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大地回春是什么意思

大地回春是什么意思

2016-03-28 09:57:1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大地回春是什么意思(共3篇)阳气生发大地回春 春季养生为健康打基础 阳气生发大地回春 春季养生为健康打基础2014年03月24日 15:52 来源:新民晚报◆ 徐瑛春季从立春开始,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共6个节气,也就是说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黄帝内经》上说:“春三月,此谓发陈。”意思是说,春季的三个月,是推陈出新...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大地回春是什么意思》,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篇一:《阳气生发大地回春 春季养生为健康打基础.》

阳气生发大地回春 春季养生为健康打

基础

2014年03月24日 15:52 来源:新民晚报

◆ 徐瑛

春季从立春开始,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共6个节气,也就是说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黄帝内经》上说:“春三月,此谓发陈。”意思是说,春季的三个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这个季节阳气生发、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也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春季的养生保健,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春捂”是传统养生之道

立春之后要按照传统“春捂秋冻”的习惯,注意保暖,适时增减衣服。 “春捂”有利养生防病。从中医理论看,“春捂”既是顺应了阳气生发的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不可忽视的一环。冬去春来,寒气始退,阳气升发,而人们的肌体调节功能远远跟不上天气的变化,稍不注意,伤风感冒就会乘虚而入。“春捂”重点要照顾好“首足”两头。由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早晚低温,细菌病毒活跃,人容易生病。“捂”的重点在头颈与双脚,天气刚刚转暖,有些人便早早地脱掉冬装,换上轻便漂亮的春装;一些爱美的女性更是迫不及待地穿上美丽的短裙。其实人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较差,容易遭风寒侵袭。因此,“春捂”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

当然,“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脱衣要“递减”,使衣物的增减随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并要根据自身的体质进行调节。

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一般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时是该捂的信号,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并且相对稳定时,也可以不捂了。 春天赏花种花胜服药

春暖花开,万紫千红。“常在花间走,能活九十九。”鲜花,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是人类天然的“保健医生”。在这鸟语花香的春天,当我们迈向百花盛开

的大自然,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象,感悟美的存在,陶冶情操,会让人心旷神

怡,增添生活情趣。五彩缤纷的花卉,能调节人的情绪,当人满腹忧愁或怒火中烧之时,步入百花丛中,花香袭人,一切的烦恼会化为乌有,变得心平气和,真是“七情之病也,香花解”。我们更可以自己种花爱花,时时让美留在身边。真所谓“赏花种花胜服药”。

合理饮食调摄很重要

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因为春天本来肝气较旺,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导致肝气过于旺盛,而肝旺容易损伤脾胃,所以春季饮食忌“酸”。酸性食物有羊肉、狗肉、鹌鹑、炒花生、螃蟹等。宜食用甘温补脾之品,可多吃山药、菠菜、大枣等。也可用山药和薏米、小米、莲子、大枣共煮成粥食用。但春季进补不同于冬季的厚味进补,春季食物宜选择一般性调补食品为宜,在补充营养、加强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自身免疫力等方面“做文章”。大地回春是什么意思

春季会出现“春困”,这主要与人体蛋白质缺少、机体处于偏酸环境和维生素摄入不足有关,因此春困时饮食应注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适当增加鱼类、鸡肉、鸡蛋、牛奶、瘦猪肉、红枣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这样可改善春困,使体力充沛。对于身体明显虚弱的人,则需要选择适当的滋补中药来调养,如西洋参、龙眼肉、党参、黄芪等。

春天百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花粉,是过敏性疾病的好发季节。若有慢性疾病或过敏体质的人,春天一定要注意饮食忌口,如虾、蟹、咸菜等“发物”,以免旧病复发。

有胃溃疡病的病人少吃竹笋,以防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总之,我们应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加以协调,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体质强健。

篇二:《诵读之星》

篇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 国 古 代 文 化 常 识

对联

对联又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臵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臵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5.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四个字),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地理山川

1.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阳:山南水北。) 2.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3.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

4.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 (大都--北京 大梁、汴梁、东京、汴京--开封 京口--镇江 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诚--南京 临安、钱塘--杭州 姑苏、吴郡--苏州 淮上、江都、维扬--扬州 会稽--绍兴 长安--西安 奉天--沈阳 直沽--天津)

6.五岳(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中岳嵩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7.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

8.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北、北、东北。茺为荒远之地。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

9.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杨州、梁州、雍州。

10.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11.江左:即长江以东。

12.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

13.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14.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恒山,中岳嵩山。

15.中国: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16.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17.中原:又称中土、中州。

18.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19.四海:指天下、全国。

20.江东: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

21.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22.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23.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24.关中: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25.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26.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 27.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28.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29.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30.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31.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32.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 33.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

传统节日及有关习俗

春 节

农历新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俗称“过大年”,“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相关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百姓。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加蕴味无穷。

习俗:守岁,放鞭, 贴春, 拜年, 吃饺子。 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上元节”。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社日节

(南方为“社日”,北方为“龙抬头”节)

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春社按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推算,一般在二月初二前后,秋社按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 春社

土地很早就是人们的祭祀对象,称作"社";而重点祭祀的那个日子,就是"社日"。

北方地区习俗------引龙、除虫、薰虫、剃龙头(理发剃头)、食俗、嫁女住春、禁忌(忌动针线、忌担水、忌洗衣、忌磨面)

南方地区习俗------祭社(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秋社:

始于汉代,后世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古代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报谢。宋时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 寒食节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逃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清明节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又名龙舟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

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

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习俗,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大地回春是什么意思

挂艾叶菖蒲榕枝: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榕枝,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晚上称“七夕”。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所谓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

习俗,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男女双方会互赠礼物,或外出约会。 中元节大地回春是什么意思

七月十五,儒家俗称鬼节,道教称中元节。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习俗,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特别是月饼,边吃月饼等边在庭院赏月。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

灾”,插茱萸、赏菊花。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在1989年,中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习俗,①登高 ②吃重阳糕 ③赏菊并饮菊花酒 ④插茱萸和簪菊花 ⑤喝重阳酒 冬 至

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在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除夕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 小月则在廿九,逢大月则在三十。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

习俗,北方人风俗大致一致,过年包饺子、蒸馍等等;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米饭等等。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臵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

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元旦

大地回春是什么意思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

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杜甫有《腊日》诗:"腊日年年暖尚遥,

今年腊日冻全消。" 敬(尊)称

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

1.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2.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3.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4。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5.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

1.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2.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3.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4.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如:

1.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 2.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3.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如:

1.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2.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3.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如:

1.请问:希望别人回答 2.请教:希望别人指教 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如:

1.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2.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3.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4.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5.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6.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 1.华翰:称别人的书信 2.华诞:别人的生日 3.华厦:别人的房屋 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如: 贤弟、贤侄等 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如:

1.奉送:赠送 2.奉还:归还 3.奉劝:劝告 4.奉陪:陪同 十、常用敬辞

1.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2.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大地回春是什么意思

3.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4.见教:客套话,指教。 5.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6.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一、“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人。如

1.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尊、家严、家君 2.称自己的母亲:家母、家慈。

3. 称自己的兄长:家兄。 4.称自己的姐姐:家姐。 7.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8.金兰: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9.进见:前去会见。 10.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

11.晋见:即进见 12.觐见:朝见(君主) 12.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13.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

14.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 15.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16.伉丽:夫妻,如伉丽之情 17.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18.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19.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

20.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 21.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 22.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23.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 24.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25.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26.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27.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28.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29.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30.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31.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32.外舅:(书)岳父。

谦称

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

1.古代君主自称:孤、朕、寡人、不谷。

2.一般人自称:臣、仆、愚、蒙、不佞、不敏、不肖、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小人、小可、后生、晚生、侍生等。 3.女子自称:妾、奴等。 4.称自己的妻子:拙荆、贱内、内人、山荆、荆屋、山妻。

5.称自己的儿子:小儿、犬子、息男。 6.称自己的女儿:息女、小女。 常见谦称

5. 称自己的叔叔:家叔。 二、“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

1.舍弟:称弟。 2.舍妹:称妹。 3.舍侄:称侄子。 4.舍亲:称亲戚。 5.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三、“小”字一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

1.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 2.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3.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4.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 5.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 6.小可:谦称自己。

7.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7.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较小的照片。 四、“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

1.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2.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 3.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 4.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五、“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

1.敢问:用于问对方。 2.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3.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六、“愚”字一族。用于自称的谦称。如

1.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2.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3.愚以为:谦称自己认为。如:愚以为不可。 七、“拙”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

1.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2.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3.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4. 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八、“敝”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

1.敝人:谦称自己; 2.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3.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 4.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5.敝乡:谦称自己的家乡。 6.敝省:谦称自己所在的省份。 九、“鄙”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

1.鄙人:谦称自己; 2.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 3.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4.敝乡:谦称自己的家乡。 十、“薄”字一族:称自己的事物。

1.薄技:微小的技能,谦称自己的技艺。 2.薄酒:称自己味淡的酒,待客时的谦词。

3.薄礼:不丰厚的礼物,谦称自己送的礼物。 4.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

十一、“贱”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1.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 2.贱内: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3.贱事:称自己的私事。 4.贱物:谦称自己的东西不足挂齿。 十二、“忝”字一族: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1.忝列:有愧被列入或处在其中。如:忝列门墙(自己愧在师门)。 2.忝在:有愧处在其中。

3.忝任:有愧地担任。如:忝任宰相之职。 十三、“劳”字一族: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

1.劳驾:麻烦你。 2.劳步:用于别人来访。如:您公事忙,千万不要劳步。

3.劳烦:麻烦别人。如:劳烦尊驾。 4.劳神:客套话,用于请人办事。如:劳神代为照顾一下。

还有些零散谦词,如:过奖、不敢当、不才、寒舍、蓬荜生辉、抛砖引玉等。 十四、其它

1.承让:承蒙对方谦让。 2.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3.蒙尘: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

4.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5.内眷:指女眷

6.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7.赏脸: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8.待字:女子尚未定亲,如“待字闺中” 9.当轴:旧时指政府领导者 10.挡驾:婉辞,谢绝来客访问。 11.丁忧:遭到父母的丧事 12.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13.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14.方家:大方之家,精通某种学问、艺术的人。 15.父执:父亲的朋友 16.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 17.高堂:(书)指父母 18.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婉辞) 19.割席:指与朋友绝交(典出管宁、华歆)

20.阁下:敬辞,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 21.更衣:婉辞,上厕所

22.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书) 23.光顾:敬辞,商家欢迎顾客 24.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 25.归天、归西:婉辞,人死之称

26.归省:回家省亲 27.桂冠:光荣的称号 28.贵庚:敬辞,问人年龄

29.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 30.过誉:谦辞,过分称赞

31.海涵:敬辞,大度包容(请人特别原谅时) 32.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 33.合卺(jǐn):成婚 34.候光:敬辞,等候光临 35.候教:敬辞,等候指教

36.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37.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 38.麾下:将帅的部下,也作敬辞,称将帅 年龄称谓

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4、始龀:刚刚换牙齿的儿童时代

5、束发:男子十五岁 6、二八:女子16岁 7、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8、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9、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10、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11、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12、知命之年:指五十岁(“知天命”、“半百”)

13、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4、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5、耋:70到80岁 16、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7、九秩:90岁的老人 18、、期颐之年:一百岁 19、人瑞:特制百岁老人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1.贫贱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贫贱之交。 2.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金兰之交。

3.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刎颈之交。 4.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患难之交。

5.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莫逆之交。 6.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竹马之交。

7.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布衣之交。 8.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朋友:忘年之交。

9.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忘形之交。 10.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君子之交。

11.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布衣之交。

12.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车笠之交。

13.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岁时历法

1.干支纪年法:用“天干”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2.年号纪年 ,从汉武帝开始,皇帝即位要设立年,如崇祯十四年。

3.纪月常用序数 :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 阴历每月初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大地回春是什么意思》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大地回春的意思 大地回春的意思和造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大地回春是什么意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大地回春是什么意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32761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