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于长江有关的诗句

于长江有关的诗句

2016-03-16 10:48:40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于长江有关的诗句(共7篇)...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于长江有关的诗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于长江有关的诗句(篇一)
《诗词与地理》

本文由txxmsalingle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诗词与地理 古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美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不乏有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 这些诗句对增强我们的地理审美观、正确地理解地理规律、激发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我们的综 合素质等方面都大有帮助。现本人从浩瀚的诗名中摘选其冰山一角作以分类说明如下: 一、描述名山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庐山瀑布之壮美。 二、描述河流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说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十分高。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说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自北流的。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浙江即钱塘江,八月是是钱塘潮最壮观的时节。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是说当时新安江江水十分清澈,含沙量极小。 三、描述湖泊的: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是说洞庭湖及其周围的地 区山清水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四、描述交通的: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说四川一带交通不便。同外界很难有联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说当时的帆船是十分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说白帝城在江陵的上游,两者之间可以通航。 五、描述节气的: “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这里的“露从今日白”:,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 六、描述天气、气候的:“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 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人间四月菲芳尽,山寺桃花如盛开。”:说明了地势越高气温越低这一气温分布的规律。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 “乍暖

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 里。 七、描述月相的: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农历的初三时,月亮的形状是弓形的,属于上弦月。 去年元月夜,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八:描述植物分布: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是说红豆这种植物只生长在南方,北方没有。从而说明了植物的分布是 有区域性的。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说荔枝这种水果只生长在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而且,它 的保鲜期短,不便于储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温带大陆性气候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快行冷锋的影响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 (刘元载《早梅》)——不同坡向对植被的影响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垂直地带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准静止锋的影响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地球公转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李商陷《谒山》) ——地壳变动“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季节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月相变化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长歌行》) ——水循环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现实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从长江三峡逆流而上, 怎么能到得了襄阳,然后到洛阳呢?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地域性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淮南子》) ——地域性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水循环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胡玢《桑落洲》) ——地壳变动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通过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 ——波浪的侵蚀作用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盆地夜间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迎风坡易形成降水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汉乐府《敕勒川》) ——大草原的景象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在当时的条件下,东吴的船是怎么样到的 岷江上游的呢?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生物循环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冬季风的影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在此地附近 “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 ——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 ——沙漠景观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洞庭湖景观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梅雨天气“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交通运输条件对商业的影响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地球自转 唐诗中的地理知识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 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 人们常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溜”,那么我可以这样说“细读唐诗几遍,地理知识自见”。从唐诗中不仅能学到很多的文 学知识,还可以学到不少的地理知识。 一、描写地形的诗句如: 李白的《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渲,崖转石万壑雷。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此诗生动地描写了四川省西部崎岖的地形。四川盆地西部邛崃山等山脉属于横断山脉的部分,山峦起伏, 连峰接天,削壁深壑,连山耸立,地形非常复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该地区 的地形特征。地势高低起伏,导致道路只能围绕山峰盘旋,所以历来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 二、描写气候的诗句如: 1、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关。“ 诗中后两句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 指夏季风。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 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 低压,太平洋暧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 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 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 因为玉门关正好位于这条界线以西,关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 2、描写平原与山地气候差异的诗句如: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而在 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导致气候的垂直变化造成的。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 要来自于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 100 米温度下降 0.6 度,由于平 原和山地的相对高度较大,所以山顶的气温是山脚气温减去相对温差,故山顶气温要远低于山脚的气温。 三、描写河湖的诗句: 1、李白的《将进酒》诗中前二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二句描写的是黄河源源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上句写大河之水天上 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这里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头面颜喀拉山,黄河 从这里发源,曲折东流,沿途接纳了许多支流,经过了 5500 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它与第二级阶梯高出 2000-3000 米,与平 原地区高出 3000 多米,所以在平原上的人们来看,黄河好似从天而来。这种落差之大,使黄河蕴藏着丰 富的水能资源。目前,已在干流上相继建立了多个水电站和水利枢纽。 2、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青山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中以“轻舟”沿江下行,来形容长江流速之快。而“彩云间”三个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以体 现长江上下游之间的斜度差距,突出长江上下游的落差之大,说明长江蕴有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

长江发 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长江流到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 由于两岸青山的约束,水流湍急,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四、描写自然景观的: 1、苏东坡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人从横看、侧看,从远视、近视一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各不相同,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 面目呢?只因为人在庐山之中。庐山飞峙于长江南岸,鄱阳湖滨,长约 25 公里宽约 10 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山体不大,但平地而起,显得特别挺拔。主峰汉阳峰 1473 米,常隐没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 变幻莫测。从地质构造上看,它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所以“横看成岭侧成峰”。 2、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诗描写的是我国著名的东岳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座落在山东丘陵之中,周围山地高低起 伏,低山连绵,唯泰山突颖面出,海拔 1532 米,为山东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五岳之首。泰山历 受各朝帝王重视,不少帝王登基之初,大多到泰山进行封禅,表示改制应天,以告太平。历代文人学士亦 慕名而来,留下不少赞美泰山的诗篇和题字或游记。以致泰山成为闻名中外的五岳之尊。 另外,还有描写植被、物产、田园风光的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列出。 其实,唐诗中的知识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我只是从地理角度去阅读和理解,这只不过是唐诗宝库中 的苍海一粟,更多深藏未露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发掘。例如唐代刘禹锡(772-842)被贬到湖南时写的《浪淘沙》之六云: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王侯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在这首小诗中,他指出沙金最容易聚集的地方是在澄洲(指江心小洲)和江限(指江流的弯曲处)两 处,这里是淘金最合适的地方。现已查明,常德附近的沅水中确实产有沙金,前已提及,湘西会同县发现金矿的地方正是处在沅水上游,可见此诗是写实的,是有科学意义的。如果说,地质工作者事先不知常德 产沙金,偶然读到《浪淘沙》,岂不是启发我们去找金矿吗? 再如清代康熙皇帝游南京燕子矶有诗云: 锸江当时此矶雄,振翼翩跹俨若飞。 此际涨沙成沃土,春来惟见麦菲菲。 在诗中,写出了"矶"的地貌特点,又写出了长江淤积形成河漫滩的经过。后来,乾隆皇帝游燕子矶留 下的诗篇中,更细致地刻画出这里的地貌特点: 当年闻说绕江澜,撼地洪涛足下

于长江有关的诗句(篇二)
《古诗文中表各种意思的名句》

古诗文中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

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句子

一寸光阴一寸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关于读书的名句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书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关于团结的名句

团结就是力量

古诗词中有表现尊师内容的名句

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杨雄】

古诗词中表现爱国内容的句子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表现友谊的句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写春雨的句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有关山的诗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有关花的诗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写水的句子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于长江有关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写月

明月别枝惊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描写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思乡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然只字未提送别,却包含悠悠不尽的情思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山路回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于长江有关的诗句(篇三)
《六年级背诵阅读资料古诗复习》

六(1)班复习资料(2)

古诗

1.描写春天的诗句

西塞山前白鸳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唐·张志和,这首诗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的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唐·孟浩然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唐·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北宋·苏轼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

昼出耘田(指锄草)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2. 描写夏天的诗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唐·李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南宋·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南宋·苏轼

3.描写秋天的诗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唐·杜牧

4.描写冬天的诗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北宋·王安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唐·柳宗元

5.描写分别离别劝勉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汉乐府(劝勉珍惜时间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唐·高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唐·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6.于长江有关的诗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门山》唐·李白

7.描写思念亲人家乡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李白

8.描写品质的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明·于谦(描写品质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燮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元·王冕

9、描写爱国的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南宋·陆游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南宋·李清照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10.其他类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描写思考角度的)

月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唐·贾岛(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唐·李白(夸张的诗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唐·孟郊(描写感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北宋·王安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站的高望的远:登高望远)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小草生命力顽强)

四大名著开卷诗:

1.满纸谎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

3.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西游记》

4.绛帻鸡人报晓筹, 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水浒传》

课后练习题:

1.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397公里

2.因为长江能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她能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所以说“她是无穷的源泉”;因为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她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所以说“她有母亲的情怀。

3(从„担心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白鸥的喜爱,也表现了三亚海水之蓝,海鸥之白,白鸥飞翔得很低,让人觉得快接触到海面了。‟ )

4.“生怕” .表达了人们对眼前美景的热爱,留恋之情.)

5.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是“广阔的背景”,是“壮丽的舞台”,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说是„画‟因为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象,像画一样美丽多姿。

说是"背景"是因为这片海是人物资文化生活的依托

说是"舞台"是因为这片海为烟台人提供了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空间

6、为什么《烟台的海》要先写冬日的景色

答:因为《烟台的海》冬日的景象最为壮观,尤为独特,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7. 《记金华双龙洞》这是一篇游记,主要内容是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过程。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洞口、外洞;

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情况

8. 卢沟桥烽火的意义是: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9.伯诺的夫人一家三口机智勇敢,沉着冷静、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聂将军和蔼可亲,至仁至义,被日本人称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10

11

12.《海洋——21世纪的希望》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海洋已成为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保护海洋、保护环境非常重要。

13.精神,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14.《最大的麦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

15退让,更要学会以退为进。

16 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17

18、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自强不息、自信豁达开朗乐观、休闲自在、热爱生活的老人。苏格拉底是一位循循善诱、善施教化的老师。

19、广玉兰的特点是生命力旺盛,夹竹桃的特点是:花期长、韧性可贵;而且叶影参差、花影迷离,能引起人们许多幻想。

20、作家卡片——季羡林 季羡林,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博古通今,名贯中西,被誉为“学界泰斗”。他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夹竹桃》等文章便集中体现了这种风格。季羡林还是一位坚定而忠诚的爱国者。2004年4月,93岁的季羡林通过《人民日报》寄语全国的中小学生:

21作家卡片——莫泊桑

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王”,他一生写的短片小说将近300篇,其中《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聂将军:至仁至义、和蔼可亲 刘老师:身残志坚 孔子:善施教化

22、古诗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怕。

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同流合污、不畏恶势力的品质,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注释:

石灰吟:石灰赞歌。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击:撞击,雕琢。

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是夸张手法。

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 若:好像;等闲:平常,轻松

清白:指高尚节操。千锤万击:无数次的锤击开凿。

人间:人世间。

锤:敲打。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对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

墨梅————————王冕元朝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诗意是:

我家画中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这首诗表现了作者鄙视流俗、坚贞自守的高尚情操。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鄙视流俗、坚贞自守的高尚情操。

23.孔子名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要经常复习,那样能够温故而知新。(复习的重要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虚心向他人请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一味

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感到精神疲惫而无所得。(学习中要做到把思考和学习相结合)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已有的知识,从中可以得到新的理解,那么这样的人就可以去

成为别人的老师了(复习的重要性)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间里,便忘了忧愁,

不知道衰老要到来。(告诉我们乐此不疲)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告诉老师要因材施教)

24、成语

寒冬腊月 齐天大圣 学而无厌 北国风光 大闹天宫 苦心孤诣

风刀霜剑 不避艰险 闻过则喜 塞外边疆 西天取经 见贤思齐

漫天飞舞 腾云驾雾 有教无类 纷纷扬扬 来去无踪 不偏不倚

银装素裹 千变万化 诲人不倦 雪照云光 大显神通 乐此不疲

狂风暴雪 明察秋毫 托物言志 雪上加霜 火眼金睛 喻之以理

风卷残云 除恶务尽 逝者如斯 神清气爽 天下太平 川流不息

25古今贤文(真理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向困难低头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善于实践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广听建议和意见 满招损,谦受益——不能骄傲

知过必改,闻过则喜——广听建议和意见。知错就改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广听建议和意见

多看事实,少听虚言。 欲知山事事,须问打柴人。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从善如流,疾恶如仇。 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

26、培养良好的习惯(12)要求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于长江有关的诗句(篇四)
《古诗词中的地理知识

古诗词中的地理知识

1、李白的《蜀道难》: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渲,崖转石万壑雷。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此诗生动地描写了四川省西部崎岖的地形。四川盆地西部邛崃山等山脉属于横断山脉的部分,山峦起伏,连峰接天,削壁深壑,连山耸立,地形非常复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地势高低起伏,导致道路只能围绕山峰盘旋,所以历来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

2、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后两句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暧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因为玉门关正好位于这条界线以西,关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

3、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导致气候的垂直变化造成的。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由于平原和山地的相对高度较大,所以山顶的气温是山脚气温减去相对温差,故山顶气温要远低于山脚的气温。

1、李白的《将进酒》诗中前二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二句描写的是黄河源源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上句写大河之水天上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这里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头面颜喀拉山,黄河从这里发源,曲折东流,沿途接纳了许多支流,经过了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它与第二级阶梯高出2000-3000米,与平原地区高出3000多米,所以在平原上的人们来看,黄河好似从天而来。这种落差之大,使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目前,已在干流上相继建立了多个水电站和水利枢纽。

2、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青山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中以“轻舟”沿江下行,来形容长江流速之快。而“彩云间”三个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以体现长江上下游之间的斜度差距,突出长江上下游的落差之大,说明长江蕴有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长江流到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由于两岸青山的约束,水流湍急,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四、描写自然景观的:

1、苏东坡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人从横看、侧看,从远视、近视一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各不相同,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人在庐山之中。庐山飞峙于长江南岸,鄱阳湖滨,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山体不大,但平地而起,显得特别挺拔。主峰汉阳峰1473米,常隐没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从地质构造上看,它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所以“横看成岭侧成峰”。

2、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诗描写的是我国著名的东岳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座落在山东丘陵之中,周围山地高低起伏,低山连绵,唯泰山突颖面出,海拔1532米,为山东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五岳之首。泰山历受各朝帝王重视,不少帝王登基之初,大多到泰山进行封禅,表示改制应天,以告太平。历代文人学士亦慕名而来,留下不少赞美泰山的诗篇和题字或游记。以致泰山成为闻名中外的五岳之尊。

成语中的地理知识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成语结构固定简练,从成语中我们可以了解许多地理知识。

古人认为“中国”四面分别环绕着东海、西海(即青海)、南海和北海(即渤海)。合称“四海”。 有关的成语有:四海为家、四海之内皆兄弟、放之四海而皆准。古代把太湖(或太湖及其附近的湖泊)称为“五湖”, 有关的成语有:五湖四海。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古人称长江为“江”。有关的成语有:大江东去。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古人称黄河为“河”。 有关的成语有:河清海晏、河清难俟、俟河之清等。有关长江、黄河的成语有“江河日下”。黄河急流之中(在今河南省三门峡东),有一砥柱山,它像柱石一般任凭河水冲去,屹然不动。有关的成语有“中流砥柱”。黄河细如衣带,泰山小如磨刀石,有关的成语有:“河山带砺”。泰山,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中部。有关的成语有:安如泰山、稳如泰山、重于泰山、有眼不识泰山。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成语有“庐山真面目”。终南山,又称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有关的成语有:寿比南山、南山可移。东山,在今浙江省绍兴市。成语有“东山再起”。

以上涉及的地理知识,是与成语本义相关,至于该成语的整体意义如何,则是另一回事。

成语中客观地反映一些地理现象 如“沧海桑田”反映了地壳运动;“风雨交加”形容冷风过境时的天气变化;“星移斗转”反映了地球运动。“百川归海”说明海陆间循环;“滴水穿石”反映了流水的侵蚀作用; “大江东去”说明了长江的流向向东。

这些成语准确、生动、形象,具有科学性,客观地反映了地理现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于长江有关的诗句(篇五)
《诗词地理选择题(必看)》

诗词地理知识试题精选赏析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c)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葛尔盆地

解析:西岭雪山距成都95公里,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的西岭雪山,总面积482.8平方公里。区内大雪山海拔5364米,是成都第一峰,终年积雪不化,在阳光照射下,洁白晶莹,银光灿烂,秀美壮观。唐代大诗人杜甫盛赞此景,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绝句。西岭雪山也因此得名。

2、杜甫的著名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形容的是:( c)

A、安徽黄山 B、江西庐山 C、山东泰山 D、四川峨眉山

解析:此诗描写的是我国著名的东岳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座落在山东丘陵之中,周围山地高低起伏,低山连绵,唯泰山突颖面出,海拔1532米,为山东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五岳之首。泰山历受各朝帝王重视,不少帝王登基之初,大多到泰山进行封禅,表示改制应天,以告太平。历代文人学士亦慕名而来,留下不少赞美泰山的诗篇和题字或游记,以致泰山成为闻名中外的五岳之尊。

3、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形容的是:(d)

A、四川九寨沟 B、长江三峡 C、海南“天崖海角” D、桂林山水

解析:写的是广西桂林的象鼻山和漓江.广西桂林是世界闻名的岩溶山水风景区,以“山青、水秀、石美、洞奇”闻名于世。唐代诗人韩愈《送桂州严大夫》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颂桂林山水的美丽。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过去的:(b)

A、东北平原 B、河套平原 C、华北平原 D、成都平原

解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描绘了我国内蒙古草原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的景色。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枯藤和老树,小桥和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的对比写照。毛泽东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给我们描绘了冬天的自然景色。毛泽东的《昆仑》一词中写道“横空出世,莽昆仑。飞出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既写出了昆仑山之高,又写出了山上茫茫苍苍的积雪,被狂风一吹,沸沸扬扬的景象。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 a)

A、江西庐山 B、安徽黄山 C、青藏高原 D、桂林猫儿山

解析: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从横看、侧看,从远视、近视一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各不相同,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人在庐山之中。庐山飞峙于长江南岸,鄱阳湖滨,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山体不大,但平地而起,显得特别挺拔。主峰汉阳峰1473米,常隐没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从地质构造上看,它是一

座地垒式断块山,所以“横看成岭侧成峰”。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个时节是我国的春末夏初。这种锋面雨属于(c) a、冷锋 b、暧锋 c、准静止锋 d、对流雨

解析: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说明梅子黄熟的六月,夏季风北进,雨带随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反映了我国南方气候因受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山色如洗、一派生机的美景。

7、“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是形容(b)

a、路南石林 b、桂林山水 c、杭州西湖 d、云南滇池

解析:徐霞客把广西桂林的江上奇峰比做“青莲出水”,称阳朔周围是“碧莲玉笋世界”,对石灰岩形成的圆锥形山峰则描写为“石峰离立、分行竟奋„„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在徐霞客对地理学的一系列贡献中,最突出的是他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系统考察的地理学家。欧洲人中,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广泛考察和描述的是爱士培尔,时间是公元1774年;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系统分类的是罗曼,时间是公元1858年,都比徐霞客晚了一二百年以上。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南直隶(今江苏省)江阴人。明朝末期地理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万字(遗失达200多万字,只剩下60多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

8、“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是( a)

a、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藏北高原的高山气候

c、三江平原的温带季风气候 d、滇南谷地的垂直地带性气候

解析:新疆一带〝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温带大陆地性气候条件早晚温差大的真切实写照旧;每到夏天,这里烈日炎炎,白天气温上升快,有时高达摄氏四、五十度,当地人说:“沙窝煮鸡蛋,石头好烙饼”。但夜晚气温又急剧下降,辛勤的农民甚至不得不生起火炉取暖,围着火炉,品尝刚摘下来的西瓜。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c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解析: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全诗短短四句,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人间四月正是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导致气候的垂直变化造成的。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由于平原和山地的相对高度较大,所以山顶的气温是山脚气温减去相对温差,故山顶气温要远低于山脚的气温。又如“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说明山坡两侧向阳坡与背阳坡的光照及热量的差异。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d )

a、东风 b、西风 c、冬季风 d、夏季风

解析: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后两句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暧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这条线以东以南为季风区,以西以北为非季风区。因为玉门关正好位于这条界线以西,关外自然就得不到夏季风的滋润了。“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一语双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戍守玉门的士兵发出的感叹,由此还可说明军事对玉门城市区位的影响;“春风”也指皇帝的恩惠,戍守玉门的士兵得不到皇上的关爱,玉门因得不到皇帝的重视而难以发展,可见政治也是影响玉门城市的区位因素之一。如今,玉门因石油的开采而再度兴起,表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玉门有很大的影响。

11、“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形容横断山的(d)

a、降水垂直变化 b、热量垂直变化 c、光照垂直变化 d、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

解析:这句话说的是西南地区西部的地形对气候等影响情况,准确的说是说的横断山区的气候情况:横断山区属于低纬度地区,山高谷深,相对高度较大(从山顶到山脚的海拔差),具体些说:山脚的海拔很低,山顶海拔较高,根据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度的情况,从山脚到山顶气温逐渐变化,而相应的植被和自然带也逐渐变化,就形成了"一山有四季"的情况,所以山脚是热带气候,而山顶可能是寒带气候,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地形复杂,气流不稳定,天气变化快,"东边日出西边雨",就形成了"十里不同天"的情况!

1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d)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解析:这种江南丘陵水乡景象众多人描摹过,例如柳宗元《袁家渴记》"舟行若穷,忽又无际";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卢伦《送吉中孚归楚州》"暗入无路山,心知有花处";耿湋《仙山行》"花落寻无径,鸡鸣知有村";周晖《清波杂志》卷中载强彦文诗:"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还有前面选的王安石《江上》。不过要到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胜义"。(钱钟书《宋诗选注》)

1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反映的地区是(a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江淮地区 c、南岭一带 d、华北平原

解析:“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清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类

型主要为锋面雨。一般情况下,每年四、五月份,夏季风开始影响我国,来自大洋的暖气团和北方冷气团形成的锋面在南岭一带,故这里降水较多,即“清明时节雨纷纷”。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随着夏季风增强,锋面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北方的冷空气势力虽已减弱,但仍可影响到江淮地区,两种气流在这里交锋,由于它们势均力敌,相持不下,形成准静止锋而产生连续性降水,雨带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徘徊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正是梅子成熟的时节,故称为梅雨天气,即诗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七月中旬以后,随着夏季风的进一步增强,锋面雨带移到华北、东北。有的年份夏季风特别强,锋面雨带在江淮地区停留的时间很短,很快移到华北、东北,江淮地区基本无梅雨期,成为“空梅”,造成干旱灾害,即“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而华北、东北地区雨季比正常年份来得早,雨季时间也长。这样,在我国就形成南旱北涝的格局。相反江淮地区形成“涝梅”,产生南涝北旱的格局。

1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b )

a、冷锋天气 b、暧锋天气 c、地形雨 d、对流雨

解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这句诗描绘的是春雨,反映的是暖锋天气。依据是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没有明显的降温过程,而是“润物细无声”。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多产生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由于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因而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随风潜入夜”、“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还描述了降水过程。

15、“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的(c)

a、食物链关系 b、金字塔形的营养级关系 c、物质循环 d、能量流动

解析: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庵。清代的思想家、文学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这里从生态地理角度讲,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6、“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是反映何处过去交通的困难(d ) a、四川 b、青藏高原 c、福建 d、云贵高原

解析:歌谣“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是能反映过去云贵高原交通的困难.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是我国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它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西面的云贵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高原地形较为明显。东面的贵州高原起伏较大,山脉较多,高原面保留不多,称为“山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相连在一起,分界不明,所以合称为“云贵高原”。云南高原位于哀牢山以东的云南省东部地区,因其在云岭以南,故称为云南高原。高原面保存良好。云南高原上的山地顶部多呈宽广平坦地面,或呈和缓起伏地面,有“高山顶上路宽大”的说法。连绵起伏的山岭间,有许多湖盆和坝子。

云南有1200多个坝子,占全省耕地三分之一,低陷的成为盆地,有的积水成湖。如以昆明为中心的高原面上,分布着滇池等许多大小湖泊,被称为“滇中断陷湖区”。湖盆四周由于湖水外泄和四周山地沙泥淤积,大多数已发育有湖岸平原。这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是高原的主要农业区。贵州高原位于多雨的季风区,雨量充足,因此有“天无三日晴”的说法。由于多雨,高原上的河流水量大,许多河流长期切割地面,形成许多又深又陡的峡谷。贵州高原的地貌可以大致分为三级地形面:山原、盆地和峡谷。高原上最高的一级是山原,以贵州西部最明显。高原面因长期受河流切割而呈山原形态。在这个高原面下,分布着一些盆地(坝子),最大的是贵阳盆地,是高原上的主要农耕地带。峡谷是河流长期下切形成的,如乌江河谷深达300—500米,在这里“对山唤得应,走路要一天”。北盘江打帮河上源的黄果树瀑布,宽约20米,从50多米高的陡崖上直泻犀牛潭,水花飞溅,气势磅礴,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云贵高原最大的特色之一,是个被溶蚀的高原,喀斯特地形显著。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圆洼地、伏流、岩洞、峡谷、天生桥、盆地等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云贵高原面上有一层固结的红色土层(又叫风化壳),表示地面是个久经风化的地面。当它被剥蚀去后,就出露石灰岩,形成大片石芽地。路南石林就是石芽地中发育得最好的一片。这里奇峰兀立,如柱如塔,如笋如菌,高的10米以上,矮的5—10米。人们在望峰亭或狮子亭眺览,就可欣赏40多万亩石林的奇景。

1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的瀑布是(b)

a、黄果树瀑布 b、庐山瀑布 c、壶口瀑布 d、吊水楼瀑布

解析:出自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全诗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是:壮观的瀑布从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真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这两句诗写出了庐山瀑布向下倾泻的磅礴的气势。现在,人们常常用这两句诗来描写瀑布的壮观景色。

18、“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寒山寺”位于(d)

a、山西省 b、北京市 c、江苏省 d、浙江省

解析:唐朝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写有《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韵钟声千载流传,寒山古刹因此名扬天下。寒山寺位于浙江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庑殿(偏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这首诗写了霜天、残月、栖鸦、枫树、渔火、旅客。意境优美,形象生动。千百年来人们吟唱不绝。日本还将此诗选为小学语文教材。

19、“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哪个城市的气候特征(d)

于长江有关的诗句(篇六)
《诗词与地理》

诗词与地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210 更新时间:2007-3-20

古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美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不乏有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这些诗句对增强我们的地理审美观、正确地理解地理规律、激发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大有帮助。现本人从浩瀚的诗名中摘选其冰山一角作以分类说明如下:

一、描述名山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说庐山瀑布之壮美。

二、描述河流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说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十分高。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说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说明湘江的流向是从南自北流的。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浙江即钱塘江,八月是是钱塘潮最壮观的时节。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是说当时新安江江水十分清澈,含沙量极小。

三、描述湖泊的: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是说洞庭湖及其周围的地区山清水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四、描述交通的: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说四川一带交通不便。同外界很难有联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说当时的帆船是十分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说白帝城在江陵的上游,两者之间可以通航。

五、描述节气的:

“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这里的“露从今日白”:,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

六、描述天气、气候的: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说我国春季普遍存在着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的情况。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四川巴山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人间四月菲芳尽,山寺桃花如盛开。”:说明了地势越高气温越低这一气温分布的规律。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一是说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的道理,二是说明天山海拔高。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说明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天气是不相同的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说明我国春季气温多变、不稳定的特点。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

七、描述月相的: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农历的初三时,月亮的形状是弓形的,属于上弦月。 去年元月夜,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八:描述植物分布: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是说红豆这种植物只生长在南方,北方没有。从而说明了植物的分布是有区域性的。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说荔枝这种水果只生长在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而且,它的保鲜期短,不便于储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温带大陆性气候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快行冷锋的影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 (刘元载《早梅》)——不同坡向对植被的影响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垂直地带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准静止锋的影响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 ——地球公转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李商陷《谒山》) ——地壳变动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季节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月相变化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长歌行》) ——水循环

“朝辞白帝,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现实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从逆流而上,怎么能到得了襄阳,然后到洛阳呢?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地域性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淮南子》) ——地域性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水循环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胡玢《桑落洲》) ——地壳变动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通过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 ——波浪的侵蚀作用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盆地夜间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迎风坡易形成降水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汉乐府《敕勒川》) ——大草原的景象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在当时的条件下,东吴的船是怎么样到的岷江上游的呢?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生物循环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冬季风的影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在此地附近

“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 ——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 ——沙漠景观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洞庭湖景观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梅雨天气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交通运输条件对商业的影响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地球自转

唐诗中的地理知识

作者:王 盛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网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人们常说“熟读

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溜”,那么我可以这样说“细读唐诗几遍,地理知识自见”。从唐诗中不仅能学到很多的文学知识,还可以学到不少的地理知识。

一、描写地形的诗句如:

李白的《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渲,崖转石万壑雷。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此诗生动地描写了四川省西部崎岖的地形。四川盆地西部邛崃山等山脉属于横断山脉的部分,山峦起伏,连峰接天,削壁深壑,连山耸立,地形非常复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该地区的地形特征。地势高低起伏,导致道路只能围绕山峰盘旋,所以历来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

二、描写气候的诗句如:

1、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后两句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玉门关外的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造成的,这里的春风当指夏季风。季风是由于海陆的热力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者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而形成季风。夏季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大大增强,亚洲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暧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形成东南季风,即夏季风。在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划分为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的地区为非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

于长江有关的诗句(篇七)
《浅谈欧阳修转益多师及其诗风渊源》

浅谈欧阳修转益多师及其诗风渊源

论文关键词:欧阳修 唐诗 宋诗 诗歌风格

论文摘要:欧阳修在诗歌创作中转益多师、博采众长:不仅全面师法唐代诗歌技巧,合理借鉴时辈诗人优点,还大胆吸收散文、辞赋等文体质素,形成了气格高致而平易疏畅的诗歌风格。其不同文体师法各有侧重,使其诗歌在不同的文体问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大凡文学史上有成就的作家往往都是博采众长而转益多师的。若从文学创作的学缘看,欧阳修应是十分丰富的,他不但主动师法众多唐代诗人的创作技巧、合理借鉴同时代诗人的诗歌优点,还大胆地吸收散文、辞赋等其他文体的成分,从而成就了其诗歌气格高致而平易疏畅的艺术风格。

一、对唐诗的全面师法

欧阳修对唐诗的学习是很全面的。他先后师法过韩愈、韦应物、李白、孟郊、贾岛、李贺、郑谷等诗人。其诗集中以师法唐人为题的就有《弹琴效贾岛体》 《太白戏圣俞》(一作《读李白集效其体》)《刑部看竹效孟郊体》《奕城遇风效韩孟联句体》《春寒效李长吉体》等诗歌。

他曾在《六一诗话》中论及唐末郑谷诗时说:“其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以其易晓,人家多以教小儿,余为儿时,犹诵之。宋人朱弃说:“圣俞少时,专学韦苏州诗,世人咀嚼不入,唯欧公独爱玩之。元人刘埙也认为欧诗“有甚似韦苏州者”。

当然,在对唐代诸诗人学习中,欧阳修用力最深的是韩愈和李白二人,所以在对欧诗语言特点的认识上就有似韩说与似李说的分歧。近代学者钱基博、钱钟书父子则比较细致地指出了欧诗的多重师门,多样特色。

钱基博认为欧诗有“清炼似梅尧臣而原出郊岛之寒瘦”者;有“俊逸似苏舜钦,而原出李杜之豪放”者;有“为李白之振奇,而同韩愈之椒诡”者;有“同白居易之乐易旷真”者。“以其才大而功深,无所不学,无所不似。大抵以中晚唐之清炼,祛盛唐之浮廓;而以盛唐中唐之豪荡,舒晚唐之危仄。”

钱钟书也说:“欧公古诗不尽学昌黎,亦显仿太白;五律往往似梅宛陵;夷陵咏风物排律又逼香山。

(一)关于学韩

欧阳修诗歌学习韩愈己成公论,此不赘述。要强调的是欧阳修学韩的重点是学习韩诗“无施不可”的笔力。其在诗歌创作中尝试的各种技巧诸如化韵为散、化齐为杂、律古互渗等语言形式技巧和叙议结合、情理共融、曲折委备的行文方式等均是为了达到其“叙人情、状物态”的“无施不可”和“变态百出”的表达效果所作的尝试。

对于笔力的强调,《欧阳修全集》凡三处:一是明道元年《书梅圣俞稿后》评梅尧臣诗时说:“其体长于本人情,状风物,英华雅正,变态百出。-二是他晚年在《六一诗话》中评价韩愈诗歌时说:“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尝以诗为文章末事,故其诗曰:„多情怀酒伴,余事作诗人‟也。然其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三是在《六一诗话》中评价杨亿等西昆体诗人时说:“盖其雄文博学,笔力有余,故无施而不可,非如前世号诗人者,区区于风云草木之类。-其中的“无施不可”当有两方面意思:一是指诗歌题材广泛,什么内容皆可入诗;二是指诗歌的语言表现功能强,什么内容都能充分表达。“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则是指韩愈等人诗歌长于记叙、精于说理的特色,是对“无施不可”笔力的具体描述。可见,欧阳修一生中选择韩愈诗歌作为师法对象,最重要的是因为韩愈诗歌表现出了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即所谓笔力。诗人对这种“无施不可”笔力的不懈追求,从而导引其诗歌往往注重叙事性和说理性的结合。这种结合已经同唐诗所追求的含蓄审美趣味有所差

别了。正如朱熹所说:“本朝杨大年虽巧,然巧之中犹有混成底意思,便巧得来不觉。及至欧公,早渐渐要说出来。”杨亿与欧阳修诗风的差异,其实质是唐诗审美观念与宋诗审美观念的差异。从这个意义说,欧阳修诗歌的“说出来”。表明诗人对诗歌记叙、议论功能的追求中已经透露出几分思致之美。这也是欧阳修诗歌风格虽然呈现出平易疏畅却仍不乏“气格”的深层原因。

(二)关于学李

欧阳修对李白的诗是很喜欢的。张戒《岁寒堂诗话》指出:“欧阳公学退之,又学李太白。他对李白诗歌豪迈奔放的风格总是誉于言表。如其《太白戏圣俞》写道:

开元无事二十年,五兵不用太白闲。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千奇万险不可攀,蔽视蜀道犹平川。宫娃扶来白己醉,醉里诗成醒不记。忽然乘兴登名山,龙咆虎啸松风寒。山头婆婆弄明月,九域尘土悲人寰。吹笙饮酒紫阳家,紫阳真人驾云车。空山流水空流花,飘然已去凌青霞。下看区区郊与岛,莹飞露湿吟秋草。

《笔说·李白杜甫诗优劣说》云:

落日欲没崛山西,倒着接篱花下述。襄阳小儿齐拍手,大家争唱白铜提。此常言也。至于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然后见其横放。其所以警动千古者,固不在此也。杜甫于白,得其一节,而精强过之。至于天才自放,非甫所到也。

诚如胡仔所说:“嘉裕以来,欧阳公称太白为绝唱,王文公称少陵为高作,而诗格大变。”欧阳修对于李白的喜爱乃在于其平易洒脱的风格,他努力对这种风格加以吸收并融化于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他的五七言古诗在表现题材与章法结构上继承了韩诗的某些特点,但就风格而言却没有韩诗的奇险。如庆历元年的《忆山示圣俞》就是一篇结构跌宕,行文曲折迂回,而语言疏畅的长诗。这似乎可以看做是诗人以李白诗歌的平易风格对韩诗的矫正,而这显然也与他对李白诗歌的喜爱、学习、继承有关。最为诗人称道的是其《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这首诗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诗人博采众长而自成一体的创作方法。该诗在构思立意上学习韩愈,诗写庐山高耸于长江之滨,以飞动的气势描写庐山千岩万壑、晨钟暮鼓之趣,从而表现对同年刘中允归隐其间的羡慕之情。在结构上全诗以散文章法为主,生新拗折。在韵律上该诗追步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使用江韵。江韵属险韵,因难见巧,愈险愈奇。而在语言上又直接取法李白《庐山谣》《蜀道难》,句式参差,语言疏畅,气韵流走,有一气呵成之感。诚如钱钟书《宋诗选注》所云:“他(欧阳修)深受李白和韩愈的影响,要想一方面保存唐人定下来的形式,一方面使这些形式具有弹性,可以比较地畅所欲言而不至于削足适履似的牺牲了内容,希望诗歌不丧失整齐的体裁而能接近散文那样的流动潇洒的风格。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上对韩、李均有所继承,对韩愈的继承表现在题材和诗歌的章法结构上,对李白的继承则更多地表现在诗歌语言风格上。可以说,他融化二人风格于一体而自出胸臆,形成了其诗歌既曲折多姿又情深韵远的平易疏畅诗风。如宋人胡仔《苔溪渔隐丛话后集》所称赏的那样,欧阳修文学创作是“自出胸臆,不肯蹈袭前人”的。

二、对宋诗的合理吸收

欧阳修对其所生活的宋代诗坛也多有师法和借鉴。比较突出的有王禹偁、杨亿、钱维演、谢绛、梅尧臣等人。

欧阳修非常仰慕王禹偶的为人,在贬官滁州时瞻仰王禹偁的画像,并作《书王元之画像侧》云:

偶然来继前贤迹,信矣皆如昔日言。诸县丰登少公事,一家饱暖荷君恩。想公风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名姓已光青史上,壁间容貌任尘昏。

因为王禹偁也曾经被贬到滁州做地方官,诗歌颇联化用王禹偁《滁州谢上表》“诸县丰登,

若无公事。一家饱暖,共荷君恩”之语。诗的首句说自己踏着“前贤”足迹,到滁州来任职,表达了对王禹偁敬佩之情和效法之意。可以说,王禹偁对欧阳修的影响是很深的,欧阳修早期的政治态度、人生追求、文道观念、创作风格均有受王禹偁影响的痕迹。

王禹偁曾写过一篇《朋党论》说:

夫朋党之来远矣,自尧舜时有之。八元、八凯,君子之党也;四凶族,小人之党也。惟尧以德充化臻,使不害政,故两存之。惟舜以彰善明恶,虑其乱教,故两辨之。由兹而下,君子常不胜于小人,是以理少而乱多也。夫君子直,小人谈。诀则顺旨,直则逆耳.人君恶逆而好顺,故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书》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君天下者能践斯言而行之,则朋党辨矣,又何难于破贼哉?

欧阳修著名的《朋党论》是否受到王禹偁此文启发呢?我们将二文作些对比。欧文曰: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尧之时,小人共工罐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凯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凯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王文将历史上各种朋党分成“君子之党”与“小人之党”两类,然后从君子与小人的人格特征与人君心理特征分析了“君子常不胜小人”的事实,最后希望人君能以《尚书》之言明辨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欧文重点在于阐明“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的观点。二文虽然立论的角度不同,但从两文的对比中可见,欧阳修关于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分显然受到王文启发。 关于文道关系,王禹偁在《答张扶书》中说:“夫文,传道而明心也。古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也。且人能一乎心至乎道,修身则无咎,事君则有立。及其无位也,惧乎心之所有不得明乎外,道之所畜不得传乎后,于是乎有言焉;又惧乎言之不易泯也,于是乎有文焉。信哉不得已而为之也!既不得已而为之,又欲乎句之难道邪?又欲乎义之难晓邪?必不然矣……姑能远师六经,近师吏部,使句之易道,义之易晓,又辅之以学,助之以气,吾将见子以文显于时也。

欧阳修《与张秀才第二书》说:“知足下之好学,甚有志者也。然而述三皇太古之道,舍近取远,务高言而鲜事实,此少过也。君子之于学也务为道,为道必求知古,知古明道,而后履之以身,施之于事,而又见于文章而发之,以信后世。其道,周公、孔子、孟物之徒常履而行之者是也;其文章,则六经所载至今而取信者是也。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 二文都强调文章是用以明道的工具性质,“以使道能传之后人,取信于后世”才是目的。因此,所明之道要容易理解,那么文章的语言则要明了易懂。王文的基本思想在于强调文的“传道明心”目的,而且古人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要求“使句之易道,义之易晓”。欧文提出“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的主张当与王文“使句之易道,义之易晓”的主张有内在联系。

王禹偁诗歌创作虽然是从学习白居易开始的,但是他并未囿于元和一体,而是学习白居易乐府诗精神,写了一些现实性很强的讽谕诗。如《感流亡》《对雪》《射弩》等诗皆是“多涉规讽”“未尝空言”的现实主义作品。并且逐渐由学白向学杜转变,寻求诗歌的新境界,他自己曾作诗说:“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欧阳修以现实生活题材进行诗歌创作的努力,实在是对王禹偶诗歌现实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吴之振说:“元之独开有宋风气,于是欧阳文忠得以承流接响。文忠之诗,雄深过于元之,然元之固其滥筋矣。”实为的论。 欧阳修于天圣八年充西京留守推官。当时,在洛阳聚集了一批声气相投的文人,经常在闲暇之时出游观景,诗酒高会,互相唱和,切磋诗艺。

王辟之《绳水燕谈录》云:

公(欧阳修)与尹师鲁、梅圣俞、杨字聪、张太素、张尧夫、王几道为七友,以文章道义相切靡,率尝赋诗饮酒,闲以谈戏,相得尤乐。

欧阳修《河南府司录张君墓表》也说:

文嘻公善待士,未尝责以吏职,而河南又多名山水,竹林茂树,奇花怪石,其平台清池上下,荒墟草莽之间,余得日从贤人长者,赋诗饮酒以为乐。

洛阳最高官员钱惟演对这些天下文士十分优待,并时时参与其酒宴诗会。这是欧阳修诗文创作的第一个时期,也是他诗歌创作多方学习他人的重要时期,所以,他一方面受杨亿、钱惟演等西昆体诗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其诗友谢降、梅尧臣诗歌的影响。

欧阳修晚年在其《归田录》中称杨亿为“真一代之文豪,”并在《六一诗话》中对杨刘西昆体予以客观评价:

杨大年与钱刘数公唱和,自《西昆集》出,时人争效之,诗体一变,而先生老辈患其多用故事,至于语僻难晓,殊不知自是学者之弊。如子仪《新蝉》云:„风来玉宇鸟先转,露下金茎鹤未知,,虽用故事,何害为佳句也。又如„峭帆横渡官桥柳,叠鼓惊飞海岸鸥‟,其不用故事,又岂不佳乎?盖其雄文博学,笔力有余,故无施而不可。非如前世号诗人者,区区于风云草木之类,为许洞所困者也。

欧阳修对杨亿诸公的佳句大加赞赏,且将之与九僧相比,认为他们并不像九僧那样“区区于风云草木之类,为许洞所困”。

刘克庄《后村诗话》载:

(蔡)君漠以诗寄欧公,公答云:„先朝杨刘风采,耸动天下,至今使人倾想。‟世谓公尤恶杨、刘之作,而其言如此,岂公特恶其碑板奏疏碟裂故为偶俪者,而其诗之精工律切者,自不可废软!

翁方纲说西昆体:

宋元宪、景文、王君玉并游晏元献之门,其诗格皆不免杨、刘之遗。……此在东都,虽非极盛之选,然实亦为欧苏基地。

明人张艇在《西昆酬唱集序》中也说:

杨、刘诸公唱和《西昆集》,盖学义山而过者,六一翁恐其流靡不返,故以优游坦夷之辞矫而变之,其功不可少.然亦未尝不有取于昆体也。

由此不难看出,欧阳修对西昆体诗风有合理吸收的一面。

谢绛是当时诗坛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天圣明道年间曾任河南府通判。他“以文学知名一时”,曾被杨亿誉为“文中虎”,据说他“学博而辞多,用事至千余言不尽”,诗风与后期西昆体诗人很接近。

他是欧梅在西京幕府里最重要的诗友之一,对欧梅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欧阳修《试笔·谢希深论诗》日:

往在洛时,尝见谢希深诵“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又见晏垂相常爱“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希深日:“清苦之意在言外,而见于言中。”

《六一诗话》载梅尧臣论诗之言曰:

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贾岛云:“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姚合云:“马随山鹿放,鸡逐野禽栖。”等是山邑荒僻,官况萧条,不如“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为工也。

这与上引欧阳修《试笔》中谢绛之论如出一辙。可见,梅尧臣“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观点与谢绛“清苦之意在言外,而见于言中”的观点是一致的。而欧阳修洛阳之作《题张应之县斋》却有“县古仍无柳,池清尚有蛙”之句。这决非巧合,当是谢降、梅尧臣还有欧阳修等人在诗歌唱和、诗艺切磋中所得出的共同体会

至于欧阳修早期对梅尧臣诗歌的学习借鉴,则经常在其诗文中给予说明。明道元年《书梅圣俞稿后》亦云:“余尝问诗于圣俞,其声律之高下,文语之疵病,可以指而告余也,至其心

之得者,不可以言而告也。”欧阳修《再和圣俞见答》云:“暖哉我岂敢知子,论诗赖子初指迷。”

三、对其他文体的借鉴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中合理借鉴古文、辞赋的章法和语言,尤其是他自己成功的散文语言和结构特点,对其诗歌风格的形成有及其重要的影响。

欧阳修从洛阳时期便开始潜心学习、研究韩愈的古文。他在《记旧本韩文后》说:“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八记载了一则轶闻:

刘中原父望欧阳公稍后出,同为昭陵侍臣,其学问文章,势不相下,然相乐也。欧阳公喜韩退之文,皆成诵,中原父戏以为“韩文究”,每戏曰:“永叔于韩文,有公取,有窃取,窃取者无数,公取者粗可数。”永叔《赠僧》云:“韩子亦尝谓,收敛加冠巾。”乃退之《送僧澄观》„。我欲收敛加冠巾”也。永叔《聚星堂燕集》云:“退之尝有云,青篙倚长松。”乃退之《醉留孟东野》“自惭青篙倚长松”也。

欧阳修散文创作主要学习韩愈散文的章法结构。在语言上,他强调文以传道,而道非抽象的说理,乃是治国修身之法。他说:“六经之所载,皆人事之切于世者。;“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所以,散文语言只要容易阐明道理就可以了。他抛弃了韩文言必己出的求奇求怪的一面,而继承了韩文“文从字顺”的一面,故而形成了自己散文曲折往复、语言畅达的风格。如苏询《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所言:“纤余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间(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

欧阳修的散文风格迎合了宋代当时的政治形势和文学发展的要求,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如范仲淹于庆历八年《尹师鲁河南集序》所说:“懿、嘻以降,寝及五代,其体薄弱,皇朝柳仲涂(开)起而摩之,髦俊率从焉。……洛阳尹师鲁少有高识,不逐时辈,从穆伯长(修)游,力为古文,而师鲁深于《春秋》,故其文谨严,辞约而理精,章奏疏议大见风采,士林方耸慕焉。逮得欧阳永叔从,而大振之,由是天下之文一变。”可见,在庆历年间,欧阳修就已经获得很高的文名。随着欧阳修散文创作的成功和文坛地位的建立,在其诗歌创作中也有意无意地引入其散文中的行文方式、章法结构和语言特点,从而形成其诗歌平易疏畅的风格。 人们在讨论欧阳修“以文为诗”的时候,往往从师法韩愈的角度入手,殊不知,欧阳修自己的散文风格对其诗歌风格的影响也很明显,甚至更为直接。其散文“纤余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的特点与其诗歌“平易疏畅”的风格显然有相通之处,这是欧阳修一贯的行文特点和语言风格在不同文体中的体现。可以说,欧阳修的散文成就也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其诗歌。倒是吴之振先生看到了欧阳修散文与诗歌之间的渊源关系,他说:“其(欧阳修)诗如昌黎,以气格为主。昌黎时出排鼻之句,文忠一归之于敷愉,略与其文相似也。”

当然,其诗歌转益多师,博采众长是有所侧重的。这种侧重在文体上得到较明显的体现。对此,元人方回有具体评说:“读欧公诗,当以三法观。五言律初学晚唐,与梅圣俞相出入,其后乃自为散诞。七言律力变„昆体‟,不肯一毫涉组织,自成一家,高于刘白多矣。如五、七言古体则多近昌黎、太白;或有全类昌黎者,其人亦宋之昌黎也。”方回的评价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他看到了欧阳修诗歌学习前人是分文体的,欧阳修分别从不同的前人那里学习不同文体的诗歌创作技巧。这也导致了他的诗歌在不同的文体间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于长江有关的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于长江有关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于长江有关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30333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