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朦胧诗大全

朦胧诗大全

2016-01-24 08:59:5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朦胧诗大全篇一《朦胧诗》 ...

朦胧诗大全篇一
《朦胧诗》

朦胧诗大全篇二
《现代朦胧诗》

现 代 朦 胧 诗 欣 赏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画下想象中 我的爱人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生命幻想曲

把我的幻影和梦 放在狭长的贝壳里

柳枝编成的船篷 还旋绕着夏蝉的长鸣 拉紧桅绳 风吹起晨雾的帆 我开航了 没有目的 在蓝天中荡漾 让阳光的瀑布 洗黑我的皮肤 太阳是我的纤夫 它拉着我 用强光的绳索 一步步

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 我被风推着 向东向西 太阳消失在暮色里 黑夜来了 我驶进银河的港湾 几千个星星对我看着 我抛下了

新月---黄金的锚 天微明

海洋挤满阴云的冰山 碰击着

“轰隆隆”---雷鸣电闪 我到那里去呵 宇宙是这样的无边 用金黄的麦秸 织成摇篮 把我的灵感和心 放在里边 装好纽扣的车轮 让时间拖着 去问候世界 车轮滚过

百里香和野菊的草间 蟋蟀欢迎我 抖动着琴弦 我把希望溶进花香

黑夜象山谷 白昼象峰巅 睡吧!合上双眼 世界就与我无关 时间的马 累倒了 黄尾的太平鸟 在我的车中做窝

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 沙漠、森林和偏僻的角落 太阳烘着地球 象烤一块面包 我行走着 赤着双脚 我把我的足迹 象图章印遍大地 世界也就溶进了 我的生命 我要唱 一支人类的歌曲 千百年后 在宇宙中共鸣

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他们中的主要代表有:食指、北岛、舒婷、芒克、多多、

顾城、江河、杨炼、林莽、梁小斌、王小妮等。

朦胧诗最早可溯源到“文革”时期6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当时许多知识青年普遍怀有一种模糊而又强烈的情绪:不解、怀疑、愤怒、无奈、对抗等交织在一起,一种被抛弃的失落感以及对幻灭了的理想的沮丧和坚执,对失去家园的牵系等,成了这一代人的主导情绪和情感基调。郭路生(食指)写于1968年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就是这种情绪的最初宣泄:“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79年3月,《诗刊》发表了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由地下正式走上诗坛,从而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冲击波。由于这批年轻诗人大都经历过十

朦胧诗大全篇三
《朦胧诗》

朦胧诗意象

姓名:徐娟

学号:2010121102

教师:韩月秋

一、朦胧诗简介

发端: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其发展过程而言,最早可溯源到“文革”时期6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西方现代派艺术:诗人一改传统直白浅露的抒情模式,而大量采用象征、隐喻、反讽、变形、通感、暗示等艺术手法,使之呈现出一种隐约朦胧,含混甚至歧义的诗意氛围,因此称作朦胧诗

二、 从舒婷、顾城的诗解读朦胧诗

(1) 细腻柔婉的心灵歌手----舒婷

诗歌特点:1)借鉴了西方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总体上呈现出浪漫主义色彩。从艺术气质上看,舒婷是一个内向型和情感型的

诗人;2)其诗表现了女性诗人特有的委婉、细腻和柔美的风格。 (a)从《致橡树》解读朦胧诗

《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

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谓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的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两性关系,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于相互给予的互爱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应以不舍弃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时代的人格在性爱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诗歌对爱情理想的歌唱、高扬,树立在极有思想含量、极有力度的否定之上。可谓完成了“出”与“入”的调合;“叛逆”与“忠贞”的调和;“情感”与“理性”的调和。

“橡树”象征着刚硬的男性之美,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显然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充溢着丰盈、刚健的生命气息,这正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1至13行借用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面奉献(“险峰”)这两种以一方的压抑、萎缩和牺牲为爱的前提的爱情观作了深刻的否定,这正是以对立的价值面对现代爱情理想构成的深刻有力的反衬。14至31行正面抒写理想的爱情观:爱情的双方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既保持各自的独立个性,又互相支持,携手并进。32至36行写真正的爱情就应该既爱双方的人品,也爱他的理想——忠于祖国。

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

(b)从《一代人的呼声》解读朦胧诗

历史的曲折发展使这样的“ 一代人”经历了从无知的狂热迷信到痛苦的觉醒,从迷惘苦闷到奋起追求这样一个典型的心灵历程。他们“ 推翻了一道道定义” , 向世界发出了“ 我不相信” 的叛逆宣言, 他们“ 打碎了一层层枷锁” , 大胆地冲破了思想的禁锢, 终于挣脱了盲从的、受愚弄的地位, 重新确立子个人的尊严和价值。这就是一代人的心态他们曾经是迷惘的一代, 现在却变成了觉醒的一代、深思的一代、奋起的一代。诗人把自己精神的触角深进了这一代人丰富而又复杂的感情领域, 真实地反映了隐藏在他们心间的那种痛苦、愤淤、优虑和热切的希望。这是一代人思想和灵魂发展的历史的诗化。

通过意象来表现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感受和哲理性的思考, 是舒婷诗艺的显著特色之一。在她的诗作中, 常常可以看到抽象的概念意象化这一特点。但这并没有妨害诗人独抒胸臆的抒情, 因为意象本身就是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的一种具体的感性形象。

意象结构上采用了意象并列的方式, 以排比的形式把一个个单一的意象用同一句式排列起来, 形成一种强烈的艺术冲击力, 诉诸人们的感情与理智。例用“ 假如是我” 和“ 为了” 这样的排比句式并列组合在一起, 就特别鲜明强烈地表现这一代人的知、正义感和厉史使命。

(2)童话诗人----顾城

诗歌创作特点:开辟了一个不同于北岛、舒婷等人的创作立场和语言环境。1)以童心的美好纯洁来抗议世界的污浊丑恶。如《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2)以直觉感受、瞬间印象和奇特的意象组合来表现对于世界的理解。如《感觉》;3)致力于用明确、简单的词汇和句子来写作,重视用朴素的词语去表现超现实的梦境。如眼睛、蜡笔、弧线等。

意象:顾城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首先是象征隐喻法;第二是抽象变形法;第三是通感法;第四是物象叠合法。

(a)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解读朦胧诗 顾城是我国现当代诗歌史上唯一一位“童话人”。他在此诗中宣布自己是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此句描述了其一生:任由自己的想法,固执地编织自己的梦,这是顾城的执著,也是他的魅力。在纷繁、肮脏的成人世界,顾城情愿“闭上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了”。这追求在未经涉世的孩子的眼中和未经人类涉足的大自然中流露。

此诗采用儿童视角,在儿童的理想里改造着成人世界。诗里的孩童形象如清新的风,敲击着成人世界的污尘。他在用稚气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悲凉又崇高,非常圣洁。用孩子般的梦想,诉说这一切更具震撼,更振耳发聩。顾城用未涉世的孩童的眼和心灵感受着成人世界,构建着自己的童话家园。他曾专门对“童话”作过解释,特别强调这个“童”是李贽“童

朦胧诗大全篇四
《朦胧诗欣赏》

朦胧诗大全篇五
《朦胧诗》

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如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等。

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为代表,在叙事革命、语言试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激进的试验。所谓先锋精神,就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

寻根文学:产生与八十年代中后期,是迄今为止当代唯一有理论有实践的小说思潮,但它始终没有获得明确的概念和公认的范畴。它的理论主张体现在韩少功《文学的“根”》及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等理论著作中。代表作品:1985开先河的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贾平凹“商州系列”;阿城《树王》等等。寻根文学提倡广义的文化,扩大了当代小说的领域,也使民情风习不再是小说中可有可无的点缀,甚至于成为小说的主题。寻根即寻找民族文化之根,二民族的根甚至于民族的文化之中,散落在民间。这种文化寻根是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觉醒,也是“重铸和度亮”民族自我形象的努力。传统文化的原初精神散失在民间,对民族文化之根的探询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民间的发现过程。

18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是批评家对某种创作倾向的概括。1989年《钟山》杂志主动倡导并提出这个名称,其卷首语中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这一思潮较为公认的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叶兆言、王安忆、刘恒等。作品:刘恒《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刘震云《一地鸡毛》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主要描写下层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拒绝传统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手法,采取拉拉杂杂叙家常的手法;取消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造成无常化的生活流;采取零度叙事,叙事人以平淡冷漠的口吻讲述而不介入故事\

学者散文 八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现象是,出现一种被人称为“学者散文”或“文化散文”的形态。这些散文的作者大都是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一些融会了学者的理性思考和个人的感性表达的文章。“学者散文”的出现,显示了知识分子关注现实问题和参与文化交流的新的趋向。

新历史小说:

1987年前后,对"历史题材"的关注成为文坛的一个新的热点。这些作品以对传统历史的重新述说和新鲜的叙述视角与手法而区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历史小说"。小说的作者以转型后的先锋派作家和致力于拓展题材的新写实小说家们为主,其创作的最大特征是不再把自己的小说作为演绎"官方历史"的工具,而是从各个角度对史有实录或乏人问津的往事做出种种

设想,表现出解构历史的强烈愿望及以现代哲学思想认识历史的新观念。这种重新审视历史的思想方法,被称为是"新历史主义",体现这种思想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小说" 第四次文代会: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第四次全国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它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提出了新的文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新时期文学在恢复期里大步走向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是中的主流理论,它也是一个多义且有争议的概念。虽然现实主义的批评者和支持者经常将其视为一个统一的思想整体,但实际上,现实主义并不是一个单一或统一的理论。正如杰克·唐纳利所指出,现实主义不仅不能提供一种一般理论,而且它基本上也是前后矛盾的,现实主义者对同一事件的解释经常不一致。“现实主义变成了建立在共同预设理论假定之上、有点松散联系的前后不一致的理论模式。”因此,了解现实主义,除了解现实主义的世界观和基本假定这些共同点之外,了解现实主义者之间的不同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拟以经典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为例,通过探讨现实主义理论的多样性,进而来揭示现实主义在国际秩序模式上的异同之处。

三个崛起论

三个崛起指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现的三篇为朦胧诗辩护的文章,具体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主要思想有:

第一、朦胧诗代表了由非我向自我、非人向人的回归的趋势。

第二、朦胧诗代表了回归艺术本身的趋势。

第三、提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呼声,公开亮出了现代主义的旗帜。

朦胧诗大全篇六
《浅谈朦胧诗》

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过渡

——浅谈“朦胧诗”的特点

“朦胧诗”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北京出现的一些由学生自发组成的文学小组或小沙龙。那些青年学生当时正处在青春正茂,血脉喷张的年纪,正怀着对祖国和人民极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自身未来的美好憧憬,而“文革”这个大灾难却在此时从天而降,扑灭了他们对未来的热情与希望,带给他们前所未有的打击和深重的苦难。于是,他们把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苦闷都发泄在了诗歌上,以创作来安慰自己孤独而濒临崩溃的心灵。也正是由于这样特定的社会大背景促使了朦胧诗派具有以下3个主要特点:

1,人本主义色彩明显。“文革”时期,整个社会都不尊重热的价值,束缚人的本性,诗歌已完全沦为政治的附属品,为政治服务。那个时代人们不敢表露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也就无所谓其“人本主义”。而“朦胧诗”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僵局,诗人们抒发着自己内心的苦闷,对黑暗社会的不满表露无疑。顾城在《一代人》中明确的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求光明”; 食指也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写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中:“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朦胧诗”是当代诗歌第一次把感情定位转向自己,转向内心的失落状态,转向真实的经验。无论是从中国几千年来“文以载道”的传统还是从“文革”时期诗歌服务于政治来说,“朦胧诗”都将个人主观感情放在第一位,把被历史模糊了的个人意义和个人价值凸现出来,人道主义色彩强烈,具有启蒙思想的意味。可以说,“朦胧诗”的人文审美价值是区别于前面的所有历史时期的,它对于诗歌精神的探索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它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诗歌中的热情,也在体裁的扩展方面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在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它不断对“文革”的追问以及对自身价值的拷问都对当时的人们产生了较大影响,它对人自由心灵的探求和对未来的热烈盼望都激励着人们,我认为这也是“朦胧诗”最大的成就所在。

2,意象以群出现。虽让古典诗词也常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常常运用“意象”来传递自己的情感,最典型的就是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但不得不说,“朦胧诗”将意象发挥到了极致,意象以群出现可以说是它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说传统诗歌是以比喻为中心写法的话,那“朦胧诗”无疑是以象征为其表现手法了,它常常通过变形、象征、通感等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比如杨炼的《自在者说》中“绿意凿死者一身兽性的太阳/静静狂奔溃散的夜,骨头听见四面八方星星在叛乱/冷冷之牙,撕吃宇宙像一群凶猛的癌/火焰也是一种碎,冻结成黑暗”这样的诗句就明显具有意象的叠加,抒情的隐晦等特点。意象的堆砌可以引起读者对作者描写的这些意向的反复琢磨,体味作者想表达的含义,但是,这样写所带来的晦涩难懂,过度的词藻修饰也使其为人所诟病。再如北岛的«古寺»:“逝去的钟声结成蛛网/在柱子的裂缝里/扩散成一圈圈的年轮”,钟声本身是听觉,蛛网本身是视觉,年轮是视、触觉,三类物件的通感制造出了意象的重叠。有力的传达出了作者对历史的感受,这种依靠艺术手法的变幻所创造的意象的叠加,说明诗人将自己的“朦胧”感觉通过一些不连贯的,看起来奇怪的意象传递给了读者。而舒婷的《在潮湿的小站上》:“风,若有若无,雨,三点两点,这是深秋的南方,一位少女喜孜孜向我奔来,又怅然退去,花束倾倒在臂弯,她在等谁呢?,月台空荡荡,灯光水汪汪,列,缓缓开动,在橙色光晕的夜晚,白纱巾一闪一闪”清新自

然的写作风格也在第一时间吸引了人们,诗歌通过这些自然的感觉的捕捉,集中,进而描写,表现出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读者读起来也感到轻松自然。再加之这首诗的节奏音律感都较好,读起来朗朗上口。

3,最后的英雄主义。“朦胧诗人”思想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互交叉,相互交融,使得“朦胧诗”表现为一种既无奈又坚定的矛盾的“英雄主义”。以“文革”为突出表现的当时的社会局势是很疯狂的,黑暗的,残酷的现实击醒了“朦胧诗人”,他们看到了这个社会是多么的不尽人意,但是他们仍然坚定的“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他们具有传统文人的“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博情怀,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热情,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渴望光明的未来,自己也在为理想的未来而不断挣扎。纵使在其他问题上他们能调侃能戏谑,但一转到对他们自身信仰的叩问上,他们无一例外的显得很严肃庄重。与他们比起来,第三代诗人显得极其不严肃。“新生代诗人”是典型的“反英雄主义”,他们与“朦胧诗人”最明显的不同是对主体的典雅、庄严、崇高和英雄主义的放逐。举个简单的例子,顾城会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相反的,第三代诗人会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我却用它翻白眼”。由此可观,英雄主义在“朦胧诗人”后面就没有延续下去,所以我将之称为“最后的英雄主义”。 “朦胧诗”作为革新当代主流诗歌的诗潮,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虽然在很多方面有所欠缺,但仍影响了诗坛直到现在。

朦胧诗大全篇七
《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大全篇八
《舒婷的朦胧诗艺术特色》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第11卷第1期

舒婷的朦胧诗艺术特色

□谢玉星

【摘

要】舒婷的作品展示了文革后的青年对人生苦难的体悟,对生活从迷惘到觉醒的心理历程,她的诗中充盈着浪漫主义和

理想色彩,表现出来的人道主义情怀,更使人看到了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

【关键词】新诗潮;朦胧诗;艺术特色

【作者单位】谢玉星,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朦胧诗”。朦胧诗指的是以舒婷、义性,所以被称作顾城、江“文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文化大革命”“地下文学”,1979年《诗刊》时期的发表了于

《致橡树》《祖国啊,1980年又以舒婷的我亲爱的祖国》等,“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妙的探索构成了朦胧诗的核心。

上世纪70年代末崛起于中国诗坛,朦胧诗派的代表人1952年出生于福建泉州,物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到福建省文联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她的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

,。《祖国,鸟》散文集《心烟》等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舒婷是朦胧诗人中最早得到大家认同的诗人。她以其浪漫、气质与风格,迅速得到了大家的认女性特有的细腻、

可。她的诗用女性的独特生命经验抒写了时代女性的精神和思考,有清新秀丽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之所以被称为朦胧派,是因为不管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形式舒婷喜欢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各种朦胧的手法表达内上,

心感受,很少用平铺直抒的方式,一句话所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但是在她的诗里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兼具感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难懂,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也有现代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她的作品中有对社会的批判,

主义的倾向,但是大多数时候表现出的是带着甜蜜的忧郁,带着感伤的希望,传达忧伤而美丽的心情。她的诗以自我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抒情形象,对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尊严的肯定、对人格的独立、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构成了舒婷全部诗歌的核心思想。

一、大举张扬人性尊严与积极精神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文坛,乍暖还寒。尽管朦胧诗“受伤”已被那些的心灵广为传诵,但周围依然不断传来指责声,一切都似乎如此艰难。

基于当时自己对失落、悲哀、迷惘所带来的忧伤、痛苦的舒婷拿起手中的笔,用她的诗来把个人的忧伤、悲切身体验,

苦,推及到社会。她的诗歌,表面上给人以低沉的感觉,其实,舒婷的诗在低沉中蕴含着高昂,把所感到的个人忧患,表现得婉转而热烈,缠绵而深邃。现实中所没有的,所需要的,舒婷就用她的诗歌来表示。比如,诗人曾发出这样的追问:“难道真挚的爱/将随着船板一起腐烂/难道飞翔的灵魂/将。”《船》终身监禁在自由的门槛这首诗写于1975年,以船自喻飞翔的灵魂被禁在自由的门槛外的感受,从而在那个疯狂的、毫无自由可言的年代里抒发了对尊严和自由的渴望与呼唤,但是其中却又蕴籍着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探索,对未来的赢得了当时青年憧憬和向往。她这种独立自尊的女性人格,的认可、赞赏和崇敬。

从舒婷的众多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从没有失去过信心。:“我通过我自己深深意识到:今天,舒婷说我们迫切需要尊‘人’重、信任和温暖。我尽可能地用诗来表现我对的一种关面具应当解下。我相信,人和人是能够切。障碍必须拆除,

”互相理解的,因为通往心灵的道路总可以找到。她坚信纯真的人际关系很快就可以重建,她坚信人性的回归将成为现实。这是多么强烈的渴盼,又是多么真诚的追求啊!而这正是舒婷的诗中最基本的思想特征。

二、充满着迷人的艺术文采

舒婷的诗歌境界极富于画面感和充满诗情画意,她的诗歌,善于以物作抒情主体,以物象征,借物抒情,采用象征朦这与其说是一种刻意追胧的物体来表达诗人的心态与情感,

,“物”“面具”,“物”求,不如说是以物喻我,借我抒情是她的就是她自己。作者抓住物的特点,赋物以人格化,读起来内蕴丰厚,绕梁三日,需一波三折地品味,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并由此及彼产生新的审美创造,因而这种境界无疑也是舒婷理想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舒婷

·196·

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12.(11).1

的名篇

《会唱歌的鸢尾花》:“在你的胸前/我已变成会唱歌的鸢尾花/你呼吸的轻风吹动我/在一片丁当响的月光下……当我们悄悄对视/灵魂像一片画展中的田野/一涡儿一涡儿阳光/吸引我们向更深处走去/寂静、

充实、和谐”。在该诗中,“在一片叮当响的月光下”这种月光都会发出叮当响诗意十足的成分

,“灵魂像一片画展中的田野”,画展中的田野,一定是很空旷的地带,漫山遍野的花草,鸟语花香。这些都可以反映舒婷对清新、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当时那种情况下人心善良、纯真的向往。她追求画展中的田野,她对生活对世界进行了美好想象,这使得她的诗歌境界具有很强的美感和艺术魅力。

从艺术手法上看,她藐视“号角式的高昂”,不屑“佯装的咆哮”。即使有高昂的情感,也用那含蓄、朦胧的手法来表现。所以舒婷的诗中笔触细致清丽,对象征、联想、意象、比喻等手法运用得非常熟练,为其诗歌自成一体。在诗歌中舒婷善于以物喻我,为自己的真实情感寻找恰当的外在对应物。比如

《船》中搁浅的小船象征被禁锢的灵魂;《双桅船》中“双桅船”象征了诗人不断追求的品质,“岸”则象征了诗人不断升华的生活环境和理想境界,“风暴”象征了人生中的困难、挫折、挑战;《致橡树》中木棉树象征追求独立平等爱情的女性,橡树则象征具有阳刚气质的男性,这首诗,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已经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经典象征形象,同时在诗中,诗人还设立了一系列的象征意象来表达她的爱情观,

比如: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等等,这些都象征着美好的爱情。象征和隐喻手法的运用使得舒婷的诗歌情真意切、

形象鲜明且又含蓄、温情,耐人寻味。另外,舒婷诗歌中的语言结构的明显特色就是运用转折、假设、选择和虚拟等句式,既丰富了舒婷的诗歌艺术世界,又成为其诗歌艺术个性的独特标志,她的诗歌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从而与读者产生共鸣,我认为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追求完美的艺术风格

有形的语言不仅表达思想感情,也可以组合成各种各样的诗体格式。舒婷虽然并不刻意追求她的诗歌形式,但从诗句的排列、层面的安排上,都可以看出她的重视程度。她并不以使用疏朗单纯的意象为满足,她常常把各种意象以并列、重叠、辐射的各种方式,立体地聚集在一首诗中,形成几个不同的层面,从而构成一个立体组合的画面。

以《思念》来说:“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水平线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

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浆橹。”几个意象之间互不关联,但叠加在一处,使诗的画面交替表现一个特定的心理,形成一个立体化的感情,从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了诗人的相思之苦:思念之情如烟似梦、绵绵不断;思念是一种惆怅、相会难期。这绝妙的艺术效果,都应归功于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作为一位好诗

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12.(11).1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第11卷第1期

人,应该重视其诗作的形式及韵律。有时,一首好诗,它之所以可以流芳百世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形式及韵律。

四、体现着浓烈的人本主义

舒婷的诗,或借助内心来映照外部世界的影子,或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来激起情感的反应。中国当代读者久违了的温情的人性情感在她的诗中得到“回归”

,这一写作路线,使她的诗从整体上表现了对个性价值的尊重。而在另外一些诗中,又坚决地追求个体(尤其是女性)的人生价值和生命的独立性。用一系列的比喻来强调这一意旨的

《致橡树》,常被看作是她的最重要作品之一。从这样的视角和体验出发,她从常见的现象和惯常的审美趣味中,敏感地揭示漠视人的尊严的心理因素。这也是她人本主义的突出体现。

舒婷的诗还包含着另一种道德境界,这也是舒婷诗歌的另一魅力来源。舒婷对集体的道德和信念体系的崩溃感到忧虑,但她似乎更愿意乞灵于古老的“道德”。缝缝补补是女人的天性,但舒婷想要缝补的是整个国家精神外衣上的道德破洞。舒婷在她的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写道,“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这些充满深情的句子寄予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一代又一代希望国家富强的梦想,也包含了诗人对祖国的希望。当祖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诗人深刻而生动地表达了自己按捺不住的欣喜心情。为祖国的新生感到欢欣鼓舞。最后诗人的情感达到了热烈的极致,把“我”喻为“祖国的十亿分之一”,抒发了愿为祖国的富饶荣光和自由贡献青春的真挚情怀。她在

《这也是一切》中还写道,“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希望,而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这些诗句使她的人本主义情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舒婷的诗中,表现最多的是对人性情感的宣泄和对个体价值的肯定,是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和对自由人格的追求。

任何诗歌,都有它的时限性与局限性,总是在一定的时局与背景下,表达各自的心境与情怀。但是,只要是积极向上的以及对当时的社会和现实生活产生促进、激励作用的,都是好诗。舒婷的诗歌就应该划为此列。她的诗不仅是升华个性化的情感经历,使读者产生普遍的共鸣,而且能把握住眼前的刹那,使之化为永恒的记忆。所以,当今日我们慢慢学会在人群喧嚣中和时光湮灭中从容面对时,仍要在心中留下一个温情的记忆和无尽的感激。让我们记住这个渐渐远去的名字—

——舒婷!参考文献】

1.温儒敏,赵祖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2.钱理群.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3.吴开晋.新时期诗潮论[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1·197·

朦胧诗大全篇九
《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简介

1980年《诗刊》上一篇文题为《令人气闷的“朦胧”》的评论,在当时引发了一场较大的诗歌争论。如今狭义的来看,这篇文章的唯一价值是其题目使当时登跃诗坛的青年诗人的作品得到了一个相当恰当的命名。“朦胧诗”一词的不胫而走,被看作汉语诗歌的重要分水岭。下面就这一重要的分水岭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 朦胧诗总论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它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还有“今天派”“新潮派”之称。然而谈到诗,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它的代表人物,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等。其中对我们大学生来说,知道的最多的要数北岛、顾城和舒婷。 二、 朦胧诗的产生背景:

经过文革十年浩劫,一些上进的知识青年面对理想破灭的迷茫现实,既有信念失衡、欲超越现实而无法超越的无奈,又有干预社会的激情,所以迫于心理的需要,便采用现代主义的艺术思路、感觉方式和传达技巧来作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的情感。他们大多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心中的苦闷与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未来的热切希望,就这样,“朦胧诗”作为众多的文学青年心中的感情的载体“迎运而生”。

三、 朦胧诗的独有特点: 在艺术方面,“朦胧诗”从自我心灵出发,诗作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内容含蓄,隽永,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运用象征、隐喻、暗示、通感等诗歌艺术技巧,给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的,以喧泄心灵为宗旨,因而不看重外在结构。从内容上看,“朦胧诗”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而且所创作的诗作呈现出理性的思辨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忧伤而不悲观、真挚而又沉郁,既有苦难中对理想的追寻,又有对“人”的自我价值的思考,信念、理想、社会的正义性、强烈的个人理性精神都通过诗歌表达了出来。可以说是同时期的小说作品以及其他文学作品所不能够比拟的。

四、思想精神内涵

首先,它通过诗文的内容,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由于受文革的影响,朦胧派诗人一般把社会上存在的那些让人心痛的事实以诗的形式含蓄的表达出来,来间接的批判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其次,通过诗文,有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雄主义色彩。无论社会是个怎么样子,只有鼓励人们振作起来,才能够去建立一个更好的,更完善的社会。最后,在人道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改变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的崛起。

五、朦胧诗的发展及衰落

虽说“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以“崛起诗”的形式迅速占领了整个新诗市场,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

的变革。它以特有的“叛逆”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这样朦胧诗便顺应时代潮流的趋势迅速发展了起来,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首数北岛、舒婷和顾城,他们三位对当时的文学青年的影响和对朦胧诗的发展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忽略的。北岛的诗歌在青年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因为它以昂扬的格调创造了一个表达个人信念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然而,在一系列的高昂格调的背后,北岛的诗总有一种沉静的情调出现,它们象如歌的行板,使北岛的诗又总是转向另一片情感的空地。北岛的诗非常讲究节奏和韵律,情绪变化层次分明,那种理性的力量与明朗俊逸的情调结合得恰到好处。 舒婷和顾城在当时是以真挚清新的风格博得读者的欢迎。舒婷的诗情感丰富细腻,而又始终有一种清纯明净的气息。 顾城有着异常细腻敏感的诗情,他始终以孩子气十足的眼光来注视着世界,它的诗有一种清新可人的气质,那么脆弱而又倔强地表达个人极其幼稚的感受。 然而再美丽的事物总有衰败的一天,朦胧诗也不例外,也有历史上的低潮时期。衰落的原因部分在于“朦胧诗”影响扩大所带来的模仿和复制;而“朦胧诗”过早的经典化也造成对自身的损害;加上艺术创新者普遍存在的时间焦虑,加强了他们尽快翻过历史这一页的冲动。另外,朦胧诗有自身的局限性,它没有很好地解决语言和语象本身、尤其是写作本身的问题,而且表达的经验也太狭窄。这就决定了它不能够长期的用来表达人的那种情感而被淘汰掉。但反过来说,它所做的贡献是不能够被历史抹掉的。

六、朦胧诗的贡献

首先,要知道,“朦胧诗”作为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其独特的诗质、题材、意象与语言是变革时代的诗歌特色的突出体现。其次,也是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朦胧诗”影响着新时期诗歌的发展方向---返归诗的本体,注重审美追求。在新时期,没有哪一种诗歌、哪一种诗派能像“朦胧诗”那样如此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产生着如此巨大的轰动效应和持续的震荡,引发出关于诗歌创作与理论研究诸多深刻的话题。

七、对朦胧诗的总结

“朦胧诗”创作潮流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有里程碑意义,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奇观。纵观“朦胧诗”走过的短暂而光辉的历程,它无疑是中国文坛的一次革命,其突出贡献是对文学本位的捍卫和诗歌范式的变革。“朦胧诗”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独到的人文审美价值及其历史贡献。我们不能仅仅从它的艺术创新方面来判断其意义和价值,我们更要把它纳入整个文学思潮的运动、发展中去,把握它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朦胧诗大全篇十
《朦胧诗的特点及阅读》

龙源期刊网

朦胧诗的特点及阅读

作者:倪同刚

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文》2012年第02期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为朦胧诗。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朦胧诗的特点可概括为: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一、 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隐约性和多义性。朦胧诗人采用这种若隐若现的表现形式,再加上象征、意象、通感、暗示、隐喻、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使作品主题体现出“不即不离,捉摸不行”的隐约性和“诗无达诂”的多义性。

二、 注重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方法,一反传统的以比喻手法为中心的诗歌创作方法。诗人在凝神观照中,摒除所观照的对象,把自己的生命输送到没有生命的生物之中,赋之以静止的生命与灵魂,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三、 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常常采用艺术通感(移觉)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

四、 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的,以宣泄心灵为宗旨,因而不看重外在结构。不拘于只借助外部的声音循环作为诗的韵律美,而是重视诗行中的内在声音美以及其他各种内在的韵律美。

鉴于上述特点,我们读朦胧诗时,必需了解那段历史。因为在北岛他们这一代人身上,经历了过多的生活苦难,遭遇了过多的人间悲剧,感受了过多的人生艰辛,那些特定历史动乱中的岁月,过多地在他们的心中烙下伤痕。所以他们都有着一种痛苦、困惑和反思的思想根源。正因如此,他们的诗歌里才隐藏着深沉而丰富的历史内容。

读朦胧诗,还要了解诗人。在那个历史环境中,每一个人的遭遇有所不同,他们的生活背景也不尽一样,所以会有不同的诗歌风格。

读朦胧诗,就要去涉猎一些美学方面的知识,从艺术的高度去解读朦胧诗中深藏的含义。其实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因为诗歌之美是艺术之美的美学体现之一,当你感觉到朦胧诗之美,你就会自然地去美学中寻找答案。


朦胧诗大全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朦胧诗大全”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朦胧诗大全"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17062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