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怀才不遇白居易

怀才不遇白居易

2015-12-28 05:38:4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怀才不遇白居易篇一《白居易》 在《与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怀才不遇白居易》,希望能帮助到你。

怀才不遇白居易篇一
《白居易》

在《与元九书》中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前两类体现他的“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后人对之研究颇多。然而不同的是其感伤诗脱离了中唐功利化主流诗风,大多都是对其怀才不遇和不得志的抒写。其表现领域也从外部现实转向内心情感世界的开掘,反映了白居易的真正人生体验。感伤诗呈现阴柔清婉、落寞感伤的凄美风格,流露了白居易的恻隐之心、慈爱之怀、友义之情、故园之思。

本文主要把白居易的感伤诗分为伤时叹老、悼亡亲友、思友念远、感悟伤怀,并对其一一研究论述,从总体上评价,其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有助于在阅读中把握其情感世界和精神内涵。

感伤诗四卷,前三卷都是古调诗,最后一卷为歌行曲引等杂言体诗。这一卷只有诗二十九首,但白居易最著名的作品《长恨歌》、《琵琶引》都在这里。 讽谕诗是白居易的重要作品,但还不能说是代表作品。在当时及后世,使他享受太名的流行作品是以《长恨歌》、《琵琶引》为代表的感伤诗。这两首诗,几乎每一个选本都已进入,有过许多人注释或讲解,我不打算在这里重复,因此我选了一首《霓裳羽衣歌》。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任苏州刺史时的作品,编在后集第五十一卷歌行类内。如果按照前集的分类法,它肯定也属于感伤诗。 此诗题下原有“和微之”三字,是因为元稹先作此诗,故白居易和作一首。但现在《元氏长庆集》中却没有《霓裳羽衣歌》,大约是遗失未编入。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所制舞曲。传说玄宗曾登三乡驿,望女儿山,有感于神仙之事,回宫后遂作此曲。刘禹锡有《三乡驿楼伏覩玄宗望女儿山诗小臣斐然有感》,诗云:“开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也有另一个传说:道士罗公远于中秋夜侍玄宗游月宫,在月宫中见仙女数百素练宽衣,舞于广庭。玄宗问这是什么曲子,舞女回答说是霓裳羽衣曲。玄宗记住其声调,翌晨命伶官依声调谱曲,即命名为霓裳羽衣曲。这是当时盛行的歌舞,白居易诗中几次提到。宝历二年公元八二六年),白居易从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出为苏州刺史,又想起了这个曲子。此时元稹为越州刺史,白居易因为苏州没有能歌舞霓裳羽衣曲的妓女,就向元稹要。越州也没有能歌善舞的人,只送了一份曲谱给白居易。白居易深感这个曲子可能失传,故作诗以寄其感慨。

白居易的两首感伤诗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一首颇具朦胧之美,这是一首伤感的情诗,

《真娘墓》

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香山居士的诗多为“闲适诗”,风格多平淡;而“讽喻诗”太过直露亦不喜;最为代表者当首推《长恨歌》、《琵琶行》。而如上面两首如此哀惋,如此朦胧,如此扑朔迷离的伤感之作实属罕见。作者创设了一种神秘的,模糊的美,这种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么美的事物只存在瞬间,只让有缘者可以欣赏得到。这两首小诗虽然可能是香山无意间写得,但却给了我们一种异样的美感。也为后世做了意境上的铺垫。到了晚唐,义山的《锦瑟》最为代表。逝去的美好总是令人怀想,追思,香山把瞬息间的感悟记录下来,与我们分享真实的我。这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是香山很人性化的一面。

伤感诗

在讽谕、闲适之外,白居易还把自己的诗歌分出“感伤”一类,其中的《长恨歌》、《琵琶行》,代表了白居易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

《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据陈鸿的《长恨歌传》,白居易写《长恨歌》的本意是要“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这可以说也有“讽喻”的意味。而且,《新乐府》中的《李夫人》诗中,特别提到“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如斯。君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杨妃,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也正是《长恨歌》创作的主观意图的一个注脚。所以,《长恨歌》从写杨贵妃入宫到安史之乱,都对君主的耽色误国和贵妃的专宠有所讽刺。但是,这一意图并没有贯穿到底。白居易在描述杨、李爱情悲剧本身时,又抱着同情态度,用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和语言把这场悲剧写得缠绵悱恻,这样就出现了双重主题彼此纠缠的现象。特别是诗中对玄宗与贵妃二人生

死相恋、梦魂萦绕的那种带神话色彩的反复渲染,更把前一个主题大大地冲淡了。如诗中写到杨贵妃死后,玄宗的对景伤情: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在这段之后,他又以浓重的笔调继续写玄宗回长安后的孤寂: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盼望梦中相会,却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到这里,可以说是把生死间的苦恋之情写到了极致,但下面推开一层,又写了临邛道士鸿都客为玄宗上天入地寻觅,在仙山见到了死后归仙的杨贵妃。看来似乎生死悬隔的恋人可以相会了,但又一转,杨贵妃的魂魄却不能回去,“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这时读者会代唐玄宗感到一种绝望,然而再一转,又是杨贵妃请道士带去当年的定情物给玄宗,并重温旧日盟誓: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一种深深的,又是只留下眷念而永远无法实现的情意,所以白居易在结尾处写下: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因而《长恨歌》留给读者的,主要不是“惩尤物”式的道德教训,而是对刻骨铭心的爱情的深深的感动。

写于元和十一年的《琵琶行》,则是一首感伤自己生平坎坷的抒情叙事诗。开头记述诗人秋夜在江州浔阳江头送客,听见江上琵琶声,于是便请弹琵琶女子相见: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听了一曲琵琶之后,女子诉说了自己的身世。原来这女子与白居易一样来自京都,也有一番由繁华而凄凉的遭遇,同病相怜的白居易深有感触:“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最后,沉浸在哀伤中的女子再弹一曲,声音越发凄凉悲切,而同样沉浸在伤感中的白居易听毕之后,更是泪下沾襟。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这一类叙事兼抒情的感伤诗是写得最成功的一部分。首先,在叙事抒情中,他往往采用精致生动、音声色彩与气氛相和谐的意象来勾勒一个个鲜明的画面,烘托出浓重的情绪氛围。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用最能引起人情思的月色、夜雨、铃声,组成有声有色的伤感情景;“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到凌晨,空殿萤飞、孤灯只影、钟鼓之声、耿耿星河,四种色彩、音声都给人以寂寞孤单感的意象,映衬出了玄宗彻夜不眠的苦苦情思。而《琵琶行》里,一开始就挑选了“枫叶荻花秋瑟瑟”这样的意象,以呈现怅惘伤感的氛围,接着以“江浸月”,即江水宁静地映着团团月色这样的意象,再给人以孤寂的感觉;而听了琵琶后,又以“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样静谧、萧瑟的意象再次呼应,烘托出凄凉寂寞的心境。其次,白居易很善于掌握节奏,他以变化的节奏把画面连缀起来,造成各种不同的气氛。如《长

恨歌》写安史之乱中玄宗西迁的那一段,从“九重城阙烟尘生”到“回看血泪相和流”,画面变换急促,好像鼓点频敲,构成了紧张的叙事气氛;而写玄宗思念死去的杨贵妃的一长段,从“蜀江水碧蜀山青”,画面变换便舒缓下来,显得沉重缓慢,抒情意味便全出来了。这样的不同节奏与内容结合得十分巧妙。又如《琵琶行》描绘琵琶女的演奏,最妙的不是精巧的比喻——这种比喻在顾况、韩愈、李贺诗中也有,而是善于通过描写音乐节奏的变化来表现情绪的起伏。它开始零散,“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继而“低眉信手续续弹”,出现了舒畅的节奏。此后逐渐由慢而快,用了反复排比重叠的字句写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的用字造句与琵琶声响交映成趣。最后在一个小小的回旋跌宕之后进入了高潮:“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然后这惊天动地之后又突然煞住:“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归于一片寂静。在这里,不仅所描写的音乐是有节奏感的,诗歌语言本身以及诗中画面的变换也都是有节奏感的。这种绝妙的处理,便造成了起伏跌宕的感人效果。此外,这类感伤诗的意脉流畅而不呆板,明晰而不晦涩,抒情叙事结合得天衣无缝,语言也很明白易懂,这些就是白居易大多数诗歌都具有的共同特色了。 2.感伤诗

白居易的感伤诗有一百多首,其中广为传诵的有《长恨歌》和《琵琶行》两首叙事长诗。

(1)《长恨歌》 《长恨歌》前半部分,写明皇迷恋声色和杨贵妃因色得宠,是写实,批判了皇帝的荒淫误国和贵妃的恃宠致乱;后半部分,写李杨爱情的毁灭以及唐玄宗对贵妃的缠绵相思,是写幻,对李杨爱情悲剧寄予了一定的同情。从作者的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看,同情多于批判,惋惜多于谴责。全诗构思精巧,故事曲折,描写细腻,语言流丽,感情缠绵婉转,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白居易是新乐府诗人的代表,他的感伤类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代表了他的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从《长恨歌》的主题和《琵琶行》的艺术上来阐述白居易对人的生存境况、人的生命世界的关注以及对人存在的感知。如果说《长恨歌》是作者从主题上感叹人生的悲欢,那么《琵琶行》则从艺术上进入到了更深的人生情感体验之中。但二者皆是作者对历史人生盛衰无常的惶惑,对生命本体存在的矛盾和痛苦。

白居易的感伤诗

出自Wiki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关键字:白居易的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被白居易归入感伤诗中的两首长篇抒情叙事诗《长恨歌》与《琵琶行》,是有着巨大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是白居易诗歌艺术的代表作。

《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歌咏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陈鸿的《长恨歌传》谈到白居易写作的缘起和用意,云:“„„质夫(白居易友)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指玄宗与插贵妃的故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

世。乐天探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可见,此诗既有“惩尤物,窒乱阶”的讽諭目的,也贯穿着传希代之事,吟咏风情的用意,而后者表现得尤为突出。白居易将之归入“感伤”诗,而他对感伤诗的定义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由此也可以见出其创作的意图所在。全诗深刻地抒写了爱情被现实毁灭后失意、悔恨以及相思无已的“长恨”之情,充满浓厚的感伤色彩。

诗作开篇写玄宗因好色而荒废国政,杨贵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终至引发安史之乱。其中或许包含着一定的讽刺意图,但自杨妃赐死,玄宗逃蜀开始,诗意已经全部笼罩在绵绵悲情之中。蜀道荒凉、离宫萧瑟,玄宗逃难之路上的日日夜夜,无不被刻骨的往事之思所包围。回宫后,物是人非,而斗转星移,春去秋来,也带不走心中的悲情,耿耿长夜,此恨绵绵。自“临邛道士鸿都客”以下,写玄宗在临邛道士的帮助下,上天入地,寻觅杨妃,而杨妃竟在海上仙山。此时的杨妃“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犹是昔时之丽质,而更带身为仙人的风华神韵。她托道士将当年定情的信物带给玄宗,又重申当年的盟誓:“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然而,“比翼鸟”、“连理枝”的愿望此生此世,再也没有可能实现,剩下的只是绵绵无尽的“长恨”,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男女的相思离别之情,本是古典诗文的常见主题,但《长恨歌》对这种感情的咏叹,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提炼。从内涵上看,诗作写帝王之家的爱情故事,而且放在安史之乱这一极为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因此玄宗对杨妃的思念,既是恋人的相思之恨、死别之痛,也包含着强烈的今昔之慨、盛衰之悲。诗作开篇以绚丽的笔致刻画杨妃入宠的繁华生活,既暗含讽刺,也为后半部的今昔盛衰之感奠定基础。当玄宗重返长安,物是人非的长安大内,正无处不传达出这种繁华已逝的悲凉,所谓“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这种盛衰之慨与相思之痛,揉合在一起,就极大地加深了全诗的感伤色彩。

诗作以“长恨”为全篇之灵魂,将相思之情的痛苦作了高度的提炼,呈现出极具震撼力的悲剧意味。诗作后部写仙山上的杨妃,以其托寄信物,重申盟誓、谆谆嘱托之举,将其刻画为善良忠贞,对爱情异常执着的女性;这与诗中刻画的玄宗耿耿长夜的相思之痛相呼应,将玄宗与杨妃的爱情表现得异常真纯而美好,然而这样的爱情却彻底地毁灭了,即使玄宗身为帝王,杨妃身为仙人,他们也只能永抱无涯之恨,天地有尽,此恨无期。这已经不是一般的相思之苦,而是美的毁灭的大悲剧;然而也正是在近乎绝望的毁灭中,美呈现出它最高的光华,这也正是此诗巨大的艺术魅力所在。古往今来的读者,不仅仅是通过此诗渲泄了自己的爱情失意之苦,更重要的是被绵绵长恨中的执着所震撼,灵魂被美在毁灭中所爆发的光华所洗礼。

《琵琶行》作于元和十一年江州贬所,这首诗通过亲身闻见,叙述了一个“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命运,并由此联想到自己遭受贬谪的遭遇,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此诗发乎自己的身世之慨,写来十分真切动人,《唐宋

诗醇》称“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

诗作对琵琶女神态、性格的刻画很见匠心,如“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十分传神地表现了弹奏琵琶的歌女的羞涩之态,而联系后面的叙述,可以体会琵琶女当年为教坊当红的歌女,本来是日日生活在稠人广座之中,而如今天涯沦落,饱受人世凄凉,容颜已逝,所以羞于见人。可见,这几句诗已经写出琵琶女内心无限凄凉。诗中写琵琶女演奏一段,极能表现音乐之美,但琴声的抑扬起伏,也正是琵琶女内心起伏的传达,开始演奏时的转轴拨弦,已经开始流露内心的情感,“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仿佛琵琶女已经开始缓缓地打开她的心扉;写到琴声激昂处,妙喻纷呈,令人目不暇接,不正好似琵琶女想到人生的种种悲欢凄凉,感情再也难以遏制的汹涌奔发吗?最终,琴声戛然而止,一切又都归于宁静,而琵琶女的内心显然也从感情的急流中回到了无奈而残酷的现实。诗作写琴声正是写人心,所以能将琴声写得异常丰富细腻,充满波澜起伏,使这段描写,不仅写琴声所引起的感情变化,更重要的是写出了琴声对内心世界的寄托。古代作者多有刻画琴声的作品,如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等都是其中的佳作,但白居易此诗不仅描绘了琴声本身的丰富变化,而且寄托深厚,因此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

作品的抒情还有双关照应之力,作者写歌女,其实就是写自己,歌女的琵琶声所以能令作者如此感动,就是因为它唤起了作者自己的内心情感。全诗以写琵琶女为主,写自己只寥寥数语,但自身的沦落之感也获得了深刻的传达。诗作刻画环境,也有烘托之妙,如开篇写秋天的枫叶荻花,勾画一种萧瑟感伤的气氛;篇中三次写到江月,都有很强的抒情效果。对琵琶声的描绘,更见功力。

白居易死后,唐宣宗在吊诗中曾云;“童于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也无不自豪地说:“(某)妓大夸曰:‘我颂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由是增价。”足见这两首诗在当时影响之广。后来它们又多次被改编为各种戏剧,更提高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中唐文学) (文章来源: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第七章第一节)

关键字:白居易的感伤诗 《长恨歌》《琵琶行》

在讽谕、闲适之外,白居易还把自己的诗歌分出“感伤”一类,其中的《长恨歌》、《琵琶行》,代表了白居易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

《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据陈鸿的《长恨歌传》,白居易写《长恨歌》的本意是要“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这可以说也有“讽喻”的意味。而且,《新乐府》中的《李夫人》诗中,特别提到“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如斯。君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杨妃,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也正是《长恨歌》创作的主观意图的一个注脚。所以,《长恨歌》从写杨

怀才不遇白居易篇二
《白居易被贬江州后的转变初谈》

白居易被贬江州后诗风转变探源

语文组 王艳

摘要:白居易在被贬江州之前,思想上主要以儒家“兼济天下”为主导。表现在

文学创作上,提倡重功利的主张,他和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了大量的讽谕诗。当诗人被贬江州以后,他的政治理想遭到破灭,思想中无为、闲适、自足占居其思想领域的上风,表现在创作上便写了大量的闲适诗。本文主要从思想和创作两方面探寻白居易被贬江州后的转变原因。

关键词:白居易 思想 创作 转变

一、白居易被贬江州后思想的转变

1、佛老思想对诗人深刻的影响

白居易思想中就有佛老的深刻影响,在他提倡写讽谕诗的同时,他就有无为、闲适、自足的思想。先天带来的这种佛教思想,在诗人遭遇贬谪之后越来越清晰明确。整个人生态度表现出了绝竞争,消烦恼、求解脱的人生态度。所以在诗人的日常生活和诗歌创作中明显表露出士林中隐、知足而乐、保和以养性的特点。他践履“中隐”的生存方式,身仕而心隐,从容进退于政治官场与退处生活之间。“身闲心适”是白居易追求的“保和”的目标,积极主动地调适自己的心灵世界,同时又不放弃高雅的情趣与独立自由的人格。

白居易于元和十年被贬江州,在江州贬所的四年,清醒地认识到“司马”一职的实质,并自觉地调整心态,思想转向知足保和,追求外适内,他表现得更为乐天知命,并以此来抚慰他受贬的愤郁不平之心。

可知,白居易自觉追求精神的解放,竭力保持与追求其内心的平衡与人格的独立,“他既完全摆脱了贪欲、虚荣、仕宦等等的束缚,但又是如此充分地享受着俗世人生中的种种快乐。在白居易身上,世俗与高雅得到了完美的统一,现世的矛盾、苦难都得到了圆满的化解,因而进入了一种顺化归真、圆融中庸的人生至境。”1 白居易的江州贬谪生活滋长了他的知足、保和以及中隐的闲适心态。

我们知道白居易精通音乐,我们从他所写的名篇《琵琶行》中即可看出他极高的音乐素养。据有人统计,白居易现存下来的2800余首诗作中“与音乐有关的有将近700首,专门论述音乐和音乐分量较重的有近百首„„涉及音乐门类1肖伟韬《白居易生存哲学简论》,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第31页。

14种,音乐调式11种,乐器近30种,各种乐曲30余首,音乐名人30余名;30次提及琵琶,60次提及笙,111次提及管弦(合奏),136次提及琴(古琴),近300次提及歌(声乐)。”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白居易是集演奏、鉴赏、创作于一炉的大家。音乐以“和”为体,可以让人忘却一切烦恼、忧愁和苦闷,摆脱学业、功利、权势的诱惑和干扰,完全沉浸在和谐的音乐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使人由心理的“和”达到生理的“和”,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3 在音乐中修身养性。

白居易就是在这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寻求精神解脱和内心宁静。不执著,不斤斤计较,不给自己施加压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置心于世事之外,一切烦恼都归于“空虚”。达到“心适”的最高境界。

2、现实政治使白居易失去了实施“讽谕”诗歌主张的土壤。

诗人写讽谕诗的立脚点,是建立在借讽谕以劝皇帝改革的希望上。既然是寄希望于皇帝,那么一旦认识到皇帝不可能由于讽谕诤谏而有所改革的时候,希望就完全落空,重功利的诗歌主张也就立即失去了依附。

从讽谕说提出前后到白居易被贬江州这段时间内,发生几件对白居易有影响的事:

贞元二十一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永贞革新。这时韦执谊为相,白居易上书宰相,表达对改革的同情,并且提出一些建议。但是,不久革新失败,随即韦执谊被贬为崖州司马。这件事对白居易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写了一首《隐者》诗为证。从永贞革新的失败,和韦执谊的遭遇中,白居易受到了震惊,悟出君臣之间,宠辱朝暮的道理,产生了退出政治生活的念头。永贞革新的失败和革新者的遭遇确实在他的心中留下了阴影。 元和三年四月,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牛僧孺、皇甫湜、李宗闵等登第。因三人皆指陈时政之失,言语直切,为贵幸者所恶,考官杨於陵、韦贯之、王涯等皆坐贬。这又一次给白居易的寄希望于皇帝纳谏以改革弊政的思想以打击。他有《论制科人状》为杨等人辩诬,言辞激切,因直言时政而获罪,且牵连了这么多人,这恐怕也是白居易所始料未及的。

元和四年,白居易写讽谕诗,即遭到非议。这在他后来写的《与元九书》中2

3丁继平、张拜侬撰《白居易与音乐》,参见《音乐创作》,2007年第三期,第86页。 参见汪凤炎、郑红著《中国文化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5页。

可以得到证明。白居易说写的讽谕诗如一把匕首,直插权贵的痛处,因此而得罪权贵,不为当政者所容,为以后的被贬埋下了根源。

元和五年,元稹因一件小事得罪宦官,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白居易累书切谏,论元稹不该被贬,而疏入不报。他种种的积极而为的直言劝谏换来的是当权者的逐渐憎恶,所以就有了他生平以来受到的一次最大的打击,元和十年被贬江州。他寄希望于皇帝纳谏以革除弊政的理想不得不在现实面前幻灭了。

二、被贬江州后诗风的转变

1、写作题材的转变

白居易的知足保和、情恕理遣、委运安命的思想基础,加上江州优美的自然及生活环境,江州司马的闲逸,以及上司对他宽容理解,这一切使得他的贬谪生活较其他被贬者更为优越容与。白居易被贬以后写的闲适诗大量的以自身的生活、情趣为描写对象,境界内敛,天地狭窄。我们仅从他的诗题即可窥其一斑,如《清夜琴兴》、《自题写真》、《隐几》、《春眠》、《闲居》、《适意二首》、《晚春沽酒》、《秋游原上》、《村雪夜坐》、《东园玩菊》、《咏拙》、《咏慵》、等等,凡一己之情、景、事、理无所不包,很少重大主题,多为身边琐事,如衣食饱暖、纳凉沐浴、日间坐卧、诗酒琴书、山水宴乐、坐禅修道、亲族之爱、知遇之欢等众多层面。多以岸柳园葵、片花些草、饱睡弹琴等身边琐事、生活情趣的叙写为主要内容。

白居易于元和十年(815)自编诗集十五卷,将约800首诗分为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并表明自己最看重的是讽谕、闲适两类,以为它们正好体现了他“兼济”与“独善”的生存之道。现存白居易自己编集整理的闲适诗共216首,辗转创作于长安、盩厔、下邽、江州、杭州等地,创作时间从他29岁到54岁,跨度长达约25年。从他不同时间地点所创作的闲适诗的数量来看,任江州司马时60首,最多。这也是与白居易着力表现自己的闲适生活与心态相适应的,他的闲适诗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再现了白居易作为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况与心志情态,突出了他的世俗面、人情面,同时,对诗的题材和境界无疑也是一个开拓。

白居易热爱名山大川,也爱一花一木,他常常以审美的眼光来观照周围的自然,往往于寻常之景中亦能发现其独特的美,有时借以疏散身心,摆落尘杂,获得心灵的宁静和自由;有时在逃避现实的苦难,寻找灵魂的避难所,获取精神的

当下安顿。白居易被贬江州期间摹写自然山水的诗篇所占比重最大、绝对数量最多。诗人在山水中不断寻求灵魂的解脱与精神的超越,山水悠游便成为诗人诗歌的另外一个主要写作题材。

2、与众不同的写作特点

对比后常取中间状态。白居易很擅长运用对比,这其实也昭示了他的一种习惯性思维。他的对比,广泛应用于他自身的不同境遇,就是在这众多横向的、纵向的对比中,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平衡了自己的心态。这明显是白居易与不如己者对比,甚至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当然易于知足了。对京城的思念,贬江州的嗟叹,由于与更僻远的岭南作比较对象而有所缓解。《白云期》(作于四十七岁)为证。

诙谐中尽显本色。作为化解人生矛盾的大师,白居易自有他的一套人生逻辑,独有的观察、思考事物的方式与视角,很懂些幽默的艺术,出语俏皮、诙谐。如白居易敢于承认自己“性拙”,自贬为“不才者”,索性就由着性子,甚至“养拙”,如此不必勾心斗角、争名夺利,正可以来修身养性。春游西林寺,望江楼上凭栏远眺,他那颗关注时局、关心民瘼的骚动的心却久久难以平复,既不能为此出谋划策,也不能带兵亲赴沙场,朝廷把他远贬江州,他只好在山中故作游山玩水状,当一个逍遥的“闲人”,并打算早早退休,归老林泉。显然,这中间埋藏着白居易的不为世所用的深悲隐痛,展露出他那明明难以排遣却又不得不强自排遣的尴尬境地。

白居易在江州感到寂寞、无聊了,对季节变换而发生的每一个细微的景物变化非常敏感,比如秋风到了,草木衰飒;春天的一个早晨起床迟了,听见屋外早莺的鸣啭,这些都让他情不自禁地想起都城长安,因为长安留给了他政治生命中的高峰体验,印象实在太深刻了,他在那里奋斗过、辉煌过,而江州的贬谪生活与过去的长安生活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他只有自欺欺人地说什么“但作城中想,何异曲江池?”“不作天涯意,岂殊禁中听。”这是一种强烈的回忆,就在这种如梦似幻的玄想中,他试图泯灭长安与江州的差别,过往与当下的差别,从而获取当下的安顿。这的些不同于以往的写作特点中流露出一位失意诗人的达观乐天的人生态度。

三、探源意义

自卫和自慰,是中国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了志向。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结构中一个宽大的天地,这片天地中有着安全而宁静。十年寒窗,博览文史,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转向另一种人生态度。

白居易遭贬江州,徜徉山水期,诗人在山林中找到了较好的人生位置,仕途的蹭蹬不快在游赏中获得了补偿,倾斜的心理天平又从佛道玄理中得到了支撑并趋于平衡。他在追求一种逍遥洒脱、无往而不自得的自由人格,以获取当下的适意和现世享受,其中似乎还隐隐透出他怀才不遇、被投闲置散的抑郁不平,笔下的诗歌饱含着他的人格、气质,映照着他的影子,他与山水同悲欢、共命运,在政治的夹缝中寻找人生的轻松与潇洒。文章探讨白居易被贬江州后诗风转变的原因,进而全面客观的了解白居易诗歌创作的发展演变过程。

怀才不遇白居易篇三
《浅析宋词中的_怀才不遇_情结》

豳田圈匕

Culture..Researcl、

浅析宋词中白c)“怀才不遇’’情结

【摘要】千百年来,在以儒家入世精神和伦理义务本位为基础的民族传统文化约遏润和熏陶下,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尊不取天下为己任,把修葬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舀己酌^生目标和最高理想。但事与愿谴,六多数文^未镌在仕谊上一展抱负.他们的作品中也透露出。怀才不遥1酌愤懑。本文试从两苔宋词分析谈起,探索调^。怀才不遇。情结。【关键词】束词怀才不谓导磔辛弃疾

作者简介:赖恰静(1988年12月一).女,民族:汉族,籍贯.福建厦门,单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本科在校生,研究方向.哲学。

中国古代文人多怀有兼济天下的理想,他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准则和道德信条,希冀着一朝选在君王侧,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宋代词人也毫无例外,做

“他们大过致君尧舜、治国安邦的英雄梦。

都胸怀理想,志向宏大,在主观上绝不愿如

芸芸众生那样默默无闻于间巷,碌碌老死于乡间。然而事实上,真正能在仕途上获得较大成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词人却是极少的。”【1】翻开宋词典籍,我们就会发现,“怀才不遇”情结困扰着词人的心灵,“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白居易一语概括了中国古代大多数文人的共同命运。

贵为宰相。平步青云的晏殊曾写下这样一首词:

山亭柳赠歌老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绵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成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衷肠事,托何人々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这首词一反晏殊平时不为激言烈响的温润风格,声情激越,感慨悲凉,可以说是晏殊《珠玉词》中的别调。整首词描写的是歌女悲惨的一生,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反差极大。上片通过三个方面写歌女年轻时红得发紫的盛况。一是自幼便学得一身好技艺;二是在歌唱与演奏方面不断有自己的独创与革新:三是声名大振,红极一时,收入可观。下片则写歌妓的境况一落千丈。由于年老色衰,听众锐减,为糊口仍往来奔波,而得到的却只是”残杯冷炙”的凄凉境遇。她孤身一人,难觅“知音”,每当忆起当年,思虑今后,便止不住“当筵落泪”。词人对这位歌女给予了深切同情,同时也“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引自郑骞《词选》语),抒发自己身世命运的悲歌。那么,晏殊有什么需要诉说的“衷肠事”呢7又有什么抑郁不平,希望知音了解呢7原来,晏殊在数十年的宦海风波中,也曾受到两次委

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有意,欲因群材以更治,而小人权停皆不便。孙甫、蔡襄上言:“宸妃生圣躬为天下主,而殊尝被诏志宸妃墓,没而不言。”又奏论殊役官兵治僦舍以规利。坐是,降工部尚书、知颖州。然殊以章献太后方临朝,故志不敢斥言;而所役兵,乃辅臣例宣借者,时以谓非殊罪。

晏殊因为给李宸妃写墓志铭而获罪被贬。李宸妃是宋真宗的妃子,怀孕后,刘皇后假称有孕在先,当李妃产下一子后,刘命人将宸妃的儿子抱走,并谣言她生了一个怪胎,使宸妃失宠,这就是后来戏剧中的名段(狸猫换太子>。刘后抱养的儿子,后被立为仁宗。李妃死后,仁宗命身为宰相的晏殊写墓志铭。当时刘后还健在,晏殊没有敢将仁宗是李妃之子的史实写入墓志铭中,因为直书此事,是刘太后绝不允许的(任何人撰志文也都会这样回避)。次年,刘太后卒。这才有人告诉仁宗,他是李宸妃所生。于是仁宗恨晏殊所为志文不实,而加以贬黜。第二次冤屈,是由于晏殊引进贤才,革新政治,受到小人权律的排挤而被贬黜。词人当时已是年过六十岁的高龄,当他遇到词中的歌女,想到自己的经历,大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于是写下了这首激切的<山

论》、《九议》等。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千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正是辛弃疾心‘隋的真实写照: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l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撮英雄泪!

这首词是登临游览之作,表现了词人渴望报国而又志不得酬的苦闷,同时批判了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不思进取。词人空怀报国之志,而今只能悲愤地站在赏心亭旁,看着落日西沉,听者孤雁哀鸣。夕阳西下,暗喻着南宋小朝廷日薄西山、遥遥欲坠的危险局面,孤雁哀鸣让人联想起词人渡江南来、身世飘零的处境。词人的悲愤情绪不可压抑,又不得痛快倾诉,最终化作带有强烈情感的动作。“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词人“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已跃然纸上。然而,在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里.又有谁能理解词人登临眺望的复杂感受7整首词语意苍凉,催人泪下。末三句抒发词人“时不遏兮”的无可奈何感叹。读完这首词,一位胸怀大志而沉沦下僚的英雄人物形象浮现眼前,他面临国事艰危,热泪盈眶,发出报国无路,怀才不遇的慨叹。这把“英雄泪”,使全词笼罩上一层悲苦情调。以上所举的两个例子,展现了宋代词人怀才不遇的忧伤,引发人们关于道(学术文化)与势(政治权力)矛盾的思考,撼人心魄。

亭柳》。晏殊模仿白居易《琵琶行>的创

作,将个人对政治机遇的感发写人表现艺女命运的文学作品中,只不过《山亭柳》较之

“从广《琵琶行》在情感表达上更为隐晦。

义上来说,这首词也说出了千百年来贤士怀才不遇普遍的愤激心情,等于一首《感士不

遇赋》”【21。

再看辛弃疾,这是一位带有典型意义的“材大难为用”的悲剧性人物。照理来说,南宋本是一个迫切需要人才的时代,然而南宋小朝廷所执行的苟安政策却又“本能”地排挤和压抑大批主张抗金复国的爱国志士,这就注定了辛弃疾这样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空有报国热情,却无实现的舞台。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率兵大举南侵,年方二十二岁的辛弃疾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辛弃疾初来南方,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

屈。<宋史>卷三百十一《晏殊传》略记其

事云:(章献)太后崩,以礼部尚书罢知毫州,徒陈州,迁刑部尚书,以本官兼御史中丞,复为三司使。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殊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

参考文献

[1]鄣常亮。

“文土多数奋,

诗人尤命薄“…

“诗人性格”与“怀才不遇”漫谈[J]江西省团枝学报,1999。(4)

[2]缪钺。唐宋词中“感士不遇“心情初探[J]四川r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

万方数据

216

浅析宋词中的"怀才不遇"情结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赖怡静

厦门大学哲学系消费导刊

CONSUME GUIDE2010(7)

参考文献(4条)

1.郭常亮 "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诗人性格"与"怀才不遇"漫谈 1999(4)2.郭常亮 "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诗人性格"与"怀才不遇"漫谈 1999(04)3.缪钺 唐宋词中"感士不遇"心情初探 1990(04)4.缪钺 唐宋词中"感士不遇"心情初探 1990(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张秀芳 诗歌教学初探——杜甫《登高》诗教学设计[期刊论文]-新课程(中学版)2011(1)

2. 陈次滨.董学滨.黄东健.江皓波.杨梅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期刊论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6)

3. 蒋玉斌 唐人咏昭君诗与士人心态[期刊论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4(8)4. 西蜀不老翁 落星如雨"年"终了[期刊论文]-素质教育博览(中高年级版)2008(1)

5. 孙丽丽.张海泳.王红.SUN Li-li.ZHANG Hai-yong.WANG Hong 难治性充血性心衰患者水钠潴留的CVVH治疗疗效和护理难点临床分析[期刊论文]-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23)

6. 胡精美 《声声慢》教学设计[期刊论文]-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1(1)7. 陶晓薇.TaoXiaoWei 《声声慢》教学设计[期刊论文]-教育信息技术2011(2)8. 司慧莲 让学生自主放飞在唐诗宋词的天空[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10(20)

9. 汪征兵.汪志忠.刘宝.徐大林.江海兵.徐宜贵.郭伟.斯明园.罗丰平 顽固性心力衰竭20例床边超滤治疗的临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22)

10. 刘建琼.LIU Jian-qiong 忧生意识:宋词的文学特质[期刊论文]-河北学刊2007,27(4)

本文链接:

怀才不遇白居易篇四
《白居易》

怀才不遇白居易篇五
《白居易诗中典故整理》

怀才不遇白居易篇六
《赏析》

1."名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出自王维《山居秋暝》.四句写秋日傍晚雨后山村的景色:皎洁的月亮从松树间照射下来,一股清泉在山石上缓缓流淌.夜归的浣女在竹林中嬉闹,捕鱼的小船在湖中的莲叶间穿行.意境优美恬静而不死寂.静中有动,以动衬静,静喧合一,颇具禅趣.诗人笔下景物,如苍劲的松树,柔和的月光,汩汩的请泉,丛丛翠竹,叶叶青莲,嬉嬉浣女及莲叶间滑行的渔舟等,虽未穷形尽相,然皆可唤起视觉形象,着壁成绘.在景物的布局上,作者也做了别具匠心的安排,从明月至渔舟,是按流水的方向来进行布局的,这就造成一种完整,和谐的画境.语言清新疏淡,没用一个色彩词,就像一幅素雅的的水墨画.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山居秋暝》可谓"诗中有画"的代表作.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李白《将进酒》.两句是李白最负盛名的诗句之一.李白此时离开长安已近十载,年逾半百,岁月无多,又适逢朋友聚会,故诗中流露出浓重的及时享乐情绪.但是李白的用世之心一直未泯,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为何李白如此自信 这一方面有对自己才华和强大生命力的自许,有受儒家思想影响所致的历史使命感("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同时也与开元以来奋发自信的时代氛围——"盛唐气象"——的熏染有关.至于"千金散尽还复来",则反映出诗人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之时对金钱都能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视之,驱使金钱而不被金钱所驱使.自信,潇洒是这两句千古名句的灵魂,也是它脍炙人口的魅力所在.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自杜甫《蜀相》.上句通过刘备三顾草庐,侧面描写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下句一"开"一"济",正面写诸葛亮辅佐先,后二主的耿耿忠心.前句从刘备器重的角度写,后句从诸葛尽忠的角度写,这就在赞美诸葛亮雄才大略和忠贞品格的同时,又表现了君臣际遇,鱼水相得的关系.此前不久,担任左拾遗的杜甫因上书言事而遭贬;在平息"安史之乱"的过程中,肃宗猜忌功臣,信任宦官,致使兵力占绝对优势的唐军惨败于叛军手下.写历史上君臣之间的鱼水关系,正是有感于现实生活中君臣关系之不正常,同时亦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出自白居易《长恨歌》.杨贵妃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白居易对杨氏之美有相当出色的描写.她不仅天生丽质,且有迷人的风韵.此两句写贵妃的第一次亮相,先从正面作神态细节的刻画,再用其他宫女作侧面衬托.于正面描写,作者抓住最能传神的"眸"字及动感十足的"回"字来落笔,把杨玉环含情脉脉,似羞还顾,笑靥如花,千娇百媚的神韵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读

者面前."六宫粉黛无颜色"则以唐玄宗之眼为视角,既以"六宫粉黛无颜色"衬托出杨玉环倾城倾国之貌,亦写出了玄宗宿愿得偿的惊喜与满足,十分传神.5."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出自白居易《长恨歌》.两句写"安史之乱"爆发.对于"安史之乱"这一重大事件,诗人只用"渔阳鼙鼓动地来"暗示,笔法之简练,手法之巧妙令人惊叹.这两句不仅交代了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而且把唐玄宗获得安禄山叛乱消息的时间,地点安排在他与杨玉环在骊山寻欢作乐之时,意味深长,发人深思.作者褒贬之意,不言而喻,可谓春秋笔法.6."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出自白居易《长恨歌》.这是写形势好转,避难四川的唐玄宗回到长安城西门外时的情形."君臣相顾尽沾衣",不是喜极而泣,也不是悲喜交集,而是物是人非,前路茫茫的悲戚.玄宗入蜀后,留守长安的肃宗在灵武即位,而封玄宗为太上皇.如今玄宗所乘坐的虽然还是"龙御",但大唐江山已换了主子,局面已无法由他来控制了."信马归"三字,极有表现力,"勒马的缰绳已失",当然只好如浮萍飘絮,任凭命运的安排了.7."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白居易《长恨歌》.在《长恨歌传》中"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白居易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来表述,反映出"史笔"与"诗笔"的区别.生动准确的比喻,深刻的内涵和精致的句法,更使它脍炙人口."比翼鸟","连理枝"已成为忠贞不渝爱情的象征. "比翼鸟","连理枝"的意象含有平等的意味(比翼鸟是传说中的鸟,据说其鸟一目,一翼,须雌雄合体才能飞翔),使李杨"爱情"升华到新的境界,甚至带有现代性爱的性质.不过在白居易的思想中是不可能有男女平等的观念的,这显然是"形象大于思想"产生的效果.就李杨的关系来说,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恩宠"与"被宠".8."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出自李煜《浪陶沙》(帘外雨潺潺).《浪淘沙》所写,是暮春时节清晨,已成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李煜对昨夜"南柯一梦"的回味与咀嚼.失去的东西更觉可贵.李煜在位十五年,从未以国事为念,"一晌贪欢"的"贪"字即可为昔日的李煜写照.如今梦醒, 凭栏远迢, "三千里地山河"已变成赵家天下,李煜此时也似乎真正有了"君王"的角色意识."独自莫凭栏"语极沉痛;"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眼界开阔,"别"与"见","难"与"易"不仅构成对比,而且富于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后期的词确实与晚唐五代柔靡香艳的词风大异其趣.9."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这里写的是钱唐(古杭州)西湖的胜景.先用"重湖叠巘"勾勒西湖外观上的特点,并用"清嘉"二字加以赞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抓住一年中最富特色的景物来写,把"清嘉"具体化为飘香的桂子,无边之风荷,一清幽,一清丽."桂子"还暗用了唐代诗人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典故,从而增加了景物的文化内涵,成为千古名句.10."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出自苏轼《江城子·记梦》.两句写苏轼与去世10年的前妻王弗在梦中相逢的情景."无言有泪"的细节,深刻地表现了夫妻深挚的感情和久别重逢百感交际,难以言说的杂心情.王弗在世时,苏轼深得皇上赏识,夫妻伉俪清深,是他一生中最春风得意的时刻,而此时的苏轼却为朝廷党争所累,无奈外放.梦中相逢正是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无言"只是不说话,是无"有声语言",其实 "相顾","泪千行"也是一种语言,即肢体语言,在某种情况下,有声的语言会显得很苍白,肢体语言则有其无可取代的魅力.此词由于有上片"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土霜"的铺垫,加上梦后"料得年年肠断处"以下的衬托, 就使得"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别具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收到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11.名句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出自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写词人若有所失,百无聊赖,东张西望,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一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这是作者长期孤独生活的产物.寻觅无所得,于是感到凄凄惨惨戚戚."凄凄","惨惨"和"戚戚"都有"忧愁"的意思,但程度不同(分别指忧伤,忧郁,忧惧),连缀起来则是种愁苦情绪的不断叠加和难以排遣的恶性循环.三句分别从动作,环境,心情三个方面总写词人在遭到国破,家亡,夫死和金石资料散失种种不幸之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 梁启超用"茕独栖惶"概括李清照当时的心态,可谓允当.艺术上则极富创造性.连用十四个叠字,前无古人,而又自然贴切;七组双声叠韵字,读来节奏鲜明,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故被后人誉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

怀才不遇白居易篇七
《白居易前后期诗风转变原因新探》

白居易前后期诗风转变原因新探

2011-05-25 16:39:36| 分类: 文学研究 | 标签:白居易 前后期 诗歌风格 转变原因 |举报|字号 订阅 马永强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元和十年贬谪江州后诗风明显改变, 后期创作与其前期诗论观有所矛盾。有人认为原因在他晚年缺乏进取心, 信佛奉道, 消沉遁世。又有人说, 他早期诗歌太近于功利, 他的优秀诗章大多产生于贬谪江州之后。本文试图就白居易前后期诗风的转变问题, 略作探讨。

前期: 政治文人的角色意识

元和三年(808 年) , 37 岁的白居易, 在登上仕途8 年后, 终于有机会进入政坛, 成为重要角色。在前一年被授予翰林学士之后, 此时又被封左拾遗, 仍充翰林学士。尽管这只是并无实权的谏官之职, 但能接近皇帝, 有直接进言的机会和权利。这对于满腹经纶的白居易来说, 正是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他进入这一角色时感激涕零的心迹, 在《初授拾遗献书》等篇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臣所以授官已来, 仅将十日, 食不知味, 寝不遑安, 唯思粉身, 以答殊宠, 但未获粉身之所耳。”“士为知己者死”的报恩心理可以说左右了他这时的思想和创作。

所以, 白居易用谏官和政治文人的敏锐眼光观察生活、认识生活, 并把文学变成了批评报道和奏章, 是他的这一政治角色决定的。

他以拾遗之职,“屡陈时政”, 提出赦免囚犯、减租税、放宫人、断绝进奉、禁止掠卖良人等建议。作于此时的《秦中吟》、《新乐府》等对此皆有反映。另外, 还有对宦官专权的揭露(《轻肥》) , 有对官商勾结的批判(《盐商妇》) , 有对贪官污吏巧立名目的控诉(《重赋》、《卖炭翁》)。凡有悖于民情, 不利于治国的事, 无不被纳于他的诗中, 给予讽谕, 希望“上达天听”。正如《新乐府序》中说的那样, 这些诗皆“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 不为文而作也。”且从“其事核而实”、“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的这些特征来看, 白居易的《新乐府》等作品颇契合今日新闻的标准。他的诗可以说及时、真实、准确地记录了当时当世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出现的社会问题, 并且对不利于国计民生的社会现象给予批判和讽谕。但是, 白居易的批判是留有余地的, 他是站在一个政治家的立场来观察生活和作诗的, 所以, 他不可能超越他的角色地位。

要说明白居易受角色局限, 观察、认识生活的出发点和真正艺术家的不同, 不妨将他和杜甫作一比较。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与杜甫的《兵车行》是同一题材的新乐府, 反映的都是天宝年间人民苦兵役的社会现实。白诗是通过一位自断其臂而逃避兵役的新丰老翁的遭遇来实现“讽谕”的:“夜深不敢使人知, 偷将大石槌折臂。张弓簸旗俱不堪, 从兹始免征云南”, 形同实录; 杜诗则是字字滴血的惨痛控诉:“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白居易将此归罪于“天宝宰相杨国忠, 欲求恩幸立边功”; 杜甫则将批判的锋芒, 指向上层最高统治者:“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白诗舒缓有度,

杜诗喷泄而出; 白居易着眼点是杨国忠边功未立激起“民怨”, 杜甫愤怒得是“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二人境界显然不同。

郭晋稀教授曾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居易的《新制布裘》比较, 指出:“前者是从寒士想到寒士”,“后者是从稳暖想及寒人??表现出来的是达官贵人的推恩”。①根本点不同在于“杜诗是不管身家性命, 披肝沥胆, 拼命作诗人, 白诗是竭力拾遗补阙, 尽职尽责, 拼命作清官”。②

显而易见, 诗在白居易笔下变成了参政的工具和干预生活的手段, 他的诗论观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为政治服务的痕迹。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要求诗歌“救济人病, 裨补时阙”; 他还提出诗之六义——美刺比兴这种政治第一的标准, 指出“为诗意如何? 六义互铺陈。风雅比兴外, 未尝著空文”。这里的“风雅比兴”是六义的精髓, 而“美刺”又是“风雅”中最主要的东西。由此出发, 白居易十分看重他称为“讽谕诗”的这170 多首以《秦中吟》、《新乐府》为代表的作品, 在编定文集时将其编为第一部分。这些诗大多作于拾遗任上, 正是他在《与元九书》中倡导的“为君”、“为臣”、“为时”、“为事”的创作原则的产物。从表面来看, 这些主张似乎并没有错, 但问题的症结也恰恰在此。 我们知道, 文学艺术具有审美、认识、教化三大功能。认识、教化的功能是通过审美功能潜移默化来实现的。白居易则把诗歌纳入了政治实用范畴, 夸大其教化功能并推向极致, 从而忽视了诗歌的审美性, 背离了诗歌的特殊创作规律。

为什么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 白居易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呢?其原

因有两方面, 首先, 唐宪宗时期,“安史之乱”的动荡以及余震结束, 时局出现了短暂的安定, 似有广开言路、振兴国威的“中兴”之势。白居易被授左拾遗之职, 急切地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所以, 他为了用世的需要, 极力强化诗歌教化的功能, 使之为其政治事务服务,《新乐府序》云:“首句标其目, 卒章显其志, 诗三百之意也”。他的每一首新乐府诗都有小序, 注明诗的意旨, 针对性很强。如《杜陵叟》题云:“伤农夫之困也”,《卖炭翁》题云“苦宫市也”。都表明了他想让其“上达天听”的急切心情。其次, 杜甫之后的大历年间, 正是白居易的少年时期, 安史之乱削减了唐王朝的权威, 社会矛盾纷争四起。以钱起、刘长卿、李嘉?为主的大历才子, 掀起一股崇尚抒写个人内心和微观世界的诗风, 盛于一时, 他们大都写些“体尽流畅, 语半清空”的诗作, 而忽视诗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到:“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不量才力, 欲扶起之, ”就是想改革, 纠正上述诗风。但是, 他枉矫过正, 将诗歌为时、为事的政治第一标准推向极端。因此, 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诗歌因一味地追求实录时事直白上口,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诗的韵味, 以至“他的政治感超越了他的艺术力, 他的情的浓度也不如思想的深度”。③但是, 对于他诗歌创作上的政治功利取向, 一概谴责也是不妥当的, 其诗作的思想意义还是应当称赞的。作为一个社会的人, 他的角色意识决定了他的创作意识, 他的诗论观及此期的创作也成为他政治人格的具体体现。这具有特定时代条件下的必然性。

后期: 沦落天涯的文人情怀

闻一多先生将汉建安五年至唐天宝十四载计550 年间的文学划为

门阀贵族文学; 将天宝十四载后至“五·四”运动计1100 多年的文学划为士人文学。④白居易出生的大历七年(772 年) 距天宝十四年仅17 年时间。可以说, 他正生活在上述两种文化形态的嬗变期。因此, 他的人生经历、思想、创作不可避免地要受这种文化嬗变的影响。

元和五年, 白居易拾遗期满。《新唐书》本传载:“帝以资浅, 且素家贫, 听其择官。居易请如姜公铺以学士兼京兆户曹参军, 以便养。诏可, 明年, 以母丧解。还, 拜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 年) , 宰相武元衡被人刺杀。白居易上书急请捕刺客, 以雪国耻。宰相张弘靖、韦贯之因白居易僭越上书言官事, 对其进行诽谤, 白居易遂被贬为江州司马。这一沉重打击使他对政治心灰意冷。“作诗态度, 亦有所转变,„讽谕‟之作渐少。”⑤《谪居》一诗正反映了当时的心情,“面瘦头斑四十四, 远谪江州为郡吏; 逢时弃置从不才, 未老衰羸为何事? 火烧寒涧松为炉, 霜降春林花委地。遭时荣悴一时间, 岂是昭昭上天意?”官场的险恶,仕途的失意, 终于使他清醒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残酷。离开了政治漩涡中的白居易在失望中感伤、彷徨, 开始深刻体察世态炎凉, 领悟人生变故, 进而用艺术家的心态感受生活。这之后一段时间, 他作了大量的“感兴诗”, 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泪眼问花花不语”的触景生情与地位、身份的陡变, 带来了失落和痛苦, 最初十分强烈的体现在对贬谪一事的

愤愤然中。随之, 由于贬谪下僚, 他更有机会接触到民间的疾苦和大自然的山山水水, 痛苦、感伤的怀绪逐渐被超脱和达观所替代。正是这一痛苦的心灵巨变和人格转换, 才造就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另一番成就。到江州第二年所作的名篇《琵琶行》, 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 缘由盖在

怀才不遇白居易篇八
《诗歌4》

考点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考点阐释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内容主题包括意义的表层深层评价、常识典故传说的评价、背景现实评价、经历主张志向评价;思想感情方面包括富有一贯性的意象评价、情感倾向评价;观点态度评价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作者对人对事的看法、倾向。

高考中对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考查,一般不单独设题,而是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起来进行。试题形式:①综合要求: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多个因素放在一起综合考查鉴赏能力;②单项提问:仅就一方面提出问题并要求作简要分析;③与评价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把握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二、问题类型

(一)从整体问答的题目

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揭示了什么主旨?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是从整体问答的题目,内容可结合诗句具体回答,答案在诗中。只要记住常见的主旨或情感,一般都会有话可说。

(二)从诗歌原句中变化出来的题目

移居(其二)

陶渊明 (2006年高考北京卷)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务农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书愤 宋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的“愤”在诗中具体指什么内容?请作简要分析。

(三)开放(选择)型设问方式

此诗的内容(或主旨),有人认为是这样,有人认为是那样,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述理由。

解析:先肯定一种说法,接着分析诗句具体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手法,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抒发了什么情感,产生了什么效果。这样回答,很完整,失分的几率小。

(四)分析诗中景物描写对表现作者情感的作用

解析:先答写了什么景物,接着答怎样写的,再答表达了什么情感,最后答有什么效果。

注意:一般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的题型大多要求结合全诗来回答,所以要扣准全诗来回答才全面。

三、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分类(重点)

(一)送别抒怀诗

1、兴起原因。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践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或留给居者(留别),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因此,赠别类的诗词在唐宋诗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

2、感情主旨。

①大多是凄清缠绵、低徊留连,表现惜别恨别之意。(白居易《南浦别》“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因别而幽怨悱恻,悲情满怀;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②积极开朗,格调高远,以壮语慰别。(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表现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适《别董大》更是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著名琴师黄庭兰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啊!话说得响亮有力,于慰藉中充满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③借别抒怀之作。(李白《南陵别儿童进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则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传达出自己虽被贬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

3、常见意象

①杨柳(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诗经》“昔我往也,杨柳依依”;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草。(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③长亭。(古代驿道旁盖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成为送别之地的代名词。如:柳永《雨霖铃》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④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因此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楚辞·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白居易有《南浦别》。)

4、常见关键字。愁、恨、断肠、别、泪、柳

5、常用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柳永《雨霖铃》)

6、赏析方法。把握关键字,由景入情。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题:此诗的 “忆”字用得很好,诗人在“忆”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试题透析】两种不同气氛的景物描写,显示了诗人与朋友分别之时的心情变化:饯别宴上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而到了朋友上船离别之时,心情又如凄风苦雨般悲凉。开头的景物描写有力烘托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悲凉心境,第一句看上去是写乐景,实际上是写醉别的哀情。按送别通常作法,后二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将跟前情景推开,以“忆”字领起,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这样写借助想象,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

(二)羁旅乡思诗

1、兴起原因。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漂泊无定的辛苦、行役的艰难,对家乡亲人、国都皇帝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2、感情主旨。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张继《枫桥夜泊》)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孟郊《游子吟》;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杜甫《登高》;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柳中庸的《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3、常见意象。

①月。②鸿雁传书。③折柳送别。④杜鹃啼血。

4、常见关键字

情感类: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

节日类: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邯抱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5、常用手法

①借景抒情、直抒胸臆(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②乐景衬哀情(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③侧面落笔、虚实结合。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赏析方法:把握关键字,由景入情。

(三)思妇闺情诗

1、概念。思妇闺情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有对出门在外为商的丈夫的思念,关切丈夫的生活和事业状况,感叹自己虚掷韶光,青春易逝;有对戍边和征战丈夫的思念,关心对方的安危,或者怨恨兵役和战争的残酷。宫怨诗是闺怨诗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是专门写古代宫女以及宫女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在宫怨诗中,抒写盼幸承欢、失宠背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是最常见的内容。

2、感情主旨。

①抒发别离苦情。(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韵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干。”)

② 描写美人迟暮。对人物的外部动作与内心感受捕捉相当细腻,文字往往很精美。(晚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月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③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人生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世俗,追求高洁的世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承受孤独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蓄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

3、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比喻

4、语言特点。华美绚丽、精美细腻、绮丽香艳、委婉含蓄

(四)山水田园诗

1、概念、代表诗人。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场景,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2、感情主旨。

①描写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表达对大自然和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宁静、平和、自由、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白居易《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 风荷老叶萧条绿,水蓼残花寂寞红。 )

我厌宦游君失意,可怜秋思两心同。

③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王维《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④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辛弃疾《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⑤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小结:山水——风光优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田园——生活恬然

3、常用手法。

①描写角度——如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望等;

②描写顺序——如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

③描写方法——如正面与侧面、实景与虚景(现实与想象、神话,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粗笔勾勒(白描)、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声色结合等。

怀才不遇白居易篇九
《白居易_井底引银瓶_诗主旨新解_以_周易_井卦_为坐标》

 周易研究2009年第3期(总第九十五期)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主旨新解

———以《周易・井卦》为坐标

刘铭,徐传武12

(1.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2.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诗歌中用以起兴之物或事不仅可引出他物或事,而且还有讽喻、,主旨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起到恰如坐标一样的导向与辐射作用。白居易的《来起兴的。他将“讽喻王不明,贤人修己全洁而不见用,怀才不遇,而心中恻怆”,”,导向和辐射到当时的政治现实。他极有可能是通过该诗来讽喻皇帝,。

关键词:白居易;《井》诗;井卦;新乐府;中图分类号:I206.2  A-3882(2009)03-0081-05

anationonthePurportofaPoemWrittenbyBAIJu2yi

—TakeHexagramJingintheZhouyiastheCoordinates

LIUMing,XUChuan2wu12

(1.Department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2.InstitudeofLiterature,HistoryandPhilosophy,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

Abstract:Theobjectsoreventsintheopeningsentenceofpoetrymaynotonlyelicitotherobjectsorevents,butalsohavetheallegor2icandsymbolicsignificanceforustounderstandtheapoem’sconstructionofcontent,expressionofthepurportandthrustofemotion,justascoordinatesfunctioningasorientationandradiation.InhispoemJingdiyinyinping(DrawingSilverBottlefromtheBottomofaWell),BAIJu2yiactuallytakeshexagramJing(Well,48)intheZhouyiastheopeningsentence.Inthisway,BAIJu2yiconveyedhismainidea:theemperorwasnotwise,sothatthewellcultivatedsagegoesunrecognizedsadly.Throughthe"tragedyofloveaf2fairs"conceivedinthepoem,BAIstrivestoalludetothepoliticalrealitiesofhistime.Itisverylikelytosatirizetheemperor,reflec2tinghisattitudetotheYongzhenReform(805)inthemiddleTangDynasty.Inthepoem,BAIexpressedhisdeepsympathyfortheofficialswhosufferedfromthepersecutionintheReform.

Keywords:BAIJu2yi;poemofJing;hexagramJing;neo2folk2song2styled2verse;YongzhenReform

诗歌中“兴”的手法源自《诗经》,对后世诗人影响巨大。其作用简言之,如朱熹所云:“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详言之,一种情况下“兴”仅仅起到言此物而引起他物或事的作用,与诗歌内容无涉;另一种情况则如刘勰《文心雕龙》所云:“观夫兴之托喻,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

收稿日期:2009-02-22

作者简介:刘铭(1973-),山东宁阳人,复旦大学中文系2008级博士研究生。徐传武(1948-),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 [宋]朱熹《诗集传・关雎传》,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第2页。

② 王运熙、周锋撰《文心雕龙译注》,上海:上海古籍,1998年,第324页。②①

81

也就是说,用以起兴之物或事不仅可引出他物或事,而且还有讽喻、象征的意义,对我们理解诗歌内容的构建,主旨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起到恰如坐标一样的导向与辐射作用。

(下简称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井》诗),是其《新乐府》五十首诗歌中很耐人寻味,而且颇具艺术

魅力的一首。元代白朴曾根据它创作了著名杂剧《墙头马上》,更使它广为流传,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经典诗歌。而诗的开头一句“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运用的就是“兴”的手法。也可以这样说,《井》诗实际是用《井卦》来起兴的。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这句诗,可以说来自《周易・井卦》,也可以说是《井卦》卦义的某种概括。通过考察全诗,我们认为,此“兴”,不仅起到了“引起所咏之辞”的作用,而且它还有讽喻、象征的意义,对我们理解《井》诗的内容、主旨与情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导向与辐射作用。因此,我们对《井》诗的解读,就应该密切联系《井卦》的深刻内蕴。

由上所述,我们首先对《井卦》进行初步的理解,并以此为坐标探讨《井》诗主旨的表层含义。《井卦》卦辞原文如下: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改邑不改井”句,王弼注曰:“以不变为德者也”;:“井“无丧无得”句,王弼注曰:“德有常也”;孔颖达疏曰:“:“不渝变也”;孔颖达疏曰:“此明性常”。“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已来至而未出井也。井道以已出为功也。几至而覆,与未汲同也”;,须善始令终。若有初无终,则必致凶咎,故曰‘汔至亦未繘井,’者,不必之辞,言不必有如此不克终者。计覆一瓶之水,何

①足言凶?,不能慎终如始,故就人言凶也。”

,我们可以将《井卦》含义初步概括为:一方面是,“井”有“不变、有恒、慎终如始”之品德。另一方面是,汲水而水覆瓶破,以致功败垂成,以此喻人应行常德,须善始令终。若有初无终,则必致凶咎,造成悲惨的结局。

这样,以《井卦》此含义为准的,发挥其导引与放射作用,我们对《井》诗的含义可以作以下解读:白

(兴有“居易一方面用“井”之“不变、有恒、慎终如始”之品德,来“反兴”正兴”,“反兴”之说,如《诗经・

邶风・凯风》即为用“反兴”之例),引出那个开始指着“南山松柏树”,而“信誓旦旦”,表明自己的爱情多么坚贞不渝的负心汉,并表现作者对他“德之不恒”的讽刺。另一方面,用“水覆瓶破”起兴,引出一个“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并表现作者对弃妇的同情以及对男子“二三其德”的谴责。对于这些地方,周勋初、严杰两先生选注的《白居易选集》注释中也有类似的看法:

  “井底”两句:《周易・井卦》:“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则古人认为汲水瓶倾覆于井中不吉。南齐释宝月《估客乐》:“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莫作瓶落作,一去无消息。”唐王昌龄《行路难》:“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悬丝一绝不可望,似妾倾心在君掌。”则后人

②常以“瓶落井”喻男女情爱关系断绝之兆光。白居易句意近王昌龄诗。

这样以来,我们就可以把《井》诗的主旨初步概括为,一方面强烈谴责了那些“负心汉”们,另一方面警诫那些“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抒发了对她们被“始乱终弃”的深深同情,并流露了对封建礼教的不满。

如果我们对《井》诗的解读就此结束,把上述主旨作为《井》诗的最终主旨也是合乎情理的。可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从某种程度上讲,就在于对它所包含的思想和艺术内蕴的解读是难以穷尽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同一个经典文本的解读可能有很大不同,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

①[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今]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450-451页。②周勋初、严杰《白居易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76

页。

82

特”的说法,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而这也正是经典具有无穷魅力的原因之所在。

孟子讲,当“知人论世”,对《井》诗这一经典的解读也应当是这个样子。如果我们抛开了作者写作诗歌的时代和个人背景以及《新乐府》五十首作为一个整体这些前提,单纯从个体文本出发,把其主旨概括为“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自然也是可行的。但如果我们联系诗歌写作的时代和作者个人的背景,并把这首诗放在《新乐府》组诗这一整体中来解读之,就会发现“爱情悲剧”这一主旨是难以完全涵盖诗歌所包含的内蕴的,其应该有更深刻的意旨在里面。

上文我们说过,《井》诗以《井卦》起兴,《井》诗与《井卦》二者联系紧密,我们对《井》诗的理解自然还应把《井卦》作为标的,通过对《井卦》更深层次的解读,洞察其精义,进而来理解《井》诗意旨的更深层含义。

对《周易》每一卦主旨的理解是很复杂的,方法也很多,其中王弼提出了“一爻为主”说,于六爻之中独崇一爻,并以此一爻决定全卦之主旨。其《周易略例・明彖》云:“夫《彖》者何也?统论一卦之体,明

①其所由之主者也。”又《略例下》亦云:“凡《彖》者,通论一卦之体者也。一卦之体,。”王

弼认为,一卦之中,虽六爻相错,所处时位各不相同,,,以为这一卦的中心或主旨所在。只要把握住这一爻,,变化纷繁,皆可“举一以明”。这种学说,,从而能,。

我们对《井卦》,笔者认为,这一爻就是“九三”爻。《井卦》九三爻居,且得正。其爻辞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井卦・九三》爻辞进行解释时,赋予此爻讽喻如何用贤的政治意义。

》中为屈原作传时,有感于楚王放逐屈原一事,曾借此爻发论: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是福哉!②

这种解释赋予了“九三”爻辞以强烈的政治针对性,对楚怀王不能用贤而使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绝望投江的悲惨结局进行了抨击。很显然,太史公是借此来影射汉武帝对自己的刻薄和寡恩,抒发了他非但怀才不遇,而且身心遭受了重大屈辱,而又不能不苟活于世的愤懑心情。“九三”爻辞由是带上了浓重的悲剧色彩,而广为人知。

唐代孔颖达对“九三”爻辞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挥,其《周易正义》关于此爻的疏曰:

  井渫而不见食,犹人修己全洁而不见用,使我心中恻怆,故曰“为我心恻也”也。“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者,不同九二下注而不可汲也,有应于上,是可汲也。井之可汲,犹人可用,若不遇明主,则滞其才用,若遭遇贤主,则申其行能。贤主既嘉其行,又钦其用,故曰“可用汲,王明,并受其

③福”也。

孔颖达也将此爻辞与用贤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了。宋代王安石《易解》,清代陈孟雷《周易浅述》等都有以此爻辞讽喻用人之说。可见“九三”爻辞晓喻如何用贤人之说,是被许多人认可的。

我们知道,《周易》是古人强烈忧患意识的产物,《周易・系辞下》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强调“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既然“惧以终始”的忧患意识,为《易》之道,我们理解《井卦》主旨时,自然应以此为基点了。

③[魏]王弼《周易略例》,载《周易正义》附录,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755、782页。[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01页。[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今]余培德点校《周易正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455

页。

83

  这样,《井卦》之“瓶落井”且“水覆瓶破”而造成悲剧结局这一含义,正是忧患意识的体现,也可以看作是该卦的基本含义。很明显,这与“九三”爻辞强调“王不明,而贤才不能见用,而心怆恻”,内蕴上是相通的。这样,据王弼之说,“九三”爻就是全卦之主,其主旨就可以决定《井卦》的主旨。所以可以将《井卦》主旨理解为:喻王不明,贤人修己全洁而不见用,怀才不遇,而心中恻怆。

《史记》、《周易略例》、《周易正义》这类重要书籍对白居易那个时代的著名文人来说,可以说是几乎无人不读的,白居易对之自然也是耳熟能详的。与白居易同时的柳宗元就有《瓶赋》,以水覆瓶破来讽喻,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而《井》诗以《井卦》起兴,以其为准绳,将其“喻王不明,贤人修己全洁而不见用,怀才不遇,而心中恻怆”这一深层意旨,通过“爱情悲剧”,导向和辐射到政治现实,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对《井》诗讽喻政治现实这一深层意旨的理解,既要把它置入《井卦》这一坐标系中,以《井卦》主旨为导向,了解其对整首诗的辐射作用,又要将其融入《新乐府》五十首这一整体中,并结合作者创作的时代和个人背景,才能比较准确地挖掘出埋藏于其中的深刻内涵。

①白居易的《新乐府》。首的永贞革新,革新进行了四五个月,,力的联合反击下,革新运动惨遭失败,举,未参与到其中。而他对这场革新的态度,,,但却对之应当抱有积极和拥护的态度。》第五章《太行路》诗笺,就持这种观点。如果以

②这个问题有兴趣的话,。

:

第一,,书中清楚地表明他对革新的积极和拥护。永贞事败后,白氏对一些因革新而受挫的人多有同情和友善之意。并且,白居易对于永贞革新的反对派,即强藩、权宦,毫不畏惧,一再弹劾,这清楚地展示了他的政治态度。

第二,白居易除左拾遗后,身为谏官的他屡陈时政,请降系囚,蠲租税、放宫人、绝进奉、禁掠卖良人,这显然是受永贞革新禁宫市、举贤才、禁横暴、出宫人等改革弊政措施的影响。

第三,《新乐府》五十首所反映之内容,与永贞革新的内容有关,其实质可以视为对永贞革新精神某种程度的自觉继承。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白居易对永贞革新的态度是积极和拥护的。他亲眼目睹了永贞革新的过程,对其所革之弊端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再加上其为应制科而写《策林》的过程中,对永贞革新的改革有冷静的思考和分析。有了这样的积累,他想把自己对永贞革新所革之弊端的认识表现出来,但因唐宪宗深恶“二王八司马”,他不得不用这种较为曲折的方式来表现之,且将更深层的东西尽力隐蔽起来。在这种背景与李绅作新题乐府的启发下,他融合了《诗经》、汉乐府和中唐前期兴讽歌行的创作精神和表现形式,将教化和讽刺朝政联系起来创作了《新乐府》五十首,“上以纫王教,系国风,下以存炯戒,通

③讽喻”。从而颂美刺恶,干预时政,在当时引起了较大反响。

可是,联系白居易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我们发现,唐宪宗还是很欣赏白居易的,也采用了他不少的建议。他对皇帝也是感激涕零的,其《初授拾遗献书》曰:“臣所以授官以来,仅将十日,食不知味,寝不

④遑安,唯思粉身,以答殊宠,但未获粉身之所耳。”这样,就白居易个人来说似乎没有理由来抒发哀怨之

情,也不应该来对皇帝进行讽刺,而应当如他所说粉身碎骨来报答君恩。

①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45页。

②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76页。

④[唐]白居易著,[今]丁如明、聂世美点校《白居易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99页。[唐]白居易著,[今]丁如明、聂世美点校《白居易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05

页。

84

  实际上,在白居易看来,表现自己对永贞革新所革之弊端的认识,从而对皇帝进行讽喻与其报答君恩的想法并不矛盾,而这样做恰是其报答君恩的方式。所以其《新乐府序》言创作主旨则明确主张:“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其实,就讽喻诗干预时政的目的性而言,主要是“为君”这个层面,“为臣、为民、为物、为事”不过是前者的延伸与具体化而已。

白居易的“为君”,不是去溢美君王。溢美君王,这正是白居易所反对所厌恶的。在《新乐府・采诗官》中,白居易就严厉批评了诗歌史上“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若求兴谕规刺言,万句千章无一字”的现象,明确反对用诗歌来“赞君美”。《七德舞》虽歌颂唐太宗,实际自有深意。他是“时衰而思古之盛王”,借历史上的榜样来劝导、教诲当时的君王。其“为君”,指的是通过“讽”而使君谕,即是以

①诗歌教诲君王,对君王实施教化,达到“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的目的。

这种思想是白居易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在儒家先秦典籍中,所谓教是可以下对上的,而教的重

(),孟子就以“点是对君王施教。目的是“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孟子・告子下》为王者师”

()自命,形成了“《孟子・滕文公上》士可以为帝王师”的观念。

所以,我们看《新乐府》中许多诗矛头直指权贵,使“。这是为让君王

由此得到警诫,自然是“为君”。但《轻肥》,。《卖炭翁》:“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要知乐天此句之‘北’,

③殊非趁韵也。”实际暗指东西被抢到了皇宫。

,可是深受儒家君臣理论熏陶,而此时又饱受皇恩的他,,逆圣听”。所以他只好秉承儒家诗教“温柔敦厚,微言大义”的理念,。》所云:“身为谏官,手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辄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上以广宸聪,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

④吾平生之志。”

那么,白居易为什么要通过“弃妇”与“负心汉”这样的爱情悲剧来传达自己的政治观念呢?这与中国文人的传统思维有关。在西周春秋时代,阴阳五行观念发展了起来,人们的纲常观念也逐步形成,人们把“君和夫”,“臣和妇”放在了同样的位置上。于是在文学作品中就出现了以夫妇关系比喻君臣关系的情况。如《离骚》中屈原便自比为弃妇而将楚王喻为夫,抒发自己忠心耿耿却被疏远乃至流放的感情。《离骚》的影响是巨大的,后世的许多文人便纷纷效仿,以夫妇来喻君臣,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文人传统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在君王不明,政治黑暗的时代,为逃避“文字狱”迫害,这种方式就更为文人所经常采用了。

综上所论,我们可以认为,《井》诗中的“负心汉”与“弃妇”,可喻为君与臣,由此,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井》诗之深层意旨就可解读为:君王不明,而贤才不能见用于君王,而抒发自己的哀怨悱恻之情,并通过此来表现作者对失意臣子的无限同情。具体讲,白居易极有可能是通过《井》诗来讽喻皇帝,反映其对永贞革新的态度,并对因革新而遭打击的官员表示深深同情。而这样看来,《井》诗应当是《新乐府》五十首中提纲挈领的一篇,而其意旨也应当是这五十首诗歌的核心意旨。正因为这样,这些诗歌既有可能得罪权贵,也极有可能招致皇帝的不满,其后不久,白居易便被加上“越职言事”的“莫须有”罪名

⑤而贬谪出京了。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这或者也能从某些方

面来证明我们判断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责任编辑:刘保贞

⑤[唐]白居易著,[今]丁如明、聂世美点校《白居易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7页。[唐]白居易著,[今]丁如明、聂世美点校《白居易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49页。[唐]白居易著,[今]丁如明、聂世美点校《白居易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49页。[唐]白居易著,[今]丁如明、聂世美点校《白居易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50

页。③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248页。

85

怀才不遇白居易篇十
《白居易感伤诗特点》

亲;再来一个睡前故事!!! 加油!!!! 白居易“感伤诗”特色

白居易作为家喻户晓的大诗人,他的感伤诗在其诗文创作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他是第一个提出“感伤诗”这一概念的诗人。白居易在有生之年, 就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整理,他将自己的诗作分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纵观白居易的诗作,最感人心扉,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当属其感伤诗。 感伤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故不少学者都对白居易感伤诗独特的时代意义及形象作了分析,从艺术成就的角度分析,感伤诗达到了白居易诗歌艺术成就的高峰

一、白居易感伤诗的溯源

(一)自古以来的感伤渊源

(二)中唐忧患的时代背景;

二、白居易感伤诗的创作年代特征

(一)少年时代多感慨颠沛流离之作

(二入仕期间多哀伤宦海沉浮之作

(三)晚年时期多悲叹物是人非之作;

三、白居易感伤诗主要特色

(一)景物抒情

(二)现实主义

(三)平实语言

(四)超越抒情模式

(二)中唐忧患的时代背景;

安史之乱是大唐盛世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白居易出生于中唐大历年间,一个动荡不安,腐朽昏庸的时代,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中唐政权已难以再现昔日的辉煌,藩镇割据和藩镇叛乱此起彼伏,,朋党之间的明争暗斗,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形同虚设,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社会状况一蹶不振。(1)面对满目疮痍,风雨飘摇的景象,这一时期的文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出现了深刻的转变,他们一方面失去了原先那种浪漫,进取的激情,另一方面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感知,这时候的文人们清醒认识到这种江河日下的社会状态,纷纷把目光从建功立业,报效朝廷转向日常的心境情感和精神思绪,多情和感伤成了中唐文人的思想主流,而激烈的政治斗争和压迫则加速了这种风气的滋长和蔓延,此时整个中唐社会都弥漫着一种感伤和忧愁,生活于这个败落时代的白居易自然逃不过这种情

愫,受当时腐朽社会状况的影响,和苦闷文风的熏陶,一种感时伤逝,悲天悯人的情感深深根植于白居易的心底,这也成为他日后大量进行感伤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白居易感伤诗的创作年代特征

据统计,白居易的感伤诗大概超过了200首,这些诗歌创作的时间跨度超过了30年,也就是说,白居易的感伤诗贯穿了白居易人生诗歌创作的各个年代,由此可见,白居易的感伤诗既有当时社会背景影响,也有自身文人感伤的情怀,历数白居易感伤诗作品,各个年龄时代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自身人生经历的影子,外在事物的牵绊,内在情感的触动,随着所遇所感都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个年代的作品又各有特色。

(一)少年时代感慨颠沛流离

白居易出生于安史之乱之后,正是动乱之年,在少年时代,由于北方战乱频繁,白居易不得不被送往南方避难,诗人十一岁就与家人分隔,背井离乡,四处漂流,接触了社会上各个方面,尝遍了世事之苦,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的经历,让白居易在少年时代就显现了感时伤世的端倪,在这期间,白居易创作了《题赠定光上人》《客路感秋寄明准上人》《秋暮西归途中书情》等感伤诗作。久历这样居无定所的日子,让年少的白居易比同龄人更多了几分感慨和凄楚。他在早年的诗作中,更多书写的是自己四处避乱,颠沛流离的苦楚。

(二)入仕期间哀伤宦海沉浮

白居易一生经历了9个皇帝的更迭和变迁,主要活动在贞元和元和年间,他的感伤诗的创作情况和仕途的起伏紧紧相连,贞元十六年,白居易进士及第,元和十年,白居易遭人陷害被贬江州,这是诗人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他人生中苦痛悲及的时刻,白居易许多的感伤诗就产生于这个时期,在贬为江州司马期间,“秋日正萧条,驱车出蓬荜,回望青门道,目极心郁郁”,“江人授衣晚 十月始闻贴 一夕高楼月 万里故园心”,诗人由入到出,由庙堂到乡野,宦海沉浮多变,这样一种地位的悬殊与落差,对他来说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打击,内心无比悲凉。由于心境的变化,诗人感伤诗的数量也陡然增多,有感而发《夜闻歌者》,《初入峡有感》《郡中》等感伤诗。应该说,仕途的不得志让白居易的感伤诗在这个时期有了更多的创作源泉。

(三)晚年时期悲叹物是人非

到了晚年的白居易,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无奈,这在他的诗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到了晚年,历经世间沧桑 宦海沉浮的诗人,已经失去了年少的轻狂和宏图远志,

对于官场的尔虞我诈,仕途的荣辱兴衰,成败得失已经看得很清楚,也看得很淡了,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的在乎,其实这也是一种人到了晚年的常见现象,白居易再燃不能脱俗,只不过作为一个大诗人,他跟常人不同的是,他可以用诗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这种失落和无奈的情怀,白居易在晚年的作品中,也一改以往对仕途功名的幽怨和失落,转向了对物是人非,生老病死的悲苦和叹息,其实,这也是诗人到了晚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人生和社会的无奈。

在晚年,白居易写了很多首诗来感叹自己的颓暮。《初见白发》《叹老三首》《渐老》等都是诗人当时心境的代表作。白居易在晚年对于叹老类的感伤诗数量之多超乎寻常,可见诗人对逝去年华的留恋和感伤,青丝变白发,苍老的白发映照的是白居易孤独失落的心灵,生命颓唐零落之感在历经动荡的日子中日积月累,引发诗人的对盛年怀才不遇,老之将至的无奈伤感。晚年期间,亲人的相继离去,厄运不断缠身,诗人心中承受着巨大的丧亲之痛和压抑之情,无处释放的上伤,无处发泄的痛只能融进在幽幽的 感伤诗中,在这一类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脆弱,美好的生命总是那么早就凋零,离去的事物和生命带走了生者的惦念和回忆,而留下的却是绵绵无尽的伤和痛。

(一)以景物抒情

景物抒情应该是白居易感伤诗中最常见

1 以秋为景 白居易笔下的审美主体往往是秋天萧瑟的景象,审美主体是孤独愁苦的自我,主客体交融使感伤诗呈现阴柔清碗,落寞感伤的凄美风格,与偏于表现主观感受的中唐大历诗歌和充满唏嘘之叹,酸楚之味的晚唐诗歌风格相近。

(2)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往往给人展现的是一种肃杀和凄凉的感觉,秋叶飘落,秋风悲凉,秋日低沉,这一切秋景给人的心里平添了几分忧愁和烦恼,白居易的感伤诗抓住了秋这个特定的景色,在他创新的感伤诗中,有大量以秋为景的作品,《秋夕》《早秋曲江感怀》《秋日》等。另外,白居易还有很多诗作虽然在题目中未提及秋,但是在诗的字里行间中,都弥漫着秋的落寞和冷清,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白居易当时作诗时的心境和情感。

2 以月为景 白居易的感伤诗中,除了秋就是月,诗人似乎对月有着特别的钟爱和敏感,月亮与诗人有着不解之缘。古时的 诗人往往怀着感时伤世,郁结无处可发的心理状态,所以就难免借助风月来感时怀旧,一发心中苦闷,在白居易的作品中,具体可感的月亮,无论是新月还是圆月,总能唤起诗人的无限情思,如《禁中月》《城上对月 期友人不至》等。

3 以发为景 白居易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白发也层出不穷,老病现象日益加剧,原本就展不起笑颜的两颊,往往因偶然看见了自己的一根白发,而顿生哀叹,唏嘘不已,面对衰老,诗人不仅发出了对人生无常,转瞬即逝的感慨,这种感慨往往不分时间和地点,因此白居易写了很多诗来感叹自己的颓暮。如《早梳

头》《西原晚望》《自觉二首》等。

(二)现实主义

白居易的感伤诗多为一诗写一事,主题集中,线索明晰,叙事周详,叙事抒情过渡自然,合乎生活逻辑,感伤诗抒写的情,多为个人感慨悲伤,但白居易写愁,既不似李白那样瞬息万变,不拘常法,也不像李贺那样设想奇诡,思绪跨度难以把捉。(3)白居易写愁,细致入微,合乎情理,同是写愁的解脱,白居易往往借助安贫乐道,委顺任化以及归隐田园等自我排遣,情绪是消极的,与世无争的。总的来说,白居易的感伤诗注重写实,现实主义成为白居易主要特征之一

(三)平实语言

白居易感伤诗的语言风格,一如其讽喻作品,同样是通俗平易,质朴无华的,大多数的感伤诗不事藻绘,绝少用典使事,因而诗境平易,情真意实,读这类诗,如听诗人娓娓诉说种种的遭遇,苦恼和感伤。虽然总有后人批评肤浅,但总体上白居易的诗应该说还是通俗易懂,含义深刻之作。

(四)超越抒情模式

在白居易200多首感伤诗中,感伤情绪可谓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颇具时代特色和创作个性的 感伤——超越抒情模式。(4)在白居易的 感伤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诗篇先写感伤情怀,酝酿感伤情调,然后笔锋一转或自我劝慰或阐述道理来消解诗中的伤感情绪,这就是白居易感伤诗中的感伤超越模式,例如在《送春归》诗中,白居易这样写:

去年杏园花飞御沟绿,何处送春曲江曲,今年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西江西。帝城送春犹怏怏,天涯送春能不加惆怅?莫惆怅,送春人。亢员无替五年罢,应须准拟再送浔阳春。五年炎凉凡十变,,又知此身健不健?好去今年江上春,明年未死还相见。

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白居易当时远在江州被贬,去年春归之时,诗人在帝城的曲江送春,身处顺境尚且惆怅,诗人此时身处被贬之地,儒家倡导的功业无法实现,而时光一去不复返,兼济天下之志的实现也渐去渐远,真是去年送春,今年再送春,年年岁岁:“春”,岁岁年年人不同啊,忠而被贬,大好时光虚掷在天涯,这是难以消解的悲伤,可见诗人在悲伤之中的坚强个性的自然爆发,既是自己对人生自信的宣言,也是对诬陷自己的强权之反抗,哀莫大于心死,只要心不死,就有希望在,就能迎来人生的春天。白居易的感伤诗中的痛苦显而易见,但是他解脱痛苦的能力也是无容置疑的。析原因,白居易之所以能感伤怀得以超越,主要是因为受当时禅宗客观影响和自身濡染之经历所致。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怀才不遇白居易》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怀才不遇 怀才不遇的诗句 怀才不遇的人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怀才不遇白居易”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怀才不遇白居易"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ishi/9257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