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空山水诗

空山水诗

2016-04-26 12:47:1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空山水诗(共5篇)山水诗的成因论中国山水诗的成因概述:山水诗,是指一种以描写山水风景为主的诗歌形式,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也可有其他的内容,但是它所呈现出来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是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山水诗渊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晋宋时代则是山水诗兴盛的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随着中国诗歌发展与文学环境变迁...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空山水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空山水诗 篇一:《山水诗的成因》

论中国山水诗的成因

概述:

山水诗,是指一种以描写山水风景为主的诗歌形式,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也可有其他的内容,但是它所呈现出来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是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山水诗渊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晋宋时代则是山水诗兴盛的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随着中国诗歌发展与文学环境变迁而不断演变。

关键词:

先秦两汉,晋宋时期,谢灵运,审美情趣,玄学思潮

正文:

所谓“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辅助母题,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一首山水诗中,并非山和水都得同时出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水景为主。但不论水光或山色,必定都是未曾经过诗人知性介入或情绪干扰的山水,也就是山水必须保持耳目所及之本来面目。当然,诗中的山水并不局限于荒山野外,其他经过人工点缀的著名风景区,以及城市近郊、宫苑或庄园的山水亦可入诗。

山水诗渊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晋宋时代则是山水诗兴盛的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随着中国诗歌发展与文学环境变迁而不断演变。

一、在《诗经》、《楚辞》的时代,诗中就出现了山水景物(如《蒹

葭》、《伐檀》、《山鬼》、《九辨》等),但那只是作为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而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曹操的《观沧海》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晋宋时代则是山水诗兴盛的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概括了这个时期山水诗的特点。

二、山水诗鼻祖:东晋的谢灵运。 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谢诗的特点:谢诗善于细致入微地描摹山水景物,营造清新自然、生动鲜明的画境。鲍照评论说:“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南史·颜延之传》)萧纲也说:“谢客吐语天拔,出于自然。”但谢诗的自然不同于陶诗的自然:陶诗的自然是心灵的自然流露,其写景在于写意;谢诗的自然是客观自然的摹写,其写景在于摹象。因此谢诗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致体察,而采取精巧工致的描写手段,表现的是自然物象的客观美。以辞采的秾丽和琢磨的精工而达于清新自然的画境是谢诗的最突出的特点,也是谢诗匠心独运所开辟的、不同于前人的一种艺术境界,因此谢诗成为开山水诗新风的一大家。

谢诗在摹景状物中十分注重字句的锻炼,创造出了许多名垂后世的佳句。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

始宁墅》);“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晚出西射堂》);“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人彭蠡湖口》)等等,字句精工,境界清新,色彩鲜明,的确“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但是有佳句而无佳篇,也是谢诗的一个缺点。

谢诗的构思与结构比较单一,其山水诗往往是先叙事,次写景,最后说理,形成了模式化的构思与结构。因为注重山水景物的客观描摹刻划,主体精神和情感的透入不够,所以大多诗篇达不到陶诗的情景交融、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

谢诗讲究语言的艺术技巧,善于锤炼字句,重辞采,讲对偶,求新奇。刘勰评论宋初山水诗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文心雕龙·明诗》)正概括了谢诗的语言特点。谢诗讲究语言技巧,对于提高描摹客观物象的能力,发挥语言的表现力是一种贡献,但是过分地雕琢与追求新奇也使谢诗有生硬晦涩的瑕疵。

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是开启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谢灵运的诗正如钟嵘所说:“譬尤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诗品》卷上)谢灵运的诗,不仅在当时引起轰动,而且对后世也有着深远影响。

三、山水诗的兴起:纵观整个古典诗歌发展史,山水诗的形成发展不是孤立的平面的,而是与其它类别的诗歌具有密切联系,在长期兼容并蓄相互渗透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独自特色。晋宋时期,山水诗从

孕育而至形成,是我国古代山水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这时期山水诗是在前代诗歌创作基础上逐渐形成,同时其自身所具备的各种特点又对六朝以后山水诗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在山水诗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作用。晋宋山水诗所处的这一特殊阶段,决定了它与以前诗歌创作中的山水描写及以后更加独立自足的山水篇什的区别而表现出两方面特色:一方面,对自然山水的自觉观赏与细致描写反映了这时期山水意识的普遍自觉和山水描写经验的日渐丰富;另一方面,将自然山水不仅看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也是自然之道的形象体现。晋宋山水诗这两方面特点实际上是由它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两点规定性所决定的,即山水赏会与玄理感悟,前者是感性体验,后者为理性沉思,晋宋山水诗正是藉山水与玄理相互渗透、共融并生而显示其特有的精神气蕴。从诗歌创作本身观之,这两点规定性并非凭空出现,魏晋以来诗歌创作已经为山水诗的兴起提供了这两方面条件。

1、就诗歌发展过程而言,晋宋间山水诗的兴起,是这时期各种类型诗歌创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时期在公宴、游览、行旅、招隐、游仙、玄言等题材的诗歌中已有大量的山水描写,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山水感性经验,反映这时期随着人的自觉,山水意识也在不断觉醒,自然山水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诗歌创作之中。这些诗歌中的山水描写显示出与以往山水描写的不同态度和眼光,诗中的山水不仅是与人的自身情感无关的物质存在,而是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对象,主体从中获得是情感的愉悦和精神的解放。建安邺下文人创作的公宴诗率先反映这种对自然景物的鉴赏态度,诗人们面对邺都西园周

围的景象唤起的是“遨游快心意”、“欢乐犹未央”、“飘鹞放志意”的喜悦和振奋,用了大量笔墨描绘西园风景:“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月出照园中,珍木郁苍苍。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芙蓉散其华,菡萏溢金塘。灵鸟宿水裔,仁兽游飞梁。华馆寄流波,豁达来风凉。”显然,这些诗中描写的邺都西园还不是更广阔的大自然,但是这并非不能说明此时观照自然已持有鉴赏性态度,以致由景物之美令人发出“生平未始闻”之叹。这种鉴赏态度之生成显然来自愈加丰富的山水感性体验。登临送别或山川跋涉早已使自然山水与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可分离,汉魏以来现实乱离,人们深感到人生之短暂无常,精神极度苦闷致令人们向自然山水寻找慰藉,建安公宴诗正是现实的精神追求和长期积累的山水感性经验的形象说明。

除了公宴诗之外,自然山水描写也进入游览、行旅、招隐以及游仙诗中。陈琳《游览诗》便展示了高城眺望所见的自然风光:“东望看畴野,回顾览园庭。嘉木凋绿叶,芳草纤红荣。”潘岳《在怀县作二首》诗中的自然景物也是诗人登高所见:“南陆迎修景,朱明送末垂。初伏启新节,隆暑方赫羲。朝想庆云兴,夕迟白日移。挥汗辞中宇,登城临清池。凉飚自远集,轻襟随风吹。灵圃耀华果,通衢列高椅。瓜瓞蔓长苞,姜芋纷广畦。稻栽肃芊芊,黍苗何离离。”显然,无论公宴还是游览行旅诗中的自然景物多是人间常见的城郭、园圃、崇丘,与晋宋山水诗中的深山大壑意象颇不相同。而且,这些诗中自然景物与诗人思想情感尚未构成有机联系,因而山水景物还无法自足

空山水诗 篇二:《田园山水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复习

古人云,写诗不过景情二端,请问你是如何理解诗歌的景情关系的?

预习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问:本诗是如何将写景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

答案: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真实地表现出悠闲自适的归隐心情,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 解析:定位诗歌类型,寻找景物,概括其特点,从意象和诗歌类型把握作者情感

二、知识讲解

(一)了解山水田园诗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二)常见意象与意境:

1.①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②意境特点: 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2. 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禅房、古寺、暮钟

五柳、接舆、伯夷、叔齐 、林叟、幽人、樵夫、寺僧、道人、

(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

(三)表达的思想情感

主要情感: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渴望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四)常用表现手法

描写:

1.听觉角度:①动静结合

②以动衬静 或以静衬动

2.视觉角度:① 绘形、绘色

②角度变化 上下、俯仰、高低、 远近

3.细致程度:①工笔 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②白描 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

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4.其他方面:虚实结合、正衬反衬等

虚实:景物描写中,“虚”是指梦境、回忆、未来、想象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

诗歌常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的手法。

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抒情: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

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

交融。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也叫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物抒情、以景结情、触景生情:诗人把自身所

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修辞:在古代诗歌中,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分析作用。

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对偶是为增强诗的音乐美、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比是为了更突出作者的情感。(朱门)

借代是使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五)鉴赏方法及解题思路:

山水田园诗一般鉴赏方法是把握意象特点,分析意境是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去把握诗歌情感,鉴赏手法,体悟语言风格。

1.把握意象:①找准、找全典型意象;

②观察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远近、高低、里外、俯仰等);

③体会画面的色彩,感受画面的色调;

④注意画面的动态、静态;

2. 分析意境:①结合意象特点展开联想与想象,描摹诗歌图景。

②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3. 体会情感:结合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

4. 鉴赏手法:注意从描写、抒情、修辞等角度考虑,并结合诗作分析。

5. 品味语言: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多为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清幽淡雅的。

考点1

山水田园诗歌的特点

考点2

山水田园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手法

易错点

诗歌鉴赏的全面性和规范性

三、例题精析

【例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干】

1、诗的颔联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2、颔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分析。(空山水诗)

【答案】

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

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

分工整。 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很强。

【解析】

第一问诗歌意境题,描绘景物,概括景物特点。

第二问诗歌手法分析,明确山水田园诗一般运用哪些表现手法。

四、课堂运用

【基础】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空山水诗)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题干】

1、首联哪两个字用得好?(炼字:解释——描绘——情感)

2、颔联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3、最后两联描绘了作者怎样的生活?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4、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

(空山水诗)

【答案】

1、空:写出了山林的静谧幽暗茂密,看不见人的活动。

迟:慢。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2、手法:动静结合,色彩浓淡搭配,叠词。写出了山野的恬静优美。

3、宁静闲适的禅寂生活,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淡泊名利,闲散安逸的生活情趣。

4、这两句写雨后初晴时的自然景致。茫茫水田里里稻子生机勃勃,绿意盎然;雪白的白鹭在稻田里飞起飞落,意态悠闲;山中林木在烟雨中苍翠欲滴;金黄的黄鹂在树林中呼朋引伴,互相唱和。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解析】

1、练字题,定位词性,寻找动词、形容词等。

2、写景一般采用哪些描写方法。

3、根据句子含义判断作者情感。

4、描述画面,抓住关键对象,要对画面特点进行概括。

【巩固】

《菩萨蛮》(其二)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题干】

1、简要概括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2、分析"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1、起二句直言江南美好。“春水”二句承上,一写江南水乡景色美,一写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垆边”二句进一层写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画船听雨眠”的生活,还有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组合成“游人”只应该在江南终老的情意。

2、结末二句转入“未老莫还乡”的深沉感叹之中。词人以避乱入蜀,饱尝离乱之苦,时值中原鼎沸,欲归不能,“还乡须断肠”一句,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尽而意不尽。

【解析】

1、找准对象:水、人。

2、抓住关键词“还乡”,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拔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题干】

1、请找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中最传神的两个字,并赏析此联。

2、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空山水诗)

【答案】

1、颔联既是实写,又寓想象,“坼”,分裂。“浮”,浮动,浮荡。只见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的壮阔又生动形象。“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

2、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解析】

1、找准两个诗句相同位置的动词,结合诗句解释词语含义。

2、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分析其情感。

课程小结

山水田园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主要情感: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渴望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课后作业

【基础】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空山水诗)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题干】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2、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3、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2、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生动的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

3、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空山水诗 篇三:《山水诗鉴赏及常用术语》

山水诗鉴赏

山水田园诗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的种类,其著名诗人有王维、孟浩然、陶渊明等人,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缘景抒情,因寄所托,表达自己的理想、志趣。 在鉴赏山水诗首先要以“景”为基础,紧紧抓住“情”,从景物入手来理解情。

一、绘山水之景

读懂山水的第一步,先从字面上弄懂意思,然后才能深入诗歌的核心“情”。这就需要我们赏诗的想象力:

1、勾勒轮廓。即按方位,有序地在脑海中展现意象的方位、形状。

2、给景物着颜色。

3、将景物动态化。就是根据诗歌内容,让景物动起来,增加图片的真实性,更贴切实景。

4、给画面补充细节。诗歌的精炼,使它可能把所有的物象都表现出来,这就要学生去补充细节。可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全面性、深刻性的目的。从而也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绘山水之景的第一个好处是: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诗意,找到诗眼,帮助答题。(空山水诗)

例:2006年高考王炎词《南柯子》云:“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题目: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贴什么样的画面。

如何答题呢?我们可以按步骤来完成:

列举意象:花、水珠

勾勒轮廓:背景是雨,花开放、水珠聚于花瓣。

细描色彩:花红、水珠晶莹

动态化和想细节:花朵上,水气聚成了晶莹的水珠,象是少女眼睛里含着泪珠,夺眶欲出,令人十分爱怜。

从描绘中我们可以发现,正是“啼红”在诗中起关键作用: “啼红”这个诗眼,帮助我们在描绘画面时注意如此内容:一是下的是小雨,濛濛细雨;二是让我们想象到了含泪珠的少女,有了美感。

绘山水之景的第二个好处是:帮助我们回答“描绘景物有什么特点”之类的题目。这类题目往往要我们回答如下内容:富有层次感(即回答近景、远景、静景、动景等内容)、有声有色。这些内容就是在绘山水之景时就能解决的。

例:2004年高考题《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分析】看到“如何描写什么景物”、“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类问题,一般来说从三方面来作答:

1、内容:有声有色,色彩鲜明。

简述:从诗中列举表现声、色、形等的词语,然后可以这些意象色彩鲜明,营造了什么样的气氛。(空山水诗)

2、内容:富有层次感。

简述:回答时写明各种意象的描写顺序:上下、前后、内外等等,表现了什么。

3、内容: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简述:意象中有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哪些是虚景,哪些是实景,然后动静/虚实结合表现了什么。

【参考答案】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

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黄浅碧,遥望一片轻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二、品山水之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山水承载着古人与今人的情思,写山水以寄情,赏山水诗以品情。当古人情寄山水之时,往往是其入世受挫之际,因此山水诗大多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蹈情怀。

那么如何从诗中品出诗人之情呢?  默读悟情。

诗味是可以读出来的。虽然不能放声读出,但仍然可以通过默读来体味感情,诗歌所含的情:或激昂,或哀伤,或悲愤,或欣喜„

2006年江苏卷《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云:“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读之,一股伤感之情油然而生,这与诗音乐美的特性是分不开,做试卷时,诗要多默读几遍。  以景推情。

诗人的感情总是通过山水表现出来的。要品味山水之情,首先要从诗本身出发,一般来说,特别要注意描绘山水的的修饰性词语,这些词语往往就含着作者的感情。诸如:

“空”“瘦”“长”“壮”等修饰词,本身就含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另外,山水意象本身更有极强的暗示性,比如“雨”“梧桐”“芭蕉”等就带着哀愁伤感的情绪。

例:2006年福建考卷诗歌《端居》云:“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分析:“空床、素秋、青苔、红树、雨、月”这些词眼写出了秋天的萧飒与寥落,他们诗人心境的最好见证了;而“归梦、寥落、愁”这些字眼则让我们直接触摸到诗人的内心深处。表达诗人孤寂、悲愁的思归情思  知人论情

要读懂诗,就要知道写诗的背景,要知道诗人的主要风格特征,而这些主要通过题目后边的注解来了解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看注解,看懂注解,把注解与诗联系起来答题。

例:2005年高考题诗歌鉴赏采用了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要辨别此诗的感情,当然其根本就是诗本身,但我们可以佐以注解,就可以更明确其情感:欣喜!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品味诗歌的感情,就是对诗歌的整体感知的内容,它直接影响着高考题的答题方向,所以一定要准确地把握!

解题方法示例:李华诗《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解题步骤:①注意意象修饰词:“自落”“空啼”。----孤寂之情

②注意意象本身:“草”“水”“花”“山”。----美景

③综合①②内容,最终确定诗歌的感情:本诗写诗人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又树有山,有花有鸟,景色优美;但是,“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山中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孤寂之情。

例:试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韩愈的《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答案:“都”,表示普遍性,新年了都没有花木发出芳香,表达了对春来的过晚,花开过迟的遗憾和抱怨之情;“惊”,到了二月才第一次惊喜见到草芽,表达了诗人在久盼的春色终于来临后的新奇惊喜之情;“嫌”,“穿”,运用拟人写春雪,赋予雪以人的情感,也在嫌春色来的晚,也穿过庭树当作飞花,要给人带来春的气息,为诗增添了浪漫气息,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白雪飘飞图,渲染了一种热闹和欣喜之情。

常用术语

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生活,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画面意境-恬静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炫丽,雄浑壮丽,清冷空寂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A.描写景物方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

B.空间排列次序:由大至小,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近至远,由上到下

C.描写景物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等

问:作者是怎样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的? 答:侧重表现手法

空山水诗 篇四:《山水诗大全》

1、<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山水诗大全

2、<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山水诗大全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7、<山居秋瞑>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8、<山中·荆溪白石出>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9、<饮酒·结庐在人境>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1、<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秋登万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3、<登池上楼>

晋·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14、<巫峡>

唐·杨炯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15、<七里濑>

晋·谢灵运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空山水诗 篇五:《李白的山水诗》

1、<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山水诗

3、<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4、<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的山水诗
山随平野4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7、<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8、<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9、<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0、<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11、<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2、<荆门浮舟望蜀江>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
芳洲却已转,碧树森森迎。
流目浦烟夕,扬帆海月生。
江陵识遥火,应到渚宫城。

1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4、<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5、<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空山水诗》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大全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空山水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空山水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37603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