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资料 > 创业项目 > 花100多万开发了一个App

花100多万开发了一个App

2017-07-04 11:28:3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花100多万开发了一个App(共7篇)做一个APP要多少钱要多久 一个版本就需要100万成本高留存率低作为互联网从业者,被外行的朋友们问及最多的问题是,“做一个网站需要多少钱?”或者“做一个APP需要多少钱?”。作为做过完整网站项目和APP的人,今天从产品经理的角度,一起来算一下中小型APP从无到有需要做哪些工作,做一个APP的成本,以...

篇一 花100多万开发了一个App
做一个APP要多少钱要多久 一个版本就需要100万成本高留存率低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被外行的朋友们问及最多的问题是,“做一个网站需要多少钱?”或者“做一个APP需要多少钱?”。作为做过完整网站项目和APP的人,今天从产品经理的角度,一起来算一下中小型APP从无到有需要做哪些工作,做一个APP的成本,以及做一个app,需要付出多久,多少金钱代价。

  一般来说,APP的开发可以分为前期研发、正式上线、渠道推广、产品运营等几个过程,中间还包括内部测试,版本迭代等。产品研发完成后,工作才刚开始,开发者需要在不同的渠道进行推广,接入各种SDK,积累初始用户,并根据实际的运营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以下内容的前提是:深圳、移动互联网方向。包含研发一个新产品过程中一些常见的工作,并非十全十美。

  首先假设在做APP之前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团队(这是非常幸运的前提,很多产品研发进度极其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过程中不断在招人),团队的结构以架构 师兼后台开发1名+安卓1名+iOS开发1名+产品经理1名+前端开发1名+设计师1名。你可能也发现了这些人员配备都是单点的,一旦有人生病或请假,某 个职位就会缺失,项目进度就会拖后,所以我们大约配备2个浮动名额,也就是,初始团队大概有8名,我们假设团队平均工资在13000左右(憋惊讶,深圳需 要这个数,还是比较低的。。。),需要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详见下表(假设我们是老实善良的公司,公积金按最低标准缴纳):

  除工资的部分,还要平均为每个员工多缴纳 3653元的五险一金支出,员工部分的支出是 (13000+3653)*8=133224元/月。

  好,有了团队,下一步要解决的是工作场所的问题,8人团队可以选择创业孵化器(前提是你能找到孵化器)或者中低端的办公场所(这类的办公场所,深圳大约是 120元/㎡,大约100平米)。这里有必要稍微提以下孵化器,孵化器的租金会比较便宜(或者不要钱),在接纳创业团队之前一般会签署协议,需要以场地作 为股权置换条件,或者是优先投资权,是否划算,得创业团队自己掂量。算上水电、物业,一个月15000左右算比较省了。

  有了场地和团队,接下来置换办公耗材、宽带之类的(假设电脑自己带),普通的人体工程学椅子价格在150元左右,如果不买工程学椅子也可以,用普通的椅子,加上桌子平摊成本,桌椅需要200左右的成本,这算一次性付出。拍脑袋,6000元可以搞定吧。

  做一个APP需要多少钱?唔,人、场地、作案工具齐活了,开始进入正题吧。

  一、产品定位、扯皮、早期工作准备阶段。

  做APP之前一般会有个老板,老板大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功能(对,老板一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东西,需求是什么,产品定位是什么),这时候产品经理要出马 了,跟老板各种扯皮、厘清需求、找产品定位,这里大概扯吧个两周,好说歹说会把产品的定位、一期的需求想清楚(期间架构师可以开始构思产品的技术架构了, 未能正式开工)。

  产品定位以及早期的需求确定出来之后,需要想个产品的名字、需求调研、竞品调研分析、注册域名、购置服务器以及周边基础能力(如CDN存储、短信服务、消 息推送等)、商标(未注册商标、很多团队就是吃了这个亏)、抢注域名、设计logo,这里在老板不中途改变想法、变更产品需求和定位的前提下,最起码扯一 周,这时候产品的原型、技术架构的雏形也出来了,基本可以进入真刀真枪的干活了。这一步假设域名不需要花大价钱购买,全部费用算起来拍脑袋10000元/ 年 可以搞定。

  二、产品版本策划、架构设计阶段。

  看似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产品开始整理需求,按照需求优先级规划版本。架构师按照产品的发展方向构想,开始着手进入开发环境、生产环境部署、基础代码研发阶段。

  很有必要提一下的是,做APP比较常见的两种功能实现方式有native原生和webview 方式,这两种方式的优劣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一般为了保证体验,以原生的方式为主,webview的方式为辅。以原生的方式做开发(

  看起来过程似乎非常顺利,产品经理把产品的思路厘清之后,开始准备产品V1.0 的规划。

  新产品从无到有常见的工作:

  (1)产品官网,产品官网是产品、公司、团队的脸面,让用户进入之后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你的定位以及产品特性,也就是什么样的人在为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做着什么样的事情。

  (2)用户协议。是的,如果用户要注册、使用你的产品,你得起草你的用户协议,跟律师或法务不断沟通调整。

  (3)种子用户。嗯,你要思考你的第一批种子用户从哪里来,如何组织,怎么管理,他们是检验你产品的第一群人,对于验证你的产品定位、发现产品问题、提升产品体验来说至关重要。

  (4)基础数据上报规划。你要知道产品一旦发布,在对用户行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需要收集什么数据来优化、调整你的产品设计,思考你的产品方向。

  (5)UI设计与交互标准制定。不能保证产品的UI以及交互一上线就有让用户觉得惊艳的效果,但是必须保证UI/交互在一致性上没有问题。

  (6)后台管理系统。如论是查看数据还是内容管理,后台管理系统是你工作的有效辅助,也不能少。

  (7)APP。这是你的产品的重中之重,密切观察跟踪。

  (8)。。。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在3-6个月之后,你的APP第一版应该有了第一个雏形了。

  三、内部测试、打磨阶段。

  在这个阶段,你要跟设计、研发、种子用户之间保持密切沟通,不断收集问题、发现问题、优化、解决问题,期间可能需要发布1-3个beta子版本。同时,你要想办法保持种子用户的活跃与配合的激情,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谁做谁知道。

  四、发布阶段

  发布的时候,不算渠道宣传费用,不打广告,上线iOS APP Store 需要注册开发者账号,购买证书,也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不多,也就99美元/年。

  如果你做得多一些,找安全团队帮你做安全评估,这里也要花上一些钱,这里就不算了。至于负载均衡、加速技术什么的,你的APP刚上线,应该用不上。

  做一个APP要多久?6个月的时间,算快,一个APP从无到有需要的费用大概这么算:

  人工费用: 133224元*6个月 ≈ 80 w。

  场地租金: 15000元*6个月 = 9w。

  办公耗材+桌椅支出:1w。

  服务器、域名、周边IT基础费用:2w。

  做一个APP需要多少钱?大约算下来,不算营销费用,第一个版本,你需要准备100w。

  是的,做一个APP需要多少钱?如果有人问你,你可以这样回答:一个不太复杂的APP,从无到有做出来,半年第一个版本出来,需要100万。

  你有这个预算了吗?你还准备做一个app吗?

  更有一个残酷的现实:有些APP还没研发出来就胎死腹中,有些出生即是死亡,更多的虽仍在应用市场上,却早已无人问津。据艾瑞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内APP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十个月,应用程序的留存率仅有5%。真正赚钱的,又有多少呢?

篇二 花100多万开发了一个App
APP创业为何平均寿命只有十个月

  目前,我国已是拥有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因此无数的创业者正在涌入APP开发领域。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有些APP还没研发出来就胎死腹中,有些出生即是死亡,更多的虽仍在应用市场上,却早已无人问津。据艾瑞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内APP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十个月,应用程序的留存率仅有5%。APP涌现死亡潮,是否给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直接泼了一盆冷水?在APP死亡潮的背后,又有哪些推手?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以及成本和行业门槛较低,并且刚起步和国外差距不大,再加上猎豹,陌陌等移动互联网公司成功上市的示范效应,APP开发成为当下流行的创业方向。

  友盟统计的数据显示,2014年里,仅半年时间国内APP便增加了10万。另据艾瑞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内应用市场在统计上有着超过400万个的量级,但僵尸应用占8成。在100家死亡的APP里,社交类占了35%,是死亡率最高的类别。而据记者了解,在社交类APP开发者中,又聚集了大量的创业者。

  这些没有足够推广资源和产品优势的创业者是如何看待APP高死亡率这一残酷现实,又将如何应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APP开发创业团队以及投资人。

  两个星期休一天

  友诚大厦位于北京市北四环,离地铁健德门站不到200米的距离,这是一座略显老旧的写字楼,没有物业和电梯,只有一位在晚上10点按时锁门的阿姨。由于租金便宜,这里聚集了将近30多家创业公司,在狭长的走廊里,不时能够听到略显急促的走路声。

  王春国在创业之初便把“家”安在了这里。如今,王春国和他的团队每天9点便来到办公室,通常会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两周休息一天,而这样高强度工作已持续近一年。

  王春国是一名85后,之前在人人网负责技术,去年6月和2名合伙人决定出来创业,创业的原因按他的话说是“想出来做点事情”。

  作为一名APP开发者,王春国算是幸运的,在创业之初,团队便拿到了天使投资,团队也从最初的3个人,扩展到现在的10个。王春国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公司正在进行A轮融资。“天使主要看中APP的方向和模式,而A轮融资则会涉及APP的运营数据,比如用户数、留存率等,这些数据都会影响到产品估值。”一位投资人如此解释投资逻辑。换句话说,如果将天使轮比作试错,那么A轮融资则是长跑,但遗憾的是,很多APP开发者很难熬到下一轮融资,多数时候,APP开发属于“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王春国创业的项目是一款体育社交类APP,用户可以上传和体育运动相关的照片,系统会根据标签和地理位置,以及算法进行自动分类,并为用户推荐兴趣相近的用户,如今这款APP已经有50万注册用户。

  对研究机构所称的APP死亡率高等问题,王春国显得并不在意。王春国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款产品能否成功最终还是要看能否抓住用户需求的痛点,一些APP的失败原因主要是产品本身的策略失误。

  推广难带来焦虑

  虽然王春国对APP高死亡率现状并不在意,但记者在友诚大厦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些APP创业者们散发出的焦虑情绪,而焦虑的源头就是推广问题。“主要是担心产品能否获得用户认可,我们内部对产品的方向分歧很大。”一位不愿具名的创业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据了解,一般来说,APP的开发可以分为前期研发、正式上线、渠道推广、产品运营等几个过程,中间还包括内部测试,版本迭代等。产品研发完成后,工作才刚开始,开发者需要在不同的渠道进行推广,接入各种SDK,积累初始用户,并根据实际的运营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就APP而言,用户和流量是最能衡量APP好坏的重要标准,对于一些不缺钱的企业,可以靠砸钱来购买用户和流量,但对于创业团队来说,靠这一方式来推广的难度非常大。“我们主要是通过地推和垂直平台,如论坛、贴吧、体育媒体等进行产品推广。”王春国表示,由于是体育类的社交产品,相对于打车、团购APP,目标用户更精准,因此其产品在前期推广时,更多是通过特定人群以及口碑效益进行传播。

  不过相对于社交类APP来说,50万的注册用户不够,王春国表示,A轮融资的钱除了提高产品研发外,将会更多的用在促使用户增长上。

  在浩如烟海的APP中,“小步快跑”是最好的办法,速度稍有懈怠,很可能被直接宣布死亡。友盟副总裁叶谦表示,“留给APP的窗口期其实很短,如果在3个月没有把第一版做出来,那么就很难在市场上立足。”

  的确,创业者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新产品中支付系统出现问题,就需要赶紧补救,但苹果这类企业的的审核流程最少需要7天,多则几个星期,而且开发中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和苹果官方进行沟通,所消耗的时间也就更长,曾遇到过光沟通就花了1个月的情况,那时候整个团队都抓狂了。”一位创业者如此描述自己的遭遇,“这个时候,只能告诉自己,要冷静,不能着急,因为着急也没有用。”

  原因解析

  APP创业者的推广难题:刷榜增加成本

  对于APP创业者来说,要想获取用户,推广是绕不过去的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APP推广成本相当高,大部分创业者开发的APP由于拿不出更多的推广费用在应用商店占据一个较好的榜单位与推荐位,最终导致无法获得很好曝光而无人问津,随即在APP的汪洋大海中沉寂。此外则是APP在推广中所遇的各种行业弊端,例如业内公开的秘密——“刷榜”,成为制约创业者发展的又一个绊脚石,一定程度上成为APP高死亡率的推手。

  据了解,目前,由于应用商店中的榜单位置非常紧缺,一些APP为了获得较好的曝光和展示,会雇佣“水军”和刷榜公司通过大量重复性劳动,例如评论、下载、留存等来获得排名和资源,并维持一个看上去很好的运营状态(

  有业内人士指出,“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创业者都在刷榜。一些游戏公司甚至会投资一些刷榜公司专门为自己的游戏刷榜。”

  更值得注意的是,刷榜情况主要集中在苹果商店,安卓的尽管也有不少,但没有苹果商店的严重。

  对此,酷传的CEO李卫杰解释称,主要是因为苹果没有对外合作的通道,国内的安卓渠道,资源位可以通过商务合作购买,换句话说肯花钱就行,但苹果商店的应用排名,大都是根据苹果内部非常严格的算法进行排位,以及编辑挑选的精品应用,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客观和公正,但也由于这个原因,苹果商店成了刷榜重灾区。

  由此来看,无论是商务合作购买资源位,还是进行“刷榜”都需要一定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APP开发者的成本,对于大公司而言,刷榜等所花的投入可能属于“小钱”,但对于刚刚开始创业的开发者来说则是很大一笔开支。

  此外,创业APP在面对渠道商时也处于一种不对称的地位,就像上述创业者所说的那样,面对强势渠道,他们只能“抓狂”。因为渠道凭借其用户优势,已在移动互联网生态圈中建立了非常稳固的地位,一些强势的一线应用商店渠道,分成比例从5:5到7:3,强势程度可见一斑。这也可从另一个侧面看出APP在推广上需要付出的成本较高。

  据了解,一般定义的渠道指的是应用商店,按照系统类型可分为安卓商店和苹果商店,由于苹果系统封闭性,用户只能从Apple store下载应用,安卓系统虽可以通过谷歌官方应用商店google play下载应用,但由于google play在我国无法使用,使得第三方应用商店快速崛起。

  李卫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由于目前安卓渠道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类是传统的第三方软件商店;第二类是超级APP,也就是APP内部进行APP分发、置换,比如积分墙;第三类是线下厂商手机进行预装。 目前,国内应用商店的日分发量达到3.6亿。这些大型应用分发市场占据了国内80%以上的分发份额,APP开发者如果想要获得用户,向这些不同的渠道商上传应用并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流量就成了不二选择。

篇三 花100多万开发了一个App
告诉你APP如何通过功能一夜抓住100万用户!

他们是如何做的呢?看俺给你一一揭底!

利用明星自带流量

在前期类类的文章中多次提到“明星自带流量”,而这个APP非常好的利用到这一点。

在APP中,他们开发了一个功能,叫做“明星和我么么哒”,可以直接和明星合影、合音、合体。

因此,就明星这一点,足以引来无数粉丝的追捧和转发。【花100多万开发了一个App】

增加意想不到的交互

产品需要提供给用户“不一样”。

点击、滑动这种常见交互,早就让用户产生疲惫感。

摇一摇,就可以换个明星和自己合影,大大增加了交互的趣味性!

自然,也就增加了用户的使用频率和停留时间。

产品需要有别人没有的功能

产品如果想抓住用户的心,需要有独特的点。

比如,合影、磨皮、加特效,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相机功能。

如何做的更有趣,让用户有“哇哦”的感觉。

在“明星和我么么哒”中,他们设计了独有的和明星“合音”的功能。

这个太TMD牛X啦,不好比喻,那种体验,试过就知道。

能够给用户提供不一样的东西,用户才愿意留在你的APP

上。

PS:这里可以有掌声!!

切合时宜的巧妙文案抓住用户眼球

年底有几个事件是大家关注的:跨年演出、贺岁档。

因此,“明星和我么么哒”非常巧妙的在分享出去的文字中增加了刺激点开的噱头,活脱脱的就是一条

八卦花边!

通过拉起争斗增加用户的操作和停留时间

在青年人中,女性追星的狂热远远大于男性!

如何在这层狂热的火中再浇一瓢油?

那就是拉起攀比和炫耀的那颗躁动不安的心!

因此,在“明星和我么么哒”中,他们巧妙的设计了“围观数”和“颜值”,以刺激用户的转发和分享行为。

我不得不承认,这非常非常的有效!

篇四 花100多万开发了一个App
创业做一个App,凭什么要100万?

表(假设我们是老实善良的公司,公积金按最低标准缴纳):

除工资的部分,还要平均为每个员工多缴纳3653元的五险一金支出,员工部分的支出是

(13000+3653)*8=133224元/月。

工作场所

好,有了团队,下一步要解决的是工作场所的问题。

8人团队可以选择创业孵化器(前提是你能找到孵化器)或者中低端的办公场所(这类的办公场所,深圳大约是120元/㎡,大约100平米)。这里有必要稍微提以下孵化器,孵化器的租金会比较便宜(或者不要钱),在接纳创业团队之前一般会签署协议,需要以场地作为股权置换条件,或者是优先投资权,是否划算,得创业团队自己掂量。算上水电、物业,一个月15000左右算比较省了。有了场地和团队,接下来置换办公耗材、宽带之类的(假设电脑自己带),普通的人体工程学椅子价格在150元左右,如果不买工程学椅子也可以,用普通的椅子,加上桌子平摊成本,桌椅需要200左右的成本,这算一次性付出。拍脑袋,6000元可以搞定吧。

唔,人、场地、作案工具齐活了,开始进入正题吧。

产品研发

产品定位、扯皮、早期准备阶段

做APP之前一般会有个老板,老板大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功能(对,老板一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东西,需求是什么,产品定位是什么),这时候产品经理要出马了,跟老板各种扯皮、理清需求、找产品定位,这里大概扯吧个两周,好说歹说会把产品的定位、一期的需求想清楚(期间架构师可以开始构思产品的技术架构了,未能正式开工)。

产品定位以及早期的需求确定出来之后,需要想个产品的名字、需求调研、竞品调研分析、注册域名、购置服务器以及周边基础能力(如CDN存储、短信服务、消息推送等)、商标(未注册商标、很多团队就是吃了这个亏)、抢注域名、设计logo,这里在老板不中途改变想法、变更产品需求和定位的前提下,最起码扯一周,这时候产品的原型、技术架构的雏形也出来了,基本可以进入真刀真枪的干活了。这一步假设域名不需要花大价钱购买,全部费用算起来拍脑袋10000元/年可以搞定。

产品版本策划、架构设计阶段

看似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产品开始整理需求,按照需求优先级规划版本。架构师按照产品的发展方向构想,开始着手进入开发环境、生产环境部署、基础代码研发阶段。

很有必要提一下的是,做APP比较常见的两种功能实现方式有native原生和webview 方式,这两种方式的优劣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一般为了保证体验,以原生的方式为主,webview的方式为辅。以原生的方式做开发,版本是尤为重要的。

其一,APP开发完成之后,需要把上架到APP Store(假设我们只上iOS和安卓),iOS的APPStore有冗长的应用审核周期,你必须提前把往后几个中小版本的功能规划好了才不至于在这个环节自乱阵脚;

其二,你的APP安装到用户的手机上时你肯定希望他大部分时候运行的都是最新的版本,如果你的版本更新过于频繁,用户也会烦。

看起来过程似乎非常顺利,产品经理把产品的思路理清之后,开始准备产品V1.0的规划。新产品从无到有常见的工作:

1. 产品官网:产品官网是产品、公司、团队的脸面,让用户进入之后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你的定位以及产品特性,也就是什么样的人在为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做着什么样的事情。

2. 用户协议:是的,如果用户要注册、使用你的产品,你得起草你的用户协议,跟律师或法务不断沟通调整。

3. 种子用户:嗯,你要思考你的第一批种子用户从哪里来,如何组织,怎么管理,他们是检验你产品的第一群人,对于验证你的产品定位、发现产品问题、提升产品体验来说至关重要。

4. 基础数据上报规划:你要知道产品一旦发布,在对用户行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需要收集什么数据来优化、调整你的产品设计,思考你的产品方向。

5. UI设计与交互标准制定:不能保证产品的UI以及交互一上线就有让用户觉得惊艳的效果,但是必须保证UI/交互在一致性上没有问题。

6. 后台管理系统:如论是查看数据还是内容管理,后台管理系统是你工作的有效辅助,也不能少。

7. APP:这是你的产品的重中之重,密切观察跟踪。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在3-6个月之后,你的APP第一版应该有了第一个雏形了。

内部测试、打磨阶段

在这个阶段,你要跟设计、研发、种子用户之间保持密切沟通,不断收集问题、发现问题、优化、解决问题,期间可能需要发布1-3个beta子版本。同时,你要想办法保持种子用户的活跃与配合的激情,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谁做谁知道。

发布阶段

发布的时候,不算渠道宣传费用,不打广告,上线iOS APP Store 需要注册开发者账号,购买证书,也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不多,也就99美元/年。

如果你做得多一些,找安全团队帮你做安全评估,这里也要花上一些钱,这里就不算了。至于负载均衡、加速技术什么的,你的APP刚上线,应该用不上。

6个月的时间,算快,一个APP从无到有需要的费用大概这么算:

人工费用:133224元*6个月 ≈ 80W

场地租金:15000元*6个月 = 9W

办公耗材+桌椅支出:1W

服务器、域名、周边IT基础费用:2W

大约算下来,不算营销费用,第一个版本,你需要准备100W。

是的,当有人问做一个APP需要多少钱时,你可以回答:

“一个不太复杂的APP,从无到有做出来,半年第一个版本出来,需要100万。”

当别人做出很赞的东西,我们常感慨“啊,这个东西我早想到了”,作为创业者,想到了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重要的是:

做出来。是的,执行力很重要。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woshipm.com)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篇五 花100多万开发了一个App
7小时吸粉100万 这个App公众号靠啥做到的?

【花100多万开发了一个App】

7小时吸粉100万 这个

App公众号靠啥做到的?

作者: 亿邦动力网 来源: 亿邦动力网

【亿邦动力网讯】10月1日消息,日前,黑凤梨&with me CEO郝运向亿邦动力网介绍称,9月28日18时21分,由黑凤梨App微信订阅号发出的“2016你的故事有毒”H5游戏上线7小时内,黑凤梨App订阅号粉丝增长将近100万,1400多万张图片被分享,黑凤梨App在ASO100社交榜上排名从1400多名进入前列。

亿邦动力网试玩了该游戏了解到,参与该游戏,主要是两个步骤,输入姓名和性别,系统会生成一张带故事的图片。这些故事大都是短短的几句话,经过文字排版处理后,被制作成带有用户姓名的故事图片。

“2016你的故事有毒”游戏负责人郭洪向亿邦动力网介绍称,该游戏从制定创意、用户研究、活动素材筹备、后台系统开发、用户创意组织到最终上线,25人的团队总共花了18天完成。

【花100多万开发了一个App】

郭洪表示,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研究花费的精力最多。在用户调研中,用户群主要被切分为:中学、大学、上班族、白领、恋人、异地、家人、舍友、同学、夫妻、师生等,每组的用户数大概在20名。 《故事有毒》活动是在对几类用户进行调研后在备选的6个活动创意中选出,定下创意后,再根据不同群体感兴趣的内容来定制故事。

在故事内容的编辑上,郭洪告诉亿邦动力网,这个游戏总共有1000多条小段子,其中80%是用户自发提供的,并坦言,让用户参与进来提供段子是一招好棋。而这些段子中主要是以自黑、装逼、好玩儿为主。“对于好玩儿的东西,用户的参与度很高”。

亿邦动力网了解,当晚游戏多次出现卡顿现象,郭洪表示,当晚用户量猛增,团队不断地对服务器扩容,从服务器的容量到带宽容量,到域名快速切换到最终的公众号承接,平均每次扩容花费10~15分钟。

“你们在游戏推广费上花了多少”郭洪坦露整个推广花费仅3400多元,主要找了10个几百元的微信号来做推广,而本次活动的传播重点是用户自行转发。

此外,亿邦动力网了解,目前,黑凤梨App订阅号已被封,郝运告诉亿邦动力网,微信工作人员以游戏、测评作为处罚依据,并表示对微信的评判规则,有些拿捏不准。目前,黑凤梨团队正在与微信工作人员进行沟通。

据了解,黑凤梨团队创建于2015年8月8日,公司主要做亲密社交产品,黑凤梨App于今年8月上线,是一款情侣社交软件。目前团队共有25人,其中60%是从阿里出来自己创业。

电商资讯第一入口

关注电商新闻 直击电商圈实时大事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run@ebrun.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篇六 花100多万开发了一个App
一个APP开发创业者:200万美元代价换来的7个血的经验

一个APP开发创业者:200万美元代

价换来的7个血的经验

我是一家开发APP的应用公司的CEO和创始人,我们开发的APP帮助用户利用手机找工作。从2009年起,我们的公司就遇到了一连串的挫折,产品做了四次转型,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压力,裁员,创始人之间的分歧,无家可归,合作无疾而终,以及人事和专业方面的阻力等等。但公司还是历经各种挫折,做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用户数量和参与度也有了稳定增长,最近还通过融资获得了资金支持。但这一切真是过于来之不易了。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获得用户或是读者的同情,或是能赢得报道之类的奖项。只是为了分享经历后的感想。在参加NewMe Accelerator创业人培训和Code2040教育项目时,也发现其中的一些经历颇为受用。

虽然我可能并不擅长讲故事,每次走出指导课堂,我都忍不住自问,刚才我都假惺惺的说了啥啊?但这并不影响我分享这些经历的爱好,因为这样能作为前车之鉴让后来人少走弯路。

创业遇到的各种困难前前后后让我们赔上了200万美元代价,而通过分享,通过了解我运营一家软件产品公司的经历,听众不花一分钱,就获得了这些经验教训。如果听众中恰好有人打算生产诸如激光装置,微芯,基因治疗等产品,或是打算开发游戏,那么或许我对这些领域的了解还没有诸位多,也许能给大家提供不了多少帮助。但话虽如此,还是将我的经验写在下面吧。

1. Cross-10,从“10笔交易”做起

“Cross- 10”是什么意思?——做成10笔以上的交互交易。具体这些事情是什么,则要看具体公司做什么来决定。比如卖小熊软糖,Cross-10就是10个不同的员工向10个不同的客户成功卖出软糖;如果是经营指导平台的搭建,那么Cross-10就是让10位不同的教师向10个不同的学生成功推销课程。也就是说,生意的卖方10人和买方10人分别发生互动或交易关系。对大部分公司来说,这种Cross-10的关系并不难找,而有些则要挖掘参与Cross的双方。但不论是怎样的参与方,都必须保证对方对公司作出了时间或是经济上的投入。 记住,先完成Cross-10,再开始写代码。要实现 Cross-10其实并不难,所需要的只有:Word处理软件,Excel表格,一部电话,再花100美金用于赞助商广告(AdWords)。但只有通过 Cross-10,与真正的用户进行接触,得到对方花时间或是花资金给予的帮助后,开发商才能真正了解市场需要的是怎样的产品。

我曾对很多人给出过进行Cross-10的建议,但只有大约5%的人落实了这一做法。但这5%的人也正是我联系最多的创业人,直到现在我还经常会在产品设计或融资上帮助他们。

Cross-10只是一个启动步骤,如果连Cross-10都实现不了,那谈何实现一百万次的交易呢?虽然尝试的过程中出错并不好受,但总比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上很长时间蒙受的损失小得多。

2. 1个真正粉丝胜过100万僵尸粉

2011 年底到2012年初,出现了一批社交目的的视频应用公司,如

SocialCam和Viddy,从早期的Facebook社会化图谱(Facebook Open Graph)中挖掘了Facebook的大量用户,并确实在短期内从中获得了不少利益回报。但Facebook改变营销策略后,上百万的用户还是选择了 Facebook,而舍弃了这些社交视频应用。究其原因,是因为用户只是开始觉得这些应用还不错,而他们真正喜欢的还是Facebook。如果只是普通的应用,没有一大群铁杆粉丝的支持,随便出现的新的应用就能将它取代。比如AirBnB之后,同样出现了一批类似的租房应用,但后来的效仿应用都没能建立前者稳定的应用群。

在真正的应用环境下体验用户使用是与获得用户信任的关键。公司如果采用市场研究、调查这种间接的方式,无异于表示“我没有自信真正与顾客面对面的交流,生怕自己宝贝的应用被用户指指点点”。但事实上,与顾客在他们的使用环境下真正交流15分钟的效果,可能抵得上在坐在办公室讨论计划10个小时。当年就是这样与顾客做第一线的交流,挽救了我自己的公司。

因此,走出办公室,到使用自己产品的用户身边去吧——这句话其实并非原创,AirBnB的CEO Brian Chesky,YC孵化器的Paul Graham,以及硅谷创业达人Steve Blank都曾这样说过。我是在2011年Brian与Reid Hoffman的谈话中听到这样的建议而用在了自己的公司上,事实证明,正是这句话永远改变

了公司的发展。

只有到用户所在的第一线去,才能设计出用户真正热爱的产品——可能有人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但真正狂热的粉丝能发挥的影响,要比那些只是顺便关注一下的粉丝大得多。

3.以“丑”为美,不要等到应用反复美化后再发布

LindedIn的创始人Reid Hoffman曾说过,“不要等到应用反复美化后再发布。应用第一版让开发商在日后感到尴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许多公司最初发布的第一版应用事后都被证明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致命的。从一些基本无害的误差(比如色彩、布局被用户挑剔等)到非常严重的错误(如应用崩溃)。但与错误的存在相比,重要的是公司从早期用户处得到了反馈,并进行修正克服了种种错误。

比如今年刚刚流行起来的面向高中生的交友应用Tinder,其早期版本在发短消息上存在严重bug,许多关键功能很容易崩溃。但这款应用还是体现出强大的适应力,每一个更新版本与上一版本相比都做出了一些改善,最终获得成功。应用推出2个月内就匹配成功了超过100万对爱慕者(双方第一眼互有好感),成为美国校园相当走俏的一款社交应用。

(你要拿乔布斯举例?不好意思,这位大神实在离我们太远了。如果你自信自己是乔布斯那样的天才,那也不是我这样公司辗转四次才定位下来的人能指点上的啊o(╯□╰)o)

4. 不是目标用户,就没有发言权

下面是时常出现的一段对话:

创始人:“Pablo,我有个这样的想法,$#@%^&*^$!@#...你看怎么样?” 我:“那你看我是你们的目标用户么?”

创始人:“额……不是,但因为你已经创业很久了嘛,所以我想听取一下您的看法。”

我:“既然我都不是目标用户,那么我对产品的看法完全可以忽略。试试Cross-10吧,或许我看到Cross-10的数据能有所建议。”

创始人:“……

5. 眼见为实,杜绝空头支票

很多应用开发商会联系大批的应用体验人,作为应用上线后的用户保障。

下面的对话也是屡见不鲜——

我:“你们的应用已经发布了吗?”

创始人:“哦,不,还没有。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们的应用开发队伍也堪称程序猿中的忍者,已经花了三个月编辑代码,产品估计在四周就能上线了。”

这样的回答就让我感到摸不着头脑,“还没上线?你在上线前花费的时间再多,也不能知道用户对这样的应用真正有怎样的要求啊?赶紧上线,上线才是第一步。”

创业者会做出这样的解释:“因为已经有上千人(或者上万人,上百万人,都是一口气能吞下一头大象的数字)已经答应体验我们的应用了,我们必须的产品必须充分完善,才能不让这些人失望啊。”

我: “让我来打个比方。跟用户体验对象推销尚未上线的产品,就好像在体育场推销免费啤酒,只不过啤酒还没来,只是拿着牌子在吆喝。尽管你事先向他们描述了产品的神奇功能,但这些体验用户实际为产品投入的时间或资金都是零,同意体验对他们而言只不过是包赚不赔的无损决定。如果到时候推销免费啤酒的拿出的只是温水里飘着的大麦粒、酵母或是烂啤酒花,那就算是免费也不会有人喝。应用体验与发布后用户是否买账,完全是两个概念。” 如果一直处在闭门造车的情况下,开发商们很难开发出真正符合用户期待的产品,而向用户进行的产品描述,也常常加上神话的效果。直到让用户真正投入时间和财礼,拒绝“免费啤酒”那样的廉价体验,才能真正从用户处获得有价值的建议。

另外一种在应用开发早期形成合伙人关系的合作形式,我个人也不看好。如果你的应用不能先博得小部分人的好评,那么也就不太可能获得这一小部分人以外的大部分人的好评。早起建立合伙人的关系,开发人会过于依赖合伙人处理开发以外的各种事物,而专心追逐可能原本开发很早就会发现是不切实际的目标。我也曾经从这种合伙模式上吃过教训,失败三次,分别浪费了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

真正用户喜欢应用是能主动吸引用户的,同时被其吸引的还有各路投资人。过去两个月中,凭借最终退出的成功的应用,主动联系我们的投资人络绎不绝,数量超过了过去三年中我们主动寻找的投资人的总和。

6. 发扬极简主义,杜绝TMS(Too-Much-Shititis)

TMS,用来指代应用过于冗长,涉及过多中间环节的现象,是创业公司最容易犯的毛病。

简而言之,要做成一件事,然后围绕这件事发散思维的方法有无数种。成

功的例子比如eBay,谷歌,PayPal,Twitter,Facebook,Square等等。但要是想同时多件事齐头并进,然后从中挑出最有潜力的一支,则是必死无疑。 经常有创业人这样描述自己的产品:“这种产品将提供一流的用户体验,其中涉及从A到B到C到……的过程,从而实现这样的目的:在做菜时教会用户汉语……”这其中也太相差十万八千里了吧。对这样的描述,我的回复通常是:选择其中一个环节做好就足够了。即便是最简单的环节,做成功也是了不起的事情。

专注某个具体目标,设计方案,做出尝试,发现问题,不断修订,避免自己的产品与TMS挂钩。而在做成这件事之后,再考虑如何添加应用功能的问题,则可以算得上“甜蜜的苦恼”了。

7. 言多必失

用5个词以内来概括自己的应用。如果不能,那说明你还不够了解自己的应用,或者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设想一下,如果对一个5岁的用户描述说“我们的产品是一个多平台的、用户对用户的、彼此分享内容的多平台社区,用来%$^&*($@!#……”对方不腻烦才怪。

描述语越多,只能说明你对自己产品越没有把握。同样,对于那些没法用简洁语言说明自己在干什么就来寻求资助的创业人,通常不会在这样的人身上花多少时间。

但建立这样明确的描述是要以上述项目为基础的。只有当开发商经历了Cross-10正视第一版应用的各种错误,抓住目标开发出直击关键问题的应用后,才能真正建立这样的描述。

最后,对创业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技能就是在被打败100次后,再第101次站起来。做出调整,朝着原来的目标继续努力。只有凭着这样的韧劲,才能活过上面的7项挑战,将产品推向正轨。

文章来源于:/article-28448-1.html

篇七 花100多万开发了一个App
揭秘过亿App的前100万用户怎么来的

【花100多万开发了一个App】【花100多万开发了一个App】

答:我们线下厂商这块独占鳌头,是因为我们的总裁是厂商出身的,当时厂商覆盖是100%,后来除了小米预置了多看外,其他的厂商我们全部预装,具体预装的量是多少,我没有看。

5.问:你们的线上推广渠道有哪些?首发?版本更新?

答:当时貌似没首发吧,我们当时主要是书的资源,限时免费 。至于推荐位,我们基本上都要了,而且很多市场也都推荐了,主要是我们的产品做的好,另外我们的阅读App有一个本地书架,帮各大市场做期刊啥的,比如安卓市场周刊等,我们是第一家做这个的,我们做成了书可以放网络书城的,类似于攻略,这个也是市场帮我们推荐的原因之一。

6.问:你们产品好?产品转化率高?做活动了吗?

答:活动基本没有吧,我们产品的主要优势是转化率高,转化留存都破70%的,估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7.问:那你们真是太牛了,估计还是竞争对手太少,做的好的几乎没有?

答:也对,当时就只有开卷有益、熊猫看书、QQ阅读这些,其他的几乎没有。同时加上运气好和产品好。当时我们的阅读体验是超越那些竞争对手的,比如仿真翻书都是我们先搞起来的,在产品创新和阅读体验方面,最先推出背景阅读,仿真羊皮纸啥的各种阅读体验,并且在书籍打开速度上做提速了不少,同时我们还没有广告,我们在阅读体验方面上下了很大功夫。

8.问:我听说很多小说网站太监书比较多,你们多不?还有当时你们的阅读主要是专注那块?而且书的话涉及到版权问题比较多?

答:我们专注出版方面的书,而且我们有版权。实体书,很多那种可能看着不受欢迎的,但是的确有用,我们和各大出版社谈,记得当年的《百年孤独》、《货币战争》等书,看的人嗷嗷多。并且前期出版社,没现在那么难谈,他们更多的想打开电子书市场,同时我们也切入的早。

9.问:还有铺渠道方面,你们铺了多少渠道,花了不少钱吧?

答:花钱?这点你还真说错了…在公司两年…线上市场…我就没花过钱。另外,渠道方, 我们几乎大小渠道都铺了。

……

以上是采访的内容,经过了一些整理。通过采访可以看出,这个阅读App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第一是:市场切入早

市场切入早,主要在当时读书软件市场还不被人注意的时候,迅速切入。抢占了市场的先机,当传统的出版商还在看着电子书市场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做阅读App市场了,同时传统书商对一些实体书的不关注,使得他们在谈一些实体书的版权方面更好谈,这个也为高质量的阅读内容引入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是:线下预装强

说到线下预装,笔者是非常佩服这个团队的,预装能达到100%,也是其非常大的优势,这个其实是人力优势,可见优秀的人才引入,还是非常重要的,至少这样一个内置的高手,可以抵一个线下预装团队了。

第三是:产品强

产品的转化率能超过70%,这个真是罕见,说来甚是惭愧,笔者曾经推广的App,曾经在3G门户上做过一次首发,结果转化率才只有10%。如果能达到70%,估计很多推广人员睡觉都是笑的,这个也说明了产品设计和创新上确实高出一筹。

第四:推广接地气

虽然当时没有花什么钱,但是在人脉拓展和铺渠道方面,这个团队还是很用力的,其实早期从事App推广的人员,基本都非常踏实实干,大小渠道基本都没有不放过。而不是像现在的很多推广人员一样,比较浮躁,小的渠道看不上,大的渠道上不去。所以说,做推广一定要接地气,要脚踏实地,这样才能成功。

#专栏作家#

李建华,微信公众号:移动互联网(ydhlwdyq),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在移动互联网行业里从业超过10年以上,曾经历过SP、freewap、移动互联网时代,做过产品、运营、市场等工作,推广的App超过6000万用户,推广的品牌被CCTV1报道,爱好移动互联网,游泳,爬山,写作。转载请保留上述作者信息并附带本文链接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woshipm.com)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花100多万开发了一个App相关热词搜索:one一个app 100多万的车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花100多万开发了一个App”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花100多万开发了一个App"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chuangyexiangmu/86182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