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徐志摩一样的作家

徐志摩一样的作家

2016-02-03 11:25:5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徐志摩一样的作家篇一《我最喜爱的作家——徐志摩》 ...

徐志摩一样的作家篇一
《我最喜爱的作家——徐志摩》

我最喜爱的作家——徐志摩

胡适曾这样评价他: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一生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这个他,便是我最喜爱的作家——徐志摩。

(一)爱情的追求

初次见他,是在四大才女林徽因的一本自传中,那个对爱勇敢追求的才子,那个“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个性主义者,他说:“我没有别的办法,我就有爱;没有别的天才,就是爱;没有别的能耐,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只是爱。”于是在剑桥大学与才华横溢林徽因相遇后,与1922年,和张幼仪果断离婚。张幼仪出身名门,秀外慧珠,陪同徐志摩赴英求学,然而这段温馨的生活并未留下天生浪漫、追求自由的他。包办婚姻,带着封建镣铐的爱情并不是他期待的,于是便有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宗离婚案件。这段被双方父母相互看好的婚姻,却被他的一句“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听身后一片声欢,争道解散了解儿,消除了烦恼!”给断了,有人指责他的冷酷无情,自私自利,抛妻弃子。但对于一个受过西方教育,在爱情观上其实是非常严肃的徐志摩而言,爱就是爱,不爱就应分手,他对爱是忠诚的,于是离婚也就成了必然。换个角度想,倘若让“小鞋和西服”的闹剧一直持续,没完没了,或许就么了他了,百年后,富家公子的他早就抛弃在历史的尘埃中了,无人问津了。纳兰容若的“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郁达夫的“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郭沫若的《女神》,张爱玲的“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哈代的“真诚爱,慈悲爱”,爱情的力量也让他勇敢地站在道德的风口浪尖上。家族的决裂,世人的指指点点,在爱与自由的煎熬中,涅磐重生的他歌着“多情的鹃鸟,他终宵声诉,是怨,是墓,他心头满是爱,满是苦,化成、缠绵的新歌,柔情在静夜的怀中颤动;他唱,口滴着鲜血,斑斑的,染红露盈盈的草尖,晨光,轻摇着园林的迷梦;他叫,他叫„„”

在与张幼仪离婚的这期间,梁启超写了一封长信给徐志摩,责备他离婚。对于老师的劝告,他答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如此,便也能理解他与陆小曼之间的纠葛了,就如郁达夫所言:“忠厚柔艳如陆小曼,热烈诚挚若志摩。遇合在一起,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上纲常伦教?更哪里还顾得宗法家风我就佩服志摩的纯真与小曼的勇敢,到了无以复加。”一个充满了对美和爱的执著追求的人,我们又能责怪他什么,反而是该敬佩他了。在背负陆小曼巨额开支,生活拮据时,他依旧陪伴在她的身边,他说“分开反而是害了她”,他盼望着有一天,他的小眉能重新做人。可惜那一天,他没有亲眼看到。

他短暂的34年,他用他的所有信仰,所有才情,诠释了爱、自由的珍贵。

(二)文学的追求

1931年11月19日,济南山区的一声巨响,20世纪上半叶的一颗文学巨星陨落了,徐志摩就这样出乎意料得离开了。猛然想起他的一篇小诗《黄鹂》里的“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他就像那只黄鹂,消失了,淡了,淡了。当一切归为沉寂,镌刻在世人心间的他那美好永远这样闪亮。

最喜欢他的二首诗是《雪花的快乐》和《偶然》。在《雪花的快乐》中,感受诗人追求美的过程。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他将自己的灵魂附在这灵性的雪花上。她不断地飞扬,她没有迷失她有她的方向,她是那样的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着,这个死亡的过程没有

半点的痛苦与恐惧。最后的消融,就像得到了救赎般满怀欣喜。这所有的一切就像出生婴儿接受洗礼般充斥了美好、圣洁。雪花飞扬的过程,有人说是灵魂飞扬的过程,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而我更爱他清新的调子,飘逸灵动的意境,纯美、素雅,在享受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死去,营造了艺术上永恒的美,这个美,就像黛玉葬花,圣洁。

对于《偶然》,让我动容的是那相离的悲情。诗人吟唱道:“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在短暂的交集后,最后奔向各自的方向的无奈,所能回忆的怕也只能是这灿烂的瞬间了。诗人却请求说忘掉,这怕是将内心最怕的摆上了台面,让你来取舍了。或许他在暗示着什么,曾经的阴差阳错,追悔莫及。他用富有张力的文字,不断的矛盾、背道而驰的事物,让过往、悲情的人生诗意化了,无论怎样的结局,怕都是能让一种带着淡淡凄凉的美化成了圆满。

(三)结尾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吟唱着,慢慢得走出了我们的视线,他用他最动人的旋律为他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句号。

徐志摩一样的作家篇二
《如果徐志摩遇见张爱玲》

如果徐志摩遇见张爱玲

一个是名动上海滩的传奇才女张爱玲,一个是浪漫多情的著名诗人徐志摩,二人都是我所欣赏并喜爱着的作家。如果,如果,徐志摩遇见张爱玲,会怎么样?

张爱玲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她算是生长在一个豪门望族。不过,童年的她生活的很是黑暗,生母流浪在国外,少年时一直生活在父亲和后母严厉的监管之下。或许这是导致张后来的作品充满悲观与势利的主要原因。她笔下的女性是实实在在的:自私、城府,经得起时间考验。就是这些符合人情的角色的永恒性加重了她文字里苍凉的味道,反复地提醒着世人所有的文明终会消逝,只有人性的弱点得以长存于人间。至于她本人亦是斤斤计较的小女人:认为摸得到、捉得住的物质远较抽象的理想重要。

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 ,因为是徐家的长孙独子,所以从小就过着舒服优越的少爷生活。少年时的他就离开家外出求学,后来又留学国外,深受外国自由和浪漫主义思想影响。家境富裕的他自小生活的无忧无虑,求学之路也是一帆风顺,甚少挫折。因此在徐志摩的作品中,表现更多的是活泼、浪漫的罗曼蒂克式的风情。浪漫的生活和情感是他一生的追求,在他的诗歌和散文中,很少有物质和现实的东西。

同样的家境不俗,却因为少年时期受到的不同待遇,所以徐志摩和张爱玲是二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和态度。两位生于不同时期的文坛名

人,一个性格孤僻、冷漠,过于现实;另一个热情、浪漫,生性纯真。生长的环境会决定一个人的性格,而个人的性格和情绪又深深的影响着自身的作品。张爱玲是一个超然的悲观主义者,她自小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她早熟、孤傲、聪慧、冷漠、自私的性格,因此她的作品始终充斥着沉郁、凝重,从小生活在孤独冷漠中的她,笔下的人物也多是病态的,扭曲的性格,读她的作品感受到的最多的是苍凉、无奈,让人把一切看的太透,感受到的全是冰冷。而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的徐志摩浪漫、热诚,他追求的人生是有爱、自由、美,因此他的作品想像丰富、意境优美,清灵飘逸,使人感受到的就是热情,对生活充满着爱。

如果张爱玲是冰一般的女子,那么徐志摩就是火一样的男子。冰和火的相遇,要么冰火不容,要么冰火相溶。其实,撇开张爱玲和徐志摩的截然不同,其共通之处也并非没有。徐志摩虽然比张爱玲年长二十岁,二人对爱情的追求却是惊人的意志坚定。

就在张爱玲被认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她恋爱了。偏偏令她神魂颠倒的是为大汉奸汪精卫政府文化部服务的胡兰成。 张爱玲为这段恋情拼命地付出。她不介意胡兰成已婚,不管他汉奸的身份。 张爱玲与胡兰成,一个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一个是汪伪政府的要员。在乱世之中,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及至最后的分手,都堪称是一场“传奇”。

众所周知,徐志摩堪称是情圣。在英国游学已经成家并有孩子的徐志摩遇见了才华出众并富有美貌的林徽因,为了追求林徽因,徐志

摩毅然与妻子张幼仪离婚。不过林徽因却是冷静和理智的,她并没有接受徐志摩这么狂热的追求。与林徽因的感情无疾而终之后,他遇见了陆小曼。而此时的陆小曼是徐志摩一位朋友的妻子,但这并不能阻止他爱上陆小曼。在经历外界和家庭的重重阻挠后,徐志摩最终如愿和陆小曼在一起,并一起走到他生命的尽头。

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张爱玲和徐志摩是一致的。不管爱上的人是何等家世背景,不管这段感情是否为世俗认可,他们都不顾一切的去追寻,像飞蛾赴火一般决绝。他们同样追求浪漫的爱情并拥有了浪漫的爱情,他们的作品里都不乏浪漫因子。不过最后,张爱玲是孤独的猝死在国外的公寓里,而徐志摩是死在去看林徽因的路上。这样的结局,其实挺好的印证着他们各自的性格。一个孤独自闭,一个永远追寻。 张爱玲所著的《倾城之恋》中,用香港的沦陷来成就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 你看,就算是结局完好的爱情故事,其中也夹杂着许多的现实和庸俗。这是张爱玲众多作品中都有的一种属于她自己的特有的情感。

徐志摩最有名的诗,莫过于《再别康桥》。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

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你看,就算是离别,也被徐志摩写的如此美好。所有的情绪在他这里,最终只会归结成二个字,浪漫。

如果徐志摩遇见张爱玲,迥然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可能不会让他们俩成为知己或者发生点什么烂漫的事。不过,张爱玲说过,我喜欢用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因为它是较近事实的。可能因为这样的参差对照,他们会相识相知。不过如果真的有如果的话,徐志摩还是不要遇见张爱玲的好。一个依然是名动上海滩的传奇才女张爱玲,一个仍旧是浪漫多情的著名诗人徐志摩。就让我们一面感受张爱玲的孤寂苍白,一面感受徐志摩的浪漫真诚吧。

徐志摩一样的作家篇三
《徐志摩》

曾经的浪漫永不褪去

———读《徐志摩诗集》有感

一袭青衫,用毛笔写字,架金边眼镜,一副上世纪三十年代儒雅;浪漫;漂逸;拥有潇洒的书生本色和才子气质,外加一些些绅士风度,这可能是我心中的徐志摩的形象。这种形象的形成是受了他的诗的影响——谜一样的形象。后来能更了解他的是他出色的才情,他的诗,他的散文以及他和林徽因、陆小曼的爱情故事。也许是这样复杂的情感使他的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让我们得以在诗中窥见他的无奈和忧伤。“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偶然的相遇,注定的陌路。徐志摩与林徽因纠缠不清的爱情往事,我们在诗中不难看到些许志摩的无奈与放手。

徐志摩,是我国远近闻名的诗人。出生于浙江的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所以,他写得诗多半是以悲伤、哀愁的主题。给人一种悠悠、飘飘然的感觉;他也是金庸的表兄,曾经拜梁启超为师,但他的一生并不如意,被情所困。1931,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大雾在济南附近触山,飞机失事,因而遇难。更为巧合的是,失事飞机叫“济南号”。

一代伟大的诗人,戛然辞世,虽然饱受争议,但他的诗作无疑是众人皆知的。36岁的志摩离开了这里。但他的诗,一直流传下来。

再别康桥,再别志摩。熟悉的笔调还是难以让人忘怀,因为你是我们熟悉的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但有人,比如我自己,就有爱落叶的癖好。他们初下来时颜色有很鲜艳的,但时候久了,颜色也变,除非你保存得好。所以我的话,那就是我的思想,也是与落叶一样的无用,至多有时有几痕生命的颜色就是了。”有着对自己思维方式的反思,人的思维不见得完美,有时只是一种多余。看似华丽,却经不起推敲,看似深邃,却不能传给后世,也是一种无奈吧!对自己的无奈!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

虽说,志摩的诗中满是哀伤,总是又说不完,又说不尽得愁与绪。虽说,他很爱歌颂爱情,诉说自己的思恋。但,他的诗依然不缺完美。从他的诗中很难读出太多的忧国忧民,但那种细腻的情怀还是让人如痴如醉。徐志摩被称为“诗哲”,他的诗是从“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

诗人中的忧愁种子、情场上的矛盾、为爱而牺牲的痴子;虽然他才在世了35年,一直无休止的议论,来势汹汹的批判。但是他的诗无疑是值得欣赏的。那样的他,才是徐志摩!他写得诗多半是以悲伤、哀愁的主题。给人一种悠悠、飘飘然的感觉;如果你是他的拜读者,那你的心灵也避免不了有些空虚了。

一开始时,他的生活在社会及婚姻的压迫中度过,让他的诗毫无光彩,很冷漠。后来在他二十多岁时,与陆小曼相识到相爱,而变得甜蜜了;慢慢地,也随着妻子的吸毒,而着急不安了,更多的是:惋惜和不舍。

他是一位浪漫主义者,追求婚姻的自由。但在情感方面,他又是一个矛盾的人。在他生命中经过的女人,要不就是家庭婚姻的压迫而结;要不就是匆匆路过的;要不就是相爱却不被人理解,最后在他人的冷眼下结下姻缘的。因为,他的无奈和惆怅的心理,优柔寡断的性格,让他失去了对幸福的向往和珍惜。他很矛盾,前后经过的女人,他都犹豫不决,没有做出清晰的表态,使得他白白失去了几年的青春。 徐志摩的一生就是热烈而又执着地追求理想的一生。他的诗文中最出色的也就是那些歌颂理想和爱情的作品。尤其是爱情方面,古今中外执著不渝终身高颂爱情的人大有人在,但很少有人敢把浪漫的爱情放在复杂的现实中来不顾一切地追求,并不惜承受世俗的压力。徐志摩为追求浪漫的爱情而离婚,为此和恩师梁启超师生反目,为此父母和他一度断绝关系。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在众人的唾沫星海里仍固执写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然而,他那种对理想的执着,对爱情的追求,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态度,那种浪漫的带着唯美的色彩,由于脱离了客观现实,犹如空中楼阁,每一次总是以诗人终于没有找到他理想中的灵魂伴侣而告失败。康桥美丽的初恋随着林徽因出嫁而成永远的心痛,后来的陆小曼不知珍惜闹出的绯闻更让诗人愁肠百结。在人间追寻理想屡遭挫折的诗人,最终没有逃脱把自己融入五彩缤纷的云彩的命运。

由于受英国浪漫主义诗风的熏染,所以徐志摩的浪漫纯正而不轻佻,高雅而不低俗,那种欧化的贵族气息使得他具有一种迷人的魅力。相比于西装革履的徐志摩,我更喜欢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片头中的扮相,那才是我心目中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徐志摩的感觉。他在读者中从来就不乏追随者,眼下,徐志摩也是“小资”一族青睐的中国作家。尽管在他身上也浑身散发着浓厚的资产阶级旧文人那种脱离现实超理想主义的气息,但在客观上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徐志摩是一个天才。

可惜,天才的诗人只在人间待了短短的34年,他短暂的一生像是一颗倏然划过的流星,轻轻地来,又悄悄地走,但却折射出奇异的光芒,叫人永远怀念,永远难忘。

有人说:每个人的人生态度需要有徐志摩的浪漫情怀。一篇《偶然》如盛夏的一缕柔风飘荡起我的思绪。“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诧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便消失了踪影”这首轻快浪漫的小诗无疑打动我的心,我承认,我爱上了这首小诗。浪漫的诗人以是天空里的一片云“作比传达诗人高洁不染得天性,显示自己动荡飘摇的心,“偶尔”是不期而遇的,就如在江南水乡邂逅一位撑着油纸伞像丁香花一样的女子;又如在西子湖领略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闲趣;由于热爱美,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诗人自己自然而然“投影在你的波心”抱有这种期待与追求的实现了。“天上漂浮着美丽的白云,给地上的

知己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热切的情感,他心波荡漾,激动不已。诗人的高妙处是极力抑制心奋的势头,劝喻知己:你不要为期待的突然实现而惊讶诧异。更不必为它欢呼欣喜。因为它“转瞬间消失了踪影”前一句与后一句互为因果关系。全因着“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所以飘忽不定,这一句又是上一句的原因,“为什么你不必惊异更无须欢喜”?因为这知己的相遇并不永久,这种美并不永恒。表面上看,这节诗叫人们淡化情感,漠视际遇。而实际上却包含了更深的含义。任何的事物都是相当于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都要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永恒的笑是不存在的。我们要加倍珍惜“偶尔的美,方能把片刻体验化为隽永记忆。

在第二节的诗歌里“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也忘掉,在这交会互敬的光亮。诗人巧妙设置了相逢在黑夜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大海之中的航行寂寞又悲凉,正需要朋友和伙伴。友情和欢乐。在这“特殊境遇”中,你的突然出现驱散了黑夜的寂寞。我们相逢相知辉映“交会时互放的光亮。”竟然注定不能停留,擦肩而过,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但殊途同归,却承受着海上航行的寂寞,又都获得了友情的寄托,这是多么难以忘怀的相逢!但也只是片刻的过眼云烟。于是诗人不得不又劝解自己“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显然,这句语气上以退为进,以轻实重显示这豁达的诗文强调的不是“忘掉”而是“记得”自己对偶然邂逅的一段美好时光魂牵梦绕,自己希望对方铭记心怀。”

徐志摩这首《偶然》很可能仅仅是一首情诗,是写给一位偶然相爱一场而后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不过,这首诗的意象已超越了自身。我们完全可以把此诗看作是人生的感叹曲。人生路途上有着多少偶然的交会,又有多少美好的东西。仅仅是偶然的交会,永无重复。那些消逝了的美,那些消逝了的爱,又有多少能可以重来?更何况在人生茫茫无边的大海上,心与心之间有时即便跋涉天琼的时日也无法达到彼岸。只有如诗人达到宠辱不惊,不悲不亢的境界,方能悟出人生之精华。

正如志摩先生所说;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我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首《再别康桥》。读《别了康桥》,开头的几句,它就把我的三魂六魄都摄了去。感怀着它给我的清幽的美和伤感的情绪。诗人的才情,诗人的多愁善感就如徐徐飘来的杨絮,平素中夹着深蕴,浑然天成。在你随心所欲中体味它的空灵、轻快。作者对剑桥大学的爱,对那读书生活的印象,挥之不去,萦萦于心,此中真情,此中真意,如何表达?这就莫过于康河了。“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康河周围的一草一木,成了作者感情发泄的寄托物。正因为作者情之所致,所以就连河畔的金柳也成了新娘,“自己”还情愿做水草。写到这里诗人心头“荡漾”起了一阵阵不可抑制的柔情。“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诗人澎湃的感情,在此达到了高潮。你看,“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永留在他心爱的康河。仁者爱山,智者爱水。水的柔波,水的涓涓流淌,是最容易打动诗人心扉的。不仅康河是灵感的载体,他山他水也常令作者触动。在作者一篇寄情文章中,就这样写,“流、流、流、流到阿诺河去。”显见在多情的作家眼里,河水好像是能通情的。 相见时难别亦难,悄悄的他终于要走了,就像他悄悄地来了。淡淡的忧伤如同迷蒙的轻雾打湿了诗人的心情,他甚至有些贪婪地望着眼前美好的一切,他多想带着这里的一切归去啊。但他却连天边的一片云彩也不忍带走。那么,就让他满怀着对康桥的眷恋作最后的告别吧!“那榆荫下的

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此处的那一潭水,不再仅仅是一潭水,而是诗人美好情怀的溶合物。是斑斓多彩的,是有丰富内涵的。“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多么美好的意象,多么炙热的表白。“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现实与梦想,现在与过去,已如过眼烟云,飘然而逝。“我”极力的追怀,“我”想拥有那烂漫、甜蜜的生活。然而,当年的快乐、欢欣如今却化作了一片沉默,是再也找不回来了。早期热烈的罗曼蒂克,如今已变成了轻烟笼罩般的伤感。不用送行,不用洒泪告别,甚至也“不带走一片云彩,”只是“轻轻的来,”“悄悄的走“,但是,康河的美妙、清幽,将永远在诗人的心胸里长存,诗人的灵魂早已经和康桥融为一体了。 全篇诗,文行流水,自然流畅,寄情寓景,含蓄隽永,片片云彩,片片痴情。和谐的句式,美妙的比喻。诗的节奏。诗的韵味,诗的意境。我想,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诗的美感吧! 人类的精神中永远有永恒的东西,唯如此,才有如此多的文学艺术经典;也唯如此,我们在捧读先贤经典作品时,仍能遥远地回应作者,重拾昨日的感动。《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代表作中最优秀的诗作,研究徐志摩的学者多注意的是这首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建筑美和图画美,对诗人写这首诗时怅然的情怀却所述甚少。重回康桥(英国剑桥大学)时的诗人早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年少轻狂的徐志摩了,曾经的理想都如肥皂泡般一个个破碎了,剩下的只是追忆,而重回曾留下最多回忆的康桥,怎不让多情的诗人怅然!也许他想起了在此求学的昨日,也许他还想起了和林徽茵欲说还休的昨日,也许…… 因此,这首诗的感情是丰富复杂的,既有故地重游的喜悦,又有物是人非的感叹。

悠闲中重拾《徐志摩诗集》,真的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的释 放,一种灵魂的洗涤。徐志摩的诗文拥有黏稠的文字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浓得化不开啊!如果我会谱曲,我愿意为徐志摩的文字配上最优美的曲子,拥有最深沉情感的曲子。

徐志摩已经死在永远的35岁,但是他的文字穿过时间的海洋流传至今,就像他的浪漫永远年轻,永远停在我们每一个看过他文字的人。我们每一个人也应会因看着他穿越时空而来的感动而有所震撼吧。感怀在心间的那个他,飞去的志摩……

也许你没有志摩的多情善愁,但你也有着你的感受。被让世俗蒙蔽你的眼睛,睁开眼,看看诗的世界。诗歌不是一种任务,诗人不是一种职业,它是一种对自身的觉醒,一中参透。诗人并不少,只要想,人人都是诗人,诗人不必伟大,写出所想,写出所愿,就行了。就像饱受争议的志摩,诗歌没有什么,只要有那颗向往的心就行了。

再别了康桥,在再别了志摩。

徐志摩一样的作家篇四
《主体间性与徐志摩诗歌》

主体间性与徐志摩诗歌翻译

摘要:徐志摩诗歌翻译过程的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和话语间性等翻译间性是构成其追求译诗的文学新奇性的哲学基础。肯定译者的翻译主体地位,同时也不能忽视翻译这一交际过程中其他主体的存在,也即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他们都将成为翻译这一交际过程中的主体性要素,只是三者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主体性作用。各个平等主体之间是交互主体关系,体现为他们之间的主体间性。主体之间通过对话完成理解,实现“视野融合”。主体间性体现于徐志摩作为新诗诗人、译者、原诗诗人、目标读者四个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共同的认知和认识上。本文旨在通过对徐志摩的与原作者的类同研究,对其诗歌翻译中体现的主体间性做出更具体的论证。关键词:主体间性;类同;徐志摩

Abstract: In Xu Zhimo’s verse, the translation interness such as intersubjectivity, intertexuality and interdiscursivity, is the philosophical motivation for his alienizing translation strategy. The admission of writer’s subjectivity doesn’t mean that translators or readers who are also subjectivity in this process are less important. In contrast,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lation separately. The intersubjectivity among the subjects is embodied through the close mutu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subjects. The intercourse of the subject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theory of dialogism. This thesis thus focuses o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shared cognition and consensus between Xu Zhimo, who acted as a poet-translator, the source-poem poet and the targeted readership, and the original writers. And this thesis is intended to observe his translated poems, source poems and the comparable poems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in order to explain his inter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on and offer more concrete examples.

一、引言

主体间性从标准意义上而言,指个体之间通过实实在在的信号交流达成一致确认;从精神意义上而言,指个体之间互相对文本生成的心理上的投入和参与;从本体论讲,则是指个体之间的互相提升和约束。我们肯定译者的翻译主体地位,同时也不能忽视翻译这一交际过程中其他主体的存在,也即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

他们都将成为翻译这一交际过程中的主体性要素,只是三者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主体性作用。各个平等主体之间是交互主体关系,体现为他们之间的主体间性。主体之间通过对话完成理解,实现“视野融合”。在国内翻译界,杨恒达率先提出了作者(写作主体)、译者(翻译主体)与读者(接受主体)这三者之间的翻译主体间性。(杨恒达,2002:33) 他的观点得到了许钧的认同和发展。陈大亮不仅明确了翻译的主体间性指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且,还认为翻译的学科性质是主体间性的(陈大亮,2004);翻译的方法论是主体间性的;译者对文本的理解体现了一种主体间性。因此,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翻译主体间性不仅包括原文作者、译者和读者三个主体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从本体论的角度,还包括这些主体之间心理上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创新。由于作者和译者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或不同的国家,翻译通常是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心理上的投入和交流。(许钧,2003)

徐志摩诗歌翻译过程的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和话语间性等翻译间性是构成其追求译诗的文学新奇性的哲学基础。徐志摩作为新诗诗人、译者、原诗诗人、目标读者与原诗是人有一定的共同的认知和认识。并且影响了徐志摩对于文学的审美,其结果是导致前语篇的文本符号在译诗中的可见并形成互文性参引,而使得译诗表现出话语间性,成为文言格律译诗或白话新格律译诗,且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原诗。(陈琳,2009) 那是什么造就了徐志摩诗歌翻译过程的主体间性,在其诗歌翻译中又有怎样的具体体现呢?

二、徐志摩与原作者的类同

徐志摩与一些原诗的作者有过面对面的交流,如与哈代、泰戈尔和曼斯菲尔德。他内心里敬仰华兹华斯、布朗宁、拜伦、雪莱、济慈、彭斯、波特莱尔和丹农雪乌等诗人。他所钟爱的外国作家, 除了悲观哀伤、愤世嫉俗的哈代外,其余均属于浪漫、唯美或自然主义的传统。华兹华斯那篇传诵后世的英国浪漫主义压卷之作《丁登寺旁》(Lines Composed a Few Miles Above Tintern Abbey),以写普通人生活为题材,表现了热爱山水和荒山大泽的情思。这种爱山、爱水、爱自然、爱神思漫游的思想,极大的影响了徐志摩。(刘介民,2003:346)

And I have felt

A presence that disturbs me with the joy

Of elevated thoughts; a sense sublime

Of something far more deeply interfused,

Whose dwelling is the light of setting suns,

And the round ocean and the living air,

And the blue sky, and the living air,

A motion and a spirit, that implies

All thinking things, all objects of all thought,

And rolls through all things.

这是华兹华斯在一个古寺废墟上的深刻感受,却不是在山野之间寻找灵感的山水诗。诗句的曲折结构,体现了诗人所要表达的似乎是自然界最平凡最卑微的灵魂,这自然是华兹华斯诗学的核心。对于诗人来说,人与人的关系就是“我-你”的关系。华兹华斯强调自然感情在诗中的重要性和诗的崇高性。大自然的种种景致唤起浪漫诗人的忧郁,使湖畔诗人从喧嚣的都市中的孤独和人世间的痛苦所引起的忧郁中恢复了过来,使他的心灵纯洁、恬静。使他成为更善良、更富于同情心的人。华兹华斯漫游中重返葳河两岸写下《咏怀》(Lines)诗:

Five years have past; five summers, with the leath

Of five long winters! And again I hear

These waters, rolling from their mountain-springs

With a soft inland murmur,—once again

„„

这首诗体现了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就像《抒情歌谣集》中的大多数诗篇一样,浪漫主义诗人描写自然,讴歌自然,这种时代风气影响着徐志摩。徐志摩也写了很多超越时间、空间的永恒的自然的诗。在徐志摩的这类诗中,既有理性的色彩,又有神秘的因素,是人性、理性、神性的三位一体。例如,他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中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轻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无论是华兹华斯还是徐志摩,他们的自然诗歌带给人们的是“人造社会”所没有的真正乐趣。自然是快乐之源,这个乐趣通过诗人的感官和心灵获得,通过看、听和感觉得到大自然的新鲜来表现人的快乐。

就题材来说,徐志摩与华兹华斯的诗歌都歌唱自然的美,徐志摩写山,如《五老峰》、《东山小曲》;写水,如《再别康桥》、《威尼市》;写花,如《昭雾里的小草花》、《残春》;写鸟,如《杜鹃》、《黄鹂》,还有《一条金色的光痕》、《他眼里的你》等。华兹华斯讴歌田园生活、描述淳朴自然、喜爱山水花鸟,如《答谢自然的抒情赞美诗》、《太阳早已下山》、《水仙》、《布谷鸟》以及《我们是七个》、《孤独收割者》、《露西》等。两位诗人兴趣接近,如华兹华斯对农人、小孩的同情与怜悯,而徐志摩的《古怪的世界》、《在不知名的道旁》等诗中也有同样的情景,在结构上很像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者》,诗中刻画了贫苦人那令人怜惜的外观,由此想象他内心的痛苦和秘密,从中抒发出诗人的怜悯之情。徐志摩真与华兹华斯有异曲同工之妙,比较注重未被污染的自然、简朴的乡村生活。但他

们在描写自然山水的时候,不仅仅是表现自然美本身,而是驰骋想象的翅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总而言之,徐志摩通过与原诗作者之间的直接接触或在心智上的精神交流,使得翻译主体的共同投入与参与成为现实。诗人创作诗歌,产生原诗的文本符号,而译者深刻领会原诗诗人的意图和文本符号意义,而进行译诗的文本符号的构建。事实上,徐志摩作为译者还与目标读者之间发生着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主要是通过读者认可接受诗歌用语和诗歌形式而发生的。因此通过与作者的交流和对文本信号的深刻领悟,诗人(原诗作者)、新诗诗人(他自己)、译者(他自己)、读者等翻译主体共同接受和确认文本信号,共享认知。

三、徐志摩翻译主体间性

徐志摩与原作诗人之间的翻译主体间性应该说是发轫于与他们之间创作的主体间性。他在英国留学期间,饱览了英国近现代文学,并产生了感情和精神上的共鸣。他的诗歌和散文“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品格——融合了东西方文学的情绪和格调。”这种主体间性使得徐志摩与这些诗人之间产生了情感和诗性认知上的共鸣和一致的确认,从而投入到诗歌的再创造——译诗中去。

肯定译者的翻译主体地位,同时也不能忽视翻译这一交际过程中其他主体的存在,也即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他们都将成为翻译这一交际过程中的主体性要素,只是三者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主体性作用。各个平等主体之间是交互主体关系,体现为他们之间的主体间性。主体之间通过对话完成理解,实现“视野融合”。而这种对话则表现为巴赫金的对话性理论,即对话是“在人与人的意识的关系中”“出现这种同意和反对的关系,肯定和补充的关系,问和答的关系”。(董小英,1994:18)

徐志摩的欧化意识也就是指他受到浪漫主义的启迪,维多利亚的浸染,还有唯美主义的烙印。徐志摩与作者间的主体间性不仅通过与作者的实际接触而实现,而且也通过阅读作品而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而实现,特别是与拜伦、济慈、华兹华斯等。由于他与他们的“经验的内在性”,徐志摩的文学形式或经验都会受到他敬仰和诠释的那些作家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视拜伦为其思想的导师,敬佩拜伦选择冒险和和残酷等创作主题。因此,他节译了拜伦最叛逆的诗篇——《唐璜》。

徐志摩一样的作家篇五
《关于徐志摩》

首先,与他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是他生活的康桥的环境触发了他的诗兴,点燃起他的创作欲念的。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吸烟与文化》)。因此,这时期,他创作了象《夏》、《夏日田》,此时,他的个人生活“照着了一种奇异的月色”。

1921年秋天,他认识了“人艳如花”的“才女”林徽因,徐志摩与她交往甚密,随后谈起恋爱,并有谈论婚嫁之意。于是,徐志摩在1922年3月向张幼仪提出离婚,认为他们不应该继续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他感到生命似乎受到“伟大力量的震撼”,他要发抒,他要歌吟,因此,像《情死》、《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再有,他所以倾向分行的抒写,是他接触了大量的英国文学艺术,拜伦、雪莱、济慈、哈代等的作品令他入迷。他吹着了这股“奇异的风”——欧风,他踏着他们的路,于是借助诗的形式,把他的思想感情“奇异”的表现出来。 因此,徐志摩对在英国康桥这段生活分外留恋,他不无感慨,异常兴奋,他大量作诗,他这时诗情汹涌暴发的情景,在他的题为《草上的露珠儿》一首长诗中有所反映。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他的最早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当时的抱负和志趣,而且形象地传达出他的诗绪汹涌的状态,他开放创造的喷泉,他放喉歌吟,因此,他要做一个诗人了。这些早期诗歌,总的是调子清新,情绪高扬,反映了“青春的呼唤,燃点着希望灿灿”(徐志摩:《春》)。同时,也开始多方探求新诗的形式,诗式比较多样,但尚未定型,有自由体,新格律体,也有西洋诗体,甚至还有无标点诗,但讲求音韵、节奏,格式的匀称和整齐,要求“声调流利好听,形式轻盈柔美”,这也正是徐志摩作诗的一贯追求。

英国康桥的生活固然使他迷醉,但思乡怀国之情缠绕着他,于是在1922年8月离开欧洲,启程回国。回国途中,曾在新加坡、香港、日本稍作停留,经历两个月的旅程,于10月15日到达上海。

回国后,徐志摩开始了另一种生活。现实社会的纷扰,扰乱了他内心的平衡,有时还感觉精神上的烦闷和焦躁。于是他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诉之笔端,开始了文学创作的生涯。

《志摩的诗》

1922 年秋徐志摩回国后,他的诗情没有中断,继续诗歌创作并公开在各种杂志上发表。《志摩的诗》是徐志摩自己编选的第一个诗集,集中收录的大都是

1922——1924年之间的作品,这个诗集的出版,使他名声大振。在这本诗集中可以约略见出徐志摩在回国初年的生活思想状况,以及他所“泛滥的感情”。大致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的;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的同情的;探讨生活哲理的;以及写景抒情的。

他满怀英国康桥式的人生理想,期望在中国实现他的理想主义。《雪花的快乐》是《志摩的诗》开卷第一首,它可算作徐志摩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运用隽秀

柔和的笔调,描绘了雪花优美的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雪花的快乐。诗的节奏轻快,调子舒展明朗,意境优美。

其它如《为要寻一颗明星》、《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我有一个恋爱》、《婴儿》、《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等篇,与《雪花的快乐》一样,者”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它们既是抒情诗又是爱情诗,表现了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和对恋爱自由的渴望。要求人生自由、恋爱自由正是他的理想主义的内容,因此,这二者往往密不可分的交织在一起。然而,他的理想主义与中国的社会现实存在着距离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与林徽因的恋爱结果遭到破灭,他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和理想的社会终不能实现,于是,使他忧郁、苦闷。因此,这些诗篇也程度不同地蒙上了悲凉的氛围,成了“苦闷愤怒的情感的无关阑的泛滥”(茅盾:《徐志摩论》)。这种消极悲观的思想情绪在那些小诗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如《消息》、《一星弱火》、《问谁》等。 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给徐志摩的生活和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他与泰戈尔建立了友谊,泰戈尔给他取印度名素思玛(Susima)。5月底,泰戈尔离沪去日本,徐志摩与他同行,《志摩的诗》中的《沙扬娜拉》那首诗,就是逗留日本期间写成的。徐志摩擅长于抒情诗,同时也喜欢写泰戈尔那样的哲理诗。

《志摩的诗》中,有一些是描写贫富悬殊穷人痛苦生活的诗篇。这类诗数量虽不多,但内容比较充实,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的某一侧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意义。《志摩的诗》中还有一些写景抒情诗,比如《沪杭车中》。

这个诗集就整体看,反映生活的容量是不大的,内容的发掘是不够深刻的,思想感情也并非全是那么积极和健康。但从它的表现技巧看,“几乎全是体制的输入和试验”(陈西滢:《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诗的形式变化多样,有长诗,短句,自由诗,散文诗,更多的是对西方的诗式进行试验。这一时期,是徐志摩诗式的试验期,也是他诗歌技巧的磨炼期,他是在摸索和试验中显露出他诗人的才华和诗歌的独特风格的。

徐志摩作诗就十分注意意境,《志摩的诗》中大部诗作,形成他独辟的艺术境界,如《雪花的快乐》,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出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

此外,他的诗歌具有形象性,可感性,这得力于他的丰富的想象力。他的想象和比喻不仅与众不同,而且,他能把看来比较抽象的事理,化为生动、可感、可见的具体形象,像《毒药》、《白旗》、《婴儿》是三首内含哲理的散文诗,他也使出了艺术想象的本领,依仗这种特别的感受力去描绘事物。

《志摩的诗》有它的特色,有它的成功,也有它的不足。撇开内容不谈,就以表现形式来说,洋味较浓,民族化不足,有的诗句显得生涩和矫揉造作,在韵式和韵的运用上也有不规整之处,诗的技巧还不十分成熟。

《翡冷翠的一夜》

《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个诗集,是他的1925至1927年部分诗歌创作的汇集。这一时期徐志摩的思想和生活发生了一个较大的波折。1924年4月,他在北京认

识了陆小曼,并着了魔似的与她热恋起来,此事招致社会的非议和家庭的反对。但他俩全不顾这一切,可一时又难以解决,徐志摩在十分痛苦和矛盾的心情下,于1925年3月11日启程出国欧游,想暂时摆脱一下生活上的苦恼和困境。他在意大利的翡冷翠(即佛罗伦萨)住了一段时间,他将他的伤悲,他的感触,托付纸笔,写了不少诗,因此,这部诗集就题名为《翡冷翠的一夜》,这个诗集,除了有哈代、罗赛蒂等英国作家的译诗外,还有象《西伯利亚》、《在哀克刹脱教堂前》那样漫游欧洲时对异乡他国生活的感受。他也写了一不少爱情诗篇。《翡冷翠的一夜》,可以看作是记叙了当时他和陆小曼之间的感情波澜,他的热烈的感情和无法摆脱的痛苦。

1925年和1926年,中国的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五卅事件与三·一八惨案引起他的“愤慨”和“悲切”,为纪念“三·一八”,他写了《梅雪争春》,揭露了军阀屠杀无辜,连十三岁的儿童也惨遭杀害。在《大帅》、《人变兽》的诗篇中,暴露了军阀活埋伤兵、杀死人民的血腥罪行。他的思想起了“波折”,“流入怀疑和颓废”,认为现在是受罪时期,因此,不少诗篇失去乐观调子,相反染上了一层忧郁、失望、逃避现实的颓废色彩。他诅咒生活,赞颂死亡,要辞别人间去殉恋爱。想象奇特,思想灰暗。当然,这个诗集也还有少量调子比较积极明朗的诗篇。

这个诗集在艺术技巧上如闻一多说的“确乎是进步了”。对诗的形式技巧更加注意推敲,除了在诗式上更多样化,什么对话体,打夯歌、豆腐干式;既有叙事,也有抒情,他也醉心于诗的音节与格律。

徐志摩一样的作家篇六
《徐志摩》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代才子,被茅盾称作“是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徐志摩,年仅三十五岁就遭遇空难去世。其创作生涯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年(1922~1931),却一直是现代文坛一个众说纷纭的热点,作为其代表作的爱情诗也备受争议,褒贬不一。徐志摩的爱情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从思想内涵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有独特的魅力。

一、徐志摩的爱情诗是其爱情生活的真实体现,是人之天性自然真率的流露从思想内涵上说,自《诗经》开始,一方面单纯的为情而情,另一方面将爱情作为标榜之物。到了徐志摩,爱情诗被赋予其应有的内涵,达到灵与肉的完满结合。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爱情诗歌的特点是对真挚情感的自然抒发。徐志摩的爱情生活跌荡起伏、荡气回肠。诗人用诗歌的形式真实记录了自己的爱情生活,并进行了思考。

诗人的爱情生活开始于张幼仪。1915年10月29号,徐志摩与张幼仪结婚。这桩婚姻是在其父徐申如的威逼和祖母的亲情攻势之下如期而成的。徐志摩对这段婚姻由反抗到妥协有两个原因。一是徐志摩是重情之人,经不起柔情软语和眼泪的冲刷;二是徐志摩还未接受西方文明的撞击,其性格之中的叛逆性还未充分展露,他的理想还未真正形成。因而还不能像后来与陆小曼恋情之中的惊天动地的反抗。同时也正是这场婚姻使徐志摩深刻领教了中国传统婚姻模式的腐朽和“吃人”的本质,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反抗,使他更向往爱的自由,书写恋爱婚姻的自由。这也成了徐志摩爱情诗歌中的一大主题,如《笑解烦恼结》、《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等诗作。

1920年3月,徐志摩与林徽因在英国相识相恋。诗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诗人说“夜莺,从低音唱到高音,从黄昏唱到黑夜。它一声连一声地呼唤着爱情”。诗人对爱情充

满了期待。这一时期的爱情诗歌主要是描写爱情的美好,如《康桥再会吧》就是这一类作品。

1922年,徐志摩心目中的理想爱人林徽因与严师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订婚。徐志摩遭受了一次重大打击。自此以后,直到1924年与陆小曼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爱情,徐志摩才又一次尝到了爱的甜蜜,但是婚后的生活使诗人的爱情理想又一次的破灭了,诗人陷入了迷茫。这一期间的爱情诗歌涉及了爱情的方方面面:失恋的痛苦《落叶小唱》、爱的倾慕《我也有一个恋爱》、爱的执著《雪花的快乐》、相爱之人的分离《翡冷翠的一夜》、爱的迷惑《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因此,可以说徐志摩的爱情诗是诗人爱情生活的真实表现,也是人之天性自然真率的流露。

三、徐志摩的爱情诗所体现出来的爱情观的独特性

1、爱情与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相联系:

徐志摩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想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使徐志摩内在贮积的叛逆的力量迅速成长,从而走上了这一条道路。这种追求也反映在诗人对爱情的追求,从而表现在诗歌中。诗人认为自由是可贵的,内心的意志抉择是不可屈服的。他在给张幼仪的信中写到“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必自奋斗自求得来。”自由不仅是抒写的主潮,也可以从多种多样的诗歌形式中看出来。

同自由相联系的是个性解放。徐志摩一如20世纪20年代的其他作家一样高扬个性自由,抒写自我。他的个性解放注重自我的精神和内心世界,自己的人生感悟。爱情诗歌亦如此。诗人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他希望女性成为“有血有气有肌肉有生命性的!还有完全要紧——一个人!”他希望女性拥有精神的自由和爱的自由、爱的权力。

2、爱是灵性的交流和理想信仰的映照:

徐志摩对爱情的执著追求,是因为诗人将爱作为合理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爱情要求是理想化的,柏拉图式的。他一厢情愿全身心投入爱情,试图改造爱情对象,期待以自己的纯真与美好去净化理想对象,他期待的是“两个灵魂在上帝眼前资源结合”,希望在对象中找到“自我”。他不单纯为情而情,爱情是他单纯信仰的组成部分,是人性美的体现。可以这样说理想化的爱情注定了诗人的悲剧。

这个悲剧就是诗人误以为与陆小曼的婚姻实现了诗人爱的理想。徐志摩向往天国的神圣,而陆小曼终日忙于世俗的享受。诗人想改变陆小曼的生活习惯,提高她为人的格调,发挥她的才能。谁知自己的生活反被牵制,婚后生活成了精神负担。理想主义的悲剧就在与设想一个虚无的或者不可能达到的境界来欺骗自己,承受幻变的痛苦。其实,诗人爱的不是某一个女子,而是他心目中的理想,正如梁实秋所言“一生追逐着理想的生活而终于不可得,他们爱的不是某一个女人,他们爱的是自己心中的理想。”

3、对爱的执著与天真:

执著与天真也是徐志摩爱情观的重要内容。诗人很清楚的知道爱的可遇不可求,但他不能不去追求“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他的执著是唐•吉诃德式的,有着孩子气的天真,有着拜伦式的热情和爆炸性的性格。他会像孩子一样在大自然的怀里撒娇,胡闹,像孩子一样大胆的宣泄自己的快乐与不满。

如《“起造一座墙”》就是诗人当时追求坚贞爱情的自白,也是自由人生的颂歌!毫无疑问,诗中的“你”正是诗人当时爱得如醉如痴的陆小曼。“你我千万不可亵渎那一个字/别忘了在上帝跟前起的誓。”起始这两句诗便点出了诗人之爱,诗人之爱热烈而圣洁。对天起誓,这让我们看到了热恋中的男女那一番纯情与挚着,投入与天真。诗人之爱,不仅与平常人之爱一样热烈、坚贞,而且多了一份美丽和想象力。爱情被认为是天赋人权之一种,具有神圣性和正义性。正因为有这种崭新的理性认识,诗人对属于自己权利的自由爱情的追求才更加热烈、勇敢,义无反顾;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理性更激励着感性。爱情是生命之花,美丽神奇,象月似水,如清风似美酒,柔媚无比,芬芳醉人。诗人当然渴望这样的爱情:“我不仅要你最柔软的柔情/蕉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哪!诗人用了两个限定

词,“最柔软的”和“永远”,写尽了他对自己爱情的忠贞与渴望。爱情,对诗人来说,不是人生的奢侈品,而是生命的必需品。于是诗人这样要求自己的爱人,“爱有纯钢似的强”,所谓强,就是对自己的爱人要坚定,只有坚定了才可以抵御各种社会的压力。爱情的力量来源于爱情的忠贞;只要忠贞,那种爱情才可以经风经雨,经久弥坚。诗人追求爱情,不单单是为了享受爱情之幸福、美满,也是确证自己的人生权利和自由选择。诗人在这首诗的最后说:“就使有一天霹雳震翻了宇宙,/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既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人生的信仰。

四、徐志摩的爱情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

徐志摩把美好纯洁的爱情作为生活和生命的现实内容和理想追求,坦诚直率书写爱的赤诚和坚贞。这种对爱的自由、爱的权力的珍惜和抗争,甚至甘以生命殉爱,是诗人处身黑暗污浊环境洁身自好挣扎向善的一个证明,也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伦理道德和向来极力回避爱的传统文学观念的大胆叛逆,具有人性的光芒。《新月诗魂——名人笔下的徐志摩》(东方出版中心)一书中有一篇胡适之先生的《追悼志摩》,这样写道:“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

对于爱情,徐志摩说过:“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足见其态度是坚决的。爱情,是最具个人化的感情,是人的一生中最耐咀嚼品味的情感之一。描写爱情,既可以直抒胸臆,抒发炽烈的感情,也可以表现得蕴藉含蓄,艺术手法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唯其表现得真诚深切,方能打动他人之心;唯其找到一个独特的艺术视镜和表现角度,方能显出诗的新意和诗人的创造。爱情是生命之花,神奇美丽象月似水,《起造一座墙》就是诗人当时追求坚贞爱情的自白,也是自由人生的颂歌。“我不仅要你最柔软的柔情/蕉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柔情哪!可是诗人之爱也是艰难的,持久的拥有着她不容易,诗人写道:“我要你的爱有纯钢似的强/在这流动生里起造一座墙。”这是一首从西方引进的十四行诗形式,每句字数相近,而且相关的两句诗押相近的韵:字/誓、情/心、强/墙、宙/由,这样使全诗在总体上形成了一种错落而有规律的节奏,增强了乐感;从而有助于轻灵而热烈的爱情主题的表现。

在徐志摩的大多诗作中,爱与死经常联系在一块。从情感的角度看,死是爱的最高形式,从哲学的角度看,死是生存的唯一实在:“我不说死吗?更不畏惧 /再没有忧虑,再不吝惜/这躯体如同一个俘虏”《爱的灵感——幸运之一》这首诗是徐志摩最长的一首诗,也是其最好的情诗之一,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徐志摩自己一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另外一种表现。浪漫的人生激情既以退去不占主导地位,现实的泥土还没深陷进去,有的只是从从容容,毫不畏惧地对待生与死的情怀。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

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大胆抛弃了古典诗歌言辞过分典雅、韵式过于精致的清规戒律,将生动活泼的口语方言引入新诗,灵活多变,并大胆尝试将中西诗体诗风融汇合一,从而建构起颇具创意的独特诗艺,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我来到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就是一首有特色而又写得真切的爱情诗篇。它的特色不仅在其所表现的情感内容上,还在其新颖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技巧。在这首诗里,诗人选取了一个客体——“莲蓬”,作为诗人这个主体倾诉心曲的“楔子”,因莲蓬而生情,借莲蓬而把思绪渐渐铺展开花来,把情感层层深入下去,这是此诗的一个特色。诗的第一节写诗人在扬子江边买了一把莲蓬,“手剥一层层莲衣,/看江鸽在眼前飞,/忍含着一眼悲泪——/”虽然悲叹有情人不能在一起,但感情节制。诗的第二节写诗人品尝莲瓤,它的清甜象曾经的温存,似乎又听到了情人那甜蜜而又坚贞的盟言。“永远是你的,我的身体,我的灵魂。”诗的第二节写诗人品尝莲心,莲心是苦的,他的心比莲心还苦,“我长夜里怔忡,/挣不开的恶梦,/谁知我的苦痛?”有情人寿保险难成眷属,但诗人又说,“但我不能责你

”诗人心中有的只是一片柔情,“除非是天翻——负,我不忍猜你变,一种对爱情不渝的忠贞,

但谁能想象那一天?”诗人相信,只要是忠贞不渝的爱情,只要是心心相印的爱情,又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相爱的人在一起呢?诗人的思绪似断实联又是起伏变化,外在的“剥莲壳——尝莲瓤——尝莲心“的动作与内在的诗人流动的思绪,和谐地统一在诗的结构中。

在语言上,诗人常常用用一种平白的、近乎喃喃自语的口语来写。口语表达不仅亲切真实如在目前,它比书面语更适宜表现“独语”;当一个人独自抒遣情怀、倾诉情感时,用口语表达方式(说话间的重复、停顿、省略、感叹等等)更适宜表现内心情感的变化和自由变幻的心理活动。口语表达自然、生动、贴切、灵活多变,是徐志摩爱情诗的艺术美的一个重要体现。

10

|评论

徐志摩一样的作家篇七
《谈徐志摩的爱情诗》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

姓 名 路 燕 教育层次 本 科

学 号 1013001214290 分 校 邯郸电大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教 学 点 永 年 电 大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1年11月

目 录

内容摘要„„„„„„„„„„„„„„„„„„„„„„„„„„„第3页 关键词„„„„„„„„„„„„„„„„„„„„„„„„„„„„第3页

一、徐志摩的爱情诗是他在真实生活中的写照 -----„„„„„„„„第3页

二、徐志摩的爱情诗所体现出来的爱情的独特性----- „„„„„„„第4页

(一)爱情实质上是为了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第4页

(二)爱情是理想的交流和真实信仰的写照------„„„„„„„„„„第5页

(三)对爱的坚持与执着------„„„„„„„„„„„„„„„„„„第5页

三、徐志摩的爱情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 „„„„„第6页

(一)徐志摩诗中的爱------„„„„„„„„„„„„„„„„„„„第6页

(二)徐志摩诗中的自由------„„„„„„„„„„„„„„„„„„第7页

(三)徐志摩诗中的美 „„„„„„„„„„„„„„„„„„„第7页 参考文献„„„„„„„„„„„„„„„„„„„„„„„„„„„第9页

浅 谈 徐 志 摩 的 爱 情 诗

摘要:徐志摩作为一代才子,他的爱情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爱情诗不仅是他真实爱情生活的写照,而且表现了独待的爱情观,他的爱情诗是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号角,更是理想的交流和真实信仰的映照,他对爱的坚持与执着使他的爱情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而且清新,脱俗,充满了年轻的朝气和活力。

关键词:爱情诗 真实生活 追求自由 审美价值 艺术价值

徐志摩,曾经轰动一世并且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年轻作家。他对爱情忠贞不渝,追求完美而不理世俗的偏见。他写了许许多多的爱情诗,在新月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是许多年轻女孩子心目中的偶像,虽然在三十五岁就因空难而逝世,但他留给我们的却是无穷无尽的文学瑰宝。徐志摩将被永远铭记以其诗作《翡冷翠的一夜》、《志摩的诗》以及最后的诗集《猛虎集》,《猛虎集》因其翻译布莱克的著名诗句而得名。除去这些诗歌作品之外,徐志摩还留下了两卷散文,与夫人合作的一部戏剧,还包括翻译伏尔泰的《老实人》、曼殊斐尔《园会》等等译作。朋友们将长久怀念他,因之拥有最为吸引人的个性魅力,他的心中涌动着纯真、似火、热情的气息、活泼与非凡的才情,活脱脱雪莱式气质。其实,他的生命如同英国诗人一样带有“狂飙”色彩.。他生于浙江,留学美英。从英国回国后,他一直担任北京大学英国文学教授,至逝世前为止。期间,他曾在光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讲授有关现代英美诗人的课程。他的创作生涯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年(1922~1931),却一直是现代文坛一个众说纷纭的热点,作为其代表作的爱情诗也备受争议,褒贬不一。〔1〕徐志摩的爱情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从思想内涵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有独特的魅力。

一、徐志摩的爱情诗是他在真实生活中爱情的写照,是人之天性自然真率的流露。从思想内涵上说,自《诗经》开始,一方面单纯的为情而情,另一方面将爱情作为标榜之物。到了徐志摩,爱情诗被赋予其应有的内涵,达到灵与肉的完满结合。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爱情诗歌的特点是对真挚情感的自然抒发。徐志摩的爱情生活跌荡起伏、荡气回肠。诗人用诗歌的形式真实记录了自己的爱情生活,并进行了思考。

诗人的爱情生活开始于张幼仪。1915年10月29号,徐志摩与张幼仪结婚。这桩婚姻是在其父徐申如的威逼和祖母的亲情攻势之下如期而成的。徐志摩对这段婚姻由反抗到妥协有两个原因。一是徐志摩是重情之人,经不起柔情软语和眼泪的冲刷;二是徐志摩还未接受西方文明的撞击,其性格之中的叛逆性还未充分展露,他的理想还未真正形成。因而还不能像后来与陆小曼恋情之中的惊天动地的反抗。同时也正是这场婚姻使徐志摩深刻领教了中国传统婚姻模式的腐朽和“吃人”的本质,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反抗,使他更向往爱的自由,书写恋爱婚姻的自由。这也成了徐志摩爱情诗歌中的一大主题,如《笑解烦恼结》、《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等诗作。

1920年3月,徐志摩与林徽因在英国相识相恋。诗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诗人说“夜莺,从低音唱到高音,从黄昏唱到黑夜。它一声连一声地呼唤着爱情”。诗人对爱情充满了期待。这一时期的爱情诗歌主要是描写爱情的美好,如《康桥再会吧》就是这一类作品。

1922年,徐志摩心目中的理想爱人林徽因与严师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订婚。徐志摩遭受了一次重大打击。自此以后,直到1924年与陆小曼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爱情,徐志摩才又一次尝到了爱的甜蜜,但是婚后的生活使诗人的爱情理想又一次的破灭了,诗人陷入了迷茫。这一期间的爱情诗歌涉及了爱情的方方面面:失恋的痛苦《落叶小唱》、爱的倾慕《我也有一个恋爱》、爱的执著《雪花的快乐》、相爱之人的分离《翡冷翠的一夜》、爱的迷惑《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因此,可以说徐志摩的爱情诗是诗人爱情生活的真实表现,也是人之天性自然真率的流露。

二、徐志摩的爱情诗所体现出来的爱情观的独特性

(一)、爱情实质上是为了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

徐志摩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想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使徐志摩内在贮积的叛逆的力量迅速成长,从而走上了这一条道路。这种追求也反映在诗人对爱情的追求,从而表现在诗歌中。诗人认为自由是可贵的,内心的意志抉择是不可屈服的。他在给张幼仪的信中写到“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必自奋斗自求得来。”自由不仅是抒写的主潮,也可以从多种多样的诗歌形式中看出来。〔2〕

同自由相联系的是个性解放。徐志摩一如20世纪20年代的其他作家一样高扬个性自由,抒写自我。他的个性解放注重自我的精神和内心世界,自己的人生感悟。爱情诗歌亦如此。诗人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他希望女性成为“有血有气有肌肉有生命性的!还有完全要紧——一个人!”他希望女性拥有精神的自由和爱的自由、爱的权力。

(二)、爱情是理想的交流和真实信仰的映照:

徐志摩对爱情的执著追求,是因为诗人将爱作为合理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许抒情一词比其他词语更能确切描述徐诗的内容。如同春天林子间的鸟儿,我们的诗人赞美快乐、悲伤和他所生活的世界的美丽。他的诗如《她是睡着了》、《石虎胡同七号》、《盖上几张油纸》等,最能证明我之所言。在《她是睡着了》一诗中,诗人在睡美人旁吟唱,她置身与玫瑰与藤萝堆积的草地上,周围蝴蝶翻飞。诗人反复吟颂着由甜美春日里盛开鲜花所引发的迷人少女的美丽。诗里洋溢着令人陶醉的玫瑰与藤萝的芬芳,让读者沉醉其中。实际上,诗人自己也为春天的胜景所焕发出的魅力激动欣喜。任何熟悉徐志摩生活的人都知道他是个伟大的爱人,不仅仅是爱女人,也爱世间万物。确实,诗如其人,且徐志摩大部分诗歌表明其中主要意蕴便是爱。〔3〕

他的爱情更是要求理想化的,柏拉图式的。他一厢情愿全身心投入爱情,试图改造爱情对象,期待以自己的纯真与美好去净化理想对象,他期待的是“两个灵魂在上帝眼前资源结合”,希望在对象中找到“自我”。他不单纯为情而情,爱情是他单纯信仰的组成部分,是人性美的体现。可以这样说理想化的爱情注定了诗人的悲剧。

这个悲剧就是诗人误以为与陆小曼的婚姻实现了诗人爱的理想。徐志摩向往天国的神圣,而陆小曼终日忙于世俗的享受。诗人想改变陆小曼的生活习惯,提高她为人的格调,发挥她的才能。谁知自己的生活反被牵制,婚后生活成了精神负担。理想主义的悲剧就在与设想一个虚无的或者不可能达到的境界来欺骗自己,承受幻变的痛苦。其实,诗人爱的不是某一个女子,而是他心目中的理想,正如梁实秋所言“一生追逐着理想的生活而终于不可得,他们爱的不是某一个女人,他们爱的是自己心中的理想。”

(三)、对爱的坚持与执着:

执著与坚持也是徐志摩爱情观的重要内容。诗人很清楚的知道爱的可遇不可求,但他不能不去追求“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他的执著是唐•吉诃德式的,有着孩子气的天真,有着拜伦式的热情和爆炸性的性格。他会像孩子一样在大自然的怀里撒娇,胡闹,像孩子一样大胆的宣泄自己的快乐与不满。

如《“起造一座墙”》就是诗人当时追求坚贞爱情的自白,也是自由人生的颂歌!毫无疑问,诗中的“你”正是诗人当时爱得如醉如痴的陆小曼。“你我千万不可亵渎那一个字/别忘了在上帝跟前起的誓。”起始这两句诗便点出了诗人之爱,诗人之爱热烈而圣洁。对天起誓,这让我们看到了热恋中的男女那一番纯情与挚着,投入与天真。诗人之爱,不仅与平常人之爱一样热烈、坚贞,而且多了一份美丽和想象力。爱情被认为是天赋人权之一种,具有神圣性和正义性。正因为有这种崭新的理性认识,诗人对属于自己权利的自由爱情的


徐志摩一样的作家相关热词搜索:徐志摩受外国作家影响 徐志摩的爱情诗 徐志摩的诗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徐志摩一样的作家”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徐志摩一样的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0486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