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项目 > 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

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

2017-06-19 10:04:32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共7篇)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宣传推广项目山西站活动在太原市举办2012年10月23日10月17~18日,由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山西省图书馆和山西省图书馆学会承办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宣传推广项目山西站系列活动在山西省图书馆举办。来自山西省基层图书馆馆长和业务骨干共180人参加活动。国家图书馆副馆...

篇一 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宣传推广项目山西站活动在太原市举办

  2012年10月23日10月17~18日,由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山西省图书馆和山西省图书馆学会承办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宣传推广项目山西站系列活动在山西省图书馆举办。来自山西省基层图书馆馆长和业务骨干共180人参加活动。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大威和山西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夏平分别在开幕仪式上致辞。开幕式由山西省图书馆馆长魏存庆主持。

  在培训班上,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大威重点讲授了“数字图书馆新媒体服务”。他从新媒体服务的概念及特点、新媒体时代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国内外图书馆新媒体服务进展、国家数字图书馆新媒体服务和以推广工程为契机,增强全国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等方面对“数字图书馆新媒体服务”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与代表进行了交流和互动,解答了代表们提出的问题。

  国家图书馆信息网络部总工程师王乐春就“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软硬件平台建设做了介绍。他从统一用户管理系统、发布与服务系统、唯一标识符系统和文津搜索系统等方面对工程软硬件平台建设和技术做了讲解,并介绍了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总体架构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成果。

  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姜爱蓉主讲了“数字图书馆新技术进展及趋势”。她从新技术环境与新一代读者、大规模数字化与图书馆、大数据与云计算、移动图书馆、信息可视化和语义网等方面对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助理、系统部主任张智雄就“近10年国外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发展”和“建设支撑学科化服务与战略决策服务的数字知识环境——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举措”做了介绍。他提出了数字化和数字资源研究与建设、门户研究与建设、集成和互操作研究与建设、下一代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建设、数字仓储研究与建设、数字保存研究与建设、本体和语义网研究与建设、Web2.0和开放存取与开源等9大思潮是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除培训安排外,还举办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体验区,这也是本次系列活动的一大特色。通过把培训班、体验区以及调查问卷等宣传推广内容有机的结合,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代表和读者对数字图书馆建设及服务的理解,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数字图书馆服务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另一方面巩固了这次培训所取得的成果。

  举办“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宣传推广项目系列活动,旨在贯彻落实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搭建以各级数字图书馆为节点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建设优秀中华文化集中展示平台、开放式信息服务平台和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打造基于新媒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新业态,最终实现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惠及全民,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引导社会、教育人民和推动发展的功能。(胡京波 责任编辑:董艳苹)

  (来源:中国图书馆学会供稿)

篇二 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
刘佶鑫:大学生节能环保商机创业,省电“省”出2000万元商机

  “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先免费试用。”刘佶鑫微笑着盯着对方的眼睛,“您可以先划出一块实验区域,我们免费为您改造照明系统,一个月之后,您就能看到我们的系统是不是真的能节约一半以上的电!”刘佶鑫拿着自制的《照明系统节能服务流程图》,不厌其烦地跟客户解释原理,为了让客户相信自己,他还使出了“免费改造”的“撒手锏”。

  这名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大四在读的学生已经是两家公司的执行董事,分别经营节能照明设计安装工程与照明器材渠道批发业务。

  很长时间以来,刘佶鑫一直坚信,节能环保将是正在迅猛发展的中国的一个关键词,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刚上大二时,刘佶鑫注册成立了重庆凯博瑞能照明工程有限公司(下称“凯博照明”),他带着从母亲那借来的5万元,与在重庆邮电大学读书的“发小”彭淞一道,合伙代理销售韬播节能灯具。

  刚步入大学校园不久的他,为了打消客户对“嘴边无毛、办事不牢”的年轻老板的顾虑,刘佶鑫常常“冒充”厂方的办事人员参加谈判。

  因为缺乏谈判技巧,“求客心切”的他总是尽量满足客户的要求,“他们需要多少样品灯具,只要我们数量够,就都答应!”3个月下来,订单才签订了3份,样品却消耗了3000多件。“都是我脸上的‘婴儿肥’在拉后腿。”刘佶鑫指着自己胖嘟嘟的脸颊打趣地说,“光样品成本就多花了4000多元!”

  痛定思痛,刘佶鑫开始恶补谈判技巧,他走进学校图书馆,挑选了与“心理学”、“谈判技巧”相关的十几本书,还给自己规定每周看一期谈判技巧的视频,从真实案例中吸取经验。

  为了不影响专业课的学习,刘佶鑫只在周末前往主城区的灯具市场与经销商谈合作。“我们向客户介绍产品,分析节能效果,用数据展示我们的产品所能创造的利润空间。”为打消经销商的疑虑,他专门编写了《平板灯对比详解》等技术资料,列举出产品的每一样原材料及成本,并与普通LED灯进行对比,帮助客户了解产品。

  大二的暑假,刚完成期末考试的刘佶鑫将商业“战场”转向了重庆各个区县。在一个月内,他与合伙人彭淞累计开车7000公里,跑遍重庆40个区县。他们白天跑市场,与商户谈判。晚上整理客户资料,挑出有合作意向的客户,第二天进行回访。“熬夜是常事,所以我们专捡坐车的时间睡觉。”

  2012年10月,经过7个月的努力,凯博照明由最初的3家经销客户发展至45家区域经销商,韬播平板照明公司也正式授权凯博照明为重庆地区独家总代理。这一天,刘佶鑫拿到了6万多元的订单,“经营了半年多的公司终于开始有盈利了!”

  一个月后,他租下了巴南区鱼洞镇沿街的一栋两层高小楼,将200多平方米的场所改造成了办公室和物流仓储中心。

  2012年12月,在学校潘雨红教授的指导下,刘佶鑫小组的《高校楼宇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可行性研究》成功申报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应用推广课题。他们以校图书馆阅览室为实验基地,做改造照明系统实验[来源:

  此时的凯博照明已经有了良好的客户基础,发展逐渐趋于稳定,刘佶鑫试图将研究成果用于商业经营,完成企业转型。

  他找到了创业指导老师朱辉荣,商讨经营模式:由施工方提供免费服务,为合同单位免费设计、改造照明系统,在未来的3~5年中,节电省下的利润由施工方与合同单位共享。刘佶鑫的手指飞快地在计算器上敲动,“这是一档投资大、回报慢的生意。”面对单个项目动辄上百万元的投资,刘佶鑫犯了愁。

  在朋友的介绍下,重庆市宕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宕渠科技”)向刘佶鑫提出了合作意向——由刘佶鑫的凯博照明提供技术服务,宕渠科技负责提供项目资金和安装工程。

  2013年12月,刚上大四的刘佶鑫成功控股了重庆宕渠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着手开展医疗、高校照明用电系统光环境优化与节能事业。如今,他们打造的“节能蓝图”中又增添了重庆南川区人民医院。预计今年年底的营业额将达2000万元。

  刘佶鑫说,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打造智能照明系统,“让你的灯根据四季的变化而变换温度和亮度,给你最舒适、最节能的光照环境”。

篇三 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
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_有效整合资源_全面创新服务_魏大威

特稿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魏大威,谢强,李丹(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有效整合资源、全面创新服务

[关键词]资源整合;新媒体;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发展的新形态,为传统图书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资源与服务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从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整合和服务创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重点分析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在有效整合资源、全面创新服务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0.73;G255.7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214(2011)12000104

1

引言

在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应用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发展的新形态,其迅猛发展为传统图书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大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手段,使图书馆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成为没有围墙、没有边界的信息与知识中心。近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已经初步形成了数字

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体系。但也还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整合数字资源,全面创新图书馆服务,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基础性文化工程。2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国家NSTL)、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图书馆等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由国家图书馆主持建设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于2005年开始启动。工程目标是建设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数字信息保存基地与服务基地,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数字信息服务。经过五年多的建设,国家数字图书馆已经初步搭建起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服务范围覆盖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数字资源总量达到550TB。

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也已经陆续开始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国家图书馆2010年底对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进行了调研,调研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2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已经立项建设本区域数字图书馆,)图书馆正在建设或规划新馆。所有有13家省(市

省级公共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建设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资源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本地读者欢迎。

在全国各省市数字图书馆建设出现可喜趋势与局面的同时,也清晰地看到各省市数字图书馆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各省市发展不均衡,部分图书馆无法满足基(

本服务需求。各地区受限于经济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图书馆发展水平存在着区域差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图书馆服务效果,无法实现数字图书

2011·第12期

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特稿

馆公共服务的均等性和普遍性。

(2)数字图书馆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在图书馆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各馆的系统之间难以相互沟通,且基础设施类建设重复投入情况严重,各地数字图书馆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3)各省市建设标准各异,成为全行业整合的系统障碍。我国各级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缺乏统一标准,无法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共存。业界急需研制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数字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在此基础上分工协作,互尽义务,互利互惠,使全国读者享受到普遍均等的数字图书馆服务。

(4)数字资源“孤岛化”存在,缺乏合作和规模效应。我国各级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大多数立足本地而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大规模的资源平台,集成整合形成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资源集群,必然能为全国乃至全球更广泛的用户提供优秀中华文化资源服务。

(5)数字资源服务方式有待创新。目前全国大多数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都是通过建设网络站点的形式服务互联网读者,多数无法满足个性化的、主动的用户信息需求。在Web2.0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服务急需创新,应为用户提供基于多种终端、多种方式的新媒体服务。

(6)普遍缺乏数字图书馆建设人才和知识。数字图书馆对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各级公共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和专业知识相对缺乏,急需开展普遍业务培训,使图书馆员能够不断拓宽知识面,以开展全方位的数字图书馆服务。

面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图书馆业界已经意识到在全国实现数字图书馆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必要性,自发参与全国的数字图书馆共建共享,并在省、市内积极策划共享项目和服务。在此基础上,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其目标就是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数字图书馆。3

整合全国优秀数字资源,全面创新数字服务形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数字资源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基础与核心。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解决资源整合与服务创新的问题。资源的整合必须要建立数字资源登记机制,实现数字资源的深度加工、有效组织和长期保存。服务的创新则要依托新技术,面向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同人群,不同需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数字图书馆服务。

3.1建立数字资源登记机制,实现数字资源的有效管理

数字图书馆发展初期,各个系统根据各自的资源组织方式、技术方法、系统能力和管理模式来定位本系统的数字资源标识方式和相应的读取方式,这种方式限制了系统间的互操作。国际上普遍采用唯一标识符的方式来解决数字资源标识问题。数字资源的唯一标识符是在特定范围内按统一的规则和程序授予数字资源唯一和永久的名字,形象的被称为数字资源的条形码或身份证,它是实现目前因特网上应用系统互操作的关键技术之一。

唯一标识符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采用分布模式进行部署,实现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唯一标识。对数字资源进行唯一标识,进而有效的管理、利用和整合海量分布式数字资源,实现各级各类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唯一标识和登记,能够达到各馆数字资源建设共知的目标,避免数字资源的重复建设,使数字资源的检索、揭示、服务、保存更加有效。

3.2建立数字资源组织体系,实现数字资源的整合揭示

随着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急速增长及对数字资源有序化管理要求的提高,对数字资源的合理组织与揭示的问题日益突出,分散、独立的数字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需要,资源的整合揭示日益成为图书馆对资源合理存储和管理的重点。

在数字资源的组织环节,将创建环节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合,形成规范、有序的数字化信息库,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其他环节提供数据,同时为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资源基础,实现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集中管理。在数字资源揭示环节,建立元数据集中索引库,向用户提供一个实时高效、精准权威、拥有良好用户体验的数字资源搜索服务平台,实现公共图书馆元数据的统一检索和资源揭示,同时满足用户对搜索结果排名、相关搜索和搜索建议等方面的需要。3.3建立数字资源保存机制,实现数字资源的联合保存

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使者,负有重点收藏和长期保存信息资源的责任。对于传统的物理介质资源,图书馆界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保存体系。但从传统介质转换来的数字资源以及原生数字资源越来越多,而且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失性。因此,图书馆迫切需要建立数字资源保存机制。

一个完备的数字资源保存流程主要包括资源获取、资源归档存储、资源管理、资源使用、资源保存

2

2011·第12期

特稿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等环节,通过资源的评估、相关环境的监测、定制永久保存规则和数据移植策略,实现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数字资源保存系统应能够将各类数字资源进行收集,建立完备的电子帐,实现数字资源的有序化管理,同时要根据需要,把它们分配到在线、近线、离线三层存储体系中去,实现对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利用。而建立数字资源联合保存机制,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存储能力,实现数字资源的云存储。

3.4建设新媒体服务的平台,实现随时随身随处的服务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终端的涌现,为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渠道。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已经习惯于使用手机、数字电视进行信息获取。图书馆应该适应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读者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基于新媒体的服务模式。

图书馆通过建设手机门户网站、提供短彩信服务等模式实现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用户获取图书馆服务与资源信息。应该实现适用于移动终端的图书馆传统业务在移动终端的延伸服务,创建基于移动互联网新型服务形式和基于三网融合、全媒体的融合型服务。

在数字电视服务方面,应该开展基于数字电视的全国化合作。国家图书馆馆已经在数字电视服务领域进行了尝试,并与中国网络电视台展开合作,开展网络电视服务。贵州图书馆、海南图书馆等省级图书馆都在数字电视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各级图书馆应紧密联合,将各馆的资源推广到电视媒体上,加大资讯类内容的覆盖力度和范围,实现资源的共建共赢,通过节目广播和交互式门户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

3.5推进特殊群体服务创新,延伸数字图书馆服务范围

【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

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我国有8300万残疾人,涉及2.6亿人口家庭。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提供更为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残疾人朋友对于获取知识的急迫需求。近年来,国内图书馆界在残疾人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面向残疾群体的服务普遍呈现数字化、集成化、个性化、移动化的新特点。应进一步加强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合作,建设中国信息无障碍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建设符合残疾人需求的专业性、专题性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力量,提供语音、音频加载文字提示等无障碍服务,为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生理状况的残疾人用户提供深层次、个性化、专业化信息与知识服务。

针对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用户群体,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应借助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网上绿色阅读平台。少儿数字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站设置书刊查询、小读者指南、书刊阅读、展览讲座、校外课堂、卡通动漫等栏目,采用视频、音频、多媒体动画等表现形式,提供普通中文书刊、动漫图书、连环画、各类文化展览、在线讲座、经典诗文赏析、中英文学习软件、音乐欣赏等多种适合少年儿童的资源内容,活泼新颖、寓教于乐。4

以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为抓手,推动资源有效整今年5月,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工程将构建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中心、以各级数字图书馆为节点、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建设分级分布式数字图书馆资源库群,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有效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以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为通道,以手机、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为终端,向公众提供多层次、多样性、专业化、个性化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从而整体提升全国公共图书馆的信息保障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形成图书馆新的服务业态。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实施,在建设海量数字资源的同时,加强资源组织与管理,实现资源的整合检索;将通过新技术与新媒体应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成为有效整合数字资源和全面创新服务模式的重要抓手。4.1传输

构建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借助互联网、移动通讯网、广播电视网、卫星网等网络通道,以及VPN等现代网络技术,承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各类业务系统,实现各级公共图书馆间服务类数据、业务类数据和沟通交流类数据的快捷安全传输,实现资源的跨库检索、无缝链接,支持全国各地区数字图书馆间资源与服务的全面共识、共建、共享、共存。4.2共享

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思路,在全国图书馆间建立有效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搭建数字资源共知共建共享平台。建设唯一标识符系统,实现全国数字资源的登记机制,统筹规划数字资源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建设分布式部

建设海量数字资源库群,实现数字资源共知共建建设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实现数字资源快捷安全合和服务全面创新

2011·第12期

3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特稿

署文献数字化系统,联合策划专题特色资源建设项目,加快形成类型丰富、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的海量数字资源库群,进一步丰富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总量;构建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系统,对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多种类型、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深层揭示;通过数字资源发布与服务系统对音频、视频、图书、文本等多种资源进行综合调度,实时、准确地进行发布与反馈,增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能力;站在国家文献信息资源战略储备的高度,在全国形成数字资源的分布保存机制,构建数字资源保存系统,实现对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还将构建版权管理系统,使之贯穿数字资源的整个生命周期,通过对各类数字资源著作权信息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建设全国数字图书馆版权信息库,提高全国数字图书馆整体的著作权管理水平,为整个社会在尊重、保护和使用版权方面起到示范作用。4.3

建设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数字图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数字图书馆建设效果的终极标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在构建海量分布式资源库群的基础上,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整合、知识挖掘,实现元数据集中与统一检索。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建设用户统一管理系统,目标是将全国公共图书馆读者用户进行统一管理,并完成读者用户注册、实名认证、单点登录等功能,读者只要通过身份认证便可以享用各馆开放的资源和服务。这将大大扩充体系内各图书馆的资源总量和资源受众面,使得各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构建整合检索搜索引擎———文津搜索,整合国家数字图书馆和地方图书馆自建的或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的数字资源,建立分布式索引,成为一个高并发、低功耗、动态可伸缩的、拥有良好用户体验的元数据统一搜索系统平台。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开展基于手机和数字电视的全国化合作,根据各地手机服务和有线电视网络条件,分批开展手机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和电视节目的全国落地与推广,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最终形成覆盖全国乃至世界的公共文化传播与服务网络。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还将搭建为残疾人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平台、为少年儿童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平台,最大限度地拓展数字图书馆服务范围。书馆服务平台

4.4建设统一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

标准规范作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是保证数

字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在整个数字信息环境中可利用、可互操作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提供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研制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用于全国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同时也将联合研究能力较强的各级各类图书馆,进一步补充、完善数字图书馆的标准规范体系,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成为国家标准、世界标准。4.5

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字图书馆人才培训

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培训不仅是数字图书馆人才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推广工程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数字图书馆建设多层次人才的需求,可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与研讨,有步骤分批次的开展数字图书馆理论培训、业务培训、应用培训、科技培训和服务培训,在全国建设一批现代化、科技化、职业化的数字图书馆专业化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国数字图书馆服务的能力与质量,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

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资源整合和服务创新是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各级数字图书馆的两条主线。国家图书馆将与全国图书馆界同仁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围绕资源整合与服务创新这两条主线,加快推进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全国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简介]魏大威(1976书馆副馆长,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和网络管理;谢强(1976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李丹(1982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收稿日期]20111111

[责任编辑]杨

4

2011·第12期

篇四 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
山西省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建设与实践

篇五 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
浅谈县级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篇六 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
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_有效整合资源_全面创新服务

特稿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魏大威,谢强,李丹(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

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有效整合资源、全面创新服务

[关键词]资源整合;新媒体;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发展的新形态,为传统图书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资源与服务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从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整合和服务创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重点分析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在有效整合资源、全面创新服务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0.73;G255.7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214(2011)12000104

1

引言

在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应用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发展的新形态,其迅猛发展为传统图书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大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手段,使图书馆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成为没有围墙、没有边界的信息与知识中心。近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已经初步形成了数字

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体系。但也还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整合数字资源,全面创新图书馆服务,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基础性文化工程。2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国家NSTL)、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图书馆等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由国家图书馆主持建设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于2005年开始启动。工程目标是建设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数字信息保存基地与服务基地,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数字信息服务。经过五年多的建设,国家数字图书馆已经初步搭建起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服务范围覆盖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数字资源总量达到550TB。

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也已经陆续开始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国家图书馆2010年底对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进行了调研,调研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2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已经立项建设本区域数字图书馆,)图书馆正在建设或规划新馆。所有有13家省(市

省级公共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建设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资源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本地读者欢迎。

在全国各省市数字图书馆建设出现可喜趋势与局面的同时,也清晰地看到各省市数字图书馆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各省市发展不均衡,部分图书馆无法满足基(

本服务需求。各地区受限于经济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图书馆发展水平存在着区域差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图书馆服务效果,无法实现数字图书

2011·第12期

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特稿

馆公共服务的均等性和普遍性。

(2)数字图书馆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在图书馆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各馆的系统之间难以相互沟通,且基础设施类建设重复投入情况严重,各地数字图书馆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3)各省市建设标准各异,成为全行业整合的系统障碍。我国各级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缺乏统一标准,无法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共存。业界急需研制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数字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在此基础上分工协作,互尽义务,互利互惠,使全国读者享受到普遍均等的数字图书馆服务。

(4)数字资源“孤岛化”存在,缺乏合作和规模效应。我国各级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大多数立足本地而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大规模的资源平台,集成整合形成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资源集群,必然能为全国乃至全球更广泛的用户提供优秀中华文化资源服务。

(5)数字资源服务方式有待创新。目前全国大多数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都是通过建设网络站点的形式服务互联网读者,多数无法满足个性化的、主动的用户信息需求。在Web2.0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服务急需创新,应为用户提供基于多种终端、多种方式的新媒体服务。

(6)普遍缺乏数字图书馆建设人才和知识。数字图书馆对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各级公共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和专业知识相对缺乏,急需开展普遍业务培训,使图书馆员能够不断拓宽知识面,以开展全方位的数字图书馆服务。

面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图书馆业界已经意识到在全国实现数字图书馆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必要性,自发参与全国的数字图书馆共建共享,并在省、市内积极策划共享项目和服务。在此基础上,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其目标就是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数字图书馆。3

整合全国优秀数字资源,全面创新数字服务形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数字资源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基础与核心。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解决资源整合与服务创新的问题。资源的整合必须要建立数字资源登记机制,实现数字资源的深度加工、有效组织和长期保存。服务的创新则要依托新技术,面向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同人群,不同需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数字图书馆服务。

3.1建立数字资源登记机制,实现数字资源的有效管理

数字图书馆发展初期,各个系统根据各自的资源组织方式、技术方法、系统能力和管理模式来定位本系统的数字资源标识方式和相应的读取方式,这种方式限制了系统间的互操作。国际上普遍采用唯一标识符的方式来解决数字资源标识问题。数字资源的唯一标识符是在特定范围内按统一的规则和程序授予数字资源唯一和永久的名字,形象的被称为数字资源的条形码或身份证,它是实现目前因特网上应用系统互操作的关键技术之一。

唯一标识符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采用分布模式进行部署,实现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唯一标识。对数字资源进行唯一标识,进而有效的管理、利用和整合海量分布式数字资源,实现各级各类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唯一标识和登记,能够达到各馆数字资源建设共知的目标,避免数字资源的重复建设,使数字资源的检索、揭示、服务、保存更加有效。

3.2建立数字资源组织体系,实现数字资源的整合揭示

随着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急速增长及对数字资源有序化管理要求的提高,对数字资源的合理组织与揭示的问题日益突出,分散、独立的数字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需要,资源的整合揭示日益成为图书馆对资源合理存储和管理的重点。

在数字资源的组织环节,将创建环节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合,形成规范、有序的数字化信息库,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其他环节提供数据,同时为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资源基础,实现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集中管理。在数字资源揭示环节,建立元数据集中索引库,向用户提供一个实时高效、精准权威、拥有良好用户体验的数字资源搜索服务平台,实现公共图书馆元数据的统一检索和资源揭示,同时满足用户对搜索结果排名、相关搜索和搜索建议等方面的需要。3.3建立数字资源保存机制,实现数字资源的联合保存

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使者,负有重点收藏和长期保存信息资源的责任。对于传统的物理介质资源,图书馆界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保存体系。但从传统介质转换来的数字资源以及原生数字资源越来越多,而且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失性。因此,图书馆迫切需要建立数字资源保存机制。

一个完备的数字资源保存流程主要包括资源获取、资源归档存储、资源管理、资源使用、资源保存【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

2

2011·第12期

特稿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等环节,通过资源的评估、相关环境的监测、定制永久保存规则和数据移植策略,实现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数字资源保存系统应能够将各类数字资源进行收集,建立完备的电子帐,实现数字资源的有序化管理,同时要根据需要,把它们分配到在线、近线、离线三层存储体系中去,实现对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利用。而建立数字资源联合保存机制,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存储能力,实现数字资源的云存储。

3.4建设新媒体服务的平台,实现随时随身随处的服务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终端的涌现,为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渠道。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已经习惯于使用手机、数字电视进行信息获取。图书馆应该适应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读者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基于新媒体的服务模式。

图书馆通过建设手机门户网站、提供短彩信服务等模式实现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用户获取图书馆服务与资源信息。应该实现适用于移动终端的图书馆传统业务在移动终端的延伸服务,创建基于移动互联网新型服务形式和基于三网融合、全媒体的融合型服务。

在数字电视服务方面,应该开展基于数字电视的全国化合作。国家图书馆馆已经在数字电视服务领域进行了尝试,并与中国网络电视台展开合作,开展网络电视服务。贵州图书馆、海南图书馆等省级图书馆都在数字电视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各级图书馆应紧密联合,将各馆的资源推广到电视媒体上,加大资讯类内容的覆盖力度和范围,实现资源的共建共赢,通过节目广播和交互式门户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

3.5推进特殊群体服务创新,延伸数字图书馆服务范围

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我国有8300万残疾人,涉及2.6亿人口家庭。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提供更为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残疾人朋友对于获取知识的急迫需求。近年来,国内图书馆界在残疾人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面向残疾群体的服务普遍呈现数字化、集成化、个性化、移动化的新特点。应进一步加强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合作,建设中国信息无障碍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建设符合残疾人需求的专业性、专题性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力量,提供语音、音频加载文字提示等无障碍服务,为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生理状况的残疾人用户提供深层次、个性化、专业化信息与知识服务。

针对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用户群体,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应借助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网上绿色阅读平台。少儿数字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站设置书刊查询、小读者指南、书刊阅读、展览讲座、校外课堂、卡通动漫等栏目,采用视频、音频、多媒体动画等表现形式,提供普通中文书刊、动漫图书、连环画、各类文化展览、在线讲座、经典诗文赏析、中英文学习软件、音乐欣赏等多种适合少年儿童的资源内容,活泼新颖、寓教于乐。4

以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为抓手,推动资源有效整今年5月,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工程将构建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中心、以各级数字图书馆为节点、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建设分级分布式数字图书馆资源库群,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有效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以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为通道,以手机、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为终端,向公众提供多层次、多样性、专业化、个性化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从而整体提升全国公共图书馆的信息保障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形成图书馆新的服务业态。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实施,在建设海量数字资源的同时,加强资源组织与管理,实现资源的整合检索;将通过新技术与新媒体应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成为有效整合数字资源和全面创新服务模式的重要抓手。4.1传输

构建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借助互联网、移动通讯网、广播电视网、卫星网等网络通道,以及VPN等现代网络技术,承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各类业务系统,实现各级公共图书馆间服务类数据、业务类数据和沟通交流类数据的快捷安全传输,实现资源的跨库检索、无缝链接,支持全国各地区数字图书馆间资源与服务的全面共识、共建、共享、共存。4.2共享

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思路,在全国图书馆间建立有效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搭建数字资源共知共建共享平台。建设唯一标识符系统,实现全国数字资源的登记机制,统筹规划数字资源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建设分布式部

建设海量数字资源库群,实现数字资源共知共建建设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实现数字资源快捷安全合和服务全面创新

2011·第12期【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

3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特稿

署文献数字化系统,联合策划专题特色资源建设项目,加快形成类型丰富、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的海量数字资源库群,进一步丰富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总量;构建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系统,对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多种类型、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深层揭示;通过数字资源发布与服务系统对音频、视频、图书、文本等多种资源进行综合调度,实时、准确地进行发布与反馈,增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能力;站在国家文献信息资源战略储备的高度,在全国形成数字资源的分布保存机制,构建数字资源保存系统,实现对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还将构建版权管理系统,使之贯穿数字资源的整个生命周期,通过对各类数字资源著作权信息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建设全国数字图书馆版权信息库,提高全国数字图书馆整体的著作权管理水平,为整个社会在尊重、保护和使用版权方面起到示范作用。4.3

建设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数字图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数字图书馆建设效果的终极标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在构建海量分布式资源库群的基础上,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整合、知识挖掘,实现元数据集中与统一检索。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建设用户统一管理系统,目标是将全国公共图书馆读者用户进行统一管理,并完成读者用户注册、实名认证、单点登录等功能,读者只要通过身份认证便可以享用各馆开放的资源和服务。这将大大扩充体系内各图书馆的资源总量和资源受众面,使得各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构建整合检索搜索引擎———文津搜索,整合国家数字图书馆和地方图书馆自建的或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的数字资源,建立分布式索引,成为一个高并发、低功耗、动态可伸缩的、拥有良好用户体验的元数据统一搜索系统平台。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开展基于手机和数字电视的全国化合作,根据各地手机服务和有线电视网络条件,分批开展手机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和电视节目的全国落地与推广,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最终形成覆盖全国乃至世界的公共文化传播与服务网络。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还将搭建为残疾人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平台、为少年儿童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平台,最大限度地拓展数字图书馆服务范围。书馆服务平台

4.4建设统一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

标准规范作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是保证数

字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在整个数字信息环境中可利用、可互操作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提供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研制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用于全国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同时也将联合研究能力较强的各级各类图书馆,进一步补充、完善数字图书馆的标准规范体系,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成为国家标准、世界标准。4.5

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字图书馆人才培训

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培训不仅是数字图书馆人才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推广工程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数字图书馆建设多层次人才的需求,可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与研讨,有步骤分批次的开展数字图书馆理论培训、业务培训、应用培训、科技培训和服务培训,在全国建设一批现代化、科技化、职业化的数字图书馆专业化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国数字图书馆服务的能力与质量,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资源整合和服务创新是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各级数字图书馆的两条主线。国家图书馆将与全国图书馆界同仁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围绕资源整合与服务创新这两条主线,加快推进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全国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简介]魏大威(1976书馆副馆长,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和网络管理;谢强(1976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李丹(1982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收稿日期]20111111

[责任编辑]杨

4

2011·第12期

篇七 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专题资源申报表--特色专题库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专题资源申报表

1

2

3

4

5


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相关热词搜索:中小学数字图书馆 重庆数字图书馆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山西省图书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文件"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xiangmu/84210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