 不 害 ﹔圣 人 之 道 , 为 而 不 争 "。。。。

太多太多的话语让人觉得既明白又不明白,既清醒又糊涂。感觉很玄很让我

晕,不过,我喜欢这种感觉。

这里边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以其不争,天下莫与之争之。

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有种说不出的舒服,好象被人点化了一样。有点豁然开朗的意思。在我看来,这句话含义是:很多东西想得到就需要与别人争,但是争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争!呵呵,是不是有点卖弄,可是我真的是这样认为的。回想走过的这几年的光景,似乎自己是一个喜欢竞争,也是一个敢于竞争的人。可是自己有时候在参与竞争的时候,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有时候自己会感到茫然。很多东西你争到了,但是之后你会发现,不值。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觉到很多东西不是你争就能得来,不是你不争就得不来的。而且有时候故意跳出竞争的小圈子来,自己竟突然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更大的竞争圈子里

边,以前的小圈子是那么的可怜。自己的境界竟然高了很多。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当一个人盯着眼前的利益不妨的时候,鼠目寸光的他会

觉得很兴奋,可是他争了这点小,却失了身后的大。

我也明白了什么是韬光养晦,当一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当中扎扎实实的积蓄能量,很多时候他的成功是水到渠成的。所以我理解了我们国家的对外政策,”中国永远不称霸“ 我不象你美国、日本那样嚣张,我扎扎实实的做我的基本功。当时间这个神奇的魔术师,让他手中的魔杖轻轻一挥的时候。世界会惊奇的发现,

中国这个强者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屹立了世界之颠。

不争,天下便莫能与吾争!这里边也有辨证的成分在里边,争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争。有争就有得,有得就有失。不争怎么失?所以当一个人在用一种不争的心态来参与竞争的时候,他就不会患得患失,他就会海纳百川,壁立千刃。 书里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再三玩味,我不是那些研究人员,我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呵呵,所以自己的一些见解感觉只要对自己有启发就可以。《道德经》这本书能够让我浮躁的心多一些沉静,肤浅的心多一份思索。所以我喜欢这本书。

读道德经的感悟篇二
《读道德经有感》

读道德经有感

今天偶然读《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后有感颇深,便与之分享! 善为何物?难于言说,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说。

水乃平常之物,举目所及,比比皆是。水虽平凡,却蕴含非凡智慧和品性,远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为也,地球,亦水所为也,万物生长,皆赖于水。水有如此之功,然并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馈。水,恩泽万物而不事张扬,惠及众生而德行谦卑,总往低处流,总往底下钻。

水,不与万物争,不与人计较,你进,她退,你挤,她溢,能屈能伸,看开,大气,超脱,逍遥,故无诟病,少非议。

水,形易变而性难变。倒杯里而成杯之形状,倒碗里而成碗之形状,倒锅里而成锅之形状,外形虽成了别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弃该放弃的,坚守该坚守的,外圆内方,灵活自如。 水,看似无力,实则有力,表面软弱,内心坚强。坚硬易折,柔软耐久。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以柔克刚,以软胜硬。

低调,不争,适应,柔韧,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谓道,水即是。

赵宏政 六年七班 2010年7月6日

读道德经的感悟篇三
《读道德经有感》

读《道德经》有感

其实,在道家著作之中,我最先接触的是南华经,很是喜欢其中的超凡脱俗之意,沉湎其中,妄图把那些污浊的尘土气洗涮掉:可谓年少不知事,一心向逍遥。但随着年长,却发现因果为经,尘缘为纬,经纬编织成网,早已将我缚束。带着镣铐跳舞,感觉实在自欺欺人。读了几日道德经,仿佛看到了一条金光大道~逍遥游修心,道德经修身。但资质有限,不能贯通全文,只能取其较易懂者,浅谈所悟。

无为才能无不为 人活在世上,要做你该做的事情,不做你不该做的事情。这件事情该你做,你做了,是最自然不过的。就好像你走在街上,一个小孩在路边滑倒了,你装做没看见,走过去了,你能够安心吗?这时,你上去把孩子扶起来,乃为最自然的事情。不做才是不自然。亲人重病,你说我放得下,不闻不问,这是推卸责任。 那么,什么是不该做的事情呢?

首先是从道德上讲,你不应该做的,你做了,会非常不安。有些事,从历史的安排上就不该你做,你硬要做,费了很大的力,还是做不成,这也是不该做的。 人们经常在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浪费了精力。好比上班坐公共汽车,路上交通很拥挤。这时,有人就沉不住气了,长吁短叹,一会儿看看表,一会儿看看窗外,只怕误了自己的事。其实,你着急也罢,不着急也罢,车该怎样走就怎样走,你着急也是这个速度,不着急也是这个速度。你已经做了该做的事,你按计划上了车,至于车是否误点,不是你能控制得了的。这种累,就属于多余支出。 此外,一个人本来数学很好,却非要当作家,这件事不该他做,他硬要做,费了半天劲,做不成还伤了自己。郭晶晶跳水世界第一,但你一定要她去打网球,肯定不适合,也不会出成绩。同样,让李娜练体操也不合适。这种显而易见的例子一看就很明白。但生活中许多人都在犯这种错误:勉强自己做不该做的、不能做的事情;勉强的结果,事情做不成,自己还要受伤害。

无为是一种高境界,是放下一切执著的境界,并非什么事都不做。刚出生的

婴儿还会吃奶,还会啼哭,何况成年人?当你放下一切执著之念,才能做到本心清静,才能真正“有为”。什么事都不做的境界还要修炼吗?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一生有多少事是应该做的,有价值的;有多少事是不该做的,是毫无意义的。只有认清了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才能真正做到“无为”,也才能真正在那些该做的事情上“无不为”。

上善若水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完善的人所具备的上等德行就像水一样,水的特点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利。人生本是一种缘分,来到世上是一个偶然,朋友相聚是一个偶然,同事相处也是一个偶然,当你付出多了,你的朋友或你的同事的获得就会更多;而你收获多了,其他人相对就会少一些。上天给人的物品份额是确定的,不会因人的增加而增加,也不会因人需求的暴涨而暴增,就象汽车多了,路就显得小了一样,人如若水,少索取多付出,则是做人的崇高境界。 水是柔情的,水可以适应各种环境,水处于高山之巅,谓之天池;水处于沙漠之怀抱,谓之月亮泉;水处于山拥林抱之中,谓之小溪;水舞蹈于悬崖峭壁,谓之瀑布。水适应于各种环境,游刃于世界的各种形式之中。” 水有着自己的精神,那就是百折不挠,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阻碍,总是辗转迂回继续前进,她谦虚容忍,低头而行,以曲求全。她从雪山之巅一路走来,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东流入海。因此,她包容一切,与万物融合,每天虽抱着长江之尾,却拥吻着东海日出之头。 水的清澈是水的灵魂,古人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说,用清澈的灵魂相交于清澈的灵魂,世界永远是清澈的。老子在道德经五千言中多次提及水,人与人的交往,很像水与水的交融,忌妒心、猜疑心、贪心、野心、戒备心都可以将清水搅混,混水中的灵魂也是混浊的,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坦诚相见,以真诚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正如老子所教诲的那样,言谈要如水一样,循循善诱、平和清静;朋友相处要如水一样,清澈透明、包容会同。

上善若水,智者乐水,但愿我们的生活也如水一般的真诚、清澈、透明,

也如水一般的谦卑、柔静、博爱。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说,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觉得是快乐的。用叔本华的观点来说,不满足使人生在欲望与失望之间痛苦不堪。

简而言之就是知足常乐。一切行为适中、折衷为宜,不能什么也不追求,也不要过分追求,凡事讲究个"度"。简言之,就是对幸福的追求持一种极易满足的态度。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就时常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甚至是痛苦不堪。

知足是一种处事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知足常乐,贵在调节。这是一种人生底色,当我们在忙于追求、拼搏而迷失方向的时候,知足常乐,这种在平凡中渲染的人生底色所孕育的宁静与温馨对于风雨兼程的我们是一个避风的港口。休憩整理后,毅然前行,来源于自身平和的不竭动力。真正做到知足,人生便会多一些从容、多一些达观,从而常乐。 人应该知足,承认和满足现状不失为一种自我解脱的方式。知足者想问题、做事情能够顺其自然,保持一份淡然的心境,并乐在其中。这并不是削弱人的斗志和进取精神,在知足的乐观和平静中,认真洞察取得的成功,总结经验,而后乐于进取,乐于开拓,为将来取得更大的成功鼓足信心,做好充分的准备。知足常乐,是个人永远的精神追求。 在前进的道路上,当我们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如果我们都能知足,就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在对待生活中的困难时,也会泰然处之。知足常乐,在烦躁与喧嚣中,会过滤掉压抑与沉闷,沉淀一种默契与亲善。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不打无准备之仗。预则有,不预则无。讲的都是当一件事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要为这件可能要发生的事做好一切可能想到的准备,这样,当事情一旦发

生的时候,我们才能沉着以应,正确处理好可能发生的一切事情,不至于措手不及,乱了方寸。然而这一切做起来比想像可要难多了,只有做过了你才能真正了解。它需要比较全面的知识和尽可能多地阅读别人曾经经历过的各种事件的过程,不只是需要一个正确的处理方法,更需要一个正确和辩正的思想。想到是一回事,做到却是另外一回事。生命的过程用错误和挫折不断地在教育我们。“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永远是我们做成一件事的最初阶段必须具有的正确的态度。这种态度和方法,使我们拥有了主动权和先决权,从而能以正确的方法,应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就像考试前的复习和演出前的排练一样,把不良习惯在多次严格的纠正中,改正过来。重复的过程可能很乏味,但你改变了自己,让不良变为优良,这种进步对生命的意义是在整个一生中都起着作用,其结果可想而知。 治之于未乱,可能更侧重于教育和政治。当一个小孩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当某一团体过激行动还处在酝酿阶段,当一切还在纸上谈兵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只要任其发展,就可能会发生的一切。如此,我们就要下点功夫,用点气力,动点脑子,不要怕麻烦,更不要在最困难的时候失去耐心,那其实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要等到一切都发生了再去收拾,那一定是为时已晚了。因为一切已经乱了,这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总而言之,任何事情在还没有发生之前都应当筹划好,把事故消灭于未发的状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慎始慎终,防微杜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天道 除此之外,我发现道德经中多次出现天道一词,天道究竟是什么呢,是虚无渺茫的法则呢,还是具体存在的掌控者呢?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者,天道也,既然天道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那为何又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无情,天道无亲,天道最是残忍了。天地之间万物生灵,都必须在天道所制定的秩序下发展,背离者消减,服从者生存,顺应者兴旺,但当兴旺发展到一定程度,天道又会打压损之,就比如那王朝兴衰。我个人的感觉,人类的发展历程,先是服从天道以生存,后顺应天道来发展兴旺,最终为了不受打压而毅然挑战天道;联想到曾经的玛雅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也许就是挑战天道失败而被毁灭的。

这些纯属痴人呓语,望老师不要见怪,权作一笑。

去行道,自然到。

读道德经的感悟篇四
《读《道德经》有感》

读《道德经》有感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道德经应该说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不过公认是上道下德)按照这种划分,我先简单地谈谈我对“道”的理解。

花,本不自生,而是生于植株;也不自灭,而是归于植株。其不自生,也不自灭,却适时令而存在,它暂居于生命的本体,它所遵循的生命的轨迹,既为“道”。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这是我们后人所理解的道。

然而老子自己却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粗浅的理解为:能够用语言说出道就不是道了。道就像是空气,伸手去抓,以为得到了,张开手却空空如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且不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我对“德”的一些感悟吧!

《韩非子·解老》中说:“德者,道之功。”《管子》中也有:“虚无无形之谓道,化育万物之谓德。”古人一般认为:道指本体,德指本体之功用。如此说法,我认为有些道理,但也出现偏差。

道诞生万物,又蕴含于万物之中,是一种绝对的,永恒的,不变的存在,而德是道化育万物过程的一种顺应事物发展的体现。《道德经》中所说德仍是宇宙万物的大德,并非我们通常所说人类中个人品德的小德,虽然小德蕴含在大德之中。

德实际上是万物顺应发展,这个发展不仅是人类社会,而是整个自然界,这个宇宙,体现出来利于世界有序发展一种外在表现。因此才有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以上乃我读完《道德经》之后的一点感悟。

读道德经的感悟篇五
《《道德经》读后感》

读《道德经》有感

计科80 王林森 2008012317

《道德经》阐述了老子的主要思想,主要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老子对道、德的理解,在首章首句就阐述得非常清晰明显,气势磅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他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老子眼里,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很有其独到性。现在看来有些观点很幼稚,但在当时的背景下,称之为高瞻远瞩也不为过。他的一些阐述,让人很容易看清他思想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与之相对的,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跟孔子的不大相同。

他认为,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人的哲学,他教导强者要收敛光芒,以弱居之。这是老子正反两面会互相转换的理论的运用。如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也就是说,面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之内在本质。

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跟孔子大相径庭,完全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 《道德经》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意思是说: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出现了聪明智慧,才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道德经》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因为礼有形式与内容两个层次,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

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而且只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应该废止文明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邪恶,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此外,我还总结出了老子关于政治及社会哲学的一些看法。

《道德经》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在政治方面,《道德经》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道德经》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道德经》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z

因为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如果太过于强调某一反面,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即注重于取消一切导致混乱的源泉。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

为,是以难治。” “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因此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己如此的状态。“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认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希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读道德经的感悟篇六
《读道德经感悟之一》

读道德经感悟之一

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原文(陈才俊主编)

二、学前心境

人站在广漠的天下,观瞻历史长河的幻变。光波电波大气笼罩,心吞六合,天地玄黄,陨星飞扑。飙风猛起,惊雷雨荡。地震山崩,江河改道,湖海移形,屯草成林,帝末结果。沧海桑田辱地。无为修身自立的心境看第一章。

三、现代文逐句直译

自然界、宇宙运动本体和运动走的路(或轨迹),肯定是深奥和认真研究宇宙的路(或轨迹),这运动着和运动的路又是复杂、发展、变化、探索的路。(也就是自然形成而有规律的道。)万物的形态、作用、性质为记忆、分辨、利用,我们定为名。肯定地说,万物的形态、作用、性质、价值的利用是建立在这个“名”字上。随着斗转星移的推动进化,名的形态、作用、性质、价值也是发展变化的。

看得见,摸得着,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进化和运动,我们定名“无”,是天地的起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进化成实物,我们定名为“有”,是万物的本源。因此,经常生活在看得见,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中,希望用无的物质观察、研究它与道的玄妙存在,经常生活在有的物质中,希望用实体观察、研究实体与道的错综复杂的联系。有无两类

物质是同出而异名,一样可说为玄妙高深。玄妙高深之中又有玄妙高深,其中择易就是众玄妙高深研究进入的门户。

四、拙诌之识

道德经以研究、探索宇宙自然为本,要人类学习宇宙自然拟人化为实。把无为提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把道衍生的德作为地球守备和人类执行标准,达到保护自然,学习自然,了解自然,利用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达到社会和谐,处于一个不欲,不争,无私。帮助(善)给予(德)的世界,老子的理论是朴素、本源,根本的信言不美。道德经做着四个高频字的文章,即善,德,道,无。这四个字连着的句看懂了,它的面貌就了然了。但实践难,探索研究难,需要一代一代人的没身不殆。

现在不是老子先生著书的时代,天命,天帝,天神、祖宗的灵魂等都没有了代言人。天治,帝治,神治,祖宗之法不干涉我们,不需使用美言不信。所著的擦边言也可直读,检验就是实事求是与为人民服务来对照了。

第一章有两个难字:道和无。首句就提出了道,肯定了道,发展变化非常的道。第四章提出了道的适应性,不定性,时间性。第五章提出了天地不仁的自然无神性,第十四章就提出了道探索研究的头绪,(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打开了研道之门。第十六章御今之有研究道,一代一代人没身不殆。第二十一章道在探索中有物、

有精,有真,有信,从无至有进了一步。第二十五章发现了道,无声无形混成先天地,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大大、逝逝、远远,往返周转。道就基本界定了是宇宙空间自然运动的本体和运动的轨迹。这样星球有星球运动的轨迹,宇宙有宇宙运动的轨迹,万物有万物运动的轨迹。但道德经中涉及的只有宇宙空间形成的本体和运动形成的轨迹,取益于宇宙运动,服务于地球人类。

但是道几百年几千年来的传统寓意就大不同了。道不知是老子提出还是当时百家争鸣的一个命题,还是周朝政治讨论的范围,我这个厚茧的农民就不了解了。后来道的发展就有百态了,如同期的兵圣孙子,五事七计的一为道,释义是上下同意,是老子道德经无为与德的表现。文圣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是老子道德经德的范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成为了行为与法则。“天下达道五: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进入了行为礼义的范围。

二百年后,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成了南华真君。河上公的6代传人成了八大神仙中的曹相国。孟子继承了孔子的道,成了亚圣,成了仁义之道。

道学走上了神坛,兵学进入了兵界社会,儒学普及到了政界学界。道学的本身是研究宇宙起源发展,生命起源发展,

生命生存发展,人类处世发展的社会大命题目。阳春白雪和者寡,道德推广能者燥,走上神坛是高士的无奈。

现在科学已普及,道德经能现身民间,是走下神坛的时候,是为人民服务的时候。

第一章另一个难字:无。

无从中国字典上很难发现它的全部释义,它在道德经中又举足轻重,但无字在老子著文中除字典释义外又规定了一个特定的意思,基本上和道一样是强字之。

我大略数了一下,有98个无字,五千言的占有比例很大,民间说无字天书大概是指《道德经》,粗看《道德经》确实是无字天书,被褐怀玉。傍丈二神仙摸不着头。一字多义,一字多用,一字特设是中华文字的博大奥妙。老子在第一章里特定,一,无是物质,同有,同出而异名;二,无是名,是天地之始;三,无是研究时间、空间的主要对象,欲以观其妙。以后诸章中又把无引向了广阔的区域,把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搏而不得的无,划入了道生的一。无以为用划入了空间,又延伸了无的作用,如无形,无状,无为,无事,无味,无私,无欲,无得等等。无的释义区域就更大了,无字天书就成了无字研书。无的释义是,第一,无是看不见,摸不着,看得见,握不住而用得上的物质;第二,无是空间运动变化的主体,是心灵、思想在神经使动下的活动,是事物在时间运行下的变化;第三,无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

用等,无成立十万个为什么,成了百神之首。《道德经》中“言有宗,事有君”就会从自己神经中走出来。

五、注释(略)。

六、实践(略)。

独居工棚苦作犁,

耕耘三年收无粒。

入碾百交不方圆,

物是人非孔兄离。

本人有《道德经》感悟笔记本81本,扫地卖出,百万元给李氏光宗耀祖,加价给他氏,普及教化。

联系人邮箱:hze58521@163.com

2012年12月12日

读道德经的感悟篇七
《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与养生之道

近几天,读了下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从中初步了解了养生之道,同时也知道了做人的道理。《道德经》中出现最多的是“道”,何谓“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其中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道”是没有概念可表达的,凡是能够表达的概念,那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就都不是永恒之“道”的真是概念。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想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隋;恒也。”在相对中取得统一,这是世间所有事物的内在规律。在对立中而显示变化发展,在发展运动中而呈现出相对之事物过程,就如波浪是波峰和波谷的相对变化而呈现。但是,每一具体事物,其内部相对差越小就越和谐,越长久;相对差越大就越混乱越短暂。古代圣人们就是把握了事物发展的这种本质规律而从事修养生之道。要使人的生命过程延长,就得要缓和自身的相对极化,使体内之“阴”、“阳”趋于平衡中和态。但人体中和与否的本质因素取决于人的意识场,人体之场态变化是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要使人体中和就得从根本上做起,也就是从调整意识上做起。人的所有思维辩解活动,都是有意识场的不同极化形式所形成的,所以要使意识场中和,就得要减少或停止思维辩解意识,这就是修功者常说的“无欲”,也是其中的为人之道之一。“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之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修养生之道的宗旨,就是让心神能够中和虚静,心神的中和虚静有内因和外因共同促进。外因就是要有一个较为清净的环境,以免外在事物对人的心神产生干扰;内因就是对修功规范的诚信遵守,而内因又占主导地位。这样外想不入,内思不出,就能较快的体验到“道”之信息。但是环境的清净只能相对而言,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很难找到一处没有任何干扰的绝对境地,这就得要能够较好的收敛自己的意识,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放弃一切念头,而保持一种似有若无的精神状态,虽然任何事物都能知道,但又什么事物都没有具体的分辨。当心神中和的时候,就构成了身体中和的直接因素,调节不中和的因素去趋于中和的心神场态。当内在的整个人体场处于中和态后,就会和无极化之道趋于同一。当此种趋势处于良好状态时,身体内环境就会和外部环境处于场势连通态。当自然环境中的场势有变换的趋势时,就会直接对人体内环境产生影响。这就称“预感”能力,如有的人能在地震前或其他大的自然灾害前就会产生一种“大祸临头”的,不知其所以然的恐慌心理,从而设法远离那不知将会发生什么祸事的现场而避过灾难。这不是鬼神的驱使,而是自身的预感场驱使所致。但大多数的常人此种能力已被后天的智慧所掩盖,所以就不相信人类会有此预感能力。《西生经》有云:“是以圣人非托于天下,亦非托于鬼神,亦非托于万物。常以虚为身,亦以无为心,此两者同谓之无身之身,无心之心,可谓守神,守神玄通,是谓道同。”

在休养生功时,当心神逐步的虚静中和后,就会对身体的场态产生感应使之趋于中和。而人体的中和场又须有能量的平衡为基础,因此,在人体场势趋平的同时,就会伴生“元气”的趋平运动。由此可知人体之中和,是由心神之中和虚静为主宰的。知道了这种内在的因果关系,也就知道了无论人体产生什么样的奇妙变化,都必须保持心神的中和态。因为,这所有的奇妙变化都是由心神的中和虚静而产生的。若在身体内产生变化时而妄动意识,那就必然会导致“元气”的妄动而对身体带来新的不和谐。这就像想用一把弯曲的尺子作标准去校直木板,这不仅不能起到校直的作用,反而会把本来直的木板也给校弯曲了。《庄子》有云:“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所以只有当心神中和虚静时,元气才能中和而归根,从而显示出养生的最佳效果。

虽然我只是略微的看了一下《道德经》,并且有些还不是非常了解其深意,但是其给我的帮助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修身还是做人,其实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无欲”。当然这“无欲”并非没有追求,毕竟我们不是圣人,能够看破尘世的种种,其实际就是要求我们

1

有一颗包容的人,能像包容自己一样包容他人,那么其修身也就差不多了。所以看了这《道德经》后,我会努力的往这方面做好-----宽容乃大。

2

读道德经的感悟篇八
《读《道德经》有感》

读《道德经》有感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人留给我们后人数不尽的珍宝,其中不乏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各个层面。老子的《道德经》就是当中一颗夺目耀眼的宝石。这本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籍,曾经启发了无数人,当中包括我们熟悉的逍遥之人庄子、道教祖师张道陵和炼丹神仙葛洪等等。书中的奥妙之处,可见一斑。而现今我重读《道德经》,相对过往更别有一番体会。为此,我将自己的一些愚见叙述下来,以便日后回味。

一、无为之为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① 意思是说“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为的,然而又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的。这无为而无不为之说,依我的浅见对于治国大有益处。这就是后人所称的“无为而治”。那么应该如何“无为治国”?老子就此而提出了“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的意思不是说治国就像小菜一碟,就像煎鱼一样轻松;而是指治国之道应该像煎小鱼那样,不能经常随便翻动,不然小鱼就会被搅烂,不成样子。这也比喻统治者不能经常扰民。可见,老子对统治者扰民、掠民的行为是深恶痛绝的。无独有偶,在两千多年以后,在浩瀚的太平洋彼岸,也有一个人这样说:“管治得最少的政府,管治得最好。”这个人就是《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美国的精神之父,美国的第三位总统——托马斯·杰佛逊。两位同样曾在自身所处的时代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伟人,虽然相隔遥远的时空,但在政治上的观点却不谋而合。这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这样的治国之道,无论是上至统治阶级,下至平民百姓,都是受到推举的。如发生在汉朝初期的“萧规曹循”,就是一个突出的典范。汉相曹参,同汉高祖、萧何原来都是秦朝的小吏。后来他跟随高祖起兵,立了大功。当他听说有个叫盖公的人“善治黄老言”,就立刻派人把盖公请来,并修了一座大宅给他住,以便日后向他请教道家的治国精髓。这就是《史记》提到的“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② 曹参不断学习道家的治国之道,等他当了汉相后,就完全遵循道家的“无为而治”,老老实实地按照上任宰相萧何的规章办事。这就是所谓的“萧规曹循”。当然,曹参也不是无所作为,史书中说:“参为相国,遵何之政。择郡国吏谨厚者则除为丞相史,其文刻深务声名者,辄斥去之。”③ 由此我们可知,曹参对官员的选拔十分慎重,只任用忠厚谨慎的人当官,对那些油嘴滑舌的人是不屑一顾。而因为曹参的这种“无为而治”,汉初的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如史书评论的:“民歌之曰:‘萧何为法。斠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因宁谧’。”④ 古人“无为而治”,为后人树立了治世的榜样;可惜的是历代统治者都喜好追求权力,因此最能满足统治者权力欲望的儒家学说就占了上风,道家思想只有在国力尽丧之时才被搬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的悲哀。而这种悲哀,一直延续至今。在现代社会,凡新的领导上任,一定要大张旗鼓的改革,不然就显得自己没有领导水平。有这么一个笑话,某村有一块地,上届村官规划是百亩鱼塘,但刚挖好养了几天鱼,就换了一个村官。新来的说要建成百亩桃园,于是填平了种桃,桃刚种好就快结果时,又换了村官。这时新的村官提议办成奶牛场,养奶牛。这样折腾来折腾去,不知浪费了多少的资源和财力。但不折腾,如何能显示领导人的“英明”呢?但这样的“英明”,只能当成笑话。聪明的领导人有聪明的“做法”。如老子说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⑤ 做到“不知有之”的领导人,才是最为出色的领导人;做到“无为而治”的国家,才是最有实力的国家。

二、道法自然

《道德经》有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⑥ 意思很简单,就是说人

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得法则是自然的。老子以此告知世人:道的思想是贴近自然,悟自然之机,得自然之趣。读了这句话,我回忆起一篇庄子的文章,名为《马蹄》,当中的要义就是讲“道法自然”。它是这样说的:“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⑦ 大意是马有自己的本性,伯乐说善治马,虽然略有成效,却把马弄死了不少;陶匠和木匠善于治土和治木,但都是依靠破坏事物的本性而成功的。从这里可看出庄子严厉地批判伯乐治马、陶匠治土和木匠治木他们三者的行为都是违反了马、粘土和木材的本性,但是他们都得到了世人的称颂,以致这些违背自然之理的做法能够代代相传。不过,这不该仅仅归咎于他们,而是应该归咎于那些所谓“治理天下”的人。因为他们治理天下的规矩和办法,都直接残害了事物的自然和本性。久而久之,天下都被他们弄得一团糟。可见,庄子的思想和老子一样,都主张“道法自然”,他甚至觉得远古之时,人们无拘无束,以禽兽为友,憨厚无知,纯真朴实的年代最为理想。可惜的是,庄子的这些梦想却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遥远。到了现今社会,大自然不仅没有得到人们合理的对待,反而由于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而导致受破坏的程度日趋严重。森林迅速消失,草原变成荒漠,生物不断灭绝,还有光化学烟雾、废气污染、热岛效应、臭氧空洞、全球变暖、酸雨危害、核威胁„„在经历无数次的生态灾难之后,人们才突然醒悟,发现想征服自然的自己是多么的狂妄和无知。于是,人们不得不转而谋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如日本首位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所说的:“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到了未来人类文明所达到的十分糟糕的状况,从而向近代开始的科学文明提出了严厉的指控,这使人感到惊讶。”这说明了“道法自然”的思想无论是对于古代的农业社会,还是对于现代的工业社会,在有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上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的。

三、众妙之门

一本薄薄的《道德经》,蕴含无数的人生哲理。而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就是它开篇之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⑧ 用这段话来作为我最后的感想,有很深的含义。因为它既是整本书的精髓所在,又是老子思想最难理解之处。历朝历代的学者,对这段话的理解是莫衷一是。但其中多数人认为,老子提倡的“道”,不应局限于《道德经》中的“道”,因为它是十分玄妙的。用文字和语言描述出来的“道”,非真正的“道”。用老子的话说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⑨ 道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人们又把“道”称为“太一”。“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混沌的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出“有”和“无”的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新的第三者,最后又生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既然天地的万事万物都来源于“道”,那么“道”可说是天地的开端,万物的本源。但是老子有时把“道”说成是“无”,同样也称之为“有”,这时人们就会犯糊涂了。究竟我们应该怎样称“道”才好呢?其实,老子说“道”是“无”,指得是“道”是没有特点、形状和性质;但这样的“道”也是“有”,因为它产生了世间万物。万物的存在就是“有”,从而凸显了“道”,但只有孤零零的“有”而不具备其它性质特点,那就是“无”,也从而凸显了“道”。因此,老子的话不仅没有矛盾,而且是“众妙之门”。虽然老子的“道”是如此的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但它落到现实生活中的治国、齐家、修身等等,莫不有“道”。它成为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方法。可见,

“道”既是万事万物的开端,也是为人的根本。《道德经》这本书,上篇(第一章至三十七章)称为道经,下篇(第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称为德经,就是从各个方面阐述了人生道理。当“道”渗透到生活层面是便成了“德”,“德”是道之用的显现。不过,老子所说的“道德”同儒家提倡的“仁义道德”并不一致。孔子的道德强调人们的伦理因素,仁义是孔孟道德的核心。但是老子对儒家的这种“道德”说很反感,认为仁义这些东西是人为的,做作的,是对“道”的破坏。当世人失去了“道”之后,才产生了“德”,失去了“德”之后,才有了“仁”,失去了“仁”之后才有了“义”,失去了“义”之后才有了“礼”。因此是“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道。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⑩ 那些所谓的圣人之见,都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但是由于儒家思想从汉朝开始就在中国封建社会奠定了不可动摇的统治地位,因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深受儒家思想的束缚,把“仁义礼智信”挂在口边,宁愿做伪君子,也不做真小人。有些人甚至鄙弃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觉得其思想是荒诞的、消极的,殊不知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无知之人”。而那些能理解老子思想,理解道家真义的人,才是这个世上真正的“超脱之人”。

最后,我想用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为本文的总结,这是他在当年读了道家经典后写下来的。诗中抒发的感情可谓尽得我心,使我回味之余还带点唏嘘。而诗的内容是:

感兴二首

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

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

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

虽异匏瓜难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

参考书目:

①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老子;

② 《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司马迁;

③④《汉纪》卷五·汉孝惠帝纪,荀悦;

⑤ 《道德经》第十七章,老子;

⑥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老子;

⑦ 《庄子》外篇,庄子;

⑧ 《道德经》第一章,老子;

⑨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老子;

⑩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老子。

鱼能深入宁忧钓,鸟解高飞岂触罗。 热处先争炙手去,悔时其奈噬脐何。 樽前诱得猩猩血,幕上偷安燕燕窠。 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读道德经的感悟篇九
《读《道德经》有感》

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所以人称《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了明暗变幻的微纱;《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视之道。《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始祖--老子唯一传世的著作,全书虽仅五千字,却被历代圣贤、帝王、朝野各界奉为处世与治国宝典。中国各大思想流派均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也深为西方大思想家如黑格尔、海德格尔等所推崇。《道德经》文字简约而深奥,思想丰富而难测,似乎能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和期望,能引出不同的理解、解释、理论、猜想以及发挥,对我们为人处世、养生、修养都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读了《道德经》及其白话译文,查阅相关资料,我个人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哲学思辨,宗教情怀 “道”是《道德经》一书的重要哲学概念。据统计,“道”字在《道德经》中出现了76次之多,可以说是整部书的灵魂。因此。《道德经》的基本思想是“道”,并把“道”视为超越时空的天地万物的根源。“道”贯穿于大至宇宙,小至一草一木、一器一皿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老子把实存性的道升华为哲学理念上的“道”,说得玄妙极了。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就是说,“道”这个东西,讲出来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这个东西啊,可以命名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道是恍恍惚惚、惚惚恍恍,但是其中有形象,其中有事物。道是深远昏暗的,但是其中有精神,那精神是非常真实的,真实中有他的证验、规律,说得多好啊! 如果演绎一下,那么你要选择你的成功之道,也是隐隐约约、恍恍惚惚的,是很难找到的,但是天地间的那个“道”确实存在啊!你要由模糊到清晰,就要自己努力去寻找。老子说得多好,这话的味道越咀嚼越有味儿。你一生走哪条路取得成功?首先你要找着路、找准路,这是不容易的,但是努力之后是可以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的。你要成功,就要有一个极其艰苦的寻找成功道路的过程。

《道德经》充满了哲学思辨啊!

二、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老子坚持自然的辩证法则,反对片面的思想,不懂老子的辩证法就读不懂老子。很多人认为,老子《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是“无为而治”,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可奈何,逃避现实的冲突和矛盾,缺乏斗争进取精神,体现了一种消极的避世态度,这是没有领悟到老子的辩证法思想。通过研读老子的《道德经》,可以体会到老子的以弱胜强以及以退为进的辩证思维。

“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第67章)意思是,我一直有三件宝物并坚持保持它。一是慈,二是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贵柔守雌(慈悲为怀)就能勇往直前;俭约惜物就能丰而广;不敢做天下第一,就能成为万物的首长。老子的这段话集中体现出他以退为进的精神。当然,老子也绝不是一成不变地贵柔守雌,对于个别违抗者,他也绝不会手软:“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夫孰敢矣。”(74章)老子的三宝是统治者巩固权力之道。

而当处于弱势的时候,老子又主张以弱胜强的道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故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意思是,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凡是能攻克坚强的,没有什么能超过水,因此水是不可替代的,柔能胜刚,弱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没有哪个能做到。老子讲得很清楚,“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67章)他的贵柔守雌,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这就是其中所蕴含的辩证法的真正威力所在,老子是积极人生、斗争进取的。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辩证思想的哲学家、思想家。然而,他的辩证法并非完美无缺,历史的局限使他只看到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但没有看到事物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即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对我们为人处世有很大指导意义,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

三、抱怨以德,追求至善

《道德经》强调圣人应“报怨以德”,即应以德来把怨相报。在79章中,《道德经》又对“报怨以德”这一主张作了具体论述,即“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其意是说,调和巨大的怨恨,必定有余留的怨恨,怎么可以说是做了好事呢?因此,圣人拿着债权合同的回执,而不向欠债者讨债。所以说,有德的人就主管合同,无德的人就主管税收。自然规律是没有私亲的,它永远帮助有德的至善之人。

与此同时,《道德经》又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来形象地解释至真至善。例如,《道德经》第8章以水作比喻,来形容至真至善之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段话的意思是,“上善”的人如同水一样,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夺,汇聚在人们厌恶的低洼之处,所以和大道极为相似。水居于低洼之地,思虑深邃而宁静,交接善良的人们,说话遵守信用,为政精于治理,处事发挥特长,行动把握良机。正因为不去刻意争夺,所以就不会有过失。这段话,通过对水之“上德”的论述,把“上德”惟妙惟肖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又如,《道德经》第41章以谷等作比喻,来进一步阐述至真至善之德。“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其意是说,崇高的德好像低谷,广博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像苟且,质朴纯真则好像污秽。上述这些比喻,使人们更能深入领会《道德经》所言的至真至善之德。

《道德经》将至真至善作为道德追求的理想目标,提出了“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第49章)“报怨以德”、

“上善若水”、“上德若谷”等主张,这对我国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和个人修养有重要启示。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和谐总体上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即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怎样推进上述四个方面的和谐,而《道德经》所主张的德育理想目标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重要思路。那就是,必须塑造“上善若水”的崇高品格,让人与人之间充满友善,让整个社会互帮互助,让人与人之间敞开心扉,以心交心,坦诚相见。同时,也应该具有“德若谷”的博大胸怀,有容人之量,能够包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让“以德报怨”这一道家哲学的思想精华在当今时代大放异彩.

四、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无为而无不为

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是《道德经》所主张的修身养性之道。适度地追逐名利,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名利绝不能过分苛求,更不能为名利所困,让名利成为人生的惟一追求。为物所累,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异化做法,太多的现代人把追逐名利看成人生的全部意义,进而导致了很多的社会不和谐因素。的确,一些苛求名利的人为了一个空虚的荣誉,经常会费尽心机,甚至会使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即使如愿以偿,得到的也往往是被异化的荣誉而非真正的荣誉。如何引导人们在新时期正确对待名利,是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必须思考的时代课题。在这方面,《道德经》所主张的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修身养性之道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启发。

淡泊名利,并不是放弃名利,而是启发人们不要刻意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名利。实际上,一个人该得的名利往往会很自然地得到,不该得到的名利刻意追求了也不一定如愿,即使勉强如愿也会欠下一笔永远无法偿还的心债。因此,只有淡泊名利,用一颗平常心看待名利,才会得的坦然,舍得洒脱,才不会被名利所困扰。其实,淡泊名利也不一定会丢掉本属于自己的名利,有时候得到的反而会更多。更为重要的是,只有淡泊名利,才会知足常乐,才能经常保持一种幸福的心态,才能笑对人生。因为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如果无节制地放纵欲望,贪得无厌,最终将会一无所有,甚至酿成大祸。

《道德经》里讲“无为而无不为”, 即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刚开始什么都不会,可是到了后来,什么都会了,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我们学习时,刚开始什么都不知,大脑应一点主观的东西都没有,反而更容易守静,更容易做到顺其自然。我们做什么事,不能由大脑预先决定,应该根据个人心性具体情况和“天时、地利、人和”来决定。佛家的“随缘”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五、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在第32章,《道德经》提出了“天地相合”(即天地阴阳相交合)的思想,其中内在地包含了天人合一的因素。在其他章中,《道德经》又讲述了道法自然的哲理。例如,第25章中指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论述,不但指明了天人合一的关系,而且也对大自然的至关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又如,在第42章讲述了世间万物皆生于道的自然法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再次指明了世间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即《道德经》一方面认为万物自道生,另一方面又认为万物生而有道。 “道”是万物的总根源。从中可以发现,人和世间万物一样,均来源于“道”,因此,人们应像爱护自身一样来保护包括自然界在内的世间万物。

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

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步入工业化时代之后,人们享受到了工业社会带来的极大便利。但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世界各国在很长时间内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工业的发展能否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问题。在工业化初期·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那么,在发展工业化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呢?对于这个问题,《道德经》的天人合一以及道法自然的理念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天地相合”的理念,而天地相合就意味着天人合一。既然天人合一,人类就必须尊重并保护自然,这样才能够为自身的生存发展创造条件。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到头来定然会遭受大自然的报复,今天的臭氧层遭破坏,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均是这方面的例证。因此,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要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能对大自然进行过度开发,必须走既要发展工业化,又必须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这样做,人与自然才能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

综上所述,《道德经》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给我们带来了丰盛的文化大餐,对我们为人处世、养生、修养都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我们真的有必要读一读。

相关热词搜索:读道德经感悟人生 读道德经感悟 道德经的感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读道德经的感悟”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读道德经的感悟"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4070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