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鉴赏诗歌的形象陈子昂的送别崔著作东征

鉴赏诗歌的形象陈子昂的送别崔著作东征

2016-01-14 10:50:5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鉴赏诗歌的形象陈子昂的送别崔著作东征篇一《2014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鉴赏诗歌的形象陈子昂的送别崔著作东征》,希望能帮助到你。

鉴赏诗歌的形象陈子昂的送别崔著作东征篇一
《2014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陈子昂的送别崔著作东征篇二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陈子昂的送别崔著作东征篇三
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陈子昂的送别崔著作东征篇四
《诗歌人物鉴赏》

鉴赏诗歌的形象陈子昂的送别崔著作东征篇五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陈子昂的送别崔著作东征篇六
《诗歌鉴赏之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陈子昂的送别崔著作东征篇七
《诗歌鉴赏形象类练习》

(一人物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

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陆鸿渐:即茶圣陆羽。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2)前四句通

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

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

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登幽州台①歌

陈子昂②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注:①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

招纳贤才之地。②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

1、概括全诗内容

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

泪。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渴望被任用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此诗塑造了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从时间的角度,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将“怆然泣下”的诗人置于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下,突出诗人的孤独苦闷。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

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刬:念(chǎn),袜刬,是说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简析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

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

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1、这首诗勾画出一个清高孤傲的渔翁/隐者形象。 2、诗的首两句描绘出一幅广阔、寒冷、寂静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那

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 3、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在沧州。

[注] 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1、概括全诗内容

回忆当年奔赴万里外的边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

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

唯有军中穿过的貂皮裘衣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金兵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的如同秋霜,只好凭忧国的眼泪白白地

流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抗敌前线,身却老死在家乡的山林水边!

中心:主要表达的是作者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反映陆游壮志难酬,悲愤

和感慨。

2、简析这首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2)诗人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景物形象)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

•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1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2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

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顺序: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句则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地面转

到天空。 从动静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

写江帆的迅疾、山泉飞流,是动态的。

春 思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试分析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形象及其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①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明媚动人,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②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

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面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

恨之铺垫。③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全

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此诗选取江山、春风、花草、飞燕、鸳鸯等意象

2.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3.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 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4.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请问: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①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1分

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2分

③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2分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1) 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

(2) 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也以景写情,烘托客子思

归的孤寂之情。

(三)事物形象

早 梅 张 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早开之质。(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子规即杜鹃,它鸣叫的声音是悲凉的,它的啼叫使作者想起了故土,流露出有家难归的悲伤。

咏 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此诗是诗人任侍御史时,因上书论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后所作。 秋天囚徒指蝉

试分析诗中“蝉”的形象。

1.该诗展现了蝉吸风饮露,行为高洁的形象。

2.“露重”“风多”“难进”“易沉”等词表明蝉餐风饮露,体现了蝉的高洁,也表现了蝉遭遇不幸。3.抒发了诗人的高洁之志以及世道的艰难,自己无辜受害的冤屈。借蝉明志,寄托作者的不平和悲愤。

鉴赏诗歌的形象陈子昂的送别崔著作东征篇八
《诗歌鉴赏形象专题训练——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陈子昂的送别崔著作东征篇九
《诗歌鉴赏形象类练习教师使用》

(一)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陆鸿渐:即茶圣陆羽。

(1)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2)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①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注:①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②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

(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此诗塑造了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从时间的角度,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将“怆然泣下”的诗人置于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下,突出诗人的孤独苦闷。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

(二)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注:刬:念(chǎn),袜刬,是说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1)简析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

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注] 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1)简析这首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①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②诗人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③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②

(一)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 思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试分析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形象及其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①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明媚动人,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②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面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③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1)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二)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

参考答案:①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1分

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2分

③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2分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双调】折桂令·荆溪即事①

乔 吉

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种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庙不灵狐狸样瓦②,官无事乌鼠③当衙。白水黄沙,倚遍阑干,数尽啼鸦。

注:①这首小令是作者由杭州西湖来游宜兴荆溪途中所见,有感而作。②狐狸样瓦:狐狸摔瓦罐,指做事胡来。③乌鼠:乌鸦和老鼠。

(1)“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三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象?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枯树支撑着门屋,荒凉的菖蒲围绕着溪岸,寒苦的竹子围成了篱笆。这三句话描绘了荆溪两岸的荒凉和溪上人家的贫困景象,表达出作者对百姓贫苦生活的同情,对为官者不治的愤慨。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①逢康元龙②

[明] 谢肇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

②康元龙:诗人的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1)第一、二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作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 (1)春末夏初的江南,正是细雨纷飞的黄梅时节,烟雨笼罩下的江关越发显得暗淡凄迷。作者渲染了一种低回迷茫的离别氛围,给全诗蒙上了一层依依惜别的感伤色彩(或为全诗定下了伤感的情调)。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 碧玉箫

关汉卿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1)这首小调的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①前四句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娇的秋山图:金风玉露的秋季,漫山遍野的枫叶通红似

火,泉水清澈,苍松荫道,金菊绕园盛开。②这四句描绘的美丽画面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美丽景色的赞美之情,也为后面抒发作者超脱、隐逸的情志作了有力的支撑。

7、阅读下面写景抒情诗,完成以下题目。

田 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

(1)、这首诗四句恰似四幅图景,试分别用四字句概括。

参考答案: 1绿满平川、春祭笑语、雨歇鸠鸣、初日繁花 。

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①。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②。

[注]①蘅皋:长满杜蘅(香草名)的水边陆地。②兰桡(ráo):指划船的桨,这里代指船。

(1)“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独自”二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8、答案示例:(1)结句“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独自一人倚在画船的船舷的画面 ; “独自”二字,笔力沉重,透露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情怀,充分表达了依依惜别的衷情,孤身飘零的苦况 。

诗歌鉴赏形象专题训练 ( 事物形象)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1)结合诗歌分析白鹭的形象.

参考答案:白鹭是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

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 的特点?诗人借墨梅形象写出了自己怎样的品质?(2分)

参考答案:高洁、淡雅、朴素 / 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全诗描写了孤雁怎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第二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2)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答出两点即可)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夜 坐

张 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1)《文心雕龙》中说:“人亲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请结合本诗对“梧桐”这一形象的描写,分析作者的情志。

参考答案:(1)梧桐面对风霜,不甘凋零,依然飒飒有声;作者借此赞美了刚强不屈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内心孤傲倔强的个性特点。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③,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此诗是诗人任侍御史时,因上书论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后所作。

①秋天②囚徒③指蝉

(1)试分析诗中“蝉”的形象。

①该诗展现了蝉吸风饮露,行为高洁的形象。

② “露重”“风多”“难进”“易沉”等词表明蝉餐风饮露,体现了蝉的高洁,也表现了蝉遭遇不幸。

③抒发了诗人的高洁之志以及世道的艰难,自己无辜受害的冤屈。借蝉明志,寄托作者的不平和悲愤。

鉴赏诗歌的形象陈子昂的送别崔著作东征篇十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鉴赏诗歌的形象陈子昂的送别崔著作东征》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送别崔著作东征 送别崔著作东征答案 著作权法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鉴赏诗歌的形象陈子昂的送别崔著作东征”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鉴赏诗歌的形象陈子昂的送别崔著作东征"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3590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