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物理必须2第一章公式

物理必须2第一章公式

2016-10-13 09:07:1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物理必须2第一章公式(共6篇)高一必修二物理第一章所有公式常见的酸根离子有:碳酸根CO3 -2价 碳酸氢根HCO3 -1价 硫离子常显 -2价 硫酸根SO4 -2价 亚硫酸根SO3 -2价 磷酸根PO4 -3价 磷酸氢根HPO4 -2价 磷酸二氢根H2PO4 -1价...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物理必须2第一章公式》,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篇:《高一必修二物理第一章所有公式》

常见的酸根离子有:

碳酸根CO3 -2价 碳酸氢根HCO3 -1价 硫离子常显 -2价 硫酸根SO4 -2价 亚硫酸根SO3 -2价 磷酸根PO4 -3价 磷酸氢根HPO4 -2价 磷酸二氢根H2PO4 -1价 高锰酸根MnO4 -1价 锰酸根MnO4 -2价 氯离子常显 -1价 氯酸根ClO3 -1价 亚氯酸根ClO2 -1价 次氯酸根ClO -1价 高氯酸根ClO4 -1价 硝酸根NO3 -1价 亚硝酸根NO2 -1价 碘酸根IO3 -1价 硼酸根BO3 -3价 钨酸根WO4 -2价 硅酸根SiO3 -2价 硒酸根SeO4 -2价 铬酸根CrO4 -2价 二铬酸根Cr2O7 -2价 铁酸根FeO2 -1价 高铁酸根FeO4 -2价 铝酸根AlO3 -3价 偏铝酸根AlO2 -1价 氢氰根CN -1价 草酸根C2O4 -2价 初中课本常见:

碳酸根CO3 -2价 硫酸根SO4 -2价 亚硫酸根SO3-2价 次氯酸根ClO -1价 硝酸根NO3 -1价

第二篇:《高一物理必修2第一章》

必修二第一章

第一节 功(1.5课时)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发生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力做正功或负功;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知道功是标量;

(4)掌握合力做功的意义和总功的含义;

(5)掌握公式W=Fscosα的应用条件,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理解正负功的含义,并会解释生活实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功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通过探究功来探究生活实例。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功的计算公式,理解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

(2)难点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与物体运动方向的位移容易混淆,需要讲透、讲明白;

(3)使学生认识负功的意义较困难,也是难点之一。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CAI课件、录像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功

(一)引入新课

初中我们学过做功的两个因素是什么?(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扩展:高中我们已学习了位移,所以做功的两个要素我们可以认为是: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位移。

导入: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位移,这时,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在初中学习功的概念时,强调物体运动方向和力的方向的一致性,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一致呢?相反呢?力对物体做不做功?若做了功,又做了多少功?怎样计算这些功呢?本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有关功的知识,在初中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推导功的表达式

1 (1)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

致,该怎样计算功呢?

物体m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水平向前行驶的位移为s,如图1所示,求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在问题一中,力和位移方向一致,这时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W = F s

(2)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该怎样计算功呢?物体m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向前行驶的距离为s,如图2所示,求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分析并得出这一位移为scosα。至此按功的前一公式即可得到如下:

计算公式: W = F s cosα

按此公式考虑(再根据公式W=Fs做启发式提问),只要F与s在同一直线上,乘起来就可以求得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在图2中,我们是将位移分解到F的方向上,如果我们将力F分解到物体位移s的方向上,看看能得到什么结果?

由于物体所受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α,可根据力F的作用效果把F沿两个方向分解:即跟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F1,跟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F2,如图所示:

F1Fcos F2Fsin

据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可知:分力F1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F1s。而分力F2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物体在F2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所以分力F2所做的功等于零。所以,力F所做的功W=W1+W2=W1=F1s=Fscosα

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即:

W = F s cosα

W表示力对物体所做的功,F表示物体所受到的力,s物体所发生的位移,α力F

和位移之间的夹角。功的公式还可理解为在位移方向的分力与位移的乘

积,或力与位移在力的方向的分量的乘积。

例题1:F=100N、s=5m、α=37°,计算功W? W=400N·m。就此说明1N·m这个功的大小被规定为功的单位,为方便起见,取名为焦耳,符号为J,即1J=1N·m。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1J=1N·m

2、对正功和负功的学习

通过上边的学习,我们已明确了力F和位移s之间的夹角,并且知道了它的取值范围是0°≤α≤180°。那么,在这个范围之内,cosα可能大于0,可能等于0,还有可能小于0,从而得到功W也可能大于0、等于0、小于0。请画出各种情况下力做功的示意图,并加以讨论。

认真阅读教材,思考老师的问题。

(1)当α=π/2时,cosα=0,W=0。力F和位移s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

(2)当α<π/2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物理必须2第一章公式物理必须2第一章公式

(3)当π/2<α≤π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负功。

总结:

(1)功的正负表示是动力对物体做功还是阻力对物体做功。

功的正负由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决定,所以功的正负决不表示方向,而只能说明做功的力对物体来说是动力还是阻力。当力对物体做正功时,该力就对物体的运动起推动作用;当力对物体做负功时,该力就对物体运动起阻碍作用。

(2)功的正负是借以区别谁对谁做功的标志。

功是标量,只有量值,没有方向。功的正、负并不表示功的方向,而且也不是数量上的正与负。我们既不能说“正功与负功的方向相反”,也不能说“正功大于负功”,它们仅表示相反的做功效果。正功和负功是同一物理过程从不同角度的反映。同一个做功过程,既可以从做正功的一方来表述也可以从做负

功的一方来表述。

(3)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例2:一个力对物体做了-6J的功,可以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6J的功。打个比喻,甲借了乙10元钱,那么从甲的角度表述,是甲借了钱;从乙的角度表述,乙将钱借给了别人。

3、几个力做功的计算

刚才我们学习了一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求解方法,而物体所受到的力往往不只一个,那么,如何求解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呢?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拉力F1的作用下,水平向右移动位移为s,求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各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如何? 物体所受的合力是多少?合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解析:物体受到拉力F1、滑动摩擦力F2、重力G、支持力F3的作用。重力和支持力不做功,因为它们和位移的夹角为90°;F1所做的功为:W1=Fscosα,滑动摩擦力F2所做的功为:W2=F2scos180°=-F2s。各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为:W=(F1cosα-F2)s ,根据正交分解法求得物体所受的合力F=F1cosα-F2 合力方向向右,与位移同向;合力所做的功为:W=(F1cosα-F2)s

总结:当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用下述方法求解:

(1)求出各个力所做的功,则总功等于各个力所做功的代数和;

(2)求出各个力的合力,则总功等于合力所做的功。

例3: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1=10N,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s=2m。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2=4.2N。求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解析:拉力F1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1= F1scos37°=16J。

摩擦力F2对物体所做的功为W2= F2scos180°=-8.4J。

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W=W1+W2=7.6J。

实例探究

对“功”的理解

8例1:水流从高处落下,对水轮机做3×10J 的功,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8A.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前,具有3×10J的能量

8B.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时,具有 3×10J的能量

8C.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后,具有 3×10J的能量

8D.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的过程中,能量减少3×10J

解析:本题考查了功和能的关系,并且同实际中的科技应用联系起来。

解: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可知,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的过程中,有能

88量参与转化,水流对水轮机做了3×10J的功,则有3×10J的机械能减少了。

故答案应选D。

点拨: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指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绝不能说功是能量的量度。

关于“功”的计算

例1:用水平恒力F作用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使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s,恒力做功为w1,再用该恒力作用于质量为m(m<M)的物体上,使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移动同样距离s,恒力做功为w2,则两次恒力做功的关系是( )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判断

分析: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跟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的相同距离,对力F做功来说,w=FS是相同的,即W1=W2。

物理必须2第一章公式

解:正确选项为C.

点评:求功时,必须要明确哪个力在哪个过程中的功。根据功的定义,力F所做的功与F的大小及在F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大小的乘积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其它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等其它因素均无关。即力做功具

有独立性。

例2:如图所示,拉力F使质量为m的物体匀速地沿着长

为L倾角为的斜面的一端向上滑到另一端,物体与斜面

第三篇:《高中物理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曲线运动

一、运动的分类 1.直线运动

①匀速直线运动:F合= 0。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F合≠0;F合为恒力且与速度共线。 ③非匀变速直线运动:F合为变力且与速度共线 。 2.曲线运动

①匀变速曲线运动:F合≠0;F合为恒力且与速度不共线。 ②非匀变速曲线运动:F合为变力且与速度不共线 。 二、曲线运动

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或a的方向)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vo≠0;F≠0)

3.特点:①方向:某点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②运动类型:变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 ③F合≠0,一定有加速度a。 ④F合方向一定指向曲线凹侧。

⑤F合可以分解成水平和竖直的两个力。

三、运动的合成分解(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1.定义: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做运动

的分解。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多边形法则。 2.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由初速度和合加速度共同决定。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为一匀度直线运动,因为a合=0。

②一匀速直线运动与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为一匀变速运动,因为a合= 恒量。若二者共线则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若不共线则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③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为一匀变速运动,a合= 恒量。若合初速度与合加速度共线则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反之,不共线则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3. 曲线运动的合力、轨迹、速度之间的关系

(1)轨迹特点:轨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夹角中,且向合力方向一侧弯曲。 (2)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2改变速度的大小,沿垂直于切线

方向的分力F1物理必须2第一章公式

改变速度的方向。(即切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不改变速度的方向;法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物理必须2第一章公式

①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增大。 ②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减小。

③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举例:匀速圆周运动) 4.经典实例 (1)绳拉物体

①合运动:是实际的运动。对应的是合速度。 ②方法:把合速度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方向。

(2)小船过河问题(一条宽度为L的河流,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船,水流

速度为V水)

模型一:怎样过河时间t最短?

tmin

d d,

x

sinv船

v船

v水

tan

模型二:直接位移x最短若v水<v船,怎样渡河直接位移xmin最短?

当v水<v船时,xmin=d,

t

d, v船sin

cos

模型三: 若v水>v船,怎样渡河船漂下的距离最短?间接位移xmin最短?

四、平抛运动

1. 定义:平抛运动竖直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v水>v船时,x

t

min

v水

v船

vd

水L, cosv船

d,cosv船 v船sinv水

L

v船sin

smin(v水-v船cos)

vxv0

2. 速度: 合速度:v

vgty

22

vxvy 方向:tan

vyvx

gt vo

xv0t

y1gt3.位移: 12

合位移:x合 方向:tan

x2vygto2

12

gt 得 t2

4.时间由:y

2y

(由下落的高度y决定) g

5.tan2tan 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的2倍。 6.平抛物体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方向延长线的交点到抛出点的

距离都等于水平位移的一半。(A是OB的中点)。

1.定义:将物体以初速度V0斜向上方或斜向下方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

的运动。

2.运动性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3.基本规律

①水平方向上:V0x=V0cosθ,F合x=0。 ②竖直方向上:V0y=V0sinθ,F合y=mg。 六、斜面上的平抛运动规律

八、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圆的运动叫做圆周运动,物体运动的线速

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即为匀速圆周运动) (1)匀速圆周运动有关的物理量

1.线速度:质点通过的圆弧长跟所用时间的比值。

v

s2rr2fr2nrtT 单位:米/秒,m/s

考点三:P到Q的运动时间:a

考点二:入射的初速度:a'

考点一:沿初速度方向的水平位移:根据sv0t,bat,mgsinma sv0

1

2

2

2b

. gsin

mgsin1gsingsin,ba't2,av0tv0. m22b

mgsin12b

gsin,ba't2,t. m2gsin

2.角速度:质点所在的半径转过的角度跟所用时间的比值。



2

2f2ntT 单位:弧度/秒,rad/s

3.周期: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

T

2r2

v 单位:秒,s

4.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圆周运动的圈数。

f

1

T 单位:赫兹,Hz

5.转速: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

n

N

t 单位:转/秒,r/s ,nf (条件是转速n的单位必须为转/秒)

6.向心加速度:描述速度方向变化的物理量,方向指向圆心。

第四篇:《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一章知识点详解版》

第一章 电磁感应 知识点总结

一、电磁感应现象

1、电磁感应现象与感应电流 .

(1)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2)由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 ...........

2、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 . (1)磁铁运动。

(2)闭合电路一部分运动。

(3)磁场强度B变化或有效面积S变化。 注:第(1)(2)种方法产生的电流叫“动生电流”,第(3)种方法产生的电流叫“感

生电流”。不管是动生电流还是感生电流,我们都统称为“感应电流”。

3、对“磁通量变化”需注意的两点 .

(1)磁通量有正负之分,求磁通量时要按代数和(标量计算法则)的方法求总的磁通量

(穿过平面的磁感线的净条数)。 (2)“运动不一定切割,切割不一定生电”。导体切割磁感线,不是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

流的充要条件,归根结底还要看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否发生变化。

4、分析是否产生感应电流的思路方法 .

(1)判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关键是抓住两个条件:

① 回路是闭合导体回路。

② 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注意:第②点强调的是磁通量“变化”,如果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很大但不变化,

那么不论低通量有多大,也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2)分析磁通量是否变化时,既要弄清楚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又要注意引起磁通量变化的三种情况:

① 穿过闭合回路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发生变化。 ② 闭合回路的面积S发生变化。

③ 磁感应强度B和面积S的夹角发生变化。

三、感应电流的方向

1、楞次定律 .

(1)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

① 凡是由磁通量的增加引起的感应电流,它所激发的磁场阻碍原来磁通量的增加。 ② 凡是由磁通量的减少引起的感应电流,它所激发的磁场阻碍原来磁通量的减少。 (2)楞次定律的因果关系:

闭合导体电路中磁通量的变化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而感应电流的磁场的出现

是感应电流存在的结果,简要地说,只有当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才会

有感应电流的磁场出现。

(3)“阻碍”的含义 .

①“阻碍”可能是“反抗”,也可能是“补偿”.

当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原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就与原磁场的

方向相反,感应电流的磁场“反抗”原磁通量的增加;当原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就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感应电流的磁场“补偿”原磁通量的减少。(“增反减同”)

②“阻碍”不等于“阻止”,而是“延缓”.

感应电流的磁场不能阻止原磁通量的变化,只是延缓了原磁通量的变化。当由

于原磁通量的增加引起感应电流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其作用仅仅使原磁通量的增加变慢了,但磁通量仍在增加,不影响磁通量最终的增加量;当由于原磁通量的减少而引起感应电流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其作用仅仅使原磁通量的减少变慢了,但磁通量仍在减少,不影响磁通量最终的减少量。即感应电流的磁场延缓了原磁通量的变化,而不能使原磁通量停止变化,该变化多少磁通量最后还是变化多少磁通量。 ③“阻碍”不意味着“相反”.

在理解楞次定律时,不能把“阻碍”作用认为感应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与原磁

场的方向相反。事实上,它们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增反减同”)

(4)“阻碍”的作用 .

楞次定律中的“阻碍”作用,正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反映,在客服这种阻

碍的过程中,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5)“阻碍”的形式 .

(6)适用范围:一切电磁感应现象 .

(7)研究对象:整个回路 . (8)使用楞次定律的步骤:

① 明确(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的方向 .

② 明确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指合磁通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 ③ 根据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 ④ 利用安培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

2、右手定则 .

(1)内容:伸开右手,让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让磁

感线垂直(或倾斜)从手心进入,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2)作用: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导体运动方向间的关系。 (3)适用范围:导体切割磁感线。 (4)研究对象: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 (5)右手定则与楞次定律的联系和区别 .

① 联系:右手定则可以看作是楞次定律在导体运动情况下的特殊运用,用右手定则和

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结果是一致的。

② 区别:右手定则只适用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情况(产生的是“动生电流”),不适合

导体不运动,磁场或者面积变化的情况,即当产生“感生电流时,不能用右手定则进行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也就是说,楞次定律的适用范围更广,但是在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情况下用右手定则更容易判断。

【小技巧】: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很容易混淆,为了便于区分,把两个定则简单地总结为“通电受力用左手,运动生电用右手”。“力”的最后一笔“丿”方向向左,用左手;“电”的最后一笔“乚”方向向右,用右手。

四、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1)内容: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2)公式:E



(单匝线圈) 或 En(n匝线圈). tt

对表达式的理解:

① E∝

Ek 。 对于公式Ek,k为比例常数,当E、ΔΦ、Δtttt



均取国际单位时,k=1,所以有E 。若线圈有n匝,且穿过每匝线圈的磁

t

通量变化率相同,则相当于n个相同的电动势为En



串联,所以整个线圈中电动势t



(本式是确定感应电动势的普遍规律,适用于所有电路,此时电路t



中(这里的ΔΦ取绝对值,所以此公式只计算感应电动势E的大小,t

不一定闭合). ② 在En

E的方向根据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断),E的大小是由匝数及磁通量的变化率(即磁通量变化的快慢)决定的,与Φ或ΔΦ之间无大小上的必然联系(类比学习:关系类似于a、v和Δv的关系)。 ③ 当Δt较长时,En



求出的是平均感应电动势;当Δt趋于零时,Entt

求出的是瞬时感应电动势。

2、E=BLv的推导过程 .

如图所示闭合线圈一部分导体ab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是B ,ab以速度v匀速切割磁感线,求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推导:回路在时间t内增大的面积为:ΔS=L(vΔt) .

穿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为:ΔΦ = B·ΔS= BLv·Δt .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

BLvt

BLv tt

(v是相对于磁场的速度).

若导体斜切磁感线(即导线运动方向与导线本身垂直, 但跟磁感强度方向有夹角),如图所示,则感应电动势为

物理必须2第一章公式

E=BLvsinθ

(斜切情况也可理解成将B分解成平行于v和垂直于v两个分量)

3、E=BLv的四个特性 . (1)相互垂直性 .

公式E=BLv是在一定得条件下得出的,除了磁场是匀强磁场外,还需要B、L、v

三者相互垂直,实际问题中当它们不相互垂直时,应取垂直的分量进行计算。

若B、L、v三个物理量中有其中的两个物理量方向相互平行,感应电动势为零。 (2)L的有效性 .

公式E=BLv是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直导线L及运动方向v两两垂直的情形下,

导体棒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L是直导线的有效长度,即导线两端点在v、B所决定平面的垂线方向上的长度。实际上这个性质是“相互垂直线”的一个延伸,在此是分解L,事实上,我们也可以分解v或者B,让B、L、v三者相互垂直,只有这样才能直接应用公式E=BLv。

E=BL(vsinθ)或E=Bv(Lsinθ) E = B·2R·v

有效长度——直导线(或弯曲导线)在垂直速度方向上的投影长度.

(3)瞬时对应性 .

对于E=BLv,若v为瞬时速度,则E为瞬时感应电动势;若v是平均速度,则E

为平均感应电动势。 (4)v的相对性 .

公式E=BLv中的v指导体相对磁场的速度,并不是对地的速度。只有在磁场静止,

导体棒运动的情况下,导体相对磁场的速度才跟导体相对地的速度相等。 4、公式En



和E=BLvsinθ的区别和联系 . t

(1)两公式比较 .

(2)两个公式的选用 .

① 求解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问题时,两个公式都可以用。

② 求解某一过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感应电动势、平均电流、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

荷量(q=IΔt)等问题,应选用En



. t

③ 求解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感应电动势,计算瞬时电流、电功率及某段时间内的电功、电热等问题,应选用E=BLvsinθ 。

5、感应电动势的两种求解方法 . (1)用公式En En

物理必须2第一章公式



求解 . t



是普遍适用的公式,当ΔΦ仅由磁场的变化引起时,该式可表示为tBEnS;若磁感应强度B不变,ΔΦ仅由回路在垂直于磁场方向上得面积S的

t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 长度的测量 1.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国际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1)10-3km=1m=103mm=106μm=109nm; (2)1m=101dm=102cm=103mm. 2. (最常用)(较精密) 3. 正确使用刻度尺

(1)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

①零刻度线 ②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 ③量程(即刻度尺最大测量范围)

(2)(3)测量步骤:(A.①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②有刻线的一边..

与被测物体边缘保持平行; ....

B.①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②读数需估读——读至; ..C.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无单位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4.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

(1)

(2)周长等;

(3).

二、时间的测量

1.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国际单位:秒,符号:s;常用单位:天(d)、时(h)、分(min)。 换算关系:1min=60s,1h=60min;1d=24h=86400s 2. 实验室常用) 3. 认识机械停表:

三、误差

1. .

2. 3. 4. 错误是由于操作时未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造成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不可避免。 ☆请正确地读出下图中(1)长方体的长为2.78cm;(2)木块B的长度是1.8cm。

1.2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1. 叫做机械运动。 2. 变化

3. 最简单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

1. 概念:需要选择另外的物体来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 参照物

(1)▲的物体;

(2)▲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3)▲般不同;

例:乘坐电梯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人是运动的;若以电梯为参照物,则人是静止

的;

3. 运动和静止相对性

(1) (2)

1.3 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式:(1)(2)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

2. 速度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比值定义法) 3. 速度公式:v s——路程,t——时间,v——速度 4. 速度单位及换算:米每秒(m/s或m·s);千米每小时(km/h或km·h)

1

km1000m1

1m/s=1000=3.6km/h;1km/h==km/h

3600s3.61

h3600

st

5. 速度物理意义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二、机械运动的分类1. 按照运动的轨迹,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 按照速度是否变化,直线运动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 匀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即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

4. 平均速度v

☆例1: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st

1.4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v

[实验器材] 小车(钢珠)、斜面、金属片、秒表、刻度尺

s

t

[探究步骤]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评估

交流。 [实验注意事项]

A.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

B.斜面的坡度不宜过大,小车运动过快,时间太短不易测量;也不宜过小,否则变速运动不明显。

C.时间的测量:应该让小车做直线运动,小车运动时间较短,测量误差较大,可以听小车碰撞金属片的声音来计时。

【补充内容】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与路程—时间图像

第六篇:《高中物理必修2公式[1]》

1.曲线运动基本规律

①条件:v0与F合不共线

②速度方向:切线方向

③弯曲方向:总是从v0的方向转向F合的方向

3.绳拉船问题

①对与倾斜绳子相连的“物体”运动分解 ②合运动:“物体”实际的运动

4.自由落体运动

①末速度:vtgt2gh

②下落高度:h1gt2 2绳子伸缩 绳子摆动

③下落时间:t2h g

5.竖直下抛运动

①末速度:vtv0gt

②下落高度:hv0tgt2 2

6.竖直上抛运动

①末速度:vtv0gt

②下落高度:hv0t1gt2 2

③上升时间:t上

④总时间:tv0 g2v0 g

2v0⑤最大高度:H 2g

7.平抛运动

vxv0

vy

gt

2②合速度:vtv0g2t2

③速度方向:tangt v0

xv0t

y

1gt2

2

⑤位移方向:tan

⑥飞行时间:t

8.斜抛运动

gt 2v02h,与v无关 0gvxv0cosθ

vyv0sinθ-gt

xv0cosθt

yv0sinθ

t1gt2

2

③飞行时间:t2v0sinθ g

2v0sin2θ④射程:X g

2v0sin2θ⑤射高:Y 2g

—————————————————————

9.线速度:vs2r tT

10.角速度:2 tT

1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r

12.周期与频率的关系:T f

13.转速与频率的关系:n60f

相关热词搜索:高一物理必修2公式 高一物理第一章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物理必须2第一章公式”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物理必须2第一章公式"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68354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