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康德 星空 道德

康德 星空 道德

2016-02-08 11:55:3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康德 星空 道德篇一《康德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康德 星空 道德》,希望能帮助到你。

康德 星空 道德篇一
《康德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说的“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的英文原句是什么?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Two things fill the mind with ever new and increasing admiration and awe, the more often and steadily we reflect upon them: the starry heavens above m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me.

康德 星空 道德篇二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我心中的康德

有人说,在哲学这条路上,一个思想家不管其来自何处和走向何处,他都必须通过一座桥,这座桥的名字叫康德。

康德对于自然哲学有较深入的研究,并担任过数学、自然学、自然地理学等课程的讲师。但康德最主要的贡献在哲学。

根据康德本人的提法,他的哲学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在“前批判时期”,康德提出了宇宙自然形成的发展观等,表现了启蒙运动根本精神的先进思想,但他自己的思想体系还未建成,但到了“批判时期”,构成批判哲学体系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相继问世》,另外还有十多篇长短不一的论著,这是康德学说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康德第一次问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经验最初是怎么来的?”主张在时间、空间、实在、因果性等范畴等经验是先验的。他肯定说,我们知识的一切对象,如果它们都是可知的,必须符合人类心灵感知和理解的基本方式――这些方式就涉及到那些先验的范畴。康德认为他提出了一种关于知识和实在的革命性假说,其对于未来哲学的意义他确信相当于哥白尼关于行星围绕着太阳转的假说对于科学进步的意义。

康德的另一主张是人是目的。“人是目的”是康德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构成了整个伦理学系统的基础,是他的伦理学中最具进步性和现实性的成果之一。人是唯一具有理性的动物,理性决定了人之为人和人的道德价值,因此人是最神圣的。理性以自身为目的,而人作为理性存在者,本身就构成了自身的目的。在其伦理学著述中,康德提出伦理原则是绝对命令,理性的绝对命令不允许任何例外,也与快乐和现实利益无关。康德坚持人类存在应当作为理想的“目的王国”的成员活动。在这个王国里,每个人都被当作他或她的目的对待,决不是任何其他人的手段。另外,每个人应当支配自己的行为就如同他们的行动要被制成法律那样――这种法律被没有例外地同等地运用于一切人。康德由此视以道德命令和平等为基础的行动自由为理所当然。他的道德哲学为近代政治学贡献了自由和民主的理念。

康德的著作讨论的范围十分广泛。在《感性的愉快》中,康德写到:“为了

实现一个伟大的理想去按部就班、一往无前的进行工作,结果就会使时间得到充实,这是使自己生活愉快且满足于生活的唯一可靠的手段。‘想得越多,做得越多,你就活得越长。’生活就会以这么一种心满意足作为结束。”我觉得这段论述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在寒假或暑假,如果安排的非常好,学习了很多也参加了很多有意思的活动,那么回忆起来就会就得非常充实有趣。如果无所事事,那么开学以后回忆起来就会觉得这个假期十分无趣,没有什么好回忆的。

康德对于自己的学说所关心的问题做出这样的概括:“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律”。这段名言刻在其墓道上,是对其一生最好的注脚。

康德 星空 道德篇三
《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最近总是听到温总理的那句话:“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让我不得自主的想起康德墓碑铭文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曾说过:“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虽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突然对星空产生了敬畏。

让我们花点时间来了解康德。

一位传记家赞叹道:“康德的一生就像是一个最规则的动词。”是的,而且这还是一个从不与其他词搭配的动词。康德毕生既没有过远离故土的经历,也没有过结婚生子的愿望。他只知道日复一日地沿袭着自己的时间表,简直像一部最精确可靠的机器。 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的康德的一天是这样进行的:五时康德起床,穿着睡衣去书房,先喝两杯淡茶,再吸一斗香烟。七时康德去教室上课。课后他又换上睡衣回到书房看书。十三时康德再次更衣,与朋友共进午餐。饭后十三时三十分,康德便踏上那条被后人称为“哲学家之路”的小道,哲学家开始散步了„„

康德的私宅是在校任教后不久才买下的,共两层。书房里摆着两张普通的书桌,墙上挂着一幅卢梭的画像。康德的私人书籍并不多,各种书加起来也不过五百本。 正是在这种朴素、单调的环境下,康德度过了他平凡、刻板的一生。名誉、权力、利益、爱情„„,世人渴求的一切都与他终身无缘。海涅甚至下结论说:康德没有什么生平可言。康德直到八十岁时才告别人世,在当时的确是罕见的高龄了。不知道这是否该归功于他那整齐划一,保守而有节制的生活。

然而有一次,康德读到卢梭的《爱弥尔》,简直是如获至宝,不忍释卷,一连几天足不出户,把自己的作息安排表忘了个一干二净。这是一次例外,而且是广为人知的康德的仅有的一次例外。

叔本华认为任何人在哲学上如果还未了解康德,就只不过是一个孩子。

康德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生于东普鲁士的首府哥尼斯堡(今天的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康德出身一个家境贫寒,子女众多的马鞍匠家庭。他的祖辈是十七世纪从苏格兰迁来欧洲大陆生活的。1740年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

1745年毕业。离开大学后康德去乡下一个贵族家庭任职家庭教师。1755年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学,任讲师。1770年康德被评为教授,1786年升任校长。在校期间他先后当选为柏林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和科恩科学院的院士。1797年康德辞去大学的教学工作。1804年2月12日康德逝世。

以1770年为标志,康德的一生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在前期他主要研究自然科学,重点是数学、天文学和化学,主要成就有正负数理论和星云学说,在其他学科方面也深有造诣;后期他则主要研究哲学,还涉及宗教、逻辑学和人类学等领域。

作为自然科学家,康德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为辩证法奠定了科学上的基础。1754年康德发表《对地球从生成的最初在自转中是否发生过某种变化的问题的研究》,提出地球自转速度因潮汐摩擦而变慢的假说,后来得到证实。1755年康德发表《宇宙发展史概论》,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观点出发,提出关于天体起源的“星云假说”,含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向认为自然界亘古不变的观点挑战。后来拉普拉斯也提出了类似的假说,后人合称为康德----拉普拉斯假说。

尽管康德在自然科学上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但他还是以哲学家的面目出现在大多数后人的心中,或者说他还是凭着哲学论著的影响铭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

歌德说:“当你读完一页康德的著作,你就会有一种仿佛跨入明亮的厅堂的感觉。”康德在其三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留下了三部划时代的杰作:《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另外他还著有《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言》(1783年)、《道德形而上学》(1785年)和《永久和平》(1795年)等书。

康德在三部批判巨著中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思想。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把人类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类,分别对应数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他认为凭感性可以认识数学,凭知性可以认识物理学,而凭理性却无法认识“形而上学”。数学和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现象世界,而“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是“自在之物”。现象世界是世界的显现,可以认识;“自在之物”是世界的本体,无法把握。他还提出了四组著名的“二律背反”,指出人的认识能力只能认识现象世界,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所谓上帝、灵魂和自由都是无法确知的,或者说是无法证明的。“形而上学”不能作为一门真正的学问而存在。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提出了道德不是以符合个人或他人的幸福为准则的,而是绝对的,即人心中存在一种永恒不变,普遍适

用的道德律。道德是“绝对命令”,是“应当如此”。道德应该符合正义而不是个人幸福。但他又提出人可以感觉到意志自由,生命长存。上帝永远指导着世间万事万物,上帝万能,灵魂不死,有德之人最终能够得到最大的幸福。在《判断力批判》中,他批评并融汇了当时各派的美学观点,开创了独特而复杂的美学体系。他指出艺术源于天才,上帝创造一切。美应该从大自然和人的道德中寻找。可以说,康德在第一部书中否定上帝,却在第二部书中证实上帝,又在第三部书中寻找上帝。康德以他的三部《批判》实现了他理想中的真、善、美的统一,构筑起三位一体的神圣的哲学殿堂。

康德把他的时代称为“批判的时代”。他一方面批判莱布尼兹--沃尔夫的“形而上学”体系,批判封建神学;一方面又批判无神论、唯物论,为神学向科学争得一席之地,试图调和唯物论与唯心论的矛盾。康德创立了德国的古典唯心论,发起了德国的资产阶级哲学革命。海涅在《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中写道:“德国被康德引入了哲学的道路,因此哲学变成了一件民族的事业。一群出色的思想家突然出现在德国的国土上,就像用魔法呼唤出来的一样。”德国的唯心论的发展正是费希特批判康德,谢林批判费希特,黑格尔批判谢林的过程。而黑格尔辩证法的起点也正是康德哲学。黑格尔哲学解体后,许多德国大学的哲学又发展为新康德主义,他们的口号是“回到康德”。而十九世纪后期直至二十世纪中现代哲学中的新实在论、现象主义等思潮也可从康德哲学溯源。

康德 星空 道德篇四
《康德三大批判体系及其哲学拾贝#我们头上闪烁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规范》

我们头上闪烁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规范

——康德三大批判体系及其哲学拾贝

“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康德于一七二四年诞生于普鲁士东部的哥尼斯堡,父亲是一位马鞍师傅。康德一辈子都住在这个小镇上,直到他八十岁过世为止。他们一家人都是非常虔诚的教徒,而他的宗教信仰也成为他的哲学的重要背景之一。他和很多思想者一样,觉得有必要巩固基督徒信仰的基础。 康德是到他为止知名的哲学家中唯一曾在大学里教授哲学的人。他是一位哲学教授:对于古往今来的哲学传统有很深厚的了解。他对笛卡尔和史宾诺莎的理性主义与洛克、柏克莱和休姆等人的经验主义都很精通。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

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纯粹理性批判” 研究的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

在康德的概念里:时间与空间属于人类的条件。时、空乃是人类感知的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

心灵不只是纯粹接收外界感官刺激的‘被动的蜡’,也是一个会主动塑造形状的过程。心灵影响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样的。这点很重要。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事物‘本来’的面貌。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眼中‘看到’的事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在每一次经验之前都可以预知我们的心灵将如何认知事物。”

“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做?

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律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康德认为,是与非、对与错之间确实是有分别的。在这方面他同意理性主义者的说法,认为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天生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何谓是、何谓非。这并

不是后天学来的,而是人心固有的观念。根据康德的看法,每一个人都有‘实践理性’,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辨别是非的智慧。 当我们做某件事时,必须确定自己希望其他人在同样情况下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依据内心的道德法则来行事。意义乃是: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而不要将他当成达成某种外在目的的手段。”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

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康德曾经倡议成立“国际联盟”。他在《永远的和平》中写道,所有国家都应该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国际联盟,以确保各国能够和平共存。这篇论文写于一七九五年。约一二五年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联盟成立了,但在第二次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康德可说是联合国概念之父。康德的主旨是,人的‘实践理性’要求各国脱离制造战争的野蛮状态,并订定契约以维护和平。虽然建立一个国际联盟是一件辛苦的工作,但我们有责任为世界《永久的和平》而努力。我们几乎可以说那是哲学的终极目标。

康德想让人们记住的,其实就是良心。我们无法证明我们的良心告诉我们的事情,但我们仍然知道它。

有时候我们对别人很好或帮助别人,可能只是因为我们知道:这样做会有好处,也可能是因为我们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那就不算是真正依据道德的法则行事。当然行为并没有违反道德法则,但是真正的道德行为是在克服自己的情况下所做的行为。只有那些你纯粹是基于责任所做的事才算是道德行为。

只有我们自己确知我们纯粹是为了遵守道德法则而行动时,我们的行为才是自由的。 所以当选择不要对别人不好时——即使这样会违反自己的利益——就是在从事自由的行为。而如果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不算自由或独立。

我们可能会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我们甚至可能成为我们的自我中心思想的奴隶。独立与自由正是我们超脱自我的欲望与恶念的方法。

康德指引了一条道路,使哲学走出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的僵局。哲学史上的一个纪元于是随着康德而结束。而世界变得更人性了。

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

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

生得伟大者,笑对无常。

有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希望,睡眠和笑。

管理学院 1 1 0 3 2 1 0 2 陈沁怡 《中外著名哲学家评传》

康德 星空 道德篇五
《康德讲的道德敬畏》

康德讲的道德敬畏

(2013.3.8)

康德,他写过一本书叫《实践理性批判》,在这本书的结束语当中,他讲了这样一句话。

他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我们叫仰望星空。下面在这句话后边康德做了一个解释,他说人类为什么要敬仰星空呢?他说在茫茫黑夜,当你看到整个宇宙当中有一个银河系,银河系里边有一个小星系叫太阳系,太阳系里边有一个球叫地球,人就是生活在这里边的,地球是要消亡的,太阳系早晚也得消亡,当你想到这些的时候,人类就太渺小的,你就是一粒灰尘来到这个实际上,最终化作一缕青烟,又一粒灰尘回归整个世界。从这种意义上讲,人生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秦始皇伟大、毛泽东伟大,当宇宙毁灭的时候什么伟大?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康德说,一想到这些东西就很敬畏星空,但是说完康德紧接着又拉回来了,他说还要敬畏一种东西就是内心的道德法则,当我想到这些东西再反回来一想,就是在宇宙当中小小的星球上,地球上有植物、有动物,有猪、有狗,为什么我是人?我不同于植物,我不像猪一样吃了睡,睡了吃,我不像狗一样让咬谁就咬谁,为什么?因为你是人,为什么你是人,你有人性。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人的德行,我内心有一种道德法则,做人的准则,做人的底线,正因为有这个东西使我和猪和狗区别开来,我成了人,所以一想到这一点,康德就说人有无限的伟大,因此他又说敬仰这么当中东西,敬畏到星空和法则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我们把康德讲的这种道德敬畏,针对我们领导干部来讲敬畏什么?我觉得就是敬畏一点。

要敬畏人生,什么叫敬畏人生呢?一个领导干部应该明白,到底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做人的标准是什么,敬畏人生说到底就是敬畏人的德性,相信我在从政处理各种事情,开展各种工作当中要做一个道德的人,要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整天不走正道,歪门邪道的手段来做各种事情,你相信一句话“人作孽,天谴之,不是不报,时候不到”,这就是要敬畏人生。

康德 星空 道德篇六
《道德如星空高悬》

道德如星空高悬,也在咫尺之间

作者:本报评论员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4日 10版)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道德,确实如星空般高远,无论社会如何变迁,都发出穿越时空的光芒;道德,其实也在咫尺之间的你我身边,看看那些道德模范即是,心向往之,见善可及。

道德是厚重的,犹如社会之舟远航时的压舱石,即便偶有风浪,也能护持着平稳有序;道德也是欢快的,它未必一直板着宏大与沉重的面孔,有时也如一阵阵东风,滋润着社会春意萌生。正如古典启蒙读物《千字文》里的句子: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咿呀学语间,那道德的旋律,就拨动了心弦。

道德模范也是如此,他们既平凡又伟大,既令人惊叹不已也让人心生亲近。他们或许貌不惊人,他们或许工作普通。但是,他们身上总有一股力量,能震动社会的良心,触发人们心底醇厚的温情,也激荡那颗诚挚的向善之心。

30多年资助近300名贫困生顺利考入大学,并发动社会力量帮助近2万名贫困学子圆大学梦,被称为“大瑶山中筑梦人”的莫振高;身有残疾,终生无法站立行走,却自强不息,自己创作工笔画并开网店谋生的丁红玉;对患尿毒症的妻子不离不弃,把左肾移植给妻子,精心呵护家人的艾米尔拉·卡地尔„„这些名字,就是在我们这个时代上空闪耀的点点星光,把人们的心灵也照亮了。他们,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身上的斑斑映照,在细微处深埋道德的根脉。

康德在仰望星空时,心底涌动了道德的声声感召。同样,当我们看到这些道德模范,心生景仰,心底也会涌起见贤思齐的念头。“见善如不及”,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是一股托举社会不断向上的力量,召唤着人们向之靠拢。我们在网络上点赞,在电视前感动,在报

告会上落泪,归根结底,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心中跟自己说一句:我也能做到,我也会去做。用行动去回馈感动,才是我们对道德模范最有力、最让他们欣慰的回应。

道德是什么样?在家门之内是相濡以沫,在邻里之间是友爱帮扶,在社会之中是宽容礼让。一个人的成长,一个社区的和谐,一个国家的进步,可能追根溯源,都来自当初心底曾经的一份感动,立下的一次决心:我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在咫尺之间,当我们践行道德,可能只是做了一件他人有急伸手一托的平凡事;但是,道德星空高悬,我们也是做了一件如手摘星辰一般非凡、了不起的事。

康德 星空 道德篇七
《物自体_康德哲学的关节点_从_璀璨星空_到_道德法庭_》

第1期  2005年2月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Jilin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cienceEdition) No.1Feb.2005

物自体———康德哲学的关节点

———从“璀璨星空”到“道德法庭”

李晓勇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 康德哲学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了”;康德哲学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开启“,从那一年起直到我们自己的时代‘,批判哲学’。然而,无论“璀璨星空”,抑或“道德法庭”“,物自体”都贯穿其中“;宿,又是通向伦理学的门户”:在“感性论”中,它是感性的来源;在“中,它作为理性概念,亦是道德哲学的公设。

[关键词] 康德哲学;物自体;自然形而上学[中图分类号] B14 [] A]1007-5674(2005)01-0022-04

“,的那些著作,而哲学家生活中那些最激动人心的

[3](P1)

思索,事件就是他的思想。”那么,让我们赶快进入

和敬畏:我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康德哲学吧!

[1](P220)律。”何等宽广的胸怀!何等崇高的追求!

谈到康德哲学,我们得首先从他的时代谈起。

何等伟大的人文关怀!在这位哥尼斯堡老人逝世因为“哲学的每一阶段都有其本己的必然

()

,[4]P69康德哲学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在,二百周年之际,在我们处于物欲横流的时代之际,性”

在我们面对错综复杂、光怪陆离的城市生活不知那里哲学历史之整体把自身聚集到它的最极端的

()

所措之际:何以生活?以何生活?何以抒怀?以可能性中去了”;[4]P70康德哲学意味着一个时代何抒怀?当生活遭遇困惑,当思想进入漫漫黑夜,的开启“,从那一年起直到我们自己的时代‘,批判[5](P1)康德高风亮节的人格将是你生活的灯塔!康德思哲学’统治着欧洲的思辨哲学领域”。康德所想精密、理论深邃、逻辑严谨的哲学将带你走出漫处的时代决定了他承载着重要的哲学使命———从

漫黑夜,迎接黎明的曙光!康德不仅要为自然界理性中拯救宗教、从怀疑论中拯救科学。因为哲“立法”,而且还要为整个人类找到“安身立命之学已落进了自己造成的废墟之中……点”。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康德哲学就是一个

近代哲学由相信人类心灵能够获得知识

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建构一个科学而严谨的形始,它追求知识时以人类理性为最高权威。一般而上学大厦也是康德毕生的奋斗目标。对康德而说来,近代哲学有两个开端:一个是培根,经验论言,形而上学可划分为思辨的部分(自然形而上的;一个是笛卡尔,唯理论的。弗兰西斯・培根破)和实践的部分(道德形而上学,除了学,即“璀璨星空”“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和“剧

)。然而,无论即“道德法庭”“璀璨星空”,抑或“道场假象”后,深信科学与逻辑的力量最终能将一切

德法庭”“,物自体”都贯穿其中“;物自体”更是二问题解决,并证明人类可以无限地接近圆满。笛

者的关节点。“它是康德哲学认识论的归宿,又是卡尔以“我思故我在”为其哲学的出发点,从“怀疑

[2](P229)

通向伦理学的门户”。正如阿尔森・古留加一切”开始,在怀疑的前提下怎样废除怀疑,寻求在《康德传》开篇所言“:哲学家一生的标志就是他真理的“明晰性”,同样亦是重演绎、重理性。霍布

[收稿日期]2004-08-21

[作者简介]李晓勇(1977-),男,吉林省通化市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哲学。

第1期李晓勇:物自体———康德哲学的关节点

23

斯把培根的理性原则变成了无比坚定的无神论与倒塌了。难道宗教、科学和哲学都要向这位怀疑唯物论,除了“原子与虚空”,别无一物。“斯宾诺

莎紧接着笛卡尔,做到了彻底的一贯

()

性”,[6]第四卷P94他在这种理性的信仰上建构起庞大而严谨的哲学体系。这些表明,宗教信仰已跌入深谷,而理性则在奏着胜利的凯歌。但是,已根深蒂固于人们心中的宗教信仰与希望决不会轻易地屈服于理性的敌对裁决,这种信仰与希望在遭到谴责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对谴责者的资格提出疑问,并要求除对宗教进行审查之外,也要对理性进行审查。洛克、贝克莱和休谟则开始了这一审

论者缴械投降吗?怎样才能拯救它们呢?

休谟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休谟的问题不回答,等于毁灭了宗教、科学和哲学。其历史意义就在于“真正说来,康德哲学是以

[6]第四卷(P205)

它为出发点的”。康德从“独断的昏睡”中被惊醒了,他亦承担起了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从理性中拯救宗教、从怀疑论中拯救科学!

康德首先要解决“先天综合判断”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又扩展了知识内容的真正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并将此“查。洛克首先驳斥“天赋观念”,进而指出知识来自感觉“,心灵的原来状态是一块白板、一片空白的板块、一个‘暗室’、一个‘空箱’或一张‘白纸’,?

[7](P346)

其中没有任何字样、任何观念。”?用千万种方式在上面书写,,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是怎样可能忆再生发观念。。,,存在于心灵中。因此,,则物体不存在;它们的存在

[7](P375)

就在于被知觉或被认识。”这样一来,物质就变成了分门别类的感觉了,所有物质仅仅是一种精神状态———物质是精神的一种形式,它本身并不存在———物质被消灭了!大卫・休谟承袭了知识起源的经验论和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的观点,然而他却指出,我们既没有权利断定物质实体的实在性,亦没有权利断定精神实体的实在性:“人类思维的一切材料都来自外在和内在的印象……外在的印象或感觉由于未知的原因而出现于

[7](P385)

心灵中,而内在的印象大都由观念而来。”

在休谟看来,印象与观念是相互衍生的关系:印象的摹本保留下来,就是观念;观念又产生新的印象。精神并不能产生观念,它只是一些观念的抽象名称;感觉、记忆和感情的总和才是精神,思维过程的后面并没有任何“灵魂”———精神也被消灭了!休谟的破坏性还远不止于此———他不仅要以驱除灵魂来破坏正统宗教,他还要以取消规律的概念来摧毁科学“:对象不是必然地有联系,观念靠联想而在人的头脑中有联系。这种联系产生于重复、习俗和习惯。这些观念常常在一起,其中一个出现,提示另一个。在这里没有逻辑的必然性,

[8](P37)

的?”

康德肯定了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因为只有“通过对象激动我们的感官,一则由它们自己引起表象,一则使我们的知性活动运作起来,对这些表象加以比较,把它们连结或分开,

这样把感性印象的原始素材加工成称之为经验的

[9](P1)

对象知识。”但他同时指出,经验并不是认识的不二法门,因为知识并不是从经验中发源的:经验告诉我们什么却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而普遍真理具有内在的必然性,是独立于经验之外的———有它们自身的明晰性和确定性。这些真理的必然性来源于我们精神的固有结构,人的精神并不是被动的唱片,它是一种能动的器官,能将感觉塑造、整理成为观念,使纷繁复杂的经验变成有条理的思想。此时,康德伟大的“哥白尼式革命”就此露面了: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其实质是对象符合思想。康德“哥白尼式革命”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给主体思维以能动性,人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伟大的“创造者”!创造在人的认识不超越经验界限内的事物。但他不能从虚无中创造事物,物自体的设定自然也就成为逻辑上的必然了。

如果“哥白尼式革命”的主角———康德,可以称为逻辑上的“第二位上帝”的话,那么,物自体则可称为逻辑上的“第一位上帝”。关于物自体,康

[7](P389)

只有心理的必然性……”因果必然性在休德有明确的表述“:作为我们的感官对象而存在于谟这里也不复存在了!科学大厦、哲学大厦轰然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只是这些物本身可能是

24

吉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什么样子,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们的论”中,它又规定了认识的界限。人所能认识的是现象,也就是当它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在我们之内所产生的表象。因此无论如何,我承认在我们之外有物体存在,也就是说,有这样的一些物存在,这些物本身可能是什么样子我们固然完全不知道,但是由于它们的影响作用于我们的感性而得到的表象使我们知道它们,我们把这些东西称之为‘物体’,这个名称所指的虽然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的现象,然而无论如何,它意味着实在的

[8](P50-51)

对象的存在。”物自体作为感性来源,提供给我们感性杂多,且它们不依存于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被直观的感性杂多,是独立于、不依存于知性活动而被给予的,并且还是认识现实性的唯一标准。但直观与思维是分离的,直观不能思维,思维不能直观,识。这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念无直观是空的:,,使;,即思维范畴,,从而形成知识。

在“感性论”中,物自体是感性的来源,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其一,物自体并不是指可认识的物质,而是物质后面的不可知的“本体”“:一般说来在空间中被直观到的任何东西都不是自在的事物,而且空间也不是事物也许会自在地自身固有的形式,毋宁说,我们完全不知道自在的对象,而凡是我们称之为外部对象的,无非是我们感性的单纯表象而已,其形式是空间,但其真实的相关物、亦即自在之物却丝毫也没有借此得到认识,也不可借此被认识,

[9](P33-34)

但它也从来不在经验中被探讨。”其二,物自体并不具有一维时间的延续性和三维空间的延扩性,而是精神性的实点实在性。因为“一般量的概念无人能做别的解释,只能解释为:量是一物的这种规定,它使我们能思考物中被设定了一的多少倍。……对于实在性,我们只有在想到一个时间,它要么是以此来充实的,要么就是空的,这时我们才能在与否定性的对立中对它

[9](P220)

做出解释。”对于物自体,它本身并没有时空性,即没有四维广延的延扩性,时空是后加于感性世界的存在的。所以,物自体是超时空性的、精

物自体的表象,而非物自体本身。我们所能认识

的只是现象界,而物自体属于超经验的彼岸,是我们的认识所不能达到的。“它的存在意味着认识的一种界限,是认识不可逾越的标记,而这就是所

[2](P235)

谓的‘本体’。”康德进一步指出,现象的可知与物自体的不可知,并不是指有两个东西,它们是二而一的东西。而且,在“知性论”中,物自体作为“本体”又是必需的“:一个本体的概念,即一个完全不应被思考为一个感官对象、而应被思考为一个自在之物本身的物的概念盾的;,它就是直观[9](P231)

。”物自体概念,不仅没有限制我们的认识能力,而且把我们的认识能力在可认识的范围内推到了顶峰。“知性与其说是由于感性而受到限制,不如说是通过它用本体来称谓物自体自身,知性就限制了感性。但知性同时也限制了自己,不能通过任何范畴来认识本体,因而只能以未知某物的名

[9](P232)

义来思维这些本体。”而且,正是对“知性”

(狭义的)留出了更为广阔的的限制,才给“理性”

空间,使我们不仅要在知识层面上认识物自体,而

且要在道德和价值层面上认识物自体,从而深化了物自体设定的真实意义和价值。“限制”知识是为了“高扬”道德,彼岸之难以到达“显出”此岸的无比尊严!

物自体作为“理念”,并不是指其具有“构成性”的运用,而是“调节性”的运用,使狭义的理性具有最高的逻辑的统一功能“:先验理念永远也不具有这样一种构成性的运用……它们有一种极好的、必要而不可或缺的调节性运用,就是使知性对准某个目标,由于对这个目标的展望,一切知性规则的路线都汇集于一点,尽管这个点只是一个理念,即一个诸知性概念并不现实地从它出发的点,因为它完全处于可能经验的边界之外,然而却用来使这些知性概念除最大的扩展之外还获得最大

[9](P506-507)

的统一性。”理念是理性的必然概念,物自体作为“理念”更有其积极的意义:引导知识走向价值,使我们从“璀璨星空”来到“道德法庭”,

神性的实点实在性。人类追求知识是为了达到“自由”,这也正是实践

物自体在“感性论”中是感性的来源,在“知性理性追求的目的。

第1期李晓勇:物自体———康德哲学的关节点

25

物自体是“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的拱顶石,在“纯粹理性”中否定的自由、灵魂和上帝,

在“实践理性”中又被重新设定了“:如果我不同时取消思辨理性对夸大其辞的洞见的这种僭妄,我就连为了我的理性的必要的实践运用而假定上帝、自由和灵魂不死都不可能。……我不得不悬

[9](P22)置知识,以便给信仰腾出位置。”可以说,物自体是康德哲学认识论的归宿,又是康德哲学伦理学的门户,是整个康德哲学的关节点!

[1]康 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天津:天津

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阿尔森・古留加.康德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M].北京:文化生活译丛,

1997.

[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梯利.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8]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Thing-in-itself—theJoint—From“”

I(,,Changchun,Jilin130012,China)

[,Kantismphilosophymeanstheendofanera,“Therethewholephi2losophyintoitsmostpossibilities”.Ontheotherhand,Kantismphilosophymeansthestartofanera“Fromthatyeartillourowntimes,’CriticalPhilosophy’dominatestheEuropeanspecu2lativephilosophy”.However,thing-in-itselfisthejointofKantismphilosophy:”Itistheend-resultoftheEpistemologyofKantismphilosophy,itisalsothegatetoEthics”:OnSensibility,itisthesourceofsensibility.Onunderstanding,itistheboundaryofepistemic.Onidea,itisboththeconceptofrea2sonandthepreconditionofmoralphilosophy.

[Keywords]:Kantismphilosophy;Thing-in-itself;theMetaphysicsofNature;theMetaphysicsofMorals

[责任编辑 王凤珍]

康德 星空 道德篇八
《道德星空》

康德 星空 道德篇九
《康德的道德哲学》

二.康德的道德哲学

Zwei Dinge erfüllen das Gemü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ö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ä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ü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 Beide darf ich nicht als in Dunkelheiten verhüllt, oder im überschwenglichen, außer meinem Gesichtskreise, suchen und bloß vermuten; ich sehe sie vor mir und verknüpfe sie unmittelbar mit dem Bewußtsein meiner Existenz.

翻译:

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思索它们,它们就越是以常新而弥增的惊叹和敬畏充实着心灵——我头顶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我不应当把这两者当作隐藏在黑暗之中或者超出我视域之外的东西来加以追寻并纯然地猜测它们;我在我的眼前就看到了它们,我把它们与我的实存意识直接联系在一起。

康德道德哲学的几个基本特点:

1.康德道德哲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

2.康德道德哲学与中国道德哲学的比较:

内在修养与外在关切

以利益为主题的话语体系(功利主义与义务论都是如此)

3.康德道德哲学基本方法:先验的方法。

细节展开

什么样的问题是真正的善?康德对此下足功夫,做了义务论的新形式,只有出于义务的才是真道德。为什么强调义务论才是真正的道德?中国道德哲学是自律,内在的修养最重要,康德认为不可靠,主观的认为自己是圣人是不信的,康德从外在的关切出发,以利害为关键,与幸福联系在一起,很功利的,利益与道德不可兼得。以利益为主题的话语体系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德国人也讲教化,但不是自律,而是理性对自己的启蒙。康德从先验的方法开始,自由是根基。自由和道德法则之间的关系,道德法则的存在理由是自由,自由是道德法则的认识理由。

什么是“道德法则”?(谁给谁立法?)

1.理性给意志立法:实践理性

“按照法则的表象来行动的能力。”

(自然之物“按照法则而运作”)。

2.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推理的能力:按照三段论推理与按照不矛盾律推理。行为的逻辑一贯性是道德的标准。 细节展开

理性給意志立法,不是单纯的某个人,心灵中有知情意,意涉及到道德问题。Bergehrungsvermögen.意欲

Wille 意志

Willku(点)r 任意

动物按照法则行走,人按照法则表象,是因为人能意识到法则,这就是实践理性的能力。 推理的能力是现象界得以可能的根据,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都是推理的能力,实践理性从行为的一贯性(不矛盾律)进行,这种逻辑的一贯性是道德。

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通俗的形而上学,将意志的“出于义务”的行为作为真正的道德行为分辨出来。 第二个层次:道德形而上学,把“出于义务”的动机归结为意志的先天形式法则,即绝对命令。

第三个层次:实践理性批判,揭示绝对命令作为意志的先天的普遍立法的原则(自律)是如

何可能的,即它的必然性根据就在于人的自由。

细节展开

第一个主要是分辨,标准是“出于义务”。第二个进一步归结,第三步揭示它作为一个先天法则是如何可能的,即它的根据是什么——自由。

第一个层次:通俗的道德哲学

善良意志、感性欲求、理性的使命:普通的人类理性都承认,一个行为的道德价值在于行为者的善良意志,而不在于它的实用性(利害)。而“善良意志”也就是我们撇开一切感性的东西时单凭理性来设想的一种意志。也就是说,善良意志的规定根据不在于感性的东西,而在于理性本身,理性是意志的规定根据,是一种“应当给意志以影响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大自然给人类配备了理性,就不是为了满足人的感性欲求,而是有着更高的使命。这种更高的使命就是为了更高的理想,去实现“义务”这个概念(实现道德理性),因为这个概念中包含着善良意志。

理性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感性欲求,因为感性欲求单凭人的本能就可以满足,而且这种本能比起理性来要显得更为有效。(生理卫生与谈一次恋爱)康德还认为,如果理性被用来满足人的感性欲求,那么,它也就被用作它的正当使命之外的意图的手段了。理性不应成为手段,而应当成为其自身的目的,这是普通的人单凭其健全知性就能领会的。

所以,一个普通人,“即使不教给他们任何新东西,只需像苏格拉底所做的那样,使他们注意自己的固有的原则,因而不需要任何科学和哲学,人们就知道如何做才是诚实的和善良的,乃至于智慧的和有德的。”

当然,对于这种普通人能领会的东西虽然不需要证明,但还是需要进行解释的。之所以需要解释。因为“义务”(Pflicht)与“爱好”(Neigung)(性向,性格)经常混杂在一起,因而一个行为究竟是道德的还仅仅是明智的,这单凭普通理性还不足以区分。这就需要将“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提升到“哲学的理性知识”,从日常行为中的“出于义务”的成分给区分出来。

“出于义务”(aus Pflicht)

“合乎义务”(Pflichtmäßiges)

四个例子:

第二个层次:道德形而上学

虽然通俗的道德哲学能够区分出什么样的行为才能称得上是道德的,但它毕竟只是停留在朴素的状态,如果它没有更高的哲学指导,就容易在实践理性自然产生的辨证论面前迷失方向而走上歧途,从而使自已的本性变坏。

什么是实践理性的辩证论?

通俗的道德哲学由于立足于行为的动机来考察行为的道德意义,即某个行为到底是“出于义务的”还是“合乎义务的”,实际的上是把一个行为的动机归结为一种经验的事实。对于这种经验的事实,我们要么可以再假定有一种隐藏得更深的不道德的动机,这样就可能会否定有真正道德行为的存在;要么假定一种虚构的高尚动机,从而为一种抽象的道德而沾沾自喜。但无论哪种情况都没有可靠的经验事实作最后的裁定,因此人们便陷入“有无真正的道德行

为”的辨证论(二律背反)。要彻底摆脱这种辨证论,只有将一切经验的事实全部排除出道德哲学的考虑之外,不要靠举例子或树榜样来说明道德的原则,而是要从通俗的道德哲学上升到道德形而上学,然后再从道德形而上学下降到通俗的道德哲学,重新诠释那些例证,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

实践理性的辩证论促使我们从通俗的道德哲学上升到道德形而上学,即对“出于义务”的动机(意志的先天形式法则,或绝对命令)进行研究。

“实践理性的动机”在于对道德法则的“敬重”。“出于义务的动机”(道德法则、绝对命令、纯粹先天形式的法则不是具体的法则条令)是指一个行为的动机,它是从客观的分析角度,即一个有道德的行为是根据道德法则做出的。而实践理性的动机则是指理性存在者内部的事情,当我们在准备做一件有道德的事情时,那个激励我们去行动的是什么,即对法则的敬重这种情感。前者是客观的分析,后者是主观的分析。(对实践理性的动机和出于义务的动机的区别,实践理性的动机是对道德法则的敬重,是对自我的取消,出于义务的动机则是客观的分析,是根据道德法则做出道德行为的动机)

道德形而上学是通俗道德哲学之所以可能的前提。这是因为道德形而上学不是从经验的知识中抽出来的法则,而是直接由纯粹实践理性推演出来的法则,因而它是适用于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康德说,要从通俗的道德哲学前进到形而上学,“就必须把理性的实践能力从其普遍规定的规则一直追踪到义务概念由之发源的地方,并对之作出清晰的描述。”

于是,康德就从一般有理性者和自然之物的区别出发,自上而下地展开论证。一般有理性者和自然之物的区别在于前者有意志。“有意志”意味着它不是“按照法则运作”,而是“按照对法则的表象来行动”,这就是实践理性。

但是,意志除了受实践理性的规定外,还可能受到经验或感性的爱好的影响(例如人类),这种影响使意志偏离了法则表象,因而使它成为偶然的东西(任意)。于是,实践理性的规定就对这种偏离法则的任意进行“命令”。

命令分为有条件的命令(假言命令)和无条件的命令(定言命令)。假言命令是为了达到某个具体目的的技术性的明智的劝告,定言命令则是道德上的“绝对命令”,即理性的实践运用的逻辑一贯性,它的惟一的原则就是实践理性本身。绝对命令其实只有一条,即:“要只按照你同时也能够愿意它成为一条普遍法则的那个准则而行动”。(意愿所遵行的法则能够成为一条普遍法则)在这里,“愿意”所遵行的准则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则,表明意志是按照逻辑上的“不矛盾律”而维持自身的始终一贯,这类似于孔子的“有一言而能终身行之”。 (准则和法则的区别:任何有道德行为是出于一个准则,基本准则,不同人有自己的准则,法则要通过准则来进行,高尚的人的准则与法则一致,命令则是让你的准则同时变成一个法则,即成为普遍法。)

从这唯一的绝对命令推出三条派生的命令形式:

第一条命令:你要这样行动,就像你行动的准则应当通过你的意志成为一条普遍的自然法则一样。

四个例子:

四个例子证明了,从纯粹理性的眼光看,我们的行为及意义不要自相矛盾,而要成为普遍的法则,这样才能保持自身一贯性(人格同一性)。“没人格”(受利益驱动的人)

第二条命令:你要这样行动,永远都把你的人格中的人性以及每个他人的人格中的人性同时作为目的,而绝不只是用作手段。

“人性”(Menschheit)即一般理性存在者的本性。人性在这里被当成目的,意味着这一命令是从行为的目的是否能成为绝对最高目的来立论。而上一条命令则是从类似于自然法则的不矛盾律这种形式规则来立论的。

如果我们的行为没有一个最高的目的,那么一切有目的行为都不会具有真正的目的。无所事事。

四个例子的意义:

第三条命令:命令形式是这样一个理念:作为普遍立法意志的每个有理性存在者的意志。 这里没有用“你要„”,而是陈述一个事实,即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是普遍立法的意志。前面的两个命令表达了道德法则,但没有表明这些法则就是立法的意志自己为自己制定的,所以很容易拿另外的某种理由来说明为什么要遵守这些法则。普遍的立法意志使得每个意志作为自律的意志而出现,这体现了人格的尊严,并激发了敬重的情感。(涉及到自律和他律的问题)

自律与他律

“人为自然立法”与“人为自己立法”。道德本身不是自明的,自由才是自明的。真正的自由表现为自律,自己为自己立法,不是点,而是线,是一个保持自身同一的过程,即人格同一性。

第三个层次:实践理性批判

1、不能用“纯粹实践理性批判”,(实践理性人都有,但是纯粹实践理性批判却不一定)第二批判要阐明的只是“有”纯粹实践理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批判理性的所有实践能力。如果成功了,即发现了“有”纯粹实践理性,那么就不必再对这种理性进行批判了。因为只要证明了纯粹理性是实践的,那么也就是证明了它及其概念的实在性(实践的实在性)。指出纯粹实践理性的实在性就已经使问题到此为止了,我们不能指出纯粹理性如何可能是实践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无能为力。它是道德哲学研究的限度。

实践理性批判就是要立足于纯粹实践理性的实践能力(自由意志),用它作标准去评判(批判)不纯粹的实践理性的种种表现。而自由意志本身作为最高根据,也是作为一个理性的事实,是不能再去寻找其更高的根据了。

道德律要使意志的准则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则,虽然在内容上要做到逻辑一贯,但在形式上只是一个综合命题。即道德律与意志之间要通过“自由”这个第三者的概念来进行综合,即积极的自由正是通过自己立法,也就是把个别意志建立为普遍意志的法则的。

实践理性批判是要揭示绝对命令作为意志的先天的普遍立法的原则(自律)是如何可能的,

这个必然性根据就在于人的自由。康德说:“定言命令之所以可能,就是由于自由的理念使我成为了一个理知世界的成员。”(理知世界与感性世界对立)

康德的自由概念:

先验的自由

实践的自由(分为积极的与消极的,摆脱感性的束缚而独立即为消极的自由。)

想像力的自由(老师自己的研究提出的,康德的直观研究,想象力的本性就是自由) 康德自由概念的两个前提:

康德的自由理论虽然涉及到不同的自由主体,其中他最关心的是“理性的自由”。关于先验自由,康德是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来立论的,这使得先验的自由具有主动性、可解释性以及自律性的特征。意志的自由与想像力的自由由于都奠立在先验自由的基础上,因而也表现出“自律”的特征。康德对自由主体的区分以及从因果关系的角度来讨论自由问题,这是他的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主要受卢梭的自由理论的影响,同时结合休谟的理论。康德将个体分开分析,得出先验的自由。原因性的东西具有决定性,源头就是最根本的决定性东西,现象界里的东西都是被决定的,我们理念所设想的概念就是最终的规定性,它不在现象界中。这个概念就是自由,先验的自由,但这只是理性的概念,不是单个人的,它是第一因。从可解释的角度出发的,即找到原因。第二,它是主要的东西。第三,它是自律性的。涉及到的主体是功能性的主体和实体性的主体,功能性的主体可以进入到实体性的主体中。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主要是对人来讲的,“我总是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消极的自由中才是自由的,我有能力斩断这种感性的枷锁,你就可能在道德和不道德之间选择,这种选择就是自由的体现。现象中的自由就显现了道德的光辉,人性的伟大。想象力的自由是指一种能力,想象力在美学中是自由的想象,想象力的本性就是自由,因为它本性是自由,所以它可以在不同表象中进行跨越。庄子的逍遥游中的鲲鹏很自由,是审美的自由,想象力的自由,一种快感,本质就是一种情感,愉悦自己,第三批判中说美是道德的象征。但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想象力是不能参与的,理知世界是自己不可知的,道德的评判是很难的事情,对一件事情的判断要从动机开始而不是结果。对功利主义的说明: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用结果来判断他人的高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是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价值论和道德论混同了,它们有冲突的一面,不能单纯按照功利的角度出发而忽视道德的价值。它无法计算功利的最大化到底是怎样的,可能出现荒唐的结果,但是道德论从动机出发有确定性,产生道德直观。)

实践理性批判的分析论

什么是实践理性的法则?准则与法则的区分。(前面有)

为了明确什么是实践理性的法则,康德提出了四条层层递进的“定理”:

1.将欲求能力的一个客体(质料)预设为意志的规定根据的一切实践原则,全都是经验性的,并且不能充当任何实践法则。

2.一切质料的实践原则(追求对象不是从理性本身来说)本身全都具有同一种类型,并隶属于自爱或自身幸福这一普遍原则之下。

3.如果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应当把他的准则思考为实践的普遍法则,那么他就只能把这些准则思考为这样一些不是按照质料,而只是按照形式包含有意志的规定根据的原则。(他解决的不是社会现象层面的问题)

4.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和与之相符合的义务的惟一原则:反之,任意的一切他律(理性之外的)不仅根本不建立任何责任,而且反倒与责任的原则和意志的德性相对立。

前两条是否定的,即以一个现实欲求的对象作为意志的动机不可能成为实践的法则。(批判功利主义)。以个人幸福天自爱为目的也不可能成为法则(批判幸福主义伦理学)。后两条是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康德 星空 道德》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康德 康德的星空观和道德律 康德道德和星空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康德 星空 道德”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康德 星空 道德"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21670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