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与情人离别的诗句

与情人离别的诗句

2016-02-16 10:47:2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与情人离别的诗句篇一《情人离别伤感的句子时间》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与情人离别的诗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与情人离别的诗句篇一
《情人离别伤感的句子时间》

情人离别伤感的句子时间:2014-01-03 15:30来源: 好词好句网 作者:好词好句 点击: 22090 次+1

254该内容对我有帮助更多

371、问世间亲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掩泪长问,相见与离别中到底蕴含了多少真心相爱。

2、我常常想起,那暴风骤雨般的分离后,我仿佛失却世界的平静与落寞。

3、离别是一种美丽,用目光丈量不出的秋水,被你纵横驰骋的思想忘穿。

4、我们,注定是一种感伤的接触。未来,望之难及的无涯。你我就如池中的浮萍,起风时,各自在池中飘零。

5、离别,是一叶舟,离开江心,苦渡,寻觅着有你的滩口。离别,是一座古桥,它承载了太多太多的辛酸,无奈,却始终驼不过一段情上岸。离别,是一根琴弦,拨弄于抚琴人的手指,它也是美妙的。离别,是一片叶,飘落了思念,飘来了一段秋的折磨。离别,是一只寒蝉,整日对树鸣唱,生命的最后一刻,凄惨。离别,是一道河,隔开了相思的人儿,隔开了两行千年的热泪。离别,是个风铃,它摇响了声波那头的牵挂。

6、我们可以设想无数个开始,却只能接受一种结局;我们可以装饰起点,却无法改变终点。终究要以伤感与不舍谢幕。

7、回忆如同沙漏一般,在脑海中堆积,我想某天放个大假好好思考未来;想想未来;虽然离别殇,尘风飞扬,但是有梦就好!!!

8、或许,离别时,你可以微笑着挥挥手,向离去的人道声“珍重”,而那刹那间的心痛,是否可以做到毫不在乎?曾经的种种是否也会成为你心中的一种牵挂?落花不是无情物,繁花散尽时你是否也会满心凋零?看庭前话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别离时,你是也能做到那去留无意的洒脱?

9、许久后的清晨,薄雾轻纱,鸟语花香,在充满温馨的校园中漫步,好似自己与外面的繁华告别,只是身处在这沉睡的校园中,人生白味,犹如烈酒在心头冲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今天又是一天,我又比她多活了一天,但是却又多了一天的惆怅。

10、无奈,生活总有不如意,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纵有千般不舍,也不得不放弃。

11、我曾经天真的以为,离开了你我就可以忘记你,后来,我发现,离开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12、眼看着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心里不但没有了洒脱,而且多了愁绪。本以为可以释然,然而,真的去面对的时候,心里却无比愧疚与不舍!

13、我心有一种痛,无撕心裂肺般,却也隐隐的痛,痛的不知所措,无可奈何;心的杯子碎了一般,或者,没碎,而少了一块。

14、看尽人间花开花落,阅遍书中悲欢离合,是否也能把你我看的风轻云淡,不再痛彻心扉;是否能在离别时潇洒挥手,不再满心凄凉。然而我忘了——爱情始终是我的一杯致命毒酒,无论是过去,亦或是未来。每一段回忆都像一张网,我始终无法逃离你个给我编织的这张网,我注定要用悲伤浇注这份残缺的爱„„

15、今生谁是谁的过客,谁是的心碎,不曾听的一语一言,执着追寻的,只是前世的一句碎念,人依旧,爱依然,随曾想你的港口还在创建,停不下一只疲惫漂泊孤独的船。

16、寂寥的灯火,照不清你的模样,只有无尽相思在独自徘徊。红豆轻语,唤不回的回忆,终究是如水无痕。

本文来自: 好词好句网

(详细出处参考:

与情人离别的诗句篇二
《恋人伤感离别诗句大全》

恋人伤感离别诗句大全,爱情诗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曰不见兮,思之如狂。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5、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6、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7、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8、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9、独断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1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

6�1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那彻夜流溢的烛泪都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

与情人离别的诗句篇三
《离别诗》

与情人离别的诗句篇四
《情人离别赠言》

情人离别赠言

擦干你的眼泪!要感到欣慰,因为我们为崇拜爱情,结成了神圣同盟。为了甜蜜、纯洁的爱情,我们可以忍受一切痛苦和不幸,经受得住离别和贫困。――(黎巴嫩)纪伯伦

多年以后,当我们都找到了各自的爱情归宿,倘若有缘再见,我想我们还能微笑着面对彼此的,而那句似乎已无关风月的话语只在心里默念,虽然没说出,彼此却都能听见,而后会有一股淡淡的忧伤流过心坎 ──记得我们曾经爱在夏日!

即使远远地离开了你,我也不会和你分离,因为在我的心灵里,早已盛满了对你的回忆…那困倦温柔的嘴唇和眼睛,将会尽情地折磨我的记忆。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茫茫人海,让你我瞬间相聚又瞬间相离,然而你我的心永远相知与默契。

你我在匆匆忙忙中经过了多少故事,沧桑的心底有多少抹不尽的记忆,真切的

未来会告诉你更多的真实,让曾经的故事云淡风轻。

亲爱的人,让我最后一次这样地呼唤你,我要走了,虽然我有着诸多的不舍,然而我坚信是我该走的时候了。别了,亲爱的!保重!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

是对是错都已走过,虽然你不再是固执的你,我却也不再是流浪的我。因此,

我们依然要怀着最深的眷恋擦身而过。

我们徜徉过的小树林,我们观赏过的蓝色黄色粉红色的花朵…一切的一切,仍

然依旧。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们一起再同游?

我知道,我们的分手,对你的打击很大。我也不知该如何安慰你,但事情也已经发生,我希望你能放得下心中的结,给你我之间一个新的生活起点。有云: “好聚好散。

我知道同学时的友情已被时间磨砺得不牢固了,我不知道写这些话是否有意义,就将它忘却吧,继续见面微笑的友谊。

小楼又起春风,垂枝飘拂西东,忆别离,折柳相送,信誓重重。一去几度秋冬,飞雁来去匆匆。几时业成归来,畅怀饮,再圆梦?

真的从你口中听到不再爱我,是如此地不知所措。你带走了我的一切,剩下的只是一个空空的壳和一颗破碎的心。

与情人离别的诗句篇五
《离别伤感的句子大全》

离别伤感的句子大全

导读:

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人生聚散有时,当我们无法阻止离别的时候,只能给对方送上一句祝福,盼望重逢的那一天。以下是一些离别伤感的句子,分为朋友、情人、毕业三个方面,友情、爱情、同窗之谊都是我们会在人生路途中经历的,有相遇就会有离别,但是不要过于伤感,因为有缘千里来相逢。

朋友离别伤感的句子

让春天的温暖陪伴着你,让小草的绿意陪伴着你,让灿烂的阳光陪伴着你,伴你踏上征途,并早日获得成功。

如果我能,我愿将心底的一切都揉进今日的分别。但是我不能啊!那么,就让我们以沉默分手吧!这是一座火山的沉默,它胜过一切话别!

今天笑着和你离别,但愿不日笑着把你迎接。

风起,是我绵绵的牵挂;云涌,是我的柔柔的思念;雨来,是我细细的倾诉;阳光,是我暖暖的微笑!

友情的延续来自心灵,不论联系有多少,只要内心留有彼此的一片天空,那么偶尔一声问候就会带来会心一笑。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如果它流动,它就流走;如果它存著,它就干涸;如果它生长,它就慢慢凋零。

我珍惜人生中每一次相识,天地间每一分温暖,朋友间每一个知心的默契,就是离别,也将它看成是为了重逢时加倍的欢乐。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献上依依惜别的祝愿,愿福乐时刻与你相伴。分离只熔得友情更浓,重聚首将在那更灿烂的明天!

挥手告别,扬帆远航,忘不了的,是你抛出的那根友谊的缆绳,无形中牢牢地系在我的心上。

自己走过的路,是自己最贵重的财富。只有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当最后一个音符响起,想念画上了休止符,再美好的句子也写下了句号。然而,这并不预示着结束,而是代表着另一个美好的延续。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飞吧,重振你矫健的翅膀。等侯在前方的,不会永远是暴雨和恶浪。这世间还有真诚的友谊赤你辅展着宁静的湖荡。

你走在那漫长的时刻里的心就像秋树,叶片无奈地飘洒一地,只把寂寞挂在枝头。

离情愁苦是因为相聚欢乐,假如重逢有加倍的欢乐,那么,我宁愿承受更大的愁苦。

你走来的时候,我的期待在远方;你离去的时候,你就是我梦绕魂牵的期待。

别离的泪水,为记忆的长河增添新的浪花;别离的祝福,为再一次相聚拉开了序幕。

没有谁会一直在身边。一些人留下,一些人离开。

明晨行别,但愿云彩,艳阳一直陪伴你走到远远的天涯;鲜花,绿草相随你铺展远远的前程。

与情人离别的诗句篇六
《诗词鉴赏系列:古典文学别离主题意象》

古典文学别离主题意象之一:柳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范畴之一,有着其自身的种种属性,交相沿袭性是其中较为昭著的一种。所谓“交相沿袭性”,是说某些具有定型指义的意象可以被诗人们不断袭用来表达某种既定的情感。相沿既久,积淀既深,以至于读者不需要借助其他文字,仅由交织在诗中的意象,也能捕捉到作者的情感趋向。

在别离诗词的意象群中,柳出现的频率最高、蕴蓄的离思最深,因而也最为引人注目。“柳”者,留也。这一字音上的联系,已足以使柳获得别离文学作家的青睐,更何况它那长条依依的体形活脱就是一种款款惜别的天然姿态。“弱柳从风疑举袂”(刘禹锡《忆江南》),“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周邦彦《六醜》)。古人早就着眼于此。正是由于它在字音上与体形上的这些特征,唐宋时,柳不仅成为送别时约定俗成的赠物,更成为别离诗词渲染离情别绪的主要意象。前一种荣宠固然经久不废,后一种殊遇更一直延续到现在。古往今来,几乎所有咏柳的佳句都与别离联系在一起。唐代李白《忆秦娥》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那翠绿的柳色,正是撩拨起他“灞陵伤别”的情怀的触媒。温庭筠《菩萨蛮》词云:“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雨中送别之际,最为触目的景色便是杨柳丝丝。李冶《送韩揆之江西》诗云:“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不看“杨柳”犹罢,一看则别恨又添几分。戎昱《移家别湖上亭》诗云:“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牵系着离情别绪的并非他物,正是柳枝。宋代张先《一叢花令》词云:“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西、飞絮濛濛。”不说柳丝勾起离愁,反说离愁引乱柳丝,是其用笔深曲处。晏几道《青平乐》词云:“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究竟是每一条柳枝、每一片柳叶都为作者的离情所浸润,还是柳枝、柳叶自含离情无限,已经分不清,也无法分清。苏轼《水龙吟》词云:“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在作者眼里,杨花竟然是“离人泪”幻化而成。《少年游》词云:“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杨花连同送别时的情景,那样深刻地镌刻在作者的记忆里,不时引发他的离愁别恨。秦观《江城子》词云:“西域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那“弄春柔”、“系归舟”的丝丝杨柳,勾起作者当年与意中人相会于“碧野朱桥”的温馨回忆。可是,往事已矣!如今,只有碧水空流,再无惊鸿照影。于是,杨柳丝丝,又牵引出作者剪不断、理还乱的一腔愁绪,使他终因“不见去年人”而“泪湿春衫袖”。《八六子》词云:“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每一念及柳外水边与意中人挥泪而别的情景,总是黯然销魂,不胜悲怆。魏夫人《菩萨蛮》词云:“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三度见柳而伤离,可知柳始终关合着抒情女主人公的离情。周邦彦《瑞龙吟》词云:“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虽说春景尽堪伤情,但独于其中拈出“官柳”进行特写,柳之深系离怀可明。惠洪《青玉案》词云:“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与友人分别于为柳烟所笼罩的长亭路上,岂能不倍感离恨悠悠、离情依依?周紫芝《踏莎行》词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柳丝绾得住离情,却系不住兰舟,这不免使作者深为叹惋。吴文英《唐多令》词云:“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系得行舟,却又系不得离人,情景固有不同,作者的叹惋却是同样的。《风入松》词云:“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一丝柳”,便牵动一寸柔情;眼下正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季节,其柔情该有多长?王十朋《咏柳》诗云:“萦牵别恨丝千尺,断送春光絮一亭。”萦牵别恨,已使离人徒增惆怅;断送春光,更令离人平添烦恼。金代刘迎《乌夜啼》词云:“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别后“行行重行行”,早已远离送别地点,而作者的离恨却仍然萦绕着送别时与心上人一样脉脉多情的杨柳,杨柳的魅力不难想见。明代袁宏道《道旁柳》诗云:“一株大道傍,阅尽行人泪”。这里,柳又俨然是人间一幕幕别离惨剧的见证人了。

其实,柳本身并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但在别离文学作家的笔下,它却总是那样多情: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晚来飞絮如霜鬓,恐为多情管别离。——唐·唐彦谦《柳》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宋·欧阳修《玉楼春》

夕阳村外小湾头,只有柳花无数送旧舟。——宋·秦观《虞美人》

不过,也有从别一角度构思而怨柳无情者: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唐·韦庄《台城》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唐·罗隐《柳》 别离滋味浓于酒,着人瘦。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依旧。——宋·张耒《风柳子》 本无别离心,行人自憔悴。——明·袁宏道《道旁柳》

多情也罢,无情也罢,说到底,只不过作者移情的角度有所不同而已。它说明,尽管某一意象可以被作家们不断袭用,但作家们袭用它的方式却是千差万别的。以“柳”而言,同一种柳在不同的送别场面中所扮演的角色便颇为歧异。 当然,有些场合,柳既非多情种,也非无情物,而仅仅是一种道具,一种媒介。这时,作家们的聚焦点往往在于“折柳赠别”这一习俗的本身。如: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唐·释慕幽《柳》

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宋·张先《渔家傲》

别路恐无青柳折,到家应有小桃开。——宋·姜夔《送李万顷》

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明·郭登《送岳委方还京》

钱塘江上潮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谁攀折,西陵渡口,古今离别。——明·方以智《忆秦娥》

春风若为长条惜,应遣情人少别离。——清·厉鹗《思佳客》

遥忆灞陵桥上,折长条,雕鞍难缀。——清·薛凝波《水龙吟》

折尽渭亭枝,年年送别离。——清·毛奇龄《唐多令》

柳条今剩几?待折赠,沈吟无计。——清·陈维崧《征招》

在古人看来,“折柳赠别”,是向对方表达离情别意的最为含蓄、也最为生动的方式。这就难怪他们要乐此不疲了。而同样是“折柳赠别”,在作家们笔下又可以生发出多少新奇的想象、别致的构思,幻化出多少种动人的情形啊!如果说以上所摘引的还只是若干片断的话,那么,下面请看五篇专咏“折柳赠别”情景的作品: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唐·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 万条江柳早秋枝,袅地翻风色未衰。欲折尔来将增别,莫教烟月两乡悲。 ——唐·李冶《送姚员外》

朝朝送别泣花细,折尽春风杨柳烟。愿得西山无树木,免教人作泪悬悬。 ——唐·鱼玄机《折杨柳》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唐·王之涣《送别》

临水送将归,春风折赠时。而今三丈树,元是手中枝。——宋·朱继芳《柳》

“折柳赠别”的习俗盛于唐而始于汉。据《三辅黄图》载,汉人送客至灞陵,往往折柳赠别。或谓,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词中的“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即指此而言。但柳经常性地作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却是隋唐以后的事情。上引五首作品,就有四首出自唐人。他们各运灵光,各出机杼,将折柳赠别的情景表现得何等感人肺腑。即以其中两位女诗人的作品而言:李诗先描写沐秋风而不衰的柳色,这既是起兴,也隐然有借柳自喻之意;然后并不正面刻画折柳赠别的情景,而仅托出“折柳赠别”的用意,那就是让温馨的友情随同柳枝一起陪伴着对方,消除他“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牢愁。这实际上是通过“折柳赠别”这一举动,曲折地传导出自己的惜别深情。鱼诗倾吐了作者因送别过多乃致折尽柳枝、痛断肝肠的怨愤。怨愤之际,作者竟萌生出一个极正常又极离奇的愿望:但愿此后再无柳枝抽芽,免得离人对之伤心、落泪。说是“免教”,恰好表明柳枝此刻“正教”作者“泪悬悬”。其一腔离愁别恨亦借柳枝巧妙传出。 很难精确地指出,柳究竟从何时起才被作家们攫来表现别离主题,但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它已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尽管作家们对这一意象的袭用还不是普遍的、经常性的。如南齐萧子显的《春别诗四首》其一、其三: 翻莺度燕双比翼,杨柳千条共一色。但看陌上携手归,谁能对此空相忆。(其一)

江东大道日华春,垂杨挂柳扫清尘。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其三)

诗本身并不出色,但柳在诗中却已被作为触景生情的景、睹物伤怀的物而加以艺术显影。到隋唐,不仅文人诗已习于借柳咏别,许多民歌也将柳熔铸为伤离怨别的意象: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这是一首隋代民歌。其悠扬的声调,宛然是唐代成熟的七言绝句,而意象的构置也层次井然:一、二句分别展示柳枝低垂与柳絮纷飞的情景,突出柳的形象特征。第三句总绾柳枝、柳絮,进一步渲染环境氛围,末句逼出一篇正意:盼望离人早归。

唐代借柳咏别的作品,有的出自享有盛誉的诗坛宿将手笔,有的则是名望非隆的一般诗人所作。前者如: 天下伤心处,送客劳劳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刘禹锡《别苏州二首》其二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词》

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擬惜长条。(其一)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辉。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其二)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杨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李白前诗显然写于柳条未青时。一、二句不说天下伤心事是别离,而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已见用笔曲折;三、四句更是运思超脱、发想奇警的神来之笔:作者就亭外柳条未青之景驰骋才思,把它说成是深谙人间别苦的春风故意造成的结果。较之一般地描写折柳赠别的情景,确是令辟蹊径、别翻新意。李白后诗不是将“折柳”作为一种场景推出,而巧妙地把它作为曲名,放在笛声中展现,借以表达内心的离情别绪,这也不落俗套。刘禹锡的两首诗都以柳条起兴。

阊门之外,风吹柳条,向来是送客之地,但只有今日作者才产生销魂之感,这是因为置身局中、柳色关情的缘故。前诗的意蕴如此。后诗曾被明代的杨慎、胡应麟誉为“神品”。一曲清江,千条碧柳,正是送别的典型环境。作者由此拉开记忆的帷幕,追忆起二十年前送别故人的情景,将依依惜别之情再度倾注在字里行间。李商隐的两首诗构思又有所不同。前诗把惜别深情融入精警而独到的议论中:既然除了死亡再没有比别离更痛苦的事情,那么春风又怎么会爱惜青翠色的柳条,而不让人们攀折呢?后诗掉转笔墨,复对“行人”致词:柳枝含烟惹雾,多情如许,应当既管送往,亦管迎来,既然如此,又何必将它折尽呢?折下一半,送人离去;留下一半,迎人归来,岂不顺乎情、合乎理?郑谷诗不仅用柳丝来牵曳别情、柳絮来沾染离绪,而且用“愁杀”二字夸张地显示出杨柳带给自己的感伤。后者如: 嫋嫋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雍裕之《江边柳》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雍陶《题情尽桥》

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武昌妓《续韦蟾句》

各有变化生新之处,但其中最为别致的还是雍陶《题情尽桥》一诗。诗即兴而作,一气贯注。首句直抒己见:万事皆有尽,唯独情难尽。次句顺势直下,斥责以“情尽”名桥之荒悖。既属荒悖,理当另改新名。那么,名何最为恰当?作者认为唯“折柳”二字适足当之。这便引出三句:“自此改名为折柳”。末句又从“折柳”二字荡开,推出惊人之论:“任他离恨一条条”。离恨原本无形,作者以有形之柳条比况无形之离恨,便使全篇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宋代的别离诗词也多以柳为意象。诗如斯植《门柳》:“看尽门前柳,愁多白发新。灞桥风雨夜,离别是何人”。柴援《寄远》:“别时指我堂前柳,柳色青时望子归。今日柳绵吹欲尽,尚凭书去说相思”。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词如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遞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词以“柳”为题,主旨却是书写离愁别恨。此中对柳的描写亦服务于这一主旨。开篇藉柳发端,兴起京华孤旅之叹。“柳阴直”,点出柳之茂密成行;“烟里丝丝弄碧”,见出柳之姿态婀娜。著一“弄”字,似乎是说柳色弄人:自己漫不经心,却使多少人、多少回触目伤情、难以为怀。接以“隋堤上”三句,正为申足此意。作者自己也曾多少回送别于隋堤,而送别必定“折柳”,所以约略算来,所折柳枝的总长度应当远远超过千尺之数。一句“应折柔条过千尺”,包含着多少别离的感伤,多少人生的喟叹啊!

元明清时期,在诗词家笔下,柳仍然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明人王韦《柳枝词》有云:“渭水西来万里遥,行人归去水迢迢。垂杨不系离情住,只送飞花过渭桥”。清人周志蕙《柳》有云:“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一声长笛河桥晚,回首苍茫几树烟。”如果说这两首绝句虽未袭前人之辞、然犹师前人之意的话,那么,元人乔吉的“商调”《集贤宾·咏柳忆别》则辞意俱新,为同一时期“千不得一”的作品:

[集贤宾]恨青青画桥东畔柳,曾祖送少年游,散晴雪杨花清画,又一场心事悠悠。翠丝长不系雕鞍,碧云寒空掩朱楼。揎罗袖试将纤玉手。绾东风摇损轻柔。同心方胜结,缨络绣文毬。

[逍遥乐]绾不成鸳鸯双叩,空惊散梢头,一双锦鸠。何处忘忧,听枝上数声黄栗留。怕不弄春娇巧转歌喉,惊回好梦,题起离情,唤醒闲愁。

[醋葫芦]雨晴珠泪收,烟颦翠黛羞,殢风流还自怨风流。病多不耐秋,未秋来早先消瘦,晓风残月在帘钩。

[浪里来煞]不要你护雕栏花甃香,荫苍苔石径幽,只要你盼行人终日替我凝眸。只要你重温灞陵别后酒。如今时候,只要向绿荫深处缆归舟。

铺叙之详贍、笔法之细密,尤甚于周邦彦《兰陵王》。全曲以柳起,以柳结。柳既是绵绵不绝的离情别绪的触媒,也是串连那一幅幅色彩斑驳的画面的线索,同时,作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柳本身也释放出一定的美感效应。当然,这中间经过了作者的艺术冶炼和艺术调配。

诗歌鉴赏别离主题意象之二:水

水,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又一意象。水的纤柔,象征着离情的缠绵;水的悠长,象征着离思的绵邈。因此,古代作家习于用水来写照离情离思,恰如他们习于借柳咏别一样。南朝鲍照《无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有句:“连山眇烟雾,长波迴难依”。这是以长波难依隐喻行人难留。何逊《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有句:“握手分歧路,临川何怨嗟”。临川怨嗟,是因为川中的流水荡起他心中的涟漪。唐代雍裕之《自君之出矣》有句:“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在作者想来,陇水既与离思相若,其声亦当呜咽无已。许浑《送卢先辈自衡岳赴復州嘉礼》有句:“离心不异西江水,直送征帆万里行。”作者身不能随行人同去,便愿拳拳此心化作悠悠江水,与其征帆长相依偎。《郊园秋日寄洛中友人》有句:“楚水西来天际流,感时伤别思悠悠”。思悠悠,恨悠悠,全因眼前楚水浩渺,离思难收。李涉《再宿武关》有

句:“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尽管已关上屋门,但那潺湲的溪水声却仍然彻夜震响在他耳际,仿佛诉说着他的羁旅行役之愁。刘媛《送别》有句:“知君此去无还日,妾亦随波不复回”。作者深知一别即成永诀,所以自誓愿“随波”俱去,释郎别恨,慰己离愁。宋代欧阳修《踏莎行》有句:“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离愁之绵绵不绝,恰如春水之迢迢不断。作者便由这一相似点将笔墨铺洒开去。《千秋岁》有句:“离思迢迢远,一似长江水,去不断,来无际”。取譬之径相同,而另铸新词,使抽象的离思具像化。《玉楼春》有句:“强将离恨倚江楼,江水不能流恨去。”倚楼望远,不见归棹,作者但觉江水纵去,而离恨犹在——却原来江水只能写恨,而不能流恨。苏轼《虞美人》有句:“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洲”。明明是行人不肯驻舟,却怨无情江水载将离恨而去,虽属“无理之语”,却益见惜别之深。石介《泥溪驿中作》有句:“临流不忍轻相别,吟听潺湲坐到明”。通宵达旦地吟听水声,其中固有道学家所沉迷的理趣,但同时不也寄寓了作者与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干脆是以流水作为惜别对象了。范成大《南柯子》有句:“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江水一去不再复返,因而作者连藉以“寄愁”的愿望亦已成空。杨炎正《蝶恋花》有句:“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划地东流去”。离恨始而蒸腾为春雨,继而融汇入春江,终而汩汩东逝。同样用水来写照离情,而立意造语却又不同。看!水,作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在作家们笔下,真是“等闲平地起波澜”,翻尽了花样,变尽了戏法!

以水比喻离思,起于建安诗人徐干。徐干《室思》结句有云:“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但频繁而娴熟地将水作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的,还是唐人。唐代许多别离诗,或以水发端,或以水结篇,使满怀离思与水一起流泻在笔端。这里,仅从七绝中拈取数例:

客鸟倦飞思旧林,徘徊犹恋众花阴。他时相忆双航苇,莫问吴江深不深。——独孤及《将还越留别豫章诸公》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贾至《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韩琮《暮春濂水送别》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手处,借别潺湲一夜声。——温庭筠《过分水岭》

惆怅人间万事违,两人同去一人归。生憎平望亭前水,忍照鸳鸯相背飞。——徐月英《送人》

独孤诗以一句“莫问吴江深不深”的劝诱之辞,使更深于吴江的惜别之情豁然轩露。严诗首句点出“行舟”二字,表明友人将从水路归去,为后文即水抒情预作铺垫。次句明写时令,暗写愁绪——“心”上有“秋”,正好合成一个“愁”字。这种拆字的戏法,宋代吴文英也玩过,其《唐多令》词劈头两句便是“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从结构上看,这是宕开一笔。第三句又折回水边,以“江南”、“江北”相比照,突出了江水的阻隔。其间缀一“望”字,既传出作者的凝眸之态与惜别之情,又自然而然地带出末句“寒鸦飞尽水悠悠”。随着寒鸦点点的飞逝,只剩下悠悠江水占据着全部画面。这悠悠江水正象征着作者的绵绵离思。贾诗前两句以物候的变化反映出时间的变换,既点明时地,又烘托出一种人生飘忽、离合无常之感。后两句借助“浮云”、“江水”来抒发惜别之情:唯因世情如浮云般变幻无定,才倍觉离愁别恨有类江水之悠长。“江水”前修饰以“空随”二字,在无可奈何的喟叹中,使惜别之情进一步得以强化。韩诗将别离之情“打并入”沧桑之情、兴亡之情,一并概括为“古今情”,藉“宫前水”曲折传出。这“不舍昼夜、逝者如斯”的宫前水,以其潺湲的声响,引起多少远行人的乡思客愁?因此,作者特意提醒说:“行人莫听宫前水”。这是从反面生情。温诗始终围绕“溪水”著笔。溪水原本无情,作者却偏偏视其为有情物。“有情”二字,正是一篇主眼。何以见其有情?证据有二:一是入山的三日中,溪水始终与作者同行。“得同行”,一个“得”字,饱含作者在寂寞旅途中邂逅良侣的欣喜之情。二是临当分别时,用“潺湲一夜声”来表达对作者的惜别之情。藉此二端,的确足以见其深情缱绻。但这种缱绻深情,说到底,只是作者自身的惜别之情的外射和物化。徐诗则责怪流水无情,用笔恰与温诗相反:情侣分袂而别,犹如鸳鸯相背而飞;这种凄惨情景,亭前水居然忍心照映,岂不令人憎恨?这亦属“于他人不到处另生眼目”。

唐以后,用水来写照离思、象征离情者,代不乏人。以清人而言,施闰章《送李万安罢官归里》既云:“岁暮归舟一叶轻,歌残酒罢泪双倾。滩声不是无情思,呜咽随君为送行。”王士祯《真州绝句》亦云:“晓上江楼最上层,去帆婀娜意难胜。白沙亭下潮千尺,直送离心到秣陵。”都力图变化生新,但万变不离其宗,水总是他们所要抒写的离愁别恨的投射物或运载物,总是深深地沾染上作者的主观之情的客观之象。

在中国文学史上,最习于、同时也最善于将水作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的作家无疑是李白。李白一生交游极广,全集中提到姓名的就有四百多人。交游既广,赠别、送别之类的作品也就十分可观。这类作品大多以水喻情,或借水抒情。其中,最为传诵的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赠汪伦》。前诗云: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目送帆影远去,将无限迟佇惆怅之情倾注在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中,流向目力难及的水天交接之处。画面既开阔、明丽,声韵也和谐、流畅。作者另诗《送别》有句:“云帆远望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与此诗三、四句同意。后诗云: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用“桃花潭水”进行烘染,景色秀丽如画。“深千尺”,即夸张地揭示出桃花潭水的特点,又为结句的抒情预伏一笔。既然桃花潭水既美且深,不免触动作者的离怀,使他将水深与情深联系起来,从而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句。水深已达千尺,犹不及汪伦的送别之情,则其情该是何等之深?“不及”二字,笔致空灵,深为沈德潛所赞赏:“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集》)。唐汝询更对全篇推崇备至:“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故能调绝千古。”(见王琦《李太白全集》注引《唐诗说》)所谓“景切情真”,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潭水这一真切的客观之景与惜别这一真挚的主观之情已融为一体,惝恍难分。另如《金陵酒肆送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壓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以流水之长比喻离思别意之长,古已有之。李白翻过一层,径直质问流水:较之别意,孰短孰长?这与《赠汪伦》一样是从虚处著笔,而比《赠汪伦》更为含蓄。其用意当然在于暗示别意之长,甚于流水之长。除此而外,李白以水喻情或显情的佳句还有许多,如《泾川送族弟錞》云:“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渡荆门送别》云:“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夏行》云:“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口号》云:“东流若未尽,应见别离情”;《沙丘城下寄杜甫》云:“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送殷溆》云:“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送郗昂谪巴中》云:“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寄王汉阳》云:“别后空愁我,相思一水遥”;《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云:“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送族弟凝至晏堌单父三十里》云:“西行有东音,寄与长河流”。这仅是从其五言诗中拈取的部分例子,却已足以令人叹为观止。有的学者认为,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归纳出一个公式,那就是“友情之长等于流水之长”;而滥用这一公式则说明李白“对朋友不求甚解,所以用情浮泛。”(见罗忼烈《两小山斋论文集·话李白》)这当然不失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家之言。但在我看来,李白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将水与离思、别意扭合在一起,是因为水本来就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主要意象之一;藉水吟别,恰如借柳咏别一样,是别离文学作家的惯用伎俩,并不能证明李白用情的浮泛和诗才的枯槁;相反,从中倒显示出李白善于即景骋情、变化生新的卓越才能:试想,同样以水为意象,组合结构方式却无一雷同,若非著笔成春、运斤成风的巨匠,岂能为之?

诗歌鉴赏别离主题意象之三:酒

和折柳赠别相比,饮酒送别是一种起源更早、且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覆盖面的习俗。古籍中经常提到的所谓“祖送”、“祖席”、“祖帐”、“祖筵”、“祖饯”等,都只不过是对这一习俗的雅化的异称。正因为这样,酒也就与别离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又一意象。元人杨载在《诗法家数》中指出:“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说明前人早已有鉴于此,不过语焉未详而已。

在别离文学作家笔下,不论别离于何时何地,将行的一方与送行的一方大多要“聊共引离尊”(秦观《满庭芳》。尽管常常“都门帐饮无绪”(柳永《雨霖铃》,“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琵琶行》,却仍然“欲行不行各尽觞”(李白《金陵酒肆送别》,试图“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翻检古代的别离诗词,有关饮酒相送情景的描写真可以说比比皆是、洋洋大观: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梁·沈约《别范安成》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唐·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一杯聊为送征鞍,落叶满长安。谁料一儒官,直推上,淮阴将坛。 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且放酒肠宽,道蜀道,而今更难。 ——元·杨果《太常引·送商参政西行》

如果说在沈约诗中,酒虽然已与离思相关合,却毕竟没有能牵引作者较多的笔墨,而仅有片言只语的描摹的话,那么,在李白诗、杨果词中,酒作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则占据了更多的篇幅,且被安排在更重要的位置推出。李诗为送别杜甫而作。李、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相识并订交。尽管其年龄既不接齿,声望亦不比肩,却一见如故,结为莫逆。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翌年,李、杜携手同游齐鲁,游罢,分袂于鲁郡东石门。于是,李白离思萦怀,情难自抑,便借酒起兴,发为骊歌。“醉别复几日”,这正是惜别的感叹!既然过不了几天就要分道扬镳,那就痛饮一醉、藉酒力冲淡内心的离愁吧!“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这则是对他日再度欢饮的热切盼望。同时,“重”字又与开篇“醉别”相呼应,点明此刻正乃“开樽”之时,其意略同于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篇末仍粘著于“酒”字:“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是啊,此去犹如转蓬一般,各自飘零远逝,何日重逢岂能逆料?既然语言难以表达离情别绪,那就满饮此杯、托酒寄意吧!全篇以“酒”字串连起情感的线索,使一腔离愁别恨尽皆照映在酒光中。杨词亦以酒起,以酒结,将离情盛于杯中。“一杯聊为送征鞍”,“征鞍”指代行客,即词题中的“商参政”。作者

与情人离别的诗句篇七
《别离与情爱的哲学思辨——评诗歌《别离辞·莫伤悲》中的精神爱情之美》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ml0fInnerⅣb喀)liaAgrk“turalI脉捌ty(矧a1.Sde,reF强,ion)

2009年第4期(第1I卷总第46期)

Nn4

2009(VOL11

SumNq46)

别离与情爱的哲学思辨’

——评诗歌《别离辞・莫伤悲》中的精神爱情之美

●陈鼎斌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广东广州510725)

摘要:在诗歌《别离辞・莫伤悲》中,约翰・邓恩进行了别离与情爱的哲学思辨,由此说明情侣间应该把他们的别离看成只是躯体上的离别,而非精神上的分离。精神爱情之美是本诗的思想感情线索,贯穿着全诗的语言表达和信息传送,也决定了全诗的主题思想和整体美感。

关键词:精神爱情;《别离辞・莫伤悲》;约翰・多恩;躯体爱情中图分类号:1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09)04--0356--03

在诗歌《别离辞・莫伤悲》中,邓恩将抽象的人间情感具体化为形象的实物,并以颇具深度的语言阐明了意味深远的哲理,激发读者

同时,在这个诗节中,诗人也将动人的音乐美融入精神爱情的神美之中,使精神之爱的内涵富有听觉上的美感。诗节中采用的长音韵律大大舒缓了诗歌的节奏和速度,使诗歌行文极具音乐的平和

的深思。在诗中,邓恩将人类的爱情分类为两类,即躯体爱隋和精神

爱情。这两者虽都处在爱情的区域之内,然而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通过各种意象的比较分析,邓恩含蓄地论证了这样—个观点:精神爱

抒情之美。如原文中在单词“狮甚y”和“s衫’里和在单词“酊’和“no"

里出现的清晰的双元音[d],以延长的音律和清脆的音色极大地缓和了诗意中的紧张气氛,使诗歌韵律变得幽静、和谐。另外,诗节采用—些舒软无声的摩擦音如[S]、[e]等,从而使诗歌的节奏更为平静,同时也使读者沉浸于柔和详静的氛围之中,暗示了诗歌的深层内涵,即情人之间不应该为别离而伤悲,而应在别离面前保持镇静自然

情才是爱隋中的神圣之美。由此,本诗以栩栩如生的比喻,以富含逻

辑性的说理,引发读者去深人思考这样—个问题:情人之间应该如何对待别离?这是—个貌似简单的问题,然而其中却蕴含着关于人类情感的哲学思辨。

在诗歌中,这种精神爱隋之美随着诗歌信息和韵味的不断提升而升华,最终在诗歌的结束之时达到了极致。总之,精神爱睛的美感

贯穿诗歌的始末,也贯穿诗歌的神与形,展现出人类情感所特有的绚丽与永恒,亦显露出情爱之美的神圣与纯洁。从诗歌的开始部分,精

蜘D态。并且,缓和无声的摩擦音也达到了细声劝说他妻子莫因他

的离去而悲哀的乐感效果。可见,诗节的音律技巧所形成的音乐美

构成了精神爱睛情人之问心灵深处的交响乐。因此,“邓恩的《别离

辞・莫伤悲》自信乐观,充满哲理,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籍……嗄u诗节中的精神爱情之美富含高度的哲学悟性,同时也蕴藏着对彼此情

神爱情的影子便若隐若现地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正如德高人逝世很安然,对灵魂轻轻地l议.一声走,悲恸的朋友们聚在旁边,有的说断气了,有的说没有。”

—开始,诗^便将自己离开人世的情景描绘得如同德高望重的圣人逝世场景—样安详、宁静,没有悲痛的哭泣,没有苦涩的泪水,亦没有大声的喧哗。随着灵魂的渐渐离去,坦然地“说_声走”,乐观从容地面对死神的追逐,以清静悠闲的心态告别人世。为此,诗人以生动的类比和平静的描述劝说他的妻子,不要因为他的离去而悲伤,他们的别离应该与圣人的去世一样恬静祥和,不应有泪,也不应有痛。同样不应该的是,让紧紧纠缠着他的躯壳去试图阻止他们的别离,像他“悲恸的朋友们”—样。

爱的坚定倍D与美好憧憬。在第二诗节中,诗人继续将这种和谐的平静乐感带入爱情的深邃思索中,进一步挖掘精神爱情深层之处的

美感:

“让我们化了,一声也不作,泪浪也不翻,暖风施.不兴;

那是亵渎我们的欢乐——

要对俗人讲我们的爱情。”

面对着躯体的别离,诗人劝告妻子将痛苦化作安静,彼此之间

‘‘_声也不作”,没有嘶声裂肺的痛哭,也没有欲死不能的哀叹,而只

是在一片沉寂当中,诚坦地面对死神的裁决,以精神爱情的坚定为稳

固的依靠和寄托,以深印子灵魂之中的情爱为美好的情感依托和向

往,从而保持灵魂深处那份真挚感情的神圣与贞洁。因为“泪浪”、

收稿日期:2009~04一09

作者简介:陈鼎斌(1982一),男,广东揭阳人,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港口与航运管理系。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万方数据 

●陈鼎斌别离与情爱的哲学思辨——评诗歌‘别离辞・莫伤悲>中的精神爱情之荚

著译

“叹风’将含‘亵渎’哪份精神爱情所营造的“欢乐”,从而使圣洁的情

爱失去应有的色彩。这里,是将躯体爱情者别离时的泪水暗喻为浪花,将他们的悲叹暗喻为狂风,暗示了他们在面临离别时内心的极度伤悲和痛苦,与精神情爱者的祥静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说明了他与妻子之间的精神爱情远比世俗之人的躯体爱情高贵与神圣。接下来的诗节中,诗人以生动的例子将躯体爱情与精神爱情作对比,进一步展现精神爱情之美:

“地动会带来灾害和惊恐,

刈门估计它干什么,要怎样,

可是那些天体的震动,虽然大得多,什么也不伤,”

躯体爱情者惧怕别离,正如人们惧怕地震—般。因为躯体的分

离将给他们的爱情造成莫大的威胁,可能随之同时引起精神情感的破裂,所以离别给f也f『]带来的伤害将如同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一般不可估量。因此,在离别面前,他们忧心忡忡,愁眉苦脸,担心他们的分开将使他们之间的情感经不起时空的考验,最终化为乌有,有如

人们担心地震一样,“估计它干什么,要怎样”,心情完全陷入到对变

幻莫测的未来的无限焦虑与恐慌之中。相反,精神爱情者无需畏惧离别,正如人们不侵惧天体的运动一样。虽然天体的运动比地球的运动可能大得多,却不会像地震那样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伤害。因此,离别对精神爱情者来说,正有如人们眼中天体的运动一样,“什么也不伤。”由于他们的爱情是精神的融合,而不是依靠躯体的结合来维持的,所以躯体的分离不会对他们的爱情造成任何影响。在此诗节之中。诗人采用了暗喻和对比的手法,以通俗易懂的常识作为例子,形象地将抽象的内心情感具体化,易于读者理解,同时又不乏艺术性与逻辑性,其“意象与奇思妙喻……有一系列的意象组合或比较所引起一种艺术上的夸张的技巧’棚。第四诗节中,诗^继续将躯体爱情与精神爱情作比较,指明了躯体爱情的缺陷:

“世俗的男女彼此的相好,(他们的灵魂是官能)就最忌别离,因为那就会取消组成爱恋的那一套东西。”

诗节—针见血地揭示了躯体爱情的表面性,指出它是依赖官能的接触而存在的,而离别将使它这—条唯一的生命线成为不可能,使躯体爱情情人之间的唯—保障成为虚无,从而将可能导致情感危机或裂痕。由此,诗节深刻地阐明了躯体爱情的本质特征,揭开了其迷人的面纱,让读者看清其潜在的本质,即躯体爱情以官能为资本,因而最怕离另|J,因为别离“就会取消组成爱恋的那—套东西。”读到此处,读者不禁会同,那么精神爱情又有什么对应的优点?因此,此诗节也《灯眵成了~股张力,巧设悬念,引人人胜。正是由于这种张力,诗歌才富有其深刻的蕴涵和迷人的魅力,也正是由于这种张力,诗歌的论证与说理才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可见,“……张力折射出了诗人外在与内在的强烈冲突,是诗人内心张力的一种流露。’棚所以,在接下来的诗节中,诗人便以具体的例子清晰地对读者可能提出的这个疑问作了回答:

“我们被爱情提炼的纯净,

自己都不知道存什么念头互相在心灵上得到了保证。再不愁碰不刭眼睛、嘴和手。”

在这个i等节中,诗人详尽地说明了精神爱情的美是一种纯洁之美。在认证他与妻子的爱情是精神爱情的同时,诗^将他们的爱情

万 

方数据提升到了—个新的高度,从而与前个诗节所描述的世俗爱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出精神爱情的神圣之美。因此,可以说,“……在他的诗中,世俗与神圣世界达到完美的融合’删而这种“完美的融合”是通过具体化实例的对比而显露出来的。诗节指出,由于精神爱情是如此的纯洁无瑕,使他们在精神爱情中没有了任何世俗的杂念,在一片恬静舒适的灵魂净土上细细地品味那份独特的空灵,而没有任何烦恼,也没有任何忧虑。因为他们的爱情已经“在心灵上得到了保证”,从而彼此在灵魂上坚定不移、紧紧相依,而不必在乎躯体的分离。在这里,诗人提到了身体的几个部位,即“眼睛”、“嘴”和“手”。显然,这些^、体部位正是躯体爱情情人之间爱情的重要保障,而对于

精神爱睁睛人来说,这些部位并非他们的喜好,他们所追求的是内在

的连接和融合。因此,在此涛节中,“诗人劝妻子在离别时不要悲伤,因为他们之I司的爱不是平庸的世俗之爱,而是超凡脱俗的灵魂之爱……’私3世俗之爱依靠的是“眼睛”、“嘴”和“手”之类的身体器官来维持,是经不起离别考验的躯体之爱,而他们的爱是精神与灵魂之爱,是圣洁坚定的潜藏于内心深处的真爱,所以不必忧虑离别所带来的影响,因为“……有了灵魂的和谐—致,即有了心灵的契约,那么夫妻两人即使分离,精神也是一体的……’棚再接下来,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和富含逻辑性的说理,营造了极具动感的意境,深入阐明了精神爱情是情^之间的永恒之爱,从而向读者展现了精神爱情的持久之美:

“两个灵魂打成了一片,虽说我得走,却并不变成破裂,而只是向外伸延,

像金子打得薄薄的一层。”

在这里,诗人清楚直接地指明了离别不会给精神爱情带来“破裂”,并以貌似相悖的推理揭示了精神爱情潜在的美感。读到“两个灵魂达成一片”—句,读者或许会不禁提出疑问,两个灵魂怎么会变成一片?如何变成一片?表面看来,这个诗句好像在说明—个错误的数字公式,即一加—等于一。然而,这是根据精神爱情的抽象美感来说的,绝不可以以数学的具体推理将其生搬硬套。其意思是说,精

神爱臂隋人之间的两个灵魂相互融合在一起,变成—个完整的永不

分离的精神爱情综合体。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心灵如此地贴合在—起,以至于对方的灵魂也成为自己灵魂的—部分,而自己的灵魂对于对方来说亦如此。可见,这样的悖论产生了一种抽象的张力美,引发读者对精神爱情的特点进行细致深入的思考,从而大大加深了诗句的含蓄度与启发性。接着,诗^采用平实直白的语言,说明了离别与精神爱情的关系。“虽说我得走,却不变成破裂”,这个诗句又可意译为:虽然别离是无可奈何的,但我们的灵魂之爱却不会受到别离的任何干扰。这里,诗^是以直接的方式在劝服他妻子,即使离别已成定局,但他们的精神之爱永远不会被离别所伤害。为了证明这—点,诗人在接下来的句子中以栩栩如生的实例表明了精神爱情的持续之美。“像金子打到薄薄的—层”,读到这—句,读者的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金子被打薄过程的场景,想象到金子每被打—次,就向外延伸—次,也向外拓宽—些,其无限的柔韧性使其不会断裂或破损,而且不断地无尽地向外扩张。在这里,诗人将精神爱情的持续之美比作金子的柔韧之美,使抽象的情感美具体化为现实的视觉美,不仅易于读者理解,也使诗句语言更加生动,说理更加合理,从而使精神爱情之美油然纸上。因此,在这个诗节中,诗^展现了他独特的想象力和奇异的写作技巧,使其为精神爱情美感的显露服务。“诗^虽然写个人情感……来说明其爱情高贵而坚贞……’蜘然而在此诗节将精神爱情之美升华到另—个高度的基础上,接下来的诗节则将这种可贵

357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的神美引入到极致,达到了本诗的高潮:

“就还算两个吧,两个却这样和一副两脚圆规情况相同诒的灵魂是定脚,并不想移动,另一脚一移,它也动。”

在这个诗节中,诗人引入了圆规的意象,将其两个脚比喻为精神爱情情人双方的躯体,而将其顶端的部分比喻为他们灵魂深处的精神之爱,这样不仅形象生动,也通俗易懂。“……‘圆规’的意象来表达恋人之问的坚贞的爱情…用圆规的双脚来比喻一对永不分离的情人o

o.o

9删由于圆规顶端将其两只脚固定,所以无论其双脚如何

移动,他们都是无法分开的。这个极富说服力的例子论证了—个深

刻的道理,即深藏于精神爱情情A,b灵深处的灵魂之爱将他们双方

的躯体紧紧地固定在一起,所以无论f也f门的躯体分开多远.精神与灵魂的牢固结合将使他们永不分离,直到永恒。由此,圆规的意象充分体现了精神爱情的内涵,将其内在的美以完整的例证和形象的比喻表现得淋漓尽致。—旦有了精神爱情的维系,情人之间离别也只是

像圆规双脚的移动那样,只是躯体上的分离,两不会造成精神情感E

的分裂。有了精神爱情的可靠保障,他们的灵魂将融为—体,他们的爱情将永生光辉。因此,‘‘一对精神爱情情侣虽然即将分离,但他们心心相印,精神融合,犹如圆规,紧紧相连……嗄9]可见,精神爱情在此诗节中体现出了由圆规的形美透露出来的典雅的神美,展现了人类情感的理想境界,达到了极致的美感。圆规使人联想起完整美满的形象之美,这也正是精神爱情之美的充分体现,从而圆规的比喻达到了神美与形美的高度统一,表现了作者极富深度的想象力和透彻深邃的洞察力。同样,在接下来的诗节中,圆规的意象仍然成为精神爱情的完美表现媒介,更进一步地将人类抽象的情感牵连与心理动

态以具体的形象表达得更加清楚易懂、A沐---分:

“虽然它一直是坐在中心,可是另一个去天涯海角,它就侧了身,倾听八耀;那一个一回家,它马E梃绥。”

这个诗节从细节上将圆规的比喻描绘得更为具体深刻,向读者展示了圆规意象内在的深层意味和其与精神爱情的共同点,从而使圆规的例证更具感染力和逻辑推理性。通常,一提到圆规,浮现于读

者腿『}每中的是它那由顶端固定的两只脚。当圆规被用来画圆时,其

中的一只脚将固定于一点,作为圆心,而另一只脚在同定的那只脚的支撑下围绕着它在其周围移动,从而才能画出—个完整的圆。在画圆的过程中,固定的那只脚一直定在圆心上,并时而朝着移动的那只脚活动的方向微微倾斜,从而使两只脚之间受力保持平衡,以使移动的那只脚的活动更为灵敏。也使面}b来的圆更为完美、更加准确。然而,当圆画成之时,移动的那只脚将收回到原来的位置,与固定的那只脚合拢,而固定的那只脚为了保持受力平衡也挺直起来。从此,两

只脚就紧紧靠拢在一起。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个众所周知的常理,

但是在这貌似平凡的常理之下。却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情感哲理。实际上,圆规的生动例子旨在揭示精神爱情的内在美,在于高度肯定精

神之爱的纯洁与高贵。当精神爱情隋人在面临离别之时,他们的躯

体就像准备画圆的圆规的两只脚,同样面临着分离。然而.躯体的分开并不会造成他们情感的分裂,正如圆规的两只脚分开一样。圆规的两只脚依靠其顶端的固定作为支撑点,而精神爱情情人则同样以他们深印于灵魂深处的精神之爱作为支撑点。有了支撑点,他们的躯体不论分开多远,精神情感也毫无损伤。当精神爱情情人的一方

358

万 

方数据2009年第4期(第ll卷总第46期)

离开,另—方则一直固定在原点,痴情等待,给离去的一方以强大的精神支柱,使其得到无穷的鼓励和支持。而当离开的情人一回家,等待的一方立刻与其团聚。在这美好的团圆时刻,—个完美的圆也就画成了。长久的等待与思念化为喜悦与幸福的暖流,流遍了他们的心田,从而他们的精神爱情逐渐升温。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分离不仅不会伤害到精神爱情情人,而且会给精神爱情之美添上耀眼的闪光,使精神爱情之美锦上添花、光彩照人。正如圆规画圆一样,没

有圆规两只脚的分开,怎么能画出—价完好无缺的圆?没有圆规顶

端的紧紧固定,又怎能使分开的两只脚最终合拢如初?精神爱情情人亦然。如果没有他们躯体的分离,也就没有团聚的喜悦与欢乐,以及由重逢的感动所形成的精神之圆;如果没有他们坚定的精神情感

的保证,他们的分离将可能造成感情的疏远乃至破裂,最终的团圆之

梦也将成为虚无缥缈的泡影。可见,圆规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剖析了看似难以令^理解的人类情感世界,从而使读者真切地体会到其中的深意与含蓄之处。在本诗最后的诗节中,诗人将这种动人的精神爱情之美再作进一步的升华,使圆规意象展现出来的精神爱情美感暴露无遗:

“你对我就会这样子,我一生像另外那一脚,得侧身打转;你坚定,我圆圈才会准,我才会终结在开始的地点。”

在这里,诗^继续以圆规的比喻对抽象的精神爱情作更细致、更深入的分析,从而达到更明确诗歌主题思想的目的。在圆规的形象比喻语境下,精神爱情之美达到了极致,鲜明地显现于读者面前。诚然,在圆规画圆的时候,只有当其中一只脚牢牢固定,移动的那只

脚画出的圆才会准确,而在画完圆之时,它才能回到原来的地方与固定的那只脚合并。为此,精神爱情隋人之间的离别也是同样的隋况。

只有等待的一方保持对情感的坚贞不移,离开的一方才能更好地完成其人生的使命,以其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去创造事业的辉煌,而在功

删tZ2,:t,也即为圆画成之时,离开的一方将回到“开始的地点”,

与痴情等待的一方团聚。此时,团聚时感动的泪花将化为他们灵魂的甘露,永远滋润着他们内心深处深刻的精神之爱,使他们的精神爱

情之花永开不谢!在这个诗节里。诗人以圆规的画圆这个通俗的常识为例子表达了—个耐人深思的感情哲理,旨在告诉他妻子,他们之间的爱是高贵神圣的精神之爱,所以在离别面前,只要她的心坚定不移,像圆规固定的那只脚一样,那么他将有了坚固的精神长城,以此激发力量去完成他的人生使命,并最终回到她身边与她团圆,“终结在开始的地点”。由此,诗人以富有哲学韵味而亲切的口吻深刻地剖

析了—吟诱^、回味的感情湖!,颇具引导力和t兑服力。将他与妻子的

精神之爱提升到了—个新的哲学高度和审美深度,体现了极佳的论

证效果,容易引起读者内心情感的共鸣。“你坚定,我圆圈才会准”,你忠贞,我的精神世界才会更有力量。这是何等的和谐美感与心灵契合!由此说明精神爱情之美是一种灵魂的融合之美,也是一种情感的恒久之美。可见,“诗中的圆象征着爱情的完美和宇宙的和谐,

圆既是激隋铸就的理性果实,也是圣洁之爱的永恒见证。"[10]因此,

本诗中以圆规和圆的完美意象作结论,意味深长而又超凡脱俗,恰如其分地将^类感隋的闪光点以艺术的形式彻底地展现出来,让读者游荡于精神爱情的美丽世界之中,如痴如醉,深陷其中。

总而言之,精神爱情之美是本诗的思想感情线索,贯穿着全诗的语言表达和信息传送,也决定了全诗的主题思想和整体美感。所

以,精神爱睛之美是诗歌美的聚焦点。围绕着这个聚焦(转第376页)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海无边,回头是岸等等。就像基督教文化对英语习语的影响深远一样,佛教文化对汉语习语的影响也颇为深远。

3.社会习俗上的差异

英汉民族社会习俗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从而造就了英汉习语的丰富多样性。由于英美国家的人们非常喜爱动物,甚或将它们当作家庭成员来看待,随之很多与动物相关的习语就应运而生。例如西方人经常用狗来比喻人,因为他们并歧视狗。像Luckydog(幸运儿);LOVerifle,lovemydog(爱屋及乌);1bpclog

(最重要的人物);Every

doghas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等。

而在汉语中,有不少涉及狗的谚语和成语都是贬义的,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狗往往使人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如“狗改不了吃屎”、“挂羊头卖狗肉”、“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腿子”、“狗崽子”等等,可见人们对狗没有好像没有好感。当然,英语中dog一词有时也带有贬义,但往往含义与汉语不尽相同,使用时切忌望文生义。如go

to

the

dogs(每况愈下),dog

inthe

n3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Dog还有一些没有任何贬褒涵义的用法,如dogdays(大热天),doggybags(餐馆里的打包袋)[引。

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受饮食习惯的影响,英语中如下习语:Half

loafisbetter

than

130

bread(有总比没有好),Don’t

cry

over

spiltmilk(覆水难

收),earn

one’s

bread(谋生度Et),aseasy弱pie(非常容易),pie

in

thesky(不能保证实现的承诺)。这些习语对不了解英美文化

4.地理环境上的差异

中国和英国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迥然不同,从而导致了英知,英国是个典型的岛国,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广大英国人adl

at

s朗(不知所措),drinklike

fish(一饮而尽),spendmoneylikewater(花钱浪费,大手大

sailing(一帆风顺),gothroughwater

andfire

(赴汤蹈火),halfseaSover(醉酒)。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于是在汉语中出现了不少与农业有关的习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熟5.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英美国家非常崇尚个人主义,推崇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put

your

inthe

pie”(不要多管闲事)体现的正是英美社会奉行的个

have

tO

blow

your

OWnhom

376

万 

方数据Z009年第4期(第11卷总第46期)

(应吹自己的号)”,“Everytubmust

standonitsown

bottom(桶

需凭底立,意为人应立足于自己的奋斗)”。[3]如此像类似的每一个习语无不反映了西方社会所奉行和竭力鼓吹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

然而在中国,特别是社会主义新中国,人们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宠爱有加。这一点在许许多多的汉语习语中得以体现,如“大公无私”,“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99,b“人怕出名猪怕壮”。

三、结语

习语是语言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产物,它们处处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文化知识。不同的习语往往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从习语的理解和使用中可以看出英汉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将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化所赋予的英汉习语丰富独特的内涵,这也要求我们在现实学习和应用习语的过程当中,不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具备双语能力的同时,也同时真正掌握和理解双文化知识,只有这样,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中,才能准确的理解他人的思想,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确确实实达到成功逾越“中国式”英语的桎梏,顺利流畅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参考文献:

[1]王绚.论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I-J3.和田师范专科擘校学报(汉文

综合版),2007(6):133—134.

[2]林戊荪,孙萌.学点英文谚语了解西方文化[J].英语学习,2004

(9):64—65.

[-33徐守勤.谚语之角rMj.舍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91.

(接第358页)

点,诗歌的意象、修辞、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美感才得以拓展和体现。由此,精神爱情之美成为本诗的核心灵魂,牵动着全诗的意境转移和情感色彩,是全诗亮丽的闪光点。其美的展现与呈参考文献:

[1]欧荣.同为赠别诗,情境各不同——约翰・多恩的《别离辞・莫伤悲》和柳永的《雨霖铃》的对比[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

[2]李

菡.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爱情诗歌中的意象群赏析EJ3.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

[-33王-冬燕.论约翰・多恩艳情诗中的张力I-J3.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6(3).

[4]李正栓.约翰・多恩诗歌中的非个人化张力[J].河北师范大学,

2003.

[5]盂志明.约翰・多恩与杜甫的离别诗比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www.for68.tom,2006.

[7]傅浩.爱情的玄学——约翰・多恳诗《临别赠语・莫伤悲>赏析

[J].名作欣赏.1996(3).军,祖恩华.浅析约翰・邓思玄学诗中齐喻的哲学意味[J].安

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5).

[9]胡家峦.圆规:‘终止在出发的地点’——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宇

宙观管窥[J].2006(3).

I-103宴奎.爱的见证——评多恩《别离辞・节哀)中的‘田’[J].昭通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标。口

及其饮食习惯、社会习俗的中国人大为不解,因为汉语习语中几乎没有类似的用法。

汉两个民族迥然不同的跟各自的地理环境有关的习语。众所周深爱与其生活休戚相关的海洋,所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一系列与海洋有关的习语。例如:baa

现充分显示了人类情感世界的奥妙与珍奇,也高度歌颂了神圣纯美的人间真爱和恒久不变的心灵和谐。口

脚),snlooth/plain蒂落;斩草除根等等。另外,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汉语中也就出现了很多不乏有中国特色的一系列与土地、山川、天空等有关的习语。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恩重如山,情深似海;重如泰山;挥金如土;不到长城非好汉等等。

主性,崇尚独立判断、独立思考,依靠个人力量实现个人利益,“随遇而安”往往会被看作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例如:英语谚语“Don’t

finger[6]张晓伟.诗歌《别离辞:节哀》赏析[EB/OL].语教育网thttp://

[8]曹人主义处世原则,它告诫人们不要多管闲事,专心搞好自己的事才是上策。类似的习语还有“You

别离与情爱的哲学思辨——评诗歌《别离辞·莫伤悲》中的精神爱情之美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陈鼎斌, Cheng Dingbin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广东,广州,510725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9,11(4)1次

参考文献(10条)

1.欧荣 同为赠别诗,情境各不同--约翰@多恩的<别离辞@莫伤悲>和柳永的<雨霖铃>的对比[期刊论文]-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5(01)

2.李菡 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爱情诗歌中的意象群赏析[期刊论文]-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02)3.王冬燕 论约翰@多恩艳情诗中的张力[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4.李正栓 约翰@多恩诗歌中的非个人化张力 2003

5.孟志明 约翰@多恩与杜甫的离别诗比较[期刊论文]-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6.张晓伟 诗歌《别离辞:节哀》赏析 2006

7.傅浩 爱情的玄学--约翰@多恩诗<临别赠语@莫伤悲>赏析 1996(03)

8.曹军;祖恩华 浅析约翰@邓恩玄学诗中齐喻的哲学意味[期刊论文]-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05)9.胡家峦 圆规:'终止在出发的地点'--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宇宙观管窥 2006(03)

10.宴奎 爱的见证--评多恩<别离辞@节哀>中的'圆'[期刊论文]-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申军.魏琳 论邓恩诗歌《别离辞:莫伤悲》的玄学风格[期刊论文]-中州大学学报2008,25(3)

2. 吴湘毅.黄泽锐.Wu Xiangyi.Huang Zerui 论邓恩爱情诗《别离辞·莫伤悲》中的玄想比喻[期刊论文]-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23(3)

3. 陈媛媛.Chen Yuanyuan 论英诗《别离辞·莫伤悲》圆美意境的关联性[期刊论文]-语文学刊2011(7)4. 匡荣 《别离辞:节哀》中的陌生化[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5. 韩凌.武惠 多恩《别离辞:节哀》中的意象[期刊论文]-华章2007(7)

6. 欧荣.OU Rong 同为赠别诗,情境各不同--约翰·多恩的《别离辞: 莫伤悲》和柳永的《雨霖铃》的对比[期刊论文]-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8(1)

7. 李妍妍 玄学奇喻中爱的表达——邓恩名诗《别离辞·莫伤悲》赏析[期刊论文]-陕西教育(高教)2010(6)8. 李菡 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爱情诗歌中的意象群赏析[期刊论文]-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3(2)9. 刘富丽.Liu Fuli 邓恩《别离辞·节哀》圆意象的隐喻意义[期刊论文]-台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2)

10. 刘朝晖 论多恩爱情诗歌中的空间意象[期刊论文]-华章2007(3)

引证文献(1条)

1.张锦峰 多恩诗歌意象的张力阐释[期刊论文]-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4)

本文链接:

与情人离别的诗句篇八
《关于古代爱情,伤感,离别唯美诗词

关于古代爱情,伤感,离别唯美诗词①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② 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浣溪沙③ 一骑近从梅里过,片帆遥自藕溪来。——浣溪沙④ 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蝶恋花⑤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浣溪沙⑥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鬓云松令⑦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山花子⑧ 几为愁多翻自笑,那逢欢极却含啼。——山花子⑨ 晚秋却胜春天好,情在冷香深处。——御带花⑩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相见欢11 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减字木兰花 12 春水鸭头,春山鹦嘴,烟丝无力风斜倚。——踏莎行13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南乡子 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鹊桥仙14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浣溪沙15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山花子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山花子16 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两凄迷,未梦已先疑。——望江南17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蝶恋花18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蝶恋花19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临江仙20 料应重发隔年花,莫问花前事。纵使东风依旧,怕红颜不似。——好事近21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阮郎归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减字木兰花22 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减字木兰花23 记取相思,环佩归来月上时。——减字木兰花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金缕曲24 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慧。——金缕曲25 天外孤帆云外树,看又是春随人去。——雨中花26 别后闲情何所寄?初莺早雁相思。——临江仙27 今古河山无定据。——蝶恋花28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蝶恋花29 山水总归诗格秀,笙箫恰称语音圆。——梦江南30 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采桑子31 多事年年二月风,剪出鹅黄缕。——卜算子影娥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清平乐 上元月蚀32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浣溪沙33 蛱蝶乍从帘影度,樱桃半是鸟衔残。——浣溪沙 大觉寺34 深巷卖樱桃,雨余红更娇。——菩萨蛮35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菩萨蛮36 遇酒须倾,莫问千秋万岁名。—

—采桑子37 西风一夜剪芭蕉,满眼芳菲总寂寥。——忆王孙38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琵琶仙 39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0 子衿 <<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41 静女 <<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42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43 山鬼 <<楚辞>>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 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澹忘归, 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 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爰啾啾兮穴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44 凤求凰·琴歌 佚名 有美人兮, 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45 有所思 汉乐府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 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东方须臾高知之。 46 上邪 汉乐府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47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48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9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0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51 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52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53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54 竹枝词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55 燕子楼 张仲素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蟹)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56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7 无题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58 无题 李商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59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0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61 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62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63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64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65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66 寄人 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67 写情 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68 赠婢 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69 寄李亿员外 鱼玄机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70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71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72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73 梦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74 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75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76 乌夜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77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78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79 玉楼春 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80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81 西江月 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红姻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微醒.深院月斜人静. 82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3 虞美人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荥迥,借问一枝如玉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84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85 凤栖梧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86 忆帝京 柳永 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87 蝶恋

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88 鹧鸪天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违禁书籍请删除。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89 解连环 周邦彦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信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90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91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92 渔家傲 陈袭善 鹫岭峰前阑独倚。愁眉蹙损愁肠碎。红粉佳人伤别袂。情何已。 93 登山临水年年是。常记同来今独至。孤舟晚扬湖光里。衰草斜阳无限意。 谁与寄? 西湖水是相思泪。 94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 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许多愁。 95 一丛花令 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 沈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96 千秋岁 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 无人尽日飞花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97 木兰花 张先 相离徒有相逢梦,门外马蹄尘已动. 怨歌留待醉时听,远目不堪空际送. 98 今宵风(蟹)月知谁共,声咽琵琶槽上凤. 人生无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99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100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相关热词搜索:情人离别的诗句 情人离别伤感的诗句 情人离别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与情人离别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与情人离别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23751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