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诗经叠词大全 诗经宽容

诗经叠词大全 诗经宽容

2016-01-22 09:27:0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诗经宽容篇一《诗经叠词大全》 《诗经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诗经叠词大全 诗经宽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诗经宽容篇一
《诗经叠词大全》

《诗经》中的叠词

2011-01-23 16:46

《诗经》中有很多叠词,自己写了个程序整理了一下。

词语解释来源:

丁丁:1.壮健貌。2.漫远貌。3.指汉丁令威。4.冰冷貌。

与与:1.繁盛貌。2.威仪合度貌。3.犹豫不决貌。

业业:1.危惧貌。2.高大雄壮貌。

丸丸:1.高大挺直貌。《诗·商颂·殷武》:"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毛传:"丸丸﹐易直也。"宋司马光《相国魏忠献韩公挽辞》:"如何未黄发﹐垄柏已丸丸。"清纳兰性德《送施尊师归穹窿》诗:"突兀穹窿山﹐丸丸多松柏。"一说﹐圆如车盖貌。2.一团团。

乘乘:1.颓丧困顿貌。

习习:1.形容微风吹拂:凉风习习。2.形容鸟飞来飞去:林有鸟兮其羽习习。3.拟声词:溪流潺潺雨习习。

交交:1.鸟鸣声。2.鸟飞旋貌。3.犹交加,错杂貌。

京京:1.忧愁不绝貌。

亹亹:1.勤勉不倦貌。2.行进貌。3.水流貌。4.谓诗文或谈论动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5.不绝貌。6.委顺貌。7.美妙;美好。

仇仇:1.傲慢的样子。《诗.小雅.正月》:"执我仇仇,亦不我力。"毛传:"仇仇,犹謷謷也。"孔颖达疏:"《释训》云'仇仇﹑敖敖,傲也',义同。"唐张说《大周故宣威将军杨君碑》:"仇仇执宪,不我力以。"一说为缓持,形容拿东西不用力的样子。见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六。

仙仙:1.亦作"僊僊"。2.轻盈貌。轻举貌。3.飘逸貌。4.形容善于言辞。 仡仡:1.壮勇貌。2.高耸貌。3.勤苦貌。仡,通"劼"。4.恐惧不能言貌。

令令:1.象声词。《诗.齐风.卢令》:"卢令令,其人美且仁。"毛传:"卢,田犬。令令,缨环声。"一说"令"通"獜","令令"为健壮貌。《说文.犬部》引此诗作"卢獜獜",云:"獜,健也。"段玉裁注:"《广韵》引'犬健也'„„许盖取三家诗也。"

伎伎:1.行步舒展貌。《诗.小雅.小弁》:"鹿斯之奔,维足伎伎。"毛传:"伎伎,舒貌。谓鹿之奔走,其足伎伎然舒也。"郑玄笺:"鹿之奔走,其势宜疾,而足伎伎然舒,留其群也。"一说"伎伎"为速行之貌。参阅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二十。

休休:1.形容宽容;气魄大。2.安闲貌;安乐貌。3.犹言不要。表示禁止或劝阻。

4.象声词。5.唐司空图为其所建的濯缨亭取的别名。意谓量才﹑揣分兼耄聩皆宜退休。事见《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后亦用为表示桑榆晩景的典故。 优优:1.宽和貌。2.丰多美盛貌。3.安逸;闲适。4.雍容自得貌。

佗佗:1.佳丽美艳貌。一说雍容自得貌。2.纵横错杂貌。

佻佻:1.独行貌。《诗.小雅.大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毛传:"佻佻,独行貌。"一说美好貌。见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中》。2.翩翩美好貌。

依依:1.依恋不舍的样子:依依惜别|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傍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2.形容树枝轻柔随风摇动的样子:杨柳依依。3.依稀:依依灯火光,去去门巷曲。

俅俅:1.恭顺貌。《诗.周颂.丝衣》:"丝衣其紑,载弁俅俅。"毛传:"俅俅,恭顺貌。"一说为冠饰华美貌。参阅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三十﹑清郝懿行《尔雅义疏》卷三。

俟俟:1.行走貌。

信信:1.连宿四夜。2.谓信其可信者。

俣俣:1.魁伟貌。

偕偕:1.强壮貌。

傍傍:1.事务繁剧,忙于奔走应付貌。

傞傞:1.醉舞失态貌。2.飘舞貌。

僮僮:1.童童。盛貌。

兢兢:1.小心谨慎貌。2.恐惧貌。3.强壮貌。4.精勤貌。5.战栗貌。

关关:1.鸟类雌雄相和的鸣声。后亦泛指鸟鸣声。2.和谐安适貌。3.车行声。 养养:1.忧愁不安貌。养,通"恙"。2.(今读yǎng)受供养与自力谋生。

冥冥:1.昏暗:冥冥漠漠|冥冥暗室|暮色冥冥|薄暮冥冥|深林杳以冥冥兮。

2.昏昧;糊涂:冥冥无知。3.高远;渺茫:太空冥冥|鸿飞冥冥|水波远以冥冥兮,眇不睹其东西。④专心致志: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⑤暗地里:冥冥之报|冥冥之中,积了阴骘。

冯冯:1.盛貌。2.象声词。

冲冲:1.行貌;往来不绝貌。2.心神不定貌。3.多貌;浓重貌。

凄凄:1.形容寒凉:风雨凄凄。2.形容心情凄凉悲伤:寻寻觅觅,凄凄惨惨切切。

3.同“萋萋”。形容草木茂盛:松柏凄凄|春草凄凄。

几几:1.安重貌。《诗·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朱熹集传:"安重貌。"一说,鞋头尖而上翘。2.偕同貌。

凿凿:确实:凿凿有据。

勉勉:1.力行不倦貌。

卬卬:1.轩昂貌。2.高貌。

厌厌:1.茂盛的样子:厌厌其苗。2.(yān yān)安静的样子:厌厌夜饮。3.(yānyān)微弱的样子:列星皆失色,厌厌如灭。

反反:1.慎重﹑和善貌。

发发:1.风吹迅疾貌。亦象疾风声。2.象激流及其他声音。

叟叟:1.淘米声。

呦呦:拟声词:呦呦鹿鸣|呦呦有声|呦呦地哭了。

咽咽:1.呜咽哀切之声。2.谓声音低哑。

哀哀:1.悲伤不已貌。

哓哓:1.形容因恐惧而发的叫声:予维音哓哓。2.争辩声:哓哓不休|哓哓争论。 哕哕:1.有节奏的铃声。如:莺声哕哕。——《诗·鲁颂》。

哙哙:宽敞明亮的样子

唪唪:1.结实累累貌。

唯唯:1.恭敬的应答声。2.引申为恭顺谨慎之义。3.应而不置可否貌。4.相随而行貌。

喈喈:拟声词。鸟鸣声: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也用于其他和谐悦耳的声音:鼓钟喈喈。

嗟嗟:1.叹词。表示招呼。2.叹词。表示感慨。3.叹词。表示赞美。4.象声词。犹溅溅。

嗷嗷:1.亦作"嗸嗸"。2.哀鸣声;哀号声。3.叫呼声;叫喊声。4.众口愁怨声。5.形容众声喧杂。

嘒嘒:象声词。嘒:形容小声或清脆的声音。常用于蝉声、铃声和管乐声,多叠用 嘤嘤:1.鸟和鸣声。2.比喻朋友间同气相求。3.泛指动物的鸣声。4.低语声。5.低泣声。6.形容清脆﹑尖利﹑轻细的声音。

嚣嚣:1.亦作"嚣嚣"。亦作"嚣嚣"。2.喧哗貌。3.多言貌。4.自得无欲貌。5.虚空貌;虚伪貌。

在在:1.处处;到处。

坎坎:拟声词:坎坎伐檀兮。

增增:1.众多貌。

处处:1.定居﹐安居。

夭夭:1.美盛貌。2.和舒貌;和睦貌。3.嫩弱貌。

央央:1.和谐的声音。2.用作象声词﹐形容声音和谐。3.广大貌。

契契:1.愁苦貌。

奔奔:1.鸟类雌雄相随之貌。2.急走貌。

奕奕:1.高大貌。2.盛貌;众多貌。3.美好貌。4.闲习貌。5.光明貌;亮光闪动貌。

6.精神焕发貌。7.犹施施﹐缓行貌。8.忧愁貌。

好好:1.喜悦貌。2.犹认真,努力。3.形容很好,完好。4.谓平白无故,无端。

5.唐乐妓名。唐杜牧《张好好诗》序:"牧太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泛指乐妓。6.犹大大。多用来形容程度深。 委委:1.下垂貌。

嬛嬛:1.轻柔美丽貌。

孑孑:1.特出﹑独立貌。2.特立,出众。多指才能﹑人品等。3.孤单,孤寂。4.细行,小惠。5.倏忽,突然。6.犹汲汲。急切﹑努力从事貌。7.蹙迫,艰难。 孙孙:1.孙儿。多用于爱称。

孽孽:1.亦作"孼孼"。2.装饰华丽貌。

安安:1.温和貌。2.徐缓貌。3.谓安于环境或习惯。4.平正;安稳。5.平静,安宁。 实实:1.广大。2.充实貌。3.确实;的确。4.老老实实。5.着实。谓言语分量重,力量大。6.坚固,结实。

宪宪:1.犹欣欣。喜悦貌。

宿宿:1.谓连住两夜。

将将:1.驾驭将帅。

居居:1.憎恶﹑不相亲近之貌。2.引申为盛气凌人貌。3.安静貌。

岩岩:1.亦作"岩岩"。亦作"嵓嵓"。亦作"嵒嵒"。2.高大;高耸。3.威严。4.开张貌。5.形容瘦削柔弱。

峨峨:1.亦作"峩峩"。2.高貌。3.盛壮,盛美。

崔崔:1.高大貌;高峻貌。

幡幡:1.翻动貌。2.往来貌;反复貌。3.轻率不庄重貌。

幪幪:形容茂盛的样子

平平:1.普通;平常。2.均平;公允。

幽幽:深远的样子:幽幽南山。

庞庞:1.粗大肥壮貌。2.鼓声。

弗弗:1.风疾貌。2.违戾,拂逆。

彊彊:“彊”同“强”。强强:1.亦作"强强"。相随貌。2.引申为有条不紊﹑井

然有序。3.犹言直挺挺。

彧彧:1.富有文采的样子,如“羌瑰玮以壮丽,纷彧彧其难分”;2.茂盛的样子,如“黎稷彧彧”

彭彭:1.盛多貌。

律律:1.山高峻貌。

忉忉:1.忧思貌。2.啰嗦,唠叨。

忡忡:忧愁的样子:忧心忡忡|心中忡忡。

怛怛:1.忧伤貌。

悁悁:1.忧闷貌。2.忿怒貌。3.恳切貌。

悄悄:1.忧伤貌。2.寂静貌。3.形容声音很轻。4.料峭。

悠悠:1.长久;遥远:长夜悠悠|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忧愁思虑的样子:悠悠我思|悠悠我心。3.从容自然的样子:悠悠自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4.荒谬: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5.众多:悠悠者天下皆是也。

惕惕:1.忧劳。2.戒惧。

惨惨:1.忧闷;忧愁。2.昏暗貌。惨,通"黪"。3.引申为阴森萧瑟貌。 惴惴:1.忧惧戒慎貌。

惸惸:1.忧思貌。2.孤单无依貌。

愈愈:1.益甚。《诗.小雅.正月》:"忧心愈愈,是以有侮。"朱熹集传:"愈愈,益甚之意。"一说为忧惧貌。毛传:"愈愈,忧惧也。"

战战:1.戒慎貌;畏惧貌。2.为发抖貌。3.象声词。

戚戚:1.相亲貌。2.忧惧貌;忧伤貌。3.心动貌。4.低语声。

抑抑:1.慎审貌;谦谨貌。2.美好貌;轩昂貌。3.忧郁貌。

招招:1.招呼貌。2.摇摆荡漾貌。3.长软貌。

振振:1.众多貌;盛貌。2.信实仁厚貌。3.群飞貌。4.骄矜貌。5.战栗。 捷捷:1.举动敏捷貌。2.贪食貌。引申指贪得。

掺掺:1.女手纤美貌。

提提:1.安舒貌。2.显着,明显。

揖揖:1.群聚貌;众多貌。

揭揭:1.长貌;高貌。2.动摇不定貌。3.疾驰貌。

摇摇:1.心神不定貌。2.摆动﹑摇曳貌。3.远貌。

敖敖:1.长貌。2.众口谗毁貌。3.哀号声。

文文:1.古代传说中的兽名。2.谓崇尚礼文仪节。

斤斤: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不要~于表面形式,应该注重实际问题。

施施:1.徐行貌。2.喜悦自得貌。3.象声词。

旁旁:1.强壮有力貌。

旆旆:1.亦作"斾斾"。2.下垂貌。3.茂盛貌。

旦旦:1.天天: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2.至诚恳切的样子:信誓旦旦。3.明亮的样子:离光旦旦。

明明:1.明智﹑明察貌。多用于歌颂帝王或神灵。2.明察贤明之士。3.指显然有明德之人。4.犹黾勉。勤勉;勉力。5.明亮。6.引申为照亮。7.形容尊贵至极。

8.显然;清楚。9.引申为公然。10.表明。11.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实,以加重语气。 昭昭:1.明亮;光明:烂昭昭兮未央。2.清楚;明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显显:1.鲜明貌。

晏晏:1.和悦貌。2.盛貌。

晢晢:1.亦作"晣晣"。2.光亮貌。3.明显。

曀曀:1.阴沉昏暗貌。

杲杲:〈书〉(太阳)很明亮的样子:~出日│秋阳~。

板板:1.乘戾,反常。2.形容表情冷淡、严肃。

枚枚:1.细密貌。

栖栖:栖栖(xī xī):忙碌不安的样子:栖栖惶惶。

栗栗:1.戒备、畏惧的样子:栗栗危惧|战战栗栗|懔懔栗栗。2.颤抖的样子:栗栗而动。

栾栾:1.身体瘦瘠貌。

桀桀:1.草盛而高貌。

桓桓:威武的样子:桓桓将军如虎。

梦梦:1.昏乱,不明。

棣棣:1.雍容闲雅貌。

楚楚:1.植物丛生的样子:楚楚者茨。2.鲜亮整洁华美的样子:诸郎楚楚|衣冠楚楚。3.纤细柔弱的样子:松树子楚楚可怜。后多形容女子娇柔妩媚,惹人爱怜:楚楚动人。

槛槛:1.车行声。

橐橐:1.亦作"槖槖"。2.象声词。多状硬物连续碰击声。

欣欣:1.喜乐貌。2.草木茂盛貌。3.泛指昌盛。

殖殖:1.平正貌。

殷殷:殷殷(yīnyīn):深切的样子:忧心殷殷。

汎汎:“汎”同“泛”

汕汕:1.鱼游水貌。

汤汤:1.动荡。汤,通"荡"。

沃沃:1.丰茂而有光泽貌。

泄泄:1.鼓翼貌。一说缓飞貌。2.闲散自得貌;和乐貌。3.弛缓;懈怠。《诗.大雅.板》:"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朱熹集传:"泄泄﹐犹沓沓也;盖弛缓之意。"《明史.方从哲传》:"四十六年四月﹐大清兵克抚顺﹐朝野震惊。帝初颇忧惧﹐章奏时下﹐不数月泄泄如故。"清钱谦益《跋》:"今之边镇﹐只恃一辽﹐一旦有事﹐内虚外弱„„金再举而宋虏者﹐以不听李纲﹐散遣勤王诸将之故﹐今可泄泄不早为之所乎?"清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一说竞进貌。见《诗.大雅.板》孔颖达疏。或说多言。见《说文.口部》"呭"和《言部》"詍"。

泛泛:1.不深入:~之交ㄧ~而谈ㄧ~地一说。2.普通;平平常常。

泥泥:1.道路泥泞貌。

泱泱:深远广大的样子:江水泱泱|泱泱大国。

泽泽:1.分解离散貌。泽,通"释"。

洋洋:1.盛大或众多的样子:河水洋洋|洋洋大观|洋洋万言。2.得意高兴的样子:喜气洋洋|洋洋自得|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活活:(~儿的)1.在活的状态下(多指有生命的东西受到损害):~打死ㄧ~气死。2.简直,表示完全如此或差不多如此:瞧你这个样子,~是个疯子!

诗经宽容篇二
《诗经淇奥原文注释欣赏》

诗经宽容篇三
《宽容与感恩》

宽容与感恩

宽容的论点:

1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宽容,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爱。

2 宽容是一个人的良好素质、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理解和体谅他人的豁达大度。

3 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对自己也是一种解脱。

4 宽容意味着以德报怨,但是不能丧失原则,姑息纵容。

5 民族和解与团结需要宽容

宽容名言

1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怀

3“以德报怨”的原句出自《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感恩的论点

1感恩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2心怀感恩,我们才能感受到幸福。

3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

感恩名言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

2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谚语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素材:

蔺相如的宽容

渑池会结束后,因为蔺相如功劳大,赵王任命他做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屡次欲羞辱蔺相如,背后诋毁蔺相如,蔺相如屡次退让,蔺相如门客埋怨蔺相如软弱,蔺相如却说:秦王我都不怕,难道我怕廉颇吗?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廉颇听到这话,解衣赤背,背着荆条,通过门客引导到蔺相如家门请罪。

季羡林的宽容

“文革”期间,季羡林被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打成了“反革命”,遭到迫害。其中有一个他的学生,是“造反派”中的一员,参与了对季羡林的批斗。后来,季羡林从“牛棚”放出来,很多人对他都是避而远之,生怕因为与他接触而招致麻烦。“文革”结束后,季羡林被平反,不仅“官”复原职,而且还受到各界人士的推崇。这时,当年那位参与批斗他的学生写了一本20多万字的书稿,想请季羡林——这位昔日的老师题名推介。

当这位学生忐忑不安地将书稿呈递给季羡林时,季羡林只是认真地读完书稿,觉得颇有价值,便欣然题名,对于当年的事,丝毫未提。对这位学生,仍然是友好地接待,没有半点怨气和怠慢。学生的原本忐忑的心放下了,没想到对于自己曾经的过错,老师早已忘却,对于季羡林的宽容深为折服。

六尺巷(宽容的美德)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张家是个权势显赫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为争两家之间的一块空地,双方产生矛盾,官司打倒县衙门。因为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两家的宽容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

曹操(宰相肚里能撑船)

曹操在官渡之战获胜后,缴获大量战利品,发现部下不少人给袁绍写效忠信,有谋士建议曹操杀掉这些人,以儆效尤,曹操却下令烧掉信件。说:“大战在即,敌强我弱,连我也自身难保,何况属下将士呢?谋个好出路,人之常情也”。几句话暖热人心,原本那些人人自危,担心追究自己的将士,把提到嗓子眼的心放回肚里。别说那些心怀鬼胎的人疑窦冰释,就是一般人,也会为曹操的宽宏大度和设身处地所深深感动。

宽容人得人心,得人心得天下。这是怎样的一种气度与胸襟!正是因为曹操这种恢宏的气度与胸襟,才使他顺利完成东征西伐,很快统一大半个中国,成为三国时期割剧势力中最强的一方。

曼德拉

曼德拉是公认的伟大政治家,他的杰出,不仅在于他以非暴力方式创建了新南非,还在于他把和解和宽容的精神传播于非洲和世界各地。

1964年,曼德拉却因反对种族隔离政策被判处终身监禁,直至1990年获释。

当曼德拉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出监狱大门,南非的白人惴惴不安,担心一场“复仇”不可避免,曼德拉选择用宽容与和解征服世界。他告诉激进的黑人组织,现在不是要把白人赶入大海,而是把你们的武器扔进大海。

面对黑人们怒吼要复仇,曼德拉告诉他们什么叫做“文明的宽恕”。 1993年,曼德拉与时任南非总统德克勒克同获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5月,南非举行历史上首次不分种族的全民选举,曼德拉成南非首位黑人总统。 就职典礼上,曼德拉邀请了3位看押过他的白人看守出席,并恭敬地向他们致敬。曼德拉的宽宏大度让世人肃然起敬。

“仁爱和宽恕是打开南非未来之门的钥匙,仇恨只能让南非继续堕落,”曼德拉对此诠释道。

以恩抱怨(中日关系)

八年抗战,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几千万同胞失去生命,此可谓深仇大恨,当日本无条件投降时,我们中华民族却体现出宽容大度的民族精神,当时的中国政府本着不念旧恶,与邻为善,冤冤相报、永无终结的精神,遣返200多万日本侨民和战败的日本士兵,收留了许多无家可归的日本孤儿。放弃了本该索赔的战争赔款,阻止了列强对日本的瓜分,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度,所有这些让当时的日本举国感动,为几十年后的中日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黄舸感恩路(感动中国人物)

7岁时, 黄舸被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同类患者最长生命纪录仅为18岁。黄舸的生命也许即将走到尽头,为了能面对帮助过他的人说声谢谢,2003年,15岁的黄舸和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踏上了“感恩之旅”,开始在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如今,父子俩已经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万多公里,向30多位当给他们寄过钱的恩人当面道了谢。父子俩一路上感受着感动,也传播着感动。黄舸说:

“到好心人的家门口说声谢谢,送上一束鲜花表达深深的谢意,是我最大的心愿。” 同时黄舸决定去世后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以继续传递感恩的心。

江泽民(感恩老师)

顾毓秀曾是江泽民主席在上海交大时的老师,教育之恩终身难忘,江主席到美国访问时,百忙之中,特意到费城去看望了他。江泽民主席还恭请顾毓秀及其家人到中南海作客。当时江主席赠其“重教尊师新天地”一诗,顾毓秀遂和诗答谢。自此,江主席和顾毓秀之间每年都有书信来往。每到春节前,江主席都要给自己的老师送贺卡。当听说顾毓秀身体不好的消息,江主席亲自用毛笔写了慰问信,派驻美大使李肇星送到顾毓秀手中。

捐髓救母——邵帅(孝心,感恩父母)

2009年6月,邵帅的妈妈患上白血病,需进行骨髓移植,12岁的邵帅主动提出要给妈妈配型,并配型成功。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他毅然决定捐献出自己的骨髓,为妈妈做骨髓移植!为此,邵帅放弃了读书,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休学去北京照顾妈妈。12岁本该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12岁,还是依偎在妈妈身旁撒娇的年龄,但徐州男孩邵帅却在12岁的年纪勇敢挑起了保护身患白血病的妈妈的重任,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他捐献了自己的骨髓。邵帅说,“我的生命是妈妈给的,我救妈妈天经地义!”

“羔羊跪乳,乌鸟反哺”的典故。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说的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仅是人类的美德,而且动物界也奉行。小羊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时,小羊跪下来用乳汁喂养父母。小乌鸦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时,就将食物口对口地喂养年老的父母。

廖智感恩(乐观、感恩)

廖智,一名美丽而坚强地舞蹈老师。汶川地震中,她失去了婆婆和女儿,失去了双腿。但灾难并没有击垮她,她戴着假肢依旧乐观地生活,继续自信地舞蹈,她成立残疾人舞蹈团,进行巡回义演,募捐善款,感恩社会,雅安地震后,她带着感恩的心奔赴抢险救灾一线,戴着假肢送粮、送衣、送发电机、搭帐篷。廖智,美丽而坚强的女孩,让我们学会什么是坚强!懂得什么叫感恩。

诗经宽容篇四
《诗经1》

摘要《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爱情诗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独特的爱情观。它用世上最美丽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表现出了上古时代人们所特有的纯正、健康的爱情观,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情感光辉,它永远激励着我们后人不懈地追求爱情的真谛。关键词《诗经》爱情诗爱情观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其中的爱情诗纯洁、热烈,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情感生活,其思想内涵用现代的眼光看来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经》有“风”“雅”“颂”三部分,爱情诗大多在“风”这一部分里。而《诗经》中的第一首《关雎》就是一首爱情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周南・关雎》

引起了一个男子的深深爱慕。作者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在清浅的河上,看到水鸟雌雄依偎,希望有佳偶。由水鸟兴起求淑女的愿望。诗中设想男子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对象,用琴瑟和她联系感情,用钟鼓使她快乐。体现了淳朴而又高尚的情操。

《诗经》中与此类似的爱情诗非常多,从这些爱情诗中,我们首先可以体会到古人谈恋爱的方式及表现与现代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1.不期而遇

古代的劳动人民自春天到夏历十月为农忙时期,这时人们集中在野外,从事耕作。在春耕之前的二月到三月初举行各种祭祀仪式,也允许男女青年进行恋爱活动。青年男女到郊外踏青休憩,参加盛大集会,男女在自由接触中就可以表达真挚的爱情。如《郑风》中的《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该诗写得浪漫不羁,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野间不期而遇,自然结合的情景,表现出内心的无限喜悦。诗以田野郊外,草蔓露浓为背景,同时也是一种象征,情长意浓,男女相遇,自然情景交融,人不期而遇,情也就不期而至了。

2.相约会面

《邶风・静女》描写男女幽会:“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一个男

子在城之一隅等待情人,心情竟至急躁而搔首徘徊。而那个年轻的姑娘大胆、俏皮,故意躲起来让男的寻找,而那男的那么急切,他刚开始很得意地赴会,结果到了那儿,女孩子却躲了起来,害他抓耳又挠腮。调皮天真的情态平添了几多生活情趣。

3.刻骨思念

《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中写的是单相思,对于所爱的人,可望而不可即,几多愁苦,几多思念!《卫风・伯兮》写了一位女子自从丈夫别后,无心梳洗,思念之心日日萦绕期间,苦不堪言。“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疾。”也许为国征战是英勇豪迈的,可是人生的天涯孤苦和生离死别,总是让有情的人们感到撕心裂肺的痛。

时代不同,情感相同。从《诗经》的爱情诗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人的爱情观与现代人的爱情观也有着根本的相同点:

一、追求感情专一

《诗经》所表现的爱情专一的这一主题一直是为我中华民族所喜闻乐见家喻户晓人人赞颂的。《卫风・氓》中有言“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意思是:我的心不是石不是席,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对爱情的忠贞,永远不变心。这一爱情誓言对后世影响极大,也许它就是“海枯石烂不变心”式的爱情誓言的缘起吧。《王风・大车》:“穀则异室,死则同穴。的誓言。如果把这句誓言翻译为白话文,那就是“生不能同居一室,死应该一同合葬。说我的话不可相信,有明亮的太阳作证。”由此可见这位女子誓言的坚定和对爱情的忠贞。《邺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以及《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唐风・羔裘》“岂无他人?维子之固”,无疑是一种与现代极为接近的专一爱情观。

二、追求自由纯朴的爱情

周代,礼仪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在河边采择荇菜,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

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谓予不信,有如皦日”这是描写一位女子对男子的的坚贞爱情

忌。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礼媒男女恋爱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给予了较为自由宽松的恋爱环境。如:《郑风・溱洧》篇:“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这首诗描绘的便是古代郑国青年男女于每年三月三日上巳节,聚集溱洧河畔,游乐欢唱,互赠鲜花香草,以定情爱的盛会,它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劳动青年之间比较自由古朴的恋爱生活。

三、爱情含蓄而又不失热烈

如描写相识别离的《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聩。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这首诗写一个采卷耳的妇女在思念她远行在外的爱人,不是直接地表达她的殷殷关切之意,而是通过想象他在外所遭遇的各种情况,用妇女中国传统的爱情观是含蓄的。

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暨之。求我庶土,迨其谓兮。”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有七分。这梅子其实是象征着青春时光的流逝,岁月对任何人都是无情的,这姑娘觉得青春的时光要逝去了,于是急于寻找爱情。她说树上梅子还有七分,追求我的小伙子啊,切莫放过了良辰!她爱那个小伙子,她不说她爱他,而告诉那小伙子切莫放过了良辰。下面越说越热烈,她说:梅子落地纷纷,树上只剩三成了。追求我的小伙子啊,就在今朝别再等!越来越急了,因为青春越剩越少了。梅子落地纷纷,收到我的篮子中。追求我的小伙子啊,你开一开口我就答应!爱情的热度竟然达到了这种程度!

四、大胆率真,追求生命性灵的完整

在诗经里面,女性对爱情的表白是大胆而且热烈的,如《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女子大胆而直接地要求心爱的男子和自己幽会。“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姑娘用激将法提醒对方:“你若爱我把我想,提裙涉过溱河来。你若不把我来想,岂无他人把我爱?傻小子里你最呆!”读后给人一种民生纯朴的感觉,这一篇仅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周南・汝坟》第一章代借枝来表示自己对爱的渴望,公开表达“我要找寻爱人”的想法,表现的是《诗经》独有的高度人文关怀,率直大胆的内涵实则是对自己生命要求的尊重,是在追求自己生命性灵的完整。

五、祟尚美德

爱情的产生源自于美德,《桃夭》中的女子肯定善良大方,《静女》中那害羞温柔的女子足以让人喜欢,为心爱的人采摘嫩草,赠她“彤管”,《木瓜》中的女子慷慨大气,不为物质所累,保持爱情的单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

好也。”《郑风・有女同车》里的女子不仅美丽而且品德高尚,有着传统的古典美,让人留念。

恋爱中的人能够欣赏彼此,发现对方身上那种永恒的内之后,人内在的东西才能真正吸引彼此。

《东门之池》有“彼美淑姬,可与晤歌”“彼美淑姬,可与晤语”“彼美淑姬,可与晤言”之句,表达了男子对美丽女子的赞美、怀念,他所怀念思慕的女子是具有美德的,她也应该是善解人意的,否则怎么可以做男子精神上的知音呢?“非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彼美孟姜,德音不忘”《有女同车》;“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出其东门》……正是女子的美德深深地打动了男子,他们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由此可知,那个时候的人选择爱人的标准也是以美德为先的。

六、爱情观上逐渐留下礼俗的烙印

周代,从总体上来说,男女之间的交往已经逐渐受到礼俗结果,而更多地留下了社会礼俗的印记。在当时,随着私有财受到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制约。这表明,告父母,经媒人,已经逐渐成为当时婚姻缔结的必要程序。可见,那时礼教对男女之情已经逐渐地有所限制了。而具体到女性而言,受到的束缚更多,既不愿舍弃情郎,又不敢违抗父母的命令。《郑风・将仲子》就描写了这样一位为情所困的女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这首诗以女主人第一人称的语气,向所爱的人坦率倾诉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她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男女相爱受到父母、兄弟和邻居的责难,造成精神上的压抑。女主人公深深地陷入既盼望他来,又害怕他来,既勇敢相爱,又顾虑重重的矛盾之中。以上分析表明:在上古时代,随着礼制的逐渐完备,青年男女之间的相互交往、婚姻的缔结都受到了社会舆论和社会规范的制约,礼教樊篱已经树起并深入到人们的意识当中。因而,上古时代青年男女比较自由的爱情观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礼俗的束缚和影响。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诗经》作为民族青春时代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其中的爱情诗更是给我们展示了人类美好、纯真的情感世界,折射出了上古时代那纯正、健康的爱情观。感谢《诗经》,感谢它用诗的语言,为我们后人描绘了一幅美丽而质朴的爱情画面,让我们能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感受爱的美好,爱的真谛!

参考文献:

[1]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杜,2001.[2]唐莫尧.诗经新注全译.四川出版集团,2004.[3]王延海.诗经今注今译.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氏》。这说明当时人们认为男女恋情,人之天性,社会上也对“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这些女子都

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在美,,这应该是爱情持久的重要原因。因为两个人真正相处

自己所设想的爱人的自称“我”来表达她的忧思。由此可见,的影响与制约。这也导致了他们的爱情观不再是单一因素的

含蓄的同时又不失热烈。如《召南・摽有梅》:“摽有梅,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男女青年的婚姻缔结已经开始

诗经宽容篇五
《诗经、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 ) ( ) 窈窕( )( ) 好逑( )( ) 寤寐( )( ) 溯洄( )( ) 坻( ) 荇菜( )

2、填空题。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_ _、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 、

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 、 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

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 《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 周南》。

5、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6、《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7、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8、《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9、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一)、《雨的诉说》活动

亲爱的同学们,在《雨的诉说》的综合性学习中,你们一定熟悉了那快乐而沉静的雨。雨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雨不但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所以雨的身影一再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那么,我们不妨试着编一本有关雨的文学作品集。

1、 好的文学作品集必须有一个好的名称,有一个别致的封面。你和你的组员们准备怎样设

计呢?

2、假如让你当主编,你准备和你的组员一起怎样进行这次编写活动?写出你的编写计划。

3、如果你的书中包含着春雨、夏雨、秋雨几个章节,你们准备分别给他们取个怎样有诗意的名称呢?

4、请摘录两句,写雨的古诗词,写在下面。

5、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雨也许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就整个地球而言,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有的地方雨多得可怕,有的地方则一连几年可能不下雨,你知道这些趣闻吗?不妨查一下相关的资料,写出来与大家共同享受。

6、我们听到的雨声是雨用生命敲击世界的声音,那可是一首最有情味的话,假如你是“听听我的声音”活动小组的负责人,你准备和你们组的成员一起怎样展开这次活动,写出你的活动计划。

7、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你也了解了雨在历史上犯下的“滔天大罪”。能否列举一桩,让雨也作一次深刻的反思。

8、雨,有着无穷的韵味,所以,它一直是各类文学作品中的常客。在本次活动中,你也一定没少见雨的身影。那么,请你摘录两段给人以不同感受的描写雨景的文字,雨大家共同感悟。

摘录一: 摘录二:

(二)《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

亲爱的同学们,在《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的综合性学习中,你们一定微笑过。要知道,

那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那标志着一个人的自信、雅量与大度。请你们再次微笑着完成下列题目。

1、 在本次活动中,你应该参与了以“笑对失败”为话题的演讲的活动,请写出你的演讲提

纲。

2、请查阅相关资料,看看历史上有哪些人能够微笑着面对失败,最终走向了成功。只举一例即可。

3、微笑着面对失败,是一种很好的人生心态,许多古人先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至理名言,请写出两三条来。

4、在“学会善待他人”这个活动中,你一定搜集了古今许多名人善待他人的故事。请摘录一则,写在下面。

5、根据下面句式特点,在横线上面仿写合适的句子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宽容是一种镇静剂,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宽容是一束阳光, ;宽容是一座桥梁, 。

6、你的班主任多工作十分负责,对同学门也十分关心,只是脾气急躁了点,这使部分同学对班主任有情绪。作为班长的你,该怎样委婉地请求班主任改正自己的不足?该怎样做同学们的安抚工作?

A:你对班主任说: B:你对班长说:

三、《青春随想》

1、美好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你到本校广播室为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点歌,借歌声捎去你的真心祝福,你会说什么呢?

①你会对老师说:

②你会对同学说:

2、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过去了,我们就像一条欢快的小河,奔向更为澎湃的大江,汇入浩瀚的海洋。此刻,让我们把往事记住吧!

①请为班集体毕业照题词:

②写几句深情的毕业心语,作为初中生活的永久纪念(不能用题目作答)

3、班上要组织以“青春”为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全班同学都行动起来,通过活动感受到青春的火热、奔放、灿烂和美丽。

(1)请你为这次活动确定一个主题,并以“青春”开头写一句主题词。

(2)围绕你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摘要点分写在下面:

我是这样设计的:

(3)假如你邀请了你校的政教主任来参加你们的主题班会,并让他致开幕词,请帮他写出发言提纲。

(四)《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1、 越来越多的同学坦言将来要做公司老板、“大款”,甚至干脆说读书是为了长大后“挣

大钱,住毫宅,过阔气的日子”。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2、“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量入为出”时中国人传统的理财方式。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可以帮助父母合理计划家庭的消费支出,科学理财。与父母商量一下,自己做一个月的小管家,合理安排这个月的家庭支出,建立一个家庭收支账目,并写下你的感想。

(五)《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1、班上将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你在活动中介绍一位风流人物。为了完成任务,你将采访有关人士。

备选历史人物:林则徐、毛泽东、孙中山、邓小平(也可另选)

(1)你准备介绍的历史人物是 ,你打算采访的对象是 (写出采访对象身份)。

(2)为联系采访,你打电话给采访对象。开头你该怎么说?要求说明目的,语言得体。

(3)请你根据需要,拟定3个准备在采访中提出的问题。

2、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无数风流人物。在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就有不少,如:孔子、孟子、诸葛亮、刘备、曹操、辛弃疾、李白、范仲淹、曹雪芹、陈涉等等。现请你协助出一期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黑板报。

(1)黑板报共有三个板块,请仿照已拟好的栏目再拟出第三版栏目。要求结构、字数都相同。

第一版:品读古人名言。第二版:评述古人功过。第三版: (2)第二版是对古人得失的评价,请拟以“我眼中的 ”为题,写一段评论性的话,要求有观点有分析,不超过80字。

(六)近些年,各地兴起了过洋节的热潮:圣诞节、情人节„„商家也不式时机推出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二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如七夕、腊八等再年轻一代的心目中已经渐渐淡化了,过得冷冷清清。为了加深大家对传统节日的感情,班主任决定举办 “传统节日知多少”主题班会。下面是班会的活动内容,请你参与。

(1)班级征集活动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你写的是什么?

(2)请写出下个你熟悉的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对联或诗句。

诗经宽容篇六
《诗经二首》

诗经宽容篇七
《诗经读书报告

《诗经》——<风>读书报告

子曰:诗三百,一眼以蔽之,曰:思无邪。诗者,情之流露。学诗,学性情。世俗浮躁,诗可与人一分宁静。世俗浅德,诗可教人些许德行。俗语:熟读诗三百,不会作诗也会吟。 领略多了真性情,自然也有真性情。进入诗之界,便是长长久久的沉醉。或许晦涩的语义让人难以长读,但转而想读诗是享受,是要在那些文字的渗透中去听、去看、去感受那一份最原始的人性,回归于最初的美好。闲来几文字,洒脱似神仙。

人知诗三百有风雅颂之三,风为民乐,雅为正乐,颂为祭乐。相对于后两者,我更倾心于《风》,民乃国之本,质朴而平凡的却是最感人的,十五民风,各有其华。吾爱民风,爱之质朴,爱之感人,爱之独一无二。热恋的男女,出征的将士,民众的愤懑,在《风》中一一展开,读之,入之,如一缕轻烟,看着先秦的长河,慢慢地流,慢慢地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 《关雎》乃诗经开篇之作,一条没有名字的河,记载了古老的爱情与农事,两千年前的浪花溅湿我日渐格式化的都市皮鞋。谁曾经贴着水面行走,并且歌笑歌哭?淑女与君子,艄公与过客,母亲与儿女,乃至时光与记忆,隔着同样一条河遥遥相望,构成周而复始的白昼和黑夜。一见钟情的轶事从古而今,忐忑的心情,青涩的故事。质朴而真实的美好,而非于今的虚假的矫情。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山有扶苏》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热恋的人们总是如此,所谓打情骂俏也不过如是。满是责备的话语,情人之间则是溢与怀表的羞涩与爱怜。或许这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道理。俏骂的情话,入木三分的刻画着亲密无间。这可是几千年前的秀恩爱。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北门》

从《诗经》《楚辞》到柳永杜甫。几千年的历史总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仕途。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小官吏公事繁重苛细,虽辛勤应付,但生活依然清贫。上司非但不体谅他的艰辛,反而一味给他分派任务,使他不堪重负。辛辛苦苦而位卑禄薄,使其牢骚满腹,家人的责备更使其难堪,他深感仕路崎岖,人情浇薄,所以长吁短叹,痛苦难禁,悲愤之余,只好归之于天,安之若命。或许说这是无病呻吟,但劳者歌其事,这只是自然地抒发情感罢了。不为

风骨,只言事实。时代的变迁是柳永有了忍把浮名换了浅斟酌唱。有了少陵的《三吏》《三别》,朝代的更替,有了不同的认知,更为丰富的情感,也有了这些后人的风骨。再言当下,为官者,清者几何?身在其位,当谋其政。何事可谓何事不可谓岂能不知?官场仕途,一言难尽。愿诸位皆为清白之人。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

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

渴!

——《君子于役》

思念是很惆怅的情感,中华是饱经战乱的国家,从先秦到当代,将人之思充斥在文化长河中。大夫久役于外,其室家思而赋之。夕阳西下,牛羊归家,灯火渐起,然,未见归人。李白诗云:此夜曲中闻折柳,谁人不起故园情。在家者思君,君在外又何尝不思家。战争苦,苦百姓。余光中有乡愁,有家不可回,有国不可归。是离愁,是别绪。中华自古以和为贵,和则兴。和平年代,珍惜身边人。有些牵挂,有些爱恋,失去才会更加深刻。谨记着当时之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坎坎伐檀兮,寘(通“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通“缠”)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通“悬”)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伐檀》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人者,当坦荡行于天地间。此诗所说之人已有了觉悟。如鲁迅之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为人者不堪压迫而提出反抗。人皆不可忘何为人之所为。为人者不可有奴性,自立自强方乃为人之道。观之中国历史,奴性根深蒂固,战时叛于外而为奴,何时归于权为奴。泱泱华夏,身为华夏人当顶天立地,有人之烈性。世俗浮躁却又无奈,每个人都在背着枷锁前进,或倾心于追名逐利,或陶醉于尔虞我诈,却依旧不曾想过减负。到头来又能怎样,两眼茫茫一场空,终究抵不过时间的消磨,化为世间的一抔土。人之在世,自在些,洒脱些,正直些,为人正,则烦恼尽皆烟消云散。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迷茫的时候常有,卷一闲书,寻一妙处,静而读之,得一心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为人者,当如此耳。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无衣》

朱熹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对《无衣》之前并没有太多感觉,即为先秦战歌意在同仇敌忾。后来的感触源于《我的团长我的团》,说来也许有些跑题,零散的军人,匮乏的装备,谜一样的原始森林,和绝望的一群士兵。一切为了活着,一切为了生存,心酸的故事中,一声大吼“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留下的是几人决然的背影。我相信这是让很多男人潸然泪下的场景。不为什么,为的是兄弟情谊。同生共死的壮怀。

当今的世界是个不重情却又重情的纠结的世界。每天的社会新闻充斥着无情的负能量和有情的正能量,让人能在两者中和过后的世界中浑浑噩噩的过下去。或许,每个人都会有青梅竹马,兄弟,闺蜜,但大部分似乎都抵不过时间的刀。岁月是磨刀石,将我们越磨越平,才能滚得越来越远。是了,越来越远,远的不仅仅是视事业,远的也是感情。人们说,二十岁时个纠结的年纪,男人抱砖还是抱女人是个纠结的命题。人性永远那么复杂,纯粹与我们越走越远。很喜欢台湾的一个广告,几个七八十岁的老头,为了梦想,为了坚持,为了情谊,拖着病痛的身体,骑着摩托车环岛旅行。感动我们不仅仅是他们的意志力,感动的更多的是他们的情谊。或许你身边现在有那么多哥们闺蜜,你会觉得你们永远都不会这么好。其实,何必给这份情谊加上一个期限呢,你们珍惜彼此,每一天都会是新的美一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信任,这是承诺。你现在所拥有的或许不是那些所谓的文凭,所谓的光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的是那份情谊,爱情友情亲情。维护着,经营着,才能结果。要相信患难的才是真心的,糟糠的才是最好的。陪你走过风雨,尔当还以一片晴空。

《诗经》这条河流,已经流淌两千多年了。时间是沉淀也是考验,《诗经》依然那么淳朴。那么动人心弦。她让我们依然可以在滚滚凡尘中留得心灵的最后一方净土,最起码,遥望着河对岸的文明,我们会产生那样的一种冲动,一种来自内心最深处的野性的呼唤。《诗经》在你眼中,可能是遥远的,可能是晦涩的,可能是浪漫的,不管怎样的,所谓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潇洒些,快活些。我们都是最质朴的人,都会有最质朴的感动。细心些,宽容些。人呐,就这样。

诗经宽容篇八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西北师大《大学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 》中;较详细地记载女娲补天神话的典籍是《 》。

2.伟大的爱国诗人( ),运用了楚辞形式创作了《九歌》、《九章》,他的代表作《 》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为(“ ”)。

3.《战国策》是由汉代( )编辑成书的。“狡兔三窟”的成语出自《战国策》中的《 》。

4.《诗经》中颂扬周始祖后稷的诗歌是《 》。

5.《湘君》与《 》是《九歌》中祭祀湘水之神的作品。

6.《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分八国记事。记载战国史实,又分国记事的史书是《 》。

7.《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 )的诗歌( )篇,按音乐分类,共有( )、( )、( )三部分,《诗经》的表现手法通常分为( )、( )、( )。

8.与汉代乐府民歌多为叙事诗不同,《 》长于抒情,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它是一组由寒门文人创作的( ),被后人誉为“五言之冠冕”。

9.( )的《 》开创了纪传体这种新的史书体例,塑造了一大批出身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10.明代短篇小说的主要形式是拟话本,著名的拟话本结集是冯梦龙的《 》、《 》、《 》和凌濛初的《 》、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

11.清代( )《 》,继承了六朝志怪小说和唐宋传奇小说的成果,用众多的花妖狐魅故事,曲折地反映现实。

二、名词解释30分

1.《老子》

2.《战国策》

3.《诗经》

4.《国语》

5.《史记》

6.《左传》

三、简答20

1.结合孔子与墨子生平对比,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5分

2.举例分析《战国策》的艺术特色。5分

3.《论语》的语言特色。5

4.分析郑燮思想的两面性,结合课文举例。5

四、论述题20

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并说说《论语》对今人有哪些择取和学习的价值。(举例说明)

西北师大《文学作品选讲》平时测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30分

1.《山海经》《淮南子》2.屈原 《离骚》 “风骚”3.刘向 《冯谖客孟尝君》

4.《大雅.生民》5.《湘夫人》6.《左传》《国语》《战国策》

7.春秋 305 “风”、“雅”“颂” 赋 比 兴8.古诗十九首 抒情短诗

9.司马迁 《史记》10.《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

11.蒲松龄《聊斋志异》

二、名词解释30分

1.《老子》:亦称《道德经》,道家学派的经典。今通行本分上、下二编八十一章。相传为老聃所作,今人认为可能编订与战国中期,但基本保留了老子本人的思想。《老子》语言朴素流畅,多用排比韵语,音调谐婉,便于记诵,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系统的思辨性,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2.《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事语》、《长书》、《短长》等。属国别体杂史著作,约成书于秦代,其文多出自战国中晚期各国史官之手,记载各国有关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史实。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分十二国策,共三十三篇。记事始于周贞定王十四年,止于秦始皇三十一年,对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行记载尤为具体,是研究战国史的重要文献。《战国策》也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散文集,对我国两汉以来的史传文和政治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3.《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名《诗》或“诗三百”,汉以后始称为《诗经》。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雅”有《大雅》、《小雅》,一百零五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有《周颂》、《商颂》、《鲁颂》,共四十篇,是用于宗教祭祀的诗。

4.《国语》:又称《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左丘明所作。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分八国记事。记事时间自西周中期到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偏重记言,通过言论反映事实,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5.《史记》: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全面而生动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和统治阶级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面目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对社会中下层和被压迫者、反抗者则寄予一定的同情。它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品,在史学和文学两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作。

6.《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称《春秋左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虽有解经性质,但大体上可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自鲁隐公元年始,至鲁悼公四年止,较详细记载了这二百五十多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期中对诸侯列国之间的矛盾和争斗,所记尤为具体翔实。《左传》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记叙线索清晰明了,取材详略得当,笔法多有变化,语言明快流畅,描写战争往往重视交待其前因后果而揭示胜负的必然性。在叙事过程中,还能注重对人物言行和内心活动进行细致刻画和深入揭示。

三、简答20分

1.结合孔子与墨子生平对比,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5分

答:(1)孔子与墨子的不同之处。

第一,时代不同。孔子是春秋的最后一个人,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的人,所以孔子和墨子的区别首先在于时代不同。一个代表着春秋的结束,一个代表着战国的开始。

第二,立场不同。孔子的立场是贵族的,孔子甚至是站在统治阶级一边的,想统治阶级之所想,急统治阶级之所急,为统治阶级设计长治久安的政治蓝图。墨子的立场是平民的,甚至是劳动人民的。

第三,代表不同。①我认为墨子和孔子代表不同的士。②孔子和墨子代表士的不同群体。孔子就是儒的代表,墨子就是侠的代表。

(2)二者思想分析。

孔子儒家思想主张“仁”、“恕”。“兼爱”是墨子的重要主张。所谓“兼爱”就是要人们都互相善待、爱人如己。墨子认为,“兼相爱”,可以达到“交相利”的积极效果。墨子把社会的混乱,归咎于人们的“不相爱”,希望以倡导“兼相爱、交相利”的办法来纠正人们相恶相害的恶习,并且认为这是“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墨子是以医生自诩的,而且我们民族的文化有一个传统叫做“上医医国”,最好的医生他是给国家看病的,墨子就认为自己是一个能够给国家看病的医生。

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儒家仁爱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在爱有差等的前提下,才谈得上“爱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家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对儒家学说的回应,它代表的是“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的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思想。墨家认为,这种有差别的爱,正是造成天下之人不想爱的根本原因所在。(举例略)

2.举例分析《战国策》的艺术特色。5分

答:(举例略)(1)人物形象极为生动。(2)长于说事,说服力强。(3)巧妙生动的譬喻。

3.《论语》的语言特色。5分

答:(举例略)(1)语言口语化,自然亲切。书中大量使用的是生活化的语言,大量口语充斥其中,至今读来还颇感亲切自然。(2)极富个性,情感真切。《论语》中,语言的个性特点给人以强烈的现实感和真实感,通过这些人的喜怒哀乐,得意尴尬、粗放儒雅等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思想情绪和语言个性,似乎一个个远古朝代的人物就栩栩如生的站在了我们的面前,给《论语》这本书增加了厚重的真实性和亲切感。(3)简洁明快,表达准确,高度概括。《论语》语言的简洁明快,表达准确是这部书语言的主要特色和重要形式之一,这在古代典集中是绝无仅有的,许多复杂的社会现象、品格修养、礼义规范、伦理道德等问题,在《论语》中往往只言片语就概括的十分完美,十分准确、惜言如金。(4)生动传神,形神兼备。我们能从这些简单的情节和简短的人物对话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使一个或胆大、或懦弱、或正直、或智慧、或聪明、或木讷、或鲁莾、或儒雅、或厌恶、或喜爱的人物形象走到我们的面前来。这即是这部书的高明之处,也是这部书的感人之处。(5)逻辑严密,富于哲理书中大量语言在说理论事上,无不周密严谨。有的一句话就是一句名言警句,有的一段话就是一个道理规律,结构之严谨、说理之透彻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有的语句和段落不但有极强的语言逻辑,而且还有着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充满辩证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论。(6)思想深刻,内涵丰富。

4.分析郑燮思想的两面性,结合课文举例。5分

郑燮是一个非常正统的儒生,有很强的匡时救世的愿望,儒家的道德观在他的世界观里占据着支配地位,他要在儒家的思想里找到改良现实坏局的疗方,这使他的儒家思想染上了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

(1)重日常人伦。与其他儒生不同,郑燮以六经为出发点,却落脚于日常家用,他的人伦日用思想,多着眼于农民和农事。郑燮认为,把老百姓的吃、喝、穿、用放在第一位才是六经的真谛,对农事的重视又密切联系着对农民的重视。他多次评唐人的晚唐罗隐《七夕》“织女,衣之源也,牵牛,食之本也,在天星为最贵;天顾重之,而人反不重乎!”

(2)反抗与叛逆。他的思想体现在个体觉醒意识的个性反抗精神,而这是一种叛逆的力量,康熙年间,特别是在江浙一带,明代转为清代,易代之际刚刚萌芽的商品文化惨遭蹂躏,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思想解放的思潮,郑燮的反抗思想正是如此。信中反映了作者蔑视权贵,尊重农民,劝勉家人劳动,反对土地兼并的思想,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产生的原因:郑燮生存的社会,文人经受多重束缚,许多以节气自诩的文人也不得不违心地为清廷效力,明知道礼教的违背人性却无法背叛它。他们或许为生计不敢明目张胆地反抗,但胸中的怨恨却日日积蓄着,客观上助长了封建势力内部的叛逆的力量。郑板桥出生贫寒,多历艰难,他的叛逆来自于压抑的反弹。

四、论述题20分

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并说说《论语》对今人有哪些择取和学习的价值。(举例说明)

答: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仁”“恕”为核心,是孔子儒家理论的精髓。(详细说明略)

择取和学习的价值:

(1)天地人之道。

①有信仰。《论语》的终极传递是一种态度,孔子教育学生讲世间道理的时候,从来没有声色俱厉,而是缓和的,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哲学观。举个例子,子贡问孔子,从政需要什么条件。子曰:“足兵1,足食2,民信之矣。”百姓对国家有信仰是最重要的。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论语》的精华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化于人的内心,天地人就会成为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就会变得无比强大。现代人常常说“天人合一”,其实就是一种和谐。我们现在提出的创建和谐社会,这种和谐不仅指邻里之间,它应该是一种人与生物的和谐的力量,如果我们能提取锻造,我们就能获得孔夫子一样的心境。

②平淡、乐观。孔子最喜欢他的学生颜回。“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他无论处在何处,物质条件怎样都不会改变乐观的态度。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快乐的秘诀就是找到心灵的安宁。

③要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于人。)学会宽容。“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该放下时且放下,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例如老和尚和小和尚背姑娘过河。

(2)交友之道。《论语》中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宽容),友多闻(见多识广),易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爱人,知人。

(3)学习之道。“温故而知新”

(4)理想之道。有一次孔子和学生畅谈理想,子路说给我一个大国,只要三年,我就可以把它治理好;夫子哂(冷笑)之;冉有说给我一个小国,我也只用三年,会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公西华说我的理想是能在礼仪中尽自己的职责。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穿上新作的春装),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岿kui4然叹曰:“吾与点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然而孔子认为人的理想真正重要的是人的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是找到自己内心的真正感受。《论语》告诉我们理想无论大小高低,最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感悟。

诗经宽容篇九
《《论语》《诗经》默写检测》

诗经宽容篇十
《诗经定情信物初探》

2011届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毕业设计(论文)

《诗经》定情信物初探

孙小金

三明学院20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 福建三明 365004

摘要:《诗经》中的定情信物,作为恋爱男女双方表达真情的凭证,以特定的形式传达着与众不同的含义。定情信物在作品中具有其独特的意蕴,不仅传达出爱情是永恒的这一社会意义,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同时,定情信物在作品中对男女主人翁的形象有着彰显作用。它显示了人物的钟情与痴迷,凸显了人物性格上的热烈与叛逆,体现了人物性格上的主动与被动,从而使《诗经》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诗经》; 爱情信物; 意蕴;作用

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与《楚辞》都是以抒情的表达方式传递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抒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态,主情思想成为华夏民族的主流。主情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爱情上尤其展现出我们民族特有情感性、浪漫性。《诗经》的开篇《关雌》一文中通过比兴的手法写出男女之间的情感,写出了男女对自由之爱的向往,从另一侧面也看出作者对这份情的认可。历史上留下大量反映爱情题材的作品,它们均在不同程度上歌颂自由之爱。爱情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表情达意的爱情在历史上形成了独特的婚俗文化,“六礼”便应运而生。“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征”又称“纳币”,即男方使人送聘礼到女方,应该是中国定情信物的官方说法。这种婚恋程序一直影响着后来的社会,以至今天。《诗经》中的诗篇《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开始出现了男女定情信物“彤管”,“彤管”成为男女表情达意的载体,应该是中国爱情定情信物的滥觞。

一、“定情信物”的界定及其分类

《说文》云:“信者,诚也。”“定情信物”重在“情”“信”二字,“情”者,真情;“信”者,凭证也。[1]77定情信物在传达两人情感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主人翁传情的一种凭证。笔者认为定情信物的界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定情信物是情的承载者。定情信物所传达的情是真情,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情,而是男女主人翁传达的那份真情,是一份互诉衷肠的爱情之情;其次定情信物赠送的主客体。主体是男女主人翁的双方或者是其父母,客体也是相应的男女双方;最后定情信物必须是情的见证者。定情信物不仅是物质的层面,而且也是双方的一种代替者,一种精神意义的牵挂,一种彼此坚守的信念。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分为风、雅、颂三章。其中关于爱情方面的有男女热恋的欢乐, 有失恋的痛苦, 有婚后的和谐, 也有弃妇的泣诉, 共七十七首, 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还多。涉及到的定情信物有彤管、荑、朴樕、鹿、木瓜、木桃、木李、琼琚、琼玖、梅、蕳(菊科植物)等。这些定情它们大都来自于日常生活之中,让男女主人翁在不经意的生活,触动着那份情。为了更好的研究定情信物,现将定情信物按照一定标准分类,这标准分别为:定情信物材质上来进行分类和按着赠送主客体关系来分类。

孙小金:《诗经》定情信物初探

(一)按材质分:

1.珍宝类

《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2]138

诗中之琼琚,《毛传》:“琼,玉之美者。” 琚,杂佩中的一种。胡成珙《后笺》:“杂佩谓之佩玉,亦谓之玉珮。杂佩非一,其中有名琚者耳。” 瑶,《说文》:“玉之美者。” 玖,《说文》:“石之次玉,黑色” [2]139这类信物多为玉石,稀有价高,用来赠送爱人,既表明自己对爱情的珍视,也暗含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2.鲜花香草类

自古以来文人喜欢以香草喻美人,花草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也当见证美好的爱情。《诗经》也毫不例外。《邶风.静女》写的是情人约会时, 女子见到心爱的人,故意考验似的躲藏起来, 使情人急得搔首踟躇,当女子赠送给男子美丽的彤管(红色的小草)时,倒觉得这简单的礼物反而是最美的了。不是小草(荑)本身的美, 是因为美丽的人送的而美丽(匪女之美, 美人之贻 )。

《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 2]183

蕑,香草名,亦名兰。诗歌开头展现了在仲春之月的美妙季节里,田野郊外,溱水洧水春水高涨,年轻的小伙和姑娘手持散发着清香的兰草,姑娘邀请小伙去游玩,小伙说已游过,姑娘撒娇说再去玩玩吧,洧水之外,地大人多很快乐。挤满了男男女女,又是说来又是笑,深情的互相赠送芍药花。诗歌描写了青年男女春游的欢乐,以手持兰草开始,以赠送芍药结束,花草在年轻男女的恋情中作用不小。因兰草以其清幽之香而自古就备受青睐。《说文》曰:“兰,香草也。”《易经》曰:“同心之言,其嗅如兰”,心心相印之人的语言就如嗅到芬芳的兰草香味,沁人心脾。《左传·宣公三年》有:“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修。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 [3] 437-438 这里讲郑穆公出生、得名与兰的关系。兰草的香味,是国内所有花草中最香的,佩带它,人们就会像爱兰草一样爱你,兰草如同爱情的香水令人愉悦。《经典释文》:“芍药,香草也。” 程俊英认为:“芍药,这里指的是草芍药,亦名江蓠,古代情人在‘将离’时互赠此草,表示彼此即将离别。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韩说:勺药,离草也,言将别离赠此草也。’又古代勺与约同声,情人借此表恩情、结良约的意思(从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 [4]134男女以芍药相赠,是以此结为秦晋之好,“溱洧赠”于是成为后世典故。因而芍药既含有男女离情,又有男女结恩情之意。

3.瓜果类

《召南·摽有梅》,借梅起兴,以抛梅传达爱情。摽,闻一多《诗经研究》中认为“摽”,就是古代“抛”字,“摽有梅”就是“有梅以抛予人也”。闻一多先生在《类钞》中说:“在某种节令的聚会里,女子用新熟的果子,掷向她所属意的男子,对方如果同意,并在一定期间里送上礼物来,二人便可结为夫妇。这里正是一首掷果时女子们唱的歌。”又说:“《摽有梅》亦女求士之诗,

2011届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毕业设计(论文)

而摽与投字既同谊,梅与木瓜木桃木李又皆果属,则摽梅亦女以梅摽男,而以梅相摽,亦正所以求之之法耳。” [5]185诗歌以女子向所喜爱的男子抛掷梅子,梅子越抛越少而所悦之人没有回应,因而充满了焦灼、急切和盼望。

《卫风·木瓜》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 2] 138 这里木瓜、木桃、木李是女性的象征,玉石是男性的象征,姑娘以果实投向自己喜欢的男子,男子以玉石相报答,以示男女深情。

4.动物类

《召南·野有死麕》中有言“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包之。”野,《毛传》:“郊外曰野。”麕,小獐,鹿一类的野兽。在此诗中,出现了两种动物——麕、鹿。这是古代男子在向心仪的女子表达爱意时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那时爱情的信物之一。当然,这种习俗对当今的婚恋也有一定的影响。“六礼”——“纳征”,又称纳币,即男方使人送聘礼到女方,这其中的聘礼有一部分就是肉类。

通过以上对定情信物的分类,占据主要的是鲜花香草、瓜果类,珍宝、动物占据少量。珍宝类的定情信物在当时中国是比较贵重的物品,从中看出定情信物与传统“六礼”中“纳征”的联系,通过“纳征”来实现这一愿望。同时珍宝类定情信物更多的突出了男女双方对情感的看重,是对双方认可度的一种提升。定情信物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生活水平低下,生产工具简陋,鲜花香草、瓜果成为主要的赠送物。

定情信物的赠送主体统计显示男性赠送定情信物给女性占据着主流的地位,人们的婚恋观念变化不是很大。中国社会婚恋认可的是男方对女方的下聘礼,是男方主动地去追求女方,主动地显示

孙小金:《诗经》定情信物初探

自己对女方的爱意。当然女性赠送给男性的定情信物的作品也有大量的出现,女性在传达爱意的表现比较率真,大胆,传统的婚恋观念在悄无声息的变化,女性开始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不再沉默。同时,男女双方也相互赠送定情信物,传捧出男女双方在爱情上面的更高层次——两性相悦。

二、《诗经》定情信物之意蕴

《诗经》作品中的定情信物在作品中具有独特的审美性,其意蕴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定情信物不是单纯的一个普通物品,它暗含着诸多社会文化意义,需要读者去慢慢的品味咀嚼才能发现其意蕴。《诗经》作品中定情信物的意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是《诗经》定情信物中,金属玉石类占据其中一部分,金属玉石在当时是罕见的,这些定情信物传达出爱情是永恒性的这一社会意义。定情信物虽然是两个人传达情感的载体,是爱情的凭证,但是通过其定情信物的背后看出人们希望爱情的永恒长久。比如:

《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2]138

男子赠送定情信物,在一定意义上传达着俩人的爱情要像金属一样坚贞、长久。其它的金属类定情信物如同其质地的特性蕴含着坚贞爱情的天长地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石类定情信物以其本身的特质显示其意蕴之美:高洁、坚贞、永恒。《卫风·木瓜》中的男子在赠送琼琚、琼瑶、琼玖这样的贵重物品时,深刻地体现了他对爱情的坚贞、永恒。

(二)是定情信物不仅表达着团圆吉祥爱情的完美,同时定情信物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关系。通观《诗经》爱情诗中的定情信物,鲜花香草、瓜果等日常用品占据主要部分。从古至今,金石玉器被默认为是表达爱意的绝佳信物,然而生活所迫,《诗经》那个时代,年轻男子、女孩,却不能用这些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能通过现实生活中现成的或者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物品作为自己表达爱意的工具。如:

《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堲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2]43

诗中的女子,心中有着热烈的爱,也许她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没有名贵的首饰,没有体面的礼品,她只好用她身边易得的东西来表达,所以选择了“梅”,通过“梅”这一信物来体现自己的心意。这些在《诗经》中是普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三)是《诗经》中的定情信物也是对当时的社会制度的反映。西周初期,礼仪初设,古风犹存,男女之间的交往还没有过多受到礼教的束缚,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礼媒氏》)”,说明当时人们认为男女恋情,人之天性,社会上对男女恋爱给予了比较宽容的态度和较为自由的恋爱环境,自由恋爱是当时比较通行的模式。

当时的礼教对自由恋爱不但不限制,更采取强制手段要求男女即时结合,免得误了嫁娶吉时。

《周礼·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会之。”[6]10

这其中也采取了一些措施给适婚男女创造机会。如《国风·郑风·溱洧》篇描绘的便是古代郑国青年男女于每年三月三日上巳节,聚集溱洧河畔,游乐欢唱,互赠鲜花香草,以定情爱的盛会,

2011届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毕业设计(论文)

这在以后的“文明社会”是极为罕见的。

总的来说,周代男女之间的交往还是比较自由的,但也逐渐受到礼俗的影响与制约。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男女青年的婚姻缔结已经开始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制约,告父母,经媒人,已经逐渐成为当时婚姻缔结的必要程序。可见,那时礼教对男女之情已经逐渐地有所限制了,不过相对秦以后的朝代来说,还是比较自由的。

三、定情信物在《诗经》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诗经》作品也毫不例外,每一种定情信物在文本的出现都与特定人物形象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定情信物在其作品里凸显着不同的人物形象。

(一)钟情与痴迷

定情信物的赠送折射出不同的人物性格,主体在赠送定情信物时体现着人物性格特征上的钟情与痴迷。

《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堲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2]43

树上的梅子随时光的流逝纷纷落地,数量不断减少,进而引起多情的待嫁姑娘感叹起韶华易逝,年时不在,此时,她心中急切期盼情郎的迎娶,一个“迨”字(可理解为趁机、赶快之意)将她的焦急热切的待嫁心情表露得淋漓尽致。这足以体现女子的钟情与痴迷,大胆与热烈。

(二)热烈与叛逆

定情信物折射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什么样的定情信物就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定情信物在演绎着男女主人翁的钟情与痴迷的同时也在呈现着人物形象的热烈与叛逆。《诗经·卫风·木瓜》一诗中男女主人翁互赠信物。诗歌中木瓜、木桃、木李是女性的象征,玉石是男性的象征,姑娘以果实投向自己喜欢的男子,男子以玉石相报答,以示男女深情。古代的女子应该是内敛的、矜持的。然而,在如上诗歌中,女子毫不犹豫地把象征女性的木瓜、木桃、木李赠送给心上人。男性主人公也毫不示弱,送上了尊贵的琼琚、琼瑶、琼玖作为回应。赠送定情信物这一举动把女性主人性格中的热烈豪爽没有顾忌一面凸显出来。女性主人公在定情信物赠送的刹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活泼开朗对一切都不在乎的女性,自己认定的事情就会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她对于“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爱情似乎丝毫不放在眼里,相反在爱情的主张上呈现一股叛逆之气。“未婚同居”或“ 一夜情”,似乎成为当今的一种流行时尚, 与《诗经》 岂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异性而相吸的欲望古今是一样的,《诗经》不但有这方面的描写, 而且相当大胆、开放、叛逆。《召南.野有死麕》就是个例证。该诗分三节, 前二节是:

“ 野有死麕, 白茅包之。有女怀春, 吉士诱之。林有朴樕, 野有死鹿。白茅纯束, 有女如玉。”[2]48

在郊外的丛林里, 一个春心萌动的少女, 碰上一个英俊潇洒的美少年, 两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于是,少年用白茅包起小鹿作礼物,少女也欣然接受,喜不自禁。接下来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诗的第三节场景:

相关热词搜索:诗经取名 诗经采薇 诗经全文
  • 1、诗经 求爱(2016-01-18)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诗经叠词大全 诗经宽容”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诗经叠词大全 诗经宽容"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6060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