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高中作文 >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800字 3则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800字 3则

2015-08-15 10:34:28 编辑:ruan18650468816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读后感 情操 道德 人拥有利己的本性,以及同情的本性。 利己主要表现为功利,为自身利益着想,为理性控制。 同情表现为对他人的所遇到的事的反应。当人们看到他人遭受苦难,心理上...

  欢迎来到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本文为大家带来《《道德情操论》读后感》作文3篇,希望能帮助到你。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篇一】

  人拥有利己的本性,以及同情的本性。

  利己主要表现为功利,为自身利益着想,为理性控制。

  同情表现为对他人的所遇到的事的反应。当人们看到他人遭受苦难,心理上会自动想象自己遭遇那种处境时的表现,然后通过情绪表现(快乐的事也如此)。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凡正常,都或多或少拥有同情的本能,少者为麻木,多者为善感。而人们的这种同情会对当事人产生较大的影响,若为快乐,那么他(她)将更加快乐,并为自己的快乐感染他人而感到满足。悲痛者,则会更加认同自己的表现,认为理所当然,对于他人,则投以理解、感激。(但现实中大多数人的心理状态倾向于快乐与悲伤的平衡点,并且对快乐投以认可,希翼,对悲伤表现出逃避。所以,往往快乐更易感染人,而对于某些记忆上存在阴暗的人,则更容易被他人相近的悲伤所感染,引发与当事人相似的情绪。由于主流倾向快乐,所以悲伤的当事人在经历对他人不同情自己的愤怒后,将反思自己的情绪是否适合自己的境况,由此渐渐‘正常’)

  朋友之间的同情十分重要,由于关系,人对朋友的同情要求高于其他的陌生人。当发生快乐或悲伤时,朋友的表现对主观感受尤为重要。所以,总是要求朋友要将同情尽量的趋近自己的情绪,才能符合‘朋友’这个称号。若表现麻木不仁,或与自己的感受相反感情便会受到威胁。有的会产生‘朋友不关心自己’‘自己被忽视’‘朋友背叛’的猜想——对外反思。有的会产生‘自己是否做错’‘对事表现是否不当’等一系列的对自身的思考——对内反省。摘自 www.copyright8.com 转载请保留此出处,谢谢。

  人总是希望被认可,甚至忽视合理性。而一个朋友是否能够用理性地同情自己,以此把自己从错误拉回正轨,便是标准。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篇二】

  亚当·斯密经过漫长的创作、增补、修订及整个研究、写作计划过程,著作《道德情操论》终于“定型”了,成为一个最完美的版本。在这本书里,斯密对人类丰富多彩的道德情操世界作了简明扼要的理路说明。我想说:这本书绝对不是单纯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而已,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其所阐述的观点是能够跨越时空,不受地域限制的,它历久而弥新,在历史的沉淀中又孕育出更丰富的内涵。

  他传达给读者的是: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感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应该要帮助别人。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永远地种植在人的心灵里面。因为大家都知道道德和法律一样规范着大家的日常行为,而且弘扬道德美德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倘若以后我们真正踏入社会了并且找到了属于了我们自己的工作,那么在我们行业一样处处都是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情感的。无可否认,努力挤出自己有限的时间去看这本书,心灵得到很大的启发——它给了我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督促我要学会互相帮助和互相体谅,让我学会面带微笑的去对待每一位匆匆而过的路人、朋友,亲人和爱人。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首先提出“研究道德世界的出发点是同情心”,他认为同情、同情心是人类天赋的本性之一,换句话来说,情感互动构成社会生活天然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紧接着,他引出一个类似公理的常识,即相互同情的愉快,同情既能增加快乐也能减轻痛苦。读过这本书,仅仅是最开始,我们看到“设身处地”这个词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后来有反复出现“激情”、“强烈”、“合宜”、“尽善尽美”等词。小时候,思想品德课的时候老师教会我们要换位思考,这不正是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吗!正是由于我们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情,即设身处地地想象受难者的痛苦,我们才能设想受难者的感受或者受受难者的感受的影响,真切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说同情与其说是因为看到对方的激情而产生的,不如说是因为看到激发这种激情的境况而产生的。但是我们对悲伤的同情一般是一种比我们对快乐的同情更为强烈的感情还是通常远远不如当事人自然感受到的强烈

  他在书中说:“人的天性决定了我们总是推己及人,从关心自己开始,进而关心旁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诚然,慈悲为怀的人,总是会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别人的切身感受,总是会“推己及人”的为别人着想。千百年来,孔老夫子不正是如此地教育着我们后来人吗?即使是论社会阶层的区别也是孔子一直讨论的话题。

  然后亚当·密斯在第二卷中谈到对优点和缺点的感觉——确定无疑的赞同或反对的对象——从内心情感同它意欲产生的或往往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优点(受赏)与缺点(受罚)。现在的社会同样如此,又或者像孔子所埋怨的“乡原”一样,这些都应该是一种确定无疑的赞同或反对的对象。优点、好的品质应该得到报答而缺点、坏的品质应该得到惩罚。在第三卷中他又阐述了我们评判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基础,兼论责任感。还有第四卷的效用对赞同情感的作用;第五卷论习惯和风气对有关道德赞同和不赞同情感的影响。第六卷他说有关美德的品质—当我们考虑任何个人的品质时,我们当然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它:第一,它对那个人自己幸福所能产生的影响;第二,它对其他人的幸福所能产生的影响。最后密斯论道德哲学体系。

  说实话,虽然我看起来有点吃力,字字都要咀嚼一下。但是密斯对人类的道德情操剖析的很是全面很是深入。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他在《道德情操论》中阐明的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思想,却很少引起我国思想理论界的关注呢?我们身处急剧变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面临着贫富差距拉大、社会腐败、就业压力大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常常会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围,因而更加向往感恩、大方、美好、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而且《道德情操论》告诉我们如何“利他”,使他人的幸福成为自己的幸福必备的条件。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就要求我们常怀同情之心、推己及人、公平正义之心待人处世,互帮互助,用全局的眼光,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现在我作为一名大学生,通过《道德情操论》的学习,更加坚定了追求和信仰,现在必须好好学习,培养一身的能力才能在未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并且,把中华民族的良好美德发扬光大。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基,一个有德的民族会受到世界的尊重,历史的尊重。道德也存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事大事,我们都能做个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们加在一起就是有道德的国家民族。国家一直在讲求德治,可是我们这样的适合暂时还无法摆脱法治的社会。但是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看到一个高国民素质的中国,一个可以用德治和谐的社会,我们相信着并为之努力着!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篇三】

  一直以来都知道亚当斯密的两本巨著,一本是《国富论》奠定了他在经济学的地位,一本是《道德情操论》奠定了他在伦理学的地位,知道亚当斯密对于经济学的重要作用的人很多,但是知道《道德情操论》对于亚当斯密的独特意义的人还是蛮少的。

  《道德情操论》是一本在亚当斯密晚年还在进行修改的创作的书,体现出他对于这本书的重视,《国富论》说明人是一个自私的经济人,《道德情操论》要让人做一个伟大的有道德人,一个经济学家对于社会道德伦理的深刻分析和认知,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因为上周刚好读过《国富论》所以,很容易将两本书放在一起,我想同样的是作者缜密的逻辑分析,或许是因为专业的问题,我对于《道德情操论》的理解要远远好于对《国富论》的理解,以后有时间再多读写经济学方面的书,可能才会有更深的理解,不过对于我以前有些错误认知对于经济学的观念有了一些更新。

  读过《道德情操论》后,我非常佩服作者对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情感合宜性的解释,让我对现实生活中自己的很多情感行为的理解有了清晰明了的解释,明白了为什么很多情况下我会受不了周围人无关痛痒的抱怨,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明明自己很痛苦,却硬要强装坚强,其实并不是我们要伪装,而是我们的内心很清楚, 即使我们表现的真的很痛苦也未必会得到想要的支持和理解,反而会增加一种对于不能忍受痛苦的鄙夷,与其这样,我们当然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无视痛苦。就连对于痛苦对象的表达,我们会在对一般人的叙述中,自然而然减少了痛苦,平息了愤恨,而很容易在我们熟悉亲密的人面前,肆意发泄我们的不满,其实,如果遇到了不好的事情,那么如果不是需要实质帮助的话,不妨和关系一般的人倾诉,这样,自己的痛苦反而会在平淡的叙述中得到缓解。

  生活中如果我们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圈子的话,就要表现出道德行为的合宜性,合宜——其实就是要符合周围人对于你情感表达的期待。这种期待简单可以说遇到非常大的惊喜时,要低调谦虚,因为过大过于速度的成就会让周围原本熟悉的人感到一种无所适从的压力,遇到痛苦和挫折时,尽量忍受,偶尔发泄,不要一直沉浸在抱怨和愤怒中,不过多的抱怨痛苦,只是忍受,反而更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你的痛苦,从而理解你,佩服你,最轻的也是可以赞同你的发泄。

  通读《道德情操论》,个人认为这是一本值得多次阅读的书籍,简洁明了的叙述,清晰透彻的分析,真实的例子,都让我对于道德情操的理解加深一步,我认为更加难得的一点是,作者讲述的道德通则,并不会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为他讲述的是道德变化的规律和实质,所以,读懂了这些,也就读懂了人性。

  以上就是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作文。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内容哦! 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800字 3则相关热词搜索:读后感 情操 道德

1、读后感 读完《忠诚与背叛》,我的心中留下了两个字——坚守。从书中,我看到了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忠诚与背叛》读后感 800字3篇(2015-07-21)

2、音乐史 读后感西方音乐史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西方音乐也在不断的法杖变化着,当人们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庞大的历史性文化现象时,总会让我们西方音乐史读后感 800字(2015-07-28)

3、论语 读后感《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论语》读后感 3000字 2则(2015-08-04)

4、这次寒假,由于时间不足,匆忙看完巴金的名著《家》,不敢说完全看懂摸清。只能稍微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是一个成都地区的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长江上读后感800字高中生(2015-08-14)

5、科波菲尔 大卫 读后感 看了《大卫科波菲尔》,忽然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疯狂,也看到了金钱的力量——它既可以帮一个人完成愿望,但是,同时它也能让一个人家破人亡。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800字(2015-08-14)

6、雌性 读后感 草地 《雌性的草地》是我第一次接触严歌苓的作品,翻开书本,很快就被她独特的写作方式吸引了。读完到现在,书中的一些情节,一些对话,一些片段,还不停地在我的脑海里放《雌性的草地》读后感 (2015-08-14)

7、爸爸 读后感 经过几个月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穷爸爸富爸爸》。受益颇深,感觉最受感触的是思想的改变。 首先,使我改变的是人们对于财务的认知,人们都避而不谈财务,认为这是一种穷爸爸与富爸爸读后感(2015-08-14)

8、爸爸 读后感  第一次读罗伯特·清崎的《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是在半个月前,原本只想拿来消遣一下无聊的时光,没想到拿起这本书,读起来就不想放手,一口气可以把它读完。里面很多观穷爸爸富爸爸的读后感(2015-08-14)

9、巴黎圣母院 读后感 第一次翻开这本经典之作是五年级,那时也只是被其曲折精彩的情节所吸引,不是很明白美与丑的概念;也不是很区分心灵和外表。第二次是看了这部影片,演员的演技着实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1000字(2015-08-15)

10、忏悔录 读后感 尙茖周末去尙海书城,本來准备再读一遍《基督山伯爵》,记得高中在尙课的时候偷偷看基督山,被班主任发现然后毫不留情地没收了,没收的那本还是基督山伯爵的下册,繉《忏悔录》读后感 1500字(2015-08-15)

11、记得自己曾经说过:“我只是这大自然中的某一个分子,有我没有我大自然依然存在。我,很平凡。”当我们总在贬低自己,认为自己毫不重要的时候,毕淑敏老师发出这样的呼声:“我很重要我很重要读后感(2015-09-13)

12、黑塞认为“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修养不应当追求功利,而是为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2015-09-18)

13、或许是同莫怀戚一样喜欢落日的缘故,第一次读,我就对他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 这种情况还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次 家园落日读后感(2015-11-04)

14、《苦难辉煌》深刻地剖析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恢宏壮阔的历史进程;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正义、艰辛和伟大;清晰地再现了一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苦难辉煌读后感3篇(2015-11-10)

15、我写这篇感想的目的是想说:“叶芝的精神震撼着我们的灵魂。他的诗歌看不到忧郁,始终热情如火。他这种如火如荼的情感让我们望尘莫及。我们要学习的是那种执着的精神,而不是他那种经当你老了读后感(2015-11-16)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800字 3则”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800字 3则"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gaozhongzuowen/3168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