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有名意境的诗句

有名意境的诗句

2015-12-23 02:05:5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有名意境的诗句篇一《说说古诗文的意境》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有名意境的诗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有名意境的诗句篇一
《说说古诗文的意境》

说说古诗文的意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意境”这个词。比如说,一首诗很好,我们就说:“这首诗很有意境。”什么是意境?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 王羲之《兰亭集序》一开头就指出,兰亭给人的美感,主要不在于亭子本身的美,而是在于它可以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说的是抬头一看宇宙如此之大,低头一看,世界万物又是如此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接下去说:“所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游览者的眼睛是游动的,心胸是敞开的,游目骋怀,因此得到了一种极大的快乐。而这种仰观俯察,游目骋怀,就引发了一种人生感,王羲之接下去又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宇宙无限,人生有限,正如孔子在岸边望着滔滔的江水发出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就是人生感。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极有名的文章。王勃在文章开头也描写了滕王阁建筑的美,但接下去说,滕王阁给人的美感,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而在于它可以使人看到一个无限广大的空间,看到无限壮丽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然后他就写到,在这种空间的美感中,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就是滕王阁所引发的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的感受和领悟。我国云南昆明有一座大观楼,楼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

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这是一个广阔无边的空间,下联是写无限的时间:“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无限的空间和时间引发了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感叹。大观楼的这副长联,和王羲之、王勃的两篇文章一样,都说明兰亭、滕王阁、大观楼可以使游览者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

陶渊明有两句有名的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是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有区别。区别就在于它不仅仅是揭示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事件的意味,而是要超越具体的事物和事件,要从一个角度去揭示整个人生的意味。唐宋词很多作品很有意境。其中一些大家熟悉的名句,如“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们读这些词,感到的是一种惆怅,好像旅客思念家乡,茫然若失。这种惆怅是一种诗意和美感,也带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在这种美感中,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的某种体验和感受,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有名意境的诗句篇二
《说说古诗文的意境》

说说古诗文的意境

说说古诗文的意境安徽

鲍亚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意境”这个词。比如说,一首诗很好,我们就说:“这首诗很有意境。”什么是意境?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王羲之《兰亭集序》一开头就指出,兰亭给人的美感,主要不在于亭子本身的美,而是在于它可以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说的是抬头一看宇宙如此之大,低头一看,世界万物又是如此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接下去说:“所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游览者的眼睛是游动的,心胸是敞开的,游目骋怀,因此得到了一种极大的快乐。而这种仰观俯察,游目骋怀,就引发了一种人生感,王羲之接下去又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宇宙无限,人生有限,正如孔子在岸边望着滔滔的江水发出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就是人生感。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极有名的文章。王勃在文章开头也描写了滕王阁建筑的美,但接下去说,滕王阁给人的美感,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而在于它可以使人看到一个无限广大的空间,看到无限壮丽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然后他就写到,在这种空间的美感中,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就是滕王阁所引发的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的感受和领悟。我国云南昆明有一座大观楼,楼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这是一个广阔无边的空间,下联是写无限的时间:“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无限的空间和时间引发了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感叹。大观楼的这副长联,和王羲之、王勃的两篇文章一样,都说明兰亭、滕王阁、大观楼可以使游览者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陶渊明有两句有名的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是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有区别。区别就在于它不仅仅是揭示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事件的意味,而是要超越具体的事物和事件,要从一个角度去揭示整个人生的意味。唐宋词很多作品很有意境。其中一些大家熟悉的名句,如“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们读这些词,感到的是一种惆怅,好像旅客思念家乡,茫然若失。这种惆怅是一种诗意和美感,也带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在这种美感中,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的某种体验和感受,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245200安徽歙县二中 鲍亚民

有名意境的诗句篇三
《诗歌意境的特点及其分类》

诗歌意境的特点及其分类

意境是诗歌创作与鉴赏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所谓“意境”,从创作主体而言,它是诗人的主观之情、理与被表现的客观事物之形、神以及诗人对现实人生的独特感悟所形成的艺术画面。绝大多数的诗歌不以塑造人物,描述故事为 己任,它所要表现的是诗人心灵思绪的片断,借助的常常是与之相对应的山水草木等事物的形貌,赋之以灵性,寄之以情思,它们不同的艺术形态,则是诗人独特匠 心的展示。从接受主体而言,则是凭借诗歌艺术语言的媒介,糅合一己之人生经验,再现诗歌中的艺术情景,并从中体悟、玩索与反观自身,从而产生心灵的回应与 共鸣。正如晚清词家况周颐所云:“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蕙风词 话》卷一)所谓“缔构”者,盖因诗歌之审美形象皆为零碎、片断、跳跃之故,需读者驰骋联想再予补充、丰富、完美之,从这个意义上讲,读者之鉴赏又何尝不是 一种艺术的创造呢。诗歌的创作与鉴赏,实乃艺术审美形象之传递与转换,如此而已。 在中国诗歌史上,任何一首历经岁月、脍炙人口的佳作,都是诗歌意境创造的成功范例。《诗经》 《楚辞》中已不乏其例。例如《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発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九歌·相夫 人》:“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前者表现诗人可望不可即之心绪,含咫尺千里之感伤,风格婉约柔美,意境朦胧悠远。后 者则寓愁思于落叶秋波之中,遂起千古“悲秋”之意象,意境萧瑟而闳约。

与意境创造之实践相比,意境理论的产生与成熟却要晚得多。“意境”一词,盖出于佛经。佛经中的“六根”——眼、耳、鼻、舌、身和意,产生了所谓“六境”。 《门经·卷第九》就有:“眼根色境”、“耳根声境”、“鼻根香境”、“舌根味境”、“身根触境”和“意根法境”等经论。《阿毗达摩俱舍论·卷第一》中又 有:“於六根中。眼等前五唯取现境。是故先说。意境不定。三世无为。”佛经以为人体与外界事物之联系,当以人之感官最为直接,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 触觉对应的便是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为此五者“唯取现境”,具有直觉性。唯有人之“意境”,乃“意念之境”,它既依托于人体及意识的感知经 验,又可以超越自身之“现境”,因而其与道家之“坐驰”和艺术之“想象论”也就最为接近。从哲学上讲,佛教所云之“境”,在某一层面上,实质是指诉之于人 之感官与意识的形象感知。

最早将“境”作为诗学术语引入诗歌领域的是唐人。唐代诗僧皎然《诗式·取境》云:“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 而得,此高手也。”这里的“境”,就包含了主客观统一、驰骋艺术想象的意思,就是指意境的创造问题。皎然还在《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论涅槃经 义》中有“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的诗句,也说明了诗人的情思是包容在诗歌的意境之中的。只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意境”,古人往往只称“境”或“境界”。 概括古人意境理论之特点,大致具有发散性、相关性和多样性之三端。

一、发散性。诗歌贵在以有限之文字表达无限之情思。钟嵘《诗品序》释“兴”曰:“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兴”有感发、联想之义。皎然《诗式》:“缘境 不尽曰情。”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境生于象外。”梅尧臣所云“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均是。诗人营

造 的意境,读者完全可以读出不同的意味。这已是做诗与读诗的常识,不必多言。

二、相关性。皎然《诗式·辨体》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认为“高古”、“飘逸”等风格均从诗歌的意境中体现出来, 故风格论与意境论关系甚密。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便是通过描绘不同的艺术意境来展示不同的诗歌风貌的。王国维《人间词话》,则将“词眼”与意境相联系。评 赏宋祁《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语,有“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的名言。作为诗歌的核心理论,举凡诗歌的创作、风格、表现、鉴赏等理论最终都 与意境理论相关。甚至可以这样说,其他理论其实都是围绕着意境论来构建的。

三、多样性。古人论诗有“情”“景”“事”“理”四要素之说。故而意境者决非仅仅用“情景交融”四字便可简单涵盖者。在具体的诗作中,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意境类型。在这方面,唐代王昌龄《诗格》中的“三境说”极值得注意。其云: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对王昌龄的“三境”,向有不同之理解。其实古人与今人的最大不同,就是古人从不从理论到理论地玩“纯理论”,他们都坚持从创作中来,再回到创作中去,他们 的论诗和赏诗,都是最终为写诗服务的。明乎此,王昌龄的“三境”就不难理解。这里的“三境”,实际上就是意境的三种类型。只是把偏重于描写景物的(如山水 诗)称为物境,偏重于抒写情怀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说理言志的称为意境。

第一种:物境。其意境特点是:以景为主,景中藏情。景重,情浓,意淡。比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诗人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大获全胜后,于是年秋天回师经过河北碣石山时所作。这是我国较早的一首描写山水的诗,“水何澹澹”以下十句,写出 了山海的壮阔和雄浑,我们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起伏澎湃的波涛,突兀耸立的山岛。接下来写秋风秋色,诗人一反传统的悲秋情绪,把秋天写得极富生机,树木繁茂, 百草丰美,充盈着顽强的生命力。然后再写大海,在秋风中其浩渺波涌的气势,似乎要囊括日月,包容星河,吐纳宇宙。这种描写,正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 成的艺术境界,也是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和建功立业雄心壮志的艺术展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均是这一类作品。也有的写景更客观,情思更隐蔽,更追求一种景物之外的韵味。如韦应物的名作《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全诗以客观的描景写物见长,直抵物境。诗之尾句最为有名,宋代以后常为绘画之题,其神韵情味可见一斑。上联两句写西涧白日之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下联状春夜潮涌舟横之象,“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写出野趣,一个“横”字,点出姿

态。清人黄叔灿的《唐诗笺 注》评此诗:“闲谈心胸,方能领略此野趣。所难尤在此种笔墨,分明是一幅画图。”王渔洋《唐人万首绝句选》也说:“写景清切,悠然意远。”虽然也有人以诗 人当时之处境心情,认为:“‘幽草’、‘黄鹂’,此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春潮带雨晚来急’,乃季世危难多,如日之已晚,不复光明也。末句谓宽闲寂寞之 滨,必有贤人如孤舟之横渡者,特君不能用耳。此诗人感时多故而作也。”(高發《唐诗品汇》引谢叠山语)不管诗歌是否为“诗人感时多故而作”,但此诗之传 世,肯定是写景之自然,韵味之无穷的缘故。宋代寇准《春日登楼怀旧》:“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欧阳修《采桑子》词:“残阳夕照西湖好,花坞萍汀,十 里波平,野渡无人舟自横”,均是袭用韦应物诗中景语,足见其影响。李白《独坐敬亭山》、王维《山居秋暝》《终南山》《鸟鸣涧》等,均是这类作品。宋人苏舜 钦《淮中晚泊犊头》诗,正可与韦诗相媲美:“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时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其“物境”,与韦诗也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种:情境。特点是:以情为主,景为情设,情中带景。情重,景散,意明。这类诗歌的意境构不成整体的艺术画面,它是根据情感的需要设置情境,为抒情服务。且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清人浦起龙《读杜心解》称此诗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忧国忧民的诗人终于等来了“安史之乱”被平定的喜讯,满心的喜悦不可抑制,倾泻而出。全诗就是围 绕着一个“喜”字,来展开情境。首联写喜出望外之情,用喜极而泣加以烘托。颔联紧承上面写来,先写妻子的愁容一扫而光,继写自己匆匆收拾准备回乡的狂喜之 情。下面四句乃想象之辞,战乱一旦结束,一路返乡不用再担惊受怕,所以可以放歌纵酒,伴随着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色,与妻儿们高高兴兴地出发,颈联所表达的情 景,恰与其《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伤之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何等的快意!尾联用“即从”、“便下”与“穿”、“向”四个极其连 贯的动词,绾结四个地名,一气直下,酣畅淋漓地写出了归心似箭的迫切心情。由于诗人扣住了“喜”字来写,以情为重心,以此带景,移步换形,主宾虚实,累累 如贯珠。正如《杜诗说》所云:“言愁者使人对之欲哭,言喜者使人对之欲笑。盖能以其性情,达之纸墨,而后人之性情,类为之感动故也。”这说出了杜诗善于营 造情境的特点。这类诗歌的艺术画面虽不如山水诗那样的统一浑成,但在画面与画面之间仍有着意脉上的贯串和联系。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咏怀古迹五首》,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李商隐的《锦瑟》等无题诗均是。

第三种:意境。特点是:以意为主,以气取胜,富有理趣,意中传情。意重,情浓,景淡。这里的“意境”与今天概念不同,特指一种以立意和理趣取胜的作品。在 人们通常的认识中,总把意境等同于可以再现的艺术画面,这没有什么不对,但从创作的实际出发,这样的认识又欠全面。因为有不少佳作,如果说有什么艺术画面 的话,它不是通过诗歌的字面去获得,而是要依靠读者从诗人所表现出的精神面貌和气概中去把握。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 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里说的“喜怒哀乐”,除了指人的情感外,当还包含有诗人对人生的体验

和理 解。当然这种理性的认识,是要通过感性的美的形式来表现的。比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此作将诗情与哲理相 结合。前四句以龟蛇为喻,说明万物都有“竟时”的客观规律,中间四句以老骥起兴,写出壮士暮年雄心不减的豪情,后面四句直赋哲理,指出虽然万物有终,生命 有限,但生命的长短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保持乐观的精神,就可得到生命的延长。诗人一反常人悲衰嗟老的颓丧情绪,以辩证的思想,诗化的哲理,升华出一 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和启迪。这无疑也是一种诗的意境。诗化的哲理,有时可以超过形象的描写。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 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另一唐代诗人畅当的《登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两首同题诗意境相似,俱为佳 作。但王诗的三、四句,将眼前之景升华到一种极富哲理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广泛而深刻的启示,不能不说要略高后者一筹。唐代杜牧的《乌江亭》诗则借项羽之事 全篇议论:“兵家胜败事不期,忍羞包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更是理趣多于情致。

也有的以意取胜、以气取胜之作,看似形象性不足,但其审美价值正在于凛然之正气和正义之中,也是一种意境。比如: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贾岛《剑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绝句》)

前一首宛若一幅泼墨写意的剑客图,剑光闪闪,豪气逼人,语意劲直,却又意在言外,余味无穷。后一首借助历史,言短意长,决绝刚烈。

还有的诗意很朴素、清晰,但却能引起人的思索和联想。如: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

曾向钱塘住,闻鹃忆蜀乡。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家铉翁《寄江南故人》) 悯农》两首以关注农民疾苦,感叹盘中之餐来之不易而家喻户晓,传诵不衰。其中的第一首语言平易如农谚,而三、四两句,语意却力透纸背。“四海无闲田”与“ 农夫犹饿死”的强烈反差和畸形现实,对时代黑暗入木三分的揭露已不言而喻。比王建《水运行》:“去年六月无稻苗,已说水乡人饿死”,更耐人寻味,也令人不 由联想到晚唐陆龟蒙的《新沙》诗:“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蓬莱有路教人到,亦应年年税紫芝。”其中所包含的辛辣讽刺,使我们可以找到农夫饿死 的根本原因,也更加理解了罗隐《雪》诗中的“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的弦外之音。《寄江南故人》诗的作者是南宋末年的家铉翁,他官至端明殿学士、签署枢 密院事等职。后出使元廷被扣,但拒不出仕。这是南宋亡后,他写的怀念故国之作。由于他是四川眉山人,所以上联一句写故国,一句写故乡,爱国之志写得很明 白。下联写失去故国、故乡之痛,夜里梦中,不知魂归何处。诗中仅以杜鹃“不如归去”的啼声感发情思,但其思绪之痛苦,胸襟之浩渺,真令人挥之不去。

对意境的分类,不但还可进一步地细化,而且即便是上述的分类也只是相对的,在

很多情况下,还存在着互相交叉、结合的现象。譬如白居易的 七律《钱塘湖春行》,全诗句句写景,似乎乃“物境”之作,但其诗意之结构上却是移步换形,一句一景,极富跳跃性,又似乎是以“赏春”之情贯穿全篇的“情境 ”之作,但综合观之,此诗毕竟以写景为主,故似仍以“物境”为主。总之,把握诗歌意境的特点和分类,对诗歌的创作和鉴赏都具有指导意义,它使诗人在意境的 创造中更为明确、更为自觉;对鉴赏者而言,由于对意境认识的深入,所以当他们在赏析诗歌之时,就可对不同之作品,尝试不同之赏析角度与方法。譬如以“物境”为特点者,就不必于诗中强索托寓;“情境”者,就应把握其感情之流程或情思之要穴;而“意境”者,则大可玩索其中之意味或理趣。注意了区别对待,诗歌特点之把握当也会更加准确了。

有名意境的诗句篇四
《古诗词鉴赏-意境意象类》

一.意象与意境 意象与意境,是古典诗词中常用术语。意象是作者在选取 融入作者思想情感的人、事、景、物等诸要素;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二.意境与情感

意境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要么是“正相关”,即“境”的特征与“情”的特征在感情上是完全吻合的,即正衬;要么二者之间是“负相关”,即“境”的特征与“情”的特征是恰好相反的,如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情衬乐情等。

①抓三类词语。描绘性词语(如《吴松道中(其二)》中的“萧萧”“飘”“急”等)、情感性词语(如“孤舟”中的“孤”字)、评价性词语(如2012年天津卷《野菊》中“肯为无人减妙香”句。)②用双音节词组合概括意境特征。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③要将意境特征与诗歌思想感情联系起来,即“境与志合”。如果景与情同,则为正衬;如果景与情反,则为反衬。④“概括”意境特征和“描绘”画面在答题上是有区别的,前者只需要概括出特征即可;后者则要通过分析意象特征,概括出意境的特征。

三.设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请简要概括。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概括。

3.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赏析。

四.赏析模板

1.赏析诗歌意境类题目模板:

2.赏析意象内涵类题目模板:指明意象内涵+点明意象作用

①许多意象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这也就是意象的内涵。因此,平时要多积累一些特定意象的内涵。如“杨柳”寓意离愁别绪,“松、兰、竹、菊、梅”等寓意品质高洁等。②这类题型一般出现在托物言志类或借景抒情类诗歌中,因此,意象的内涵与人物的品质或思想感情是联系在一起的。据此,可简要分析具有特定内涵的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例1:(2012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问题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问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例2:(2012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

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

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问题】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一.意象与意境

意象与意境,是古典诗词中常用术语。意象是作者在选取的融入作者思想情感的人、事、景、物等诸要素;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二.意境与情感

意境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要么是“正相关”,即“境”的特征与“情”的特征在感情上是完全吻合的,即正衬;要么二者之间是“负相关”,即“境”的特征与“情”的特征是恰好相反的,如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情衬乐情等。

①抓三类词语。描绘性词语(如《吴松道中(其二)》中的“萧萧”“飘”“急”等)、情感性词语(如“孤舟”中的“孤”字)、评价性词语(如2012年天津卷《野菊》中“肯为无人减妙香”句。)②用双音节词组合概括意境特征。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③要将意境特征与诗歌思想感情联系起来,即“境与志合”。如果景与情同,则为正衬;如果景与情反,则为反衬。④“概括”意境特征和“描绘”画面在答题上是有区别的,前者只需要概括出特征即可;后者则要通过分析意象特征,概括出意境的特征。

三.设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请简要概括。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概括。

3.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赏析。

四.赏析模板

1.赏析诗歌意境类题目模板:

(1)描绘诗中景物+概括意象特征+点明意境作用

(2)概括意象特征+结合语句分析+点明意境作用

有名意境的诗句篇五
《关于诗画中的意境综述》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综述

[摘要]: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意境在不同时期,在人们的不同理解中似乎意义不同。中国古典美学的起点是老子的哲学和美学。老子的基本思想中有两个观点,对中国后世的古典美学影响很大。中国古代艺术家说的“象外之象”“境外之境”——这才是宇宙本体,生命万物的本体。中国园林建筑的意境,就在于它可以使游览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以使游览者“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

[关键词]:诗,书,意境

一 引言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意境在不同时期,在人们的不同理解中似乎意义不同。人们平时说“意境”,似乎就是“情景交融”的意思。这种解释是从清代开始的。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也认为意境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其实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另有它意。

上述“情景交融”并没有表达出意境,而是“意象”。我们时常在诗歌中看到意象这个词,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意象就是借物抒情。某种特别的景色或者物体,借由作者的心境和笔力,赋予了能被人们普遍感知的感情色彩,就成为了意象。

所以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指的是意象。

那么,什么是意境呢?

意境本身的意义,内涵,是远远大于意象的。

但是我们从现实的所有作品中能分析、捕捉到的,大部分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意境是比意象更难捉摸的东西。任何作品都可以很轻易做到情景交融,只要融入感情,便是出现意象,但意境却不是那么容易被感知、被作者表达出来的。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以意象是十分常见的。

二 意境的起源

“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美学中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这一艺术辨证法范畴内容极为丰富,“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在两个统一过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就形成了“意境”。

中国古典美学的起点是老子的哲学和美学。老子的基本思想中有两个观点,对中国后世的古典美学影响很大。第一个观点:道是宇宙和生命万物的本体;第二个观点,“道”是无和有,虚和实的统一。在这两个观点的影响下,中国的古典美学都不崇尚太过逼真的艺术,对具体对象的刻画并不被重视。因为“道”包罗万象,虚实相生,艺术家们所追求的,应该是刻画出这虚实间的道,画出道的本体。

道的本体是什么呢?之前已经说过了,是宇宙和生命万物。

要刻画“道”,写实和逼真是不够的,还需要更深层次的一些东西。

为了把握“道”,就要突破“象”。因为“象”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而道是无限的。

许多中国古代的画家认为,画家追求的应该是“妙”。而“妙”也是个十分微妙的词,何为妙?是美吗?是逼真吗?抓住一个有限的东西进行还原和刻画,是远远达不到“妙”的

境界,无法给观者震撼的。

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

这是对“意境”的范畴做了最简单的描述。

境自然也是象,但又不全是象。境是突破了的象,不仅仅拘泥于事物的形态、情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跨越了“象”能到达的范围。中国古代艺术家说的“象外之象”“境外之境”——这才是宇宙本体,生命万物的本体。境是“象”和“象外”虚空的统一。

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就是指的这个。

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对整个人生、宇宙、万物获得哲理性的感知。在这个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艺术家们自由畅游在这个世界中,用心感知到庞大的洪流,用感觉去捕捉一闪而过的灵感。

有意境的作品正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

这不仅带给读者、观者、听众们一种宇宙感、人生感、历史感的意蕴,也能让人们感受到实在的境界——意象中形而上的部分。

三 中国古代艺术中的意境以及西方古代艺术中的意境

西方的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追求“美”。在西方,恐怕没有一个词汇能诠释中国诗画评论中的“妙”。比如古希腊的雕塑,最常见追求的是阳刚之美,雕塑把人体塑造得非常逼真,完全再现了人体的结构。包括每一条肌肉的线条,腰线的弧度,身躯的比例,都是对人体的再现。

一直到文艺复兴都是如此,我们也都知道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解剖尸体的“趣味故事”,这都是为了他们所追求的再现艺术。所以西方的艺术家们并不追求“意境”,或者说,他们的作品中追求的是简单的“美”,再现的“美”,贴近生活、现实的“美”。

而中国艺术家并非如此。中国艺术中的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明代朱承爵 《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 清代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 云栖修篁夹道,意境殊胜。”

端木蕻良 《关山月的艺术》:“画梅花的,很少能闯出林和靖式的梅花品格,总是强调暗香疏影这般意境。”

中国古人称赞一首诗一幅画,如果说了“妙”字,那恐怕是无上的褒奖了。金圣叹评《水浒传》,也经常使用“妙极了”“妙不可言”云云。

美和妙自然是有不同的。

美是有具体对象的。美的着眼点,看得见、摸得着,就在观者的面前。美是直观的,睁开眼就能看到,伸出手就能摸到的。

而妙并不是这样。

妙所包涵的,是整个人生,是造化的自然。中国艺术家不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者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刻画得很完美。相反,中国的艺术家们要突破这种有限,追求更广阔的感觉,抒发他们对人生、宇宙、万物的感受。

四 诗画以及其他艺术中的意境

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喜欢画“远”,高远,深远,平远。“远”难道只是视觉上的远吗? 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山水画家崇尚的“远”,是意境的远。从有限的视觉中望出去,能给人无限的感受。这种无限的感受,令人觉得仿佛置身于庞大的空间,快速流动的时间。一切时空都被跨越,让人有历史感、宇宙感„„

古代诗人喜欢登高望远。许多大文豪都写过登高望远的诗。这登高望远,高也远也不仅

仅局限于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高和远,而是从这两种感觉出发,引发诗人对时空的思考,对“道”的思考,最万物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园林并不同于国外的城堡别墅,是十分独特的。这园林之中所包涵的,也正是意境。中国的园林从来不追求在悬崖上孤立的城堡,空旷平原上的古屋„„中国的园林是一种整体,一丁点都不能拆开来看。这就是有意境。园林中的每一个点,都连成线,组成一个庞大的整体。

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它们本身,而在于它们可以引导游览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从而丰富游览者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明代有位造园学家,名叫计成,他有一部书叫《园冶》,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缦。”

元人有两句诗:“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这就是亭子的作用,就是把无限景色都吸收进来。中国园林,如台榭楼阁,也都是起这个作用,都是为了使游览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也就是突破有限,进入无限。突破有限,进入无限,就能够在游览者胸中引发一种对于整个人生、对于整个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中国园林建筑的意境,就在于它可以使游览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以使游览者“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

五 总结

陶渊明有两句有名的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是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境的世界。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境。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意境。

有名意境的诗句篇六
《意象意境类诗歌鉴赏》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答案示例: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诗人形象。

(湖北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1)(4分)

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答案:“恨”是指思妇对于远在天涯的丈夫的思念。由于丈夫久远不归,思妇这思念便上升为一种怨恨,越怨恨,越见思妇思念之深之切。

标准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悲戚哀伤、愁思难遣、孤独寂寞、青春流逝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夜深望月寄相思,而山月无情,全然不懂主人公一腔心事,自然也就无从传递相思情了;眼前百花白白飘落,水风全然不知也不觉更无怜,却依然催落一地华英,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却无人怜的哀怨。情景交融,委婉含蓄。

标准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江西卷)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答:“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2分)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2分)

• 第一种模式:分析诗歌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应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

•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 杜甫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回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

三)。

(山东卷)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有名意境的诗句篇七
《李白的著名诗句》

最大气苍凉的景色描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最自信的诗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最狂傲不羁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最无奈的诗句:

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最符合金庸设定: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最脍炙人口的忧愁诗: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最细腻的景物描写: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化为经典成语的诗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最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孤独的感受: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最古惑的句子

拔剑四顾心茫然

最摧人泪下诗句: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最有意境的诗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最悲凉一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最萧索的

拔剑四顾心茫然

最有意境的诗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最有气魄的: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最色的

日照香炉生紫烟

最血腥的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最有骨气得一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最无奈得一句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最坚强的

人生达命岂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

最无实意的:

噫吁唏。

最沉郁的诗句:

大鹏飞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最白居易风格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气魄最大: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渡玉门关。

最煽情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拽的: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最浪漫深情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最清纯的: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最幽怨的: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最苍凉大气的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最豪气干云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无奈的诗句

宾友日疏散,玉尊亦已空。

最财大气粗的一句:

千金散尽还复来。

最有杀气的:

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有名意境的诗句篇八
《诗词审美意境之表现》

诗词审美意境之表现

(一)唐诗的意境

唐人有关意境的研究与创造有划时代的意义。纵观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 主要是唐诗真正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创造出韵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的诗歌意境。

(1) 盛唐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 创造出兴象玲珑、韵味无穷、高度浓缩、多层次又轮廓明晰的意境。我们看下面几首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之一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王维《辛夷坞》

各诗无一不是情景交融契合, 并且能再造想象, 引人遐思, 含蓄蕴藉, 言外有意, 余味无穷。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王维诗时就称赞其作品:“词秀调雅, 意新理惬, 在泉为珠, 着壁成绘, 一字一句, 皆出常境。”

(2) 中唐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 创造出以心照境、心与境谐、境生象外、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的趋于内向化、主观化的意境。所以, 中唐诗歌的意境便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我们看下面几首诗: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I>——司空曙《江村即事》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老兔寒蟾泣天色, 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 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 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李贺《梦天》

上面前两首诗, 以心照境, 写得不即不离, 含蕴深远, 境生象外, 言外有意, 是诗人对世理人生无可无不可的独特情趣与心境的真实写照, 尤其“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明写客观物境, 实则更是诗人心灵世界的外化, 象外有象, 弦外有音。第三首诗也表现出中唐诗境的特殊风貌: 一方面境界深远, 言外有思, 同时全诗又弥漫着一种浓重的主观情思即怀古伤今的感慨, 由此人们读之, 一种主观化的色彩, 一种浓郁的伤悼之情沁人心脾。第四首李贺之作主观化色彩更为突出, 诗中天上境界以及由天上看人间的景观都是诗人主观臆度而出, 是诗人心灵世界的曲折反映。这种诗境同前两种一样, 反映出唐诗之意境由盛唐到中唐的转变痕迹: 突出点是由外向型、开张型向内向型、主观型的演变。

(3)晚唐诗在意境方面以朦胧美最为突出。这个时期诗歌本来有多种意境: 一是怀古咏史诗深沉含蓄的意境, 如杜牧的《登乐游原》, 薛逢的《悼古》, 王枢的《和严恽落花诗》等都是如此。二是爱情诗细美幽约、迂回曲折的意境。如杜牧、李商隐有关爱情题材的诗作多是如此, 而李商隐则更为突出, 如其《锦瑟》, 特别以爱情为题材的无题诗更是如此。三是味外有味、韵外有致、景外有景的多重意境, 这方面以司空图为代表。在整个晚唐时期, 在诗歌意境的创造上, 李商隐的朦胧诗造诣最高, 在整个中国诗史上独标风韵。

以上所言是唐诗在意境创造方面的主要成就和特征, 尽管这几种意境各有独到之处, 但总体上都以韵味深长为特征, 这是唐诗各种意境的共同点。

(二)宋词的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诗话》中也说:“诗有诗境,词有词境,诗词一理也。” 他们都认为宋词也同唐诗一样具备意境。在诸多的意境中,雄浑、深静、迷离渺远应是最为常见的。

(1)雄浑之境

宋词发展到苏东坡、辛弃疾时代,词的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以诗为词”、“以文为词”,融入自己广阔的视野、丰富的阅历和浓郁的生活情趣,还将炽烈的爱国热情和饱满的斗争精神倾注于词,极大地开拓了宋词表达的内容,给宋词注入了刚健壮烈的风骨。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将骇目惊心、雄伟奇绝的长江景观与雄壮威武的历史融于一体。在这里,自然与历史,空间与时间,雄壮与飞动都凝固了,读者获得的力量与震撼,是发自于内心的酣畅淋漓与灵魂的净化,因此这首词被誉为豪放词的杰出代表。

具雄浑之境的词大都突破了儿女之情、离愁别绪,或咏壮丽的自然景物,或抒发登临怀古之情,或叙边关征战,或抒爱国之志,或论史谈玄,或叙师友之谊,或高楼远眺,或夜读遨游……无不表现出词人慷慨激昂、雄奇奔放的气势。词人们往往选用“旌旗角声”、“征衣”、“鹧鸪声声”、“落日危楼”、“西风瘦马”、“孤标红梅”等来营造孤愤、旷达、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雄浑之境。如: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陆游《秋波媚》)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衤詹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女足)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辛弃疾《鹧鸪天》)

(2)深静之境

所谓深静之境,就是说词有一种幽深僻静之感,而在这种幽深僻静中,又能让人分明感受到潜藏着的深沉的情绪,犹如孤灯之于寒夜、幽花之于深院、雨滴梧桐之于不眠的双眼,能给人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清人况周颐就说过:“词境以深静为主。”究其意,无非是说深静之境是词的第一境,这与词常用来言情有关,词经常用来表达相思、孤独寂寞、长夜难眠的情感,词人们就选择深静之境来加以表现。如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点点滴滴,空阶滴到明”就是营造了在寂静的夜晚,梧桐雨从屋檐点点滴落的深静之境,从而暗示、烘托了思妇长夜难眠的孤独与相思。李清照应是营造深静之境的主要词人。

为了营造深静之境,词人们经常运用“深院”、“梧桐夜雨”、“黄昏”、“重门”、“蝉鸣虫吟”、“芭蕉”、“花影”等意象,这些意象以其幽深、寂静的特点有力地渲染、烘托、暗示出词人们的相思、孤独、思乡等情感。如: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

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晏殊《踏莎行》)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卷舒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李清照《添字丑奴儿》)

(3)迷离渺远之境

迷离渺远之境与深静之境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深静之境的情感蕴于内,或室内或院内或楼内,给人以重门深院之感;而迷离渺远之境播于外,往往烟雨迷离,水远山重。然而在情上又是高度统一的:深静之境写相思、孤独、思乡等情感,正由于有了相思、孤独、思乡才有了远望、回首、向往;远望、回首、向往无结果,才会迷茫、凄楚、望眼欲穿,而这就是迷离渺远之境。

在词人中,贺铸应该是最擅长营造迷离渺远之境的。

迷离渺远之境常用“烟雨茫茫”、“柳絮烟草”、“暮云夕阳”、“水远山长”、“斜阳带蝉”、“寒鸦孤鸿”等意象,它们常被用来表现凄迷、怀旧、失落、伤感、迷惘等情绪。如:

伤心两岸官杨柳,已带斜阳又带蝉。(贺铸《鹧鸪天》)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邓肃《长相思令》)

衰草愁烟,乱鸦送目,风沙回旋平野。(姜夔《探春慢》)

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有时,词人们常常将上述两种意境融合在一首词中,以便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如邓肃《长相思令》:

一重溪,两重溪。溪转山回路欲迷,朱栏出翠微。

梅花飞,雪花飞。醉卧幽亭不掩扉,冷香寻梦归。

这首词上片写迷离之境借迷离之境,表现内心的凄迷;下片是深静之境,借以表现思念和孤独。

宋词集中体现为上述三种审美意境。总的来看,宋词精美细腻的语言及其音乐美,形成了清新幽美、空灵蕴藉的园林意境美。

(三)古典诗词的意境及差异

古典诗与词有三大基本的审美特色:其一,中和之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缓各,人与人的协调;其二,民族风格美:历史与民族感,秀美的悲剧与永恒的意旨,融合了姐妹艺术;其三,虚静与实动:虚静与实动的统一,形象与哲理的结合。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表达出诗所难以传达的情绪,但却也有时不能表达诗所能传达的情意。换句话说,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有的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有时在词里所能表达的,不一定在诗里能表达出来。比较而言,是“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里所写的内容、意境更为广阔、更为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意思是“言长”,也就是说有馀味,所谓“长”者就是说有耐人寻思的馀味。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论词》中,也曾说:“诗显而词隐,诗直而词婉,诗有时质言而词更多比兴。”

唐诗集中体现了大唐帝国社会政治、文化特质等各方面的风貌,以李白为代表的天才诗人,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体现了盛唐的魅力。盛唐诗人们作诗笔参造化,达到了声律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而词,作为宋文化的代表文学式样,它的深层内核即为这种市民文化和享乐风气所浸染。如果没有众多的青楼妓院、瓦肆勾栏,没有文人的和这类院馆的密切结合,词就不能成后来蔚然大观之势。诗与词的意境有重叠的地方。由于两者文化内核的差异,诗词意境的审美特色也有各自不同

有名意境的诗句篇九
《鉴赏诗歌意象和意境(2015届)》

有名意境的诗句篇十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9》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九

意境是指客观事物与诗词作家思想感情的和谐统一,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真实生活,却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和“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所谓“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

一、意境的类别

王国维吸收西方文艺学观点,写了部《人间词话》。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境界”说,认为“能写出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并且根据主客观关系,将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又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别。所谓“造境”即经诗人主观情感加工改造过的境界,亦即“有我之境”,也就是文艺理论上说的“表现”;所谓“写境”即如实客观再现客观环境,亦即“无我之境”,也就是文艺理论上的“再现”。以上是从无我关系上分类,如果再加上表现手段,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1、实感性意境

即王国维所云“写境”。诗人调动状物、描写、叙事等艺术手段,通过刻画形容,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真实形象地再现客观环境。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实感性意境的形成,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体物的细密工巧,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宋诗的代表人物梅尧臣诗作“工于平淡,自成一家”(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他以素朴的诗风,真实地再现当时繁重的赋税和征战给民生带来的疾苦,写下《陶者》、《田家四时》等传世之作。作为一位写实诗人他曾举贾岛、姚合、温庭筠等人诗作为例,说明什么是实感性意境以及它的意义和作用:“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贾岛云‘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姚合云‘马随山鹿放,人逐野禽栖’等,是山邑荒僻,官况萧条,不如‘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为工”。诗人又举严维诗作,来说明何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至境:“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若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则天容时态,融合骀荡,岂不在目前乎”?(转引自魏庆之《诗人玉屑》)

梅尧臣引述的“县古槐根出”中的“县古”是作者感觉,看不到具体形象,但以细描“槐根出”加以补充,就使“县古”具体可感;同样的,“官清”是自白,以“马骨高”加以补充形容(马都因没有好料草而高耸瘦骨),主人的清廉不就显然了吗。当然,马高耸瘦骨,也有主人清高之内涵。这就将山邑荒僻,官况萧条逼真地再现,确实比贾岛云‘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姚合云‘马随山鹿放,人逐野禽栖’来得形象且具有更深的内涵。梅氏又举严维“柳塘春水漫,

花坞夕阳迟”作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诗例。春天的天气融和,春天日脚变长。春天这种典型特征被诗人敏锐地抓住并细腻地再现,这就是“春水漫”和“夕阳迟”。前者暗示天气转暖,冰雪消融,而且“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样才会“春水漫”;由冬到春,日照时间加长,给人迟迟之感,所以才会“夕阳迟”。正因为“漫”和“迟”二字用得精当,所以便使难以传达之情状,表露无遗。王夫之曾说:“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妙化之功”(《夕堂永日绪论》)。这两句诗就是“体物而得神”所产生的“灵通之句”。柳宗元的《南涧中题》也是“体物入情”的典型诗例: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游,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唐宪宗元和七年(812)秋天,被贬为永州司马的柳宗元游览永州南郊的袁家渴、石渠、石涧和西北郊的小石城山,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中的后四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这首五言古诗《南涧中题》,也是他在同年秋天游览石涧后所作。南涧即《石涧记》中所指的“石涧”。石涧地处永州之南,又称南涧。诗人以记游的笔调,写出了被贬放逐中的忧伤寂寞、孤独和苦闷。

全诗大体分为前后两层。前八句,着重在描写南涧时所见景物;后八句,便着重抒写诗人由联想而产生的感慨。其中状物遣词,确能“体物入情”。如诗歌首句“秋气集南涧”,虽是写景,点出时令,一个“集”字便用得颇有深意:悲凉萧瑟的“秋气”怎么能独聚于南涧呢?这自然是诗人主观的感受,在这样的时令和气氛中,诗人“独游”到此,自然会“万感俱集”,不可抑止。他满腔忧郁的情怀,便一齐从这里开始倾泻出来。诗人由“秋气”进而写到秋风萧瑟,林影参差,引出“羁禽响幽谷”一联。诗人描绘山鸟惊飞独往,秋萍飘浮不定,使人仿佛看到诗人在溪涧深处踯躅徬徨、凄婉哀伤的身影。这“羁禽”二句,虽是直书见闻,然“其实乃兴中之比”,开下文着重抒写感慨的张本。诗人以“羁禽”在“幽谷”中哀鸣,欲求友声而不可得,暗示他对同期放逐的“八司马”的怀念,因而使他“怀人泪空垂”了。“体物而得神”是此诗最大特色,苏轼称赞此诗“妙绝古今”,“熟视有奇趣”,也正是从此着眼。当然,这种体物的细致、状物的工巧,首先需要静心地细致观察客观景物,洪亮吉亦曾对柳宗元这两句诗体物的细密、状物的工巧发出感慨:“静者心多妙,体物之工,亦唯静者能之。如柳柳州“回风”、“林影”云云,鲁莽者能体会及此否?”(《北江诗话》)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这类诗例还很多,如岑参的《祁四再赴江南别诗》“山驿秋云冷,江帆暮雨低”。沈德潜特别欣赏诗中的“低”字,认为“著雨则帆重,体物之妙,在一‘低’字”(《唐诗别裁》)郑锡有首《送客之江西》,也用“低”来形容帆重:“九湃春潮满,孤帆暮雨低”。岑参写秋雨,郑锡写春

雨,有一点共同就是雨湿船帆,又是乌云压顶,无风又湿重,故而低垂。所以一个“低”字,将船在雨中的形态表现的十分传神。

二是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再现客观环境。吴融的《春词》就是变静态为动态,给人留下鲜明的视觉印象:

鸾镜长侵夜,鸳衾不识寒。

羞多转面语,妒极定睛看。

“羞多”、“妒极”都是一种心理状态,十分抽象,但通过“转面语”和“定睛看”这两个表情动作,将抽象的心理活动变得具体可感,而且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因为一位女性娇羞时会背过脸去,不敢正视;一旦妒火中烧,就会勇敢面对,盯住看。这种心理、情态及其转化过程,通过“转面语”和“定睛看”这两个表情动作,真实地得以再现。元代诗论家方回十分欣赏这两句,说:“三、四(句)非十分着意,何以说得至此”(《瀛奎律髓》)。清人纪昀也说“三、四极真”。元稹有名的《遣悲怀》也是采用化静为动的方法,使昔日夫妇在困顿中相守相爱的情形再现出来: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她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这是一首深情的悼亡诗,是元稹怀念亡妻韦丛所作的三首悼亡之作第一首。韦丛是工部尚书韦夏卿最小的爱女。下嫁元稹时,元稹只是一个官职卑微的校书郎。但韦丛没有丝毫的怨言,安于清贫,在元稹最失意的时候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后来元稹做到宰相,妻子却因积劳成疾而死去,给元稹留下无限的遗憾。在这首诗中,面对着生与死无法逾越的鸿沟,诗人通过昔日夫妻贫贱相守时几件生活琐事的回忆,表达深长的思念之情。诗的前六句都是追忆生前的生活琐事,完全用动态的描绘而不是静态的叙述表现出来:为了给贫困中的元稹找一件像样的衣服,诗中用了“搜荩箧”;文人无酒自是憾事,但家中无钱,只好央求这位贵族小姐用她的金钗换酒,诗人用了动态感极强的“泥她”、“拔金钗”;没有柴火做饭,只能扫取庭院内槐树的落叶,诗人写成“落叶添薪仰古槐”,使秋风落叶、古槐人影跃然纸上,使人深深感动。这就是化静为动的功劳。

2、改造性意境

即王国维所说的“造境”,或“有我之境”。西方文艺理论将其称为“表现”,即将客观环境和事物,经过主观的想象加以改造再表现出来。其手法或者是以人拟物,赋予无生命的事情和物体以生命动态,或是赋予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以人的思想和情感,或是以物喻人,将无知的物体寄以灵性、托为有情,以造成物我交会的境界。王国维曾举北宋词人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和张先的“云破月初花弄影”为例,来说明什么是“境界全出”的“有我之境”。这种改造性意境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以人拟物即让无生命事物带上人的感情和动作,从而使得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据孟綮的《本事诗》:中唐诗人崔护清明时节在郊外城南庄有次艳遇。第二年清明,他再次游城南庄,“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崔护是否有此艳遇,这自然代考。但此诗的广为流传却与下面两点关系极大:一是在结构上用“人面”、“桃花”作为贯穿线索,通过“去年”、“今日”的“同”与“不同”映照对比,将诗人对“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怅惘、感慨、回环反复、曲折尽致地表达出来。明代戏剧家曾据此编成传奇《人面桃花》也是有感于此;二是以人拟物,让无生命的桃花带有人的情感和知觉。“笑”是灵长类独有的表情,桃花是不会“笑”的,那么,诗人刻意地强调“桃花依旧笑春风”意义何在呢?今年与去年,春光依旧,桃花仍然那样鲜艳,但是去年那个和桃花一样艳丽的姑娘却不在“门中”了。这株含笑的桃花除了引动对往日的美好回忆,徒然增添无限的怅惘外,再就是好景不长、命运多变的感慨。这些都是通过以物拟人的手法来实现的。中国古典诗词中、类似的以物拟人诗例还很多,如龚自珍的“西池酒罢龙娇语,东海潮来月怒明”《梦得》),“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夜坐》,“木有文章曾是病,虫多言语不能天”(《释言四首之一》),“紫皇难慰花迟暮,交与鸳鸯诉不平”(《梦中作四截句》)等。其中“东海潮来月怒明”的“怒“字,将东海夜色的黝黑,海上浪涛的汹涌,在此背景下月亮在海上的升腾,皎洁和幽冷、硕大和园足,写得极富动态感,充满外张力,给人一种魂悸魄动的异样感受。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形容“雄浑”风格是“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龚自珍的这个“怒”字,就起到这样的作用。又如高适的《同陈留崔司户早春宴蓬池》:“隔岸春云邀翰墨,傍檐垂柳报芳菲”。春云也解人意,为赴蓬池宴会的诸君催诗;垂柳也知春讯,前来报春。远从隔岸,近从檐前,良辰美景、贤主嘉宾、赏心乐事,“四美俱、二难并”。人情、风物都充满早春气息,都交融着温馨的气氛,这正是这两个拟人诗句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再如岑参的《夜过磐石寄闺中》:“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春物并不能知人意,桃花不会笑,更不会讪笑诗人的独眠。所谓“春物知人意,桃花笑索居”,完全是诗人的想象,完全是拟人的手法。诗人通过这种手法,把自己在它乡春夜独处的孤寂、落寞表现得既含蓄又生动。杜甫的《愁》:“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用江草喻愁,这个比喻本身就很妙,因为江草萋萋,比喻愁既多又乱,而且草得江水滋润,生长急快,以喻旧愁未断,又添新愁。用“唤”字拟人就更妙:它使得无意识的江草变得有意识、有动态、有声音。从内在的情感到外在的视觉、听觉,让“愁”变得可见可闻、可触可感;贾岛的残句:“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让风雨也懂得送客留人,富有人的情意、人的痴情。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推崇这两句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还好,“为岛平生之冠”。此联之所以让杨才子如此倾心折服,也是应用拟人手法的结果。杨万里《自赞》:“清风索我吟,明月劝我饮。醉倒落花前,天地即衾枕。”宋长白在《柳亭诗话》中认为这是杨万里退职后在南溪之上的生活写照:“老屋一区,仅避风雨;长须赤脚,才三四人,如是者十六年”。诚斋在清贫闲适中度过晚年,只有清风明月为之相伴。醉倒在落花前,

以天地为衾枕,人和自然如此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天人合一的愉悦感受。其中清风索句,明月劝饮,更增添了大自然对诗人的接纳和欣赏感。他还有首《添盆中石菖蒲水仙花》,也是用以人拟物的手法写退职后的闲适:

旧诗一读一番新,读罢昏然一欠伸。

无数盆花争诉渴,老夫却要作闲人。

全诗的精妙处就在于“无数盆花争诉渴”的“争诉渴”三字上。有了这三字,不仅有了石菖蒲和水仙花争宠斗媚的人情意态,也似乎听到了他们争先恐后的喧哗声,一个寂寥清闲的闲居生活顿时充满生气。在全诗的结构上,一边是宠柳娇花的争相喧闹,一边是懒散的诗人在吟诵旧作中昏然睡去。主与客,喧闹与寂然、撒娇诉渴与慵懒易忘,人和自然,构成了颇富喜剧意味的场面,这也是“诚斋体”的典型特征!中国古典诗人采用这种手法的还很多,如孙叔向的《题昭应温泉》:“一道温泉绕御楼,先皇曾向此中游。虽然水是无情物,也到宫前咽不流”;徐凝《古树》:“古树欹斜临古道,枝不生花腹生草。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等等。

第二,以物拟人。这种手法与第一种相反,即是用无生命的事物或动植物来喻人。这种手法为古典诗人们常用,如用鲜花比喻美女,以猿猴比喻人的矫健,前面提到的以草喻愁等皆是如此。这种手法的好处在于使人兼摄了物的时态功能,使抽象的人情意态有了具体的形状和过程。如前面提到的“愁”,这本是一种人的情绪,它不断地变化,又不好形容捉摸。中国古典诗人为了使它变得具体可感,并使它的发展变化过程清晰可见,就使用了多种以物拟人之法,如南唐词人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等。前者,词人以一江春水来比喻愁之多、愁之深、愁之滚滚而来,源源不断;后者则比作春草,春草的特征则是既多又乱,而且蓬勃滋生。南宋词人李清照的词风颇类李煜,擅长白描,善于通过寻常事物来比附自己内心曲折深隐之情。在以物喻愁上,漱玉词对李煜词也有发展:李煜词让无形的愁变得具体可感,而且富有动态感。李清照的词作中的愁不但可以移动,如“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一剪梅》),而且还有重量:“些小龙头蚱蜢舟,载不动,几多愁”(《武陵春》)。再如白居易《长恨歌》中描绘杨贵妃在仙山中接见唐明皇使者的一段: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梨花一枝春带雨”即是以物拟人,也是此段的总结。在此之前是正面描述杨贵妃闻讯后,起床下楼出来接见唐明皇使者的经过,这里突然把她比做一朵带着春雨的梨花,使高雅的玉容变成绝俗的梨花,满面的泪水化成了寂寞的春雨,凄冷中糅合了清艳,卓越的风姿中夹带着伤感,妩媚中吐露出芳洁,这就是“梨花一枝春带雨”这种以物拟人手法给读者造成的感受!类似的手法还有贾岛的《戏赠友人》:

相关热词搜索:很纯洁的人生意境诗句 意境优美的诗句 最有意境的诗句
  • 1、有名诗句的意境(2015-12-25)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有名意境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有名意境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7931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