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广东省学业水平知识点

广东省学业水平知识点

2016-07-29 15:07:1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广东省学业水平知识点(共5篇)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一、 元素化合物:(一)、卤族元素1 遇淀粉变蓝的物质 I2(碘水、碘酒) 2 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物质 Cl23 最强的含氧酸 HClO4 4 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HF5 描述下列实验现象:(1)...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广东省学业水平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你。

广东省学业水平知识点(一)
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

一、 元素化合物:

(一)、卤族元素

1. 遇淀粉变蓝的物质 I2(碘水、碘酒) 2. 使淀粉—KI溶液变蓝的物质 Cl2

3. 最强的含氧酸 HClO4 4. 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HF

5. 描述下列实验现象:(1)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2)H2在Cl2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

(3)CH4与Cl2混合光照 ,黄绿色变浅,瓶内壁有油状液滴

6.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Ca(ClO)2

7. 检验Cl 先加稀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二)、氧族元素

1、 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 SO2(颜色可复现)、Cl2(颜色不可复现)

2、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SO2

3、 浓硫酸的特性 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难挥发 4、 检查肠胃用作“钡餐”的 BaSO4

5、 检验SO4 先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三)、氮族元素

1、 常用作金属焊接保护气、代替稀有气体填充灯泡、保存粮食水果的气体 N2

2、 在放电情况下才发生反应的两种气体 N2与O2 3、 遇到空气立刻变红棕色的气体 NO

4、 有颜色的气体 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5、 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物 NO2 6、 极易溶于水形成喷泉的气体 NH3、HCl

7、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 NH3 8、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NH3

9、 两种气体相遇产生白烟:NH3遇HCl

10、 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气体 气体一定是NH3;溶液一定含NH4

11、 检验某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 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固体为铵盐。

12、 浓硝酸的特性 不稳定易分解、强氧化性、易挥发

13、 王水的成分及特性 浓硝酸与浓盐酸1:3体积比混合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溶解金、铂)

14、 能使蛋白质变黄的物质 浓硝酸 15、 火柴盒侧面的涂料 红磷

(四)、碳族 +2—-

1、制造计算机芯片和太阳能电池的是晶体硅 2、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 SiO2

3、不能贮存在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中的是 NaOH、KOH、(Na2SiO3)

(五)、碱金属

1、 Na的焰色:黄色; K的焰色:紫色(隔蓝色钴玻璃观察)

2、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钠漂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在水面到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声响,....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

3、 能与Na2O2反应的两种物质 H2O、CO2 4、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 Al(OH)3 NaHCO3

5、 碱金属单质与盐溶液反应 (无法置换金属)

2Na + 2H2O + CuSO4 === Na2SO4 + Cu(OH)2↓+ H2↑

6、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比较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7、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NaHCO3加热生成Na2CO3,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NaHCO3 Al、Mg、Fe金属

1、 常用作净水剂的物质 明矾、Al(OH)3 2、 常用作耐火材料的物质 Al2O3、MgO

3、 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的物质 Al、Al2O3、Al(OH)3、NaHCO3、(NH4)2S、 (NH4)2CO3、NH4HCO3

4、 红褐色的沉淀 Fe(OH)3 5、 红棕色的固体 Fe2O3

6、 能发生钝化现象的两种金属、两种酸 Fe、Al浓硫酸、浓硝酸

有色物质

1、 有颜色的气体 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2、 淡黄色的固体 Na2O2、S、

3、 水溶液显蓝色的 含Cu的溶液 4、 水溶液显黄色的 含Fe的溶液

气体小结

1、 有毒的气体 H2S、Cl2、SO2、NO2、;CO、NO

2、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HCl、Cl2、SO2、NO2、NH3、

3、 在空气中产生白雾的气体 HCl

4、 不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 H2、O2、N2、NO、CO、CH4、C2H4

5、 不能用排气法收集的气体 NO(氧化)、C2H4、CO(密度与空气相近)

6、 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 HCl、SO2、NO2、H2S、CO2(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l2(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7、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 NH3 8、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 NH3(HI、HBr)

9、 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NH3

不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酸性气体(HCl、SO2、NO2、H2S、CO2、Cl2)

2+3+++

与酸碱和水反应小结

1、 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情况:(1) 与酸反应产生H2,活动性顺序H以前的金属与盐酸、稀硫酸

(2) 与酸反应产生SO2, Cu以前(含Cu)的金属与浓硫酸

(3) 与酸反应产生NO2 ,Ag以前(含Ag)的金属与浓硝酸

(4) 与酸反应产生NO,Ag以前(含Ag)的金属与稀硝酸

2、 常温下与水反应产生H2的:K、Na;产生O2的Na2O2、F2;产生C2H2的CaC2

3、 既能与盐酸又能与NaOH反应的物质Al、Al2O3、Al(OH)3、NaHCO3、(NH4)2CO3

4、 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 AgCl、BaSO4

5、 不能与水反应的酸性氧化物SiO2;能与水反应的酸性氧化物:CO2、SO2、SO3等

6、 能与水反应的碱性氧化物Na2O、CaO

其它

1、 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的溶液:浓硫酸(吸水)、碱溶液(吸CO2);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的溶液: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挥发)

2、 常采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K、Ca、Na、Mg、Al;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金属Zn、Fe、Sn、Pb、Cu;常采用热分解法冶炼的金属Hg、Ag 。

3、 合金的定义和性质 两种或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组成具有金属特性的 ;硬度比组分金属高,熔点比各组分低。

4、 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1)酸雨:SO2 (2)温室效应:CO2 (3)光化学烟雾:NO2 (4)破坏臭氧层:氟氯烃 (5)白色污染:塑料袋 (6)水体富氧化(藻类疯长):含磷洗衣粉 (7)能保护环境的最好燃料:H2

5、 常见的漂白剂 (1)将有色物质氧化的:氯水(实为HClO)、Na2O2、H2O2、O3(2)SO2(与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无色物)(3)活性炭:吸附漂白(物理变化)

二、有机化学:

1、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 无水CuSO4,变蓝 2、 能使溴水褪色的: 烯

3、 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 烯、乙醇(苯、烷不能)

4、 能发生加聚反应的 含C=C双键的(如烯) 5、 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醇和酸

5、 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

9、 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10、 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 油脂 11、 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 蛋白质

12、 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 淀粉、纤维素、麦芽糖【广东省学业水平知识点】

13、 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乙酸

14、 有毒的物质是: 甲醇(含在工业酒精中);NaNO2(亚硝酸钠,工业用盐)

15、 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是: 含羟基的物质(如乙醇、乙酸)

16、 能发生水解的是: 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

17、 能还原成醇的是: 醛

18、 能作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催熟剂的是: 乙烯

19、 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的是: 乙烯的产量

20、不能水解的糖: 单糖(如葡萄糖)

21、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或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

醛、葡萄糖、麦芽糖

22、 不溶于水的有机物: 液态烃(苯、汽油等)、乙酸乙酯 油脂

23、 易溶于水的有机物: 甘油、乙醇、乙醛、乙酸

24 、写出下列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结构简式:(1)乙醇:羟基—OH(2)乙醛:醛基—CHO(3)乙酸:羧基—COOH (4)硝基苯:硝基—NO2

25、写出下列有机反应类型:(1) 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取代;(2) 从乙烯

制聚乙烯:加聚;(3) 乙烯使溴水褪色: 加成;(4)从乙醛制乙醇: 还原;

(5)从乙酸制乙酸乙酯: 酯化;(6) 油脂的硬化:水解(7) 从乙烯制乙醇:加成

26、 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的两种盐 Na2SO4、(NH4)2SO4

27、写出下列通式:(1)烷:CnH2n+2;(2)烯:CnH2n;

三、化学实验:

1、 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

2、 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 烧杯、烧瓶、锥形瓶

3、 用固—固加热装置制取的气体O2、NH3;用固—液加热装置制取的气体:Cl2、用固—液不加热装置制取的气体:H2、CO2

4、 制取以下气体需要加热的:(1) 用MnO2与浓HCl制Cl2(2) 用乙醇和浓H2SO4制C2H4(3) 用KClO3和MnO2制O2(4) 用Cu和稀HNO3制NO(5) 用NH4Cl和Ca(OH)2制NH3

制取以下气体不需要加热的:

(1) Zn和稀H2SO4制H2 (2)CaCO3和稀HCl制CO2 (3)Cu和浓HNO3制NO2

5、 需要保存在棕色瓶中的物质: 氯水、浓硝酸、AgNO3

6、 一元强酸与一元一元强碱恰好中和的计算公式(求未知碱浓度):C(酸)V(酸)=C(碱)V(碱)

四、物质结构:

1、 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 氢( H) 2、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碳

3、 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 O、Si、Al 4、 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N

5、 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2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2的元素)C;最外层电子数为次

外层3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3的元素):O 。

6、 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元素Li、Si、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4的元素Mg

7、 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的元素N、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F

8、 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的元素P、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Al

9、 X、Y两元素可形成X2Y和X2Y2两种化合物(或形成原子个数比2:1与1:1的化合物 Na2O、Na2O2

H2O、H2O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如: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Si<P<S<Cl。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小

如:金属性:H<Li<Na<K,非金属性:F>Cl>Br>I

7.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如NaCl、Na2SO4、NaOH、NH4Cl。

8.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如H2O、HCl、HNO3、CH3COOH、CO、NH3、CH4 。

9.极性键:两个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如HCl、CO,CH4 、NaOH中H-O键。

10.非极性键两个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如H2、O2,Na2O2中的O-O键

11.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1)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离子半径从左到右渐小。

如:Na >Mg >Al >Si ; Na >Mg >Al

(2)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从上到下渐大。 如:Li < Na < K ; F < Cl < Br

(3)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随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O2- > F- > Na+ > Mg2+ > Al3+ (核外都是10个电子);S2- > Cl- > K+ > Ca2+(核外都是18个电子)。

五、俗名总结:

--- +2+ 3+

广东省学业水平知识点(二)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常考知识点

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常考知识点

一、物理学史•单位制•矢量和标量

1、伽利略: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或落体实验的研究,纠正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以及“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的错误认识 。得出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的结论。

2、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为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

3、牛顿: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FGm1m2 2r

4、胡克:发现了胡克定律F=kx

5、卡文迪许: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00多年后,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值。

6、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Fkq1q2 2r

7、奥斯特:1820年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8、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在此之前提出了用电场线、磁感线来描述电场、磁场,是第一个提出“场”的科学家 。

9、安培:总结了安培力大小的决定因素:F=BIL

10、洛伦兹:研究了磁场对运动的电荷的作用力f=qvB

11、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12、赫兹:用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13、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14、物理学中的矢量:力,加速度,速度,位移,磁感应强度,电场强度,

15、物理学中的标量:质量,速率,时间,功,能量,磁通量

16、物理学中的七个基本单位: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和坎德拉

二、运动的描述

1、质点:将物体看成是一个只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是实际物体的理想模型。

2参考系: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_sv0vt1223、匀变速直线运动: vtv0at sv0tat v vt2v02as t22

自由落体运动:vt22gh h12gt vtgt 2

4、运动图象 ①s-t图象(斜率表示速度):Ⅰ、表示正方向匀速直线运动;Ⅱ、表示负方向匀速直线运动;Ⅲ、表示物体静止

②v-t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Ⅰ、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Ⅱ、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Ⅲ、

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三、力与牛顿运动定律 1、受力分析的顺序:重力、弹力、摩擦力、其它力 2、重力:G = mg,方向:竖直向下

3、弹力:发生了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胡克

定律F=kx 方向:与接触面相互垂直

4、滑动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处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f=μN

5、静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处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静

摩擦力的大小随着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但有一个最大限度,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 滑动(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平行于接触面。

6、力的合成和分解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①夹角越小越省力 ②合力的范围:F1F2FF1F2

③合力可以大于分力、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7、物体平衡条件: F合=0 平衡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8、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9、牛顿第二定律:F=ma(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10、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11、二力平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2、超重和失重:物体受到的重力并没有发生改变。

①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加速度向上。(视重>实重) ②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加速度向下。(视重<实重) 做自由落体运动或者抛体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实重

四、抛体运动

1、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

2、平抛运动:

①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vxv0 xv0t

②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vygt y

五、圆周运动

1、向心力: F= ma = 12gt 落地时间由下落的高度y决定 2v2mm2r向心力是按效果来命名的力,是指向圆心的力 r

v2s2r22r2、向心加速度:a = 3、线速度: v=  r 4、角速度: =tTrtT

5、离心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的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运动称为离心运动。

六、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F=Gm1m2 (r为两球心的距离) r2

2、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人造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它是最小的发射速度,也是最大的环绕速度。等于7.9×103m/s

。第一宇宙速度表达式:v

为地球半径,M为地球质量,g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卫星挣脱地球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卫星能挣脱太阳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R

Mmv242

23、求中心天体质量:G2m2mrmr2 rrT

4、同步卫星:

①、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完全由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

②、地球同步卫星是指其公转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相等的卫星。

③、赤道上空3.6×107m

④、同步卫星线速度大小相同、加速度大小相同、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

5、经典力学只适用于低速运动,不适用于高速运动;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微观物体。

6、卫星距离中心天体距离变大,即r变大,线速度大小、角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都变小,只有周期越大,

七、机械能

1、功:W = Fscosα=Pt 单位:焦耳,千瓦时。重力的功:WG =mgh ——只与高度差有关,与路径无关。

2、功率:P = W12=Fv 单位:瓦特 3、动能:Ekmv t2

4、重力势能:Ep = mgh (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有关) 5、机械能 =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6、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系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公式:mgh1 +1122mv1mgh2mv2 22

1212mv2mv1 227、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公式: W合= Ek = Ek2 - Ek1 =

8、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八、电场

1、点电荷:没有大小和形状的带电体。是理想模型。

【广东省学业水平知识点】

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库仑定律:Fkq1q2 2r

4

、电场强度:

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电场线不是真实存在的)

5、(1)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2)电场线在电场中不会相交;(3)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

电场强度方向放在该点的正电荷的受力方向 电场线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

九、磁场

1、磁感应强度B: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单位 T 特斯拉)

2、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

磁感线的特点:a.磁感线是假想的线b.两条磁感线不会相交c.磁感线一定是闭合的

3、安培力(电动机原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F=BIL(B⊥I),F=0(B∥I)

4、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f=qvB

5、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指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指向为安培力方向。

左手定则用于判断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方向。

判断洛伦兹力时如果电荷带正电,则四指指向与电荷运动方向相同,如果电荷带负电,则四指指向要与电荷运动方向相反。

小磁针N极的受力方向6、磁感应强度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

磁感应线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

十、电磁感应

1、磁通量:磁感应强度B与面积S的乘积,是标量。 φ=BS(单位:韦伯,符号Wb)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发电机原理):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变不变决定有没有)

十一、电磁技术

1、电磁波:麦克斯韦理论预言,赫兹实验验证

2、电磁波特点:①能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②具有能量。

3、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十二、家用电器

1、电饭煲: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

2、电磁灶: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和电流的热效应工作。

3、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

4、我国家庭电路采用的是电压为220V 的交流电

5、在家庭电路中,所有电器一般是并联连接

6、保险丝是为了防止电路发生短路

7、家庭电路有三条线:火线、零线、地线。三孔插座是为了让用电器外壳接地。

8、电路分析:(R:电阻 C:电容 L:电感)

十三、实验

打点计时器使用50Hz的交流低压电源,每0.02s打下一个点。

电磁打点计时器:4-6V低压交流电,频率50Hz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20V交流电,频率50Hz

广东省学业水平知识点(三)
2015广东学业水平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广东省学业水平知识点】

(1)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12

(2)1 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0.012 kg一种碳原子(C)所含的碳原子数=6.02×2310

23-1

(3)阿伏加德罗常数(NA):约为6.02×10 mol。 N(4)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

NA2.摩尔质量

-1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M),单位为g•mol。 (2)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m

(3)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n = 。

M

3.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Vm),

-1

单位为L•mol。

-1

(2)标准状况下,Vm≈22.4 L•mol。

V

(3)物质的量(n)、气体的体积(V)和气体摩尔体积(Vm)之间的关系:n = 。

Vm4.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

-1

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B),单位为mol•L。

(2)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n)、溶液的体积(V)和溶质的物

质的量浓度(cB)之间的关系:n = cB•V 。

(3)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二、胶体

1.定义: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2.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3.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

为丁达尔现象。

4.丁达尔现象可用于检验溶液和胶体。

5.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

6.引起胶体聚沉的条件:加入可溶性盐、加热、搅拌等。 三、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酸、碱、盐是电解质;其它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3.离子反应:有离子参与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4.将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可溶性的酸碱盐要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物质不改

写。

四、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

3.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本身作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本身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五、原子结构

1.对一个原子来说: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一般用符号A ZX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 4.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六、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

律。

2.元素周期律是由门捷列夫发现的。

3.原子、离子等粒子的半径大小比较: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若电子层数相等,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5.在元素周期表中,行称为周期,列称为族。

6.最外层电子数=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

7.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8.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七、化学键

1.定义: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

2.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3.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4.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共价键。 5.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称为共价化合物。 6

.反应物旧化学键断裂(释放能量E生成物 E1>E2 反应吸收能量;E1<E2 反应释放能量。

2

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E1)

7.常见的放热反应有燃烧反应、中和反应、金属和酸的反应; 吸热反应有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反应。 八、化学反应速率

Δc

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

Δt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物质本身的性质。

3.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增加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用催化剂等。

十一、无机物【广东省学业水平知识点】

十二、有机物

广东省学业水平知识点(四)
广东高中学业水平知识点归纳(生物)

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知识点归纳

必修1:分子与细胞

1、 (B)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元素组成】: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R基中)

【基本单位】:氨基酸 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约20

种 (取决于R基)

【结构特点】

基,并且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同点:基不同)

【氨基酸通式】: 见右侧方框

【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NH-CO- ,含4种元素

【有关计算】: 脱水的个数 = 肽键个数 = 氨基酸个数 – 肽链数=水解时耗水数

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氨基酸个数 – 脱去水分子的个数 ×18

N肽含有N个氨基酸,含有N – 1个肽键

【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构成蛋白质多肽链数目、空间结构不同。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决定蛋

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

【功能】:1、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2、催化作用,即酶

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

气 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5、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

【小结】: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含量最多

的化合物是水

2、(A)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元素组成】:C、H、O、N、P

【基本单位】:核苷酸(由1分子

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1分子磷酸

脱氧核苷酸 1分子脱氧核糖

(4种) 1分子含氮碱基(A、T、G、C)

1分子磷酸

核糖核苷酸 1分子核糖

(4种) 1分子含氮碱基(A、U、G、C)

【功能】:①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②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极其重要的作用

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含氮碱基不同,另外DNA主要是双链,RNA主要是单链(双链DNA比单链RNA稳定性高)

除了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

3、(B)糖类的种类与作用

【元素组成】: C、H、O

【主要功能】: 构成生物体结构重要成分(植物细胞壁)、主要能源物质

【种类】: 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构

成RNA)、脱氧核糖(构成DNA)、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植物;果糖+葡萄糖)、麦芽糖(植物;葡萄糖+葡萄糖);【广东省学业水平知识点】

乳糖(动物;半乳糖+葡萄糖)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 糖元(动物)

【四大能源物质】: ①生命的燃料:葡萄糖 ②主要能源:糖类 ③直接能源:ATP ④ 根本能源:太阳能

【小结】: 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所有二糖中都包含一分子葡萄糖。二糖和多糖是单糖脱水缩合而形成。细胞只能吸收利用单糖。红糖、白糖、冰糖的主要成分都是单糖。(另:糖蛋白能参与细胞识别,细胞间物质运输和免疫功能的调节等生命活动。)

4、(A)脂质的种类与作用

【元素组成】:主要由C、H、O组成,有些还含N、P

【分类】:脂肪、类脂(如磷脂)、固醇(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共同特征】: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功能】:①脂肪:储能、维持体温 、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②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

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

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

a.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

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

细胞的形成(与减数分裂有关);

c.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

的吸收。

【小结】: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等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约是糖类的2倍)

生物体内能源物质利用顺序:糖类→脂肪→蛋白质

脂肪的元素组成是C、H、O; 磷脂的元素组成是

C、H、O、N、P

5、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a、(B)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种类及其作用

【主要化学元素种类】:

(1)、C是最基本的元素(因为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2)、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O、N 、H。

(3)、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因为鲜重水最多);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5)、常见种类有20多种;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微量元素:Fe、Mn、Zn、Cu、

B、Mo等

(6)、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糖类:C、H、O 脂质:C、H、O 、N、P 脂肪:C、H、O

蛋白质:C、H、O、N 肽键:C、H、O、N 核酸:C、H、O 、N、P ATP: C、H、O、 N、P

纤维素:C、H、O 性激素:C、H、O 抗体:C、H、O、N DNA或RNA: C、H、O 、N、P

胰岛素:C、H、O、N、S 半乳糖:C、H、O 叶绿素:C、H、O 、N、Mg

染色质:C、H、O、 N、P 血红蛋白:C、H、O、N 、Fe 磷脂:C、H、O N、P

纤维素酶:C、H、O 、N 生长激素:C、H、O、N 甲状腺激素:C、H、O、N、I

【常见化学元素作用】①缺钙动物会发生抽搐、佝偻病等 ②Mg是组成叶绿素的主要成分

2+③铁(Fe)是人体血红蛋白的主要

成分 ④碘是组成甲状腺激素的元素

b、(A)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所有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小结】: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D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

6、(A)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A、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与作用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生理功能: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

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 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

③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 ④大多数细胞必

须浸润在液体环境中。

B、【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少数以化合态存在(如牙齿和骨骼中的钙)

【无机盐的作用】:a、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

2+成分。如:Fe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2+Mg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b、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

-c、维持细胞的酸碱度(例如:血浆pH主要取决于HCO3、

2-HPO4)

7、(A)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虎克(英国)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

活细胞的发现者是列文虎克(荷兰); “所有的细胞都

广东省学业水平知识点(五)
广东学业水平物理知识点总结

2012年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及知识点总结

1.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这是为研究物体运动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情况下,物体可以抽象为质点。

2.参考系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3.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改变,大小等于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是矢量。

在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速度是矢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间(或某一过程)的速度。(平均速度不能精确反映任意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平均速度不是各个阶段的平均值)ν=s/t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

5.匀速直线运动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又叫速度不变的运动

6.加速度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定义式是a=Δv/Δt=(vt-v0)/t

v0表示开始时刻的速度,称为初速度,vt表示结束时刻的速度,称为末速度。a表示加速度,

在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m/s2(米每平方秒)。加速度越大,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 加速度也有方向,在直线运动中,通常选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

① .当vt﹥v0时,加速度是正值,表明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相同,物体在加速

② .当vt ﹤v0时,加速度是负值,表明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相反,物体在减速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在10V以下。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广东省学业水平知识点】

若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该点的瞬时速度

8.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物体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

9.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增大或减小),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动动。此时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t=v0+at。 vt2-v02=2as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其初速度和末速度和的一半。

V=(v0+vt)/2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s=v0t+½at2 s=[(vo+vt)/2]*t

10.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的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物体质量无关。实际情况下,下落过程受空气阻力的影响。 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相等时间内,位移越大,平均速度越大。

做自由落体运动,从下落开始,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是一个常量。用g表示自由落

体运动的加速度,g称为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g通常取g=9.8m/s2,粗略计算时取g=10m/s2。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Vt=gt vt2=2gs

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s=½gt2

11.形变与弹力

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是一定限度的,外力作用下物体能发生弹性形变的最大限度称为弹性限度。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弹力的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χ成正比,这一结论称为胡克定律。用公式表示为:

F=kx

12.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滑动摩擦。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直接接触b、接触面粗糙c、有相对运动d、有弹力

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垂直接触面的压力(正压力)FN成正比,即

f=μFN

其中μ是比例常数,称为动摩擦因素,它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其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接触面相切。

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静摩擦。这是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产生条件:a、直接接触b、接触面粗糙c、有相对运动趋势d、有弹力

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限度,这个最大值叫最大静摩擦力。在实际情况中,最大静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略大,为了方便计算,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近似地等于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存在于两物体接触面之间,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13.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使物体发生同样形变使物体发生的运动状态发生同样的变化,叫做力的等效。

合力与分力大小关系:

1. 两个合力同向时合力最大, F=F1+F2

2.两个合力反向时合力最小, F=︳F1-F2︳方向与较大的分力相同

3.合力的取值范围:︳F1-F2︳≦F≦F1+F2

4.分力可能比任何分力都小,也可能比任何分力都大,也可能相等。

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的线段为邻边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分力的计算:G1=Gsinα(平行)

G2=Gcosα(垂直)

1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的概念:共点力是指作用于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各个力。

物体处于静止或保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做平衡状态。物体如果受到共点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就叫做共点力的平衡。为了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所满足的条件,叫做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的平衡条件是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15.力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外一个物体的作用,有受力物体必定有施力物体。

(2)力的三要素: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是矢量。

(3)力的表示方法: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16.重力

(1)产生: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等于万有引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大小:G=mg,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

(3)方向:是矢量,方向竖直向下,不能说垂直向下。

(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对于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不规则形状的薄板状的物体,其重心位置可用悬挂法确定。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17.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理想实验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他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3)力与运动的关系:

①历史上错误的认识是“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②正确的认识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对“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理解——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的改变,速度改变就意味着存在加速度。

(5)维持自己的运动状态不变是一切物体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就是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18.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及其数学表达式: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F=ma

(2)力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产生物体的合加速度: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在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物体的合加速度也随时间性变化。

②速度的方向就是合外力的方向。

③加速度与合外力是瞬时对应的关系。(有力就有加速度)

④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各个力单独存在时所产生加速度的矢量和,即 a=a1+a2+a3„„

19.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直线上。

超重与失重:

40.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

FN=G-ma

41.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G-FN=ma

42.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这种情况失重现象中的极限,成为完全失重。

20.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①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

②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它分运动的影响

③等效性各分运动的规律迭加起来与合运动规律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2)运算规则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即速度、位移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是矢量。所以都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21. 抛体运动

1.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向空中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

2. 在曲线运动,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就是曲线上这点的切线方向。 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3.在直线运动中,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总是在同一直线上。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4.如果一个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产生的效果跟另外两个运动共同效果相同,我们把这一实际发生的运动叫这两个运动的合运动,这两个运动叫做这一实际运动的分运动。

5.一个复杂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几个独立进行的分运动的合运动。

6.若两个分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速度矢量是恒定的,则合运动的速度食量也是恒定的,所以合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但在一般情况下,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并不一定是都是直线运动。

7.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着竖直方向向下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下抛运动。

8.由于竖直下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直线,因此,竖直下抛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g,竖直下抛运动是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9.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竖直下抛运动在t时刻的速度vt和位移s分别为:

Vt=v0+gt s=v0t+½gt2

10.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着竖直方向向上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11. .由于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直线,因此,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g,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2. .取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竖直上抛运动在t时刻的速度vt和位移s分别为:

Vt=v0-gt s=v0t-½gt2

竖直上抛运动存在最高点最高点的速度为:V=0,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V02/(2g),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为:t=V0/g。

22. 平抛运动

1.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着水平方向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中水平方向的速度不变,竖直方向的速度不断增大,合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

3.平抛运动中物体在一时刻t的位置的位移的表达式(坐标)为:

X=V0t Y=1/2gt2

4. 平抛运动中物体在一时刻t的位置分速度为:

Vx=V0 Vy=gt

此时刻的速度大小为V2=Vx2+Vy2,方向可以用v与x轴的夹角θ表示,即tanθ=Vy/Vx。

23. 斜抛运动

1.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着斜上方(斜下方)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斜抛运动。

2.物体做斜抛运动时只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它的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g但受到的重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斜抛运动是曲线运动。

3.在斜抛运动中把V0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分速度V0x=V0cosθ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0y=V0sinθ。

4.斜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的合运动。

5斜抛运动中物体在一时刻t的位置的位移的表达式(坐标)为:

V=V0cosθ*t V=V0sinθ*t-½gt2

6. 斜抛运动中物体在一时刻t的分速度为:

Vx=V0xVy= V0sinθ-gt

7.在斜抛运动中,从物体被抛出的地点到落地点间的距离叫做射程,用符号X表示:X=(2v02sinθcosθ)/g=(v02sni2θ)/g从抛出点的水平面到物体运动轨迹最高点的高度差叫做射高,用符号Y表示:Y=(v02sin2θ)/2g。从物体被抛出到落地所用的时间叫做飞行时间,用符号T表示:T=(2v0sinθ)/g。

8.从斜抛物体运动的分解可知,斜抛物体的射程有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和飞行时间决定,斜抛物体的射高有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来决定。

24圆周运动

1.如果质点的运动轨迹是圆,那么这一质点的运动叫做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2.在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的大小用质点通过的弧长l跟通过这段弧长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线速度: V=l/t

线速度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线速度的方向在圆周该点的切线方向上。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

3.角速度ω的大小用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质点所在半径转过的角度Φ跟所用时间t的比值来表示,则有: ω=Φ/t

匀速圆周运动也是角速度不变的圆周运动。角速度的单位由角度和时间决定,在国际单位制中,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每秒。符号是rad/s

4.周期是指匀速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用符号T表示。周期长,说明物体运动的慢;周期短,说明物体运动的快。

5.实际中也常用转速来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所谓转速,是指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常用符号n表示。转速的单位是转每秒,符号是r/s或r/min

6.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间的关系:V=2πr/T ω=2π/T V=ωr

7.转速、周期、频率(f)间的关系:T=1/f f=n

25.向心加速度向心力

8.匀速圆周运动是曲线运动,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必定受到与速度方向不再同一直线上的合力作用。正是这个合力使这个小球的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时它始终维持在圆周轨道上,虽然这个力是不断变化的,但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这个力叫向心力。

9.向心力的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和质点运动方向垂直,向心力不改变质点的速度大小,只改变速度方向。

10.物体做匀速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向心力的大小为:F=mw2r F=mv2/r。

1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向心加速度a的大小为:a=w2r a=v2/r。

加速度a与合力F的方向一致。在匀速圆周运动中,F是指圆心的向心力,所以加速度a也一定指向圆心,我们称之为向心加速度。

12.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但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的变速运动。

13.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力突然消失或不足以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会做渐渐远离圆心运动。这种现象称为离心现象。﹙F合<F向﹚

14.实例(载重车)在平直的公路上:F支=G 拱形桥:F支=G-F向<G 凹形桥:F支=G+F向>G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广东省学业水平知识点》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学业水平生物知识点 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广东省学业水平知识点”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广东省学业水平知识点"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52272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