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项目 > 清水鱼养殖密度

清水鱼养殖密度

2017-06-13 10:27:4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清水鱼养殖密度(共2篇)汪增槐:古法养鱼清水鱼养出每斤52元的高价鱼【导读】:一斤草鱼为何卖到52元的高价?清水中又怎么能养住鱼?漂泊于城市的打工者,怎么利用古法成就了致富梦? 清水养出高价鱼 【主持人】:一斤草鱼能卖多少钱?六、七元钱到顶了吧?可是浙江省开化县汪增槐的鱼,一斤能卖五十多元钱,比菜市场的贵了近十倍。为什么...

篇一 清水鱼养殖密度
汪增槐:古法养鱼清水鱼养出每斤52元的高价鱼

  【导读】:一斤草鱼为何卖到52元的高价?清水中又怎么能养住鱼?漂泊于城市的打工者,怎么利用古法成就了致富梦?

清水养出高价鱼

  【主持人】:一斤草鱼能卖多少钱?六、七元钱到顶了吧?可是浙江省开化县汪增槐的鱼,一斤能卖五十多元钱,比菜市场的贵了近十倍。

  为什么汪增槐的鱼这么金贵呢,哎,关键就是他养鱼的方法,跟别人都不同,是用 “古法”养出来的。

  【解说】:2013年,在何田乡政府组织的“清水鱼”拍卖现场,来自衢州、杭州、上海等地的“美食爱好者”们,争抢的焦点,是一条重二十九斤半的“鱼王”。

  【同期】拍卖师:1550元两次,1550元三次,成交。

  【解说】:合算下来,这条鱼,每斤卖了五十二元钱,价格是普通草鱼的十倍。

  【采访】3号竞拍者 程卫朝:我们开化县的清水鱼,是浙江味道最好的,我觉得很值。

  【解说】:价高因为味好,而味好的鱼,正是用古法养出来的。程卫朝买的鱼,是出自何田乡禾丰村老支书、汪增槐的鱼池。

  我们前去拜访的时候,正好赶上汪增槐打鱼。

  跟很多村民一样,家里养的鱼,汪增槐平常也舍不得动,都是留到过年送长辈的,不过因为今天儿子一家,难得从镇上赶回来吃饭,他这才肯打出一条来。

  不用姜蒜、酱油和大料,只需加入清水和少许的盐,用铁锅柴火炖上三五分钟,汤色会变得浓白,这时撒上一把红绿的鲜辣椒,一锅“鲜中带辣”的“红烧鱼”,就端上了一家人的餐桌。

  【采访】:

  开化县何田乡禾丰村 汪增槐:我母亲,90多岁了。

【清水鱼养殖密度】

  汪增槐母亲:喜欢吃鱼。

  【解说】:汪增槐现在是当地,最了解“古法养鱼”的人。

  【采访】汪增槐:我们这里养鱼的历史很长了,从明朝末期就开始养了。

【清水鱼养殖密度】

  【解说】:从明朝末年到现在,三百多年过去了,很多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被这里的人们舍弃,只有“古法养鱼”,还“活”在农户的生活里。

  古法养鱼的生命力,在于它能让农户们最合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以非常小的成本,获得大量的美味。

  而“古法”里,最让人稀奇的是,清水养鱼,

  【采访】汪增槐:清水养鱼好看又好吃,我们的清水鱼看起来很光滑,很黑的,吃起来没有泥腥味。

  【解说】:清水养出的鱼,没有泥腥味。

  可是清水怎么能养出鱼呢,要知道,现代养鱼业,有句行话,叫做“清水不养鱼”,意思是清水里浮游生物太少,根本不够鱼吃,所以养不住鱼。

  可是在何田乡的农户家里,健壮的鱼群,就游动在清水里,这里的前人,是怎么让清水养住鱼的呢?

  【采访】许柳晨:最适合在清水里养的鱼,就是草鱼。

  【解说】:许柳晨是何田乡的水产技术员,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在钻研“古法养鱼”的奥秘,他最擅长从技术角度,来解释前人养鱼的智慧。

  【采访】许柳晨:投放这种半斤到一斤重的鱼种,投在水里以后就可以直接吃草了。

  【解说】:草鱼有个习性,就是长到半斤重以后,就不用再吃浮游生物了,只吃草就够了。

  何田乡的前人们,正是摸准了草鱼的这个习性,把长到半斤重的鱼投放到清水里,不用额外地寻找饲料,割下漫山遍野的野草,就能喂饱它们。

  草鱼在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藻类和浮萍为食物,那么小时候该养在哪呢?

  【采访】许柳晨:先放到稻田里养,养到这么大再放到清水里,因为稻田里的水要施肥,所以小鱼苗可以长大。

  【解说】:把小鱼苗养在稻田里,等长到半斤重能吃草了,就放到清水里喂,这就是何田乡的前人们,能在清水里养出美味鱼的诀窍。

【清水鱼养殖密度】

  古法养鱼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家家都用活水塘。

  【采访】汪增槐:我们是流水坑塘,水从这边进那边出。

  【解说】: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被当地人引进了房前屋后的鱼塘,每个鱼塘都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水时时都在流动,从前一家的出水口流出,再进入下一家的鱼塘,因为鱼塘的四周和池底,都用古法砌了石条,所以流水能把轻易带走鱼吃不完的草屑,保持水质不变。

  用一条溪水就能供养全村的鱼塘,何田乡的祖辈们,正是用这种全世界都少见的活水养鱼法,为每户农家都带来了最大的收益。

  【采访】汪增槐:我们这里一个平方米可以养二十几斤鱼,外面养不起来,因为我们这水是活的,氧气充足,外面的塘里水是不动的,氧气不充足,所以密度不高,产量不高。

   【解说】:一平方米,能养二十几斤鱼,这比现代的水塘养鱼密度,高了近十倍。

【清水鱼养殖密度】

篇二 清水鱼养殖密度
鲟鱼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鲟鱼标准化养殖技术(2010.8.19)

  鲟鱼鲟形目、鲟科、鲟属,地方名叫七粒浮子。它的个体大,肌间无刺,骨头全是软骨,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一种营养、经济价值很高的鱼类。本期节目介绍鲟鱼标准化养殖技术。

【清水鱼养殖密度】

  鲟鱼全身是宝。其肉无肌间刺,食用率高,可做生鱼片、油炸鱼片,也可进行熏制和制作罐头等,其吻、鳍、肝、鳃、骨、胃肠、脊索等均是上等佳肴;尤其是匙吻鲟卵经加工制成的“鱼籽酱”,誉满全球,为世界高档营养食品;其吻、骨和皮可制胶,同时皮还可以制成优质皮革。

  鲟鱼对水质要求比较高,喜生活于流水、溶氧含量较高,水温偏低,底质为砾石的水环境中。

  据报道,鲟鱼所含的抗癌因子是鲨鱼的10~15倍,长期食用鲟鱼,对防癌抗癌、防胃痛和脱发均有特效。近年来鲟鱼人工养殖已在逐步兴起,水产业内人士对其鲟鱼养殖前景一致看好。

  池塘鲟鱼养殖技术要点:

  注意:鲟鱼是一种极爱干净的鱼种。因此投喂饲料以后,一定要及时清除池中的残饵,以防水质变坏,影响鲟鱼的生长。

【清水鱼养殖密度】

  池塘养殖鲟鱼能否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苗种培育阶段是关键。  
                       
  1、苗种获得。从黑龙江购进受精卵,自行人工孵化。受精卵卵径约2毫米,沉性卵,水温保持在195—20.6℃之间,约经80—120小时,便可全部孵化出仔鱼,孵化率为80%,在整个过程中,孵化器内仔鱼出膜有一定时间差,因而在第一条仔鱼出膜那一刻,便专人收集刚孵出的带有卵黄囊的鱼仔到孵化盘分批培育。

  2、幼苗的培育  
                       
  阶段一:刚孵出来的仔鱼放在孵化环盘内采用微流水培育。放养密度为6000尾/平方米,此阶段鱼苗无摄食行为,其间要保证充足的溶氧,日常操作要格外小心,过4—5天,待仔鱼卵黄囊吸收2/3以后,可投喂饵料。因属驯化阶段,幼苗往往大量死亡。针对这种常见现象,笔者配制出S1、S2、S3号粉末状饲料,(粗蛋白含量≥45%),结合丰年虫、水蚤投喂(不用红虫),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半个月达到45%的转饵率,此时鱼苗已长至3厘米左右,即可用饲料S3投喂。

  阶段二:3厘米以上鱼苗要转移至培育池培育,此阶段培育池设计为3米×1米×0.5米,池顶进水,排水孔通过垂溢排管排水,池上部要盖顶,以防日光直射、暴雨等危害鱼苗。

  投饵量按鱼体重的25%—45%投喂,依照少量、多次原则,日投喂8次,每次投饵前先去污、停气、停水。  
                       
  阶段三:当鱼苗长至10厘米以上时,移至6米×4米×1米规格池培育。移入池之前,水泥池先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刷洗干净,搬移鱼苗时用10ppm痢特灵浸洗鱼体3—4分钟,然后下池,当鱼种长至25厘米以上、50—100克重时,鲟鱼种培育阶段算成功了,此时可放心下大塘养殖。

  其它鲟鱼养殖技术:

  一、鲟鱼在喂食前必须先清水。把污物、鱼粪等排干净,越干净越好,因为水里的污物易粘在鲟鱼鳃上引起缺氧。 

  二、鱼苗引进来先要驯食。幼鲟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为饵料,养到车间里就要从天然饵料慢慢过渡到人工饵料,过渡期主要用水蚯蚓喂养。从引进2厘米到3厘米的幼苗养到1公斤左右的商品鱼,一般需要一年的时间。 

  三、以流水式水池养殖模式为主。这种模式占地面积小,水流量容易控制,投喂饲料也比较方便,在供、排水的时候,可以采取每池单注单排的模式。也就是说,每个池子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都是相对独立的。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交叉污染导致鲟鱼生病。另外,鱼池的内表面一定要光滑,因为鲟鱼喜欢沿着池壁游动,他的身体又没有鳞片保护,很容易被池壁擦伤。 

  四、按养殖密度投饲。放养密度以500尾/亩为最佳,饲喂时实行定时、定量的投喂原则,最好选择颗粒饲料。因为这些配合饲料中含有鲟鱼生长发育不同阶段所需的各种养分,可以将饲料直接投入到水池当中。通常每天喂食4~5次,日投饵率在1%到3%之间。 

  工厂化鲟鱼养殖致富故事:

  鲟鱼让宜都市高坝洲镇青林寺村农民走上了致富路。该村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组成渔民合作社,养殖鲟鱼年户平收入达到5万余元。25日,该村鲟鱼养殖基地农户捧着丰收的鲟鱼喜笑颜开。 

   占地2万平方米的养殖车间内,一排排水泥池中游动着体型巨大的鲟鱼,水泥池中的活水由另一循环水处理车间净化处理后输送过来。4月25 日,记者在宜都市天峡鲟鱼养殖公司看到,庞大的养殖车间养殖了1000余吨鲟鱼,与传统养鱼模式不同的是,养殖车间一切都按标准化生产,养殖池的水温长年控制在15度至25度,饵料按标准化营养配制。该公司负责人彭卓群告诉记者,在室内进行工厂化养殖鲟鱼,一年相当于

[1] [2] 下一页


清水鱼养殖密度相关热词搜索:草鱼养殖密度 孔雀鱼养殖密度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清水鱼养殖密度”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清水鱼养殖密度"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xiangmu/83125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