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节日作文 > 用即又造句

用即又造句

2015-12-18 10:06:3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用即又造句篇一《既 ,又 ,造句》 ...

用即又造句篇一
《既....,又.....,造句》

春天既美丽又可爱春天既美丽又可爱,既温馨又多彩

对未来我们总是既畏惧又企盼,既拒斥又憧憬。

他既胖又肥,既懒又馋.

这种文具既美观,又实用;既省钱,又环保,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

树木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鲜空气,既能平衡生态环境,又能保护地球。可爱,既温馨又多彩。

知识堂既好玩又有趣,既增长知识又能得礼物.

对未来我们总是既畏惧又企盼,既拒斥又憧憬。

这种文具既美观,又实用;既省钱,又环保,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

树木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鲜空气,既能平衡生态环境,又能保护地球 这个西瓜既新鲜又便宜,既大又甜

我经常参加户外体育锻炼,既丰富课外生活又起到锻炼的效果,既可以认识有同样爱好的朋友又可以愉悦心情。

夏天既是一个酷热难耐的季节,又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季节;既让人们汗如雨下,又让草木们的枝叶越发地郁郁葱葱。

场景剧本既具体又粗糙,既切实又灵活

树木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鲜空气,既能平衡生态环境,又能保护地球。 法赫米这个人既开朗又含蓄,既善于交际而又喜欢磨人。

春天既美丽又可爱,既温馨又多彩

对未来我们总是既畏惧又企盼,既拒斥又憧憬。

他既胖又肥,既懒又馋.

它的和声显得既严峻又柔和,既忧伤又委婉。

这种文具既美观,又实用;既省钱,又环保,真是一个不错的创意。

树木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制造出新鲜空气,既能平衡生态环境,又能保护地球。 我们班长既是班上学习最好的,又是最勤奋的;既是最口才最好的,又是最乐于助人的学生。

对一个干部的考察,既要看原地,又要看异地;既要看一岗,又要看多岗:既要看官意,又要看民意;既要看成绩,又要看败绩;既要看近期,又要看长期;既要看作为,又要看不为;既要看顺境,又要看逆境。

用即又造句篇二
《不但而且(既又)造句》

用即又造句篇三
《即使……也……造句》

假设关系的关联词: 即使……也……

1、即使明天有更多的挫折,也不会挡住的前进的道路 。

2、即使你成功了,也不能骄傲。

3、即使今天下雨,我也要坚持上学.

4、即使老师没在教室,同学们也很安静。

5、即使你们百般劝阻,也挽回不了我的一颗爱国的心!

6、即使你很聪明,但上课也要认真听讲,不然你就会退步的!

7、即使天寒地冻,大家心里也暖洋洋的。

8、即使日子不够快乐 鸟儿也不会把眉头紧锁。

用即又造句篇四
《而且、仍然、立即、显得造句》

这屋子很宽敞,而且光线充足。

她不但是我们的老师而且是我们的朋友。

他学习好,而且对人热情。

老师感冒了,但是他仍然坚持带病给我们上课。

外面下雨了,但是他仍然坚持要冒雨赶回家 。

这么多年过去了,再见到他,他仍然是那么的严肃认真! 房间里现在暖和了,但他仍然哆嗦。

听到老师布置的任务,他立即停下手中的重要的事向操场奔去。 遇到这样的麻烦,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刻不容缓。

拿到玩具后,她立即不哭了。 由于时间紧急,他立即作出指挥。

放假后,我立即把作业写完了。 雪后的村庄显得那么宁静,显得那么端正。

春风下的杨柳,尽情地展现他那袅娜的姿态,显得分外妖娆。 她一个人在树下看书,显得那样沉醉,显得那样享受。

在生活面前,个人显得那样微不足道,显得那样弱势。

月光洒在那静静的湖面上,一汪碧潭顿时显得璀璨迷离,四周的景色也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用即又造句篇五
《200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仿用句式》

2007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仿用句式

考纲要求 《考试说明》要求:能“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D级。 知识要点

句式的仿用即仿例造句,因其能够综合检测考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并能激发其创新潜能而倍受命题者的青睐,成为近几年高考试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仿写的句式,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从语法角度看,主要有条件句、因果句、假设句、转折句等。

一、仿用句式主要的题型

1.嵌入式

在所提供的材料中间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根据上下文的句式,再造句嵌入其间,且要与上下文衔接贯通。如: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1999年全国高考题)

见《学海导航》P140页第14题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由于这种题型限制了句子仿写的空间,考生只能顺着所供材料的原思路进行仿写。仿写时应注意:一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二是前后内容的照应;三是情调要一致。

[答案]五十年像一首乐曲 有低音也有高音 乐曲渐趋高潮

2.续写式

在所供材料的末尾处留出一个空位,要求考生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使之与上文构成一段语意完整的文字。如:

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2001年全国高考题) (见《学海导航》P138页第4题)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是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 , 。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 , 。

答这一题时,一是要注意内容,二是要明辨修辞,三是要注意句式。

[答案]①启明星 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②浪的帮凶 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3.命题式

提供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新的内容仿照例句的句式造句。如: 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2000年全国高考题)

(见《学海导航》P139页第2题)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1)

(2) 本题题面上给出的两个例句,话题相同,形式各异。前一句是直接表述,言简意赅;仿写这一句的要点在于句式的结构和前后的因果关系。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仿写这一句的要点不仅在于句式,更在于内容,即分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考生只能在给定的三个词“友谊”“勇敢”“信任”中选一个作答。

[答案](1)信任和理解产生友情。(或:友谊和真诚产生伴侣)

(2)太阳生光辉,花生香,信任生力量。(或:快艇靠白帆,鸟靠翼,

友谊靠诚实)

4.开放式

①只提供一个句子或一段话作为例子,不限定仿写的内容。如: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2002年全国高考题)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仿写空间。第一个比喻下领有三个比喻,构成总分式关系,四个比喻句构成一个整体意思;整段又组成排比的形式;文段还比较有文采。

[答案]天空是自然的一副棋:/星星是棋子,/银河是界线,/星座是棋局。 ②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如:

以“热情”为话题,写一段排比的话。

热情是人生的太阳,能照亮人生征程上的每一个角落;热情是燃烧的火把,能点燃友谊的篝火;热情是香醇的美酒,能熏醉流蜜的生活;热情是长鸣的汽笛,能鼓舞人们奋勇向前。

这种题型较灵活较自由,可以调动每位考生的联想和想像力。

二、仿用句式的要求 :五个一致

1.句式一致:仿写的内容要和例句或划线的内容的句式相同。首先,要明辨结构,是短语,还是句子;其次,要分辨修辞,是排比句、比喻句,还是对偶句。

2.话题一致:仿写的内容要符合主旨,不能偏离了话题。

3.主体一致:仿写内容的陈述主体应和前后的一致,不然,语言的前后衔接就会脱节,语势也会不连贯,从而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

4.修辞一致:就是要切合要求,要么和例句相同,要么和前后一致。从近几年考题看,排比、比喻、对偶、反问出现得较多。此外,拟人、对比等也要注意。

5.情调一致:仿写的内容要做到感情一致,风格一致,色彩一致。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语言的感情基调,或昂扬,或低沉,或乐观,或消极,或明快,或暗淡。

以1999年全国高考卷第27题为例:话题是共和国五十年诞辰,所仿写的内容必须在这一话题之中;情调是乐观、昂扬向上的;修辞要用比喻并构成排比;

主体是“五十年”;句式分别是比喻句、并列式动宾句和主谓句。只有从这些方面考虑,才有可能做好题目。

高考链接

【例1】(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第25题)

请另取一物进行仿写。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符合该人物的特征并寄予一定的思想感情。原作: 雨伞

你注定一生以乌云为伴,

时时为别人遮风挡雨,

却湿透你自己。 仿写:

[点睛】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应注意:一要另取一物,用拟人的手法,并寄予一定的思想;二要明辨内容和情调,写出物的环境、作用和精神。

[答案]吸尘器/你注定一生以污浊为伴,时时为他人吸尘纳垢,/却弄脏你自己。

【例2】(2003年全国高考第25题)

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

[点睛]这道题目仿写要注意四点:一是要“不失原意”;二是要“亲切友善”,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忌用生硬、说教、训斥的语言;三是要“生动”,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四是要注意特定的场合。

[答案](1)请让智慧之舟停靠在宁静的港湾。

(2)除了知识,什么也不要带走;除了记忆,什么也不要留下。(或:

如果您想把某份报刊留作纪念,请到管理员处咨询价格)

【例3】(2002年春季高考第25题)

在下面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书籍仍就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 、 、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 ,是生命的落脚处。

[点睛]一要注意句式,“定语+中心语”构成的偏正短语;二要领悟语境,读书给人带来一种性情;三是要选择适当的词语。

[答案]仲夏亭榭里的弄弦 深秋山林中的独彗 灵魂的依傍

【例4】(2001年春季高考第26题)

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

答:

[点睛]例句由比喻句+疑问句构成,仿写的内容很开放,但要注意喻体的修饰词要承本体之意,疑问句的内容要承喻体而展开。

[答案]思念是心的原野,开满了多少相思的花朵? 或:理解是心灵的纽带,连接了多少真诚的友谊?

考向预测

“仿用句式”的内容是2000年《考试说明》新增加的,但在1994年的高考试卷中就已经出现过,从1998~2004年高考从未间断过,估计今后仍会将此设为高考题目。一般来说,它设置的位置是在第Ⅱ卷,题型为主观简答或填空题,分值为4~6分。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仿写题,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仿用修辞格为主,一是以仿用句式或语气为主。仿用的修辞格主要有比喻、排比、对比、反问、拟人、类比等;仿用的句式,从语法角度上看主要是短语型和主谓型。

从2003年全国卷第25题来看,这种仿用题型越来越注重综合性、开放性、现实性和人文性,除了考查修辞、句式、语气、语境等外,还要注重联系实际,体现人文关怀,体现一种人与人互相尊敬、和谐相处的原则,而且仿写的内容还不失文采。

点击误区

从学生的练习和考试来看,仿用句式常常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下面几类:

1.修辞不当或审题不清,或对修辞理解不透,导致仿用句子时,修辞手法用得不恰当。

【例1】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相同,语意连贯。

童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在童真的爱的目光里,一只蝴蝶就是一只凤凰。 , 。

[解析]不讲修辞。把表示比喻的“就是”理解为判断或象征。

误例:一粒种子就是一个生命。

此外还涉及下面要说的情调不合。不以儿童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或表达出来的结果不能寄予美好的愿望。如:一只蚯蚓就是一条大蛇。

[答案]一片落叶就是一只小船。或:一滴露水就是一颗珍珠。

2.情调不合

仿写出来的内容在情感色彩上不一致,或格调不好,境界不高。

【例2】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一个比喻句,要求合乎语境。 弯弯曲曲的山路,在淡淡的月光下, ,一头牵着山娃,一头牵着山娃娘着急的心。

误例:仿佛是一条大蟒蛇。

[解析]仿写的内容在情感、色彩上要恰当。误例中的喻体“蟒蛇”在情调色彩上不当。

[答案]仿佛是一条银白色的带子。

3.话颢不一

仿写的内容不在要求的话题之中,游离于话题之外。

【例3】在下文的横线上,仿照前面的句子,续写一个完整的句子。

画家画线,独绘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让欣赏者自去遐想;音乐家演奏,抑扬顿挫,有时“无声胜有声”,任听众自去体味。

诗人作诗, ;教师讲课,

误例:诗人作诗,洋洋洒洒,感情挥洒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身临其境;教师讲课,循循善诱。讲得深入浅出,让学生如坐春风。

[解析]整个语段紧紧围绕“留白艺术”来写,误例中是说作诗情感浓重,讲课生动形象,偏移了话题。

[答案]诗人作诗,讲究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自去品味;教师讲课,言简意赅,故意引而不发,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4.结构不一

仿用的句式,首先要分析例句的结构,然后按照例句的结构仿写。否则,就会仿写错。

【例4】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为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答:

误例:时间好比一支彩笔,它能在人生的画卷上绘出青春的美景。时间如同一本日记本,它会记录下你童年的足迹。

[解析]两个例句的特点:一是比喻句;二是前一分句为主谓句,一分句为兼语句。误例虽修辞相同,但结构不同。

[答案]时间好比一支彩笔,它能帮助你描绘青春的美景。时间犹如一本日记本,它会提示你回忆起童年的往事。

名师指津

句式的仿写要注意形式上一定要符合题目要求,不可另起炉灶;内容上要具有创造性,不要再去重复原来的内容,要尽量开拓境界;但是在开拓境界的时候也不是不受限制的,就是要研究例句的感情基调.仿句要与例句在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感情基调上保持一致。我们在做仿用句式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审题,弄清题目的要求。

①题型要求。明确是嵌入式,续写式,命题式,还是开放式。

②修辞要求。明确仿写的句子,是用哪一种修辞,是否有连用和兼用的现象。 ③其他要求。如音韵、照应、语境、人文关怀等。

2·认真分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及思路语脉。

3·认真分析例句,弄清例句以下一些特点。

①理解原句的句意,特别是隐含的句意,保证仿写的句意与原句一致。 ②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甚至关联词也要一一对应。 ③与例句的修辞格保持一致。

④注意例句用词的特点,如褒贬雅俗,书面语和口头语言等。

⑤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

4.精心选择词语,做好仿写。

用即又造句篇六
《我的“既然……就……”造句》

我的“既然„„就„„”造句 邓吾佳

既然我敢置身于骤雨之中

——就不怕有多湿透;

既然我敢置身于烈日之下

——就不怕有多狂热;

既然我敢置身于浪潮之前

——就不怕有多汹涌;

既然我敢置身于冰雪之上

——就不怕有多凛冽;

既然我敢置身于峻岭之巅

——就不怕有多险要。

“既然”不能莽撞

——需要胆识和智慧的交融,

“就”也不可贸然

—— 需要气魄和从容的柔和。

用即又造句篇七
《草原》

用即又造句篇八
《选仿变换》

用即又造句篇九
《草原 刘艳珍课件》

用即又造句篇十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编稿:于坤 审稿:李家声 责编:徐冬杰

《考试说明》要求

《考试说明》规定“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和古典诗词”。具体要求如下:

1.理解B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对文言文的考查主要是围绕“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三方面,所谓“浅易”表现在:选文中所涉及到的实词、虚词越来越贴近教材,考试所选的材料多以人物传记为主,叙事加议论,人物典型,不需过多地了解选文的历史背景及创作背景。

一、命题特点

(一)近几年命题特点。

1、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是指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单音节词仍以《考试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为主。对双音节词的考查侧重貌似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偶尔也会涉及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常常是选择题,赋分3分。

2、对虚词的考查仍是以以下18个虚词为主: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常常是选择题,四个选项中,每个选项都分别列出文段中的一个句子和高中课文中的一个句子,进行两两比较,赋分3分。

3、对句式的把握,侧重于文言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其中倒装句是考查重点,省略句次之,被动句和判断句再次之。对词类活用的掌握,应侧重名词、动词、形容词,特别是使动、意动两种用法。句式、用法经常和翻译一起考查。

4、分析综合的考查,因为主要是人物传记作品,所以较突出地考查概括人物的言行经历及形象特点,对原文内容的概述是否符合原文这两点。需要考生准确地分析文章内容,仔细体会,反复推敲,做出正确地选择。常常是选择题,两点设置两道题,各赋分3分。

5、所选材料大都是传记文学作品,一般以二十四史为主。所设考点答案几乎都能在高中文言课文中找到答案,体现了以教材为纲的原则。

(二)未来命题趋向

1、文言文阅读命题,将会尽量贴近和暗合当代社会热点,或借名臣良将的事迹表现官员勤政爱民和从政治军的才干等,或以古人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宽仁恭谨、乐善好施来体现民族文化及传统美德。篇幅一般在五六百字。

2、题型稳中有变,近几年一般设四道选择题,即实词、虚词各一道,分析综合与鉴赏评价两道,共为12分,翻译一般设置2-3句,分值逐年加大。

二、复习策略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如“兵”,兵器-用兵器伤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做题时要结合语境,综合判断。

2、古今异义。有些词古代的意义用法现今已不用,这类词的词义发生了演变,如:“妻子”古指妻子和儿女,今天仅仅指妻子。又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指品质恶劣,完全变为贬义词了。平时复习应当认真记忆课文中及阅读中遇到的古今异义词。

3、通假字。复习时对于这类字,只能下功夫记忆,特别是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尤其要认真对待。在阅读中要结合语境进行推断,如:“秦兵逼淝水而陈”中“陈”字无法理解,可是如果意识到是“阵”,就豁然开朗了。

4、偏义复词。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如“宫中府中,具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中“异同”用义偏在“异”不在“同”。对偏义复词的判断必须依据语境,结合上下文。

5、理解词义的根本方法是组词法,把文言文中单音节词组成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然后从中选择一个与语境最吻合的词义即可。如“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可组词“平素”“朴素”“素净”等,根据语境可断定是“平素”。

6、同位相证法。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可由此推求的词语的正确解释。如“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与“德”相对的是“谤”,由此可知“毁”是“诋毁”之义。

7、联想课文佐证。在熟悉课文的前提下,把要分析的词和课文中同形的词相对应,用来佐证答案,如“颜无子,不克葬”,联想“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中“克”是“能够”,就可以知道“不克葬”的“克”也是“能够”的意思。

8、依据课本,夯实基础,要借助于课本文言文梳理、积累文言知识,文言常识的积累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如:“祥符禁中火,时丁晋工主营复宫室,患取远土”,如果知道古代常识,称“宫中”为“禁中”,那就可以顺利理解“祥符”是年号,那就可以理解句子的意思是“祥符年间宫中失火”。

9、大量阅读,培养语感,语感的形成离不开反复阅读,因此多读文言文,应当尽量把那些文句流畅、语言现象丰富的文段背下来,多读多背就能形成敏锐的语感。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1、虚词的用法随文而定,因境而别,要判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意义,首先要看虚词作用的方向——向后多,向前少,兼顾两边最重要。然后看虚词用法的情理,既要合乎表述的语法规则,又要合乎表达的事理、逻辑。就近几年考查情况来看, 对虚词“在文中”加以分析,一直与句中的语意、事理息息相关。如:比较“其待侯君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中两个“其”的用法,“其„„乎”为习惯搭配,表示推测语气,而后者明显指代“鱼”,为代词“它的”。

2、注意特殊现象——兼语和固定结构。兼语如:“焉”“盍”“诸”等,一个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焉”相当于“于之”,如“青麻头伏焉”。“盍”相当于“何不”,如“盍试之”。“诸”相当于“之于”,如“投诸渤海之尾”。

固定结构如“不亦„„乎”“得无„„乎”“奈„„何”“孰与„„”等等。

(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指: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应对这一考点的根本方法是准确把握知识点,正确理解句子意思和逻辑关系。

1、判断句常见的句式有

(1)“„„者,„„也”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如“粟者,民之所种”。

“„„,„„也”如“夫战,勇气也”

“„„者也”。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不用“者也”,如“刘备,天下枭雄”

(3)用“即”“乃”“为”“则”“皆”“非”“是”等表判断。

2、被动句常见的有

用“于”字,如“而君幸于赵王”。

用“见”字,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用“为”字,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用“为„„所”字,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用“被”字,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动词本身表被动,如“戍卒叫,函谷举”

3、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

(1)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余”为代词,作了宾语,又在否定句中,所以前置了。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如“微斯人,吾谁与归?”

(3)用“是”或“之”把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又如“惟命是从”,“命”做“从”的宾语前置了。

4、省略句。句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以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常见的省略有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和省略介词“于”“以”等。如“明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座谈”省略了主语和宾语。“蹑足(于)行伍之间” 省略了介词“于”。

5、词类活用。指甲类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主要有:

(1)名词的活用。

①活用为一般动词,如“沛公军霸上”(驻扎)

②名词作状语,如“卒廷见相如”(在宫廷)

③意动用法,翻译为“认为„„”, “当作„„”。如“孔子师郯子”(把郯子当作老师)

④使动用法,翻译为“使„„”。如“舍相如广成传舍”(使„„住宿在„„)。

(2)动词的活用。

①活用为名词,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②意动用法,如“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

③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

(3)形容词的活用。

①活用为名词,如“臣与项伯有旧”(旧交)

②活用为一般动词,如“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

③意动用法,如“成以其小,劣之”(认为„„差)

④使动用法,如“足以荣汝身”(使„„荣耀)

(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翻译时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高考设题一般都是要求直译,因为一道翻译题常常是针对几个词设置分值,一个点一分,另外明白通畅占一分。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尽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法和原文一致,字字落实,即原文每一字在译文中都有着落,如“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翻译:“有五六个百姓坐着小船,横渡湘水”。

所谓意译,就是按原文的表达大意来翻译,对于不易直译的地方可以根据原文句子特点灵活处理。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翻译:“到职工作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退职回家”。

直译和意译相辅相成,以直译为主,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译。

2、具体方法

一般遵循“留、换、补、调、删、选”几种方法。

(1)留。专用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官职等,可照录不翻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加红的词分别换成“你”、“父亲”“你”。

(3)补。补出省略成分,如“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2002年全国)最后一句翻译时应把“为”的宾语补出,译成“都为他竭尽哀悼”。

(4)调。把倒装(如“主谓倒置、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等)的句序调整过来。如“蚓无爪牙之力”调整成“蚓无力爪牙”,翻译成“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

(5)删。把那些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的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删掉。如“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加红的“之”无实在意义,删去。还有句首的一些发语词如“夫”“盖”等,无实在意义的也要删去。

(6)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如“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织》),“顾”是一个多义词,在此语境中比较接近的有“看”“顾惜、顾念”“考虑”“但、只是”,联系上下文,选定“但、只是”。

3、要想翻译得准确流畅,前提是要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只有读懂了才会翻译,还要靠平时的翻译训练,多动笔,切忌口头翻译,浅尝辄止。

(五)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

1、分析综合这一部分设题,主要针对人物的言行经历及形象特点,而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往往要考生判断选项内容与原文是否相符。鉴赏评价就需要分析题目、尾注,掌握文章出处、人物所处时代、社会背景及写作动机,然后结合有关的文学、历史知识分析概括评价。

针对人物的言行经历及形象特点,做题时,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有针对性地分析选项,然后辨析差异,排除干扰,最好用的办法是排除法,如: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

①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 ②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③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④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⑤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审清题干,针对“敢于仗义执言”,先找不能说明的,②句是孟尝述说未果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及孝妇的结局,不能说明;⑥非常明显,是孟尝到任后的举措,与题干无关;⑤也不能说明;一般情况下,只要找出两项不合题干要求的就能得出答案,如此题,排除②⑥、②⑤或⑤⑥任何一组,即可找到答案。

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常设的误区有:时空颠倒,移花接木;妄加推断,节外生枝;曲解词义,解说失实;以偏概全,过于绝对。最好的办法是一定要把选项中所涉及的信息和原文一一对应。如: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可少年时倜傥不羁,长大后笃志为学。家贫,乡亲们凑钱资助他人京应诏,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将要走时又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出他自律不贪的良好品格。

B.侯可任地方官政绩卓著。在巴州化城时,订立规约制度,基本上改变了当地“尚鬼废医”、“娶妇责财”等陋习。在华原时,打击富人的巧取豪夺;把贪暴的郡吏绳之以法,此举大快人心,得到百姓的佩服和拥护。 '

C.侯可能妥善处理边境事务。西夏寇边时,使者派侯可巡视,侯可立即带领数十骑到了边境,突然与夏人相遇。他派人迷惑敌人,使夏人“不敢击”;又说服羌人首领献纳土地,并筑熟羊城来安抚他们,韩琦上报他的功绩。

D.侯可轻财乐义,有朋友去世,他“鬻衣相役”以葬,并用所“馈白金”为朋友未出嫁的妹妹置办嫁妆;友人父病无钱医治,侯可把自己的财物全给了他。其义举获得人们交口称赞。

与A项画线处对应的原文是 “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①入京,里中醵金赆行②。”②醵:聚集钱财;赆:临行时赠送礼物。

原文并没有说侯可“家贫”,可知A项错,为要选的答案。

三、真题分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 游:游玩;交往

B、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 悉:全,都

C、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 怪:责怪,责备

D、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 缪:通“谬”,谬误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推断能力。A、B、D三项中加红词的解释,都是这些词语的常用义项,且放在句中与句义十分切合,所以正确。C句中的“怪”解释为“责怪,责备”,一是不合理,作者无法去责怪、责备当时的人们;二是与上文语意不连贯。应当是意动用法,解释为“感到奇怪”或“以„„为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B.其待侯君乎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D.卖吾庐而不售 位尊而无功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常见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能力。四个选项中,每个选项都分别列出文段中的一个句子和高中课文中的一个句子,进行两两比较,所以特别要求考生熟悉课文。B项两个“其”不同,前一个表反问语气,后一个是代词。A项两个“以”都是介词,表凭借,“用”“拿”。C项两个“与”都是介词,“和”“跟”“同”。D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遂从入关。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人歌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迁户部中大夫。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擿①,数旬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其自首。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侠尝遇疾沉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可向府耶。”所苦因此而瘳②。晋公护闻之曰:“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征并来候侠疾,所居第屋,不免霜露。贵等还,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奴隶耕耒粮粟莫不备足。缙绅咸以为荣。卒于位,谥曰贞。(节选自《北史·裴侠传》)

[注]①擿(tī):揭发。②瘳(chōu):病愈。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侠“不以私废公”和“对奸吏起镇慑作用”的一组是

A.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

侠闻之,许其自首。

B.宁以妻子易图也?

李贵乃于府中悲泣。

C.忽闻五鼓,便即惊起。

积年隐没至千万者。

D.所苦因此而瘳。

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解析:B 。本题着重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A组第一句只是客观说明当时情况,并不能表明裴侠“不以私废公”。第二句只能表明裴侠宽大为怀。所以排除A。C组第一句表明裴侠心系公事,办公心切,第二句说明的是奸吏贪污的状况,也排除。D组第一句说明裴侠因办公心切,病情消除的奇迹,谈不上“不以私废公”,第二句倒是说明了“对奸吏起镇慑作用”。只有B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用即又造句相关热词搜索:用即和又造句 用即使 也造句 用像又像造句

1、在特其余节日里,有异样人们颇为偏好收到的物品,那就是--礼物。它概略带来人们的祝福、兴奋、庆祝的激情。送人一份礼物,不光或许透露表现永恒的交情,甚至或是带给对方愉悦的好感节日作文600字赏析(2015-07-08)

2、 从年初到年末,有许多许多的节日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我最喜欢的节日,还是那个刚刚过去的节日——春节。 春节是什么?春节就是大家团圆团圆,图个热闹,品味舌尖上的春节。春节作文赏析《我爱的我们的节日》(2015-07-08)

3、从小到大,除了春节我最恋情的节日等于中秋节了。由于过中秋节的时辰,我不光有三天的假期还可以或许和全家人一同边看晚会边吃种种鲜味的月饼。然而,今年的中秋却与以往不大同样。中秋节500字作文《不幸的中秋》(2015-07-08)

4、小学生 作文 节日 有关这传统的节日,有很多种说法。在此我只想说我家乡的端午节。 自从我能跟在哥哥,姐姐后面跑开始到离家工作几乎每个端午节都是在村子西北的最高的沙丘上过的小学生节日作文:家乡的端午节(2015-07-10)

5、作文 节日 一年不知有好多好多的节日。有那热闹的春节,有那肃穆的清明节,有那欢快的儿童节,也有那欢庆鼓舞的国庆节……而我最爱那象征全家团圆的中秋节。中秋作文:难忘中秋(2015-07-10)

6、灯展 作文 小学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唐朝时期,那时,以赏月为中心。到了清明时期,成为“民小学中秋作文:中秋节看灯展(2015-07-10)

7、作文 中秋 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今天是中秋节,由于天气不好,月亮好久才出来。月亮从树梢上升起来了中秋作文:中秋节的思念(2015-07-10)

8、佳节 作文 这几天,一直都是阳光明媚,天天都是好天气。花儿不停地忙碌,在进行“光浴”,想是自己的皮肤又嫩又滑;小草舒展着自己的“细腰”,眨眨朦胧的眼睛,把阳光什么扎进自己娇嫩中秋佳节作文(2篇)(2015-07-11)

9、作文 今天是中秋。 夜,早已来临。如水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各家的房屋里,照亮了人们的心房。就在这个时候,有多少人正与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在团圆的喜悦中吃着月饼,在月饼的400字作文 中秋之夜(2015-07-11)

10、作文 畅想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当赏月。今晚,一轮圆月犹如一面明晃晃的镜子,镶嵌在深蓝色的天幕上。皎洁的月光撒在大地上中秋节400字作文:中秋畅想(2015-07-11)

11、作文 中秋 中秋感悟_600字 年年中秋,岁岁中秋,今日又逢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园,游子之心看圆月。中秋节600字作文:中秋感悟(2015-07-11)

12、见闻 国庆 作文国庆节假期到了,真让我开心。就在祖国母亲的生日那天,我来到了市政府的广场上,广场也披上了节日盛装。国庆作文800字:国庆节见闻(2015-07-13)

13、小学生 作文 节日8月1日,是解放军叔叔们的节日,在这特殊的一天,我和另外48名小朋友一起参观了大队 小学生节日作文:有趣的建军节(2015-07-13)

14、封信 解放军 叔叔亲爱的解放军叔叔:你们好。最近,你们心情怎样?身体还好吧?我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在此,以书信的形式向你们表达衷心的祝福。建军节作文:给解放军叔叔的一封信(2015-07-13)

15、作文 节日 味道想象中,清明就该是“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里,那细雨绵绵的凄清与悲凉;习惯上,清明的味道就该是悲苦与酸涩 可随着年轮的增长,我读到的清明却是另一番节日作文:清明的味道(2015-07-13)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用即又造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用即又造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jierizuowen/6766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