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关于图书馆的内容

关于图书馆的内容

2015-12-21 04:12:0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关于图书馆的内容篇一《关于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探讨》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图书馆的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关于图书馆的内容篇一
《关于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探讨》

【 文献号 】1-1

【原文出处】图书情报知识

【原刊地名】武汉

【原刊期号】200202

【原刊页号】2~8

【分 类 号】G9

【分 类 名】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

【复印期号】200207

【 标 题 】关于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探讨

【文章日期】2001-12-24

【 作 者 】王子舟

【作者简介】王子舟,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王子舟,男,1957年生,博士,副教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系主任,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

专著2部。

【内容提要】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形成与演变,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新内容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合理继

承、科学分类、成熟发展等原则,并应该从过去以图书馆为重心,转向以知识为重心。

【摘 要 题】理论纵横

【英文摘要】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library science content system have different charact

eristics at different stages. The conformation of new content system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s of rational inheritance, scientific classification and mature development. The focal point of

library science content system ought to be transferred from library in the past to knowledge.

【关 键 词】图书馆学/内容体系

Library science/Content system

【 正 文 】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97(2002)02-0002-07

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而且还应有严密、科学的内容体系。通常,一门科学的内容体系是由所属的各门类及各分支学科构成的,它们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整体。图书馆学内容体系,指的是在图书馆学这个一级学科名称下,由其所属门类及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一个整体。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确定,不仅使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得以进一步细化,更加明确本学科的研究范畴,而且也预设出了其自身的未来研究方向。

1 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形成

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形成最早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实施图书馆学教育时对课程的安排,二是人们开展图书馆学研究时对图书馆工作内容的解析。

在早期图书馆学教育中,教学课程的安排是依图书馆工作需要程度而拟设的。这些课程的排列,实质上就是最初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萌芽。1886年齐亚茨科(Dziatzko)在德国格丁根大学开设图书馆学讲座,1887年如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校的课程设有编目(Catalo ging)、分类(Classification)、录学(Bibliography)、图书馆经营(Library Economy)等几门基本科目,此外还有专题讲演(Advice from Leading Librari ans),即资深馆员为学生举行的专题讲解。1919年,美国有15所图书馆学校开设了图书馆学课程,其中1所学校有五门课程平均授课时间在30小时以上:编目(60小时)、图书选择(50小时)、参考工作(48小时)、分类(34小时)、图书馆行政(32小时);其余授课时间不到20小时的课程有:儿童服务工作、时事、官书、主题标目、专科书目、图书馆史、小说、借阅系统、商业书目、装订与修补等[1]。这些图书馆学课程虽然没有严密的体系,但学时多的课程显然具有核心课程的性质,其余则可称为选修课,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程度。如果将这些课程依其重要性给予排列,就构成了当时图书馆学的一个内容体系表。

除了图书馆学课程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图书馆学内容体系外,有些图书馆学专著对图书馆学内容体系也进行了探讨。这些学术专著追求学科的科学性、实用性,在构建本学科内容体系时一方面注重体系的合理与完整,另一方面直接从图书馆工作抽取某些知识与技能纳入体系之中。如1923年,我国图书馆学者杨昭在《图书馆学》一书中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内容体系(见图1)[2]。 附图{图}

图1 杨氏的图书馆学内容体系

此内容体系(杨氏当时称“研究范围”)的划分虽然参考了国外图书馆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但与课程体系有所不同,它不仅考虑到了图书馆学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如将图书馆学分为原理原则部分(即“纯正的”)和图书馆实施的方法部分(即“应用的”),而且还关照到了当时图书馆的实际工作,如含有大量图书馆工作的细节。显然,杨氏的内容体系要比图书馆学课程体系更为周密。 2 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演变

2.1 20世纪上半叶的图书馆学内容体系

20世纪上半叶,众多图书馆学者对图书馆学的内容体系作出了有益的探讨。除杨昭先生以外,我国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在《图书馆通论》(1925年)一书中,也对图书馆学之范围作了如下划分(见图2)[3]。

附图{图}

图2 杜氏的图书馆学内容体系

杜氏体系有两大特点:其一,吸收了国内外图书馆学的合理观点,明确提出“理论”与“实用”两部分是“图书馆学之专门学识”。杜定友说过:“凡是成为专门的学科,至少要有两个根本的条件:第一是原理,第二是应用;而应用是根据于原理而来的。”[4]其二,将“与图书馆学有连带关系之学识”作为图书馆学的附助学科予以提示,表明图书馆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与其他科学知识有着能量交换关系。该体系尽管有移植西方理论的痕迹,但已突显出中国图书馆学者的创新意识。

1931年,德国图书馆学家柯其纳(Joachim Kirchner)曾将图书馆学也分为理论与实用的两大块,其内容体系的划分如图3所示[5]。从中可看出,柯氏的体系也采用了图书馆学理论与实用两分法,但其“理论”部分以历史的内容为

主,忽略了图书馆学原理的内容。另外,整个体系中各科目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也较散乱。

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还有两位图书馆学者对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划分也较有影响,一是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先生,二是文华图专的李景新先生。刘国钧先生的内容体系出自于其所著《图书馆学要旨》(1934年)一书中(见图4)[6]。 附图{图}

图4 刘氏的图书馆学内容体系

李景新先生提出的内容体系刊于《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1935年2期)之上(见图5)[7]。

附图{图}

图5 李氏的图书馆学内容体系

刘氏体系着眼于“图书馆学的分科”,即试图通过对图书馆构成要素的解析、挖掘,建立起属于图书馆学的各种专门学问,从而拓展图书馆学的研究空间。该体系虽未突出“理论”的重要性,但也不失为当时独具慧

眼以及逻辑缜密的一种内容体系。李氏体系的特点在于突出了“史”的地位,表现出中国思想文化中重史的传统。此外,“形式论”的列出,将各类型图书馆研究的必要性也表达出来了。其不足之处是,“史”本身是一种理论形态,它应与图书馆学理论合二为一。

2.2 20世纪下半叶的图书馆学内容体系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科学文献的飞速增长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学研究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迫使人们对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给予重新审视。最先反映这些新变化的是图书馆学课程的安排。如1970年,美国的众多图书馆学专业本科课程均已包括了有关计算机的教学内容。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专家委员会列出了一个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核心课程表,其中图书馆学的核心课程体系如图

6所示[8]。

这一课程体系在欧美国家有广泛的影响。日本图书馆学教育研究委员会在1977年拟定新的《图书馆学教育标准》时,干脆将情报学这门依托计算机技术的新学科与图书馆学捆绑在一起,整合成一个新的学科“图书馆·情报学”,并且借鉴了以往图书馆学内容体系,将“图书馆·情报学”专业教育科目划分成四大部分(见图7)[9]。

附图{图}

图7 日本的图书馆学内容体系

可以看出,从这一时期开始,图书馆学课程体系的安排、建设,不仅力求反映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且其结构、体系也已开始借鉴、参考各种学术著作中内容体系的逻辑划分方法,二者出现合流趋势。

中国的图书馆学教育与研究,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一直处于停顿或挣扎的状态,70年代末期才得到了全面复苏。1983年周文骏发表《概论图书馆学》一文,他根据当时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提出了一个三分的内容体系(见图8)[10]。

附图{图}

图8 周氏的图书馆学内容体系

周氏所谓的“理论图书馆学”,指的就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他认为它不仅对图书馆学各分支提供基本理论的指导,而且还可向外与哲学等发生联系,起到

联系图书馆学与其他科学的桥梁作用。因此,应该给予高扬与重视。但该体系对于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将会带来的变化并未给予充分重视,同时“专门图书馆学”的设置有些牵强。因为任何一门“专门图书馆学”都属于图书馆学理论、应用两个范畴的适用领域,它与理论、应用两个子集的关系不是并集而是交集,故不宜以“同位类”单独列出。

周氏体系问世后,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者对于图书馆内容体系的探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以后人们提出的一些新的体系结构,或多或少受到了该体系的影响,如1985年吴慰慈、邵巍编著的电大教材《图书馆学概论》,提出了普通图书馆学、专门图书馆学、应用图书馆学、比较图书馆学四分体系,其“普通图书馆学”与周氏的“理论图书馆学”含义相当,只不过又比周氏体系多了一个“比较图书馆学”[11]。1986年,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系主编的《理论图书馆学教程》将图书馆学内容体系分为理论图书馆学、应用图书馆学两部分,其中理论图书馆学中包含了“比较图书馆学”与“专门图书馆学”[12]。1988年黄宗忠撰著的《图书馆学导论》,也提出了一个三分的体系结构:理论图书馆学、技术图书馆学(与周氏体系的“应用图书馆学”类似)、应用图书馆学(与周氏体系的“专门图书馆学”相同)[13]。1991年,由北大、武大两校合编的《图书馆学基础》(修订本)则直接沿用了周氏体系[14]。1992年,郭星寿的《现代图书馆学教程》中的内容体系虽然也是理论图书馆

学、应用图书馆学的二分,但应用图书馆学包含了“部门图书馆学”(与周氏体系的“应用图书馆学”类似)和“专门图书馆学”[15]。从后者纷纷“仿周”、“改周”的现象看,周文骏先生提出的三分体系,基本上代表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馆学界对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一般认识水平。

3 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

通过对图书馆学内容体系形成、演变的探讨与分析,我们可看到人们对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学科体系的朦胧意识期、自觉认识期和深入研究期三个阶段。在深入研究期,许多学者不但认识到了内容体系科学构建的重要意义,而且还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学术观点。如黄宗忠先生认为图书馆学知识元素是形成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前提,内容体系是一种具有隶属、层次关系的纵向结构,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划分应遵循“门类→分支学科→低层次学科→知识元素”方式递进等等[16]。这些宝贵的思想对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科学构建很有指导意义。

总结以往人们的认识成果,笔者认为,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科学构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 合理继承原则

任何一种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产生,都是历史进化的结果。因此,我们构建新的内容体系时,不能割断以往历史演变的过程,也就是说,要对以往内容体系的合理内涵及因素给予继承与发扬。如以往的图书馆学内容体系,大多将图书馆学划分“理论图书馆学”和“应用图书馆学”两大门类,这种划分反映出图书馆学有“学”又有“术”的学科特征。这种学术规定性,强调了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科学,既要有解释问题、现象的理论层次,又要有解决社会实践中具体问题的知识应用层次。另外,我们讲继承性,也要吸收中国古代藏书活动中形成的那些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学术资源与成果。如形成于上千年历史中的校雠学,其理论与方法在图书馆践中仍具有学术价值与使用价值,新的内容体系应给予充分的反映和体现。

3.2 科学分类原则

人们对科学内容体系的认识,一般都经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模糊到精确、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所以,一门学科内容体系的划分,其分类标准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以图书馆学为例,我们既可使用“理论”与“应用”的两分法来划分门类,也可使用其他分类标准来划分门类。如从学科内容的所属层次出发,可将图书馆学内容体系分为三个大类:宏观范畴(图书馆学原理、图书馆学史、图书馆学方法论„„)、中观范畴(知识采集、知识组织、知识检索„„)、微观范畴(文献、读者、图书馆员„„)等。但是,无论选择怎样的分类标准,首先所选用的分类标准应适合于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其次在门类或分支的划分上,每次划分只能使用一个分类标准。周文骏先生的“三分法”因使用了双重分类标准,导致“专门图书馆学”与“理论图书馆学”、“应用图书馆学”发生交叉现象,因而出现了一些逻辑上的紊乱。

3.3 成熟发展原则

在确定图书馆学内容体系应包含哪些门类、哪些分支之时,我们既要考察它们是否发展成熟,也要考察它们是否具有未来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使图书馆学内容体系具有稳定性和开拓性。判断进入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分支学科是否达到了成熟程度,至少可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该分支学科是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有独立的概念、范畴、原理、知识体系等;第二,该分支学科是否有较完善的学术专著、专门的研究者、研究活动(如学术团体)等;第三,该分支学科的思想、方法是否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特有的功能,或被应用、检验等。而判断一些分支学科是否具有未来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它们能否进入图书馆学体系,相对来说,难度要大得多。这需要运用预测学的某些方法,如合理假设、非直线推断、系统分析等等。图书馆学内容体系应具有开放性、开拓性,应对未来发展趋势有所涵盖和预见,但绝不能随意创造新名词来填充。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图书馆学界曾提出一堆图书馆学新学科的名词,但又有多少在20年后真正立住脚了呢? 4 当代图书馆学的内容体系

20世纪末,由于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浪潮掀起,使每个人都感受到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巨大变迁。互联网的普及,扩大了人类生存需要的虚拟空间,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知识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弱化了生产力中物质要素,强化了知识、智力的要素。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将逐步上升为社会主导产业。在这样

一个社会背景下,图书馆的发展受时代进步的影响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在图书馆实际工作中,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已经大面积普及;另一方面,区别于传统“实物”形态的“虚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正在形成、出现。这些新现象正在迫使图书馆学理论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在图书馆学理论中,“知识”已经成长为一个核心概念,迅速地吸引着研究者们的注意力。以往的图书馆学内容体系,已经“容纳”不了新变化带来的各种新现象,也无力反映这些新现象。因此,我们只能构建新的内容体系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求。根据上述合理继承、科学分类和成熟发展的三个原则并以其为指导,笔者初步提出了一个由两个门类六个分支组成的图书馆学内容体系(见图9)。

附图{图}

图9 笔者的图书馆学内容体系

4.1 理论图书馆学

关于图书馆的内容篇二
《关于图书馆服务宣言》

关于《图书馆服务宣言》

嘉宾专家:范并思

《图书馆服务宣言》是我们图书馆行业对社会的服务承诺。自2006年12月“新年峰会提出起草提议,至2008年10月在中国图书馆学会重庆年会上的正式发布,历时近两年。尽管这个时间并不算短,但比起中国图书馆人对于现代图书馆理念的认同过程来说,其所经 历的时间并不长。《宣言》的问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2002年以后中国图书馆人推进现代图 书馆理念重建的重大进展。关于《宣言》的起草过程、思想来源、理念认同等,其执笔人之一,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系主任范并思教授已在《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馆建设》上分别以《现代图书馆理念的艰难重建》和《图书馆服务的行业承诺》为题进行了详细阐述。而在今年10月来厦之际,范教授应本刊特邀,对《宣言》进行了简读。以下为本刊与范教授就《宣言》进行的访谈纪要。

主持人:“《图书馆服务宣言》发表以后,对我们的事业是否有很大的影响?”

范并思: “不一定是这样。但“宣言》至少把过去这些年来图书馆人的探索和对图书馆基本理念的认可用一个正式的文件固定下来了。以往那些探索在没有进入学会的文件,没有作为一个行业的声音出现之前,都是理论界的声音,或者是个别馆长的声音,期刊论文上的声音。大家都在说都在写,但没有人把它当作行业的一种声音。现在《宣言》代表图书馆行业认可的图书馆人的探索,认可了包括厦门市图书馆一直都在做的事情。

有一些图书馆这方面做的比较差,我希望《宣言》对他们是一种触动,也希望公众利用这样一份文件来监督我们这个行业。有些人害怕社会公众用《宣言》来监督我们,不大同意这份《宣言》的某些文字。我的看法是,即使我们不出台《宣言》,社会公众不利用这份《宣言》来监督你,他还可以利用宪法,用《公共图书馆宣言》来监督你。与其用外面的文件来监督你,不如自己有这样的姿态,欢迎社会公众用这样的服务文件来监督。”

主持人:“这应该也是对我们以后工作的一种理念依据。”

范并思:“其实图书馆人对于现代图书馆理念的探索在前几年已经完成了。为什么《宣言》仍会遇到不同的声音?因为这种完成只是书面的,在期刊论文上发表了的,或被发达地区的馆长们认可了的。但在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的地区,他们还没有认可这样一种理念。”

主持人:“您上次写给《图书馆建设》的文章,有没有解读性的文字?”

范并思:“我以前交理事会讨论的时候,写了一个解读性的文字,这个解读性的文字其实是讲在国际上哪一些文件,政府的哪一些文件讲到了《宣言》中的意思。从政府文件,联

合国文件,国际图联的文件中找一些理论的依据,给理事们去讨论要不要采用这些条文时使用的。现在《宣言》发布以后,我给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建议是不要写官方的解读。《宣言》的文字不像以前的《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那个规范是用对称的短语,比较难以理解。而《宣言》的条款基席上是一段话,没有不清楚的地方。我以为可以把解读《宣言》的权利留给图书馆的馆员,由他们来写文字解读它,来讨论和普及《宣言》。

我写《图书馆理念的艰难重建》主要讲前面这几个理念,没有把服务宣言总体的解读,对全社会开放,读者权利,平等服务,对弱势人群的关怀,这一些理念在国际上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在1904年以来我们国家的图书馆界,管理者是怎样认可这些理念的,怎样背离了这些理念,怎样又回到了这些理念的,这些理念是怎么艰难重建的。”

主持人:“依您的理解,能不能对《图书馆服务宣言》的七条做一个简单又不是官方的解读?”

范并思:“我觉得这个《宣言》最核心的内容是前言,前言只有三句话,但对整个宣言的总纲有着一个较好的说明。第一句话,“图书馆是通向知识之门,它通过系统收集、保存与组织文献信息,实现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功能”,包括了横向传播知识,纵向传承文化,这个图书馆的一般职能;第二句话,“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承担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使命”,讲的是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实现和保障公众文化权利是图书馆的现代功能,而缩小社会信息的鸿沟是最新的功能,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图书馆承担着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责任。

缩小信息鸿沟也只有图书馆可以承担起,这个缩小信息鸿沟政府也在做,政府认为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在缩小信息鸿沟方面是重要的力量,我们图书馆有这样一个使命。有些人认为在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大家可以通过网络等多种多样途径获得信息,图书馆的使命就结束了,但后来时间表明,因为有信息鸿沟的存在,需要公益性的机构来打破信息鸿沟,而商业性的机构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第三句话,“中国图书馆人经过不懈的追求与努力,逐步确立了对社会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经过不懈的追求和努力,表明我们现在还在追求和努力过程之中,没有完成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后面是‘逐步确立了’,现在还是在确立的过程中。 正文中的第一款强调公益性,强调阅读的权益。读者在图书馆阅读是他们的权利而不是我们的恩赐,图书馆并不是馆员们的图书馆,而是纳税人的图书馆。图书馆要保障读者的权利。

第二款强调图书馆体系对每一个人平等开放或平等服务。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共同组成的图书馆的服务体系,这样的体系是一个社会公众阅读权利的基础。

第三款是讲人文关怀。即使平等服务,这个社会总有一部分人因自身条件限制,享受不到一般的服务。为了弥补这样的不足,才有了人文关怀。

第四款强调图书馆提供高效、优质专业的服务。图书馆是有专业传统的,特别是在现代

信息技术的指导下,我们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改善读者服务,这是图书馆必须面对必须做的一件事情。

第五款讲信息资源共享,这一理念是图书馆对社会的一种贡献。信息共享才能降低社会运用的成本,才能促进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六款讲全民阅读,这一理念也是我们图书馆一个很大的贡献,通过全民阅读来培养我们的阅读人群,对社会来讲是一种贡献,使社会成为一个知识型社会。图书馆应该为这个目标做出贡献。

第七款最后讲图书馆和外界合作的问题,图书馆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实体,应该让外界参与到图书馆建设,通过资助、媒体宣传各种各样的形式。图书馆对这些应该表示欢迎,图书馆应该为这些活动的开展广开渠道。

总体上看,《宣言》第一、二、三款是关于读者的;四、五款是关于图书馆本身的;六、七款是讲图书馆与社会,大致是这样一个框架结构。在我主持《图书馆建设》“服务”栏目内,有一篇文章说《图书馆服务宣言》太软弱了,没有体现国际上图书馆的理念,因此是欣喜、遗憾和期待。为什么欣喜?因为《图书馆服务宣言》是许多图书馆工作者期盼很久的,中国图书馆向世界图书馆同行发出醒狮般的呐喊;第二是遗憾,为什么遗憾呢?从内容上看,国际上,图书馆普遍遵循的信息自由、隐私保护等内容没有正面的写进去。的确,这部《宣言》考虑到一些因素,是比较中庸的。

《宣言》在起草过程要广泛听取各界的意见,谁都对其中的某些方面有意见,但什么意见是代表大多数人的,我们没有把握。所以我希望先让《图书馆服务宣言》表决通过,以后如果要修改的话,理事可向大会提修正案,让大会再来表决通过。通过表决,就可知道什么意见是大多数人的意见了。”

主持人:“《图书馆服务宣言》能通过应该是不容易的。”

范并思:“《图书馆服务宣言》的起草并不轻松,总体过程还是顺利的,水到渠成的。这是过去五十年来,发达国家发布并修改众多代表图书馆先进理念的文件,过去五十年时间里国际图书馆界致力于研究和宣传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成果,这些理念的积淀与文字表述如此清晰可见。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图书馆以空前的热情对现代图书馆理论进行讨论宣传和实践,强化读者的权利,平等服务,文明服务的意识为宣言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草者所做的全部工作顺应图书馆事业理念现代化的潮流,用较为精炼的文字表述出来,我只是自己谦虚一下,其实我也是这样感受的,如果早五年,这些东西不可能通过表决。”

主持人:“关于图书馆宣言的宣传。在日常的工作中怎么履行这些宣言。”

范并思:“馆里面可以组织馆员们学习、讨论这些宣言,可以写出一点东西,比如说,你们栏目要做可以组织几个同志写读后感。”

关于图书馆的内容篇三
《图书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一、 图书馆基础理论知识

(一) 图书馆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内容

1.掌握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图书馆学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环境,是指图书馆学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宏观对象,是指图书馆学系统、图书馆学事业、图书馆学与环境的关系。结论:图书馆学事业及其相关因素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2.熟悉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 1图书馆学基础理论、2图书馆学应用理论与应用方法、3图书馆学现代化、4图书馆学技术工作标准化、规范化、5图书馆学教育、6图书馆学事业史和图书馆学发展史。

3.了解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 (1)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多种属性的学科,在现阶段,它带有较强的社会科学的特性。(2)图书馆学具有应用科学性质(3)图书馆学具有管理科学的性质(4)图书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其学科性质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未来图书馆学的性质,可能是综合性科学。

4.熟悉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1、哲学方法。2、一般方法:逻辑方法、系统方法、数学方法。3、专门方法:图书馆学统计法、读者(用户)调查法、移植法、比较法

(二)图书馆及其职能相关知识

1.掌握图书馆的概念: 图书馆学是社会记忆(通常表现为书面记录信息)的外存和选择传递机制。换句话说,图书馆学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臵、扩散装臵。

2.熟悉图书馆的构成要素: 图书馆学的构成主要包括文献、文献信息资源、用户、工作人员、技术方法、建筑与设备等基本要素。

3.掌握图书馆的属性: 图书馆学的一般属性,主要包括:1.社会性(A图书馆学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B文献具有社会性、C读者具有社会性、D图书馆学事业和图书馆学工作具有社会性)、2依附性、3学术性 图书馆学的本质属性:中介性

4.掌握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 (1)社会文献信息流整序的职能。(2)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3)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4)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5)满足社会成员文化欣赏娱乐消遣的职能。

(三)图书馆类型相关知识

1.掌握图书馆类型划分的标准: 在我国,通常使用的划分图书馆类型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按图书馆学的管理体制(隶属关系)划分。如文化系统图书馆、教育系统图书馆、科学研究系统图书馆、工会系统图书馆,共青团系统,军事系统等。

(2)

(3)

(4) 按馆藏文献划分。如综合性图书馆、专业性图书馆。 按用户群划分。如儿童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少数民族图书馆等。 对图书馆类型的划分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标准,必须把各种标准结合起来使用,才具有完全的意义。

3.掌握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担负着为科学研究服务和为大众服务的双重任务,在促进国家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国际图联1975年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概括为四条:(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2)开展社会教育;(3)传递科学信息;(4)开发智力资源。

2.掌握国家图书馆的类型、职能:公共性的中央图书馆兼做国家图书馆、国会图书馆兼做国家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兼做国家图书馆、

科学图书馆兼做国家图书馆。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实际情况看,国家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大体上可归纳如下:

(1)完整、系统地搜集和保管本国的文献,从而成为国家总书库。

(2)为研究和教学有重点地采选外国出版物,使其拥有一个丰富的外文馆藏。

(3)开展科学信息工作,为科学研究服务。

(4)编印国家书目,发行统一编目卡片,编制回溯性书目和联合目录,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合作编目,发挥国家书目中心的作用。

(5)负责组织图书馆现代技术设备的研究、试验、应用和推广工作,开展图书馆信息网络的设计、组织和协调工作,在推动图书馆实现现代化中起中枢作用。

(6)为图书馆研究搜集、编译和提供国内外信息资料,组织学术讨论,推动全国图书馆研究的发展。

(7)代表本国图书馆界和广大图书馆用户的利益,参加国际图书馆组织,开展国际合作。

5.了解科学、专业图书馆的性质、任务、特点:国外有些科学图书馆是公共性质的,我国科学、专业图书馆不是公共性质的,而是隶属于各类科学研究机构。它所担负的主要任务是:

(1)

(2)

(3)

(4)

(5)

特点:

1、文献收藏专业化、收藏等级高

2、读者对象比较单一

3、服务方式多样化

4、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体制

4.掌握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性质、任务、特点:

1、根据学校的性质和任务,采集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编目和管理。

2、配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马列毛思想及中共和政府的政策法令。

3、根据教学、科学研究和课外阅读需要,开展流通阅览和读者辅导工作。

4、开展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工作。

5、开展查阅文献方法和光盘信息、网络信息获取方法的教育和辅导工作。

6、统筹、协调全校的文献资料信息工作。

7、开展馆际协作活动,如合作编目、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协作等。

8、培养图书馆专业干部。

9、进行图书馆学、目录学和情报学理论、技术方法及现代化手段应用的研究。 紧密结合本系统、本单位的科研方向与任务,搜集、整理、保存和提供国内外科技文献。 积极开展信息的调研与分析,摸清各研究课题的国内外发展趋势。 组织本系统科技信息交流,协调本系统文献信息工作。 加强文献信息工作协作的组织和业务辅导。 开展信息理论、方法和现代化手段的研究。

特点:高等学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他们对教学用书需要的特点是由教学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专业知识,教学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学内容的稳定性,不仅表现在课程内容体系的相对稳定上,而且还表现在高等学校专业设臵和教学计划的相对稳定上,这就决定了读者需要的稳定性。

(1)

(2)

(3)

(4)

(5)

(6) 读者需要的稳定性。 读者用书的集中性。 读者需要的阶段性。 馆藏体系坚持专业为主,适当照顾全面的原则。 馆藏文献体系组织要考虑学校的性质与专业设臵的特点。 处理好图书馆与系(所)资料室的关系。

6.了解其他类型图书馆:工会、少儿、技术、中小学和军事图书馆:

工会图书馆:

是工会组织举办的群众文化事业。它是向职工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职工学习政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它对于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科学文化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少年儿童图书馆

是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图书馆。广义上包括独立设臵的儿童图书馆和在一些公共图书馆设立的少年儿童分馆或少年儿童阅览室及服务部。其宗旨是提供图书资料,满足少年儿童学习文化知识和促进智力发育的需求。

技术图书馆

主要是指工厂、矿山、公司及其他企业单位所属的技术资料图书馆。这种图书馆与工会图书馆不同,是直接面向经济建设,开展技术交流与文献资料档案工作的机构。技术图书馆一般归厂、矿技术部门领导。

中小学图书馆

亦称学校图书馆,在有些国家称为“学校媒体中心”或“学校图书馆电教中心”。中小学图书馆是中小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和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宗旨是: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人才服务。中小学图书馆学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军事图书馆

是为军队及军事人员服务的图书馆。我国军事图书馆大致为三类:①军事科学图书馆;②军事院校图书馆;③连队图书馆(室)。这些图书馆学的性质、任务、服务对象和馆藏特点都有所不同。

(四)图书馆事业的相关知识

1.了解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原则:

图书馆事业这一概念的诞生和发展,是与图书馆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所起的社会作用紧密相联的,它的全部实践活动和社会的需要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当社会上各种图书馆的数量、质量、规模、发展速度和组织形式发展成为联系紧密的图书馆整体时,才能构成社会的图书馆事业。因此,图书馆事业这个概念代表的是一个体系,即社会共同使用文献的体系。

3.掌握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最初的含义是指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即图书馆之间相互分享资源,为读者或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后来,在这个概念原有基础上又有延伸和扩展,如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肯特提出:资源共享是图书馆的一种工作方式,即图书馆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为许多图书馆所共享。

馆际互借与资源共享的内容:1文献集中编目、2馆际互借、3合作发展馆藏和文献资源布局、4建立藏书储存系统、5图书馆自动化与文献信息网络建设中的合作与共享、6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图书馆文献数字化工作中的合作与共享

4.掌握图书馆网的概念、类型、意义、职能:

图书馆网,是传统的图书馆间的合作、联合的扩大和发展,是众多图书馆为实现资源共享而组成的图书馆群体。它是图书馆事业社会化的一种组织形式。

图书馆网的类型:

两种类型:一种是图书馆事业网,一种是文献信息的电子计算机检索网。

图书馆网的组织:

根据我国图书馆学的布局情况,组织图书馆学网应实行地区与系统相结合的原则。系统图书馆学是“条条”,地区图书馆学是“块块”,“条条”和“块块”两者必须结合起来,交叉组合。

图书馆网的职能:

1、统筹规划全国或某一地区各个图书馆学的文献建设,协调文献采集,确定各馆文献收藏的重点,实现分工入藏,建立地区性文献收藏的完整体系。

2、编制全国或地区的联合目录,开展馆际互借,提高馆藏文献利用率。

3、通过合作,促进图书馆学自动化工作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4、共建各种类型的数据库资源,推进文献资源数字化进程。

5、规范馆际互借工作,发展馆际互借任务。

6、建立全国和区域性的咨询协作网,开展联合咨询工作。

7、建立贮存图书馆学,供各馆剔除复本书刊。

8、组织图书馆学业务交流与培训。

9、开展图书馆学学研究。

5.熟悉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的定义、特点和方法:

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也称方法研究工作。它指的是在一个地区或一个系统,大型馆或中心馆对本地区、本系统的中小型图书馆进行业务上的帮助和辅导,组织各馆相互学习,交流工作经验,研究业务问题,更好地发挥所有图书馆的作用。

在图书馆中,业务辅导工作有两种含义:一种是阅读辅导,其对象是各种不同的读者群,这属于读者工作的范畴;另一种是业务辅导,其对象是各种类型图书馆,这属于业务联系和交流的范畴。

业务辅导活动的特点:1.知识性。2、实践性。3、针对性。

业务辅导工作的方法:

大多数图书馆学采用书面辅导和实地辅导的方法。在业务辅导工作中,通常还采用重点辅导的方法。

6.掌握图书馆法的意义、作用和内容:

图书馆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或认可的有关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活动的专门法规。它是建立与管理图书馆,制定图书馆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总依据。

图书馆法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监督和规范图书馆学事业的发展,其作用是:

1、保证国家与各级政府部门对图书馆事业的领导和图书馆事业发展正确方向。

2、保证全体社会成员享用图书馆的权利和对图书馆的监督。3、保证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图书馆事业所必须的经费、人力、建筑设备及其合法权益。4、保证图书馆收藏民族文化遗产的完整性。5、调节图书馆的内外关系,加强图书馆的统一管理,保证图书馆的正常秩序,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图书馆法的内容:

1.关于图书馆学性质、地位和社会职能的规定;2.关于图书馆学经费及其来源的规定;3.关于图书馆学各项服务标准的规定;4.关于文献资源建设与布局的规定;5.关于图书馆学各类人员编制与任职资格、素质的规定;6.关于图书馆学机构和建筑设备的规定;7.关于各类图书馆学发展和布局的规定;8.关于图书馆学业务技术标准的规定;9.关于图书馆学事业管理体制的规定;10.关于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规定。

2.熟悉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结构:

我国图书馆事业是多层次的、由各个独立的图书馆系统构成。构成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图书馆系统如下图所示:

1、公共系统图书馆2、科研系统图书馆3、学校系统图书馆4、工会系统图书馆、5、共青团系统图书馆6、军事系统图书馆

(五)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相关知识

3.熟悉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新内容:

1馆外主动服务、2预期式信息服务、3网络环境下的馆际互借服务、4图书馆学环境下的联机服务、5互动式多媒体用户教育、6学习服务、7新型网络信息服务、8个性化定制服务

4了解图书馆信息产品的商品化主要形式:

1.编印信息刊物、信息小报、开展编译报道服务。

2.承接科研、生产课题、围绕课题开展信息调研、文献检索、课题跟踪服务、定题定时服务、编制专题性题录、引索、文字等二次文献;进行信息分析与综合,向用户提供综述、述评可行性报告等第三次文献服务。

3.参考咨询服务,如技术咨询、工程咨询、法律咨询、投资咨询等。

4.专利代理、专利转让等信息中介服务。

5.举办信息展览、信息发布会、科技信息集市、产品交易会等中介性服务。

6.查新服务、如科技查新、专利查新等。

7.复印、缩微、胶印、打字、眷印、中引文录入、排版、照相复制、经销图书和图书用品,开展书刊装订、修补、书画装裱业务。

8.代译服

9.文献数字化工作。

10.各类数字库服务、国际联机检索服务、光盘信息服务、出售计算机软件,出售缩微品。参与全社会的多媒体网路的信息传递与交换。

11.直接承担技术开发任务,解决技术工程难题。

1.掌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内容:

文献资源建设,广义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个具体的文献收藏机构对文献的采集、贮存和协调,即传统上所称的“藏书建设”;二是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国际众多文献收藏机构在采访、贮存和利用方面的协调、规划和资源共享。

1、文献信息搜集。2、文献登录:包括个别登录和总括登录。3、文献加工整理:文献分类、主题标引、文献著录、文献编目、元数据。4、

关于图书馆的内容篇四
《图书馆人员有关阅读指导和图书馆知识的教学》

图书馆人员有关阅读指导和图书馆知识的教学、教研活动材料

辅导材料(一)

走进图书馆——图书馆入门知识讲座

时间:9月5日中午

地点:图书馆

对象:全体学生

本学期图书借阅又要启动了,为了便利借阅和管理,我们制订了一些规则,希望大家遵守。

走进图书馆——图书馆入门知识讲座

一、图书馆的作用

中小学图书馆对教育教学工作作用是全面的,就日常工作而言,至少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1、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品德、陶冶情操。

2、配合学校课程、补充和辅导课堂教学、扩大学生知识面、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增长能力。

3、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藏书和各种设施,引导学生养成终生利用图书的习惯。

4、为教师备课、进行教研教改提供所需要的参考资料。

二、怎样借书

1、借书时凭本人借书证在规定时间内,按手续借书。

2、借书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让。借还书由本人办理,不允许他人代理。否则造成损失,概由本人负责。

3、借书证如有遗失,立即向图书室声明作废,请求补发。在未声明前,别人持该借书证借去的图书,由原领证人负责偿还。

4、每次借书二册,限期两周。如需延期,应办理借阅手续,续期两周,期满必须归还。

三、读书方法

速读法:是指阅读速度很快,该法有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提高阅读效果。速读法主要采用浏览方式,从浏览目次、序跋入手,进而浏览全文。 精读法:是指逐字逐句地阅读。精敲细逐文献的内容,该法适用于阅读名著或各种教科书。

四、读书卫生:

包括用眼卫生、用脑卫生、心理卫生。

1、用眼卫生:

保持正确的读写距离:正确的读写距离为30厘米。

坚持良好的读写姿势:要头正、腰直、背挺、眼距书本1尺(30厘米)。胸距桌沿1拳、手指距笔尖1寸。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不要在阴暗或自然光不强的地方看书。

2、用脑卫生:不宜连续长时间看书,防止用脑疲劳。

3、心理卫生:学生阅读要克服以下异常心理。

克服消极心理:只图轻松惬意、消磨时光、而不是为了结合实际解决某问题、探求知识积极主动的去读、感兴趣的是一些封建迷信传奇色彩。至于这些作品审美情趣是否健康、思想内容是否有益、则一概不问。

克服猎奇心理:单纯追求题目、插图、情节离奇、整天沉浸在侦探、武打、言情作品里。即使是些优秀的作品也只一味追求情节曲折、满足于故事情节梗概的了解,迫不及待的想一下子知道事件的结局。

五、做一名合格的读者

1、爱护书刊:借阅时全面检查,如发现有破损缺页及其他情况,及时向工作人员说明,不得在书刊上乱投乱画,不得裁剪书刊,不许损坏图书书袋和书标。

2、保持安静:阅读时不许出声、不许交谈、以免影响他人。

3、保持室内整洁:注意公共卫生、不乱扔纸屑、杂物、不准吃东西。

南郊小学图书馆

2013年9月

辅导材料(二)

学生借、阅图书专题讲座专题讲座

时间:9月9日中午

地点:学校图书馆阅览室

对象:全体二年级学生

图书馆借、阅书籍一律凭借书卡,实行电子计算机管理。我们低年级的学生持有的借书卡,一直使用到小学毕业为止。所以,我们如何保管好自己的借书卡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首先,了解借书卡的功能。

1、正面是名称:南郊小学小学图书馆,持卡人姓名及班级。

2、反面是《借书须知》,人人必须认真阅读,要深刻领会,并要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之中。

3、条形码区域中的黑色竖条要保持清洁无损。千万不要去破坏它。因为,这是计算机识别的必要条件,没有了它,这张借书卡就等于失去借书的功能。所以,我们每一个学生要爱护条形码。

4、借书卡的编号是代表一个学生的身份,只能给一个人使用,并记录他的借、阅信息。

5、借书卡身材不大,质地较好,便于保管。但是也得要保管得当,才能永保借书卡完美无损,不会弄丢。

6、存放借书卡要有一个固定的地方,以防借书、阅览的时候,找不着借书卡。老师建议大家存放在自己的铅笔盒里,这样借书卡会天天跟随着您。即使过了较长的暑假、寒假,也能轻松地找到借书卡。

其次,来图书馆借、阅图书,一定要带上借书卡,否则一概不借。

如果借书卡有破损或遗失,请速来图书馆重新办理新卡,从而不影响你的借书、阅览次数。

新学期已开始,每位学生都应该了解、熟悉自己学校图书室的环境,书籍摆放的规律,图书借、阅纪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来图书室借、阅。

最后,各班学生由班主任或(小小图书管理员)带队前来图书室参观,熟悉环境,了解图书摆放的规律。

南郊小学图书馆 2013年9月

辅导材料:(3)

时间:9月15日

对象:五年级全体学生

读书技巧介绍

读书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常见的十种方法。

(1)泛读

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2)精读

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

(3)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4)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5)速读

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劝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6)略读

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7)再读

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8)写读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读

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10)选读

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似地读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关于图书馆的内容篇五
《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几点认识》

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几点认识

徐文伯

1998年8月,在国务院、文化部、科技部领导的肯定和支持下,我有幸牵头组织了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研究论证工作,在工作中结识了汪成为、张效祥、朱高峰、石元春、胡启恒、李未、李国杰、杨芙清、戴汝为、唐世渭、张钹、王雨生、饶戈平等院士、专家,得到了他们对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支持,并与高文、樊建平、刘峰等年轻才俊一起组成了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组,专门对数字图书馆涉及的技术、法律、运营、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对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在国家有关部门、图书馆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已经获得很大的进展,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当然其中也不乏经验教训。有关数字图书馆的一些问题,我在一年前的《中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战略》一文中(见光明日报2000年5月10日)已经讲的很清楚,下面谈几点工作中的新体会:

一、要从构建新世纪中国文化的高度重新认识中国数字图书馆的时代意义。 要理解数字图书馆,首先要理解网络,那么,什么是网络呢?简单地说网络就是计算机,网络就是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合一,网络就是宽带高速,也就是人们常常比喻的信息高速公路。

网络的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从它真正运用于民间到今天的无所不在,前后不到10年。由于网络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正在彻底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方式,创造出了全新的数字化生存模式,在我们承认这一现实的前提下,网络这条高速公路上跑什么车,车里装什么货——信息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

网络是一项人类文明的成果,但同时它又是一面双刃剑,需要人类运用充分的智慧去驾驭。不然,网络就会如同一个打开了的潘多拉魔盒,散布出邪恶,危害人类社会的安全。目前由网吧现象引起人们对互联网的关注,不正是互联网散布的黄色、迷信、反动的内容,消极、漫骂、缺乏诚信的氛围,以及它如同毒品一样使人迷恋以至沉沦给人们造成的恐慌的反映吗?这正是网络不健康的内容和负面影响造成的。网络的核心是内容,网络文化的内涵由网络内容所决定。以什么样的信息内容去占领互联网这个新兴的思想、政治、文化新阵地是问题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要主动出击,增强我们在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胡锦涛同志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讲话时也

强调:要认真研究互联网对青年带来的影响,努力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打好网上宣传教育的主动仗,努力使互联网成为广大青年获取知识信息的新窗口和接受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所以,建设数字图书馆,就是开发网络信息资源,主动抢占互联网阵地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数字图书馆就是网络内容建设王牌中的王牌,因为它是根据国家、社会需要,对中文基础信息、知识再加工后建立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大的信息资源库。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信息资源丰富,在信息领域通过跨跃式发展,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从而依托互联网建立起强势的中华文化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我们要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从重新构建网络条件下21世纪中国文化的高度来理解数字图书馆的时代意义。

二、正确认识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两年多的实践来看,首先要弄清数字图书馆是什么?

现在还说这个问题,也许显得可笑,但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的不同,直接地会影响到数字图书馆的设计和实施。美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早期 ,主要依靠计算机通信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具体实施,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几乎完全脱节,所以其研究成果有些不切实际;法国国家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中,由于混淆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区别,设计、实施全由图书馆自己承担,结果出现问题,只有推倒重来,造成巨大浪费。这两种倾向在我们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也是存在的,我们必须极力加以克服。

早在1998年8月,我就从组织实施的角度指出,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国家重大工程,单靠哪一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的。两年多的实践更充分说明,我们必须充分理解科技与文化结合的重大意义,跳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站在国家整体利益的角度来共同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

比之两年前大家对于数字图书馆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书面的概念,那么,今天数字图书馆已经有了不同的模式可供比较了。较之专业化的定义,我对数字图书馆的通俗理解是: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库。信息资源库也就是信息数据库,它应有以下几个特性:①分布的、但在统一的标准下建设。②可以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运行。③可以不断扩展。从这些特性可看出,数字图书馆不是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但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的信息来源和组成部分。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数字图书馆不是图书馆的专项,信息资源的开发是全社会的事,传统图书馆只不过在占有图书资料方面占有先机。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现在有不同的单位在搞数字图书馆。以IBM公司为代表的数字图书馆,是技术解决方案;首都图书馆等单位的数字图书馆是图书信息管理自动化和馆藏数字化的结合;超星公司的数字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库;863数字图书馆演示系统和中央党校数字图书馆是基于局域网和宽带高速网的信息服务。除去IBM纯技术解决方案,其它数字图书馆模式都是数字图书馆的不同存

在形式,但无论何种形式,它都是基于网络平台,并以网站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字图书馆则是网站上支持多种搜索功能的强大的海量数据库。

三、实施数字图书馆面临的问题。

(一)、技术问题。

高文博士已经将数字图书馆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归纳为信息资源建设、存储与压缩、分类、索引和检索、安全性、用户界面等10个技术挑战。这都是急需解决的,其中最关键的,我认为是统一技术标准。中国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库是分散建设的,为了达到全社会的共享并避免重复建设,必须有一个国家认可、大家共同执行的技术标准。在这方面,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组应该承担起责任,搞好示范试点工程,从中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

(二)、法律问题。

数字图书馆的法律问题,实质是版权和知识产权在网络时代的运用问题,这个问题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已日渐突出。王蒙等著名作家状告网站侵权,以及中华文化信息网在建设中,均碰到了版权的问题。如何既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同时,又让各类文化、科技的文明成果纳入数字图书馆,以使其为更多的人服务,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是一个急迫的任务。目前国际上也没有解决。我们要抓住机遇,随着加入WTO,主动参与网上法律规范。

(三)、人才问题。

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大要素之一。数字图书馆是一项高科技与文化结合的重大工程,必须选择懂行,而且具有创新意识的年轻人来承担。在推进中国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培养既懂技术,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有关方面已经招收了数字图书馆方向的研究生,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头。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用人机制,以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事业的发展。

(四)、运营模式问题。

信息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用“信息化带动产业化”。

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实现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强强联合,用市场化操作的方式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国家图书馆、中央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如何在既保证社会效益的同时,又保证经济效益,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早在1999年,人大、政协组织专家考察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时,许多专家就提出: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是国家投资购买的,是公益事业,在不考虑版权的前提下,把这些图书上网并收费,那么如何体现公益呢?

这个问题对于一些依托传统图书馆建设的数字图书馆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给予重视。如何既保证图书馆的公益性,又通过适当的市场运作模式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数字图书馆的良性发展,是构建中国数字图书馆运作模式的基础。我认为,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进行思维创新和体制创新,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回答各种疑问,保证数字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关于图书馆的内容篇六
《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

(一) 2 熟悉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

1、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

2、 图书馆学应用理论与应用方法研究

3、 图书馆现代化的研究

4、 图书馆技术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研究

5、 图书馆学教育的研究

6、 图书馆事业史和图书馆学发展史的研究

(一) 3 了解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

(一) 4 了解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

� 哲学方法:

矛盾说

� 一般科学方法: 逻辑法 专门方法 系统法 数学法 规律说 图书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其学科 性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未来图书馆学的性 质,可能是综合性科学。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多种属性的学科,但在 现阶段却带有较明显的社会科学的特性。 图书馆学具有应用学科性质。 图书馆学具有管理科学的性质。

图书馆统计法、读者调查法、移植法、比较法

★ (二)1 掌握图书馆的概念

� 图书馆是社会记忆(通常表现为书面记录信息) 的外存和选择传递机制。换句话说,图书馆是 社会知识、

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

(吴董修订2版54页)

(二) 2 熟悉图书馆构成要素

★ (二) 3 掌握图书馆的属性

� 一般属性:

社会性、依辅性、学术性

本质属性:中介性 文献信息资源 用户(读者) 工作人员 技术方法 建筑与设备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存和利用书刊资料, 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

★(二) 4 掌握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 社会文献信息流整序的职能

� 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

� 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

� 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

� 满足社会成员文化欣赏娱乐消遣的职能

★ (三)1 掌握图书馆类型划分标准

(1)划分的标准 我国主要以主管隶属关系结合图书馆的

性质、职能和读者对象等标准划分。

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将图书馆划分为6种: 国家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其他主要的非 专业图

书馆、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公共 图书馆。

(三)1掌握图书馆类型划分标准

按照管理体制(隶属关系)划分:

文化系统、教育系统、科学研究系统、工会 系统、共青团系统、军事系统。

按照馆藏文献范围划分:

综合性图书馆、专业性图书馆

按照用户群划分:

儿童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少数民族图书馆

★ (三)2 掌握国家图书馆的类型

国家图书馆一般包括如下几种类型:

� (1)公共性的中央图书馆;

� (2)国会图书馆兼作国家图书馆;

� (3)大学图书馆兼作国家图书馆;

� (4)科学图书馆兼作国家图书馆。(三)3 掌握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

� 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 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担负为科学研究服务和为大众服务 的双重任务,在促进国家经济、科学、文化、 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方面 起着重要作用。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 信息、开发智力资源。

★ (三)3 掌握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与职能

� 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 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

� 公共图书馆担负为科学研究服务和为大众服务 的双重任务,在促进国家经济、科学、文化、 教育事业

发展,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方面 起着重要作用。

�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 信息、开发智力资源。

(吴 2版

4 和归宿,并贯 穿于它的全部工作的各环节之中。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服务是一种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服务。 从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到服务方法,无不反映它的学术性 质,并贯穿于它的全部工作各个环节之中。 高等学校图书馆既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机构或学术研究机 构,也不是一个行政机构或单纯事务性

的服务机构;既不 是一个以收藏为主的藏书楼,也不只是一个以普及为主的 文化馆,而是为教学

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

(三)4 掌握高校院校图书馆性质、任务和特点

� 具体任务:

� 1、根据学校的性质和任务,采集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 用科学方法进行分类编目和管理。 � 2、配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马列主义;

� 3、根据教学与科研和课外阅读,开展流通阅览和辅导工 作;

� 4、开展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工作;

� 5、开展查阅文献方法和光盘信息、网络信息获取方法;

� 6、统筹和协调全校的文献资料信息工作;

� 7

� 8、培养图书馆专业干部;

� 9、进行图书馆学、目录学和情报学理论。

4

� 1

� 2

� 3

� (4

关于图书馆的内容篇七
《前言 关于图书馆的基本知识》

关于图书馆的内容篇八
《图书馆小常识》

图书馆小常识

图书是人类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图书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利于检索与利用,下面就图书分类方法、图书馆目录、计算机检索三方面作些简介:

一、图书的分类

读者要迅速地借阅到图书,必须了解和熟悉图书馆的图书分类,任何一个图书馆,不论其藏书有多少,都必须对藏书进行加工整理,才能为读者所利用。

所谓图书分类,就是根据图书的学科内容或读者对象、文种、编辑形式、体裁等特征来分门别类地组织图书。类是代表着一组在性质上彼此相同或相近的事物的一个要领,一类图书就是一组在某种性质上彼此相同或相近的图书。类在图书分类的习惯上又称为类目。每一个类目必须要给予相应的名称来表示该类的性质,这些名称就叫类名,例如"数学"、"历史"、"文学"、"艺术"等等。各个类目用特定的符号(如数字、字母)来标记,这些标记符号就叫分类号,如G442等。

用来划分某一类图书资料时所依据的某种属性特征,称为分类的标准。根据图书内容方面的属性和形式方面的属性,图书分类的标准有两种:主要标准和辅助标准。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是图书分类的主要标准,这是图书馆本身所特有的、最主要的、有决定性的、为其它属性所依附的属性。而图书的其它属性,如使用对象、体裁、体例、文种、开本等等,只能作为图书分类的辅助标准。例如:《物理词典》一书,物理是它的学科内容,应作为分类的主要标准,而词典则是它的体例,属于图书形式方面的属性,应作为分类的辅助标准。 在这里,我们应切记主要标准是图书分类首先应用并尽可能一贯应用的标准。辅助标准是在主要标准不能或不适宜使用的时候所使用的标准。一本书由于分类标准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例如,传记图书如果按内容(即被传人的生平事迹 )为标准,就应分别分入各学科,而如果按编制体列形式为标准,则可以集中分入传记类。

图书经过分类后,同一门类的图书聚在一起,组成一个系统,不同门类的被区分开来,性质相近的互相联系在一起,就使图书同其所同,异其所异,各有归类。这样,就集中反映了各类图书的大致内容,读者要借阅哪方面的图书,便可按类寻找,并从分类的体系中了解到内容相近的其他图书,从而扩大了查找范围。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图书的分类工作,图书馆就无法进行科学的管理,成千上万册图书也就无从发挥其作用。

图书分类不是凭空地进行的,而必须有一个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图书分类法。它的表现形式是图书分类表。因此,人们习惯上把图书分类表也叫图书分类法。我国的图书分类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世界公认的我国最早反映图书分类体系的著作,是公元前28年的

《七略》。"略"就是"类"的意思。这是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编成的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也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图书分类法。此后的历代政府都编有反映历代藏书或一代藏书的分类目录,还有一些私人编制的分类目录。

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关人士对图书分类的方法进行了许多探索,创立了很多种分类方法。现在全国推行较广、影响较大的图书分类法有:《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其中《中国图书馆图书馆分类法》是本馆所采用的一种分类方法,下面就此作一简单介绍。 一部完整的图书分类法,是由分类表、标记符号、辅助表、说明和索引等五部分组成的。在这五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分类表。 分类表又叫类目表,是图书分类的主体。其表现形式是: 基本部类-大类-简表-详表

基本部类是图书分类法最概括、最本质的区分,是分类表的骨架,也是类目表纲目。但它并不用于类分图书,而是通过其有序排列,给整个分类表构造一个框架。同时,它也是编制分类表的基本指导思想的体现。毛泽东同志曾经在《整党的作风》一文中说过:"什么是知识?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此外还有什么呢?没有了。"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正是以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类的学说作为设置部类的理论根据,将知识门类分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部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为一个部类,列于首位。此外,根据图书本身的特点,将一些内容庞杂、类无专属,无法按某一学科内容性质分类的图书,概括为"综合性图书",也作为一个基本部类,置于最后。由此形成了五大部类,其排列顺序为: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哲学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综合性图书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展开为22个基本大类,用22个大写汉语拼音字母来标记,由这些基本大类再作一二度区分,就展开为简要概括分类表全貌的基本类目,构成了简表的基础上,根据各门学科的分支和发展,继续展开下去,就构成了有层次的中小类目的系统排列详表。

二、图书馆目录

图书馆目录是著录一批相关图书资料的索书号、书名、著者、出版者、收藏处所、内容提要等项目、并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次序编排组织,是向读者宣传和介绍藏书指导阅读,提供藏书的检索途径,报道藏书的有关信息的一种工具。

和图书分类一样,图书馆目录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

分类和目录的关系至为密切。如前面提到的《七略》,就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图书分类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古代的目录,是书本式的, 即把图书目录记载在书本上。今天的目录,除了少数采用书本式外,大多数是著录在卡片上。这里的"著录"一词,即指记录或描写图书的过程。关于一种书的著录结果称为款目,其内容包括索书号、书名、著者、出版者等项目,这些项目称为著录事项。卡片目录就是把每种藏书的主要特征(著录事项),按一定的格式著录在一张卡片上。

简单的说,常见的一张中文卡片目录,其基本著录格式如下图所示: 索书号

正书名=并列书名:副书名/著者--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页数或卷册数:尺寸或开本--(丛书名/著者)

附注

国际标准书号(ISBN)(装订方式):定价

内容提要

把许许多多类似这样的卡片,按照一定的需要和规则排列起来,就可以供读者检索图书时使用了。

三、计算机检索

图书文献计算机检索对象主要是有关文献资料。即把文献的标题、作者、分类号、主题词或关键词、内容提要、文献出处等内容存贮于计算机中,并组成一定结构的数据库,用户通过查询检索,可以得到所需的文献资料信息。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说明此检索系统的检索功能及其操作方法。例如:查找林运卓编著的《书海泛舟》一书,可通过下列几种途径进行:

1、书名检索

把光标键移到菜单

记录号

ISBN号

分类号

索书号

书名

作者

丛书名

出版社

"书名"处,按回车键确认后,屏幕即显示

对话板

请输入检索键值:

在其中输入所找书名,再按回车后,屏幕上即显示该书目录: 书目记录号:0197006864 分类号:G79 种次号:30

ISBN:7-5405-1318-7 语种:中 流通级别:0 本书为 1 册一套 题名:书海泛舟--中学生图书技能与自学方法

作者:林名卓 著

丛书名:

GBZ:新世纪出版社 版本:1 版

复本数:5 页数:221 开本:32 开 价格:8.50 出版日期:1996、11

ZG006884 ZG006885 ZG006886 ZG006882 ZG006883

从上表的显示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的索书号(分类号+种次号)G79/30,共有5本,且均未借出,各项显示十分清楚,读者很快便能从书库里找到该书。

2、著者检索

著者检索输入的检索信息是著者姓名。对多著者,一般来说输入任一个均可,全部输入也行。为节省时间,多数情况只输入第一个著者。如果这个著者是一个多产作家,那么,屏幕给出的将是库存中所有该著者所著的目录,这对于查询该著者的著书情况是很方便的。如上例,把光标键移到菜单"著者"的位置,按回车键后,只需输入"林运卓",再按回车键后便可得到以上图书目录信息。

3、主题检索

选择主题检索只需输入主题即可得到含有此主题词的馆藏资料目录。输出的条目也是与书名检索一样,也可打印输出。如上例,只需输入"书海"便可得结果。

4、号码检索

包括ISBN书号、条形码号以及索书号等号码检索,其中ISBN书号、条形码的检索,主要是为工作人员所设置的。号码与书目之间的对应关系简单明了,输入号码后,有没有该书,结果一目然。例如:通过索书号检索《书海泛舟》一先把光标移到"索书号"的位置,按回车键,在"索书号"后面输入"G79/30"按回车键即可。

5、模糊检索

如在用书名检索时,若遇到一个长书名,输入很费时间;或是书名记不清楚了,只记住其中的某个关键词或相连的几个字,那么,把这个不完整的信息(相连的几个字)输进去,我们也能得到结果。凡是书名中包含有这些不完整信息的图书目录都将显示在屏幕上供你参考。当然,输入的字数越多,准确率越高,查检速度越快。

关于图书馆的内容篇九
《关于单位图书馆的管理》

关于单位图书馆的管理

—A版/2010.1.5、B版/2010.1.18

为便于员工学习,丰富生活,现就建立、使用单位图书馆事宜规定如下:

1.图书柜:单位设置一图书柜存放在二楼TC办公室(古兴生位置后面),由霍春梅(兼职管理员)负责管理,并对各种书籍建立明细。

2.图书柜中图书的构成和使用要求:

2.1单位每年所订的杂志:每当收到后,由霍春梅先登记电子明细和纸质明细→然后将电子明细邮件告知单位员工,由员工自行到图书柜登记借阅→借阅时间不超过一周→这类书籍大家在使用时可在其上涂写。

2.2员工自己购买的图书:由员工使用后自愿提交(内容健康的各种书籍均可),单位借用→霍春梅收到后,登记电子明细和纸质明细,然后将电子明细邮件告知单位员工,由员工自行到图书柜登记借阅→借阅时间建议不超过一月→这类书籍大家在使用时请不要在其上涂写。

员工自己购买的图书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从单位图书柜收回,并从霍春梅处明细中去除。

2.3“单位开展读书活动”后的书籍:每人每年可使用上限为100元的读书费,按实由分工会报销→报销时由罗小惠登记纸质明细,员工使用完毕之后需提交给罗小惠(每人至少一本),然后存入图书柜→霍春梅收到后更新电子明细将邮件告知单位员工,其他员工自行到图书柜登记借阅→借阅时间建议不超过一月→这类书籍大家在使用时可在其上涂写。

2.4其他:自愿捐赠、公司购买、会议图书等→霍春梅收到后登记入电子明细和纸质明细→然后将电子明细邮件告知单位员工,由员工自行到图书柜登记借阅→借阅时间建议不超过一月→这类书籍大家在使用时可在其上涂写。

3.霍春梅负责每周对图书柜的书籍进行一次整理,并检查一遍大家的借阅时间是否到期,对超期的催促其归还,以便其他员工借阅。

4.员工自己拥有的书籍(除第2.2条的外),如果愿意借出与大家分享(无需将书提交到到单位图书柜中),可以把书的明细整理发给霍春梅,霍春梅汇总完毕后再将总的明细表发给全体员工,大家根据明细并就自己感兴趣的书去找相应的图书所有者借阅,借阅时间建议不超过一月,大家在阅读时请不要在其上涂写。

完毕!

关于图书馆的内容篇十
《关于新图书馆调查报告总结》

关于新图书馆调查报告总结

为了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熟悉新图书馆,了解同学们对图书文献资源的需求,提高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引导广大学生以馆为伴,多读书,读好书,形成读书的热潮。汕头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思委和科委于4月中旬在校内开展了此次桑普山读书节之关于学生对新馆的

认识的专题调查报告。

调查的对象包括各个年级的在校生,通过对学生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馆内环境和现代化设备,图书资源丰富程度等的满意程度的调查,可以发现许多同学对新图书馆的现状表示满意,并为了让图书馆能进一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提出了自己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下

面是详细的报告:

根据本次的调查,发现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是图书馆的主要群体,占了总调查人数的九

成。

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图书馆的灯光问题,接近半成的学生是满意的,但也有三成的学生认为

灯光不够亮,两成的同学认为图书馆的明亮程度可以接受。

其中有近三成的大三学生认为图书馆灯光不够明亮。

对于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满意以及认为时间不够的学生各占一半,其中有近六成的大二学生

认为图书馆的开放时间过短。

对于图书馆设立茶水间的问题,有七成半的学生支持这个决定。

对于图书馆布局以及书籍放置的问题,只有5%的学生十分了解,六成半的学生认为并不十分了解,并且有两成的学生认为在图书馆太难找书。在年级分布上来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在各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并不十分了解图书馆的布局以及书籍放置问题。

对于图书馆室温设置的问题,两成学生认为很舒服,近六成的学生认为可以接受,但也有两

成学生认为冷气太大。

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问题,近八成的学生认为满意。

对于图书馆电脑使用的问题,半成的学生认为不错,另外一半认为电脑有问题的学生主要反映的问题是电脑经常出错。其中大三的学生主要认为电脑经常出错,大四的学生认为电脑网

速过慢。

对于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周”的问题,四成的学生认为是很有必要的,但近半成的学生认为

无所谓。在年级分布方面,大四的学生最希望图书馆多开设这类活动。

对于学生认为在图书馆中不能容忍的行为收集中,对于以下选项:A损坏图书B逾期不还C占座位D大声喧哗E拨打、接听手机F穿高跟鞋很大声走路 G经常有人员进出图书馆参观

并大声说话

学生评出的不能容忍的行为前三位是:经常有人员进出图书馆并大声说话,穿高跟鞋大声走

路以及大声喧哗,均有七成同学支持本观点。

另外,还有部分同学补充了以下的现象以及行为:

1)〖空气不清新〗

2)〖运书车子发出声音太大〗

3)〖情侣对话〗

4)〖杂志看完没有放回原处〗

5)〖研讨室的隔音效果不佳〗

6)〖图书馆忘带走垃圾〗

7)〖使用手提电脑〗

许多同学不仅认真地完成了问卷调查,而且还在调查表上写下了自己对图书馆的一些建议,

通过归纳和整理,同学们的建议主要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收集到的关于同学们的意见:

1) 图书:希望图书馆可以增加一些新书,有些太旧了;及时更新新书,特别是关于自然科学类的,发展的很快,有很多新理论,要及时更新;增加一些新出版的书籍.图书馆应多

进点书,有很多老师介绍给我们的书,图书馆没有该图书资源!

2) 闭馆时间:希望图书馆能延长开馆时间到11点

3) 电脑方面:大多数的电脑是坏掉的,根本无法使用;图书馆的电脑无法显示数学符号。如积分号,等号,求和号等电脑经常出现故障,建议图书馆定期检查维修,保证电脑能正常使用;加大对图书馆网页上功能与服务如何运用的指导教育,而且读书馆内电脑网页浏

览限制太多

4) 灯光方面:馆内部分灯光太暗了有些又太亮了;开不开灯主要是看亮度而不是看时间,有时阴天早上会很暗但是没有开灯,建议工作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帮我们把灯打;节约用电; 希望增加室内亮度,目前亮度不够均;图书馆内围,有些地方光线不足,如三楼图书馆H区 ;自习室虽然光线比较充足,但是晚上自习时,叠影过于明显,眼镜看书很不舒服!多种亮度不同的光会产生很多影子;图书馆内围桌子的灯管坏的时候,请及时修换

5) 馆内温度:冬天的时候,图书馆太冷了,希望有暖气提供;夏天冷气开小些

6) 馆内空气:馆内空气不怎么流通,有点混浊;.在天气不是很热的情况下,建议可以

关掉空调,打开窗户,这样又低碳环保,身体也舒服。

7) 馆内学生:1大声说话等行为都是个人素质问题,改善难度较大,或者可以贴一些温馨提示吧;2高跟鞋、拖鞋不得入内!损坏图书是电子还书的弊端。 3、报纸乱拿放,有人甚至任意扯下报纸带走。希望图书馆能规劝大家一下4、建议大家把报纸放回原处,尽量能在沙发处阅读5、定时清除桌椅课本,转移到固定认领处6对于违规的学生先提醒,警告若

不改则警告,如果还是不改,则可以取消其在某一段时间的入馆资格

8) 参观人员:控制非校内人员的入内参观,且时间尽量选在中午11:00或下午5:30这种时吃饭时间,因为大声喧哗者多是非本校学生而是工作人员以及参观者,而且这会影响学

习和增加财务损失的风险,希望图书馆成为是学点而不是景点

9) 安全性:图书馆的安全性要加强,现在很多人带笔记本等到图书馆自习的,有时难免会有走开查阅或者去厕所,如果图书馆不能给人一个安全的环境,放在桌上的笔记本会让人很担心; 馆内电脑不能显示课件里公式,改进电脑设备.还有wifi应该对手机开放,现在图书馆的wifi貌似手机连接不上,只有笔记本可以。现在的智能手机很多都具有wifi查阅邮箱,搜索资料,看PPT都不成问题,如果可以连接wifi,就能减少很多带贵重 的笔记本到

图书馆的机会了!

10) 手机信号:图书馆有地方没有手机信号,如果想完全屏蔽就要彻底,如果不是的话就要恢复该处的手机信号;而且要多贴关于到外面报答接听手机的标语,这现象太严重了,还

有手机应跳到振动模式!或者将这些行为列为规定,这就统一了

11) 其它方面:希望能精选一些竖版书展;希望能多设茶水间

结语:此次调查报告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新图书馆的了解和及时了解学生对新馆的需求,感谢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各位学生的配合,我们将及时收集和整理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

与图书馆合作,让新馆成为汕大学子沐浴知识的摇篮。

图书馆2007年读者问卷调查统计报告

07.12

读者调查是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重要手段。对读者进行认真深入的调查,了解读者的文献需求情况,把握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特点、现状,是图书馆确定发展目标,及时适应读者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改进图书馆工作的重要依据。

我校图书馆自2002年进入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以来,不断对文献资源建设加大投入,纸质图书年进书量从1万册到10万册,电子资源从零到今天拥有近7600种重要期刊、硕士博士论文30万篇的CNKI数据库。我们不断努力所做的工作,广大读者是否感受到了这些服务?他们是否有所收获?我们的工作距离读者的需要还有哪些差距?

带着这些问题,本馆于2007年12月份开展了问卷调查工作。此次读者调查问卷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法,抽样闻卷调查法能实现问卷的标准化与客观化,较能真实地反映调查对象的个人想法和情况,是在社会调查中最常使用、较省费用、花费时间较少的调查方式。本次共发放问卷945份,收回有效问卷864份,被调查对象主要是我校在校的教职员工和大学生。在被调查者中大一学生占38.2%,大二学生占27.8%,大三学生占21.5%,教职员工占12.5%,学生问卷回收率是91.6%,教师回收率90%。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①对图书馆基本情况的了解;②数字资源建设;③书刊借阅情况;④希望与改进的地方。

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这次问卷调查问题设置比较详细,能让读者对具体调查内容给出明确的回答,另一方面,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活动,能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做一次宣传,让读者对图书馆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各位读者能够认真答卷,说明了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1、对图书馆基本情况的了解

①到馆率的调查。57.8% 的学生和63% 老师平均每月都有2-5次去图书馆借阅图书。这个结果充分表明,我们不断努力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近几年学校对图书馆不断加强投入和建设,大大改善了图书馆的条件。图书馆也不断充实内涵,注重抓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让员工牢牢树立“读者第

一、服务至上”的工作宗旨,创造整洁、安静、优雅的读书环境。今后本馆的各方面工作还要继续努力,让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在工作学习之余能经常想到图书馆。

②对图书馆馆藏分布的了解程度。80.2% 的读者回答是大致了解。07年暑假期间,图书馆书库进行了调整,在四楼增加了一个文学艺术借阅室,另两个书库的图书也做了部分调整。几个月以来,图书馆通过张贴指示牌、网上发放通知、口头宣传等形式,能看到这样的比例较为满意,但也有部分读者回答是:一无所知。这就说明我们工作依然没有完全到位,今后还应增加不同的宣传形式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③暑期后图书馆设立了统一的还书处和读者服务台。调查问卷中有73% 的读者知道图书馆目前这样的管理模式,并且对这样的设置感觉比较合理。三个借阅室统一在一处还书,图书馆目前这样的管理模式,既节省了管理人员,又增加了管理力度。读者服务台的设立,架构了图书馆和读者直接沟通的平台。

④增设书目查询终端。目前图书馆三个借阅室各只有一台供检索用的电脑,而且配置陈旧速度较慢。65% 的读者要求在借阅室增设检索电脑。虽然读者在利用网上查询及网上服务方面缺乏主动需求的意识,但现实中,读者很想使用但没有合适的使用场所和足够的使用资源。

有92条建议认为图书馆图书分类不够清晰,想借的书找不着,有55条建议提出图书馆找书不方便,检索电脑速度太慢。其实图书馆图书是严格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分类的,书架上找不着图书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可供读者检索的电脑太少,读者一般都是带着所要查询的文献主题过来的,但图书馆无法提供足够的检索图书馆书目的终端。二是图书馆借阅室太少,三个大通间借阅室涵盖了中国法22个大类,分类条目太多,读者确实挺难找着图书架位的。三是应该由图书馆馆员担负起学生的文献检索课程,大学生不但要具有健全的人格,还需要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其中就包括工具书使用和文献检索能力。四是图书馆有必要增加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的力度,07级新生发放了《入馆指南》,但必竞仔细看的读者很少。还有就是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目前图书馆借阅室的管理人员都是50岁左右的临时工,无论在服务态度上还是业务素质上,

相关热词搜索:关于图书馆的名言 关于图书馆的美文 关于图书馆的作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图书馆的内容”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图书馆的内容"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7438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