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李白的诗全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的诗全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016-01-23 11:33:1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李白的诗全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篇一《古诗二首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李白的诗全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供大家学习参考。

李白的诗全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篇一
《古诗二首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诗二首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走进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师:听我的描述猜猜他是谁:他是唐代著名诗人,好饮酒。酒后绝妙的诗词随口成诵,。

人们盛赞他“斗酒诗百篇”,称他为“诗仙”。

生回答:李白。

2、师:真棒!在古代,交通不便,朋友一旦分别就难再见面。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

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送别诗吗?

生答《赠汪伦》。

教师叫生齐背。

3、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李白送别诗的传世之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板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作者及题解

1、走进作者(检查提问)

李白,号太白(公元701-----762年)是唐代伟大的诗人。

他小时候学习了很多书,十五岁,做的文章已经很出色。他喜欢游览山水名胜。从二十岁起,他差不多游遍了四川境内的名山大川。在青年时期,李白就有了丰富的学问和很高的文学修养。他富于正义感,热爱自由,性格豪放。他给我们留下了一千多首诗,人们称他“诗仙”。

1、齐读诗题

师: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和李白是好朋友。

广陵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之”是“去”的意思。

公元726年3月,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扬州,写了这首诗。

2、指名学生讲题目意思:

板书:李白 送 孟浩然

三、初读诗歌,感知诗意。

请同学们听听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或教师范读

(2)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并认识生字: 鹤 辞 孟 陵 唯

(3)默读诗歌,结合幻灯片的注释再读课文,弄清诗意。

故人: 指老朋友孟浩然。 西辞:向西边告。 尽 :消失

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之:去 到

孤帆:一叶孤舟 唯见:只看见

李白为好友孟浩然送别,心情如何呢?(过度)

四、深入理解,探究诗情。

1

问题1、根据提示填空,说说题目的意思。

明确: 这首送别诗发生在三月(月份),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遥远的广陵_。 问题2、前两句诗讲的什么?

明确: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问题3、说说后两句诗字面上的意思,想象所展现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

明确:这句诗的意思是:李白目送着孟浩然走到江边,登上小船;目送着帆船缓缓离岸,渐渐远去,看不见朋友的身影;目送着朋友的小船消失了,只见一片儿白帆;最后连那点儿白色的帆影也不见了。

问题4、 结合画面,体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

明确:朋友走后,诗人依然久久站立江边,不忍心离去 体现了诗人对朋友恋恋不舍,情深意长之情。

五、教师归纳总结

在春光烂漫的时候,老朋友孟浩然要离开自己,到扬州去了。孟浩然的船出发了,李白站在黄鹤楼前,眼看那挂帆的孤舟,带着老朋友越走越远,终于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见浩荡的江水,滚滚地向天边流去。他的心似乎也跟着孤帆,随着江水追着朋友向远方去了。 这首诗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并没有直接抒发感情。我们读了,却能体会到李白当时的依依惜别的心情。

六、结束课文:学生背诵

七、布置作业:

1 默写古诗

2 用第一人称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

3 课外读物中哪些诗或文章也是写送别的,找来读一读。大家交流,看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板书:

2

李白的诗全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篇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ppt》

李白的诗全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篇三
《20、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实用)》

李白的诗全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篇四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件

李白的诗全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篇五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_公开课必备》

李白的诗全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篇六
《小学李白古诗全集》

小学古诗必背篇

目 录

1、静夜思…………………………………………………李白 2、古朗月行………………………………………………李白 3、望庐山瀑布……………………………………………李白 4、早发白帝城……………………………………………李白 5、赠汪伦…………………………………………………李白 6、秋浦歌………………………………………………李白 7、客中作………………………………………………李白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9、望天门山………………………………………………李白 10、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11、独坐敬亭……………………………………………李白 12、送友人………………………………………………李白 13、渡荆门送别…………………………………………李白 14、月下独酌……………………………………………李白 15、子夜秋歌……………………………………………李白 16、行路难………………………………………………李白 1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18、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19、客中行………………………………………………李白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古朗月行(节录)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3、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zhāo)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huán)。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chóng)山。 5、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7、客中作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9、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1、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2、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水白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3、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4、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5、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6、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7、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的诗全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篇七
《黄鹤楼之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注释

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36-137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7-118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参考资料:

1、熊礼汇 .李白诗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05年5月 :16-17 .

2、裴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年2月版 :第400页 .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送别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参考资料:

1、裴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年2月版 :第400页 .

2、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300-302页 .

赏析二

作者:佚名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

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品评李太白七绝的艺术特色时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李太白的七绝在诗坛上的确是独步了。

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象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再说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呢?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乃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呢?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也。给人的感觉决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固然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何尝不是烟花之地呢?“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李白的诗全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篇八
《水墨唐诗300首—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水墨唐诗300首—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诗内容简介

老友告别黄鹤楼,阳春三月顺流而下东去扬州。一片孤帆远远地消失在蓝天尽头,只见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唐诗欣赏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的诗全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篇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理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在本课教学中,根据本课情真意切且诗文优美,富于想象的特点,制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有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把理解诗句作为教学难点,课堂中采取“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内涵。

教学目标

1、

2、

3、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品词析句,通过想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感情,感受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

重点:在反复诵读、想象中体会诗歌情感

难点:抓关键词理解诗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初读课文

1、导入

相见时难别亦难!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不便,更是如此,因此也留下了许多的送别诗。今天,我们一起就来学习其中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齐读。从这个诗题,你们了解了什么信息?没错,这首诗是送别诗,那么,诗人李白分别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送别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按照自己的节奏读。师配乐范读,纠正字音。

2、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挚友)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师生互动,了解黄鹤楼:课件展现黄鹤楼雄姿、长江图,明确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交流资料,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挚友谊的故事。

3、初解诗意

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 西辞黄鹤楼

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要顺流而下,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下扬州

二、赏析佳句,理解诗意,入境悟情

1、想象画面,感受“烟花三月”

①烟花三月,那是春意盎然的时节。想去看看吗?边看边想有哪些优美的词语可以描绘这美丽的景色。(播放江南春图配乐)。

②你们的眼前是一个怎样的烟花三月?指名说(繁花似锦,杨柳如烟,五彩缤纷„„)

③哪个同学更厉害能用诗句来形容这美妙的春天?指名说(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小结:杨柳如烟,繁花似锦,那么美的季节,去那么美的地方,作者真为朋友高兴啊!可是诗人却要与友人分别,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不知何时再相见,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失落油然而生,谁来读读(一二句)指导读出复杂变化、跌宕起伏的心情。

2、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感情

①理解孤帆,感受诗人深厚的友谊。

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看什么啊?(船)几只?(一只)。

对!孤帆就是孤孤单单的一只船。诗人称这只孤孤单单的船为?(孤帆)。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课件点击:江上千帆。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

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是啊!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

②想象画面,指导朗读

点击课件去掉千帆。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谁来再读读,指名读。你的眼里有孤帆了。谁再来读?眼中只有孤帆了,能不能读出心里只有孤帆的感觉?你再试试。很好,范读,再来一遍。齐读。 ③理解“唯见长江天际流”,体会作者不舍的情感

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渐渐消失了。李白还在看什么啊?(江水)。哪个诗句告诉我们?(唯见长江天际流)。一起读一读。唯见是什么意思?(只看见)。对,只能看见江水了为什么李白还不离开啊?(舍不得)。这又是怎样的情啊?(依依惜别、难分难舍)。

④入情入境、指导朗读

是啊,这时候李白在岸边送别孟浩然,原来眼前还是一艘大大的船。接着船变成了小小的帆。这帆越走越远,越走越远,已经变成了模模糊糊的影,看都看不清了,最后连这影都不见了,变成了滚滚的长江。同学们就这样的长长久久,就这样的心潮澎湃,难分难舍,谁能把它读出来。自己先读看看。

(指名读。帆尽了可情未尽啊,碧空尽和天际流降下来,延长来读就更有味道了。)一二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长江水般永不停息的深情。)

三四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江水般绵绵不断的厚谊。)男女赛读。 男同学站起来吧。让我们一起送孟浩然。(这是豪壮的相送。)

女同学你们也来送送他。(这是柔情的相送。)

3、同桌互相读,交流体会,在反复诵读中悟情,加深理解。

①反复诵读,感悟诗歌情感

人们常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李白目送“孤帆远影碧空尽”有青山为据,流水为证,茫茫的长江水已为李白的真情所动容。如此的深情厚意李白用仅仅28个字就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字有数而意无穷啊。其实朗读是一种表达感情的好方法,你们能把自己从诗中感悟到的情感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吗?来,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交流自己的体会。

②掌握诗歌表现手法

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这首古诗,发现李白通过写“烟花三月”、“孤帆”、“长江”等表达了自己对好友的一片深情。表面上看似乎都在写景,但所有的景中都蕴含着情,这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情寓景中来写什么?(送别)。 同学们,景是通向诗人内心的路,景是了解作者情感的一座桥,我们通过研究这个“景”了解了诗中所要表达的 “情”。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写作训练 孩子们,现在,请你观察书中插图,展开想象的翅膀:烟花三月,李白站在长江岸边,眼望着老朋友要去那繁华的扬州城,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用你们手中的笔写下来。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古诗

2、用真情实感写一写你与友人、亲人分别时的难舍时刻

相关热词搜索: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广陵 黄鹤楼之孟浩然广陵
  •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这首古诗的诗意是什么(2016-01-13)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李白的诗全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李白的诗全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6597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