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表达醉酒愉悦的诗

表达醉酒愉悦的诗

2016-01-20 09:57:1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表达醉酒愉悦的诗篇一《表达心情愉快的诗句》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表达醉酒愉悦的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表达醉酒愉悦的诗篇一
《表达心情愉快的诗句》

表达心情愉快的诗句

白日放歌需纵酒,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轼 (一说秦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 (春夜喜雨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秋波媚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放开心月照金莲(元•王哲•《临江仙》)

表达醉酒愉悦的诗篇二
《在愉悦中学习欣赏古诗》

在愉悦中学习欣赏古诗

彭淑杰

小学语文教材中设置了较多的古诗篇目,目的是通过有效地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受到古文化的熏陶。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教者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诗词不同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学生已拥有的文化底蕴,灵活有效地选择科学的授课方法,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愉悦中去学习、去欣赏,做到学有所获。

一、反复吟咏,熟读成诵

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古诗更不例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是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说得多好啊!达到了“纯熟的境界”也就“瓜熟蒂落”了。让学生专心诵读,不急于求成,边读边体味感悟,才能读出诗词的味道,也能读出诗人的境界,更能读出与众不同的感受来。

古诗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诵读为本,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诗词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诵读,如跟磁带录音读、个别展示表演读、男女生对抗读、小组之间挑战读、给诗词配乐集体诵读、轻声自由读等,让学生在多种形式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词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诗不下十五遍左右,学生不仅读得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大多学生能够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这样将诵读贯穿古诗的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既领会了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感受了诗中的意境,更激发了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二、搭建平台,促进理解

当一首古诗呈现在学生面前时,要想学生主动对这首古诗感兴趣那是特别难得的,这时我常常用一些问题或者优美的导语,或者一幅迷人的画将学生的心紧紧抓住,为学习古诗搭建一个学生喜欢展示自己的平台。

(1)妙语搭台渐入佳境。例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首先不急于板书课题,而是娓娓道来:老师这儿有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一个特别有抱负的青年在他十七岁时,正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节,这位青年人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的亲人,可又不能马上赶回家乡与家人相聚,情之所至,挥笔写下了一首诗。同学们,这样传送千古的名诗你们想读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后,再出示要学习的内容,接下来学生的诵读表演、讲解诗意的展示、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等效果都很不错。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问题搭台激活思维。问题是创造之源。教师的提问目的,不在于考学生,而是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如教学《寻隐者不遇》(〔唐〕贾岛诗),待熟读后,教师有目的地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童子”是谁?你能扮扮“童子”

吗?“隐者”又是谁?他为什么是一位“隐者”?你觉得会写些什么?如果是你自己会从那几个方面来写……有些孩子预习过古诗,能说出大概,其实这样的猜想无非是引导他们走近古诗内容,有个初步的感知。

(3)图画搭台引发好奇心。很多古诗都配有插图,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学习之前在屏幕上显现与学习的古诗词有关的画面,先让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初读要学的古诗词,再将诗与图进行对照学习,这样再理解诗意、感受意境、体会情感易如反掌……

三、改编故事,丰富想象

著名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老师领进门》给我教学古诗有很大的启发。刘绍棠老师在介绍他的语文老师是怎样把他引进文学之门时就是从古诗教学开始,给他教语文的田老师把《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变成一段娓娓动听的故事:“一个小孩儿,牵着他*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讲给他的学生们听,孩子们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时,而刘绍棠以及听讲的学生却还如痴如醉地沉浸在美妙的故事之中。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感悟诗的意境,在整体感知整首诗意后我再次让他们读诗,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情境?把想到的情境写下来,改编成自己喜闻乐见的故事。通过编故事,诗意更加明朗化了,孩子们的表达也将诗句的重点刻画得淋漓尽致。如学习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这首诗时,学生也将这首诗改编成了富有童趣的故事:萧萧秋风吹动着坎边的一棵无比孤单的梧桐树,梧桐树叶飘呀飘,飘来了秋天的凉爽,诗人坐在窗边不禁眼泪汪汪,他想家了……这些描写是孩子们对诗句所含形象和情趣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诗句内化在他们的心灵中了!

总之,教学是师生共同发展彼此双赢的过程。古诗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科学处理教材,把握好节奏、方法让学生在热爱古诗中去欣赏它、学习它。教师也要在愉悦的感悟中和文化的熏陶中实现自身的跨越式成长!

在愉悦中学习欣赏古诗

龙王小学

彭淑杰

表达醉酒愉悦的诗篇三
《诗人与酒醉酒的生活》

诗人与酒:醉酒的生活

有情才饮酒,杯中起风云。酒后吟诗作文,每有佳句华章。饮酒本身也往往成为创作素材。一部中国文学史,几乎页页都飘出酒香。

酒有水的形态,火的性格。人们享受美酒带来的愉悦之时,诗情也随之大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多么气势磅礴、豪情旷达、自然洒脱。“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酒未到先成泪”,又是那么凄美。

不仅诗如是,在绘画和艺术书法中,酒的精灵同样活泼万端。郑板桥的字画难求,于是求画者用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郑板桥写诗自嘲:

“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作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李白的醉态应当属醉中之最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醉得是何等豪放与洒脱,正是在高力士为其脱靴的醉意中,挥笔写出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诗句。“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目光炯炯的武士在微醉中拔剑抚视的勇猛姿态。

说到醉酒,不得不提到视仕途礼教如粪土的“竹林七贤”,其中的阮籍,为了躲避司马昭联姻而刻意纵酒洒脱的一醉;嵇康 “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及“饮了杜

康酒三盅,醉了刘伶三年整”的刘伶之醉,无不体现出魏晋之交时期那愤世嫉俗的浓郁色彩。

醉态的美,恐怕就属“海棠睡未足耳”的贵妃醉酒了,不知是海棠因为贵妃的醉态而美丽,还是贵妃因海棠的倦态而更加迷人。还有史湘云醉卧芍药茵,醉得也那么地豪华婉约。

豪气冲天、摧古拉朽的豪饮狂醉也好,浪漫简约、悱恻缠绵的微醉浅醒也罢,都要醉得有度,恰到好处。太醉近昏,太醒近敬,只有非醉非醒,才能体会那“胸中浩浩,如太空无纤云,万里无寸草”,而达到“但愿乘风登玉顶”的境界。“醉”也是一种文化,看“何人”醉,且看如何醉。

人世间有了酒,人类的历史斑斓多姿了,茫茫尘寰便增添了许多有趣的风景,短短人生便增添了许多悠长的滋味和乐趣。假如没有酒,那么,卷帙浩繁的廿五史将多么枯燥,历朝历代的社会生活将多么寡淡,我们回顾往昔的时候,也许少了许多兴味。历史是条长河,河中掺进了酒,河水便奔流得更浪漫,

更生动,翻腾起的浪花千古后仍使人感到精彩。

表达醉酒愉悦的诗篇四
《诗歌阅读每日一练答案》

第一题:

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三、四句中的烟,其色如云白,把烟比喻成白云,写出了烟之白,之浓;“流来野寺前”,把烟比喻成水,写出了烟的动态美。比喻、动静结合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下之烟的特点,使诗句具有颜色美与动感美。

参考答案: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诗歌前六句,描写了一幅山中夜景图,营造了静谧凄凉的氛围,为烘托诗人的心情作了铺垫。“谁见无家客”一句是关键,无家,是因为诗人遭逢离乱,半生漂泊,所以痛彻心扉的思乡与回归之愁应是其不眠的真正原因。

参考答案: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第二题:

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绿”兼具形容词和动词的功能,把无形的“春风”形象化,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春风吹到树上树就绿了的奇妙动态变化。鉴赏“绿”字需结合具体语境,可联想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此处的“绿”可理解为使动,“使树绿”,展示的是一种动态美,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春天的生机。

参考答案:“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

2.解析: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颈联中,诗人想象友人到家遇春燕、浣征衣的情景,表现对友人的关心眷念。尾联中,诗人想象友人在家摆脱了琐事杂务,终日临水闲居的情景,表现出对友人闲适生活的艳羡。

参考答案: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友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而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眷念。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三题:

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题干中这句从写作对象上看,应是写“山”,写“山”的静,因为有一“静”字紧跟其后,而且还像“太古”一样“静”(“太古”给人以“静”感)。

参考答案: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2.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题干中这两句明显写的是两方面的事,一句一事一心境:前句“门常掩”是因为“世味”,表明对“世味”的厌恶;后句“簟”[竹席,见“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已便”是因为“时光”——正值盛夏时光——醉卧竹席,已是非常地适宜:给人的是一种闲适、恬淡之感。

参考答案: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3.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醉于馀花、眠于好鸟之鸣中、不问世事、竹席醉眠、不闻世味、提笔忘言,表面看是悠闲恬淡,实则含有对世事的耿耿于怀、终不能忘的强烈情绪,其愈说闲淡,愈见其对世事的牵挂、谪居的怨愤。

参考答案:“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第四题: (1)借楼上笛声、春水暝云、千里燕子、雨中梨花,从听觉、视觉的角度,以用典的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愁苦的思乡之情。

(2)修禊热闹场景,清明时节的祭祀,都因自己远离家乡、漂泊异地而不能参加,增添愁绪,夜不能寐,江畔独步折柳,更又回想亲人苏堤“折柳”送别之场景,更添思乡之愁苦,也就令人愁眉不展了。

[赏析]

上片侧重写景,景中含情。起首写因笛声撩人心魄而引起思乡之情——“楼上谁将玉笛吹”。小令从一开始便定下深沉的思念故乡、故友的感情基调。次句“山前水阔暝云低”,写作者因闻笛而起故乡之思,不禁引颈往故乡方向眺望,然而却是茫茫的一片春水和低垂的暝云,这一画面在缕缕凄恻的笛声中推出,更给人一种压抑、低沉的感觉。“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三、四句继续写眼前所见之景。此句说春天的燕子正忙着觅食、筑巢安家,而自己却流落千里,有如断梗浮萍,随波逐浪。“落落梨花雨一枝”,白居易《长恨歌》中形容在仙界的杨贵妃的孤寂形象时说:“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张词显然是由此化出。并在前冠之以“落落”,更显雨中梨花之孤寂了。中国古代诗人似总喜以雨与黄昏为背景来寄托其愁绪,如“丁香空结雨中愁”等等,那么雨中梨花亦可作为寄托愁绪之意象了。上片侧重写眼前之景,景中含情,不言愁而愁自现。

下片侧重抒情,将上片压抑在画面背后的愁绪直抒而出。下片前三句写自己对故乡的怀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将两个节日名列出,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飘零异乡的游子正扳着手指算着临近的节日。“故乡惟有梦相随”,一个“惟有”道尽了作者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深深苦衷。也许写自己在梦中对故乡的思念,尚未能尽意,接下便以具体的动作写自己的思乡情怀:“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此二句谓自己昨夜里不得安眠,愁绪无法排遣,漫步江头,折得一枝新柳归来,虽非故乡苏堤上的,但也令人愁眉不展,足以撩动思乡之愁了。杨柳原为离别的象征,远离故乡折柳,实只能徒增烦恼。

第五题:

(1)【要点】“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要点】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第六题: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动态。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2)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第七题:

(1)(5分)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2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1分);答出光影变化,给1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2)(6分)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答出形象特征,给2分;结合诗句分析,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第八题:

(8分)(1)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4分)

(2)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4分)

实战演练

答案及解析

1.(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语言的能力。本题属于炼字题。炼字分析题的表述:词语含义+手法+该字与诗题的关系+表达效果或作用。“尚凛然”三字虽然只是抒写一种感受,但诗人面对先主塑像,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然可见;其中“尚”字用得极妙,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则其生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自不待言了。

参考答案:①尚,“尚且”“还”“依旧、依然”之意,先主庙堂之威势千年尚且逼人,其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似存;②境界雄阔,凸显了先主万古长存的英雄气概;③表达了作者对先主的崇敬景仰之情。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表现手法的赏析的表述:具体手法+作用术语+诗句内容+表达的情感。根据注释提示可知,“五铢钱”是一种钱币,后来王莽代汉时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五铢钱。这里是用典,借钱币之说,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颈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与他的短于教子、致使子嗣不肖相对比,正反相形,具有词意颉颃、声情顿挫之妙。

参考答案:分别是用典和对比的手法。颔联用典故颂扬了刘备兴复汉室的英雄之志,意蕴丰富;颈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与他的短于教子和子嗣不肖相对比,抒发了“创业难,守业更难”的感叹。

(3)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尾联感叹后主的不肖,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叹之情。刘禅降魏后,被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公。一天,“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三国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尾联两句当化用此意。

参考答案:①感叹后主刘禅的不肖;②对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叹之情;③总结了古今兴亡的深刻教训,警策昏庸无能的唐朝统治者。

2.(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浸”是“映照”的意思。这句是说:水面静得没有波纹,把青天映了出来。应从营造意境和表达情感等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浸”字形象地写出了平静的水面倒映青天的特点,营造了一种静谧安适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鹭鸶安详地在沙滩上打盹,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水面连一丝涟漪都没有。一片芦花被刚刚下过的雨洗刷得格外白净,缕缕炊烟自渔船上徐徐升起,把寂静的世界点活了。在这静谧的景色中自然隐藏着诗人醉心自然、宁静轻松的心情。由此,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不难看出。

参考答案: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中描写了安详打盹的鹭鸶、平静的水面、白净的芦花和渔船上升起的炊烟,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秋江美景图,表现了诗人醉心自然、宁静轻松的心情。

3.(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就实际情况说,终南山尽管高大,但远远没有塞满天地。“南山塞天地”,这是作者写他“游”终南山的感受。身在深山,仰望,则山与天连;环顾,则视线为千岩万峰所遮,压根儿看不见山外还有什么空间。日和月,当然不是“石上生”的,更不是同时从“石上生”的。日月并提,不是说日月并“生”;而是说作者来到终南山,既见日升,又见月出,已经度过了几个昼夜。终南山之大,作者游兴之浓,也于此

徐徐传出。身在终南山深处,朝望日,夕望月,都从终南山高处初露半轮,然后冉冉升起,这就像从石上“生”出来一样。

参考答案:①“塞”字,极尽夸张。写身在深山,仰望则山与天连,环顾则视线全被千岩万峰所遮挡,表现了终南山充满天地之间的磅礴气势。②“生”字,选字新奇独特,形象地描绘了朝日和夕月从终南山的山巅初露半轮,然后再冉冉升起的景象,生动传神,别有情趣。

(2)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赞美终南山的万壑清风,就意味着厌恶长安的十丈红尘;赞美山中的人正心平,就意味着厌恶山外的人邪心险。以“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收束全诗,这种言外之意就表现得相当明显了。

参考答案:①终南山无比优美的景象,自成天地,清幽宜人,让诗人流连陶醉。②山中人“正”而不邪,置身其中的诗人也感到人正心平,连险峻的山路都变得平坦了,使他能够远离污浊的世俗红尘,超然物外。

4.(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赏析精妙字需要注意:解释词语时应把词语放在诗句中进行分析,分析所赏之字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本题中的“独”字是“孤独”之意,写鸟“独”实际上是写人“独”,从而突出诗人的孤独、愁苦之情。

参考答案:“独”有孤独、失群之意。迷蒙雨幕上一只小鸟独自向东南飞去,形单影只。“独”字以物写人,看见这失群的小鸟,诗人不由得想到只身赶路的自己,表现了此时诗人的孤独、愁苦之情。

(2)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作答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题材,如诗歌的类型是羁旅诗,一般表达的情感就是羁旅之愁,回答时再结合一下题干中的诗句即可。

参考答案:远处山寺传来一声接一声的悠长的暮钟声,茫茫楚天挂上了雨幕,诗人内心不由生出一种凄怆之感,表达了诗人不知前路在何方的羁旅之愁。

5.(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回答本题关键是要结合诗句做好分析,首联主人公的独白从姑娘们的家常——衣着谈起。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开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这是一位纯洁朴实的女子。因为贫穷,虽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颈联写凭一双巧手针黹出众,敢在人前夸口;决不迎合流俗,把两条眉毛画得长长的去同别人争妍斗丽。尾联写个人的亲事茫然无望,却要每天压线刺绣,不停息地为别人做出嫁的衣裳!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一针针刺痛着自家伤痕累累的心灵!女主人公忧郁神伤的形象默然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参考答案:“蓬门未识绮罗香”写贫女衣着朴实。“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写贫女手巧勤劳,不同别人争妍斗丽。“拟托良媒益自伤”写贫女的苦闷哀怨。这首诗塑造了朴实勤劳,不迎合流俗,忧郁神伤的贫女形象。

(2)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参考答案:这一名句语意双关,既表达了对贫女的深切同情,也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辛酸。寄寓着封建社会寒士不为世用的愤懑和不平。

6. (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及概括诗歌主旨的能力。诗眼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也可以是一句诗。由于眼前的“兴废”不是除旧布新,而是除新布旧,这深深地刺伤了诗人的心灵,因此结句终于归结为一个“愁”字。

参考答案:诗眼:“兴废使人愁”。诗中主要通过梦醒后的所思所感,抒发兴废之愁。由于眼前的“兴废”不是除旧布新,而是除新布旧,诗人不能不感到寂寞与愁闷。

(2)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颔联写野草的花开花落,鸣鸠的相乳相酬,颇具深意。自然界所以能出现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主要是因为它能够遵循新陈代谢的规律。“朱户攲斜见画楼”,通过朱户、画楼的兴废迭代,

暗示世间人事的不断变化和富贵荣利的不足慕。以上四句由春梦生出感想,表面上句句是景语,实际上句句是理语。景和理的结合,既表现了诗人优雅、冷静的思想风貌,又表现了诗人善于在逆境中用哲理来开拓自己心胸,用美好事物来陶冶自己情操。

参考答案:颔联写野草、鸣鸠表现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诗人从中汲取力量,并对此感到欣慰。颈联通过旧蹊开新径,朱户、画楼的兴废迭代,暗示旧事物必然会被新事物代替和富贵荣利的不足慕。

7.(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这首诗中的“江鸥”所活动的背景是含“雨气”“草香”“十里湖光”的日暮中,环境温馨和谐,满是情趣,动作是“忽飞去”,满是调皮,体现了诗人的情趣。

参考答案:形象特征:活泼可爱与顽皮,充满情趣。(答对人有疑虑,也可)作用:写出了景物(环境)的生动特征,衬托出诗人的亲近而不得的失落;表现了诗人对眼前春景的迷恋,对乡村生活的陶醉。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首先要领会整首诗的意境和诗人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是否与惯常的道理相关联。是仅抒个人情怀还是抒发一种普遍的哲理,是我们分析的重点所在。

参考答案:本诗前三联依次描写了湖水、田野、江鸥、野草、山峰、溪流等景物,融入了作者对春景的迷恋,对乡野的热爱。尾联在寻春快乐之际点出对生活的感悟:只要融于自然,快乐到处都有。

8.(1)①军容严整,②山川险要,③景色壮伟,④防守稳固。(2)用典。表达了诗人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3)先总写登台远望的感受,接着写远望之景和遐想,最后写由望产生的壮情。

9. (1)“又”,与“才”相承,语势急促,状写春风之忙。(2)同:两首诗都是通过一系列具体事物,把无形的风有形化。异:虞世南《咏风》主要运用侧面描写。风本无形,诗人通过“袖”“歌”“枝”“花”在风吹动下各种动态的描写,使人看见、听见、闻到,生动形象。方岳《春思》,主要运用拟人手法。把春风拟人化,说她总是太忙,亲切有趣。

10. (1) 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意思答对即可。此题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表达醉酒愉悦的诗篇五
《2013年诗歌鉴赏》

表达醉酒愉悦的诗篇六
《诗歌鉴赏答案》

表达醉酒愉悦的诗篇七
《冲刺二模(诗歌)》

表达醉酒愉悦的诗篇八
《诗歌鉴赏》

表达醉酒愉悦的诗篇九
《诗歌鉴赏》

点绛jiàng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

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王禹偁: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

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

(1)首句“雨恨云愁”的作用是什么?请简

要分析。(4分)

(2)概括“征鸿”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

表达的情感。(4分)

(1)①比拟,这雨使人添恨生愁,突出了江南水乡多云多雨这一地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借景抒情、寄情于景亦可)

②欲扬先抑,衬托出江南水乡无论是淡妆浓抹,还是细雨浓云,总是秀美迷人。

③总领全篇,呼应下片,完整表达作者的感情。

②(2)以鸿鹄高飞比喻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1分②对

于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作者是十分爱恋和喜悦,但是作者胸怀大志,积极用世,希望能有所作为,却屡遭挫折,而对振翼搏击的万里征鸿,他发出了事业无成,青春老去、世无知音的感喟

(kuì)。(答出:“爱恋和喜悦”1分;感喟主要为两点——积极用世、怀才不遇,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初归石湖

[南宋]范成大

晓雾朝暾绀碧烘①,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注]:日光初出为暾,青中透红为绀。

(1)诗歌前四句的景物描写采用了哪些方法?(3分)

(2)有人认为,从“惊心时复认邻翁”一句起,诗歌情感发生了变化。你认为呢?请谈谈理由。(4分)

•12.(1)色彩渲染、动静结合、映衬(烘托、衬托)。(3分)

•(2)(4分)

•答案一:发生了变化。前边几句描写石湖美景,抒发初归石湖的欢快、愉悦之情;“惊心时复认邻翁”起则写原本熟悉的邻翁需要辨认、亲手种植的柳树已经绿荫蔽天蝉声满耳之“惊心”,表达出久别归乡的今昔之感。

•答案二:没有变化。前边几句通过描写石湖美景,烘托初归石湖的欢快愉悦之情。后边则通过辨认出了邻翁、寻得了旧日手种之树等情景表现了重归故里的亲切和惊喜。喜悦之情一以贯之。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三角架闻名暇迩佣金(yòng)装模作样(mó)

•B.兑换卷三番两次

力而行(liàng)

•C.缉私队敝帚自珍

外之音(xián)

•D.一幅画宣宾夺主

惩不贷连载(颈椎(掣肘(zài)jǐng)chè)弦严量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表达醉酒愉悦的诗》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表达醉酒愉悦的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表达醉酒愉悦的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5580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