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2017-11-10 17:48:26 编辑:huantt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初中的学生们初二就开始学习物理课程,你是不是面对这个新学科已经束手无策了? 物理课本的知识很多,很多同学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一 ...

  初中的学生们初二就开始学习物理课程,你是不是面对这个新学科已经束手无策了? 物理课本的知识很多,很多同学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一到考试就拿不到分数。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常考点

  1.扩散现象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不同的情况表现为不同的力)

  第二节 内能

  常考点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②质量 ③材料:④存在状态 及体积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

  ① 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 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 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 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三节 比热容

  常考点

  1、比热容: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一节:内能的利用

  第二节:热机

  常考点

  1、 内燃机:

  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

  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热值。

  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

  第三节:热机效率

  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很多,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

  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热机的功率无关。

  公式:

  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

  热机能量损失的主要途径:废气内内、散热损失、机器损失。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① 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② 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③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常见热机的效率:蒸汽机6%~15%、汽油机20%~30%、柴油机30%~45%

  内燃机的效率比蒸汽机高,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高。

  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

  第一节 摩擦起电

  常考点

  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3、摩擦起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

  4、导体和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常考点

  1、电流

  电流的形成: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2、 一个完整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3.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干电池、蓄电池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持续电流形成的条件:① 必须有电源; ② 电路必须闭合(通路)。(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时,才能有持续电流。)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用电器: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导线——传导电流,输送电能。

  4、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此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是闭合的。

  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在一起,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或使导线的绝缘皮燃烧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的情况也属于短路(此时电流将直接通过导线而不会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会工作)。

  5、电路图:

  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

  符号 意义 符号 意义

  + 交叉不相连的导线

  电铃

  交叉相连接的导线 ○M

  电动机

  (负极) (正极)

  电池 ○A

  电流表

  电池组 ○V

  电压表

  开关

  电阻

  ○×

  小灯泡

  滑动变阻器

  第三节 串联和并联

  常考点

  1、 串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了就组成了串联电路。

  特点: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②各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其它用电器也不能工作;

  ③只需一个开关就能控制整个电路。

  2、 并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了并联电路。

  电流在分支前和合并后所经过的路径叫做干路;分流后到合并前所经过的路径叫做支路。

  特点:①电流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

  ②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当某一支路为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

  ③干路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各支路开关控制所在各支路的用电器。

  第四节 电流的测量

  常考点

  1、 电流:

  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符号I表示。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简称安,符号A。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1A=103 mA 1mA=103μA 1A=106μA

  2、 电流表:

  测量电流的仪表叫电流表。符号为○A,其内阻很小,可看做零,电流表相当于导线。

  电流表的示数:

  量程 使用接线柱* 表盘上刻度位置 大格代表值 小格代表值

  0~0.6A “-”和“0.6” 下一行 0.2A 0.02A

  0~3A “-”和“3” 上一行 1A 0.1A

  在0~3A量程读出的示数是指针指向相同位置时,在0~0.6A量程上读出的示数的5倍。

  * 部分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分别是“+”、“0.6”和“3”。这时“0.6”和“3”是负接线柱,电流要从“+”流入,再从“0.6”或“3”流出。

  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

  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来。

  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量程。若不能预先估计待测电流的大小时,应选用最大量程进行试触。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第五节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常考点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并联电路的干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一节 电压

  常考点

  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的符号是U,单位为伏特(伏,V)。比伏特大的有千伏(kV),比伏特小的有毫伏(mV),1 kV=103 V,1 V=103mV,1 kV=106 mV

  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电压表:

  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符号为○V,其内阻很大,接入电路上相当于开路。

  电压表的示数:

  量程 使用接线柱* 表盘上刻度位置 大格代表值 小格代表值

  0~3V “-”和“3” 下一行 1V 0.1V

  0~15V “-”和“15” 上一行 5V 0.5V

  在0~15V量程读出的示数是指针指向相同位置时,在0~3V量程上读出的示数的5倍。

  * 部分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是“+”、“3”和“15”。这时“3”和“15”是负接线柱,电流要从“+”流入,再从“3”和“15”流出。

  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

  ① 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并联。

  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压表,从“-”接线柱流出来。

  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若不能预先估计待测电压的大小时,应选用最大量程进行试触。

  ④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可以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此时测得的是电源的电压值。

  常见的电压:家庭电路电压——220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每节铅蓄电池电压——2V

  电池组电压特点:

  ①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电压之和;

  ②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相等。

  第二节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常考点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值。

  第三节 电阻

  常考点

  1、 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符号是R,单位是欧姆,简称为欧,符号是Ω,比欧姆大的单位还有兆欧(MΩ)和千欧(kΩ)。1MΩ=103kΩ,1 kΩ=103Ω,1MΩ=106Ω

  2、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电阻率ρ)、长度(L)和横截面积(S),还与温度有关。与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通电,及它的电流、电压等因素无关。

  而且:①导体材料不同,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也一般不同;

  ②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③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④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只有极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玻璃)

  3由电阻公式R=ρLS 可知:①将粗细均匀的导体均匀拉长n倍,则电阻变为原来的n2倍;

  ②将粗细均匀的导体折成等长的n段并在一起使用,则电阻变为原来的1 n2 倍。

  第四节 变阻器

  1、 滑动变阻器:

  电路符号: 变阻器应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有时还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铭牌:例如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A”的字样,表明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

  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注意事项(见右图):

  ①接线时必须遵循“一上一下”的原则。

  ②如果选择“全上”( 如图中的A、B两个接线柱),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接近于0,相当于接入一段导线;

  ③如果选择“全下”(如图中的C、D两个接线柱),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将是最大值且不能改变,相当于接入一段定值电阻。

  上述②③两种错误的接法都会使滑动变阻器失去作用。

  ④当所选择的下方接线柱(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在哪一边,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就在哪一边。(例如:A和B相当于同一个接线柱。即选用AC、BC或AD、BD是等效的。选用C接线柱时,滑片P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将减小;选用D接线柱时,滑片P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将增大。)

  (滑片距离下侧已经接线的接线柱越远,连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

  2、 电阻箱:

  电阻箱是一种能够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的变阻器。

  电阻箱的读数方法: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Δ)的示数乘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阻值。

  3、 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箱的比较:

  相同点: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能起到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作用。

  不同点:①滑动变阻器有4种接法,电阻箱只有1种接法;

  ②电阻箱能直接读出连入电路的阻值,而滑动变阻器不能读数;

  ③滑动变阻器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而电阻箱不能连续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德国物理学家欧姆)

  公式: I = UR R=UI U=IR

  U——电压——伏特(V);R——电阻——欧姆(Ω);I——电流——安培(A)

  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R=UI 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而已。

  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的比较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特点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并联电路的干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特点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

  电阻特点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

  若有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为 ;

  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都大。 并联电阻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路的倒数之和 ;

  若只有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则总电阻R总=R1R2 R1+R2 ;

  若有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为 ;

  把几个电阻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总电阻比每一个并联分电阻都小。

  分配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U1U2 =R1R2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I1I2 =R2 R1

  电路作用 分压 分流

  *电路(串联、并联)中某个电阻阻值增大,则总电阻随着增大;某个电阻阻值减小,则总电阻随着减小。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R=UI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

  【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R=UI 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R=UI ,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实验表格】

  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平均值R/Ω

  1

  2

  3

  【注意事项】

  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②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相关热词搜索:知识点 人教 物理

1、知识点 物理 1 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 ,a用Δv与t 比。2016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实用!(2015-11-09)

2、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编篇一:八年级物理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汇编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汇编(2016-01-11)

3、  高一物理难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使用  高考物理试题中常见对机械能问题的考察,一般来说题目会设计机械能守恒与不守恒两种情况。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2016-03-07)

4、高一物理知识点(共6篇)高一物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拨1、质点质点是指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型。2、物体能简化为质点的条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只做平动,或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才可以把物体简化为质点。3、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高一物理知识点(2016-07-07)

5、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共6篇)高一物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拨1、质点质点是指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型。2、物体能简化为质点的条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只做平动,或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才可以把物体简化为质点。3、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2016-07-07)

6、高一物理知识点整理(共6篇)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非常详细)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秘诀:“想” 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 ........A(成功)=X(艰苦的劳动)十Y(正确的方法)十Z(少说空话多干实事)(最基础的概念,公高一物理知识点整理(2016-07-07)

7、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共6篇)人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精华版}人教版高一物理目录走进物理课堂之前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102 时间和位移„„„„„„„„„„„„„„„„„„„„„„„„„„„14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2016-07-08)

8、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共6篇)最详细的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最详细的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 ........A(成功)=X(艰苦的劳动)十Y(正确的方法)十Z(少说空话多干实事)(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物理学习的核心在于思维,只要同学们在平常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2016-07-12)

9、高中一年级物理知识点(共2篇)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1]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1 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高中一年级物理知识点(2016-07-12)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88937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