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桃夭的寓意

桃夭的寓意

2015-12-25 12:03:2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桃夭的寓意篇一《桃夭鉴赏》 桃之夭夭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桃夭的寓意》,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桃夭的寓意篇一
《桃夭鉴赏》

桃之夭夭

----对《周南·桃夭》的鉴赏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一、浅析字句之美

《桃夭》的白话译文可理解为: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美丽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美丽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美丽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原文的诗句读来就有一种繁华盛大的美,美得让人心动,白话译文与之相较少了一丝典雅,多了几分喜庆,读来让人心生欢喜。

其中“夭夭”一词,意蕴丰富,有以下几种含义:1

一说是茂盛的样子。这是汉朝解释《诗经》的权威著作《毛诗诂训传》里说的,它解释“夭夭”,为“其少壮也”,以此比喻新娘子的健美。

第二种说法是钱钟书的《管锥编》中说“夭夭”是花笑,并引李商隐的《即目》诗:“夭桃唯是笑,舞蝶不空飞”来证明。这里代指新娘子的美丽笑容。

第三种说法,认为“夭”也有“美丽”的意思。宋代的大理学家朱熹认为:“夭”是“少好貌”,也就是既年轻、又漂亮的意思。于是“桃之夭夭”就是说桃树正在茁壮成长的阶段,风姿撩人,正适合比喻即将出嫁的女子,拥有健康、充满生机的美。

“桃之夭夭”以丰富缤纷的象征意蕴开篇,扑面而来的娇艳桃花,一下子占领人们的心灵,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灼灼”两个字明艳到了极致,给人喷薄而出的盛开感。“灼灼其华”铺陈开桃花怒放的美景。“其叶蓁蓁”形容桃叶茂密,青葱的桃叶映衬出少女灵动清澈之美。“之子于归”即“这个女子就要出嫁”的意思。“有蕡其实”指桃树的果实累累,从灿烂繁盛的桃花和葳蕤青葱的桃叶联想到桃树的累累果实,这是对新人的美丽祝愿,祝福他们早生贵子、儿孙满堂。

二、揣摩结构之玄妙

《桃夭》一诗三章看似只变换了几个字,反复咏唱,却是将桃花与女人相联系的玄妙一揭而尽。头一章写桃花,第二章写果实,第三章写叶,利用桃树从春天到秋天的三种变化表达三层含义,桃花形容女子的美丽,果实指代传宗接代的意义,叶借指开枝散叶、兴家旺夫的重要性。新婚、育子、治家,一个女人的三段时光就是一段花期的来去,这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对女子的身份定位。

三、探究文化意蕴

(一)夫妇之道

1 参见刘冬颖:《执子之手》,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92页

《大学》引用《桃夭》这首诗时说:“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此可谓一语道破《桃夭》的文化内涵。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单元,它的稳定决定了社会的和谐与国家的发展,汉代的“三纲”之说中,夫妻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准则,只有处理好家庭关系,才能实现大家庭的和谐。东汉班昭的《女诫》中说道:“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诚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可见夫妇之道不但在人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与天地同德,具有某种神圣的特征。

(二)尽善尽美

朱熹《诗集传》释云:“宜者,和顺之意。”《桃夭》中重点强调“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这既是对新娘美好的祝福,也体现了古代女子的优良品格。一个“宜”字蕴含着适宜的、美好的、幸福的丰富寓意,也是古代女子美丽的象征。

尽管《桃夭》中反复渲染女子的美貌,勾勒出娇艳灿烂的新婚女子的容颜,但是,尤为突出的“宜”字是评判女子美丽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综合来说即内外兼备的美。关于真善美的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楚国的伍举就“何为美”的问题和楚灵王发生了争论。伍举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国语•楚语》)。在孔子的美学观中,,尽善尽美方为美,且尽善较之尽美更甚,尽善才是根本。强调“善”与“美”的一致性,以善代替美,这实际上赋予了美强烈的政治、伦理意义,这种观点代表着先秦儒家的美学观点。从女性文学看,《桃夭》中的女子是诗经描写的女性中幸福美丽形象的典型代表。2

(三)宜尔子孙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这是新人子孙满堂的美好祝福。《诗经》中也存在着许多对多子多孙的热烈向往,《大雅·假乐》有“千禄百福,子孙千亿”的句子,在古人的思想中,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是一件异常重大的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大事。在封建宗法制度中,生儿育女是女性为人妻的重大而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伦理责任,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桃夭》一诗以繁盛的花叶与累累果实暗示了对出嫁女子多子多孙的美好祝愿。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多子多福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社会习俗,代表着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家族情结。

四、名家观点

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第一个以桃花喻美人,算是天才诗篇了。

陈子展先生说:“辛亥革命以后,我还看见乡村人民举行婚礼的时候,要歌《桃夭》三章„„。”《桃夭》中所洋溢的欢乐喜庆正是勤劳朴素的百姓们对于幸福的期盼与祝愿。

2 参见《诗经研究丛刊》,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9页

朱熹《诗集传》:“然则桃之有华(花),正婚姻之时也。”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美好的婚礼与美好的季节相映衬,一切都很美丽。

五、个人碎碎念

爱情是一种宗教,《诗经》里的情诗,除去了世俗中关于情的一切污浊和非议,美好而明媚,没有才子佳人的诗酒唱和,没有郎才女貌的刻意雕刻,只是人类情感古朴原始的自然流露,充满了质朴的真诚和纯澈。

喜欢这首诗,有一个最直观最视觉化的原因就是被诗中引用的桃花所渲染出的团团簇簇的扑面而来的灿烂繁盛所吸引。桃花灿烂,至情至性,开到荼蘼。它不像岁寒三友有高洁的品格不屈的傲骨,有的只是一树繁华美如云霞的自然气息,带给人好心情。想到《射雕英雄传》里面的桃花岛---一个隐约神秘而不失浪漫色彩的人间仙境。书中如此描述:船将近岛,郭靖已闻到海风中夹着扑鼻花香,远远望去,岛上郁郁葱葱,一团绿、一团红、一团黄、一团紫,端的是繁花似锦。再加上风姿隽爽、萧疏轩举的黄药师,我对于桃花岛、桃花更有百般好感。

在万物复苏的季节,花团锦簇,桃红柳绿,年轻女子妖冶如花,如含苞待放的桃花蓓蕾,透露着生命的无限娇媚和生机。她将要完成一种生命中的重大仪式,带着难掩的喜悦与小小的娇羞,享受着许多人的美好祝福,之后生子持家,完成生命角色的转换,这一切都是盛大美好的,如桃花般绚烂迷人。

《桃夭》是一首热烈赞美婚姻的歌谣,是质朴的远古劳动人民对于美好事物的真实流露,它之所以打动人,就是因为那份真实,那种原始的不加雕饰的真实感,直击人的心灵。在扑面而来的灿烂之后,仍然遗下悠悠清韵,留待后人细品慢尝。

桃夭的寓意篇二
《对诗经《桃夭》的内涵解析》

桃夭的寓意篇三
《《桃夭》的多重隐喻意象》

桃夭的寓意篇四
《诗经-风篇-周南-桃夭精致详释》

桃夭

桃之夭夭1,灼灼2其华3。子之4于归5,宜其室家6。

桃之夭夭,有蕡7其实。子之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8。子之于归,宜其家人。 1 夭夭:美丽而茂盛的样子。

2 灼灼:桃花盛开,色彩鲜艳如火的样子。

3 华:古代花字。

4 子之:这位姑娘。

5 于归:指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做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6 室家:家庭。

7 蕡(fén):肥大,果实将熟,果实累累的样子。

8 蓁蓁(zhēn):叶子茂盛的样子。

【赏析】

人们常说,穿上嫁衣是女孩一生最美的时刻。当然,让女孩美的不仅仅是那件漂亮无比的嫁衣,而是女孩成为新娘的那一刻,由幸福而发所呈现出的美,那种美是无可比拟的。仿佛所有的花朵儿在那一刻倾然绽放,幸福、娇羞、期盼、对未来的憧憬等汇集成一个个或深或浅的微笑。

感谢时光,让我在最美好的年华遇到你。

《桃夭》叙写的是女子出嫁时的情景和作者对女子的美好祝愿。诗句清新淳朴,却有极强的感染力,读来就如喝了一杯浓浓的醇酒,让人在满口余香中感受着美的诱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闭上眼睛,感觉自己身在一片桃花海中,满眼是欲开盛开的桃花,随风吹过,轻闻一缕桃香,轻抚一抹桃蕊。可是古人与我们不同,他们对于美的表达很含蓄,当然不会像现代人一个劲的称赞“美,好美啊,太美了,美的一塌糊涂。。。”,古人全篇不言美,却无处不透露着美。美、美、美,怎一个美字了得!

诗中之人美的让人心动,但却没有一个字在描写这种美,而是开篇先是大写特写满山桃树,繁花盛开,遍山艳色粉红;而后似把景色由远处拉近,映入眼帘满树密密麻麻的桃子;最后把镜头转向桃子之旁葱葱郁郁的桃叶。三幅风景画,无论哪一幅都美的让人心旷神怡,都美的让人感觉身处世外桃源。然而越是这样美的景色,越是衬托出了人的美。诗中以桃树的枝、花、叶、实来隐喻男女盛年,到了嫁娶的年纪。用植物的繁盛和人的盛年两相对照,相得益彰,更增添了诗中自然景物的寓意美。

“夭夭”可以理解为绚丽茂盛,也可以喻为挺拔婀娜,它有着生机勃勃的气势,又有种袅袅婷婷的气质,好比美人妖娆艳色;“灼灼”则可以解释为明亮、照亮之意,好比桃花粉红而闪着艳光,让人不禁想起“美人如花”。诗中对美丽一再的铺陈渲染,而后引出了披着婚装的少女,此时在众人心中,少女身材如桃树一样俏丽,行路如桃枝一般摇曳多姿,脸庞如桃花一样艳美,可谓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沉鱼落雁。这样的出场由缤纷绚烂的桃花烘托而来,有谁能不为之倾倒?《桃夭》也因此成为后世描写美女的词宗诗祖,像“艳如桃李”、“人面桃花相映红”、 “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等,都用桃花来比喻女子的美丽。

诗歌里的家同样也美的让人心欢,“子之于归,宜其室家”,“子之于归,宜其家人”,一个美丽的姑娘就要嫁人了,她不仅明艳动人,而且将会“宜室”“宜家”,给夫家人带来吉祥和幸福,这说明她的心灵一定也是善良的,性情也是贤惠的。这样好的姑娘,她所嫁的夫君一定也不会错。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在这宜于迎娶婚嫁的春天里,那名新郎穿戴整齐,既俊雅,又健壮,像棕树一样挺拔。此时,他激动万分,等待着和新娘相见相拥的那一刻。整首诗都带着庆贺祝愿新婚之喜的浓厚味道,充溢着和和美美,快快乐乐的气氛。

诗歌的韵律美得让人心舒,诗歌重章叠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通过反复的咏唱,

强化了意识,加深了印象,把美的事物不断加诸于人的感官和心灵,使人如聆天籁,舒泰无比。

【译文】

茂盛桃树嫩枝芽,开着鲜艳粉红花。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顺。

茂盛桃树嫩枝芽,桃子结得肥又大。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满。

茂盛桃树嫩枝芽,叶子浓密有光华。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人幸福。

桃夭的寓意篇五
《《诗经·桃夭》:善与美的统一》

桃夭的寓意篇六
《桃夭樛木的幸福结合》

翻开简装的《诗经》,不经意的看到了两首“夫妻”诗歌,《桃夭》和《樛木》,在诗经中以比兴手法描写的诗歌比比皆是,而这两首以朴实的口吻体现出爱情结合的美满与喜悦。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循环往复的重章叠句的描绘桃花的繁盛,美丽的果实,繁茂的叶子,将出嫁的女子比做春日的桃花,自身寓意已美不胜收,而后又以可口硕大的蜜桃来寄寓女子可以早生贵子,开枝散叶。只是说的如此委婉而又简洁易懂,由此可看出古人超凡的智慧与朴实单纯的美好心灵。 如今,人们总把心上人比做美丽的花朵,约会时捧着玫瑰,百合,桔梗„„借各种话语表达爱意,大多数人不会送普通的桃花的,而在诗经里,朴素的人们以客观视角来表达对于女子的祝福,将其寓意为桃花,这位后人提供给了一种祝福的“新”比喻,其实说新,只是因为多数人没有留意而已,有了桃夭,我们就可以这样一首源自诗经的古典诗歌来祝福身边的新娘子了。

同样,我们还可以以一首《樛木》来祝福血气方刚的新浪了。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樛木是一种弯弯曲曲的高达乔木,用它来比做男子再合适不过了,既高大魁梧,表现男子的阳刚之美,又曲折蜿蜒,具有柔情之美。哪

个女子不爱这样的“美男子”呢?同时具有时代性,表现出当时作为劳动主力的男子的高尚品德,做为对新郎官的祝福十分贴切。与《桃夭》一样,运用比兴的手法,将樛木的繁茂寄寓于“君子”的美丽爱情。

而两首诗都用重章叠句,增强了乐感和节奏性,读起来朗朗上口,无形中为这种男女结合的美好添了和谐的乐章和音符,美不胜收。也让后人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载歌载舞的生活习惯以及对于美好婚姻的真情祝福,真正达到了“乐而不淫”的境界。

打开《诗经》,表现男女之情的诗歌有很多,但这种真正的”夫妻篇”,不失高雅又不失浪漫的经典杰作,我想恐怕只有这两首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桃夭的寓意篇七
《那些卓华胜桃夭的古风词句》

那些卓华胜桃夭的古风词句,深至骨髓里的惊艳.txt两个男人追一个女人用情浅的会先放弃。两个女人追一个男人 用情深的会先放弃。╰︶ ̄—你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男女授受不亲,中国哪来13亿人口。1、恍然今生的我,就是前世轻狂的她(《扇与词》)

2、长安柳絮飞,箜篌响,路人醉 (《盛唐夜唱》心然)

3、他本是一世无双,他合眼一世悲伤(《哪吒》)

4、朱亭折扇,我牵小驴笑得狂,清明上河就笑这一场 (《清明上河笑》EDIQ)

5、将血化墨,你画烟波,淹埋我(《画未》烟花Show HITA)

6、他写聊斋时,遣词了太多寂寞(《兰若词》)

7、千秋月未落,扛战旗望长河 (《千秋月别西楚将》EDIQ)

8、闭目身半躺,腰中酒凉(《枯叶之蝶》)

9、 我看过很多遍的花开花谢,采过很多甜美或者苦涩的果实,酿过很多种类的好酒,却只遇见过一个能举樽共饮的人……(《醉仙歌》)

10、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倾尽天下》河图)

11、梦中楼上月下,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倾尽天下》河图)

12、谁家的清笛渐响渐远,响过浮生多少年(《浮生未歇》老妖)

13、十八年守候,她站在小渡口。十八年温柔,他睡在明月楼(《如花》河图)

14、盛世长安,花对残阳,忘前朝(《阳关调》河图)

15、江船夜雨听笛,倚晚晴(《长安忆》河图)

16、多少人,提剑纵马,说诗酒趁年华,可知年华只是弹指一刹(《一醉南柯》)

17、白衣送蓼华,吹灯看剑断毫发(《明月涯》)

18、少年一事能狂 敢骂天地不仁,才不管机缘还是祸根(《醉梦仙霖》清漪)

19、春水汤汤,一时无涯,柳絮轻软,流水尽飞花(《风流》)

20、倾我一生一世念 来如飞花散似烟(《云荒·只如初见》)

21、昨夜小楼细雨桂堂,伞下我踮脚望,诗中徜徉,蒹葭苍苍 (《书成》)

22、懵懂不知摘星事 直到流萤舞成眠 鸢尾花开何如旧颜 引弓落月酬离别 潇潇故人心已倦(《回到起点》)

23、千金不换伊人回眸金步摇 眉间朱砂点绛秋水蒿

浆声灯影流连处 青杏尚小 何时红了樱桃

拄杖南山为把柴扉轻轻敲 白发新见黄口旧知交

对饮东篱三两盏 何妨轻佻 把酒问月姮娥可好 (《金缕衣》)

24、三两声 零乱不成曲 拾寒阶 苔滑任尘积

不如不如归去 子规啼

参商永离何时归期(《青衫隐》)

25、翻手反排命格 覆手复立乾坤

少年一事能狂 敢骂天地不仁

醉极弹歌一场 梦与我孰为真

不能忘情徒惹得心困(《醉梦仙霖》)

26、是谁又撞碎了一轮海中月,醉梦里,长笑歌万阙。

是谁又在海上吹那杨柳叶,六月里,天涯飞白雪。

千人战几番秦淮水飘红夜。莫回首,百年相思难解。

却回首为你指间笛声咽,再回首,看梅花不谢。

多少年生死一笑剑歌烈,问天下,谁能掌缘生灭?

谁又在抬头望漫天青莲雪,谁又在,轻声说离别?

谁又在,轻声说离别?

——Finale《风姿物语·李煜·青莲雪》

桃夭的寓意篇八
《桃夭_简析_桃花扇_中的桃花意向》

九州文谈

桃 夭

——简析《桃花扇》中的桃花意向

宋珊珊

(安徽大学 安徽·合肥 230039)

摘 要:历代文人种花、描花、赞花者众多,然,不以浓墨涂之,仍能将花色写活者不多。《桃花扇》中,作者并不曾着力点染过桃花,渲染过桃源,而观者却自能从中觅得桃色夭夭,也俱都愿循着情节探究桃花源的所在,这其中症结何在,看过《桃花》传奇的人,该有着不同的答案吧。

关键词:桃夭 桃花源 物我两忘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Peach Blossom

——Brief Analysis of the Intention of Peach Blossom in Peach Blossom Fan

SONG Shan-shan

(Anhui University Anhui·Hefei 230039)

Abstract: There were numerous scholars and writers who planted flowers, described them and give praise to them in every period, while there seldom be anyone being able to make the blossom look vivid with simple lines. In the Peach Blossom Fan, the author never focus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each blossom or the Utopia, but the audience can find the vivid and splendid peach blossom, willing to follow the plot to explore the paradise. Why? A thousand people who have read the legend of Peach Blossom Fan will have a thousand different answers.

Key words: Peach looks lush; Utopia; Immersing in the art creation

《闲情偶寄》种植部,木本科,有文名《桃》,曰:凡言草木之花,矢口即称桃李,是桃李二物,领袖群芳者也。其所以领袖群芳者,以色之大都不出红白二种,桃色为红之极纯,李色为白之至洁,“桃花能红李能白”一语,足尽二物之能事。 然今人所种之桃,非古人所爱之桃……凡欲桃实之佳者,必以他树接之,不知桃实之佳,佳于接,桃色之坏,亦坏于接。桃之未经接者,其色极娇,酷似美人之面,所谓“桃腮”“桃靥”者,皆指天然未接之桃,非今时所谓碧桃、绛桃、金桃、银桃之类也。即今诗人所咏,画图所绘者,亦是此种…… 早些时候看《桃花扇》,颇有疑惑,美人碧血染就桃花,竟不嫌血色烈了些么,今则释然。香君烈性,非妍极之色不能匹配,而今桃色转淡,皆由万象更新所致,时过境迁,今人眼中的物什不同往日,也是自然,思想至此,竟是我辈太过浅陋了,今时桃花怕也是配不得香君的了。

昔日,谪仙人于桃李芳园中坐花醉月之时,烟景招摇,该是怎样气候,哪般滋味,定是今难得见的桃夭李艳吧。然,笠翁又道:噫!色之极媚者莫过于桃,而寿之极短者亦莫过于桃,“红颜薄命”之说,单为此种。凡见妇人面与相似而色泽不分者,即当以花魂视之,谓别形体不久也。然勿明言,至生涕泣。 桃花历乱,香君亦然,纵使于绚烂处绽放,一生也只得一回,

当知草木以四时为一轮回,人历经一世才算一个轮回,之于香

君,只有过一个春天。红颜薄命,径自飘零,如花笑靥终只能成为历史的标本吧。君不见,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桃花扇》中桃花意向纷纭,之于香君,扇底桃花既是自身碧血凝就,又是自己薄命的写照。“一朵朵伤情,春风懒笑;一片片消魂,流水愁漂。摘的下娇色,天然蘸好;便妙手徐熙,怎能画到。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写意儿几笔红桃。补衬些翠枝青叶,分外夭夭,薄命人写了一幅桃花照。” 奈何香君再过节烈,于杨文骢一干文人看来,也脱不出妓女出生,洗不去杨花水性,纵对其青眼有加,从心底还是将其视为朝秦暮楚,人尽可夫的娼门之女。杨龙友背弃前盟,为其再三梳栊的举止,已然显露出,从骨子里,他信不了香君的一番苦志,后将香君血扇点染,亦是携了几多玩赏姿态。“叶分芳草绿,花借美人红”,诸多玩笑,尽在其中。香君接扇之时怕是早已将对方的玩赏姿态看了个通透,不怒,不和,仅是潦草袖之,口里称着血迹腌臜,心里该是怨极了世道不公。出身贱籍,合着就该永世为人消遣,真正腌臜的该是世道人心吧,奈何千愁万苦,到了嘴边也只剩一句,“桃花薄命,扇底飘零”。 宫扇既已成了玩赏之物,今日舍却,只当是舍了自己的花柳

作者简介:宋珊珊(1985.5—),女,汉族,安徽淮南人,安徽大学中文系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28·

2010.10

九州文谈

际遇,从今只效关盼盼之志,再不能凭着烟花本等,自贱为花柳。是以宫扇寄出,借问候郎,也许真是想应了“桃花流水窅然去”的念想吧。生生想着侯生便是那天能携自己离开这是非人间,别寻洞天的顾曲周郎,而自己的这点滴苦志,若随了天意,也终该有个归宿吧。若不是存了这点伶仃心思,香君在宫中复见桃花宫扇之时,又岂能重拾歌谱,再唱《牡丹》。而这千愁万苦一经寄出,便只余“桃根桃叶无人问,丁字帘前是断桥”的嗟叹了。然而侯生又真能当得起这份寄托么?怕是到了扇损花伤之际,香君才真正明白了何为“空怜世界迫,孤负桃源心”。 南朝刘义庆所撰《幽冥录》曾载刘晨阮肇误入天台山得遇仙女,乐而忘返的故事,只因迷途中有桃树相迎,这福地洞天恰又合了武陵桃源与世无争的安闲,加之仙女姿容堪比桃夭,故而亦称二人误入桃源。后人创作因循承袭者无数,杂剧作家马致远、王子一都曾敷演过《误入天台》,其它文学样式关于刘阮仙遇的铺陈则更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除却避世,桃源作为声色之所的意蕴,已长久地熨帖在中国古代文人士子的心底。 初识香君,为其梳栊之时,侯朝宗便是怀揣着几多阮郎心思,媚香楼美人妖娆,楼暖黛香,便真当自己是“误走了巫山上,添了些行云想”,从今后只识云雨,不问故乡。却奁之后,侯生方晓得香君实乃“畏友”,敬慕之情倒也来的真诚。可除却此番,侯生在香君跟前到底是没什么豪杰志气的,及至辞院,还念着“天涯到处迷,将身怎隐”。

继而,鸳鸯离散,世人只见香君拒媒、守楼,不闻候郎声声惦念。真真的落花空有意,流水不懂情。江上舟逢,宫扇复得,闻知扇底桃花是由香君鲜血染就,侯方域先念的不是香君苦志,先怜的亦不是香君神销骨损,先着情在意的乃是这扇面桃花的意趣神色,竟不觉带笑赏花,这亵玩之态,何异于杨龙友。《桃花扇》曲终人散之时,扇损花谢也是必然。 干戈扰攘的时代,凡是胸中怀了几分天下的文人士子,既盛赞林泉,又不能彻底否定尘世,心神总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辗转煎熬,堪堪的进不得登庙堂,退不得入山林,如此不清不明的心性,也只配在俗世中幻想着酒中得道,花里遇仙。 《桃花扇》篇幅浩荡,桃花意向众说纷纭。古今桃色都不相同,各人眼中的桃花亦该是意味不同,而这又赖于观者的身份、目力,以及以何等样的心性与姿态来赏花。回到《闲情偶寄》,笠翁又道:此种不得于名园,不得于胜地,惟乡村篱落之间,牧童樵叟所居之地,能富有之。欲看桃花者,必策蹇郊行,听其所至,如武陵人之偶入桃源,始能复有其乐。如仅载酒园亭,携姬院落,为当春行乐计者,谓赏他卉则可,谓看桃花而能得其真趣,吾不信也。

李渔钟爱的桃花虽立于凡尘,却不媚俗,虽无甚装点,却自有一番风流姿态,观此花者怕未必是在看花,而是在赏心,在怡情。文人赏花向来太矫情,不然何用开琼筵以坐花。何以梨花一定要伴着院落阑干雨,何以海棠一定要就着红烛高照,何以菊花就能惹人把酒东篱,何以梅花折了傲气才换得一篇《病梅馆记》。

重拾《桃花扇》,只觉柳敬亭、苏昆生两位艺人的光彩格外惹眼,虽是凭着一张口得以存身,但也敢仗着这张口直言笑骂,不因阮老势大,减了志气,不因香君聪慧,少了管教。两位艺人上敢指天,下敢道地,前说得起孔孟,后谈得起东坡。经纶

满腹,却不似书生那般迂腐,艺高胆大,却也不似莽夫般意气用事。他们重香君之节,侯生之义,敬史可法心怀天下,纵使战乱频仍,杀伐不断,仍坚持着为可敬可重之人奔走效力,只为成全节义,成全天下,也成全自己对这世道的一番期望。他二人眼中的香君纵是姿容堪比桃花,也该是“乡村篱落之间,牧童樵叟所居之地”的桃花,任你往来何人,仍不减风骨,不媚俗世。

史可法在这部传奇中,正气浩然,是可与香君比志之人,不知是巧合,还是云亭山人刻意为之,剧中李香君为守节溅血写志,史可法为守志泣血誓师,这分明染就了离乱之际的两幅血色桃花,两下相望,互为照应,然,俱都是色极妍,寿极短。 文人心中的桃花源大抵有两处,一是刘晨、阮肇羁留难返的桃源,声色俱佳,世人莫不妄之;另一处便是五柳先生构建的桃源,往者怕是比不上刘阮,既无仙女,又无鲜果,既无声色之乐可供受用,亦不可修真成仙,从者怕是只有少数厌世过甚,或是灵台极其清明之人吧。

两个桃源故事所反应的避世精神是相通的,甚至俱都建构在晋时,也同样有着战火纷飞的时事背景,但刘阮之辈,虽图避世,心中还是放不下凡尘俗念,离了俗世的苦难,却离不了俗世的人生旨趣。而渴慕武陵桃源之人,恰正是放下更多的俗念。这与修仙又有不同,修仙之人脱去尘念之后,又拾起了成仙的念想,日日修为,也不过是想去迎合另一套法则,得缚于另一种体制,这也是一种不得脱度的执念。武陵源人看得很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前朝后世任你往来,再大的风云际会于我眼中也不过片刻的云卷云舒,无甚干系,颇有些“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淡然。 《桃花扇》传奇中几乎所有人物都在寻找着寄居身心的桃花源,然几人找到,几人失所,几人反复,又有几人了然了呢?怕是连云亭山人也是道不清的吧。

薄薄一柄桃花宫扇,染透了桃之夭夭,涂成了桃花半面,洋洋一纸《桃花》传奇,汇聚了几多桃李不言,又觅得几处柳陌桃溪。

文行至此,似该说说那慕仙求道的云亭山人了,起码谈谈他何以从汲汲入世,走到懒顾浮名的吧。我却是不愿。我亦知,离了山人的兴衰际遇,离合感伤,便是卸下了半卷的文气,纸上的琐言碎语依次摆开,也不过是野萍过江,无寄无依。然这江上野萍若能携得半片桃李,点缀其间,纵是逐流而东,倒也是难得风流。

古之戏曲,以自然之物、人为景观嵌入剧名者,不可胜数,然众多以自然之景敷衍出来的名目与写作主体两厢呼应者却是不多。牡丹亭畔,丽娘终只是魂系梅树,无关牡丹;梧桐树下,唐玄宗只为思念贵妃,方觉夜雨点滴凄凉,之于梧桐,并不作他想;汉宫秋雁,长门哀鸣也不过是徒增凄楚而已。而《桃花扇》却是不同,山人以桃花为名,虽未描摹实景中的桃花,却是借剧中人物写出了桃花的精魂,乍看之下,并无桃树成阵,细细品味,便觉得满纸都是桃色,山人于无形中,已经沿着这段历史种遍了桃花。其间何止李香君、史可法志气恢弘,歃血成花,以为盟志,苏昆生、柳敬亭二位艺人,牵带着一干复社文人,俱都是风骨潇洒,气血纯正,敢比桃色之人,加之左良玉等众武将的帮衬,张瑶星等旧朝老臣的点染,一片桃林竟也

2010.10

·29·

九州文谈

生动起来。桃源何处,只在心间。历朝历代,太多的人终其一当奋发图强,持节自勉。哲学史上,它代表一种人生思考,文生也寻不得桃源,许是历史的烟尘太过喧嚣,混淆了视听,错化史中,它反映的便是一种天人关系。

”老子早已告知世指了迷津,也许是这些故人只能在行动上配得起“隐士”头衔,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亦需将此身融入自然,自以为,一间茅屋,几竿翠竹便真能修葺出隐士的清明心性。人,天地自然和谐相生,是为“大美”

。 岂知“大隐隐于市”,物我两忘的隐士,不必效仿伯夷,隐居山方有机会求得“大美”

林,朝市亦可隐,老子不就很懂自得其乐吗。东晋邓粲说得明 先秦哲学的主题重在提出天人关系,定下天道人事的规矩,

汉代人讲天人感应,董仲舒言:“天亦有喜怒之气,白:“夫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于物。” 且不待多言。

”天地亦有喜怒, 冥冥之中,桃色竟活了,晕染得整个戏曲史也鲜活起来,《花哀乐之心。人与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扇》有太多耐人寻味的设计,茫茫一条戏曲创作的长河,没有四时常怀哀乐,自然既与人同性,有着相近的情感体验,与人汇入仕宦文化的主流。儒家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思想虽得彰性相通也是自然。恰如近火则温,近水则寒,凄然似秋,灿然显,却没有用来收煞。佛家的超世又太过高远、空泛,距离俗如春,凡此种种不胜悉数,历代文人伤春悲秋也自然是找到的世的精彩毕竟太远了,也只得搁置不论。身为孔子六十四代孙,依托,长久以来,同一自然地域里孕育着的炎黄子孙,渐渐认又颇具祖风的孔尚任不就祖训,归隐求道,已经为历史添了一识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光农事耕作有二十四节可循,修

。然,古今文人笔谈资。存身于满清朝廷,仍敢心怀旧朝,取时人写时事,笑文演史亦乐于将“人生长恨”托于“江水长东”

骂嬉戏,全无顾忌,这又为后人提供了可供说道的材料。加之多习儒,儒生重在因寄所托,借物伤情,托自然之物,言世道剧中对妓女、艺人形象的塑造,更是历来少有,莫不是想为历人情,毕竟儒道多是治世之学,人与自然虽可映照,终还是有代有志气的妓女舒上一口气,为历代戏曲匠人添一份光彩,后些距离的。而道家强调将自己的身心安顿在自然之内,真正做人虽不得知,却也为之心荡神驰。所以讲这个收煞收得浑是气到物我两忘,浑然天成,是以《桃花》传奇,能将桃花写出万

般风情,能将桃源胜境渲染得深入人心,亦是与云亭山人遁世概,收得无限精彩。

云亭山人慕道求真已是不争,这道里的自然观,或者说是中寻道的念想分不开的。

《牡丹亭》借花园演春情,《长生殿》对广寒诉衷肠,皆是国文化中较为典型的自然哲学,在孔尚任笔下细细地蔓延开来。

传统文化较为重视自然,凡事讲究个“天人合一”。《尚书·洪物我并重,相映生辉,而《桃花扇》中并未实实在在地描过桃范》载周武王与箕子的对话,其中谈到:“五行:一曰水,二曰花,论过桃源,扇底桃花也是借了香君之血才得成形,至于桃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源盛景,更是无处寻觅,但这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风姿,竟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是生生映入了读者心底,这桃源难觅的困顿也每每使观者浮想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不难看出,先秦时期就定下了个相克相联翩,真真的物我纠缠,皆入化境。

责任编辑:琰 柽 生、因果循环的规矩,其间,大禹治水也需要因势利导,遵个

天地秩序。《周易》又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日月星辰,昼夜运行,不弛不怠,大地泽被苍生,包罗万象,无所不容,天地具都遵循此道,君子更

(上接第20页)

接着又出现了言志与言情含混、调和的情况,例如清代袁场合。还有其他的例子,如《文选》李善注说“诗以言志,故

,孔颖达称“情动为志,情志一也”。这说明不论“言枚认为言志与言情“差不离并为一谈”。杨明等现代学者认为:曰言情”

,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二者并无本质“志”“情”二字无所谓与政教有关无关,这两个字均表现意念,志”与“缘情”

心之所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说“好恶喜怒哀乐为六志”,上的差别。

以上所说的“诗言志”与“诗言情”这两种文艺理论思想,《荀子》则道“好恶喜怒哀乐为情”。这就说明“志”与政教的

关系决定于具体的场合,而与其字本身的意义无关。而“情”我们既要了解它们的发展过程,也要认识二者间的关系。两种可以用于一般场合,也可以用于政教场合,《周易》称“圣人之理论虽有差别,但都是在诗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并为情见乎辞”,《九章》道“发愤以抒情”。由此可见,“志”与“情”诗歌服务的,二者同时影响和促进诗歌的发展。 皆为相同的含义,都是指人的主观方面的思想感情,既有人的 各种思想、观点,又有内心喜怒哀乐的各种情怀,“志”并非与

参考文献: 政教有关,“情”也非一定与政教无关,二者甚至常被同时使用,

并入文章。现代学者还认为“言志”与“缘情”二者也没有根[1] 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本的区别。例如潘岳在《悼亡》中写到:“赋诗欲言志,此志难[2]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具记”,这句诗中的“志”在此侧重悲情,与政教并无关系。又[3] 朱自清.诗言志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如清代冯班《钝吟杂录》中说“缘情之作则可曰诗,诗者,思 也……有美焉,有刺焉,所谓诗也”,这里的缘情则可用于政教特约编辑:李育泽

·30·

2010.10

桃夭的寓意篇九
《《诗经·桃夭》修辞方法辨》

桃夭的寓意篇十
《那些卓华胜桃夭的古风词句_深至骨髓里的惊艳》

1、恍然今生的我,就是前世轻狂的她(《扇与词》)

2、长安柳絮飞,箜篌响,路人醉 (《盛唐夜唱》心然)

3、他本是一世无双,他合眼一世悲伤(《哪吒》)

4、朱亭折扇,我牵小驴笑得狂,清明上河就笑这一场 (《清明上河笑》EDIQ)

5、将血化墨,你画烟波,淹埋我(《画未》烟花Show HITA)

6、他写聊斋时,遣词了太多寂寞(《兰若词》)

7、千秋月未落,扛战旗望长河 (《千秋月别西楚将》EDIQ)

8、闭目身半躺,腰中酒凉(《枯叶之蝶》)

9、 我看过很多遍的花开花谢,采过很多甜美或者苦涩的果实,酿过很多种类的好酒,却只遇见过一个能举樽共饮的人……(《醉仙歌》)

10、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倾尽天下》河图)

歌曲下载地址:

11、梦中楼上月下,站着眉目依旧的你啊(《倾尽天下》河图)

12、谁家的清笛渐响渐远,响过浮生多少年(《浮生未歇》老妖)

13、十八年守候,她站在小渡口。十八年温柔,他睡在明月楼(《如花》河图)

14、盛世长安,花对残阳,忘前朝(《阳关调》河图)

15、江船夜雨听笛,倚晚晴(《长安忆》河图)

16、多少人,提剑纵马,说诗酒趁年华,可知年华只是弹指一刹(《一醉南柯》)

17、白衣送蓼华,吹灯看剑断毫发(《明月涯》)

18、少年一事能狂 敢骂天地不仁,才不管机缘还是祸根(《醉梦仙霖》清漪)

19、春水汤汤,一时无涯,柳絮轻软,流水尽飞花(《风流》)

20、倾我一生一世念 来如飞花散似烟(《云荒·只如初见》)

21、昨夜小楼细雨桂堂,伞下我踮脚望,诗中徜徉,蒹葭苍苍 (《书成》)

22、懵懂不知摘星事 直到流萤舞成眠 鸢尾花开何如旧颜 引弓落月酬离别 潇潇故人心已倦

(《回到起点》)

23、千金不换伊人回眸金步摇 眉间朱砂点绛秋水蒿

浆声灯影流连处 青杏尚小 何时红了樱桃

拄杖南山为把柴扉轻轻敲 白发新见黄口旧知交

对饮东篱三两盏 何妨轻佻 把酒问月姮娥可好 (《金缕衣》)

24、三两声 零乱不成曲 拾寒阶 苔滑任尘积

不如不如归去 子规啼

参商永离何时归期(《青衫隐》)

25、翻手反排命格 覆手复立乾坤

少年一事能狂 敢骂天地不仁

醉极弹歌一场 梦与我孰为真

不能忘情徒惹得心困(《醉梦仙霖》)

26、是谁又撞碎了一轮海中月,醉梦里,长笑歌万阙。

是谁又在海上吹那杨柳叶,六月里,天涯飞白雪。

千人战几番秦淮水飘红夜。莫回首,百年相思难解。

却回首为你指间笛声咽,再回首,看梅花不谢。

多少年生死一笑剑歌烈,问天下,谁能掌缘生灭?

谁又在抬头望漫天青莲雪,谁又在,轻声说离别?

谁又在,轻声说离别?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桃夭的寓意》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桃夭的意思 凌桃夭的结局 桃夭的思想内容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桃夭的寓意”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桃夭的寓意"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8400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