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名句及意思

名句及意思

2016-02-16 09:51:1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名句及意思篇一《小学生名言名句考级及解释》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名句及意思》,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名句及意思篇一
《小学生名言名句考级及解释》

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壮烈地死去,不愿苟且偷生、委曲求全。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的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5.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启发说明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性。

7.言必信,行必果。说了的话就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办到,不拖拉

8.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指时机难得,必须抓紧,不可错过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没有一个人全是优点,也没有人全是缺点。

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再重新来过,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个早晨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的时候不长进,虚度光阴的话,年老了肯定会很后悔。

12.满招损,谦受益。 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谦虚谨慎就会获得好处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后以喻人不经过培养﹑锻炼,不能成材。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不是圣贤,都会犯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如果犯错了能改正,就是最好的了。

1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的

16.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年纪正青的时候,要勉励自己及时努力, 否则,岁月一去不回,它是不会停下来等人的。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就是说出了差错赶紧去补救,还来得及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都不会有危险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21.不人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理解别人的人是充满智慧的。了解自己,有自知之明的人是明白事理,是明智的。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指比如好人只会选择跟好人在一起,而不会跟混混在一起,,只有大家处于同一水平时,才有发言的权利,别人才可能考虑你的价值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做好一件事情,准备工作很重要

2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8.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2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提醒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

3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

3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3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则就变得有害了

36.士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好学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对无限知识的追求。

3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年轻时要珍惜生命和时间,去学习、体验和闯荡,而不要等到年老时,才来懊悔自己年轻时虚度光阴,一无所成,到那时都已经太晚了,只有叹息和悲伤了。

4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读很多的书,那写文章的时候就有如神助。就是说,要想文思如泉涌,下笔万言,就必须要读很多的书。

4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时机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人心团结

4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认为坏事较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较小就不去做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

4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能够生存,在安居乐业的情况下反而会灭亡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4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 也。生命是我渴望得到的,义气也是我渴望得到的。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我只有用舍弃生命来保全义气了

4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50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知识改变命运

5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果做事情不坚持,那么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你都不能轻易折断。如果做事情能持之以恒,那么即使是金石那样坚硬的物体也能雕出美丽的花纹来

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叫人不要小看自己的所犯的错误,一点点小错的积累会使你的人生毁于

5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劳逸结合,使工作,生活有节奏地进行

5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5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

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苦口的药虽然很难让人吞咽,但利于病,忠诚的话虽然有点伤人,但却能帮助我们的一言一行

6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席间舞剑,企图刺杀。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65.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6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体现这个村庄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

6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做学问只有勤奋和刻苦才是唯一的路径,也就是说在做学问方面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唯有刻苦勤奋

68.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指人在短时间内有极大的进步,要改变对他的看法

6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站在河塘边,看着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幻想着鱼儿到手后的场景,还不如回去下工夫结出一张渔网以捕鱼,让愿望实现

70.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大风下才知道坚韧的草,严寒里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

7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

7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苍茫的大漠里,笔直的孤烟拔地而起;不远的长河之上,一轮落日在云雾中显得浑圆。表现了塞外风景苍凉、悲壮、雄浑的意境和诗人心中对塞外风光的赞美

7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

7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7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名句及意思篇二
《高中必背诵课外名句及解释》

高中必背诵课外名句

1. 言者无罪 闻者足戒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2.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解释〗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意思是说做人、做事、做官没有人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善终。

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为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4.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大致意思是赞颂品行才学象高山一样,要人仰视,而让人不禁按照他的作为行为准则。

高山, 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5.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孔子》中引申意为: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

6.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昔:指出征时。 依依:茂盛貌。一说,依恋貌。 思:语末助词。霏霏:雪大貌。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校训,两句意谓:天(即自然)

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可以这样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8.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易经》有句名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说的是事物处于穷尽局面则必须变革,变革后才会通达,通达就能长久。

9.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知者见之谓之智

典故: 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10.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老子·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11.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出处: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意思: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1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圣人孔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能认识别人的叫做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做高明,能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能克制自己的人才算刚强。

1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比喻:任何事业都是从小事做起,离开了小事,亦无伟业可言

14.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真正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15.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真实的、值得相信的话语不会用美装扮起来(也就是花言巧语);花言巧语是不能相信的。善良的人不会进行硬行地争辩;硬行地争辩的人是不会善良的。

16.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17.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出于《书经》的《旅獒》篇,“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意思是说,要建造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石不倒在山顶上,那么山的高度就不会达到九仞,就会造山失败。功亏于不能执着坚持。

18.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意思: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19.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的意思是什么

动物的皮都不存在了,毛也就不存在了,比喻两个事物互相依存,一个灭亡,另一个也将不覆存在,类似唇亡齿寒。

20.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辅车相依 辅:颊骨;车:齿床。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比喻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唇亡齿寒 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21. 多行不义必自毙 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的一句成语,意思是不义的事做多了,必定会自食其果。

22. 欲加之罪,何患无

欲:想要;患:忧愁,担心;辞:言辞,指借口。如果一心一意想要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23.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出 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24.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喻为学好难如登山,而学坏易似山崩, 多用于劝勉之语

2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26.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27.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知道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了。”

2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

29.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往者:过去的所作所为;谏:挽回,规劝;来者:未来的事;犹:还;追:努力争取,赶上。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未来的还是能赶得上的,要努力争取。后多用作鼓励之辞。

3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释义为: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孔子说:“不能怨恨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能怨恨自己不了解别人。”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

3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32.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3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

34.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3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指”天资聪明却好学习,并且不以向别人请教他们认为很低端、很简单的问题为耻“这种难能可贵的学习精神。

耻:以„„为耻。问:请教。指人好学。下,字在此处应该是指的是问题的属性为“下”,而不是请教的人为“下”。

36.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忍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37. 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一心只想要求速度,忽视效果就达不到目的。

3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眼前就一定有麻烦。这句话,要有相对的时间观念才可以深刻理解!人们现在的近忧是由于以前的没有远虑,现在的没有远虑会导致日后有很多潜在的忧虑出现。

39. 言必信,行必果

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40.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释义 ——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提醒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

4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4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说:“在上位的人,如果本身行为正当,用不着下命令,人民自然会照他的意旨去做;如果本身的行为不正当,虽然是三令五申,人民也不会服从的。”

名句及意思篇三
《教学名言名句解释》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写的一副对联,也是他一生伟大人格的光辉写照。这里的“心”,是一片赤诚的红心,是无私奉献的爱心。这里的“草”是指个人的私利。这句话箴告我们中小学教师要“爱满天下”,对教育事业和儿童要只讲奉献,不讲个人私利回报。

2、“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这是毛泽东同志早年所写的一副对联,箴告天下的读书人(知识分子)一方面要认真读书,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锻炼身体,做一个思想解放、行为文明、体魄健壮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3、“工人爱机器,农民爱土地,人民教师岂能不爱小淘气”。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这句话说明教师要热爱儿童,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尽管有些儿童调皮淘气,但教师也要真诚地爱他们。

4、“数子十过,不如奖其一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这句话体现了一种“评价增益效应”,说明表扬、奖励的效果优于批评、惩罚的效果,教育过程中应当多用表扬奖励。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有片面性,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地表扬夸奖,批评、惩罚也是必要的

5、“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这句话出自《孔子家语》,是古人总结的至理名言。意思是说,小时候养成的良好习惯,就如同自然发生的行为一样。很显然,这是在强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6、“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

这句话常常被大家引用,用来说明教会学生学习,加强学习方法指导的深刻道理。这里的“鱼”,指现成的知识和答案;“渔”,则是指捕鱼的方法和技能。意思是箴告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7、“吃水不忘开井人,成才永念启蒙师”。

这句话的意思很浅显,拿“吃水不忘开井人”作比喻,引出“成才永念启蒙师”。核心意思是叫人们勿忘师恩,永远记住老师培养自己成才的恩情。

8、“要想使学生得到发展,教师首先要学会发展”。

这是新课改中提出的一个新理念,强调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性。“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要想使学生得到发展,教师首先要学会发展,学会如何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的发展应当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引领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9、“栽树莫伤树的根,育人莫伤自尊心”。

这句话反映了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箴告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千万莫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象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10、“师者,道德之父,智慧之母也”。

这句话反映了教师的社会职能和作用,说明了教师在社会延续和人才培养中起着如同“道德之父”、“智慧之母”一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说明了教师担负着传播文明、启迪智慧的重要责任。

11、“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这句话道出了人际关系交往中的真谛。你尊敬别人,别人也尊敬你;你爱别人,别人也就爱你。愿大家都这么去做,人际关系自然就会和谐。

12、“嫩枝易直也易弯”。

这是一种比喻,拿“嫩枝”来比喻儿童、少年。意思是说,儿童、少年的成长,就像这“嫩枝”一样,容易长直,也容易长弯。箴告人们对儿童、少年务必要多加关爱,加强教育,决不能让他们走到邪路上去。

13、“成功乃成功之母”。

这是上海市成功教育课题组在成功教育实验中提出的一个命题。意在诱导“学困生”走出失败的阴影,在老师的期望和鼓励性评价下,先由小的成功一步步引出大的成功,最后取得圆满成功。

14、“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这句话是说,教育本身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应该按照教育的规律办事,科学育人。同时,教育也是有方法技巧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掌握教育的艺术技巧,而不能靠蛮干、苦干。

1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要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永不落后。

1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培养人才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搞教育工作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的社会需求。要根据人才成长周期长的规律作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锲而不舍,而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17、“跳一跳,摘个桃”。“跳起来摘果子吃”。

这是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总结自己教学经验中创造出的一个教学策略。意思是说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这个难度要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也箴告人们教学中不能给学生奉送现成“果子”,要让学生自己努力想办法去摘“果子”。

18、“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这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家颜之推的名言。这句话说明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也说明了德育中陶冶教育的重要性。这句话箴告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要善于运用陶冶教育法,创设和利用各种积极的情感和环境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陶、感化;同时也应注意使学生避免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答辩的基本原则

教师招录面试与教学能力测试,对于准教师考生而言,是一次全面展示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教师职业素养、专业知识、风度才华的机会。凡是那些能在面试中脱颖而出的考生,不仅平时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一般对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改革、教育法规等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面试中泰然处之,答辩规范条理,这就需要考生准确地把握答辩的一些原则。

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我们理解和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教育现象提供了一定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我们要用辩证法和联系发展的观点认识社会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并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阐释解决教育问题,去探究人类社会的教育规律。

例如: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在孔子看来,“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对两个性格不一样,特点不一样的学生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就是依据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进行因材施教。

辩证唯物主义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孔子根据两位弟子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方法,这也就提示我们,在面对任何教育问题与教育现象时要能够辩证地思考,依据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统一的关系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于是,因材施教要注重观察、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性格等特点,即通过“听其言而观其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等方法,以较为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要注意学生的不同特点与个性差异来进行具体的教育。正如朱熹在《论语注》中所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2.新理念教育

现代教育要求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和个性的发展。在这种原则的引导下,我国的教育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师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实施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没有师生间的互动,学生也没有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新的教育理念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去学习前人的生活经验及其真理,一起去探究未知世界的奥秘。学生和教师一样都是学习的主体,都能够建构建构学习的课程,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于到教育教学中来。于是,考生在答辩时必须遵循新理念教育的原则,去分析、论述所遇到的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

例如:一位孩子的母亲经常利用各种各样的游戏发展孩子的智力能力。这位母亲常常和孩子一起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让孩子亲身体验某种事情或情感。 问题:你作为一名教师,请你评价一下这位母亲的教育方法。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培养儿童具有优秀个性品质的最佳途径。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从而发展了儿童的各种智力因素,使其全面和谐的发展,并最终形成完全的性格。

作为教师,更需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个性品质。教学的本质是一个过程,教师就是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

3.理论联系实际

作为一名教师,要能够把自己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来,运用教育理论知识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也使自己的职业素养在具体的实践中得以提升。

例如:英国优秀教师菲尔想尽一切办法让一帮调皮捣蛋的成绩落后的13岁儿童好好上课,并去尝试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于是,根据“大多数人的肢体运动智力和音乐智力发达”的理论,她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利用空手道来教他们学标点,用和吉他的歌词来教他们什么是形容词,这样的教学方法实在让学生着迷,也确实很有效果。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由多种同样重要的能力构成,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承认各种智力是多维度的、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而不是以

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由此可见,人的智力是多方面,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那么,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应该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其优秀与否。

英国优秀教师菲尔就是运用这种理论作为教育基础,依据自己学生的个性特征、智力差异制定出不同的、适合学生具体情况的教育教学方案,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予以实施,从而使这一帮调皮捣蛋的成绩落后的13岁儿童能够好好学习,在智力、性格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4.教育教学机智

招聘教师考试中的教育教学机智体现在考生要能够随机应变地掌握局势。课堂教学是动态的,随机生成的,那么,答辩试题也具有课堂教学的这些特点。这就要求考生要能够随着课堂教学动态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答题思路。当考生进入面试考场之后,有时候会遇到专家评委都不提问的局面,只是面带微笑地看着你,使你不知所措。其实,考生遇到的正好是考场休息时间。考生这时可以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机智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将话题引到教育理论或自己的专业知识上,来凸显考生自己的优秀的个性品质。当然,上面的情况是不常见的,但要有所准备。

5.答辩要自圆其说

面试答辩的核心要吻合我国新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阐释、论述问题时既要原则正确,又要能够自圆其说。考生如果在答辩中强调自己要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奉献青春,但却又表示不愿意到偏僻边远的贫困地区去工作,这样的回答,考生自己恐怕也知道是不能过关的。

有一次招聘教师面试答辩,专家评委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这次招录教师考试,你被录用了,但我们区教委这次招录的教师都要安排在偏远的农村学校任教,你会怎么对待这种安排?”此时,考生不能回答不服从这样的安排。考生心里要清楚,这是有意考查他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认识。不能前边谈了许许多多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班级管理、德育教育,这时却不愿意服从组织安排。那么,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不合格的。

名句及意思篇四
《名句解读》

名句解读

一句名句,就是一扇哲理的窗户,一位良师益友。多读一些名句吧!读一句名句,就等于认识与摘取了一朵生活浪花。积累与读懂得越多,就越能让你仿佛走进了一个永不枯竭而充满智慧与希望的生命的海洋。对名句的认识和理解,不仅能知道它自身的涵义,更懂得它能给予我们“真•善•美”的启发和优秀文化的积淀,那就是解读!

(一)中国古代名句

[先秦名句]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隐公三年》

[解读]喜欢子女,应该用道义去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这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石碏(què)劝谏卫庄公的话,卫庄公不听劝谏,他的宠子公子州吁终于招致杀身之祸。溺爱,会使子女走上邪路。弗,不。纳:入,使入。

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解读]不要去挑剔别人的小毛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喜欢挑剔别人的小毛病就是自己的大缺点。求:找寻。疵:毛病。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解读]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

迁怒:转移怒气。贰:再,重。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比喻标准,法度。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廪(lǐn):粮仓。实:充实。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解读]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缪(miù):错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解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解读]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解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解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解读]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解读]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解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躬自:自己。“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责:责备,要求。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解读]如果天天洗涤能使面容清洁新鲜,那就每天都要洗涤干净,保

持清洁、新鲜,而且要日日都保持下去。这句名言是商朝开国贤君汤刻在盘子上的铭文,叫“汤盘铭”。刻在洗涤的盘子上,天天可以看到,起警告、提醒、勉励的作用。这里借指要让自己的道德修养、精神面貌永远是新鲜而清洁的。日新:这里指在道德上日日更新。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解读]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划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练,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砺(lì):磨刀石。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礼记〃大学》

[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好(hào):喜爱。前“恶”(è):缺陷和丑恶。后“恶”(wù):讨厌,憎恨。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

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

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解读]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思齐:想着要追上,看齐。内自省:自己在内心里省察﹑检查。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解读]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坦荡荡: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戚戚:忧惧不安的样子。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解读]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

名句及意思篇五
《名人名言及解释》

名言及介绍

1、读书不作笔记,犹如雨点落如大海 无终无际--毛泽东

看书一定要写下读后感或笔记, 这样就不会忘记。既使忘记,拿出来读后感或笔记就会一目了然,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2、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4、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

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名句及意思篇六
《古代名句带解释》

古 代 名 句 选 读 (一)

1.多行不义,必自毙。语见《左传〃隐公元年》。毙:倒。意思是,多做不义之事,必然要栽跟头,自己毁灭自己。这句话现在常用来说明,坏事做多了,必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灭亡。2.行百里者半九十。语见《战国策〃秦策》。半:以……为一半。意思是,全程百里,走了90里,只能说走了一半。现常用来说明,事情越到最后阶段越难完成,越要坚持不懈。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翼《论诗》。意思是,神州大地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天才诗人,以富有创造性的诗篇,领导着当代的诗坛,开一代新的诗风。现在可用来说明事物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人才在涌现,各个时期都有各个时期的新人新事。启发人们不要一味厚古薄今,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语见《荀子〃修身》。非:认为……错误。当:恰当。是:认为……正确。谄谀,(chǎnyǘ):巴结奉承。贼:害。 意思是,对我的过错批评得正确的,是我的老师;肯定我的优点恰当的,是我的朋友;巴结奉承我的,是害我的人。这几句话告诉我们怎样识人,怎样择友,怎样修身。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见《荀子〃劝学篇》跬(kuǐ):古半步。无以:不能够。意思是,不坚持一步一步地前进,就不能走千里远;不汇聚涓涓细流,便不能形成大江大海。这两句话现在用来说明,学习必须点滴积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可好高骛远,半途而废。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见屈原《楚辞〃卜居》。意思是,尺虽长,但和更长的相比,就显得短了;寸虽短,但和更短的相比,就显得长了。这两句话表现了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现在用来比喻人或事物都各有长处和短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为适应新的形势的要求,必须不断革新,取长补短。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语见《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意思是,坚持做的人,总会取得成功;不停向前走的人,总会达到目的地。现在常用来勉励人们努力学习、工作,持之以恒。

8.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语见《鹖冠子〃天则》。蔽:遮挡。雷霆:大雷。一片树叶遮住双眼,就连泰山也看不见了。两颗豆子塞了双耳,就连打雷也听不到了。现比喻,小处或局部的蒙蔽,可以使人看不到大处和全局。

9.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语见《礼记〃经解》。原为“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后也写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差:错误。谬:差错。意思是,一点差错不注意,就会造成大错。现在用来告诫人们,学习、工作一开始就必须小心谨慎,严格要求。如果粗枝大叶,掉以轻心,就会造成大错误。1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语见《礼记〃学记》。不足:短处。困:有所不通。意思是,学习,开阔了眼界,才知道自己的短处;教人时,才发现自己有所不通。勉励人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更勤奋地学习,更热心地去帮助别人学习。11.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 。语见《礼记〃中庸》。尔:通“迩”,近。自:从。卑:低。 意思是,走远路必须从近处起步,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现在常用以比喻,凡事必须从头开始,循序渐进。

12.安不忘危,盛必虑衰。语见《汉书〃陈汤传》。意思是,安定时不忘记危难,强盛时要想到衰败。这两句话现在常用来告诫人们,要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加强危机感和责任感。 1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语见王勃《滕王阁序》。东隅:东方,日出的地方,代指早晨,也比喻人的青少年时期。桑榆:日落的地方,代指晚上,也比喻人的晚年。意思是,早晨已经过去了,但抓紧晚上的时间还不算晚。这句话从《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化出。现在用来劝勉人要及时努力,坚持不懈。过去没有取得成就,还会有所作为。1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见王之涣《登鹳雀楼》。穷:尽。意思是,要想穷尽目力看到千里之远,就要再登上一层楼台。现在常用来说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也有单用最后一句来激励人们鼓足干劲,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胜利。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语见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千帆:言船之多。意思是,在沉船旁边,千帆竞发;在病树前头,万木争春。这两句诗现在常用来比喻反动势力的必然灭亡,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1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语见李绅《悯农》诗,加上开头两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说明农民耕种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劝勉人们要尊重农民的劳动,要珍惜粮食。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语见苏轼《题西林壁》。西林: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上。只缘:只因为。这两句诗是借景说理。为什么不能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处在庐山之。现用来说明,要了解事物的全貌,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高瞻远瞩,全面、客观地认识、观察问题,否则就会被假象或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它的本质和实质。1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见叶绍翁《游园不值》。不值:没有遇到人,这里指没进去。意思是满园的美好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鲜艳的粉红色杏花伸出墙来。现在常比喻形势大好,也可比喻新事物冲破压抑,茁壮成长,旺盛喜人。19.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夜驰,不如早行 。语见施闰章《警志诗》。躬耕:亲自耕种(田地)。束炬:捆起火把。意思是,拾稻穗麦穗,虽也得到好处,但不如自己种田收获多;拿着火把赶夜路,不如早点动身走。现在常用来说明做事与其只顾眼前,不如早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道理。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语见《论语〃公冶长》。敏:思想敏捷。问:请教。思想敏捷而又爱好学习,不认为向地位卑下的人请教是一种耻辱。现常用“不耻下问”来赞扬既有学问又虚心向一般人求教的人。

古 代 名 句 选 读 (二)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语见《史记〃李将军列传》。蹊(xī):小路。意思是,桃树、李树虽然不能以说话来召引人,但它的花鲜艳、绚丽,果实甘美,人人喜爱,因此树下人来往不绝,自然走出一条小路来。 这句话用来比喻踏实工作、卓有成就的人,不自矜夸,自然会得到人们的崇敬。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语见宋朝陆九渊《陆象山集〃语录》。迁:迁移、改变。 意思是,看见好的,就要改变自己的态度而去向他学习;有了错误,就要改正。

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语见《荀子〃儒效》。知:同“智”。聪明并且喜欢向别人请教,然后才能成为有才能的人。

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语见韩愈《调张籍》。蚍蜉(pífú),蚂蚁的一种。 诗句原意是:李白、杜甫的作品是伟大的,有些人想要抹煞,那是徒劳的,就像蚂蚁想摇动大树一样可笑。现在常引用这两句来讽刺那些过高估计自己的人。

5.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语见《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见:音义同“现”。书多读几遍,道理自然就懂了。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语见《论语〃卫灵公》。 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语本汉朝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意思是: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听信一方面的话,就要作出错误的判断。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语见《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齐景公的大臣梁丘据很佩服国相晏婴,认为自己不管怎样努力也赶不上他。晏婴不同意这种看法,他鼓励梁丘据,说了这句话。意思是:努力去做的人就可以成功,努力前行的人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语见《诗经〃大雅〃荡》。靡:无。鲜(xiǎn):少。克:能。凡事都有好的开端,但很少能够有好的结局。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说明事物难得善始善终,有劝勉人持恒成事的意思。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原作“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焉:哪里。附:依附。 皮都没有了,毛还依附在哪里呢? 这句话用来比喻基础没有了,赖以生存的东西也就不能存在。

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语见《战国策〃赵策一》。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作以后行事的借鉴。12.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语见《战国策〃楚策四》,原句是“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意思是,丢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迟。 这句话比喻出了事故或犯了错误之后,如果及时想法补救,还可以防止再受损失。

1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见屈原《离骚》。曼曼:即漫漫,长、远的样子。修:长。意思是,道路是那么遥远,但我仍将到处追求真理。1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语见晋代傅玄《太子少傅箴》。朱:朱砂,红色颜料。 意思是,接触朱砂,就会染红;接近黑墨,就会沾黑。现在用来比喻接近好人,容易变好;接近坏人,容易变坏,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1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语见《论语〃学而》朱熹注。 意思是,有错就改正,无错加以自勉。现指要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语见《论语〃卫灵公》。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就必然会有眼前的忧虑。1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见《礼记〃中庸》。豫:同“预”,预见,事前做准备。立:成功。意思是,凡事有预见,事前做准备,就能成功;事前没有准备,就要失败。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语见《老子》三十三章。 意思是,能够正确认识别人的人,是聪明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是明达的人。这就是说聪慧明达的人,既能知人,又有自知之明。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患:担忧,怕。 不要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贤: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省(xǐng):检查,察看。 看见有德才的人,就想学得与他一样;看见德才不好的人,就对照检查自己有无类似缺点而改正它。

古 代 名 句 选 读 (三)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语见《老子》六十四章。意思是,行千里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现在用来比喻:宏伟的事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或用来说明,攀登科学高峰重在打好基础。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语见《荀子〃劝学》。绳:木工取直的墨线。金:金属利器,如刀剑等。就:就近。砺:磨刀石。利:锋利。意思是,木头用墨线量,就能取直,金属做成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两句话用来说明,人们要经过学习、磨炼,才能进步。强调了学习、锻炼的重要性。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语见《韩非子〃喻老》。原句是“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意思是,千里长的河堤,可能由于蝼蛄蚂蚁的洞穴而崩溃。现在常用来比喻:忽视微小的漏洞,可能造成大祸,启示人们懂得防微杜渐的必要性。

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语见李斯《谏逐客书》。让:推辞。择:挑拣。就:造成。意思是,泰山不舍弃细小的泥土,所以能这样高大;江河、海洋不挑拣水流的大小,所以能这样深广。这两句话现在用来比喻:学习要兼收并蓄,财富要逐步积累,告诫人们不要小看和舍弃细小的东西。5.言必信,行必果。语见《论语〃子路》。果:果断,坚决。意思是,说话一定要守信用,行动一定要果断。现在用来表示说话一定要守信,行动一定要实践自己的诺言。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见《论语〃卫灵公》。善:把……做好。利:使……锋利。器:工具,器具。工匠要想把活做好,必先把工具磨得锋利。现在用来比喻要把事情办好,首先必须做好准备工作。也用来说明工具合适,方法对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见《汉书〃董仲舒传》。《淮南子〃说林训》最早写作“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只在岸上羡慕深水中的鱼儿,不如回家织网来捕鱼。现在常用来比喻说明:空想不如实干。

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语见诸葛亮《诫子书》。意思是,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习获得成功。现在用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激励人们刻苦钻研,勤奋读书。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语见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弯腰,引申为恭敬谨慎。瘁(cuì):劳累。 意思是,恭敬而谨慎地去做,竭尽劳苦,到死才罢休。这表现了诸葛亮忠诚辅佐刘禅的决心。现在用来赞美革命者为革命事业奉献最大的力量,直到牺牲生命为止的高尚精神。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勿:不。 意思是,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太小而不去做。这两句话是刘备临终前给儿子刘禅的“遗诏”。现在用来告诫人们,坏事很小,也不能去做;好事不大,也应该去做。

1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语见《孔子家语》。意思是,好药虽苦却有利于治病,忠诚的话虽不顺耳却对端正

行为有帮助。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1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语见《北齐书〃元景安传》。原句为“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意思是,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现在常用来比喻:宁可为正义事业而牺牲,决不丧失气节而苟活。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语见杜甫《望岳》。会当:定当。凌:登上。绝顶:最高峰。意思是,我定当登上泰山极顶,高瞻远瞩,那时,所有的山岭定会显得十分矮小。这两句诗是从《孟子〃尽心上》中“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语化出,既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伟,也反映了诗人年轻时志高气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现在常引用来表示有远大抱负,或用以说明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14.业精于勤,荒于嬉 。语见韩愈《进学解》。嬉:戏耍。意思是,学业的精深在于刻苦勤奋,荒废在于嬉戏游惰。现在用来勉励人们勤奋学习,不断上进,不要因循堕落,荒废时光。1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语见刘禹锡《乐天兄示伤微之、敦信、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一诗。 意思是,春天树木的新叶催落了旧叶,奔腾的流水前波让位给后波。现在常引用这两句诗比喻新旧事物交替的必然性,说明“新陈代谢”是自然界的规律,启示人们支持新生事物。 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见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之三。纸上:指书本。绝:极,彻底。躬行:亲身实践。这两句诗现在用来说明,学习知识不能只靠书本,要联系实际,亲身实践。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语见陆游《游山西村》。复:繁多。意思是,山一层层,水一道道,好像阻挡了去路,可是转过去又是一个绿柳成阴、山花烂漫的村庄。现在常用来比喻绝境中的希望和转机,给人以安慰和鼓励。1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语见杨万里《小池》。荷叶的尖角刚露出水面,早有蜻蜓站在上头。现在常形容人们热爱新生事物,新生事物刚一露头就能敏锐地觉察到,并热情支持,大力扶植。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见朱熹《观书有感》。渠:它,指塘水。为:因为。意思是,问它为什么这样清澈,因为上有源头,活水不断流来。现在常用来比喻学习要想取得成绩,必须不断地吸取新东西,充实新内容。也用来说明,不断从生活中吸取原料,才能写出新鲜活泼的好文章。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语见文天祥《过零丁洋》。汗青:代指史册。古时记事用青竹简烤出水汽后书写,水汽似汗,因称“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谁能不死,要紧的是使报国赤诚永垂青史。现在用来说明革命者面对敌人,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即使牺牲生命,也是死得其所,永垂史册。

古 代 名 句 选 读 (四)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骐骥,良马。驽(nú)马,劣马。骏马跳跃一下,还不到十步远;驽马拉十天车,也可以走得很远。这句话以骐骥与驽马相对比,说明做学问和修养品德都要坚持不懈的道理。

2.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语见《淮南子〃说林》。意思是,翻了船的时候,才看得出谁是善游的;马狂奔的时候,才看得出谁是本领高强的车把式。人的才能往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见出高低。所以识人往往在关键之时,紧急危难之中。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语见《韩诗外传》。玉不加工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能使品德有所成就。以玉喻人,以琢玉喻学习,以“成器”喻“成行(xíng)”,比喻恰当贴切。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语见《尚书〃旅獒(áo)》。亏,欠缺。篑(kuì),盛土的筐。堆积很高的山,因为只差一筐土而未成功。这句话说明,即使是很小的缺点,也会影响结果。现在常用来警诫人们不要因事情接近成功而自满,以致功败垂成。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见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思是,熟读万卷书,写起文章来才得心应手,如有神助。前句写读书要下苦功,后句写作文自有其乐。这是诗人实践的体验。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语见《礼记〃学记》。意思是,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切磋,就会知识浅薄、见识短浅。古人学习,很注意同学、朋友的观摩、切磋,这样才能取长补短。我们应该记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7.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语见《孟子〃离娄下》。意思是,做事情应有所考虑,有所选择,应该做而且做得到的就去做,否则,就不做。这样,才能集中力量把事情做好,才能有所成就。如果这也想做,那也想做,分散时间,分散精力,则往往一事无成。8.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语见《诗经〃小雅〃小旻》。意思是,小心谨慎,好像面临深渊,好像在薄冰上行走。这里是用“临深渊”“履薄冰”时的心情来比喻处事谨慎的态度。

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语见《老子》七十三章。天网,天道如网,后用以比喻国法。恢恢,宽广的样子。意思是,天道的网宽广无边,看起来很稀疏,但决不会放过一个坏人。后世用以形容坏人终究会受到惩罚,无处逃避。

10.管中窥豹,只见一斑。语见《晋书〃王献之传》。原句是“管中窥豹,时见一斑。”从竹管里看豹子,只能看到它的一个斑纹。用来比喻眼光狭窄,所见有限;也可用以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全体。1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语见《孟子〃告子上》。暴同“曝(pù)”,晒。意思是,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比喻缺乏恒心,努力时少,懈怠时多,什么事都做不成。

12.近水楼台先得月。语见宋代俞文豹《清夜录》。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的照射(近水处无树木遮掩,或因水光的反射,所以近水楼台先得到月色)。比喻由于靠近某人或某物,优先获得利益或照顾;也用来讽刺利用某种方便,非法占有利益的行为。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语见《论语〃为政》。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行。现在用于说明人必须讲信用;也用来警告某些不遵守诺言的人,必将暴露其虚伪面目,为众人所唾弃。1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语见《诗经〃小雅〃鹤呜》。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雕琢出玉器。原指别国的贤才也可以为此国所利用。后多用来比喻借助朋友的批评,来改正自己的缺点;借助别人的意见,弥补自己的不足。

1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语见杜甫《登高》。意思是,无边无际的落叶飒飒飘坠,无穷无尽的江水滚滚而来。

这两句诗原是写诗人登高所见的深秋景色萧索而壮观。现在也用来比喻腐朽势力的衰亡和新生力量的不可阻挡。

16.前车覆,后车戒。语见汉代刘向《说苑〃善说》引《周书》。意思是,前面的车子翻了,后面的车子就应当引以为戒。比喻应当接受前人失败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本《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知,即“智”。意思是,对同一个问题,仁者看了说是仁,智者看了说是智。现在用来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语见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豪门贵族家里吃不完的酒肉腐烂发臭,而路上却有无数饿冻而死的尸骨。后来一直被引用来说明旧社会的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残酷现实。1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语见《易经〃系辞下》。穷,尽头。意思是,事物发展到穷尽,就会发生变革,变革了才能继续发展下去,不断发展才能永久存在。这句话后来也简作“穷则思变”,说明人们穷困艰难时,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20.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语本汉代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耳朵听的,不如亲眼见的;亲眼看见,不如脚踏实地去做一做。现在用来提倡人们要亲自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21.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语见《孙子兵法〃谋攻》。意思是,打仗总能取胜的人并不是最高明的军事家,不打仗却能使敌人的军队屈服,才是最高明的军事家。22.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商君书〃更法》引习语。萌,萌芽。意思是,愚笨的人对已成之事还糊里糊涂,聪明的人在事情发生之前就预见到了。23.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语见《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最高,第一。意思是,创立道德规范最为重要,其次是建立功业,其次是创立学说。这三种贡献不论多久也不会被人遗忘。2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引习语。糟糠,酒糟和谷糠,比喻粗劣的食物。意思是,条件好了,地位高了,不能忘记贫贱时的知己好友,不能抛弃曾经共度艰辛的妻子。25.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引古谚语。意思是,能按某种方法去做的人不一定能讲清这个方法,研究某种方法的人不一定自己能做到。26.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语见《诗经〃小雅〃北山》。溥,同“普”,普遍。率,沿着。率土之滨,义同“四海之内”。 意思是,全天下的土地都是帝王的,全天下的人都是帝王的臣民。2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语见《孟子〃离娄下》。恒,经常。意思是,爱别人的人,别人经常爱他;恭敬别人的人,别人经常恭敬他。28.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语见《列子〃汤问》。欐(li),房屋正中的梁。意思是,歌声的余音围绕房屋的梁旋转,很长时间都听得到。形容歌声优美,耐人寻味。

2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语见《老子〃道经三十三》。了解别人的人聪明,自己了解自己的人高明。

3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语见《老子〃道经三十三》。战胜别人的人有力气,能战胜自我的人更强大。

古 代 名 句 选 读 (五)

1.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语见《老子》三十三章。 战胜别人,只不过有勇力而已;能自我克制的才是强者。这两句话的重点在后一句,要人克制自己的物质欲念。现在人们也常用来说明自我克制、战胜自己的重要。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语见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烈士:古时泛指有远大抱负、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与现在专指为革命事业而壮烈牺牲的人不同。意思是,有志之士到了晚年,雄心壮志并未消失。这两句诗抒发了曹操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表现了他老当益壮的精神。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语见《论语〃子路》。 统治者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发命令,百姓也会做得很好;统治者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令,百姓也不会听从。现在常用来说明“身教甚于言教”。教育别人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即使再三告诫,严格要求,也不能使人信服。4.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语见《国语〃周语上》。为:治理。决:开凿水道。宣:疏通。意思是,治理河川的人,要开凿水道,使之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疏通言路,让百姓敢于讲话。这里以“为川”比喻“为民”之道,强调了广开言路的重要。5.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语见《孔子家语〃五仪》。意思是,水能浮起船,水也能把船弄翻。古人把百姓比做水,把国君比做船,借以说明国君对百姓的依存关系,值得为政者深思。6.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语见《尚书〃泰誓下》。 意思是,树立品德,一定要使之滋长;清除坏人坏事,一定要干净彻底。这两句表现了疾恶从善的鲜明态度。“除恶务本”现在多说成“除恶务尽”。7.德不孤,必有邻。语见《论语〃里仁》。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单,一定会有人亲近他。现在人们用这句话赞扬品德高尚的人,也说明加强品德修养的必要。8.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语见《韩非子〃有度》。阿:曲从,迎合。挠:弯曲。意思是,法令不能曲从于权贵的意志,绳墨不能随着木头的弯曲而弯曲。法令制度有它的严肃性。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坚持法治,是治国的根本。

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语见龚自珍《己亥杂诗》。抖擞:振作,奋发。意思是,我劝老天爷再振作起来,不要只用一个标准来造就人才。诗人不满当时在清王朝统治下“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热切盼望来一个风雷激荡的巨大变革,使中国成为一个有生气的国家,因而唱出了这样热情呼唤变革、呼唤人才的诗句。后人常用来表达扫除一切清规戒律、择优选用人才的思想。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语见《老子》五十八章。灾祸啊跟着的是幸福,幸福啊隐藏着灾祸。这是说,遭祸,可使人谨慎起来,把后来的事做好;得福,会使人骄纵起来,因而导致犯错误。这正是祸福相因的辩证思想。这句话现在用来启发人们要辩证地看问题。

1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语本《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沛(pèi)公,刘邦。这两句话原指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在鸿门宴上,项羽的武将项庄出来舞剑,名为助兴,实则想乘机杀害刘邦。现在人们常用这两句话来说明,说话做事,表面在此,而实质在彼。

12.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语见《庄子〃骈拇》。凫(fú):泛指野鸭。胫:小腿。意思是,野鸭的腿看起来短了些,但如果硬把它接长了,那就会成为忧患;鹤的腿看起来长了些,但如果硬把它砍短了,那就十分可悲。说明世上的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凡事要顺应自然规律,不做违背客观规律的蠢事。后简化为“断鹤续凫”,比喻违反自然规律。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语见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是,野火是烧不尽野草的,只要春风吹来,它又会生长出来。今天常用这两句话来比喻说明,富有生命力的事物,是扼杀不了的,不论遭到多么严酷的摧残,只要有适宜的条件,必然会蓬勃地发展起来。14.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语见《后汉书〃黄琼传》。副:符合,相称。意思是,一个人名气太大了,他的实际情况就难以与之相称。这两句话现在用来规劝名高的人,不要自视过高,要不断进取,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15.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语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原句为“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意思是,总得掌握上千支曲子,而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上千口宝剑,而后才能识别剑的好坏。现在常用来说明,只有通过实践,进行比较,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1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语见《论语〃微子》。谏:阻止,挽回。追:来得及。过去的事已不能更改,将来的事还可以挽回。现在常用这两句话勉励人要抓紧机遇,及时努力,不要因循坐误。1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语见《易经〃系辞上》。原句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方:方术。古代称天文、医学为方术,这里泛指事物。意思是,事物都是按同类的聚集在一起,东西都是按类别分成一堆一堆的。这两句常用来指坏人同坏人臭味相投,自然会凑合在一起。18.不以一眚掩大德。语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眚(shěng):过失。不因小过错而抹煞大功绩。现在用来说明,看人要看全部历史,不能只看一时一事。不要因为一时的错误而看不到人家好的主流方面,或抹煞、否定他的全部功绩。19.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语见韩愈《答李翊书》。遂,顺利地成长。晔(yè),火光很盛的样子。意思是,树根茂盛的,树上的果实自然充实,灯油多的,灯光自然明亮。这两句极其贴切地比喻说明,为学和做人一定要注重根本。20.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语见《吕氏春秋〃不苟》。意思是,即使尊贵,也不仗势胡作非为;即使被信任,也不阿谀逢迎。这两句从正面提出了做人的准则。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见《论语〃雍也》。意思是,懂得某种专业的人不如爱好这种专业的人,爱好这种专业的人不如以从事这种专业为快乐的人。现在用来激励人们热爱并深人钻研自己所担负的工作。2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语见《论语〃雍也》。知:同“智”,聪明。意思是,聪明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现常被用来比喻有修养的人的兴趣爱好。23.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见《孟子〃尽心下》。贤明的人凭着自己的透彻明了去教人,帮助别人也透彻明了;现在那些教人的人,就凭自己糊里糊涂的头脑,却要使别人透彻明了。后人常用“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来说明连自己都糊涂盼东西,绝不可能教得让别人明白。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语见《左传〃僖公十四年》。焉:疑问代词,哪儿。附:依附。意思是,皮已经不存在了,毛还附着在哪儿呢?比喻基础没有了,依附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东西也就无法存在了。现常用来揭示失去基础的某种事物,必然无法存在下去的前景。25.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语见李白《与韩荆州书》。韩荆州:韩朝宗,荆州刺史。识:指见面。这辈子不希罕加封万户侯,只希望能和韩荆州见上一面。极言对韩荆州的敬重,认为与他结识比封万户侯还荣耀。后人常以“但愿一识韩荆州”来表达对某一人物的敬仰之情。

2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语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写尽了无限的苦闷。现今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满怀失意愁闷,无从解脱。2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语见杜甫《赠花卿》。像这样美好动听的曲子,应该只有天上才有,人间哪里能够听到几回呢?这两句诗常被用来赞美他人歌声的悦耳动听,或用来赞扬演奏的神妙动人。2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语见王维《山居秋暝》。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山上的松林;清冷的泉水,轻轻地流过静默的溪石。这两句诗描写山中有明月青松,有流泉青石的夜晚,成为刻画闲静幽美、恬淡宜人环境的名句。

2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语见王勃《滕王阁序》。 意思是,“落霞”与“孤鹜”一同飞向天边;同样清明的“秋水”与“长空”青青蒙蒙融为一体。这两句华美辞章因描写了一幅具有旷远的背景,在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之中色彩明丽的画面而成为千古名句。30.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语见明〃于谦《咏石灰》。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牺牲生命,我也丝毫不会害怕,要保住一生的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诗借赞美石灰石被击得粉碎,烧成一团白粉,来比喻志士仁人高尚的人格和视死若归的大无畏精神。后人常以这两句诗来歌颂受尽折磨仍不改操守、不向恶势力屈服的英雄。

古 代 名 句 选 读 (六)

1.义无反顾,计不旋踵。语见汉〃司马相如《谕巴蜀檄》。反顾:回头看。计:决策。旋踵:后退。踵(zhǒng),脚后跟。 意思是,满怀正义,决不回头,下定决心,不向后退。现在常用来表现为正义事业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2.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语见《韩非子〃说林上》。萌:发生。端:开始。末:结局。看到了微小的征兆,就可以预知(某件事将要)发生,看见端倪,就可以预知结果。这是赞扬有预见的人,同时也说明事物的发展是有迹可循的。熟悉掌握了事物规律,往往就能见微知著,见始知终,从而防患于未然。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语见《国语〃周语下》。崩:山倒塌。学好就像登山一般费力,学坏如同山崩一样快速。古人说:“人之就(趋向)恶,如水之趋下。”这说明人要学好,一定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刻苦磨练的精神。否则是不易收效的。4.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语见《荀子〃大略》。尽:彻底探索。究:坚持到底。意思是,善于学习的人总是彻底探索事物的道理,善于实干的人总要把难办的事坚持办到底。这

名句及意思篇七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及相关解释》

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及相关解释由名人名言网特别编辑

【释义】孔子说:“君子要有九种考虑:看到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明白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待人接物的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诚恳,办事要考虑是否认真,遇到疑难问题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怨怒发作前要考虑将引起的后果,看到名利时要考虑得到它是否合乎道义。”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释义】君子处世以道义而行,决事循理而迎刃而解,坦然舒泰情状矣。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孔子名言"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释义】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孔子说:“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释义】孔子说:“听到合乎原则的话,能不接受吗?而接收之后能改正错误才可贵。听到顺从自己的话,能不高兴吗?而高兴之后能分析鉴别才可贵。而盲目高兴,不加分析;或表面接受,实际不改,对这种人我实在没有办法啊。”

孔子说:“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孔子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呢。”

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释义】 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趟水过大河,这种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同他共事。同沃共使的一定要是遇事谨慎小心,喜欢动脑子想点子来完成任务的人。” 推荐阅读:鲁迅先生的经典名言警句大全

孔子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

【释义】孔子说:“有益的快乐由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赞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一多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快乐。以傲慢自大为快乐,以无所事事地游荡为快乐,以过度的宴饮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释义】孔子说:“君子喜欢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喜欢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与此相反。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释义】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经常忧愁。”

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即使大家都讨厌他,自己也不要随便附和,一定要考察一下;即使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释义】孔子说:“不怕别人部料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孔子说:“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释义】孔子说:“不事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随意猜测别人的不诚实,然而却又能及早地加以察觉,这才是贤人啊!”

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为政》

【释义】孔子说:“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所走过的道路,了解他的心情、爱好,那么这个人的真实面目怎么隐藏得住呢?怎么能隐藏得住呢?”

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有几句正确言论就推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言论。”

33.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释义】孔子说:“可以同在一起学习的人,未必能一起通向真理;可以一起通向真理的人,未必能共同坚守真理;可以一起坚守真理的人,未必都能做到通权达变。”

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可以同他谈话,却不同他谈话,这会错过人才;不可以同他谈话,却同他谈话,这是错说了话。聪明人既不会错过人才,也不会错说话。”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谋划事情。”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有志之士、仁德之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肯勇于牺牲自己来维护仁德。”

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化解怨恨了。”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工匠要搞好他的工作,一定要事先修好他的工具。我们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为那些卿大夫中的贤人服务,与那些士人中的仁人交友。”

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释义】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颜渊》

【释义】孔子说:“诚恳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要使他仍然不听,也就算了,免得自找羞辱。”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释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孔子说“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大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释义】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释义】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释义】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释义】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释义】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孔子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

【释义】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那么说话和行动都要正直;国家政治黑暗,难么行为要正直,而说话要谨慎随和。”

孔子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孔子名言aiqingjingdian.com

【释义】孔孔子说:“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

【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名句及意思篇八
《国学经典名句及解读》

言忠信,行笃敬。 选自:《论语》

意思: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

意思: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

一树百获者,人也。选自《管子权修》

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

意思: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选自《左传》

意思: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万物之中,以人为贵。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

意思: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老子》 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出处:《礼记》 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出处:桓宽《盐铁论》

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不迁怒,不贰过。出处:《论语》

意思: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出处:葛洪《抱朴子》

意思: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出处:《旧唐书》

意思:(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处:《论语》

意思: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

内不自诬,外不诬人。出处:《韩诗外传》

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意思: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学坏如山崩一样容易。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处:《晏子春秋》

意思: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意思: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经过实践的。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名句及意思》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孔子名言名句带意思 名言名句大全加意思 名言名句的意思和句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名句及意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名句及意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23560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