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送李端诗歌鉴赏答案

送李端诗歌鉴赏答案

2016-01-15 09:11:1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送李端诗歌鉴赏答案篇一《诗歌鉴赏一题多解——送李端》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送李端诗歌鉴赏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送李端诗歌鉴赏答案篇一
《诗歌鉴赏一题多解——送李端》

送李端诗歌鉴赏答案篇二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附答案》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附答案

13.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岳阳楼①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②,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③,华堂张与贵人看。

【注】①元和十四年春,白居易自江州赴任忠州刺史,经过岳阳时写下该诗。 ②梦泽:云

梦泽。③图障:图画。

(1)本诗怎样突出洞庭湖“漫漫”的特征?请结合颔联、颈联简要分析。(4分)

(2)诗的尾联是什么意思?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

除夜即除夕。

(1)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4分)

(2)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正宫·塞鸿秋

薛昂夫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

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注:①化用唐代灵沏和尚的诗句:“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

(1)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2)这首元曲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请简要概括。(4分)

1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南 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1)这首诗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各描绘了一幅画,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这两幅画。(3

分)

答:

(2)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答:

13.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

[正宫]小梁州·九日渡江

汤式

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 山容瘦,老树替人愁。 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 乐可酬,人非旧。 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 ②③①

【注】①九日:重阳。江:指长江。 ②棹:划船。 ③汉末王粲去荆州投奔刘表,未被

重视,偶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抒写心志。 (1)本曲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曲简要分析。(4分)

(2)“山容瘦,老树替人愁”这一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1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从全诗来看,尾联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4分)

答:

(2)颔联情藏景中,请结合诗句作赏析。(4分)

答:

1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西江月 秋兴

程 馞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鱼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1)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通过“山翁”的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4分)

(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简要分析。(4分)

13.(8分)

(1)①颔联写洞庭湖春涨之时远连云梦、西近长安,用夸张手法正面写洞庭湖的浩瀚无际;

②颈联写善飞之雁难以渡湖,侧面烘托洞庭湖的浩瀚无际。

(4分,画线处各1分)

(2)洞庭湖风景壮阔美丽,但只能画成图画,张挂在豪华的大厅里,让那些贵人们赏玩;

而途经此地只感到“苦”“难”。蕴含着诗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

(4分,画线处各1分)

13.(1)“嫌”,嫌弃,作者衷心感谢这盏残灯不嫌弃自己,描写了客中、长夜、孤舟中只有

残灯相伴的情景。(1分)“嫌”字把残灯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孤灯”不嫌弃诗人的

情态,(2分)表达了诗人在残灯陪伴下感受到的宽慰与温暖、无奈与自嘲。(1分)

(2)病中的感伤;客中的孤寂;思归的痛苦;老之将至的无奈。(如答“同情与忧虑百

姓疾苦”,也算1分)(4分,1点1分,4点4分)

13.(1) 比喻(1分)(答对偶也可) ( 步骤一) 开头以四个比喻组成排比,他们为富贵

功名而像燕子一样奔波劳碌的时候,斯文消失,青春已“流如电”般悄然逝去,两鬓如白练

斑白。(1分)他们投机钻营,人格丧尽,知识分子所应有的气节和尊严,已荡然无存。(1

分)(步骤二)生动形象地勾画出官迷、政客的可鄙、可悲的形象特点。(1分)(步骤三)

(2)这首元曲撕破了官吏的嘴脸,假名士的画皮。对这些猥琐小人“尽道便休官!”假

扮清高,言行不一的无耻行径进行了冷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得分点:概括内容2分、揭

露、讽刺各1分)

附注释 ①功名万里:《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

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②斯文:指旧时代的礼乐制度。《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与。” ③光阴寸隙:形容光阴过得飞快。《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焉

而已。 ④“尽道“二句:灵彻《东林寺酬韦丹刺史》:”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

一人?”此用其意。林下,指山林隐逸的地方。

⑤寂寞彭泽县:言隐居的人很少。

赏析

《塞鸿秋》讽刺小令,尖锐地撕破了官吏们的鬼脸,假名士的画皮。开头以四个比喻,生动地勾画出官迷、政客们的可鄙形象,这些痴迷于仕宦之途的可怜虫们,投机钻营,蝇营狗苟,人格丧尽,知识分子所应有的气度和尊严,在他们那里已经荡然无存。但正当他们为富贵功名而奔波劳碌的时候,青春已“流如电”般悄然逝去,两鬓已经斑白。但恰恰是这些卑鄙猥琐的小人,装扮出一副清高脱俗的样子,“尽道便休官!”这只是他们故作高致、以退为进的“终南捷径”。“至今寂寞彭泽县”的有力反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们的口是心非,撕去了他们的伪装,“寂寞”二字与“忙如燕”遥相对比,使高唱归隐者原形毕露。

13.(1)①山翁是一个怡然自安,超然自处的隐逸者的形象。(1分)

②通过“招”与“笑”二字,可以看出作者与山翁关系的亲密,从“笑指菊花开遍”中,可以看出二人共同的高雅的情趣。(1分)作者正是通过山翁这一形象的塑造,传递出自己向往田园山水的隐逸情怀,高洁的品性。(2分)

(2)叠词:“重重”写出竹树浓密蓊郁之态;“点点”营造潭烟轻盈迷蒙之境。

对偶:“隔岸”“近溪”远近对举,“重重”“点点”叠词增韵,“竹树”“潭烟”相对,写出景色清幽静谧之美。远近结合:“隔岸”远观,“近溪”体察,更显景物的和谐有致,幽美雅静。 动静结合:“竹树”“潭烟”属静景,“渔船下滩”属动景,一动一静显出静谧,引

人遐思。(回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2分)

送李端诗歌鉴赏答案篇三
《07年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检测卷答案》

07年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检测卷答案

一.字音字形基础检测(课本1-4册,30分)1A(无答案)2C 3A 4D 5B 6C 7(无答案) 8B 9B 10D

二、诗歌诵读和名句识记(20分)(略)

三、诗歌鉴赏(50分)

1、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此诗写于孟浩然40岁来京应进士不第后。

前人评价此诗说“结句深妙”,请结合全诗对本诗最后一句进行赏析。 本诗前三联表达了作者不第后的伤感、怨愤、焦虑等复杂的感情。2分 正因为苦闷不可排解,才有了第四联愁思萦绕、长夜难眠的情态。最后一句转到写景,却是情景交融,一个“虚”字,语关多重,把院落的空虚,静视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和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古人说它“深妙”,确实如此。4分

2、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题目。(7分)

西江月 宋代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古今词话》云:“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但似乎还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明月”用以象征词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洁的人格,“云”则借指奸佞小人。在明月与浮云的矛盾中,抒发了词人对群小当道、理想难以实现的愤懑。(意思对即可)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有人说,本诗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同意。本诗全篇贯串一个“悲”字。

首联写送别环境,点明“悲”字。颔联写送别情景,寒云暮雪,紧扣“悲”字,又包含着惜别的感情。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少孤漂泊,知己难逢,碰上你这个知音,却又要分别,真是悲上加悲—— 更突出一个“悲”字。最后写故人已远,看不见了,只盼不久能相见;可是风尘扰攘,何时才能相会呢?仍旧结到“悲”上。

全诗将惜别和感时、伤怀融合在一起,给人以回肠荡气的悲凉之感。

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独 不 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九月”句意思:寒风吹落木叶,妇人们为征夫准备冬衣。

“流黄”:一种绢,此处指帷帐。

(1)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内容并指出作品的社会意义。(4分)

答:

(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任意确定两个特点,适度展开)。(4分)

答:

答案

(1) 描写少妇思念征夫的情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疾苦。

(2) 以“海燕双栖”反衬少妇的孤独

用“秋夜长”的细节刻画少妇的寂寞难眠。

用“明月照流黄”烘托少妇的愁思。

少妇居室之美与思夫之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少妇精神上的痛苦。

寒砧声、落叶声烘托少妇思念,悲伤的心情。

人物心情与环境气氛密切结合。

其它说法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5.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9分)

①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①江村:在成都郊外浣花溪畔,是受安史之乱影响较小的西南富庶之乡。唐肃宗上元元年,经过四年流亡生活、备尝颠沛流离之苦的诗人来到这里,终于有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

(1)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描写了环境、物态和人情,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5分)

环境________ 物态________ 人情________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6.(1)和平宁静;自由温馨;无忧无虑。为尾联直抒胸臆作铺垫。(2)对暂时获得安定生活的欣喜和满足;对一旦失去“禄米”的忧虑,透露出内心深处的悲酸之情。

(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2分)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D[“漏声断”的“断”是“滴断”的意思]

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C[“动静结合”或“动静互衬”,常用于实景描写,这里诗人写的是梦境,属虚写。词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生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壮阔的词境中来。]

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送李端诗歌鉴赏答案篇四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送李端诗歌鉴赏答案篇五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意象意境专题)1、0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 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l )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 “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2. 04年全国卷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 鸪 天   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 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04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 夜 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4.0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征 人怨 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5. 05年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绝 句 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07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7、08【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画堂春 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1)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8、08【天津卷】16、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山居即事  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9、【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8、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9、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10、08【湖北卷】14、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临江仙  [宋]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

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高考古典诗词复习:鉴赏诗歌意象练习题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昭君怨南宋?郑域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本词上阕咏赞的是什么事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5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曹组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注]迟日:指和煦的春日。这首宋词的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为什么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5分)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海棠 袁枚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4分)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泊 歙 浦 [宋]方岳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赠 别 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如何理解诗中蜡烛的形象及其作用?6、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听流人水调子① 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注①: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分析首句中三个意象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4分)7.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月 杜 甫万里瞿唐①月, 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 故故③满青天。爽和风襟静, 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 夜久落江边。【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 园小梅 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从对山园小梅的吟咏中,可以读出诗人怎样的品格情趣?9.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余干旅舍① 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这首诗酸用了哪些意象米表达离情乡思?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蝶恋花王诜①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②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注:①王诜:开国功臣之后,宋神宗熙宁二年娶英宗女蜀国公主,为驸马都尉。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以讽刺新法之罪名被逮入狱(乌台诗案),王诜受牵连致遭重遣,先后遣至均州(湖北)、颍州(安徽)。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始得召回。②钿:镶金的花型首饰。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颔联中“寒云”这一意象的创造有何作用?(4分)12.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答柳恽① 吴均 【南北朝】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②。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③。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注:①这首诗是吴均与朋友柳恽的赠答之作,此诗源于柳恽要出门远行而作了《赠吴均诗三首》,吴均这首诗正是答他的诗而作。②催轴:即催车上路。这两句也是说晓行露宿,饱尝风霜之苦。 [③原陆:高原和平陆。这两句是说,你这一去远隔高原和平陆,究竟去到哪里呢?本诗的第三至六句选取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色?13.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孤山寺端上人①房写望林 逋底处②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③葑上田④。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注]①端上人:一个名叫端的和尚。 ②底处:何处。 ③枰:棋盘。 ④葑上田:又称架田,古人将木框浮于水面,框内充满葑泥,水涨水落而架田不颠覆。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14.阅读这首诗歌,回答问题。乌夜啼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分)15.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林景熙①偶伴孤云宿岭东,四山欲雪地炉红。何人一纸防秋疏②?却与山窗障北风。①林景熙(1242~1310)宋末诗人,宋亡不仕,流落江湖。故朝:宋朝。封事:臣下呈皇帝的奏章。②防秋疏:指有关军事的机密奏章。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16.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1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醉花间(唐)冯廷巳睛雪小国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篷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作者通过“晴雪”“池”“梅”等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析。(2分)1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4分)

送李端诗歌鉴赏答案篇六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题选

长虹中学 吴喜华

阅读下面各首诗(或词、曲)完成各题: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本诗前两句在写景上运用了 的手法,“苍苍霜草”点染了秋色 , 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 。透过这些景物,我们可以看出诗人 的心情。

2.本诗所描写的农村风景的突出特点是 。

中吕·普天乐 滕宾

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被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3.曲在写景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

4.本曲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其抒情有什么特点?

答: 。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注]灵澈上人是一位著名诗僧。

5.本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诗句是哪句?透过这一诗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6.本诗极工绘画技巧,构图中心突出,背景极富意蕴,试作扼要分析。

答: 。

曲江对酒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注]本诗是杜甫最后留住长安时所作。杜甫担任拾遗,因上疏激怒肃宗,遭到审讯,不受重用,无所作为。

7.第三四五句是诗人“坐”时所见,这些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8.本诗第五、六两句道出了诗人的抑郁,请用自己的话转述这一抑郁。

答: 。

9. 透过这首诗,我们看出诗人纵饮懒朝的原因是什么?

答: 。

10.本诗在抒情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刚刚平息之后。

11.本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图”,在这幅图画中,诗人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透过这幅图画,

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这幅图中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

1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3.体诗以—个“悲”字贯串全篇,试作简要分析。

答: 。

1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行舟 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

15.前两句描写行舟之景,表面上描写了一幅 的画面,实际上蕴含着 的思

想情绪。

16.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7.透过本诗我们可以看出本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

18.本诗在艺术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答: 。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本诗写于诗人离开朝廷赴杭州任刺史途中。

19.诗人选取了 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

“ 图”,后两句写“ 图”,在读者面前创造了一片美好的境界。

20.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21.诗中的“早雁”是怎样的一个物象?

答: 。

22.扼要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答: 。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23.诗题“风雨”在诗中象征了什么?

答: 。

24.本诗采用了对比手法,试扼要分析。

答: 。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25.诗中的“官仓鼠”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诗人对它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 。

26.本诗在艺术上有什么突出特色?

答: 。

浪淘沙令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7.词人“独自莫凭栏”的原因是什么?

答: 。

28.“落花流水春去也”表面写春光归去,实际写的是什么?

答: 。

29.扼要鉴赏本词的艺术特点。

答: 。

定西番 牛峤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

咽,雪漫漫。

30.本词通过描写 风物,表现了征人的 情绪。

31.本词创造的意境阔大雄浑,独具特色,词中的抒情主人公虽 而

不 ,虽 而又含有对 的期待。

32.“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

画堂春 张先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 桃叶浅声双唱,

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晕,分得翠阴归。

33.本词上片写 之美,下片写 之美,体现了词人对美的深刻感知

和纯真性情。

34.本词在艺术上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答: 。

望江南 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①何郎全傅粉,心如②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

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注]①何郎,何晏。《世说新语》:“何叔平(晏)美恣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夏

月与热汤饼。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②《世说新语》

“韩寿美恣容。贾充正辟为司空掾。充少女贾午见而悦之,使侍婢潜通音问,厚相赠结,

寿逾垣与之通。午窃充御赐西域奇香赠寿。充僚属闻其香气,告于充。充乃考问女之左右,

具以状对,充秘之,遂以女妻寿。”

35.本词中的“蝶”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

答: 。

36.本词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试简要分析。

答: 。

菩萨蛮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 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

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37.本词抒情主人公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答: 。

38.本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 。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闲适 邓玉宾子

晴风雨气收,满眼山光秀。寻苗枸杞①香,曳杖桄榔②瘦。识破抱官囚,谁更事王侯?

甲子③无拘系,乾坤只自由。无忧,醉了还依旧;归休,湖天风月秋。

[注]①枸杞:中药的一种。②桄榔:中药的一种。 ③甲子:代年华。

39.本词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括情趣?

答: 。

40.本曲创造了一种空灵清雅的意境美,请简要分析。

答: 。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

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本诗是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在黄州所作。

41.本词中词人可谓一个妙手的大画家,仅仅一、二两句就画出了七种景物,这七种景物

是: 。

42.本词最后两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是 。

43.简答本词中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答:

诗歌鉴赏参考答案

长虹中学 吴喜华

1.寓情于景 浓重 凄清 孤独寂寞。(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的孤寂感情融于景物

的描写中)

2.清新恬淡。(从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特征可以品味出这—特点)

3.本曲用笔轻巧,写景细腻,多角度地组织,使佳境叠出,如真如幻,随景赋情,景美情深。

4.本曲通过对美好自然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官场名缰利索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倾幕。本曲的抒情特点是借景抒情。

5.“青山独归远”。本诗抒发了诗人对灵澈上人的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此情可以参照“青山独归远”一句的内涵和对整首诗作的品味中得到)

6.本诗以荷笠之人目送独远归青山的客人为绘画中心,背景设置苍幽富厚:夕阳残照,竹林苍苍,古寺静幽,钟声杳杳,青山远卧,景物远近搭配协调,为诗人的送别创造了独特的意境。(本题答案不求一致,只要言之有情即可)

7.这些景物,表现了诗人空虚寥落的思想感情。(这三个诗句的描写是三、四联述怀的铺垫)

8.这两句诗正话反说,意思是既然人家嫌弃我,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重用,何苦又要恭勤朝参呢?(“判”既是割舍之辞,又是甘愿之辞)

9.抱负难展,理想落空,抱国无门。(诗人的这一思想既可以在前面的“坐不归”中看出,也可以在最后四句的抒情中看出)

10.借景蕴势,直抒胸臆。(前四句托景,后四句抒情)

11.绿竹、庭院、朗月、稀星、飞萤、水鸟。诗人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会儿听到窗外竹叶萧萧,一会儿对着溶溶月光沉思默想,一会对着旷野心事浩茫„„从月升到月落,诗人彻夜不眠,真可谓寂孤老倦。

12. 本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13. 首联从衰草落笔,推出“悲”字,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写送别情景,仍紧随“悲”字,颈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一直围绕“悲”展开,尾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上。

14.本诗抒发了诗人与友人分手后的凄凉之情。

15.闲情逸致 落寞惆怅。(春回大地,绿柳飘絮,按说应使人心神怡悦,但对于客居异地的游人来说,却常在又是一年春好之时触发久萦心怀的思乡之情)

16.本诗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精。在诗人看来,眼前的明媚春光非但不能使他赏心悦目,反倒增加思乡的情绪。如“风光满扬子”只是听人所道,诗人不想,也不愿看,因为身处江南,神驰塞北,柳花入怀,自然会撩起思乡愁绪。

17.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神情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的这一思想性格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这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何必”两句更表达了诗人这种性格特点。

18.诗人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造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19.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 夕阳落照 新月初升。

20.本诗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反映了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心情。

21.诗中的早雁是遭射四散,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人形象。

22.本诗采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表面句句写雁,而实际上句句写人,风婉而细腻,清丽含蓄。

23.“风雨”象征包围、压抑、摧残才智之士的冷酷的社会现实和社会氛围。

24.“风雨”象征包围、压抑、摧残才智之士的冷酷的社会现实和社会氛围。

25.“官仓鼠”是一个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形象。具体指贪官污吏。诗人的态度是极端愤怒。

26.诗人采用民间口语,譬喻妥贴,词浅意深,讽刺性强。

送李端诗歌鉴赏答案篇七
《“古代诗歌和散文赏析”第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古代诗歌和散文赏析”第一单元测试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5分)

云鬓( ) 柏森森( ) 踯躅( )( ) ....

城阙( ) 马嵬坡( ) 踌躇( )( ) ....

江皋( ) 缭( ) 迤逦( )( ) ....

衾( ) 潺湲( )( ) ...

二、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14分)

遗余褋兮澧浦 姊妹弟兄皆列土 .云栈萦纡登剑阁 柏森森 ..帝子降兮北渚 出师未捷 葺之兮荷盖 .

三、文学常识(9分)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并称,“风”“骚”分别指 , 。唐代 , 两大诗人把这两传统推向高峰。杜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 。而中唐的白居易继续把现实主义发扬光大。他的诗歌通俗易懂,其中他的讽喻诗的代表作是 , ;感伤诗的代表作是 , 。

四、默写(30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2、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3、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4、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5、 ,聊逍遥兮容与。(屈原《湘夫人》)

6、 ,夕济兮西澨。(屈原《湘夫人》)

7、天长地久有时尽, 。(白居易《长恨歌》)

8、 ,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9、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10、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春日》)

11、云中谁寄锦书来, , 。(李清照《一剪梅》)

12、在天愿作比翼鸟, 。(白居易《长恨歌》)

13、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4、丛菊花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其一)

五、简答题(32分)

1、分别谈谈对“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这两种诗歌鉴赏方法的理解。(8分)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李端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这首诗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试简要分析诗歌怎样抒发悲伤的思想感情的。(8分) 答:

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注:《送柴侍御》诗大约是诗人被贬龙标尉时的作品。柴侍御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是王昌龄为他送行而写的。

(1)这两首诗从题材看同属于 诗;从体裁看是 诗。(4分)

(2)《送柴侍御》诗中,诗人说“送君不觉有离伤”的理由有哪些?试用自己的话简述。(6分)

答:

(3)这两首诗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离情,试简要分析两首诗感情的不同之处。(6分)

答:

“古代诗歌和散文赏析”第一单元测试

参考答案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5分)

鬓(bìn) 柏(bǎi) 踯躅(zhí)(zhú) 阙(què) 嵬(wéi) 踌躇(chóu)(chú) ........

皋(gāo) 缭(liáo) 迤逦(yí)(lǐ) 衾(qīn) 潺湲(chán)(yuán) .......

二、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14分)

遗:丢弃 列土:封爵赐邑 萦纡:曲折环绕 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渚:水边的浅滩 捷:取胜 葺:编草盖房子

三、文学常识(9分)

诗经里的《国风》,楚辞里的《离骚》 杜甫、李白 诗圣 《新乐府》《秦中吟》 《长恨歌》《琵琶行》

四、默写(30分)

1、长使英雄泪满襟 2、三顾频烦天下计 3、吞声踯躅不敢言 4、洞庭波兮木叶下

5、时不可兮骤得 6、朝驰余马兮江皋 7、此恨绵绵无绝期 8、回眸一笑百媚生

9、千载谁堪伯仲间 10、万紫千红总是春 11、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2、在地愿为连理枝

13、问渠那得清如许 14、孤舟一系故园心

五、简答题(32分)

1、(8分)答:以意逆志: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2、(8分)答: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章,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落笔,野草枯萎,寒风劲吹,四野苍茫,一片凄凉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故人,自然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第二联写送别的情景,仍紧扣“悲字”。“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第三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诗人把送别之意,落实到“识君迟”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诗思想感情发展的高潮。第四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掩泪空相向”,总汇了以上抒写的凄凉之情,使离情之“悲”达到了高峰。

3、(1)(4分)送别 七言绝句(或七绝)

(2)(6分)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第三、四句写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变”,两地竟成了“一乡”。 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

(3)(6分)①王诗中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而是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②李诗中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这种离情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参考资料】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章,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落笔,时令当在严冬。郊外枯萎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凉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诗的第二联写送别的情景,仍紧扣“悲字”。“路出寒云外”,故人沿着这条路渐渐远离而去,由于阴云密布,天幕低垂,依稀望去,这路好象伸出寒云之外一般。这里写的是送别之景,但融入了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这一笔是情藏景中。“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对主客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友人终于远行了,现在留在这旷野里的只剩诗人自己,孤寂之感自然有增无已。偏偏这时,天又下起雪来了,郊原茫茫,暮雪霏霏,诗人再也不能久留了,只得回转身来,挪动着沉重的步子,默默地踏上风雪归途。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句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于淡雅中见出沉郁。 第三联回忆往事,感叹身世,还是没离开这个“悲”字。诗人送走了故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产生抚今追昔的情怀。“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人生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远役他乡,饱经漂泊困厄,而绝少知音呢?这两句不仅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而且从侧面反映出时代动乱和人们在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感情沉郁,显出了这首诗与大历诗人其他赠别之作的重要区别。诗人把送别之意,落实到“识君迟”上,将惜别和感世、伤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诗思想感情发展的高潮。在写法上,这一联两句,反复咏叹,词切情真。“早”、“迟”二字,配搭恰当,音节和谐,前急后缓,顿挫有致,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

第四联收束全诗,仍归结到“悲”字。诗人在经历了难堪的送别场面,回忆起不胜伤怀的往事之后,越发觉得对友人依依难舍,不禁又回过头来,遥望远方,掩面而泣;然而友人毕竟是望不见了,掩面而泣也是徒然,唯一的希望是下次早日相会。但现在世事纷争,风尘扰攘,何时才能相会呢?“掩泪空相向”,总汇了以上抒写的凄凉之情:“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是很直率而又很有回味的。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单就他的绝句而论,写送别、留别的就不少,而且还都写得情文并茂,各具特色。

“离愁渐远渐无穷”,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远”,就意味着空间距离之大,相见之难。所以不少送别一类的诗词就往往在这个“远”字上做文章。比如:“荆南渭北难相见,莫惜衫

送李端诗歌鉴赏答案篇八
《诗歌鉴赏训练课件

送李端诗歌鉴赏答案篇九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ppt》

相关热词搜索:送李端诗歌鉴赏 送李端阅读答案 送李端阅读答案赏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送李端诗歌鉴赏答案”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送李端诗歌鉴赏答案"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3711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