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 描写山水园林的散文

描写山水园林的散文

2016-01-22 11:09:3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描写山水园林的散文篇一《园林与风景建设》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山水园林的散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描写山水园林的散文篇一
《园林与风景建设》

描写山水园林的散文篇二
《园林设计系列文章精选》

园林设计系列文章精选

1.园林水池

2.园林水体

3.园路

4.别墅绿化

5.园林假山

6.园林地形

7.园林园亭

8.园林花架

9.园林围墙

10.园林池岸

11.园灯

12.园林栏杆

13.城市行道树坛

14.高速公路的景观美化设计

15.围墙透绿

16.居住区景观设计

17.住宅区的水景设计

1.园林水池

*从工程造价,水体的过滤、更换,设备的维修和安全角度看,喷水池不须求深。浅池的缺点是要注意管线设备的隐蔽,同时也要注意水浅时,吸热大,易生藻类。

*一般的喷头安装、水下照明布置,水深50~60厘米已足够。如果采用进口设备,还可浅些。小于40厘米,水下灯就不易安装。浅水盆或池,最浅要≥10厘米水深。

*当采用立式潜水泵作动力时,可于局部加深,形成泵坑。这时要保证泵的进水口上限有≥50厘米的水深。因此,希望尽量选用小型的、进水口在下方的潜力泵。

*泵坑因为标高最低,因此往往成为集水坑,改空管进水口设在这里。这对泵的使用是不利的,泵坑上面最好没有过滤网。在可能的时候,最好采用卧式潜力泵,现在江苏的合资厂(格兰富)已有这种产品出售。 *有人提出停喷时,水是否会溢出?或者反过来说,开始喷水时,水面标高是否会下降?从实践看,一般不明显。即使水面下降一些,往往也因水面的波动而被忽略。但是多级标高的喷水池,在停喷后水仍会逐级下瀑汇集于最下层水池,这时水量是比较大的。溢水口标高要往上抬高15~30厘米(最好按水量计算),才不致每次开喷浪费水,同时让人感到水池很深,没有亲切感。

喷水池射流顶点至池沿的宽度

喷水池一般要大于射流的高度,即成45'角,以防水溅。就是这样,风大时还是会有水珠飘散。因此水池周围地面要有坡度和粗糙度。特别是室外空旷的地方,要注意这点。如果水质洁净,也可理解为一种趣味参与性。

喷水池的池底池壁

●池底和池壁的颜色,过去常用浅色,白、浅蓝等,以显水清。现在有用深色,甚至全黑的设计。选用深色,喷泉宜用泡沫型喷头,对比之下,更为分明。同样道理,不喷射也要有某项对比色如雕塑、花钵等,以免过于沉闷。

●复杂的喷水池,池内各种管线错综复杂。这种状况,喷射时并不为人注意,停喷时就会反映出来,如果水池维修断水,冬季放空,顿杀风景。因此有的喷水池在池中散铺卵石,但此对清洁打扫不利。必要时可于水面下铺放一层卡普隆、玻璃板,只留出灯光和喷嘴地位,或者在池底做凹槽。实在无法解决,就做"旱喷泉"。

●池壁池底宜易于清洁。池底要做出≥0.005坡度向清污口。在北方池壁,最好有一点向外倾角度。池口最好有反边,一是可以防风吹灰尘杂物和雨水倒灌,二是减少喷射的波涌。

静水池

平静的水面,产生倒影,如同镜子一般,俗语"平静如镜"。以这种观赏效果为目的的水体,称"镜池"。唐常建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声"。这种意境是非常超脱凡俗,引人遐想的:"一泓秋水照人寒"(清·沈复)。 ,

影响水体产生倒影的几个条件

(一)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光学原理,可以找到观赏倒影的最佳地点。也可以反过来,按观赏倒影的要求,来设计水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二)按照这个道理,要使水体反射效果好,必须水体的水平面高而边岸低;水面积大且暴露,外型简洁。反过来,也可理解为被倒影的物体轮廓清晰、地位低、视距近。

(三)同时,水体须色深光暗而水面倒影明显。要做到这点,有两种办法:一是加大水深;二是加深水池底面和边岸的色彩。当然这两项要权衡水体景观总体设计而定夺,同时要考虑色深易生苔藻等副作用。

(四)最后是须保持水面的平静,同时也保持水面的完整。风吹、落叶、鱼跃,都会在瞬间破坏水镜面图画。使人从倒影的深思遐想中猛醒过来: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而枯叶、水藻,以至漂浮杂物更是倒影的大忌,败笔。

镜池同时还存在"反光"的效果。这对于临近水体的建筑、雕塑,甚至室内环境,都会产生很动人的波动光照效果。清·蒋士铨描写月色在水面的反光有诗"流辉注水射千尺,波面游鳞时一掷。"月色反光千尺是诗人的形容词,但此时此刻充满诗情画意。

静水面的另一种观赏效果,是水中造型。如水底的浮雕美人鱼、水中仙子,水底的绘画图案等。《述异记》中有"南海中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机织,眼泣则成珠"的记述,脍炙人口。广州和番禺宝墨园就有这种成功例子。这种设计要求:

(1)水质要清澈、透明,池底不能留有杂质;

(2)水深要控制好,过深则不明显或折射变形;

(3)图案绘画色彩要鲜艳夺目,边界分明;

(4)可配合其他水景,如观赏鱼、水生植物、喷泉等。

水中造型,也可应用到喷水池中,因为城市中的喷水池在停喷时绝大多数是静水池。这时,喷泉的喷嘴可以设计为花或鱼的造型,喷水池的池底,可安排绘画,甚至不再是平面,而是按照立体造型的要求,设计为折面、曲面。但这种例子目前还不多。笔者目前接触到某高校一屋顶喷水池,就有这种设想:架空石板如水中山峦,既减负又隐蔽了管、泵。

瀑布

《园冶》注释的瀑布的描述:"水由峭壁或高处高泻,其势汹汹,水沫飞溅,遥望如匹练下垂。"我国有许多诗词是描写瀑布的,最闻名遐迩的如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里,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水体自由跌落,二是水体沿斜面急速滑落。这两种形式因瀑布溢水口高差,水量、水流斜坡面的种种不同而产生千姿百态不同的水姿。

(A) 水量

人工瀑布的水量较大,通常采用循环水。瀑布水量越大,越接近大自然,气势雄伟,能量的消耗也大。因此要研究水量的问题。

瀑布在跌落的过程中,水体和空气摩擦碰撞,逐渐成水滴分散,瀑布破裂"匹练"不复存。因此需一定的厚度,才能保持水型,达到李白诗"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的意境。 国外资料显示,随着瀑布跌落高度增加,水流厚度、水量也相应增加。

瀑布有时水量会非常大。日本大阪花博会曾在中心湖设计一座水中通道,即在瞬间把湖中水下两堵墙之间的水全部抽空,显现一条通道来。湖水随即越墙而下,气势如千军万马。这些瀑布水随即被抽走,周而复始。为了增加水量,往往把喷泉的造水口设在喷泉下水池,而喷涌出来的水流入上水池,二池之间形成瀑布

(B) 溢水口

如果要求瀑布象一匹绸缎那样平滑光亮飞泻而下,就要求溢水口须绝对水平且光滑。这里每一点沟隙凹凸都会形成一道皱折水缝,使透明水布变成白色水花,

■ 中国式的山石瀑布,一般瀑布口1~3米宽,可以用一块仔细打磨的石板、砼板作溢水口。务必使溢水口融为山石的一部分,流瀑时好看,不流时也自然。在上海严寒的冬天,如果这里有少量滴水,那么随着时间推移会滴水成冰,冰柱会越来越长。这也是园林景观的一种"冬态"。

■ 溢水口再长 ,也无法解决预制板之间的接缝问题,要在现场用高标号水泥抹灰造型,再仔细磨光(即高级彩色水磨石)。这种办法视似原始,但极适于溢水口之平面为曲折多变的设计。如果是喷水池等平面形状较为规则的溢水口,且长度大,建议在抹灰面上包覆不锈钢板、杜邦板、铝合金板、复合钢板等新型材料。并在板的接缝处仔细打平、上胶至光滑无纹。这种做法,溢水口会有一种工业化的、笔挺、新颖的造型感。

■ 溢水口如果曲折转弯,那么在向外展开的那一地段,水量会显示不足;在向内凹突的那一地段,水量会增加,使瀑布的水量厚度不均,甚至有的地方断水。现在上海外滩南京路的喷泉就是这样。解决的办法,一是调整供水地点,二是逐渐调整溢水口顶标高。到了这时,才不致影响瀑布平整效果。因此往往在出水管上打孔以分散压力,或在出口处加挡板改变水流方向。作供水的涌泉喷嘴,也要有一段距离。一般使水流速度控制在0.9~1.2米/秒。这样溢水口就要有相当水深和面积,形成一个高水池,俗称"天池"或"上水池"。天池也可结合上面景点供人观赏,但要注意安全防护问题,因为有的瀑布相当高。

■ 溢水口异形处理成曲线、锯齿状、圆孔和多个溢水池交叉跌水等,使水流呈不同形状跌落,也是另一种趣味。这部分内容可参考中国山水画技法和其他书籍,尽量做到一波三折。

(C) 下水池

瀑布跌落到下水面,会产生水声和水溅。如果有意识的加以利用,可产生更好的效果。如在落水处放块"受水"会增加加溅;放个水车,会有动态。把瀑布的墙面内凹,暗面可衬托水色,可以聚声、反射,也可以减少瀑布水流与墙面之间产生的负压。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中的水帘洞、桃花洞就是创造一种人和瀑布、山水紧密相联系的范例,让人产生"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的疑问。引人探索,又有弦外之音。

为了防止水溅,一般经验是下水池的宽度要大于瀑布高度的2/3。

为了水体循环,瀑布的进水口宜选择在最下面水池的远端。从规划上考虑,要为水系的循环创造条件,做到"流水不腐"的要求。

(D) 涩水

水体如果沿着墙面滑落,是和瀑布同样原理的另一种水景观,这里称为"涩水"。

涩水的墙面,由光滑而粗糙、而至台阶形状,倾斜角度也由大至小,出现各种不同景观趣味。有几点提供参考注意。

▢ 室外的设计,涩水面最好坐北朝南,在阳光照射下,平静、滚动、跳跃的流水会显现万般生气。如果光线弱的地方、室内,要考虑人工照明由下水池、侧墙向涩水方向照射,或采用透明墙材由室内面照射。否则易为人忽略,尤其是光滑的墙面动态不足。

▢ 涩水面如果是台阶式、一步一步往下流淌跌落,这时台阶的长和宽要与水量配合,通过测试,取得或跳跃、或贴墙各种不同的最佳效果,如上海大剧院人口的水流石台阶。上下各个台阶之间,也可不尽相同,堆叠出如螺旋形、放射形的台阶。各个不同高差台阶的搭配等,使水姿有聚有散,有急有缓。

▢ 涩水面如果是平面,最好和地面有5o~10o的倾斜。流水表面的粗糙程度各有不同,水量有大有小,从初显潮湿至流淌飞瀑,要按设计总体要求而定。上海已有在玻璃墙外设计水幕的例子。静静的流水,使品茗、喝咖啡的人心境如镜。如要加深效果,紊流的水膜似乎更有动态感。常熟有个设计,则是在流淌面上加上色彩,来衬托平滑的流水面。波特曼大酒店的流水墙面,则不易为人注意,因为色彩和光线偏暗。也可以是介于自由跌落和流涩而下之间,如上海优点俱乐部。

▢ 另外一种设计,是水沿着透明尼龙丝缓流,无声而下,尼龙丝可以组成各种的形状,如同一条放大的弦琴。这种设计要求水质保持洁净,才不致污染尼龙丝。

吴冠中先生在"观瀑"中写着:"深暗的山石丛林间,白练飞来,那垂挂式曲折奔流的白色的游动之线,成了画面最活跃的的命脉,也正是这黑、白对照,块、线对照,动、静对照的造型因素吸引画家,启发画意。"这段话可以作为设计瀑布时的参考。

2.园林水体

园林水体的用途

园林水体的用途非常广泛,笔者粗略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1. 园林水体景观。如喷泉、瀑布、池塘等等,都以水体为题材,水成了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也引发无穷尽的诗情画意。冰灯、冰雕也是水在非常温状况下的一种观赏形式。

2. 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控制噪音。矿泉水具有医疗作用,负离子具有清洁作用,都不可忽视。

3 提供生活用水。生活用水中最值得回味的是品茗饮茶,开门七件事,最后一件就是茶。由茶而引发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水的评价:"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4. 提供生产用水。生产用水范围很广泛,其中最主要是植物灌溉用水,其次是水产养殖用水,如养鱼、蚌等。这两项内容同园林面貌和生产、经营是息息相关的。

5. 提供体育娱乐活动场所。如游泳、划船、溜冰、船模等。如现在休闲的热点,如冲浪、漂流、水上乐园等。

6. 提供观赏性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条件,为生物多样性创造必须的环境。如各种水生植物荷、莲、芦苇等的种植和天鹅、鸳鸯、锦鲤鱼等的饲养。

7. 交通运输。较大型水面,可作为陆上运输的补充,如游艇、交通船等。

8. 汇集、排泄天然雨水。此项功能,在认真设计的园林中,会节省不少地下管线的投资,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立地条件。相反,污水倒灌、淹苗,又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

9. 防护、隔离。如护城河、隔离河,以水面作为空间隔离,是最自然、最节约的办法。引伸来说,水面创造了园林迂回曲折的线路。隔岸相视,可望不可及也。

10. 防灾用水。救火、抗旱都离不开水。城市园林水体,可作为救火备用水,郊区园林水体、沟渠,是抗旱天然管网。

以上内容并不是面面俱到,每处园林水体,有其主要功能一二,其中最主要和最普遍的,是园林景观的作用。以下分别就水体景观的形成、工程设计、水质及水量的要求、景观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园林水体景观的形成

(1)水在常温下是一种液体。本身并无固定的形状,其观赏的效果决定于:盛水物体的形状、水质、周围的环境。

水的各种形状、水姿,都和盛器相关。盛器设计好了,所要达到的水姿就出来了。当然这也和水本身的

质地有关。一般来说。水要求是透明、无色、无味的,各种水体用途不同,对水质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是污染的水就不是这样,它是景观的反面。个别的时候,也有人为了观赏需要。把水染色的,又当别论。水体周围环境的风、温度、光线等自然因素,也会影响水体观赏效果。例如刮了大风。波涛汹涌,哪来欣赏水面倒影?温度下降,水结成冰,波光潋滟的湖面,变成光滑耀眼的冰场,观赏的趣味,使用的方向就聚然不同。光线对水体观赏效果更为明显,每一个人都知道白天和夜晚如何去欣赏水景。请读者注意。为了达到效果,往往要在水体中补充人工照明。而这时的观赏效果往往是优于白天的最佳景观。

(2)园林水体赖以依靠的盛器,有两种主要的分别:

·自然状态下的水体。如自然界的湖泊、池塘、溪流等,其边坡、底面均是天然形成。

·人工状态下的水体。如喷水池、游泳池等,其侧面、底面均是人工构筑物。

虽然大多数人都很容易区别不同的水体,叫得出这种水体得名称,观鱼池、第一泉、彩色音乐喷泉„„,但这是"说文解字"。何况上面所举例子,也不是绝对的。城市广场的喷水池是人工构筑的,但日内瓦的100米喷泉,却是在湖中的。在设计实践中,如何处置这个"盛器"。却极易混淆,常有争论不休的时候,尤其是自然式园林中。例如,一段在高级办公楼外的溪流,或一段在高层住宅区内的河水,究竟是做钢筋混凝土的底和驳,还是自然坡、泥底?就会让开发商颇费周折。过去有人在公园的自然河底铺砌混凝土板,以防众人践踏混水,作游泳池的构想。最近有把某城市河流岸底封闭,以治理环境污染者,就是这方面的尝试。但都不甚成功,甚至适得其反。(3)笔者认为,有下面的几种情况,在构造水体的人工环境时,值得特别注意。

水体的设计标高

当水体的设计标高高于所在地自然常水位标高甚多,而该处之土质疏松(砂质土)不易持水,这时必须构筑防水层,以保持水体有一个较为稳定的标高,达到景观设计要求。例如,新建的上海虹桥花园中的高水位水池。而低水池是自然底的。

水体设计中对水质有较高的要求,如游泳池、嬉水池,必须以过滤循环方式保持水质,或定期更换水体。这时,必须构筑防水层,与外界隔断。绝大部分的音乐喷泉、游泳池、水上世界是这样的。

水体外界的环境

水体附近若有地下车库、商场、复杂管网等地下构造物,有时甚至是水体就在地下室的上空,这时必须设计人工防水层,以减少水体渗漏对地下构造物的不利影响。这是目前在城市广场经常遇到的情况。凡是有这种情况的自然式河道、溪涧,宜做人工防水层。

其次,水体周围有建筑、道路、密集人群,或者土质不良,不能形成稳定的自然河坡,尤其是大水面、针对主导风向的河坡。这时水体四周必须构筑人工驳岸,以防坍塌,以策安全。上海城市和园林内的许多水体,就是这种情况。但这时的河底究竟是自然仰是人工,还要看上面两点的要求,不能因由驳而底,一概而论。上海是水网地区,但是极大部分河流是自然底,须注意到这一点。

从上面三点要求看,第一是强调水体的"量"。保持设计标高,实际是保持水量,也不受自然水位涨落的影响。第二是强调水体的"质"。因此,这时人工环境的水体必须要有一定的面积和容量限制,以控制工程造价和养护费用。我想一个人工景观水体达到几千平方米已是非常大的了;如果再大达到几万平方米,实际上称得上一个"湖",何不让其以自然面貌出现?第三是强调因地制宜,要根据水体得主要功能看周围的环境。

综上所述,可归纳为:园林水体,能用自然的办法持水,最好。一是节省投资和管理费用,二是取得生态平衡,这是非常重要的理念。三是不管怎样,人工水体总是沧海一粟。不必勉为其难。如决定采用人工水体,要严格控制其规模,才不致背上一个旷日持久的包袱,甚至一个城市,也为一座喷泉叫苦不迭,何况使用频率,极少超过一年中的

1/100

3.园路

这里所说的园路,是指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讲究峰回路转,

描写山水园林的散文篇三
《文人与山水》

文人与山水

[摘要]本文通过概述文人与山水之间的关系,从文人的治学求知、致士隐世、意志情趣﹑谪居流放等方面来论述。文人在诗词歌赋中蕴育着对山水的热爱与赞美,体现出山与水之间的和谐统一。山赋予文人宽厚,水赋予文人宽容。但山无常势,水无常形,在变化的事物中找出不变的真理,找到文人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治学求知致士隐世意志情趣诗词歌赋山水园林

[正文]

古今文人在他们的作品中留下了大量有关山水的文字。

在中国秦汉以前的诸子百家中,就有人明确地把山水作为审美对象来欣赏和描写。老子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观点。仁者喜居而近山,不仅可以获得仁义道理,也可享受山坚强与弘毅。智者喜居而近水,不仅可以获得无限哲理,也可享受水给人身心带来的净化。

大自然赋予了山水之深邃,赋予了山水之玄妙,而人类,从古至今,都从未停止山水之思考,未停止山水之领悟。独品山之刚毅,独品水之轻柔,山水交溶,刚柔并济。

魏晋时代欣赏自然美蔚然成风,士大夫以不会欣赏山水为耻。山水诗文,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以后,到了唐代进入了成熟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宋代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明清时期出现的山水游记与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也值得称道。这无一不在展现着文人的山水情结。

山水之中的情趣,并不只仅仅是山水。胸中有丘壑,心中存河泊。此种境界成端实稳重,江海宽容。山和水的特点反映在文人这个群体之中。致情山水,使心灵发生微妙的变化,气质变得高雅,思想变得深刻。锦绣山川,磅礴江海让人感到造化的神奇。文人将治学与游历山水结合起来,真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文人治学与游历山水

中国古代虽有浓重的乡土情结,但也有治学与游历山水相结合的优良传统。他们临山川而感自然变化、观沧海而知气势磅礴。

史马迁遍涉名川以著《史记》,在实地考察中,他获得了大量文字材料上无法看到的生动史料。《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以深刻感受自然与生活为创作的源泉。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当然,感受自然风光,致力于学术研究,也是政治黑暗时代知识分子消极遁世的无奈选择。

二﹑文人隐世与山水诗歌

对于中国文人来说,入仕是出路,归隐是退路,二者此消彼长。孔子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人得意时仕,失意时隐,自古已然。

比如魏晋文人,其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既和当时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影响有关,也和当时战乱频烦,门阀之间倾轧的严重形势有关。造成当时的文人逃避现实,隐逸于山水之间。

那些显示隐士风采的文字,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或是振衣而归的高士情怀,或是陶醉其中的怡然自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已到了超

凡脱俗的地步。他在官场的功名利禄和人格的独立不移之间毅然的选择了后者。

文人在隐逸的同时,形成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山水诗歌。在众多描写山水诗歌中,以山水田园诗人为代表。山水田园诗人遍游山水,饱览田园,创作出优美的山水颂歌。山水田园诗派是在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以描写山水田园为主要题材的流派。

诗人王维在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既在于他创造了亦诗亦画的空灵诗境,也在于既官且隐的生活态度。

孟浩然在诗歌中所显露出来的韵味情趣高雅脱俗。从他的诗中所看到的多是脱俗的孤傲,潇洒的风度和飘逸的个性。

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出他们对山水田园的热爱。反映他们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致。他们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

文人不仅在诗词歌赋中表现出对山水独到的情感,也在其他方面体现出他们的意趣。

三﹑文人意趣与山水

文人意趣最直接地体现于文人画中,文人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的思想。

借手中笔墨,绘心中山水。宋代文人不追求形似,而注重神似的写意观,是文人个性的解放。

文人常行走山林中体味自然,将山水的性灵蕴育在胸中。用笔墨写出一幅幅山水画。有浑厚的高山大壑,也有寥寥数笔的山间小景。观其画作,可谓是心灵的享受。穷山苍树秀,水活石润妙。但见山野苍茫、山林静逸、山泉潺湲、山石云气氤氲而生,与那片留白引人遐想。山水素雅明净、野逸自然、以质写真、朴实醇厚,正如同文人的性情。文人用水墨丹青来布山置水的意趣自然显现。

到元代,诗、书、画、印融成一体,诗画相联,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情画意相辅相成。

四﹑贬官文人与山水游记

文人被贬谪后,会游览自然山水来排遣内心的抑郁与不平。被贬后原本的不平与烦躁的心性,在游览山水时慢慢缓解。他们心藏江雪、背负青天、超然物外、恬然自适。宁静成为他们生命的最美姿态。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吟诗作文、挥毫泼墨、饮酒品茗、歌舞抚琴、赏花交友、竭尽文人风雅之趣。

山水游记散文在描写美丽景色的同时,也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无疑给山水游记散文增加了许多魅力。写景是山水游记的载体,抒情是山水游记的灵魂。

王安石在他的《游褒禅山记》中,认为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常常在险远的地方。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即使拥有远大的志向,停滞不前,有怎么能到达哪?不轻易地懈怠与放弃,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这是就正面来说。反过来说,有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悔恨的。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这样,谁还能讥笑他呢?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

又如苏轼在《石钟山记》中,不仅用生动的语言,给读者展现了一幅月黑风高风的可怕恶滩险境。同时也在文章里,围绕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不断展开追问。面对前人不同的结论,作者不盲目相信其中任何一种,他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原则。深夜泛舟到石钟山绝壁之下,借着月光和火把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也给了我们一条终身受用的道理:事情不是自己亲眼见到与亲耳听到的,绝对不可以主观臆

断这件事情的有无。

被贬官的文人在被贬谪之后,日子自然不会好过。同时,致仕的文人为追求自己的幸福,得到更好的物资享受。会豪不吝惜于自己私家园林的建造。

五﹑文人与山水园林

皇亲国戚,王侯将相,达官贵人,富甲客商。这四类人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是很有地位的。为显现出自己的地位,建造有品位的私家园林是个不错的选择。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主要方面。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仿造各地名胜。

文人经常写作山水诗文,对山水风景的鉴赏必然都具备一定的水平。他们将对人生哲理的体验与对山水深刻的理解,融注于园林艺术之中。文人的山水园林具有着清沁雅致的格调。更侧重于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自己寄情山水的高洁之志。

山水是生命最终的归宿,山水是文人生命的延续。

描写山水园林的散文篇四
《中国风景园林与山水文化论_陈明松》

中国风景园林与山水文化论

OnChineseLandscapeArchitectureandLandscapeCulture

陈明松

CHENMing-song

摘要:首先提出中国风景名胜区是“真山水”和“大山水”,中国古典园林是“缩影山水”或“咫尺山水”或“袖珍山水”,即中国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和主题精髓是山水文化,是山水自然和风物风情为主要审美与表现对象,是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为一体的艺术作品。从而阐述了对中华山水文化与山水文化的概念、形态和中国山水主要的基本特征和内涵构成。尤其提出了“风景园林文化”“风水文化”“山水城市文化”和“风景名胜集称文化等”是中华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呼吁中国和国际相关学界的专家、学者,组织起自己的学术与研究的机构,来为人类作出传统文化与风景园林山水文化的贡献。

关键词:风景园林;山水文化;中国

文章编号:1000-6664(2009)03-0029-04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08-10-23;修回日期:2009-01-17

Abstract:InthispaperitispointedoutfirstthatChina’sscenicareasare“reallandscape(shanshui)”and“grandlandscape”,whileChineseclassicalgardensare“miniaturelandscape”,“closelandscape”,or“pocket-sizedlandscape”.ThecultureconnotationandthemequintessenceofChineselandscapearchitectureislandscapeculture,anditisanartisticpiecethattakesnaturallandscapeandsceneriesandfeaturesasthemainaestheticandexpressionsubjectandintegratesmaterialandspiritualculturesinone.ThusChineselandscape(shanshui),anditsconcept,shape,maincharacteristicsandconnotativemakeupareexpounded.Itisespeciallyputforwardthat“landscapearchitectureculture”,“geomancyculture”,“landscape(shanshui)cityculture”and“scenicspotcollectivenamingculture”aretheimportantcomponentpartofChineselandscape(shanshui)culture,andChineseandinternationalexpertsandscholarsofrelatedareasareappealedtoorganizetheacademicandresearchinstitutionsoftheirown“(ChineseLandscape(Shanshui)CultureSociety”and“InternationalLandscape(Shanshui)CultureResearchInstitute”)tocontributetothetraditionalcultureandlandscapecultureofhumanbeings.

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landscape(shanshui)culture;China

中国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和主题精髓是山水文化。中国风然山水为观照对象和基本素材而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这种精景名胜区(即国家公园)是“真山水”和“大山水”;中国古典园林神财富表现在与大自然山水关系密切的宗教文化、山水哲学、山是“袖珍山水”或“缩影山水”或“咫尺山林”。所以,中国风景园水美学、山水文学、山水艺术和风景园林文化等门类和专业文化林是以山水自然和风物风情为主要审美对象与表现对象。它源之中。甚至渗入与自然山水有关的社会制度,以及受一定思想远流长,丰富多彩,其分布之广、品位之高、影响之大,堪称世界观念支配的人们的行为方式的某些方面。但从山水文化的整体之最。山水文化在华夏文明的进程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它上考虑,山水文化并不仅限于以自然山水为观照对象和基本素的辐射力将继续扩大到整个世界。材而创造的精神文化方面,还应当包括以自然山水为载体和材

料而创造的物质文化方面。

1所谓“山水文化”与“中华山水文化”“中华山水文化”是世界各民族山水文化中历史最悠久、内

所谓山水文化,顾名思义,是与自然山水有关的文化。与文涵最丰富的“山水文化”。它是由中华山水的广袤多姿和中华文化的广义和狭义的概念相对应。化的源远流长2个方面决定的。

中国风景园林就是以自然山水为观照和利用对象,集物质山水之胜,在乎山也在乎水。山水本来一体,殊观分离,有文化与精神文化为一体的艺术作品。因此,广义的山水文化,就山便有水。著名画家黄虹宾曾说:“中华大地,无山不灵,无水不是人类在认识、利用、开发和保护自然山水过程中创造的一切文秀。”它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我国山形地势,江河湖泊之景。我国化,即以自然山水为物质载体、活动空间或观照对象而产生的各名山之多,风景名胜之多,不知吸引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种文化形态与文化现象的总和。狭义的山水文化是指人们以自这不仅仅是因为名山大川中蕴含着钟灵之气,而且还因为中国风景园林论坛LAForum

29

传统文化,具体就表现为对天与人或者天、地、人之间关系的研

究。在这种研究中,持天、地、人三者同一的观点大占上风。如

“人杰地灵”“山为地之胜”和“山水有清音”等。

中华山水文化追求着2种理想境界——人与自然和谐境界

和自然内心的恬适境界。正如当今旅游成风,人们离开高楼林

立的城市,走向海岛河滩、碧山绿野、丛林草原、天气气象,去呼

吸纯净清新的空气,去体验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去享受生活的广

静与闲适,所求获的正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所咏赞的主题,人类自

然本性的归真返璞、生命真谛的“天人合一”。来共读,由于游历名山大川之风大盛,因而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导向写意山水,也大大促进了穿地筑山兴造园林的风气。中国古典园林,反映出我国根深蒂固的农耕意识和崇尚自然的审美格调,体现了我国“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园林是文人“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家园。在园林之中感受到宇宙的空远,天地的高妙和万事万物的生生不息,使之成为“人间哲理园”。风景园林的“山水美”是一种精神价值。是人与自然之间审美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本质上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表征。在我国

文化发展史上,我们的祖先超越“实用观点”和“宗教观点”,而以

“审美观点”来看待自然,把山水作为审美的对象,是一个长期的

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山水是返归自然的理想场所,以山水作

为表现对象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山水审美创造的结晶。这一形

态的山水文化包括山水园林和名山大川,山水诗、散文、游记、小

品和山水绘画等。

中国山水文化以人们的山水面貌出现,展现出不同形态的

美。它是美丽的风景和辉煌的文化结晶,与哲学、地理、历史、宗

教、文学、建筑、雕塑、绘画、书法和音乐等,以及从事科学技术工

作的专家、学者都有密切关系,使多种文化现象融为一个整体。

中国山水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形态,足以构成一部形象化的百科

全书,显示各个时代文化的发展,从独特的方面反映出中华民族

创造人类文明智慧的功绩。

中国古代山水诗贵在有灵性精神,以“山水合一物”的哲学

基础,审视山水亦即审视自我,彻悟“与天地冥合同化之旨”,塑

造出诗人形象与山水形象相统一的艺术境界。

山水诗与山水画勃兴于东晋、南朝,成为独立的诗体和画

体,二者都有过渡经历。谢灵运、陶渊明是山水诗人的代表,宗

炳、王徵是山水画家的代表。专门以描写山水为内容的山水诗

画,必然要求相应的新的表现形式使之“表里合一”。山水诗的

艺术表现形式,以历数、枚举与排列组合的山水所构成的格律,

对偶句的形式最为明显,取得时空统一的画面效果;山水画运用

散点透视经营位置与“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和“三远法”以及

皱、擦、点、染的各种技法,解决空间感问题和画面上景点的广

度、深度和层次感。山水诗画都是以意境为其灵魂生命的,“诗

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表明山水诗

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山水诗人和山水画家共同的自然审美,是

山水诗画同源之根,成长之本。

“山水借文章以显,文章凭山水以传”。山水孕育了文化,文

化增添了山水的灵性。“宗教使山水深刻含蓄,传说使山水温馨

浪漫,绘画使山水灵秀毕现,诗文使山水气韵飞动……”,没有山

水的养育,文化便缺少了根基和源泉,没有文化的滋润,山水便2中华山水文化的形态和中国山水审美中华山水文化形态,从人类文化的三层面来审视,可以分为物质形态、活动形态和意识形态这三大形态:1)物质形态:以建筑物和石文化为代表的物态层文化;2)活动形态:以人群活动为标志的行为制度层文化(如祭祀活动、宗教活动、儒学活动、隐逸活动、争战活动和民俗活动等);3)意识形态:以山水为“精神食粮”的心表层文化。如表现在宗教、哲学、美学和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中。中华山水文化有以中华山水为载体和表现对象的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是一个不断创新又不断积累的动态发展过程。三大形态及各个门类之间是一个以自然山水为中心的辩证统一的整体;山水文化源于山水,又美化着山水,产生于人与山水的关系,又服务于人与山水的关系。中国的“山水审美”始于先秦,风行于魏晋和盛唐,此后,这一传统一直延续下来。从孔子的“以山比德,以水比智”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到庄子的“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的亲和山水的审美感受,无不会有一种精神的交流,即精神的输出和赋予。以后的传统文化或隐逸山水或放志山水,都在与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丘一壑的交流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名山文化。中国名山大川是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象征,江山社稷的缩影,延续几千年。国家级名山为帝王所爱,受朝廷保护,禁止经济开发,专供祭祀、朝山、宗教、游览、审美、隐读等山水文化创作体验以及探索自然规律等精神文化活动,并融入相应的文化与体验性建筑设施,体现了人与自然在心理、情感和精神上的和谐发展。中国名山大川,是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交相辉映,而往往“山以寺灵,寺以山名”,佛寺、道观、神庙乃是风景名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园林是山水的缩影,是“城市山林”。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以山以水,为堂为楼,以燕以息”。山水之美,古

缺少了精神和内涵。

中华民族生活在这疆域广阔、山河壮丽的神州大地上,数千中华5000年的传统文化中,积淀了无与伦比的中国文化。富于创造力的中华民族,汇自己传统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时期、年来,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山水审美,就是精神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之下,将类别相同或相似的人物、事件、风景文明的一部分,它反映了炎黄子孙热爱山水,崇尚山水、俯仰宇名胜、风物、风俗和风情等,用数字的整合称谓,通俗、概括、艺宙、涤滤心灵,悟天地之正气,激人生之理想,追求美好生活的崇术、精确地表达出来,就形成了一种“集称文化”。中华大地的高精神,反映了中国人与大自然的精神关系。“风景名胜”无比丰富,源远流长,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和遗产的

山水审美是人与大自然复杂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内容和类型多姿多彩,通过集称文化现象对各地风景名胜归纳、需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提炼、厘定为“八景”“十景”,甚至“二十四景”“三十六景”“四十生活,优良的山水环境,是原始人类向大自然索取构成财富并赖景”“七十二景”和“一百零八景”等集称文化(或“八景文化”)。以生存发展的最理想地方。如“潇湘八景”(北宋)、“古赣州八景”(北宋)、“燕山八景”(金

代)、“燕京八景”(明代)、“杭州西湖十景”(南宋)、“钱塘十景”

3中国山水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内涵构成(元代)、“西湖十二景”(清代)、“杭州二十四景”(清代)、“新西湖

1)中国山水自然资源,分布广泛,种类丰富,组成灵巧,有机十景”(现代)和“圆明园四十景”(清代)、承德“避暑山庄七十二统一,山水人文资源涉面广泛,类型多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景”(清代)等,实际是中华集称文化中的一个分支文化,同时,也

2)中国山水文化中,山与水相互衬托与融合,比例适中,组合是中华风景园林文化中的一个分支文化。它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巧妙,山水环抱,相得益彰。对祖国和家乡的“风景名胜”的热爱和鉴赏,同时,也反映出对其

3)中国山水文化是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互依存与融合统“风景名胜”资源和遗产的高度评价和确认与厘定的一种形式。一,相得益彰。追究其文化渊源与发展,大体滥觞于魏晋和南北朝时代(一说为

4)中国山水文化,以山水为主题,与四周环境密切融合,天象秦汉时代),产生于隋唐时代,成熟于宋元时代,发展于明清时气象、动物植物和宗教建筑等相互协调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代,再发展于近现代。随着中国与周围邻国的文化和商贸交往,体。“八景文化”先后传入日本、朝鲜、越南和新加坡等地,以及华人

5)中国古代风水理论,也是山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华裔所到的国家和地区,以至形成一种“国际性东方文化现“风水”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最早见于《葬书》。这是一部专象”。中国历代的文人墨客、画师、艺人、民众与官仕,由于对风讲如何选择葬地环境说的著作。书中说:“气乘风则散,留水则景名胜集称景目和景名的遴选与认定,发展到描绘“八景绘画”、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又曰:“风水之题书“八景诗词”、建筑“八景建筑物”与“八景缩景园”、编演“八说,得水为上,藏风次之。”首次提出了明确的以“藏风”“得水”为景戏曲”、雕塑“八景工艺美术”和烹调制作“八景宴馔”等相同或条件的“风水”概念,又称“堪舆”。是上观天文、下察地理的占候相似主题和题材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艺术作品和文化现象,之土。风水与“地理”相通,所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从而构成中华风景名胜集称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以及“中华风景理”。正确地认识中国风水学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对缓解名胜集称文化框架体系”。尤其,发源于北宋时代的湖南全省范当前的环境危机,协调和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无不有启发作围内的“潇湘八景”:“平沙落雁”(衡阳)、“远浦归帆”(汩罗)、“山用。风水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现象,是古代中国人在长期的市晴岚”(湘潭)、“江天暮雪”(长沙橘子洲)、“洞庭秋月”(岳阳洞生产实践中总结而成的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风水的基础模庭湖)、“潇湘夜雨”(永州)、“烟寺晚钟”(衡山)和“渔村夕照”(常式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环境模式,这种模式除人文的要素(如隐德桃源)等文化模式传入日本、朝鲜和韩国后,成为一种“八景文喻、象征和防御等)影响之外,主要强调小环境内部各种综合环化”的命题模式和尊称的“景牌”,并一成不变地在其国内发展应境要素(如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水文)等的相互协调,以用,进而,在“八景诗”“八景画”等影响后,日本更加创新,如“八达到所谓“气场”的统一。正因为中国古代风水说较西方“地理景徘句”、八景浮世绘的风景画和版画(“闺室八景”和“风流闺室环境决定论”更为注重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人与环境的有机和八景”以及“春宫八景”)等。因此,对于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谐,因此,才会有“中国住宅、村庄和城市设计”,具有与自然和谐引起全国文化艺术学和风景园林学的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在并随大自然的演变而演变的独特风格。全国各地系统地、全方面地进行普查、收集、探索和弘扬。

6)中华风景名胜集称文化(即“八景、十景文化”),尤其是中当我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了这一文化现象后,就一直注意华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收集、整理、研究、探索它的文化价值和内涵与外延,并在各地进31

行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以及在旅游规划和景观规划与评审等方面,注重恢复保护地方传统“八景文化”,开创振兴与弘扬新时代的“八景文化”。近年来,尤其与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社会环境研究室主任青木阳二等日本“八景”研究专家一起开会交流,共同进行“中日八景文化的比较研究”,曾多次赴日本千叶大学、东京大学、筑波大学、茨城大学、宇都宫大学、前桥工科大学等各大学讲座和考察日本“八景”现场,得到日本朋友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接待,他们对我国和我的“八景文化”研究十分感兴趣,并给予高度评价。

我呼吁中国风景园林界和文化艺术界的专家、学者们团结起来,尽快组织一个中国和国际性“八景文化”或山水文化学术研究与交流机构与国际朋友一起共同探索、研究、继承和弘扬中华风景园林与山水文化。

7)我国杰出贡献著名科学家和一级英雄模范钱学森教授在1990年提出了“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中国古代城市建设选址离不开山和水、沿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松花江和沿黄海、渤海、南海边建城市,靠山靠水边城市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说,古代城市建设是山水城市与城市山水的结合,衬托和融合而成的山水城市和城市山水的文化,因此,这也是山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钱老说:“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文化的有机结合,山水城市不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我提请我国的城市科学家和我国的建筑师考虑。”钱老所指的问题,在当前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可谓切中要害,十分及时。钱老提出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结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山水城市创建融科学与艺术于一体,有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的内涵,正好建定了山水城市的灵魂,具有东方文化的特色,继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又发展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山水城市的本质就是研究未来城市模式问题,研究如何科学地认识城市,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问题。它是一颗引导我们发挥创造性的“导弹”,具有构想和建设“山水城市”的深远意义。具有深远的“山水城市文化”的战略意义。参考文献:1-263.[6]谢凝高.山水审美——人与自然的交响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31.[7]刘沛林.理想家园——风水环境观的启迪[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159.[8]徐成志.锦绣河山尽风流——中华山水文化解读[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1-270.[9]向翔.中国山水审美[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1-369.[10]陈望衡.郊游风月——山水美学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345.[11]任仲伦.中国山水审美文化——游山玩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1-300.[12]伍蠡甫.山水与美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1-436.[13]李文初,蒋述卓,刘绍瑾,等.中国山水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582.[14]鲍世行,顾孟潮.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城市学与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638.[15]陈明松.中华风景名胜集称文化与荷文化景名初探[M]//王其超.舒红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295.作者简介:

陈明松/1939年生/男/湖北枝江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1]陶文鹏,韦凤娟.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M].南京:凤凰出版

社,2004:1-894.

[2]李亮.诗画同源与山水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4:1-236.

[3](日)兴膳宏.中国古典文化景致[M].李寅生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1-315.

[4]章尚正.中国山水文学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1-271.

[5]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林学院绿化系/原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风景园林所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专家顾问/教育部高等教育重点学科(建筑学)专家评委/法国巴黎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法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中国风景园林与山水文化)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中日八景文化比较

研究)共同研究员/本刊创刊副主编(北京102218)

描写山水园林的散文篇五
《散文类》

一、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试卷

①十年前的一天,也不知是什么触动了我,让我将镜头对准了生我养我的家乡──三江平原。在这里,我欣赏到了湿地的美丽,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十年来,与湿地的零距离接触,也让我在不知不觉中迷恋上了这片神奇诱人的黑土地。 湿地的美恬静而淡泊、空旷而幽远,不身临其境,是很难领略到它那摄人心魄的魅力的。蓝天和白云涂抹它永恒的底色,野花和芳草带给它盎然的生机,湖泊和溪流又赋予它飘动的灵性„„所有这一切景象,都构成了湿地绿色之洲的生命主题。这里四季分明,风景迥异,每一个季节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美的享受。春天,那一碧如洗的澄澈天空,悠闪飘逸的朵朵白云,迂回环绕的潺潺溪水,宛如一幅宁静的山水图画;夏日,那荒原里怒放夺目的簇簇野花,芦丛中鸣叫欢快的水禽珍鸟,展示了大自然生命的勃勃生机;秋季,那满眼金黄的落叶,渐行渐远的雁阵,昭示了四季更替的自然规律;隆冬,那银妆素裹的塔头,凝霜挂雪的垂柳,述说着一个冬天童话的秘密。

②小船沿江逆流而上,沿岸青山秀水,连绵不断。当小船驶进荒岛时,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这里简直就是鸟的天堂!鸳鸯成对,水鸟成双。不时有许多水鸭子频频飞起,冲向蓝天;一只只江鸥浮在水面,待船儿靠近,便群起追逐浪花,声声欢叫,令人惊叹不已。此时,一只披着洁白羽毛的东方白鹳闪进了我的视野,它悠闲地踱着步,觅寻食物。为了少打扰这宁静的家园,我迅速按动着快门,拍下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③在湿地里生活的鸟类和兽类还有紫貂、白尾海雕、大天鹅、苍鹰、柳雷鸟、东北虎、梅花鹿、棕熊等。它们在这自由的王国里无忧无虑,不需有戒备之心,却常有栖居之意,只是冬去春来,南飞北往,世世代代,繁衍不息。

④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又是一个巨大的天然鱼库,盛产野鲤、白鱼、草鱼等,尤以鳇鱼最出名,历史上它曾是专门给皇帝进贡的鱼。这里还有一种大马哈鱼,每年秋天白露前后,满山树叶红遍的时候,大马哈鱼便从鄂霍茨克海游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逆江而上,一跃数尺,勇往直前,等到产卵后耗尽体力死去,它一生的使命也即告终。

⑤这就是三江湿地。我无数次找寻它的踪影,想见它的容颜,投入它的怀抱,感受它的温暖。在碧水蓝天之间,我的心灵变得恬淡,它那回归本色的从容,又总让我泪流满面。

14.从文体的角度看,该短文属于哪一类文体?(2分)

答:散文

15.请用两个恰当的成语描述自己对三江湿地的印象或感受。(不能用原文中..

的成语)(2分)

答: 美不胜收、美轮美奂、心驰神往

16.选择填空。(2分)

备选答案:山清水秀 自然美景 珍禽走兽 盎然生机 冬天童话 天然鱼库 短文主要写了三江湿地的 自然美景 和 盎然生机 这两方面的内容。 ..

17.依照段①中划线句句式,结合自己的感悟,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2分)

贵州大山的美 高远而深邃、 绵长而秀丽 ,不身临其境,是很难领略到它那摄人心魄的魅力的。

18.短文在语言的运用方面有哪些特点值得学习和借鉴?请任选一点谈谈自己的感受。(3分)

答:略

二、2008年适应性考试

①我怀念那条河流。

②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 ③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荫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鸥鸟的啼鸣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④我在河湾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 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

⑤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的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

⑥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我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

⑦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

⑧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⑨二十年后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滩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

○10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的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漩涡激起我最诗意想象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

○11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

流。

○12这时候,我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

○13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唯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 ○14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

15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啊? ○

14.文中“我”二十年后回家的感情,随河流的变化而变化,经历了: 愕然 感伤 明白 珍惜 忧虑 期盼的过程。(3分)

15.段③划线的部分表现了我的什么心情?(2分)

答:对自己当初不懂珍惜的懊悔之情。

16.请在文中找出告诫自己的最具有哲理性的一个句子。(2分) .....

17.第(14)段中,划线的句子“我们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的深刻含义是什么?(3分)

答:人类正在破坏自己生存的环境,长此以往,我们最终将自食其果,遭到惩罚而成为一条条没有爱、没有纯洁心灵、没有幸福的“干鱼”。

18.从③④自然段中可以看出,那条河在作者的少年时代,曾给他留下哪些美好的回忆?(3分)

答:那条河有美丽的风景、有美妙的音乐、有生活中无穷的乐趣,还有作者当时惬意的心情和漂浮的梦想,它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和滋润了作者少年的人生。

19.全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对比。 希望人类要好好地保护自然环境,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三、2009年适应性考试

让心灵去旅行

①一条湍急的河流怒吼着,向远方奔流,形成一条蜿蜒的巨龙,盘在古老的土地上,发出熊咆虎啸的声音,让人颤栗惊悸;一片湛蓝的海洋呼号着,卷起雪白的浪花, 冲出汹涌的波涛,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刷洗白色的沙滩,令人折腰叹服;一座高峻的雪山沉睡着,托起娉婷的雪莲,吹出迷幻的烟雾,洒下宛若鹅绒的雪花,营造出 银装素裹的天地,使人惬意满足。世界之美,美在它的瑰丽雄奇,多彩多姿变化万千。若是能够游历四海,浪迹天涯,赏寒山瘦水,览飞瀑流泉,观苍山镜湖,游密 林深涧,实在是让人心旷神怡,快然自足。然而每个人为了生计而奔波劳顿,可以遍访名山的人毕竟不多。而尘世中的琐碎与喧嚣早已让我们身心疲惫,那么我们既 然无法离开自己现有的工作与生活去旅行,何不让心灵去旅行呢?

②让心灵去旅行,你可以读一本书,或吟几首诗,仿佛置身于书中的苍原林

海,又或是徜徉在诗中的古镇老街,你可以是站在高高的山巅凝视风雨中的闪电, 也可以是坐在轻快的乌篷船上欣赏五彩斑斓的彩虹,还可以是骑在舒适的马背上张望四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你可以想像自是个诗人,隐居在山林或田野,也可以把 自己想像成一只鹰,拥抱白云和蓝天,你甚至可以是一眼泉,喷涌着低吟和呜咽。

③让心灵去旅行,你可以赏一幅画,你可以看到牧场和村庄,农舍和梯田,你也可以看到大漠的孤烟,江南的小雨,和海边的红树林,你还可以看到钙化的滩 流,巍巍的山峰,初升的红日,你甚至可以感受到沙鸥的鸣叫长风的呼啸,猿猴的悲鸣,你能感受到纤夫肩上的绳索勒住你的肩膀,感受到飞红入泥后残留下来的一 丝馨香,感受到阴霾之下那穿透乌云射下来的几缕阳光„„

④心灵去旅行,你可以回想一段历史或畅想一个未曾到过的国度,你可以想像易水之湄的壮士渐行渐远的背影,乌江岸边英雄悲壮的自刎,赤壁之战的熊熊烈 火,你还可以想像自己是站在巴黎圣母院的钟楼上,比萨斜塔上,或是布拉格壮美的佩特林山上,心灵的旅行可以不受地域与时空的限制,让你领略别样的景致。

⑤心灵的旅行,是意识中的自我逍遥地神游,不论时间和地点,让自己放松下来。烟霞的幻灭,燕子的呢喃,融化的雪花,破土的种子,甚至蛋壳中一个即将 出生的生命的跳动,你都可以感知。也许有人会说那不过是空想家无聊时的白日梦,的确,我们的幻想终究是幻想,不能成真。但虚幻的天堂胜于实在的地狱,让心 灵去旅行不是沉湎于臆想无法自拔,更不是丧失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和信心,相反,它是一种灵魂的荡涤,是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慰藉的法宝,失去它,忙碌的生活压 的人喘不过气,拥有它,在面对挑战与压力时,则多了一分宁静,淡泊与从容。

11.请在段①中根据文意填入合适的内容。(2分)

答:竹海涛声、密林深涧

12.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什么是“心灵的旅行”?(3分)

答:人的精神和意识自我逍遥地神游

13.段①主要说了哪三层意思?(3分)

答:第一层:铺陈渲染了天下瑰丽雄奇、多姿多彩,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景。 第二层:叙述了由于工作和生活所限,大多数人不能“游历四海,浪迹天涯”的现实。

第三层:鼓励人们去尝试心灵的旅行。

14.就表达方式而言,段②——段④中运用最多的是哪两种?(2分)

答:描写 抒情

15.从语言欣赏的角度来看,本文的句式有哪些特点?(3分)

答:多以描写抒情为主,讲究骈散句结合,长短句结合,大量并列,偏正短语,动宾短语的精妙组合。在表现上还融入了排比,反复,想象的手法,使文章的语言更显灵动、畅达,意境开阔,文采纷呈,让人既美不胜收、又感到

余味无穷。

四、2010年适应性考试

光阴 赵丽宏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声。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灿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世人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着,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

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绝不会因此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为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化成永恒,这是因为他把你的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变成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

11.请任意写出“光阴”的三个近义词。(3分)

答: 时光 岁月 时间

12.划线句写出来光阴的什么特点?(2分)

答:悄无声息 一往无前 永不停步

13.语段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2分) ..

答: 议论 抒情

14.全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2分) ..

答: 拟人化

描写山水园林的散文篇六
《中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

建 筑 科 学

2010  NO.12

科技资讯

中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

张静

(西安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 陕西西安 710032)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秉承“师法自然”的基本原则,造就了“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造园特点。试图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再现自然山水之美,从而使中国园林饱含人文精神的意境。以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为研究背景,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价值和艺术特色。以利于后人更好的继承传统,汲取古典园林精髓,创造出新一代的园林。关键词:中国园林  传统  自然  意境  艺术特征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0)04(c)-0109-02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推崇自然,热爱自然,把自然万物看作相互协调发展的有机体。例如:儒家主张“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道家也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而园林艺术作为表达人与自然最紧密联系的物质技术手段和精神创作,从周文王筑灵台起就从选择、截取自然界中的一个特定环境范围开始了。西方园林在形态上具有几何化的特征,体现着人类思维对自然要素的控制,目的在于展示一个被人所占有的“自然”。与此不同,中国古典园林更像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体现的是对自然的生命机体关系和各要素之间作用力的理解,传统必然顺应自然现实运动的创造。

  

僚阶层一方面为安定礼序社会服务,另一方面又逃避集权统治的严酷,在城市中堆山叠石,创造出一方“城市山林”,过起了城市中的隐居生活,通过欣赏与冥想大自然来实现精神自我的超脱。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自然美和田园生活的意境两方面。“师法自然”不但是在园林的形式上力求“虽由人作,宛自天成”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自然式的田园生活:歌颂自己自足的劳动生活,鄙视追名逐利;歌颂简朴的读书生活,鄙视锦衣玉食;歌颂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鄙视随人俯仰,这就是所谓田园之乐。两千年来,文士这个阶层的价值观念、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生活追求和审美趣味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了中国山水园林的造园艺术。文士追求田园之乐,并以此成就了以田园之乐作为中国文学、美术的最高雅的情趣,也成了园林艺术的灵魂。而文士主要是通过追求自然的生活才对自然的美有所参悟的。园林是作为自然的生活场所环境,才被要求自然的风格。尤其从东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政治上极端“无道”的时期,所以,隐逸之风大盛,随之形成了人们独立的山水审美意识,山水诗、山水散文、山水画、山水园林开始盛行。而文士园林,也在这时期确立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的。这种看待自然事物似的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被历代士人奉为至理名言,作为论析风景的重要理论依据。

在自然秩序中,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在生命轮回中显示着各自天赋的特性,士人往往通过它们来比拟人的品行。比如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都显示了理想的人格,也使得人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中溶入了强烈的抒情色彩,人与自然物在感情上十分亲和。正如清代的王夫之所说:“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所以,造园的主要目的并不仅仅要引进客观的自然山水之美,更重要的是唤起“意域之景”“景外之情”、进入那种物我融合、怡然相得的人与自然的亲和一致的关系之中,进入审美的更高层次。所以,在进行造园活动时,把那些最能引起思想感情活动的造园要素摄取到园林中来,以象征性的题材和手法反映高尚、深邃的意境,使观赏的人在游赏过程中倍感亲切,又能产生意味深远的崇高感受。

中国传统思想的主体是儒家,但在造园活动中,道家却起到了主导作用。因为汉末至南北朝时期,道家思想的蓬勃发展唤起了对个性追求的觉醒,激发了人们倾心山水的热情,孕育了有独立意义的山水审美意识,使人们对山水的认识从物欲享受提高到了“畅神”的纯粹精神领略阶段,是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在自然观方面。老子认为自然之道左右世界但没有意志,所以在观察自然事物时,道家非常讲究在无成见的审视大自然中领悟自然之道,要“涤除玄见”,以达到理解事物的本性。以达到超越社会制约的、归复自然的自由完美人生。

中国人的艺术心境更早的转向了自然,且在造园活动中强化自然景观要素的不同特性,且人为构景皆依循被自然触动的感情。所谓“构园无格”,没有西方古典建筑与园林中表现出的征服自然的情绪,力图表达头脑中所规定的形式美法则。

  

1 中国山水园林文化特色

“师法自然”是中国园林自古以来的基本造园原则,“意在笔先”则更是中国园林传统文化的精妙体现。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的《园冶》一书中一开始就强调“相地”的重要性,并用相当大的篇幅来分析各类地形环境的特点从而指出在什么样的地形条件下应当怎样加以利用,并可能获得怎样的效果。十分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和融合,取得与自然的统一。中国园林不满足于物质与技巧的华美,“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朝向创造环境氛围特色这一更高的层次拓展。因为自然万物都要遵守生命间的有机秩序,所以园林注重自然属性,主张在特定环境中建造人化的自然风景,以自由的方式造就建筑与山水花木动态交融的景观环境,体现生机盎然的自然之乐和人类精神追求的多重含义,从而使人类精神与自然交融共生。

中国园林的发展亦与传统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皇家苑囿,规模宏大,园中有园,囿中有囿。比如北京的颐和园便是一个利用自然山水加以人工改造的大型园林,它利用周围自然环境创造了极为开阔的园林空间。这种对自然山川的仿效,具有表明帝王能顺天、能“赞化育”,因而拥有人间至高无上统治权的重要意义;另一类比较重要的园林是:以文士精神为基础的小型私家园林,显示中国特有的文人官

2 中国山水园林之传统审美趣味

中国园林之美讲究高雅的意境。所谓园林意境即参与的人通过视听等知觉接受到景物环境所给予的实在感受和抽象意念,从而唤起活泼、丰富的联想。“境生于象外”景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生情,通过对景物环境的处理,将参与者从其个人特有的经验和文化背景中“唤起”联想,从而“神与物游”,获得游赏园林的愉悦感。

中国园林既受道家思想影响也受儒家思想影响,二者相互补充,道家崇尚回归自然,儒家也强调亲和自然。

儒家强调亲和自然。孔子说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意思是说:水总在不停的流动,涌向远方或渗入大地,山则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动摇,这正是追求知识和道德的人应该效法

3 中国传统造园要素之美

中国山水园林造园要素丰富多彩,独具一格。借景是中国园林的重要手法之一,经常通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109

科技资讯

2010  NO.12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建 筑 科 学

明有一村”步移景异,变换无穷。

由此可见,中国山水园林之美重要的在于体会其中蕴涵的意境美,一种饱含着富有哲理性的生活美。那么相应的,观赏中国山水园林,就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它需要观赏者具备很高的文化素养、相当高的志趣、从容的心态和清净的环境,以更好的调动大量的文化知识和自己所积累的丰富的生活、哲学经验,领略园林艺术的精微之美。

中国山水园林与传统观念对于人自与然、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密切相关。随着传统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在近代的巨变,新的时代、新的审美观念必然会产生新的园林。当代建筑与环境观念正在不断深入地发掘传统文化对当代有益的部分。在综合考虑自然生态与自然美对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意义,考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变化中的社会与个人关系时,中国传统园林传承的文化必定仍有价值,甚至以其特有形态和意义将为当代中国建筑的创新带来更为深刻的启示。

[2]潘谷溪.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4.

过视线安排把园外的景观引到特定的视点,是一种小中见大的空间处理手法,扩张有限的园林景观画面,构成“内外一体”。例如: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是借景,也是园外的对景,把园外景物收入园内,增加园中景致,可扩大园内境界。

中国园林景观要素之所以多样化,还在于把自然界的日光月华、秋来暑往、云烟雾霭等“虚景”引入园中共赏。“虚景”在中国不仅是一种从园林中获得的感受,也是造园艺术主动的追求。一位文人兼造园家说:“园以内丹青紫翠,无所不归我刺绣。园以外轻烟薄雾,无所不入我烘染。”中国园林善于运用文学上的形象思维的艺术魅力来美化园林。园林建筑上常用匾额、题字、字节,如“:明瑟楼”、“清风池馆”、“还我读书处”等,突出了许多“虚景”的价值。各种借景丰富了园林景观层次和,不时更替的“虚景”成为园林多变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了自然的运动不息及生命的意义,使人畅坏怀于雨滴竹林或雾障楼台的虚实交映,感受自然轮回生命的美、光色风音变换的美、烟器气润物沁心的美。曲径通幽的处理手法也会使人产生神秘莫测的心灵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建筑史论文集(第3辑)[C].北京:清

华大学建筑工程系,1979.

(上接32页)

4G Memory)进行,使用DB2 V9.5和Oracle10G作为被测试数据库,模拟10个并发用户,创建一个XML文档大小为20k。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由此可知,DB2 V9.5在XML数据操作上的性能要明显优于Oracle 10G,可能是由于DB2 V9的pureXML技术是采用原生存储XML文档,也就是说,在内部以树型格式存储XML文档。使用该方法在XML文档的搜索和检索方面可以取得更好的性能,并且能减少某些程序中代码的行数。

数据库的特征,提出了一套以四个指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分三个模块对测试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完成了相关实验,接下来还需对测试系统进行优化研究。

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1):153~155.

参考文献

[1]Harald Schoning.Tamino:A DBMS

Designed for XML[C].Proc.ofICDE2001,Washington,DC:IEEE Com-puter Society,2001:149~154.[2]冯建华,钱乾,等.纯XML数据库研究综述

[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23(6):1~7.[3]Feng Tian,David J DeWitt,et al.Th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of Alternative XML Storage Strategies[J]. ACM SIGMOD Record,2002,31(1):5~10.

[4]汪徽志,岳泉,等.网络数据库评价指标体

系构建[J].情报科学,2008,26(4):556~560.

[5]冯斌,赵雷,杨季文.一个数据库老化测试

3 结语

XML数据库技术正在高速发展,目前已经有若干种XML数据库产品问世并服务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XML数据库的事业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特别是在性能测试方面,相关研究和工具还比较缺乏,但它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调优、选择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针对XML

110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描写山水园林的散文篇七
《园林文学论文》

《园林文学》结课论文

园林文学在唐代长安园林中的应用

姓名:

学号:

院系:

班级:

教师:

日期:

摘要:长安,这个熟悉的名字,在唐朝,它是政治文化的交流中心,不管是在唐朝还是在当时的全世界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唐一代,长安地区的园林不管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其它各个地区,园林本身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现象成为一种独特的帝都文化,在多种文明并存的城市文化中占据很大比重。通过翻检现存各类文献资料可以发现,长安地区的园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分布广泛,分期鲜明,对文人生活、文学创作都具有深远影响。

唐诗是在唐代的时候盛行的一种传统文学,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说,一般研究(经济、政治、文化角度)唐诗的繁荣发达的文作数量种类繁多,而结合园林来研究其对诗歌创作兴盛产生的影响则少之又少。其中虽不乏优秀作品,但毕竟凤毛麟角,未能全面概括出二者之间的能动关系。本文从唐代长安园林入手,通过唐代长安园林的介绍,从唐代长安园林的研究现状做简要的叙述;通过唐代长安地区园林景观的介绍,然后在将重点归于文学之中,对园林文学做简要分析,最后将长安园林与园林文学结合起来,以园林文学贯之全章进行分析,通过园林题名与之相关的文学创作。最后以园以文名,文因园传作结,总结园林文学与唐代长安园林的关系。

关键词:长安园林;诗歌;园林文学;应用。

园林文学一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本文从唐代长安园林入手,将园林文学从抽象到具体化,下面先从唐代长安园林入手,对长安园林做具体阐述。

一、唐代长安园林:

唐代长安的园林,根据使用者阶层及使用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以及公共园林。纵观唐代长安地区的园林,可谓波澜壮阔,博大精深,尤其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对后世园林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唐一代历史近三个世纪,这三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历史又不同,因此必须将其进行必要的划分,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时代框架,以便更好的探讨长安园林的分期问题。以下试将长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以及寺观园林进行简单的分期统计。

1、皇家园林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中国的封建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

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

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

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

皇家气派。园林作为皇家生

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当然也不能例外,从而

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

的皇家园林。皇家园林(图1)

一般与皇宫相接临,相于皇

家的私人宅园,即大内御苑。

其余则建在郊外风景优美的地方,一般与专为避暑或度假使用的离宫或行宫相结合。

2、私家园林

除皇家园林外,属于公主驹马、

文人士子以及王公贵族等私人所有的

园林,称为私家园林(图2)。又可称

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

山庄、别墅、别业等。唐代以后私家

园林的水平渐高于皇家园林,二者虽

具有共通的艺术形态,但私家园林更

多体现了文人学士的审美心态。

3、寺观园林

寺观园林指的是寺庙、道观、纪念性

家庙的园林,即寺观周围的自然风景区,

融合寺观建筑、人工与自然山水。一些著

名的大型寺观园林,往往积淀着丰富的宗

教文化故事,文人游赏其中题刻下了许许

多多脍炙人口的楹联诗文,使寺庙园林

(图3)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游赏价值。

4、公共园林

唐代的公共园林指的是位于长安城偏东南隅的曲江池(图4)、芙蓉园(图5)以及乐游原(图6)。两地早在秦汉两代成形,经过不断的整修,唐时已呈现出一番新的面貌。唐玄宗时恢复“曲江池”的名称,苑仍沿袭前代称“芙蓉园”。全园以水景为主体,风光旖旎。池中植物与岸边亭楼殿阁交相辉映。曲江池作为长安公共园林,定期开放,都人均可游玩,尤其是在节日热闹非凡,期间更有国家承办的大型宴饮集会,引得无数文人士子流连不已。乐游原地势宽广,登高远眺,长安东南一角尽收眼底。太平公主选择此地营建别业,可见原上风景秀丽,

再加上青龙寺的点缀,自然人文气息浓郁。与曲江池不同的是,乐游原完全向都人开放,并无时间限制,是人们踏青游玩的好去处。特别是身在朝堂,心系田野的文人,退朝后或闲暇时来原上游览,此番情景交融,遂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长安城(图7)郊园林分布:

城南(西南及东南),共37处:南北望春宫内苑、太平公主山庄、定昆池、何将军山林(韦曲)、郑附马池台(神禾原)、南亭、崔宽别墅、汾阳王别墅、城南别业(杜陵)、杜城郊居(杜曲)、杜公池亭(朱破)、韦司马别业(杜城南曲)、鲜于秋林园(杜陵)、杜陵别业(杜陵)、高冠草堂(高冠谷口)、韦曲庄(韦曲)、邺公园池、于长史山池(曲江池附近)、韩氏庄(韦曲东皇子破之南)、杜相公别业(樊川)、樊川别业(樊川)、樊川别墅(樊川)、樊川别业(樊川)、城南郊居(杜曲)、杜曲闲居(杜曲)、杜颁公林亭、杜城别业(杜曲)、李甘原居(东南原西曲江附近)、原东居(东南原上)、杜舍人林亭、元载别墅、长孙家林亭(京兆府长安南)、沪川山池(郭暖,长安东南郊沪川)、沪力}别业(沪川)、沪水山居(长安东沪水)、李客师别业(长安城西南郊)、半日吴村别业(郎士元,长安城南)、韦司户山亭院(东南郊)。

城东(东北),共18处:太平公主南庄、薛王别墅、长宁公主东庄、崔验马林亭、崔附马山池、溺陵别业(溺陵)、濡东郊园(溺水东)、马鬼卿池亭(东北白渠渭水交汇处)、王仆射山亭、城东别业、唐卿山亭、贾岛野居(长安东门外)、洋上幽居(韦应物,洋水东岸)、洋西别墅(洋水滨)、城东别业(长安城东北原上)、城北池亭(长安城东北)、王附马亭(王士平,长安东郊外)、善福寺。

终南山,共14处:玉真公主山庄(玉真公主别馆)、双峰草堂、终南幽居、终南别业、终南别业(钱起)、终南别业(田明府)、终南别业(卢纶)、南山下别业(薛据)、裴氏山庄(终南山西峰下)、惘川别业(或为蓝田别业、蓝田山庄、终南别业)、石门草堂(终南山石门)、翠微寺(终南山太和谷)、丰德寺、龙池寺(终南山仰天池)。

骊山(临憧附近),共4处:华清宫内苑、韦嗣立山庄(或为骊山别业,逍遥谷)、 东山别业、韦侍郎山居。

城郊(地点不明),共2处:李舍人山园(长安郊外)、瓜园高斋(长安郊外原上)。

长安周边县区园林分布:

蓝田,共9处:庆善宫内苑、蓝溪草堂(蓝溪)、蓝田别业、玉山别业、崔处士林亭(或为崔氏庄、东山草堂,崔兴宗,玉山蓝水之间)、宝意寺(高宗乾封三年,武功县西一里)、津梁寺(武德四年,萧禹)、悟真寺(王顺山)、永福寺(蓝田县西四十里)。

万年,共9处:濡上闲居、吉中孚南馆、华严寺(万年县樊川,贞观中)、开元寺(万年县)、牛头寺(贞观六年)、乾元寺(万年县东北,乾元三年)、三像寺(万年县东南,开元中)、天宝寺(万年县少陵原南面,开元二十三年)、香积寺(万年县南三十里)。

渭南,共4处:下邦别墅(下圭阶、渭南庄、王公别业、渭口别墅(渭水与圭峰之间)

鄂县(户县),共6处:白阁西草堂(户县圭峰山)、鄂郊别墅、赵处士林亭、山中别业(户县草堂镇)、草堂寺(户县圭峰下)、云际寺(鄂县东南)。

咸阳,共4处:咸阳墅(权德舆,咸阳)、望贤宫、善因寺(咸阳县北)、岳寺。 赘屋,共2处:韩士别业、仙游寺。

描写山水园林的散文篇八
《做自然山水文章建生态园林城市》

描写山水园林的散文篇九
《园林文学绪论》

描写山水园林的散文篇十
《现代文阅读之写景状物散文》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描写山水园林的散文》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描写山水的散文 描写山水风光的散文 名家描写山水的散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描写山水园林的散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描写山水园林的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youxiu/16239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