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论浯十二章翻译

论浯十二章翻译

2016-01-20 09:50:0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论浯十二章翻译篇一《论民本原文及其翻译 免费!!》 ...

论浯十二章翻译篇一
《论民本原文及其翻译 免费!!》

原 文: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 文:

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诸侯。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壮的,谷物是清洁的,又是按时祭祀的,然而还是干旱水涝,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

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归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子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真是够尽心的了。河内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一部分)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粮食运到河内去赈济。河东发生灾荒,我也这么办。考察邻国的政务,没有哪个国君能像我这样为百姓操心的了。但是邻国的人口并不减少,而我们魏国的人口并不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拿打仗作比喻。咚咚地擂起战鼓,刀刃剑锋相碰,(就有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脚。(如果)凭着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后面的逃不到一百步罢了,这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一点,就不要指望魏国的百姓会比邻国多了。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家活口、办理丧事没有什么遗憾的了。百姓生养死丧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

五亩田的宅地,(房前屋后)多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猪和狗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占夺(种田人的)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搞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七十岁的人穿上丝棉袄,吃上肉,百姓不挨冻受饿,做到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是绝不会有的。

“(现在,富贵人家的)猪狗吃着人吃的粮食,却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尸体,却不知道开仓赈济;人饿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责任,是收成不好‟,这跟把人刺死了,却说„不是我杀的人,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两样呢。大王请您不要怪罪于年成不好,(只要推行仁政)这样天下的百姓就会投奔到您这儿来了。”

论浯十二章翻译篇二
《词论翻译》

词论 《词论》为李清照所著,继承了苏门论词的菁华,并提出了她自己新的词学观点,对南宋中后期江湖词派的词学理论具有深刻的影响。

全文如下: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矣。

词论新解(作者郭峰):

李清照《词论》继承了苏门论词的菁华,并提出了她自己新的词学观点,对南宋中后期江湖词派的词学理论具有深刻的影响。

北宋中后期,苏门盛行作词论词之风。这种风气和当时词坛是息息相关的。苏轼继柳永以后登上词坛,追求一种与柳词不同的风格。苏轼有意提高词的品位,常常以柳词的低俗为戒,

他批评秦观道:“不意别后,公学柳七作词耶?”还把秦观和柳永相提并论,调侃道:“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其实,秦观与柳永自有雅俗之别,但秦词气格不高、纤弱细腻,引起苏轼的不满。

黄庭坚认为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他评苏轼《卜算子》云:“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跋东坡乐府》)他还非常重视词作情感的雅正,认为晏几道词是人品学问的自然流露,如平生潜心六艺、玩思百家等。晏几道用至诚至善的心态待人接物,其词不含世俗社会的一点杂质。黄庭坚称之为“狭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小山集序》)这和元代陆行直所说词的特质“正取近雅,又不远俗”(《词旨》)很相近。词就是用通俗的题材来表现高雅的情感,是一种介于雅俗之间的文学形式。

陈师道论词注重本色,认为苏轼以诗为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从本色出发,他推举秦观、黄庭坚为词坛典范,认为唐人尚用不及;还自诩他自己的词作,不在秦、黄之下。 晁补之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真唐人语,不减高处矣。欧阳永叔《浣溪沙》云:‘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要皆妙绝,然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处。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辞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黄鲁直间作小辞,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是着腔子唱好诗。晏元献不蹈袭人语,而风调闲雅,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薄桃花扇底风’,知此人不住三家村也。张子野与耆卿齐名,而时以子野不及耆卿。然子

野韵高,是耆卿所乏处。近世以来作者,皆不及秦少游。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晁补之评当世词人与李清照《词论》在评价词人范围、观点上大体是相近的。

张耒《东山词序》指出了贺铸词的两个特点:其一,贺铸词虽然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但其内在的精神是一致的,“直寄其意耳。”(《贺方回乐府序》)其二,贺铸把博学业文之才与天理自然之情统一起来,化才学为清空,这是一个很高的词学境界。

苏轼的门生兼幕僚李之仪,也擅长论词,他说:“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自有一种风格,稍不如格,便觉龃龉。唐人但以诗句而用和声,抑扬以就之,若今之歌《阳关》是也。至唐末遂因其诗之长短句而以意填之,始一变以成音律。大抵以《花间集》中所载为宗,然多小阕。至柳耆卿始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千载如逢当日,较之《花间》所集,韵终不胜。由是知其为难能也。张子野独矫拂而振起之,虽刻意追逐,要是才不足而情有余。良可佳者,晏元献、欧阳文忠、宋景文,则以其余力游戏,而风流闲雅,超出意表,又非其类也。嚼味研究,字字皆有据,而其妙见于卒章,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岂平平可得仿佛哉!师道殚思精诣,专以《花间》所集为准,其自得处,未易咫尺可论,苟辅之以晏、欧阳、宋,而取舍于张、柳,其进也,将不可得而御矣。”(《跋吴师道小词序》)李之仪所说的词“自有一种风格”、词难于诗以及对北宋词坛诸公的褒贬,对李清照《词论》影响很大。他所指出吴师道提高词品的途径,正是李清照论词的目的之一。

上文,我们不厌其烦的胪列苏门论词的基本观点,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李清照《词论》不出苏门论词的畛域,不仅所讨论的问题一致,就连词学观点也有一定的承传关系。其中以晁补之、李之仪对李清照的影响较为显著。李清照论词为什么出自苏门呢?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游学于苏轼门下,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多与苏门诸君子、学士切磋交流。李清照跟随其父生活在汴京,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前辈词人的影响。所以,由她来荟萃苏门的词论是顺理成章的。李清照除了继承前人的论词观点以外,还提出了自己的词学主张,这就是本色雅正论和宋词才学化的发展趋向,体现在她把北宋词人分为“知之者”和“不知之者”,以及她对两类词人的批评和回护态度上。

词是音乐文学,一旦离开了歌唱的氛围,艺术价值要大打折扣。这正是《词论》一开始就谈到李衮歌唱技艺的原因。从本色歌唱出发,李清照把词人分为“知之者”和“不知之者”。对于“知之者”,她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词不仅仅要配乐歌唱,还要唱出雅正的情感来。晚唐五代的郑卫之音、流靡之变太低俗,南唐君臣的亡国之音太哀伤,都不适合大一统王朝的时代气氛。真正的好词和时代精神是一致的。经过宋初百余年的涵养,产生了第一位大词人柳永。柳氏长期混迹于歌楼妓院,能移宫换羽,翻旧谱为新声,词作流传极广。但柳词意趣萎靡,多是一些闺门淫亵、羁旅狎妓之情。同时的其他词人,张先、宋祁、宋郊、沈唐、元绛、晁次膺等,格调有所提高,也不乏精彩之处,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三影郎中”、“红杏尚书”之类。但他们总体才情不高,还不能成为当世的名家。李清照所谓的“知之者”,包括了本色和雅正两点。符合这两点的仅有晏几道、贺铸、秦观和黄庭坚四人。就这些为数寥寥的“知之者”还各有一病,集中表现在运用才学上。晏几道多短章小令,纯任天籁,看不出其中的人力功夫;秦观长于写情,运用才学的功夫较差,用典多是照搬引用或简单的改头换面,很少像苏、黄那样给传统的故实赋予全新的意义,达到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黄庭坚不愧为江西诗派的宗师,化用故实水平很高,但他的某些言情词意趣不高,是“使酒玩世”和“笔墨劝淫”的产物。李清照对“知之者”,皆摘其短,无一人能够幸免。而对“不知之者”又比较宽容,在指出他们“以诗为词”、“以文为词”的缺点之后,还发掘出许多优点。这些优点也集中在运用才学上,如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因为他们学识渊博,贯通了天然和人力,作词就像是从大海中舀取一勺水那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心所欲而雍容典雅。散文家王安石、曾巩的小词

令人绝倒,也能把才学演化到极致。张炎《词源》承李清照之观点,认为王安石词和苏轼、姜夔词一样,也具有“清空”的特点。李清照指出的宋词才学化途径就是坚守词的本色雅正,汲取“不知之者”的长处,把二者融会贯通、扬长避短,达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这很接近张炎《词源》的清空骚雅。

苏门词人之后,执北宋词坛牛耳者为周邦彦和李清照。周邦彦从词的创作方面,探索出本色雅正、运用才学的法度;李清照则从理论方面阐明了这个趋势。根据我们今天的研究成果,周、李二人没有什么交游,但他们在同一时代、从各自擅长的角度、殊途同归地指明了宋词的发展趋向。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现象。直到南宋中期姜夔登上词坛,才把这个趋向演化成“清空骚雅”的词风,形成一个声势空前的南宋江湖词派。正是在这一点上,凸现出了《词论》所具有的词史意义。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全文翻译:

古乐府歌与诗并列发展的最高峰,是盛唐时期。

唐开元、天宝年间,有一位歌者叫李八宝,唱歌妙绝天下。有一次,刚刚及第的进士们在曲江大开宴席,其中有一位及第的名士,吩咐李八宝故意穿一身旧衣,戴一顶旧帽子,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并装成神情惨淡的样子,一同参加宴席。然后对众人说:这是我的表弟,让他坐末席吧。参加宴会的众人都对他毫不在意。众人边喝酒边听歌,许多歌者轮流唱歌,其中只有曹元谦、念奴二人歌唱得最好。唱完后,大家对二人的歌声称叹赞赏不绝。这时,那位名士忽然指着李八宝对大家说:请让我表弟为大家演唱一首歌吧。众人都晒笑起来,甚至还有人生气起来。等到李八宝一曲歌唱完后,却引得众人都哭了起来。团团拜伏在李八宝周围,都说:你肯定就是李八郎啊。

从此以后,郑地和卫地的乐声在当时更加流行起来,这些声乐的柔糜之处、音节变化也更见烦琐。唐朝时已经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曲调,不能一一枚举。

到了五代的时候,各路诸侯纷纷建国,中华大地战乱不断,斯文扫地,更无人作新曲沿途传唱了。这时只有南唐李璟、冯延巳等君臣温文尔雅,时有新作问世,其中有名的作品有李璟的《浣溪沙》、冯延巳的《谒金门》,“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更是其中的名句。句子虽然很奇特、很优美,但是要灭亡的国家所唱出来的歌声也带着很深的哀伤,就不能算曲子词中的上品了。

到了宋朝,礼仪、声乐、文章、武功都已经齐备了,又休息生养了百余年,才有柳屯田柳永,变乐府旧声为新声,有《乐章集》传世,确立了他在宋词大家中的地位。但柳永的词虽然非常适合于音律,但词句却俗不可耐。又有张子野(张先)、宋子京(宋祁)宋公序(宋庠)兄弟以及沈唐、元绛、晁次等人辈出,虽然时时有妙语传世,但却整篇破碎,不能称为名家。到了晏元献(晏殊)、欧阳永叔(欧阳修)、苏子瞻(苏轼)这些人,他们学究天人,填这些小歌词,应该就象是拿着葫芦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如此,细细琢磨他们的词,句子都嫌雕琢得不够。而且他们的词又往往不协音律,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诗和文章只分平仄,但词却要分五音(宫商角徽羽),又分五声(阴平、阳平、上、去、入),又分六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还要分发音的清、浊、轻、重。比如当世(北宋后期)的那些词牌名叫《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的,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来是押仄声韵的,如果押上声韵则与音律协调,但如果押入声韵,就不能作歌唱了。王介甫(王安石)、曾子固(曾巩),他们的文章有西汉时风格,但如果他们作词,只怕会让人笑倒,因为这样的词读不下去。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词别是一家,但知道的人却不多。后来晏叔原(晏几道)、贺方回(贺铸)、秦少游(秦观)、黄鲁直(黄庭坚)一出,才得词中三味。但是晏几道的词短于铺

叙,贺铸的词短于用典。秦观的词却致力于婉约、情深一片,词中却少了实际的东西,就象一个贫穷人家的美女,虽然长得很漂亮,打扮也很时尚,但骨子里却始终缺乏那种与生俱来的富贵气态。黄庭坚的词内容倒是充实,却有些小毛病,就象一块美玉,却有些斑点,所以价值自然要打些折扣了。

李清照的《词论》,叙述词的源流演变,总结以前各家创作的优缺点,指出了词体的特点及创作的标准。从《词论》中可以寻出三个要点:

(1)一 词的雅俗问题;二词的音律问题;三词“别是一家”的解说。

(2)一二两点是为了论证第三点而作的具体阐述,故其“词别是一家”说,是三点中最核心的问题。

(3)对此说的看法,历来词评家褒贬不一。

李清照《词论》中,以阐述唐世乐歌的繁荣,及乐歌和词曲的密切关系,作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说”的根据。她指出:词是“歌词”,必须有别于诗,词在协音律,以及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应保持自己的特色。她就词区别于诗的种种特点,进行了认真的考索,提出了许多精到的见解,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高雅,不满柳永“词语尘下”;

(2) 浑成,不满张先、宋祁诸家“有妙语而破碎”;

(3) 协乐,要分别无音六律和清浊轻重,不满晏殊、欧阳修、苏轼的词只是“句读不葺之诗”;

(4) 典重,不满贺铸的“少典重”。

(5) 铺叙,不满晏几道的“无铺叙”。

(6) 故实,不满秦观“专主情致,而少故实”,黄庭坚“尚故实而多疵病”。

李清照依据这些要求,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主张分别诗词畛域,对两种不同形式的文学应该做出不同的对待。就这方面说,是合理的。各种问文体的艺术特征,应该有它相对的独立性。词是经过百年的发展而后形成的,它有自己固定的形式、发展规律和创作方法。自然,词从晚唐五代到北宋末年,一直局限于“艳科”的面目,柳、苏两家先后崛起,从词的形式和内容上,突破了传统的规模,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都是必要的举措。在抗金救亡的风云时代,一些有民族气节的词人用“横放杰出”的风格,激切高昂的声调,写出了许多鼓舞人心的作品,这是他们不可磨灭的文学业绩。然而,在北宋时代,确有一些文人,包括苏轼的某些作品,想运用词体来表达玄深的哲理思想。李清照对那些既疏于音律,又毫无词境的制作提出批评,是为了救敝补偏,矫正词风。故有的词家认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就是针对苏轼“以诗为词”的倾向而发的,是不无道理的。据夏承焘先生的考证,《词论》是李清照于战乱前所作,至于其后因时局变化而带来的词风的转变,是李清照所不能料及的。我们看北宋末年的词坛趋势,可以知道 ,李清照的论文虽然只表示她个人的主张,但是她的主张基本上代表了当时多数人认为词应该以婉约为正宗的看法。实际上,从宋至清的整个词坛的情况来看,词的内容是以婉约风格为主的。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必须有别于诗,较正统地反映了历代人们对于词的看法,从整个词史上看,是符合词的发展实际的。

李清照关于词“别是一家”的理论,对于后世的影响是极大的,直至明清之间,李渔诸人论词,有“上不似诗,下不似曲”的要求,就是沿循此说而来的。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文学史上,女性有能依据创作经验写的理论文字的,李清照之前未之或闻。《词论》不但是宋代词坛上有独特见解,有组织条理的第一篇词论,而且是我国女性作的文学批评第一篇专文。与她那“花间第一流”的词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珍贵遗产。

1、还有下一次(69)

灼人的烈日下,篮球撞得大地生疼,他熟练地运着球,渐渐向我逼近,目光对接的一瞬间,我看到他从未有过的自信。

这一次,我还会赢吗?

转身,后仰,跳投,篮球在炽热的空气中划上一条完美的弧线,利索地钻进篮框,不留一丝声响。我呆呆地望着篮框,“怎么会?怎么可能?”我捏紧了拳头。

我小心地运着球,生怕被他夺走,我在他严密的防守下挤来挤去,他似乎漫不经心,却丝毫不退让,终于进了三秒区,我转身,勾手,球从我的手掌飞出,在接近篮框时,被另一只手掌抓下,干脆而有力。

同样的操场,同样的阳光,同样的人,同样的球,同样的对手,曾经的我完成过无数次的封盖,无数次抢断,也无数次地看到他沮丧的神情和落寞的眼神,可是这一次,现实将我从记忆中拽出,眼前是他高傲的神情和自信的目光。

我不甘,捡起球,再次突破,上篮,球在篮框中转过几圈,又一次滑出。他单手抱球:“你输了。”我诧异地看着他,汗头不断从鬓角溢出,“怎么会?怎么可能?”我还清晰地记得上一次,这三个字是从我口中吐出,怎么这么快就„„

记忆里闪过这样的画面,夕阳下他运着球,不断地奔跑,无数次的上篮,黄昏里的他,在落日的余晖中不停地喘息„„

曾经,他无数次地对我说:“我下一次一定会打败你。”这样的话过去只能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如今却不绝于耳,刺得我的心生疼。

他曾经只是我的手下败将,在一次又一次对下一次的渴望中,练习再练习。我不知道为了这一次,他付出了多少汗水和泪水。但那么多次失败过后,他心中“还有下一次”的信念让他收获了今天骄傲与成功。

短暂的思索过后,我微笑着和他握手,心中有的是对他的敬佩和叹服。成功与失败总会在一次又一次的竞争中互换着自己的角色。而“还有下一次”的信念与坚持才能让失败者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在奋斗和历练之后收获成功。

还有下一次,我一定会赢!夕阳下,我继续运球,奔跑,上篮„„

简评:此文构思巧妙,细节描写准确、生动,语言显得专业老到,不仅写出了对手“为了下一次”而付出的汗水和泪水,而且写出了自己“还有下一次,我一定会赢”的信心,如此,立意就高了。这是记叙类的上乘之作(评分:54+15=69)。

2、还有下一次(66)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笑有泪,有成功也有失败。有人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于是,一

论浯十二章翻译篇三
《翻译目的论》

论浯十二章翻译篇四
《论译文的回译性与翻译》

论浯十二章翻译篇五
《西方译论1》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Jeremy Munday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ents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

Acknowledgements

List of abbreviations

Introduction

1. Main issu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What is translation studies? A brief history of the discipline The Holmes/Toury ‘map’ Developments since the 1970s Aim of this book and a guide to chapters

2. Translation theory before the twentieth century

2.0 Introduction

‘World-for-word’ or ‘sense-for-sense’? Martin Luther Faithfulness, spirit and truth Early attempts at systematic translation theory: Dryden, Dolet and Tytler Schleiermacher and the valorization of the foreign

Translation theory of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in Britain

Towards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y

3. Equivalence and equivalent effect

3.0 Introduction

Roman Jakobson: the nature of linguistic meaning and equivalence Nida and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ng Newmark: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Koller: Korrespondenz and Äquivalenz Later developments in equivalence

4. The translation shift approach

4.0 Introduction

Vinay and Darbelnet’s model Catford and translation ‘shifts’ Czech writing on translation shifts Van Leuven-Zwart’s comparative-descriptive model of translation shifts

5.0 Introduction

Text type

Translational action

Skopos theory 5. Functional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6. Discourse and register analysis approaches

6.0 Intorduction

The Hallidayan model of language and discours House’s model of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Baker’s text and pragmatic level analysis: a coursebook for taranslators Hatim and Mason: the semiotic level of context and discourse Criticisms of discourse and register analysis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7.0 Introduction 7. Systems theories

Polysystem theory Toury and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Chesterman’s translation norms

Other models of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Lambert and van Gorp and the Manipulation School

8. Varieties of cultural studies

8.0 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as rewriting Trnaslation and gender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The ideologies of the theorists

9. Translating the foreign: the (in) visiblity of translation

9.0 Introduction

Venuti: 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agenda of translation Literary translators’ accounts of their work The power network of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Discussion of Venuti’s work The reception and reviewing of translations

10. Philosophical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10.0 Introduction

Steiner’s hermeneutic motion Ezra Pound and the energy of language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Walter Benjamin

Deconstruction

11. Translation studies as an interdiscipline

11.0 Introduction Discipline, interdiscipline or sub-discipline? Mary Snell-Hornby’s ‘integrated approach’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he future: co-operation or fragmentation?

Figures

1.1 Holme’s ‘map’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2 The applied branch of translation studies

3.1Nida’s three-stage system of translation

5. 1Reiss’s text types and text varieties

6.1 Relation of genre and register to language

6.2 Scheme for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original and translation texts

7.1 Toury’s initial norm and the continuum of adequate and acceptable translation

7.2 Prelimiary norms

7.3 Operational norms

11.1 Text yeps and relevant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Tables

3.1 Comparison of Newmark’s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3.2 Differentiation of equivalence and correspondence

3.3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foci fo rdifferent equivalence types

4.1 Main categories of van Leuven-Zwart’s comparative model

4.2 Segmentation of text into units of translation

5.1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ext types and links to translation methods

Acknowledgements

I would like to thank the following copyright holders for giving permission to reproduce the following: Figure 1.1, reproduced from G. Toury, Descriptive Tramslation Studies—And Beyond, copyright 1995,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PA: John Benjamins. Figure 3.1, reproduced from E.Nida and C.R. Taber, The Theryb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copyright 1969, Leiden: E. J. Brill, Figure 5.1, reproduced from A. Chesterman (ed.), 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 copyright 1989, Helsinki: Finn Lectura; based on a handout prepared by Roland Freihoff; permission kindly granted by the author. Table 5.1, adapted from K. Reiss, Möglichkeiten und Ģrenzen der Übersetzungskritik, copyright 1971, Munich: M. Hueber. Figure 6.2, reproduced from J. House,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AS Moderl Revisited, copyright 1997, Tübingen: Gunter Narr. Figure 11.1, reproduced from M. Snell-Hornb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copyright 1995,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PA: John Benjamins.

The case study in chapter 8 is revised and abridged version of an article of mine: ‘The Caribbean conquers the world? An analysis of the reception of García Márquez in translation ’, published in Bulletin of Hispanic Studies, 75. 1: 137-44.

I am sincerely indebted to Professor Lawrence Venuti for his encouragement with this project and for his detailed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on earlies drafts of the book. He has assisted

considerably in sharpen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focus and in pointing out errors and inaccuracies. Responsibility for the final version is, of course, mine alone.

My thanks also go to Dr Rana Nayar (Reader, Department of English at Panjab University, Chandigarh, India) for his assistance with the case study in chapter 9, to my colleagues at the Universities of Bradford and Surrey for their support during the writing of this book, and to my students at Bradford, on whom some of the materials in this book have been ‘tested’.

I would also like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Louisa Semlyen and Katharine Jacobson at Routledge, who have been very supportive and professional both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project and throughout the writing and editing process.

Finally, warm thanks to my family and friends who have had to put up with me writing away on the computer instead of relaxing with them, especially to my brother Chris in France and everyone in Madrid and Mallorca. Most of all, thanks to Cristina, whose love and help were so important during the writing of this book

Jeremy Munday

London, Septembr 2000

List of abbreviations

BCE Before Common Era

CE Common Era

DTS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SL source language

ST source language

TL target language

TT target text

论浯十二章翻译篇六
英语翻译理论》

第二章 翻译的标准、过程以及对译作的要求 第二章 翻译的标准、过程以及对译作的要求

翻译虽为个体所承作,却是一种社会活动,一门综合性很

强的学科。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就前者而言,翻译经过千百年来各国翻译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并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和语言转换模式。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这种体系和模式正处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就后者而言,翻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辨证的;翻译理论产生于翻译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实践转过来又丰富翻译理论。可以说,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翻译理论的产生;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就会难免走弯路。因此,学好翻译既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又要加强翻译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学好翻译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 翻译的标准

所谓翻译标准,亦曰翻译原则,即指导翻译实践、评价译文质量的尺度。翻译标准的确立,对于建立科学的翻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 严复的三字标准

中国清末思想家严复的三字标准“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的《译例言》中说:“译事之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后来一般就把“信、达、雅”当作翻译的标准。用今天的话来说,“信”就是忠实准确,“达”就是通顺流畅,“雅”就是文字古雅。严复

的“信、达、雅”被公认为翻译标准,其影响深远。它对商务英语的翻译同样指导作用,商务英语要求语言严谨、准确就要做到“信”,同时在“信”的基础上追求“达、雅”。

严复的三字标准在中国翻译界讨论翻译标准时,几乎无不提及。正是在三字标准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和翻译家结合自己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的翻译研究和实践。例如,20世纪50年代初,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提出了“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的重要观点;60年代初,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了“化境”之说。“神似”论和“化境”说,同“信、达、雅”三字标准一样,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泰特勒的三条基本原则标准

18世纪末,爱丁堡大学历史教授亚历山大·F·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1947—1814年)在《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1791)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进行翻译和评判翻译的三条基本原则: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的著名的“三原则”:

(1)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译文应当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2)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3)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译文应和原文同样流畅)

三、 “功能对等”

“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翻译准则是由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A . Nida)提出的。在众多的国外翻译家中,奈达的翻译理论可以说对我国的影响最大。他认为,翻译的预期目的主要是原文与译文在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体、风格、语言、文化、社会因素诸方面达到对等。奈达的翻译标准观对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因为

不管原文属于什么文体,关键是信息(语义信息和风格信息)的对等。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标准由著名英国翻译家彼特?纽马克(Peter Newmark)提出。他在所著的《翻译探索》(Approach to translation)收集的论文中提出该标准。交际翻译侧重信息的产生的效果,语义翻译侧重信息内容。由此看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标准更适用于国际商务英语翻译。 “翻译等值”。加拿大翻译家让?德利尔教授在其著作《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一书中指出:“代码转译是确立词的一致关系;翻译是寻求信息的等值。”他在该书的后半部分中提到“词义等值”、“语言等值”等是“代码等值”的同义词,“意义等值”、“语境等值”、“信息等值”等是“翻译等值”的同义词。德利尔教授的翻译标准对商务英语翻译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对商务英语翻译标准的制定很有参考价值。

四、 现行的四字标准

如今,大多数的翻译教程都采用“忠实、通顺”(faithfulness; smoothness)的四字标准。 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内容。译者必须把原作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得有任何纂改、歪曲、遗漏阉割或任意增删的现象。例如:

1.Jane does not work hard because she wants to earn money.误译:因为简想赚钱,所以才不下力。推荐译文:简不是因为想赚钱才下力干的。

2.The president stand there, hat in hand, begging congress for their votes.

误译:总统站在那里手里拿着礼帽,乞求国会投他的票。推荐译文:总统立在那里,毕恭毕敬地请求国会议员投赞成票。

忠实还指保持原作风格即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作者个人风格等。要完全做到这些,实非易事。但作为基本要求,可先掌握口语体和笔语体的不同特点及其对翻译的要求,掌握各种文体的不同特点及其对翻译的要求。

所谓通顺,即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译文必须是明白流畅的现代汉语,没有文理不通、晦涩难懂等现象。例如:

(1) Pindus Road was a long, wide, straight street that ran parallel with Bread Road.

(2) 原译:平得斯路是一条与布莱德路平行的、长长的、宽宽的、笔直的大街。推荐译

文:平得斯路与布莱德路平行,是一条又长又宽又直的大街。

(3) She not only laughs a lot but has a heart of gold.原译:她不仅仅常常大笑,而且还有一

颗黄金之心。推荐译文:她不仅笑口常开,而且还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不仅笑口常开,而且心地善良。

忠实与通顺相辅相成。忠实而不通顺,读者看不懂,失去了翻译的意义;通顺而不忠实,脱离了原文的内容和风格,翻译成了无益之举,译如不译。我们反对信而不顺或顺而不言,我们主张既信且顺。

五、 翻译单位

《新理念英汉互相译》(第10页)中指出:“翻译时应该以语义群为翻译单位,一语义群所在段落为参考背景,照应词、句、段、篇。”

六、 翻译的四个层次

指原文的字面意思。例如:

(1) You flatter me.

原译:你拍我马屁。

改译:您过奖了。

(2) 画上是几个中国美女。

原译:There are some Chinese beautiful girls on the picture.

改译:There are some beautiful Chinese girls in the picture.

指译者对原文所指意义的把握。例如:

The old man stood from the chair.

原译:老人从椅子上站起来。 改译:老人站了起来。

指语篇中句子间的衔接。例如:

唐长安城面积相当于现在西安城的七倍半,城周有36.7公里,城内居住着约100万人。 原译:The area of the Chang’an City in the Tang Dynasty was seven and a half times as large as Xi’an City. Its circumference was 36.7 kilometres. There lived about one million people in thecity. 改译:The Chang’an City in the Tang Dynasty covered an area seven and a half times as large as Xi’an City, with a circumference of 36.7 kilometres. It had a population of about one million.

指译文行文的基本标准。例如:

(1) Babies satisfactorily born.

原译:孩子们令人满意地降生了。

改译:孩子已生,一切顺利。

(2) 他于1964年生于上海。

原译:He was born in 1960 in Shanghai.

改译:He was born in Shanghai in 1960.

论浯十二章翻译篇七
《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

论浯十二章翻译篇八
《论翻译的可译度》

第29卷第4期Vol.29No.4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ZhoukouNormalUniversit    y2012年7月

Jul.2012

论翻译的可译度

雷 超

()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摘 要:翻译既是跨语言又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受着语言及文化差异的影响。因此,翻译是一种有限度的活动,不可译现象是翻译活动本身无法突破的,可译度受着语言和文化因素的制约。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对翻译的限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可译度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

关键词:交际活动;可译度;不可译现象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476201204005703---

但其本  翻译从形式上看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

质却是语言所包孕的文化交流活动。语言的差别使得翻译成为必要,文化的差异又赋予翻译传播文化的使命。在文化交流中,翻译起着传播和融通的重要作用。但是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所产生的不可译现象又使翻译成了一种有限度的中介活动。巴尔胡达“罗夫说:百分之百的等值只是翻译工作者应当力求达到但永远也达不到的最高标准,完全的等值翻译

[1]

”与其说是不现实,不如说是理想。语言及文化的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是两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个语言社会的交际过程和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进步。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文化因素在翻译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语言根植于文化母体之中,其形式和意义受着文化的约束。语言文本都是发生在某一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无——文化体系论文本转换为何种语言形式,其母体—所以社会文化必须随文本进入译语。以不能转变,

名著《三国演义》为例:它以中国东汉末年为历史背景,以小说中的人物、事件来反映中国的传统思想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同时,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果只是故事性地按原文叙述人物及其活动,而忽略其母体,那么译本的可读性就可想而知。英译本读者可能会认为是英国的历史故事,法译本读者也许会认为是法国的历史故事。

由此可见,翻译在实践中就是对可译度的操控,完全意义上的翻译是不存在的。语言脱离不了文化,二者是翻译所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可译度可以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分别加以考察。

差异使原语和译语之间概念不对称或在同一概念的表达上失衡,这种不对称或失衡必然导致翻译中出现语义及文化意象的走失。法国语言学家穆南在《翻译理论问题》中,科学地考察了“可译性”问题,提句法结构、文体障碍,认为翻译活动是可能的,但成

2]

。功是相对的[

出翻译的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差异: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也通过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时,如

语言、文化和翻译  一、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

[3]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

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任何形式的语

二、从语言层面看可译度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语言与文化唇齿相依,  

语言是文化的结晶,文化又靠语言得以广泛传播。语言承载着文化,文化又制约着语言,二者相辅相成。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2012031420120326----

,作者简介:雷 超(男,河南淮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及英语教学。1971-)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类的思维是由存在决定的,而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因此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也是完全

58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VersionA 

,IlookforwhatImiss     

,Iknownotwhatitis     ,,Ifeelsosadsodrear    

,Solonelwithoutcheer.  yVersionB 

Iseekbutseekinvain,     ,Isearchandsearchaain    g,,Ifeelsosadsodrear    

2012年

可能的。奈达和纽马克也都认为语言无“先进”与“原始”之分,全世界任何一种语言都能表达诸如“计算器”这样的高科技或宗教歌曲这样具有哲理性的作品的用词和概念。从哲学和语言学角度看,翻译是完全可行的。但是,语言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同一性提供了翻译的基础,差异性规定了翻译的限度。卡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认为语言存在不特·福德在《可译性。

语言跟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生活环境的千差万别必然导致语言的反映能力不同。骆驼是阿拉伯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动物,所以在阿拉伯语言中就有五十多个表示骆驼的词语,这方面的语言非常丰富,是其他任何语言无法相比的。“雪”是爱斯基摩人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他们的生活无时无地不跟雪因此他们对雪的表达方式及产生的意象发生联系,

也是世界语言中独一无二的。由于生活经验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在语言交流时就表现为词汇或语义的不对称或空缺,这是翻译在语言层面上的第一个障——词汇结构。词汇结构上的障碍在早期翻译中碍—

随着交流的增多,这层障碍多以引进的方最为常见,

式得以突破。因为语言是一个开放系统,造词和吸词汇或语义空缺使得语言收是其发展的重要手段,

丰富。比如:之间得以互补并不断发展、salad这种凉拌菜源于法国,英国人最先没有这道菜,语言中也因此只好从法语中原封不动地“移不存在这个词,

“植”过来。诚然,移植”可以补充词汇的不足,但移植后的部分语义或意象难免丢失。例如,人名和地名的翻译,无论音译还是意译,都无法传达原语中的呼和浩特”在蒙古语中意为“青真实含义和意境。“

,色的城”而在汉语中则只是几个汉字的无意义组合。

语言层面的第二个障碍在句法结构方面。句法结构是语言的组织和表达方式,受着一定规则的制约,因此可以运用思维逻辑加以分析并找到相似性和差异性。句法结构差异性产生的因素有语法规则、修辞格律和使用习惯等。由于语言有着各自的

,Solonelwithoutcheer.  y

两个英译版本不愧为佳译,真实传达了原作者又不能不感到英译本的意图。但比较中英文本后,

的遗憾,中文的节奏和音效在英文中无法复制出来。汉语中,字是构词的基本单位,而字本身就是形、声、义的统一体。叠嶂与音效是汉语的语言特色。英语是拼音文字,其构词的基本单位是呈线形排列的字母,词的音节不等、长短不一,其语言结构就缺乏这汉字呈图形结构,具有天然的表种表达方式。另外,

义功能,在文字转换中,翻译无法保留这一语言功能,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丢失。

从文化层面看可译度  三、

语言并非孤立的符号系统,它总是承载着一定文化学派”认的文化信息。中国翻译界新崛起的“

为: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象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

[4]

”可见,翻译绝非一项纯粹的语言转换活有意义。

动,而是语言艺术形式的跨文化再现。

文化跟语言一样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各民族的社会文化由于历史背景和生活习俗等因素而存在巨大的差异,有些差异甚至

导致文化交流的矛盾。那么,文符号系统和声音系统,所以表达方式也有其独特性。可能产生文化冲突,

“如汉语中:“好容易”和“好不容易”都是一回事,养化能否翻译呢?““花”是让花长好,养病”则是把病赶走;救火”是把而“救命”却是把命保住。在翻译此类结构火灭了,

时只能抛弃原文语言形式上的关联,而以译语的文字结构和语义表述方式再现其内容。再如汉语中的叠式音韵在英语中就没有同等结构。以李清照《声:声慢》中的一段为例(许渊冲英译)

卡特·福德认为文化存在不可译性,译语文化总是不能准确反映原语文化。例如:汉语中常用“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来描述一个人的贫穷状况,而英”(跟教堂语中则表达为“asoorasachurchmouse     p。由于英汉语中表达“里的老鼠一样穷)贫穷”的语它们产生的意象也就相异。“贫穷”在言所指不同,

第4期雷 超:论翻译的可译度

59   

汉语中侧重于对生活资料的描述,而英语则把它与宗教生活相联系。这种文化上的差异虽然没有否定

汉堡包等,后来慢慢地也为中国人接受而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词汇。汉语中的“纸老虎”直译成“a-p

”,“”,翻译的可能性,但由于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生活经历p丢脸”被直译为“外国人看起ertierloseface  g

不同,对同一个词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所以译语来非但深明其义,而且觉得很是传神,所以现已成为不可避免地会丢失原语中的文化意象。

德国的韦尔斯认为文化方面的“不可译”在于:社会文化因素在原语和译语中属于不同的经验范“封神演义》中有这样两句:盘古修来不记年,围。《

”““阴阳二气在先天。盘古”指人类历史的起点,阴则是构成事物及其运动的两种力量,这种中国文阳”

化中的特有现象是汉民族的社会生活经验所得,在翻译到社会经验不同的其他语言中时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再如,中国民俗文化中的二十四个节气在世界文化中是鲜有的,其独特性给翻译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翻译学学派代表勒菲弗尔提出了宏观文化和微观文化两个概念

[5]

正式的英美语言。

结语  四、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大体相同,人类的思维具有同一性。因此,在不同语言之间普遍存在着可译性,可译性是绝对的。但在翻译实践中一个文本要实现全部意义、全部信息的语际转移通常是不可能的,这就决定了不可译性的相对存在。有人把翻,戴着镣铐跳舞”充分认识到了实践中的译比喻成“

种种障碍。刘宓庆在《当代翻译理论》中列举了5种语言文字结构障碍。2)惯用语际转换中的障碍:1))))表达法障碍。4语义表述障碍。5文化法障碍。3

7]

。上述障碍分作两类:障碍[语言层面障碍和文化

。宏观层次的文化是文本反映的

文化以及文本植根于其中的特定的社会文化。微观层次的文化是包含在语言结构和词语中的文化因素。宏观文化不能翻译,只能移植传递。翻译“红楼,只是换了“红楼梦”文化的载体,换了语言,而梦”

形式、表层面障碍。语言层面障碍体现在文字结构、达和语义表述方式。文化层面障碍体现在生活习思维方式和思想意识等方面。可译度是翻译中惯、

不可回避的问题,它一方面可以衡量语言和文化的

差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语言文化差异所产生的结“红楼梦”的内容以及它的整体文化是不能改变的,

果。可译度会随着语言文化的交流而不断提高。从

是要尽可能保持原貌移植进译语文化的。莎士比亚

可译度是历史概念和现实的无奈。长远来看,

任何译品都必须从整体的戏剧的翻译也同样如此,

上引入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在译语中寻找文化对应则是荒唐可笑的。微观文化根据情况有些可以翻译,有些不必翻译可以保持原来的形式移植进译语中,或用音译的办法借入译语中,比如习语的翻译。

如此看来,翻译活动在文化层面受到的制约远远超过了语言层面。其实,语言间的交流即为文化翻译活动定然是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间的交流,

上同时进行的。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工具,文化在被语言物质化后才能进行交流和传播。文化交流是一个融合过程,在初期,往往因其“异质”而显得晦涩难懂或与本地文化格格不入。随着交流增多,异质文化逐渐得到认可并接受,成为本地文化的一部分。归化和异化策略不失为文化翻译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6]

参考文献:

[]包振南.开拓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介绍卡特福德“翻1

[译的语言学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M].2010:178.

[]沉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北京:商务印2M].

书馆,2009:136.

[]]陈桂琴.语言、文化与翻译[黑龙江社会科学,3J.2010

():3125.

[]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北京:译林出版社,4M].2011:28.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5M].

公司,2010:109.

[]]吴建.对可译性问题的多维度审视[外国语言文学,6J.():2011446.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7M].

司,2004:81.

。汉语中有些来自

英语的仿译词最初显得滑稽可笑,如热狗、鸡尾酒、

论浯十二章翻译篇九
《从译文看译论_翻译适应选择论应用例析》

从译文看译论

——翻译适应选择论应用例析

胡庚申

(清华大学外语系北京100084)

摘 要: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提出受到了译界的关注,然而,任何理论的价值都在于它解释和指导实际的程度。本文拟通过对若干译文的分析,进一步阐述和例证翻译适应选择论在不同方式、不同类型翻译活动中的具体应用。翻译方式包括笔译、口译、字幕和配音等;翻译题材涉及文学艺术、政治外交、经济商贸、科学技术、新闻传播等。文章认为,不同翻译理念(或者说不同译论)指导下的译法会有所不同;反过来,不同的译法也能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不同的翻译理念。本文的译例分析试图表明,翻译适应选择论对产生恰当译文的翻译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和解释力。

关键词:译论;适应选择论;笔译;口译;字幕/配音;例析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44(2006)04-0050-06

Abstract:AttentionhasbeendrawnbynotafewscholarsinthetranslationcircletothedevelopmentoftheapproachtoTranslationasAdaptationandSelection(TAS).Thispaperwill,throughtheanalysisandcomparisonofvarioustypesofwrittentranslationandoralinterpretation,demonstratethatTASprovestobeoperationalintranslatingandinterpreting,andcanexplainproducedtextsfromthenewperspective.

Keywords:translationtheory;translationasadaptationandselection;translating;interpreting;subtitling/dubbing;casestudy

一、引言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以达尔文“适应/选择”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为指导、以“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题概念为基调、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为核心、能够对翻译本体做出新解的翻译理论范式(胡庚申,2001,2002,2004;HuGengshen,2003,2004)。

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本体表述如下表:

译论元素

主题描述

哲学依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翻译即适应与选择;译者为中心;最佳翻译是译

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

基本理念

累计结果;对于译者,适者生存、发展;对于译文,适者生存、生效翻译实质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过程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翻译原则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方法

侧重“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译者素质;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

很大的转化空间,需做较大的推广工作”;“从宏观研

究转向微观研究,从宏观译论研究到学科研究,《翻译适应选择论》都可以产生进一步研究的选题。我们期待这两个方面新的思考”(李亚舒、黄忠廉,2005:96)。本文从翻译实践和具体译例着手诠释翻译适应选择论,也是回应译界关注和期待的一个动因。

为了便于阐述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可操作性和解释力,本文拟围绕笔译、口译、以及字幕和配音三种不同翻译方式进行探讨和例述(机器翻译的问题暂不在此讨论)。译例分析的文本则重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材,如文学艺术、政治外交、经济商贸、科学技术、新闻传播等。本文译例的原文均注明了出处,译文除标明译者外,其余均为翻译方向的研究生所译。文中每组译例的最后一个译文基本上能体现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立论思路和倾向性译法。鉴于不同翻译理念(或者说不同的译论)指导下的译法会有所不同,因此,反过来,“不同的译法也能体现出不同的翻译理念”(Newmark,1988:8)。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些译例的比较分析,能使读者对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可操作性和解释力、以及对译文的评价等都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同。

二、笔译例析

笔译的实例枚不胜举。以下译例的体裁包括了诗词、小说、戏剧、歇后语、合同、科技、告示等。

例析(1):诗词

译评标准

但是,上述翻译理论、特别是该理论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怎样在翻译过程中具体实现和操作,应该是人们更为关注的。“在翻译实践指导上,该理论还有

原文:语境:这是晚唐诗人李商隐《无题》中的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诗句,写的是诗人赴情人处约会的情丝汲井回。思。文化背景是:“金蟾啮锁”是中国古

代富贵人家的门环,这里用门环代指门;唐代风俗里,“玉虎”是唐代富贵人家水井辘轳上的装饰品,“牵丝”就是拉井绳;唐代人民有早起打井水的生活习惯。

简析:该译文只译了原诗的表层结构,没有理解深层内容。为什么要烧香?为什么要逃走?烧香和逃走与全诗的主题有什么关系?这些都不太清楚。

译文1:

 Agoldtoadgnawsthelock.Openit,burnthein-cense.

 Atigerofjadepullstherope.Drawfromthewellandescape.(格雷厄姆译)

译文1:Besidesmyroomfacingthesouth,therearealsoovertwentyroomsinthiscourt-yard.Itisimpossibletosayhowmanyfami-liesarelivinghere.Fewfamilieshavetworooms,andstillsomemoveintodayandmoveouttomorrow.Ihavenotsuchagoodmemoryastorememberallofthem.Toshowtheirneighbourliness,peoplegreeteachotherwitha“Hello”whenmeeting.Buttheydonotcareifwithoutgreetings.Theystrugglefortheirfoodalldaylong,andhavenotimetochataway.Ofcourse,therearealsothosewhoaretalkative,buttheywilldowithoutthehungrystomach.

译文2:Besidestheroomweoccupytherearetwentymoreroomsinthesamecompound.Howmanyfamilieslivethere,onlyGodknows.Thosewhooccupytworoomsareveryfew.Besides,theyarealwaysonthego(movingintodayandmovingouttomorrow).Ihaven’tgotsuchagoodmemoryastore-memberallthat.Whenpeoplemeet,theypassthetimeofthedaywitheachother,justtoshowtheirgoodneighborlyfeelings.Butiftheyshouldcuteachotherdead,nobodywouldcare.Whenone’sknockedaboutfrompillartopostforhisbreaddayinanddayout,hewon’tfindgingerenoughforgasandgaiters.Ofcourse,there’sthosewhoarealljawlikeasheep’sheadamongus.Butonecanhardlybeinamoodforrag—chewingwhenone’sgutscrycupboard.(张谷若译)

简析:该译文基本上是

逐字逐句的翻译,个别地方还存在死译(如roomfacingthesouth,strugglefortheirfood等)。对原文语体的适应和对译文简析:该译文只描写了诗人和情人约会

译文2:的客观环境,虽然似乎比译文1能自圆 Roundthegolden-toad其说,但仍令人不明原文的诗意何在。lock,incenseiscreeping; Thejadetigertells,onitscord,ofwaterbeingdrawn....(美国人译)译文3:

 Agoldtoadbitesonthelock—incensedriftsthrough;

 Ajadetigerhaulsontheropewhenyoudrawwell-wa-ter.(英国人译)

简析:该译文看起来似乎比前面两个译文更显客观,但却与译文1和译文2的通病一样——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深层次的理解。

简析:该译文较好地实

现了语言形式转换、文化内涵转递和交际意图转达(亦即所谓“三维转换”)。特别是为了适应原文的语体风格,译文中使用的不是口语、就是俚语(参见英文斜体部分——斜体部分为本文所加)。

译文4:

 Whendoorswerelockedandincenseburned,Icameatnight;

 Iwentatdawnwhenwind-lasspulledupwatercool.(许渊冲译)

简析:原诗中“烧香”的“香”和“牵丝”的“丝”二字暗指“相思”,这是该诗的主题。“入”(came)、“回”(went)二字是这两句的诗眼。“金蟾啮锁”和“则又与唐代风俗和生活习惯等文化因素关联,从而提供了“晚来早走”的时间和地点的线索。

总体评析:从以上译文的简析已可显见译文2的“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高就高在它适应了原文的语言形式,适应了原文的文化背景,适应了原文素描民生的意图,适应了原文方言口语的文风;同时又在适应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选择。如果做不到这些,没有多角度、多纬度的适应与选择,较高“整合适应选择度”的译文也是不可能的。

 (据刘重德:《英汉语比较与翻译》。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年版,第278-79页)

例析(3):戏剧

原文:

 Avisorforavisor,

 —WhatcareIwhatcuriouseyedothquotedeformities?

 Herearethebeetle-browsshallblushforme.

译文1:

 给我一个面具罩上我的脸……(带面具)鬼脸人都要嫌弃的鬼面具!我何必介意,如果好奇的人注意看我这一副鬼态?有这个凸出的大脑门儿替我红头涨脸的害羞。(梁实秋译)

译文2:

 哎约,好难看的鬼脸!再给我拿一个面具来把它罩住吧。也罢,就让人家笑我鬼,也有这一张鬼脸帮我遮着。(朱生豪译)

译文3:

 啊,这鬼脸!

 真是鬼脸上面加上鬼脸!

 我才不在乎人来议论我这鬼相,你看我一说(指着面具)她倒脸红啦。(曹禺译)

语境:这是莎士比亚的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幕中,罗密欧和他的朋友去参加朱丽叶的舞会,生性活泼的墨求拿起一个假面具,端详了一会之后所说的话。

简析:该译文是忠实于原文的。如果从“存原文之真”的角度来看,译文的确不错;但如果从戏剧的演出角度来看,这个译文的“选择”恐怕就不能算“适应”了,因为舞台上通常不直接用这种方式说话。简析:如果把该译文作为文学作品来读,既忠于原文,又富于神韵,可称上乘之作。但如果从戏剧的演出角度来看,其“适应”的程度似乎仍不及译文3。

简析:从该译文可以看出,译者在做语言转换的同时,考虑到了舞台戏剧的演出效果,例如对原文的字句文意有所变更,并在括号中写明演出指示等。

总体评析:以上四个译文的高下是不言而喻的。译文4集“诗句、时境”于一体,融“语言、交际、文化”于一炉,是译者对与诗句相关的生态环境的多层次理解、多维度适应与多维度选择的结果。译文1-3的不足,恰在没有做到“多维度适应与多维度选择”,即没有在“三维转换”上下功夫。这表明,凡上乘之作,其“整合适应选择度”(thedegreeofholisticadaptationandselection)也相对会更高一些。

 (据许渊冲:《文学翻译谈》。台北:书林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388-90页)

例析(2):小说

原文:除了我这闲北房,大院里还有20多闲房呢。一共住着多少家子,谁说的清?住两闲房的就不多,又搭上今个儿搬来,明个儿又搬走,我没有那末好的记性。大家见面,招呼声“吃了吗?”透着和气。不说呢,也没什么。大家一天到晚为嘴拼命,没有工夫扯闲盘儿。爱说话的自然也有,可得先吃饱啦。

语境:这是著名作家老舍的小说《柳家大的节选。小说描写的是都市平民生活。原文口语化,全是地道的北京方言。

总体评析:译文3将第二个visor以“鬼脸”译出,指自己的脸,具有幽默感。而最后一句话,虽有所改动,但却颇为风趣,因此从总体上看,与译文1和2相比,译文3对于戏剧的“翻译的生态环境”(thetranslationaleco-environment)来说,其“整合适应选应该说是更高一些。

外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37-38页)

例析(6):科技

原文:铝是自然界储藏量最为丰富的金属元素,它总是和其它元素化合在一起,在多数情况下和氧化和在一起,这种元素对于氧有非常强的亲和力;因此,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天然状态的铝,它的发现是活着的人们记忆犹新的事。

译文1:Aluminumistherichestmetallicele-mentinnature.Itisalwayscombinedwithotherelements,withoxygeninmostcases.Thiselementhasastrongaffinityforoxygen.Therefore,nowherecanbefoundAluminuminitsnaturalstate.Itsdiscoveryisanewthingthatmennowlivingcanremember.译文2:Aluminumistherichestmetallicele-mentinnatureandisalwayscombinedwithotherelements,mostcommonlywithoxygen,forwhichithasastrongaffinity;that’swhyitcan’tbefoundinitsnaturalformatanyplace,andthereforeitremainedunknownun-tilatimethatmennowlivingcanremember.译文3:Aluminum,therichestmetallicele-mentinnature,remainedunknownuntilatimethatmennowlivingcanremember,be-causenowhereinnatureisitfoundfree,ow-ingtoitsalwaysbeingcombinedwithotherelements,mostcommonlywithoxygen,forwhichithasastrongaffinity.(邹人杰译)

语境:这是一篇科技论文中的一段,读者是专业技术人员。这种语体要求译文能准确表达科技内容,体现科技文体风格,注意语言衔接紧凑。

简析:该译文只是逐字逐句地进行了文字转换。原文中的相互关系没理清楚;一句原文变成了五句译文,且大都是短句,显得幼稚,不适应科技文体的基本要求。

简析:该译文虽非逐字翻译,但也不符合科技文体的特点(如译文中使用了that’swhy,can’tbe,atanyplace等口语化的表达)。此外,整个译文结构也显得比较松散。

简析:该译文“因果”关系明确,并依此对原句的顺序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选词准确、行文简练、表达得体,与 (据胡功泽:《翻译理论之演变与发展:建立沟通的翻译观》。台北:书林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32-35页)

例析(4):歇后语

原文:shedcrocodile语境:这条歇后语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常用于

一般性交谈之中。tears.

译文1:流下鳄鱼的眼简析:该译文侧重于原文语言转换,但其交际意图的转达稍嫌不足。泪

译文2:猫哭耗子

简析:该译文侧重于文化内涵的转递,但却造成了原文语言形象的“失真”,而交际意图的转达也嫌不足。

译文3:猫哭耗子,假简析:该译文侧重于交际意图的转达和文化内慈悲(徐亚南、李建英涵的转递,但原文语言形象似未得到保留。译)

译文4:鳄鱼的眼泪,简析:该译文在保留原文语言形象和异域文化假慈悲的同时,还转达了原文的交际意图。总体评析:应该说,以上译文各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各有不同的行文特点,译文评价可能见仁见智。但相比之下,译文4注意到了“三维转换”,既保留了原文语言的形象,又较好地转递了原文的交际意图和文化内涵,表明译者对相关的翻译生态环境有多维度的适应与选择。从适应选择论的翻译原则视角来看,译文4的“整合适应选择度”相对来说要高一些。

 (据徐亚南、李建英:《外事翻译:口译和笔译技巧》。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页)

例析(5):合同

原文:Duringtheperiodfromthedateofef-fectivenesstotheterminationoftheContract,thetwoPartiesshallholdameetingeveryyeartodiscussproblemsintheexecutionoftheContract,toexchangeviewsontechnicaldevelopmentandimprovementandlayafoun-dationforfurthertechnicalcooperation.Theaforesaidmeetingshallbeheldinthetwocountriesinturn.Thecontentsandconclu-sionofsuchdiscussionsshallbewritteninmemorandum.Thenumberofattendantsofeachpartyshallbenomorethanfivepersons.Eachpartyshallbearitsownexpenses.译文1:合同生效之日起到合同终止之日的期间内,双方每年举行一次会议,讨论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就技术发展与改善问题进行交换意见,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技术合作打下一个基础。前面提及的会议,轮流在两国举行,讨论的内容和结论将加载备忘录中,各方参加人员不超过五人,各方要承担自己的费用。

译文2:合同有效期间,双方应每年正式会晤一次,讨论本合同履行期间存在的问题,并就技术改进与创新问题进行交流,以加强双方的技术合作奠定基础。双方的会晤应轮流在两国举行。讨论的内容和结论应载入备忘录中。各方参加人员仅限五人,费用自理。(王春晖译)

语境:这是一份书面的国际商务合同的一部分。国际商务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契约,因此,其语言要求准确严谨、规范通简洁得体。

总体评析:一般来说,科技作品注重信息的准确、客观、简练,因此其中的文化味似乎不是太浓。然而,即使单在语言形式的转换方面,译者也有一个在不同层次适应、选择的问题。从以上三例的简析中可以看出,译文3的整合适应选择度应该说是最高的。之所以说它高,是因为它在词汇、句式、结构、行文、风格等多维度地都做到了最佳适应与优化选择;而各个单项的最佳适应与选择的整合,自然会得出总体适应选择度较高的结果。

 (据邹人杰:《汉英科技翻译技巧》。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6页)

例析(7):告示

原文:Thelastoneis语境:这是国外某动物园里的鳄鱼池观赏点,delicious,bringmean-在一块树立的标记牌上的文字。原文是以鳄鱼otherone.的口吻在说话,不乏西方的文化味和幽默感。

简析:该译文基本上是

逐字逐句地照译原文,既没有适应法律文献的特征,又没有体现合同语言特点,读起来颇像大白话似的。

简析:该译文基本上是逐字翻译,原文的交际

译文1:上一个是好吃意图没有达到,其中的文化味和幽默感更没有的,带来另一个。得到体现。此外,语言本身也很平淡,没有告示

用语的特征。简析:该译文从交际的角度较好地实现了原文“告示”的功能,语言文字也工整、对仗,但译文

译文2:鳄鱼伤人,禁

像是在板着面孔发布的一道命令,原文中西方

止入水!(见表下出处)

的文化味和幽默感却荡然无存了。此外,译文也没有体现出是以鳄鱼的口吻在说话。简析:对应于原文中的delicious意为“好吃”“可口”,该译文点明了人肉对鳄鱼来说很香;对应于原文中thelast和anotherone的含义

译文3:(画一条张着大

是已经吃过了一个,译文中的“再”表达了这层

嘴的鳄鱼)

意思;考虑到原文是一个以鳄鱼的口吻在说话

 人肉真香,再来一

的告示牌,译文则又在文字的旁边画上了一条

个!(云桢译)

张着大嘴的鳄鱼,恰似鳄鱼正在说话,并颇具“警示”效果。译者的适应性选择使译文既准确达意、又生动直观。

简析:该译文比较简

洁、顺畅、得体,较好地适应了法律性契约翻译的基本要求。

总体评析:较差的译文表明它适应与选择的维度较少,因而其“整合适应选择度”就较低;反之,较好的译文则表明它适应与选择的维度较多,因而其“整合适应选择度”就较高。在本组例析中,译文2适应与选择的维度显然较多一些,它的“整合适应选择度”也因此要高一些。

 (据王春晖、申云桢等:《国际商务合同起草与翻译》。北京:

总体评析:以上译文中,译文3从语言、文化、交际以及美学、语用等的角度,较完整地转换了原文的内容和用意,较好地体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中“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和“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翻译方法。换句话说,译文3与原文的信息效果最接近、最适应,对原文的语用用意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其“整合适应选择度”也当属最高。

 (据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三、口译例析

口译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的口译例析仅涉及外交会见、专业演讲、经贸洽谈等。

例析(8):会见

原文:语境:这是一个外交场合。中国一位前领导人 老朋友来了,不见不会见一位来访的外国政要时的第一句话,表明行。“老朋友来了一定要见”的心情。译案1:

 Itwon’tdoifIrefusetomeetmyoldfriend.

简析:该译案只是机械地译了原文的字面意思,但没有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问候)特征和表达习惯;甚至还会被误认为是:讲话者本想拒绝,但行不通,才不得不见。

译案1:好吧,此处,我们可以先用远方终端机搜集电力系统的数简析:该译案是完据,然后根据搜集到的数据来监视全系全按原文照译不关于通讯联系问题,请看这个方框(指方框图),可误的结果。译员既以通过几台彩色屏幕显示器和打字机与控制中心没有适应口译的操作人员联系。操作人员在控制中心进行检查,并特点,又没有利用向终端发出控制命令。在图的这一区域,操作人员现场的条件,在面能在自动和人工改变控制系统的配置时监视系统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运行。在下面的这个位置,我们可以看到该远动的现场,这种口译系统还有维护和扩充系统的软件处理,具体包括有费力、耗时,其效数据库、程序开发、控制系统中各种装置的试验程序等等。

简析:该译案是译员根据演讲者“据

译案2:这里是一张远动系统的功能示意图,按照

图而谈”的现场情

图中标示的顺序(指方框示意图),其功能具体包

形和利用听讲者

括有数据库、系统监视、终端与中调的通讯,以及维

都是专业技术同

护和扩充系统的有关软件等。

行的优势所产生的。总体评析:口译的作用是在不同语言交流者之间沟通思想、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往往需要适应并利用现场的各种具体情况和条件,因势利导地做好传译工作。译文2充分利用了现场的条件——“据图而译”,从而收到了“一图胜千言”的效果。可见,在特定的条件下,这种适应性口译,即能达到沟通思想、传递信息的目的,又能节约时间,事半功倍。

简析:该译案对原文是忠实的,但在面对面对话的场合下用第三人称表达(如anoldfriend,

译案2:

见外”,又不太合乎comes,him),既显得有些“

 Whenanoldfriend

跨文化交际的习惯,因而也一定程度地削弱了

comes,Iwon’tmiss

问候语的交际意图。此外,作为中外高层会见

theopportunityof

时第一句话就这样讲,从语用涵义的角度来

meetinghim.

看,不免也会令对方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简析:该译案既适应了讲话人要见“老朋友”的

译文3:

原话内容和交际意图(即忠实于原话),又适应

 Weareoldfriends,

了不同文化的交际习惯和做法,还适应了双方

verygladtomeet

会见的情景,使见面时的寒暄听起来顺耳,并

you.

有助于构建一种平等、亲切、总体评析:在特定的外交场合下,译文3表明译员的“适应”与“更全面一些,其“整合适应选择”的程度也相对高一些,因此该译案也就显得更得体一些。(我们曾在10位外教中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其中4位认为译文2可以接受,但6位认为译文3最好。)

 (据Hu,Gengshen.AnExplorationintoSci-techInterpre-tations:AbstractInterpretingApproach.Babel1990,36(2):

87-88)

例析(10):会谈

语境:这是中外会谈双方人员休息后

原文:好吧,我想再重申一下我继续会谈的场面。虽然一方主谈人已们就合资企业中利润分红问题开始发言;但当时会场还有人显得不的基本意见。太经心,现场的会谈气氛还稍嫌松

弛。译案1:Well,Inowwouldliketoputforwardagainourbasicideaconcerningtheprofitdivi-dendinthejointventure.

简析:这是译员完全依照原话所做的语言转换。不难看出,译员除单一的语言转换外,似乎没有兼顾到当时的 (据徐亚南、李建英:《外事翻译:口译和笔译技巧》。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页)

例析(9):演讲

原文:Wellnow,let’stakealookatthisschemat-icdiagramoftheremotecontrolsystem.Hereyousee,we,firstofall,collecttheparametersfromthepowersystem,well,bymeansofremoteter-minalunits,andthenwecanmonitorthepowersystemonthebasisofthecollectedinformation.Well,astothecommunication,lookatthissquarehere(pointingatthediagram),itcanbeper-formedwiththeoperatorsinthecontrolcenterviamulti-coloredCRT’sandtypewriters.Theopera-torshereinthecontrolcenterwillcheckandissuecontrolcommandstotheterminals.Lookhere,inthisarea,theoperatorcanmonitorthefunctionofthecontrolsystemwithpreviousautomaticandmanualchangesinthecontrolsystemconfigura-tion.Youcanseehere,thissystemalsohasfunc-tionsofsoftwarehandlingformaintainingandex-pandingthecontrolsystem.Theyincludethedatabaseprogramdevelopment,testroutinesfortheu-nitswhicharecoveredinthecontrolsystem,andsoon.

语境:这是一位外籍专家向中国的专业技术同行介绍某高压输变电工程中远动系统功能的演讲中的一段话。要求译员做连续式翻译。值得说明的是,图谱(示意图、流程图等)和表谱(数据表、照片、坐标等)是专业交流的重要媒介,也为各国专业技术人员所喜用。

译案2:Well,ladiesandgentle-men,mayIdrawyouratten-简析:该译案中的斜体部分是译员为

tion,please?Inowwouldlike

了适应当时的现场情形和信息交流

toputforwardagainourbasic

效果而补加进去的。

ideaconcerningtheprofitdivi-dendinthejointventure.

总体评析:译文2中虽然出现了原话中没有说的内容,但这种“却能更好地转达发言者的交际意图和信息传递效果,既“忠实”于原话,又适情应景,还起到了及时提请有关人员注意的作用,因此对于连续式口译来说,可谓“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

 (据胡庚申:《怎样学习当好译员》。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3页。)

四、字幕、配音例析

信息产业的发达和媒体渠道的增多,使得各种声像的字幕和配音翻译活动也越来越多。本节仅举两例,涉及外国影视节目的汉译问题。

例析(11):字幕

以下这个例子是在香港某部电影的翻译中,译者对原文对话内容中含有色情内容所作的“缓和(ton-ingdown)”、“中立(neutering)”、“改写(rewriting)”、“删除(omitting)”等适应性的译文选

择。(下表中OriginalDialogue一栏是影片中的英语对话;ChineseSubtitles是适应性选择的汉语字幕;BackTranslation是再以汉语字幕回译过来的英文。)

OriginalDialogue

ChineseSubtitlesBackTranslation

Marsellus

badly.

hurt

him

Well,Marsellusfuckedhis

马沙拉重创他。

assupgood.

Andwordaroundthe

Therumorwasrelat-campfire,itwasonac-谣传是与马沙拉

edtoMarsellus’s

countofMarsellus的太太有关。

wife.

Wallace’swife.What’dhedo,fuckher?

他和她上床吗?

Didhegotobedwith

her?Hedidn’t.

Whatwasit,then?

Nonononononono,

他没有。

nothin’thatbad.Wellwhatthen?

那是什么事呢?

Hegaveherafootmas-Hemassagedherfeet.

sage.

 (据Fong,C.F.Gilbert.TheTwoWorldsofSubtitling:TheCaseofVulgarismsandSexuallyOrientedLanguage.Paperpresentedat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DubbingandSubtitlinginaWorldContext,18-20October2001,HongKong)

从上表不难看出,英语原文对话中的“fuckedhisassupgood”在中国文化中作了适应性的选择处理,转变成了汉语的“马沙拉重创他(hurthimbadly)”;而原文中的“fuckher”也代之以“和她上床(gotobedwithher)”这样一个比较“中性”一些的语言表述。毫无疑问,这也是译者从语言、文化、交际等多个维度对原文中“下流话”和“性语言”做出“适应性选择”(adaptiveselection)的结果。

例析(12):配音

原文:Jane:DoyouthinkbecauseIampoor,obscure,plain,andlittle,Iamsoullessandheartless?Ihaveasmuchsoulasyou,—andfullasmuchheart!

语境:这是名著《简・爱》中简・爱的一段道白,要求英语原文为了译文1:简: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简析:该译文作为小说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我的灵魂跟你一的读本,既忠实于原样,我的心也跟你完全一样!〔小说:《文,又有地道得体的语(祝庆英译)〕言,可谓佳译。简析:该译文为电影配译文2:简:你以为我不漂亮、也不富有,就没有

音而译,简短达意、朗

灵魂、没有爱吗?我也是有心的人!〔电影:《简

朗上口,较好地适应了

・爱》(张春柏译)〕

配音道白。总体评析:电影配音的译文要与原片子中的人物对口形,特别是要一起开始说,一起停止等等,因此有较严格的时间限定。这些都是电影配音工作客观的“翻译生态环境”,译者选择译文时,必须适应这种环境的方方面面,并做出相应的选择。否则,对于译者,适者存之(请他/她担当译者);对于译文,不适则汰之(代之以其他的译文)。

译者/译员总是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种哲学理念或翻译观指导着自己的翻译实践。我们还知道,翻译理论只是为译者提供产生译文的基本原则和思想指导,而不一定表现为直接地产生具体译文。翻译适应选择论作为一种宏观的翻译理论,亦不例外。因此,本文对以上不同翻译方式中译文的评析,也只是从该理论视角来解读、评价的一家之言(关于翻译适应选择论测评译文的标准问题,拟另文阐述)。

尽管如此,翻译适应选择论毕竟强调的是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鉴于该论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这里的“环境”,指的是原文和译文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文化、社会、交际,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相互联系的整体),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真正地检视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并至少注重“三维”转换,即在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内涵的适应性选择转递和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达等方面下功夫,才能产生出恰当的译品,而译品的“整合适应选择度”也才能会相对高一些。

最近,笔者浏览《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时看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吴琼完成的学位论文,题为《翻译就是顺应与抉择——论立法语篇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2005年4月);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翟红梅完成的学位论文,题为《翻译: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2005年5月)。笔者感到了两点欣喜,一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作者的论文被认定为“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二是,这些年轻的作者们在他们的研究中均采用了“翻译适应选择论”作为整体的理论框架。这种采纳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对翻译适应选择论的一种肯定和实证。笔者冀希,通过本文的译例简析,能使读者对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应用,特别是对该理论在翻译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和解释力能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

参考文献

[1]Hu,G.S.Translationasadaptationandselection[J].Perspec-tives:StudiesinTranslatology,2003,11(4):283-291.[2]Hu,G.S.Translator-centredness[J].Perspectives:Studiesin

Translatology,2004,13(2):106-117.

[3]Newmark,P.ATextbookofTranslation[M].NewYork/Lon-don:PrenticeHall,1988.

[4]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P].国际译联第三届亚州翻译论坛

宣读,香港,2001.

[5]胡庚申.译论的繁荣、困惑与探索[J].《翻译季刊》(香港),2002

(3):80-104.

[6]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J].上海翻译,2004(4):1-7.[7]李亚舒,黄忠廉.别开生面的理论建构——读胡庚申《翻译适应选

择论》[J].外语教学,2005(6):95-96.

 (据Zhang,Chunbai.TheTranslatingofFilmDialogues-PrinciplesandPractice.Paperpresentedatth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DubbingandSubtitlinginaWorldContext,18-20October2001,HongKong)

五、结语

大凡做过翻译(不论笔译还是口译)的人都知道,

论浯十二章翻译篇十
《翻译适应选择论相关文章》

胡庚申. 2008. 生态翻译学解读 [J]. 中国翻译, (6): 11-15.

生态翻译学解读

胡庚申 清华大学

摘 要:本文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研究的基本内涵、产生背景、目前状况、现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空间。这里的生态翻译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而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亦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生态翻译学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文章指出,生态翻译学是一种跨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的产物,与时代社会和学术发展的方向是相符合的;同时,它也是从新的视角对当代翻译学理论研究的一种延伸,反映了译学理论研究由单一学科视阈转向跨学科整合一体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生态学途径; 翻译生态系统; 翻译适应选择论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3X(2008)06-0011-15 

一、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内涵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亦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由于“生态翻译学”至少涉及到了―生态学‖(Ecology)和“翻译学”(Translatology),因此,它又是一项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

“生态学”被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科① 学‖。随着人类对生物与环境逻辑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现代生态学扩展到了研究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逻辑关系。而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更进一步使生态学逐步脱离生物学领域,上升到了对人类与自然界之间本质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生态‖一词则已转义泛指自然健康、保持平衡与―和谐共生‖的集合。生态学是奠基于整体主义的科学,其研究方法强调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体性(Krohne,2001: 11)。

“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规律和艺术的学科(王春林, 2001: 94)。作为翻译学的一部分,翻译理论是对翻译实质、原理、过程、方法、标准等一系列翻译知识的理性认识和高度抽象。始于2001年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以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基本原理为基石,以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适中尚和‖的经典智慧为依归,提出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翻译理论。(胡庚申,2001;2004)

在上述生态学和翻译学、特别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翻译生态的视角出发,取生态之要义,喻翻译之整体,基翻译之实际,在相关研究中形成了―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系统‖、―译者适应‖、―译者选择‖、―求存择优‖、 ―共生互动‖等一系列术语和概念, 持续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积累(参见下文第三节),使得 ―生态翻译学‖呼之欲出。 综而观之, 生态翻译学研究既是一种―喻指‖,又是一种―实指‖。所谓―喻指‖,指的是将

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作隐喻类比而进行的整体性研究;所谓―实指‖,指的是取向于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特别是译者在翻译生态中的生存境遇和能力发展研究。换句话说,生态翻译学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

二、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

(一) 全球性的生态思潮

任何一种理念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

生态翻译学的出现与时代社会与学术发展的方向是相符合的。

首先,它是经济社会转型在译学研究方面的一种反应。众所周知,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逐步开始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发表了著名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以人类破坏自然的雄辩事实说明人类处于生存发展的转折点上(Carson, 1962)。197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会议,发布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将保护自然环境提到全人类关注的高度。1987年,在联合国环境发展委员会召开的环境会议上又发布了《人类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国也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此后接连提出可持续发展方针与科学发展观,并

② 于最近提出―人类文明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的重要观点。在这样的背景之

下,将长期被忽视的―生态‖维度引入包括翻译学在内的不同研究领域就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具体体现。其次,它又是现代思想与哲学转型的必然结果。20世纪以来,在思想与哲学领域也发生了由主客二分到主体间性、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的转型。1967年,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提出了―中心‖既可在结构之内又可在结构之外、这样―中心也就并非中心‖的重要观点(Derrida, 1967)。1973年,挪威著名生态哲学家阿伦·奈斯(Arne Naess)提出了―深层次生态学‖(Deep Ecology)的理论,将生态学发展到哲学与伦理学领域,并提出生态自我、生态平等与生态共生等重要生态哲学理念(Naess, 1973)。1995年,美国生态哲学家戴维·格里芬(David Griffin)提出了―生态存在‖ (eco-existence)的重要理念,表明生态存在论哲学正式问世(Griffin, 1995)。以上发展说明,当代哲学所面对的,是由认识论到存在论、以及由人类中心到生态整体的转向。可以看出,正是这样的哲学转向,拓展了翻译研究者们从―翻译生态‖视角综观翻译活动的视野和思路,促使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路经应运而生。

(二) 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

之所以由中国译界学者首倡生态翻译学观念,还在于中国有着可资借鉴的丰富的古代生

③ 态智慧。这是一种以―天人之合‖、―道法自然‖、―中行无咎‖、―以人为本‖为特点的生态智慧。孔子推崇尧告诉舜―允执其中‖的教导(《尧曰》);孟子明确提出―万物皆备于我‖(《尽心》);韩非认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五蠹》);刘禹锡主张―天人交相胜‖思想(《天论》上);戴震说:―人也者,天地至盛之征也‖(《原善》中);王阳明提出―天地万物而为一体‖(《大学问》);[近代严复更直言―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也‖;―动植如此,民人亦然‖(《原强》)],等等。这些包含了古典形态的―自然‖、―生命‖、―生存‖、―中庸‖、―人本‖、―尚和‖等生态思想,成为孕育和形成生态翻译学的宝贵智慧资源,这些早已引起了众多国际哲学家和思想家高度重视的原始典籍,无疑也是中国译界学者提出生态翻译学理念的重要支点。

(三) 相关领域的学科发展

全球性的―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大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崇尚生态食品、生态家居、生态旅游、以及健康平衡的生态环境等。在学术界,―环境主义已超越了科学、地理、社会科学的疆界而进入了‗人文领域‘‖(Kerridge, 1998: 5)。人们正―努力地将对文化的关注转向更加广阔的生存环境‖(Westling, 2002; Parham, 2002: 1)。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之下,具

有生态学性质的各类学科研究已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除了众多学科如生态批评学、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神学、生态哲学、生态图书馆学、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城市学、生态社会经济学等学科之外,单是与翻译研究关系较为密切的语言学科的研究就有环境语言学、绿色语法、语言环境学与环境语言学、生态词汇学、语言与生态研究、语言习得生态学、语言演变生态学、语言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等等。(Gabbard, 2000; Fill, 2001; Mühlhaüsler, 2003, et al.)

(四)“生态取向”的翻译研究

全球性的生态理论热潮中,国际翻译界从―生态‖、―环境‖、―生存‖、―适应‖等生态学视角描述翻译活动的相关研究大有人在;相关研究在翻译文献里日渐增多。

彼得 • 纽马克1988年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介入分为五大类,首当其冲的第一大类就是翻译的生态学特征(Newmark, 1988: 95)。戴维 • 卡坦则于1999年对翻译生态文化的分类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提出了翻译的生态环境还包括物理环境、政治环境、气候、空间、所构建的环境、服饰、食品、嗅觉以及临时场景等等(Katan, 1999:45-52)。米歇尔 • 克罗尼恩(Cronin, 2003)在《翻译与全球化》一书中还专门提出了关注语种―翻译的生态‖(ecology of translation)的理据,呼吁在不同语种的翻译之间要保持―健康平衡‖(healthy balance)(Phillipson, 2006: 231)。

乔治 • 斯坦纳(1975: 235)曾将翻译理论分成普适理论的和局部理论两大类,并认为这种分法类似于人类的两种基本的处理方式,―即整体环境适应与局部环境适应问题‖(Lance & Jacky,1991: 34)。罗森纳 • 沃伦1989年提出,翻译―是一种认知和生存模式。当把文学作品从一种语言移植到另一种语言的时候,就像把植物或动物,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它们必须像个人或民族的‗适应‘和成长那样,只有适应新环境而有所改变才能生存下来‖(Warren, 1989: 6)。安德烈 • 勒菲费尔与苏珊 • 巴斯内特于1990年提出了著名的―文化转向‖命题,多次将翻译的语境描述为―文化环境‖;并使用―发现树木生存之地‖、―描述植物生长之状‖等生态类比翻译研究中语言学家的探索行为(Bassnett & Lefevere, 1990: 4)。沃尔夫拉姆 • 威尔斯1996年则把翻译过程视为两个高度复杂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由环境决定的文本输入‖的分析;第二个阶段是在复杂的回馈处理机制框架内对输入文本的操纵――这种操纵行为通常是多层次的,需参照―译语读者的各项环境特征‖,以最后形成目标语的文本输出‖(Wilss, 1996: 123)。他还呼吁译界对翻译决策过程的研究,应当―集中关注各种环境因素,如翻译任务的特征、客户的需求、翻译者及其决策能力等‖(同上: 184)。

在国内,生态视角的翻译研究和论述虽尚不多,但近来也不断有人借用―翻译生态‖的术语来谈论翻译质量、翻译理论以及翻译行业发展问题(张明权, 2005; 季羡林, 2005; 崔启亮, 2006等)。在此之前,有学者提出了《人类文化演变九大律》,其中的第一规律即―生态环境横向决定律‖(辜正坤, 2004: 239)。

上述翻译学者在其研究和描述中,大都采用―喻指‖或―实指‖的方式,使用了典型的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环境‖、―生存‖、―适应‖乃至―翻译的生态‖等术语和概念,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生态取向‖的翻译研究,也早已被译界所接受。可以看出,这些研究不仅为生态翻译学研究提供了视角、铺平了道路,而且也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生态翻译学的现状

(一)理论性研究

生态翻译学是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或者说,翻译适应选择论是生态翻译学发展初期的一项基础性理论研究。

该项理论研究利用作为人类行为的翻译活动与―求存择优‖自然法则适用的关联性和共通性,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指导,探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适应

与选择行为的相互关系、相关机理、基本特征和规律,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等作出新的描述和解释,论证和构建了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

在―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题概念之下,该理论将―译者为中心‖的理念明确地体现在翻译的定义之中——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

④ 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

联互动的整体。同时,该理论运用―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提出、并论证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中心地位和译者主导作用,以及译者―自我适应‖的适应机制和―事后追惩‖的制约机制。

该理论具体阐述和例证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本体的解释功能:(1)翻译过程——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2)翻译原则——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3)翻译方法——―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转换;(4)译评标准——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从而得出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这个结论。(Hu, 2003; 2004; 2006)

近十年来,紧扣上述理论的一系列专题论文陆续发表,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包括:2001年在国际译联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宣读的论文―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2002年在《翻译季刊》(香港)发表的―译论的繁荣、困惑与探索‖;2003年在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发表的―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2004年在《中国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上海翻译》、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从

⑸译者 ‗主体‘ 到译者 ‗中心‘ ‖、 ―译论研究的一种尝试‖、―换个角度看问题‖、―翻译适应选

择论的哲学理据‖、―Translator-centredness‖。2006年在《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澳门理工学报》、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适应选择论的翻译原则与翻译方法‖、―从译文看译论‖、―当代主要译论评析――兼谈以―适应‖―选择‖为视角的译论研究‖、―Adaptation in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2008年在《上海翻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发表的―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等专题论文。上述理论研究引起译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应用性的相关研究日见增多。

可以这么说,当将 ―翻译生态‖的整体隐喻类比为―自然生态‖的时候,当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引入翻译研究的时候,当―翻译生态环境‖、―适应‖、―选择‖、―译者生存‖、―译者中心‖、―求存择优‖、―共生互动‖、“翻译生态”等一系列术语和概念渐成体系的时候,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已显雏形。

(二)应用性研究

在上述理论性研究的基础上,具有生态翻译学性质的应用研究课题陆续在不同地域、不同领域里展开。

在文学翻译研究方面,安徽师范大学翟红梅(2005)研究了林语堂(1895-1976)选择英译《浮生六计》和他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是译者选择和适应其所处翻译生态环境的结果。清华大学藤月(2006)对比了《哈利·波特》第一册的两个中文译本(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版本)在词汇、句子、语篇和语用等层面上的异同,得出了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语言转换活动的结论。安徽师范大学吴远庆和李洁平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对译者在翻译美国小说家海明威(1899-1961)的作品《雨中的猫》中的主导作用进行了阐述和例证(2006:722-725)。长沙理工大学边立红和姚志奋探讨了《翻译适应选择论观照下的辜鸿铭 <论语> 翻译》等(2008: 18-20)。

在哲学社科翻译研究方面,四川大学焦飏(2006:157-160)做了《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严复<天演论>的翻译》的研究。清华大学焦卫红(2007)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工具,对严复的翻译及其―信、达、雅‖从新的视角进行了探讨和解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刘莉美探讨了―适应策略‖在十六、十七世纪译作中的应用及影响等(2006:229-238)。

在商务法律翻译研究方面,天津学者栗长江(2005:1-6)的研究指出,译者应尊重涉外公证书翻译的特点,提高原文和译文的最佳―整合适应选择度‖。上海交通大学王雪梅(2006)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探讨了广告语的翻译问题。澳门理工学院林巍(2007)完成了“适应与选择:中英法律文本翻译中的语言问题”研究等。

在口译研究方面,本文作者(Hu, 2006: 3-12)探讨了口译员在交传中的适应问题。清华大学黄梅花等人(2007: 106-115)完成了《口译生态环境与译员的多维适应/选择》课题研究。此外,相关口译研究成果如《口译过程中的译员“适应生存”》(2002)、《口译过程新解:译员的适应与选择》(2004)、《口译的翻译生态环境》(2006)等还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中宣读发表。

以上具有生态翻译学性质的应用性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说,既扩大了生态翻译学的研究队伍,又丰富了生态翻译学的研究内容,因而也促进了生态翻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

四、研究的局限与发展的空间

理论研究的不完备性,是科学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学术研究的永恒动力。任何理论研究都是如此。译学理论研究不例外。生态翻译学研究亦然。

首先,既然将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隐喻类比,那么,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类似性和同构性就应该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但这些在现有的研究中尚嫌不足。

其次,既然在翻译生态系统中,“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人类活动的积淀,而人类又是自然[生态]界的一部分”(Hu, 2003: 289),那么,翻译/语言/文化/人类/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性研究就应该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但这些在现有的研究中显嫌欠缺。

第三,既然“生态学”是奠基于“整体主义”的科学,其研究方法强调相互作用的整体性,那么,对翻译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论证与整合性研究就应该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但这些在现有的研究中鲜有论及。

此外,由于生态学属于自然科学研究,而翻译学属于人文社科研究,因此,如何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克服两者之间的差异、跨越“自然”与“人文”科学研究之间的界线,使两者能科学地嫁接、有机地融合而又能自圆其说、符合翻译的实际,这些显然也是生态翻译学发展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但现有研究中的相关论述尚不尽人意,等等。

现有研究的局限和不足,总是与其发展的空间密切相关,并预示着未来研究的基本走向。

从上述生态翻译学研究中相对薄弱或有所忽视的方面可以看出,生态翻译学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致力于从翻译学、语言学、文化学、人类学和生态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展开的相关研究,关注不同学科视角的“关联互动”的跨科际研究,努力探寻译学研究综观与整合的途径,并最终融入它们所共同依托的生态系统,从而构成翻译生态系统的有机整体。(具体的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拟另文详述。)

五、结 语

作为一种后现代语境下的翻译理论形态,生态翻译学既是一种跨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又是当代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延伸与转型,反映了翻译学由传统单一学科视阈转向当代跨学科整合一体的发展趋势。

事实上,几乎每个时代都有占有主导地位的自然科学理论观念作为新的方法论支配着普遍的社会思维方式。在当代,―生态科学‖正是这样一门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学科,也是一门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终极意义的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翻译学研究有着扎实的哲学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论浯十二章翻译相关热词搜索: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论浯十二章翻译”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论浯十二章翻译"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5561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