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文言文短句

文言文短句

2016-01-18 09:51:5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文言文短句篇一《文言文短句》 断句的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短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文言文短句篇一
《文言文短句》

断句的基本方法

1.找名词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2.看虚词

 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 若、即等等;

 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者、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耳、而已等等; 

 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嗟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然而、然则等等。

3.察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道”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4.据修辞

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5.顶真

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6.辨句式

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

 “„„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 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 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

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 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7.依总分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文言文短句篇二
《文言文短句》

文言文短句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6.言必信,行必果

7.酹诚所至,金石为开

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爱情短句

1. 等一个人、还是等一个故事。

2. 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3. 只身步步海天涯、路无归、霜满颜。

4. 夜微凉、灯微暗、暧昧散尽、笙歌婉转。

5. 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

6. 眼睛在为你下雨,心却在为你打伞。

7. 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8. 真心离伤心最近 。

9. 那首关于我们的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听。

20.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21. 有些事,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22. 年轻时我们放弃,以为那只是一段感情,后来才知道,那其实是1生。

23. 我还在原地等你,你却已经忘记曾来过这里。

24. 哀莫大于心不死。

25. 我很好,不吵不闹不炫耀,不要委屈不要嘲笑,也不需要别人知道。

26. 我是你 转身就忘的路人甲,凭什么陪你蹉跎年华到天涯?

27. 你走天桥,我走地下道。

28. 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29. 原来地久天长,只是误会一场。

10. 和爱的人吵架,和陌生人讲心里话。

11. 人生若只如初见。

12. 想你的时候有些幸福,幸福得有些难过。

13. 我是你的风筝,线在你手上,可陪伴我的只有风……

14. 我不在乎你对我的不在乎。

15. 得到了别人的秘密,会失去自己的快乐。

16. 我在过马路,你人在哪里?

17. 那些被允许任性的年代,叫做青春……

19.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20. 我还在原地等你,你却已经忘记曾来过这里。

21. 哀莫大于心不死。

22. 我很好,不吵不闹不炫耀,不要委屈不要嘲笑,也不需要别人知道。

23. 谁的寂寞,覆我华裳。谁的华裳,覆我肩膀。

24. 爱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25. 童话已经结束,遗忘就是幸福。

26. 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

27. 离开后,别说祝我幸福,你有什么资格祝我幸福?

28.要离开,就请,永远别再回来。

29.我怀旧,因为我看不到你和未来。

30.爱情需要勇气,友情需要义气,亲情需要和气,干活需要力气。

31. 再烦,也别忘微笑;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

32. 粉底用来遮蔽皮肤的瑕疵,微笑用来遮蔽心灵的伤口。

33. 我可以用一天的时间爱上你,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忘记你!

34. 你掌心华丽的情色线条纠结进了谁的城池里欢声笑语。

35. 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

36. 怕冷的女子,心一定是凉的。

37. 网恋是一种只能相爱却不能相守的情

38. 女人,别给男人太多的宽容

39. 谢谢你曾经走入我的生命

40. 因为爱你,所以甘心迁就你

41. 爱情犹如洒满糖晶的砒霜

42. 爱情从在乎到诱惑再到离别

43. 原来,爱情一直和旁观者有关

44. 不随意牵手,更别轻易放手

45. 唯一带不走的,是你的习惯

46. 记得你并不等于怀念你

48. 得不到的,才是最美的

49. 无言,是爱的两种境界

50. 有一种爱不叫放手,叫珍藏

文言文短句篇三
《文言文短语1》

文言文短语1(谓词性短语)

目录:

1、述宾短语:1) 受动述宾短语;2) 致动述宾短语;3) 双宾述宾短语;4) 宾语前置。 „„„„„ 1

2、述补短语:1) 介宾补语;2) 谓词性补语。 „„„„„„„„„„„„„„„„„„„„„„„„ 12

3、状中短语:1) 实词性状语;2) 介宾性状语。 „„„„„„„„„„„„„„„„„„„„„„„ 17

4、连谓短语和谓词性联合短语:1) 连谓短语;2) 谓词性联合短语。 „„„„„„„„„„„„„„ 26 文言文短语,是构成文言文句子的重要语素。文言文短语由谓词性短语、体词性短语、介宾短语、计数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状中短语、连谓短语和谓词性联合短语。

一、述宾短语 在谓词性短语中,述宾短语是前中心短语。通常,1)受动述宾短语;2)致动述宾短语;3)双宾述宾短语;4)宾语前置。 (一)受动述宾短语 1)受事述宾短语;2)处所述宾短语;3)对象述宾短语;

4)原因述宾短语;5)“以为”类述宾短语。

以上五种短语中,受事述宾(受事述宾短语简称受事述宾,下同)最常见,通常由及物动词,尤其是真他动动词构成;处所、对象和原因述宾则常常由不及物动词构成,其中有少量由及...

物动词构成

1、受事述宾短语 在行为活动中,承受某种行为并相对消极、被动的一方是受事。受事述宾中的动词通常是及物动词,常见的受事宾语主要有以下四种。

1生活动词、支配动词常带无生名词做宾语,并构成受事述宾。例如: ○《礼记·曲礼上二》:有疾则饮酒食肉。 ..

本例中的“饮”、“食”是生活动词,其后分别带无生名词“酒”、“肉”作受事宾语。 ○《左传·昭公元所》于河。 .本例中的“造”是支配动词,其后带无生名词“舟”作受事宾语。

○《左传·文公十年》。 .

本例中的“违”也是支配动词,其后带无生名词“命”作受事宾语。

2与无生名词构成受事述宾不同的是:有生名词所表示的人物等是有意志的,支配动词和人事动词带有生名词做宾语后,常构成受事述宾。例如:

○《左传·桓公十一年》祭仲。 ...

本例中,“执”是支配动词,其后带有生名词“郑祭仲”,但宾语是被迫承受行为。

○《公羊传·僖公元年》。 ..

本例中,“弑”是人事动词,其后带有生名词“闵公”,但宾语是被迫承受行为。

○《左传·桓公六年》。 .

本例中,“救”是支配动词,其后带有生名词“齐”,但宾语是情愿承受行为。

○《左传·成公三年》。 ..

本例中,“送”是人事动词,其后带有生名词“知罃”,但宾语是情愿承受行为。

注意

○《韩非子·说林上》。 ..

本例中,及物情态动词“怨”,其后带有生名词“吴王”充当受事宾语。

○《荀子·大略》。 ..

本例中,及物情态动词“畏”,其后带有生名词“子路”充当受事宾语。

2谓词性词语、主谓短语、之字短语、其字短语等抽象宾语,通常也是受事。例如:

○《孟子·梁惠王下》。 ..

○《史记·殷本纪》:纣怒曰:。” ......

○《荀子·儒效》。 ......(所以周公护卫成王继承武王之位来统治天下,是担心天下人背叛周王朝。)

○《韩非子·难四》,且以为不顺。 ....

本例中的宾语“其为人也”是其字短语作宾语,动词“憎”是情态动词。 注意 ○《左传·成公五年》:(重人)曰:“梁山崩。” ....

本例中的“之”指代的是“梁山崩”,是抽象宾语。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卫君之晋,谓薄疑曰:“吾欲与子皆行”。薄疑曰:“媪也在中,......

。” .

本例中的“之”指代的是“吾欲与子皆行”,是抽象宾语。

4常带引语宾语的是“曰”和“云”。其中“曰”可以带各种引语。引语的内容可以说没有什么限制,日常对话、书面语言、转述已有的话等都可以用在它的后面。例如: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本例中的引语,所引用的是日常对话。

○《左传·成公七年》“尔以谗慝贪婪事君,而多杀不辜。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本例中的引语,所引用的是书面语。

○《孟子·梁惠王下》:“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本例中的引语,所引用的是转述。

注意1:“云”后的引语是有限制的,一般用来引用已经存在过的书面语言或口头语言,如文

献、熟语、他人的言语等。换句话说,“ ○《荀子·大略》:孔子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孝顺人的子子孙孙层出不穷,上天会永远恩赐那些孝顺的人)

本例中所引用的是《诗经》,这种用法很常见。

○《左传·僖公五年》:(卜偃)对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 本例中所引用的是童谣。

○《庄子·寓言》:庄子曰:‘夫受才乎大本。’”

本例中所引用的是孔子的话。 注意2“云”后所涉及的内容一般在前文已经出现过。例如:

○《韩非子·说难》: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亦云。 ......

(亦云:也是这样说(“不筑,必将有盗”))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行人子朱曰:“朱也当御。 ....

(三云:说了三遍(“朱也当御”))

2、处所述宾短语 不及物动词的居止动词、运动动词,其后的宾语一般是可以表示处所的名词和方位短语。例如:

○《韩非子·十过》:(平公)乃召师涓,令坐师旷之旁。 ....

本例中的“坐”是居止动词,“师旷之旁”是方位短语。

而来。 .本例中的“下”是运动动词,“船”是表示处所的名词。

○《庄子·人世间》。 .本例中的“适”是运动动词,“楚”是表示处所的名词。

○《左传·成公二年》。 ....

本例中的“如”是运动动词,“华泉取饮”是方位短语。注意:“适”一般表示长期停留在所到之处,而“如”则表示到某处去后,完成任务即返回。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

本例中的“在”是居止动词,“霸上”是方位短语。

注意

○《左传·昭公二年》,无助天为虐。 ..

本例中的“在”是居止动词,带时间宾语“朝夕”。

○《墨子·尚贤中》不已。 .

本例中的“至”是运动动词,带时间宾语“今”。

○《左传·成公五年》而亡。 ..

本例中的“之”是运动动词,带时间宾语“明日”。

3、对象述宾短语

充当,可以构成这种述宾的,通常是不及物人事动词和准它人事动词。对象宾语所表示的人,

可以是情态对象、交际对象,有的是与事。

1物,大多还决定了施事主语完成该行为时的意志。在多数情况下,施事都是顺从情态对象的....

意志,少数是违背情态对象的意志,不及物人事动词常带这种宾语。例如: ......

○《史记·管蔡世家》。 .

本例中的施事“郑”,顺从了宾语“楚”的意志。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

本例中施事“晋侯”与情态对象“王”之间的关系与上例中的关系类似。 ○《史记·项羽本纪》。 .(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刑人惟恐不能罚尽,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 本例中的施事“天下人”与“之”(指代秦王)的意志相背。

2种反映,至少这个对象是在听,所以也不完全是消极、被动的;准它动人事动词可以带这种.....................

宾语。例如: ○《左传·僖公十五年》。 ..

本例中,“号”是准它动人事动词,所表述的是言语行为。宾语是对象宾语。 ○《左传·哀公十一年》曰:“而事何也”。 ..

本例中,“呼”是准它动人事动词,所表述的是言语行为,宾语是对象宾语。 ○《公羊传·文公十三年》。 ..

本例中“祭”是准它动人事动词,在古人看来,被祭的周公是有反映的,宾语是对象宾语。

3为;不及物人事动词中的“盟”、“会”可以带这种宾语。例如: ○《左传·成公十一年》于河西。 ..

○《左传·襄公十九年》叔孙豹会晋士丐于柯。 ...

上两例中,“盟”与“会”都不是纯单方的行为,宾语所表示的人也参与其事,所以它们的宾语是与事宾语。

4、原因述宾短语

原因述宾短语表示原因或目的,经常带这种宾语的主要是不及物情态动词。例如: ○《战国策·赵策一》:甘露降,风雨时至;农夫登,年谷丰盈。 ...............

本例中,“喜”是因为“之”,而“之”指代的是前面加·的部分。宾语“之”表示原因。 ○《礼记·杂记下》:有其言无其行。 .......

本例中,“耻”是因为“之”,而“之”指代的是前面加·的部分。宾语“之”表示原因。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子产)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

本例中,“惑”是因为“之”,而“之”指代的是前面加·的部分。宾语“之”表示原因。 注意:其后宾语表示目的的动词不多,主要是可以带多宾语的动词“死”、“鼓”等。例如: ○《论语·宪问》: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管仲不死。” ....

(召忽死之:召忽为公子纠而死。)

本例中“死”的目的是为“之”,而“之”指代“公子纠”。宾语“之”表示“死”的目的。 ○《左传·庄公十年》。 .

(在长勺交战,庄公将要为开战击鼓。)

本例中“鼓”的目的是为了“之”,而“之”指代“开战”。宾语“之”表示“鼓”的目的。

5、“以为”类述宾短语

动词“以为”、“以„„为„„”是个比较特殊的动词,它既可以表示“使„„为„„”、“用„„做„„”,又可以表示“认为„„”、“把„„看作„„”。

注意1:一般地说,“以为”后的宾语如果是谓词性词语、主谓短语。例如: ○《战国策·齐策四》。 .....

○《史记·秦始皇本纪》。 ....

以上两例中的宾语分别是谓词性词语、主谓短语,“以为”都表示“认为”。

注意2:如果用“以„„为„„” ○《韩非子·存韩》,而与秦兄弟共苦天下。 ..本例中的“以秦为不义”,大体相当于“以为秦不义”。

○《韩非子·说林下》。 .

本例中的“以其子为智”,大体相当于“以为其子智”。

注意3:“为”的宾语如果是名词性词语,则存在两种可能

1)如果“为”后名词所表示的人,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成为的,或通常不是人力所能成为的,这里主要表示“认为”。例如: ......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也。

(晏子出使晋国,到中牟,看见一个头戴着破帽子、翻穿着皮衣、背负着柴草,在路边休息的人,认为他是君子。)

本例中的“君子”主要是靠自己努力之后才能成为的,所以表示“认为”。

○《战国策·楚策三》。 .

(那郑国和周国的女子,打扮得十分漂亮,站在大街巷口,如果不知道,初次见她的人,还认为是仙女下凡呢。)

本例中的“神”,非人力所能成为的,所以表示“认为”。

2)如果“为”后名词所表示的人、物,是他人的力量所能致使的,尤其是表示某种身份,“以为”、“以„„为„„”常表示“使„„为„„”、“用„„做„„”。例如:

○《战国策·楚策四》。 ..本例中的“上卿”是可以任命的,“以为”表示“使„„为„„”。

○《战国策·赵策四》,兵乃出。 ..

本例中的“人质”是人力能致使的,“以„„为„„”表示“用„„做„„”。

注意4

文言文短句篇四
《文言文固定短语集锦》

文言文固定短语集锦

疑问句

一、表示疑问的词语:

1.奈何

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

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2.何如

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②“求,尔何如?”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何以……?

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4.何所……?

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5.如……何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6.孰与……,与……孰

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7.何故

①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失街亭》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二.表示反问

1.何……哉(也)?

(可译为“怎么能……呢?”)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②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2.何……为?

(译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3.何……之有?

(兼表宾语前置,译 “有什么……呢” “怎么能……呢?”)

①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4.如之何……?

(可译为“怎么能……呢?”)

①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

5岂(其)……哉(乎,耶,邪)?

(译“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

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

②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③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

6.安……哉(乎)?

(可译为“哪里……呢?”“怎么……呢?”)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7.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8. ……非……欤?(可译为“……不是……吗?”)

①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9.宁……耶?(可译为“哪里……呢?”)

①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10.顾……哉?(可译为“难道……吗?”)

①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11.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吗?”)

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耶?

②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

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三、表示感叹

1.何其

(译为“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直……耳!

(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①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

②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

3.惟……耳!(可译为只是……罢了!)

①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

4. 一何 (可译为 何等、多么、为什么……那么……)

① 吏呼一何怒!《石壕吏》

5.亦……哉 (可译为 也……啊!)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

6.……何如哉?(可译为 该是怎样的呢?)

①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②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

③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四、表示揣度

1.无乃……乎?

(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等)

①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②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2.得无......耶,得无……乎,

(可译为“大概......吧、恐怕......吧、该不是……吧?能......吗?(兼表反问)”等)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②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③“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故事两则》

3.其……欤?(兼表反问)

①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4.……庶几……欤?

(可译为……或许……吧?)

① 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五、表设问:

1.何者、何则

(可译为“为什么呢”)

①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

六、表示选择

1.与其……孰若……?

(可译为与其……,不如……?)

①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送李愿归盘谷序》

2.……欤(耶),……欤(耶)?

(可译为是……还是……呢?)

①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

3.其……其……也?

(可译为是……还是……呢?)

①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七、表陈述语气

1、有以。

(可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①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2、有所。

(可译为“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 ①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陈情表》

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③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触龙说赵太后

3、无以、无从。

(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没有办法,不能”)

①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②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

4、无所。

(可译为“没有……的”(人、物、事)没有什么……;

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

① 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愚溪诗序》

②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③ 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5.比及

(可译为 “等到......的时候”)

①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九、宾语前置

1“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前置作用;“唯”表示对象的

唯一性,可译为“只”。)

①唯命是从。

2……何……之有

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夫晋何厌之有?《左传》(晋国怎么会满足呢?)

③ 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勾践灭吴》

十、假设

1.诚……则……:

(可译为“如果……那么(就)……”。)

①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谏太宗十思疏》

②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否则:

(可译为“如果不……就……。不然的话……就……。”)

①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3、然则:

(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①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② 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愚溪诗序》

4.向使:(可译为“假如,如果”。)

①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5.自非:(可译为“如果不是,除非是”。)

①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十一、转折

1.然而:

(可译为“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①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② 然而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

2.虽然:(可译为“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①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祭十二郎文

十二、其他

1、得以:(可译为“能够”。)

①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②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2、俄而:(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3、而况:(可译为“何况,况且”。)

①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②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4、而已:(可译为“罢了”。)

① 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勾践灭吴》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5、何乃:(可译为“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①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6、既而:(可译为“随后,不久”。)

①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7、既……且……:(可译为“又……又……”。)

① 既替余以蕙纕兮,且又申之以揽茝。《离骚》

8.可得:(可译为“可以,可能。”)

①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9.可以:(可译为“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

①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②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

③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10.乃尔:居然如此,(可译为“竟然如此,这样”。)

①何其相似乃尔。

11.且夫:(可译为“再说,而且”。)

①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②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12.是故:(可译为“所以,因此。”)

① 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没,又郊败之。《勾践灭吴》

②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3.是以:(可译为“所以,因此,因而。”)

①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

②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也。《陈情表》

14.所谓:(可译为“所说的,所认为。”)

①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③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登泰山记》

④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 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祭十二郎文》

15.往往:(可译为“处处,到处;常常。”)

①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②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项脊轩志》

③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

④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祭十二郎文》

16.未尝:(可译为“从来没有,不曾”)

①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

②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③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④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7.谓……曰……:

(可译为“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①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②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鸿门宴》

③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

④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18.谓之:(可译为“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①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

②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

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③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登泰山记》

④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也皆谓之天门云。

19.无何:(可译为“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①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

20.毋宁,无宁:(可译为“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① 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

吾而死。”《与妻书》

21.无庸:(可译为“不用,无须。”)

① 请姑无庸战。《勾践灭吴》

22.无由:(可译为“不可能,无法,无从。”)

①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答司马谏议书》

23.相与:(可译为“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②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③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24.一切:(可译为“一律,一概;权宜,暂且。”)

①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

25所以:(可译为“……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①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③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6.以故:(可译为“所以。”)

①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

“褒禅”。《褒禅山记》

②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荆轲刺秦王》

27.以……故:(可译为“因为……的缘故。”)

① 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愚溪诗序》

②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信陵君窃符救赵》

28.以是:(可译为“因此。”)

文言文短句篇五
《常见文言文固定短语》

常见文言文固定短语

一、表示疑问:

※1.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

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象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

※2.何如(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等)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②“求,尔何如?”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

※3.何以……?(可译为“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

②何以伐为? (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5.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对……怎么办”“拿……怎么样”等) ①虞兮虞兮奈若何?

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6.孰与……,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7.何故 (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

①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

二.表示反问

1.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何可胜道也哉?(怎么能说得完呢!)

※2.何……为?何以……为?(可译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现在人家正像屠宰用的刀砧,我们就像砧上待人宰割的鱼肉,还要告辞什么呢?)

3.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 “怎么能……呢?”)

①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

※4.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

①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5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

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那么我就可以偿还此前受辱的欠债,即使一万次被杀戮,难道我还会后悔吗?)

②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

③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轻易进关呢!)

6.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怎么……呢?”)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可是刘备刚刚打了败仗,又怎么能抵挡这个危难呢?)

7.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8. ……非……欤?(可译为“……不是……吗?”)

①子非三闾大夫欤?

9.宁……耶?(可译为“哪里……呢?”)

①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也怎会知道这里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

10.顾……哉?(可译为“难道……吗?”)

①顾不如蜀彼之僧哉?

※11.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吗?”)

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

②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

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难道仅是溺爱伶人才会造成祸患吗?)

三、表示感叹

※1.何其 (可译为“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

※2.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①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②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3.惟……耳!(可译为只是……罢了!)

①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我已无事可做,只等待死期罢了!)

4. 一何 (可译为 何等、多么、为什么……那么……)

①吏呼一何怒!

四、表示揣度

※1.无乃……乎? (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等)

① 无乃尔是过与? (孔子说:“冉求,这恐怕该责怪你吧?)

②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现在大王您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2.得无......耶,得无……乎,(可译为“大概......吧、恐怕......吧、该不是……吧?能......吗?(兼表反问)”等)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②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③“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其……欤?(兼表反问,可译为岂不是……吗,难道不是……吗)

①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巫医、音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是所谓上层人士所不与为伍的,现在他们的聪明智慧反而不如这些人,岂不是值得奇怪么!)

五、表示选择

※1.与其……孰若……?(可译为与其……,不如……?)

①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与其当面受到赞誉,不如背后不受诋毁;与其肉体享受安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

※2.其……其……也?(可译为是……还是……呢?)

①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六、表陈述语气

※1、无以、无从(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

①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祝酒毕,说道:“大王与沛公饮酒,军中没什么用来助兴的,请允许臣作剑舞!)”

②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它幽深浅狭,蛟龙不愿住在里面,因为不能在浅水中兴云化雨,所以它没有给世人带来好处。)

※2、有以(可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①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袁州的百姓非常气愤,可是没有什么对付的方法。)

※3、有所(可译为“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

①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如今臣..

是一个亡国的卑贱俘虏,极其卑微鄙陋,蒙受过分的提拔,恩宠优厚,哪敢徘徊观望,有什么非分之想。)

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人生各有些自己的兴趣,我独爱美习以为常。)

※4、无所(可译为“没有……”(人、物、事)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

① 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我虽然不合于世俗,也颇能用写文章来安慰自己;我描写的各种事物象用水洗涤过一样,鲜明生动,又能概括各种形态,没有什么能逃过我的笔端。)

②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现在进了关,财物没有什么取用,妇女没有谁受宠幸,这说明他的志气不小啊!)

③ 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吴国同越国,是世代互相仇视,互相攻伐的国家,三江环绕着两国的国土,两国的人民都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迁移。)

5.比及 (可译为 “等到......的时候”)

①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之后,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②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

文言文短句篇六
《文言文精选短句》

1.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2.天下之势,以渐而成,天下之势,以积而固。

3.祸到休愁,也要会救,福来休喜,也要会受。

4.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

5.傲慢之人骤得通显,天将重刑之也,疏放之人艰于进取,天将曲赦之也。

6.小人亦有坦荡荡处,无忌惮是矣。君子亦有长戚戚处,终身之忧是矣。

7.事事难上难,举足常疑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8.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9.检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10.有一乐境界,即有一不乐者相对待。有一好光景,便有一不好底想乘除。

11.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传尽,福不可享尽。

12.无病之身,不知其乐也,病生始知无病之乐,无事之家,不知其福也,事之始知无事之福。

13.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骏走圾,鞭虽不加,而足不禁其前。

14.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手,便下流。为善如缘无枝之树,才住脚,便下坠。

15.格格不吐,刺刺不休,总是一般语病,请以莺歌燕语疗之。恋恋不舍,忽忽若忘,各有一种情痴,当以鸢飞鱼跃化之。

16.小人只怕他有才,有才以济之,流害无穷。君子只怕他无才,无才以行之,虽闲何补。

17.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检,命生于和畅。

18.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19.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20.多静坐以收心,省嗜好以养心,鉴古训以警惕,悟至理以明心。

21.拂意处要谴得过。清苦日要宁得过,嗜欲生要忍得过,非理来要受得过,忿怒时要耐得过。

22.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23.

文言文短句篇七
《文言文定中短语》

文言文定中短语

目 录:

1、定中短语中的定语: 1)谓词性定语;2)体词性定语。 „„„„„„„„„„„„„„„„„„„„ 1

2、定中短语中的“之”: 1)不加“之”;2)加“之”。 „„„„„„„„„„„„„„„„„„„„„„ 3

定中短语

关于定中短语,主要介绍两个问题,一是定中短语中的定语,二是定中短语中的“之”。

一、定中短语中的定语 做定语的可以是谓词性词语,也可以是体词性词语。 ................

1、谓词性定语 数词、数量短语、形容词等常做定语,动词性短语也可以做定语,有时单个动词也可以做定语,主谓短语也能做定语。

注意1表示事物的多少、价值、大小、时间等。这种定语可以用在名词前面,也可以用在名词性词语的后面。以下是用在前面:

○《吕氏春秋·执一》人操一策。 .

(譬如并排驾驭四匹马,让四个人每人拿一根马鞭)

本例中的数词“四”作名词“人”的定语,表示人数的多少。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故得无死。 ..

(灌夫身上受重创十多处,恰好有名贵的良药,所以才得不死。)

本例中的数量词“万金”作体词性短语“良药”的定语,表示价值。

○《史记·平原君列传》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

本例中的数量词“三寸”作名词“舌”的定语,表示多少。

○《史记·项羽本纪》:,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

(只带上三天的干粮,用来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

本例中的数量词“三日”作名词“粮”的定语,表示时间。

注意2这样的数词、数量词一般可以看作是后置定语。例如: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二个官吏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

本例中的数词“二”后置作名词“吏”的定语。 ○《左传·宣公二年》 本例中的数量词“百乘”、“百驷”后置,分别作名词“兵车”、“文马”的定语。

注意3表示性质、特征等。例如:

○《荀子·尧问》乎? .

(你要走了,何不说一说你的学生伯禽的美德呢?)

本例中的形容词“美”作名词“德”的定语,表示性质。

○《史记·高祖本纪》: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 .

本例中的形容词“大”作名词“蛇”的定语,表示特征。

注意4主要是在行为活动的特点上对中心语加以说明或限制;单个动词做定语比较少见,也是在行为活动特点上加以说明或限制。例如:

○《孟子·公孙丑上》。 ..

本例中的动词性短语“不忍人”作名词“心”的定语,表示对中心词“心”的加以说明。 ○《史记·大宛传》。 .

本例中的动词性短语“乘象”作名词“国”的定语,表示对中心词“国”的限制。

○《吕氏春秋·尽数》不腐。 .

本例中的动词“流”作名词“水”定语,表示对中心词“水”的限制。

注意5

○《史记·吕太后本纪》妃也。 .

本例中的主谓短语“高祖微”作名词“时”的定语,表示限制。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

本例中的主谓短语“无狗吠”作动词名词化“惊”的定语,表示限制。

2、体词性定语

在体词性定语中,名词性词语、时间词语、方位词语、代词等常做定语。

注意1有时也可以是修饰性的或比喻性的。例如:

○《孟子·离娄上》。 .

(这叫做带领土地吃人肉。)

本例中普通名词“人”作名词“肉”的定语,表示限制。

○《史记·乐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所以舜弹奏五弦琴,歌唱《南风》的诗篇而天下得到治理。)

本例中的数量词短语“五弦”作名词“琴”的定语,表示修饰。

○《史记·屈原列传》。 ..

本例中的名词性短语“虎狼”作名词“国”的定语,表示比喻。

注意2

○《战国策·齐策二》已毕。 ..

本例中的专用名词“齐”、“楚”作名词“事”的定语,表示限制。 ○《史记·大宛列传》。 ...

本例中的专用名词“邛”、“蜀”分别作专用名词“竹杖”、“蜀”的定语,表示限制。 注意3定语和中心语分别是分名和总名。例如:

○《孟子·告子上》则思。 ..

(心的功能在于思考。)

本例中的专有名词“心”作名词“官”的定语,并且是同一性的,“心”是分名,而“官”是总名,“心”是“官”中的一个。

○《史记·秦始皇本纪》。 (固:险要的地势) ....

本例中的专有名词“殽函”、“雍州”分别是名词“固”、“地”的定语,并且是同一性的,“殽函”、“雍州”是分名,“固”、“地”是总名。

注意4主要是说明有关的时间、方位、处所等。例如:

○《史记·孟尝君列传》者,何故? (五月子:五月份出生的孩子。) .

本例中的时间词“五月”作名词“子”的定语,表示“子”与时间有关。

○《荀子·王制》怨。 .

本例中的方位词“西”作名词“国”的定语,表示“国”与方位有关。

○《史记·高祖本纪》:老父相吕后曰:。” ..

本例中的处所词“天下”作名词性词语“贵人”的定语,表示“贵”人与处所有关。 注意5:在表示年、月、时,由历法时间词构成的定中短语,中间可以停顿。例如: ○《左传·隐公三年》,平王崩。 .....

(三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三月二十四日,周平王逝世)

本例中时间词“三年春”是定语,“王三月壬戌”是中心语,中间有停顿。

○《春秋·桓公十年》: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 .....

(桓公十年春季,周历正月庚申日,曹桓公去世。)

本例中的时间词“十年春”是定语,“王正月庚申”是中心语,中间有停顿。

注意6:代词作定语一般是限制性的,表示领属、指示或疑问等。例如:

○《荀子·议兵》也。 ....

(并不是尊重我们的名声,并不是赞美我们的德行。)

本例中的代词“我”分别作名词“声”、“德”的定语,表示领属。

○《左传·隐公三年》者,实弑寡君。 ..(这两个人,确实杀死了我国君主)

本例中的代词“此”作名词性短语“二子”的定语,表示指示。

○《史记·赵世家》:赵氏孤儿何罪? .

本例中的代词“何”作名词“罪”的定语,表示疑问。

二、定中短语中的“之”

它可以把定语、中心语连系为一个整体。定中短语之间有时加“之”,有时不加“之”。这里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并不十分严格,其中也有一定的任意性,可能还有个人的语言风格在起作用。 如果不加“之”也不会出现误解,就不加;在不加“之”时,有可能混同其他句法结构,就要加“之”。这个原则造成一种音节易于加“之”,成为偶数。有的学者说,定中短语之间是否加“之”

是由音节的奇偶决定的。据我们看,音节的奇偶是句法原因造成的一种常见的结果,这个结果可解释在字数为偶数音节的情况下,还常见要加“之”的原因。以下具体说明定中短语是否加“之”的情况。

1、不加“之”

常见不加“之”的情况有以下三种。

1) 定语时其后通常不加“之”。例如: ○《史记·伍子胥列传》,名垂于后世,悲夫! ..

(放弃小义,洗雪大耻,让名声流传后世,可悲啊!)

本例中的单音节的形容词“小”、“大”分别作名词“辱”、“耻”的定语,定中短语是偶数音节,但没有加“之”。

○《史记·萧相国世家》也。 ..

(因为萧何完好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 本例中的名词“秦”作名词性词语“图书”的定语,定中短语是奇数音节,也没有加“之”。 ○《庄子·秋水》已絷矣。 ..

本例中的方位词“左”、“右”分别作名词“足”、“膝”的定语,是偶数音节,没有加“之”。

2代词作定语一般不加“之”。例如:

○《左传·襄公三十年》而伍之。 ....

本例中的人称代词“我”作名词性词语“衣冠”的定语,虽然是奇数音节,但不加“之”。 ○《左传·庄公六年》:三甥曰:也。” .

本例中的指示代词“此”作名词“人”的定语,是偶数音节,不加“之”。

○《庄子·大宗师》焉!。 .

(那么我就太蛮横了,而它有什么过错呢!)

本例中的疑问代词“何”作名词“罪”的定语,是偶数音节,不加“之”。

注意1:代词中的“余”、“朕”、“尔”有少量加“之”的偶句;“谁”作定语常加“之”,有时也可不加。例如:

○《史记·太史公自序》也夫,身毁不用矣。 ..

(这是我的罪过啊!身体残毁没有用了。)

本例中的代词“余”作名词“罪”的定语时,加有助词“之”。

○《尚书·无逸》:厥愆,曰:。” ..

本例中的代词“朕”作名词“愆”的定语时,加有助词“之”。

○《史记·殷本纪》祖俱定天下。 ..

本例中的代词“尔”做名词性词语“先祖”的定语时,加有助词“之”。

○《左传·襄公十二年》也? ..

本例中的疑问代词“谁”做名词“罪”的定语时,加有助词“之”。

○《战国策·宋卫策》:问:也?” .

本例中的疑问代词“谁”做名词“马”的定语时,没有加有助词“之”。

注意2做定语时一般都不加“之”。例如:

○《礼记·王制》。 .

本例中的数词“二百一十”做名词“国”的定语,没有加助词“之”。

○《韩非子·初见秦》。 ..

本例中的数词“四十六”、“七十”分别做名词“县”的定语,没有加助词“之”。

3

2、加“之”

定语加“之”主要与七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在这七个因素中,前三个与定语有关,后四个与中心语和句法结构有关。

1

○《孟子·尽心下》。 ....

本例单音节人名“禹”、多音节人名“尚文王”分别做名词“声”的定语时,加有助词“之”。 ○《史记·项羽本纪》必败。 ..

本例中的多音节人名“武信君”做名词“师”的定语时,加助词“之”。

○《吕氏春秋·不侵》方百里,而因欲以难寡人犹可乎? ..

(现在孟尝君土地方圆百里,就想抵抗我行吗?)

本例中的的多音节人名“孟尝君”做名词“地”的定语时,加助词“之”。 注意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大将,伐齐,大破之。 ...

本例中的人名“赵惠文王”作定语,但修饰的是表示年代的时间词“十六年”,故不用“之”。 ○《史记·秦本纪》也。 .

本例中的人名“晋太子申生”作定语,但修饰的是亲属称谓词“姊”,故不用“之”。

2状中短语有时也做定语。以上各种短语作定语时通常加“之”,而短语的构造越复杂,越常加“之”。

注意1

○《史记·平原君列传》来。 ..

本例中的体词性联合短语“鸡、狗、马”作定语加“之”。

○《孟子·尽心上》。 ..

本例中的体词性联合短语作定语加“之”。

注意2

○《吕氏春秋·序意》。 ..

(你将要暗杀我的君主,如我不讲,这是丧失做人臣之道。)

本例中的述宾短语“为人臣”作定语加“之”。

○《孟子·梁惠王上》也。 ....

(国此大王没有使天下归服,不是把胳膊下夹着泰山越过渤海一类,王没有使天下归服,是折树枝一类。)

本例中的连谓短语“挟太山以超北海”作定语用“之”;述宾短语“折枝”作定语用“之”。

文言文短句篇八
《文言文状中短语》

文言文状中短语

目 录:

1、实词性状语:1)形容词作状语;2)数词作状语;3)时间词语作状语;4)名词作状语;5)其它实词性 词语作状语。 „„„„„„„„„„„„„„„„„„„„„„„„„„„„„„„„ 1

2、介宾性状语:1)工具状语、偕从状语;2)其它介词状语。 „„„„„„„„„„„„„„„„„„„ 5

状中短语

时常充当状语的,有实词性词语,还有介宾短语和副词。关于副词做状语的情况可以参考第四章第一节副词部分,这一节主要介绍实词和介宾短语做状语。

一、实词性状语 介绍,以下介绍其他实词性词语做状语。

1、形容词做状语

形态形容词、事态形容词常做状语,主要说明形态、数量方面的特征。

注意1而”。例如:

○《论证·里仁》:子曰:,游必有方。” .(如果父母健在,就不要出远门;如果要出门,就要去父母知道的地方。)

本例中的形容词“远”是形态形容词,做动词“游”的状语。

○《战国策·赵策一》而中山亡。 .

本例中的形容词“久”是事态形容词。

注意2后缀“然”的最常用做状语,有后缀“焉”、“尔”的,较常做状语这些状语一般都有一定的描写性。例如: ○《孟子·梁惠王上》矣。 ......

(一旦天上乌云密布,哗啦哗啦下起大雨来,禾苗便会蓬勃生长起来。)

本例中复音形容词“油然”、“沛然”、“浡然”分别作动词“作”、“下”、“兴”的状语。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不能久矣。 ....

(而且年纪还没满五十,就絮絮叨叨好象八九十岁的人,不可能活得长久。)

本例中的复音形容词“谆谆焉”作动词“如”的状语。

○《论证·先进》。 ..

(子路轻快地回答说。)

本例中的复音形容词“率尔”后加“而”作连谓短语“对曰”的状语。

2、数词做状语

数词常做状语,主要表示行为、变化的次数。例如:

○《吕氏春秋·察今》。 ..

本例中的数词“万”作动词“变”的状语。

○《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

(魏国使者多次往返,孟尝君坚决推辞不去。)

本例中的数词“三”作动词“反”的状语。

注意与一般数词又有不同。

1)“一”可以有“皆”、“完全”、“实在”、“竟然”等意思。例如:

○《礼记·三年问》足以成文理,则释之矣。 (壹:皆) ......

(所以先王对此确立折中、制定限制,皆使大家完全可以做到合乎情理,然后再除去丧服。) 本例中的数词“壹”作动词“使”的状语,具有“皆”的意思。

○《史记·吕太后本纪》。 (一:完全) ...

(少帝元年,朝廷号令完全出自太后。)

本例中的数词“一”作动词“出”的状语,具有“完全”的意思。

○《庄子·大宗师》。 (一:实在) ..

(原来真有无其实而有其名的情况呀?颜回实在觉得奇怪。)

本例中的数词“一”作动词“怪”的状语,具有“实在”的意思。

○《吕氏春秋·知士》? (一:竟然) ...

(静郭君对我,竟然爱到了这个地步呀?)

本例中的数词“一”作动词“至”的状语,具有“竟然”的意思。

2对举两种交替出现的现象。例如:

○《孟子·滕文公下》。 .

本例中的数词“一”作状语,动词“治”、“乱”受“一”的修饰后表示交替出现。

○《左传·昭公十六年》:一共一否,为罪滋大。 ..

(一次给了,一次不给,因为罪过会更大。)

本例中的数词“一”作状语,动词“共”受“一”的修饰后表示交替出现。

3)“一”重叠后做状语,表示逐一或依次而无例外,常有“一个一个地”的意思。例如: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

本例中的数词“一一”重叠后,作动词“听”的状语,表示“逐一”。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则劳而不遍。 ...

(摇树的人如果逐一地掀动树叶,即使很劳累,也不能把叶子全部揭遍)

本例中的数词“一一”重叠后,作动词“摄”的状语,表示“一个一个地”。

4)“一”用在复句或连谓结构的前一部分,表示后一部分所述的事实,是紧接着前边出现的;或表假设,或表时间短促,有“刚一”、“一旦”的意思。例如:

○《左传·成公二年》:君子曰:,不得死于诸侯,...

况其下乎?” (一:一旦) (君子说:“身份难道不可以不谨慎对待吗?蔡、许两国的国君,一旦失掉了他们的国君身份,

就不能列在诸侯之中,何况在他们之下的人呢?”)

本例中的数词“一”作动词“失”的状语,用在复句的前一部分,复句后部分表假设。

○《史记·平原君列传》,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一:刚一) ..

(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比九鼎大吕的传国之宝还尊贵。)

本例中的数词“一”作动词“至”的状语,用在复句的前一部分,复句后部分表时间短促。 注意:在表示两次或第二次时,通常用“再”,而不用“二”。例如:

○《战国策·齐策一》。 ...

(再战而再胜秦:再次交战,再次胜秦国。)

○《庄子·山木》而不闻,于是三呼邪? .

(再呼:第二次呼喊)

3、时间词语做状语

这里的时间词语是指表示时间的词语,其中包括时间量词和时间词等。时间词语做状语常见下述三种形式。

1)加有定语的时间量词做状语。这种状语说明比较确定的时段,常表示其后的行为、变化延续的时间,有时也表示经过某段时间之后,才发生某事。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 ..

本例中加有定语“火”的时间量词“三月”做动词“灭”的状语,表示大火燃烧延续的时间。 ○《史记·陈丞相世家》。 .

(王陵发怒,称病辞官,闭门不出,始终不朝见皇帝,七年后去世)

本例中的时间量词“七年”做动词“卒”的状语,表示经过七年之后,才去世。

2)。例如:

○《韩非子·难三》。 .

本例中的相对时间词“晨”作动词“出”的状语。

○《吕氏春秋·察今》。 .

(淮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按照标志夜里渡河。)

本例中的相对时间词“夜”作动词“涉”的状语。

注意1:有“很快”的意思。例如:

○《战国策·燕策一》矣。(今:很快) .

(天下人一定认为大王要买良马,千里马很快就会到的。) 本例中的相对时间词“今”作动词“至”的状语,有很快的意思。

○《史记·项羽本纪》虏矣!(今:很快) ..

(小子不值得共商大计,我们这些人很快就会被他俘虏的!)

本例中的相对时间词“今”作动词“虏”的状语,有很快的意思。

注意2:相对时间词常组合在一起做状语。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意义与单用时常不完全相同。例如:

○《左传·昭公十三年》:邾人、莒人愬于晋曰:我,几亡矣。” (朝夕:不时) .

(邾人、莒人向晋国控诉说:“鲁国不时进攻我们,我们几乎就要灭亡了)

本例中的相对时间词“朝夕”组合一起,作动词“亡”的状语,表示“不时”。

○《史记·项羽本纪》将军至,岂敢反乎? (日夜:时时刻刻) .

本例中的相对时间词“日夜”组合一起,作动词“望”的状语,表示“时时刻刻”。

3)主要表示“经常”、“总是”、相当于“岁岁”(每年、年年)、“月月”(每月)、“日日”(每天)、“时时”(不时)的意思;有时还可以表示按照一定的规律;“日”有时还可以表示“一天天地”。例如:

○《庄子·养生主》,折也。 (岁:每年。月:每月) ....

(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

本例中的时间词“岁”、“月”作动词“更”的状语,分别表示“每年”、“每月”。

○《史记·魏公子列传》,不能不信。 (日:每天) ...

本例中的时间词“日”作动词“闻”的状语,表示“每天”。

○《礼记·月令》。 (时:不时) .

本例中的时间词“时”作动词“发”的状语,表示“不时”。

○《国语·周语下》。(时:按照一定的.

时令。)

本例中的时间词“时”作动词“至”的状语,表示“按照一定的时令”。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诸公莫敢复明言于上。 (日:一天天地) .

(情况一天比一天紧急,大臣们谁也不敢再向皇帝说明这件事。)

本例中的时间词“日”作动词“急”的状语,表示“一天天地”。

4、名词做状语

名词做状语在先秦并不常见,到《史记》中增多。名词做状语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比喻性的,另一种是实在性的。

1)比喻性的状语是用名词作比喻来说明有关的行为或人、物。这种状语如果用人、物的外形作比喻,常说明某种形态;如果用人、物的内在关系作比喻,常表示完成某个行为时所持的态度。例如:

○《左传·庄公八年》而啼。 .

(人立:像人一样站立。)

本例中的名词“人”作状语修饰动词“立”,是说“豕(猪)”站立起来像人,这是用人的外形来作比喻。 ○《史记·循吏列传》。 .

(儿啼:像孩子那样啼哭。)

本例中的名词“儿”作状语修饰动词“啼”,是说老人象小儿一样哭泣,也是用小儿的外形来作比喻。 ○《史记·淮阴侯列传》之。 .

(师事之:像对老师那样去侍奉他。)

本例中的名词“师”作动词“事”的状语,“师事之”并不是侍奉外表像老师的人,而是说像对老师一样,即像对老师那样去侍奉他,这是用人之间的内在关系作比喻。

○《史记·项羽本纪》之。 .

(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兄弟那样去侍奉他。)

本例中的名词“兄”作动词“事”的状语,“兄事之”并不是侍奉外表像兄弟,而是说像对待兄弟一样,即像对兄弟那样去侍奉他,这是用人之间的内在关系作比喻。

2事体可以是工具、准则、处所等。例如:

○《汉书·霍光传》。 ..

(剑斩之:用剑斩杀他们。)

本例中的名词“剑”作动词“斩”的事体状语,与“斩”的行为有关,表示行为的工具。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皆斩。 ..

(法皆斩:依据法令都要斩首。)

本例中的名词“法”作动词“斩”的事体状语,与“斩”的行为有关,表示行为的准则。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按秦王的威势,而我(蔺相如)却敢在朝庭上呵叱秦王。)

本例中的名词“廷”作动词“叱”的事体状语,与“叱”的行为有关,表示行为的处所。

5、其他实词性词语做状语

注意1

○《战国策·赵策三》

(赵胜我怎么敢谈论这件事情呢?)

本例中的疑问代词“何”作动词“言”的状语,并构成疑问句。

○《战国策·赵策三》

(魏王哪里能够得到平安快乐呢?)

本例中的疑问代词“安”作动词“得”的状语,并构成疑问句。

注意2:动词与动词性词语连用时,通常构成连谓短语,所以做状语比较少见。例如: ○《史记·田叔传褚补》: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 ...

本例中的动词“坐”作动词性词语“观成败”的状语。

○《汉书·李广传》。 ..

(打败了李广的军队,活捉了李广。)

本例中的动词“生”作动词性词语“得广”的状语。

二、介宾性状语

最常见的有两种:工具状语、偕从状语,此外还有目的、与事、与物状语,以及时间、处所状语等。介宾状语中最常用的介词是“以”和“为”、“与”,此外还有“自”、“于”、“由”、“从”等。

1、工具状语、偕从状语

1)工具状语

工具状语主要由“以”宾短语充当,在这种状语中,“以”可以理解为“用”、“拿”、“凭借(着)”、“根据”、“占有”以及“按照”等意义。除了“以”之外,“由”、“自”、“从”有时也可以构成工具状语。在这种状语中给介词做宾语的,通常是无生名词,即使有时是使用有生名词,时常也并不表示人,而是表示抽象事物。

注意1“以”的宾语所表示的事物,通常是具体的,有时也可以是

文言文短句篇九
《经典古文名句》

经典古文名句249条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苟子·劝学》)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6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6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6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6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6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7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2.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7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7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7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76.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77.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范晔《后汉书》)

7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小已。(曹操《龟虽寿》)7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8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8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陈寿《三国志))82.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吴书))83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8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8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8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8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88.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8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90.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9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92.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9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9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9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9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9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98.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文言文短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文言文 文言文断句 经典古文句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文言文短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文言文短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14771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