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诗词鉴赏 > 失眠的伤心片段诗歌

失眠的伤心片段诗歌

2015-12-23 03:08:1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失眠的伤心片段诗歌篇一《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失眠症 2》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失眠的伤心片段诗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失眠的伤心片段诗歌篇一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失眠症 2》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失眠症

刘艳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不仅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对外界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今天的人们可以从中领略古代文人的遗风雅作,同时也可以从中追寻有关疾病的信息,从古到今,失眠带给人们的痛苦是何等的难熬!

1从《诗经》中发现失眠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成,包括《风》、《颂》、《雅》。这其中涉及的药物有291种,涉及睡眠有关的内容有6首。其中,《周南·关睢》表现了一位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以致思念的彻夜不眠。“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游哉,辗转反侧”这可以说是因为相思而导致失眠的最早论述。又《邶风·柏舟》更写出了诗人自己深深的忧虑,夜不成眠,无法消遣。“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这是因为某种事情而导致的彻夜不眠。《邶风·终风》中也有“不寐”一词,所不同的是这是一位妇女被丈夫遗弃的诗歌,丈夫的坏脾气使自己十分忧虑,夜不能寐,辗转反侧,但愿这种思念能使对方打喷涕、耳根发热,知道有人在远方思念着他,“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终风且霾,惠然肯干,莫往莫来,悠悠我思。终风且*,不日有*,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2战乱与和平交替中的睡眠

汉武帝和汉文帝统治时期,国家治理有方,文人所描述的内容多是对乐府的吹嘘之言。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疫病流行,社会各方面遭到破坏,人民大量死亡,建安文人通过亲身体验,能用学习乐府的民歌来反映国家的混乱和人民的苦难。在战乱的年代中人们的睡眠肯定是要出问题的,诗歌中也自然会有描述失眠诗。

如:东汉·秦嘉《赠妇诗三首》(其一)中有:“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忧艰虑常早至,欢会常苦晚。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遣车迎儿还,空往复空

返。省书情凑*,临食不能饭。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长夜不能眠,伏枕独辗转,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这首诗是描述一位官人奉命行役,上计京师,离开心爱的妻子,为临别时再见上一面,叮嘱几句,还特意派车去接她。不料妻子染病,只好空车而返,而妻子附带来一封情致凄婉的书信,令她读后被感怆然,以致进食之时,饭也不能下咽。回想往事,处事虽然艰难,但夫妇相互勉励,自多欢趣,却不难度日,如今爱妻不复相伴,房忧空空,长夜悠悠,孤身一人,不知如何渡日,以致在床上翻来覆去,彻夜不能睡眠。

又,汉乐府《伤歌行》:“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床。忧人不能寐,耿耿夜合长。····”这写忧虑之人夜不能寐,忧虑之人是男是女不得而知,但他(她)在明月之夜,忧心忡忡,以致月已偏斜,尚在床上辗转反侧,长久不能入睡。现代医学中的焦虑症也常常伴有失眠。

对于内向性格的人来说,出差在外往往夜不眠。我的临床调查发现相当多的人会在出差时出现失眠的现象,汉代也有类似之事。无名氏《明月何皎皎》中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随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苦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当他开始看见明月皎洁之时,耀眼的月光照着拥裘而卧的人,可夜已经深沉,他却在辗转反侧,尚未入眠。其原因就是忧愁,只好揽衣而起,在室内徘徊而走。虽然外面的世界精彩纷呈,但他只期望早日回家,······。可见失眠之痛苦非同一般。

3交流变化中的困惑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战乱频繁,宗教纷争,人们生活苦不堪言,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笔反映当时人们的状态,在这些诗歌和著作中反映失眠的诗歌也是很多的。

生活在魏晋之间的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中的一首这样写到:“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帏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作者因为忧愁之事而夜不能寐,这种忧愁之事谁也不知是国事还是家事?可是看到这因为战乱而哀鸣的鸟儿,作者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谢灵运《岁暮》:“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明月照积雪,朔风颈且哀。运

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这是一首岁暮的感怀诗,时间在寂静的长夜,在这一年将尽的夜晚中,诗人怀着忧虑而辗转反侧,不能入寐,深感漫漫长夜似无尽头。

南北朝时期,南方城市商业发展很快,商人作为一个阶层,开始活跃起来,往返于城乡之间,造成家庭的一时性别离。范云《闺思》就是描写少妇思夫不眠之景的。“春草醉春烟,深闺人独眠,积恨颜将老,相思心欲然。几回明月夜,飞梦到郎边。”春光明媚,春草萌生,仿佛醉卧在晨曦中,主人独自在闺房中睡眠,时光飞逝催人衰老,何况心中积累已久的忧愁和怨恨得不道发泄,更使人愁容不展,红颜焦悴,人虽上床,却辗转难以成眠,强烈的思恋仿佛心在燃烧,多少个明月当空之日,只能托梦到郎君的身边。

更有诗人刘孝绰《夜不得眠》专门抒发作者深深的忧愁和悲哀。“夜长愁反复,怀抱不能裁,披衣坐惆怅,当户立徘徊。风音触树起,月色度云来。夏月依窗落,花开当户开。光阴已如此,复持忧自催。”作者忧愁满怀,直到夜半,犹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成眠。失眠使人觉得这夜是多么的漫长而难熬。于是,就披上衣服面窗而坐,只见四周一片阴暗,但觉心头一阵惆怅,一阵迷惘,他索性趿(音ta)履踱(音duo)出门外,希望秋夜的宁静能够平息周身的烦躁,希望这秋夜的清风能够吹进郁闷沉重的胸膛。秋风习习,庭树轻摇,树枝相摩,发出一阵阵籁籁(lai)之声,令人陡生寒意。夜空中漂浮着大片的浓云,颜色灰暗,犹如一团撕不开的愁绪,一轮冷月在絮云中穿行,时而钻进云团,洒下一片清冷的银辉;时而藏于灰云之后,留下一片阴冷的夜色。庭院里乍明乍暗,时而月光流水,地面树影斑驳摇曳;时而暗淡无光,经历夏日炎热枯萎的叶片在夜风中飘飞,缓缓落在窗下;一根树桠(ya )横斜在门楣上,月光下秋花正开,冬去春来,人生不过如此,如再自行烦恼,不得安静,岂不是自催衰老吗?使生命陡然消耗。

晋时吴声歌曲《子夜歌》:“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卧。”在这漫漫的长夜里,一个女子凝视着天空中高悬的明月,辗转反侧,不能成眠。眼望明月,思念情人,恍惚中,她仿佛听到寂静的夜空中传来情人断断续续的呼唤声,声音是那么的温柔、甜蜜,刹时间,她完全忘却了自己身在何处,情不自禁地随声应和。

忧愁思虑使人难眠,而又有多少文人墨客,或是新婚小别之人,郁闷、忧愁、

相思,进而夜不能眠,这些人的失眠可能是一时性的,也可能是长久的。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___相思使我彻夜难眠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风采。许多唐诗在描述人们生活状态时,也描述许多人的病态。失眠也是其中的重要记述内容之一,这些诗歌更有人情的韵味。

唐·李群玉《火炉前坐》:“孤灯照不寐,风雨满西林。多少关心事,书灰到深夜。”一束孤独的灯光照着无法成眠的诗人,风声、雨声、林涛声、落叶的萧萧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大事,使读书人沉思到深夜,久久不能入睡。······

又,韩*《效崔国辅体四首》中:“罗幕生春寒,绣窗愁未眠。南湖一夜雨,应湿采莲船。”时令大约在暮春,一夜的春寒气透过帘幕传入室内,而我们的主人公却独依绣窗不能成眠。她想的是:南湖上的采莲船该被夜晚的雨水打湿了吧?怀念故乡是人之常情,更何况江南人到北方了。

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北朝休上书,南山归敞卢,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反映了作者对政治活动已经灰心了,所以不再向皇帝提建议了,还是回到终南山里我那间茅草屋去隐居吧!自己没有才能,英明的当今皇帝不再赏识,身体多病往来少,与亲友疏远了,白发催人老,春天又来了,转眼又是一年,想到自己岁月虚度,一事无成,这晃映着月光松影的窗下,又何不使人愁闷难眠啊!

唐·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出游在外的人在除夕的旅馆中,回想旧日的往事心中有无数的感慨,在这夜晚中思念千里之外的亲人,明天早晨起来又是一个新年,人已经变得满鬓白发了。

在唐代的诗歌中,李贺的诗歌多是怀念情人的,不论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是其他诗歌都多有失眠场景的描述。可见情志因素在失眠的发生中还是占有很大比例的。

5远方的亲人,今夜为何我难眠

___宋代诗歌中的失眠

在宋代以前的诗歌中,相思使人难眠,是诗歌的一个主题,宋代的诗歌中同样也有此类诗句。杨亿《代意二首》中有:“几夕离魂自无寐,楚天云断见凉*。”这是一位妇人在思念远方的丈夫,有多少个不满眠之夜,多少悠愁?在这静夜里,楚天澄清,明月高照,然而人又在何处呢?

又,晚年的苏洵有《九日和韩魏公》:“佳节从愁里过,壮心偶旁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色,自把新诗歌百遍开。”苏洵在读到焊魏公的新诗歌时,倍感诗意洪阔,浮想连翩,以致其辗转反侧,夜不成眠。

宋·陆游也是个经常失眠的人,重视睡眠的养生,有《夏月不寐有赋》:“急雨初过天雨湿,大星磊落才数十,饥鹘掠檐飞砾砾,冷荧坠水光熠熠。丈夫无成忽老大,箭羽凋零剑锋涩。徘徊欲睡还复行,三更犹凭阑干立。”宋时河山半沦金人之手。陆游力主抗金,锐意恢复大好河山,却不断遭到排挤。在这个不眠的夏夜,他漫步中庭,种种家园身世之情,乃因急雨、大星、饥鹘、冷荧诸多兴象而激起层层波澜,逼出:“丈夫无成忽老大,箭羽凋零剑锋涩。”想睡觉而又实在难以入睡,至到三更仍然独自一人站在阑干处,痛苦的思索在久久地回荡。宋·陆游也很重视睡眠养生,有《午寝》:“眼涩朦胧不自知,欠身常恨到床迟。庭花着雨晴方见,野客敲门去始知。灰冷香烟无复在,汤成茶碗径须持。颓然却自嫌疏放,旋了生涯一首诗。”(《陆游集》第一册,第175页)中国古代的人们认为午间睡眠是一种重要的养生方法,人到中午,饭后少许,自然有一些困意,“眼涩朦胧不自知,欠身常恨到床迟。”正是对这种状态的描述。如果此时能够“小睡”,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从古至今,为了国家安全总要有人固守边疆,我们现在可想而知古人戊边环境,怎能不思念亲人呢?宋·范仲庵《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月孤城闭。灼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汁。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边疆的美景虽好,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家,孤独的城池中,人们只能借酒消愁。当白雪满地之时,人们彻夜难眠,将军士兵均流泪而感叹和平之来之不易。

当然,还有许多思念亲人而彻夜不眠的诗歌,在此我就不在一一介绍了,今天的边疆已不在是从前的边境,在美酒飘香,牛羊满地的大草原上,驻守边疆的英雄儿女已经可以听到远方亲人的随时呼唤了!

失眠的伤心片段诗歌篇二
《失眠诗》

失眠诗:

失眠之时心不停, 思绪万千搜余痕。 年年岁岁存希望, 岁岁年年成永恒。

失眠的伤心片段诗歌篇三
《诗歌鉴赏》

(2015·江苏宿迁市)六、诗歌鉴赏〔5分)

1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5分)

寒 夜

杜耒

①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②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2分)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19.(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火炉中的火苗开

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1分) (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1分)

解析(1)此题考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想象要从诗歌描写的意境人手,要用

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2)此题考查探究诗歌意象的能力,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解答时要结合“梅花”这一物象本身的特点,再根据具体的情境,联系诗人的主观情思进行分析。

(2015·江苏常州市)(一)5——6题。(3分)

杜甫

5?(1分)

答:6(2分)

答:5.“浮”有动态感,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1分);解析:此题考査古诗的炼字。解答时不仅要注意字面意思,还要联系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6.亲人离散,漂泊无依的孤独感,(1分)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伤心(1分)解析:此题考查诗歌蕴含的感情。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内容和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一、【2015·贵州毕节】

春 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片脍炙人口的佳作。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

D.首联中“深”字形象地描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第⑪题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诗中的“烽火”原指古代战争中的信号源,后引指战争;“三月”极言时间之久;“抵万金”突出家书的珍贵难得。此联反应的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导致音信隔绝。故C项不正确。第⑫题是开放性题目,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诗句表达的意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再根据此情此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合情合理即可。

【答案】⑪C。⑫示例:我渐渐年华已老,还为国忧心忡忡,不但已是满头白发,连这白头也越抓越少了。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连束发都困难了。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远在他乡的妻小,郁结在心中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用手搔头,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

二、【2015·贵州遵义】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

2.“山回路转不见君,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描绘诗句画面的能力。题目要求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一诗句所展现的画面,答题时,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瀚海”“冰”“愁云”进行描述,并加以适当的描写。

【答案】山谷的阴面纵横散步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诗歌抒情的方式以及作品表现作者情感的能力。诗歌抒情的方式一般有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两种。这两句诗中“山回路转”“雪”属于景物描写,友人已远去,诗人还在驻足远望,这个举动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因友人归京产生的惆怅之情,所以诗歌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

【答案】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三、【2015·贵州铜仁】

阅读范仲淹的《秋思》,按要求答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题目是____________。词中围绕一个“______”字,描绘了塞下独特的景象。

2.这首词意境深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和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就本首词来说,“渔家傲”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以一个“异”字统领,接下来从“衡阳雁去”“四面边声”“落日孤城”三个方面写塞外景色与别处不同,以此来突出“异”。

【答案】秋思 异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能力。本题没有明确的鉴赏要求,只提示自选一个角度,所以,鉴赏时我们可从修辞运用、写作技巧、词语运用、抒发情感以及互文见义等方面任选一处,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2015·江苏扬州市)9题。(6分)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9. ▲ 之情。(2分)

(4分)

▲ ▲

9.⑪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⑫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第⑪题是体会诗人情感,这首诗前两句中,“十年曾一别”极言分别时间之久;“征路此相逢”是说就别后相见,由此可体会到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愉悦心情。第⑫题是赏析诗句,要求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解答这题,要注意“景”和“情”的融合,同时“情”包含“与友人又别”和“对前途迷茫”两层情感。

(2015·江苏徐州市)(二)古诗词赏析。(3分)

9.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

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

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9.【答案】B。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解答这题,要在熟悉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如B项的“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是环境描写,营造的是一种幽静冷落的气氛,更增添了凄凉与愁苦之情。故该项的陈述错误。

(2015·广州市)12. 5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2分)

(2)(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词词句的赏析。(1)表面指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合和月圆。实际是词人当时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落和对团圆的向往。回答第(2)题时,可先描述题所选诗句的意境,并分析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然后分析诗句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2015·云南昆明市)(一)诗歌赏析。(第7题,2分)

品读下面的散曲,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曲中“踌躇”一词用的好,请说说好在哪里。(2分)

【答案】诗人在经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变成一片废墟,不禁大发感慨,联想到国家,不禁悲从中来,回首长安,心情止不住的忧伤。“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达了心中情绪激动,作者怀古伤今,自己心中暗叹。

【解析】这首散曲的主旨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

(2015·浙江台州市)

10.从“ ▲ ”一词可以看出。(2

10. 初到此地(初次来到这座青山) 不识

考点:此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思路点拨:题目限定了答题的范围“《山行》中”,研读诗句“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抓住关键词“不识”,再结合题干中“《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不难用四字....

短语概括出《山行》中的主人公“初来乍到”“初到此地”。

11.3分) ▲

11.《浣溪沙》中的主人公看到“似曾相识”的燕子,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怀旧伤今之情;而《山行》的主人公独行山中遇见飞鸟,则流露出惊喜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体味能力。

思路点拨:揣摩诗歌情感的一般方法有:1.读标题2 读注释(背景)3读关键词4读意象5读作者。就本题而言,虽然题目要求回答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但解答时也要注意结合诗境并展开想象来分析。如,由上阕的“去年天气旧亭台。”可见“物.

是人非”;由“无可奈何花落去”可见感叹时光易逝,“似曾相识”见其怀旧(人)之情。由前面的“青山不识我”而白鸟“似相识”,且对我“三两声”不难体会其惊喜之情。

(2015·吉林省)(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点绛唇

陆游①

失眠的伤心片段诗歌篇四
《长夜不能寐,斯人独隐障——例谈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失眠”现象》

失眠的伤心片段诗歌篇五
《中秋节的诗句 关于中秋失眠的一些事》

  中秋节的诗句 关于中秋失眠的一些事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大家都知道与后羿和嫦娥有关。在中华璀璨的人文史中,有不少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如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种美好的愿望一直延续至今。但中秋也是让人充满思念的节日,如王建《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别离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生活中,中秋来临时,客乡人总会有些思念的情怀,故而中秋也是失眠的季节。有晏殊作诗《中秋月》,为“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还有很多。五洲国医堂郭老说:“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时至今天,很少有人能体会到传统中秋节日的气氛了。在80年代的时候,中秋节最难以令人忘怀的恐怕是月饼和灯笼了!月圆当空的节日,是人们团圆的大好日子。希望大家能过个好中秋。

失眠的伤心片段诗歌篇六
《汪国真诗词鉴赏》

汪国真——成长中一个曾经无法绕过的名字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出现并且一时风靡。接下来是"后朦胧诗"、"第三代诗"还有"第四代诗"。80年代末90年代初诗坛或者说在诗坛之外出了一个汪国真。

汪国真的诗歌,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作品的一个特征经常是提出问题,而这问题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其着眼点是生活的导向实践,并从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哲理。这种的量化的哲理,十分适合中学生的思维特征。中学生的人生经验较少,对自己所面临的人生问题,经常手足无措,而汪国真以诗歌的形式,给中学生们提供一种解决人生问题的办法,这对于这些年轻的孩子们来说些十分新鲜,而又简单实用。

据《南方都市报》《诗歌曾经的“黄金”年代》介绍:当年,洛湃的诗集曾与席慕蓉、汪国真的诗集一起,都以10万册为单位的销量席卷全国。一手推出席慕蓉、汪国真和洛湃“热潮诗”的杨光治,还为此写了一本书,书名就叫《从席慕蓉、汪国真到洛湃》。

汪国真的诗歌主要写的是友情,所以得到了较多的年轻人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喜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还是不能忘记这个曾经感动过我们心灵的诗人。

另外,汪国真还是80后著名写手王寒星的启蒙者,“王寒星前期的诗歌创作主要受汪国真等人的影响,1998年当时他在长治卫校上中专,同学的一本盗版诗集让他认识了汪国真这个九十年代初成名的中年诗人。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诗集出版发行量创有新诗以来的最高。当时汪国真那种特有的细腻和温暖感染了不满十七岁的王寒星。他开始了一定程度上

的仿照式写作。”可以说,汪国真的诗歌影响了很多的年轻人,他不愧是“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的诗人”。

后来,汪国真去玩书法、画国画,甚至摇身一变成为作曲家,虽然至今他还被称为"诗人",但是他本身的热闹已经跟诗歌没有多大关系了。

不管怎么说,这是新诗的悲哀。

这二十几年来,汪国真从小有名气到大红大紫,到淡出诗坛,再到横空出世于书画和音乐领域,他呈现出的总是令世人瞩目的神奇。

20年过去了,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已经在岁月的淘洗中湮没不闻。汪国真,曾经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曾经是一个成长中无法绕过的名字,这个名字依然令人欲说还休。

本文摘自:360doc“云中漫步XQ” 诗歌赏析

《山高路远》赏析

《山高路远》全诗共三节。

诗的第一节以貌似矛盾而实为颇具哲理的诗句开篇: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这两句十分深刻地揭示出了“呼喊”与“沉默”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它们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实质却是统一的——“只要不是平淡”。在宁静中蓄积,在呼喊中爆发,是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起笔引起读者的深思,为这一节做了不平凡的铺垫,接下来诗人以自白的形式写道:不论激越,还是宁静,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在诗人看来,可怕的不是生活中的大风大浪,不是人生中的崎岖坎坷,而是平淡无奇、单调乏味的生活。

诗的第二节用假设句式写道: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可见,人生的风景不在平静的港湾,不在风平浪静的浅滩,因为这里练就不了精悍的水手。面对竞争,面对困难和挫折,面对挑战和机遇,勇敢者的人生应是“走向远方”、“走向大山”,而不应该是自怨自艾、悲观丧气与裹足不前。纵使“山高路远”,纵使坎坷不平与风雨交加,强者的人生态度也应该是风雨兼程,勇往直前。

于是,“我”的心再不能平静,“我”喜欢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我”喜欢在追求中创造自己的人生;于是,“我”不会在乎前路的坎坷,山的陡峭,荆棘密布,听从大山的召唤,即使“双脚磨破”“双手划烂”,也是在所不惜,乐观向上。于是,那险峻陡峭的山路,就变成了“夕阳涂抹”的“小路”;那荆棘密布的灌木丛,也就成了杜鹃啼鸣的婉转。

它将抽象的思考化作新颖而美好的形象,在形象的议论中暗示情感:“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这是写奋斗过程中遇到的磨难和曲折。双脚磨破,血洒小路;双手划烂,血染荆棘,这是奋斗者的写照。但作者将痛苦甚至苦难化作美好的形象;灿烂的夕阳和美丽的杜鹃,如此表达出蔑视苦难,以乐观战胜苦难的态度。

这是真正的青春追求,这是真正的人生追求,作者告诉我们,真正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用自己的心血去体验一切;这是强者人生的宣言:走向远方,走向大山,让自己奋斗的鲜血涂抹人生之路。这是勇敢者的时代强音:走向远方,走向大山,让自己追求的脚步踏平人生崎岖。

诗的第三节即结尾,画龙点睛之笔:人生之路再长,追求者的脚步都能将它丈量;困难之山再高,奋进者的双脚都能将它攀登。这是何等豪迈的宣言,这是何

等昂扬的斗志,“万水千山只等闲”,“乌礞磅礴走泥丸”,人生,只要有执着的追求,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哲理深透的诗歌。给我们的启迪是深远的,它激励着人们奋发有为,不甘于平庸,不甘于永远的沉寂,人生,就应该这样去追求。只有追求的人生,才能彰显人生的丰富多彩!

溪水踩着卵石追逐汹涌的激流,绿树迎着风雨追逐阳光的绚丽,雄鹰展开双翅追逐宽广的蓝天,读汪国真的《山高路远》,总有这样的激越情怀在心中震荡,呵,青春,就应该在这样的追求中闪光。大海的暂时宁静是为了蓄积爆发的能量,荷塘秋冬的凋零是为了来年明媚的花香,在喧嚣的轰鸣声中,大海唱出了生命的最强音;在旺盛的绿叶里,莲花崭露了最美丽的娇颜,呵,人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追求。

他的诗给我们上了青春追求的不平常的富有哲理的一课。

特殊句子解释:

1."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是什么意思?

无论路有多长,但只要我们肯用双脚坚持去走,那么就一定能走完此路,所以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无论山有多高,只要我们人本身肯去攀登,那么就一定能翻过此山,所以说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整句话的含义就是:世界上不存在完不成的事,只要我们肯付诸于行动,那么再难的事都能解决。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本诗开头两句中的"呼喊"与"沉默"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由。

不矛盾,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太久或者积累太多,爆发出来即为呼喊,如鲁迅言,在沉默中爆发。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虽然没有说话,但心中却有太多的话,即为召唤。

3.作者通过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这首诗抒发了一种进取、执着、乐观、自信的情感,表现了当代青年搏击、奋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它给人以健康向上的精神引导。作者也是在强调一种精神,一种乐观、进取、执着、自信(蔑视苦难,以乐观战胜苦难)的生活态度。

旅程

这首诗以四个肯定的回答表达出为何要热爱生命的哲理。四个段落,看似相似,却各有其趣。四个段落分别以“成功”、“爱情”、“奋斗历程”和“未来”为意象进行分析和回答。这四个意象可以说是包括汪国真、席慕容在内的一些清新哲理派诗人惯用的几个意象,不晦涩,不故弄玄虚,不生僻难解,可以说是完全区别于朦胧诗的特点,也是汪国真的诗歌取得成功之原因所在。 中国的诗歌,从最早开始,就大多承载着歌唱功能的,但是朦胧诗却背弃了这个主要功能。尽管朦胧诗在八十年代受到读者的极大关注和追捧,但它毕竟是残缺的、先天不足的。我个人虽然非常欣赏朦胧诗,但对这一缺陷却深感遗憾。 朦胧诗多半孤傲,这帮助诗歌成功,也促使它衰败。相反,汪国真的诗歌背弃孤傲,甚至在韵律的营造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他的诗歌基本上都是可以直接拿来

谱曲歌唱的,热衷于流行音乐的年青人,自然也较容易接受这种诗歌形式了。 在意境上,汪国真似乎不如朦胧派。汪国真惯用“爱情”、“成功”等意象,他

失眠的伤心片段诗歌篇七
《诗歌2》

目录

生活„„„„„„2 忆情人„„„„„20

敬佩的领袖„„ 2 元宵夜„„„„„20

情人式夫妻 „„ 2 秋思„„„„„„21

笼中人 „„„„ 3 春秋„„„„„„21

玉兔„„„„„„3 四种现代人„„„22

新春„„„„„„3 忆狱感言„„„„22

上行下效„„„„4 看《亮剑》„„„23

养生„„„„„„4 无欲心自安„„„23

守财者„„„„„4

象棋(一)„„„5

象棋(二)„„„5

星夜无眠„„„„6

学与练„„„„„6

父与子„„„„ 7

子弟兵„„„„„7

敬仰的领导„„„8

品精书„„„„„8

暴力家庭„„„„9

老大的生活„„„9

小弟的日子„„ 10

母子心愿„„„ 10

命运„„„„„ 11

和谐„„„„„ 11

地山谦„„„„ 12

信心胜黄金„„ 12

小村官„„„„ 12

孝„„„„„„ 13

为了啥„„„„ 13

夜宿姥家„„„ 14

看病难„„„„ 14

九旬的老人„„ 15

赠雪娇„„„„ 15

灾后的思索„„ 16

聚会„„„„„ 16

同学会„„„„ 16

母亲节„„„„ 17

迷茫(一)„„ 17

夜行松花江„„ 18

龙潭山之旅„„ 18

迷茫(二)„„ 18

忆故人„„„„ 19

梦„„„„„„ 19 读《经》小记„„24 观云看世界„„„24 爱更需方法„„„25 学习小悟„„„„25 剩下的美食„„„26 远观千山„„„„26 男子汉„„„„„27 突然的春雨„„„27 我的童少年„„„28 道德危机„„„„28 忙碌„„„„„„29 病中工作„„„„29 挽救生命„„„„30 农村民风„„„„30 孝道„„„„„„31 解脱需要德„„„31 求解脱„„„„„31 圆缘„„„„„„32 修心„„„„„„32 道德经„„„„„32 杏„„„„„„„33 莫忘根„„„„„33 看现实学国学„„33

生 活

——海峰 求学打工谋生路,为政经商欲更富。 十年冲破千重苦,今日气财余寡数。 繁事锁头压脊柱,德厚才能载重物。 梦中寻福行万里,身心无忧是终宿。

敬佩的领袖

——海峰

春节百姓聚桌前,忆昨谈明庆团圆。 涛宝领袖众中见,把民当亲过新年。 心系八方虑万事,修身治国亿人拥。 数年宵夜家未返,敬畏之心谁不生?

情人式夫妻

——海峰

脸色微变很好整,

男要手捧女靠哄。

夫妻双方共努力,

怒气不久无踪影。

笼中人

——海峰

窗 外 野 旷 世 界 广 , 鸟 飞 鱼 翔 时 空 敞 。 亲 朋 只 能 梦 中 见熟 音 仅 剩 钟 声 响

玉兔

——海峰 果金二树长洞旁, 玉兔出门拿果尝。 再多财宝心不动, 鸟为食死道中藏。

新春

——海峰

和风随玉兔,

融雪润万物。

从改我旧史,

谋创吾新路。

, 。

上行下效

——海峰 身 正 影 不 斜 , 德 厚 财 无 绝 。 心 平 育 二 代 , 每 世 向 上 学 。

养生

——海峰

硬要面子伤肾胃, 强求苗条累肝肺。 五脏六腑谐调好, 心态宽松过百岁。

守财者

——海峰

三季劳苦冬才闲, 畏失金钱夜无眠。 财丢再取仍可得, 人去再生已无缘。

象棋(一) ——海峰

观棋不语为君子, 见死不救畏小人。 生活如棋需谨慎, 一时得意忘灵魂。

象棋(二) ——海峰

丢车保帅为“祖国”, 走南闯北谋生活。 一口血气若仍在, 不畏艰难梦可得。

失眠的伤心片段诗歌篇八
《咏怀八十二首(人教版高二选修》

失眠的伤心片段诗歌篇九
《2015古诗中考题》

诗歌鉴赏

(2015·江苏宿迁市)六、诗歌鉴赏〔5分)

1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5分)

寒 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

句的情景。(2分)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

感情(3分)

19.(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

(1分)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

烘的。(1分) (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

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诗

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1

分)

解析(1)此题考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想象要从诗歌

描写的意境人手,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

修辞手法。(2)此题考查探究诗歌意象的能力,所谓意象就是寓“意”

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解答时要结合“梅花”

这一物象本身的特点,再根据具体的情境,联系诗人的主观情思进

行分析。

(2015·江苏常州市)(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3

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1

分)

答:

6.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2分)

答:

5.“浮”有动态感,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1

分);解析:此题考査古诗的炼字。解答时不仅要注意字面意思,还

要联系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6.亲人离散,漂泊无依的孤独感,(1分)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伤心(1分)解析:此题考查诗歌蕴含的感情。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内容和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一、【2015·贵州毕节】

春 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片脍炙人口的佳作。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

D.首联中“深”字形象地描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第⑪题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诗中的“烽火”原指古代战争中的信号源,后引指战争;“三月”极言时间之久;“抵万金”突出家书的珍贵难得。此联反应的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导致音信隔绝。故C项不正确。第⑫题是开放性题目,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诗句表达的意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再根据此情此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合情合理即可。

【答案】⑪C。⑫示例:我渐渐年华已老,还为国忧心忡忡,不但已是满头白发,连这白头也越抓越少了。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连束发都困难了。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远在他乡的妻小,郁结在心中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用手搔头,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

二、【2015·贵州遵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描绘诗句画面的能力。题目要求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一诗句所展现的画面,答题时,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瀚海”“冰”“愁云”进行描述,并加以适当的描写。

【答案】山谷的阴面纵横散步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诗歌抒情的方式以及作品表现作者情感的能力。诗歌抒情的方式一般有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两种。这两句诗中“山回路转”“雪”属于景物描写,友人已远去,诗人还在驻足远望,这个举动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因友人归京产生的惆怅之情,所以诗歌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

【答案】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三、【2015·贵州铜仁】

失眠的伤心片段诗歌篇十
《【解析版】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2015·江苏宿迁市)六、诗歌鉴赏〔5分)

1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5分)

寒 夜

杜耒

①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②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2分)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19.(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火炉中的火苗

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1分) (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1分)

解析(1)此题考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想象要从诗歌描写的意境人手,要用

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2)此题考查探究诗歌意象的能力,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解答时要结合“梅花”这一物象本身的特点,再根据具体的情境,联系诗人的主观情思进行分析。

(2015·江苏常州市)(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3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1分)

答:

6.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2分)

答:

5.“浮”有动态感,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1分);解析:此题考査古诗的炼字。解答时不仅要注意字面意思,还要联系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6.亲人离散,漂泊无依的孤独感,(1分)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伤心(1分)解析:此题考查诗歌蕴含的感情。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内容和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一、【2015·贵州毕节】

春 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片脍炙人口的佳作。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

D.首联中“深”字形象地描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流露出诗人

忧国伤时的感情。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第⑪题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诗中的

“烽火”原指古代战争中的信号源,后引指战争;“三月”极言时间之久;“抵万金”突出家书的珍贵难得。此联反应的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导致音信隔绝。故C项不正确。第⑫题是开放性题目,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诗句表达的意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再根据此情此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合情合理即可。

【答案】⑪C。⑫示例:我渐渐年华已老,还为国忧心忡忡,不但已是满头白发,连这

白头也越抓越少了。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连束发都困难了。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远在他乡的妻小,郁结在心中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用手搔头,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

二、【2015·贵州遵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

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描绘诗句画面的能力。题目要求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一诗句所展现的画面,答题时,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瀚海”“冰”“愁云”进行描述,并加以适当的描写。

【答案】山谷的阴面纵横散步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诗歌抒情的方式以及作品表现作者情感的能力。诗歌抒情的方

式一般有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两种。这两句诗中“山回路转”“雪”属于景物描写,友人已远去,诗人还在驻足远望,这个举动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因友人归京产生的惆怅之情,所以诗歌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

【答案】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三、【2015·贵州铜仁】

阅读范仲淹的《秋思》,按要求答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题目是____________。词中围绕一个“______”字,描绘了塞下独特的景象。

2.这首词意境深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和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就本首词来说,“渔

家傲”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以一个“异”字统领,接下来从“衡阳雁去”“四面边声”“落日孤城”三个方面写塞外景色与别处不同,以此来突出“异”。

【答案】秋思 异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能力。本题没有明确的鉴赏要求,只提示自选一

个角度,所以,鉴赏时我们可从修辞运用、写作技巧、词语运用、抒发情感以及互文见义等方面任选一处,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2015·江苏扬州市)(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9.⑪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 ▲ 之情。(2分)

⑫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4分)

▲ ▲

9.⑪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⑫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第⑪题是体会诗人情感,这首诗前两句中,“十年曾一别”极言分别时间之

久;“征路此相逢”是说就别后相见,由此可体会到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愉悦心情。第⑫题是赏析诗句,要求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解答这题,要注意“景”和“情”的融合,同时“情”包含“与友人又别”和“对前途迷茫”两层情感。

(2015·江苏徐州市)(二)古诗词赏析。(3分)

9.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

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

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9.【答案】B。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解答这题,要在熟悉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如B

项的“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是环境描写,营造的是一种幽静冷落的气氛,更增添了凄凉与愁苦之情。故该项的陈述错误。

(2015·广州市)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谦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词词句的赏析。(1)表面指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的人合和月圆。实际是词人当时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落和对团圆的向往。回答第(2)题时,可先描述题所选诗句的意境,并分析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然后分析诗句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

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2015·云南昆明市)(一)诗歌赏析。(第7题,2分)

品读下面的散曲,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

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曲中“踌躇”一词用的好,请说说好在哪里。(2分)

【答案】诗人在经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变成一片废墟,不禁大发感慨,联想到国家,不禁悲从中来,回首长安,心情止不住的忧伤。“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达了心中情绪激动,作者怀古伤今,自己心中暗叹。

【解析】这首散曲的主旨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达了心中情绪激动,怀古伤今,自己心中暗叹。

(2015·浙江台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0~17题。

(一)(5分)

10.如果说《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那么《山行》中的主人公则是 ▲ ,这从“

▲ ”一词可以看出。(2分)

10. 初到此地(初次来到这座青山) 不识

考点:此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思路点拨:题目限定了答题的范围“《山行》中”,研读诗句“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抓住关键词“不识”,再结合题干中“《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不难用....

四字短语概括出《山行》中的主人公“初来乍到”“初到此地”。

11.两首诗歌的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3分)

11.《浣溪沙》中的主人公看到“似曾相识”的燕子,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怀旧伤今之情;而《山行》的主人公独行山中遇见飞鸟,则流露出惊喜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体味能力。

思路点拨:揣摩诗歌情感的一般方法有:1.读标题2 读注释(背景)3读关键词4读意象5读作者。就本题而言,虽然题目要求回答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但解答时也要注意结合诗境并展开想象来分析。如,由上阕的“去年天气旧亭台。”可见“物.

是人非”;由“无可奈何花落去”可见感叹时光易逝,“似曾相识”见其怀旧(人)之情。由前面的“青山不识我”而白鸟“似相识”,且对我“三两声”不难体会其惊喜之情。

(2015·吉林省)(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失眠的伤心片段诗歌》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描写伤心的片段 描写人物伤心的片段 伤心的片段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失眠的伤心片段诗歌”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失眠的伤心片段诗歌"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shicijianshang/7967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