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节日作文 > 玉的诗句

玉的诗句

2015-12-18 11:47:0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玉的诗句篇一《以玉开头的诗句 1至100》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玉的诗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玉的诗句篇一
《以玉开头的诗句 1至100》

以玉开头的诗句

1、玉楼宴罢醉和春(唐·白居易·《长恨歌》)

2、玉容寂寞泪阑干(唐·白居易·《长恨歌》)

3、玉户帘中卷不去(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玉粉轻黄千岁药(宋·苏轼·《浣溪沙》)

5、玉勒雕鞍游冶处(宋·欧阳修·《蝶恋花》)

6、玉管声凄切(宋·欧阳修·《蝶恋花》)

7、玉枕纱厨(宋·李清照·《醉花阴》)

8、玉枕纱厨(宋·李清照·《醉花阴》)

9、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宋·晏殊·《浣溪沙》)

10、玉碗冰寒滴露华(宋·晏殊·《浣溪沙》)

11、玉碗冰寒消暑气(宋·晏殊·《蝶恋花》)

12、玉管声凄切(宋·晏殊·《蝶恋花》)

13、玉手轻弹水面冰(宋·苏轼·《鹧鸪天》)

14、玉颜醉里红潮(宋·苏轼·《西江月》)

15、玉童西迓浮丘伯(宋·苏轼·《菩萨蛮》)

16、玉笙不受朱唇暖(宋·苏轼·《菩萨蛮》)

17、玉殿何须侬去(宋·辛弃疾·《西江月》)

18、玉阶空伫立(唐·李白·《菩萨蛮》)

19、玉钗头上风(唐·温庭筠·《菩萨蛮》)

20、玉楼明月长相忆(唐·温庭筠·《菩萨蛮》)

21、玉纤弹处真珠落(唐·温庭筠·《菩萨蛮》)

22、玉骨那愁瘴雾(宋·苏轼·《西江月 梅花》)

23、玉关音信稀(唐·温庭筠·《菩萨蛮》)

24、玉钩褰翠幕(唐·温庭筠·《菩萨蛮》)

25、玉炉香(宋·晏几道·《鹧鸪天》)

26、玉笙声里鸾空怨(宋·晏几道·《鹧鸪天》)

27、玉笙声里鸾空怨(宋·晏几道·《鹧鸪天》)

28、玉炉香(宋·晏几道·《鹧鸪天》)

29、玉为容(宋·辛弃疾·《鹧鸪天》)

30、玉人好把新妆样(宋·辛弃疾·《鹧鸪天》)

31、玉人今夜相思不(宋·辛弃疾·《鹧鸪天》)

32、玉奴那忍负东昏(宋·无名氏·《鹧鸪天》)

33、玉座临轩宴近臣(宋·无名氏·《鹧鸪天》)

34、玉为鞭(宋·无名氏·《鹧鸪天》)

35、玉炉消息记钱塘(宋·无名氏·《鹧鸪天》)

36、玉搔头(宋·无名氏·《鹧鸪天》)

37、玉钩斜傍西南挂(宋·晏几道·《蝶恋花》)

38、玉楼深处绮窗前(宋·晏几道·《临江仙》)

39、玉钩斜傍西南挂(宋·晏几道·《蝶恋花》)

40、玉露凋伤枫树林(唐·杜甫·《秋兴八首》)

41、玉堂金马(宋·辛弃疾·《水调歌头》)

42、玉唾长携彩笔行(宋·辛弃疾·《破阵子》)

43、玉座金盘(宋·苏轼·《减字木兰花》)

44、玉觞无味(宋·苏轼·《减字木兰花》)

45、玉房金蕊(宋·苏轼·《减字木兰花》)

46、玉指冰弦(宋·苏轼·《减字木兰花》)

47、玉阶山立(宋·辛弃疾·《满江红》)

48、玉渊澄碧(宋·辛弃疾·《满江红》)

49、玉阶不信仙凡隔(宋·辛弃疾·《满江红》)

50、玉为餐(宋·黄庭坚·《鹧鸪天》)

51、玉陛听胪传(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52、玉燕纪呈祥(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53、玉润继汾阳(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54、玉成西爽(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55、玉?炝荚(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56、玉斧折丹桂(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57、玉果酌琼卮(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58、玉立诸郎秀(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59、玉果倾杯(宋·无名氏·《满庭芳》)

60、玉金*芦桔梗(元·无名氏·《满庭芳》)

61、玉人斜拈一枝看(宋·无名氏·《浣溪沙》)

62、玉英珠颗傍妆台(宋·无名氏·《浣溪沙》)

63、玉貌香腮天赋与(宋·无名氏·《临江仙》)

64、玉钩帘卷日偏长(宋·无名氏·《浣溪沙》)

65、玉梳云发润(元·无名氏·《临江仙》)

66、玉骨从来瘦(宋·无名氏·《菩萨蛮》)

67、玉步金莲细(宋·无名氏·《菩萨蛮》)

68、玉皇殿阁微凉(宋·辛弃疾·《水龙吟》)

69、玉容长笑花枝老(宋·欧阳修·《渔家傲》)

70、玉容不及花枝好(宋·欧阳修·《渔家傲》)

71、玉阶遥献南山寿(宋·欧阳修·《渔家傲》)

72、玉炉沈水袅残烟(宋·李清照·《浣溪沙》)

73、玉鸭薰炉闲瑞脑(宋·李清照·《浣溪沙》)

74、玉炉沈水袅残烟(宋·李清照·《浣溪沙》)

75、玉鸭熏炉闲瑞脑(宋·李清照·《浣溪沙》)

76、玉箸应啼别离后(唐·高适·《燕歌行》)

77、玉筋应啼别离后(唐·高适·《燕歌行》)

78、玉麟颁晓(宋·无名氏·《满江红》)

79、玉做小亭高树(宋·无名氏·《西江月》)

80、玉骢未解锦障泥(宋·无名氏·《西江月》)

81、玉杯温莹如脂(宋·无名氏·《西江月》)

82、玉柱斜飞雁(宋·晏几道·《菩萨蛮》)

83、玉容长有信(宋·晏几道·《菩萨蛮》)

84、玉纤初试琵琶手(宋·辛弃疾·《菩萨蛮》)

85、玉箸莫偷垂(宋·辛弃疾·《菩萨蛮》)

86、玉阶方寸地(宋·辛弃疾·《菩萨蛮》)

87、玉人浴出新妆洗(宋·李清照·《渔家傲》)

88、玉枕钗声碎(宋·贺铸·《菩萨蛮》)

89、玉纤匀面脂(宋·贺铸·《菩萨蛮》)

90、玉人飞阁上(宋·贺铸·《菩萨蛮》)

91、玉钩帘下香阶畔(宋·欧阳修·《玉楼春》)

92、玉漏催人街已禁(宋·欧阳修·《玉楼春》)

93、玉钩垂下帘旌(宋·欧阳修·《临江仙》)

94、玉辔红樱(宋·秦观·《满庭芳》)

95、玉叶迎风举(宋·周邦彦·《蝶恋花》)

96、玉帐鸳鸯喷兰麝(唐·李白·《清平乐》)

97、玉箫手汗错成声(宋·周邦彦·《浣溪沙》)

98、玉砧犹想纤指(宋·辛弃疾·《念奴娇》)

玉的诗句篇二
《诗歌与玉石文化》

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异彩纷呈的奇葩,中国宝玉石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光芒四射的瑰宝,它们自古就有着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共同演绎了瑰丽多彩的篇张。古人对宝玉石美化生活的作用的认识日益加深,在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描写宝玉石的内容。在早期的《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宝玉石文化的名子,例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这里的“琼瑶”、“琼琚”指的是珍贵的玉器,用来象征淳朴美好愿望,表达了我国古人人民朴素善良的内心世界。如图所示:

先秦文学中,许多绚丽多姿的诗篇又给宝玉石文化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例如屈原在《九歌》中写道“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其中“玉桴”指的是玉头的鼓槌;《离骚》中“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米长;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这里的“琼枝”指美丽的玉,“琼靡”指玉的碎屑,“瑶象”指的是美玉的象牙,借宝玉石之美描写宏大万千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出现了更多有关宝玉石文化的诗歌,例如乐府《战南城》中“双珠玳瑁簪”,《古诗为焦促卿妻作并序》中“耳着明月珠,”“口如含朱丹”这里的“珠”、“丹”都是指珠宝首饰,“朱丹”指红宝石;曹植《美女篇》中“玉帛不时安”,这里“玉”与“帛”一起为古代行聘之礼;《西洲曲》中“垂手明如玉”,以玉形容手之白„„这些诗歌都表明,当时的宝玉石已经在民间较为广泛的流传,珠宝首饰的种类与款式也更为多样,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宝玉石文化发展到高峰,当时灿若繁星的众多诗歌辞赋里出现了大量有关宝玉石的词句。例如,王之涣著名的《凉州词》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的《凉州词》里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句子,李商隐《锦瑟》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而李白以“明月珠”比喻贤能,辛弃疾以“玉漏迢迢”比喻时间漫长„„特别是《红楼梦》里的一块神奇的“通灵宝玉”,蕴涵了无尽的诗情画意,其中有许多关于宝玉石的诗句,比如“珍珠如土金如铁”、“白玉为常金作马”、“东

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可为达到了中国宝玉石诗词的极致。

然而到了近代,曾经灿烂辉煌的中国宝玉石诗歌却显得不如人意,关于宝玉石文化的诗词少而又少,几乎难以看见——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文化上的一个遗憾。选载:和田玉网:

玉的诗句篇三
《关于玉的诗词》

1.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

2.玉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

3.金玉有本质,焉能不坚强。

4.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5.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6.脱胎玉质独一品,时遇诸君高洁缘。

7.冰晶玉肌飘清韵,暴雨洗礼驻彩虹。

8.翠竹法身碧波潭,滴露玲珑透彩光。

9.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

10.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

11.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12.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

13.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

14.玉器七千陈湛露,翠蛾三百舞灵风.

15.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

16.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

1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18.玉壶冰莹兽炉灰。人起绣帘开。

19.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

20. 古有和氏壁连成,今有泰山玉振声。

玉的诗句篇四
《诗歌与中国宝玉石文化》

诗歌与中国宝玉石文化

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异彩纷呈的奇葩,中国宝玉石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光芒四射的瑰宝,它们自古就有着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共同演绎了瑰丽多彩的篇张。古人对宝玉石美化生活的作用的认识日益加深,在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描写宝玉石的内容。在早期的《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宝玉石文化的名子,例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这里的“琼瑶”、“琼琚”指的是珍贵的玉器,用来象征淳朴美好愿望,表达了我国古人人民朴素善良的内心世界。 先秦文学中,许多绚丽多姿的诗篇又给宝玉石文化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例如屈原在《九歌》中写道“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其中“玉桴”指的是玉头的鼓槌;《离骚》中“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米长;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这里的“琼枝”指美丽的玉,“琼靡”指玉的碎屑,“瑶象”指的是美玉的象牙,借宝玉石之美描写宏大万千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出现了更多有关宝玉石文化的诗歌,例如乐府《战南城》中“双珠玳瑁簪”,《古诗为焦促卿妻作并序》中“耳着明月珠,”“口如含朱丹”这里的“珠”、“丹”都是指珠宝首饰,“朱丹”指红宝石;曹植《美女篇》中“玉帛不时安”,这里“玉”与“帛”一起为古代行聘之礼;《西洲曲》中“垂手明如玉”,以玉形容手之白……这些诗歌都表明,当时的宝玉石已经在民间较为广泛的流传,珠宝首饰的种类与款式也更为多样,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

个方面。

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宝玉石文化发展到高峰,当时灿若繁星的众多诗歌辞赋里出现了大量有关宝玉石的词句。例如,王之涣著名的《凉州词》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的《凉州词》里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句子,李商隐《锦瑟》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而李白以“明月珠”比喻贤能,辛弃疾以“玉漏迢迢”比喻时间漫长……特别是《红楼梦》里的一块神奇的“通灵宝玉”,蕴涵了无尽的诗情画意,其中有许多关于宝玉石的诗句,比如“珍珠如土金如铁”、“白玉为常金作马”、“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可为达到了中国宝玉石诗词的极致。

然而到了近代,曾经灿烂辉煌的中国宝玉石诗歌却显得不如人意,关于宝玉石文化的诗词少而又少,几乎难以看见——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文化上的一个遗憾。

玉的诗句篇五
《咏玉诗》

一、识玉

《老夫采玉歌》[唐] 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杉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采玉行》[唐]韦应物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

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采玉行》[现代]董思勉

昆仑山高鸟飞绝,恶狼长啸走龙穴。

枯枝原从绝壁生,采玉人从涧底来。

挥手掀开黄沙路,举头望穿楚天缺

暂行暂停人浩渺,北风声断歌未歇。

晚来闻笛愁故里,唯有一轮关山月。

可怜万里采玉路,一行足印一行血。

璞玉玲珑映红烛,君王尽日看不足。

美人携酒饮归客,头上一颗夜明珠。

艳如桃李初绽时,会向瑶台觅歌舞。

笛声清亮箫声咽,后庭犹歌唱玉树。

一朝战乱硝烟起,只为一颗连城璧。

家国兴亡尚不顾,流落市井无人识。

埋没天光又千年,朝代更替换人间。

历经岁月弥珍贵,质本华丽非等闲。

掘地三尺寻羊脂,山河崩溃河床断。

璞玉纵有灵验根,也无余力去补天。

可怜当年采玉路,机器轰隆无人烟。

河床已枯天已死,留得人间自枉然。

二、咏玉

《咏玉》[唐]韦应物

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

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

《赋得玉声如乐》[唐]潘存实

表质白坚贞,因人一叩鸣。

静将金并响,妙与乐同声。

杳杳疑风送,泠泠似曲成。

韵含湘瑟切,音带舜弦清。

不独藏虹气,犹能畅物情。

后夔如为听,从此振琮琤。

《咏玉》[唐]朱湾

歌玉屡招疑,终朝省复思。

既哀黄鸟兴,还复白圭诗。

请益先求友,将行必择师。

谁知不鸣者,独下董生帷。

《游郭希吕石洞·韬玉》[宋]李弥逊

至宝不自现,韬藏亦英华。

余香被草木,秀擢幽岩花。

《兰陵王·咏玉》[清]戈载《词林正韵》

胜华月,色润姿丰傲骨。晶莹透,如水容颜,脱俗彰显惹春没。凌霜独秀括,长悦,青云步

阔。烟尘处,飒爽彩来,叠翠堆银几人越。

轩昂朗星歇,又倾鹤群处,今古同说。淡妆浓抹总宜洁,拼一身清爽,流芳万世。羞与松竹

比低劣,自在,任评阕。

晖接,品如雪。叶落有闲时,且看风猎。从容淡定冰清澈,韵映青山碧。谦谦通达,后人继。

莫軽绝,亮高节。

《玉》[清]汤文璐《诗韵合璧大全》

器原珍瑟彼,品更重温如。元圃光难掩,蓝田宝盖沽。

山行神朗朗,渊穆性存存。直须瑜不掩,始可韫而藏。

有斐奇光见,无瑕太璞完。痴情思抵鹊,盛气羡飞虹。

方形圭不玷,圆象碧同名。投思青案报,献并白环看。

筍班澄鹭序,葱珮焕龙门。潜渊珠彩映,封匣镜光埋。

长笛宜吹凤,清壶早贮冰。握来宜榖音,怀处想琼敷。

《通天之宝》[现代]郭沫若

寒夜苍茫色,群星闪暮云。

名垂阿富汗,葬殉印加人。

窟画真难画,青金必带金。

终身携此宝,魂魄上天庭?

玉的诗句篇六
《还怕词穷吗?形容玉的词语和句子!》

还怕词穷吗?形容玉的词语和句子! (文章摘自:中国和田玉爱好者联盟,微信平台号:zghtyahzlm)

人们对玉怀有深深的喜爱之情,这不仅仅是因为玉的美丽所致,这样的情愫,还来源于中国悠久灿烂的玉文化的潜移默化和影响熏陶。玉石的使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古代的众多艺术品中,制作之作认真莫过于玉器;美轮美奂、历尽沧桑而光彩不改者,莫过于玉器。中国人敬玉、爱玉、赞玉、赏玉、戴玉、藏玉之风历史不衰,玉在世人心目中有着无比美好的形象、有着非同寻常的分量。

在中国历史的悠悠进程中,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丰富和完善过程中,人们提炼、创造、产生了许多玉有关的词汇、成语、语句和诗编,来表达人们对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珍重。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凡是用玉来形容人、事、物、理,都是美好的;用玉组成的词,都是褒义词,没有贬义的词句。

由此可知,中华民族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有着深厚的土壤和基础的,中国人爱玉之风决不是偶然的。现汇集一些常见的、与玉相关的成语,词句,诗赋等,以供大家欣赏:

以玉喻人喻情

亭亭玉立,玉貌花容,玉洁冰清,温润如玉,怀珠抱玉,如花似玉,美如冠玉,洁身如玉,金相玉质,美玉无瑕,玉昆金友,金声玉振,香消玉殒,金口玉言,金枝玉叶,金童玉女,怜香惜玉,精金良玉,金麒玉麟,金龙玉凤,冰心玉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以玉喻事喻物

玉润珠圆,玉斧修月,金帛玉珠,玉粒桂薪,金科玉律,兰摧玉折,金铸玉雕,玉马朝周,出玉生金,白玉楼成,金凤玉露,玉燕投怀,投瓜报玉,切玉断金,灵壁护主,玉女香车,金波玉液,金龟玉兔,鉴玉尚质,执玉尚谨,用玉尚慎。

以玉喻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不琢,不成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抛砖引玉,改步改玉,化干戈为玉帛,玉为石,宁为玉碎,不为瓦金;荒年谷,丰年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鉴玉显学识,藏玉见真情,佩玉升情操。

以玉喻景

琼楼玉宇,金玉满堂,金马玉堂,玉树临风,喷珠溅玉,金山玉海,玉海碧波,蓝田玉暖,紫玉生烟,瑶席玉宫,翠惟玉账,碧玉生辉。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人们赞玉、形容玉的词语、诗句和诗篇美不胜收,可以说还有很多,愿大家的引玉之举,能引出更多的金玉良言。

玉的诗句篇七
《玉与李白诗歌》

 2007年9月第26卷 第5期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SocialSciencesEdition)

Sep1,2007 Vol126 No15

玉与李白诗歌

邓江权,王 渊

(重庆文理学院 文学与传媒系,重庆 永川 402160)

  [摘 要]李白诗歌中的“玉”物象多达三百多处,究其原因,中国几千年的玉文化在很大

程度上影响了李白的诗歌创作,使其作品诗歌深深地烙上了玉的影子。  [关键词]李白;玉文化;诗歌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004(2007)05-0070-04  笔者根据北京大学中文系全唐诗网上检索系统和翟蜕园、朱金城的《李白集校注》进行了初步查询,发现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有“玉”这个物象出现的诗句有344句之多,可谓俯拾皆是。肖文苑在谈到李白诗歌中的“玉”时说:“玉制的酒器,在他的诗中占着主要的位置,映他的思想实质。”诗歌中“,玉”物象在其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是最早使用玉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主要的产玉国之一,自古就有“玉石之乡”的美称。著名的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说:“对于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三千多年来,它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这一评语恰当地反映了玉在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作用。玉已被赋予辟邪气、保平安的人情味,成了传统美德的象征,富有极强的修辞作用。

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是被大众所认可并奉行的行为准则。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用玉来比喻美德的习惯。“玉有六美,君子贵之:望之温润,近之栗理,声近徐而闻远,折而不挠,阙而不荏,廉而不刿,有瑕必示之于外,是以贵之。望之温润者,君子比德焉,近于栗理者,君子比智焉;声近徐而闻远者,

 3 [收稿日期]2007-04-02

   [作者简介]邓江权(1976-),男,四川宜宾人,讲师,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君子比义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者,君子比勇焉;廉而不刿者,君子比仁焉;有瑕必见于外者,君子比情焉。”这段话将玉的六种自然特性,比作“德”、“智“义”、“勇”、”六种美德。,石之美,有五,,可以知中,,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他把玉的自然特性又比作了“仁、义、智、勇、洁”五德。

古人既然认为玉有这些品德,所以人们就用玉来点缀服装以求美观;用玉来警示、规范人的言行举止;用玉来象征个人的才华、文采;证明个人的贞节操守等。如《国语・周语》:“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韦昭注:“玉,佩玉,所以节行步也。君臣尊卑,迟速有节。言服其服则行其礼。”《礼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孔颖达疏:“玉,谓佩也。君子于玉比德,故恒佩玉,明身恒有德也。”佩玉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成为向世人表明自己具有高尚道德或至少是证明自己是向往高尚道德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由此引申开去,玉还用来证明个人的贞节操守,如“玉洁冰清”、“玉壶冰”、“守身如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等。

同时,玉与道家也渊源甚深,玉在道教中是辟邪宝物;玉也是一种权贵的象征;玉还可以制成酒器;玉还可修饰其他一切美好的东西;玉可以借指月亮。

70

总之,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而它在李白诗歌中的大量出现就更见其深远的影响力。

正如前文所述,古人认为玉有很多美好的品德,因此古人常利用玉的通体透明、晶莹、色泽动人等外在美好品质,以及玉所具有的品德来象征事物以及人容颜仪态的美好,还表示对人的尊称。而这正是李白诗歌创作所惯用的手法。

在李白的诗中,女子的容颜是“玉颜”、“玉

(貌”、“玉面”:“云卧游八极,玉颜已千霜”《古风

);“(・四十一》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古风);“(・四十四》妾本秦罗敷,玉颜艳明都”《陌上);“);桑》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西施》

();““罗帷到晓恨,玉貌一生啼”《去妇词》玉面()。女子的耶溪女,青蛾红粉妆”《浣纱石上女》

(眼泪是“玉箸”:“玉箸并堕菱花前”《代美人愁

镜》其二);“啼流玉箸尽,坐恨金闺切”(《代赠

)。女子的手是“远》玉手”:“狂夫犹戍交河北仙人的美妙,鬼怪、阴间的恐怖,其中尤其是写仙

人的形象、仙境的布置、神仙出行时的仪仗时,常用“玉、金、紫、烟、霞”等一类词汇意象来渲染与烘托意境。同时,玉作为道教中的辟邪宝物,常常被李白用来描写与渲染道家。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愿

()萧士赟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古风・七》注:“白玉童,仙童,言童之颜如玉之白也。”有着

如玉之颜,吹着紫鸾笙,飘忽无踪的仙童就从一个侧面烘托出了神仙的变幻、高深莫测。“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

)朱熹注:“雾”。(《古风・二十》玉赤舄,仙人之履也。”连神仙的鞋都是用玉做成的,这就是李白

诗歌中处处能见的充满了神秘想象的道家仙境,不能不让人对神仙充满了神秘的敬畏之情。

,、尊贵的;,天人百神”,万事万物都是上天的安排,人必须顺应天意行事等等。于是,玉作为天(神)与人沟通的中介,也就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被视为天神派来人间的一个无言的使者。天界诸神之首叫“玉皇大帝”,王母居住的地方叫“瑶

(瑶是古人对玉的美称),风姿绰约的台、瑶池”

仙女叫做“玉女”。而天子是人间万物的主宰,玉也就成为一种皇权、尊贵的象征:天子用的车是“玉辇”,天子用的印章叫“玉玺”。玉成为统治阶级的一个权力标志,而这在李白的诗歌中就体现得十分明显。

“造天关,闻天语。长云河车载玉女。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后天而老雕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太平御览卷六五九》《飞龙引二首・其二》:“《必要经》:‘太清九宫皆有僚属,其最高者称天皇、紫皇、玉皇’。”“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

()“月下逢。”《清平调词三首・其一》天子凭玉

)“案,剑履若云行。”(《鼓吹入朝曲》一辞玉阶

()下,去若朝云没。”《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玉案”、“玉阶”,都显示着天子的权力与富贵。

杜甫曾言:“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

(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

)。作为酒仙、八仙歌》诗仙的李白,一生与酒分

71

,、

,金窗绣户长

();“相见”《双燕离》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宫中行乐词・二》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

();“须上望夫山”《别内赴征・一》遥知玉窗里,();“纤手弄云和”《寄远十二首・一》西施醉舞

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口号吴王美人半

);“醉》明明金鹊镜,了了玉台前”(《代美人愁);“();镜》头上玉燕钗,是妾嫁时物”《白头吟》

();““纤手怨玉琴”《古风・二十七》嬴女吹玉();“箫”《凤凰曲》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

();“《王昭君・二》一往屏风叠,乘鸾著玉鞭”();就连《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二》

女子脚下踩的都是“玉阶”:“玉阶空伫立,宿鸟

()……归飞急”《菩萨蛮》晶莹明洁、玲珑剔透的

玉,正好用来象征女子外在形象的美丽和内在品质的纯洁坚贞。

李白的诗歌创作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道家比较强调神灵的力量对人的拯救意义,即比较重视人生解脱与超越中神力的作用,其追求目标之一就是成为神仙。因此,为了宣传神迹,树立神权,道家经典常常用各种极尽想象力的华丽辞藻来反复重叠地描写仙境、

不开。这与唐代社会各个阶层的浓郁饮酒之风也是密不可分的。酒被诗人们称为玉浆、玉液、琼浆。玉被制成酒器在唐朝更是蔚然成风,因此用来盛酒的酒器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光李白诗中出现的玉制的酒器就有玉瓶、玉壶、玉杯、玉碗、玉觞、玉樽等。如“坐啸庐江静,闲闻进玉觞。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寄上吴王三首・

);“(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椀盛来琥珀光”《客)。玉能显色,犀能助香,因此,饮酒人多中行》

(偏爱玉杯。如“玉壶系青丝,沽酒来何迟。”《待

)“酒不至》宾客日疏散,玉樽亦已空。”(《东武)“吟》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广陵赠)“(别》呼我游太素,玉杯赐琼浆。”《古风・四十)“(一》金膏犹罔象,玉液尚磷缁。”《感时留别从

)“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

()无论是朋友们的豪液。”《游泰山六首・五》

上,白露湿花时。”《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

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成,问言与谁餐……。”诗中写李白儿童时代对月亮的认识:像白玉盘、瑶台镜;接着又引用神话故事,说月亮中有仙人、桂树、白兔。仙人垂着两条腿,正悠哉游哉,桂树的影子也是“团团”那么清晰,而白兔正在捣药,并且李白还用稚嫩的口气问到:白兔捣的药是要给谁吃呢?于此,我们清晰地看见少时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已初露锋芒。

李白做诗,往往是将各种玉文化夹杂在一起,使其诗歌意象纷呈,充分展示了中国玉文化的博大精深。“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玉浆傥惠故人饮,

()此骑二茅龙上天飞。”《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诗描写了元丹丘神奇的隐居生活。元丹丘住在,与天帝谈天,于是诗人李白幻想如果喝到元丹丘从天上取得的金精玉液,自己不也就可以飞升上天了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和想象,表现了李白极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极见其豪逸浪漫之风。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

(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永王东巡歌

)这首诗是李白加入永王幕府后十一首・十一》所做的一首诗,我们暂且不去考虑这首诗在历史

上所引起的种种争议。在这首诗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对“玉”、“琼”两字的运用。“马鞭”前面加个“玉”字,不仅是对君王权力的一种美称,更是作者内心浪漫思想的外现。“琼”,《现代汉

(2002年增补版)如此解释:“语词典》琼,美玉,泛指精美的东西。”琼本来就是一种美玉,代表着

诗人高贵的品质与身份,在本诗中可指甘醇的美酒,亦可指华美的饮食。李白展开了神奇的想象,他指挥着三军打败了敌人,大家胜利归来吃着华丽的饮食,喝着甘醇的美酒。他用他独特的浪漫笔法,将战争浪漫化、理想化,也表明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综上,李白的诗歌中随处可见着中国玉文化的影子,中国玉文化在诗歌创作上给李白以很深

饮,还是千里送别的依依不舍,都通过这些如玉一般晶莹剔透的美酒、由玉精制而成的酒杯意象反复叠出,更是彰显了李白诗歌的豪迈与大气,现。

的东西。“,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诗中反复叠唱的“三首・其一》行路难”透露出

李白“叹世路艰难及贫贱离索之感”(《李诗

)。诗人前途不明,生死未卜,冰川塞,雪满通》

山,虽然有用“金樽”盛着的“清酒”,有用珍贵的“玉盘”装着的“珍馐”,却是“停杯投箸不能食”。诗的前半部用鲜明的几个物象和动作的对比,向世人宣告着诗人的无可奈何的飘零之情;诗的后两句却来了180°度的大转弯,诗人虽然倍感世道的艰难,却没有失去战斗的勇气。后两句彻底地扭转了诗前半部那种颓废、无奈之气,使得全诗充满了诗人的豪情逸兴。

“在古代,玉的物理属性、化学成分不可能被了解,而人们对月球更是一无所知。人们对玉和月怀有同样的神秘感。但人们可以触摸玉,可以直接感受它的光泽、凉润,正像夜幕中人们感觉到柔和月光一样。”而用玉来象征明亮皎洁的月亮也是诗人的一个最爱。如《初月》:“玉蟾离海72

远的影响,使其诗歌既具有一种悲壮美,又不失豪迈奔放的气魄,从而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独具特色,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翟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

[6]唐汝询.唐诗解[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7](明)徐祯卿.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江宏.古典诗词审美关照下的文化物象———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10).

[9]崔涛.玉与中国传统文化[J].内蒙古民族师院

籍出版社,1980.

[2](西汉)刘向.说苑:杂言[A].四库丛刊[C].北

学报,1999(2).

[10]李福军.酒与李白诗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29(5).

[11]邵英.“玉”、诗与古人的审美取向[J].人文杂

京:中华书局,1983.

[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肖文苑.李白诗中的酒器[N].羊城晚报,1997-08-15:(16).

[5](宋)李昉.太平御览(全八卷)[M].保定:河北

志,2002(1).

[12]王宝琴.花容月貌、玉颜春心———李白妇女诗

意象群论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1).

教育出版社,1994.

JadeandLiBai’sPoemsDENGJiang-quan,WANG(DepartmentofLiteratureandMediaofChongqingUniversAScinChina)

Abstract:TherearemorethanthreehundredtheismentionedinLiBai’spoems,thereasontheaffectedLiBai’scomposition.KeyWms

(上接第69页)

AComparativeStudyoftheMythsofGuXie-gangandMaoDun

CHENLi-qin

(LiterarySchoolofGuangx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Nanning530006,China)

Abstract:Guxie-gangandMaoDunbothhavemadegreatcontributionstotheChinesemodernmythologyatitsearlystage.Therearesomesimilaritiesinthepurposes,understandings,basictheoriesoftheirmythresearches,buttherearealsosomecleardifferences.TohaveacomparativestudyoftheirmythresearchesishelpfulforunderstandingtheprocessofthemyththeorydevelopmentinChina.

KeyWords:GuXie-gang;MaoDun;mythresearch;HistoricalMythology;AnthropologicalMythology

73

玉的诗句篇八
《玉瑾的古诗》

玉的诗句篇九
《中国的诗词歌赋中的玉文化》

中国的诗词歌赋中的玉文化

富有魅力的玉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玉石文化兴起于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用诗词歌赋的文学形式记录和抒写了对宝玉石的审美感受,以玉描述人自然的美妙景观,描述人的美貌,描述人的美德,这说明珠宝玉石文化在华夏民族的心理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据考古资料证实,1975年在云南省呈贡县龙潭发掘的一批旧石器时代的石器中,就已发现有用水晶、玛瑙和玉髓制作的器物。从原始艺术的角度看,这些出土文物已证实我国远古时期就已经具有较高的珠宝审美意识了。

中华民族对玉总是怀有一种传统的敬意。常言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先秦时期,美丽奢华的玉饰品很早就作为民间礼尚往来之物了。如《崧高》中:“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从中可见玉具有别具一格的审美价值。又如《卷阿》中:“颙颙昂昂,如圭入璋,令闻令望”,这是写君子仪表堂堂,如玉器一般威武壮美,可见玉的独特地位。

西周至春秋时期,人们对玉的认识是宽泛的,也是朴素的。诗经作品常称赞人物是:“彼其中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此外,他们还把玉作为喻人、喻物、喻事的最重要组成成分,君王的出场是:“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君子的赠物是“琼瑰玉佩”,“报之以琼瑶”;对君子的祝福是“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等等。先哲们还用玉来说明事理:“伯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教育君子要执身如玉,言行举止谨慎从事。

屈原是我国在诗赋中撰写玉最早的诗人,他在《离骚》、《天问》、《九歌》中有关玉的描述俯拾即是。在《楚辞.离骚》中描述到:“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岂颙美之能当”,“颙”就是一种美玉。《楚辞•九歌》中有更丰富的玉石审美感受。如在《大司命》中:“便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这里诗人写出了玉饰品七彩杂踏“光怪陆离”的审美感受。

魏晋以后,出现了灿若繁星的玉文化名作与名家。如,隋朝孔绍安的《别徐永元秀才》:“金汤既失险,玉石乃同焚”;唐朝李白的《赠瑕丘王少府》:“我隐屠钓下,尔当玉石分”;北宋王安石的《欲韵子履远寄之作》:“飘然逐客出都门,士论应悲玉石焚。”

古代人对玉有着解不开的情结,对玉赋予了社会文化理念,西周以后,玉的道德化、政治化、宗教化过程业已完成,并成为道德、习俗、神灵、财富、权力的象征物。不仅认为人如玉一般的美丽,还认为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也要如玉无瑕般的洁净。他们用玉作为参照物来描写一些具体的事物,如自然风光、人体美、人的美德等,说明对玉的审美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

玉的诗句篇十
《《诗经》中的玉文化》

东岳论丛Mar.,2011畦适强羽r—————————————————————————————————一V01.32No.32011年3月(932移第3期)(DongYueTribune)

《诗经》中的玉文化

李婵,徐传武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0)

[摘要]《诗经》中有三十余篇诗歌涉及玉文化,内容包括玉饰风尚、玉的象征及比喻意义、玉作礼器、美玉馈

赠、修治玉器等,从中可看出周代玉文化的特点,即玉器的人性化特征得以确立、“玉德”成为道德标准、玉器得到广

泛使用、治玉工艺有所发展。

[关键词]《诗经》;玉文化;周代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11)03—0126—03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其中有三十余篇涉及玉文化。本文论析了《诗经》涉玉诗篇的具体内容,包括玉饰风尚、玉的象征及比喻意义、玉作礼器、美玉馈赠、修治玉器等,并以此对周代玉文化的特点得出几点认识。

两周时期,玉器得到广泛使用。“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诗经》中展现了玉饰风尚,内容有头饰用玉、物品饰玉和随身玉佩。描写头饰用玉的诗有5首,《鄢风・君子偕老》表现了贵妇人头部玉饰的精美与华贵:“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周礼・天官-追师》:“追师,……为副、编、次,追衡笄。”郑玄注云:“王后之衡笄,皆以玉为之。”“副”是覆于贵夫人头上类似于后世步摇的一种头饰,“笄”是横插于头发两侧,用以安发或作装饰的玉簪。“珈”是笄上的玉饰,“副笄六珈”说明了头上玉饰之盛美。头饰用玉还包括悬填充耳。《鄢风・君子偕老》:“玉之填也,象之擗也。”孔颖达疏:“《既夕》记云‘填塞耳’,充耳是也。”填即充耳。是垂在冠冕两旁丝绳上的宝玉。充耳并不直接放入耳中,而是悬在耳边。《齐风・著》:“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素”、“青”、“黄”是悬填丝绳的颜色。《毛传》:“琼华,美石。琼莹,石似玉。琼英,美石似玉者。”周代天子用纯玉,诸侯以下则玉石混杂,“琼华”、“琼莹”、“琼英”都是用以悬填的美丽玉石。《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充耳璜实。”《说文》:“瑷,美石次玉也。”④《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瑗莹。”《毛传》:“瑗莹,美石也。”周人充耳所用的玉填有“琼华”、“琼莹”、“琼英”、“绣实”、“瑗莹”这样美好的称呼,可见所用玉饰的多彩与精美。头饰用玉还包括会弁以玉。《卫风・淇奥》:“充耳瑗莹,会弁如星。”《曹风・鸬鸠》:“其带伊丝,其弁伊骐。”上述诗中的“弁”都指皮弁,即一种鹿皮小帽。《郑笺》:“会,谓弁之缝中,饰之以玉,鲽喋而处,状似星也。”会弁以玉就是弁的缝中用闪烁明亮的美玉来装饰,体现了头饰用玉的精巧细致。

《诗经》中与物品饰玉有关的诗有2首,都描写了刀剑饰玉。《小雅・瞻彼洛矣》:“君子至止,辑璋有璐。”《大雅・公刘》l“何以舟之?维玉及瑶,稗璋容刀。”《毛传》:“粹,容刀弹也。璋,上饰。壬必,下饰也。”“辑”即刀鞘。璋是刀鞘口周围之装饰,称上饰,天子玉璋,诸侯塑薛;班即刀鞘末端之装饰,称下饰,天子瑶璐,诸侯璎璐。“释璋有班”即指刀鞘的鞘El和末端都装饰着精美闪烁的宝玉。“维玉及瑶,稗璋容刀”即指刀鞘口周围装饰了美玉琼瑶各色宝石。二诗展现了刀剑饰玉的华贵和美观。

《诗经》中描写随身玉佩的诗有10首。其中与玉佩样式有关的诗有2首。《郑风・女日鸡鸣》z“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毛传》:“杂佩者,珩、璜、琚、瑶、冲牙之类。”陈奂:“佩所击之玉,谓之佩玉。集诸玉石以

[作者简介]李婵,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博士生。

126

《诗经》中的玉文化

为佩,谓之杂佩。”②《礼记・玉藻》:“佩玉有冲牙。”郑玄注云:“居中央,以前后触也。”周代杂佩的大体样式应该是上面一个横条状玉叫珩,其下丝线贯穿玉珠分成三组:中间一组的中央贯穿一颗大玉珠,叫踽。此组末端悬挂一块两端尖尖的玉,叫冲牙;另外两组的中间各贯穿一块长方形的玉,叫琚。两组末端各悬挂一块半圆形圆弧向外的玉,叫璜。另外又有两组丝线贯穿玉珠,上面系在珩的两端,在璃处汇成一组,两末端系于两璜处。人一行动冲牙与左右悬挂的玉相撞击,发出悦耳的鸾鸣声。《小雅・采芑》:“有硷葱珩。”《毛传》:“硷,珩声也。葱,苍也。”朱熹《诗集传》:“珩,佩首横玉也。”④此诗证明了珩为佩玉的一部分,描写了佩玉碰触发出的声音:硷跄声,以及珩的玉色:苍(青碧色)也。

《诗经》中有5首诗描写了佩玉的玉石。《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贻我佩玖。”《说文》:“玖,石之次玉,黑色者。”④《郑风・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毛传》:“佩,佩玉也。士佩孺珉而青组绶。”《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毛传》:“琼瑰,石而次玉0”《小雅・大东》:“鞘鞘佩燧,不以其长。”《毛传》:“鞘鞘,玉貌。璐,瑞也。”《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篇。……芄兰之叶,童子佩鞣。”《毛传》:“瞒,所以解结,成人之佩也。……鞣,块也。能射御则佩鞣。”上述诗中“玖”、“琼瑰”、“燧”都是组成佩玉的玉石,因其颜色、形状、用途而各有不同。《郑风・子衿》中的“佩”为学子和士所佩戴的玉石,即纯绿色绶带的孺珉玉石。“熊”和“鞣”是成年男子佩戴的用具和饰物,“篇”用来解结,“鞣”用来钩弦射箭,都用兽骨或玉石制成。可见组成佩玉的玉石名称各异,丰富多彩,有各种用途且使用广泛。

《诗经》中描写周人佩玉仪容的诗有3首。《卫风・竹竿》:“佩玉之傩。”《郑风・有女同车》:“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将翱将翔,佩玉将将。”《秦风・终南》:“佩玉将将,寿考不忘。”三首诗展现了佩玉之人身佩美玉、进退有度的美好仪容。随着人的行止,玉佩发出悦耳的叮当鸾鸣之声,为佩玉之人的仪容增添了魅力。周人佩玉不仅为表明“有德”,还为修饰自身,这与孔子“文质彬彬”的思想相契合。

在周代,玉因其美丽与独有的特性被赋予了象征及比喻的意义,具有了精神层面的含义。孔子将玉的特性与人的品德联系起来,提出了“玉之十一德”说,其后又有“七德”说、“九德”说、“十德”说等,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的“五德”说代表了“玉德”理论的最终完善。《诗经》体现了玉的象征及比喻意义,内容包括:玉德、以玉喻人、以玉喻物及玉作为权利的象征。

《诗经》中体现玉德的诗文有4首。《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郑笺》:“念君子之性,温然如玉。玉有五德。”《小雅・白驹》:“生刍一束,其人如玉。”《郑笺》:“要就贤人,其德如玉然。”《大雅・公刘》:“何以舟之?维玉及瑶,稗薛容刀。”《毛传》:“瑶,言有美德也。”“玉德”为儒家提出并尊奉的道德准则,《礼记・聘义》提到玉的“十一德”为“仁、知、义、礼、信、乐、忠、天、地、德、道”,其后许慎详细阐述了玉的“五德”为“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觎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小雅・斯干》:“载弄之璋。”《毛传》:“半硅日璋。”《郑笺》:“玩以璋者,欲其比德焉。”璋是古代举行朝聘、丧葬、祭祀等典礼时使用的一种礼器,为长条形玉板,形如半圭,顶端呈斜角形。让初生儿弄璋,既有尊男之义,又象征让他养成高贵儒雅的品德。

《诗经》中以玉喻人的诗文有5首。《召南・野有死麇》:“白茅纯束,有女如玉。”朱熹《诗集传》:“如玉者,美其色也。”@《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玉。”上述2首诗用玉的美丽本质作比,比喻人像玉一样美好动人。下述3首诗用玉的精纯特质比喻人学问修养的高深。《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毛传》:“圭、璧性有质。”此处“如圭如璧”,比喻人治学有成就,像圭、璧那样已琢磨成器。圭、璧都是古代朝聘、祭祀、会盟、丧葬等场合的重要礼器,圭是一种长方形玉板,顶端略呈三角形;璧是中有圆孔的平圆玉器。《大雅・械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毛传》:“相,质也。”《大雅・卷阿》:“颥颞印印,如圭如璋。”《械朴》与《卷阿》表现了人的修养学问像金玉、圭璋一样,具有了高尚的品质,达到了一定的成就。

《诗经》中以玉喻物的诗文有2首。诗中以玉的贵重美丽来作比。《王风・大车》:“大车哼哼,毳衣如鞴。”《说文》:“螨,玉赤色。”@诗中将华丽精致的绣衣比喻成红色的美玉。《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孔颖达疏:“谓自爱音声,贵如金玉,不以遗开我,而有疏远我之心。”此处将别后的音讯比喻成贵重的金玉,表达了依依不舍的情感。127

东岳论丛Mar.,201IV01.32No.32011年3月(第32卷/第3期)

《诗经》中玉作权力象征的诗文有2首。《小雅・斯干》:“载弄之璋。”《毛传》:“璋,臣之职也。”可见,“璋”在此诗中不仅是一种礼器,不仅象征着高尚的品德,还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给初生男婴玩弄玉璋,暗含了寄寓其长大为官为君的愿望。《大雅・崧高》:“锡尔介圭,以作尔宝。”朱熹《诗集传》:“介圭,诸侯之封圭也。”⑦介圭是诸侯所执,用以朝觐天子,同时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诗经》中也有描写玉用作礼器、用于馈赠和修治玉器的诗篇。其中玉作为礼器用在祭祀、朝聘、丧葬、军事等场合的诗文有7首。《大雅・械朴》:“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孔颖达疏:“臣之行礼当执璋也。”《大雅・板》:“如璋如圭,如取如携。”《大雅・崧高》:“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大雅・韩奕》:“以其介圭,入觐于王。”上述4首诗中的“璋”、“圭”、“介圭”都是大臣捧执、朝拜天子的重要礼器,体现了天子的威严与等级制度的严格。《大雅・云汉》:“圭擘既卒,宁莫我听!”郑笺:“礼神之圭璧又已尽矣,曾无听聆我之精诚而兴云雨。”此处“圭璧”是用来祭祀天地、求风乞雨的礼器。《大雅・江汉》:“厘尔圭瓒,柜鬯一卣。”《大雅・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毛传》:“玉瓒,圭瓒也。”上述2诗中的“圭瓒”、“玉瓒”是一种以圭为柄,以黄金为勺的灌酒器,里面盛满柜黍和郁金香酿成的美酒,这种灌酒器是一种用来祭神的礼器。

《诗经》中描写美玉馈赠的诗篇有4首。《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毛传》:“琼,玉之美者。琚,佩玉名。……琼瑶,美石。……琼玖,玉名。”各种美丽的玉石是用来馈赠、表达感情的最好工具。《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贻我佩玖。”《毛传》:“玖,石次玉者。言能遗我美宝。”在此诗中,男女相悦,男子将所佩之美玉赠与女子,作为永结同心的信物。《郑风・女日鸡鸣》诗中妻子将杂佩赠与丈夫,表达了殷殷情意。《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秦康公送别晋侯,馈赠琼瑰玉佩,表达惜别之情。由《诗经》可看出周人将玉视作珍宝,互相馈赠以表情达意是一种较普遍的社会活动。

《诗经》也反映出当时周人修治玉器的工艺和能力,相关的诗篇有4首。《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毛传》:“玉日琢,石日磨。”朱熹《诗集传》:“治玉石者,既琢以槌凿,而复磨以沙石。”@《小雅・鹤呜》:“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毛传》:“错,石也,可以琢玉。攻,错也。”朱熹《诗集传》:“错,砺石也。……程子日,玉之温润,天下之至美也。石之粗厉,天下之至恶也。然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⑨《大雅・械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郑笺》:“《周礼・追师》‘掌追衡笄’,则追亦治玉也。”《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毛传》:“玷,缺也。”《郑笺》:“玉之缺,尚可磨镳而平。”上述诗中提到琢磨玉器虽大多用来比喻增进学识修养,完善自身,然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治玉状况。修治玉器已有了专门的名词叫“琢”、“追”,治玉的工具有“槌凿”、“沙石”、“砺石”等,当时已有了专门的治玉工人,称为“玉人”。《大雅・抑》更反映出当时治玉的一个工艺细节:玉上有了斑点或瑕疵,玉人用工具将其打磨光滑平整。由《诗经》可见周代修治玉器已具有了一定的工艺水平和规模。

根据《诗经》中反映的玉文化信息,可对周代玉文化的特点得出如下认识:随着社会历史的推进,玉器的价值和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史前时期,玉器主要为巫术和原始宗教服务。夏商时期,大量装饰玉的出现为玉器向人性化发展提供了过渡。西周至春秋战国玉佩饰的普遍流行标志着玉器正式走下神坛,完成了由神到人的转变,人们更多的关注于玉的自然属性,玉器的人性化特征正式确立。儒家赋玉以德,提出“玉德”说,将玉与人的精神人格相联系,并以此作为君子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准。周代用玉已极为普及。从王公贵族到士和学子无不用玉、爱玉,以玉为美,视玉为宝。玉器样式精美奢华,种类丰富多彩。玉器不仅用在祭祀、礼仪、朝聘等正式场合,在社会生活中也用作馈赠、装饰,发挥着多姿多彩的作用。周代的治玉工艺有了一定发展,有专门的玉石作坊和玉石工匠。

[注释]

①④⑥[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②金启华:《诗经全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84页。

③⑤⑦⑧⑨[宋]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28

《诗经》中的玉文化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李婵, 徐传武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0东岳论丛DONGYUE TRIBUNE2011,32(3)

本文链接:

相关热词搜索:赞美玉的诗句 形容玉的诗句 玉的诗词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玉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玉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jierizuowen/6820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