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描写江南的现代诗

描写江南的现代诗

2016-01-22 11:58:0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描写江南的现代诗篇一《投影 写江南的诗句》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描写江南的现代诗》,希望能帮助到你。

描写江南的现代诗篇一
《投影 写江南的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陆凯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皇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

描写江南的现代诗篇二
《诗歌创作注意》

尝试教学生诗歌创作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现代诗歌,几乎可以这样说,文化的河流有多长,诗歌就可以追溯到多久远。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诗歌却似乎走向了式微和衰落。这是一个让人心痛的事实。究竟是人心浮躁了呢,还是诗歌自己走远了呢?

若说今天诗歌不繁荣,似乎也不对,现在的网络诗歌每天都可以大量产出,数量之巨,让人惊叹,即便诗歌繁荣的盛唐也无法相比今天的气势;若说诗歌很繁荣,今天却很难出现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详交口吟咏的当代诗歌。当代诗歌成了当代诗人们的内部语言,孤芳自赏,偏居一隅,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是什么让诗歌成了高高在上的精英文化了呢?以我愚见,是因为当代诗歌的语言形式经过了一番革命以后,打破了以往诗歌语言的平易晓畅,逐步走向语言重新组合,内涵丰富多义的新天地,而我们的诗歌评论却远远没有跟上,诗歌教育尚且停滞不前,造成了当代诗歌与民众认知水平的脱节,使诗歌逐步脱离大众,在少数诗歌爱好者之间传递和深入。

没有诗歌的民族是荒芜的,没有诗歌的精神是贫瘠的。作为教育工作者,眼见当代诗歌在教育的园林里坐视大片的空白,深感忧虑,于是不揣浅陋,想跟孩子们谈谈诗歌创作,希望在小小的心灵里播下一些诗歌的种子,等待着这些诗歌幼苗破土而出,枝繁叶茂,春华秋实。

说起诗歌创作,这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现在的诗坛烟波浩渺,流派众多,又没有系统的诗歌批评,没有官方的当代诗歌创作教材,笔者也不过是一个业余的诗歌爱好者,不是一个职业诗人,也不是一个专业的诗歌教育者,一切都感到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困难,我的尝试只有探索意义,没有十足的价值水准。

所以这里暂且从几个小角度探讨一下诗歌创作的技巧问题。

写诗和写文章一样,也要先确定一个表现主题,然后再围绕主题组织材料。比如,我要先确定我这首诗是想写江南水乡的,属于写景抒怀的诗歌。

确定主题之后,就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有哪些画面有哪些事在自己的头脑中挥之不去,

然后把这些事件和画面进行编组排序,让他们按一定的顺序组合好,也就是写文章所说的结构清晰,段落清楚。诗歌也有内在线索的,当代诗歌看似语言抽象新奇,但是它有内在逻辑顺序,也不是天马行空,想到哪写到哪的。

接下来,就是组织语言,这是诗歌最难的一步,也是诗歌要凸显它与其他文学样式不同的个性所在。对于诗歌语言,有一个大家熟知的说法,就是简洁凝练,形象生动。对于现在的新体诗而言,它还要求语言要有新意,有冲击力,打破旧有的语言框架,制造语言的陌生感。诗歌语言使用的是否纯熟精炼,将直接决定一首诗歌水平的高低,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诗歌语言,极有可能会把诗歌写成分行的散文。

这里列举笔者创作的《梦里水乡》的写作过程,希望可以给人一点小启发。

首先构思,笔者初到江南,在经历了一两个月的江南生活之后,感受到夏末秋初的季节变化,于是心有所感,准备写诗。

写江南,就要抓住这里的特点,首先一定要表现水,这样一个人家尽枕河的地方,没有水就不能展现个性。还要抓住此时此地的特色景物,如杨柳、桂花、残荷、秋菊等,接下来就是揉入自我的个性元素,把细腻多情的主观情感融合于客观景物之中。

在运用语言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力争用物象传达情意,用景语代替情语。诗歌中常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以达到物我合一的目的,注意修辞的整体性和相关联性,不能让修辞彼此没有联系,那样就会出现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孤立。注意炼字,要有非常富有表现力的字句,使整首诗歌有亮点,语言经得起推敲咀嚼。

例:

江南水乡(组诗)

(一)

一缕柔波

自梦的深处缓缓而来

记忆的颜色浓浓淡淡

哪里是你的笑脸

哪里是我不该触及的深潭

一股清流

润湿心底干涸的岁月

杨柳依旧丝丝缕缕

系不住流水

是谁的歌声渐去渐远

(二)

晨雾醒时

有叮咚的琴声从檐顶滴落

香气点染的秋天

是桂花抒情的季节

淡淡的水气弥漫于眼底

晓梦清寒

披一件长衫

笃笃的足音敲击石板

留一路清脆与空茫

(三)

无水不是江南

天与地的情思绵绵不绝

爱在什么样的季节会搁浅

那水中消瘦的背影

撑一伞心事

隔不开往日情怀密密如织

莲花睡了

菊花醒了

一地玲珑的倒影

令青石小路泪眼朦胧

匆匆来去的都是过客

唯有你

血管里注满潇湘的缠绵

天荒地老

情意悠悠

(四)

斜阳

独坐黄昏

微凉的手指

隔着微凉的酒杯

轻抚微凉的淡酒

抑或

微凉的淡酒

隔着微凉的酒杯

安慰微冷的心情

微风用手指轻扣窗棂

芙蓉的细语飘来

我已酣然入梦

第一小节,是起笔,由一条河写起,“自梦的深处缓缓而来”,就拓展了时空,让河流显得更悠远绵长,并且“梦”也讲出了自己对江南之水由来已久的向往。“记忆的颜色浓浓淡淡”,是讲关于江南的记忆有的深刻些,有的浅淡些,“笑脸”与“深潭”分别喻指美好与哀伤的往事。“一股清流/润湿心底干涸的岁月”,是在讲因为这江南的小桥流水,让人的精神空间里有了情感的滋润,忘记了岁月里的伤痛。“杨柳依旧丝丝缕缕”这句是在写水边的景物,“系不住流水”,表现河与柳的一动一静,同时也暗指生活里有人驻足了,有人走远了,所以“是谁的歌声渐去渐远”就是用渺渺的歌声补足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第二小节,属于发展部分,进一步截取江南的生活画面,来表现内心的情感。这个画面是秋天的早晨,一个人从空街走过的所见所感。“晨雾醒时”即人醒时,换个说法更有情趣些。“有叮咚的琴声从檐顶低落”,即是喻指雾凝结成水滴落屋檐的声音,观察得越细致入微,越容易展现诗意的美丽。或者您也可以想象确有琴声在奏响,那么画面伴随琴声,就更增添了优雅的清韵。“香气点染的秋天/是桂花抒情的季节”,这是表明早晨的空气里有馥郁的桂花香,“桂花抒情”是一个拟人的说法,让桂花也仿佛有了丰富的情感,事实上这是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物化。“淡淡的水气弥漫于眼底”,是雾浓露重,还是泪光隐隐呢?“晓梦清寒/披一件长衫/笃笃的足音敲击石板/留一路清脆与空茫”,这就很明显了,女作者清晨独行,脚步声敲打青石小路,孤寂清冷,回音悠长。这里几乎没有用修辞,但是简单干净的语句,反而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这完全是画面之功。

第三小节,达到了一个情感的高潮阶段,在前面铺叙的基础上,这小节有了直接抒情——“无水不是江南/天与地的情思绵绵不绝”,其实这还是个比喻,天与地的情思即是下雨,在江南这块多情多典故的土地上,似乎天和地总有不尽的情话,也表明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点。“爱在什么样的季节会搁浅/那水中消瘦的背影/撑一伞心事/隔不开往日情怀密密如织”,在这里,“爱”这种主观情感和“雨”这种客观物象是一体的,雨四季不断,爱亘古不绝,从无

描写江南的现代诗篇三
《谈谈现代诗的研究性阅读》

谈谈诗歌的研究性阅读

——听叶燕波老师现代诗歌主题单元教学有感

聂剑平

诗歌历来不好教。古代诗歌过于精致,教师往往花费精力帮助学生理解,对于诗味的品评就比较忽略了。而现代诗歌相对直白,似乎理解已不困难,但诗味也不好品评,于是诗歌教学成了“鸡肋”。总之,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诗歌不好“教”,或者说,单纯采用“教”的方式,很难唤起学生阅读诗歌的激情。看来,我们需要在诗歌阅读策略上有所创新。 此次听周浦中学叶燕波老师上课,觉得在现代诗歌阅读教学中采用主题化单元教学策略是一次值得推崇的尝试。

叶燕波老师上的这节课是一个主题单元的一部分。整个主题单元的主题是“诗意的传承”,分二个专题:现代诗歌中的古典元素和古典“诗意”现代传承的文化因素。在第一个专题中,叶老师已经引领学生综合研读了高一教材中的三首古诗《蒹葭》、《咏史》和《饮酒》,初步分析了这三首古典诗歌在“情感意蕴”、“表现手法”和“语言特征”三个方面的一些共同元素,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探讨“古典元素在现代诗歌中是否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根据前面的研究成果,叶老师让学生自主学习研读三首现代诗歌——《双桅船》、《雨巷》和《春天遂想起》(全部来自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只是它们不在同一册中。教师立足教材重新建构教学内容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意义的“校本研究”),从“情感意蕴”、“表现手法”和“语言特征”三个方面分析这些现代诗中蕴含的古典元素。课前叶老师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六个学习小组,每两个小组研读一首现代诗歌,各小组独立通过集体研讨将研究成果汇集制作成PPT。这一节课的主要活动就是由每组派两名学生上台汇报,一名同学使用PPT汇报,另一同学在黑板上板书要点,同时对发言同学的内容作适当补充。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起一个主持、点拨和总结的作用。

单从本节课的活动形式看,似乎与我们过去看到的“开放式”教学很相似,都是以学生讨论交流为主,但是比较而言,主题单元指导下的研讨活动效果明显优越。

首先,本节课学习的容量比一般的课堂大许多,而且效率也高。在传统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多半要根据教材资料的要求,将要教学的诗歌全方位讲解一遍,往往需要至少两个课时教学一首诗歌。但是,此次学习,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学生同时完成了对三首现代诗歌的鉴赏与交流。他们在交流过程中,基本上把本组研读赏析的诗歌主要内容(也是我们教师在传统教学中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要讲解的)都呈现了出来。例如第三组同学交流《雨巷》的学习体会:

在情感意蕴方面,我们大致分为三层:第一点是从爱情层面,作者作为一个爱情的伤感者。这是从《雨巷》所描绘的特定意象及其与诗人的人生际遇关系角度出发来解读的。在诗中,“我”怀着一种痛苦莫名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寥的“雨巷”独行,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姑娘的颜色、芬芳、忧愁、眼光使我倍感亲切,她的凄清的心境也与我的心境相近。让人忧伤而又无奈的是,这个姑娘是在梦中出现的,而梦慢慢的也消逝了,仅仅投来这太息般的一瞥,便蓦然飘过。孤独的“我”仍然彷徨在悠长的雨巷,继续希望、期待着。当我们细细的读语段时,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诗中描绘的这段美丽的邂逅,实际上只是诗人对爱情的一种白日梦。它使我们直观的感受到,作者对爱的追索与向往,憧憬与期待,以及因爱而生的痛苦莫名的希望、无奈和甜蜜的忧伤。

接下来我们说到第二层,社会层面,时代的迷惘者。这就要牵扯到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了。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白色恐怖就是当时在国民党的统治下,进行的一次强制性的、恐怖性的统治。而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

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因此我们不难想象,在那悠长、寂静、阴暗、狭窄的雨巷,实际上正是那个时代令人压抑的气氛的写照。而我的孤独、彷徨,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追慕,以及希望破灭后的惆怅,忧伤,实际上就是当时一小部分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流露。他们苦闷、迷惘、失望着,却又憧憬着、期待着。从社会层面去解读雨巷,我们可以把诗中的“我”理解成一个时代的迷惘者。而这种应同时代而造成的失落、压抑、苦闷,因爱而生的憧憬、忧伤、无奈的情感格调上是暗合的,两者并不互相抵牾。

第三层对于《雨巷》而言,要想解读其深层意蕴,还必须抓住“雨巷中”、“我”、“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三个来分析其境外意,而这个境外意则是无形的,即:中国古典文化所强调的那种“道”。这里所谓的无形之意也好,道也好,即可解人生意蕴。《雨巷》把它解读为诗人对心中爱情的幻想与向往,这是一种美丽的心境。而站在那个特定的岁月的角度,把它解读为一代青年对前途幻灭无依的苦闷和彷徨,我们会感到亲切。而当我们把它解读为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与追求之时,当我们对这一过程进行悲剧性的阐释之时,我们则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忧伤与深沉。

不难看出,这一组同学对于《雨巷》情感意蕴的三个层次的认识基本上是到位的。由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学生真的是读懂了诗歌。这样的情况基本上在每个组都得到体现,而且由于每首现代诗歌都有两个组独立研读赏析,小组之间的彼此补充,使得诗歌鉴赏的精华含量大增。六个小组通过交流汇报,在一节课上共同完成了对三首现代诗歌的鉴赏,效率不可谓不高。

其次,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充分体现。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它需要阅读者沉浸其中才会有所“共鸣”。所以,教学诗歌,如果是单纯的“教”,即使教师能够生动全面地讲解诗歌,也未必能够有效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只有让学生自主学习品味诗歌,才可能让他们自己获得“诗味”的享受。我以为,叶老师这次教学,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因为从课堂的直观情况看,这三首诗的理解鉴赏,都主要地的是学生自己来完成的。其实,做好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在新课改的实践中许多老师都走了样)。这一节课为什么能够实现这样的目的呢?我们和叶老师交流,得出了这样几点经验:(1)提出单元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2)教师先教学一首现代诗歌《再别康桥》,通过示范,让学生尝试模仿教师的鉴赏方法,知道如何分析鉴赏现代诗。(3)将平常教师教学要借助的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看,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品味。叶老师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现代诗歌,除了提供教师用的“教参”,还特意推荐了《文学概论》、《文学原理新释》、《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中国现代诗歌审美研究》、《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等书中相关的章节(只让学生看有关的章节,不让学生完整读枯燥的理论书籍是非常合乎中学生的阅读心理的),让学生在研读诗歌的同时借鉴参考。所以学生在汇报交流中能够将诗歌的主要情感意蕴、主要表现手法以及语言特点比较正确地归纳出来。而且,在课堂的交流质疑活动中,学生甚至对于诗歌的语言节奏也进行了品味探究,例如第五组同学交流《春天遂想起》时,几个同学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白:

生9:语言特点中的反复,例如文中,本文标题便是“春天,遂想起”,文中“春天,遂想起”还有“遂想起多莲的湖”、“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想起”……诸多“想起”表达了他以前……对江南那个地方的向往,他曾经住在那里。此诗就是由虚和实相结合。在最后一段,七个江南连用,强烈的抒发作者,表现了诗人内心渴望、向往,想要回到故土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中处处描写了江南之情、江南之美,语言细腻。诸多的古典元素,表现了江南的民俗美,作者对于这篇诗歌创作之情。下面有一段朗诵:(PPT播放配乐)

清明节,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喊,/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风筝的江南啊,/钟声里的江南(站在基隆港,想

——想/想回也回不去的/多燕子的江南)(以句逗为停顿标志,与诗行节奏不甚相符)

谢谢大家。(掌声)

师(笑):还有杀手锏啊,大家有没有提问?有没有要提问的?

生7:他刚刚读的方式,我认为应该读成:“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重音在“喊”字,断句很明确,符合诗行)

我问下,我这种读法跟他那种读法有什么不同?不同之处又能体现什么情感?

生9:这段中有喊,还有江南,如此重复往复的感觉,就是加深了他对故土、家乡的思念之情。

生7:我问下,是我这种读的方式好,还是你那种读的方式好?

生8补充:应该是这样子:母亲在喊我,在圆通寺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

那边喊,/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风筝的江南啊,/钟声里的江南.........(站在基隆港,想——想/想回也回不去的/多燕子的江南)”(重音落在“喊”与“江南”,..

但停顿节奏仍然未随诗行而主要跟随句逗)是不是这样子?是这样子吧?(众笑)

这说明,学生的自主性阅读,已经实现了品味“诗味”的目的。

再次,用问题引领学生的思维,一方面保障学生的汇报交流不偏离主题,另一方面推动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提升。

本次交流活动,确实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学生投入地汇报本组对于诗歌的理解,却常常忽略了“古典元素”的提炼与挖掘,让人感觉有点离题。但是叶老师预先作了一个安排,就是在一个组的同学汇报完毕以后,要其他组的同学质疑,如果同学没有质疑,老师干脆直接质疑,基本上就是提醒回报的同学要正面回答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古典元素在现代诗歌中是否具有普遍性。结果,学生都赶紧围绕这一问题再补充(由于有前面的正确鉴赏作铺垫,学生补充起来并没太困难),再加上教师的提示或补充,于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的成果就在黑板上完整地呈现出来了:

这个表格,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现代诗歌中的“古典元素”确实是普遍存在的。至此,我们认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基本实现。

不过,这只是关于现代诗歌主题单元学习的一节课,其实,围绕整个单元的学习,叶老师设计了三个核心的问题:(1)什么是古典元素?古典诗歌的主要元素有哪些?(2)古典元素在现代诗歌中是否具有普遍性?(3)古典“诗意”现代传承的文化因素有哪些?这三大问题之间具有逻辑递进的关系,帮助学生一步步地扩展研究视野,提升研究能力。当我们满意地听完这一堂课后,我们已经可以想象学生将带着怎样的期待去思考“诗意的传承”问题了!

当然,中学生置身于主题单元的学习,决不是要完成专家级别的研究成果。而且极可能他们的研究成果在专家的眼里不值一提。但是,如果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思维水平,就肯定意味着我们的阅读教学将要翻开新的一页!

描写江南的现代诗篇四
《白居易诗歌鉴赏忆江南》

忆江南

——白居易

忆江南(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鉴赏:

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

第三首,写的是苏州。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竹叶青并非是吴酒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也许白居易这样写,

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十多年后,他在洛阳,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意思就是何时。

三首词,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而我们今日读此词,则因为白居易的出色描写,也能得到某种精神满足,不知当时白居易是写给自己回忆的,还是留待后人欣赏的,你觉得呢?

忆江南①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②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

【作者】

772-846 ,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唐德宗朝进士,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又为苏州(今属江苏)、同州(今属陕西大荔)刺史。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政治倾向鲜明,重讽喻,尚坦易,为中唐大家。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 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品评】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描写江南的现代诗篇五
《学写现代诗》

描写江南的现代诗篇六
《《诗歌江南》》

(《乡音乡情》栏头)

播送音乐散文:

《诗·歌·江南》

(配乐诗出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一直喜欢这阙词,一直向往着词中所描写的意境,一直在无数次地描绘着烟雨朦朦的绮丽的江南。在诗里,在歌里,在梦里„„江南,该是别有一番模样吧?

(音乐渐起压混)

(出江南民歌《茉莉花》)

春日的江南是否蜂鸣蝶飞,莺歌燕舞?夏日的江南是否五光十色,绚丽夺目?秋日的江南是否绿肥红瘦,丝乐声声?冬日的江南又是否风过留寒,却也风情万种?在这诗与歌的牵引中,我衣裾飞扬,不知不觉踏入了江南的雨雾,感受这江南的《四季相思》。

(出江南歌曲《四季相思》)

斑鸠的歌唱点亮了江南的春天,《茉莉花》开的时节,人面桃花,风扶杨柳;春风和煦的江南,湖水温柔,我心温柔。轻舟泛湖,荡开了湖上的一圈圈涟漪,漾起了我心中一波波柔情。还记得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吗?那白鹭、那蓑衣、那徜徉在斜风细雨中的惬意啊„„

(男声诵读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时肥时瘦的江南词,缠绵如丝的《江南雨》,远山含黛,近水蒙纱,亭台楼塮,岸边杨柳„„朦胧的画意,美好的心绪就像这蝴蝶翩然而至。《姑苏风光》无锡景,这就是我的梦里水乡。

(出江南歌曲《姑苏风光》)

听一曲江南乐,赏一回江南景,品一怀江南情。夏日江南,如歌如酒„„你看,醉翁欧阳修远远走来,执杯酹酒《采桑子》!

(出男生诵读欧阳修《采桑子》)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凝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在江南,最浓的乡音要数苏州评弹了。吴侬软语,筝筝妙音,在我身边的苏州评弹,好似有一种糯米香味在其中呢,

《笑中缘》(苏州评弹)

(音效:船过小河,浆声)

踩在苏州评弹的余音里,沿江南《雨巷》拾级而上,眼前恍然而过那白衣蓝裙,撑着油纸伞,结着丁香一样愁怨的女孩。似梦?非梦?身后却响起戴望舒那随风飘来的吟诵„„

(出戴望舒《雨巷》片段)

我转身回望空空的雨巷,斑驳的石阶记录着潮湿的情感,就像三十年代黑白生涩的银幕上那伞下的明眸和浅浅的笑靥,而此时自云端隐隐传来两个世纪的对话。

江南,总是透着“三分书卷,三分脂粉,三分古朴,还有一分感悟”。穿过岁月的红尘,我仿佛听到风雨中江南才子的吟诵,仿佛看到隔江的女子斜倚着绣楼,弹弄着琵琶,美目流转,顾盼生姿;仿佛踏过小桥流水,绕过桃红柳绿的城廓,暖暖的薰风,拂动酒旗飘摇,正如那首绝句《江南春》—— (出男生诵读《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出江南歌曲《无锡景》)

秋色萧杀,但江南的秋天没有这种凄凉的感觉,处处透着风雅的气质,就像这一位无锡城里风姿绰约的临水少妇,略带几分醉意,妩媚不失端庄,沉静更显妙曼。江南的秋韵在深山古刹里,在庭院雅筑间,散落在江南的每一条小巷,散落在《无锡景》中。

江南的秋天比起北方的秋天,更多了一些温婉的风情。满池的莲花,菱花谢了,曾经碧绿的叶子也渐渐泛黄,枯萎,但是在依旧清澈的水底却孕育着饱满的果实。江南的秋天比起北方的秋天,又多了一些诗意画意。在飘着如烟细雨的日子里,这诗意和怀想愈加地浓烈,仿佛酿了整整一个春夏的米酒,在秋的季节里,一定要弥漫出香味来!这种怀想是一种诱惑,让人无法阻挡,江南的秋天不只是落叶飞舞,不只是风轻云淡,而是一种美丽瞬间的无限延长。 《采红菱》

都说江南是温婉丽人,而冬天的江南,却别有一份冷峻和闲愁。到《江南咏雪》,看《江雪》,

(出女声诵读《江南咏雪》)

【饮酒登桥欲览雪,忽见水平花月镜。一怀柔情江南异,笑饮碧泉春愁淡。】 (出男声诵读《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入乐《江南花雨》)

踏歌而去,乘乐而归,走过江南,江南于我已不再陌生。水湄有桥——什么时候在桥下摆一条船呢?桥上有棹——什么时候在棹头听一支歌呢?曲巷有歌——什么时候歌调牵来一把油纸伞呢?雨中有伞——什么时候举伞就看见那个人呢?那个人坐着杏花顺水飘过来了——名字叫做江南!

(出评弹乐结束)

描写江南的现代诗篇七
《描写月亮的诗》

描写月亮的诗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3、《故人寄茶》【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14、《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5、《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6、《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7《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8、《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9、《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20、《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21、《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2、《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23、《生查子》【唐】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24、《调笑令》【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25、《菩萨蛮》【唐】冯延巳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瞑,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云断澄霜月。

月影下重帘,轻风花满檐。

26、《相见欢》【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27、《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8、《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9、《春夜》【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30、《天仙子》【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31、《采桑子》【宋】吕本中

描写江南的现代诗篇八
《写现代诗》

描写江南的现代诗篇九
《描写秋天的现代诗》

描写秋天的现代诗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裷了,

还驮著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一九二三年)

《鸽子》 胡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一九一八年)

《秋晨》 于赓虞

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

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

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

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

双手抱住太阳的脚,看

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

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

(一九三四年)

《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一九二八年)

《私语》 徐志摩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颗憔悴的秋柳里,

一条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

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诗情节,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秋月呀》 徐志摩

秋月呀!

谁禁得起银指尖儿

浪漫地搔爬呵!

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轻涛,可不是禁不住它 玉指的抚摩,在那里低徊饮泣呢!就是那: 无聊的云烟,

秋月的美满,

熏暖了飘心冷眼,

也清冷地穿上了轻缟的衣裳,

来参与这

美满的婚姻和丧礼。

(一九二二年十月六日)

《秋月》 徐志摩

一样是月色,

今晚上的,因为我们都在抬头看—— 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

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

云堆里升起——

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

它展开在道路上, 它飘闪在水面上, 它沉浸在

水草盘结得如同忧愁般的 水底;

它睥睨在古城的雉堞上, 万千的城砖在它的清亮中 呼吸,

它抚摸着

错落在城厢外内的墓墟, 在宿鸟的继续的呼声里, 想见新旧的鬼,

也和我们似的相依偎的站着, 眼珠放着光,

咀嚼着彻骨的阴凉: 银色的缠绵的诗情 如同水面的星磷, 在露盈盈的空中飞舞。 听那四野的吟声—— 永恒的卑微的谐和, 悲哀揉和着欢畅, 怨仇与恩爱,

晦冥交抱着火电,

在这幽绝的秋夜与秋野的 苍茫中,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描写江南的现代诗》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描写江南的现代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描写江南的现代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6335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