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优秀作文 > 余秋雨散文片段

余秋雨散文片段

2016-02-29 09:26:3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余秋雨散文片段(篇一)《语文——余秋雨散文赏析》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余秋雨散文片段》,希望能帮助到你。

余秋雨散文片段(篇一)
《语文——余秋雨散文赏析》

余秋雨散文片段(篇二)
《余秋雨散文摘录》

余秋雨散文集文字拾掇

1、第一根白发把生命的起点和终点连成了一条绵长的逻辑线,人生得任何一段都与它相连。

2、进入年老也是一种美好的况味,用不着吃力的搬种夏天的繁枝来遮盖晚秋的云天,什么季节观什么景,什么时令赏什么花,这才完整和自然。

3、错选了一种可能也便失落了其他可能。

---《关于年龄》

4、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 ---《最后的课程》

5、李白时代的诗人,既炽恋着四川的风土人物,又向往着下江的开阔文明,长江于是就成了他们生命的便道,不必下太大的决心就解缆问桨。脚在何处,故乡就在何处,水在哪里, 道路就在那

里。 ---《三峡》

6、与没有责任感的男人谈恋爱,就像与朝雾和晚霞厮磨,再美好也没有着落。他们是男人,是已经长大的男人,再多情也不应该把女友的耳畔当作他们唯一的讲台,男人的讲台理应在更大的空

间。 ---《这样的男人》

7、人们容易发现一目了然的小偷小盗,而对于一个分解开来的巨大骗局,却很艰难在各个局部上发现,反而实利的诱惑下八方用力,把荒唐推向更大的荒唐。 ---《大桥的寓言》

8、在这个世界上,众口喧腾的可能是虚假;万人耻笑的可能是真实;长久期盼的可能是虚假,猝不及防的可能是真实;叠床架屋的可能是虚假,单薄瘦削的可能是真实。

9、其实,世间的一切平庸和杰出的界限也就在这里。何谓平庸?做加法,层层叠叠的人云亦云;何伟杰出?做减法,力求简单的直奔事实。

10、真实老被嗤笑,因此杰出者总是数量不大。人们总想躲开遗憾,因此,更大的遗憾总是紧紧跟随。 ---《遗憾的真实》

11、与谬误辩论,很可能获得真理;与无聊辩论,只可能一起无聊。

12、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误会而等待理解,现代生活各自独立、万象共存,东家的柳树矮一点,不必向路人解释本来有长高的可能,西家的槐树高一点,也不必向邻居说明自己没有独占风水的企图。

做一件新事,大家立即理解,那就是不是新事;出一个高招,大家立即理解,那就不是高招。任何真正的创造都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对社会适应的突破、对民众习惯的挑战,如果眼巴巴的指望众人的理解,创造的纯粹性必然会降低,平庸,正在前面招手。

13、回想一下,我们一生可以做的比较像样的大事,连父母也未必深刻理解,父母缔造了我们却理解不了我们,这便是进化。

---《灯下回信》

14、珠穆朗玛峰上寒冷透骨,已无所谓境界。世上一等的境界都在平实的山河间,秋风起了,芦苇白了,渔舟远了,炊烟斜了,那里便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和终点。

15、外力终究是外力,生命的教师只能是生命本身。

16、收藏人生,比收藏书籍古董更重要。收藏在木屋里,收藏在小河边,在风夕雨夜点起一盏灯,盘点查看一番,第二天风和日丽,那就拿出来晾晾晒晒。

---《收藏昨天》

17、据说本来每家的小媳妇最爱坐在门口编织花边,后来旅游者多了,她们便躲进屋去,悄悄美丽又悄悄苍老,留下一街安静。

---《与平庸一起栖宿》

18、简朴不等于寒碜。在这里,总统的排场闹得越大越没有对象。历来的统治者的装模作样都是为了吸引他们心中千万双仰慕的眼睛,但千古冰原全然不在乎人类的高低尊卑、升沉荣辱,更不会化作春水来环绕欢唱。

---《生命的理由》

19、历史的转弯处大多并不美丽,就像河口上常常聚集着太多的垃圾和泡沫,美丽的转折一定是修饰的结果,而修饰往往是历史的改写。

20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伤害你的,也是一样。

21、原以为渡过那隐秘的河湾后一切都会挺直、敞亮、欢快,其实根本不是,正像幸福是一种接力赛,灾难也是一种接力赛,而且两条跑道往往结合在一起,不分彼此。

--《隐秘的河湾》

22、前辈学者身上有不少我们不必继承的时代特征和个人特征,不少年长的文化人甚至打着文化的旗号噬咬文化、破坏文化,因此,不能一见白发和皱纹就失去警惕。

23、世间的大判断,不分行业。

24、所谓伟大的时代,也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

25、我们不是高大的伟人,但我们有资格骄傲,历史给我们的权利并不太多,但灾难毕竟教会了我们嘲笑。 ---《我能听到》

26、 真正的人生选择,是一种缺少参照坐标的自我挑战。在中国,没有先例就没有说服力。

27、人的一生,陪在一起走路的人很多,但有的路程,只需短短的一截,便终生铭记。我说过,泉眼既已堵塞,那就不再是我的山寨。

28、每个人都会对人生中最重要的地方,最重要的人物一一告别,却无法预想告别的方式,母校,我就这样向你告别。车轮快速碾过湿漉漉的落叶,悄然无声。

---《湿漉漉的落叶》

29、我平生见过的所有灾难都来自于虚假,大家总把灾难的起因解释为邪恶。其实,以虚假为坐标,邪恶才有了粉墨登场的舞台。 ---《那么走吧》

30、犯人未必是坏人,坏人未必进监狱。

31、最大的灾难是小人灾难,最大的废墟是人格废墟。 ---《从废墟到废墟》

32、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我真怕,怕这块土地到处都是善的堆垒,挤走了美的踪影。

---《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33、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到底有没有必要一直走到底?硬是把脚印延续至今究竟是福是祸?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去辨别一下别人的脚印,研究一下他们离去的原因。这就必须去远山,地里的远山和时间的远山。 请不要指责我不务正业。中国文化人千年走一回并不嫌多。如果把比喻格局缩小一点,那就不妨说,世界本是一所文明的学校,今年是这所学校的盛大校庆,我们中国属于最早入学的那几届,需要在返校之日寻访一下早年同窗的踪迹,捕捉几许早已远去的下课钟声。这是一种天然使命,不必让谁来批

准。

---《选择荒凉》

34、这是一场比赛,后来出现了异常情况,很多赛手半途失踪,而坚持跑下来的却不得已闯入了一个百米短跑赛场,起步不久的年亲运动员们在身边健步如飞,裁判员也按照短跑规则在衡量,这场比赛关乎现实生存尊严无法回避,也使远途而来的选手略感委屈。但是委屈什么呢?寻找不到当初的赛场和选手,就什么也说明不了。

35 、在踏访的过程中渐渐明白,中华文化不像当初哄传的那样顽固和腐朽,她确实步履艰难,却来自于历史意志和文化伦理间的深刻冲突。历史意志要求强蛮、突进、跨越,文化伦理要求端庄、秩序、和谐,两者都有充分理由却方向相反,互相牵制,谁也无法实现自己,结果成了千年厮磨的生死冤家。

-- 《雨中的白发》

36、飞机追着夜色走,只怕被黎明赶上,于是十几个小时全是黑夜,等到不想飞了,一停,黎明和雅典一起到来。

37、也许我们没有权利取笑它,它辉煌在二千五百年前,而飞机出现的年代,早已悠然退出了争夺辉煌的竞赛。

38、漫步在奥林匹亚,我很少说话,领受着不轻的文明冲撞,我们也有灿烂的文化,但把健康的概念如此强烈的纳入文明,并被全人类接受,实在是希腊永远值得我们仰望的地方。

39、中华文明较少关注个体意义和肌体意义上的自我,在人际关系上做了太多文章。结果,真正的健全缺少标志,只有一些孤独的个人,在林泉之间悄悄强健,又悄悄衰老。

---《永恒的坐标》

40、如果缺少心理弹性,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不是灾难本身,而是那种自我惊吓,就像听到警报踩死一片人那样。因此,在绝大数情况下,我们宁肯做街上不慌不忙、好像什么也没发生的路人,而不必去做那个预言灾祸的星象家。

愚钝使人安定,小智使人慌乱,大智又使人安定。我们的文化,应该由小智走向大智。

---《雅典地震》

41、审美畏怯是一种奇特的情绪,大多产生于将见未见那些从小知名的重要物项之时,年轻时候会欢天喜地地直奔过去,而年长的时候便懂得,人世间这种不让人失望的重要物象并不多,看掉一个就少一个,因此愈加珍惜,不怕没有看到,只怕看到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把一种隆重的机遇浪费

了。

---《畏怯巴特农》

42、我想,所谓的文明的段残,首先不是古代城郭的废弛,而是一片片黑黝黝的古文字全不知为何意。为此,站在尼罗河边,对秦始皇有点想念。

43、当法老们把自己的遗体做成木乃伊的时候,埃及的历史也成了木乃伊,而秦始皇却让中国的历史活了下来。我们现在读几千年的古书,就像读朋友刚刚寄来的信件,这是其他几种文明都不敢想象的。

44、站在金字塔前,我对埃及文化最大的感慨是:我们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却不知道它如何构建;我们只知道它如何离开,却不知道它如何到来;就像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巨人,默默无声的表演了几个精彩的大动作之后轰然倒地,摸他的口袋,连姓名、籍贯、遗嘱都没有留下,多么叫人敬

畏。

45、金字塔至今不肯袒视为什么要如此永久,却不小心透漏了永久是什么。永久是简单,永久是糙砺,永久是毫不弯曲的憨直,永久是对荒漠和水草交接的占据,永久是对千年风沙的接受和滑落。

无法解读是埃及文明的悲剧,但对金字塔本身而言,它比那些容易解读的文明遗物显得永久,通俗是他人侵凌的通道,逻辑是后人踩踏的阶梯,而它干脆来一个漠然无声,也就筑起了一块壁垒,因此还可以补充几句:永久是对意图的掩埋,是把复杂的逻辑化作了朴拙。

---《石筑的<易经>》

46、今天早晨一推窗,涌进满屋子清凉。

47、最恣肆的汪洋直逼着百世干涸,最繁密的热闹紧邻者千里单调,最放纵的游弋熨帖者万古冷漠,竟然早已全部安排妥当,不需要人类指点,甚至根本没有留出人的地位。

---《荒原沧海》

48、任何一种文明的复兴,都以自我确认为前提,而广泛的自我确认,又以沟通和普及为前提,说起来这也是中华文明强于埃及文明的一大优点。

---《文化以沟通为业》

49、圣洁总会遇到卑劣,而卑劣总是振振有词。

50、在滴水寸草间都很难留下来的地方所留下来的一点点文明,竟然经由卑劣之手变成了闹市间的花天酒地,文化盗贼有文化,但本质还是盗贼。

---《海已枯而石未烂》

51、人折腾人、人摆布人、人报复人,这种本事,几千年来也真被人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我实在不知道该不该把它划入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如果不划入,那么有许多智慧故事、历史事件便无处落脚;如果划入,那么文明和野蛮就会分不清界限。

52、其实人折腾人的本事,要算中国最发达,五六千年间不知有多少精彩绝伦的智慧耗尽在这

里。

---《向谁争夺》

53、我下到一个考古坑,仔细的看了一座观察塔的遗迹,心想早在一万年以前就有人骄傲地守望者这座城市了,而现在的城市竟然那样破败和不安全,如果古塔不坍,守望的眼睛不知是否会下泪。

54、次出现在很少有其他美丽,只有几丛从“神的花园”遗落到今天的花,在飞扬的尘土间鲜艳,鲜艳了一万年。

---《鲜艳了一万年》

55有时我们在路边看见一丛绿草,便停步俯身下去,争论着它属于哪个种类,却没有人敢剥下根来仔细看,因为它太不容.我们站起身来搓搓手,常常自嘲身大河文化的子民,平日太不知爱惜,爱惜那清晨迷蒙于江面的浓雾,爱惜那傍晚摇曳于江面的芦苇。

56、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很相像,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我们看到的是:所有的贫困都大同小异,一踏入富庶则五花八门。

57、世间有太多不平事,有的国家你永远需要仰望,有的国家你只能永远同情。

---《幽默的笑意》

58、它彻底逃离了文明的视线,差不多有一千年时间,精美绝伦的玫瑰红宫殿和罗马竞技场不再有人记得,但他们都还完好无损的存在着,只与清风明月为伴。

59、佩特拉以它惊人的美丽,对此(人类对文明的夸张、记载等)提出了否定。它说,人类有比常识更长的历史,更多的活法,更险恶的遭遇,更寂寞的辉煌。

---《文字外的文明》

60、今天去巴比伦,光说这六个字,就有童话般的趾高气扬。

61、我并不反对一切古迹复原,而对那些打上了强烈沧桑感的遗迹,万不可铲平了重建,甚至连“整旧如新”也不可以,人们要叩拜的是历史艰辛、满脸皱纹的老祖母,“整旧如新”等于为老祖母植皮化妆,而铲平了重建则等于找了个略似祖母年轻时代的农村女孩,当作老祖母在供

奉。 ---《奇怪的巴比伦》

做了一份笔记摘抄,摘自《余秋雨散文集》。时隔三年,重新整理那些文字、重温当年在文字间徜徉的愉悦心情,体会作者那些哲人一样的思考和诗一样的文字,一些不变的记忆涌上心头,是啊,总有

余秋雨散文片段(篇三)
《余秋雨散文赏析》

目 录

内容摘要及关键词…………………………………………………………………………2

一、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2

(一)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的根源………………………………………2

(二)余秋雨散文选材立意的原则——理性的思辨……………………………………2

(三)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在散文中的表现……………………………2

(四)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这一形式的影响……………………………3

二、对历史的情有独钟使余秋雨的散文带有浓厚的历史气息…………………………3

三、余秋雨散文的问题性…………………………………………………………………4

参考文献……………………………………………………………………………………5

开题报告……………………………………………………………………………………7

论余秋雨的散文特色

内容摘要:余秋雨及其散文在中国的文坛风靡一时,引出 了一场不小的“秋雨热”。他的散文也被誉为“学者散文”、“文化散文”,在当代中国文坛独树一枝,独领风骚。于是,对于他及其文章的是非评价层出不穷。像王强的《文化的悲哀:余秋雨的学问及文章》等为代表,对余秋雨及其散文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作为余秋雨散文的读者,我从其中领会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可以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一)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给人以心灵上强烈的震撼;

(二)对历史的情有独钟,使余秋雨的散文带有浓厚的历史气息,让人以古鉴今,不断反思;(三)余秋雨的散文常提及到许多切合人们实际的问题,让人思考,探究,形成了独创性的“问题散文”。

关键词:大主题 大气魄 历史气息 问题性 世俗化

一、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

(一)余秋雨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的根源

散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体,是主体性非常强的文学,历来是以“一粒沙子看世界”,即以小见大作为它选材立意的根据,像许多的散文一样,这可以讲是散文千古不变的共性。我们从著名的散文家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文章是由蜜蜂采蜜这件小事上联想到广大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不断的奋斗。是典型的由点到面,以小见大,而余秋雨的散文却打破常规,从大题材,大场景之中去表现大的主题,这就是文学的创新,具体而言,就是从文体上有新的突破,让人耳目一新,有一种大氛围之下的一种独特的,震憾人心的感受。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是民族的灵魂,不论在任何岗位之中,都需要创新,文学艺术也如此,需要打破常规,有新的突破,让文学的长河之中涌现出一些新鲜生动的浪花。而余秋雨的散文正是散文长河崛起的奇峰,是当代散文的又一高峰。这正是余秋雨在散文艺术上的创新,打破常规,用一种新的取材立意的方式让人感受到大氛围,大气魄之下的散文的魅力,顺应了文学发展的潮流。

(二)余秋雨散文选材立意的原则——理性的思辨

余秋雨散文选材立意的与众不同,独具一格归根于他选材立意的原则——理性的思辨。我们可以从他的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的自序之中可以看出:他提及到他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这是中国文化悠久的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陶所造成的,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大悲,最后只要闭一下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在这部文集中,他通过自身的文化行为创新了文学形态,使散文河流突然奔涌,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灵魂到整体精神的反思,使那些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散文作品黯然失色。在余秋雨后来的散文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余秋雨的散文之中充满了理性的思辨,如《千年一叹》这部散文集中一系列对人生之中常遇到的问题的研究,无不闪现出余秋雨散文的理性思辨色彩和大家风范,让读者读起来如沐春风,受益颇深。这效果是基于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研究和一种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的思辨,让人们真正地去了解文化,了解历史,而不像有些散文一样空乏无力。细读余秋雨的散文,就像看到一个睿智的老人在文化历史长河之中探索,时刻闪现出思辨的色彩的火花,让人思想上受到启发,精神上受到愉悦。从而我们可知余秋雨散文在选材立意上的独具一格,引人注意的原则 ——理性的思辨。

(三)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在散文中的表现

余秋雨的散文打破了局限于个人小天地,表现小主题的散文布局方式,采取了大场景,大题材,表现大主题,让人领略到了大氛围之下散文的巨大魅力。我们主要从余秋雨的头部散文集《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之中可以看出发现这种取材立意在其文集中的表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把沉重的文化反思和秀丽的自然山水艺术融合在一起,营造了秀丽山水之下的文化苦思。这种别具心意的大场景,大题材,让他在山水之中找到了表现自己生命的最佳的形式,让我们可以从他的散文之中领略到了一种大主题,而且是令人沉思的主题。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这部散文集的开篇之作《道士塔》这篇散文,作者将这篇散文贯穿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作为背景,从一个王道士的身上体现出中国历史的苍海桑田,让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无不痛惜中国文化珍品的流失和国人的愚昧无知这个大主题,数千年的文化沉淀形成的莫高窟,既然让一个不识一字农民出身的王道士去“当家”,既不是文人,何以会懂得祖先遗传下来的文物之宝贵了。当壁画被无知的人刷得粉白,王道士脸上露出了无知无耻的笑容之时,他根本没有听到风中的低

吟,那是历史,文化在低吟,悲呛,在滴着鲜血。可悲的人啊!他根本没有想到他在刷粉的同时,让珍贵的文化也随之湮灭。更可悲的是,让外国人轻易的廉价的将莫高窟的珍贵文物一箱箱,一车车运走,流露异乡,而他接过钱财之时却在无知的笑,而整个民族却在哭泣,滴血。这篇散文选取了千年历史为背景,以中国文化遗产的流失为题材,表现国人的愚昧无知和为文化遗产的流失痛失为主题,让人读起来值得深思。《阳关雪》则选取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化和一首《渭城曲》引出了离别之景,让历史的深邃见于笔端。还有《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置身于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的大背景之中。《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到把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作为大背景,表达了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的大主题。可见,这部散文集表达了余秋雨面对文化,山川,人物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倾吐的文化感受,也是他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思考和期盼。在另一部散文集《山居笔记》之中,余秋雨所要阐述的正是一些历史之中的痒处和痛处。如《一个王朝的背影》,以清王朝的兴衰为例,描述了历代王朝兴衰的原因这个大主题;《千年庭院》中岳麓书院的演讲过程,阐述了中国教育某种程度的宿命,表达了一个教师在很多时候的无奈。总之,余秋雨的散文,让人读起来置身于一种大场景,大氛围之中领略了一种大的主题。

(四)选取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这一形式的影响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由于生存状态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读需求,阅读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也变得世俗起来。散文这种包罗万象,形式上自由随意的文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冰心这些先哲散文让读者留意之时,同时他们又企盼今天的文化高个儿,企盼出现当今的散文家,应了这种文化企盼,余秋雨来了。他坐在世俗的人群之中,开始了他与人们的交流,开始了他与读者在艰辛的人生长途上小憩时的悄声对话和共同思考。普通读者需要余秋雨这样的作家,世俗社会需要《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这样以大题材,大场景来表现大主题的散文。

余秋雨和他的散文在中国文坛上的出现,把读者的这些年来对散文的兴趣又推向了高潮,把评论家的眼光又拉回到了散文的视线上,好评如流,可以讲余秋雨的散文从空间上进入了世俗民众,从时间上进入了散文历史。

二、对历史的情有独钟使余秋雨的散文带有浓厚的历史气息

中国历史是文化散文的鲜明主题,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像《左传》是我国散文著名的历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屈原的著名散文,不朽之作《离骚》也离不开历史;特别是每一个朝代的史书都可以讲是一部部优秀的散文集。可见,历史是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史鉴今,让人学会沉思。余秋雨的散文也不例外,他在散文集中开始提起一些重大的问题。在余秋雨的散文之中,始终贯穿一个鲜明的历史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考和反思。这是余秋雨与众不同的地方,他的散文之中提及历史,所提及的历史并不是人们饭后谈资,而是一系列历史问题,让人震憾,思考和反思。他负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他懂得一个民族的历史,这是民族的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特性的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历史是未来的梯子,忘却了历史,也就丧失通住未来的立足点。

我们在谈余秋雨的散文之时,就像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让我们在历史长河之中跋涉,思考。从他的散文之中渗透着浓浓的历史气息,给人理性的思辨。正如他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之中提到“我发觉自己最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脚印所在地,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陶所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息压在我的身上,使我无端的喟叹。从他的散文集自序之中可见余秋雨独特魅力所在,他的散文之所以热销,受人喜爱原因之所在,是历史的思辨,是独特的人格魅力。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他像一个睿智的老人,审视着中华的历史与文化。虽然是大场景,大主题,但是访古,寻古,探古构成了他散文的命脉,在余秋雨的心中,历史虽然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但更多的是给我们无限的理性思考,他以自己对中国文化和文人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把现实与历史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沉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令人深思。

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之中形成他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结。“他因历史而博大,历史因他而鲜活。”正是说的这一层意思,余秋雨奔波在大江南北,往返于海内外,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苦旅”,用一支插入山水古迹的笔把游记的面积拓展了不小的一块。他的《文化苦旅》把沉重的文化反思,即透过历史来审视文化和把秀丽山水融合在一起,他在山水之间找到了表达生命的最佳形式。如余秋雨初到甘肃敦煌,在那里写下了最初的散文《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这些散文无不是从文化遗迹的历史变迁来表达作者自己对文化,山川,人物进行深刻反思后倾吐的文化感受。《道士塔》一文之中,以甘肃敦煌的文化遗址的历史变迁,让人感受到王道士将中国的珍贵文物流失的历史切肤之痛,让这一段历史以散文的形式重新提起来,让人为文化遗产的流失而痛苦,让人为王道士的愚昧无知,贪图小利而寒心,使这段历史让人去反思与警醒。在他的这一部散文集中,让历史贯穿全文,让散文流溢着历史的气息,表现了他面对历史,文化,山川,人物进行的深刻反思后所倾吐的文化感受,也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思考与期盼。而他在另一部散文集《山居笔记》之中,余秋雨

所要阐述的正是一些历史问题与难题,所要提及的正是中国历史的痛处和痒处,更加流露出浓厚的历史气息,让人在历史之中进行思考。如《一个王朝的背影》通过以清王朝这几百年的历史兴衰为例,于是推而广之,演绎出历代王朝兴亡之中的辉煌和悲凉。《千年庭院》以岳麓书院的演讲过程,阐述了中国教育的某种程度的宿命,表达了一个教师在很多的时候的无奈心境。《乡关何处》试图阐述千古难解的乡关情节,表达面对乡关的困惑。这一个又一个的历史的问题,历史的痒处与痛处,正是余秋雨花数年的时间来剖析和阐述这些历史文化难题的原因之所在,也是《山居笔记》的历史价值之所在。

在读余秋雨的散文之时,就仿佛看见一个历史的哲人,跋涉在大自然的山水,江河,废墟,小镇之间。余秋雨创造性的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在文化学者与人民大众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纵横捭阖了进行了富于时代意义的思想驰骋。余秋雨以一个文艺理论家、文化史学家和作家的多重身份,依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富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借助于人类文学的载体——散文,洋洋洒洒地揭示了中国文化和古老、神秘的中国历史,欲以轻扬的文字做着最深刻的穿越。余秋雨的散文“深入浅出”把很大的问题,很深的问题,用不多的篇幅,浅近的话说出来,这才称得上大手笔。

三、余秋雨散文的问题性

从上世纪20年代以冰心的《斯人独憔悴》、《两个家庭》为代表的“问题小说”,到上世纪80年代的“问题报告文学”,都引起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社会广泛关注。及至90年代,余秋雨的散文无论是《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还是后来出版的《霜冷长河》,不仅成为文化界,读书界关注的焦点,而且在文学创作,出版阅读都疲软的态势下,余秋雨的散文“独领风骚”已近十年。究竟为何如此?我认为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归结于他的散文的问题性,形成了独创性的“问题散文”。

余秋雨的散文选题集中了大量的古今问题:如《一个王朝的背影》是叙述了清政府政权由盛转衰的问题;《流浪者的土地》是针对中国历史上某些让人不太舒服的部位,研究剖析中国流放问题;《十万进士》是专门研究分析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利弊问题。特别是在后来的散文集《霜冷长河》中。余秋雨谈的是友情问题、名誉问题、谣言问题、嫉妒问题,善良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余秋雨面对青年人生活之中遇到的令人苦恼的问题一一回答——怎么办。在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集之中暗含着一系列的问题,例第一篇文章《道士塔》之中有涉及到文化保存的问题,可以讲,余秋雨散文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不仅是取材上独具一格,引人注目,而且以史鉴今,具有历史气息,另外重要的一点:他提及到了许多切合人们实际的问题,让人去思考、探究。

中国文化向来以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胡适也提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特别在社会安定,国家稳定的今天,“多研究些问题”都是我们每一位有良知的作家、理论家的正确选择。在散文写作方面,如果没有问题,没有追索问题、展示问题、阐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文章就没有了开弓之力,怎么射得出了?余秋雨的“问题散文”之所以引起轰动性,我认为无非不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国后80年代末以来,“歌颂散文”、“抒情散文”、“矫情散文”等多种散文类型轮番出现,但大多数只止于“一己之悲欢”、“草芥之微”。散文成为抒发个人心胸之中块垒的小篇幅。有的散文似乎“以小见大”,由个人的观察联想到祖国山河的命运,但其中有不少虚假的成份,难以真正的打动读者。余秋雨的“问题散文”正是这种无足轻重的散文的“反拨”和“超越”。他从民族、历史、文化、习俗等诸多问题入手,作为他散文的“切入点”,分析重要事件的成败,历史的兴衰、了解人性的弱点,冷静地思考中国古今遗存的种种问题。在余秋雨的散文集中,许多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问题,让人能够正确地分析、对待当今社会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余秋雨的散文,从“问题”切入,与社会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与人民大众的生活越来越相趋近,与读者的心理越来越想吻合。如敦煌的文化应该运向何处?灾难对于苏东坡究竟是好还是坏?历史的废墟是应该平整还是应该保存?对卑鄙的小人应该是理还是不理?而“矫情散文”、“小女人散文”,甚至一些“明星散文”。由于与社会、现实、历史问题、大众情感的联系疏远,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三,如果仅只是提出问题,那肯定还是不够的,余秋雨的散文不但选择了一个个困扰人们心头的“千年问题”或“世纪问题”,而且还身体力行地分析问题,拷问问题,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何以在中国出现这样的问题?同样的问题在其他国家,民族有无?譬如《十万进士》中,在回顾了科举制度利弊之后,分析造成了社会心理恶果,尤其是给知识分子带来的心理痼疾和人格遗传,如伺机心理、矫情倾向、骑墙态势,甚至对唐宋,明清,对科举年度进行的良性、恶性整治一一道来。具有极大的信息量和研究善恶„„仿佛一个民族俗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的“田野作业”,一路“苦旅”一路“笔记”,经风历雨,“霜冷长河”。在上世纪末,余秋雨总结文化,回顾历史,多方面透视民族的灾难以温良的文风,以善朴的微言醒世,警世。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这就是余秋雨采取的跨世纪的文化策略,他提供社会最需要的话语版本——一种非常积极有建设意义的创造。

从余秋天雨的散文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是普通大众的文学,是世俗的文学,只有真正接近于广大群众 的生

活,与他们的思想趋于一致,才能被世人所接受。余秋雨的散文为什么受到读者的喜爱,被誉为“学者散文”、“文化散文”,正是因为他在散文之中以大题材,大场景,表现大主题,给人心灵上强烈的震憾;其次,在他的散文之中渗透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让人以古鉴今,不断的反思;还有,散文的问题性,让人们理性的去思考自己身边的问题,从而使他的散文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渗透着浓厚的世俗气氛,与人民群众融合在一。这样才能被人所接受,所喜爱。可见,余秋雨的散文并非是文化衰败的标本,而是一种崭新的散文样式,一种世俗化有独特魅力的“学者散文”、“文化散文”。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2]愚士,《余秋雨现象批判》,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余秋雨,《山居笔记》,文汇出版社,1998年版。

[4]《浅谈余秋雨散文独特的魅力》,引自榕树网站。

[5]田中阳、赵树勤,《中国当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余秋雨和“文化散文”》,引自网站。

[7]余秋雨,《霜冷长河》,中国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8]徐林正,《文化突围——世纪末之争的余秋雨》,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9]余秋雨,《千年一叹》,中国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

[10]周鉴铭,《新时期文学》,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余秋雨散文片段(篇四)
《论余秋雨散文的特点》

论余秋雨散文的特点

内容提要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界出现了散文热,涌现出许多作家和他们的新作。其中有一位作家,其作品掀起了全国性的新散文写作潮流,同时引起了文学界褒贬不一的议论。他就是余秋雨,其作品将散文艺术有机的融合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史学当中,深入浅出的将深奥的历史文化展现于世人,表现出了一种历史浓郁的厚重感与沧桑感。以其独特的审美取向、文化取向、语言取向和价值取向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并独步文坛。本文结合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及其部分作品,就其体裁、文化意识、语言、表现形式等四方面探讨其散文创作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余秋雨 散文 文化 艺术特点

余秋雨是学者出身的作家,也是一位游历丰富的作家,他不仅走遍了华夏大地,还游遍了欧亚大陆。他的散文以“游记”为依托,写景与叙事中渗透历史与文化、整合传统与现代、蕴涵情感与理性,立意高远、温良敦厚,凭借山水风物探求民族文化的底蕴、传统文化精神及人生秘谛,表现出强大深厚的文化反思、理性批判和现代精英知识分子人格重构的启蒙精神。余将厚重的历史用华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优美的风光,风趣的议论包装起来,一下成了最畅销的文化食品,不仅在文学学术界,更受到大众的喜爱。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直至《霜冷长河》、《千年一叹》,余秋雨开创了余氏文化散文的新路子,对当代散文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他的集子里,无不闪耀着他那语言运用、历史功夫

和思想内蕴的极致,这是他文章的精华和气脉所在,也是始终令人动情、沉思、惊觉的根源。

同时余秋雨又是一个争议最多的作家,可以说在全国出现了一种“余秋雨现象”。近年来,他受到批评也是空前的,有从质问余秋雨为什么不忏悔;有人评说余秋雨的散文程式化,虚假化;有人抨击余秋雨好为人师,处处以学者、导师身份说教。如今,余秋雨已辍笔散文创作。在我看来,我们应该从其散文创作脱颖而出的道路中,对散文文体探索与尝试上所体现的创新意义出发,感受其作品对文化所体现的积极意义,领略他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综观余秋雨散文,我认为余秋雨散文创作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突破传统体裁模式 文学体裁往往是在作品产生后,人为的硬性规定的结果。古人言: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正因为文常有体,人们便分门别类把文章划分成各种体裁,而一旦划分好体裁,人们就容易量锅下米,在写作中不知不觉的忠实于体裁的写法要求来约束自己。散文,是文学的一大样式,散文的概念和涵义是随时代的变化而不同。发展到当代散文,则专指与小说、诗歌、戏剧文学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短小精悍、题材广泛,形式自由、灵活,不需要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要求语言的韵律性,只要达到形散而神不散就行。由于当时的环境,九十年代的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心灵。因此,呼唤自我,呼唤真情,抒发自身性灵的作品比比皆是,由于内容的相似,为数众多的作品都挤向了一个方向,散文越写越小,其内容上虽五花八门,但离不开身边琐事,表达方式上似乎眼花缭乱,

然而,余秋雨对于散文传统模式有了较大的突破与创新,为散文创新开辟了新道路,拓展了新领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篇幅宏大。古典散文等同于“小品文”,即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以小见大”是它在选材立意上的基本原则,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读余秋雨散文的给人的感觉就是磅礴大气、容纳古今、气象万千的鸿篇巨制。《文化苦旅》31篇中,以都江堰最短,也有3500余字,《风雨天一阁》有16000余字。《遥远的绝响》14000余字、《苏东坡突围》有10700余字、《一个王朝的背影》近13012余字,连《柳侯祠》最短,也有2800余字,这些篇目的特点是字数多、容量大、历时长。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吞吐古今、驰骋万里,仿佛他作品里的“三叠泉”,裹挟着自然的冲击力,雷霆海啸般翻卷而来,带给人审美的强烈震撼,仿佛长河落日的圆融气派,又仿佛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令人荡气回肠,从精神上为之一振。其实,长篇散文的出现是散文发展的必然趋势,篇幅短小的文体规范极大地制约了散文的表现内容,使许多过程长的、容量大的、情节复杂的重大题材被排斥在外。林语堂曾指出:好散文必须具有容纳充分发挥才能的篇幅和轮廓,必须改变迫于生产力落后而形成的简约、削足适履的旧观念。可见,余秋雨散文的出现迎合了散文的发展趋势。

2、题材广泛。余秋雨的散文涉及领域众多,政治(一个王朝的背影探讨清王朝的功过)、经济(遥望山西叙说山西票号的兴蓑)、文化(千年庭院走进书院文化的收藏)、艺术(莫高窟和青云谱随想探寻艺术

的流变)、科考(十万进士品说科举制度的利弊)、旅游(品味山水风光的内涵),几乎无所不包。古今中外,天马行空,丝毫没有没有时空的限制。从地域看,余不仅走篇了中华大地,而且游历了欧亚大陆,长江黄河三山五岳都被他调遣,关山大漠名胜古迹都任他叙说。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文艺复兴的故乡都进入了他的笔端。从时间讲,他喜欢穷本溯源,莫高窟壁画,都江堰水利,天一阁藏书,三峡风光都是从古到今,洋洋洒洒,尉为大观。

余秋雨散文突破了传统散文的框架,颠覆了周作人、林语堂的“休闲模式”,“杨朔的说教模式”等,又形成了新的大散文模式,但一旦形成模式,大批余氐散文应运而生,又将文化大散文推向困境,走向蓑微,预示着文化大散文的终结,因为散文本质上是最个性化最直逼人心灵的文体,一旦僵化,就自然失去其生命力。但余氐散文对散文创作的贡献在当代文学创作史上是不可否认的,其弊端和局限也值得认真分析和消解。`

二、强大深厚的文化意识

1、以独特的视角探索文化

他创造性地将秀丽的山河、丰富的人文景观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其现代性的理性批判相融合,抒发满腔的文人情怀。形象化的追忆和再现,让读者思绪万千。山水只是背景,只是表象。他要从山水中寻找生命的真蒂,文化的根源。他的文章如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走出来的,诚如他在《千年一叹》自序中说的,“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粗糙。”在其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破落而沉重的道士塔(《道士塔》);宏大而广袤的莫高窟(《莫高窟》);“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的苏州(《白发苏州》);“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有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的天一阁(《风雨天一阁》)等等,这一个个古老的物象在历史的沉浮间越发凝重和深厚。正如他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说:“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而在《山居笔记》中,作者所触及的也正是一些中国历史中的痛楚,如《一个王朝的背影》演绎了王朝兴衰的辉煌与悲凉,《乡关何处》抒发了深厚的乡关情怀与困惑等等。而其世纪之交的《千年一叹》更是超越国界,向人们展示了更为宏大的历史文明画卷。从希腊、埃及、以色列、约旦到伊拉克、伊朗、印度、尼泊尔,最后回

纵观其散文,可以说,他似乎在于历史的对话与共鸣间,自觉地将学者的文化意识,富之于笔端,在山水古迹间找到了自己情感的契合点,以开阔的思路,品评历史精魂,让文化之风拂过读者的心灵,激起具有现代意义的新思索。

2、关注中国文人、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

余秋雨清楚的知道,知识分子对于文化传承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风雨天一阁》中,他写道:“范钦的选择,碰撞到了我近年来特别关心的一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他呼唤建立健全的人格,而这一呼唤对于当代知识分子来说未尝不具有深意。在《西湖梦》中,作者以一个“介入型”知识分子的良知和使命感,委婉地批判了“不能把那种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十年寒窗,博览文史,走到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的知识分子,充满了当代知识分子入世的精神,敢想敢为的作风。

在余秋雨的笔下,还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苏东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三、极致的语言表现力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最能体现作者的文学功底,表现作者的文风和个性。余秋雨的散文语言表现为华丽典雅、重视色彩、旁征博引,叙述、议论、描写融会贯通,充溢着一种贵族气质。如《阳关雪》中对古战场的描写:“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土,又一阵烟土,都飘散远去。”整齐的句式,严谨的句子,生动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尤其是引用了王维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使人仿佛看到唐人风范,沉思历史的沧桑。在《三峡》中引用了余光中的《寻李白》“酒入愁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写出了李白的诗情,也写出了李白的人格。《苏东坡突围》一文的语言更是典雅绮丽,文中引用了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尽了东坡真正精神上的孤独。尤其是结尾对成熟的论述更高一筹:“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生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余秋雨在修辞运用上更是得心应手,比喻、夸张、拟人、借代、排比、设问、反问等无处不在,极大地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用得最多的是排比,“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泛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白发苏州)用一串排比形象地表现了苏州的风俗和历史。像这种排比句在每篇文章中都有,有如长洪大波,山崩海啸,气势宏大,极富感染力。余的语言也有平实朴素的一面,如在《家在龙华》描写好友用了“人越来越瘦,学术论文越发越多,脸色越来越难看,文章越写越漂亮。”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同样感人。

应当说,作为一名大文化散文的写作者,余秋雨的散文语言别有意味,令人耳目一新。他的语言言简意赅,字约意丰,并且非常注重语句之间的抑扬顿挫、音节上的铿锵悦耳,具有声音美、意象美以及句法美,从简单又简约的普通文字中发掘出他人所无可比拟的独到品质,构造他特有的语言品位。

四、散文小说化

余秋雨文化散文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式,有意识地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散文小说化艺术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说与散文的相互融合

余秋雨文化散文具有小说的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散文与小说的特点相结合,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有连续性、完整性、生动性的特点。而传统散文为了体现主题只是截取一个历史事件或某一场景,用以凸现主题。如《风雨天一阁》给我们讲述了天一阁作为文化象征传承流转的整个过程。如创始人范钦在为官生涯中如何费尽心力地收集书籍孤本,对于天一阁的文化传承如何处心积虑,清代姑娘钱绣芸为了自己的文化渴求如何嫁到范家;而同时对范钦的健全的文化良知、天一阁对《四库全书》编纂的历史贡献,以及民国初年遭到盗毁的打击等等进行了具体描述。对于故事的完整性、生动性的情节塑造,非常到位。特别是生动的细节描写:“ 钱绣芸小姐哀怨地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这些小说的表现形式:如倒叙式、细节性描写以及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转换,悬念设置等,使散文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2、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

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结论

余秋雨的散文,引发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文化视角对同一个作家的作品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到整体精神的张扬。在历史与现实、现实与理想间,他纵横驰骋,用散文的语言诠释深奥的道理,把理性的议论和诗性的抒情交融在一起,字里行间充溢着越迈千年的睿智哲思,栩栩如生的江山人物穿越浩瀚时空,唤醒了人们的文化意识,并对读者起到了思想的浸润作用。这就表明,余秋雨的作品具有相当大的价值。即使他身上的浮躁,也是当代文人特征的体现。

参考文献目录

(1)余秋雨 《文化苦旅》 东方出版中心 1992年3月版

余秋雨散文片段(篇五)
《余秋雨散文八大妙招》

余秋雨散文的八大招数

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问世以来,名声鹊起,受到海内外华人的广泛好评和关注,他相继又推出了《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开创了余氐大文化散文的新路子,不仅对当代散文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他散文中的文化批评、人文反思、人性溯源也引起了文化学术界的批评和讨论,见仁见智,葆贬皆有。在文学退潮的时候,他的散文大多是畅销书,特别是《文化苦旅》十年来稳居畅销书行列,盗版书也居前茅,余的所有文学作品都被盗版。余秋雨是学者出身的作家,又是作家中有影响的学者,还是目前为止旅行最多的文化人,他不仅走遍了华夏大地,还游遍了亚欧大陆,可称为华夏第一学人。他阅历较丰富,出生浙东乡村,在上海受过良好教育,下放农场劳动,文革曾卷入石一歌写作组,小试锋芒,后潜心教学,成为年轻的戏剧文学理论家。又被推上学院院长的位子,体会了官场春秋。九十年代辞官“下海”,专心文化研究和散文创作。其散文结论宏大,知识渊博,古今中外,直逼人性。他将厚重的历史用华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优美的风光,风趣的议论包装起来,一下成了最畅销的文化食品,不仅在文学学术界,更受到大众的喜爱。其作品多次获得海内外文学大奖。但有趣的是余秋雨又是一个争议最多的作家,近年来,他受到批评也是空前的,有从质问余秋雨为什么不忏悔;有人评说余秋雨的散文程式化,虚假化;有人抨击余秋雨好为人师,处处以学者、导师身份说教,是矫情,狂妄。可以说出现了一种“余秋雨现象”。

笔者也是余秋雨散文的爱好者,既不同意一些批评者对余秋雨的带有情绪化的批判,甚至是人身的攻击。也不认为余的散文就是西方如来宝座上的真经,完美无缺。余秋雨真的成了导师?他只是文化拓荒者,文化建设者。他是个性情中的学者,他是个行呤诗人,他的作品总体是他人格的真诚表露。要想客观评价余秋雨,只能从其作品入手,作一客观入理入情的分析,才能服人服已,推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

中国的散文创作从春秋的诸子百家至今天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出现了许多散文大家,庄子和孟子,司马迁,唐宋八大家等;留下了无数的佳作,《古文观止》只是一个侧面;湧现了风格不同的流派,什么性灵,什么公安,什么风花雪月,什么匕首投枪;写散文无非是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几种手法,无非讲究情景交融、形神相聚,形散神不散。散文的定义又是无界定的,除了诗歌、戏剧、小说,几乎包罗万象。散文是最好写的,小学生都会,但散文又是最难写的,难在写出新意,写出真情。散文没有什么情节,吸引读者也是难的,但余秋雨的散文一度席卷大江南北,海峡两岸,余秋雨的散文好在什么地方?余秋雨的散文有什么特点?余秋雨靠什么打动读者?这是我读余秋雨常常思索的。武林高手一般都有绝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武林界有十八般兵器,刀枪剑戟,样样精通的人是很少的。我感觉,余秋雨的散文运用了多种手法,其来源都有师传,但经其组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套路,我称之为余氐套路,从《文化苦旅》到《行者无疆》,余秋雨的散文一般运用了八大招数。

一、 传经觅道的主题先行

文学创作是意为气先,还是气为意先,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有人是有了情感倾泻的欲望,引发了创作的冲动,也有人是想通过创作倾吐心中的“块垒”,

阐述思想或疑惑。余秋雨的写作目标很明确,是意在气先。他在创作《文化苦旅》时,先有一个蒙眬的主旨:远祖废墟,当代愁虑;一已笔触,世间话语。他要在历史转型的时刻,带着当代人的愁虑,走向春秋战国,走向魏晋,走向汉唐,走向苏东坡,走向十万进士。一句话,他要勾通古今中外,他要吞吐万里河山,他要梳理中国文化的脉络,他要重建废墟上的文明。

如果说在文化苦旅中还不十分明显,还保留了一些真挚朴实的情感,平易近人的作风,而到《山居笔记》中,主题先行更明确更突出了,寻根觅道的味道更重了。余在自传中说,“我借东北的流放者来讨论中国文化的生存灾难;(流放者的土地)借苏东坡的遭遇来讨论社会灾难与群体生命的关糸(苏东坡突围);借岳麓书院来讨论文化应该如何来救助愚昧的灾难(千年庭院)。”《山居笔记》就是探讨中国文化与社会灾难的文化论文集,只不过用文学着意地包装,精心地打扮。

他后来写《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更直言不讳,考察人类各大文明的遗址,比较中华文明与古代其它文明的异同。对于欧亚文明的考察,使他得出了关于中华文明之所以千年不蓑的八点感想。

但在文学创作中,主题先行也会在作品创作中带来困惑,留下遗憾。余秋雨从学术跳到文学创作时,也有过深深的困惑与苦恼,“好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充满质感的感觉糸统,因此必需避免逻辑结论。”“在散文写作中,逻辑结论就像铁栅栏,把世界的无限春色都关在外边了。”(借我一生)余秋雨把学术引进散文,把散文写成论文,虽然是个不错的开拓,但过多的书脂气破坏了天然平易的散文意境,刻意地借助文学的手段去宣扬某种思想,推行某种文化或价值观,必定会损坏散文的文学本质。他的后几部作品的成就都没有达到《文化苦旅》的水平,这恐怕是个主要原因。

二、 亲身游历的山水与名胜

余秋雨的散文表面是山水游记,实质是文化寻根。山水只是背景,只是表象。他要从山水中寻找生命的真蒂,文化的根源。他的文章如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走出来的,诚如他在《千年一叹》自序中说的,“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粗糙。”

山水文化在中国有着优秀的传统,从屈原到司马迁,从谢灵运到苏东坡,许多好文章都是作者亲身游历有感而发,也历来为读者喜爱。余秋雨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在余秋雨笔下,莫高窟的神秘,月牙泉的阴美,阳关的粗放,三峡的秀丽,洞庭湖的开阔,庐山的诗情画意,不仅是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是文章的不可缺少的背景。

余秋雨描写风景的手法多种多样,在《三峡》中,用的是全景描绘法,从白帝城开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一一道来,重笔渲染神女峰,轻轻带过王昭君家乡和屈原故里,让读者对三峡有个全景的感观。

在《沙原隐泉》中用特写的手法描绘沙山和月牙泉,“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那种自然造化的神秘与神奇使我非常向往,我还没去过敦煌,没见识过沙海与月牙泉。

《柳候祠》中用的是白描手法,“祠为粉墙灰瓦,回廊构架。中庭植松柏,东厢是碑刻。所立石碑,皆为后人凭吊纪念文字。”简洁自然,平实朴素。

余的写景有的是实写,有的是虚写,最有特色的是用虚实结合法描绘都江堰的水势,“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动,一种隐隐隐约约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

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还是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抖。”这段写水的文字虚实结合,妙不可言,我去过都江堰,真的感受到了余秋雨笔下的那种震撼与神奇。

余秋雨通过游览不仅介绍了大好河山,还考察了风俗人情。他不是简单的将风景介绍给读者,而是融入了他的思考,他的独特的眼光,让没去过的人想去看看,去过的人有了新的感受和发现,不由感叹一声,啊!游山玩水还有学问。

余秋雨的游走虽然也经历过艰苦,甚至风险,但与张謇、玄奘、徐霞客相比,又是昂贵的,豪华的,他以一知名学者的身份,游走四方,有现代交通工具,有朋友接待,(有时还有妻子陪伴)有专家讲解,能尽情饱览景区的风光,广泛收集文史资料,这不是一般的游客所能享受的。更别提由凤凰卫视组织的亚洲和欧洲的专题文化考察。丰富多彩的风景名胜是余散文中最重要的原素,也是最吸引读者的原因之一。

三、 流传千古的名人达客

中国山水文化是文人鼓吹出来的,文人大多官场不得意,于是游走山水,将一腔济世为民的豪情,将一已的喜怒哀乐都泼洒在山水上,景以人名,人以景传,山水名人于是融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代代传承,余秋雨深得其中真蒂,他在苦旅中,与一个个历史名人进行了剖心置腹的交谈,进行了人生真蒂的探讨。

在《阳关雪》中,他与王维一起咏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柳候祠里,他抚摸柳宗元塑像,歌咏柳州八记。在都江堰傍,他惊叹工程的雄伟,仰视李冰父子的神庙。在岳阳楼上,他与范仲淹一道观赏八百里洞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苏东坡突围》里,他对这位大师近乎顶礼膜拜,为他的被小人攻击、损毁愤怒不已,为中国人不懂得爱惜自己的大情由而伤心感叹。在《哀希腊》里,他与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苏格拉底、希罗多德、柏拉图一起漫步在爱琴海边,探讨人类文明的起源。在印度塔克西拉的国际佛学院,他拜会了一千多年前的老乡法显和玄奘。总之,余秋雨是喜爱名人的,他的旅行都有名人相伴,一点也不寂寞。他的文章几乎可以开列出一个古今中外名人录。

余秋雨写名人有几种手法。一是当小传写,如写苏东坡,基本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名人与情景与主题结合得比较好,特别是苏东坡在黄州创作前后赤壁赋的经历。一是充任思想评说的论据与背景,如《青云谱随想》里的画家八大山人、徐文长等。一是当商标用,某某名人来此一游,有记在此,增加文章的厚重感,如《庐山》里的司马迁、慧远、陆修净、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等。还有些完全是世俗的做法,风景本无名,全靠名人撑,像《狼山脚下》里写到的骆宾王,与狼山有什么关糸,历史上还是个谜,他的墓是真是假也不清楚,至于张謇是个现代名人,是南通人,还说得过去。但有多少人知道狼山呢?狼山我去过,确实没什么看的,狼山只是余散文中的背景与道具。

名人有影响力,名人有故事,名人有崇拜者,名人是文章的大料,但名人引多了,写多了,会给人拉大旗的感觉,也会有些副作用,连余秋雨也感受到了,“天底下的名山名水多是文人鼓吹出来的,但鼓吹得过于响亮了,就会迟早引来世俗的拥挤,把文人所吟咏的景致和情怀扰乱,于是山水与文人原告的对应关糸不见了,文人也就不再拥有此山此水。看来,这是文人难于逃脱的悲哀。”(庐山)不知余秋雨先生是否也是在评说自己?

四、 精心裁剪的史料和名人诗文

余秋雨的散文有着丰厚的文史底蕴,那一条条精心裁剪的史料,那一段段中外名人的诗文,支撑着文章的骨架,引导读者进入古今中外的历史画廊,帝王将相的文功武治,文人骚客的诗词文章,清朝流人的人生苦难,十万进士的科考历程,使读者开眼界,长见识,让沉寂在二十五史的人物故事、历史流变轻松地走进了普通读者的心灵,“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过去也有专家学者写科普性的历史文章,但用大散文的形式解读历史文化,余秋雨是第一人。

在〈一个王朝的背影〉里,看似写承德避暑山庄,实质在探讨清王朝由康熙、乾隆盛世到清末蓑败的历史,引用的史料不光是明实录,清史稿,还有皇家档案,读到康熙叙说“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五十三只,熊十二只,豹二十五只,猞二十只,狼九十六只,野猪一百三十三只,哨获之鹿已数百。”我感到震惊,有这样体魄和勇气的皇帝肯定会大有作为。余在叙说清初的文字狱中,不经意地引用了李顒、黄宗羲、顾炎武、吕留良等一串文化人,使我对仕人由反抗异族入侵到皈依新王朝了新的认识。

在《风雨天一阁》里,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也一步步走进天一阁,走进中国文化古籍的殿堂,余先生给我们上了中国的私家藏书的启蒙课,教材很丰富,有《天一阁藏书记》、有《范氐家谱》,有中国藏书史,有四库全书成书的经过,有黄宗羲在天一阁读书做学问的记载,一个天一阁,却记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历程。

《流放者的土地》是反映清末流人流放东北的悲惨历史的。作者在文章里就说明使用了谢国祯的《清初东北流人考》和李兴盛的《东北流人史》、《研堂见闻杂记》。还有当初流放宁古塔的流人的文集,如方拱乾《宁古塔志》、吴振臣《宁古塔记略》、张缙彦《宁古塔山水记》、杨宾《柳边记略》、英和《龙沙物产咏》。所用史料之丰富令人折服。在文中作者还适时引入诗文,丁介的两句诗: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说明当时读书人多被流放。

戴梓的“同是冰天谪戌人,敝裘短褐益相亲。”使人感受到流放的读书人患难与共、渴望友情的心态。增加了文章的情感和力度。

在《三峡》中,作者引用了余光中咏叹李白的诗,舒婷《神女峰》的诗,与三峡风光相互映衬,大放光彩。

在《道士塔》中,他引用了一位青年诗人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诗,表达了当代中国人对那段屈辱历史的愤怒和反思。

余秋雨把散文当学术做,他有着与他同时代人少有的优势,他不无自豪地说,中学毕业时就熟读了屈原、庄子,能熟练地背诵几十篇范文,在文革中他因病在家乡一个山中图书馆浏览了四库全书,万有文库,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有了全面的研读。后来他又攻读了西方文化典籍,可以说是学贯中西。他引用史料有两种方式,一般是化作自己的语言,娓娓道出;一种是直接引用原文,增加文章的信度和力度。

不过余秋雨“掉书袋”的手法也引起专家学者的非议,不深刻不全面不准确,还时不时出现误差或纰漏,有人专门咬文嚼字,写专著批驳,余先生很不服气,用调侃的口气说,我是在喝茶,你却要与我讨论茶的分子式,不是一回事。我有些不同看法,余先生的茶不光是自己品味,是泡给读者喝的,那么读者有权利品说,你这茶正宗不正宗,或者说泡法对不对,余先生为什么不能改进一下,让读者喝到更淳正清香的好茶呢?

五、 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

小说是靠故事和情节来吸引读者的,而散文一般是靠情感和哲理来征服读者

的,在散文中适当地穿插故事,有不少作者也有过,但余秋雨运用得十分频繁和熟练,让文章变得轻松生动,也克服了大文化散文的凝重和抽象的弱点。

在《十万进士》里,他引用了《唐摭言》中的一个读书人的故事。这个名叫公乘亿的人,为了科考,在京城滞留了十多年,家乡音讯不通,家乡传说他死于京城,其妻来京城奔丧,但两人相见不相识,经故人提醒,两人才抱头痛哭。这个故事比所有的评说更能揭示科考制度的残酷与无情。

读《五城记》印象不深,但兰州那个马师傅那叫人难以忘怀。当一个名演员因冤狱坐牢,无一人探望,连妻子都离他而去,只有这位马师傅去看望他,连续二十年不断。当那位演员平反后,重新走红名震全城的时候,马师傅却不管他用什么方式来表示感谢和报答时,马师傅全不接受,只是在他每天来吃牛肉面时,投以轻轻一笑。马师傅的为人代表了西北汉子的大度仁义与无私,这个人物与兰州一样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

《老屋窗口》讲述的阿英的故事也十分感人。阿英是个乡间姑娘,因抗拒包办婚姻。在老师的帮助下,十五六岁与五六岁的作者一起上小学,她每天要翻山越岭上学,当她走在崇山峻岭中时,作者还在梦中,她那红色的身影出现在山上时,就是母亲呼唤作者起床的讯号,作者对这个童年的记忆终身难忘。这个故事支撑起老屋窗口,也支撑起作者对美的希望,“雪岭顶上,晃动着一个红点,一天一地都是一片洁白,这个红点便显得分外耀眼。”尽管这个问题乡间女人后来终身劳作,默默无闻,却深深印记在作者的心灵中。

《信使》和《酒公墓》基本是在讲故事,是靠故事来支撑文章的。

在《庐山》一文中他讲述了虎溪三笑的故事;在《狼山脚下》中他讲述了骆宾王与宋之问夜晚对诗的故事;在《西湖梦》里他讲述了林和靖的故事;在《酣睡寒风中》他讲述了文革中造反派将不愿出早操的学生连床抬到操场上示众的故事,让人忍俊不禁,哈哈一笑。

余秋雨讲述的故事有三种情形,一种是广为流传的,如虎溪三笑,如巫山神女;一种是听朋友讲述的,如马师傅;一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如阿英的故事,《老师》中回忆中学时的老师。而亲历的故事更为亲近,动人。

六、 滔滔不绝议论夹抒情的叙述模式

在散文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的手法很正常,也很必要。许多散文大师都有妙用议论和抒情的佳作,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杨朔的《荔枝蜜》,秦牧的《土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而余秋雨散文中的叙述很独特,叙述中夹着议论,议论中又不泛抒情,知性与感性揉和在一起,且篇幅很大,在议论中渗入强烈的感情色彩,成了余氐散文的重要特点。

在《道士塔》中,叙述了王道士将珍贵的敦煌文物廉价地卖给外国传教士后,作者感叹不已,“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在〈流放者的土地〉里,他赞叹苦难中的友谊,“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其它那些著名的友谊佳话,外部雕饰太多了。”

在〈苏东坡突围〉里,他用诗化的语言倾泻对大师的同情及对小人的憎恶,“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缰绳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有中国特色成了罪恶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有人嘲笑余这段文字太

余秋雨散文片段(篇六)
《余秋雨散文的思想内涵》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NO.3,

2012论余秋雨散文的思想内涵

夏云娟

(中共玉溪市委党校,云南玉溪653100)

要:余秋雨散文的独特性在于他把深邃的思想与渊博的学识融进民族传统文化中,他善于从

传统的文化习俗中探索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

——民族心理和人格变化,创造了大文化散文,为当代散文提供了崭新的范例。从“以感性的生命体验,表达忧患意识”

,“以诚实的理性思考,呼唤民族精神”及为国家为民族“明古察今,重塑文化活力”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余秋雨散文继承传统、呼唤文明的思想内涵及其价值。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思想中图分类号:I20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061-04

不论是忆旧怀人,还是叙事记游,很多散文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关于忧患意都流露出对人类命运的现实沉思与终极关怀。余识最典型的表述,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秋雨先生就是当代众多散文大家中的最杰出者之范仲淹在他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一文中所说一。他以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的优势,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创造了大文化散文而震动文坛。

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任何散文都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所谓大文化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散文则是融情理于一炉的人生哲理深沉思考的果天祥也说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文天祥实。综观余秋雨的散文作品,如《文化苦旅》、《指南录·后序》)在鲁迅的杂文中,巴金的散文《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透出较强的里,我们都感受过,体味过。这是一种以天下为思想性。触动余秋雨笔耕的动机不仅是学术探讨己任的博大胸怀。这种胸怀在余秋雨的散文里同与学理的发现,还是一种强烈的情感搏动,这种样表现得很突出。但余秋雨的表现手法则与前人搏动在世态描绘与人生探求中迸发出了耀眼的思不同,非常独特。他不是从社会现实入手,而是想火花。余秋雨的散文是艺术散文创作的深化,从历史文化落笔,以他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和敏锐是散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当代文化向传统的艺术眼光,赋予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以浓重的文化寻求的一种继承,它以发掘中国文化的精忧患色彩,从而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对民族历史、魂,震撼读者的心灵,给人予生命的真正尊重。

现状和前途的深沉思索之中。比如《道士塔》一一、以感性的生命体验表达忧患意识文,作者讲述一个叫王圆箓的农民做了敦煌莫高自古以来,忧患意识是爱国主义思想的体窟的道士后,怎样以低廉的“布施”将难以计数现。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的敦煌文物拱手交给西方的文化掠夺者。而当时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的政府官员识文物者寥寥,偶识得一些,也成了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官员们的贡品。因此,大量文物除运往西方便是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然后知生于忧患,

遣散在通往京城的仕途路上,作者想象着被官员

作者简介:夏云娟(1964-),女,中共玉溪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教师。

南社会主义学院学

61

们大量糟蹋的经文,写道“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他痛心悲剧

。地认为这些文物“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如此忧愤之语,道出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爱以及对文化命运的无奈。在《风雨天一阁》中,对宁波天一阁藏书楼数百年间奇迹般的保存过程,感慨“它只是一个藏书楼,但它实际上已成为一,它的主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

要意义已不是以书籍的实际内容给社会以知识,而是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存在着,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

南社会主义学院学

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余秋雨以诚实的理性思考,从不同角度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荣耀和耻辱,在他笔下“出现了一些有关文化走向的评。这些评述体现了余秋雨深邃的眼光,独到述”

的见解,以及对历史、人生的感悟和认识。余秋雨从西北到东南,通过不同古迹名胜的游览,抒发了对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感慨、反思和评论。在展示民族文化的同时,深化了他散文的思想内涵。正如他说的“真正走得远、看得多了,也会产生一些超拔的想头,就像我们在高处看见蚂蚁。搬家总能发现它们在择路上的诸多可议论处”这种认识在文中占主导地位。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有这样的评论

“如果说,长城占据

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

:余秋雨说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

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引发出人生沧桑感。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回忆,这种回忆又渗入了笔墨之中。我想,连历史本身也不会否认一切真切的人生回忆会给它增添声色和情致,但它终究还是要以自己的漫长来比照出人生的短促,以自己的粗

了辽阔的空间,那么,都江堰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着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都江堰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余秋雨登高望远凭吊古迹,间母亲,只知贡献。

在他的诗性叙述中理性主宰着一切,在对历史的思考与感叹中,他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的精神,衷心赞扬柳宗元、苏东坡的百折不挠,李冰、徐光启的奋发图强,康熙的英明有为,赞扬敢于猛烈抗击魏忠贤的苏州百姓,甘愿舍弃身家性命而珍藏宝贵典籍的范氏父子,一生清贫却对教育事业至死不渝的教授陈旭麓和王守稼……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典型人物,充分抒写了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的挚爱,有他深刻独到的理性思考。在《苏东坡突围》的收尾处,谈到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走向了成熟,其时正是苏轼44—48岁。作者认为,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这是。“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最重要的人生岁月

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

62

线条来勾勒出人生的局限。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也就是历史能告诉我种种不可能,给每个人在时空坐标中点出那让人清醒又令人沮丧的一。余秋雨对中国民族精神的某种忧患是在清点”

醒地体察了文化历程中多种外在和内在的因素之后形成的。他大多以抒写历史文化为主要对象,但不是回顾历史,而是正视现实,不是简单地评价文明的历史,而是主动地促进现实文明的发展。在《西湖梦》中,对白娘子为追求“做一个人”而不惜以命相搏的描述,启示我们现代人对“人”的价值的严肃思考。

余秋雨深深地忧患:文明能否战胜野蛮?因此,他在《青谱随想》中发出喝问:能体现坦诚而透彻生命的“现代艺术家在哪里?”而《风雨:天一阁》的结束语是

“什么时候能把范氏家族

和其他许多家族数百年的灵魂史袒示给现代世界呢?”从他的《文化苦旅》的书名,我们咀嚼到了它的苦涩,感受到了它的沉重。

二、以理性的思考呼唤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

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业”

。申请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三、明古察今重塑文化活力

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余秋雨的散文是文化的真正载体。他明古以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察今,把“把深邃的思想与渊博的学识融进一个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这特定的视角—

——民族传统文化的视角”。他善于样的描述,简直很难分清是在论说苏东坡,还是“从传统的文化习俗中,探索民族文化的深层结在抒发自己中年的感受。理性在作者的情感中化构—

——民族心理和人格变化”。成了浓郁迷人的文字,它们的审美价值,自是不余秋雨把历史与现实责任结合起来思考,激言而喻的。

发起人们爱国的情怀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余秋雨说

,“写藏书写出如许悲凉,这是我神,从而肩负起历史的责任,与时俱进、奋发向始料不及的。但我觉得,这种悲凉中蕴涵着某种上。余秋雨散文告诉我们:历史活在今天,今天文化品尝”

。最后,作者感叹“历史上有多少人传承着历史。生命等待启示,历史正在诉说,能最终构建起自己的书房呢?社会上多的是随手“微小的生命可能留下深刻的启示,伟大的生命翻翻的借书者,而少数好不容易走向相对完整的也可能留下不尽的遗憾”

。余秋雨借抒写历史来灵魂,随着须发皓然的躯体,快速地在书房中殒反映现实,其中文化是贯穿历史与现实的双向通灭。历史文化的大浪费,莫过于此了。嗜书如命道,而精神却是它的支柱。他在《柳侯祠》中抒的中国文人啊,你们的光荣和悲哀,该怎样裁割发“惟有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折中抽出,呢?”从这些为文明的发展而不懈的呐喊声中,重新凝入心灵,并蔚成方圆”及“世代文人,由表明现代化社会、人生追求的文化目标,就是当此而增添一成傲气,三分自信”的感叹

。“如果代中国人如何参与和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承和社会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过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的文明进步。高度文明是我们的目标,在新的历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把那些枯萎的长线头省略掉史起点上,时代呼唤更多人的主动参与,期待每吧,只记着那几个点。实在也够富足的了”。这一个中国人以更广泛的文化自觉,提升公民素说明作者直接从历史延伸到现实,发出震撼人心质,展现国家形象,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的深情敲问,续写历史的得失,其目的在于以知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文化是照今人引起现代人们的警觉,避免历史不幸的重与文明同义的。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并演,牢记“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谏”,使我们不仅仅是发展经济,而同时是文化的大发展大繁的社会变得更文明。在《都江堰》的结尾,他写荣,应该着力于人的素质提高和民族文化的弘道

:“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扬,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实现人的全面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这就发展为目标,提高文化软实力。

是我们民族的精魂。古代哲人认为,道德修养方孟子和荀子,他们都探讨过人性问题。孟子面的学习,只有不畏艰险,具有刚毅精神的人,认为人性本善,因而人能够经过学习而从善。荀才有可能达到应有的高度。尤其重要的是,道德子认为人性本恶,因而人必须努力学习才能从修养不单是个人的事,而且关系到家庭群体和国善。性善论和性恶论互相交锋,其实他们的观点家。孟子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并不完全对立。他们都强调人经过学习才能成为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高尚的人。余秋雨用他深远的目光,清晰的思这是何等的气魄和胸怀啊!把人的价值提到一定维,向世人表明文明的传播是一个艰难困苦,甚的高度,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逼真写照。这种气至是忍辱负重的过程,人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节是任何力量都摧毁不了的。因此,余秋雨追求拯救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正如他所说“所有良文明,关注群体人格,强调要提高我们民族文知未泯的文化人应该来参与构建文明前提的事

化、民族精神,自觉担当起做一个中国人的神圣

南社会主义学院学

63

使命的思想是非常鲜明、突出的。在《莫高窟》:中,余秋雨警戒世人

“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就再一次说明了这一点。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读余秋雨的散文“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它确乎体现着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一种文化,一种历史的生命潜能和更新可能。”余秋雨在世纪之交的散文航路上,开了一代散文新风,正如作家王安忆说的“承载起了比较重大。余秋雨的散文有追求———通过对的心灵情节”

——对文文化的批判来塑造理想的新人;有感叹———不论胜负如明能否战胜野蛮的忧虑;有精神—

南社会主义学院学

:创作时也说“至少有一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

——文明?每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他们的对手—

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为它呼喊几声”

余秋雨不仅创新了散文这一文体,而且通过:它告诉青年人

“民族文化对青年人有另一种意

义。新一代如果没有自己民族文化的功底,将来走向世界是一种空白,最终在竞争中被他人统”,“对青年人用文化眼光来理解历史,以及对治

。更生命的把握和对人生的感悟都有重大意义”启示每一个中国人要继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加中华民族的当代文化积累,努力推进文化强国战略。

何,都要为文明不懈地呐喊。余秋雨在论及自己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2.

[2]余秋雨.秋雨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3]萧朴.感觉余秋雨[M].上海:文汇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6]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7]公刘.活的纪念碑———公刘随笔[M].上海:上海知识出版社,1995.

[8]陈颖.独特的魅力.上海文化[J].1992(5).

责任编辑:诸

64

出版社,1996.

[4]张岂之.春鸟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

余秋雨散文片段(篇七)
《析余秋雨散文的写作特色》

2011年12月第6期24(121)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ofHunanTaxCollegeVol.24No.6Dec.2011

析余秋雨散文的写作特色

刘青云

大同037003)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摘

*

要]余秋雨在90年代初以文化大散文的面貌横空出世,读者众多,好评如潮,其原因在于大格局、

高视野、深层次地对于中国文化的审度。他的散文将文史知识与情思、历史踪迹与现实问题思考,将人、历史、自然交融的构思、格局,在当代独创一格,颇具魅力。他在散文写作的诸多方面都有其新意。他突破简约、超越平庸、革新技法,实现了对散文多方位的超越,从而在中国散文史上树起了一座新的丰碑。从余秋雨的几部文化大散文集中梳理出作者的思想脉络,概括出作者的写作特色;着重从其深刻的文化拷问和历史思索、对人性鞭辟入里的探讨;对散文写作手法的突破,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散文;写作特色

[中图分类号]I1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614-(2011)06-0048-03

余秋雨在90年代初以文化大散文的面貌横空出世,读者众多、好评如潮,其原因不仅仅是其优美深邃的情思,更重要的是其对传统文化深刻的文字、

的拷问,对人性、民族性鞭辟入里的批判以及其独具匠心、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法所表现出来大视野、大格局。总之,他突破简约、超越平庸、革新技法,实现了对散文多方位的超越,从而在中国散文史上树起了一座新的丰碑。

以深刻的文化拷问和历史思索,使文章具

以及对比几大文明的《千年一叹》更是独树一帜,奠定了余秋雨在当代文坛的地位。

余秋雨散文不同于五四以来的白话散文,亦不同于风靡一时的学者随笔。白话散文大多短小精悍,以其简洁的篇幅表现作者的思绪和情趣;学者随要么晦涩难懂。而余秋雨的文化笔要么诙谐雍容,

大散文气势磅礴、境界开阔、思想深刻、语言震撼、意蕴丰富。他以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揭拷问着中国传统文化留示着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

给世人无法抹去的阴霾,引导读者从日常生活、从身余边琐事深入到历史的隧洞中去思索。总的说来,秋雨散文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对文明的召唤和呼喊。作者把他那种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的思考汇入磅礴宏伟的文章之中,造成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使我们在平常无奇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精神家试图寻找灵魂休憩之所。正如余秋雨在园的荒落,

《山居笔记》序中说道,作者要探访的是:对于政治功业和文化情结的互相觊觎和生死与共;对于文化灵

有了深厚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写作散文,又以其独,特的风格成就“大散文”这种学者大散文融会了作将作者的文化关怀与个者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

为当代散文的变革融进了新的人感受表现了出来,

因素,使当代散文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初期的《文,化苦旅》作者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思接千载、天马行使其在中国的空的联想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洞见,

《山居笔记》、文坛上开宗立派。随之,谈历史的谈人《霜冷长河》、,谈西方人文地理的《行者无疆》生的

*

[收稿日期]2011-09-21

[作者简介]刘青云(1980—),男,山西长治人,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魂的流放、毁灭和复苏;对于商业文明与中华文化的狭路相逢和擦肩而过;对于千年科举留给社会历史的功绩和留给群体人格的祸害;对于稀有人格在中华文化中断绝的必然和祭奠的必要;对于君子和小人这条重要界线的无处不在和难于划分等课题。余秋雨的文章,以这些大的课题为切入点,营造宏厚博通过密不透风的整体架构,穿插“千年一大的气氛,

叹”式的天问和议论,以一条主线贯穿全篇,杂以相关的典故事例,借用写景和抒情,以文化论述的呐喊曲折的笔法把读者引入中华民族丢失已久与渲染,

的精神圣地。让每一个有着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的中国人感受到中国人文精神的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历史文化的反思还远远没有结束,中国传统精神的寻访和追寻才刚刚开始。

二学的高度

余秋雨的笔触并没有局限于历史的拷问和文而是还倾力于对人性鞭辟入里的探化根源的探寻,

努力使文章成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讨,

《山居笔记》的哲学论著。如果说作者从历史回归现开始触及现实世俗的观照。那么在《霜冷长河》实,

中,作者则进一步回归现实,从生活入手,撇开历史的长谈,在日常俗事中发掘出许多深刻的具有哲学:“友情、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命题。譬如谣言、嫉妒、犯罪”等,作者对这些我们平时看来极其寻常但又是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弊端和人性污点没有做鲁迅式的尖刻批评,而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探讨他们产生发展的过程,造成的危害,以及消亡消解的的原因,

时间和方法。对于这些种种弊端和人性的污点,如却不能从用短兵相接的方式至多消除暂时的恶习,整个社会上根除,所以余秋雨在深刻分析了这些积弊的来龙去脉之后,提出全社会共同消解的办法,那善恶心,做努力持久的对峙。就是人人皆具慈悲心、

这样,这些弊端和污点就会逐渐消失。

余秋雨文章的创造是,他以学者的身份去写非学术的文章,研究非学术的课题;用学者的审慎去面

对人性鞭辟入里的探讨,使文章具有了哲

研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他往往得出对日常生活,

惊人的结论,并且以散文的形式把这种结论表现出来。因此,余秋雨散文不仅可读性极强,而且具有哲学的高度。这种散文虽然不能完全称其为哲学论著,但让读者读来又要比干巴巴的的哲学论著更加容易接受。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散文要比哪或者写出来看不懂的哲学论著更些写出来没人看,具有现实意义。

别具匠心的散文写法,使文章开辟了散文

写作新格局

余秋雨散文的语言通俗,影响广泛,流风所及,乃至贩夫走卒都在捧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将散文小说化和戏剧化,有意识地将散文与小说的形式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艺术想象,构建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还原虚拟的历史现场,以讲故事的形式,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抽象的文化概念,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同时又不乏诗化的语言,深沉的文使文章寓雅于俗,雅俗共赏,有利于不同层化感叹,

接受、喜欢。次不同趣味的人读懂、

余秋雨散文的核心表达方式是议论,但又多与同时,熔描写、记叙、想象、对偶、排比、比抒情融合,

喻等多种修辞和表达方式于一炉,还采用了设疑、对话、特写、心理描写等小说和戏剧的笔法等多种手法,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时时闪现哲思睿语,烘托了文章主题,深化了文章内涵,提升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与境界。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地方正是来自这种用抒情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余秋雨的文章通常篇幅还比较长,洋洋洒洒,每“一、再加上二、三、四”的篇文章都在三五千字以上,

标段,兼以其宏大的语言叙述、丰富的取材、得心应手的写法、文情并茂的辞章,以涵盖古今中外的磅礴使读者读来荡气回肠。气势,

余秋雨大胆的形式革新使其散文跨越了个人情“纯文学”思式的界线,走向了可以装载中国文化乃“大文化”至世界文化的散文领域。余秋(下转P55)

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英语学习者的自我体验体现在许多方面。首先,教师可以交给学生一些科学的英语学习策略,如: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交际策略等等,让学习者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坚持把它应用到英语学习中。

其次,教师应给学习者提供一些开放性的英语学习情境,让学习者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如:教师可以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比赛、英语写作比赛、英语讲故事大赛等活动。学习者参与这些开放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另一性活动,

方面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使他们在自我探索中,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英语认知结构。

结语

重要性,在优秀理论指导下的改革才是行之有效的。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英语教学范式的改革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它的优势,在英语教学范式的改革中,进行有效地利用,从而促进英语教学范式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敏.我国英语课堂教学范式革新的理据[J].外语界,2005,

(6):8-10.

[2]吕筠,董晓秋.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英语研究型教学范式

[J].国外外语教学,2006,(3):14-17.

[3]李亮,黄换乃.外语教学法中的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法的对比研究

[J].国外外语教学,2009,(45):96.

[4]刘岩.PPP教学及两种任务式教学的二语课堂词汇习得效果之

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72-80.比较[

[5]孙鹏.英语任务型教学与PPP教学模式结合应用的理论与实践

[J].现代教育管理,2009,(4)::85-87.

[6]王扬,.国外理论熊晓灿.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2009(9):87-90.动态,

[7][8]——从认知语言学理论看芦力军.认知过程中的干预和引导—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语言教学中的互动[J](1):86-89.

目前,在我国的英语教学范式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英语教学范式的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在英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先进理论的语教学范式的改革中,

(上接P49)雨不仅利用这种散文有效而广泛地散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而且利用这种散文将浩瀚如海的世界文化带给了中国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余秋雨散文所表现出的大视野、大格局是空前绝后的,其开辟的散文新格局也是独一无二的。

从古至今,散文似乎是茶余饭后、静坐默然时的休闲品物,但这种品物在余秋雨手里却成了负重整个中华文明、中国文华乃至人性和整个社会种种值得人们思索的问题的载体。或许,余秋雨文中个别观念我们无法认同,但余秋雨那种开一代文风,重塑一代学者的文化人格的创举值得钦佩,面对当代文坛的琐屑无聊、小巧轻薄的文风不啻于一次大的淘洗和冲击。余秋雨尽管步履匆匆,但常常以一位哲人的形象摩挲中华大地,遥想古今,拨云见日,从尘

进而封的史料和平常的山水中发掘出深遂的内涵,

沟通历史和现实,抒发哲理与诗情,旁征博引、独抒

己见,使人心潮起伏、彻悟人生。余秋雨的这种文化大散文的出现,一扫当代文坛萎靡的文风,使那些气短力弱的文章纷纷退潮,带给读者以思想上的冲击。这些都是余秋雨散文的特别之处。

参考文献

[1]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张梦新.中国散文发展史[[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靳代.近代散文选注[

[3].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

1999.

[4]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5]“断桥”———论余秋雨在中国当孙绍振.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

J].当代作家评论,2000,(6).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6]J].钟名诚.多元共存,两翼发展──90年代散文理论批评扫描[

1997,(4).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余秋雨散文片段》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余秋雨散文片段摘抄 余秋雨散文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余秋雨散文片段”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余秋雨散文片段"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youxiu/27087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