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形容暂时的困境

形容暂时的困境

2016-01-24 09:29:04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形容暂时的困境篇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困境描述》 ...

形容暂时的困境篇一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困境描述》

形容暂时的困境篇二
《荒诞的《变形记》描写与真实的现代人困境》

形容暂时的困境篇三
《困境描述与政策选择:破解“钱学森之问”的路径依赖》

形容暂时的困境篇四
《试论关汉卿杂剧_救风尘_的情节模式与困境描述》

第24卷 第2期 2011年3月

宁 波 大 学 学 报(人 文 科 学 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Vol. 24 No.2 Mar. 2011

试论关汉卿杂剧《救风尘》的情节模式与困境描述

王艳平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文法系,浙江 宁波 315016)

摘要:《救风尘》并非一部单纯表现商人、士子、妓女三角恋情的剧本,它没有站在士子的立场上去描述商人与士子力量的抗衡,也无意去做士子与妓女情感的文章。它以细致而透彻的笔墨去剖析这些人群内在行为的特征以及形成缘由,展现了元代特定的社会环境里人们的现实困境。 关键词:关汉卿;救风尘;情节模式;情感困境;道德困境;士品困境 中图分类号:J20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1)02 - 0016 - 05

元杂剧里有一类表现商人、士子、妓女间三角恋情的作品。其情节大体为:某妓女与士子相爱,然士子清贫,老鸨爱财;于是来一商人,凭借金钱与诡计,将妓女强买强娶;之后,士子苦尽甘来,或名题金榜,或官拜凤阙,夺回美人,终偿心愿,而商人亦受惩处。冯魁、双渐、苏小卿的故事,大概如此。这几成一种范式。这类作品“显然都是以士子为中心,全就士子方面的立场而叙写的戏曲,故对于商人们是,往往加以不

[1]492

必要的轻蔑或侮辱”。这种情感倾向,一方面与传统观念里对某些特定人群的推崇或轻视有关;另一方面,则纠结着元代士子在现实中难以跟商人争衡的忿愤与委屈。他们只能通过文字与舞台,圆一回现实中难圆的梦。

关汉卿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也被认为是表现士妓之恋的作品。然而细观却可以发现,该剧并不具有上述商人、士子、妓女间三角恋情范式所惯常的表现特征。在这里,士子并非一味的优秀,商人并非一味的丑陋,而妓女择偶的绣球也并没有自觉地抛向读书人。一切似乎都走了偏锋,只有结局里士子比商人稍稍占了些许上风。而剧本最核心的内容,则是通过似是而非的三角恋情,通过可看性颇强的“侠义”与“风月”故事,将对人生的追问引向了更深更广的层面,涉及道德、理性、情感、品格,等等,而在这些追问中,呈现着作者的价值判断,同时也纠缠着——————————————

无数的迷惘与困惑。

《救风尘》的故事情节虽然在书生安秀实、商人周舍、妓女宋引章与赵盼儿之间展开,但如果套用商人、士子、妓女三角恋爱剧的作法观察剧本,则颇有一些可疑之处。

(一)安秀实、宋引章:士妓之间究竟有没有“爱”

安秀实自然是有些抱负的,同时对于花酒风流亦有所好,这样的男士容易博得女性好感。但剧本一开场,宋引章深爱且欲嫁的人不是安秀实,而是周舍。

宋引章因何放弃安秀实?

我们从宋引章爱上周舍的三个理由上大体可以作出反面的推导。其一,周舍形貌昳丽。按宋引章的说法是:“那周舍穿着一架子衣服,可也堪爱哩。”即便在赵盼儿眼里,他也是“俊上添俊,年纪儿恰正青春”。其二,周舍家境富裕,堪可倚靠。家中甚至可能未有妻室。其三,周舍温和体贴,知冷知热。

批评者在论及周舍时大都认为其以花言巧语欺骗了单纯幼稚的宋引章,这个说法至少是可以斟酌的。剧本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周舍与宋引章也是数载相伴,“他一心待嫁我,我一心待娶他”。宋引章的母亲不肯放口,周舍费尽精神不肯放手。如果这样的追求必须称之为“欺骗”

收稿日期:2010 - 09 - 17 作者简介:王艳平(1961-),女,浙江宁波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E-mail:wyp@nbtvu.net.cn

第2期 王艳平:试论关汉卿杂剧《救风尘》的情节模式与困境描述 17

的话,那么发生在花街柳巷里的故事,也只剩下

互为欺骗的游戏了。青楼中确实存在着灰色生活,无论嫖客还是妓女,利益的索求是最为重要的。但这并不排除个体的人在交往中因互相喜欢而产生一些较为真实的感受,甚至于产生灵犀相通,而文学作品正是擅长从人情人性的角度去升华这种感受,这种灵犀相通。虽然令人遗憾的是,这个环境中形成的情感过于脆弱,难以久长,可也不需要统统归之为“玩弄”而全盘否认。

想来在以上诸方面,安秀实大概都不及周舍吧。虽然周舍对宋引章,也并非对方所理解的那般“知重”。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安秀实未能给予宋引章未来腾达的信心。事实上,一直到剧终,安秀实都无缘功名,无法允诺宋引章饱暖无忧的生活,更无法让宋引章体体面面地于人前风光。

可见,如果说这本戏里写了爱情,那也是妓女与商人之间爱情的幻灭。士子与妓女之间究竟有没有“爱”?似乎没有。

(二)周舍:是商人特征还是“子弟”习性 在剧本里,周舍是周同知的儿子,一个做买卖的商人。郑振铎先生认为该剧中的“说白”未必可靠,周舍“是一个富商,并非一个官家子

弟”。[1]487

这个判断也许是因为剧中未见“官家”这一身份在周舍活动中所起的特殊作用。然而剧本通读下来,感觉周舍“商人”的行业身份在其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也并不太大。换句话说,周舍的行径,与其说是商人习气,莫若说是“子弟”品行。“子弟”者,谓风流子弟,特指嫖客。

《救风尘》没有正面表现周舍的商业活动,只是通过细节稍事作了些微的交待,剧本重点描写的是周舍与宋引章的婚姻,表现他从求婚直至婚姻解散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周舍的“子弟”习性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有时甚至冲淡了作为商人所可能具有的某些特点。

其一是好色。在追求宋引章的若干年里,他用尽心机,夏日打扇,冬日温被,“提领系,整钗环”,体贴入微,甜言蜜语。这里不排除周舍对心仪妓人的由衷喜爱,但毕竟也是“子弟”的惯用手段。用赵盼儿的话说,“衠一味是虚脾”。而赵盼儿所以能够成功地以“风月”手段解救宋引章,也正是利用了他的这个歹症候。

其二是易变。携宋引章返回郑州的路上,就不见了他此前得到允婚时的那种喜出望外。他令宋引章的轿子走在头里,自己远远地跟着,怕的是让人知道娶个妓女回家,有辱家门,被人耻笑,丢了面子。婚前喜欢宋引章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能歌善舞,婚后又责怪宋引章不擅针指油面,刺绣铺房,大裁小剪。在家里凶神恶煞,在外头寻花访柳。

其三是轻信。风月场中面对诱惑,丧失基本的分析能力,却自作聪明,自以为是,这可以说是许多“子弟”的通病。周舍是风月场中的老手,却不免在赵盼儿的“风月”里败下阵来,全然没有了商人的精细、算计。他怕休了宋引章之后赵盼儿不嫁他,楞要赵盼儿发个誓言,赵盼儿说:“周舍,你真个要我赌咒?你若休了媳妇,我不嫁你呵,我着塘子里马踏杀,灯草打折膁儿骨。你逼的我赌这般重咒哩!”据王学奇先生解释,

“塘子”指浴池,“膁儿骨”指髀骨。[2]55-56

澡堂里被马踩死,灯芯草将大腿骨打折,明摆着是用不可能发生的事作为誓言欺骗周舍,周舍居然信以为真。当然这也是戏曲中故意打诨取笑的话,但后来周舍追赶逃走的宋引章与赵盼儿,气急败坏地质问赵盼儿“你曾说过誓嫁我来”,则显得有些天真了。再有,赵盼儿自带“好酒”“熟羊”“大红罗”这些婚俗里男方必备的聘礼,哄周舍说“你的便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也只被周舍理解为赵盼儿急赶着要嫁他。

其四是外强中干。平时为非作歹,遇事手足无措,“子弟”们大都如此。周舍为人不忠,对情不专,最终被“杖六十,与民一体当差”自然是罪有应得。但罪名却是“宋引章有亲夫,他强占作家属”,这多少有些牵强。宋引章自愿嫁他,又有引章母亲的亲口许婚,并设宴请了引章母亲的姐妹兄弟们,这样的排场,既便不是“明媒”,也是“正娶”了的。至于赵盼儿说是替安秀实保过亲,其实则不过是替秀才来劝说宋引章,而被宋引章当场拒绝。因此这个罪名对周舍来说,不免是冤枉的,可他在大堂上却毫无辩白,任人宰割,真可谓“银样镴枪头”了。

(三)赵盼儿:强扭的瓜会不会甜

可以说,宋引章是无奈地被郑州太守李公弼

18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

分配给了安秀实。

安秀实在宋引章的心里有几多份量?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赵盼儿替安秀实劝说宋引章时,宋引章的回答是:“我嫁了安秀才呵,一对儿好打莲花落!”“打莲花落”就是做乞丐,可见宋引章对安秀实的前程缺乏信心。在宋引章最难熬的日子里,她托人捎信央赵盼儿设法解救自己,但却没有一丝儿想起安秀实,没有对放弃安秀实产生过一些悔意。直到李公弼判宋引章归安秀实为妻,她也没说一句话。

赵盼儿显然比宋引章对安秀实有信心,这源于她对商人与文人的基本认识:“(唱)哎,你个双郎子弟,安排下金冠霞帔。(带云)一个夫人,来到手儿里了。(唱)却则为三千张茶引,嫁了冯魁。”但这毕竟是概念化了的。宋引章的未来生活会不会幸福,取决于安秀实的前程、人品,以及对宋引章的珍爱程度。起码在作品中看不出多少令宋引章产生信心的理由,相反倒是有不少欠缺,比如当他被周舍夺爱时,他不敢找周舍理论,也不敢找宋引章剖白,只会央求赵盼儿前来劝说;劝说无效,即想一走了之,并无半点痛心疾首;而最后听从赵盼儿的策略去衙门告状,看起来也像是渔翁得利的便宜。

由上述可见,《救风尘》并不是一部单纯表现士妓之恋的作品,不是简单地通过妓女的爱情选择来比较士子与商人彼此的力量,其对商人的批判与对士子的欣赏并不十分明显,也看不出多少读书人自怜自赏的情绪成分。或者说,它并不是一部以士子为中心、就士子方面的立场而写的戏剧。在对剧中人物思想行为的演绎中,它提供了比士妓之恋更多的信息。

王国维先生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又说关汉卿《救风尘》,“其布置结构,亦极意匠惨淡之致,宁较后世之传奇,有优无劣也”。[3]98-99

诚如王国维先生所示,《救风尘》在关目设置上极具秩序,但静下心来阅读,却又觉得稳稳游淌的水域下方布满暗河潜流,涌动着若干不对称的、纠结的思维意识,它虽然是一本喜剧,可也缠绕着无数悲悯。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维意识,作品才成为“最自然之文学”。作者时而像

一个清醒的审判者,时而又像一个梦游的人。

(一)从良的怪圈:情感之困惑 《救风尘》的主要情节是表现妓女从良。故事轻松、诙谐,帷幕落下的片刻甚至皆大欢喜。然而剥开表面,交叠着层层尴尬。它的深刻之处在于,一方面写出了妓女从良的现实愿望;另一方面又写出了愿望难以实现的现实困境。

宋引章的从良愿望十分迫切。她希望过普通人的生活,有个名份,有个家庭。赵盼儿又何尝没有这样的心思?她曾几次说道“我可也待嫁个客人”,“我想这门衣饭,几时是了也呵”,“咱这几年来,待嫁人心事有”。只是看多了周围姐妹从良后的结局,心冷似灰。

妓女从良难以如意的原因,首先来自于制度法规。元律规定:“诸职官娶娼为妻者,笞五十

七,解职,离之。”[4]2643

“是承应乐人呵,一般骨头成亲乐人内匹配者,其余官人富户休强娶要。……今后乐人只娶乐人者,咱每根底近行的人每,并官人每,其余人每,若娶乐人做媳妇呵,

要了罪过,听离了者。”①

妓女大都嫁予乐人为妻,从良而被置为侧室应属幸运者,若要嫁给一个自己喜欢且又能靠得住的,难乎其难。

除此之外,《救风尘》告诉人们的,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缘由,一个来源于“子弟”,一个来源于妓人本身。

“子弟”们游冶狎玩,很少有长久做夫妻的诚意。这一点,赵盼儿是十分清楚的。

【逍遥乐】那一个不因循成就,那一个

不顷刻前程,那一个不等闲间罢手。他每一做一个水上浮沤,和爷娘结下不厮见的冤仇,恰便似日月参辰和卯酉,正中那男儿机彀。他使那千般贞烈,万种恩情,到如今一笔都勾。

[5]94-95

而妓人本身,由于长期浸染于风尘之中,习气与心性渐与正常人家的女子不同,能否演好新身份的角色,得到家庭与社会的认可,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赵盼儿实在也是担心“御园中可不道是栽路柳,好人家怎容这等娼优”。

【滚绣球】那好人家将粉扑儿浅淡匀,

那里像咱干茨腊手抢着粉;好人家将那篦梳儿慢慢地铺鬓,那里像咱解了那襻胸带,下

第2期 王艳平:试论关汉卿杂剧《救风尘》的情节模式与困境描述 19

颏上勒一道深痕。好人家知个远近觑个向

顺,衠一味良人家风韵,那里像咱们,恰便似空房中锁定个猢孙。有那千般不实乔躯

老,有万种虚嚣歹议论,断不了风尘。[5]100

关汉卿通过赵盼儿的口对妓女的生存状态以及行为心理作了深刻展示与自我评判,表现作者对这一群体的关切、怜惜,超越与突破了传统樊篱,但同时也一定程度地表现出作者传统伦理文化的思想意识,因为他的价值判断,还是以礼义、贞节、男性作为立足点的。

《救风尘》真实地展现了妓女从良的尴尬境遇,直至剧终,也未给出一个至善至美的理想化结局。因为赵盼儿曾说:“那做丈夫的,做不的子弟;做子弟的,做不的丈夫。”“做丈夫的便做不的子弟,他终不解其意,那做子弟的,他影儿里会虚脾;那做丈夫的,忒老实。”宋引章几经周折后跟从了安秀实,但安秀实也是“子弟”,未必做得了真丈夫。

(二)风月与谎言:道德之困惑

赵盼儿毕竟是用“风月”的手段,救了宋引章的“风尘”的。尽管这个过程观众与读者看着很解气,尽管也有理由认为,这种手段对于赵盼儿来说是无奈而且必须的。但是,以玩弄抵制玩弄,以谎言抵制谎言,以暴力抵制暴力,以背叛抵制背叛,诸如此类,非但不可能真正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反而容易将人心引向消沉。一个社会,如果以此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或标准,这个社会将是非常可怕的。

关汉卿对于传统道德是十分推重的,《单刀会》里的“忠”与“义”,《蝴蝶梦》里的“慈”与“信”,《窦娥冤》里的“贞”与“孝”,等等,包括《救风尘》里对薄情寡义的抨击以及对苦难者的侠义救助,都积极地张扬了传统观念里的美好情操。这大体可以看出作者作为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传统责任感。

不少人将元朝典章的缺略与纲纪的松驰归之为游牧文化不同于儒家传统文化的特征,认为其自由松散的生活方式对群体、血缘等人际关系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因而维持这些关系的法则条规以及信仰习惯等也就相对薄弱。然而从普适性的道德层面看,不同种族、人群对于公共品格

的要求还是大体相似的,更何况蒙古军队南下之

后,金以及南宋的一些儒士投奔蒙古,使得儒家思想也给蒙古统治者带来影响。只是此时的诉求更趋简易,更面向日常凡间。

撇开戏中人物行事策略这一角度,可以看出《救风尘》确实是特意拈出了“风月”与“谎言”的。而且此处的“风月”又特指假意的、以“风月”作为钓饵的行为,而舍弃字面上原有的浪漫意味。

周舍当初千方百计取悦宋引章,尽管赵盼儿称之为“虚脾”,但笔者以为还是有着彼此的一些情分在的。而赵盼儿计赚周舍,则完全是个圈套了。从剧本看,作者对这一行为的情感态度是双重的。一方面对赵盼儿解人苦难的方法表示赞赏,认为是一种智慧,而且通过多处细节来强调这种智慧;另一方面,作者津津乐道地描绘这种手段的魅惑与香艳,又多少有着将其视作妓女之职业病态的意思,作者的狎戏与鄙薄也一定程度地流露出来,尽管这种流露是不经意的,也是次要的。

(赵盼儿云)我到那里,三言两句,肯写休书,万事俱休,若是不肯写休书,我将他掐一掐,拈一拈,搂一搂,抱一抱,着那厮通身酥,遍体麻。将他鼻凹儿抹上一块砂糖,着那厮舔又舔不着,吃又吃不着,赚得那厮写了休书。引章的休书来,淹的撇了。我这里出了门儿,(唱)可不是一场风月,

我着那汉一时休。[5]97

【庆东原】俺须是卖空虚,凭着那说来的言咒誓为活路。(带云)怕你不信呵,(唱)遍花街请到娼家女,那一个不对着明香宝烛,那一个不指着皇天后土,那一个不赌着鬼戮神诛?若信这咒盟誓,早死的绝门

户![5]105

总体而言,《救风尘》对于道德的用心是明显的。周舍用情不专,得到了惩罚;赵盼儿侠肝义胆,备受了赞美。只是“道德”在戏里又是尴尬的,寻求道德的途径中需要借助看起来不那么“道德”的力量。然而最终作者又试图给出信心,令观众与读者看到,宋引章得到解救,并不是靠着赵盼儿的“风月”:休书并没有成为李公弼断

20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

案的依据。那种“风月”的手段不过是舞台上由演员和观众一同构造出来的具有喜剧色彩的一厢情愿,而真正制服周舍的还是官府与法令。官府与法令在人们抽象观念中,属于道德层面。

(三)志向远大与行为卑俗:士品之困惑 安秀实的戏份不多,但作为与商人对立的另一个阶层的代表,被写成理所当然地抱得美人归的对象,角色地位也还算是比较重要的。他虽然没有像其他描写士妓之恋的作品主人公,最终得以功成名就,以满足包括作者在内的士人的心理需求,但在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仍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汉族知识分子在元朝的生存状态远不如其他朝代,压抑与逼仄的生存空间渐渐消磨着士人群体的意志,也改变着他们的性格。元剧舞台上的士人形象大致即是这一群体基本现实面貌的缩影,而从《救风尘》中的安秀实身上,我们可以见到两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一是有自我期许,但这种期许是与深重的不遇情怀联系在一起的;达成目标的途径并不清晰,未来不在掌控之中,唯有寄希望于命运的眷顾。安秀实用东汉的范丹、中唐的刘蕡借喻自己的遭际,只是范、刘的学问与胆识,在安秀实的舞台活动中,并不能令人目睹。他希望等来“苍天有意”,能够令他鹏程万里,而等待的过程漫长而被动。这实在不是安秀实一个人的问题,士

人在边缘化境遇之下集体缺乏阳刚、霸气,以及

舍我其谁的自信。

二是在困难、挫折面前不自觉的逃避,个性孱弱而不堪一击,总是将难题交给旁人。赵盼儿的整出戏不用说都是为安秀实唱的,此外,张君瑞身旁有红娘,韩飞卿身后有贺知章,就连做上了官的白士中,也得靠谭记儿中秋切脍来解除危难。这几乎成了这类作品用来解决矛盾的套路。 元杂剧中许多故事有本事来源,而《救风尘》这个本子一般研究者都说不清出处。王季思先生在《翠叶庵读曲琐记》中说:“疑宋、元间实有其事,汉卿因演为杂剧,故写来异常真切。”“异常真切”想来不单是因为宋元间可能发生过类似的事件,作者对社会中的若干群体在生活与精神状态方面的深刻认识,恐怕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注释:

① 参见古本《大元通制条格》,国立北平图书馆影印,民国十九年。

参考文献

[1] 郑振铎. 郑振铎文集·论元人所写商人、士子、妓女间的三

角恋爱剧[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2] 张月中,卢彬. 关汉卿研究新论·《救风尘》中几个词语注释

的商榷[M].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

[3] 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 宋濂. 元史·刑法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76.

[5] 王季思. 全元散曲·赵盼儿风月救风尘[M]. 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1999.

The Plot and Dilemma of Guan Hanqing’s Play “Jiu Feng Chen”

WANG Yan-ping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and Law, Ningbo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Ningbo315016, China)

Abstract: “Jiu Feng Chen” is not a drama that simply displays a love triangle between a businessman, a scholar and a prostitute.

It is not a description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businessman and scholar from the latter’s point of view, and it has no intention to write about the emotion between the scholar and prostitute. In stead, it is a portrai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racters’ inner actions as well as their reasons in a detailed and penetrating way, therefore reveals people’s practical dilemma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 Yuan Dynasty.

Keywords: Guan Hanqing; Jiu Feng Chen; plot; emotion dilemma; moral dilemma; dilemma of scholars’ character

(责任编辑 王 抒)

形容暂时的困境篇五
《描写生活困难的爱情说说:做一个很伤心的梦》

形容暂时的困境篇六
《困境与契机_新时期诗歌文化意向变延的描述与分析_张清华》

形容暂时的困境篇七
《关于人生感悟62个困惑问题巧妙的回答(精典)》

人生是本内容浩瀚的大书,有许多困惑需要思索、感悟和解决,这样的人生才充满活力和魅力。看看关于人生感悟62个困惑问题巧妙的回答,一定会受益匪浅!1、我有很多梦想难于割舍,为此活得很痛苦。能否解脱呢? ——确实,有梦的地方难免痛苦。但,无梦的地方是坟墓。  2、我即将毕业,但基层的艰苦,学界的清贫,商界的智斗,政坛的……我都不想去工作了。——一定要参加工作,如很顺利,你会很幸福;如很坎坷,你将成为哲学家;而如果躲避,你将是nothing。 3、 我很清高,看到许多人趣味低俗,心里很气愤,很孤独。——如果你问一只雄癞蛤蟆,美是什么?它回答说,美就是它的雌癞蛤蟆。你想和它争论一番吗?4、 我好思考,常想很多问题,有时甚至难以入眠。我很苦恼,但又不愿意饱食终日无所有心。——一个人思虑过少,可能失去做人的尊严;一个人思虑过多,就会失去做人的乐趣。  5、 被录取到很不如意的专业,心情糟得很,真是欲进无味,欲退无路啊。——人生的关键不在于拿了一副好牌,而在于打好一副坏牌。  6、 我很要强,有人说我很虚荣,我心里承认,但又改不了,因为不想让别人小瞧。——虚夸是件美丽但不遮体的衣服,穿上它,除了增加自身负担外,还起什么作用?  7、 我一向成绩优秀,名列前茅。但上学期考得很糟,很失败。我害怕失去优势地位,心里压力很大。——竞争是终身的,输赢是暂时的。  8、 很想做个纯洁正直的人,但如果别人都不这样,我岂不要吃亏?  ——清白的良心是颗温柔的枕头,能使人睡得更香甜更安稳。  9、 我对社会现实中的许多事情非常不满,可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说好话?  ——秦皇汉武,盛世矣。但元曲中也有这样的句子:“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10、有抱负,但又有志大才疏之感。  ——庄子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11、贫穷鄙陋,生活艰难,压力很大,怎么熬?  ——铁锤能粉碎玻璃,也能锻造利剑。设想将来某一天,满怀豪情读贾岛诗《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为谁鸣不平?”  12、看到社会上喧嚣脏乱,不知何处有让我安宁的净土?  ——一个人若不能在内心找到安宁,恐怕在哪里也无济于事。  13、我自认是悲观主义者,常感悲沉,看到很多笑脸都显浮浅。可是,毕竟听到很多人、看到很多书上都说要“笑对生活”。笑还是不笑?  ——关键是达观、乐观,而不是笑。如

果头发已经花白,染黑它也不能改变年纪。如果不觉得欢心,何必强笑。  14、我觉得失败很可怕,感到压力很大。  ——谁能永远顺利?人生的耻辱不在于输,而在于输不起;人生的光荣不在于永不仆到,而在于能屡仆屡起。  15、家庭连遭不幸,我心情忧郁,意志消沉,很宿命。怎么改变不幸的命运?  ——一个人在改变对命运的态度前,不大可能改变命运。  16、常常努力,可总难免出错,结果并不总令人满意,真是失望,有时甚至感到绝望。为何努力都是徒劳?  ——田里年年都可能长出稗草。哪个农民抱怨去年拔除稗草是徒劳?  17、如何摆脱被抛弃的感觉?——读几遍陶潜的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河。”18、我憧憬的大学课堂是充满智慧、震撼心灵的,就像一场精彩的演讲。但现在我很失望,能学到什么呢?  ——我们吃过一些丰盛的大餐,也吃过很多日常饮食,味道当然平淡些。哪些使我们长成了健壮的身体?  19、我刚上大三,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考研又不想考本专业,跨专业据说又很难考,越想越不知怎么办好.  ——大多数果实在成熟之前,都是味道苦涩的。何必这么快去品尝它呢?  20、我总是优柔寡断,患得患失,好像什么事都拿不起、放不下,很烦。  ——关键不在得失,若能得而无愧疚,失而无怨悔,得失的结果,就由它去吧。  21、我连遭不幸,心乱意伤。怎么这么倒霉?  ——“不幸”是所没人报考的大学,但它年年招生。能毕业的,都是强者。  22、如何面对生活的痛苦?  ——不经历痛苦的心灵难于深厚仁慈。在生活的舞台上,要学会象演员那样去体验痛苦;此外,也要象旁观者那样对你的痛苦发出微笑。 23、人要是不长大多好呀,我很怀念童年的轻松欢快。  ——是呀,要是禾苗都不长大多好呀,我们就可以吃迷人的青草,而不用煮饭了。  24、有人说女性清纯才可爱,成熟才可靠。我很困惑,是保持可爱呢,还是追求可靠?  ——两者并不矛盾吧?如果不可靠,可爱能多久?如果不可爱,可靠又如何?  25、学业失意,生活艰难,前途渺茫。我总是心情忧郁,暗地里还经常流下泪水。怎么熬下去? ——先找个没人的地方,对着镜子,努力笑一下,接着尽量再笑一下,然后提醒自己:来日方长,哭着也是生活,笑着也是生活,而笑着比哭着有更多的希望。26、我被人骗了,损失惨重。曾经单纯的我现在对一切都很失望,还要不要活下去?怎样活下去?——先想想父母的养

育之恩,再提醒自己:现在命运逼我成为英雄,我要有生存下去的勇气: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了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二、不论经历了多少艰难于坎坷,不论体验了多少绝望与幻灭,人的一生,一定要是一曲生命的赞歌。 27、亲人的期望、自己的信念,都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感到竞争压力很大,活得很累,几乎每天都很紧张。  ——以某种标准,平庸的人占绝大多数吧,包括我们多数人的父母,他们都算失败者吗?为什么占有资源、拥有财富、地位和名声算成功,而善良的心灵、美好的人格、天伦之乐就不算成功?  28、身边很多人充满着对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崇拜。我很困惑,在这个世界上,技能就是一切吗? ——曾有人评价法国政客塔列朗“什么都能做到,甚至行善。”你如何看待这一评价呢? 29、父母很关心我,老怕我受苦、吃亏,因此给我安排了很好的生活和前途。我有点不是滋味,但又耽于坐享其成。  ——别人替你安排的,可称作享受;自己辛劳得来的,才叫做幸福。  30、上大学后,我发现自己默默无闻,有种既高傲又卑微的复杂心态,极想将来出人头地,名声显赫。但现在,看不到什么希望,觉得很没意思,成天在混日子。  ——据历史学家考证,皇冠不能治疗头疼。  31、世界变化太快了,e-mail,e-business,e-love……我来自农村,电脑水平很低,心里很惶恐,将来会不会跟不上社会,被e掉?  ——无论e什么,e都只是定语,主词仍然是mail,business,love…… 32、远离家乡和亲人,感到很孤单,怎样交朋友?  ——交朋友的首要方法是自己要够朋友。  33、刚开始时,我们宿舍同学关系很好,我很开心。现在渐渐淡下来,各忙各的,不再有那种家的氛围,我很失望。  ——刚孵出不久时,小鸡、小鸭长得差不多,都当作同伙,在一起长大。后来老鸭要下水,请你安慰一下难过的大鸡。  34、害怕与人争论,害怕人心叵测,不敢敞开心扉与人交往,但又感到孤单,如何是好?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35、我与男朋友相恋两年,可谓海誓山盟。但最近他不再对我关怀备至,而是常借口有事,不来陪我。我很担忧,如果他厌倦了我,我该怎么办?  ——如果能在心里对他说:“我盼望与你在一起,但没有你的时候,我也能过得好。”你肯定会更有魅力。  36、最近与女朋友分手了。和另一位好朋友的关系也难于为继。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我内心感到很孤苦。  ——不是同一类鸟

不能比翼齐飞。让各自都有一片天空吧,然后给自己一个信念:德不孤,必有邻。37、我性格内向。有位室友支配欲很强,老拿我开玩笑。我不想公开和他闹僵,但也不想一直忍下去,怎么办?  ——找个适当机会,写张纸条提醒他:戏言不能伤敌,但能伤友,包括室友。  38、我本想竞选学生会某职,但看到有的人又是拉关系,又是拉帮派,心里凉了半截,进还是退呢?  ——到珠江边,想想唐诗“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再决定。39、看到有的竞争对手不择手段,我是进又为难,退又不甘。  ——争到的什么,会比一颗纯洁的心和一双干净的手,更宝贵更美好?40、我很爱面子,希望每个人都对我有好印象,为此活得谨小慎微。但是,仍有人对我不以为然,我很不甘心。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41、在大学里,我虽兢兢业业,但仍很平凡,无论那方面都不突出,心里羡慕那些叱诧风云的同学。对自己,颇感失望。  ——绚丽的花未必结甜美的果,如牡丹、芍药;结甜美果实的花未必美丽耀眼,如枣花。 42、我坚信有错误的人应受到严厉的惩罚与制裁。但有时,现实令我很气愤。为什么不能?  ——攻人之过勿太严,当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当使其可从。  43、追求完美,喜欢至善,却不易与人相处,为什么?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红楼梦》称妙玉“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鉴。  44、我与一位几乎无话不说的朋友闹僵了。她知道我的很多秘密,我很担忧,怎么办?  —— 也算是一个教训吧。古人云:喜时说尽知心,到失欢须防发泄;恼时说尽伤心,到再好时应觉羞惭。西人称,与人相处最好保持一种“豪猪的距离”。据说豪猪浑身长满了刺,在天冷时为了御寒都想互相靠近利用体温,但又不能靠得太近,于是豪猪们就在谁也刺不到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靠在一起。  45、一位可亲可敬的朋友,最近做了件很恶劣的事。我很震惊和伤心,对他对我自己都产生了怀疑。  ——光线强的地方,影子也比较黑。  46、我把握不好自我表现的分寸。自夸吧,别人说狂;谦虚吧,又怕被看作“just so so”。——不要说自己有多好,别人一般不会相信;不要说自己有多坏,别人一般会相信的。更深刻地,鹦鹉能言,不离禽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47、我埋头读书,交友甚少,不谙世故。有人说我书呆子,我不服气,自认不呆,但也很矛盾:我实在不愿变得世故,但又好像不得不世故?  ——明代吴从先感叹:“世情熟,则人情易

流;世情疏,则交情易阻。甚矣,处生之难!”知此两难,也许可使矛盾的心坦然些吧。  48、我曾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现实告诉我,有德者未必有福,不义者未必遭祸。真是“举头问苍天,天色但苍苍”呵。  ——悲愤无奈,人之常情。但也不妨冷静想想,我们既然承认名利换不来美德,为什么要向美德索取名利之类的报偿?  49、我即将毕业走向社会。在实习期间,了解到无论政界、商界、新闻界,都有许多身不由己的时候,有的还很丑陋。血气方刚的我,独善其身可能吗?同流合污等于助纣为虐吗?——若去了狼多的地方,不妨记住一句话:“为了不被狼吃掉,只好和狼一起嚎叫。”若去了人多的地方,记住另一句话:“美德未必使面容漂亮,但邪恶一定使嘴脸丑陋。”  50、上大学以来,同学更多了,但好像更孤独了。  ——人未成年而有孤独感,或已成年而无孤独感,都未必是好事。  51、我在网上能与人很好地交谈,怎么在现实中也能做到如此潇洒自如?  ——有两个办法供参考:其一,不把现实中的对方当活人;其二,不把网络当避难所。52、同宿舍的同学不守纪律,卑鄙自私,很难相处。我觉得很难熬,能否换个宿舍? ——生活好像乘bus,买票上车后,很难说会遇上怎样的旅伴,是否换辆车?53、我们班男生很差劲,一次班级郊游爬山,路上女生抬东西,午间野餐时,他们却占据阴凉地方,我们晒得很!男生都还是小孩?  ——牛吃稻草鸭吃谷,各有各的福。替他操心干吗?下次不跟他玩就是了54、我的个性向来独立特行,不过又时常感到孤单凄凉。难道注定今生无伴?  ——独坐尚有天可对,野行还有月相随,怎说无伴?  55、我这个人特别记恩,常思报偿,欠了别人情面,总挂在心里。有熟人说我太见外了,我不知怎么办好。  ——知恩图报,是人性的光辉,但报偿的方式、对象倒未必那么刻板。你吃过很多鸡下的蛋,喝过很多牛产的奶,都怎么报答她们了呢?  56、在一些组织活动中,听到很多明显的假话套话,那些人好像挺吃得开,难道不要说真话吗? ——真话可以不说,但说出的应是真话。如果不慎长了人耳人心,就远离鬼话弥漫的地方罢。大地丰盈,人间并不寂寥。  57、据说找工作、谈恋爱,都是漂亮的脸蛋吃香。我只恨爹娘没给生个俏脸。  ——美脸只是推荐信,美心才是信用卡。  58、我相信人生最大的幸福、最高的目标在于美满的爱情。但我对它没有把握,这个时代很多异性靠不住。  ——有爱情的生活是幸福

形容暂时的困境篇八
《心理咨询的困境》

心理咨询的困境

文/郭婷婷

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硕士读到最后一年的时候,我选择了继续读博。我们这一届共7 人,包括我在内,有两人转到基础研究方向攻读博士,其他5 人毕业后无一继续从事心理咨询行业。根据我的了解,下一届的情况亦是相似。硕士期间,我们7 人在本校和其他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一年半(每周约接待两到三人次),并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了数位资深专家的长期督导。我们也通过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这是一个劳动部颁布的职业许可认证,二级是目前的最高级别)。然而,这个准考门槛低,通过率高的考试并不能成为入行的敲门砖。最后一次督导的时候,老师安慰大家:学习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觉察人性,这在从事任何行业时都很有帮助。我们听出其中的潜台词,均报之会意一笑。

也许有人认为这种状况由于我们学艺不精造成的。事实上,经过比较系统的学院派培训,大家都产生了一个共识:尽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理论上并无严格的界限,但对于没有精神科医师执照的心理学毕业生而言,仅通过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来赚钱几乎是不可能的。想留在这个行业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深造,但那意味着从实践转向基础研究;另一个选择是去中小学或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这意味着心理咨询成为教学工作之余为学生提供的免费服务。由于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心理咨询机构普遍呈现出两个特点:非专业性和高价性。一个没有医师执照的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尴尬的角色:没有一个标准来清楚的表明他可以做什么,而来访者要为此付出每小时数百元的高昂费用。在当代中国,这毫无疑问是一种奢侈消费。心理咨询行业的混乱性在于,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它的从业者门槛可以很高,也许在本领域拿到一个博士学位也仅仅是一个开始;同时它的门槛又很低,低到任何一个阅历丰富口才出众的人都可以通过短期培训掌握基本技巧,拿到“ 从业资格”,并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对于一个接受过正规训练的毕业生来说,也许对于“ 心理咨询是什么” 刚开始有一个初步认知,但一定非常清楚“ 心理咨询不是什么”。

博士期间,我一直从事于情绪调节领域的基础研究。事实上,这些研究正是致力于回答如下问题:导致情绪问题改善的关键起效因素是什么?我想,从行为的、生理的和脑神经的角度来界定何为心理问题,以及何为心理问题的解决,才能更好的理解咨询过程的本质。本文原名“ 逃离心理咨询”,从某种意义讲,我从未离开过。文章本意亦不是对心理咨询的否定,而是对伪心理咨询的追问和反思。

心灵鸡汤式的安慰*

一提起心理咨询,我就掩饰不住自己满满的恶意。随处可见廉价贩卖的“ 正能量读物” 已经彻底毁灭了这一领域的格调,使其越来越肤浅和庸俗。

一个典型的场景是:一个都市白领身份的年轻女性,在结束了瑜伽课程后,拿着本关键词为“ 灵修”、“ 冥想” 或是“ 活在当下” 的书,试图给自己单调苍白的人生赋予意义。她们欣喜地发现,原来心灵的平静来源于空白;只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正在进行的活动上,就能完成一次心灵的探索;面对生活中的困惑和冲突的时候,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不判断,顺其自然。她们对那些以排比、比喻、叠字形容词为主体的短句一见如故,因为她们本来就抗拒思考,不爱追问,不关心与自己物理距离超过五米以外的事情,情绪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剧烈波动。这种阅读不需要占用她全部的认知资源,她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审视自己,脑中出现独白:我穿着质地良好的裙子,我花半小时化妆只为悦己,眼前的食物从视觉到味觉都令我愉悦,我此刻正在用文字丰满自己的心灵,我是如此善待自己,接纳自己,我赋予自己正能量,足以战胜生活中任何的不愉快。

这种正能量是小市民们生活的动力。根据亚伯拉罕· 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已经获得满足,再高级一点的动机是对安全感的需要。在当代的中国,这

个需要其实没那么容易实现。食品、空气和水,乃至居所和工作,都不能得到安全保障。这些都不是心理学可以给出答案的问题,所以心理学给出的通常的解决方式是:假装这些问题不存在,把注意力从环境转移到自身。当前最有市场的并获得最大成功的心理健康指南,是指导一个已经满足个人衣食住行最低需求的个体把世界局限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不思考那些需要连续追问并可能指向无解的问题,尽可能忽略可能威胁到自己稳定感和安全感的信息,把爱心奉献给宠物、孩子以及慈善机构等一切温顺的事物,发展一个不给自己造成经济负担、操作简单的爱好,结识一群与自己智力水平和生活方式相似的朋友,所有努力都指向一个方向:主观幸福感。

乐嘉是他们的导师。他借(chao)鉴(xi)了美国人泰勒· 哈特曼(Taylor Hartman)的《色彩密码》(The Color Code)以及与之类似的罗格· 波尔克曼(Roger Birkman)在《性格密码》(The True Colors)中的观点,通过替换和改编几种颜色的含义得到一套本土化的性格色彩学理论。这套理论和几千年前的体液说(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以及脱胎于体液说的气质类型说没有本质区别,其目的都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给人打一个标签。这是一种懒人的学问,只要通过该鉴定方式确认自己的类别,就可以拥有一本对号入座的行动指南。这种疗程短见效快的药方特别适合十几岁以后逻辑思维水平就停止发展的群体。

心理学学院派一边鄙视他,一边想要复制他的成功模式。然而这些拿着自己节操扭扭捏捏欲抛又止的人未必明白,让乐嘉成功的绝不是他的理论,而是他对低智商人群最近发展区非常精准的把握(注: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概念,指发展的可能性与其现实水平之间的差距)。乐嘉给出的“ 指点”,求助者此前绝对未曾想到,但又不超出他们的理解能力范围。这种落差会带给人一瞬间“ 豁然开朗” 的感觉:那一刻的大脑活动与嗑药和赌博赢钱高度相似。这已经足够让人愿意掏腰包享受这一过程。至于长期效果,乐嘉只需再加一句:你以后记住我的话,会对你很有帮助。大功告成。在我看来,应对智力和文化水平较低的受众,不需要掌握多少学院派的心理动力学理论或是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但一定要知道两件事:一,一切你与亲密他人关系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你和父母的关系问题(这一条配合煽情词汇使用效果极佳);二,你必须牢记十种以上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揭示的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格特质(例如,你外表坚强内心脆弱,你有不切实际的抱负,你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等等)。

如果乐嘉的例子尚不足以代表心理咨询中存在的问题(毕竟在专业人士看来他就是个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那么我们来到专业的心理咨询领域,审视一个风靡一时并得到广泛认可的、循证的(Evidence- based)心理咨询理论—— 由艾力斯(Albert Ellis)提出雏形并由贝克(Aaron Beck)形成完整理论体系的的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这一流派中获得最大成功的就是建立在是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上的行为矫正技术。这一理论源自动物实验,并对人同样适用。例如,咨询师可以通过让来访者循序渐进的暴露在令自己感到恐惧或焦虑的情境中来治疗恐怖症和强迫症。而这一理论的核心技术—— 旨在矫正人的不合理信念认知咨询和治疗,操作起来则复杂得多,且效果难以评定。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访者主诉因为家境贫寒而在择偶问题上备受打击。他的问题被咨询师毫无困难地界定为认知偏差的一种:绝对化。翻译成通俗说法就是:“ 你认为出身决定一切,因为家里没钱,买不起房,所以你是没人爱的,这是一种认知歪曲。” 然后,咨询师毫无困难地把“ 这个想法因过于绝对化而不合理” 的理念传达给他。他当然可以毫无困难地认同自己的偏激,因为他比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否定这一结论。他们还可以通过进一步追问来探讨这种信念是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和逐步加强的。最后问题来了,只有他在生活中通过寻找支持和反对的证据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才能逐步修正自己的信念。这涉及到一个概率问题,即他的观念在现实层面更可能被证实还是证伪—— 一周后他告诉咨询师,他觉得这个想法

被无情的现实加强了。咨询师慌了神,短暂镇定后拿出最后一招,即百试百灵的心灵鸡汤:“ 我从你身上看到令人欣喜的潜力,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你拥有最宝贵的资源—— 孤独,学会享受这一资源,它会开出花来。”—— 我相信任何流派的咨询师都熟练掌握了这一基于人本主义的基本技巧,并可以说得比这段精彩百倍。最后来访者感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浑身充满正能量,热泪盈眶的离开,已经忘记了他最初的,也是至今尚未解决的烦恼。 即使最资深的咨询师,也会很小心地回避有关个人信念的追问,这也是认知疗法往往中途流产浅尝辄止的原因:咨询师往往无法区分这到底是一个心理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无法在深入探讨的过程中回避针对这一问题的道德判断。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你凭什么觉得你对他信念的修正是合理的呢?

尽管这个例子有简化咨询过程的嫌疑,但它说明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咨询师最后都变成人本主义的拥趸。因为人本主义所强调的温暖、尊重和共情使得咨询关系最融洽,咨询师获得的成就感最多,来访者的脱落(中途停止咨询)率最低。而且,它反映出一个基本的事实:无论来访者最初主诉是社会现实问题还是人际关系问题,咨询师都必须把它概念化为一个个体心理层面的问题,他只需要处理来访者的认知和情绪,并小心翼翼的避免道德和价值观的判断,最后把现实层面的问题抛给对方。因为咨询师需要让来访者感受自身的需要,做出自由的选择,并把这叫做成长。

基于人本主义思想而发展出来的心理咨询流派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卡尔· 罗杰斯(Carl Rogers)创建的以人为中心的咨询。他们汲取了胡塞尔(Husserl)的现象学与萨特(Jean- Paul Sartre)的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其咨询技术基于如下人性假设:首先,他们强调个体的责任,认为人是自己生活的主动构建者,可以自由做出选择,改变自己;其次,他们强调“ 此时此地”,认为过度缅怀过去和计划未来会影响到对当下生活感受的体验;他们不会为个体贴标签,认为没有人比来访者本人更了解自己;最后,他们认为人是理性的,积极的,有建设性的,他们强调来访者自身的力量,认为他们自己完全能克服所遇到的暂时困境,并不断寻求个体发展与自我完善。

不幸的是,这几乎和给来访者嗑药没有什么区别。离开这个四季如春的咨询室,他们发现了解自己与适应环境变成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悖论: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如咨询师鼓励的那般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如果有涉嫌歧视的不平等规则的普遍存在(如户籍制度和劳务合同双轨制),也再无可能无条件获得其他人的尊重;如果某个行业的潜规则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那么对成功的渴望与对快乐的追求常常是一个二选一的题目;他们对自身需要倾听得越清楚,感受到的需要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越强烈。妥协和遗忘是自动习得的最好用的应对策略,虽然他们最后会把成功归功于心灵鸡汤。成功人士都是熬制鸡汤的一把好手,例如李开复、任志强、马云、俞敏洪。当然还有鸡汤界鼻祖:卡耐基(Dale Carnegie)。

是的,无论在哪国,咨询师都不可能讨论社会制度的问题,但正如人本主义流派所坚信,并为几乎所有咨询师所认同的是: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必须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重视人格和个性的发展,鼓励来访者挣脱束缚,认为个体只有靠自己的选择才能成其为人。此时,咨询师所谓的价值中立,是建立在这些被西方主流社会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基础上的。我们知道,中国本土心理学几乎没有产生任何理论体系完整的咨询和治疗流派,所以在这些涉及价值观的基本立场上可以说是全盘西化。问题来了,这些价值观是否适应中国的制度与文化呢?这里面至少有两个问题:首先,主流媒体宣传的集体主义是以压制个性发展为前提的,而自我牺牲的奉献观也同样将个人利益置于弱势地位;再者,中国人(乃至东方人)的自我是与亲密他人高度卷入的,他们并不能很好的区分个人感受与重要他人的感受的区别,而这一问题在西方社会不存在(见Markus 和Kitayama 于2010 年发表在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上的综述)。

至少就中国的现状而言,咨询心理学必须通过回避社会文化历史因素,才可能逻辑自洽的使用一个源自西方的理论以及相应的治疗技术。因为社会历史因素不可避免会涉及道德判断,意识形态,价值观这些议题。在咨询过程中,为了绕开这些议题,咨询师会下意识的剥离人的社会属性,而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人性本身。

问题与痛苦的社会根源*

对于心理咨询起效机制的一个常见看法是:来访者从咨询室环境中通过与咨询师互动来实现自我觉察,并学习人际互动技巧。这些知识在他们走出咨询室之后继续适用。这个看法所隐含的假设是:人性是相对稳定的,从而使得在一个环境习得的技巧可以顺利迁移到另一个环境。然而不幸的是,很多研究证明人性非常脆弱,并在很大程度上被环境的健全程度所左右。 1971 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 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主持了“ 斯坦福监狱实验”(参见《路西法效应》一书)。在这个著名的实验中,津巴多设置了一个模拟的监狱环境,把24 名应征的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扮演狱卒和犯人,这样的实验设计如何通过伦理审查我不得而知,但他挑选的大学生都是身心健康,稳定成熟,无任何反社会倾向的个体。在这个模拟的监狱中,大学生们穿上象征各自身份的工作服,共同学习了监狱中的规则和秩序,依循各自扮演的角色,迅速投入了这个逼真的游戏。仅仅6 天,这个实验便显示出乎意料的失控,因为狱卒的残暴和犯人的心理崩溃都到了非常骇人的程度。犯人试图反抗和挑战权威,狱卒则采取各种羞辱性的措施对犯人进行镇压。狱卒的惩罚措施越来越重(脱衣服、关禁闭、取消进餐、剥夺睡眠等各种他们能想到的折磨人的方式),犯人由于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出现各种精神失常的症状,实验因此被紧急停止。从科学的角度讲,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实验,因为它未按原计划完成(持续两周),且此后再无机会得到重复验证。但是这个震惊世界的实验告诉人们一个事实,那些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恶行群体事件,例如灭绝人性的种族大屠杀、集中营、强暴、虐待等,他们的发生竟然可以被轻易地复制:一个普通人,加入一个高度一致化的组织,有共同的信念,遵守组织的规则,在对抗不属于这一组织的群体时,就可以迅速从温和良善变成暴虐残忍。

在人类历史上,造成非自然死亡人数最多的两种原因,一种是战争,另一种可能是某种主义。这两件事情都使人相信他们隶属于一个存在高度共同利益的群体,并需要为实现自己群体共同利益而消灭另一个群体。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 去个人化”,独特的个性被遗忘,笃信的共同信念使得个人责任被免除,恶行以集体之名发生。个人在施暴时可以用“ 顾全大局” 这个理由来安慰自己,虐待另一个群体变成一种任务和工作,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被合理化为维持秩序的需要。

在谈及个人发展的时候,我认为必须了解“ 主动放弃自由” 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少人愿意承认自己热爱专制,在多数人眼中,自由都是个令人着迷的字眼。但事实上,很多人都在不自觉中主动放弃自由,把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交给别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埃里希· 弗洛姆(Erich Fromm)认为,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人一出生即已在很大程度决定了自己的身份地位,无从选择,只能接受和适应。这种子承父业式的发展方式尽管限制了人的自由,同时也带给人安全感和保障感。而在一个强调个人奋斗的现代化社会中,个人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自己的命运,自由伴随而来的是无可逃避的选择和竞争—— 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让人焦虑不安,孤立无援。它同时也意味着自己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全部责任。与此同时,这种因自由而产生的高涨的自我意识与现代社会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大生产模式有不可调和的冲突:你日复一日进行着简单机械的劳动,你的地位似乎可以轻易被另一位同样熟练的人所取代,那么你作为一个自由个体的价值何在?当这种疑问产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宁愿成为一个螺丝钉,也不想获得自由。人们是如此迫切的需要去臣服于威权,从而给自己寻找安全和保障。他们宁可以失去自由为代价,去换得不安与焦虑的缓解。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种专制的维持,都需要一个热爱专制的人群,在专制的庇佑下,他们可以从拷问

自身价值的带来的挫败感中得到解脱,心安理得的享受责任免除带来的轻松感,而把控制自己的权利交给一个号称代表着“ 共同利益” 的强大集团。

在一片专制的土壤中会存在三类人:权利不受约束的控制者,让渡自由的被控制者,以及不愿放弃自由的抗争者。当社会已经明确产生了奴役与被奴役群体的时候,这个不健全社会中那些想要追求心灵健全的人,必须要保持足够清醒和不停止思考的头脑,并忍受由于不合作而引发的孤独感。这是一种长期的压力源,并不可避免的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这真是一个特别的时代。这个时代没有任何已经达成共识的观念,充斥着精心编织的梦境和谎言,没有赋予任何个体明确的责任界限。这个时代是所有理性主义者的噩梦。咨询师从事的工作当然没有力量去做任何对抗制度的努力,但却必须去处理这种社会形态所带来的人性扭曲。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他的目标本应是处理来访者的情绪和思维方式问题,但是他在此之前必须先问自己:你对环境之恶到底有多少了解?如果来访者提示你,他的问题来自于恶劣的环境,你会在多大程度上与之讨论这一问题?你的立场是什么?你是否愿意鼓励他“ 在一个谎言的社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一个没有道德的环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一个没有自由的地方做一个自由的人?” 萨特说,人是自我选择的,并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你是否愿意引导一个被奴役的人产生自我选择的勇气?

心理咨询师中很少有社会活动家。但社会活动家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正在充当兼职心理咨询师。在从事社会活动的时候,对人性的追问几乎无法避免,所以社会活动家们也发展了一套处理心理问题的理论(往往脱胎于哲学和社会学)。有趣的是,在心理学发展的早期,最有成就的咨询师往往也都是出色的哲学家。尽管心理学这一学科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哲学到科学的转变,但很遗憾的是心理咨询至今未完成这一过程:它们的指导思想更多是哲学而不是科学。当然,我承认,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咨询技术已经脱离了这些哲学思辨本身,而变成一些可操作性强的对话和互动方式。在人际互动的微型环境中处理想法与情绪的关系,是咨询师无可替代之处。在个体面临创伤性事件的时候,如何改善由此引发的负性心境,是咨询师面临的具体课题。也即是说,咨询师工作内容基于这样的前提:他无法选择和改变自己生存的土壤,却需要调整这片土壤中生长出的羸弱植株。

情绪的复杂性*

抛开对制度问题的探讨,我们回到心理问题本身。在面临一个创伤/ 压力/ 挫折等负性生活事件的时候,个体到底有没有可能体验到快乐?我的观点是可以。但这种快乐与事件本身无关,而是由于个体对自己认知困境的突破而引发。这种突破可能有多种含义,例如,了解到自己此前未曾知晓的信息,想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重新定义了这个问题,或者是解构了这个问题。这种快乐的感受源于思考,也许不一定指向最终答案,但如果它起于冲突的体验,并终止于冲突的(无论是暂时性还是永久性)消解,那么我们都可以粗略的将其视作难题破解的过程。好奇心与探索是人类永恒的动机,并给人带来喜悦。已经有研究表明,那种难题解决时的“ 啊哈!” 的感觉伴随多巴胺的释放—— 这是一种传递兴奋和快乐感觉的神经递质。纽约时报专栏作家John Tierney 由此感叹:进化使大脑发展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也发展出解题的快乐。(Evolution has developed the brain' s ability to solve puzzles, and at the same time has produced in our brain a pleasure of solving problems.)要知道,这种乐趣不独为人类所享有,即使没有食物作为奖励,黑猩猩也都能从解决难题本身感受到愉快。而且,黑猩猩从事破解难题的动机要比获得食物还大!(我们应该首先假设这是一只不饿的黑猩猩。)

关于苦难中蕴藏的快乐这件事,首先必须清楚的是:苦难过程中的积极体验与苦难本身没有半点关系。虽然人们为此发明了各种谚语,例如“ 每朵乌云都镶金边”(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拜托,乌云还是黑的,你看到的金边是阳光),“ 生活给了你一颗柠檬,你可以做成柠檬汁”(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s, make lemonade)(做成柠檬汁不能降低其酸度,

形容暂时的困境篇九
《走出人生的困境》

走出人生的困境

???(455187839#qq.com)给我推荐了张华山的这篇文章。我很仔细地看了,华山同学本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经历,人可以暂时潦倒地活着,却不能失去尊严,这是一个人的骄傲。后来看到他已经能很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过去,并坚定勇敢地寻找自己想要的新生活,让我们一起为他加油,早点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原文:形容一下你最潦倒的时候,是怎么走出来的?

【4月8日,看到投赞成的、评论的、感谢的人数急剧上升,我感到非常惊讶。后来发现,原来是有人把这个发到新浪微博了……其实,我不希望我的经历被公开, 这也是选择在知乎诉说我的经历的原因,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很少跟别人讲起我的故事,我希望认识我的人看到的我是一个正常的、积极的我,不希望生活在别人异 样的审视和同情之中。但是现在却公开了,我有些无所适从,不过也无所谓了,希望我的经历能如下面评论中的所说,成为一个励志故事,让那些跟我一样处于逆境 的人不断奋进,活出自己的精彩!】

向来只看不回复的我,看到这个问题沉默了好久,还是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吧。 我出生于鄂西北某个被现代文明所遗忘的小山村,为了到小镇上唯一的学校上初中,每周要走60里的山路,连5元钱的车费都没有。整个过程很心酸。

父亲之前一直在河南的那种非法小煤窑打工,用血汗钱维持这个家庭,可是外面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很差,他患上了乙肝,并且后来肝腹水。体能的下降,连去煤窑打工的机会都没有了;为了治疗,也花去了所有积蓄。 虽是这样,我还是坚持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本市最好的高中。

高 中期间,父亲又被那些卖假药的骗了,买了很多所谓的快速治疗的药物。这时整个家庭已经负债累累了。父亲的肝硬化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为了赚钱,他和母亲 一起到了砖厂。然后我高二的时候,母亲在砖厂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跟了另一个男人跑了。年底,

他一个人回来……后来,为了挽回母亲,他又去找了两次,母亲 没有丝毫要回来的意思。于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在这个时候破裂了。

由于我学习成绩优异,得到了一些奖学金和助学金,再加上平时省吃俭用,所以对家庭的依赖减少了。但是这些都掩盖不了我内心的自卑和伤痛,高考一役,感觉发挥失常,并且由于当时免费师范生政策出台,我综合考虑之后报考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专业,然后顺利录取。

这 时更大的悲哀和不幸发生了。父亲的文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受到母亲出走的心理创伤,由于长期分开,跟父亲缺少沟通,他被我姑姑的儿子骗到了传销团伙,而我却 浑然不知。知道2008年的年底,我放寒假了,他说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在河南新郑的家具厂 做事,让我到那里跟他一起过年。我们一家三口,母亲走了,现在就剩下和跟他了,到他那里也算是团聚吧,顺便互相安慰。我抱着这个想法去了那里,然后就差点 儿没回来了。好在我对传销的模式和危害有比较多的了解,一去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藏好了手机和身份证件,假装温顺的听了一次洗脑课,实际上用手机和MP4 把整个过程录音了,还以合影的名义给里面的每个人拍照了,当晚一夜无眠。第二天,趁着外出到另一“家庭”串门的机会,在大街上打的报警,并且到了派出所, 诉苦,拿出证据。满以为这个团伙能得到惩罚,实则派出所到了窝点简单瞅了几眼,训斥了几句,顺手拿了一些锅碗瓢盆之后就走了。这个时候,我不再对这些所谓的 “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机器抱有幻想了,赶紧把自己的行李收拾好拿走了,然后坐车到了郑州,找了个网吧通宵,恶补传销知识,同时给父亲打电话,劝说他。第二 天他到郑州和我见面,然后我跟他讲传销的危害,从传销的五级三阶制、三商法等理论基础到身边的鲜活的传销导致家破人亡的案例,给他反洗脑,感觉有了一定的 作用,他看起来动摇了。当晚我们就在郑州找了个小旅馆住了下来。谁知第二天一大早,我还没醒来,就响起了敲门声,父亲的传销同伙来了一大阵……父亲的态度 也急剧转变,不让我走了,说“你要走只能从我 身上踩过去”,我以跳楼相威胁,然后趁他不备再次逃了出来。这次,我不敢再跟他见面了,身上的钱也所剩无几,赶紧买了张郑州到武昌的硬座,到了学校,这个 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七了,武汉万家灯火,合家团圆的日子了……我无处可去,就在学校过年,凄惨的留守了一个寒假……

期间不停的劝说父亲, 奈何他已经被洗脑了,对我完全不信任,我不同意他让我在学校发展身边同学加入传销的要求,并且提前给老家的亲戚朋友打了招呼,不要被我父亲骗,这彻底的粉 碎了他的传销前景,于是他提出了跟我断绝父子关系,然后手机号码也换了。这时我知道自己已经有抑郁症了,不和身边的同学交流……这样行尸走肉般的度过了漫 长的大一下学期。

没有了任何经济来源,我只有不停的做兼职换取零花钱。主要是做家教,代理计算机考试培训。大二的时候开始做腾讯朋友网的 校园大使,顺带推广一些腾讯的其他产品,我努力的做,然后获得了2010全国十佳优秀校园大使,这一年,还拿了个校级三好学生和一笔奖学金,这才稍稍宽裕 了点儿。目前大四,面临毕业,找工作多个城市奔波,前前后后花了不少钱,但是我很自豪,这些都是我自己赚的。我的故事我宿舍的同学都不知道,我 也没有申请助学金,因为按照管理,要把申请理由公布,还有些什么仪式,我不希望这些不幸公之于众,因为这个年代,大家的生活普遍好了,我的经历,大家只会 觉得这仅仅是个虚构的故事。我不希望别人用充满同情的眼光看我,这改变不了什么,我虽然很需要钱,更需要尊严和被理解。

可以说,我从高二 开始,到整个大学四年,都是在穷困潦倒中度过,而这一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按照政策规定,我需要到生源地的农村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十年,可是我 现在真的害怕到农村。我从农村出来,一路跌跌撞撞,充满艰辛,我不希望下一代再重复我的故事……所以我现在的目标是参加深圳的教师招考。可是社会到处都充 斥着潜规则。我考深圳坪山新区的时候,只有一个招聘名额,我第二名,其中笔试第一,那个总成绩第一的是坪山本地人,面试的时候分数超过我们剩下几个一大 截。

今年考龙岗的时候,同样的故事不断的重演。在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招人的时候,一个龙岗本地的姑娘面试分数奇高,笔试苦命追赶总分还是差 那么点儿,她也没上;在武汉的那一场,我比较悲剧,面试发挥不好,只有9个可以进入笔试,我第10名,比第9名的面试成绩少了0.2分,这次那个龙岗姑娘 面试成绩依旧出奇的高,但是结果还是没考上,这一场遇到龙岗本人的考生更多,她们在面试环节的分数超出非本地人10分以上;在广州华南师大的那一站,再次 遇上那个龙岗女生,自然她还是面试第一,将近91分,我才75.8,面试排名第7,

不过这次招聘4个,有12个可以进入笔试,但是我的面试分数不高,笔试 过后,总成绩排名第五……下一站,龙岗在长春东北师大招聘,有一个名额,想想路途遥远,连张硬座都买不到,我现在连卧铺都不敢奢想了,决定放弃。现在全力 准备深圳六中和南山区的招聘,希望不要再像龙岗那么无奈……

唉,现在的愿望是找个好工作,安顿下来,再想办法把父亲拉回来,父子团聚。

谨以此祭奠这5年走过的日子。

4月8日增加内容:

这学期找工作之旅非常不顺,每次都是一名之差让我与工作失之交臂,何时才能打破这种魔咒?去邯郸,西安,广州……以及接下来可能去的广州(深圳六中),深圳(4月22日南山区教育局),佛山(南海区),东莞,厦门(教育局)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不会回头。

回想每次怀揣3、500百块钱,熬着夜车整晚整晚的无法入眠;住着最便宜的旅馆,有时自己都忍不住想,这么作践自己值得吗?这种滋味真的好痛苦。但是只有我知道,只要找到了,一切都值了。

4月9日增加内容:

这个问题的回答,引起了大量的关注。有很多知友发表评论支持、私信和鼓励我,感谢你们;也有很多位前辈给我提供工作机会,包括 周边游老孙, 大猫,以及新浪微博的花总丢了金箍棒等等,也深表感谢!还有朋友建议我把这个故事投稿给知音,是个好建议,能赚点儿稿费好继续找工作,哈哈。此外解释一 下,我并不是找不到教师工作,而是找不到一份自己满意的。

一开始我也寻求过各种帮助,找过政府民政部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找过公安、警察解救我父亲,找过亲戚借钱凑学费,但是屡屡碰壁,没有人伸出援手。因此后来我没有再跟别

人讲我的故事,我身边的同学大都生活条件较好,讲出来或许他们真的是个不错的故事,故事而已。

我出生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国家级贫困县)得胜镇的一个偏远小乡村,位于秦岭余脉,周围群山环抱,翻过一座山就到了陕西安康。这个地方知道96年我上小学 才通电,至今仍旧没有互联网,因此我说这是个被现代文明遗忘的地方。老家就两间泥土小房子,是父亲结婚分家的时候分来的,经过多次山洪洗礼,早已破败不 堪,无法住人。13年寒窗,我真的不想再回到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让下一代人讲跟我同样的故事。

(上图A即是我家所在的小镇,但是我家离这个小镇还有60公里的路程)

在大学,我对互联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过院系计算机房的管理员、华中师范大学网络中心学生助理网管;做过武汉本地学习型SNS校园网的运营;从2009年 开始至今一直在腾讯做校园大使,推广过朋友网(之前的QQ校友)、QQ电脑管家、微博、微信、手机QQ浏览器等一些列腾讯产品,从最初的一个学校做到一个 城市,做到现在几个省的主管,得到了正式的实习机会。这些经历,让我对互联网有了比较广泛的了解和浓厚的兴趣,因此,知乎,微博,微 信,cnBeta,Facebook,Twitter乃至各种新产品、新社区都有我的足迹,通

形容暂时的困境篇十
《关于现阶段各项施工困难因素的报告》

关于现阶段各项施工困难因素的报告

中***********项目经理部:

我司***********开始正式进场本项目施工至今近一年,在此期

间我公司施工队严格按照贵部要求,在各种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不

遗余力的组织各工序的开展。然而由于资金和各工程内容单价的不合

理,以及诸多困难因素的限制,形成现阶段工人工资和材料款严重拖

欠,无法满足维系生产施工的基本条件,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 由于资金不到位(工程款)导致工人工资严重拖欠,工

人消极怠工,工作效率低下,产量降低;

二、 由于工程款不到位,机械设备不足并无法添置维护保养

不到位(如空压机、三轮车、龙门吊等)机械严重不正

常,导致无法满足正常施工要求,生产效率低下;

三、 由于工程资金不到位,材料无法及时供应(水泥、沙、

石、速凝剂等)经常造成暂时性的窝工、工作效率降低;

四、 甲供材料(项目部提供材料、刚才、混凝土等)经常供

应不及时,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形成窝工;

五、 工程计量标准不明确,有些按设计、有些按实际,每月

实报工程量损耗;

六、 工程单价、暂计价过低,达不到实际成本、造成严重亏

损,做得多亏得多;

七、 由于工程资金不到位,单价不合理,导致我方不断借款

投入生产,大量资金利息的支付造成更大的生产成本,

亏损额加大。

鉴于以上因素,为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望贵部能对以

下几项内容尽快予以解决:

一、 对各项不合理的工程单价和未确定的工程单价,根据现场

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明确;

二、 根据调整后的单价,对已完成工种内容重新进行统计计量;

三、 尽快解决现阶段的资金问题,保障正常的生产施工需要

四、 确保今后的施工工作的各项条件能满足现场实际工作内容

的需要;

五、 对合同外的各项工作内容及时进行现场确认和签证,及时

进入计量。

为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今后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今后的各项施工工作内容,望贵部能考虑到我公

司施工队的具体工作困难,对以上各项问题尽快的予以解决。

四川省**************公司

二零一二年九月十三日

抄报:中***************项目经理部 办公室、合约部、生产办


形容暂时的困境相关热词搜索:形容突破困境的成语 形容陷入困境的成语 形容困境的成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形容暂时的困境”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形容暂时的困境"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17126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