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关于乌镇的诗歌

关于乌镇的诗歌

2016-11-23 11:14:0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关于乌镇的诗歌(共5篇)乌镇对于乌镇,那一幅小桥流水静谧的画面,撑着油纸伞步履轻缓的在青石板上,忘记喧嚣,忘记纷扰,那种古老与沉静,时光与流水,悠然与斑驳组成一副天然的图画,就如诗化的江南水乡……这如画一般的生活让我向往。乌镇,这个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是抛却了万般奢华之后的一个古朴简约的梦境。水是乌镇的灵魂,一切景致皆...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乌镇的诗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乌镇
关于乌镇的诗歌 第一篇

对于乌镇,那一幅小桥流水静谧的画面,撑着油纸伞步履轻缓的在青石板上,忘记喧嚣,忘记纷扰,那种古老与沉静,时光与流水,悠然与斑驳组成一副天然的图画,就如诗化的江南水乡……这如画一般的生活让我向往。乌镇,这个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是抛却了万般奢华之后的一个古朴简约的梦境。

水是乌镇的灵魂,一切景致皆应水而生。沿河人家的木楼多半都悬在水上,当地人把这样的木楼叫做“水阁”。水阁上三面有窗,凭窗可尽览市河的风光:对面的廊棚和廊檐下悬挂的灯笼;不远处的古桥和映在河面的桥影;悠悠摇过的乌篷船和船棹泛起的柔波……

乌镇多的是桥,桥是古镇的眼睛。关上窗,听着桥下潺潺的水声,千年的流水从容淡薄地流着,桥与水的完美融合仿佛一切回到了千年之前。想到一首描写乌镇的诗句

:江南水乡展旖旎,屋衍风铃声悦耳,小桥蕴涵古城貌,青石幽雅怡心矣。此时若能下点小雨就更好了,光影的迷离,烟雨的扑朔,皮影般的人流,又是一幅人与自然,人与江南缠绵的情话。

缓步走进乌镇,恍若隔世。那一座座记载着岁月沧桑的古屋临水而建,傍桥而立,仿佛诉说着千百年来曲折的经历,更折射出一种古老不朽的文化。那些或深或浅的历史,依旧古朴的延续到今天,在多少人寻梦的路途中,乌镇是一个缩影,一个集灵感、柔情、沧桑、深远、水墨、坦荡和残缺的缩影。

江南的人家依河而建,前门是小街,后门是小河,墙基就是河岸,长年累月,已被河水冲出了道道小沟。人字形的屋顶,雕花的木窗,暗红的门面,斑驳的墙壁,记录着岁月的变迁。早晨,江南人家在摇撸声中苏醒,生火,买菜,上学,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入夜,江南人家放下了一天的工作,吃饭,洗澡,乘凉,之后又枕着潺潺的水声入梦。

当你身在乌镇,看着操着各色口音的游人从面前走过,时间就在细碎的流水间缓缓流逝。一切都那么安静,那么淡然,每个来乌镇的人也许都想找到点什么,那就让故事体会意境,别有一番滋味。

乌镇西栅的夜晚是恬静而又充满风情的,游船上悠扬的琴声中还透出几声船工们呵呵的号子,连同对岸商铺里伙计的叫卖声,有声却依旧是含蓄的。船桨将平静的湖面晕开,又拨回来,再晕开去,又拨回来。一圈圈涟漪让倒映在湖中的水岸小屋添了几分动感,摩肩接踵的游人们带着笑意踩着碎步穿过一个又一个巷口。这是夜色下的乌镇,一个追忆似水年华的地方……

想起一句话:来过便不曾离开。乌镇所散发出的灵秀和独特的情韵让我深深着迷。简单是这里的主旋律,也许人世间的很多事情,倘若能定格在这样单纯的简单里,时间能够定格到过去的美好里,也是一种幸福吧。

20篇浙江美景诗联作品
关于乌镇的诗歌 第二篇

20篇浙江美景诗联作品

作者:福建霞浦一中 林承强

1.杭州灵隐寺

飞来岭下三生石,青洞岩边一线天。 玉乳青坪横石戟,金莲碧水吐云烟。 冷泉柳浪红花笑,辟塔莺歌白鹭旋。 罗汉龙泓光万道,济公灵隐寿千年。 注:飞来峰、三生石、青林洞、玉乳洞、韬光金莲池、冷泉、辟

支塔、《十六罗汉图》、龙泓洞。

2.浙江溪口

海国天台染日红,锦溪金鲤跃龙宫。 武潴激浪荡轻柳,仙阁凌霄通彩虹。 翠岭鸣莺虬柏郁,平沙长草野山葱。 南园挂果黎元富,蒋氏本堂景物丰。

3.浙江沈园

春波残壁映荷莲,孤鹤断云离别艰。 踏雪问梅啼喜鹊,诗香爱意满人间。 注:浙江绍兴市越城区春波弄宋代著名园林。

4.浙江普陀山

梵籁涛声随白帆,金沙崖刻悟新禅。 观音赐福秀奇地,春到人间清净天。

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

5.浙江雁荡山

雁飞草荡花村横,三折龙湫湖梦晴。 寺古屏青通曲径,银河倒泻斗琮琤。

6.嘉兴南湖

瀛洲放鹤舞苍穹,心岛观莲诗韵融。 烟雨朦胧千里浪,红船揽秀一帆风。

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

7.浙江乌镇

廊棚水阁暖霜晨,屋衍风铃万户新。 柳拂小桥舟传语,微雕妙展古城春。

注:浙江嘉兴市桐乡市乌镇。

8.浙江杭州西湖

闻莺竹径尽奇茵,丽港断桥皆宝珍。 双岭凌云春溢彩,三湖映月涧流银。 柳堤破晓繁花艳,书院摇荷密叶醇。

岳墓栖霞思报国,漪园平眺万家新。

9.浙江丽水畲女

河水鸣琴放歌畲女手牵手

花丛舞蝶铺锦农家心连心

10.畲家女用水

喜居宝地登峰望远心头甜蜜蜜【关于乌镇的诗歌】

福照畲家饮水思源脸上笑盈盈

注:浙江景宁澄照乡。

11.杭州西湖

绿柳横斜,闲云野鹤,曲曲层层西湖静 红莲浮动,片石新亭,晴晴雨雨水色深

12.杭州西湖垂柳

飞花一霎穿红雨

垂柳半湖映绿烟

13.楠溪江

龙窟含翠,狮子打锣溅玉流芳致远 凤穴恋红,天龟击鼓飞珠嵌锦绵长

注:楠溪江位于浙江温州永嘉县境内,有龙窟、凤穴,狮子岩,

朝天龟,“击鼓瀑”和“打锣瀑”等。

14.浙江小赤壁

广夏连云山与水

仙都降地画中诗

15.丽水

丽水田园争艳丽

新村画栋竞风流

16石柱镇

三春可贵腾紫气

寸土须珍绘新图

17.天台龙游涧

千崖景色流春韵

百涧涛声奏乐章

18.钱塘江迎来羊年第一场大潮

羊年钱塘频添新彩

盛世中华再起大潮

19.杭州西湖石桥

金塔傍山清夜影

石桥浮水碧云天

20.嘉兴西塘镇

柳翻绿浪金丝系灯笼院藏幽雅 波漾蓝天玉带缠如意桥锁风流

乌镇古韵
关于乌镇的诗歌 第三篇

【关于乌镇的诗歌】

乌镇古韵

“嘎,嘎,嘎……”船桨缓缓地弹奏起清脆的乐章。

因水成街,因水成路,因水成市,因水成园,家家临水,户户舟楫,桃红柳绿,小桥流水人家,一派水乡风光,这曾是多少文人雅士魂牵梦绕的古朴之乡——乌镇

小桥流水,摇橹女在长满青松嫩叶的石旁缓缓而过,淳朴的乌镇人就在这儿过着恬静的生活。现在,请把烦恼抛诸脑后,闭上眼睛,你能感受到古老的气息,体味到纯朴的民风,找到一份自由无束的惬意么?

当我们漫步在树荫底下时,前方就迎来了别具匠心的墙雕和精致古雅的亭台,我一边漫步在亭台间,一遍遥望乌镇的景色。看!青翠欲滴的绿叶,清澈透明的河水,形态各异的小拱桥,错落于绿树掩映的水面,似乎组成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我们顺着蜿蜒的小路置身于黑瓦白墙的古屋群中,古老的气息便扑面而来。麻石板铺成的巷子窄长而纵横交错,不少石基青砖筑成的古典民居,门额的砖雕,飞檐的装饰都甚具古典气息。不仅如此,顺着石板路向前,还有描绘青龙的山墙,尽是粉彩绘画的屋梁,可谓诸美集于一游,何乐而不往?

看着处处碧波荡漾,家家临水入影,我又怎能不去领略一下乌镇的水乡韵味?我们雇了一条小船,在河中缓缓前进。船桨轻轻地划动,在水中留下一圈圈的微波,又慢慢地散开了,在阳光的照耀下彷如怒放的银花,闪闪发光。我看着水中的倒影,情不自禁地舀了舀河水,拨散了倒影,由它一圈一圈的扩散开来。听,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我轻轻地闭上眼睛,享受着余音袅袅。清风拂过,柳条随着这动听的笛声翩翩起舞了,迷迷蒙蒙。沉浸在恬静的氛围中,似乎所有的烦恼都如落叶般,被清风送走了。

依稀中,远处似有古朴的二胡声,嘶哑的叫卖声,甚至是摇椅压在青石板上的吱呀声。小木舟缓缓驶入深巷,昏暗的老屋中玩牌的村民和窗前透绿的幽兰,与这岁月的留痕是那么的和谐。一切显得那么精密,这古朴的老街、幽巷、石桥、旧宅,成为现代生化中传统文化的印证,是流光溢彩的世界中一块难得的回归之地。

时间如同行云流水般稍纵即逝。当船靠岸时,我们才如梦初醒。静的街,清的水,幽的路,富有浓郁江南风韵的屋,都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且在画中铺展,在画中延续…… 漫步在石头砌成的街上,你分不清是古代还是现代,分不清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古今中外都在这里融合了,这就是这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的胸襟和品格。马可波罗曾深情地感叹这如她的家乡威尼斯般静谧,其实威尼斯还是一片荒地的时候,这已经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让她积淀了历史的精魂,焕发出独特的光芒,让她在中国众多的历史古城中鹤立鸡群。中国文化应该是包容性的,是容得了古也容得了今、容得了吴也容得了越,是容得了孔孟也容得了苏格拉底,是乃邪恶在农田里耕耘的人、工厂和公司中辛勤劳动的人代表的文化。

“青石板,板石青,青石板上钉银钉……”一阵稚嫩的童声春来,小女孩踩踏出清脆声响的青石板路缺似乎还停留于这句民谣之中,我高兴地用相机留住了这张满足的笑脸。或许,在这无数的小巷中,无数的门庭里,藏匿着无数厚实的灵魂。正是这些灵魂,千百年来,以积聚久远的固执,使这个小镇保存了风韵的核心。这灵秀柔美的水乡,这古色古香的小镇,虽由人作,却宛自天开。

诗集
关于乌镇的诗歌 第四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是江苏宜兴人,

家在太湖之西岸,

而吴江则是太湖东岸的吴江县。

词人在东飘西泊

的旅途中,船过吴江,又逢春雨,他自然怀念他在不远的家乡,和家中亲情的温馨,并发出

年华似水有家难归的人生慨叹。

“红”与“绿”本是形容词,在这里被创造翻新,让它们兼

职打工成为动词,照亮照花了历代读者的眼睛。其中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也许是从

李煜的

“樱桃落尽春归去”

点化而来,

但贵为帝王才子的李煜,

也会要承认青出于蓝而胜于

蓝吧?

漂泊,

大约也是诗歌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了。

在当代,

海峡彼岸认同大陆尊重民族文化如

割不断的脐带的众生,

远在他乡异域海角天涯的炎黄子孙,

他们的灵魂深处,

大都不免有一

种沉重的漂泊之感,

他们常常在海风中西风里回首他们血脉相连的故国,

所以余光中早年曾

有名诗《乡愁》与《乡愁四韵》

,与江水和海水相关。最近他在《母亲与外遇》一文中,又

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

,而“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

漂泊的龙族叫他做大陆,壮士登高叫他做九州,英雄落难叫他做江湖” 。而另一位台湾名诗

人洛夫呢?他当年就曾借李白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在《床前明月光》一诗中,他就

“不是霜啊

/

而乡愁竟在我们的血肉中旋成年轮

/

在千百次的

/

月落处

/

只要一壶金门高粱

/

一小碟豆子

/

李白便把自己横在水上

/

让心事

从此渡去”

。当代台湾优秀诗人所写的漂泊之

感,许多都与“水”相连,而且大都能从唐诗宋词中找到他们的渊源与血缘,犹如一株花开

千年的老树,新花虽然已不是旧花,但植物学家仍可以为新花寻根问祖。

(节选自《书屋》

井冈杜鹃红

刘华【关于乌镇的诗歌】

⑴“

1929

年,第三次反围剿期间,井冈山青年林同生告别心上人吴月娥,参加了红军。

临行前,二人相约,来年相会在杜鹃花盛开的时候。

⑵我来了,

我已经收到了你的邀约,

柔情似水的江南,

【关于乌镇的诗歌】

留不住我茫然的脚步,

林中飘荡

的倩影,就像我落寞的心灵。我匆匆前行,为了采摘一片绿盈盈的清静,我寻寻觅觅,为了

追回那个红艳艳的花期。【关于乌镇的诗歌】

⑶就这样走,

一直走进山的深处、

云的深处、

春的深处,

一直走到林的边缘、

崖的边缘、

梦的边缘。路在崖边断了,花却在崖下红了。

⑷就这么悄然地绽开。一枝枝、一簇簇,伫立在村舍边、山溪畔,是娇羞的,也是热切 的,拨开潇潇春雨,撩起蒙蒙晨雾,翘望着春的来路;一团团、一片片,是娴静的,也是野 性的,往泉声里躲,往林深处藏,却是藏不住的春色满山流淌。

⑸我涉过溪洞寻找你的踪迹,我真切地听到你的山歌了,那妙龄的山歌唱得瀑在奔泻、

云在翻卷、

花在怒放。

我攀上山岩仰望你的容颜,

【关于乌镇的诗歌】

我清晰地看到你的眉目了,

那青春的笑颜

映得瀑生虹影,云若霞飞,花作浪涌。

⑹我来了,沿着当年你走过的路。你还在守望着山路,约会着花期吗 ?

“杜鹃花还没有开,林同生已经牺牲在了八面山。当年春天,昊月娥也遭抓捕,敌

人逼她带路,吴月娥将计就计,将敌人引上了悬崖。

⑻密密匝匝的鹃林,

绵延十里的花廊,

随着带雨的山风且歌且舞,

伴着嶙峋的怪石同吟

同唱。

⑼我看到你了,

你就是在这里被捕的吗

?

我看到你了,

你就是这样穿过蓄势待发的花山,

把敌人带上断魂的悬崖

?

你就是这样以花一样的生命,制成了箭一般的武器 ?

⑽你要走了吗

?

你已经不记得相约花期的诺言了吗

?

你要走了吗

?

你难道不珍惜合苞待放

的花季吗

?

你一定要去吗

?

水乡乌镇导游词
关于乌镇的诗歌 第五篇

乌镇地处浙江北端,与江苏省相邻,曾经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之处。春秋时期,乌镇是吴疆越界,吴国曾驻兵于此以防越国,当时称乌戌。乌镇的称呼,首次出现是在唐咸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间,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河东为青镇,解放后,统称乌镇。 关于乌镇一词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据说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浙江刺史李琦妄想割据称王,举兵叛乱,朝廷命乌赞将军率兵讨伐。乌将军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打得叛军节节败退。李琦突然在市河河畔挂牌休战,正当乌将军就地扎营伺机再战时,李琦却于当日深夜偷袭营地。乌将军仓促应战,最后连人带马跌入李琦设下的陷阱,被叛军乱箭射死。虽说仗是打输了,但是乌赞将军那种正直、忠诚、爱国的表现,让老百姓十分钦佩。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镇名以他的姓氏为名,改称乌镇。 草木本色染坊 整个工坊占地2500平方米,地面是青砖铺就的,上面竖立着密密麻麻的高杆和阶梯式晒布架,规模相当庞大。这里除了制作蓝印花布外,还有独特的彩烤工艺流程,而且当时的彩烤色彩也十分丰富,都是从当地的草木原料中提取出来的,像茶叶啊,桑树皮啊,杭白菊啊,都是提取色素的原料。红茶可以染成浅红色,绿茶可以染成浅绿色,杭白菊可以染成浅黄色,桑树皮可以染成浅褚色,因此,这个染坊在当地被叫做草木本色坊。 叙昌酱园 中国是酱油生产起源最早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叙昌酱园是乌镇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酱园,它是镇人陶叙昌于清咸丰九年创立的。 酱园前店后坊,自产自销,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它晒酱的地方。满院子都是青灰色的酱缸,我们从缸身上,斗笠上都可以看到叙昌酱园的字样。大晴天的时候,工人们就把斗笠取下,露出盖着蚕丝棉的酱缸,让里面的豆瓣酱尽情的吸收阳光。或许大家要问,为什么要盖一层蚕丝棉呢?首先这是因为要防灰防蚊虫,另外一方面,蚕丝有很好透气性,让豆瓣酱可以在烈日下更好的呼吸发酵。晒的时间大概要34个月,直到变成黑褐色为止。 这里是陶家的一个会客厅,旁边还有一些照片,上面是做酱的工艺流程。做酱的工艺比较复杂,要先浸泡黄豆、蚕豆、小麦等原料,再利用竹匾制曲,再发酵,发酵好了加盐水放到外面暴晒,而暴晒的时间是最久的。以前江南一带的人家几乎都是自己做酱的。 亦昌冶坊 亦昌冶坊也是前店后坊的性质,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口锅被称为天下第一锅。明代嘉靖年间,湖州铁匠沈济带着一身熟练的冶炼技术来到乌镇开了个小作坊,当时它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铁作坊,因此生意兴隆,发展的很快。这口大铁锅就是同治五年家族生意最鼎盛的时候做出来的,既展示了自家冶炼的高超技能,也展现了他家的经济实力。旁边墙上的照片有关于这口大铁锅的资料记载,我们面前的这一口铁锅,也是根据资料仿制的,并不是真品。 往左走上楼是一个体验区,每个礼拜的二、四、六下午2点到4点,这里会有专门的师傅给大家展示铁锅的制作过程。这个屋子的建筑结构也非常特别,所有立柱都是用石料雕凿而成,因此有石脚屋之称,其实这也是为了防止冶炼过程中四处飞溅的火花引燃木料,酿成火灾。这面墙上描绘了冶炼铁锅的所有制作步骤,其中最耗时间,也最难的一步就是给炉子升温,因为要铁水熔化,温度一定要达到1400度以上才行。我们身边这个就是给炉子鼓风的风箱,大家可以在这里绕一圈参观一下。 昭明书院 昭明书院得名于曾在此地读书的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萧统编辑整理的《文选》是我国第一半诗歌散文选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选》和《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钞》都是古代读书人案头必备的文学读本,影响深远。 前方庭院中有四眼水池,四周古木参天,正门入口有明朝万历年间建立的一座石牌坊,上题六朝遗胜,龙凤板上有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的字样,在文革期间,被有心人涂上了石灰,才得以幸存。 书院的后册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展览馆。乌镇是文学巨匠茅盾的故乡,自第五届开始乌镇已经成为茅盾文学奖的永久颁奖地,第五届是在乌镇一期东栅,第二期是在我们西栅。 三寸金莲馆 中国封建历史里的缠足现象存在了上千年,对于这段缠足历史,历来都是褒贬不一。这个三寸金莲馆用大量珍贵的实物和图片给大家讲述中国历史上的缠足文化,如此系统全面的介绍,在世界上也是第一家。 我们现在进的是当初西栅大街大户人家

的房子,这里很多景点包括客栈都是把几个大户人家的房子打通建成的。我们现在第一进的地方是做商店用的,主要卖一些工艺品。第二进是蜡像区,让游客了解一下当时裹小脚的场景。这边是我们的女孩到了一定年纪,长辈给她裹小脚的场景。裹脚一般都是在女孩58岁的时候,如果年龄太小,脚还很软,可能会裹的不到位,落下终身残疾,没办法走路,如果年龄太大,脚掌就定型了,裹起来更痛苦,而且也裹不漂亮。现在我们到里面的展览馆去看一下。 那个时候就已经有高跟鞋、坡跟鞋了,为的是让脚显的更小些。大家看他们的鞋子都是尖头鞋,那我们现在穿尖头鞋是为了漂亮,为了时髦,那时候他们的脚本来就被绑成了尖形,所以鞋子都是尖头的。当时她们只有大脚趾是不动的,其他四个脚趾都被折断压在脚底板下面,同时还要把脚面骨折断,从而把脚裹成一个弯弓的形状。 大家过来看一下这边的两双鞋子。这是一双富贵高筒靴,是富家小姐或有钱人家的小姐穿的,平常的鞋子都是自己做,做靴子的话就要请专门的鞋匠来订做。这靴子上的花卉是牡丹花,也表示大富大贵的意思。这边这双是专门给古时的歌舞妓跳舞时穿的,脚后跟这个抽屉是放花粉用的,下面还有个镂空的莲花形状图案。跳舞的时候,随着脚步的移动,会有一朵朵的莲花印在地板上,因此这被称为步步生莲鞋。 往里面进去,这些都是小孩子的童鞋,有虎头鞋、十二生肖鞋等等。再进去就可以看见更多的鞋子,这里的鞋子有按种类分,按地区分的。像这几双鞋子普遍要偏大点,因为是民国初年的时候的鞋子,那时候缠脚不是很讲究,所以脚还是比较大的。现在我们看看这些小的,这几双单个的鞋子很有特色,它们都是单个的,叫做订婚鞋。因为当时男婚女嫁都是靠媒婆做媒的,媒婆会把女孩子的绣花鞋其中一只拿到男方家给女孩做媒,而男方的父母就看着这鞋子来选媳妇。他们主要看两方面,一方面看大小,因为当时以小脚为美,另一方面是看鞋的做工,也就是鞋面上的绣花。因为女孩子裹了小脚之后,干不了重活了,只能在家里做些家务活,女工方面当然也是非常看重的,因此挑媳妇主要就是看鞋子的大小和做工这两个方面。 这里还有一双睡鞋,顾名思义是睡觉时穿的鞋子。这鞋的底是软的,睡觉前套在脚上,出门的时候在这双鞋子外面再套一双硬底的鞋子就可以了。 这边有四个地区的鞋,南方的,北方的,中原地区的,江南地区的。其中中原地区的脚型是最漂亮的,像湖南湖北这一带,而且那里做的鞋大多是坡跟鞋。大家都知道,相同长度的鞋子,做成坡跟和做成平跟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做成坡跟后看上去明显更小些。中原地区的女孩有纤骨的称号,她们骨骼长的比北方女孩要小,因此脚也相对小些。而缠脚是要按比例的,缠的过小了会影响女孩子的正常行走,所以北方的鞋子要相对的大一些。 这边是72双精品鞋,这些大一点的是民国时期的,这些有点少数民族味道的是青海地区的,都是从山区农户家收集回来的。 这边还有两双镇馆之宝两双出土文物。这里是故意放着一大一小两双,做一个对比。这双是北宋年间的,到现在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当时还没有广泛流行缠脚,当时没有缠过的脚是跟我们现在一样,自然生长的,那这个鞋子也是蛮大的,按现在的标准来说有39码的样子。那旁边这双就明显小很多,这是明朝的鞋子,也是从乌镇近郊出土的一双三寸金莲鞋。因为明朝是缠脚最鼎盛的时期,那个时候如果女孩子不缠脚是嫁不出去的。 刚开始流行缠脚是在南朝的时候,李后祖有个宫女叫媚娘,她本身脚比较小,经常在跳舞的时候不穿鞋子,用布把脚绑一下,在棉花上面跳舞,李后祖就赞誉她是凌云之态。那时候开始就以小脚为美,到了宋代的时候开始有了三寸金莲的说法。它从宫廷传到一些富贵家庭,再传到妓院,慢慢的开始广泛流行。那时候民间老百姓还不怎么会缠,特别是在农村,农村里的女孩子是家里劳动力的一部分,缠脚后就意味着不能下地干活了。那到了明朝的时候,如果说女孩子不缠脚肯定是嫁不出去的。皇帝朱元璋娶了马皇后,因为上轿时一阵风吹来,把轿帘吹开,露出了马皇后的一双大脚而被人耻笑,于是就有了露马脚之说。 清朝的宫廷里面是不缠脚的,因为满人认为江山是从马背上打来的,缠了脚还怎么骑马呢?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年的时候下了一个禁缠令,就是说凡是我康熙元年出生的女孩一律不准裹小脚,可是汉族的老百姓太多了,而且缠足的思想也根深蒂固了,他们还是在偷偷给自己家里的女孩子裹小脚。于是在康熙七

年的时候,朝廷就索性不管了,也把这个禁缠令罢免了。真正没有裹小脚是在民国的时候。 这个脚是我们乌镇90多岁的老人家的脚,她这个脚已经不是三寸金莲的小脚了,而是有点畸形。因为这位老人家10的时候父母给她裹了一段时间的小脚,后来又不裹了,但是脚始终长不好,就变成这样畸形的了。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乌镇的诗歌》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乌镇的现代诗歌 乌镇诗歌奖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乌镇的诗歌”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乌镇的诗歌"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75002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